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分析(共12篇)
审计监督分析 篇1
近年来, 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投入不断加 大 , 全社会经 费投入2012年起突破万亿元大关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也不断曝出科研项目经费腐败漏洞, 如使用虚假的票据或合同等方式挪用、 贪污大量科研经费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 全国科研项目经费 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 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 出差等。 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体, 对于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完善审计与监督,落实科研经费阳光使用和信息公开等, 需要作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现状
根据科研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及高校内部相关规定, 一般高校由科研管理处 (部门)、财务处 (部门 )、审计处 (部门 ) 等组成科研经费相关管理部门,而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一般根据项目类型、 性质等分为相关部门决算会签、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等方式。 (1) 相关部门决算会签。 此类审计主要是指按照相关经费管理规定,经计财处、审计处、科技处等部门会签后出具经费决算报告,主要适用于一般及以下小额项目。(2)审计部门内部审计。 此类审计由科技处向审计处出具审计委托书, 审计处根据审计委托书, 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工作,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或审计处认为有必要直接根据科研项目经费审计立项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主要适用于中等及相关额度项目。(3)委托社会中介审计。 此类审计是指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之前, 按照经费主管部门的要求或审计处的安排,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其进行审计, 主要适用于重大或重点项目等。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保障科研经费规范合理使用,提高使用绩效, 全国各级部门不断出台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相关政策规定, 如浙江省2012年底出台的《浙江省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 《信息公开办法》)明确指出:“各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 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信息公开制度, 把信息公开作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的重要措施。 各级财政资助立项的项目科研经费即纵向项目使用信息公开包括立项信息公开、 过程信息公开和结题验收信息公开三个环节, 并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时间及时进行公开, 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科研经费即横向项目使用信息公开应参照财政资助立项项目执行, 公开内容具体按项目合同执行”。 2013年初浙江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高 校严格执行 《信息公开 办法》,做好包括学校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的信息公开工作, 并在各高校门户网站上每年1月、7月集中公开2次, 并对公开内容制定了统一的 《高校科研项目汇总表》和各项目《浙江省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一览表》,要求严格按照表格具体内容进行公开等。
二、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部门对于委托社会中介审计项目的管理脱节
如前所述, 对于要求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的项目, 主要适用于重大或重点项目, 一般由相应的经费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管理,为了加强管理,经费主管部门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几家入围的社会中介机构, 要求项目负责人在结题验收前, 选择其中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出具报告, 如浙江省科技厅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经费50万元以上)等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在全省各地确定 十几家入围的 会计师事务 所, 要求项目负责人选择其中的一家事务所对其项目出具审计报告, 优点是便于分散管理,简化流程;然而对于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而言, 科研管理处负责前期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财务处负责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管理, 审计处除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类型的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外, 项目前期或结题验收环节的审计基本没有参与或者较少参与, 而是直接由项目负责人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工作, 项目有关的结题验收情况或审计报告也直接提交给经费主管部门,那么对于学校而言, 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没有很细致的掌握,而省级经费主管部门也不可能再统一地向学校反馈所有项目的情况, 因为有些项目就算通过验收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而一旦较多项目累积起来就成为学校比较普遍的共性问题, 审计部门作为学校的“免疫系统”,此时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累积的问题, 就易造成管理的严重脱节。
(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范围受限
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发展和管理过程中, 项目负责人在申报前期随意拼凑项目的预算或者对项目预算没有进行充分的预算分析和论证的现象比较普遍, 预算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科研处、财务处等管理部门基本没有参与, 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严重偏离预算,需要调整,甚至是在项目结题验收或审计时才发现实际支出与预算偏离很大,而学校普遍都存在着“重申报、重立项”的现象,再加上审计部门作为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 其独立性受到较大的限制, 并且对于项目的事前事中审计并未参与, 另外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 由于其经费管理没有 纵向科研经费 那么多限 制, 实际上针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很少, 这就造成了这类经费基本 没有审计或 零星抽查审 计,审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使项目能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一般采取默许的态度, 忽视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审计质量。
(三)过于强调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但质量不高
科研项目经费涉及众多领域,专业性极强,产生的效益各不相同,效益的评价标准也是繁杂多样。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的专业人员配备远远不够, 有些单位配备的审计人员只能完成基本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人员较少且知识结构单一,有些还是与纪检、财务等部门合署办公,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无法满足效益审计项目的需要,审计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同时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是政府部门、高校自身及 社会各层面普 遍关注的问 题, 然而对于开展科研项目需要实现的效益或者达到的目标而言,最熟悉、 最了解、 最需要的应该是科研项目经费主管单位, 所以应在提供项目申请前就要落实具体的指标和依据、 具体的应用价值等, 而不是目前普遍的以论文数量等方式来界定, 而且在目前高校内审人员尚无法满足审计质量的前提下, 不应过于强调实施科研项目经费效益审计。
(四)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内容和要求过于笼统
根据《信息公开办法》及相关通知规定:“信息公开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名称、项目实施期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经费到位情况、相关预算科目支出等, 预算支出科目包括: 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 会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目前, 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条目不尽相同, 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财务核算经济科目也有很大区别, 但在要求中却只能按信息公开一览表统一填写, 而且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财务核算经济科目的对应与匹配并未出台说明细则, 那么公开的具体科目将变得不尽科学合理,甚至造成很多困惑;另外,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公开内容具体按项目合同执行, 这意味着公开的内容和条目将更加繁杂多样, 很多内容和条目将 无法在表格中 公开显示出 来;同时规定所有项目不限金额、不限类型、不限性质等都要公开,这将给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但效果却不明显。
三、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审计与监督改进建议
(一)建立专门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大都制定了相关的科研经费财务、会计、审计等管理制度, 但因各种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这一管理真空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因此,建立专门针对 科研项目经费 管理的财 务、会计、审计制度很有必要。 应抓住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契机, 及时对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改善科研项目经费乱象, 推进科研管理去行政化, 政府部门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方式,行政评价让位于学术评价,通过建立学术共同体等方式, 实行基于以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科研规划发展中, 由政府主导创新转变为由企业、市场推动创新;在科研管理评价体系中,将以论文、专利的数量转变为以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价值和应用价值为评价指标, 积极引导和规范效益评价标准, 关注真正的学术价值和转化成果。
(二)改进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机制
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联动机制, 如在科研项目申报前期,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应积极引导项目负责人合理分析论证和科学安排科研项目预算工作, 防止项目预算安排的随意性; 科研项目立项安排时, 财务部门应做好财务系统中科研项目预算条目与会计核算经济科目的分配工作,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预算经费的使用, 并建立严格的预算调整审批程序,避免随意某个部门的职能越位或职能受限, 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事后审计与监督工作的改进与优化, 更加关注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位和领域。 审计部门应合理利用社会中介的审计力量和成果, 在学校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类型项目的管理中, 适当改进工作方式, 如在科研项目经费主管部门选定入围的会计师事务所中, 根据项目规模和额度合理选择其中的2-3家作为本单位的审计中介, 并适当参与或联系选定的会计师事务所, 获得相关的审计信息和审计结果, 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和改进。
(三)改进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公开的方式、内容与要求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公开经费信息是发展的主流趋势。 针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改进信息公开的形式,从目前所有项目集中混合公开的模式向按项目类别或者按项目负责人的方式转变,使公开的信息更加直观易查找, 能够揭示一个项目多头申报、 多渠道获得资金的不良现象等; 对于公开的内容和要求, 应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界定不同的公开内容和要求,或者在符合基本公开内容和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公开的内容和要求,而不是目前一刀切地公开所有相同的内容和要求, 那样工作量很大而效果却适得其反。
审计监督分析 篇2
审计监督是人大监督财政预决算的重要工具
(一)监督法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监督法第三章十五至二十一条中专门规定了“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并从三个方面予以严格规定:一是规定了决算草案审查和批准的时间;二是规定了决算草案科目编制要求;三是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从而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着力点放在经济监督上,为审计工作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审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监督法为审计工作确定了重点内容。各级人大其及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预算收支平衡情况;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政府基金情况;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等,这些为预算执行审计确定了重点内容。按照这些要求,2008年我们在抓2007年县级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除对县财政局、地税局具体组织的县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外,还延伸审计了县民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国土局等21个单位,通过深入审计,我们发现一些单位还存在管理不规范和政策执行不到位、财政收入上缴不实、税费征收成本大等问题。实践证明,审计工作只有人大监督工作相统一,才能达到审计工作报告为人大决策服务效果。
(三)监督法为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人大其及常委会每年审查和批准决算的同时,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审计机关关于上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人民政府将研究处理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二是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决议,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务委员会报告。三是县人民政府进行通报和向社会公布。这些规定与审计法相衔接,充分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而审计机关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从而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范文网】
审计监督在人大监督之下不断完善发展
近几年来,我局在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中,积极主动邀请县人大其及常委会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使审计工作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审计结论落实率逐年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提升。可以说,正因为有县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有人大监督这一有力武器,我县的审计监督才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其一,扩大监督范围,充实监督内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大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仅仅只限于听取财政预决算审计情况报告,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代表们的意见也不能很好的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我局主动上门,要求县人大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即审计实施过程中,主动汇报实施方案及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人大财经委的意见,并按程序及时修订审计方案。审计工作报告形成后,再次上门征求委员们的意见,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也便于委员们在每年的人大会上向人大代表们做出宣传和解释。这一做法已持续多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审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过去审计机关向人大报告审计工作时心里没底、甚至难以通过的被动局面;二是增强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扩大了社会影响;三是为人大代表支持审计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密切了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其二,扩大监督影响,提高监督层次。对于人大监督审计工作,以前社会上都有这样的认识:人大只监督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没有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县人大进一步提高监督层次,明确要求审计部门对当前社会反映强 4万元,提出审计合理化建议368条,移送案件3件,审计结论落实率达到100%。
实现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有机对接任重道远
《地方组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这种双重管理体制,既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有效地行使审计监督权,也不能确保审计机关主动地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审查批准预算、监督预算执行、评议监督干部等工作过程中及时地提供有关具体资料,从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质量。可以预见,随着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逐年加大,审计监督也将越来越重要,审计监督必须实现与人大监督的有机结合,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应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建议全国人大修订《地方组织法》或作出决定,将现属政府的各级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直接向人大常委会负责。在管理体制没有到位前,可以考虑在人大常委会增设审计监督工作委员会,组织或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以此强化和提升审计监督。
(二)切实落实人大监督权。一是建议人大成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集中一批精通预算和审计的专家学者,加强调查研究,直接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把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和审批落到实处。二是在制度上构建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的问责监督机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人大对一把手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质询和信任评议表决,对其过错、过失实施追究。定期质询由常委会负责,以构成对一把手的经常性监督;信任表决由人大代表对政府进行一年一度的评议并进行信任表决,一旦产生不信任表决,“一把手”应当立即辞职。只有这样,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其他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问责、评议和信任表决。
审计监督分析 篇3
一、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一)利益驱动是制约审计独立性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盈利组织,出于生存需要,注册会计师为经济利益会牺牲审计质量。但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却是对整个社会公众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该超然于被审计客户和其它机构,独立行使自己的职责。但现实情况是,审计人员是由客户聘用并支付费用的,如果客户终止聘约,注册会计师将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一旦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审计独立性发生矛盾和冲突,就很难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自身利益视而不见,或放弃自身利益,去报告他所发现的错误。去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而形成的审计,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在我国,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因此没有适当的权利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实务界普遍认为,审计功能的本质与客户的关系决定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客户显而易见的财务上的依靠(如管理咨询、审计与非审计服务的环境)使会计师在形式上不可能完全独立。
(三)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的完全竞争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在我国有四千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由于接受审计服务的客户相对稳定,出现了买方市场,因而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现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而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这种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使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更多的是根据客户要求来出具,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的独立性,直接降低了审计的价值,给投资者的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运作,乃至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四)市场监督体系薄弱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财政部下属的行政部门,由于其行政事务繁多且专职人员不足,因而很难对我国目前的四千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我国已颁布了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但从目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构成及总体的执业环境来看,仅仅通过行业自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
(一)构建审计的强势主体
独立性的丧失对注册会计师和整个行业来讲,是自身制度的不完善,经济地位的不独立导致其职业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笔者认为,只有让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个强大起来,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并以公正的姿态面对各种利益冲突,为社会公众代言。设立专门机构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委托与付费,以割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保证其独立性。笔者认为:由专门的机构行使审计委托权,将从根本上改变审计关系中以往的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相重合造成审计关系失效的局面,建立起规范、完整的审计三方关系,为审计的独立性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由专门的机构给注册会计师付费,可以切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消除了被审计人对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有效解决付费的不需要,而需要的不付费这一矛盾。
(二)重构政府申计模式
行使审计委托权的机构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单位,能代表社会公众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出于公心,出于社会效益最大化而行使职权,笔者认为,真正能代表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能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只能是国家,是政府。因此,这个专门机构应该是由国家(政府)管理的非盈利机构,由国家支付其日常费用而不能通过委托权的行使来赚取收入。要解决审计费用,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的办法是:一是由投资人、债权人根据自己权益金额交纳一定比例的咨询费用交由专设机构作委托费用;二是由政府出审计费用。理由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其受益者即是债权人、投资人和政府机构等,所以由政府代表社会出一定费用也是合理的,因为它是社会进步的一笔必要的成本,何况这笔费用,政府可以从投资者、债权人的印花税、所得税、营业税中收回,从经济的发展收益中得到补偿,所以说由政府出这笔费用是可行的。
(三)提高市场集中构造寡头垄断型的申计市场結构
审计市场不宜让其完全自由竞争,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增量过多,必然引起恶性竞争,因此政府应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解决失衡问题。应建议有关部门:严格控制新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审批;组织专门人员不间断地确定各时期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规模。大型审计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即更有能力抵制客户不许披露欺诈行为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审计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利用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简化重复性的首次审计时已实施的审计程序、提高搜集和鉴别审计证据的效率来降低以后审计成本,增加事务所的利润。大型事务所能够在内部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机制和质量控制系统,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
(四)建立制约制度
审计监督分析 篇4
政府审计部门的职责对政府使用公共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和监督。政府、人大及社会公众都希望政府审计部门能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以了解政府各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De Angelo (1981) 首次提出, 审计质量由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联合决定。作为提交审计报告的主体, 政府审计人员的素质及行为必然对政府审计报告的质量产生影响。赵劲松 (2005) 指出, 审计人员是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审计人员的宏观视野和分析能力、审计人员的数量和审计人员的声誉等。马曙光 (2007) 通过实证方法证明审计人员的学历、经验与审计成果显著正相关后指出, 审计机关的激励政策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影响。即激励政策关系到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在审计工作中的发挥。为了防止审计人员的寻租行为, 管理当局还需要完善的监督处罚机制来规范其审计活动。郝玉贵等 (2006) 在对国家审计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时, 也强调加大对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管和失职惩罚是提高审计效果的重要措施。作为管理当局常用的管理手段, 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在保证政府审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关于政府审计部门激励与监督处罚机制的局限性和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在众多文献中鲜有提及。本文运用博弈均衡的分析方法, 考察激励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如何在提高审计质量上发挥作用, 两种机制具有哪些功能局限, 彼此之间又是如何相互补充, 互为存在前提, 以期完善政府审计部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研究, 为引导与规范审计人员行为、提高政府审计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基本模型的假设与构建
(一) 基本假设
政府审计人员是“理性的经济人”, 在审计过程中同样进行“成本--收益”的权衡, 提供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审计质量, 这一审计质量水平不一定是公众和政府所期望的最佳审计水平。当过高的社会责任与其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 往往使其处于两难的境地。只有承认审计人员的“理性经济人”本质, 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有效地引导其行为。政府审计部门 (人员) 与被审计部门 (人员) 之间存在博弈关系 (李正龙, 2001;郝玉贵等, 2006) 。管理当局的制度规定影响着审计部门与被审部门策略的选择, 本文将构建静态模型模拟审计部门与被审部门策略选择的状态, 并改变模型的赋值模拟管理当局激励与监督约束制度的调整, 通过考察审计部门人员行为的变化来推导能使审计人员尽职地努力工作的制度规定。
(二) 博弈模型假设
对博弈模型做进一步假设:第一, 政府审计人员完全有能力捕捉到被审计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 (发现被审计单位舞弊的概率为1) , 并能完全正确、合理地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被审计单位对处理决定完全无异议并能及时改正。即忽略审计覆盖面和审计成本等因素, 审计效果完全由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决定。第二, 忽略体制问题对政府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影响, 如不会出现因行政管辖原因影响审计人员如实出具审计报告等问题。第三, 被审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策略空间均为 (尽职, 不尽职) 。对于被审计部门, 尽职行为是指完全按照制度规定真实、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 无玩忽职守行为, 也无违规所得;不尽职则指违反规定的各类经济行为, 包括挪用、挤占、贪污、舞弊、未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的各类行为, 以及在违规事项被审计人员查出后进行贿赂的行为。对于审计部门, 尽职行为包括:一是审计人员按照规范实施审计, 出具真实审计报告的行为, 二是在查出被审计部门违规行为后拒绝其贿赂, 如实出具审计报告行为;不尽职行为也指两方面:一是不按规范进行审计, 存在偷懒、消极怠工等行为, 二是指虽然认真按规范实施审计, 但在查出被审计部门违规事项后接受其贿赂, 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第四,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信息完全, 知道对方的策略空间。即审计部门的人员具有充分的专业胜任能力, 能完全检查到被审计部门的尽职与不尽职行为;被审计部门也能获悉审计部门有尽职与不尽职的策略选择。第五, 政府监管部门对审计部门的审计质量进行事后监督, 并对所发现的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对被审计部门的监督完全依赖于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事后监督。
(三) 基本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在政府审计活动开始时,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都以一定的概率选择尽职与不尽职。当被审计部门尽职时, 若审计部门尽职, 如实出具审计报告, 博弈结束;若审计部门不尽职, 有可能把无违规的被审计部门错判为违规, 但随后被审计单位会提出行政复议, 审计继续进行, 最后审计单位会调整至如实出具审计报告, 博弈结束。当被审计部门不尽职时, 若审计部门也不尽职, 未查出被审计部门的违规事项, 则审计失败, 博弈结束;若审计部门尽职, 查出被审计部门的不尽职行为, 如果被审计部门意欲设租合谋, 则博弈进入第二阶段, 否则博弈结束。为便于比较分析, 首先假设不存在合谋, 即为第一阶段的博弈。构造完全信息静态支付矩阵如 (图1) 所示。
(图1) 说明: (1) 在基本模型中假设无激励和监督处罚制度。 (2) 设审计部门以θ的概率选择不尽职, 以 (1-θ) 的概率选择尽职;被审计部门以Г的概率选择不尽职, 以 (1-Г) 的概率选择尽职。 (3) 其中:R0表示政府审计人员的固定等级工资收入;C1、C2:表示政府审计部门人员以不同尽职状态工作时对应的个人成本支出, C1表示高努力程度对应的个人成本支出, C2表示低努力程度对应的个人成本支出, C1>C2;P表示被审计部门因违规行为受到的处罚;G被审计部门未被查出的违法所得。通过划线法求解可得, 模型存在纯策略均衡 (不尽职, 不尽职) , 此时θ=Г=1。这种内生的均衡具有稳定性, 即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策略不会自动发生偏移。由此可见, 没有激励与监督处罚机制的审计系统是无法自动实现高效率运转, 因而也不会产生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三、博弈模型的基本分析
(一) 激励机制的引入
为改变模型的均衡状态, 我们变换模型中的赋值。目前, 政府审计部门人员的工作报酬主要是体现行政等级差别的等级工资R0, 基于政府审计人员“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调高审计人员的预期收益, 在等级工资基础上对审计人员努力工作后取得的成绩设立额外奖励R' (R'>0) 来引入激励机制, 模型赋值改变如 (图2) 所示。设:R0+R'-C1>R0-C2, 即:R'>C1-C1… (1) 。
当满足 (1) 式时, (不尽职, 不尽职) 的纯策略消失, 取而代之是混合策略均衡, 由混合策略求解方式: (1-Г) (R0-C1) +Г (R0+R'-C1) = (1-Г) (R0-C2) +Г (R0-C2) ; (1-θ) ×0+θ×0= (1-θ) (-P) +θG。可得 。因为, R'>C1-C2, G>0, 所以0<Г<1, 0<θ<1。此时θ和Г值下降, 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都有了“尽职”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尽职的概率增加, 提交高质量审计报告的可能性也增加, 说明对不同劳动付出进行补偿, 即对工作成绩进行认定的奖励制度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 政府审计人员工作努力程度不可观测, 可观测的只是审计人员努力工作以后取得的工作成绩。因此, 激励机制设计的内容实际上是针对不同工作成绩的奖励, 是超越了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对审计人员不同劳动付出成本的认定与补偿。即在 (1) 式对激励机制的表达形式中, 不等式左边表示对工作成绩的奖励, 右边表示不同劳动成本付出的差异。当被审部门尽职工作时, 激励机制对审计部门尽职与不尽职的不同成本支出是无法进行认定的。尽管如此, 只要激励机制设计的R'能满足审计人员成本—收益的权衡, 审计人员愿意付出成本C1, 只到干出工作成绩 (如对被审部门不尽职行为的捕获等) , 这便是正向激励的引导作用。同时 (1) 式还说明了激励要有一定的强度 (R'>C1-C2) , 否则奖励额度过低, 不满足审计人员的成本—收益权衡, 激励政策无效, 原来的均衡不发生变化, 审计人员不会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二) 监督处罚机制的引入
在引入激励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入外部监督, 改变模型赋值如 (图3) 所示。
模型中:β表示审计人员不尽职行为被管理当局查处的概率 (0<β<1) ;D为管理当局对审计人员的惩罚 (D﹥0) , 同时被审计部门接受的处罚为βP (G>βP) 。由于信息不对称, 当被审计部门尽职, 审计人员不尽职时, 管理当局无法实施有效监督, 因此无处罚措施。如果 (1-β) G-βP≤0, 根据划线法可知模型存在内生均衡 (尽职, 不尽职) 。此时, 被审计部门因为害怕第三方的监督 (β) 和处罚 (P) 选择尽职, 按此逻辑, 政府审计部门已没有必要存在。因此, (1-β) G-βP>0一定成立, 这也是被审计部门作假的动机。因此, 当:R0+R'-C1> (1-β) (R0-C2) +β (R0-C2-D) 。即:R'+βD>C1-C2… (2) 。模型由 (不尽职, 不尽职) 的内生均衡转向混合策略均衡, 审计部门尽职的概率增加, 提交高质量审计报告的可能性也增加。
由 (2) 式可知, 管理当局查处的概率β越高, 实施的惩罚力度D越大, 所需要的奖励R'则越小。对比 (1) 和 (2) 式, 说明监督处罚机制 (βD) 可以降低激励的强度R', 对激励机制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三) 监督处罚机制局限性的讨论
进一步, 我们用监督处罚机制完全替代激励机制 (R'=0) , 如:βD>C1-C2… (3) 。
此时, βD表示对违反规定行为的监督与处罚, C1-C2则表示不犯错行为与犯错行为之间工作成本之差, 不再表示努力工作与不努力工作之间的工作成本之差。在没有激励机制时, 管理当局支付较高的监督费用 (β) , 实施严格的处罚措施 (D) , 其效果是对审计人员产生了威慑, 审计人员选择按照制度规定履行职责。 (3) 式虽然成立, 但政府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能动性和创造性则大大降低, 很难形成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因此, 监督处罚机制无法实现对激励机制的完全替代, 其不具备激励审计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胜任能力, 提交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作用。尽管监督约束机制可以通过约束审计人员行为, 降低激励强度, 实现对激励机制的部分替代, 但这种替代必须以激励机制的存在为前提, 否则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管理当局也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四、模型扩展——引入合谋时的分析
(一) 只有激励机制的合谋分析
设被审部门人员分给审计部门人员的租金为E (E>0) , 自己得到剩余的G-E (G>E) 。变换后的矩阵如 (图4) 所示。
在只有奖励机制而无处罚机制的情况下, 由于 (G-E) >-P, 被审计部门在作假寻租后必然选择设租, 此时为防止出现 (不尽职, 不尽职) 的博弈均衡, 必须满足如下条件:R0+R'-C1>E+R0-C1, 即:R'>E… (4) 。
式 (4) 意味着存在合谋时, 激励机制的设计需要将合谋产生的租金全部奖励给审计人员。Baiman (1991) 曾建议将查出的违规收益全部支付给审计师, 这种激励手段显然不适合政府审计部门。国家设立政府审计部门的目的是有效监督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 维持政府审计机构的运作也要花费大量的开支, 如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办公费用、审计成本等, 如果将合谋产生的租金全部奖励给审计人员, 则国家不仅要承担公共资金效率的损失 (E) , 还要支付审计机构运行的费用,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 现实中激励数额不可能达到合谋租金, 即 (4) 式不可能满足, 模型产生内生均衡 (不尽职, 不尽职) 。这表明, 激励机制无法有效遏制审计人员收受贿赂行为。而且, 由于合谋租金大于物质奖励, 从“成本—收益”的权衡出发, 当审计部门人员为获得寻租机会而在审计过程中努力查找被审计部门的违规事项时, 合谋租金对审计人员形成反向激励, 设租—寻租现象更加泛滥。对遏制合谋现象的无能为力说明激励机制在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方面的功能局限性。
(二) 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的合谋分析
引入监督处罚机制后如 (图5) 所示。模型由内生均衡的 (不尽职, 不尽职) 转为混合策略均衡, 即当被审计部门做假行为被查出并设租 (不尽职) 时, 审计人员的策略选择由接受租金 (不尽职) 转变为拒绝 (尽职) 。说明在引入外部监督处罚机制后, 由于β的存在, 一方面不等式右边租金E的预期值降低;另一方面监督和处罚的力度 (βD') 增加, 不等式左边的预期损失增加, 使 (5) 式在现实中可以成立。审计人员按照“成本—收益”的权衡, 理性地放弃合谋行为, 将查出被审单位的违规行为如实报告, 审计质量得以保证。由此, 可看出监督处罚机制对遏制合谋现象的重要性。结合 (4) 式的分析, 可以看到, 在审计博弈的第二阶段, 监督处罚机制对遏制合谋行为起着主要和重要作用, 该项机制的缺失不仅使合谋行为得不到遏制, 还会使设租—寻租现象愈演愈烈。在这一阶段, 激励机制 (R') 同样也可降低监督处罚的力度, 但必须要以监督处罚机制的存在为前提。
五、结论与建议
(一) 总结
通过对政府审计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 激励机制在促使审计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胜任能力方面, 监督处罚机制在遏制合谋行为保证审计机关人员独立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正是由于这两种机制的存在, De Angelo (1981) 所提出的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才有可能与高质量的审计划上等号。但两种机制的功能都有局限, 激励机制固然可以激励审计人员尽职工作, 努力查找被审单位管理财政资金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然而一旦查到这些错弊, 激励机制无法遏制随之而来的设租—寻租行为;监督约束机制可以约束审计人员行为, 有效治理合谋现象, 但无法有效调动审计人员尽职工作的积极性, 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仍然难以形成。因此, 为保证审计人员能够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两种机制必须同时使用。
(二) 建议
(1) 完善政府审计部门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依据在于对审计人员努力工作的成本进行补偿 (R'>C1-C2) , 满足其“成本—收益”的权衡, 同时提高不努力工作人员的机会成本, 从而起到正向激励的效果。因此, 管理当局需要按照这一原理来完善现行政府审计部门的激励机制, 改革政府审计人员工资和奖金制度, 体现对不同努力程度的补偿 (C1-C2) , 如将审计成果与部分比例的工资挂钩, 增加工资收入的变动弹性;在提倡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基础上, 设立更具激励作用的物质奖励制度, 对努力工作并有突出成绩的审计人员实施奖励, 并将奖金数额分级, 以体现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效果的差别, 提高审计人员的努力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业绩考评制度与标准, 减少主观指标, 使奖励制度建立在客观基础上, 实现审计人员等级晋升的有序化, 让政府审计人员形成良好的长期预期, 进而持续努力工作并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2) 完善政府审计监督和惩罚机制。监督处罚机制的效力取决于审计人员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β) 和相应的惩罚措施 (D和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即对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与监督由上一级审计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没有另设专门的监督部门。同级人民政府部门与审计机关之间形成了你监督我, 我监督你的格局, 缺乏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动机;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一直存在, 在完成本级应审单位的审计业务工作量外, 没有足够的审计力量对下级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因此, 对审计机关的再监督力度相当弱化, 导致发现审计部门不尽职行为的概率β很低。在β趋于零的情况下, 即便P、P'、D、D'非常大, 也难以形成充分的威慑力, 博弈双方仍会形成 (不尽职, 不尽职) 的均衡。因此, 需要完善对政府审计部门的再监督体系, 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引进同业复核制度, 由独立于政府审计部门的会计事务所参与政府审计的再监督, 或在政府审计系统范围内开展同业互查, 或组织财会专家对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进行巡察, 以提高发现政府审计人员违规行为的概率, 实现对其有效的监督。
摘要:本文通过对政府审计过程博弈模型均衡分析, 发现激励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对保证审计人员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起着重要作用。激励机制能引导政府审计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胜任能力, 但在存在合谋现象时, 却无法保证审计人员应有的独立性;监督处罚机制可有效地抑制审计过程中的设租—寻租行为, 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以激励机制的存在为前提。两种机制不能相互替代, 但能相互促进, 共同降低管理成本。建议管理当局在提升政府审计质量过程中重视对两种机制的协调使用。
关键词:政府审计,激励机制,监督处罚机制,博弈均衡
参考文献
[1]马曙光:《政府审计人员素质影响审计成果的实证研究》, 《审计研究》2007年第3期。
[2]黄再胜:《公共部门组织激励理论探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期。
[3]DeAngelo, L.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
人大监督“剑指”审计整改 篇5
人大监督如何有效对接审计监督,一直是人大工作者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前者是“财政的管家”,后者是“经济的卫士”,一脉相承。人大借审计延伸监督,可以弥补人大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缺陷,也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近些年来,人大与审计报告的“亲密接触”随着“审计风暴”的式微略显审美疲劳。每年审计查出问题中“屡审屡犯”“涛声依旧”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部委甚至成了连年上榜的“老面孔”,损害了审计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也让人们对人大监督的力度产生疑虑。
2015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辣味”十足的追问审计整改的示范下,督促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在地方人大的权力殿堂中不断“亮相”。审计指出问题,人大盯紧不放,对问题整改情况再次“三堂会审”“对症下药”,杜绝一审了之,督促整改落地。
对23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去年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7个工作组进行现场督促检查,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狠抓督促整改,23个污水处理厂现已全部投入运行。” 此次审计整改报告也印证了浙江省人大跟踪监督的成效。
全国和各地人大陆续开启审计整改情况的监督,无疑开了个好头。但要真正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部门的专业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发生化合反应,产生“1+1大于2”的效应,人大除了要盯牢问题、持续监督外,更需要建立审计成果运用的对接机制,做到“从审计风暴中来,到监督制度中去”。
审计和问题整改报告,晒的是数字,揭的是问题。人大在充分了解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将审计意见落实不力或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确定为专项工作审议监督的对象,促进被审计单位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防止整改“落空”。同时,进一步激活人大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更具刚性色彩的监督手段进行问责,构建有效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问责机制。
“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审计披露的某些问题之所以重复“打脸”,制度因素不容忽视。人大要从加强财政管理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的制度层面来整合审计成果。不可否认,审计突出的问题往往比较重大,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可能涉及体制障碍或者机制上的重大缺陷。因此,人大监督的视野不能只停留于“就事论事”上,而应努力挖掘个案背后的共性问题和制度缺陷,从“管牢部门预算决算”“盯紧财政专项资金”“把好重大投资项目”等层面破题,铲除滋生问题的土壤,放大监督成效。
中国审计监督新指向 篇6
审计工作范围正有计划循序扩大,向细化与专业化发展
9月1日,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告了2009年第12号审计结果,涉及54个部门、单位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与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公告包括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多报多领财政资金,以及违规收费等,其中最受关注的名单中出现了审计署和部分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据悉,此次共审计56个部门,只有解放军、武警两个部门暂未公布,而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中直机关则是首次披露。
被称为“铁面审计长”的李金华卸任时说:“可以肯定,我离开之后,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话音未落,5个月后,继任署长刘家义交出一份中央部门293亿的审计报告。从2004年的32个部门到2008年的54个部门,审计的范围在进一步地扩大。
而此次审计中直机关被认为是对中共高层 “审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精神的贯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马海涛院长认为:“这与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诉求是一致的”。
财政部预算制度建设目标正是“凡是公共权力都应该依法进行监督,凡是公共资金的使用都必须依法进行审计”。“审计中直机关也反映了审计职责逐步到位,表明财政预算公开的透明度与公正性的进一步强化。”马海涛院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首次公开正是见证这些良好趋势的一个信号。”
从常规审计到绩效审计
与一般的审计指向“钱是怎么花的”不同,此次审计考量的重点落在“花钱的效果”上。
从2008年起,国家审计署提出“绩效规划”,从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正由违规审计向绩效审计的全面过渡。将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将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绩效审计要把这个单位、部门、领域的老底给揭出来,把根本原因分析出来。
去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出台4万亿的振兴计划,这笔钱怎么花旋即成为舆论关注所在。今年上半年,审计署开始部署审计全国范围各地新增投资项目,希望弄清楚有多少违规投资项目搭上“4万亿”的车。5月份发布的《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中,审计署就已发现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较低,有的甚至只有48%。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已进驻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重点调查“4万亿”政策配套的项目贷款资金是否流入股市。部分受访银行人士指出,一些来历可疑的信贷资金已开始“闻风而逃”。
今年1月4日,审计署就发布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发现个别地区抗震救灾物资存在积压或不适用的情况。临近奥运一周年,审计署发布报告称,北京奥运会没有发现重大损失浪费、违法违规问题,但存在部分违规招标情况。
2008年8月,刘家义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时表示,今后的审计工作将“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
“根本还在于公共预算的改革,”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在于将公共预算具体、细化、公开,以效果为导向,将责任明确,做绩效预算导向的预算编制计划。”
审计独立
9月7日,审计署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09年版征求意稿)》,进一步细化审计独立性条文,而审计独立性问题一直是现行审计体制争议的焦点。
与国外的审计机关大多都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同,中国国家审计署于1984年9月15日成立,隶属于国务院,因此其独立性一直备受关注。
审计署研究所一位专家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优势在于可以很快集中所需人力物力,在国务院支持下很快可以开展工作。若建立初期隶属于人大,每次都需要开会审议,工作效率会受影响。
“行政型审计体制存在独立性不足的弊端,但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也算符合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蔡定剑认为,审计的改革方向是由行政审计向立法审计模式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大的作用,健全人大的制度建设。
历次“审计风暴”也推动着中国的审计独立性的改革进程。
2003年6月,在政务透明的舆论推力下,时任审计长的李金华首次全文公布了涉及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教育部等重要部门的审计报告,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此后5年里,审计署共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6千多篇,开展16万个绩效审计项目。
2005年,国家审计署提出“审计要强化问责意识”,掀起新一轮审计问责风暴,当年被审计单位上缴财政各项资金11.83亿元,追回和归还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41.64亿元,213人受到处分,76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
2006年,审计独立性、问责制度化、法制化同步加快,审计署提出今后审计监督将更注重完善监督机制、注重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当年修订的《审计法》也增加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情况。
审计范围有序扩大
“对中直机关以及自身的监督历年都在审计范围内。”蔡定剑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审计署依据《审计法》与《预算法》对公有资金进行依法审计,《预算法》中,中央预算由包含党政组织的中央各部门组成。因此,中直机关显然在审计范围内。
审计署的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公开政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彰显了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与透明度。
“事实上,审计署历年都受组织部门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但是暂时没有公告结果。”上述工作人员称,下一步审计署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经济责任审计上。
近年来,随着对管理部门的审计力度增大,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在加快推进中。2005年建立试点将省部级高官纳入审计监督范围,2006年10多名省部级高官被审计,2008年更是扩大到对34000多名党政机关或企业的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刘家义的表态引发更多人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改革的关注。
审计署最新公布的《审计准则》将审计业务划分三类,经济责任审计单独归类,旨在履行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与约束。此次准则印证了学者的判断,表明审计工作范围正有计划循序扩大,向细化与专业化发展。
审计监督分析 篇7
一、内部控制研究的简要文献回顾
从国外看,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92年, 美国COSO报告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角度, 构造了一个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成为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全面的论述,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内部控制仅从会计、审计角度研究的狭隘性, 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会计控制, 扩展到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治理, 从一个更高、更系统的角度给出了内部控制的一个框架体系。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区分出这样几种内部控制研究视角:程序 (方法) 论、制度论、组织 (协调) 论、系统论、过程论。虽然COSO框架对内部控制作出了一个比较综合的界定, 但就其本质上看仍然属于过程论的范畴。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在内涵上将原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 既体现了对1992年COSO框架的超越, 又反映了内部控制的转型, 尤其强调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在目标设定、风险确认与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但是, 无论新、老COSO报告都只是提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至于如何保证这种框架性意见在企业中得以执行, 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现实途径。
二、内部控制的科层理论分析
任何组织从本质上都呈现为一种层级结构, 其中相互关联的活动被分解为各不相同的任务单元, 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 要求各任务单元具备畅通的信息关系和协调一致的活动水平。因此, 从管理学的视角看, 科层制组织结构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出现, 是为了应对外界高度复杂的环境, 通过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通过资源的控制与整合, 从而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从经济学的视角看, 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 企业作为市场交易的一种替代机制, 必然要采取纵向协调的某种等级制形式 (包括科斯和威廉姆森在内的经济学家都习惯于把组织协调机制的基本性质概括为层级制)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会与董事会、股东会与监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总经理与各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与员工等, 正如詹森和麦克林 (Jenson and Meckling, 1980) 所指出的,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 “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 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由此, “一级盯住一级”的层级制也就应运而生了, 它是一种增进效率的秩序形式, 可以帮助解决由团队生产的外部性所导致的失灵问题, 通过为下级与上级创造激励来重新协调好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与群体效率之间的关系, 使得在团队生产情况下的个人的卸责不再符合他们的利益 (Archian and Demsetz, 1972) , 简而言之, 企业科层结构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经济学解释是它能纠正市场失灵。效率是科层组织制度的核心和思想基础, 在分工多样化、专业化的情况下, 科层被认为是突破个人有限理性的有效方式。究其本质而言, 科层制旨在解决两大类问题——组织责权利的对称安排、以理性的方式降低代理成本的一项委托代理制度安排。一般而言, 科层体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1) 分工与专门化。科层制通过在职位上加以分工, 使每个人从事一份专门化工作, 提高工作的熟练化程度, 以避免杂乱无序, 增进效率。 (2) 法规与条例。科层组织内部有一套完备的规则系统, 这些规则系统对每一职位都赋予特定的权力和义务。
第一, 内部控制的“信息——决策”功能。根据科斯理论, 企业之所以存在, 之所以可部分地取代市场, 原因在于企业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企业之所以能够节约交易费用, 又在于企业内部控制者承担了组织和沟通协调的功能。而组织和沟通协调功能的实现, 又有极大的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取。一般科层制组织中的信息遵循两种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 即组织的最高层把决策由上到下传达, 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为“命令信息”;二是自下而上的, 指组织中的基层把作业现场的情况层层汇报向上传递, 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为“汇报信息”。也就是说, 在科层制中, 无论是“命令信息”、抑或是“汇报信息”, 信息的传递、沟通基本上借助于权力等级链的正式渠道, 这种正式渠道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对于内部控制无疑是最重要的。
第二, 内部控制的“预期——保险”功能。根据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的表述,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必然带来风险;而风险内部控制则表现为内部控制者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排除和预测, 从而获得创新报酬和风险收益。具体说, 创新和风险内部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内部控制, 帮助交易当事人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交易中的其他人未来可能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内部控制把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从交易者个人身上转移到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并且承担成本较低的社会组织机构上去, 以使交易者对未来经济活动形成稳定的预期。由此, 科层体制下的非个人取向保证了组织的任何决策, 不受个人情感冲动或好恶影响, 完全以能否有效达成组织目标为准绳, 使创新与
三、科层理论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构造
在传统的内部控制中, 基本采取两层次内部控制, 即经营者监督控制管理者、管理者监督控制员工。也就是说, 内部控制是在公司治理解决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划分问题之后, 作为经营者为了保证受托责任的顺利履行而进行的主要面对次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控制, 更多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 它并不能约束最高管理当局本身。而且, 内部控制是基于经营管理当局与次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 它属于公司内部管理的范畴, 因此法律一般不作具体的规定, 只是原则性规定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显然, 传统内部控制理论不仅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做出了明显的界限划分, 而且其构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以保证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下, 股东完全可以以超脱于企业的姿态, 远离企业内部控制。然而, 现实状况并非与假设一致。根据系统论的原理, 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都必须依赖其客观存在的环境。从当前我国不完善资本市场根本难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情况之下, 基于契约执行的观点, 为了更好监督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保证股东投入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股东以企业内部控制主体的身份进入企业, 采取组织控制的方法, 是完全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此外,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则内部控制不仅是整体制度环境下的一项制度安排, 更是一个理性开放的组织系统, 能够通过加工从环境获得的资源进行自我维护。“这种开放系统能够在高层次上维护自身, 进而向更高秩序和复杂性的方向演进” (Bertalanffy, 1962) 。那么, 要实现这种自我维护功能, 股东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对企业保持一种“疏离的眷恋”, 而要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股东, 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 是最高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主体, 控制客体是经营者及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是:敦促经营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一心一意地、最大善意地使用财产, 获取盈利和确保企业发展;确保股东投入企业的财产不被经营者、企业员工或外部人偷盗或非法占有, 也不为天灾人祸所损坏;经营者能够如实地向股东报告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为实现上述目标, 所采取的内部控制手段是:公司治理结构、战略控制、基本政策控制 (包括基本会计政策、基本财务政策、基本费用政策、基本人事政策以及基本业务经营政策等) 、CPA审计、为经营者设计合理的业绩评价和报酬结构。
(二) 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经营者, 控制客体是是管理者及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财产安全;确保信息真实等为控制目标, 主要通过组织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成本控制、会计控制、统计控制、内部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制等实现其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 (日) 青木昌彦著, 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 《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3]安同良:《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史建树.基于IT环境的信息系统审计探讨[J].现代商业, 2011, (8) :145—146.
[5]曲洪艳.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内部审计风险防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 32 (5) :30—33.
[6]吴亭.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 (9) :104—106.
[7]王辉.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5) :119—120.
审计监督分析 篇8
舞弊通常定义为对利益相关者 (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或政府机构) 的蓄意欺骗或盗窃行为 (Weirich & Reinstein, 2000) 。舞弊性财务报告通常是指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 通过操纵财务报告的编制而故意错报或隐瞒财务信息, 以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朱锦余、高善生 (2007) 以证券监督委员会在 2002—2006年发布的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 将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分成虚假利润表类舞弊、虚假资产负债表类舞弊和虚假披露类舞弊。虚假利润表和虚假资产负债表又合称为表内舞弊, 虚假披露又称为表外舞弊。本文主要研究表内舞弊, 也即上市公司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财务报表, 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主要应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2010年在其网站公布的处罚公告,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表内舞弊的主要类型、方法等, 并结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上市公司财报表内舞弊主要类型及其手段
在选择研究上市公司财报表内舞弊的样本时, 笔者选择舞弊行为已经曝露的, 也即在证监会发布的处罚公告中被处罚的涉及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不仅因为这些案例在全国产生的影响较大,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而且其舞弊行为经过证监会的调查核实, 证明其是管理舞弊而非错误。
(一) 研究的样本
本文主要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2010年在其网站公布的处罚公告为主要样本信息来源。从样本数据的最新度和研究数据可获取性角度考虑, 本文选取2007至2010年涉及违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经过筛选, 再剔除处罚决定中对证券公司、期交所和个人的处罚决定以外, 共获得49个财务报告舞弊样本。
(二)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表内主要舞弊手段分析
通过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年至2010年公布的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总共49例处罚公告, 笔者遵循“一例处罚公告重复出现同样舞弊手段, 计为一次。一例处罚公告可使用多种粉饰报表舞弊手段”的原则。根据上市公司表内舞弊的最终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们将其分成虚增利润和虚增净资产两大类。
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利润, 可以获得股票发行及上市资格、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和配股价、避免退市或摘牌等目的。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其比例如表1。统计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惯用的手段主要为:
1.虚构营业收入舞弊。虚构营业收入主要分为通过关联交易与未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虚假经济业务的记录, 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目前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主要手段包括伪造购销合同、虚开销售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转账通知收据, 伪造银行进账单等方式, 导致公司的销售收入、应收款项、投资、利润等虚增。
2.虚增投资收益和提前确认收益舞弊。虚增投资收益主要手段为股权转让交易尚未实质完成时, 提前确认收益或虚构合作投资款确认收益, 而提前确认收益主要为股权转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确认投资收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报舞弊手段时可发现这两种舞弊手段“一唱一和”、“形影不离”地出现, 是上市公司惯用的调增利润的手段, 不得不防。
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净资产, 给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传达公司资产良好的迹象, 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或者合作。上市公司虚增净资产的主要舞弊手段如表2, 统计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虚增净资产的目的, 惯用的手段主要为:
1.货币资金舞弊。近年来在监管机构清查关联方占用资金风声日紧时, 一些上市公司铤而走险, 伪造金融票据, 虚构银行存款余额, 隐瞒银行存款受限现实, 虚减银行存款以减少负债, 货币资金舞弊已泛滥成灾, 成了上市公司的一大公害。从表2可看出货币资金舞弊占到18.37%。
2.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舞弊。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舞弊的上市公司惯用在实际的控制权未取得提前确认为公司的资产和本身就是虚假的资产的手段, 以达到给报表使用者优良资产的假象。
三、上市公司财报舞弊的审计策略
1.审查销售业务是否真实。
严格审核购销合同、货物运输凭证和入库凭证, 确认销售收入的依据充足。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 检查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证实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如果该项销售业务与关联方有关, 则更应当审慎的审查关联方交易的实质, 以确定销售的实质。
2.关注确认投资收益的时间。
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舞弊时主要手段为提前确认收益,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检查投资业务时主要关注投资证券的购入与销售是否经过授权或批准, 核对投资支出与收回的金额的正确性, 审阅结账日前后一周的投资业务记录, 确定截止日是否适当。
3.审查货币资金项目。
抽查大额现金收支、银行存款支出的原始凭证, 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向所有的开户银行函证年末余额, 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
4.审查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项目。
检查年末余额的构成内容, 实地观察、了解在建工程的实际完工进度, 查看未安装设备的实际存在, 确定固定资产的确实存在及其产权所属, 审查购进土地、房屋等的契约、估算单等, 以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
参考文献
[1].程琳, 胡玉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J].会计之友, 2008 (6) 30-31
[2].韦琳, 徐立文, 刘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J].审计研究, 2011 (2) 98-106
[3].孙华君.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治理策略[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1) 55-56
[4].陈关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因素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 2007 (5) 91-96
建立离任审计模式强化审计监督 篇9
2007年,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对权力进行制约和加强企事业法人任期经济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 开创了我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新局面。2008年《经济责任审计条例 (征求意见稿) 》出台, 并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 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 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并且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在实践工作中, 针对多数企业单位下属基层单位较多, 离任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现实, 本文就如何充用利用内部审计力量, 建立科学实用的离任审计模式, 强化审计监督谈几点看法。
一、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当前在离任审计工作中, 存在着随意性较强的问题, 工作中往往重审计实施阶段而轻审计准备阶段, 甚至不搞审计调查, 不编写审计实施方案, 离任审计成了简单的交接仪式。要想更好地促进离任审计工作的发展, 必须在离任审计工作中, 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工作指导纲领, 对审计人员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 对审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控制与管理, 审计业务各方面的内容、程序、方法、技术与侧重点做出规范, 确保离任审计工作按一定标准, 科学高效地进行。
二、合理界定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
被审计对象作为本单位经济行为的直接管理者, 对本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性及效益负有全面责任。但对于由于政策变化、行政干预、前任责任或历史原因等所造成的损失及工作失误, 必须合理界定离任管理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工作只有同单位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才能更具合理性。
三、实行“二步审计”:年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是全方位的、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 在正常的领导干部任免和现有的审计力量前提下, 做到离任必审很不容易, 同时又要适量安排任中审计, 加之在特殊情况下对少数领导干部存在必要的临时组织措施, 来不及先审后离, 这就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把年审和离任审计结合起来。
实行年审不仅有利于缓解离任审计工作任务重、期限短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通过年审可以获得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管理和人力管理信息。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达到资源有效配置。通过二步审计还能深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感、法制意识、竞争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失误, 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年审时, 可侧重对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真实性进行审计, 并在审计中鉴证是否有潜亏因素等。
就实质而言, 二步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等各项专业审计的综合与发展, 有助于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一帮二审三促进”的作用。
四、实行目标审计, 抓住审计重点
离任审计工作量大、面广, 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 才能取得实效, 才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审计结果。
年审在离任审计中的核心问题是强化审计的监督力度, 使法定代表人作为负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经营者, 在生产经营决策、资产和资金分配使用方面更加慎重, 增强法定代表人的责任感, 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确保法人资产安全完整。
在对行政干部的离任审计中, 可侧重于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情况的审计, 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 (基金) 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相关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通过审计, 分清行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主要是对其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进行审计, 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企业收益分配的真实性;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任期内各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等, 分清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五、量化审计内容, 实行经济责任的定量化监督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 决定了它在企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即必然要对法定代表人在职期间所完成的经济指标进行量化、鉴证和评价。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 篇10
关键词: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审计监督与党内、人大、民主、行政、司法、社会、舆论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八大监督制度,审计监督承担着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按照要求,做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审计全覆盖提出的背景
2013年10月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大力度,实现审计全覆盖。2013年12月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不断加强审计的力度,创新审计的方式,提升审计的效率,对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情况开展审计,做到审计监督全覆盖,从而促进国家现代化治理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二、审计全覆盖的内容
刘家义审计长在《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讲话中讲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管理使用、国有资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情况开展全面审计,力争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以及重点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每年开展审计,对重点地区(或部门、单位等)及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至少开展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其他审计对象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审计。并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要求审计机关积极研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途径和方法,要力争实现“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改善审计方式,进一步提高审计水平和质量。
三、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被审计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势,逐渐复杂起来,审计监督的范围更广,对象变多,审计项目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需求也就跟着变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等开展审计,还明确提出要发现政策落实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违纪线索,促进廉政建设,维护财经法纪。但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有限,难以做到每年对所有监督对象都进行审计,这种审计力量薄弱的现象就使得目前的审计监督难以实现全覆盖。
(二)审计人才的匮乏。审计是个特别的行业,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高,无论在审计业务技能方面,还是综合素质方面,要求知识水平都较高,除了基础的财会、审计知识外,还对法律、管理、计算机等业务水平要求也较高。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普遍较重,审计人员往往忙于具体工作却较少系统学习,开展新项目时临时补学相关知识,缺乏学习的动力,自身的理论难以成体系,导致综合业务能力也就大打折扣,项目结束后没有进一步分析、研究,难以从中提取有用的经验,造成审计项目总结提炼不够。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结构比较单一,具有复合型审计技能的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难题。
(三)财务数据格式众多。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被审计单位的核算模式和财务管理正由以往的会计核算、经营管理系统的构成转向复杂、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方面,对于无法导入审计软件的数据需要加以处理,处理数据需要熟练懂得并且运用SQL数据库以及ORCALE数据库等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资料无法做到完整性,一些不准确或重复的数据信息往往使部分审计查证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甚至只得放弃一些审计分析工作。目前财务的数据都有很多差异,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整合耗费审计实施的时间,针对某些数据无法完整清晰的反映审计对象的全貌,使得审计遇到难题。
(四)审计监管以及被审计对象整改力度不够。一些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整改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的表面,治标不治本,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开展深入分析,不愿从源头整改。比如涉及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一般采取修订或制定制度、重申有关规定或承诺往后加强管理等方式来整改,对已发生的问题却不采取有效措。还有的被审计单位拖延整改或不整改,对审计发现处理的问题屡查屡犯。
(五)现行体制带来的约束。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全覆盖应具备一定的深度,不能走马观花,仅仅追求数量,必须要把所有单位过一遍,还要对每个项目深入审计,确保工作的全面落实。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财政审计是主导,一方面,审计部门是由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审财政就是在审政府。因此,一些地区的财政审计工作难免存在地方政府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使财政审计难以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审计经费暂未独立和垂直,还是同级财政部门拨付和安排,对财政开展审计同时在经费上受制于财政部门,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了财政审计的执法力度。
四、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
(一)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审计计划。为力争做到审计全覆盖,审计部门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应科学谋划,合理安排。财政审计应以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为审计重点,还应对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政府债务情况进行审计。一方面要避免留下审计盲区,对政府预算执行的同级审每年都应审计,其他非重点单位也应5年内一次审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审计法关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部门为主的规定,对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如在地方审计机关进行同级预算执行审计时,部署其配合审计署完成一些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使上下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
(二)尝试审计业务外包,创新国家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到:“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应该在最大限度对国家审计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尝试考虑创新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如目前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由于审计力量不够,普遍都已实施业务“发包”,审计项目进行“外卖”。即在建设有效核查机制的基础上,把部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得到外部力量支持,扩张有限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而且,对一些常规内容及非特殊业务行业的审计,也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成果,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三)建设数据分析平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审计模式的改进,要求审计部门探索创新,将计算机审计方式充分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去,积极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的计算机审计方式,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基层审计机关可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将全部对审计对象的电子数据分门别类纳入库中,数据归集要全,要推动有关单位定期报送电子数据,多行业、多部门分类归集,可分类建立财政审计数据库、项目投资审计数据库、经济责任数据库等,并重视对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
(四)强化审计整改监督检查力度。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中发现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促进政策制度的完善,被审计单位也应认真研究和及时整改,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整改结果的同时,还要向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汇报,必要时向社会公告。同时,应加大对审计整改监督检查的力度,各单位要把审计结果整改情况作为奖惩、考核的重要依据,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应依法依纪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职责。对审计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应及时探讨,改进制度规定。整改仍不到位的,要约谈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肃问责追责。
(五)重视审计现场管理。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基础上,严谨科学制定审计方案,把审计目标具体化,体现被审计单位的特点,明确每一项审计事项。其次要强化审计实施方案执行管理,要对照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施加措施保证实施方案落实有效。重视进度管理,严格控制审计进度,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定期召开审计组业务会议,汇报工作情况,交流经验以及解决困难。审计取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程序,逐项核实。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增强工作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2014.10.9
[2]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13-14.
[4]康媛媛,《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J]财经界,2014,17:255
[5]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4-6
审计监督分析 篇11
南昌县审计局根据当前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经济刺激政策,结合本县实际,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重大重点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
该局从2007年就开始选择政府投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澄碧湖公园试行跟踪审计,到去年已全面铺开,项目涵盖了市政建设、民生工程等。三年来,该局共安排全县重大重点项目跟踪审计11个,审计项目总投资达15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已结审项目7个,核减工程款3 000多万元,其它未审结项目将继续实施全过程审计跟踪。该局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把高估冒算,随意鉴证作为审计重点,做到发现问题就及时促其整改,规范工程造价编制。如在对小蓝工业园一路网工程路基土方项目跟踪审计中,该项目审计组请来专业地质堪测队科学测算土方量,并结合审计组现场掌握的相关情况,仅此一项就核减土主量6万多方,核减工程款达700多万元,有效地保障了政府资金使用的安全,杜绝了施工方高估冒算现象的发生。此外,该局还在审计过程中,先后发现建设单位虚增概算投资、财务管理不规范,挤占挪用其它财政资金、合同不完善、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对照《南昌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下发整改通知书、现场督促整改等方式,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发挥了跟踪审计事先、事中监督的作用。从对重大重点项目跟踪审计效果看,没有发现重大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审计监督成效明显,同时,有力提升了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
审计监督分析 篇12
一、会计监督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高校应遵循《会计法》的规定, 建立内部会计机构, 配备合适的会计人员,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按不相容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对人员安排实施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并对重大对外投资、资金调度等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执行设立相互制约机制, 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明确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1] 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化制度, 定期将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财务决策、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 解决财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让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实现依法治校、民主理财, 使师生员工享有对重大开支和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以减少经费开支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2.政府会计监督。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的权利, 获取高校财务运转情况的知情权和行使财务投资的决策权, 通过建立 “金财网”之类的财务信息平台, 实现高校财务信息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的互动, 并定期通报财务监管结果, 交流财务监管方法, 及时惩处财务违法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依法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 并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检查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任职资格等情况, 督促高校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政策。[2]
3.社会会计监督。
新闻媒体通过对高校经济活动的报道, 揭示高校经济领域里的乱收费现象、职务犯罪现象等, 挖掘资金黑洞, 使纳税人的资金能够明白地让社会公众消费。
4.会计行为及监督责任。
高校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核算, 运用专门的方法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 及时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 在高校各项经济活动中实施事前、事中监督, 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 如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会计资料的完整性是指反映高校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资料必须全面、系统, 既不出现疏漏, 又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会计资料的合法性是指高校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
二、审计监督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 是国家监督职能的实现,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财务收支审计, 以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为目的, 对高校财务活动实施监管。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的专职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 是内部监督职能的实现, 具有内向性和强制性, 独立监督和评价高校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 以促进高校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目标。
3.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亦即注册会计师审计, 通过依法接受委托, 对高校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是社会监督职能的实现。[3]
4.行为及监督责任。
以上审计都是依照各自对应的审计准则,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会计规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财务状况和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审查, 将审查意见表述于审计报告, 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其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发表的审计意见, 可通过事实进行复核验证, 得出相同的结论。要求站在公正的立场表达审计意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
三、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1.监督对象的同一性。二者同是高校的财务监管手段, 是对同一资金运动过程实施的监督。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 最早介入的监督形式是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通过对高校各项资金活动进行核算, 反映资金运动的全貌, 其核算和反映的过程, 就是会计监督的过程, 这是一种系统的、制度化的监督, 是其他任何监督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审计监督不是一种日常监督, 而是在会计监督之上的一种再监督, 明显地带有政策性监督的痕迹, 是会计监督的延续和补充。二者的完美结合, 形成了财务监管合力, 增强了资金运动的防控能力。
2.监督目标的一致性。两者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都是高校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的会计经济资料, 都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据, 向有关利益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维护利益各方合法权益。正因为这两种监督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业务实践中容易造成一种错觉, 把会计监督看作是审计监督, 或者用审计监督代替会计监督, 以致混淆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实际上, 两种监督方式目标的趋同性, 并不能证明其监督性质及方式的完全等同,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3.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在实践中的统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高校事业发展资金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 反映其资金活动的全貌, 以备日后的审计监督和检查,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审计监督在加强政府调控管理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只进行会计监督而不进行审计监督, 资金运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无法得以证明, 反之, 如果单纯依赖审计监督而不注重会计监督, 就无法从源头上堵塞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只有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才能保障高等教育资金健康有序地运行。
四、正确界定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做法
1.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同筑高校财务监管壁垒。
审计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会计监督是审计监督的基础之一。执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高校资金运动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严格的会计监督控制可以促使资金使用单位把握政策方向, 做到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而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实施的审计监督也是非常必须的, 审计以国家和政府的身份参与资金监督, 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单位、个人的影响, 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能够起到在会计监督之上再监督的作用。二者各有侧重, 会计监督偏重于资金的使用, 审计监督偏重于资金的监管, 缺少任何一种监督, 资金运动的监督都是不完整的,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会计监督的基础上进行审计监督, 才能使高校教育资金的监督更加完整, 财务监管制度建设更趋完善。
2.应明确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职权关系, 尽量避免重复监督。
高校主动实施会计监督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这是会计责任。而审计监督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并报告审计结果, 仅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这是审计责任, 它不能替代、减轻和免除高校的会计责任, 这既是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区别, 也是界定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和重要原则。
3.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在时间上的趋同。
多年来人们一直习惯于“先会计后审计”的经济监督模式, 也就是说, 人们往往把会计监督视为资金运动的事前和事中监督, 而把审计监督视为资金运动的事后监督。而实践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在时间与业务上相互交叉叠代, 将逐渐摆脱从前的经济监督模式, 实现更加密切的协作。
总之, 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 规范高校的经济行为, 整顿经济工作秩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与审计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将有利于提升高校经费管理水平, 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级会计师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分析与指南》编写组.高级会计师实务科目考试大纲分析与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毛丹.浅议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 201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