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欣赏》(精选12篇)
《影视动画欣赏》 篇1
《影视动画欣赏》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 主动思考, 让学生学会看电影、学会分析电影, 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课程与动画片创作做铺垫。
《影视动画欣赏》是一门理论课。理论课与技法课的不同之处是:技法课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 学一门技术;理论课是让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学会选择, 明确自身目标,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有很多学生厌烦上理论课, 即便是电影欣赏课。每次“看电影”都有很多学生睡觉。这是为什么?为此我及时和学生沟通、调查。得到的回答有“生活没目标”、“专业没兴趣”、“一切都是无所谓”等等。
这样的结果让我深感不安, 深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 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对高科技、新事物的接受相对较慢, 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大学生活。其次, 由于长时间以来的高中应试教育, 学生已经适应了被动的灌输式教学, 主动思考能力较弱。最后, 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更加容易的考上大学而学习艺术的, 艺术思考能力、艺术修养等相对较弱。针对以上问题, 我重新设计了《影视动画欣赏》的课堂教学。
一、探讨人生, 明确目标, 畅想职业生涯, 规划大学生活
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面对崭新的一切, 情绪往往比较浮躁。希望与失望, 激情与迷茫, 兴奋与颓废等诸多心理交织, 形成了没有目标、混沌一片的困惑局面。学习没有目标, 没有兴趣, 没动力, 更不用谈上好课了。所以, 首先处理好这种迷茫现象是上好本课程的起点。为此我采取的措施如下:
1、师生共同回忆高中生活, 探讨人生目标
高中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 大多学生在高中时代会有很大的梦想和人生抱负。大学正是通往梦想的阶梯。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使学生敞开心扉回忆自己的梦想, 探讨人生目标和实现目标分方法。目标源于兴趣, 实现目标要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 大学就是积累能力的平台。如何快速积累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最好方式, 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科学的目标是刺激学习的动力, 树立明确的目标, 调整积极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助于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最终, 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互动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健康的教学环境。
2、了解动画专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以动漫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教师要认真分析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特别是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校园动漫产业、地市级动漫市场等具体动态以及动漫专业较为具体的就业方向, 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教师要充分和学生互动, 讨论美术基础和动画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专业学习的连续性,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规划。
3、调动学生激情, 畅想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我国有句副作用很大的古话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使无数孩子对学习产生敬畏、甚至恐惧心理。其实不然, 现代教育家提出“健康的娱乐就是教育”, 倡导健康学习。什么是“健康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游戏中思考, 在沟通中成长。“教”是为“学”服务的, 教的好与坏关键就是要看学生学的怎样。通过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了解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当家做主”的感觉, 有了主人翁的意识, 才敢说, 才感想, 才会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学习。我有意通过各种创业模范的典型事迹, 引导学生积极的规划大学生活。
二、深入浅出的分析电影, 规范影片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鼓励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深入浅出的分析几部典型的电影作品。讲解的重点在于电影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知识分析电影。
1、分析影片中的故事主题、情节、角色性格及台词, 总结方法及程序。
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就是探讨艺术主题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本体形式语言的艺术性。电影分析也一样, 主要探讨影片的主题内容、现实意义、视听表现形式及其艺术性。“形式为内容服务”是专业的认知, 生活中形式总是先声夺人, 使得很多的观众重形式而忘内容。学生也是一样, 如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考成为首要解决的课题。电影内容主要依靠角色和情节来展示的, 挖掘角色的成长过程及性格变化是打开故事主题的钥匙。我选择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来探讨故事主题。这部电影讲了一个被误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在监狱中的成长过程。故事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安迪被误判入狱, 沉默并认真的观察所处的环境, 暗地里规划越狱计划;第二阶段, 安迪筹备并实施越狱计划, 寻找合作伙伴, 获得锤子等工具, 并和狱警打成一片, 得到监狱长的信任, 暗地里坚持挖洞;第三阶段:选择月黑风高, 电闪雷鸣的雨夜, 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成功越狱, 并拿到监狱长的赃款作为生活费, 开始新的生活。由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剧作, 挖掘主题的方法:分析故事发展的三个阶段 (矛盾、对抗、结局) , 并学会总结每个阶段的核心内容, 接着分析主演角色的外在动作和内在心理变化, 推敲影片主题。
仔细分析角色的心路历程, 我们可以总结到:故事的明线是安迪在没有希望的监狱中寻找希望, 并且在自己的努力坚持和朋友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暗线是安迪内心深处自我救赎的思考过程与信念:刚入狱时认为社会不公平, 自己是被误判入狱的。后来学会了承担责任, 认为是自己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完成心理的救赎。生活总是如此, 苦辣酸甜等人间百味只有自己知道, 平静的内心是认清世界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抱怨, 不要攀比, 明确目标, 勇往直前才是走向成功的前提;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从电影中学习经验, 并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I don’t understand.
开头两个特殊疑问句的使用, 引出话题。接下来厨师的陈述语气道出了事情的真相。Where, when, 和How这几个疑问语气表明大家的好奇。“Dead!”劳拉的反应也证明她的震惊。之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停止园会, 看出了她本性的善良。而她的姐姐用两个疑问的语气, 表现出了相反的态度, 对劳拉的提议感到不可思议。劳拉用陈述的语气回答了她, 肯定了自己的态度。so absurd这个评价形容词表明姐姐的态度。后面4个否定句的使用更是与劳拉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劳拉还在据理力争, 用陈述的肯定语气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姐姐不理解时, 她想得到妈妈的理解。可见谢丽丹夫人在孩子们心中的专制地位。对劳拉的到来, 夫人的2个疑问句表现出她的疑惑。劳拉用陈述的语气道出穷人死亡的事实时, 谢丽丹夫人的反应是Not in the garden?, 完全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当得知否定的答案时, 她用一句感叹, Oh, what a fright you gave me.长舒一口气。劳拉对妈妈的态度不满意, 用附加疑问句提出中止园会的建议, 用两个陈述的语气说明事理, 渴望得到妈妈的同意。但谢丽丹夫人用祈使的语气, use your common sense, 和附加疑问的语气, 坚决不同意中止宴会。劳拉还是个未成熟的孩子, 评价词terribly heartless说明了她的善良, 和对妈妈的态度的不解。谢丽丹夫人试图引开话题, 这也说明她对此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劳拉的欲言又止, 更是衬托了谢丽丹夫人的冷漠无情。谢丽丹夫人的评价词very absurd, 对比劳拉的纯真, 读显出了她的麻木。I don’t understand.劳拉的否定语气说明她的不认同。
在这段对话中, 听闻邻居的死讯时, 继续享乐而不停止园会, 且宴会结束后命令不情愿的劳拉给死者家属送园会剩下的食物, 表示她可怜的怜悯之心。谢丽丹夫人的自私, 高高在上, 和麻木不仁的残酷形象毕露。相比, 另外一人物形象, 劳拉, 她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善良, 单纯。劳拉到了死者家以后, 她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为其家族的残忍和自私道歉, 为她的整个阶级道歉。这正是文章的主题, 对上层阶级的自私和虚伪, 奢侈生活的讽刺, 对纯真善良的歌颂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 分析其中的评价词, 情态操作词, 及各种语气的使用, 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可见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用来分析小说中的对话, 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的性格, 揭示语篇的主题意义。
摘要:《影视动画欣赏》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 主动思考, 让学生学会看电影、分析电影。《影视动画欣赏》。然而由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对高科技、新事物的接受相对较慢, 加上长时间以来的高中应试教育, 学生已经适应了被动的灌输式教学, 主动思考能力较弱, 每次“看电影”都有很多学生睡觉。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每次到了课堂上就乐在其中, 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影视动画欣赏》,课堂教学改革,互动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Geoff Thompson.Introduction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建云, 温德米尔夫妇对话的人际意义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 2011 (4) .
[5]、方芳, 《回家》中对话的人际意义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 (8) .
《影视动画欣赏》 篇2
——《天堂电影院》赏析
一、剧情简介
村庄里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多多。村庄里还有一家“天堂电影院”供大家在此娱乐,电影院里有一名放映师名为艾费多。因为电影,多多和艾费多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忘年交。
多多的父亲是征战国外的士兵,他和妹妹跟母亲相依为命。活泼可爱的多多对电影情有独钟。当时电影在放映前要经由教父审查,教父认为“色情”的接吻镜头都要被剪掉。因此,多多为了能在教父审查电影的时候偷偷观看电影,他担任着教父的助祭。多多经常进入艾费多的工作室和艾费多讨要被剪下的影片,却被艾费多以“影片容易着火”的理由拒绝。然而,多多偷偷积攒的影片终于因为靠近火盆引起了火灾,妈妈因为差点把妹妹烧伤,房子烧坏痛打了多多,并且责怪艾费多不让他再给多多影片。可是艾费多学习不好,年纪一把还要和多多同堂考试,苦于题目的艾费多为了答案不得不答应教多多放映电影。而多多也很机灵有天赋,很容易就掌握了。就这样,多多和艾费多在放映室度过了快乐的日子。有一天,参观者想要继续看电影,可是时间已经很晚,所以大家被经理赶出影院,艾费多和多多为了满足大家观看的愿望就把影像投映在影院外广场的墙面上,然而这个举动却意外引起了火灾,烧掉了电影院,尽管多多冲进影院把艾费多救了出来,艾费多还是被烧伤,双目失明。电影院被重建后,只好由多多这个唯一懂得放映的孩子担任放映的工作。多多就这样和艾费多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
在艾费多这个长者的陪伴下,多多快乐的成长了,做着自己喜欢的放映电影的工作。有一天多多在火车站拍摄小短片的时候意外看见了令他一见倾心的少女艾莲娜。多多鼓足勇气,尝试各种办法终于和艾莲娜吐露出自己的爱意。然而艾莲娜仅仅是喜欢这个青涩的少年。最后,多多没晚守在少女窗下的举动打动了艾莲娜,两个人幸福的走到了一起。然而,少女的父亲是银行行长,这位富人偶然撞见了一起玩耍的两个人后阻止了这段感情。雪上加霜的是,多多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在等待说好来送行的艾莲娜未果后,多多遗憾的登上了去往兵营的汽车。在兵营,多多一直尝试和艾莲娜获得联系,然而信件总是被打上“查无此址”后被退回。就这样多多度过了相思、遗憾的军旅生活。
多多重新回到家乡后,发现电影院早已聘请其他的放映师。之后多多又拜访了艾费多,艾费多建议他永远离开这个地方,去罗马实现自己的梦想。艾费多还要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不要回来,不要怀念,也不要有信件来往。就这样多多告别母亲、妹妹和艾费多离开了家乡。直到30年后被母亲告知艾费多的死讯,多多才再次踏上这片乡土。回来后,多多收到艾费多临终前的礼物,那是很多以前剪下的吻戏镜头拼成的电影。影片在多多观看艾费多留下的最后的礼物中结束。
二、影片欣赏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多多的成长经历,以多多和艾费多因为影片结下的不解之缘为线索,围绕多多的童年、青年、中老年展开。影片的情节贴近生活,大家在观赏影片的时候都能或多或少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因人而异的共鸣。
多多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尽管这样的童年缺失了父爱是一种遗憾,也可能是种幸运。因为相对于伙伴被父亲勒令拿到文凭然后长大当警察,多多能更自由的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未来。而兴趣才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当伙伴被
有了爱好填充着自己的业余生活,这就避免了多多被污浊的环境进一步侵蚀。从 这个小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理想目标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没有理想目标的话,整个人就会浑浑噩噩,安于现状,屈服于周边环境。而一个人若是有理想目标的鞭策,就可以坚定不移的进步,摆脱周边环境对自己成长的束缚。这提醒了我们在成长的时候不要忽视目标的重要作用。
直到一次意外发生,为了满足大家的观影欲望,艾费多和多多努力把电影投放在广场的墙上,然而由于照看的不及时,胶片由于温度过高而烧着了,进而整个电影院都被烧掉了。这里也可以对比,艾费多和多多为了大家考虑而想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观影者狂热的在广场看电影,经理喜悦于每人收取半价又可以得到
一份收入。然而火灾发生后,群众一哄而散,经理面对烧着的电影院为自己的损失嚎啕大哭。又有谁记得让大家高兴的艾费多呢?连圣母的塑像也成了过河的泥菩萨,最后只有多多一个人冲进去把艾费多抢救出来。而那么多成人面对火灾四散而逃的慌乱与小多多的救人举动相比,凸显多多的善良勇敢。
论影视音乐情感欣赏 篇3
众所周知,构成电影艺术的成分很多,例如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绘画、建筑、光学、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由于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有机地与电影融合,进而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以其不断增强的、鲜异迷人的新颖度,使千百万观众得到异常强烈真切的美感享受,并从中获得精神的熏陶与愉悦。下面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电影音乐运用的效果——音画对应
音画对应强调音乐与画面在情绪、节奏上的统一,使画面和音乐相互解释,互相加强,共同表达一种情感,营造一种氛围。电影音乐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感方式表达,有时甚至超越了语言和画面所能够表达的范围,更加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一个好的电影音乐好听仅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与画面、与导演所要表达的相一致才算好。一部电影哪怕仅仅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画面与音乐相一致就足以让该片获奖了,就可以算作一部好片子了。下面我想就我喜欢的几部电影中的片断进行描述一下。
先说《指环王》,没有一部电影有着这么多的电影音乐,而且几乎每支都那么美。也正是这么多的电影音乐画龙点睛般的让这部电影活了起来。原书《指环王》个人感觉是一部及其啰嗦冗长的小说,但是经过编剧加工后情节变得简明扼要,虽然电影中有不少瑕疵,但是整体来讲却是很不错的。《指环王》共三部,唯前两部制作比较精良,音乐也不俗,第三部配乐却很平庸,缺乏新意及想象。在第二部末尾,当树人看到自己的族类被半兽人灭了很多,决定起来反抗,那一段极为精彩。树人族是比较消极的一类,在面临困难时经常的躲避,电影中没有太多篇幅描写,但原书中却给了很多这方面的叙述,开会讨论是否决定参加战争,其结果最后还是选择不参加。但是当treebeard看到自己消极带来的结果后决定反抗,对Isengard进行攻击,它们一边前进一边说着:“来吧,朋友们,很有可能我们走向灭亡,但这是最后一战。”
音乐开始后,缓慢的军鼓、低沉的鼓声和弦乐,加上女低音和声描绘出一个压抑的场景,这一段随着每一节不断的拉伸,其内部的张力不断的加强,感觉胸中有一股力量不断的聚集,内部的压力不断增加。此时音乐上扬,节奏略见快,一个女高音介入,在低沉的背景旋律中悠长、婉转,似乎是黑夜中的一道曙光,也是树人们能够得到平静生活的希望,但是整体旋律又渐渐回到低沉之中,女高音声音也逐渐下沉,全部再次转化为音乐内部的张力,虽然整体感觉低沉,但强而有力的两次收缩使随之而来的乐曲感觉极为高亢,表现树人征战的决心。
在《黑客帝国1》中,Neo与Trinity去救莫菲斯的时候,进入警察局大厅及激战那一段我个人很喜欢,音乐开始在类似工厂里面敲击铁板的缓慢而紧张的声音下,Neo大步走进警察局,再临近安检装置前,加入了类似秒针走的哒哒声,使音乐更加紧张,当警察要求检查Neo身体那一刻,Neo打开风衣,音乐全面停止,表现出警察的愕然:竟然有人带这么多枪进入警察局的。当Neo处理掉门口的警察继续拿上包向里面走的时候,敲击铁板的声音又重新响起,秒针的声音继续响起,因为增援部队到了,堵住了Neo,此时军鼓声紧凑密集。在一个军官叫喊到:“freeze”时音乐再次停止,但枪声响起后,慢板低沉的迪斯科音乐响起,配合着激斗中的慢镜头十分过瘾,随着Neo的每次换枪、每次出击,迪斯科似乎也reload一下,与情节完全配合,整個激战场面浑然一体。当最后一个警察被打倒后伴随着他手中枪支的落地,音乐戛然而止,perfect!
在宫奇俊的《千与千寻》中,小千被无面鬼追出屋子,外面一片汪洋,白云、蓝天、碧水,似乎一切都那么干净,这时由低音和高音两部组成的钢琴声响起,低音似乎是蓝天、碧水,而高音则断断续续,似乎像那空中偶尔飘过丝丝的凉风,让人浑身清爽。小千上车后钢琴声止,提琴声平稳而缓长,描写了小千心里迷茫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个小孩子在遭遇困难面前对未来的一片茫然。钢琴所表现出宁静安详的景色,与提琴所表现出小千迷茫的心情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给人感觉时间都好像是被下午的太阳拉长了的影子,过的那么缓慢,那么的百无聊赖,但又是那么的美。就这样,小千所乘坐的火车在渐渐消失的音乐中也消失在远方。
电影中美术视觉造型的重要性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造型和图像影响着当代的文化。电影更是兼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特性的一种视听艺术。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优秀影片的视觉效果是同创作者的造型审美以及造型能力分不开的。
观众在面对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通过眼与心直接地把握视像、获求信息,而无需借助语言的中介转换。好莱坞的电影、欧洲的意识流电影正是把握视觉文化这一形态,创作出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电影新路径,让不同文化族群观众都能享受电影的视觉大餐,使其消费群全球化。
纵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无极》、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不难发现,这些影片的成功除了有导演和演员的个人魅力以及大量的宣传造势等因素外,注重影片的整体视觉的塑造也是这些影片取得成功的共同特征。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这一点无须论证。
如果我们透过这个视角来看中国当代电影,这一倾向也非常显著。张艺谋和陈凯歌的电影就带有明显的景观化倾向。文学内容对电影来说已经降至极低的地位,场面、画面、身体和服饰等视觉因素被无限夸大了,甚至对白变得可有可无,剧本也无足轻重,叙事性就范于景观性的视觉因素。《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视觉造型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
nlc202309031327
视觉文化的概念被普遍接受是由大众的消费观所决定的。随着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社会,一种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膨胀起来。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他的关键在于活动画面。自古以来各种艺术就是人类了解生活、表现自己思想、习惯和情感的手段。因此,人类在进步的道路上越往前走,艺术的职能就越趋复杂,它的表现手段也更加丰富,艺术家想要扩大题材范围和自己艺术表现可能性的愿望也就越为强烈。
电影美术造型不同于一般绘画创作,美术一进入电影就改变了它原来那种独立创作的特点,而使自己成为电影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部分。电影美术造型创作的过程涵盖场景设计、环境与个性的设置、气氛的营造和影调及色调的确定。首先,电影美术师应该与摄影、演员等共同合作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其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设计和制作出符合电影主题、具有生活气息、富有時代特征的景物和人,以使电影艺术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当然,电影的美术造型是必不可缺的,影片中景物的个性源于两个条件:人物个性和所处的规定情境及创作者的选景态度,即怎样使它以最有力的影像浮现在银幕上去感知观众。再次,电影美术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来凸显电影的主题。气氛相对环境而言是更重要的,环境只能客观地表示剧中人的所在地,而气氛则能反映和烘托人物心情的变化。所以,电影创作如果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整体造型观,势必影响未来影片的整体质量。
导演的构思在没有变成胶片前,他最直观的形、声、光的感觉就是的案头设计和氛围图,他对导演起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甚至为未来的摄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况且,美指的个人风格将影响影片的基调,色调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了叙事手法。比如在影片《花样年华》中,我们忽略了张曼玉的脸庞,却醉倒在她妖娆的身体衬托出的繁花似锦的旗袍上,《春光乍泄》里,我们从张国荣那件黄条开襟毛衣开始,深深触摸到那个男人寂寞的心。这些看似服装造型给我们带来的心灵感受,实际上都离不开造型师对整体环境的细心营造。《花样年华》中展现了对60年代初香港筒子楼、打水房、斑驳的墙壁、白炽灯下的光影、苍凉斑驳的场景设计。《春光乍泄》中再现了狭小零乱的宿舍、拥挤的街道和大瀑布的宽广形成对话,人际空间的狭小和自然的辽远等等。近年来香港的电影美术师叶锦添的作品让我们看到这一角色突出的个人风格。对此叶锦添本人认为,只要从剧本开始无论导演还是美术设计者都想着同样一个创作目标,这个问题就会变简单。在影片《卧虎藏龙》的创作过程中,叶锦添发现李安导演其实并不太重视美术设计,他颇抗拒在片中注入太多风格化,他很注重考究。于是,叶锦添用不同于西方的古典中国画意境以及现代弗洛伊德潜意识氛围的营造观念不断影响李安导演。最终《卧虎藏龙》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等荣誉。从《英雄》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艺谋从剧本开始便是一种影像思考,这就确立了影片的基调。
美术造型于电影中已经不止于场景、服装、道具、色彩上的造型,它已参与到剧本讨论、后期剪接乃至电影的主题、结构与节奏等。总而言之,美术造型对一部影片的整体视觉造型的把握和确定起了重要作用。
小 结
总的说来,音乐、美术与电影的关系密不可分,美术不仅为电影保证了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而且在环境、道具、色彩、光影等应用方面为电影提供了依据。一部好的电影,其构成应该是无懈可击的。美术的发展,也必定会大大推进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实际上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深化主题、深化情绪、深化内容、渲染背景气氛、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当我们讨论场景与场景、事件与事件、镜头与镜头之间所产生的对比,对观众造成视觉上、情感上的震撼时,我们发现音乐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影视作品中,音乐与电影画面会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从而产生影片独特的审美效果。一部影片,音乐、音效、语言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单一画面元素所没有的张力和强烈的表现力。
|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编校:武 琼
论影视艺术之文学的欣赏方式 篇4
为什么要以文学的方式进入影视作品的欣赏?从影视作品的构成要素来看, 到目前为止, 绝大部分的影视创作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进行的。文学作为一种叙事艺术 (小说) 主要叙述的是故事, 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等等, 而影视也作为一种叙事艺术, 它故事构成的要素同样如此。因为在影视作品拍摄前, 就已有影视文学剧本的存在, 这即是说, 艺术家早在影视成品出来前, 就已用文学的手段构筑了它的蓝图, 一部影视作品的基本形象内容已大致成型。剧本往往决定着影视创作的成或败, 而文学的构成要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 以文学的方式进入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欣赏就成为了影视艺术欣赏方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作为一个欣赏者, 既然以文学的方式进入了作品, 那又应从哪些角度进行把握和欣赏, 才能有效地进行影视片的观看和解读呢?
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 它所包含的艺术内容要比其他艺术的要多得多。虽然一部影视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以各种艺术元素融合为一体的完整形态, 但实际上其中的每一种艺术元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作为欣赏者不必面面俱到, 只需关注其中的一些艺术内容即可。如果欣赏者以文学的方式进入, 就应该从影视艺术作品的文学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欣赏和把握。影视艺术作品的文学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的编排和场面设计等等。但影视艺术的欣赏和其他叙事艺术的欣赏一样, 主要是对其主题、人物和情节等进行欣赏。
一、主题角度
主题是在对人物和情节统一的故事叙事中透射出来的某种人生道理、生命启示即是影片的主题思想。作为影片的主题思想, 它是作品的灵魂。一部作品如果离开了主题的深刻内涵, 不论它的画面多么精美, 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正如鲁迅所说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1。影视艺术应能够使它的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体验, 来陶冶和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和精神追求。因为任何人, 在内心深处都具有对美对崇高的精神追求。所以, 影视作品要从内心深处获得观众的认同, 主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主题角度的欣赏, 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主题要具有“逻辑”的真实性。所谓逻辑真实, 并不是指是否真实存在, 而是指符合情感逻辑的真实。如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展现的是父亲圭多在纳粹集中营保护儿子的故事。父亲对孩子的保护完全建立在“爱”的谎言之上, 欺骗孩子在做游戏, 而孩子也一直信以为真, 整部影片完全以喜剧的方式进行, 令人啼笑皆非, 却又欲哭无泪。然而像这样的事在纳粹集中营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但影片在思想上却是极其深刻的。圭多代表着人类正义, 在人性上, 他代表人间的爱与善良。使影片的主题与情感逻辑发展相一致, 故而也使影片因此而获得了人性的光辉和艺术的感染力。
第二, 主题角度要具有新颖性。影视艺术要实现其艺术价值与感染力, 就必须要新颖的角度, 让欣赏者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作品中。如表现二战题材的影片, 一般都会与痛苦、战争、大量的死亡密切相关, 而《美丽人生》, 完全突破了二战题材的窠臼, 影片上下部分完全是喜剧, 上半部分在墨索里尼的阴影下, 展现了一段夸张、幽默、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下半部分, 父亲对孩子的保护完全建立在“爱”的谎言上来展开, 使得影片看起来既新颖, 又具有了很高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 主题要清晰、鲜明。所谓主题清晰、鲜明, 并不是指主题要一目了然, 而是指主题的表达不能含糊不清。主题的清晰、鲜明, 这是创作的基础要求。主题不真实、不新颖, 不能成为好的作品, 但如果主题不清晰、不鲜明则很难构成作品。但要强调的是, 主题清晰鲜明, 并不是指内涵简单。它可以是多义复杂的内涵, 但通过欣赏应该是可以概括出来的。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主题就是一部复杂多义的作品, 里面的人物关系复杂, 历史跨度大, 但影片的主题线索是非常明晰的。影片主要以三个人物段小楼、菊仙、程蝶依为轴心, 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与命运。影片的历史跨度展从清末明初直粉粹四人帮结束之后, 横跨了中国半个多世纪。影片通过展现段小楼、菊仙和程蝶依这三个戏子的情感纠葛为主线, 最后表达了历史中的人物命运与艺术中人物的生命追求等多义复杂的主题;再如《老井》的主题是关于愚昧保守与坚忍不拔的关系, 也同样是具有多义性内涵, 但它们在表现事物的复杂性、多重性上却是清晰、鲜明的。对这些作品的欣赏, 欣赏者的眼光就不能仅落在具体的复杂关系上, 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这些复杂意义的统一性, 否则是难以理解作品主题的, 或者是即感觉到了, 也很难说得清楚。
二、人物角度
人物是影视作品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 而影视艺术同样是关于人的艺术。离开了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就没有影视艺术的存在。可以说, 影视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同, 是影视片成败最关键的一环。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 人物角度的欣赏主要是从人物形象人性的的凸显性和人物关系的合理性两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 人物形象人性化的凸显性。如《辛德勒名单》的主人公, 德国商人, 辛德勒, 贪财、好色, 为发战争财, 雇佣犹太人在其搪磁厂生产战争需要的日用品, 目的是不付或少付工钱;但是, 随着纳粹大屠杀计划的实施, 目睹被肆意杀害的无辜生命, 辛德勒心灵受到了深深震动, 那并未泯灭的良知, 使辛德勒开始了他最大努力且倾其一切对犹太人生命的营救。影片对犹太人进行了群像的塑造, 其中有位独臂老人, 被辛德勒营救后, 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 亲自来向辛德勒道谢并祝他“好人一生平安”, 可是这位怀着感激与善意的老人最后还是被纳粹枪杀了;还有女工程师维娜被处死的刹那, 坚定地说, “犹太人是杀不完的”等民族精神的塑造。在对比中, 影片也对纳粹黑暗势力化身的人物形象哥特进行了“人性对抗化”的刻画, 他在阳台上练习枪法, 以过路的犹太人为游动靶子, 击中一个, 就会快乐一次, 任何一颗令其快乐的子弹就意味着夺去一条犹太人的生命,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 之所以令受众认同它的“真实性”, 是因为影片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人性化 (包括非人性的) ”的凸显性。才使得整部影片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第二方面, 人物关系的合理性。人物关系的合理性是指影视剧中所设置的人物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关系、性格、心理以及所发生矛盾冲突的逻辑性、合理性, 也就是说,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设置恰当与否, 只有在一定的人物关系中才能被确认出来。正因为如此, 所以, 影片《魂断蓝桥》的女主人翁, 因其恋人已被设置为军官身份, 这样反过来她就被设计成为一个从芭蕾演员沦为妓女这样的角色, 而不是乞丐或小偷, 否则就会不符合逻辑。同理, 也就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一个和八个》中, 偏偏要让蒙受不白之冤的指导员和奸细、逃兵、土匪关在一起了。因为人物形象设置及其人性化凸显和与之有关的人物关系的设置是相辅相成的。这样进行设置, 不但会使影视片符合逻辑, 而且其效果会更具的艺术张力, 从而形成一种更富有意味的形式。
三、情节角度
情节是所有叙事艺术的共同审美形式之一, 是叙事艺术必需的构成因素。没有情节, 就没叙事艺术。尽管欧美的一些电影流派曾从电影是造型艺术、是镜头艺术的观点出发, 提出“非情节化”的口号, 力图使电影摆脱情节的作用。但最终还是回到对情节的在情节角度的欣赏中欣赏者应从情节的哪些方面去把握和解读影视作品呢重视上来。因为从观众的欣赏心理来看, 真正吸引他们的主要还是情节。而创作者一般都视情节为表达影视片主题的基础途径。因此, 一般我们认为影视情节的欣赏应从情节的构成基础、情节的线索和情节线索关系的合理性等方面对影片进行赏析。
第一, 情节的构成基础, 即矛盾冲突。情节是矛盾, 是冲突, 是生命欲望与现实之间形成的障碍, 情节系统是正反两方面的力量及其动作与反动作的叙事结构。首先, 生活中是充满矛盾冲突的, 影视艺术要表现生活, 当然就要表现矛盾冲突。观众的欣赏, 自然也要看矛盾冲突。其次, 矛盾冲突是叙事艺术所必须的内因。情节作为一种事件的内容, 它总要向前发展运行, 而矛盾冲突就是它向前发展运行的动因。因为事情一旦有了矛盾冲突, 就要去解决, 去解决, 就会向前运行, 运行即会形成事件。
第二, 情节线索。所谓情节线索, 就是贯穿作品始终的情节联系, 不能贯穿始终的情节联系则不能看作情节线索。如果情节线索处理不好, 就会影响作品的连贯性, 影响作品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从而影响作品的构成。在影视作品中, 情节线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简单情节线索;一种是复杂情节线索。
简单情节线索, 即是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线索只有一条, 没有平行展开的其他线索。一般来说, 它是以一个视角着重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 或一个人物的命运遭遇。如《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的情节线索, 就是在战争背景下从一个少年男孩的视角表现了女主人翁马丽莲的命运遭遇, 即在小男孩的视角下, 我们看到被所有男人梦想被所有女人嫉恨的马丽莲独自孤独的在家等待去打仗丈夫的归来→丈夫阵亡→遭到不同男性的骚扰→被男人们的老婆告上法庭→得到律师的帮助→遭到律师的占有、抛弃→因遭所人的嫉妒和议论, 无法找不到工作, 生存困境→为了活着, 最低贱的男人只要给一点点吃的也可得到她→纳粹进入西西里, 为了生存沦为妓女→战争结束, 所有西西里的女人借机对她进行心中的泄愤与毒打, 所有曾梦想她的男人只能围观→离开西西里→结果她丈夫未死归来, 到处找她→她和丈夫回到了西西里。这就是表现马丽莲命运遭遇的一条线索, 如马丽莲离开西西里虽没有表现, 但她未死的丈夫一直在找她, 线索未断, 仍是一条。这就是简单线索的特点。但是, 简单情节线索并不意味情节内容的简单。如虽说《西西里美丽的传说》是简单情节线索, 但它的情节线索所揭示的情节内容却是丰富复杂的, 它揭示了女性的生存问题、男性内心欲望问题、人性幽深之处嫉妒心的拷问题等等。当然, 简单的情节线索也可表达简单的情节内容。如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 仅表现魏敏芝去学校代课, 后来去找走失的学生, 她千方百计地将这个学生找回来, 就仅表现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件内容。
复杂情节线索, 即作品有两条或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在复杂情节线索中, 各条线索的处理安排情况可以有所不同。有的是几条情节线索在内容意义上势均力敌;有的是几条线索有强有弱, 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条情节线索是卡佳个人的生活道路强一些是主线;一条是她和两个女友之间的关系, 弱一些, 是副线。还有的作几条情节线索关系比较复杂。
简单情节线索和复杂情节线索这两种线索类型在作品表现上各有长短, 各有优势和难度。简单的长处在容易把握, 它是单纯的事件发展, 再丰富复杂的内容, 也能脉络清晰, 一路顺畅。但由于某种原因单纯的事件发展, 这会在发掘内涵上有一定的难度, 容易显得单薄, 缺乏力度。而复杂情节线索的长处是能够以时空自由来展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它的多重矛盾可包容深厚内涵。但它线索多, 头绪多, 关系复杂, 结构上有较大难度。这就需要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超越复杂的情节内容, 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解析和把握。
第三, 情节线索关系的合理性。情节线索关系发展的合理性是指情节的进展是否符合生活、思维和心理的逻辑。一般来说, 影视片中情节事件之间是用因果逻辑关系来连接的。在这种情节线索关系中, 一个情节或事件, 是前面一个情节或事件的结果, 是下一个情节或事件的原因。它们之间一环扣一环, 紧密相连, 具有很强连续性。这种逻辑性是以因果的形式内在于情节之中的, 于是也就使观众在接受情节的因果互换和递进中容易被这种因果逻辑性所征服。如电影《魂断蓝桥》中从罗伊与玛拉一见钟情到要结婚;从军令突改要罗伊出发, 他们不得不分手到玛拉去火车站送别罗伊, 误了工作, 失了业;从失业后生活困难终于有机会了去见罗伊的母亲, 而又因看到罗伊阵亡的消息玛拉悲痛掩饰而与罗伊的母亲不欢而散, 致使她和她好友的生活完全陷入困境到沦落风尘等等, 这些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密切, 环环相扣, 连续性非常强, 所以对观众有持续的刺激力和诱惑力, 能使观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 一直关注剧情的发展。
但是观众在影视艺术欣赏的过程中, 除了要把握作品情节线索设置的因果逻辑关系外, 还要特别注意一个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影视片对于情节因果关系的设置, 是否避免了出现必然性的结果, 也就是说, 不能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 有一种不用猜, 就知道肯定是这个结果的欣赏感受, 否则, 影视的欣赏就失去了趣味。所以, 不管是对于创作者的创作, 还是对于欣赏者的欣赏都必须要注意对这个问题的把握, 即对“偶然性”在作品中表现和驾驭问题。
在影视作品的情节关系中, 因果逻辑关系因为互相之间关系太紧密、太密切, 如果仅仅拘泥必然的逻辑关系的话, 就会使作品的事件内容过于窄狭, 从而限制事件的发展空间, 也就束缚作品的表现范围, 导致作品内容的简单化。在这样的情况下, “偶然性”在情节因果关系的发展线索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电影《魂断蓝桥》中, 虽然因果关系非常密切, 但它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即战时状态罗伊所在部队突改命令当晚出发;玛拉与罗伊的母亲见面前意外地看到报纸上罗伊阵亡的消息;玛拉沦落风尘后, 罗伊奇迹般地竟然回来了等等, 假使没有这些起偶然性因素, 作品的情节就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因此, 优秀的影视作品在构思上, 常常会运用偶然性因素来表现, 以拓展情节的表现范围, 丰富情节的内容, 推动情节的多方向发展。观众在欣赏时要注意到, 偶然性因素虽然不是必然要出现的, 但它是可能会出现的, 也必须要符合逻辑。如, 罗伊突然要出了, 之所以合理, 是因为在战时状态下, 这种改命令的事随时可能发生;还有罗伊阵亡又回来了, 也因是战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等等, 象这样的偶然性就具有了合理的逻辑, 它其中必须包含着必然性, 否则, 就会不合理。所以, 在欣赏时, 我们要看到, 优秀的影视艺术创作, 在情节关系上的处理总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必然性的行进在偶然性上打开通道。也就是说, 情节的通道是由偶然性来打开的, 它可以开阔情节空间;而情节的行进又要由必然性来完成, 它才可能令人感到信服、真实、合理。总之, 影视艺术的创作之所以吸引人, 而欣赏者又乐于其中进行欣赏, 就因为以因果关系连接的情节线索关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而这种效果的原因, 就在于作品在情节线索关系的处理上, 必然性中有偶然性, 而偶然性中有必然性, 知道会有结果, 但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要强调的是, 影视艺术作品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 必然性是基础。有必然性而没有偶然性, 可能不是好作品, 但还能称为作品;但如果仅有偶然性而没有必然性, 那就很难成为作品了。故而, 从情节的角度进行影视欣赏, 就应从这些方面来把握作品, 把掌情节及情节关系等等。
参考文献
影视欣赏论文 篇5
观影感
实话来讲,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过多少电影,所以老师您让我写一份观影感,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我想我就说一些我从小到大看过一些典型电影的感触吧!
记得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可是对我的童年有着重大的影响。模模糊糊的这首歌也许是妈妈教给我的,而那部电影是邻居家的姐姐请我一起看的。剧情应该是剧中的小男孩被送去已经离婚的父亲那边,但是小男孩却割舍不了母亲的爱偷跑回家,可是在自己偷跑回家的路上经历风吹雨淋,从而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但是孩子的母亲却误以为孩子已死,因为伤心欲绝而导致精神错乱,被送进疗养院。18年后,小男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却根本就不认识他了,当他唱起幼时的儿歌时,《世上只有妈妈好》时,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80年代末期是内地的商业片高峰时期,而这部影片是一篇讲述了感人的母子情,表现了母亲的崇高,突出了母爱的伟大的伦理悲剧片。
在长大了一些,就是看了一出《霸王别姬》。当时太小了,现在仅依稀记得张国荣的万般风情,对于其他的倒是都忘了。为此,这几天又重新的看了这部影片1924年的北京,作妓女的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蝶衣来到关家科班,恳求收留他学京戏。蝶衣与小楼从小就是好兄弟,他们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抗战期间小楼与青楼女子菊仙结婚,蝶衣倍感孤独。解放后两人又重新登台演出,文革开始了,小楼在巨大压力下揭发了蝶衣的罪行,蝶衣也在绝望中说出了菊仙身世。菊仙上吊了。而11年后,他们最后一次合作《霸王别姬》的也成为了千古绝唱。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蝶衣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选择在文革结束后上演一部真正的“虞姬之死”,最后选择在和师兄合作完之后自尽而死。看到有一段影评说:“蝶衣真的累了,经历了那么多辉煌与动荡,得到,失去,又得到。最终,他选择了在戏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一生都无法把握住自己,一生都宿命的漂泊,终在死亡这件事上他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幅完美的画面——霸王别姬,永不能重演了”(摘自影评)是呀!虞姬死了独留楚霸王,蝶衣和菊仙也死了独留小楼,张国荣也死了。真真假假,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呀。文革,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琏1919年生,浙江慈溪县人,系蒋介石高级幕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女。1939年入党,解放後曾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文革开始後。造反派诬蔑她是叛徒、特务,并扬言要开除她的党籍。1967年11月19日,48岁的陈琏从十一层楼上跳楼自杀。1979年3月上海市委为其平反,胡耀邦曾为她题写了“家庭叛逆,女中英豪”的赞词。
赵慧深1911年生,四川宜宾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文革中,因电影剧本《不怕鬼的故事》及家庭成分不好而被打成“三反分子”,屡遭批斗;又因曾在《马路天使》中饰演过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于1967年12月4日含恨自杀。
他们应该和蝶衣一样,在那个时代不知道要怎么办。这正是对文革造成的人性摧残甚至毁灭的血泪控诉,它让人们不再相信世间还会再有光明。他们选择的都是自杀。用自己的死来反抗这个时代,反抗这个社会。舞台的幕布落下了,人生的戏也结束了。他们就此解脱,但是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遗憾。
我想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个江湖梦。我天天幻想着我是一名大侠,锄奸扶弱,从此笑傲江湖。而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更是让我欲罢不能。
影视欣赏与英美文学教学应用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美文学;影视作品;辅助赏析;应用原则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面临更多的困境,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理念上的单一性问题,教师过于关注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程式化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如主流教学方式仍以知识讲授+书本+粉笔+黑板为主,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较少,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对于英美文学一线教师而言,如何从教学创新及教学手段上增强课堂生动性,多渠道拓宽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认知积极性和兴趣,尤其是在多媒体影视资源开发上,充分发挥外文影视素材,构建多元化、个性化学生学习环境。如利用外文电影的导入,从影视语言及影视创作背景中来挖掘英美文学知识与文化,利用优秀的外文电影来探索趣味性文学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主性。为此,本文将从影视欣赏导入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原则和应用方法。
一、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引入必要性
从文学价值来看,外文影视作品在课堂的导入,一方面利用影视语言与文学文本进行联系,并从影视语言中来渗透文学意义;如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表现在影视画面及构思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剧本来呈现影视本身,在以图像展开中传递文学的魅力。正如李果所言“影视作品的思想和审美价值是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的”,对于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从影视艺术创作形式中,来挖掘影视作品主题、思想和叙事风格,从中来展开文学课堂的知识衔接,发挥影视作品与文学著作之间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影视作品的文学文本,特别是对于名著改编下的影视,从文学批评视角来阐释对原著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原著及影视作品的文学对照中来研究和分析文化差异性。同时,影视作品为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特别是在影视作品文本的探析上,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鼓励学生从自我理解、鉴赏中广泛交流。如我们从影视作品中来探讨莎翁的原著,从影视文本的语言特色上来挖掘原著的思想与题旨,从文学叙事及影视作品的文化功能、艺术感染力等方面来推进“影视文本与视觉”的互动。
二、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导入原则
影视作品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要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实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正确导入,帮助学生从影视欣赏中提升英美文学素养。课改大纲提出文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旨在从原著中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通过文学批评方法来促进学生语言及人文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西方文学、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在进行影视作品导入中,需要从教育示范性、文学审美性、作品体验性等方面来综合把握。
(一)注重影视作品选材的开放性、精炼性
不同影视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主旨是不同的,在英美文学课堂导入影视作品,首先要明确开发的选材态度,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从中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品中,来丰富对原著的理解和学习。如对于原著的改编电影,有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也有开放式改编且整体框架与原著一致,还有参照原著素材进行自由式改编。通常来讲,对于影视作品的选择多以尊重原著为主,而对于文化多元化、雅俗边界模糊化的今天,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拓宽影视选材范围,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另外,对于影视作品的提炼,需要结合课程教学计划,有选择性的截取和整合影视素材,避免不拘一格带来误导。因此,在课前需要对影视作品进行全面审视,从文学著作与影视文学解读中准确把握放映内容。
(二)观评并重、收放合理的播放原则
在课堂上导入影视作品是需要谨慎的,如果不加合理的剪辑素材,课堂观影则变成冗长的影视课,或者说变成纯粹的娱乐形式,失去了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生动性。因此在放映上,要从教学目标和知识点,通过暂停、回放、突显师生互动、互评,从观、评中合理控制放映节奏,引导学生从观、评中欣赏并思考问题,从中来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对于影视语言及影视内容进行批判性探讨,激发学生的文学思辨力。
三、影视作品在文学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英美文学课堂中对影视作品的正确导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教学需要,举例来探讨影视作品欣赏与文学互动的方法。
(一)从影视作品探析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影视作品导入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互动。如在学习《嘉莉妹妹》时,通过设置问题:如果让学生做导演,对于嘉莉妹妹的饰演者,你会选择哪位明星?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对影视剧的探讨热情,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氛围;通过解析《嘉莉妹妹》原著中的段落,让学生从饰演者中来进行分组交流,也可以通过投票方式来选择最合适的演员,并为该“导演”提供小小的奖品。实践证明,利用学生阅读体验与影视作品欣赏,来布置得当的教学任务,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集体参与积极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阅读整合,其目的在于激发全班成员的学习热情。如以简·奥斯丁的作品赏析为例,在活动组织上,首先提前三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组课下阅读和观看相关作品。如《简·奥斯丁生平》、《成为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爱玛》等原著及影视作品;其次开课前15分钟进行作品及原著内容PPt演示,特别是通过原著与影视画面间的整合,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点;再次,细分各组学习任务,并从思考题中让学生从探讨中汇集成卷;之后进行课堂探讨和交流;最后对各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并以专题方式来探讨学习心得。
四、结语
影视作品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导入,利用图像来展开作品的文学脉络,并从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关联度中,从文学视角来洞晓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审美,帮助学生从中感知英美文学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明珠.英语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电影评介.2011(18)
高中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初探 篇7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应用。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条件下,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学习外语无疑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途径。
影视作品是留声机, 也是百科全书。影视作品通过声、光、影像再现历史传说与真实世界的精彩纷呈, 作品中精彩的对白、精湛的表演、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电影中大量的视听语言输入活动, 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拓宽了学习渠道;多种媒体组织教学, 使英语学习的内容生动、直观、形象,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高中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的选材要求
影视欣赏选修课中影视作品是否合适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 我国专门为高中生编写的英语影视欣赏教材很少, 教师要自己选择适合高中生的英语影视作品,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剪辑来满足开设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程的需要。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启迪思想, 内容健康向上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要求之一。因此, 选择的影视作品要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激励和启迪。
2.符合认知发展水平, 题材丰富多样
根据高中生现有的语言能力, 从当代学生熟悉的主题入手, 选择反映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 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作品。而且要对白清晰, 用语合适,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初始阶段, 可以动画片为主, 因为动画片多是“小故事, 大智慧”, 语言相对简单, 通俗易懂。待学生的听说能力有所提高后, 再选择不同的主题和体裁, 比如科幻片、故事片、动作片等。
3.贴近生活, 富有时代气息
选择的影视作品要具有时代性, 尽量接近现代生活、适合高中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被影片的情节感染, 感情得到共鸣时, 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异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 这样英语学习也就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4.满足兴趣爱好, 丰富审美体验
高中生思想活跃, 好奇心强, 精力充沛, 富于幻想, 善于憧憬。[2]因此, 选择“KungFu Panda” (《功夫熊猫》) 、“FindingNemo” (《海底总动员》) 等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影片, 容易吸引和打动他们,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另外, 影视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如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等, 要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情境中去,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2]
基于以上原则, 笔者选定的英语影视作品有:
(动画片) “The Ant Bully”“Kung Fu Panda”“Finding Nemo”“Pocahontas”“Chicken Run”“Shrek”“Mulan”;
(故事片) “The Sound of Music”“Dead PoetsSociety”;
(情景剧) “GrowingPains”.
考虑到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紧张, 播放整部影视作品的时间比较长, 45分钟的一节课无法完成。因此, 笔者在选修课中安排学生欣赏英语影视作品的剪辑, 一个剪辑5至10分钟, 一节课播放二至三个剪辑, 所有影视作品剪辑都配有英文字幕。
二、教学任务设计
每次的英语影视欣赏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赏前活动、赏中活动和赏后活动, 各阶段分别设计教学任务。
1.赏前活动
影视欣赏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观众的背景知识和所欣赏作品之间的互动过程。每次开始欣赏一部新的影视之前, 笔者设计以下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活动。
(1) 观察影视作品的片名或片段截图
针对影视作品的片名或片段截图提问, 启发学生观察片名或截图, 预测故事情节, 激活背景知识,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 在观看“TheAntBully” (《别惹蚂蚁》) 时, 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T: Boys and girls, have you ever seen ants? Canyou describe them? (Students say something aboutants) Great! Since ants are so small, have you everkilled any ants? Have you ever flooded their colonies?When you did these, would you think about how theyfelt? Do you think they have feeling? And do youthink they can kill humans someday? Now let’s watcha film in which a boy was almost killed by a group ofants.
(2) 欣赏影视作品的主题曲
英语影视作品中有不少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的歌曲。音乐以其丰富的审美因素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追求全身心介入音乐的审美活动状态中。[3]歌曲的内容、主题、风格、内涵和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境, 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影视作品的主题。例如, 在欣赏故事片“TheSound of Music” (《音乐之声》) 前, 用脍炙人口的歌曲《雪绒花》导入, 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歌曲, 自然地吟唱, 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2.赏中活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影视作品, 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表达法, 建议在欣赏完一个片段后, 稍做停顿, 提供练习, 验证学生的理解程度, 或对重点词汇、表达法略做讲解, 必要时要求学生做笔记。
(1) 识记、理解词汇, 扩大词汇量
对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生词根据语境猜测词义, 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补有无。比如观看“ChickenRun” (《小鸡快跑》) 后, 让学生猜测、理解以下画线部分词汇:I was in solitary confinement. You’ll belate for parade. Officials in Indonesia say an 11-year-oldboy who died earlier this week was infected with thebird flu virus. Now I know our last escape attempt wasa bit of fiasco. Poultry in motion. The chickens arerevoluting.
影视欣赏教学中词汇的输入量大, 讲解宜粗不宜细, 只要学生能明白意思就行, 以不影响情节的理解为准。
(2) 填写重要词汇, 获取重点信息
将重要词汇设空, 让学生填写, 是学生获取重点信息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 在欣赏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节选的影视资料台词中的重点词汇、短语等设空, 要求学生边欣赏边填写。根据填空的难度, 可多次播放影视材料。第一遍, 可以只欣赏不写;第二遍, 边欣赏边写;第三遍, 校对答案。实践表明, 学生带着任务欣赏, 效果更好。
(3) 完成表格, 梳理内容
图表法是直观梳理信息的有效途径, 运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再现情节, 展示人物关系, 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有助于学生理解。以“The Sound ofMusic” (《音乐之声》) 的片段为例, 玛利亚来到上校家做七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孩子们在做自我介绍时想捉弄她。为有效梳理影片信息, 笔者设计了表格 (见表1) , 让学生通过填写 (画线部分设空) , 了解每个孩子对玛利亚的态度及更多的细节。
3.赏后活动
大量优质、地道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 在充分的语言输入后, 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恰当地组织语言, 促进语言的内化, 提高英语的运用水平。赏后阶段可以设计以下这些活动。
(1) 模仿对白
让学生自己选择影视作品中精彩的对白, 有感情地模仿, 还可以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这种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练习语音语调,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又可以增加学生的英语语感, 锻炼胆量, 培养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
观看完一段或几段剪辑后,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准备角色扮演。先选举导演, 后根据剧情的需要分配角色, 允许学生有创造性的独白和对话, 将片段表演出来。
(3) 课堂讨论
根据剪辑内容设置问题,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 组内汇总观点后, 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课堂讨论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有助于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深刻理解作品。
(4) 情节排序
事先将影视作品的主要情节打乱顺序印在学案上, 等学生欣赏完后让他们进行重新排序。根据情节的复杂程度, 学生可独立完成, 也可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此项练习检测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5) 写观后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 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在演绎故事的同时也向观众传达思想。写观后感可以让学生把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把在欣赏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应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 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高中英语影视欣赏选修课顺应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在信息输入层面, 多样化的信息输入手段, 包括声音、图像和文字等视、听觉信息, 以及灵活实用的拓展练习, 有益于提高学生捕捉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输出层面, 各种互动性口语练习,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影视欣赏选修课将课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寓教于乐, 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3-24.
[2]徐枫.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多媒体教学与影视音乐欣赏 篇8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突出教育形式当中的声音、画面造型所形成的丰富信息量。那么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一、影视音乐欣赏的特点和作用
音乐与电影 (电视) 艺术的结合, 使音乐艺术的形态更加绚丽多彩。音乐常常出现在电影 (电视) 中, 是因为二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音乐的内容具有情感的概括性, 而电影 (电视) 的形象则具有一定的个别性, 二者只有相互补充, 才能达到审美的完整和统一。电影 (电视) 音乐通过画面的形象, 使音乐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 长期流传。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这种音乐体裁形式及影视音乐的功能;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表演、塑造和体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和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作用;音乐因为有了影视画面的解释, 使得学生更容易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而影视音乐是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力的最好的艺术形式;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 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 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将影视作品的图形、图像、声音、语言、文字等影像符号直观地呈现, 加强学生对教学对象的印象和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艺术的视听造型特征。
课程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大, 以高科技为媒介来完成知识的教与学, 对教师而言, 可以更多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省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项目, 能更充分地把时间用到对知识的讲解上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安排所学的内容, 省去了许多可有可无的环节,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较单一、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智能型、具有亲和性的界面, 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 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更好地充当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
教育资源的共享, 节省人力、物力, 这是跟多媒体教学自身特点相关的。传统教学往往是一个教师指导数十个学生, 而多媒体教学中, 一个老师授课, 通过具有受众面极其广阔的多媒体传播途径, 其受益者是以千、万计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感受影视音乐的魅力
随着快速发展的荧屏世界, 音乐与影视越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影响, 相互作用着, 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优秀影视作品。音乐在影视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力求将一些极具特征性的影视音乐展现给学生。
首先, 强调视听相结合的艺术。影视音乐要求能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欣赏感觉。也更能体现出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比如我们课本上的中国文学四大名著改拍的电视电影中的主题曲就有鲜明的特点, 学生通过对比音乐情绪、速度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不同来感受不同影视作品中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其次, 我还挑选了一些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例如:为使音乐达到一种气氛渲染的效果, 我挑选了《简·爱》中一段紧张的“着火”场景, 进行有声与无声的对比, 让学生自己总结。我还挑选了《狮子王》和《一曲难忘》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小狮子辛巴在唱唱走走中长大了;另一个是少年肖邦在教授上课时不停地弹琴中长大了。学生一看就知道音乐在影片中的这一作用特点。这一些特色片段的展现, 给学生一个准确、个性化的欣赏空间, 并能通过自己的总结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具体作用。
最后, 结合人文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在选择“情感表达”和“寓意升华”的代表影片时, 我以情感为主线。选择了《音乐之声》中主人公第二次演唱《雪绒花》时的情景;以及《泰坦尼克号》中沉船时四个弦乐手还在甲板上拉琴的两段感人的场景。使学生在欣赏中自然而然地与影片产生共鸣得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 并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将影视音乐思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使其更具欣赏价值。
多媒体教学尽管为影视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人为地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要让欣赏课变为演示课, 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 要注意学生在影视艺术学习当中的反馈信息, 加强引导。另外,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也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应用自如。
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模式,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推动音乐学科更好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标的指导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下,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中的优点分析, 来说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水平。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影视动画欣赏》 篇9
一、英文影视欣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可以有效地进行听说训练
影视欣赏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演绎曲折波动的情节故事、清晰鲜活的立体画面和适当的背景音乐作为陪衬,展现英语语言的绚烂魅力,让学生于轻松愉快中体验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通过大脑感官来吸收英语语言,让学生更多的情感因素掺杂在里面,将吸收到的信息内容和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样既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又能对以前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总是通过录音和磁带平淡无奇地叙述所讲内容,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目的。
2. 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只要气氛恰到好处,那么英语
2.通过教学和学习的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职校学生的心理分析,我们知道,由于表现不佳,贫困自律,强烈的自卑心导致他们总是担心老师拒绝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用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觉得虽然成绩差、口语不行但是老师没有抛弃他们,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况,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二、通过素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教师本身素质的提升在教改过程中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提高学习效率,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拥有兴趣爱好的同时,提升学习成绩,在玩中获得更多的能力。响鼓需要重锤敲,英语课堂上的第一锤一定要大力鼓动,调动起职校生“比、学、赶、帮、超”的劲头。使用视听媒体,组织口语对话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三、通过情感投资,提升学生信心。
教师应该专注于教学的情感方面的优化,通过情感投资,提升学生信心。新时期的老师不能满堂灌,也不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约束而随波逐流。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学习将会事半功倍。我们通常认为,进行视听上的刺激远远要比单一的文字表达的冲击强烈。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欣赏英文影视作品,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英语。通过作品欣赏英文影视,学生可以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其他国家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们在表达时的语言特点。而且在英文影视作品里,人物间的对话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比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教学时所接触的英语要纯正地道得多,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英语的发音和语法。
3. 可以在以往的教学方法当中添加新的营养教学元素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是通过单纯的视听说的教学方法单调地给学生传递英文信息,无法给予学生更多新鲜的养分,因而显得枯燥乏味。影视欣赏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更把自身学习英文的兴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无形之中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欣赏英文影视作品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如:故事的背景、情景矛盾冲突点、人物个性的研究等,在教学活动进行互动的时候,这些“点”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里实施影视欣赏法
1.选择适当的影视素材
在欣赏英文影视作品中,如何选择素材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教师在选择时应做到既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又能适应中职学生的现阶段理解水平。针对中职生的知识储备现状及其兴趣所在和教育的需要,我一直优先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地心游记》《月亮宝石》《圣诞颂歌》《威尼斯商人》《科学怪人》,还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极具教育意义的《死亡诗社》《街头日记》,以及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动画片《冰河世纪》《机器人总动员》,等等。当然,原版影视作品播放时间是比较长的,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裁剪。
2.安排适当的放映时间
放映一部原版电影一般要2个课时,再让同学进行学习交外活动,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譬如,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小组讨论、角色互换,模拟场景训练等方式,寓教于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听、说、读、写、翻译的能力。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注意课堂用语,不要对孩子多加职责,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对待学生的优点,要以芝麻换西瓜,夸大优点,从而让学生找到自信。禁止用不文明的语言教训学生,更不允许体罚,不要让学生心理晦暗。只有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走进学习的兴趣领域。
总之,开展职校学生兴趣英语学习已经是职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经深入调查,其后果令人担忧,针对现状,教育者就要拿出改善的方法。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当今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丽恒.试论高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09,(21).
[2]刘波.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10,(3).
[3]刘秀娟.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英语学习要身临其“境”
叶文娟
(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江苏常州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语言习得的合适语言环境,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和运用英语。教师根据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可为学生创设多种语言情境。教师可把课堂看做交际场所,借助实物、场景、简笔画、图片、幻灯片、投影、录音、体态语言、表情动作、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语言情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在动态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凭借体态语言、表情动作创设生动、舒展的语言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完整的社会人,尊重他们的个人情感,并始终不忘他们是孩子,有着童趣童心;而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生活中的大姐姐,和他们同学同乐。
学习4B Unit 7 At a snack bar时,我把自己打扮成waitress的模样,学生看到我这一副打扮很新奇,特别是对那顶帽子,所以让他们上台操练句型时都很兴奋,因为有那顶帽子戴,学生觉得自己真的好像是waiter或waitress。
又如,教学5B Unit 6 At a PE lesson,我让学生带着凳子到操场上,没有课桌。让学生在“为所欲为”的各种操练中学习了本课堂的新知识:Stand in two lines.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Bend your knees....再配上课文后面那富有节奏性的Chant,让学生感受这种轻快的节奏,伴随音乐练习,生活化的知识在情趣化的多元智能开启中得到了掌握,情境化的多元体验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只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教科书“活”起来,对它重组,让它“动”起来,发出声音。因为“活”的教科书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真实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创设形象、自然的教学环境。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流探讨,可能要用到3个课时左右。所以,我认为影视欣赏法可以每月进行一次,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课时的多少,适当安排影视播放的时间,或者让同学在课前观赏,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作为平时成绩。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根据中职生目前的英语听说能力,可以在最初的时候播放一些中英字幕、英文原声的影视作品,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慢慢变为单英字幕甚至是无字幕。
3.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
英文影视赏析最重要的就是带动学生进行英文对话交流。实践证明,影视赏析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只要有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就可在轻松并且愉快的气氛中用英文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影片,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英语口语,奠定学习基础。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
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详见下表)。所以,教师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
行直观教学,而laugh,cry,happy,excited,sun,moon,run,jump等单
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
识别速度表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辨认形状”,这个话题中的会话和单词都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我要求学生把认识的一些形状的物体或事先画好的图形(或组合图形)带进课堂,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它们,然后回到实际生活运用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趣、自然的动感情境。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它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的英语画面,创设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比如:在学习比较抽象的The seasons中的weather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边通过CAI观看真实的weather report,边学说:“Good morning.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warm in Changzhou...”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再现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巧妙利用电教手段,能营造出让小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环境氛围,小学生观看后,能了解西方的文化风情,了解中西语言的文化差异,了解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拓宽国际视野,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教Where are you from?这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我出示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国旗,还出示了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天安门、故宫,美国的白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大本钟……学生大开眼界,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很快掌握了新知识。
乐用电教媒体,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电教媒体创设的情境使抽象变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宛如置身于某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影片播放的实际意义,交流观看影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分享影片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有趣情节。
总之,在当前英语教学中,采用英文影视欣赏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学气氛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国外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是一个非常有实践意义的方式,值得推广。
摘要:在中职英语语言的学习中,英语技能的运用能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能。作者主要结合实践经验对中职英语影视欣赏教学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影视欣赏教学法,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小萍.英文影视对促进英语听说能力习得的优势[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21-122.
《影视动画欣赏》 篇10
关键词:英语影视,欣赏,公选课,综合素质
一、前言
影视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情节趣味性强, 故事情节完整, 容易引起共鸣。英语影视汇集了英语语言、文化、艺术、视听为一体, 透过英语影视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学习语言,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大学生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英语影视欣赏强调“欣赏性”, 通过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有较深思想内涵、艺术水准较高的经典影视作品, 适当介绍影视类型、文化背景、影视语言、方法等;通过对优秀的影视作品的观摩、分析、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 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素养和认知水平。
我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云南各地, 其中百分之九十来自农村。这些学生中学阶段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要求, 不得不整天围着课本看书、背书、解题, 整个中学阶段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电影更别说英语电影。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 学习语言, 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审美鉴赏水平, 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生活, 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有效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由本人为主讲教师, 联合了外语系另外两名任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申报了《英语影视欣赏》公选课。该课程不限专业, 学生既可以选择课程, 也可以选择任课教师。本学期有146名来自十个不同教学系的学生选择了该课程。本人任课的班71人。考虑到课时少, 值得观赏的影片多, 几位任课教师都提出了自己推荐的影片, 经过激烈讨论后, 最后确定了7部具有代表性的英文电影。然后我们各自或集体备课, 制作PPT, 共享教学资源。上课时, 要求学生先在老师的引导下观赏影片。在观赏的过程中, 有时候回放, 有时候暂停, 以便让学生能记录下一些重要的或经典的英语句子。看完影片后再根据所观赏的电影分组讨论, 由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作点评;课后再要求学生完成语言流畅、风格得体、观察细致、内容精当的影片中的人物分析和影视评论文章。
二、《英语影视欣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 感触颇丰。经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形式的研究和总结, 发现英语影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均有很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了知识, 丰富了生活
尽管大部分同学平时都很喜欢看电影, 但对于电影的发展历史、电影的类型等知之甚少。作为一门艺术, 电影囊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 以其独特的视角再现或展示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独特文化、社会风俗, 融语言、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电影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也为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文学、宗教、伦理、民俗风情等提供了更直观、更形象、更便捷、更全面、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资源。电影体裁的多样性, 如人物传记、民族史诗、科学幻想、战争风云、伦理、爱情、卡通等, 也让学生大开了眼界。电影是生活的浓缩, 人生的艺术再现。同学们在讨论电影《阿甘正传》时, 就谈到了影片融神话、历史和普通人物的故事于一体, 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 体现了当代人崇尚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哲理。阿甘是一个出生很不幸的人, 智商仅为75,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这种人不能成功;相反他却取得许多难以置信的成功, 他是一个足球明星, 一名战斗英雄和一个百万富翁。尽管阿甘的面前有很多困难, 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 勇敢地跑下去。影片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或许做好我们该做的每一件事, 生活就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回馈, 只要有一种坚持就会出现一个奇迹。影片不仅以电影艺术形式塑造阿甘形象, 而且透过其人物间接地展示美国二战后30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大大小小一系列事件:越南战争、中美乒乓外交、种族斗争、女权运动、水门事件、总统暗杀、毒品文化, 等等。
2.英语影视欣赏创造了真实轻松的听力、口语氛围,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 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态。欣赏一部优秀的英语影视, 感受电影艺术所带来的愉悦, 是大多数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看完电影《音乐之声》后, 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98%的学生对看电影学语言有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影视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学习语言的氛围,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学习者的焦虑感和消极态度。任何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进行的, 而电影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场景。学生在理解的同时, 也激发了他们开口说英语的热情。
3.优秀的影视作品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能鼓舞和激励学生, 坚定他们的信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影视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英雄人物通过影视展示出来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讨论得最激烈的是音乐片《音乐之声》。因为大部分同学毕业以后都要去当老师, 而且是到偏远的山区, 怎样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在探讨的话题。电影里七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还有他们的家庭教师玛丽亚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班集体。大部分同学都很喜欢玛丽亚的教学方法, 他们认为好的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 活泼、开朗的性格, 还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多以表扬为主, 因材施教;在七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16岁, 年龄最小的5岁, 有男孩, 有女孩, 玛丽亚能用她独特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 让所有的孩子喜欢她, 因而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也激励了他们当老师的信心。
4.影视欣赏可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 了解多元文化的世界,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电影是一面镜子,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它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英语影视欣赏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从多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认识,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电影《刮痧》是由中国著名导演郑晓龙在美国拍摄的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冲突的电影。整场电影处处都反映着中美文化的差异, 透着中国人的感性和美国人的理性。“刮痧”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医治疗法,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在用它治病救人, 可在美国却成了“虐待”儿童的罪证;孙悟空在中国家喻户晓, 人人爱戴, 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德, 却被美国律师反污蔑为野蛮、暴力的象征。同学们在讨论到这些文化冲突时非常气愤, 认为美国人在亵渎中国的文化。正所谓一个国家的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它有着若干年历史的积淀, 无所谓“对”, 也无所谓“错”, 我们不能对它进行褒奖。在中国父母打骂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没有任何的异议。而在电影中Daniels和Paul打架, 许大同当着老板的面不问原由狠狠打了儿子一巴掌。在美国, 小孩打架是非常正常的, 不需要大惊小怪;而在中国人眼中, 小孩打架是不对的, 是必须得教育的, 特别是大同的孩子打了老板的儿子, 这时不教育孩子就是对老板的极大不尊重。在中国父亲管教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都是被理解的, 但是在美国人眼中却是不可思议的,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虐待。
通过对影片的观赏、讨论和老师的及时引导, 同学们理解了种种文化差异, 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渴望。
三、结束语
一个学期的公选课结束了, 老师和同学好像都余味未尽, 关于电影里的人物和故事大家都有很多想法。总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同学们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生活, 拓宽了知识面, 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 练习了大量的听力和口语, 记录了许多经典的英语名句, 提高了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 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晓天.经典英语电影作品赏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康丽颖.电影课确实大有可为[Z].中国教育报, 2002, 12.
[3]曹霞.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界.
[4]刘浔, 李明.浅谈英文电影欣赏与英语教学[J].河北金融学院学报, 2008, (6) .
《影视动画欣赏》 篇11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而《影视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动漫专业的一门素质教育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将来生活、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不主动,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分析
对于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既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专门搞音乐研究的,他们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音乐课,不知道什么是乐谱,也不清楚学习影视音乐对他们有什么作用。所以,课程一开始就一味的去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只会导致学生听不懂,觉得学的东西不实用,不知在哪里用,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学。就是由老师先讲知识点,再欣赏音乐,然后老师再解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逻辑性强、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直接实践和及时做出反馈的机会。这种方法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单调。
二、教学改革及创新
1、明确《影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
《影音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影视音乐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音乐的制作过程、制作技术等等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特性与音画关系,学会鉴赏影视音乐,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中欣赏美、评价美的素质;了解影视音乐的设计特点、创配方式,学会分析影视音乐与设计影视音乐;了解影视音乐配置中的各种技术处理方式,学会对影视音乐进行技术处理。
2、正确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动漫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虽然音乐基础较差,但他们思维敏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这对他们深刻的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有很大帮助。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及时对教学内容和设置进行调整。以“常见节奏型”的教学为例,通过学生们都熟悉和喜爱的《西游记》片头曲和片尾曲进行教学,学生们容易接受,上课状态积极,课堂效果较好。因此正确的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样不但使学生们对本课程产生了兴趣、增加了责任感,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3、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可以采用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介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堂讨论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知识的积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观赏和讨论过程中自然学会本课的重点、难点,而且能使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充分展现以突出技能为主导思想的职业院校教学特点。
4、运用现代声光音像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手段
影音欣赏课上,聆听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是通过听觉来接受知识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听,单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现代声光音像技术运用于教学,给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直接感知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通过现代声光音像技术就可以得以清晰的展示,克服了教学在时空和地域上的限制,让同学们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更全面、丰富、深刻的审美体验。
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音乐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依靠为动画电影配乐来彰显个人音乐创作魅力的音乐人外国的居多,如日本的久石让、菅野洋子,美国音乐家汉斯.季默等。而遗憾的是,国内的动画作曲家,却大都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除了让同学们欣赏音乐大师的名作,如《狮子王》、《千与千寻》等,还要让让同学们多赏析中国的经典音乐,因为民族民间音乐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多去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才会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情怀。
三、结束语
影音欣赏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艺术结晶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变革,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就像向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勇.新课标下对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云南:民族音乐出版社,2008.5.
[2]谢萍,盛宏标.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J].湖南:音乐教育与创作杂志社,2009.1.
[3]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249.□
《影视动画欣赏》 篇12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动画
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的逐步深入, 应将新的视听元素引入低段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增加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活动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将动画与音乐欣赏相结合, 可使得音乐欣赏课的内容逐步丰富, 使音乐作品不再是单一的听觉艺术, 而是变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
一、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中
的动画形象应力图贴合小学低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联想习惯
低段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在音乐欣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老师应充分尊重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联想习惯, 力图使动画形象和所展现的故事情节浅显化、大众化。
1. 音乐欣赏课中运用的动画形象应力图贴合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作为一个小学音乐老师, 应充分尊重教育教学活动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 在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对象身上所存在的认知水平的差异, 并适时地弥补这种差异。所以, 音乐欣赏课的动画形象的运用应充分贴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现低段学生的认知差异, 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和想象力所发展的方向和规律。
2. 音乐欣赏课的动画形象的运用应符合低段学生的联想习惯
孩子对于音乐作品当中所蕴涵的美感的感受方式大多是联想, 而其对旋律形象的认知是通过对联想转换这种方式实现的, 这是符合人对音乐作品的认知的基本规律的。所以, 在低段孩子的音乐欣赏课动画形象的运用中, 老师应充分考虑孩子的联想习惯, 注重把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巧妙地搬进课堂, 既利于孩子感知音乐旋律的形象美, 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小学低段的音乐欣赏课中的动画形象的运用应服务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内容
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应认识到音乐欣赏课当中动画形象的使用是为音乐欣赏课这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服务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应适时注重动画形象的运用与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音乐欣赏课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是音乐作品的欣赏, 动画形象的运用只是音乐作品欣赏的一个辅助手段。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动画形象的根本目的是让低段的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主题思想, 感受蕴涵在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美和节奏美。因此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当中动画形象的运用一定要符合音乐作品本身的特征追求。例如:在引导孩子欣赏《四小天鹅进行曲》时, 老师把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和《四小天鹅进行曲》的旋律一同播放给学生, 四小天鹅的活泼、可爱、天真、浪漫的生动形象和跳跃、俏皮、紧凑的进行曲旋律融合得相得益彰, 使孩子逐渐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 对孩子感受作品之美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音乐欣赏课中教学动画手段的运用应力图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欣赏课的核心内容就是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主题, 感悟蕴涵在音乐作品当中的艺术之美。所以在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较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较为重要的。利用动画的视觉感知优势, 与音乐作品一道凸显课堂教学的欣赏内容应该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 从而对艺术作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引领学生学习《米老鼠进行曲》的时候, 首先播放了一段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 诙谐的动作、幽默的人物语言、夸张的形体动作给这堂音乐欣赏课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课堂气氛。这为今后的知识教学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 对学生感知音乐作品当中所蕴涵的思想主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影视动画欣赏》】推荐阅读:
动画影视创作06-24
影视动画音乐06-19
影视动画剪辑07-11
影视鉴赏动画电影08-11
动画专业影视广告09-18
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研究05-10
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10-03
影视动画的视觉设计07-28
影视动画场景视觉艺术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