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纳

2024-10-08

信息采纳(精选7篇)

信息采纳 篇1

一、物联网发展趋势及隐私信息

目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纳入战略性的产业振兴计划, 譬如美国的“智慧地球”、欧盟的“物联网行动”、日本的“IJPN计划”等[1]。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机遇, 其重要性和发展潜力已经毋庸置疑。我国也同样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2009年9月,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无锡中国物联网研究中心时, 曾经说过:“在物联网发展中, 要早一点谋划未来,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特别是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相融合。”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物联网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和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因此, 研究物联网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 对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无线身份识别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术, 而RFID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之一就是隐私问题。研究实践认为, 将RFID标签安放在商品上, 商家就能获得有关购物者的个人信息, 这将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外泄。由于物联网技术对信息的高度透明, 与其他信息技术采纳相比, 隐私信息保护对物联网技术采纳行为构成更大影响, Ohkubo等人[2]研究表明两个隐私问题使RFID技术采纳更为复杂化:泄漏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消费者的物理位置跟踪。他还认为由于个人对隐私泄露的容忍度不同导致了对以上两个隐私问题的感知重要性不同。Hossain和Probutok[3]扩展了技术接受模型 (TAM) 加入了感知隐私、感知安全等因素, 通过调查307个之前学习过RFID技术课程的学生来探究影响消费者对RFID的采纳因素;他们发现便利性、文化和感知隐私等是影响消费者使用RFID技术的主要因素。

然而, RFID只是物联网技术的雏形, 未来的物联网不仅是一项IT新技术, 更是一个融合自然社会的复杂系统。它的核心理念在于感知、控制、传输和智能, 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协同关系, 从而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大的复杂网络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 一方面导致社会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调整;另一方面也由于物联网中信息的海量性、复杂性、时空异构性等导致技术的革新。因此, 信息分享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之因, 信息保护又成物联网推广过程之果。

二、物联网中隐私信息保护模式及影响

隐私保护不是一个新问题, 最初的隐私是本能性的避免暴露, 考证中的原始人用树叶遮挡身体的私密部位就是明证。不过随着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 隐私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了。自1890年美国法学家Brandis提出“隐私权”的法理概念后, 世界各国普遍对隐私保护进行立法, 法律约束构成了人类隐私保护的最基本内容。同时, 现代社会对于个人隐私尊重被看作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08艳照”风波对当事人的道德围剿, “3Q”大战腾讯公司被逼出的“艰难决定”, 道德规范同样构成了隐私保护的重要内容。

个人隐私信息通常是个很主观的概念, 从个人姓名、年龄到消费习惯都会成为需要保护的内容, 通常我们抽象定义为信息隐私、交流隐私、范围隐私等。侵犯隐私是指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个人信息。其中与物联网最相关的隐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身份信息隐私, 它是关于个人身份、个体特征、信用状况等的信息;另一类是活动范围隐私, 它是指个体在活动中所处的地点和周围环境信息, 比如, 运动中的用户想要从远程数据库中寻找一个感兴趣的场所 (加油站、停车场、夜总会等) , 这必然要依赖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可是, 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位置而受到追踪, 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他需要获得想要的服务而又不把所处位置信息告知服务提供者和任意的第三方。

Goldberg[4]对隐私信息所处的保密状态进行分类 (如图1所示) , 他将隐私信息分为匿名、半匿名、半公开和公开。

公开身份状态是由那些可以唯一标识个人的信息数据识别的, 有些信息虽然不能唯一标识 (比如住址、工作单位) , 但是它能够极大缩小查找范围, 与某些信息组合很容易定位到目标个体。半公开状态能够识别行为发生在某个个体, 但具体是谁却无法确认, 比如笔名和QQ号, 我们通过它们能够判断行为由同一个人发出, 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无法得知。半匿名状态只能定位在一个可能的对象, 比如某个电话号码的电话记录, 能够识别电话由什么地方打过来, 但没法判断谁拨打了电话。匿名状态是完全无法判断行为的发出者, 现金交易就是如此, 因为在商场用现金购物, 收银员不能通过你付的现金知道你是谁, 营业结束清点现金时也无法判断哪些钱是谁支付的, 都买了什么等等。

从匿名到公开信息的保密程度由强到弱, 很明显信息保护由强到弱易, 由弱而强难。若要隐私状态变弱, 只需把个人信息尽可能透露即可, 但是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想要收回就很难了。中国有句古话:“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错过的机会、流逝的时间是人生不可挽回的四样东西”, 也是这个道理。另外, Dylan[5]在他的文章中也曾经说过:“一会儿你就能把你的隐私信息出售, 但是你却永远不能把它买回来。”因此, 面对个人隐私信息, 尽可能实施保护使其处于匿名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结合前人的研究, 我们在图2中给出了物联网隐私信息分层结构模型图, 个人用户通过数据描述自身信息, 并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公开这些信息。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 个人提供服务请求时必须提供自己的信息, 隐私保护系统应该在这个层面发挥作用, 包括按照用户的隐私偏好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设定中断或进行提醒示意等。

通过技术上实现物联网中的隐私信息保护手段很多, 彭皓等[6]从物理方法和逻辑方法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包括销毁 (Kill) 标签、电磁屏蔽、有源干扰, 散列锁定、重加密算法等等。Christian M.[7]从客户视角提出来“机器模式”和“用户模式”两种隐私保护概念模型。对物联网中的位置信息的保护, 在姚启智的“百万富翁问题”的基础上, 李顺东等[8]提出了通过计算几何方法解决。Hong等[9]提出了通过隐私代理服务处理数据请求和管理用户的隐私保护策略, 从而使得物联网用户之间彼此隔离。为了避免RFID引起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泄露导致的侵权行为, Garfinkel&Juels[10]等建议颁布“RFID权利法案”规范信息使用行为。

综上所述, 不同的隐私保护方式带来的采纳成本相异, 复杂的技术方式不但会增加采纳成本, 还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 完全依赖道德规范和法律监督则会使物联网参与主体缺失, 最终阻碍技术采纳推广。作为新一代的网络形式, 物联网对人类社会来说意味着一场崭新的信息革命,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之间建立起一套智能化的感知体系, 统一协调对参与个体信息应用之“矛”和信息保护之“盾”, 人类文明将会创造新的升华, 我们期待物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激动人心的这场变革, 必将推动人类社会与物理社会和谐交融时代的来临。

三、结语

总之, 物联网不仅在于物, 更在于网。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 不仅在于其要素——物 (包括人) , 更在于其要素之间结构的重组与有机联系所呈现的系统特征和功能, 即更在于网。个人隐私信息在这个网中的流动必然会波及参与的所有“物”, 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之间的矛盾将导致人与人、人与物甚至整个社会经济、伦理关系的变化, 从这一矛盾关系着手研究, 能够有效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社会伦理关系的良性调整。

摘要: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个人隐私信息也将毫无保留地被收集加工而用于商业目的, 隐私信息保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对物联网中的隐私信息及其保护模式进行了解剖, 提出了通过物联网技术手段, 建立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物联网,隐私信息,技术采纳,信息保护

参考文献

[1]宁焕生, 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 2010, 38 (11) :2590-2599.

[2]Ohkubo M, K.Suzuki, and S.Kinoshita.RFID privacy issuesand technical challeng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5, 48 (9) :66–71.

[3]Hossain MMVR Prybutok.Consumer Acceptance of RFIDTechnology:An Exploratory Study[J].IEEE Transactions On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8, 55 (2) :316-326.

[4]I.Goldberg.A Pseudonymous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for the Internet[D].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Berkeley, 2000.

[5]D.Delen, B.C.Hardgrave, R.Sharda.RFID for Better Supply-Chain Management through Enhanced Information Visibility[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16 (5) :613-624.

[6]彭皓, 李泉林.RFID隐私与安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In-ternational RFID Technology Summit Forum, 2006:29-42.

[7]Christian M et al.Mak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visi-ble—a watchdog tag.Fif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USA, 2007.

[8]李顺东, 戴一奇, 王道顺等.几何相交问题的多方保密计算[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7 (10) :1692-1695.

[9]Hong, J.I., Landay, J.A.An Architecture for Privacy-Sensi-tive Ubiquitous Computing[C].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bile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Boston, MA, US-A.2004:177-189.

[10]Garfinkel, S.L., A.Juels, et al.RFID Privacy:An Overview of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J].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2005:34-43.

信息采纳 篇2

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改进幅度

与其他的技术相比较, 信息技术在出现的速度和进步的幅度等多个方面的特征, 表现得更加显著。而这些显著的特征, 将会影响到企业对新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的决策问题。过去人们在对影响信息技术采纳不确定性因素研究的过程中, 一般只考虑信息技术出现的速度这个因素。而技术变化过程是内在的, 如果对这个内部变化过程含混不清, 是不利于认识IT进步的, 也会影响到新信息技术采纳时间点的决策。

对信息技术采纳具体过程的深入研究, 一般要考虑两种不确定性因素:一是, 新信息技术可获得速度的不确定性;二是, 新信息技术效率提升幅度的不确定性。因此,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提升幅度的非确定性, 是如何影响企业对新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的目的在于, 发现企业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提升幅度模糊状态下, 如何把握新信息技术采纳的判断规则和影响因子。

新信息技术采纳决策理论模型的构建

在新信息技术采纳决策的过程中, 一般要考虑到两种风险:一种是不能及时采纳新信息技术而遭受的效率损失;另一种是由于过早地采纳新信息技术, 而导致不能采纳更高效率信息技术带来的机会成本提高。鉴于此, 企业要面对的选择是:在某个时点上采纳某一项信息技术, 从而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该利润是同新IT的效率有关) 。在具体选择时, 需要设定一个阈值, 当目前新信息技术的效率低于该阈值时, 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以当前的技术来生产, 等待最优技术效率的出现, 从而会有一个技术采纳的时滞;当新信息技术的效率高于这一阈值时, 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停止使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并采纳新的信息技术。在该阈值点, 企业采纳新信息技术的预期利润等于现有技术的生产利润与等待利润之和。

下面采用图形的方式, 构建出企业采纳新信息技术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中, 每个方框的上半部分标识, 表明不同的状态以及在此状态下的利润值。下半部分的标识, 表明不同状态对应的技术效率。

P表示在时刻t采纳当前的技术效率为θ时的预期利润;

Q表示在时刻t不采纳当前的技术效率为θ的技术, 而以已有的技术效率θ0进行生产时的预期利润;

R表示在时刻t不采纳当前技术效率为θ的技术, 而是等待技术效率进一步改进到θ+Sθ的等待利润;

企业采纳技术的决策方程是P=Q+R;

在等待中, 根据技术效率是否提高, 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 S表示在等待中, 技术效率不提高时的预期利润, 此时的效率仍为θ;其二, T表示在等待中, 技术效率提高时的预期利润, 此时的技术效率为θ+Sθ。所以, 等待的期望利润为:R=S+T。

更进一步分析, 虽然技术效率提升了, 但企业要视技术效率改进幅度是否满意, 来决定何时采纳技术, 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 U表示技术效率改进幅度不够理想, 企业不采纳次技术时的预期利润;其二, V表示技术效率改进的幅度满意, 企业决定采纳此技术的预期利润。所以, 技术效率提升时的期望利润T=U+V;

综上所述, 企业采纳技术的选择方程表达为P=Q+S+U+V。

时间因素下新信息技术采纳选择量化模型

对企业生产、利率和新信息技术投资等条件的情况, 借鉴Farzin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如下:

假设1:企业在生产中投入的固定单位成本为W, 产品的价格为P, 并且, 企业在采纳一项新信息技术后保持了已有的竞争力, 其产出的价格P保持不变。

假设2:银行的贷款利率为r, 企业采纳一项新技术的固定成本为I。为构建企业技术采纳时间的优化模型, 做进一步假设如下:

假设3:技术演化过程中, 只存在新信息技术出现速度和新信息技术效率改进幅度, 两种不确定性因素。

假设4:考虑在 (t, t+△t) 内, 技术出现的速度服从泊松分布, 技术效率提升的程度μ在上服从均匀分布, 所以技术演化的过程可表示为:

在技术采纳的研究中, Farzin得出一个基本利润模型, 这个模型分析在企业采纳技术后, 一直以此技术进行生产得到的利润流, 利润流模型并不能作为企业技术采纳的决策方程, 而要考虑企业动态决策过程中的总期望利润。这个期望利润, 既要考虑不采纳该技术, 而以现有技术生产得到的生产利润, 又要考虑如果不采纳这一新技术将会造成的损失。我们把后者称为等待利润。

假设企业目前生产的技术效率为θ0, 到了t时刻, 新技术效率为θ, 在此时, 企业要做出是否采纳这一新IT的选择。而后,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演变, 在 (t, t+△t) 内, 由假设4对应的技术效率在内演化。因此, 企业的最优选择, 就是要在内找到一个最优的技术效率阈值*。

由理论模型, 企业采纳新信息技术的决策方程为P=Q+R。假设F (θ) 为企业使用技术效率θ0进行生产, 当前可得技术效率为θ时的期望利润现值, 这就是理论模型中的P。如果企业等待一定时间后再采纳IT, 技术效率演化到了θ+△θ, 等待的期望利润为E[F (θ+△θ) ], 并要根据折现因子进行折现, 这是理论模型中的等待利润R。所以, 信息技术采纳时间因素的优化模型为:

根据Farzin对生产函数的假设,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 ν是投入变量;a (0

由假设1, 企业以技术效率θ生产的收入是pθνa, 生产的成本是wν, 所以, 在某个时点采纳技术θ后的生产利润是f (θ) =pθνa-wν, 这里取生产利润的最大值f (θ) =max (pθνa-wν) , 扩号内使得f (θ) 最大时的变量的值由下式给出:

将公式5代入到公式1中, 得到技术采纳时间的优化模型为:

以上是一次采纳情况, 企业可以采纳n次的信息技术采纳最佳时间问题, 是n阶段的最优停止问题。对于第n阶段, 问题会与一次采纳的情形相似。在每一个阶段, 如果θ太低, 继续使用现有的技术是最优的;如果θ足够大, 停止现有技术采纳新技术是最优的。存在n个技术滞后效率:θ1*, …, θn*, 对于每一个θi*, 在第i时刻, 如果θ>θi*, 企业采纳到一项新信息技术是最优的;如果θ<θi*, 延迟采纳新信息技术是最优的。

相似于一次技术采纳的情形, 可以使用利润流和中止收益的表达式, 来推导出最优采纳效率。假设企业在第i次采纳后, 以技术θi来进行生产。根据第一次采纳的情形, 如果企业以技术θi生产, 它的利润流等于f (θi) , 记Fi (θ) 为企业在第i次采纳之后, 第i+1次采纳之前的企业值, 在第i次采纳时的中止收益等于Fi (θi) -I。进而, 相似于一次采纳的情形, 在第n次采纳后, 例如θ>θn*, 企业的值为V (θ) =φθb/r, 在最后一次采纳时的中止收益等于V (θn) -I。得到多次技术采纳情形下的模型:

摘要:本文基于时间因素下, 考虑企业信息技术 (IT) 进步速度和改进幅度, 构建企业对新信息技术 (IT) 采纳决策概念模型, 进而推导构建企业对新信息技术 (IT) 采纳的决策模型。

关键词:信息技术,技术采纳,决策模型

参考文献

[1]Wang E, Chou H W.The impacts of charismatic leadship style on team cohesiveness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during ERP implement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 management, 2005.

[2]Sarit M.Cellular automata modeling of resistance to innvations:effects and solution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04.

改变农民采纳创新的策略和措施 篇3

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 在现有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 按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别设立、分类管理, 努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公益性队伍, 使政府集中财力兴办公益性事业;积极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等民营性组织的作用。通过创新和完善, 逐步建立起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导、民营性服务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公益性推广人员的管理, 调动积极性, 增强约束性。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通过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推广队伍, 能够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通过构建功能分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的分离, 逐步优化农技队伍;通过配套设立农业推广区域站, 解决县级农技中心的工作抓手问题;通过完善村级服务网络, 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对人员管理体制进行配套改革, 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组织和家庭农场, 形成农技推广多元化,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践证明,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符合农技推广规律、切合当前农技推广实际、有效满足农民多样化技术需要的好方式。要进一步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单位的技术人员, 深入生产一线, 对农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到位率。

二是从科技入户向科技进村、驻社等多种形式拓展。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推广力量, 按照“双向选择、动态管理”的原则, 选聘专家, 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团”, 并按照产业分成若干分团。服务团采取“巡回指导、结对挂钩”的方式服务, 建立相对固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关系。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紧紧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的要求,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 创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园, 创办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 领办帮办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从而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步伐,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 农业科技人员与生产紧密结合, 农民与市场紧密结合,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了给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设立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农业科技人员创建园区, 创办农业科技企业, 领办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各类农业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要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倾斜,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

三、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和素质

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业科技人才第一资源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数量增长的趋势难以改变, 农业既要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务越来越重, 制约因素越来越多, 出路何在?依靠科技进步才是突破资源、环境和市场制约的根本出路。科技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因此, 要站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战略高度, 牢固树立农业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的观念,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纳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工作责任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使之由过去单纯的人头管理、身份管理转变到对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上来,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创造能力, 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格局。

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以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目标, 着眼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 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形成上下配套、统一规范、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使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能尽快落到实处。

三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新型农民队伍,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围绕发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开发名优产品, 以种植业的模式化栽培、养殖业的集约化饲养、林果业的规范化管理及加工、储藏、保鲜技术为主要内容, 实行多层面、多渠道相结合, 加快农村新型实用人才队伍培养步伐, 重点培育种养加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壮大“土专家”、“田秀才”等农业智能劳动者队伍, 增强增收致富能力。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核心, 教育和引导农业行政管理人才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 强化贯彻执行“三农”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 要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高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

摘要:当前,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进入了从传统的栽培技术、品种选用、病虫草害防治等技能的推广应用向更加突出沟通、教育、培训等活动的普及, 通过这种普及来改变农民的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因此,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 其实质是让农民通过接受采纳创新成果的心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网络购物消费者采纳模型研究 篇4

近几年来, 线上销售模式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 优势越加明显, B2C的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 截止2014年6月, 我国网民数达6.32亿人, 与2013年末相比, 新增了1442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同期网购消费者规模约为3.32亿人, 网民中通过网络平台购物的人数仅占52.5%[1]。对消费者来说, 网络购物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高性价比的产品、个性化的定制、快速的远程呈现使得购物变得更加的方便。从调查数据可知, 我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 众多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线上购物模式的态度是决定购买与否的关键因素, 建立完善的态度意向行为模型可以更好地剖析消费者的购买态度, 对我国B2C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态度存在较大的复杂性, 关于多属性态度模型在市场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随后, 研究人员提出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技术接受模型, 其中的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各种扩展模型在对网络购物态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相关理论研究及模型

(一) 多属性态度模型

多属性态度模型是假设消费者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取决于对这个对象的多维度属性的评价, 通过测定某些特定的信念指标, 并综合起来, 最终推导出一个可以预测消费者总体态度的模型, 用于测量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品牌的态度。最有影响力的多属性态度模型是Fishbein模型, 该模型存在一个重要的条件, 即消费者可以完全挑选出相关态度对象的所有相关属性, 这一潜在条件, 在现实中时不一定能确定的。

(二) 理性行为理论

1975年Fishbein和Ajzen提出理性行为理论, 其核心是个体进行某一行为的倾向, 即行为意向, 由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所决定, 行为意向又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 该理论存在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 即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理性行为理论对个人行为有较好的解释力[2]。但在全新的研究背景中, 个体经常要受到管理干预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因此, 在一定情境下就需要重新考虑新背景下的行为信念。

(三) 计划行为理论

在现实情境下, 个体对行为意向的控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所影响, 这使得理性行为理论中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力大大地降低。随后, Ajzen便将理性行为理论进行延伸, 将感知的行为控制这一变量纳入到模型中, 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3]。Ajzen认为个体对行为的意志控制力时一个连续体, 一端是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 另一端则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而个体大部分的行为是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因此, 要预测不完全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为, 有必要增加行为感知的行为控制这个变量。不过当个人对行为的控制愈接近最强的程度, 或是控制问题并非个人所考量的因素时, 则计划行为理论的预测效果是与理性行为理论是相近的。

(四) 技术接受模型

1989年Davis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进行系统建模, 构建了技术采纳模型 (TAM) , 该理论完善了理性行为理论每次都需要确定新信念的不足, 采取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这样一组稳定的信念, 进行研究个人采纳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与否的原因, 证实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个体意向、态度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4]。

Davis认为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这两个变量对个体是否采用该项技术的态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人们感知到使用该技术能将事情做得更好时, 就倾向于使用该技术, 这就是“感知有用性”, 当使用这项技术时, 发现经过学习还是难以掌握使用方法, 则使用该技术的收益就会大大减少, 个体对这项技术的掌握难易程度的感知, 就是感知易用性[4]。TAM简化了理性行为理论, 构建了用户对信息技术或系统采纳与否的行为模式。本研究基于TAM这一基本框架, 构建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模式的态度-意向-行为模型。

三、模型的构建

虽然技术采纳模型在绝大多数情境下存在较强的普遍性, 尤其在与工作相关的采用信息技术的解释和预测上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表现在一些重要的控制问题被忽略, 如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外部变量对技术接受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 基本的技术接受模型对系统采用的解释力大概在40%以下。为了提高模型的解释力, 以及技术采纳模型严谨的结构、高度有效性及强大的可扩展性, 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领域:办公自动化、门户网站、网络购物、商业软件。在扩展TAM的研究中, 如增加相关经验这一外部变量, 使得模型的解释力由37.6%上升到42.4%;在将TAM和TTF整合的基础上, 再引入感知风险这一变量, 模型的解释力也由37%上升到了42%;TAM与TRA或TPB理论的整合模型的解释力也有所提高。

在对TAM和TPB整合的基础上, 引入网络购物经验这一外部变量, 就有如图2:

(一) 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人们对于是否进行某行为的压力的认知, 又称为“从众心理”, 是个体认知的外界环境的行为规范和标准, 并想要顺从这些行为规范和标准而形成的准则。主管规范对行为意向有直接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 消费者感知到到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认为其应该采纳某一购买行为, 并且消费者对该群体有强烈的遵从心理时, 消费者本身即使并不认可, 但也会采纳。也就是说, 个体愿意以参考群体的意见为准则, 某些时刻会改变自己本来的态度。如果将主观规范从主观规范—态度—行为意向三者的关系中分离出来单独探讨十分困难。因为主观规范可能是通过个体内化和认同过程来改变态度, 进而间接地影响行为意向;也可能通过顺从直接影响行为意向。正是由于难以区分主观规范是间接还是直接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 所以技术采纳模型并没有将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考虑在内。

从实际出发, 人是社会的人, 个体的决策通常会受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及其他人的影响。尤其是在思考采纳新兴的、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的购物模式时, 个体受主观规范的影响更加明显。由于个体对新的购物模式不了解, 希望从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处获得更多的信息, 进而形成对线上购物模式的主观评价。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显示, 网络购物模式相较于传统购物模式来说, 个体所感知到的风险更高, 因此,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 个体便想要与其他消费者进行交流, 以期能够得到规范的指导[5]。技术采纳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但在网络购物的情境下, 将主观规范纳入到模型中, 可以更好的预测和解释消费者行为, Davis在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 (TAM2) 中也将主观规范纳入其中。

(二) 感知行为控制

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完成某一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 通常是反映个体对某一行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体认为自己拥有较多的机会时, 预期到的阻碍就会越小, 对某一行为的控制也就越强, 个体就会拥有较高的采纳意向。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采纳模型相同, 均没有对个体的自身能力和外部情况等控制因素考虑在内。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其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以消费者线上购物的搜索行为为例, 个体通过对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的了解, 对产品某些重要的属性进行感知, 在购物前对其作出评价。而个体的搜索的行为首先需要一台能够联网的计算机, 并且个体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 能够搜索到需要的产品, 这些必备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在研究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时必须将感知的行为控制纳入到模型中。

(三) 网络购物经验

网络购物经验是消费者曾经通过网络进行过购物行为。网购经验是针对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模式这一特定行为的变量, 更能保证与我们所研究的行为的一致性。

网络购物在挖掘潜在消费者的基础上, 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有购物经验的老顾客。针对有购物经验的消费者来说, 个体对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评价是改进网络购物模式的重要依据, 个体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可以针对购物流程、支付流程、搜索方式等进行方面改善, 也有研究表明, 消费者先前的网上购物经验对其重购意向有直接影响, 同时也通过影响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间接影响其意向。就具体产品而言, 在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经验较少的情况下, 主观规范对其购买意向可能有较强影响, 这一研究结果在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模式意向的情境下还没有得到证实, 所以, 在将TAM与TPB整合的基础上, 可以加入网购经验变量, 以研究其与主观规范、意向等的关系。

本文将TAM和TPB进行整合, 并将网购经验纳入到模型中, 为简化模型, 在TAM及其扩展模型中已经得到证实的潜变量不再探讨。对于争议较强的主观规范对态度和意向的著影响, 和缺乏大量实证验证的潜变量感知行为控制和网购经验, 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根据消费者是否有网购经验, 进而分析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主观规范等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有怎样的差别。

四、结束语

本文仅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模型, 提出初步的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模型, 在后续的研究中, 还需大量的实证数据, 对模型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此外, 有学者认为, 行为意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行为, 所以在TAM的整合模型中, 可以简化相关变量与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 个体即使具有相同的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 行为表现也不一定相同。据此有学者认为, 在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认知机制———行为的执行意向。在未来的研究中, 笔者将针对行为的执行意向这一认知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 最大化的将模型的解释作用发挥出来, 更好的预测出消费者的行为, 增强模型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2014.

[2]Fishbein, Icek Ajzen.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Behavior[M].Addision-Wesley, Reading.

[3]Icek Ajzen.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 50 (2) :179-211.

[4]Fred D.Davis.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theory and results[D].DSpace, MIT Libraries: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1986.

信息采纳 篇5

《宣言》的通过, 对于进一步普及公众对档案馆的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世界各国档案馆在公众和决策者中提升其对档案馆的认知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宣言》对档案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作了简明扼要的表述。《宣言》指出, 档案馆的关键作用体现在行政透明、民主问责和守护社会共同记忆中。在肯定了档案工作对于传统意义上满足历史研究需要的同时, 《宣言》还对高效的档案管理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宣言》指出, 档案管理在支撑现代公共行政、私有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对公民信息获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宣言》的最初版本由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专业协会处与一个国际工作组于2007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完成, 旨在为不同语境、文化和档案传统的全球档案馆提供一个共同的表述。《宣言》于2010年在奥斯陆国际档案大会上一致通过, 在此前《宣言》的内容曾引起了激烈讨论, 其中国际档案理事会专业协会处为了使其作为一个整体被采纳做了大量工作。从国际档案大会通过《世界档案宣言》的那一天开始, 国际档案界就通过不懈努力, 致力于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其中, 离不开塞内加尔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前塞内加尔国家档案馆馆长Papa Momar Dio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档案主管Jens Boel的共同努力, 他们与国际档案理事会遍及世界组织网络的档案工作者一道, 为《宣言》的顺利通过做了大量工作。

信息采纳 篇6

移动理财软件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上的软件系统, 用户可在无线网络环境下, 通过操作这些软件将银行账户上的钱转出, 用于购买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当获取收益后再提现转入银行账户。这些理财软件通常还有支付电话费、水电费或者转账等附加功能。移动理财软件的供应商一般都与专业的金融企业合作,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收益可观的理财途径。移动理财服务是当今最新的金融服务方式之一, 用户能享受到这类服务的门槛较低, 操作也十分便捷。

目前移动理财软件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大量的用户只是抱着尝试或观望的态度。但是据中国日报、新浪财经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移动理财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理财产品购买方式。现在市面上处于主导地位的移动理财软件有余额宝、理财通和百度钱包等等,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类的移动理财软件。

对于众多移动理财软件供应商来说, 能否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取决于移动网络用户对这项服务的接受程度。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 探索影响用户采纳移动理财软件的影响因素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一) UTAUT模型

UTAUT模型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 (TAM) 的延伸, TAM模型解释为外部变量对行为意图的影响, 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Venkatesh和Davis通过系统的描述, 整合了技术/任务匹配模型 (TTF) 、创新扩散理论 (IDT) 、理性行为理论 (TRA) 规划行为理论 (TPB) 、动机模型 (MM) 、复合的TAM与TPB模型、PC利用模型 (MPCU) , 以及社会认知理论 (SCT) 等理论, 提出了“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

UTAUT把八个模型中的论点整合为四个核心概念: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促成因素, 以及四个调节变量: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相关的概念及解释。UTAUT模型如图1。

(二) TTF模型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来源于感知合适理论, 由Good Hue和Thompson于1995年提出, 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测试和研究。TTF理论认为, 只有当信息技术特征与用户所需从事的任务相匹配时, 该技术才能得到用户的使用, 并提高用户的个人绩效。用户采纳一项新技术, 往往是因为新技术比老技术能更好地匹配需求。TTF模型如图2。

(三) 用户采纳移动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信息系统的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模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多针对于移动银行、移动商务以及移动购物等系统。例如:周涛 (2009) 整合了TTF与UTAUT模型, 构造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模型, 分析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银行的因素。程晓璐 (2011) 基于UTAUT模型, 检验了移动商务在中国的适用性, 同时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 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新的变量, 构建出该研究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黄杰 (2013) 以TAM为基础, 参照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增加了若干变量, 构建了消费者移动购物接受影响因素模型。

综上所述, 目前还鲜有学者从用户接受模型的角度来研究影响用户采纳移动理财软件的因素。因此, 本研究对我国移动理财软件市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用户采纳移动理财软件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本研究中, 笔者构建的移动理财软件用户采纳模型中, 使用了TTF模型中的变量。提取了UTAUT模型中的促成因素、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三个变量来构建本研究模型。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

依据模型, 笔者提出了7个假设。见表1。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的研究范式, 运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工作。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模型构建。通过大量研读相关文献, 结合移动理财软件的特点, 初步提出影响用户使用的自变量, 以UTAUT模型和TTF模型为基础建立模型, 明确变量的可操作化来定义, 为接下来的定量研究做准备。

第二阶段, 实证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第一阶段的理论模型, 明确变量的定义以及操作概念, 设计测量工具、设计问卷, 在参与者做问卷之前需要将重要的概念向其解释, 并作简单说明, 以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 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

第三阶段, 实证检验, 利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使用SPSS、AMOS等统计学软件, 对测量工具和理论模型进行检验, 研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最终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量表设计

本研究的模型涉及7个变量, 这7个变量都是用户心理状态的体现, 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旨在将这些因素量化, 以便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 给每一个影响因素设置了若干问题, 并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种选项来度量, 分别记为1, 2, 3, 4, 5。各影响因素所对应的问题如表2。

(三) 分析方法

1. Alpha系数

在信度的测量中本研究采用Chronbach’Alpha系数法, Alpha系数越接近于1, 信度越高。一般来说, 该系数大于或等于0.7, 认为其内部一致性较高。

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 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几个综合指标, 名为因子。因子分析前提条件的判定常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 (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 和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巴特利特球度越大, KMO的概率越小, 表明越适合作因子分析。

3. 路径系数

路径系数 (path coefficient) 是路径分析模型的回归系数, 路径分析关心的是通过建立与观测数据一致的“原因”、“结果”的路径结构,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系数为正, 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正向影响;系数为负, 自变量对因变量有负向影响, 影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其绝对值的大小。

五、实证检验

通过广泛发放问卷, 笔者回收了101份有效数据, 这些数据经SPSS软件处理后显示, 每个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都高于0.8, 即信度值都在相当理想的范围内。研究中各变量的信度值见表3。

根据研究假设, 调查问卷表通过22道问题来测量7个影响因素。本文对24道问题进行因子分析, 考察原有的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808.729, 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 即拒绝原假设, 这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919, 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的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和Bartlett球度值见表4。

经过主成分析取和最大方差旋转, 分析出特征值大于1的7个因子, 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5.562%, 因子结构清晰, 各个项目在其相关联的变量上的因子负载值都大于0.5, 交叉变量的因子负载都小于0.5。在旋转后的成分矩阵中, 所有测量项目在对应因子中的负荷量均超过0.5, 如表5灰色单元格所示, 这说明所有的变量效度良好, 问卷有效。旋转成份矩阵见表5。

使用Amos18软件进行模型验证, 结果显示:任务特征与任务/技术匹配之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18, 技术特征与任务/技术匹配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90, 任务/技术匹配与绩效期望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79, 便利条件与绩效期望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27, 便利条件与使用意图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38, 社会影响与使用意图间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1.44。以上路径系数均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所以假设1、2、3、5、6、7得到证实。绩效期望与使用意图间的路径系数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 所以假设4未得到证实。且该模型可以解释57.9%的移动理财软件用户的使用意图。路径系数见图4。

根据结构方程的处理结果, 假设检验结果见表6。

本实证研究不足以证明绩效期望显著影响着使用意图, 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受制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和背景,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多为在校大学生, 得到的数据仅有100多份, 所以验证出的结果很可能与现实情况有偏差。二是绩效期望可以认为是投资收益期望, 而用户投资收益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和理财软件商合作的基金公司, 并非理财软件本身, 所以绩效期望对使用意图的影响不显著。

六、结束语

由实证结果可以得知, 软件商若要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理财软件, 需要不断地完善移动理财软件的功能, 以提供便利、实时、安全的服务。同时软件商还应当和优质的金融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使用的理财产品。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笔者经分析总结如下:

问卷调查的样本还不够多, 这会使证检验的结果不具有普遍性。

用户对系统的采纳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行为, 它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笔者尚未将上述因素添加到模型中去。

本研究没有以具体品牌的移动理财软件为例做实证研究, 不同软件会使用户形成不同的使用习惯, 本研究尚未考虑这些因素。这些有待于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邹燕飞, 胡泽江.基于Android平台的个人理财软件开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2) :76-81.

[2]韩超群, 杨水清, 曹玉枝.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整合模型——基于移动阅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 2012, (03) :134-139.

[3]董婷.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南京大学, 2013.

[4]Goodhue D L.Understanding User Evalu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J].Management Science, 1995, 41 (12) :1827-1844.

[5]周涛, 鲁耀斌, 张金隆.整合TTF与UTAUT视角的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 2009, (03) :75-82.

[6]程晓璐.基于UTAUT的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7]黄杰.基于改进TAM模型的消费者移动购物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3.

[8]周旭武.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实现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山东省农户技术采纳的现状及建议 篇7

关键词:农户,技术采纳,山东省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农业实践证明, 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的基本情况是, 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49 年到至今, 我国人口数量由5 亿多增加到现在的13 亿多, 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949 年的0.18hm2减少到现在的0.10hm2, 但我国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国农业仅以占世界10%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世界24%的粮食, 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而且农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七五”时期的28%增加到现在的58%。 从长远来看, 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粮食产量, 提高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农业科技。

1 农户技术采纳的现状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素质以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可度越来越强烈, 农民群体对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越来越大, 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来源也趋于广泛。

1.1农户对农业种植生产技术的认知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 更是我国的支撑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 是我们党以一贯之的重要的方针政策。 科技进步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领引作用, 农业技术在农户的生产种植中有极大的重要性。 我们此次项目对山东省10 个县市的387 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见图1) , 调查发现有高达61%的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种植生产非常重要, 有33.9%的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种植生产比较重要, 有4.9%的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种植生产起一般作用, 仅有0.3%的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种植生产不太重要或不重要。 从数据可以看出, 现阶段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贡献还是十分认可的。

1.2 农户获取农业技术的途径

在农技推广过程中, 最初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机构, 到后来慢慢发展为以政府为主导, 以涉农科研院所、合作社、涉农企业、科技示范户协调发展的农技推广结构。 这些非政府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此次调研中, 抽取了农户最关注的良种繁育技术、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的获取途径, 经过对387 户的问卷调查得出农户获取良种繁繁育育技技术术的的主主要要来源是政府, 占41%;其次是科技示范户、合作社、 涉农科研院所、 涉农企业, 分别占18%、14%、14%、13%; 农户获取栽培技术的主要来源是政府, 占31%;其次是科技示范户、合作社、 涉农科研院所、 涉农企业, 分别占25%、19%、16%、9%;农户获取肥料施用技术的主要来源是政府, 占29%;其次是合作社、科技示范户、 涉农企业、 涉农科研院所, 分别占24%、22%、15%、10% (见图2) 。

2 农户技术采纳所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 导致技术采纳率低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农民技术采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就我国当前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来看, 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因此对于农业技术的采纳有一些困难, 农户大多喜欢采取传统的农业技术方法, 使得农业新技术难以在农户中得到有效采纳。在此次调查人群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1.7%, 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占17.2%, 大学及以上学历只占1.1%。 农户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导致农业技术采纳困难, 技术难以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 一些头脑灵活、年轻力壮的青年大多选择去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家里只留下年龄比较大的老人、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妇女同志。 这样的劳动力阶层, 使得农业技术难以有效的在农村地区进行传播和采纳, 而且对于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此次调查人群中50 岁以上的人群占24%, 30~50 岁的人群占70.8% , 30 岁以下的人群只占5.2%。 随着年龄的增大, 对于技术的接纳就会越来越保守, 在新技术和高产量技术面前, 农户会选择高产量技术。这样, 年龄因素就成为影响农业技术采纳的另一重要因素。

2.2 现行的经营和生产条件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当前我国仍旧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 农民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但是我国传统的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位的方式限制了农业种植规模的扩大, 由于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使得能够用于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 优质耕地更是在一步一步被工业化所吞噬。 在我国农村, 土地的分配仍旧按照人均分配, 随着每户人口的变动土地面积也会有所不同, 这样间接使得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热情降低。 对于土地面积较小的农户来说, 采纳农业新技术的成本偏高, 往往会超出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 同时收回成本的年限也会增加。 山东省土地肥沃, 农民已经习惯了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种植方式, 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这种小农意识阻碍了农民学习吸收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农民十分渴望利用农业生产实现致富, 但是改变现行的经营和生产条件势必会带来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农业种植风险的增大, 农民害怕农业技术带来的收入未达到自身预期的收益。

2.3 农业技术信息获取不方便

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不流畅, 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反馈不及时导致了很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农业技术信息对于农户种植来说是一剂良药, 但是现有的农业信息传递途径使得农业信息传递滞缓。 现阶段, 我国依旧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信息传播途径, 传播效率非常低, 农户获取也极为不便。 现代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虽然很多, 但是很少被农技人员使用, 使传统的农技推广与现代科技发展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地区, 基础设施较差, 农业传播手段单一, 使得农户在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在我国, 一部分科研成果还仍旧停留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里, 科技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旧十分突出, 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农业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存在障碍。

2.4 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偏低

我国农技推广总投资强度 (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GDP比例) 一直低于0.5%, 远不及工业化国家30 年前的水平;推广人员人均经费不到发展中国家的15%;农民人均分享的农技推广投资为7.3 元/年。 在2000 年之后, 我国逐步增加了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 但农业推广经费用于科研和推广却很少, 大多数经费还是用于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在此情况下, 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推广工作就很难开展, 农民急需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 我国现阶段还是以政府财政为支农主体, 但是农业技术推广只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还是不够的, 毕竟我国还要平衡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3 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建议

3.1 强化农民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培训质量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明确培训目标, 突出培训重点。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比重较大, 并且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 科技素质较差。 因此, 应将培训重点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理论上, 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种养殖大户等, 以点带面, 从而带动对广大农民群众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 农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业接班人、经营者和技术指导员。 在学校建设上, 采取各级政府、涉农科研院所、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联合办学的机制, 对农民开展短期教育培训, 鼓励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通过各种渠道, 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种田水平。 另外, 也可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吸引青壮年农民或者有知识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3.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家庭经营土地面积是影响农民接受技术的重要因素, 扩大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有利于农民接收先进的农业技术,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农民家庭经营结构的转变。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注意①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尊重农民在多种流转形式中的选择权, 不同的流转形式要与一定地区内农业耕地资源禀赋相适宜, 也要与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农民对不同流转形式的偏好相适应, 要防止不顾农民意愿、片面追求土地流转速度的倾向。 ②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支撑保障体系;首先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 参照区域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条例, 以此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农民转出土地后的后顾之忧。

3.3 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结合的新产物, 它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 技术推广扩散具有距离衰减效应, 即随着距离的增加, 扩散的强度逐渐降低, 快捷的信息化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距离的摩擦系数, 可以大幅减少农技空间推广扩散的时间和成本。 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效益的提高, 也有赖于农业信息化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意①要兼顾不同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农业信息服务主体要在充分了解农民迫切需要的农业技术基础上进行服务, 针对农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 引导农民在农业种植上做出正确选择, 降低农户种植的风险性。 ②加快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基层的农业科技服务点的建设, 发展科技示范户在农业信息传递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设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的桥梁。

3.4 实行技术推广补贴政策

近几年, 我国虽然在政策和财政上都加大了对于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但是由于我国众多的农业种植群体和广大的种植面积, 分到单个农户和单位种植面积的技术补贴还是极少的, 这样就造成了农户人均收入的降低。 加之自然对于农业生产的威胁, 农业生产者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和农业技术采用风险。因此, 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 完善补贴政策。 要努力建成以政府财政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补贴政策体系, 加大对于农业技术的投入, 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采纳率。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的主导作用, 鼓励民营资本、企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扩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筹措渠道, 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邵喜武.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3]胡瑞法, 李立秋.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比较[J].科技导报, 2004 (1) :19-20.

[4]郭庆海.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J].新长征, 2008 (11) :14-15.

上一篇:工业化体系下一篇:麻醉机的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