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过程(通用9篇)
配合过程 篇1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各系统组织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 对疾病和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此, 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生理、解剖、病理的不同特点正确地配合手术。我院为一所综合性医院, 开展小儿外科手术多年, 平均每月施行小儿外科手术40例以上, 收治的患儿年龄1 d~14岁, 常见的病例有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急性阑尾炎、隐睾、幽门狭窄、肠套叠、肠扭转、先天性无肛门、创伤等。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基础麻醉、静脉吸入麻醉、骶丛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局麻等, 手术疗效显著,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1.1 心理护理
术前1 d由巡回护士访视患者, 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 与其沟通以增加熟悉感, 并尽量解除父母的疑虑, 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 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同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详细交待小儿术前禁食时间及注意事项, 共同配合使手术能如期顺利地进行。术日护士接患儿并协助麻醉医师在手术室门口先给患儿进行基础麻醉, 待患儿熟睡后再接入手术间。总之, 手术护士要有亲切的言语, 耐心、细致的护理, 使患儿有一种温暖、安全、踏实感, 从而安全度过围术期。
1.2 物品的准备
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 备齐抢救用物, 检查抢救药品是否备齐, 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 小儿手术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防止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因此不论手术大小均需开通吸引器, 备至手术床头, 选择好合适的吸痰器, 备好生理盐水;手术器械选用精细的刀、剪、止血钳、拉钩、小儿电刀头等, 婴幼儿手术, 需备好小儿约束带、垫肩用的布单。
1.3 调节室温
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 因此,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节好温湿度, 室温保持在24~26℃之间, 湿度在50%~60%左右。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术中体腔内冲洗液和输入的液体、血液应加温到37℃左右再使用。术中注意体温的监测, 防止术中受凉, 影响手术过程, 同时应避免术后发生肺炎。
2 术中配合
2.1 严格查对
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禁食时间以及术前用药, 皮试结果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 对患儿做到言语亲切、态度和蔼, 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多台小儿手术时, 需详细核对, 确保无误, 应有专人守护, 手术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 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保持静脉液路的通畅
为了缩短麻醉用药时间及手术等候时间, 我院均采取术前由病房护士对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 建立静脉通道, 术中要注意观察输液情况、输液速度, 保持有效的静脉通道, 确保术中输液、输血及麻醉用药。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 即出多少补多少, 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 速度以7~10 m L/ (kg·h) 为宜。
2.3 体位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 应立即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固定, 防止坠床, 应有专人守护。因小儿皮肤细嫩, 躁动不安, 因此, 固定约束带时应松紧适宜, 着力点应在关节处, 受压处要垫棉垫或治疗巾, 防止神经、血管损伤, 既要保证术野充分暴露, 维持原位不移动, 又要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 肢体伸展不可过度。协助麻醉师对患儿实施麻醉,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麻醉前再次检查吸引器, 接吸痰管及准备好生理盐水, 随时清除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及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小儿全麻平卧手术采用的体位是:肩下垫高, 头后仰偏向一侧, 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行气管内插管, 以利呼吸。
2.4 术前导尿
小儿对于导尿通常难于配合, 因此我院对于小儿均行麻醉后导尿, 以减少患儿的不适、哭闹以及恐惧。导尿时手法一定要轻柔, 避免动作粗暴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5 手术操作配合
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 暴露消毒区域时, 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 注意保暖。手术中需用电刀时应妥善放置好电极板, 选用小儿电极板, 放于肌肉丰富处, 防止烫伤。随时检查电刀、吸引器等仪器设备, 保持性能完好。术前、术毕根据手术部位, 认真清点器械、缝针、纱布等, 胸腹部手术,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认真清点台上所有器械、物品, 详细填好护理记录单,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小儿手术应选择精细器械、缝针、纱布等, 术中要稳、准、快、巧地配合好手术的每一个步骤, 如果术中患儿病情发生变化, 应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 巡回护士及时备好、备齐手术所需器械及物品, 与医生密切配合, 缩短手术时间。
2.6 病情观察
由于患儿对麻醉药品及手术刺激耐受性较差, 术中病情变化快, 因此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处理。一旦发生意外, 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2.6.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观察呼吸
术前禁食4 h~6 h, 婴儿禁止喂奶4 h, 术前2 h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吸引器并调试好, 使其压力维持在10 k Pa, 小儿鼻腔、咽喉狭小, 黏膜柔软、纤细, 但血供丰富, 纤毛运动较差, 所以易受感染, 也易引起阻塞,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呼吸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 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 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2.6.2 循环系统的观察
2.6.2. 1 心率、血压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低于8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脉压差<30 mm Hg则为轻度休克, 收缩压60~85 mm Hg为中度休克, 而低于60 mm Hg为重度休克。
2.6.2. 2 精确计算失血量
新生儿血容量为体重的10%, 2岁~3岁为8%, 出血量>10%易导致心力衰竭, 一个新生儿出血30 m L占血容量的10%, 所以在小儿手术时必须精确计算失血量, 做到及时输血, 防止休克。估计失血比较多的小儿, 在切皮肤之前准备好血。
2.6.2. 3 尿量的观察
术中注意观察尿量以及颜色的变化, 准确掌握患儿的情况。应测定每小时尿量, 正常尿量为1~2 m L/ (kg·h) 。小儿尿量>20 m L/h, 婴儿尿量>10 m L/h, 提示肾功能正常。
3 术后护理观察
手术结束后的麻醉苏醒期仍可发生恶心、呕吐、窒息等并发症, 因此也不可忽视这一阶段的观察及护理。需专人看护至呼吸循环稳定后送回病房, 途中注意保暖, 保持输液的通畅, 推车两侧拉L护栏, 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及呼吸,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因患儿躁动使引流管受压或脱出。护送患儿回病房后, 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情况, 术中患儿病情变化情况, 手术用药, 输血、输液情况及麻醉后注意事项, 交接各种引流管等, 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 小结
护理工作是手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各项操作规程, 要求做到准确、细致、轻巧, 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要精益求精, 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 更要求做到一针见血, 缩短手术等候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的进展情况, 遇紧急情况则要做到镇静、分秒必争, 尽量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所以优质的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配合过程 篇2
研究课题的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的过程
研究课题的方法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课题成果调查。
2、文献资料法:网上查阅资料、阅读家庭教育书籍。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方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践。
4、经验总结法:编写家教论文,分析家教个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调查收集资料,建立各项档案,科学制定方案。
2、剖析家长素养,走访特殊家庭,关注留守儿童。
3、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学员联系卡,定期培训家教理念。
4、自愿征订教材,家长自修学习。
5、家校密切互动,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
六、研究课题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8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配合过程 篇3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整体性的大工程,其内包含的小专业众多,例如土建、水暖、电气、消防等等。每一项小专业都会与其它专业有交叉合作,如果每个专业仅仅考虑本专业的施工作业而不与其他专业配合,势必造成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工程安全问题等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因此,专业与专业间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本文以电气工程施工作为主体,分析了其与其它专业在施工中的配合。
电气施工与土建结构专业的配合
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主体就是土建专业,而电气专业作为其配套专业与其配合的工作非常之多,难以一一枚举,此处仅以建筑防雷、管线预埋、线缆进户与开关灯具的安装几项主要的配合工作进行分析。
1.建筑防雷
当土建结构开始施工时,电气施工工程首先进行建筑防雷接地的工作,包括基础防雷接地、防雷引下线、屋顶避雷带、设备预留接地等。这些电气工程的施工都必须与土建结构专业紧密配合。例如防雷引下线的配合工作,当利用建筑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必须与土建专业做好沟通,找到需要的钢筋并做好标记,保证用来作为引下线的钢筋每层与每层之间焊接无误,呈贯通性连接,并与屋面防雷网进行连接,最后土建专业进行顶层工程时,需要将所有部位的防雷引下线在进行屋面防水工作之前做出屋面。如前期未作沟通,将会影响到土建专业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
2.管线预埋
建筑电气施工中,管线的预埋和土建结构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电气施工中的管线预埋分垂直预埋管线与水平预埋管线,都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暗敷管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因此两专业间务必密切配合。对于垂直预埋管线在墙体中的敷设,又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墙结构两种情况。前者情况下施工较为容易,仅需使用钢制线路套管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防止线缆移位即可。后者情况施工较为复杂,也是矛盾较多的环节,在砌体墙中进行管线暗敷时,务必提前与土建结构专业做好沟通,避开承重墙,并提前为管线预留通槽及凹口,并进行墙体承重能力的严格复核。对于水平预埋管线在楼板中的敷设,电气施工人员需要提前与土建结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楼板的布置方式并尽量使管线避开板的受力主筋位置,沿板缝敷设,减少管线交叉,避免工程隐患。
3.线缆进户
对于电气施工专业来说,首先需要与土建专业确认好进户线缆预留的轴线是否正确,例如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用材规格等方面是否准确无误,其次是需要在土建专业开展墙体防水工作前完成线缆进户,因为墙体一旦需要返工,进行二次防水处理十分困难也很难保证质量。作为土建施工方,最好也尽可能的配合电气专业做好预留工作。
4.开关灯具的安装
首先是开关插座的位置,由于建筑内门等内部结构尺寸不一,因此为了避免管线预埋阶段预留好的开关位置不在工程施工后期出现差错,电气专业务必提前与土建专业打好招呼注意门宽及门高,防止开关插座位置难以实现安装又进行二次接线。其次便是室内照明灯具的安装,由于这一工作属于建筑工程的收尾工作,也是直接关系到墙面工程的工作,因此务必提前仔细核对位置再凿孔打洞,避免返工而留下痕迹。室内照明灯具的安装工作一方面要求电气施工人员保护墙体墙面。
电气施工与给排水、暖通专业的配合
给排水、暖通专业作为建筑工程的另一大主要配套专业,与电气专业交叉合作甚多。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增多,留给电气与水暖专业的配套设备管线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两专业间往往碰撞,例如暖气片挡住了插座,电气管线横穿采暖地沟敷设,照明与通风检查井挤在一起难以检修等等,因此两专业间务必需要做好配合工作以便工程顺利进行。这两项专业配合时需要注意三项原则:一、有压系统给无压系统让路;二、水暖优先,电气让路;三、电气管线的敷设需在水暖管线的上方。两项专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需遵循上述“三项原则”,施工时提前沟通协商,安排电气布线与水暖走管等等各项工程任务。
电气施工与消防专业的配合
电气施工过程中会牵涉到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与消防专业关系密切,因此两者需要相互配合以免发生工程安全事故。
首先是电气施工中的布线、配电箱安装等环节,这些环节一旦出错例如绝缘材料不合格,乱拉线路等可能直接引发火灾,因此需要消防专业进行监督与警告。其次电气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废弃的材料,例如焊接时用到的氧气瓶,焊枪,插线板等等都是消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一般施工人员施工完成后常常随意乱扔,这样不利于工程安全,因此消防专业负责人需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此进行管理,电气施工人员也务必听从指挥。最后,在施工前施工管理方需要安排消防专业人员提前为电气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与责任意识的培训,帮助其提高消防意识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消防安全隐患。
结语
除了土建、水暖、消防三大主要交叉专业外,电气施工过程中电气专业还会与其它电气分包工程中的其它专业有交叉合作环节,例如网络、有线电视、建筑装饰等,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电气工程的质量,影响建筑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专业间的配合在施工作业中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与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为业主营造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
出诊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的配合 篇4
1 院前急救护士基本技能要求
掌握必备器械的操作, 如心电图机、除颤仪的操作及应急灯的使用;掌握院前急救的常规操作, 如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吸氧、吸痰、胸外心脏按压术等;进行乘车内操作的锻炼。
2 出诊前的准备
2.1 120电话接听要求
准确记录出诊地点;病人要求出诊的原因;120急救车的路径;对方的联系电话;简要指导一下病人的准备工作, 如止血方法、搬运方法、物资的准备。
2.2 出诊箱物资的准备
标准出诊箱配置、液体箱物资的准备、氧气的准备、心电图机、除颤仪的准备由当班人员08:00清点备用;电瓶、腕式血压计、床单、被套、担架、颈托等根据出诊需要而定;救护车氧气的检查由当班人员08:00检查, 车内氧气能保证途中5 h供氧, 完全适应山区的需要。
2.3 液体箱的物资
5%葡萄糖500 mL 2瓶, 10%葡萄糖500 mL 2瓶, 林格氏液500 m L 2瓶, 葡萄糖和生理盐水500 mL 2瓶, 0.9%生理盐水500 mL 2瓶, 20%甘露醇250 mL 2瓶, 血安定500 mL 1瓶, 5%碳酸氢钠250 mL 1瓶, 薄膜手套5双, 塑料袋5个, 卫生纸数张, 护理病历夹1个 (内附120出诊记录、120院前记录) , 碘伏1瓶, 夹板1套, 网袋2个, 特殊情况备绷带、电瓶、颈托。
3 到达现场的配合
协助医生将病人转入车内, 连接好车内氧气。如病人及家属不愿来院治疗者要在120出诊记录单上签字为证;如是110或其他人报警后到达现场无家属者, 要求在场当事人在120出诊记录单上签字并留下联系电话为证;如到达现场后病人已死亡者, 要做心电图作为客观证据并要求在场当事人在120出诊记录单上签字并留下联系电话为证。
选择大血管建立好静脉通道, 使用留置针, 确保液体和药物快速输入。如病人生命垂危不易建立静脉通道者, 将输液通道建立在皮下, 行皮下输液, 然后在寻找其他静脉再建通道, 以此保证液体输入, 避免纠纷的发生。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准备其他需要的物资, 如方便袋、卫生纸和必备设备等。
4 回院后的配合
配合过程 篇5
1 要充分重视检查治疗前的信息沟通
1.1 积极开展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
消化内镜是一项侵入性操作, 大多数病人对此项技术了解甚少, 普遍认为此项诊疗痛苦大, 对诊疗的安全性也存有疑虑, 存在畏惧心理。因此, 在检查治疗前, 内镜室护士应耐心细致地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同时主动向经治医生了解病人检查治疗方案, 与医生共同探讨病人心理、家庭、社会情况等, 针对不同病人的特点, 相互反馈信息, 及时进行沟通, 以增强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使病人及家属能从不同方面获得一致的健康帮助, 促使病人主动配合, 以最佳的心态进行诊疗。
1.2 技术准备
内镜室工作人员通常由各类医务人员组成, 其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资历也不尽相同, 若要在诊疗过程中做到配合默契, 医护之间的相互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沟通前, 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如事先了解一些诊疗方案的相关资料, 使之在与医生的信息交流中言之有物, 通畅顺利。在沟通过程中, 要注意听取医生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个别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医疗环节, 尤其是刚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要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参与医生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掌握病人第一手资料, 了解医生检查治疗的方式方法和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 增强现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好技术层面的知识储备,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3 器械准备
依据诊疗方案, 严格按要求做好医疗设备、器械、各种物品及精神上的准备, 保证内镜医疗设备及附件状态完好, 满足检查治疗的需要。注意了解掌握不同医生的个性、诊疗习惯及操作特点, 包括:手套型号、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 因人而异地做好各项器械准备工作, 尽量做到尊重并满足医生个性特点, 避免因备品不当而影响诊疗进程或医生情绪的情况发生, 主动为医生提供人文关怀。
2 强调搞好检查治疗中的协作配合
2.1 端正思想, 树立全局意识
在检查治疗中, 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医护工作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医护之间要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双方都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作用, 一切以诊疗工作和病人为中心, 凡事要协调商量好, 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 互相理解支持, 搞好协作。通过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护关系, 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环境, 愉快的工作心情, 有利于消除医护彼此间的隔阂与矛盾, 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2.2 分工不分家, 实现互补
在检查治疗中, 护士一方面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分散其注意力, 以消除病人的畏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有无不适反应, 发现问题要准确判断, 及时报告,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检查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容易疏忽遗漏的细节应相互提醒, 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2.3 规范医护人员的语言交流
检查治疗中医护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 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要简练、清晰、明确, 对关键词语或不明确事项护士应重复询问一遍, 以免发生误解。切忌语言答非所问、含糊不清, 不懂装懂。严禁在诊疗过程中说一些与检查治疗无关的话题。否则, 一方面容易分散医生注意力, 影响操作质量;另一方面还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影响, 极易引发护理纠纷。
2.4 注意医护人员之间的操作配合
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是一项专门技术, 需要医生与护士共同操作完成, 因此决定了内镜护士必须是具备良好专科理论和娴熟操作技术的专科护士, 同时又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与内镜医生要密切配合, 协作完成内镜检查与治疗。任何一方的业务技术不过硬、医护配合不默契, 都可能影响内镜检查治疗, 引起医生或护士不满意而产生医护矛盾。作为内镜室护士要重视每一次检查和治疗, 熟悉且掌握内镜检查治疗的每一步骤, 每一环节。工作时要精力集中, 严格按操作常规操作, 动作要稳、准, 积极认真, 满足医生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只有医护操作熟练, 配合默契, 才能使内镜检查治疗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保障。
3 要认真关注检查治疗后的信息沟通
3.1 加强诊疗后的信息传递
检查治疗后, 内镜室护士要及时向门诊和病房经治医生汇报病人情况, 向病房护士交代注意事项。加强治疗后病人访视, 了解掌握病人后续情况。以不断改进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 保证内镜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3.2 注意交流总结
检查治疗后, 内镜室护士应注意征求内镜医生意见, 就检查治疗操作情况总结经验, 交流体会, 了解专科医学发展动态,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通过沟通和交流也增进了医护人员的相互了解和感情。
配合过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本院通过子宫下段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387例, 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3~46岁之间, 平均的年龄是28.5岁。属于胎儿宫内窘迫的患者共168例, 羊水过少的患者共76例, 脐绕颈的患者共15例, 胎膜早破的患者共11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共29例,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共8例, 羊水过多的患者共14例, 巨大儿的患者共37例, 胎头下降停滞的患者共9例, 活跃期停滞的患者共8例, 双胞胎的患者共5例, 胎膜早剥的患者共2例, 过期妊娠的患者共3例, 前置胎盘的患者共2例。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经过产科的检查, 没有合并症和内科其它的疾病症状, 采用的手术方式都是横向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法;使用麻醉的方式都是连续的硬膜外麻醉。
1.2 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1.2.1 在患者手术前的各项护理
首先是针对患者在心理上的护理, 要求患者在手术前1 d, 护士要进行手术前的探访, 详细并充分了解此时孕妇的心理状态, 然后根据孕妇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上的疏导。认真的向孕妇介绍实施手术的主治医生, 在手术过程中须要注意的事项, 指导手术后患者的卧床体位, 手术中使用的麻醉等相关的知识, 让孕妇有安全感, 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实施手术。其次是对于手术中皮肤和胃肠道的护理准备, 护士要知道患者在手术前12 h内禁止饮食, 在4 h内禁止饮水, 把需要切口手术的皮肤进行清洁, 做好常规的备皮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工作。最后就是安排孕妇进入万级层流净化的手术间, 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4°~26°, 湿度达到50%~60%。护士要提前备好薄棉被, 备好手术中使用的电刀电凝与中心吸氧以主中心吸引, 还有监护仪器等。在手术必备物品的准备上, 护士要提前准备好无菌包和小盒子以及盆腔拉钩, 手术贴膜、5 m L注射器、16号导尿管、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各种缝线及缩宫素等, 以上的物品都要进行灭菌并达标后才能使用。
1.2.2 在患者实施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
护士在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的病历详细核对患者住院信息, 仔细地了解患者在手术前准备的情况, 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并填写在手术中安全的核查表。然后帮助孕产妇平躺在手术床上, 对患者进行麻醉时, 采取左侧卧位法, 注意患者的上肢外展<90°角, 避免患者损伤臂丛神经[3], 妥善的固定好留置尿管, 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手术的操作, 建立好静脉通路, 帮助好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椎管内的麻醉[4]。在手术过程中,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查对制度, 认真核对好患者的信息, 以及所用器械的数目及名称, 认真填写好手术护理的记录单后签名。其次还要协助手术主治医生穿上无菌手术衣, 并吸取缩宫素40 U做备用, 在手术中,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手术进展情况, 并确保孕妇的身体没有受到挤压, 并且不能受到金属物品的干扰, 同时, 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静脉通路和留置尿管是不会通畅状态[5]。等待患者手术结束后详细认真地检查皮肤有没有破损, 最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时要和病房的护士做好床头交接事项。针对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必须按照科学的护理方法, 及时关闭中心吸氧及负压吸引装置, 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定期的检查。
2 结果
通过对剖宫产患者系统的护理, 不仅有效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且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状况, 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无一例患者出现意外状况, 全部顺利的度过了手术期, 手术以后的伤口共11例, 感染率是2.8%, 经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通过该次研究证明, 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密切的配合好手术中的各项事项, 就完全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从而更好地减少患者医院感染以及手术后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也能降低新生儿出生的窒息率, 有效地促进了产妇快速的康复。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到麻醉开始前, 要采取左侧卧位法, 这样可以减少孕妇在妊娠晚期时, 并改善了胎盘对胎儿营养的供给以及气体的交换。在麻醉完成后, 护理人员可以给孕妇的腰部垫个软垫, 以避免孕妇因为巨大子宫长时间的压迫, 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如果通过严密的手术护理配合, 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孕妇大出血, 并且确保孕妇的安全,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地促进身体康复[6]。尤其在胎头漏出子宫切口后, 护理人员要立即给孕妇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 等胎儿取出后再给予缩宫素40 U的子宫体注射, 只有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量。
另外, 产褥感染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才能更有效地避免产褥感染症状的发生, 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率。孕妇在打开子宫后要及时的抽吸出羊水, 从而杜绝因羊水进入腹腔而引起感染, 或者进入循环后引起弥散性血管内的凝血[7]。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 在宫腔内使用过的纱布不可用再用于其他部位, 手术中护理人员可使用碘伏纱布擦拭宫腔, 可以更好地稀释子宫的内膜组织, 减少切口的感染, 并有效地降低了组织活性, 从而减少了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现象的产生。
综上, 通过临床的实践可以证明,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不仅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遇事要保持冷静与沉着, 而且还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继红, 李立军, 关美芹, 等.剖宫产术96例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4 (16) :211.
[2]潘春美, 夏慧君.40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6 (32) :165.
[3]李晓燕.王茹茹.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巧年回顾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17) :3674-3676.
[4]倪丽虹, 马美琦, 褚林芳, 等.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8 (1) :92-94.
[5]梁玉议.17例危重心力衰竭孕妇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29 (3) :147-149.
[6]范燕红, 杜放辉.舒适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 20 (7) :138.
配合过程 篇7
当一个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项目的外形、功能、结构、安全性、实用性,都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才能为施工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旦各专业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合,就会造成工期延长、项目成本增加、建筑项目使用性和安全性降低等问题。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筑设计单位,都应该重视并能做好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的工作。
1 技术上对各专业协调与配合的要求
随着现代建筑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于技术质量的要求也相应的提升,其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一定的施工条件、技术,并且要与其他专业达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与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各自的专业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每一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现代建筑越来越强调个性化,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与协调配合的难度。一旦各专业的施工关系没有调配好,各专业没有进行有效的配合,就会增加各专业技术操作的难度。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开始大量应用新的、有效的技术,如果施工人员未能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也就为施工的质量问题埋下隐患。
2 管理上对各专业协调与配合的要求
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专业的协调性与配合度。现代项目工程的建设大多采用承包和分包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就难以实现对某个专业的工作范围的具体内容。设计单位一旦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很可能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责权不明、管理不善的问题。各专业的施工人员各自为政,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而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施工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项目推诿,无人负责的情况。
施工中的各专业是组成施工的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进行有效的协调。而管理部门(人员)在其中就是起到相互连接、相互共同、统筹兼备的作用。管理人员必须多与每一个专业的施工人员沟通,了解他们对施工空间、时间等条件的要求;对可能产生之间矛盾的专业要多组织沟通,协商,寻求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3 施工过程中有效提升各专业协调与配合的措施
3.1 加大对协调工作的重视
上文详细阐述了管理在各专业协调与配合中的重要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对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项目设计的初期就要未雨绸缪,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方案。而不应待到事情发生后,再来思考解决方案。虽然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需要耗费的更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严重影响了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管理人员一般也是项目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对设计、监理和施工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多用用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结合自身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重视各专业协调与配合工作。
在协调与配合的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大自己对于协调工作的重视,才能下意识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注重与各专业施工人员的沟通技巧。
3.2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大多数专业的施工人员对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计划实用性并不强,尽管在当初设计制定的时候井井有条,有理有据,可一旦实施起来就很难发挥预计的效果;二是管理人员对于施工各专业的了解有限,在实施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各专业的施工要求与条件,导致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更加混乱。目前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是从学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在制定管理计划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这不仅对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没有好处,还可能会加大工作管理的难度与提升。
要想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或计划,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日常工作经验的累积,还要针对一些会影响施工智联的关键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了解人事、管理技术、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各专业协调与配合工作的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与规划。在建立管理模式之初,就需要为其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建立好目标和责任,让大家意识到各自在协调与配合管理中的角色与意义,进而提升整体的协调与配合度。
3.3 注重各专业协调与配合管理中的细节
(1)设计图纸方面:设计图纸是保证项目建设施工质量的基础。好的设计图纸,能大大减少协调与配合工作的问题。在设计图纸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各专业协调与配合的演练。大多数的设计人员对于自己所设计的部门,能够达到良好的完整度与严密性,但对于其他的专业的施工就一定能做到有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设计人员要重视图纸会签,对图纸设计到的各专业都积极的落实,及时发现图纸的问题,多向专业的施工人员请教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升设计图纸的实际操作性,并在图纸层面上就尽可能的解决相关问题。
图纸会审是技术较低与调节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各专业施工交叉与工作协调两方面。先就图纸中所反应的施工问题进行协调,那些专业可以先施工,施工的空间、范围、程序是怎样的,如何与之后的专业施工衔接起来。随后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含义及各个施工环节的内容,以减少在交叉施工中所产生的矛盾。
(2)协调管理方面:协调管理工作必须自始至终都由专人进行,不要随意的更换。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建设单位选出,其不仅是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还需要对施工中涉及到的专业与其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工序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才能做到统筹兼备,合理协调,保证各专业都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效果。
(3)协调组织方面:工程项目的协调工作是一个系统的,需要循序渐进完成的工作,需要一个专门协调组织,而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专业人士完成。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监理组织是非常必要的。管理制度的建立重点要放在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建立。责任制度是奖惩制度的基础,对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对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施工的进行,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也会更加的具象化。管理人员、管理部门和监理组织必须通力合作,共同检查,努力将问题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监理组织可以定期组织会议,就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讨论,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交叉施工。协助管理人员完成协调工作,明确各个施工人员的施工顺序与责任,提升这个施工团队和管理团队的统一性。
4 结论
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管理人员必须从意识上重视对各专业的协调工作管理。从技术上和管理上两个层面加打对协调工作的管理。重视设计图纸、图纸会签、会审等质量,将能够在图纸方面解决的问题解决,为之后的各专业的施工协调与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重视协调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专用性,建立协调组织和监理组织,协助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各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工作。只有重视并努力提升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尤其是较差施工环节的施工顺序与施工,才能为施工质量提供最优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江涛.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各专业工种的相互协调[J].河南建材,2011,(01):156-157.
[2]赵西功.如何协调好建筑安装过程中的施工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180.
[3]石磊,刘国文,吕玉德.加强工程项目各专业之间协调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18):449.
[4]陈雁居.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各专业工种管理与协调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11):157.
配合过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1~12月在口腔修复科就诊的86例牙体缺损行全冠修复的患者, 年龄20~40岁, 其中男40例, 女46例, 共86颗患牙, 患牙位置均为36或46,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44例) 和对照组 (42例) 。
1.2 方法
材料包括高速手机、金刚砂车针、排龈线、排龈器、抛光车针、托盘、硅橡胶印模材料、临时冠材料、咬合纸、比色板。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接诊、操作完成。两组牙体预备标准为:颊、舌面均匀磨除1.2~1.5 mm牙体组织;邻面均匀磨除1.0 mm;合面预备1.5~2.0 mm间隙。预备内线角圆钝的90°肩台, 宽度为1.0 mm。实验组严格按照行四手操作原则, 医护配合共同完成。医师进行常规牙体预备、排龈、印模制取、临时冠制作、比色。护士负责器械准备, 在工作区域2~4点位吸唾、保障术野、协助医师通过吸唾管保护患者软组织, 关注患者感受, 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缓解患者恐惧感。调制印模, 协助医师缓解患者取印模时的不适感。完成操作后, 进行座椅和器械消毒, 协助医师交代复诊前注意事项。复诊进行器械准备, 协助医师消毒、粘接修复体, 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对照组全过程由同一医师独立完成, 包括:牙体预备、排龈、取模、比色等。护士仅负责准备器械、托盘, 调拌印模材料。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的操作时间、牙体预备标准率及患者满意率。操作时间以医生术前沟通后准备进行操作开始, 直至患者离开椅位截止。患者满意度以术后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操作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操作时间为 (20.36±3.14) min, 对照组为 (35.25±4.33) min, 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15, P<0.05) 。
2.2 牙体预备标准率比较
实验组模型牙体预备标准率为90.91% (40/44) , 对照组为73.81% (31/42) , 实验组模型牙体预备标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 P<0.05) 。
2.3 患者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5.45% (42/44) ,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0.95% (34/42) , 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 P<0.05) 。
3 讨论
牙体预备是修复科的基础操作, 需要进行唇颊面、舌腭面、近远中面和切合面的预备。牙体预备的形态关系到修复的成败, 直接影响修复体的固位、美观和牙周健康[2]。因此牙体预备过程中对医生的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然而独立操作过程中, 医生为了保证术区清晰既要牵拉又要吸唾还要顾及患者感受, 分散其注意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效率, 增加了软组织损伤率。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已逐渐成为口腔修复科常用的技术[3]。如果在诊疗过程中具备四手操作的条件, 患者可以舒适放松的平躺于治疗椅上, 医护配合进行牙体预备、传递器材, 医生的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4]。
本试验对比研究牙体预备过程中是否进行四手操作, 就操作时间、备牙标准率和患者满意率三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手操作组的操作时间、备牙标准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临床工作中, 牙体预备配合四手操作不但可以提高牙体预备的质量、医师工作的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率, 而且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 如果条件允许, 四手操作的护理配合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黄杏颜, 詹春华.四手操作在正畸粘结托槽中的护理配合.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5) :34-35.
[2]李建美.四手操作对冠修复牙体预备过程的临床效果.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 (11) :1357-1358.
[3]于丽, 吉丹华, 蒋珊, 等.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烤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5) :1438-1439.
配合过程 篇9
1 变压器的倒闸操作要点
变压器的本体瓦斯保护、调压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及其它保护投入运行后, 才能基于额定电压进行冲击合闸试验。通常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 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 其主要目的是起到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的作用, 由此可见, 设置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量的多少及具体的位置, 需要综合考虑变压器的绝缘安全、降低短路电流以及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等多种因素。在投切变压器的过程中, 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刀闸应接地, 这样在进行倒闸操作时断路器出现三相不同期动作或者非对称开断等情况, 可以有效防止电容传递过电压或失步工频过电压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进行变压器解列操作时, 对中低压侧所带负荷的分配情况要密切关注, 不得由于倒闸操作导致变压器过负荷, 可以采用分段或母联开关进行解列操作。在并解列操作过程中, 继电保护要保持投运状态, 然后根据电网实际的运行方式确定出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拉开。很多变压器通常设计用旁路带路运行,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各侧高压开关的检修。比如500k 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就设置了旁路开关, 这种设计二次回路最大的特点就是, 纵差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 其利用变压器各侧外设的独立电流互感器, 变压器后备保护, 比如复合电压方向过流或过负荷保护等利用的是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 非电气量本体瓦斯及调压瓦斯保护不会发生变化。
2 母线倒闸操作要点
在进行母线的倒闸操作过程中要与母线保护的特点密切结合。一般情况下, 母线保护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母线电流差动保护是根据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 通常要求较低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变电站会采用这种保护方法, 只需采用正常操作流程即可, 没有其它特殊要求。如果双母线的作用是固定连接, 一旦其固定连接及正常运行方式受到破坏, 如果故障点在区外, 则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如果故障点在区内, 则会失去选择性, 需要将两组母线同时切除。由此可见, 在该种保护模式下, 如果破坏了双母线的固定连接, 保护装置宁可失去选择性也尽量不要停用。
2) 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差动保护, 该保护模式的起动判断依据参考的是经速饱和变流器的总差动电流, 对母联电流及总差动电流的相位加以比较, 然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母线。一般对于并列运行的双母线而言比较适用该模式, 操作过程中, 母线断开, 保护就会失去选择性, 当某个单元的两个刀闸同时处于合位状态, 则双母线就转换为单母线。
3) 母线电流比相保护, 其采用按相位比较母线上所有元件电流相位原理构成。基于这种保护模式下进行倒闸操作时, 保护装置要始终处于运行状态, 如果出口回路的装置无法自动切换, 则进行倒闸操作后, 被操作元件的跳闸连片、片合闸放电连片等就会切换至比相出口回路, 其与所接母线相对应。
4) 比率制动原理的母差保护, 在该保护模式下, 如果母线内外发生故障, 就可以利用各回路电流与差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来确定。倒闸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各点的对应, 包括电压互感器的切换把手、保护配置切换反手、每个单元的刀闸辅助接点位置等等。
3 输电线路的倒闸操作
相比之下, 输电线路运行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并且不同的输电线路, 其结构特点、实际长度、运行方式以及相对重要性也存在差异, 所以在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通常对于中低压线路而言, 常用的保护装置包括电流电压速断、过电流、纵联差动与横联差动以及其它的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等。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所反应的电气物理量各不相同, 因此倒闸操作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如果线路上所设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只能将输电线路一侧的电流量反应出来, 则要将保护装置所需的电压互感器、高压开关、刀闸等均需被串联到被保护线路的一次回路中, 高压开关、刀闸对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进行直接控制。所以输电线路的倒闸操作按照正常的操作原则进行即可, 保护装置在送电前投入运行, 断电后再退出。如果线路所配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只反应输电线路一侧的电压量, 则母线电压互感器就会提供保护装置所需的电压, 在母线电压互感器带电, 无论输电线路是否处于带电状态, 保护装置均能够测量到电压。输电线路倒闸操作过程中, 如果一组母线电压互感器处于停电状态, 则要并联另外一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 并完成切换, 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保护装置测量电压与线路保持同步。如果输电线路上的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反应出一侧电流, 而且也会将本侧电压复合物理量反映出来。倒闸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保护装置中测量部分母线电压互感器电压与线路带电保持一致。
4 专旁代线路操作过程中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代路前必须将旁路定值区切至代线路定值区, 并退出光纤差动保护。因为如果不按定值区投入代线路运行会造成线路发生故障时开关拒动或误动。在合环时旁路会分一半的电流。如果光纤差动保护不退出, 线路会有差流, 也会造成误动。合环时先退所代线路重合闸, 再投入旁路重合闸, 不可两套保护重合闸同时投入。如果同时投入, 有可能在这时发生故障。而开关两次重合, 对故障点造成更大的冲击。开环后将光纤通道由线路切至旁路位置, 正常后再投入旁路光纤主保护, 通道切换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发生故障, 造成开关误动。所以要先把保护通道切换再投主保护。
5 结语
所有的倒闸操作要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完成, 保证操作安全, 运行人员就应熟知其原理, 熟悉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规程, 做好保护与一次设备的配合, 注意基本要求和事项, 做好操作岗位培训, 保证正确操作, 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覃家露.母线保护在变电站母线倒闸操作时的处理[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10.
[2]张春鹏.试论电气设备倒闸操作与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关系[J].民营科技, 2011.
[3]仝循虹.浅谈母差保护在倒闸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学之友, 2011.
[4]宋江华.倒闸操作中的保护回路调整[J].电力安全技术,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