工业化服务业(共12篇)
工业化服务业 篇1
3月29~30日,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工业云服务模型》和《工业云服务能力总体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徐州召开标准编制会议。会上还就工业云服务系列标准和工业云服务基准库,以及工业云服务现状与发展进行讨论。
《工业云服务模型》提出工业云系统的总体结构、具体构成和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规定工业云服务的内容、提供和使用工业云服务的角色、活动等内容。该会上对工业云服务的定义及描述形成了共识,完善了工业云服务功能视图框架图。
《工业云服务能力总体要求》提出工业云服务针对生产活动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力分类,对各种能力分别提出能力建设、能力发布、能力评估等方面的要求。会议延续讨论了标准编制的重点——工业云服务能力的定义、工业云服务能力分类、工业云服务能力要素等。
工业化服务业 篇2
一、基本条件
1、申报人员的引进时限。本届高端服务业领军须为2016年9月1日之后新引进的人才。
2、申报人员的学历。申报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的创业人员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创新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以纳税申报为准)。
3、申报资格。申报单位须是在园区正式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单位,申报人员须是经申报单位正式任命的领导班子成员。每单位累计申报限创业1人,创新1人。每位申报人员只能被授予1次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称号(企业家兼职教授除外)。
4、申报范围。在园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缴交公积金的人员(园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国资企业中工委管理干部不列入申报范围)。
二、考核制度
获奖人员在受奖期间,每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兑现当补贴。园区人才办会同初审单位制订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及结果报园区人才领导小组审议。
三、分类细则
第一部分 总部经济
园区积极引进新的总部企业,并鼓励现有大企业做大做强,在园区设立国际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的企业运营总部或国内外大企业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并实行统一核算。
一、条件:申请认定苏州工业园区总部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在苏州工业园区范围注册,(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总部性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对于同一投资主体根据业务职能等实际需要在园区范围内设立的两个及以上独立法人,可作为集团化运营实行合并核算;(b)国际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功能总部,包括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营销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检测中心等。②符合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③全资和控股企业,或者与本企业隶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并由本企业提供专属职能服务的关联企业原则上不少于 3 个。④已获得各级总部企业认定的, 或在招商中一事一议具备总部功能且有承诺函的企业。
上述第一条中,(a)、(b)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即可。
二、标准:申请补贴对象应为对本企业产业升级、增设经营功能有特殊贡献,或对吸引中、高端人才入企业就职/建设中高端人才团队有特殊贡献,或对企业当年销售实现规模增长有特殊贡献的企业按程序正式任命的班子成员。
1、总部领军:申请100万元补贴,应符合(a)现有总部企业其纳税(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应不低于1500万元人民币,或上一实现境内销售金额应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b)现有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升格,实现统一开票或汇总(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上苏州市级税收贡献额(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苏州市级留成部分)1500万元以上且年环比新增税收贡献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c)该总部企业在职员工不少于150人,且年薪12万以上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或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40%。
2、总部成长:申请50万元补贴,应符合(a)现有总部企业其纳税(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应不低于1250万元人民币,或上一实现境内销售金额应不低于12.5亿元人民币;(b)现有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升格,实现统一开票或汇总(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上苏州市级税收贡献额(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苏州市级留成部分)1250万元以上且年环比新增税收贡献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c)该总部企业在职员工不少于125人,且年薪12万以上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或本科及硕士 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40%。
3、总部孵化:申请30万元补贴,应符合(a)现有总部企业其纳税(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应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上一实现境内销售金额应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b)现有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升格,实现统一开票或汇总(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上苏州市级税收贡献额(指除进口环节税收外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苏州市级留成部分)1000万元以上且年环比新增税收贡献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c)该总部企业在职员工不少于100人,且年薪12万以上的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或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40%。
上述标准1、2、3类中,(a)、(b)、(c)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即可。
三、申请资料清单:①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②各级总部企业认定证书或招商承诺函③企业设立(或增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④苏州市外全资或控股分支机构的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⑤新设企业递交正式营运后纳税证明;现有企业递交上两纳税证明和审计报告⑥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人员规模及年收入12万人民币以上员工占比证明文件⑦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⑧申请人持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证明文 件、国家各系列(专业)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证明⑨申请人纳税证明或公积金缴交记录⑩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⑪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文件。注:上述资料一式两份;递交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审计报告,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持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证明、国家各系列(专业)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证明等文件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四、咨询电话:园区招商局66681538、66681553,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第二部分
金融机构
一、条件:园区高端金融领军人才是指落户在园区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的领导团队中任重要职务,对推进园区经济转型升级、金融繁荣创新等做出重大贡献、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业界公认的突出人才。高端金融领军人才应具有以下六项基本素质:创新的发展理念、卓越的管理能力、优异的经营业绩、丰富的从业经验、良好的业界口碑、宽广的国际视野。
申请认定享受高端金融领军人才补贴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以及各类总部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以及各类总部按《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金融机构持续聚集的若干意见》(苏园管„2014‟ 67号)规定及其修订予以认定。②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按《关于促进苏州工 业园区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园管„2010‟48号)及补充修改意见等要求,在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等相关部门办理备案手续。③对园区有重大贡献,包括所在机构对园区的税收贡献、创新贡献、行业发展贡献、机构和资金引进贡献等综合因素,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在评定前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集体讨论确定。
二、标准:
(一)金融总部类机构:
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通过上市等手段迅速做大规模,实现业内排名显著提升;
(2)创设由监管部门批准的法人金融机构,同时有监管部门批复的重大金融创新;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创设由监管部门批准的法人金融机构;(2)有监管部门批复的重大金融创新;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
(1)有监管部门认可的或对园区金融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创新;
(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 1.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
(1)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规模不低于 15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
(2)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投资园区项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8亿元;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5亿元,投资园区项目个数超过15个;
〃
股权投资母基金实际投资于注册在园区的股权投资基金金额累计超过300亿元;
2.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
(1)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
(2)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投资园区项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6亿元;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3亿元,投资园区项目个数超过10个;
〃
股权投资母基金实际投资于注册在园区的股权投资基金金额累计超过150亿元;
3.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
(1)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规模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不低于4亿元人民币;
(2)管理的在园区工商登记注册的单支基金投资园区项 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4亿元; 〃
投资园区项目(不含基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亿元,投资园区项目个数超过8个;
〃
股权投资母基金实际投资于注册在园区的股权投资基金金额累计超过100亿元;
三、申请资料清单:
1、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原件)
2、机构材料:
(1)金融总部类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的设立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验资报告、监管部门批复的金融创新证明、监管部门批准创设的法人金融机构批准证书、监管部门认可的或对园区金融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创新证明材料等。
(2)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基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协议、所管理基金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所管理基金的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书、所管理基金到位注册资本的验资报告、所管理基金已投资园区项目的清单(原件)、及相应投资合同和资金划拨凭证。
(3)其他金融类机构:
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的设立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对园区经济金融繁荣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 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以及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推荐材料(如有)。
金融服务企业:监管部门的设立批准证书(如有)、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近两年的园区纳税证明(原件)或对园区经济金融繁荣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材料以及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推荐材料(如有)。
3、申请人材料: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申请人在园区的纳税证明或公积金缴交记录(原件)、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原件)、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文件(原件)。
注:上述资料一式两份;递交文件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四、咨询电话: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66681120、66681133, 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第三部分 物流企业
一、条件:申请认定苏州工业园区物流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企业是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和主要工作场所均在园区的企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2)对园区有较大贡献,包括所在企业对的园区税收贡献、业务创新贡献、行业活动支持等综合因素,由园区经发委组织相关部门集体审定。
二、标准:
1、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A)名列财富500强或国内行业排名前10位的物流企业,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1500万元的;C)上实现进出口5亿美元以上的;
2、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A)入选国内行业排名100强榜单的物流企业,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1000万元的;C)上实现进出口3亿美元以上的;
3、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A)入选全国先进物流企业名单的企业,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500万元的;C)上实现进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
上述标准1、2、3类中,(a)、(b)、(c)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即可。
三、申请资料清单:1)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2)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3)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4)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及劳动合同;5)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 文件,现任职企业之前的履历需给出证明人及联系电话;6)申请人或企业持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证明文件;7)申请人上在园区缴纳个税证明;8)作为本企业的主要项目负责人取得的各类政府奖励资金的证明文件;9)申请人取得各类荣誉称号,担任的行业组织职务的证明文件;10)企业取得的各类排名、荣誉称号、资质证书等证明文件;11)企业属于总部/地区总部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12)企业主要开展业务、管理模式、市场情况介绍; 13)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与本企业实际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数证明,并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大专以下”分类汇总;14)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15)企业缴纳各项税收证明材料。
(注:1)上述资料一式两份;2)递交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相关荣誉证书、劳动合同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四、咨询电话:园区经发委66681065,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第四部分 服务外包
一、条件:申请认定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领军人才的所在企业必须注册登记在园区,在园区缴纳税收,并在商务部服务外包管理与统计系统登记注册并正常申报业务。
二、标准:
1、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A)入选下列榜单的企业:财富500强、IAOP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江苏省服务外包龙头型企业,并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1000万元的;C)离岸外包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
2、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A)入选下列榜单的企业:中国服务外包百家成长型企业、江苏省服务外包骨干型企业,并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750万元的;C)离岸外包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的。
3、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A)入选下列榜单的企业:中国服务外包行业之星、江苏省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并在园区成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B)上在园区缴纳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本企业员工个税)超过500万元的;C)离岸外包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的。
上述标准1、2、3类中,(a)、(b)、(c)满足其中任意一条即可。
三、申请资料清单:1)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2)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3)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4)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及劳动合同;5)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文件,现任职企业之前的履历需给出证明人及联系电话;6)申请人持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证明文件;7)申请人上在园区缴纳个税证明;8)作为本企业的主要项目负责人取得的各类政府奖励资金的证明文件;9)申请人取得各类荣誉称号,担任的行业组织职务的证明文件;10)企业取得的各类排名、荣誉称号、资质证书等证明文件;11)企业属于世界500强投资企业、IAOP百强投资企业等相关榜单入选证明材料;12)企业属于总部/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结算/人力资源/IT/采购/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中心)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13)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与本企业实际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数证明,并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大专以下”分类汇总;14)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财务部门出具的离岸外包收入清单(已填报服务外包业务管理与统计系统的可不提供);15)企业缴纳各项税收证明材料。
(注:1)上述资料一式两份;2)递交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服务外包合同,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专利证书、相关荣誉证书、劳动合同等材料均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四、咨询电话:园区经发委66681053,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第五部分 文化创意
一、条件:苏州工业园区文化创意单位是指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创意设计、出版发行、新闻传媒、数字内容和动漫、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影视制作等文化类以及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与培训、赛事活动、体育装备、体育旅游、体育信息服务等体育类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
二、标准:
(一)文化创意企业
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销售额,网络游戏企业不低于3亿元,原创动漫企业不低于5000万元,并有三部以上动画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奖;创意设计、出版发行、新闻传媒、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与培训、体育装备、体育旅游、体育信息服务人才,所在企业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含),有两部以上的作品或者两个以上的项目、活动近5年内获得国家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奖项或者荣誉;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销售额,网络游戏企业不低于1亿元;原创动漫企业不低于2000万元,并有一部以上动画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奖;创意设计、出 版发行、新闻传媒、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与培训、体育装备、体育旅游、体育信息服务人才,所在企业注册资金在1500万元以上(含),有一部以上的作品或者一个以上的项目、活动近5年内获得国家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奖项或者荣誉;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销售额,网络游戏企业不低于8000万元;原创动漫企业不低于1500万元,并有一部以上动画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奖;创意设计、出版发行、新闻传媒、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健身健康服务与培训、体育装备、体育旅游、体育信息服务人才,所在企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含),有一部以上的作品或者一个以上的项目、活动近5年内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奖项或者荣誉;以上贡献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创意企业对园区的税收贡献、品牌形象贡献、技术创新贡献、产业推进贡献等综合因素。
(二)文化艺术体育类机构
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群文、表演、音乐、文学、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类机构和单位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风格,并且获得本专业权威部门评选的国际级金奖或者其他同等级奖项;体育健身休闲、场馆运营、赛事策划、市场营销、技能培训等体育机构和单 位,承办世界锦标赛等国际级专项赛事或者举办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并且赛事活动在宣传园区品牌方面取得积极效果;文化艺术和体育专业人才在国际业界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对园区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群文、表演、音乐、文学、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类机构和单位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风格,并且获得本专业权威部门评选的国家级一等奖以上或者其他同等级奖项;体育健身休闲、场馆运营、赛事策划、市场营销、技能培训等体育机构和单位,承办全国锦标赛等国家级专项赛事或者举办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并且赛事活动在宣传园区品牌方面取得积极效果;文化艺术和体育专业人才在全国业界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对园区文化繁荣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群文、表演、音乐、文学、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类机构和单位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风格,并且获得本专业权威部门评选的国家级三等奖或者其他同等级奖项;体育健身休闲、场馆运营、赛事策划、市场营销、技能培训等体育机构和单位,承办国家级专项赛事或者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并且赛事活动在宣传园区品牌方 面取得积极效果;文化艺术和体育专业人才在全国业界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对园区文化繁荣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三、申请资料清单: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如属外商投资企业须一并提交批准证书)、企业上一纳税证明、项目/产品/活动的获奖或荣誉证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申请人纳税证明或公积金缴交记录、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文件、财务审计报告。注:上述资料一式两份;递交文件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四、咨询电话:园区文化事业局66681869、66681859,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第六部分
科技人才服务
(一)知识产权服务企业
1、条件:在园区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领导团队中任重要职务,对推进园区知识产权事业创新发展等做出突出贡献、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业界公认的突出人才。申报人员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或“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称号。
2、标准: 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需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销售额不低于1亿元。
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需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销售额不低于5000万元。
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需在园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销售额不低于1000万元。
3、申请材料:1)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2)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3)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4)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及劳动合同;5)申请人上在园区缴纳个税证明;6)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7)企业缴纳各项税收证明材料。(注:1)上述资料一式两份;2)递交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相关荣誉证书、劳动合同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4、咨询电话:园区科信局66681656,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67068000。
(二)新兴产业创新孵化服务企业
1、条件:在园区设立众创空间的主要合伙人或国内外知名投资人,对推进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
2、标准:
申请100万元补贴对象: 1)众创空间3年内累计孵化项目数量超过100个; 2)众创空间3年内孵化项目累计获得天使投资超过1亿元。
申请50万元补贴对象:
1)众创空间3年内累计孵化项目数量超过50个; 2)众创空间3年内孵化项目累计获得天使投资超过5000万元。
申请30万元补贴对象:
1)众创空间3年内累计孵化项目数量超过30个; 2)众创空间3年内孵化项目累计获得天使投资超过3000万元。
备注:孵化项目特指在众创空间内孵化并在园区注册的项目;众创空间内孵化项目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或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上述指标可放宽至按60%计算。
三、申请资料清单:1)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补贴申请书;2)众创空间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3)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4)企业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岗位职务证明文件及劳动合同;5)众创空间出具的申请人工作履历证明文件,现任职企业之前的履历需给出证明人及联系电话; 6)申请人上在园区缴纳个税证明;7)作为众创空间合作人取得的各类政府奖励资金的证明文件;8)申请人取得各类荣誉称号,担任的行业组织职务的证明文件;9)众创空间 取得的各类排名、荣誉称号、资质证书等证明文件; 10)企业缴纳各项税收证明材料。
(注:1)上述资料一式两份;2)递交企业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服务外包合同,申请人身份证明、最终学历证明、相关荣誉证书、劳动合同等材料均为复印件,同时需携原件核对。)
迈向产业化的金融信息服务业 篇3
目前,虽然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和障碍。一个国家的金融战略不可忽略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效率与影响,以舆论调节价格、以价格控制制度、以制度实施战略的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已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平台。因此,金融信息服务走向产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时代呼唤金融信息服务
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性舆论工具,全球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在技术、内容和目标上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显示了国际话语权与国际竞争力的对比。1896年,“为市场把脉”的第一个金融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美国纽约问世,成为金融家和投资者观察市场的风向标。如今,道琼斯指数已演变成为世界金融文化的符号之一。
事实上,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并不比道琼斯晚,如果追溯历史,可以从多种形式的“票号”找到“金融信息服务”的烙印:银票存贷、典当质押、银票通存通兑等等,应该算是金融信息服务的原始阶段。不过,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虽然起步较早,但却发展缓慢,尤其是后来又人为中断了几十年,恰恰是这几十年中国和世界全方位拉开了距离。改革开放之后,虽一路拼命追赶,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就目前而言,我国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的规模、水平、能力、质量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仍然与发达国家相差一段距离。我们更多的是满足于广覆盖、用得上、能服务、可赚钱,甚至把金融信息服务完全变成盈利工具,随意设立收费门槛或收费项目。由于银行的服务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也成为人们对金融信息服务乱收费抨击最多的行业,而今天取消34项收费,明天就能冒出43项,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垄断和法规滞后。
收费强调跟“国际接轨”,服务却跟“国际脱轨”,这是我国许多行业的通病。就目前的信息服务技术而言,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在某些领域甚至领先于世界水平,但“思路决定出路”,用纯粹收费赚钱的思路来指导和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绝对不是一条正路,可这恰恰成为大多数金融系统行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不能不引起业界的关注和反思。
实时和个性化成为亮点
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金融信息服务已从单纯提供经济指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行业,并形成西方国家企业垄断的局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信息服务竞争日趋激烈。据悉,在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从事各种金融信息服务的机构数以千计,其中既包括雇员上万且世界知名的大型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也不乏仅有几十人、十几人甚至一人的小型、微型机构。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信贷和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增长幅度为4%,盈利为442亿美元。同时,随着新兴经济体为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注入的活力日益显现,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未来演化愈发成为人们广泛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速度已经成为评价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新交易手段层出不穷,客户对速度的要求达到了空前高度。“某些市场的交易活动以百万分之一秒计,金融信息的传送需要跟上这个速度。”道琼斯公司金融市场总裁乔·兰扎这样评价说。
目前,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关注的新市场。为了抢占市场,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金融信息服务商尽显其能,比如增加对新兴经济体市场信息的分析和评论,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语言进行实时报道等。不少世界主要金融信息服务商,如道琼斯公司和路透社都建立了中文网站。因为相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说,新兴经济体拥有更强有力的增长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新兴经济体市场交易数量的增加、速度的提高,也代表着机会的增加。金融信息服务商针对新兴经济体的具体情况,积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的信息产品。随着新兴市场交易量的不断增加,交易员——特别是货币交易员对经济数据分析及评价性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将成为实时和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可以预计,提供实时个性化金融信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因为市场参与者千差万别,都渴望获取满足其具体需要的信息,这便对金融信息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能够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需要。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商彭博公司董事长高逸雅表示,从彭博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一家成功的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毫无保留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创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其中第一项是前提,因为只有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才能创造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高效科技产品和管理模式。
许多服务商的实践已证明,最成功的信息服务是针对客户的具体要求,精心分析,将信息及时传送到客户希望传送到的平台,并以清晰和吸引人的方式展示信息。在这方面,各大金融信息服务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道琼斯公司建立了“全方位信息传送能力”平台,它可使道琼斯公司针对客户的独特需要,对信息进行专家式的分析和整理,然后通过桌面应用、网页或电子移动产品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需要服务的客户。客户打开网页,就可以轻松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另外,信息处理的技术创新也是未来潮流所向:“机读新闻”正在成为服务新宠。所谓“机读新闻”就是将新闻变为数字,使计算机和交易程序能够理解并据此做出反应,以此来满足人们更多的个性化需求。
信息化与产业化“比翼双飞”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强势推进,信息化的普及率为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如果产业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合力,就无法具备国际竞争力,甚至任人摆布,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服务行业发展将促使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市场走向多元化。世界面临挑战,法制和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金融服务行业正处在转型和收缩期。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为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提供了前所未见的发展舞台。广电总局在规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中,已明确指出要建设独立的结算支付系统。也就是说,在三网融合下,要想实现跨网络、跨业务的服务,拥有统一支付平台是必不可少的系统,除非不做跨域业务。广电金卡的电视支付将开启传媒和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合作之旅,并在形成新的产业链上做出探索。
专家认为,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金融服务行业来说,这个舞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是目前全球经济体发展稳健、金融行业规模不断做大的国家之一,可以充分借鉴成功的金融信息服务经验,加强创新,突出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能不能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实现信息化与产业化共兴共荣、比翼双飞,取决于能否“危”中求机,即如何把握机遇,如何正视挑战,如何不断创新,如何实现跨越发展。
面对目前发达国家金融信息服务商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不利局面,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商必须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这既涉及到社会的大环境,也不能脱离企业的小环境。国家应加强政策指导和产业扶持,企业则要立足行业、面向未来,加大投入,先人一步,抓住机遇发展。金融信息服务虽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新秀,但也不能脱离国情,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尤其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金融信息服务商更要甘于从小做起,切勿贪大。
举例来说,1981年彭博公司成立之初,仅仅是专注于为固定收入交易员提供数据的小公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大公司。虽然目前的信息化发展环境、服务水平以及公众认知度,早已大大超越了30年前,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即只有那些能在转型阶段拥有最精准商业灵敏度的公司,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并发展壮大。发展金融信息服务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保证金融信息安全战略的需要,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透过4年多来西方发达国家非常独特的金融危机,不难看出金融信息服务咨询和文化舆论导向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其对实体经济金融,对外关系发展以及援助救助方面的影响尤为深远。在我国金融经济快速发展并得到世界关注与认可的同时,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健全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急需培育自己的金融信息服务企业,通过舆论咨询和预期导向的市场平台,为我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开放提供具备支持性、保障性以及借鉴性的咨询服务和信息指引。其意义并非仅是一种简单的舆论工具,还意味着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国际竞争力。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具有舆论导向的评论缺乏对于自我战略诉求和实际利益回报的考虑,不仅不利于对经济的理性评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外部对我国的合理评价,成为发展的阻力和障碍。一个国家的金融战略不可忽视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效率与影响。以舆论调节价格、以价格控制制度、以制度实施战略的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平台。我国的金融信息服务产业规模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能妄加断言,但如果不抓住眼前的机遇,未来的蛋糕再大也跟我们无关,在某些行业里甚至连基本话语权都没有,这恐怕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
工业化服务业 篇4
在学术界, 研究服务业和工业要素价格扭曲的成果相对较少。而研究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文献却比较多。程大中 (2003) 研究了服务业的增长动力, 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工业化进程中资本深化的程度, 文章指出, 中国的服务业仍然处于资本积累和深化的过程, 资本替代劳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徐长生、刘望辉 (2008) 指出, 正向扭曲和负向扭曲同时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上。要想改变这个现象就需要解决“强势资本, 弱势劳工”的问题, 保护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权益, 使得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工资增长同步。总而言之, 给服务业创造和工业同等宽松的发展空间, 研究相应政策, 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很多。据世界银行统计, 近年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在世界上高收入国家一般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的比例约60%;低收入国家通常约为45%。在同一时期我国的比例还不到45%。在中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工作者的比例, 2012年只有36.1%,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5%, 甚至达不到发展中国家30%~45%的平均水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由此造成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国内外现状表明, 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增幅与GDP的比例, 通常与服务业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相等, 比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中, 两者的比例几乎趋于一致, 或者会出现服务业增幅比重略小于就业比重的情况, 这个时候就说明服务业充分实现了就业。然而, 近些年数据表明, 在我国两者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的服务业增幅的比例均大于服务业就业的占比。以2012年为例, 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45.6%, 但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36.1%, 二者相差9.5%, 接近10%, 说明我国的服务业还有进一步吸纳就业的空间。
3 要素价格扭曲测度
3.1 测度方法及数据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测量要素价格扭曲。具体方法是, 求出生产函数中要素的边际产出, 即要素应得报酬;然后比上要素实际报酬, 如果比值小于1, 说明要素应得小于要素实际所得, 要素价格被正向扭曲, 反之要素价格被负向扭曲。假设生产函数为如下形式:
(1) 总产出 (Y) 。本文产出水平的指标为产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
(2) 对于物质资本存量K的估计,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 它的基本公式为:
(3) 资本价格的估算。本文近似地按照一年期贷款平均利率 (%) 进行换算, 这借鉴了Hsieh和Klenow (2009) 的做法。
(4) 劳动力投入量 (L) 。
(5) 劳动力价格的估算。劳动力价格为应付工资总额除以全部职工人数。
3.2 测算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总体上, 劳动力、资本存量以及总体扭曲程度均有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增长速度, 因此劳动价格负向扭曲程度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整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所以资本负向扭曲程度增加。我国服务业企业的要素边际产出高于要素价格, 都没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然而, 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就是劳动力边际产出与其价格的偏离程度要比资本边际产出与资本价格的偏离程度高得多。
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远远高于劳动力的价格这一事实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未来的时间里, 服务业将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因为按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当要素的边际价格高于要素价格时, 企业就可以更多地使用该要素, 直到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出为止。
从表2可以看出, 劳动力、资本和总体扭曲程度都明显增加;资本的边际产出逐渐增加, 但利率是稳定的, 所以资本负向价格扭曲程度增加, 劳动的边际产出增长速度快于工资, 所以劳动力负向扭曲程度增加。
资本价格扭曲大于劳动力价格扭曲, 因为相对于劳动力市场, 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滞后。这表明劳动力市场经历了市场化改革以后, 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经济学中, 市场通常被看作是具有完美信号作用的理想模型, 它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被认为是完善的。然而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市场会出现一些阻碍信息和其他信号传导的因素, 使现实和理想模型之间产生一定的偏差, 我们称之为扭曲。扭曲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政策、制度, 也可能是行业壁垒等因素。在研究中, 通常假设劳动力之间摩擦为0, 即劳动力可以在不同的生产部门间自由流动。但是实际上, 由于制度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 形成了行业壁垒、行业垄断, 由此导致了我国要素市场一体化不完全。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要素市场上不同部门要素价格扭曲差异来衡量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
当时说明制造业部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服务业部门, 制造业部门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当=1时, 说明两部门间不存在摩擦和扭曲, 劳动力可以在两部门间自由转移;当>1时, 说明服务业部门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制造业部门, 服务业部门存在要素价格扭曲。
4 结论及成因分析
服务部门和制造部门要素之间确实存在市场价格扭曲。根据模型和分析结果, 如表3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 在服务业和制造业要素之间的市场价格存在相对明显的扭曲, 2006年后要素价格市场存在倾向服务业部门的扭曲, 2007年扭曲程度为1.1169。数据表明工业部门更偏好投入物质, 而不是投入技术, 这样造成了企业低附加值、高能耗的粗放经营模式, 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
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布局导致的“工业偏向”也是造成要素价格扭曲差异的因素。早先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 并且早先的研究人员又把工业化定义为“资本化”, 即“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扩大资本并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初始阶段, 经济发展的要点是必须考虑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的积累来实现, 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区域的关键是要看其有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和资本积累, 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在这些理论的影响下, 产业政策更倾向于工业发展, 服务产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被重视, 服务业发展缺乏相应的政策优惠, 由此加剧的重视工业而轻视商业的现象更加严重。
如果要素不能完全进入市场, 各级地方政府和各行政部门仍然掌管生产要素, 那么企业面临的市场必然是不完整的。工业企业可以获得很好的生产条件, 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 面临的成本压力也比服务业企业小。只有生产要素完全进入市场, 市场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从倾向于工业部门到倾向于服务业部门说明了消除价格差异对于服务业有一定的困难, 除了内部制度的原因,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不完全也是实现这种转向的助力器。
5 政策建议
扶持服务业发展, 积极推动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要素价格扭曲, 政府应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消除阻碍劳动力跨部门流动的制度障碍, 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为当前的工业项目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增长规模效应显著, 近年来, 全国各地重工业建设项目的投资热情非常高, 相对较少关注服务项目。制造业在制度上也更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投资和建设制造业项目的力度也更大。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将有效地促进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以实现劳动力、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并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积极条件。
打破垄断,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保证改革规范有序进行。服务业中部分部门基本属于计划经济的模式, 具有行业垄断的特点, 不仅排斥、阻碍外部民间资本的进入, 也不利于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这些行业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不打破这种垄断地位, 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和公平竞争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也创造不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快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是解决服务业和工业发展中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差异问题的根本方法。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 我们的市场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平衡:商品市场相对发达, 但市场管制仍然严重。个人的资源产品价格没有放开, 主要是市场规则在发挥作用;另外, 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远未实现自由流动, 并非平等交换、公平竞争。这既是非效率的, 也是不公平的。因此, 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中国的服务行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服务业成为社会重要的稳定器和吸纳最多就业人口的容器。然而, 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 和工业相比, 两者存在明显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 这成为限制服务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在服务行业和工业之间的差异这一视角入手,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提出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要素价格扭曲,服务业,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军, 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 2003 (7) .
[2]盛仕斌, 徐海.要素价格扭曲的就业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 1999 (5) .
[3]Hsieh, C.T., and P., Klenow.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 (4) .
[4]史晋川, 赵子芳.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2007 (6) .
[5]何德旭, 等.中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 2009 (8) .
[6]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 2003 (7) .
工业化服务业 篇5
自去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围绕园区工委、管委会着力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总体要求,加大对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取得明显实效。
为进一步支持园区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园区新一轮开发建设,近期,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联合管委会服务业领导办公室召开促进现代服务业倍增发展税收座谈会,园区金融业、物流业、房地产企业、软件科技企业、餐饮业、大型商贸企业、文化体育企业、展览业等行业的3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园区国税局推出了三十五条支持园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并进行了宣传和讲解。
35条的主要精神:一是用好、用足、用实政策,实事求是地贯彻执行;二是主动超前研究,及时向上反映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三是按照“能优则优、能快则快”原则,妥善做好职权范围内政策的运用与解释;四是充分发挥税务机关接触面广、信息掌握快的优势,为服务型企业当好参谋。
工业化服务业 篇6
一、大力发展创新型都市工业
维扬区人口密集,人力资源储备丰富、素质较高,发展“都市型工业”是必然选择。在综合研究既有产业条件、人才储备水平、资源支撑能力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维扬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以机电制造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的工业产业政策。
在这一产业政策指导下,维扬区积极做强支柱产业,促进各类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等机电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扬杰电子、中显科技、宏福稀土、优邦制药、维普生物等“三新”产业规模化,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集群;以顶津饮品为龙头,推动规模持续扩张,打造轻工食品百亿产业;引导通宇钢管、亚联钢管等管材企业集聚扩张,做大做强能源配套产业;依托建业庆松、金桃化工、新浪环保等企业,加快发展环保设备产业;鼓励新江扬电缆、中凌高科、扬开电器等企业加强产业对接,积极发展智能电网配套产业。做优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股、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推动规模扩张、质态提升,加速做大做强;借鉴鑫华印刷与凤凰传媒集团、硅谷光电与宁夏发电集团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加强合资合作,实现重组优化、借力发展,加速形成一批年产值10亿元、5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梯队,2009年新增亿元企业10家以上、总数超60家,列统企业总数达250家。同时形成了以机电、光伏、轻工为主体的3大产业集群,以光伏电子产业为例,维扬现有光伏电子企业20余家,基础元器件、通信设备、电子新材料、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门类初具规模。
在积极突破重大项目和实现产业集聚集群的同时,维扬区着力引进了一批小而高、小而优、小而新、小而特、小而强的创新性“新五小”项目,扬长避短,摆脱自然资源和土地制约,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培育了一批细分行业龙头和单打冠军。如主要生产汽车智能控制产品的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目前共申报6项国家专利,顺利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确定了5年内上市的发展目标,迅速成长为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骨干企业。多行业创新性“新五小”项目的引进、培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创新型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态,还有助于分散金融危机给重大项目带来的结构性风险,提高区域经济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
二、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维扬区在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同时,重视完善维扬的城市功能。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以“五城二园三圈”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努力提高维扬生活服务的水平和层次,着力打造与文昌商圈相呼应的琼花园姊妹商圈,积极培育大王庙商圈和蜀冈商圈,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以天惠、天地、百脑汇等信息数码广场为载体,打造现代数码城。
利用毗邻蜀冈·瘦西湖5A级风景名胜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确立了“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以特种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思路,加强旅游项目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产业链发展。在合理保留区域内的绿地与旅游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十里蜀冈,将瘦西湖风景区与蜀冈西峰连成一体;加大力度开发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五星级酒店和农家乐旅游高低搭配的业态格局。
三、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联动发展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维扬区委区政府认识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是维扬经济腾飞的两翼,必须有计划地同步协调联动发展,方能互相促进、互相砥砺,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已有汽车车辆及配件企业的工业基础上,维扬加快汽车城公共服务平台和二手车交易中心建设。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危中求机,积极打造集展示、销售、检测、维修、汽车文化等为一体的扬州国际汽车城,目前已吸引近20家汽车4S店入驻发展,不仅启动扬州汽车消费市场还带动了上、下游关联工业企业快速发展;针对维扬玩具工业密集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现状,建设6万平方米商务广场,吸引动漫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企业人驻,打造动漫玩具城,在发展动漫产业的同时促进玩具工业提档升级;以扬州传统玉器、漆器工业为基础,以工艺坊、玉文化产业园等为依托打造集玉器、漆器、剪纸等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城;针对机电工业集中的特点,积极发展生产性物流,打造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培育提升扬子江钢材、聚龙建材物资交易港、医药物流城等区域性生产物流市场。
在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引下,维扬区实现了由一个以市郊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弱区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区的跨越:2009年维扬区克服自然资源的制约,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经济运行质态位居扬州市前列,在1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财政收入超20亿元,增幅达23%,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83.8%和48.8%。维扬区将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创新发展、争先进位,向着“扬州的窗口、精致的代表、创新的示范”这一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维扬区委书记)
工业化服务业 篇7
1相关概念界定
1.1健康服务业
健康产业被认为是继IT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地位的提升使得健康服务业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术研究者视野。
关于健康产业,较为通用的定义为“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两大领域”。[1]而随着大健康概念被逐渐认同,学界对健康服务业的界定也突破了狭义的医疗服务,从健康服务过程来看,涵盖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健康维护、养老服务等全过程;从健康服务内容来看,既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精神、心理健康。《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首次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即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2]。健康服务业涉及三大领域,医疗服务是核心,健康保险是保障,而健康管理与促进是引擎,受众群体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1.2 专业化
关于专业化(Specialization)的解读,通过对卡尔一桑德斯(Carl-Sannders)基于特征要素视角、威伦斯基(wilensky)过程论视角以及劳森(Larson)等人权力论视角的观点分析,专业化实质是指从一个职业发展成为或者达到专业状态的动态过程。国内学者赵康整合了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拥有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拥有一个包含着深奥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传授、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训练机制;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国家的市场保护;具有高度自治的功能[3]。
本研究关注从专业化视角研究如何发展健康服务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判断:1职业准入需要建立。在我国现行职业分类大典中健康服务相关职业或被列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被列为商业服务业人员,且未全覆盖。2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3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需要明朗、职业归属感、价值观和专业精神需要培育。
2宁波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1宁波健康服务业主要特点
2.1.1 健康服务需求旺盛一方面经济基础较好,城乡居民收入较高。2014年,宁波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15 5万元,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9万元。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截至2014年底,宁波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25.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5%,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速度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特点。 最近5 年宁波老年人口系数平均增长0.84%,而全国、浙江省分别是0.4%、0.46%;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3%,增速快于老年人口;全市有失能半失能老人9.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7.4%;全市将近65%的老人处于空巢状态,其中独居老人占27%。预计到2020年,宁波户籍老人将突破160万,占户籍人口的25%。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保健养生以及健康旅游等新兴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
2.1.2 健康服务有一定基础一方面,《宁波市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实施初见成效。2014年,宁波市已有生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0多家,在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食品安全和生物农业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余家。2014年宁波市生命健康实现规以上工业产值165.9亿元,同比增长7.08%,增速居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另一方面涌现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目前宁波市登记在册的健康管理类企业35家。
2.1.3 高端健康服务业态涌现一方面,各路外地资本积极涌入宁波市场。提供跨国医疗服务的北京盛诺医院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国内最大健康管理集团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国内高端医疗研究和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圣恩国际等进入宁波,提供高端健康体检服务。另一方面,宁波本土健康体检机构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慈铭健康机构在宁波东部新城和南部商务区兴建两座大型体检中心。
2.1.4 智慧健康布局初见成效随着4G网络、物联网的发展,健康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逐渐显。2014年,宁波市完成市、县(市)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了全市范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700万份,建档率为90%以上;联合宁波移动、宁波广电推出智慧健康“医院通”手机客户端和电视客户端,半年服务人次10万以上;上线云医院服务平台,首期推出糖尿病门诊;推进市级医院诊间结算服务,全年结算超过100万人次。建设智慧健康体验馆,参加体验市民超过上万人次。
2.2 宁波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医疗资源配置尚待优化宁波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波、象山两个县,慈溪、余姚、奉化三个县级市。宁波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势资源主要集中于老三区,即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2014年,老三区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平均为12.44张,远高于宁波市平均数5.2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平均为23.2人,远高于宁波市平均数11.08人。且68.75%的三级医院位于老城区。从医疗机构的性质来看,宁波民营医疗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014年,宁波市共有民营医院1 613家,约占全市医疗机构的60%;民营医院床位共有4 676张,占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16.3%。而民营医院所承担的门诊量、住院人数,仅占宁波市的15.6%和8.2%。
2.2.2 健康服务同质化近两年,健康服务产品日益丰富,但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健康管理、老年照护、心理咨询机构高端服务市场开发不足。一方面,高技术高水平医疗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个人需求定制、高质量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缺乏;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专业性、规范化的服务咨询管理机构仍然稀缺;从业人员层次良莠不齐,导致健康消费的巨大潜力未被充分释放。
2.2.3 行业规范不完善一是健康服务行业标准不健全,尤其是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相关领域属于新兴产业范畴在我国兴起较晚,涉及产业发展的各项规范制度和行业标准制定都还不完善。缺乏职业准入,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二是缺少高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健康服务领域,即使有行业规范如《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但且少具备相应资质评估机构实施评估行为,文件失去实际指导价值。
2.2.4 商业健康保险相对滞后健康保险是健康服务的重要保障机制。宁波市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随着城镇化加快,积极推进落实“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制度,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健康商业保险产品种类有待丰富,服务有待多样化。
3国外先进经验
3.1分工专业化
如在波士顿,医疗健康服务项目繁多,分工细致,形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定制化、人性化服务的成熟产业业态。据美国大黄页统计显示,医疗机构有综合性医院(635家)诊所和医疗中心(1 14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6家)、医疗保健服务计划组织(1家)、康复中心(19家)、医疗器械供应商(22家)等,而健康服务机构有健康诊所及医疗中心(1 167家)、健康服务管理机构(18家)、健康服务计划组织(14家)、家庭健康服务机构(12家)、健康服务顾问(25家)、健康服务医院(635家)、个人护理(10家)、残疾人及老年人家庭健康服务机构(5家)等[4]。
3.2 政府优惠政策提供强大支撑
美国政府为健康服务相关企业提供多种税收鼓励政策、融资途径和补助金[4]。如“经济开发鼓励项目”,针对州税收和地方税收的鼓励项目,帮助落户波士顿和在波士顿拓展业务的企业大幅度削减商务成本;“创造就业鼓励项目”,帮助符合相关标准的生物科技企业或医疗器械制造公司就其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获得奖金。
3.3 健康服务体系内部分工明确
新加坡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主要分为公共和私人卫生保健机构,包括基层卫生保健、医院医疗服务、中长期护理服务和专门护理服务等[5]。基层卫生保健,由18家门诊和2 000余家私人诊所提供服务支持,主要负责居民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医院医疗服务主要由29 家医院提供。中长期护理服务包含居家和社区两个部门。居家中长期护理一般由私人机构负责,社区中长期护理由私人机构或者志愿者团体负责。专门护理服务,则由30个流动和200多个固定牙科诊所提供服务。
4 宁波健康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4.1 强化政策引导
制定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府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实行倾斜性的投融资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等,鼓励风险基金、创投资金进入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支持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给予健康服务行业税收优惠,实行所得税减免或其它税收优惠。制定有利于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4.2 推进产业园区式、集群化发展,发挥整体规模优势
产业层面的健康服务业机构有集聚的内在动力和必要性,越是集聚越有辐射力[6]。当前宁波健康服务业态是在市场需求导向下自发形成的,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健康服务业专业化发展要整合宁波各医院、高等院校、研究所以及相关企业,选择集中分布区域,因地制宜推动健康产业集群发展。以若干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宁波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湖、海、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优势和临近上海区位优势,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4.3 规范行业准入,强化服务监管
试点推行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完善健康服务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制定健康行业服务规范、行为标准,优化行业生态。
4.4 注重市场细分,构建产业组织生态系统
健康服务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注重市场细分,引导大中小健康服务机构根据自身优势来确定不同层次的市场定位,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要大力发展特色专科医院、私人护理机构,鼓励私营健康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健康服务机构分类管理,尤其是要鼓励机构集团化,民营非盈利性健康服务机构规模化发展,推动发展高端健康服务业在个性化需求、定制化服务等。
4.5 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方式,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家庭医生制”,为家庭或个人提供长期的、连续的、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快明确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二是深化高端健康服务体验。在现有体验站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增设体验站点,拓宽居民视野,增加健康服务选择。三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健康、智慧医疗的建设与应用。深化智慧健康的各种平台建设,使健康服务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更全面、快捷的提供健康服务。
4.6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专业人才队伍是健康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鼓励完善健康服务业相关专业体系,另一方面鼓励已开办养老相关专业的院校与国家重点大学的老年研究所、研究中心,合作培养研究生、博士层次的人才。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建立健康服务人才培训基地,重点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和本科院校,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从业人员培训。
4.7 大力发展健康商业保险
目前,宁波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医疗卫生保障能力逐年提高,将进入向健康保险的转化阶段,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需正视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当前阶段的特征和诉求,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更好地保障全民的健康权益[7]。积极开发适合宁波区域特点的健康保险产品。统筹医疗卫生保险和健康保险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健康服务供需双方在费用控制和服务质量保障上的积极性,统一规划各项健康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多种形式健康保险保障模式。
摘要:文章系统阐释了健康服务业专业化的概念内涵,拟在深入分析宁波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加强政策引导,推进产业园区式和集群化发展,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准入,强化市场细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等方面,探索健康服务业专业发展路径。
工业化服务业 篇8
1 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仪征市现有农机服务组织84个, 其中农机服务合作社23个, 农机行业协会8个, 农机服务松散联合体53个。
1.1 农机服务合作社
农机服务合作社由多个农机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参与、共同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 联合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机服务合作社有固定的场所、自己的名称和明确的法人, 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 在农工办进行了备案。目前, 仪征市农机服务合作社有专业性服务合作社和综合性服务合作社两种类型。专业性服务合作社入社机具品种比较单一整齐, 开展的作业服务比较单项专一。如仪征市丰谷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 入社机具都是插秧机, 主要进行机插秧服务;仪征市仪丰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 入社机具都是机动植保机, 主要进行机植保服务。目前, 仪征市农机专业性服务合作社有13家, 占农机服务合作社总数的56.50%。综合性农机服务合作社入社机具品种比较繁多, 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机动植保机等, 形成不同类型机械的联合, 使农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变单一的作业服务为提供耕种、植保、收、供、修等系列化一条龙服务, 起到了1加1大于2的效果。如仪征市乐田农机专业合作社, 拥有担架式高效弥雾机3台, 背负式弥雾机32部, 大型排灌机械3台套, 高性能久保田联合收割机15台, 大、中型拖拉机25台套, 配套机具50套, 农机供应点3户, 农机维修点3户, 会员人数达88人, 固定资产达375万元, 2009年服务农户800户, 作业服务面积达0.201万hm2, 作业收入达169万元。仪征市农机综合性服务合作社目前有10家, 占农机服务合作社总数的43.50%。农机服务合作社在仪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2009年增加了12个, 增幅达109%。
1.2 农机行业协会
农机行业协会是由政府或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农机经营者专业合作性的中介组织。仪征市农机行业协会有市级和镇级农机协会, 市级农机协会由市农机办牵头, 镇级农机协会由乡镇农服中心牵头, 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机户作为骨干力量组成。此外市农机监理所还成立了由多数机手参加的农机安全互济协会。协会按照协会章程规定,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 统一发布作业信息, 对农业机械实行统一调度, 统一作业标准, 统一收费价格, 并协助会员收取作业费和提供配件供应、机具维修、纠纷与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服务。这些综合性的协会组织可以有效整合农机推广、培训、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整体优势, 为农机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1.3农机松散联合体是指由两个以上农机经营主体按协议或契约组成的临时性的松散联合体。农忙季节或有作业项目时, 利用联合体的优势进行联合作战, 充分发挥所有机械的作用, 农闲时各自为战, 灵活经营。目前我市农机松散联合体主要是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和机耕作业队。农机松散联合体是农机服务组织的初级形式, 将逐步向农机服务合作社转变。如仪征新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发展转变而来。
2 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较小
近年来, 虽然我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速度很快, 但总的来说规模还是较小, 成员少, 市场占有率不高。以谢集乡为例, 全乡1 866.67 hm2水稻, 2009年谢集富民植保专业合作社防治面积在333.33 hm2左右, 占1/5;全乡拥有130多台弥雾机, 参加合作社的只有35台, 占1/4左右。
2.2 服务功能单一
仪征市现有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主要提供机耕、机播、机插、机植保、机收和机械维修等服务, 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麦稻生产的产中, 产前、产后的服务较为薄弱, 服务于设施农业、林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领域的农机服务组织还是空白。
2.3 机具配置结构不够合理
主要表现“五多五少”: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具少;小型农机具多, 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少;小麦、水稻生产机械多, 其它作物机械少;粮食作物机具多, 经济作物机具少;产中机具多, 产前、产后机具少。
2.4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机服务组织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市场开发意识、服务品牌意识、风险意识、合作经营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 接受和利用新知识、新机具以及新技术的能力不强, 信息化处理能力有待培养。
2.5 经费匮乏, 手段单一
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不长, 还缺乏行业有效的运作手段, 很多成员意识上仍然停留在政府部门无偿服务的模式上, 因经费来源不足, 很多农机服务合作组织运营不畅。
3 加快发展仪征市农机服务组织的对策
3.1 统一规划, 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地位
依托资源优势, 搞好统筹规划, 确立主导项目, 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逐步形成规模。把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纳入各乡镇政府有关农村经济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 政府担负扶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提供减免税等服务工作, 创造良好的培育环境, 努力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培育, 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真正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 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的增长点。
3.2 坚持市场引导,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切实理解领会“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原则, 注意搜寻和发现顺应市场需求而发起, 有了一定发展基础, 初具雏形的农机服务组织, 然后及时跟进服务, 引导、扶持、规范和壮大其发展。在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农机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到“搭台而不登台, 参与而不干预, 指导而不领导”, 放手让农机服务组织独立经营, 谋求创新与发展。就农机服务组织而言, 要强化“经营合作经济组织”的理念, 像经营企业一样去经营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经营的核心是农机服务组织要选配具有市场开拓意识, 热心为机手服务的农机经济人队伍, 为农机服务组织联系到更多的作业项目, 拓展服务组织成员的作业空间, 提高农机户的经营效益。有稳定作业项目的服务组织, 要尽快实现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转变, 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取得法人主体资格, 合法开展经营活动。3.3各方合力, 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农机管理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实施国家和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时, 在其它条件等同的情况下, 优先安排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农机户,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优越性, 从而调动其他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积极性。二是把创建农机示范园区建设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安排各类农机化项目时, 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给予重点扶持,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出台扶持政策, 对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大型、新型农机具给予低息、贴息贷款和担保政策, 提供农机具库房、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条件。四是帮助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搞好登记备案, 建立健全合作服务章程, 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 拓展作业服务的范围和领域, 尽力提高合作服务组织成员的经营效益,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活力。五是在农闲季节, 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成员特别是合作组织的领头人, 组织开展多批次的合作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机化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服务组织人员的素质, 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后劲。六是对农机服务组织提供上门服务, 上门发放“跨区作业证”, 上门开展农机年度检审和农机安全驾驶操作以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七是构建农机服务信息平台, 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市场信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形成合力, 支持和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
3.4 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充分调动基
工业化服务业 篇9
目前, 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 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 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 而我国2012年为44.6%,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为40.5%。服务业吸收就业人口的比重, 发达国家为60-78%, 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62%, 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45%, 黑龙江省为36.6%。因此, 黑龙江省乃至中国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比, 服务业无论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还是对就业的增长, 其促进作用都是不够的, 它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在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尤其要发展服务业。本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三省服务业发展的比较, 提出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 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它与第二产业一起, 强有力的推动了三省GDP的增长, 改善了三省经济中的产业结构。黑龙江省服务业经济总量逐年增加, 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 540.31亿元, 是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1036.6亿元的5.5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中有升, 从2000年至2012年由32.9%上升到40.5%。吉林省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4 150.36亿元, 占其GDP的34.8%, 而辽宁省自2001年起, 服务业增加值就已超过2 000亿元, 占GDP的比重也上升至40%以上, 大大超过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比重, 是三省中发展最快的省份, 但是从2005年以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2012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0.5%, 高于辽宁省的38.1%吉林省的34.8%, 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4.6%。 (见表1)
资料来源:《200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东北三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比较
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服务业在总体发展情况良好的同时,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发展状况较好, 其增长率及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传统服务行业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则一直保持对GDP增长的重要作用;从增加值、增长率、占GDP的比重这些指标来看, 都远远高于服务业中的其它行业;金融保险业产出稳步增加, 房地产业走势逐年加快, 体现了投资和销售两旺的势头。 (见表2)
但是从表2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 (如金融、保险、教育) , 而传统行业比重偏高。根据2012年黑龙江服务贸易各行业增长率数据, 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GDP较大比重, 但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也处在迅速崛起的步伐中, 2012年增长率已达到38.3%。虽然黑龙江与吉林、辽宁的服务业发展状况有所差异, 但各类数据均显示黑龙江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部分行业增长率已明显赶超吉林和辽宁两省。
注:增长率及GDP增长速度以上一年为基期计算。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二、东北三省服务业经济效率的比较
(一) 就业增长的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 社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果表现为第三产业劳动力将增加, 因此, 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就业。从东北三省服务业的就业情况来看,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96年年底的466.5万人增至2010年的631.2万人, 占全省就业人数比重由29.8%上升为36.2%;吉林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96年年底的368.4万人增至2010年年底的457.5万人, 就业比重由29.8%上升为36.6%。2010年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238万人, 就业比重为42.5%。尤其是近年来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总人数不断增加, 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分别为4.65%、2%和12.2%。但自1996年以来,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只上升了6.4个百分点, 增速相对较为缓慢。 (见表3)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为了衡量区域内某一产业对该地区经济的贡献, 我们把该产业所能解决的就业人数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效率是不够的。
(二) 产出效率的比较
笔者通过分三省服务业劳动力的使用效率, 来比较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服务业的产出效率。以单位劳动力产出作为衡量劳动力要素产出效率的指标, 该指标表明某一区域服务业的一单位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 说明该区域在服务业上的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显示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在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分属不同的档次, 2010年单位劳动力产出排序依次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其中辽宁省2010年单位劳动力产于高出黑龙江省10799.8元/人, 吉林省高出黑龙江6819.4元/人。因此, 黑龙江服务业单位劳动力产出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未来需进一步提高。 (见表4)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三) 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部门, 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东北三省支柱产业之一。以黑龙江省旅游业为例, 2012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为1300.3亿元, 占全省GDP的9.5%, 创造旅游业外汇收入8.35亿美元。同时, 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业已经形成规模, 在保持原有的冰雪旅游业良好发展的同时, 注重开拓黑龙江省的森林旅游资源, 边境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成功的举办了“哈尔滨冰雪节, 五大连池饮水节, 镜泊湖金秋节, 扎龙观鹤节, 佳木斯三江旅游节, 伊春森林节”等旅游活动。
黑龙江省旅游业外汇收入从2000年的1.8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35亿美元, 增幅为341.8%;吉林省旅游业外汇收入由2000年的0.58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95亿美元, 增幅为753.4%;辽宁省旅游业外汇收入由2000年的3.8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2.64亿美元, 增幅为752.2%。虽然黑龙江省旅游业增长幅度高于吉林省, 但是辽宁省旅游业不论在外汇总收入还是占全国的比重上, 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见表5)
资料来源:根据《200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三、东北三省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分析竞争力, 我们采用经常被人们提到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标” (皮尔逊, 1976) , 一般简称RCA指标, 指某一地区某产业增加值 (某要素) 占该地区GDP (相关要素) 的份额与全国该产业增加值 (某要素) 占全国GDP (相关要素) 的份额的比例。如果RCAij>1则说明i地区j产业 (某要素) 具有比较优势, 具有竞争力;如果RCAij<1则说明i地区j产业 (某要素) 没有比较优势, 竞争力较弱。
根据比较优势指数法, 我们计算出2001年至2012年东北三省服务业的RCA指数 (见表6) , 从表六中我们可以看出, 从2001年到2012年黑龙江省服务业的RCA指数均未达到1, 这说明黑龙江省的服务业并不具有竞争力。
资料来源:根据《200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在服务业内部 (见表7) , 2010年至2012年, 黑龙江连续三年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的RCA指数大于1, 具有竞争力;而其它行业如金融业的RCA指数则小于1, 说明不具有竞争力, 没有比较优势, 但RCA指数的连年增加也说明黑龙江的金融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同辽宁, 吉林两省相比, 黑龙江省的住宿和餐饮业是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但比较服务业各行业, 辽宁具有普遍优势, 黑龙江和吉林各有优势, 但二者实力相当, 竞争力差距不大。
资料来源:根据《2012—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 黑龙江省金融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而作为传统服务业典型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结构在不断升级, 正逐步由传统服务业转向现代服务业。而住宿和餐饮业持续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并且优势仍旧在不断的提高, 说明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根据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的理论,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产业结构从农业转向制造业, 以后再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主导力量, 必须在工业化有相当高程度的发展之后才会出现, 即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之后。因此, 黑龙江省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比较优势不明显, 是同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
其次, 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很小。虽然近几年来现代服务业在我省发展较快, 例如, 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社区服务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社区功能不断完善。但是, 其总体规模明显偏小, 无法同发达省市相比, 也无法同国外跨国公司抗衡, 就是在东北三省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第三, 服务业的整体效率较低, 人均劳动生产力与第二产业相比差距较大。2010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就业人数为631.2万人, 劳动生产率为61183元/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337.4万人, 劳动生产率为154221元/人。
另外, 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较低, 服务行业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以及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这些都影响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发展。
四、发展黑龙江省服务业, 提升其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服务业中的通信, 信息, 计算机网络服务, 科研服务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能够促进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从能源和环保方面来看, 中国新型工业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走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道路。这将在工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结构中, 非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下降, 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上升, 导致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相对弱的服务资源, 如信息服务、环保服务、科技服务、通讯服务等服务业资源的需求上升, 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就业方面来看,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在工业化进程中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就业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服务业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 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过程中, 应该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带动工业化,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 要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市场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发达国家, 以电信业为例, 1982年美国在电信领域引入竞争, 同时英国也实施了电信民营化的改革, 向新电信公司水星公司颁发了经营电信业务的许可证, 打破了英国电信的垄断;1985年日本修改了电信法, 将国有的电信公司民营化, 并在长途电信领域引入了竞争。自此,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改革迅速演变成世界性的, 将电信业推向竞争时代。
一直以来, 服务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透明度过低, 如电信、银行、保险等, 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 而且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竞争力缺乏。因此, 应该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 加快铁路运输, 电力, 有线通讯, 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 放宽教育, 卫生, 文化, 中介服务的资格限制, 改革服务业的定价收费和管理体制,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完善服务市场的运行规则, 创造公平, 规范, 快捷有序的市场准入环境。改革服务业的计量和统计管理体制,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等等。通过充分的竞争来鼓励创新, 为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创造有利条件。
(三) 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功能, 为现代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为现代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这将会大大提高对外开放的速度和效率;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 我国政府对于教育, 研发和培训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仅为3.1%,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15%。因此, 可以有计划地在高校中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 加强岗位的职业资格培训, 建立服务业资格标准化体系。完善服务业的法律法规,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等。
同时, 对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幼稚服务业, 高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服务业进行有效地保护, 防止因外商进入过多, 竞争过度, 给国内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避免国内服务市场的动荡, 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增长。
(四) 发展服务贸易, 扩大同周边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
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以服务业的发展为基础的, 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就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黑龙江省在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 发展服务贸易, 把握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机遇, 是调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这是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重要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实现产业升级, 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 扩大就业, 培育财源的重要途径。另外, 加强黑龙江省与周边国家, 尤其是同俄罗斯的运输合作, 金融合作和旅游合作等, 也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 是黑龙江省规避自然条件制约,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熊涓.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及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竞争力评析[J].生产力研究, 2005 (5) :105-107.
[4]许江萍.我国新兴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5]魏作磊.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J].改革, 2003 (4) :117-121.
工业化服务业 篇10
工业设计是典型的现代高端服务业, 处于产业链上游, 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测算, 企业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 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我国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将工业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大力促进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预计至2020年产值将达到446亿元, 年均增速约20%。近年来, 广东省工业设计产业迅速发展, 广州、深圳、顺德等主要的工业设计聚集地产业规模和影响力领先全国。其中, 顺德区将工业设计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培育出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和新产品孵化园区——广东工业设计城, 为实现工业设计与工业制造之间集群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全面对接提供了良好示范, 受到国家和省的关注和肯定, 其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
顺德区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顺德区是广东省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近年来, 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 区内工业设计产业蓬勃发展, 设计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市场快速壮大, 逐渐形成全省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区域, 有效带动区内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顺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012-2013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市辖区百强排名第一。
——以政府引导为基础, 着力政策引领和体制创新。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确立了全面发展工业设计的战略举措,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大力支持。2008年出台国内首个专门扶持工业设计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在财政科技经费中设立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园区、服务平台及设计机构给予高额补助, 对区内企业和个人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获奖项目给予资金奖励。之后相继出台实施《顺德区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从资金、项目、人才多个方面全力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在区工业设计政策的推动下, 北滘、伦教等镇 (街) 相应出台镇一级工业设计激励政策, 形成较为完善的区镇两级政策长效引导扶持机制。2009年初, 顺德区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层面的工业设计专职管理机构和县域工业设计协会,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为工业设计企业服务的水平。通过政策扶持, 规划引导, 以及牵头举办工业设计博览会, 组织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 促进区内企业与国际知名设计组织的交流合作, 奖励扶持设计和制造对接, 鼓励主辅分离等多项措施, 构建起顺德工业设计产业硬环境, 有效推动工业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以市场运作为核心, 大力构建多元共建机制。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初期, 由顺德区政府主导核心设施建设、综合环境改造和前期产业规划。之后, 通过充分用好“三旧改造”、“退二进三”等政策, 逐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投入建设, 形成政府引导、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共建模式。如广东工业设计城一期建设由政府直接投资, 实行省区共建, 包含省、区、镇三级投入, 由专业团队运营;二期全产业链项目完全引入企业资本投资建设。顺德创意园、家具和珠宝设计园则完全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托广东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丰富设计业务领域, 与传统服务企业展开长期战略合作, 不断扩大工业设计产业服务内涵外延, 从零散业务提升为初具规模新兴服务, 从产品外观设计延伸至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策划和产品内涵设计, 从仅服务家电行业扩展为向家具、珠宝、机械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 从只服务本地及珠三角地区拓展为向全国甚至海外提供服务, 有效提升广东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话语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顺德工业设计产业快速成长, 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全区提供的设计服务中有40%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区内设计机构平均收入从原来不到100万元增至300万元, 年收入超千万的企业有2家。
——以载体建设为支撑, 促进产城联动发展。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 顺德已形成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引领的设计产业集群格局, 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入驻设计创意型企业200多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产业园区立足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优化大背景, 着力打造交易、信息、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展示、人才引进等公共服务平台, 扶持建设创意产品孵化和交易平台、工业设计材料平台、工业设计信息知识库系统平台、工业设计虚拟现实数据信息化平台、工业设计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 形成“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人才职业化、设计成果市场化”的良好局面, 为全国乃至世界制造业提供优质高端增值服务。其中, 广东设计城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等称号, 并被纳入全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2012年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时给予充分肯定, 并提出殷切希望。2014年, 设计城已入驻来自国内外123家工业设计公司, 入园设计师1250人, 获得专利518项, 研发设计产品5500件, 产品转化率达85%以上, 设计收入近4亿元, 直接拉动工业产值约400亿元。随着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产业园、南方智谷等产业载体的建设完善, 逐步构建起对周边区域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特色公共服务载体, 成功探索出“以园聚产、以城聚人、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促进设计、产业、城市互融共生、协调共进, 助推当地网络型城市发展及“一镇一品”美丽小城建设。
——以宣传推广为手段, 营造设计创新良好氛围。从2008年起, 顺德连续举办中国 (顺德) 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术月”北滘论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计与企业对接会等展会和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设计、崇尚设计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设计价值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企业重技术轻设计的传统观念, 增强工业设计在民众特别是企业家心中的价值, 多措并举为设计与产业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社会设计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民众对设计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企业纷纷实施设计增值战略。目前, 全区成立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部门) 超过100个, 各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40多家。
对全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借鉴
顺德区依托工业设计这个制造业的“支点”和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 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令传统制造业创造出惊人的几何效益, 在短短5年时间内从“顺德制造”转向“顺德智造”, 其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总结, 为全省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工业设计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内外种种实例证明, 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和产品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是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利器。对现阶段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广东而言, 工业设计既是广东现存的庞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 也是广东制造业产品进军世界市场的不二法门, 还是广东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王牌之一。各级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培育, 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手段纳入全省和各地市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把设计创新摆在全省“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更突出的位置, 积极谋划设计与城市协同发展, 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促进工业设计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以省实施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为契机, 切实加强对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加快编制实施全省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作为全省《关于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性文件, 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引导, 从资金、项目、人才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工业设计产业的扶持力度, 力争通过工业设计的杠杆作用, 撬动一批新产业, 引进一批新人才。加强对工业设计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 及时准确监测和分析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状况。加强对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指导, 规范各级工业设计相关协会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协会组织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在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指导下, 各地市要突出自身特色定位, 组建成立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工业设计协会, 制定完善相关规划措施, 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地按照国家政策法规, 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实际条件, 高标准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 尽快形成一批对制造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采用“政府主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 大力吸引境外工业设计企业前来投资合作, 积极引导各类相关机构共同投入、共同参与, 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按照“三个基地、六个平台、九个项目” 建设内容, 立足全省制造业发展基础, 围绕平面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家电和家具设计、机械装备设计等重点发展产业, 通过园区内各类设计企业间的技术、信息和服务链集成, 构建金融、法律、信息交流、技术服务、融资投资、国际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和共生耦合关系, 实现中小微设计企业、高校设计机构与工业企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构建基于区域集聚联动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链, 实现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大联动。通过开展各项设计活动和论坛, 加强工业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以举办工业设计展等设计活动为契机, 推进区域合作, 协调区域内市场竞争规则,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业设计区域。建立完善互动合作机制, 推动相关园区错位经营、优势互补, 促进工业设计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协作交流、取长补短。
——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业、新装备、新需求的设计应用创新, 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不断创新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和延伸服务领域。结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 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 将传统装备制造业已有的模式引入新兴的工程设计, 实现二次创新式商业模式, 在保持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的同时, 开拓新的产业领域。认真吸取广东工业城建设“虚拟设计城” 的经验, 在条件成熟的园区加以推广。支持应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由专业信息服务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网络协同技术, 建造、运营和维护立足中国、领先世界的设计专业服务网站, 及时整合已有的设计资源和信息。倡导开展电商+设计的商业模式创新, 使设计师的设计服务突破地域限制, 走向世界;打造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Marketplace平台, 使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找到更多的对接点, 为设计师与企业的高效合作创造机会;将公开课程与虚拟大学相结合, 实现全网共享世界优质工业设计教育资源。支持企业开展“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现代服务 助推航空工业跨越发展 篇11
中航工业优先发展与主业相关的航空运输服务业,着力发展投资、租赁、信托、证券、产业基金等服务于主业的非银行金融产业,大力推进已有一定资源和市场优势的通航服务、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及物流、物业管理、宾馆酒店业、百货零售业、医疗、职业教育、咨询传媒、旅游服务等三产服务业大部分领域,形成较完整的三产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单一服务型到规模化创效的重要转变,极具成长性地迈进了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
努力开展航空运输、通航服务积极助推民用航空产业发展
与航空主业密切相关的航空服务业已自成体系,日趋呈多元化发展态势。2009年中航工业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投资组建的幸福航空公司实现了正式运营,目前运营国内8个省会城市15条航线。公司以省会城市对支线服务为定位,以促进国产民机发展为导向,积极开拓西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支线运输市场,逐步开展了货邮运输业务,同时支持国产飞机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服务国产飞机国外运营,涉足通用航空服务、部件维修、商务旅游、广告传媒等相关产业。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飞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利用航空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拓通用航空市场,服务涵盖航空摄影与遥感遥测、航空物探、海洋监测、农林植保、森林防火、紧急救援救灾、航空俱乐部、公务飞行、飞行学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先后为汶川大地震、贵州关岭滑坡、云南盈江地震、云南保山森林大火等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应急服务,还向多省份多地提供人工增雨服务和物探服务。
中航工业布局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通航产业,全谱系地研发生产各类通用飞机,全面开展通航运营、通航服务、航空俱乐部、飞行学校等业务。先后在上海、石家庄、珠海、青海等地区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多家通用航空公司,从2010年起中航工业参与了中国民航局通勤航空试点,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共同开展通勤业务。2013年10月,中航工业还首次作为主办方参加了2013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
发展投资融资服务业,以资本运作优势助力航空主业经济
中航工业致力产融结合,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发展。中航工业的投资业务板块,着力发展投资、租赁、信托、证券、产业基金等服务于主业的非银行金融产业。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成为中法金融领域合作的典范。2010年11月4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尼古拉斯·萨科奇共同出席了中航工业与法国安盟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共同组建合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2011年6月双方分别持有公司50%股权的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全面运营。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见证中航安盟保险签署增资合作协议。该业务拓展了中航工业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的谱系,标志中航投资基本建成了全牌照金融控股公司。
2012年8月30日,中航投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响金锣,成功亮翅A股市场。由此,中航投资书写了中航工业挺进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一页。五年来,中航投资的利润总额由2008年的3.28亿,增长为2012年的21.7亿元,增长近7倍。由中航投资的新兴产业投资公司、航空产业投资公司,通过金融功能正在孵化出许多高科技项目;中航工业财务也已跻身行业前列,相比2007年成立之初时,收入猛增8.77倍,利润增加10.64倍。资金归集率保持在85%左右,信贷规模稳步增长,有效发挥了航空工业内部银行的作用;中航证券公司积极为中航工业上市和外部并购提供专业顾问支持和执行服务;中航工业租赁公司承担起中航工业项目融资租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国产飞机、设备租赁、民品销售等方面卓有成效。2013年7月,中航租赁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奥凯航空、中航飞机西飞四方联合签署了50架新舟系列飞机融资购租框架协议,以新舟系列飞机为代表的国产民机产业从此迈入发展的新纪元。其融资租赁业务从小到大,从行业内默默无闻成长为排名第二的实业类租赁公司,创造了6年公司总资产增长40倍,连续3年业绩翻番的佳绩,荣获“2012中国融资租赁榜年度公司”;中航信托利用灵活的信托工具为中航工业提供金融服务。
中航科工经过几年的努力,不断通过国际合作强化技术和管理,通过国际化资本运作不断扩大资本实力,提高市值规模,逐步成为中航工业全价值链民用航空产品制造业务的旗舰公司和中航工业国际化融资并购平台,为中航工业的发展提供投资融资支持。
投资融资产业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与服务,不仅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促进了中航工业主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
发展贸易物流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
中航工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供应链综合物流平台和“大经贸、大物流”体系,致力于在现代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整合中产生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快速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和国际相关产业,发挥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采购优势,形成中航工业的综合物流供应链。
nlc202309040216
以零售业起家的天虹商场一枝独秀,在2010年成功上市,年销售额很快突破100亿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跻身全国连锁零售百强30位,居百货行业前三名。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创新,天虹商场在团队建设、跨区域连锁经营、网络资源管理、资本化运作、成本管控、精细化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天虹经验”成为了中航工业可贵的“非物质财富”。
发展旅游酒店、物业等产业,壮大现代服务业集群
中航工业依托航空工业的产业背景和资源,积极投入航空产业园区及老厂区“退二进三”建设,在发展工业地产的同时,精心打造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商业地产。
中航工业的酒店、物业经过五年的发展,完成了从保障服务到规模连锁经营的转变,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益和经济规模的高品质酒店和物业管理企业。如中航工业的“格兰云天”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中国饭店优秀民族品牌和首批深圳知名品牌。
以传统物业管理为平台,延伸物业服务链条,打造了如中航物业、大北物业、成飞物业等一大批行业内享有盛誉的物业服务品牌,为人民大会堂等提供物业服务,经济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发展高端服务拓展现代服务业新领域
高端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皇冠,随着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型,必然带动服务业由传统走向高端。五年来,中航工业的高端咨询、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前列,是全国行业平均发展速度的3.6倍,营业收入和利润呈翻倍增长态势。以“百年世博,百年航空”为主题精彩亮相的中国航空馆,是中航工业建发总承包的全价值链项目,该项目成功实现了设计、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服务,成为世博园的一大亮点。中航工业建发参与设计的其他项目,例如中国科技馆、中国国家话剧院、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河南艺术中心等也都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中航国际国际工程公司2012年以非洲为重点的海外市场拓展成绩喜人,机电EPC和海外工程总包在手合同总额突破了50亿美元。
创新商业模式是拓展产业和实现价值增值的捷径。中航工业在业界首创的专用汽车产业“7S广场”,标志着中航工业专用车领域由“制造”为主,向“制造+营销”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主的转型升级。7S广场采用“商业房地产+现代服务业”的运作模式,为融资提供了新题材,也为自身发展带来了资源储备,为“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提供最直接平台。
发展大众消费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中航工业拥有医疗机构58家,包括航空总医院、中航工业3201医院、363医院、242医院等一批知名医院,在服务航空企业的同时服务社会、服务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为当地重要的医疗资源,树立起大型国企的社会形象。据统计中航工业所属医疗机构门诊病人和医疗收入80%以上都来自于社会。近年来中航工业探讨健康管理产业的模式和方法,提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和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下集团医院的发展思路,通过发挥集团资源共享平台、引进战略投资,推进战略合作和支持学科建设等举措,实现了医疗健康产业的跳跃性发展。2012年,航空总医院免费收治亚洲首例“渐冻人”孕产妇吕元芳,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出院返乡。该病例填补了亚洲相关医学领域空白。
中航工业的文化产业、传媒产业等近5年也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工业节能服务产业联盟成立 篇12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指出,工业节能服务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制造业并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在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任务和亟待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工业节能服务产业联盟的成立顺应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符合节能环保产业和工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他希望联盟成员认清形势,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联盟的桥梁纽带、专业服务、行业自律等作用,围绕工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努力创业创新,为工业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并推举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理事长单位,北京力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志能祥赢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副理事长单位,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工业化服务业】推荐阅读:
县服务工业表态发言10-20
工业园区的物业服务09-09
加强科技创新 服务工业兴市07-25
为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经验材料07-16
工业园物业服务承诺书08-25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07-19
工业化建设07-15
现代工业化05-14
工业化控制05-22
新工业化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