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络小说

2024-05-08

女性网络小说(精选12篇)

女性网络小说 篇1

一、女性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网络小说的题材类型的多样化,女性网络小说的题材类型也是越来越新颖独特。女性网络小说也根据其不同的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 :(一)就其原创性而言,女性网络小说可以分为原创和同人 ;(二)就其性向而言,女性网络小说可以分为言情、 纯爱、百合、女尊和无CP五种不同类型 ;(三)就其时代而言, 可以分为近代现代、古香古色、架空历史和幻想未来 ;(四) 就其风格而言,又可以分为悲剧、正剧、轻松和搞笑。对于一名女性网络小说的受众而言,他们认可或者说喜欢的小说类型会是符合其中一种或者是同时包括几种不同要求在内, 受众会根据自己自身的喜欢的类型去进行小说的阅读。同时女性网络小说占据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言情小说,女性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女性网络言情小说又有着不同的类型, 但确是在女性网络小说的划分基础之下的一个细分,因此女性网络言情小说可以进行以下划分 :从时代、题材来划分, 女性网络言情小说可以分为校园言情小说、都市言情小说、 民国言情小说、古今穿越言情文、古今重生言情文等等类型。

女性网络小说从以早期的校园言情文、都市言情文和古代言情小说(不包括穿越文和重生文,仅仅是指古代言情正剧)到如今的校园言情文、都市言情文以及各种类型的古今穿越文、古今重生文和古代种田文等等纷繁复杂的言情小说类型。其中的言情小说作品虽然都是以言情作为其作品的主旋律,但各个文章的作者都力求在自己小说作品中突出自己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并以此来抓住读者受众的目光,所以除开言情之外,女性网络小说中就会设定不同的背景,或是校园或是都市或是穿越以至于是重生等等来锁定读者受众的目光。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作品可谓是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也存在着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女性网络言情小说就其作品内容而言,虽说优秀的作品很多,但是内容低俗的作品也不在少数,这一现象也是从其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创作是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网络作为小说创作和发表的载体,小说作品不会经过严格的审核,除去其违禁的部分之外不会深究其作品深层的内容方面的是否低俗的问题。 这也是女性网络言情小说发展现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也是其以后发展中的不得不正确面对的网络小说发展的问题。另外,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雷同也是给读者受众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二、女性网络小说的特点

长期以来,女性网络小说基本上是以言情小说作为其主要的写作方向,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女性言情题材的雷同化和读者受众对小说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渴求,出现了以言情作为小说主旋律的穿越文、重生文等各种题材的女性网络言情小说以及因为同性恋而创作的女性百合文甚至还有女尊文、无CP文等等。介于以上的内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女性网络小说的特点 :

(一)女性校园都市言情文仍然占据大部分网络小说市场。以当红网络作者顾漫的两部网络言情小说《杉杉来吃》、 《何以笙箫默》为例,《杉杉来吃》是现代都市言情小说,描写了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和霸道总裁的“大灰狼和小红帽式”的爱情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很符合当下还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对于职场爱情的向往,而顾漫轻松略带一点诙谐的文风更是让读者受众直呼大爱,从而引发了网络小说总裁文的热潮。而《何以笙箫默》是一部校园都市言情小说,顾漫描写了一个因年少时的爱恋因为年轻气盛而分开,分别七年之后再相见从而一生纠缠的爱情故事。学生时代的情感大多都因为彼此的不够成熟或是种种原因而未果,但是学生时的感情又是最真挚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顾漫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编织了这样唯美又感人的爱情故事,让读者去缅怀和憧憬这样一段爱恋。校园都市言情文的忠实受众莫过于是在校的学生,这样的言情文可以给她们以憧憬和希望,幻想自己就是女主角,也正是没有步入社会才有资格保有这样做梦的资格。

(二)女性穿越重生言情文逐渐成为新宠。随着《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热播,作为穿越小说的宫廷剧成为网络作者的大爱,他们纷纷效仿利用穿越这一题材类型开辟了网络言情小说的新方向。近几年来重生文也和穿越文一样也是网络作者的大爱,他们可以肆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小说创作并且不会受到一些历史的限制可谓是什么都是作者说了算。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作品内容与历史史实的不相符,有的小说为了避免这一点写架空历史的言情文,随人这样会给作品带来新颖性和独特点,但是没有事实相符的小说只会让读者活在想象之中。

结语:

女性网络小说的发展态势是非常好的,但是还是要网络小说写手们注意要保持自己的写作文风和高姿态,内容低俗类的作品就不屑写之吧。同时还要求网络小说管理者审核者作好其把关人的作用,抵制低俗作品的入网。

女性网络小说 篇2

李宗刚

泰安师专学报1990.3-4.丁玲无疑是五四文学的现代精神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女性作家,其存在价值不仅在于她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作家,而且还在于她是一个女性作家,尤其是一个敢于并擅于大胆展现已经觉醒了的现代女性的作家。在五四文学中,尽管也已经诞生了像冰心等具有现代性的女性作家,但是,像丁玲这样已经完成了自身的现代性转换的女性作家,还是不多见的。因此,丁玲作为五四文学精神的传承者,其一出现,就迅疾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以在作家如林的现代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丁玲的小说往往独出机杼,尤其是她的女性小说,常以其鲜明的独异性而赢得社会的强烈反响。正确地把握作家的独异性是我们认识一个作家的前提,作为在女性小说创作中取得了卓越成绩的作家丁玲所表现出来的独异性是什么呢?

对于被社会所抑制的女性的情感意识和心理世界的深入发掘和真诚的袒露,构成了丁玲小说的最基本的特征。

丁玲小说的特征并不像一般论者所认为的那样: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浓郁的抒情笔调。虽然丁玲的小说中的确含有这样的基因,但是,这在和其同时代作家的比较中,难以成为丁玲所独有的特点,如鲁迅的《伤逝》和郁达夫的《沉沦》,就都含有如此的抒情笔调。丁玲的小说首先注重的是人生中这样的方面:被社会所抑制的女性在情感、意识和心理的世界中所激起的情感反应。这才构成了丁玲的小说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异性方面。

《梦珂》是丁玲最早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凝结了丁玲对于女性的觉醒后的命运的思考,显现了丁玲小说的独异性的某些端倪。这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命运的强烈关注与深刻思考。像梦珂这样的女性在人的意识复苏之后,一方面追求独立的人格和挚真的爱情,另

一方面则是社会对于独立人格的压迫和对于爱情的亵渎。据此,小说展现了在被社会抑制下的梦珂的情感意识和心理的曲折的反应方式。这为丁玲后来的文学创作定下了一个基调。

莎菲的出现不仅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规范和理想要求的一种反动,同时也在“五四”的文坛中有着其独异的价值。莎菲这样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苦闷者,正是人的感觉体系在恢复了人的知觉之后才具有的一种精神体验,也唯因人的精神的复归,才使莎菲具有了如此之多而苛刻的要求,也才会使莎菲所受到的社会的抑制更为强烈。由此而造成的精神冲突也便更为激烈,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真面日便暴露得更为彻底。难怪茅盾早在1933年就称莎菲“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1]整个作品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初步具有现代精神特质的人的必然的历史的合理的要求与社会对于这样的要求的抑制而使之不得实现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个居于被抑制的情况下的女性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本来,像莎菲这样觉醒了的知识女性,作者可以从许多的侧面来展现她的精神世界。并且就其成长的过程而言,作者也可以选择她人生历程的其他阶段。但是,丁玲并没有像鲁迅那样,写莎菲如何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勇敢地去追求幸福的爱情。尔后,在这一切获得之后又心安理得地生活于另一个藩篱之中;也没有像茅盾那样写一批觉醒了的知识女性是怎样地随着时代的汹涌的波涛而沉浮的“时代女性”。这如果和其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作家相比较,丁玲也没有像淦女士笔下的女性那样仅停留在挣脱旧礼教的束缚,勇敢争取恋爱自由的叛逆那样,更和冰心作品中所咏颂的母爱和自然相异趣,丁玲所关注的是女性在背叛了过去向未来迈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苦闷与绝望,同时,在苦闷与绝望挣扎却不怀恋过去的认识状况。因而,莎菲的出现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尤其是那些“从小就离开家,在外面混”的追求着的一代知识者,他们虽然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来到了一个相对的自由的地方,但还未来得及品尝由此而带来的幸福的体验,便已经又陷入到另一样的寂寞、孤独,苦闷和绝望的窘境中,正是在着力发掘社会对于现代女性的情感意识的抑制这一层面上,使《莎菲女士的日记》获得了共鸣的基础和成功的条件,由此也形成了了玲小说的独异性特征。

如果说《梦珂》只是对于女性命运做纵向的展现的话,那么《莎菲女士的日记》则可以看作是对于女性在受到社会抑制的情况下的横断面的剖析。但其总的特征则都在于它发掘被社会抑制下女性的内在世界的变化和反应。作品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个知识女性在对于爱的追求这一横断面上所经历的浮躁、苦闷乃至绝望的情感和意识的艰难过程。

在丁玲嗣后创作的影响广泛、争议颇多的《在医院中》和《我在霞村的时候》等小说中,丁玲的文学世界虽然相对于二、三十年代已有了质的差异,然而,丁玲小说所形成的那种独异性特征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丁玲区别于同时代的作家之处,就在于高标自我的特性的文学独异性特征,这甚至贯穿了丁玲小说创作的全过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丁玲的文学创作成败的试金石,当丁玲自觉地坚持自己的这一特征时,她的小说就会有其独异性的价值。否则。她的小说就会显得缺乏一种文学上最可贵的个性特征,从而使之消融于同时代的类似的创作之中。

在《我在霞村的时候》这篇小说中,丁玲并没有企图写成一篇旨在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恶的声讨檄文,而是取此为背景,写了一个名叫贞贞的姑娘在不幸沦为军妓后重新回到故乡所引发起的情感、意识等心理反应。它犹如化学中利用PH试纸来测定化合物的酸碱性一样,通过贞贞这样的一个有独异性的女性测验出了中国这个普通的乡村的文化上的“酸碱”的特性。可见这篇小说旨趣在于解剖自我的民族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仍然用中国遗传了几千年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女性。她本来是不幸的,理应受到人们的同情,然而,人们却没有同情她,反而因为她失却了贞操鄙夷与诽谤她,并因为她曾经勇敢地追求过爱情而横加非议和指责。这样的文化环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二十多年后的中国的封闭而凝滞了的乡村,是相当普遍的。虽然这篇小说离当时所倡导的文学为抗战服务的方向远了一点,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切中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一个要害部位,即文化的改造的历史使命仍然是艰巨的。

丁玲的《在医院中》也同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显著特征。在这篇小说中,丁玲以其独异性的视角,径直地寻找到了属于自我的艺术天地,医院本应充溢着现代文明,是现代文化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由于多是还未来得及改造的小生产者,因而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既有的文化观念来观照周围的一切,包括对于人的价值的评判的标准,因此,他们的观念世界中,存在着对于健康发展的、具有现代性品格的人的一种本能排斥。作品就是遵循着女性的情感意识的发展被这样的“小社会”的抑制而展开了艺术构思,从而使这部小说在解放区的类似文化语境中,一下子就引起了强烈地反响。它提出了如何在解放区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如何完成五四文学所提出的文化启蒙和文化改造的重大命题。

纵观丁玲前期的女性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丁玲真正地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的作品,正是那些深深地打上了丁玲的这一特征的小说,这样的小说因为具有自己的文化品格,不至于被文学的浩瀚的海洋遮蔽其作为个性存在的价值。

当然,仅仅有独异性的作品并不一定会获得文学的成功,虽然独异性是任何成功的作品所必不可缺的条件。丁玲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异性之所以会获得文学上的成功,还因为它的独异性同时还具有一种广泛的社会性:丁玲之独特在于她的独异视角同时满足了两个方面的要求:艺术的个性化要求和社会对于艺术的一种选择的要求。由此使丁玲的小说获得了社会的和艺术的双重效应。一方面,由于丁玲所关注的是女性被社会所抑制的那一部分情感意识和心理,因而就使得其艺术没有脱离时代的需求和时代的主要矛盾,而是在这样的时代的规范中来探寻人的精神世界,就使得其艺术性具有了一种为时代社会所共鸣的社会基础,它和脱离社会的主导矛盾而沉湎于一己的欢乐悲凉的艺术有了区别,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过的那样:“任何伟大的诗人都不能依赖于自己的痛苦”,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欢乐是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和人类感官的代表。”[2]而丁玲则是这样的一个紧紧跟随着时代、并深深地把自我的独异性植根于时代的伟大作家。

另一方面,丁玲所关注的社会性,并不是脱离了具体文化语境下的特定的人的情感意识和心理世界的社会性,更不是以社会的公理去演绎丰富复杂的人的精神世界,而是在社会所抑制下的人的情感意识和心理的特有的反应,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刻地剖析,这便和那种脱离了时代的主导矛盾而一味地沉入到人的感性世界中有了区别。因此,丁玲的小说既寻找到了其艺术的个性,又寻找到了其社会的属性,使其作品和形象成为时代的“这一个”的折射和结晶。这样的结论我们完全可以从前面的论述中清楚地看到,不管是莎菲所居的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抑制关系,还是贞贞、陆萍所居的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抑制关系,都是当时时代所独具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标示出那个社会的特点的抑制层面;同时在这一关系下所生活着的莎菲、贞贞、陆萍又都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这一切不仅使丁玲的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因此,执着地寻找属于自我的艺术发现、寻找自我与原来的自我和他人的艺术差异点,构成了丁玲女性小说相应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艺术世界永远是一个高标着自我的独异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如果没有了个性,那么我们很难想象那将会是一个怎样枯燥的世界。而作家则就是在创作中寻找着自我的独异

个性的人,丁玲则正是这样一个在艺术的世界中寻找着自我的独异性的作家。丁玲虽然和她同时代的作家一样生活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但她在摄取生活的时候总是力图寻找到他人还未发现的生活现象和精神现象。丁玲的创作始于“五四”落潮之后。一场由“先知先觉”所发动的、随之波及到整个思想界的那场五四新文化运动,犹如狂飙一样地掠过那个时代,遗留给人们的是一场变异后的凌乱景象。封建的理性规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其根须却依然盘踞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新的理性犹如闪电一样地洞穿了整个世界之后又复归于沉寂。于是,一代被惊醒者面对着这长夜般的社会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要经历多少的心灵的艰难蜕变的历程,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时代的聚焦所在。面对着这样的时代,丁玲选择了莎菲这样的女性的心灵世界作为对社会的回应,这深含着丁玲所独具的清醒回应:通过对朦胧的觉醒者开始对于美好的人生的追求、但面对着如此的社会而最终走上沉沦和绝望的书写,展现了一代觉醒者、尤其是作为女性的觉醒者所喊出的真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在中国文化的旷野上,自有其无法替代的存在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创作,应该是和郁达夫的创作,从两个不同的向度,为我们勾画出了五四一代觉醒者的真实的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演变轨迹。如果说在郁达夫的《沉沦》中,因其前所未有的“大胆的自我暴露”而震撼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话,那么,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作品,也同样是震撼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女性的精神世界。像当年郭沫若针对郁达夫的《沉沦》而作的评说:“对于深藏在于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3]作品所刻意追求的是对于“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4]对丁玲来说,也同样的适合。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丁玲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她没有止于《沉沦》的层面上,而是对《沉沦》进行了历史性的超越,否则,就极可能陷入到《沉沦》的模式中而遮蔽了自我的独异之处。丁玲通过女性觉醒和由此而带来的苦闷——即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展现了在五四新文化的精神孕育下的现代灵魂世界。因此,如果说郁达夫的成功在于写出了那风雨欲来的时代男性所特有的情感心理的反应的话,那么丁玲的成功则在于写出了那个风雨过后的时代女性所特有的情感心理的反应方式。它们犹如现代文学的双璧,分别地标示出男性和女性在其觉醒以后的追求历程中的独有轨迹。

在莎菲以前的中国文学中,且不说古代文学中没有出现莎菲这样的形象。即便是在五四及其以后的文学中也没有出现莎菲这样的形象。其他女性形象大多是停留在争取冲决家庭之罗网的束缚和摆脱传统礼教的规范上(如《伤逝》中前期的子君),或者是在争取到了爱情

自由之后又重新陷入到传统的生活模式中(如《伤逝》后期的子君)。但真正地触及到女性更幽秘的精神世界和灵肉的冲突的作品却并未多见。只有到了莎菲,才真正地撩开了罩在女性身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把一个真诚的女性的精神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掀起了和《沉沦》一般的波澜。这由此也使丁玲在寻找自我的同时寻找到了属于自我的艺术发现。

在丁玲进入到解放区之后,她的这种自觉的艺术独异性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倘若把该期丁玲创作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与同时期的解放区文学相比较,可以看出其独异性之所在。解放区文学所描写的是属于历史大变动这一特定时期的生活。因此作家们便会情不自禁被这历史变动所吸引,并会怀着一种激动的和欢欣的心情来讴歌这一历史性的巨变,这是极其自然并可以理解的事情。因此在文学中表现了对于这种变化的一种忘我而深情的讴歌。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便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特定的肯定性价值判断。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对于现实的局限性的发掘。尤其是对于革命的主体自身的局限性的发掘受到了限制,甚至绝少出现这样的作品和作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丁玲把笔触及到这一敏感的领域中。探寻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是改造自我的精神世界的新主题,这在陆萍这一形象中获得了清楚地再现。面对着异族的入侵,诈多作家纷纷拿起笔为抗战而呐喊助威:有着意于写日军的残酷暴行的,有着意于写我抵抗战士血洒疆场,气贯长虹的历史壮举的。然而丁玲却独辟蹊径,写了一个被日军侵污的少女在其故乡所引起的人们的情感的独特反应,从而把其思考切入到中国文化的深层横断面上,使丁玲的个性在文学中获得了张扬。丁玲在文学中不但刻意追求自我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的差异,而且还刻意追求自我与原来的自我的差异,正如捷克著名的汉学家普实克所言:“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家创作的作品存在着像《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间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5]丁玲从创作《梦珂》始,走过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和《阿毛姑娘》,变异为《一九三O年春上海》和《水》,最后进入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间所经历的创作对象的转移与差异,其所经历的创作的情感和思想的差异,的确表明了丁玲在创作中刻意开拓新的艺术天地,决不重复自己已有的内容和主题,表现了一个真诚的作家对于艺术的无限的追求和挚爱。

女性网络小说 篇3

关键词: 女性频道 女性网站 差异 社会地位

近几年,国内以类似关爱女性为口号的女性网站迅速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受众群体,女性网站已成为网络虚拟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选取国内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和官方女性网站的首页内容作为考察对象,考察时间为2010年6月19日,以内容分析为主要途径,探析这两种女性网站的定位和运营模式有何不同,是否对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否能通过融合不同模式的网站内容实现突破现阶段女性网站的局限性。

一.女性网站的发端和分类

网络媒介的起源和发展是以男权社会为背景的,从出于军事研究为目的的阿帕网(ARPA Net),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政府资助下建立的NSFNET,直到网络媒介逐渐私有化后的早期硬件开发和游戏软件等商业服务,都围绕着军事、政治、高等教育、高科技等主题,这些与传统女性的生活相距较远,因而网络虚拟世界中处处渗透着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现实。

近年来,网络虚拟世界被男性主导的垄断似乎被打破,中国女性网民数量增长迅猛,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2%、45.8%,而2008年底网民男女性别比例更达到了52.5%、47.5%。在倡导信息自由的网络世界中,女性可以不再受社会传统经验支配,自主选择、吸收、制造各类信息,现代女性的自觉意识日益成熟,已频繁出现在社会主舞台的镁光灯下,而科技社会前沿的互联网灵敏地嗅到了这一变化,于是,女性网站也随之成长起来。“女性网站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提供女性特色内容与服务,并以女性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新型女性媒体”。

国内女性网站自1999年发端,至今已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女性网站”,则有约8,450,000篇相关网页的搜索结果。现将国内女性网站大致分类如下:

1.综合型女性网站

如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太平洋女性网、瑞丽女性网等。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1)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如网易女人、新浪女性、腾讯女性、搜狐女人;

(2)垂直女性网站,如瑞丽女性网、YOKA网;

2.单一型女性网

如女性文学网站、女性康体美容网站、女性试用品网站等;

3.官方女性网站

如中国妇女网、中华女性网等。

二.国内四大门户网站女性频道的内容统计

四大女性频道首页最醒目的左上方位置均放置了四到五张以幻灯片播放的大幅图片,并分别配以文字,在首页正中位置则是字号较大的女性要闻或头条信息等文字,一般来说,网站将重要信息或当日要闻设置在这两个位置来吸引网民眼球。经统计,女性频道大图文字以及头条的内容总条数为33条。另外,网站论坛或社区bbs是网友网上活动最活跃、讨论最热烈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网友最关注话题的地方。本文对网易女人论坛、新浪女性论坛、搜狐社区女人分区首页的站长推荐文章、头条标题和今日精选以及三个论坛最热帖榜的文章标题进行了统计,总数为57条(其中腾讯女性论坛首页上无相关推荐或热门帖榜信息)。

上述女性频道两种主要位置的文字信息共计90条,内容可分为四类:情感类。包括婚姻、恋爱、家庭、畸形关系等;时尚装扮类。包括服饰搭配、品牌消费、美容美发、美体塑身等;个人展示类。包括购物展示、手工品展示、美食厨艺、休闲旅游、成功故事等;明星八卦类。包括明星写真、网络红人揭秘、名人隐私等等。

三.官方女性网站的内容统计

官方女性网站包括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办以及各个省市地方妇女联合会主办或联合主办的非营利性网站等。网站的图片主要有政策宣传普及、专项活动链接、领导视察工作等内容,包括近期全国各省市妇女新闻活动报道,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等等。文字信息主要有传达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倡导男女平等内容,包括男女平等政策专题、女性就业政策、女性维权专题、农村妇女专题、巾帼风采专题等等。经统计,中国妇女网、北京妇女网及上海女性网的图片总数分别为34、21、37。

四.门户网站女性频道与官方女性网站内容对比分析

1.差异比较

(1)受众定位不同。门户网站女性频道虽然并未标明受众群体的年龄范围和社会阶层,但其图片的内容主要展示年轻、时尚、靓丽的女性及妆容,占半数以上的主要位置的标题文字内容描写婚恋中的情感问题,而关于职场创业、农村妇女、中老年妇女等与时尚无缘的内容少之又少。可见其定位为年轻时尚、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女性阶层。

官方女性网站则较为集中的体现对女性中弱势群体的关爱,另外对社会各阶层妇女的基本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研。网站政治旗帜鲜明,内容主要面向妇联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对倡导男女平等、关注妇女生存状态的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等。

(2)网站运营模式不同。以门户网站女性频道为代表的综合型女性网站背后实行的是一套商业运营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赢利,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站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加工,尽管“把关人”在网络中的作用被削弱,但是市场和公司赢利充当了内容把关和决策的重要角色,女性网站作为多种分众化网站之一,并未能免俗,既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就难免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所忽略,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可以偏重于内容猎奇、打色情擦边球、注重感官刺激等内容,而将勤俭持家、善良勤劳、真实质朴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故事几乎排除在外。

官方女性网站则由国家政府机构主办,靠政府资金维持运营,执行一套官方网站的运营管理体制,旨在宣传国家男女平等政策等,树立现代女性社会新形象,通过调研数据和成功典型向社会呈现健康积极的女性形象,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学术性。

2. 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再现

(1)从门户网站女性频道看。女性频道图片的大部分内容是女性面部特写和服装搭配,而面部图片清一色是美丽的年轻女性,服饰图片更体现了在当下能够让女性搏出位、惹人爱、跟上流行风的装扮。另外网易女人、新浪女性、腾讯女性首页上对于女性腿部特写和几近裸身的图片将女性身体作为看点来吸引受众,大量的表现女性的媚态和裸露,均体现出媒介的男性视角:将女性作为“被看”者,实施的是对女性身体的视觉暴力。这些性感图片的大量运用,与其说是张扬女性的“魅力”和“个性”,倒不如说是满足了“窥视”的欲望,践踏了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

可见女性频道并未因其口号是“做更好的自己”(网易女人)凸显女性自信笃定的自我价值,而是迎合以男性为中心,从男性的视角看待和打造女人的传统经验,女性频道将女性群体的刻画简单化、庸俗化,不但没有树立起独立自强的现代女性形象,反而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已对女性产生的刻板成见。

(2)从官方女性网站看。官方女性网站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责任感,为消除社会历史中对性别形成的认识差异,推进“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社会地位而不懈努力。官方女性网站主要在政策上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活动中提升女性自主意识、调研中考查广大女性在社会上的生产、生活实际,方方面面的内容体现了官方女性网站在提升中国妇女影响力、逐步打破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的限制所做出的努力。

3.女性网站模式局限性与突破

以门户网站女性频道为代表的综合型女性网站模式的局限主要有:内容趋同。网站栏目大多是服饰、化妆、健康、星座等内容[8];消费导向。网站大量篇幅用来描述时尚消费、休闲娱乐、情感婚恋等,使女性处在消费主义视野的拟态环境之下;性别意识缺失。女性频道脱离女性独立的人格和独立存在的价值,成为男性的附庸,成为男权社会中的消费品。官方女性网站虽然展示了现代社会中健康、自立的女性形象,但网站政治性强,休闲、保健类等相关信息偏少,限制了受众群体规模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东方新闻网与上海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女性网,在官方基本模式之外融入了女性展示的图片和文娱新闻信息。一方面网站用走进妇联、女性资讯、维权驿站等栏目大幅宣传国家政策、报道女性专题活动;另一方面还增添,如温馨家庭、健康活力、亲子园地、流行风尚等文娱栏目,将社会性别意识责任与商业女性网站的丰富内容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网站宗旨,是一种可借鉴的良好的女性网络发展模式。

[1]相关数据来自 http://www.cnnic.net.cn/。

[2]陈晓华,Web2.0时代女性网站的出路,新闻知识,2007(3)

[3]梁艳红,性别意识缺乏的网络女性频道,东南传播,2007年第1期。

[4]王旭婷,解读门户网站女性频道——以SINA"伊人风采"为例,艺术教育,2007年第2期。

[5]陈阳,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妇女研究论丛,2000(4)。

[6]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著,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版,P135。

[7]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P17~18。

[8]雷蕾,网站女性频道共性及局限性调查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14期。

网络穿越小说展现的女性心理意识 篇4

从某种程度上说, “穿越小说”是逃避当今女性社会角色的产物, 穿越小说从产生到发展壮大, 女性群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穿越小说的绝大部分作品由“80后”女性写手创作, 主要受众也是年轻女性, 在二者的互动下走向顶峰。俨然已经成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一部分, 鲜明地反映着女性的生活、情感、心理和意识。

一.容貌———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现代女性最受困扰的问题恐怕就是女性的容貌问题。这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 却包含了别有意味的性别政治。穿越小说中强调女性容貌是取得幸福爱情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女性的容貌被笼罩在男权主义的阴影之下。男性对女性魅力判断标准, 首要就是女性的容颜。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先得有“人材” (貌美) ,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较轻松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对现代女性来说是一种悲哀。在现代社会中, 理想的爱情都是奢侈品, 容貌是现代女性的梦魇。

穿越文中的女主角都是清一色的年轻貌美的女性。如《绾青丝》中的女主角叶海花, 在前世由于外貌不出众, 资质也一般, 在经历了无数次相亲终于和一个男的要谈婚论嫁了, 却得了乳腺癌, 要割掉一只乳房, 吓得那男的跑比飞还快。穿越后, 摇身变成权相千金, 还一反传统成了被人不齿的艳妓——卡门, 拥有在现代生活中她所没有的美貌和窈窕身材。从而吸引了一批王公帅哥。作者刻意地去描写女主角的外貌, 把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穿越后作对比, 往往是穿越后更令人欣喜若狂。

二.在“穿越”中逃避现实情感的匮乏

“穿越小说”的盛行———包括创作和阅读———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现实的迷茫与逃避, 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望与反思, 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去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穿越小说更多的从感情出发, 偏重于描写主人公与古代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 女性爱情诉求在小说中抒写得酣畅淋漓。这实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一个合谋, 或者是一个共同狂欢的派对。

在穿越小说当中, 女主人公大多赢得了甜美的爱情。穿越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女性, 穿越后常常被一群优秀出众的王子、公爵、阿哥、皇帝不约而同地喜爱, 从而展开了一段或侠骨柔情的、或缠绵悱恻的、或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形象都惊人的相似:她们凭着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 有着现代女性的不羁, 成熟又不失可爱的她们总是吸引着地位高又富有的男性围绕在她身边。

女性穿越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的情感诉求, 是对现实生活空洞乏味的感情生活的逃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和职业女性, 更深刻的体会到女性的迷茫与痛苦。

三.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穿越”之旅

现代社会文明倡导女性走向社会, 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现代社会女性的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压力与竞争, 对工作的不顺, 爱情的为难, 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 冲出压抑和束缚。这表现出女性心理经验与男权中心意识的区别。女性的事业却被男人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而事业心强的女性往往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

在女性穿越小说中, 女主角大多聪慧, 总的来说好些女主角始终是一女超人。由于作者的社会角色、经历、知识结构、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穿越的虚幻时空当中, 很多女主人公和男人一争高下。她们基本上都能够赢得中意的男子, 并且在人生和事业上步入巅峰。其中, 有一类女主角穿越后不依附当时的势力, 独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以点及面的扩张, 最后取得政权。如《木槿花西月锦绣》女主角凭在前世白领训练出来的特有的精明头脑, 穿越后, 由一个王府的洗衣丫头逐步变成了皇后。她在王府韬光养晦了一段时期后, 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慢慢显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 引起男主角的关注, 从而帮助男主角打天下。自己也成了巾帼英雄, 人人崇拜的对象。

“穿越小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女性对自身反省后, 对这个社会深刻认识后, 意识觉醒的另一体现, 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从这点来说, 网络穿越小说作为研究女性心理的资料价值要超过小说艺术上的价值。

摘要: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梦想。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特征:一是容貌使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女性在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 逃避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 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

女性的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篇5

任何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心理都是经历了动机、知觉、学习、态度到行动的变化,而消费者在自己长期消费购买过程中,对传统渠道购买已经形成了从信息收集、比较评判、态度倾向到购买支付的习惯。

而电商时代的网购模式有许多方面与在传统渠道购买形成的习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对此,知尚(中国)企业集团董事长何伟俊指出,网购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改变。女性网购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网购的接受态度。男性接受新生事物和改变习惯的能力要比女性强,所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受网购。早期网购产品以3C产品和图书音像类为主,除了这些商品比较适合网购的因素外,更大的主因也是这类商品的购买以男性消费者为主。其后,女装、鞋帽、皮具和箱包类也是以男款式样为主。其次,在认识及接受网购后,女性消费者的特性才真正展示出来。男性在网购中比较忽视商品的体验,而女性在网购中依然会偏重线下的商品体验,甚至在商品到手后进行补充体验,因此网购的退换货行为大大高于男性。

此外,女性在网购中依然比男性对价格更加敏感,并延伸到对运费和促销的敏感,表现为更容易因价格因素而在网上买到假货和低质品,更容易为摊薄运费支出而一次购买多件产品,更容易接受网上的低价促销行为。可以说,2010年兴起的团购最受到女性网民们的追捧。这部分群体在网购中远远不如男性那么注重隐私保护、商誉保障和支付安全,所以男性一般会选择大网站和支付安全的购买,但女性就很容易被一些花巧的小网站或骗子网站吸引。

但女性网购依然表现有群体性、潮流性和互动性,也就是比较愿意在线上购买后到在线上和线下与他人进行分享、推介和讨论。容易受他人影响而进行网购,或是在大家推荐的网站选择货品。此外,女性的占有欲也体现在下订单后对物流和得到商品的迫切期望。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电商选择了第三方物流,物流时间又与费用由关,女性购买者对网购物流过程的关注度远高于男性,电商客服接受的投诉当中关于物流的投诉排在了首位。

女性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她们是社会变革中的新力量,正在改变着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在电商崛起的时代,女性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消费主力。因此,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谁知女人心谁就掌控了女人的钱包,抢到了女性消费市场这块大奶酪。

“女性经济”时代来临

在消费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女性逐渐占据了消费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女性每年的消费额是男性的7倍,女性消费成为市场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家庭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主要影响者和家庭消费品购买的主要实施者,毋庸置疑,女人的钱包是每个商家都垂涎三尺的奶酪。

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14年,全球女性的收入总额将达到18万亿美元;全球女性支配的年消费开支到2014年将达到28万亿美元。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用“女性经济”来描绘全球女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关分析认为,女性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新技术。女性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增加,促使更多的商家以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从女性的视角设计、推广产品。首饰、女装、化妆品自不必说,为符合女性“口味”而专门设计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也深受喜爱。女性还渐渐成为汽车、房屋、证券基金等的重要消费者。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下,一些针对女性市场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由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发布的一项关于女性消费者网购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有网络购物行为的女性消费者不仅在数量上多于男性,而且她们进行网购的频率也更高。

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淘宝数据显示,女性卖家的总数已经与男性卖家持平,近五成淘宝店主都是女性。此前,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史清琪对女企业家现状做了分析,中国目前女企业家数已经占到企业家总数的25%,而淘宝网上近五成的女性企业家占比已经远远高于线下女性创业者的比例。

电商带来新消费模式

10年前,我们很难相像到:足不出户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爱吃的巧克力跟在大闸蟹后面送进家门,白色风衣和粉红高领毛衣女装接踵而来。“叮咚,叮咚”门铃还在响,那是孩子要看的课外书和给老公新买的刮胡刀正在火线运来„„

上海泓杰汇珠宝廊执行董事廖亿群对此深有感悟。作为实体店的经营者,她认为,网购可以令现代女性省时省力,在午休时间,就可以把孩子的尿不湿、爸妈的羽绒衣,老公爱吃的牛肉干等统统都在网上买好,安心的等待快递送上门。同时,省钱也是女性喜欢网购的重要因素之一,团购让女性感受到经济实惠的快感。

夏日薇薇是电商从业者,现任诺麦网副总经理。因为工作关系,她接触到不少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女性,她谈到,喜欢网购的女性年龄跨度在18~40岁之间,可以说感性与理性并存,选择的商品偏时尚、赶潮流的居多,而这些人最为关心的问题,逐渐从安全性、价格转移到买来的商品是否与商家的信息相符,是不是货真价实上来,这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具体体现到细节,女性网购消费者有四个特点:

特点一,女性消费者很会比价。这种比价首先是从其本地商圈的实体店开始的。几乎半数的网购女性包里都有个小本子,没事就去逛实体女装专卖店,遇到中意的商品,记下品牌和货号,然后上网查找,找到开价最低的卖家再讨价还价。这就是业内所说的“抄号族”、“试衣族”。地域上由杭州至北京、上海继而漫延到全国,主要是白领阶层。

特点二,广告引导。广告在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这话不假,尤其是女性。谁的广告多,就认为谁的商品好,一看款式还行价格也能接受,下单的动作就要麻利很多。

特点三,淘宝情结。淘宝网引导了中国网民的一种消费习惯,这是不争的事实。一部分人认为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得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还能讨价还价,这部分人不会去想卖家的成本。时至今日,这还是一个数量可观的群体,热衷于网购但网购知识仍然比较欠缺的她们,不会去想屏幕的那头是个人卖家还是企业,自己看中的是正品还是假货。这部

分人不了解C2C、B2C的本质区别,网购纠纷也就这么产生了。而真正的B2C卖家尤其是厂商直营卖家身上产生的消费纠纷相对要少得多。

叶梅小说中土家女性形象 篇6

关键词:叶梅 女性形象

叶梅,作为一个民族意识鲜明的写作者,她的小说以自己的故乡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人们生活为题材,着重展示在历史和现实的变革中土家族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在她的笔下有许多些关于土家族的浪漫传奇,有许多柔媚多情的水样女子。叶梅对这些土家女儿怀着深切的同情和关爱,她注视着她们,描写着她们,讲述着她们的故事。叶梅从女性作家的视角,致力于挖掘和展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空间里沉浮和跌宕于命运之流的普通土家族女性的心理、情感和命运,描述她们在面对性别、宗教、传统文化时被压迫、束缚的种种不堪遭遇,以及女性自我挣脱的努力,显示出不同时代不断挣扎的土家族女性的个性和灵魂,着力于对她们的生存状态、命运变迁进行反思,表现土家族女性由女性无意识到女性意识的自觉发展过程。

一、“山鬼”似的精灵

“若有人兮山之阿。”屈原《九歌》中的山鬼,传说是一位山林中的神女,她美丽、率真、痴情,经历艰难与情人相会,然而情人未至,在风雨交加、猿齐鸣中,山鬼倍感伤心、哀怨。

深受巴楚文化影响的叶梅在小说中也塑造了一群这样来自大山的精灵,她们是巴楚文化中美丽神秘的存在,营造了诗意神秘的凄楚氛围。在《最后的土司》中,哑女伍娘一出场便在舍巴日的祭祀中飞旋起舞,玄妙又雄奇。她“双目炯炯,额头一片灿烂血红,像是涂抹的牛血,黑衣裤上有宽大的红边,似飘动的团团火焰。女子围着仆地的黄牛飞腾跳跃,将火焰撒遍了全场,鼓声中明显混合着人的急促呼吸如燃烧的干柴,一片噼噼啪啪作响。火的精灵仍在弯曲、飞旋,煽动着绿得发黑的山、绿得发白的水都燃烧起来,同太阳融为一体”。《青云衣》中的妲儿也是这样好似从天而降的精灵。她开始以女扮男装出场,被向怀田误认为是“后生子”。当向怀田一无所有时,妲儿显示出女儿身份,要与向怀田一起过日子。“好似做梦,那盘厚厚的青布帕儿一圈又一圈,解开来,铺了半边沙滩,那瀑布般的长发就柔柔地泻下了,遮住了那人羞红的脸庞。身上的青云衣,像中弹的羽毛纷纷飘散,只剩下一片雪白,雪白之上耸起了两座如玉的山峰,巍峨得令人眩晕。”使向怀田发出“你是妖还是神”的惊讶。从屈原的《天问》到神秘诡异的巴楚文化和巫文化,在长江三峡一带的山区里,处处充满了神奇和玄妙。正是这样的大山、这样的文化浸润着这里的女子,她们如山鬼般美丽,也如山鬼般神秘,也有犹如山鬼般令人悲哀的命运。她们自由而不受约束,她们为情而生,为情而亡。正是因为这份对爱情忠贞的执着、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文化冲突的多重交织,导致一幕幕悲剧的上演。哑女伍娘受土司之命照顾外乡人李安,在休养期间两人产生感情,并得到土司的应允成婚,然而在新婚当夜,按照规矩,新娘伍娘要将初夜献给土司。当伍娘怀着敬神的心献出自己时,她不知道土司也深爱着她,覃土司并不像以往只是在西厢房静静待过一夜之后,完整无瑕地将新娘送回丈夫身边,面对自己珍爱的伍娘,覃土司一时间决定娶伍娘为妻。在伍娘的新婚当晚,他行使了土司的“初夜权”,将伍娘据为己有。覃土司本以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方法,“初夜权”行使完后,可以将伍娘迎娶过门,追回对伍娘的爱。对于伍娘而言,覃土司是高高在上的土司,如同神灵一样的存在,她以一种敬畏神灵的虔诚完成自己的义务。然而对外乡人——李安,这是不能容忍的夺妻之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即使伍娘无论如何真爱李安,李安也用尽各种方式折磨伍娘,愤怒的欲火燃烧着他自己也毁了伍娘。从始至终,伍娘自己的身体和爱情都不属于她自己。外乡人与土司,爱情与神灵崇拜,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的冲突,把这三个人卷入了爱情、政治、民族差异的纠葛中,并把矛盾推向了极致,最终也把伍娘推向了死亡之路,不幸成为牺牲品的伍娘,最终她将自己化身为“舞”,献给了神,献给了她心中圣洁的爱情。与伍娘殊途同归的妲儿,这个伪装成“后生子”的女子,热烈地与处于落魄境况的向怀田相爱,原本在二人的操持下,小日子越来越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妲儿作为土匪头子的亲妹子,受牵连遭批斗,导致精神失常,瘦得像只猫,轻飘飘的,最终死了。妲儿本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只因身份牵连就无辜受害,她无力为自己辩驳。她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份安稳的生活,然而最终未能实现。无论是伍娘还是妲儿,她们都是楚文化精魂的化身,神秘而又凄楚。她们带有神秘性的色彩,率真自然却依然逃不出悲剧的命运。她们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习俗横在面前,使得她们无法把握自己,最终陨落。

二、旧式的土家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峡的大山如同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山里人与外界的交流。在大山深处的土家女子更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她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她们忠贞、刚烈。

《撒忧龙船河》中的巴茶,从小跟祖祖闯深山钻密林,可以用石子将飞跑的麋子野兔捕获。在祖祖的葬礼上看见覃老大跳丧,被他的男性魅力倾倒,不要聘礼不要媒人,将代表土家女儿定亲之物的千层鞋底送给了覃老大。并且巴茶既不在意覃老大“世代漂泊于河上,有饭吃饱有酒喝完难以聚财,家里时常吊起锅儿当钟打,并还有一个二弟抚养成人”,“谁想女人全不在乎身外之物,果敢地锁了三家小屋,将一应衣物用背篓背了跋涉到龙船河,过门两年揽了田里全部活计,风里雨里无怨无悔”。巴茶这样的好女人依然逃不掉女性的悲剧命运。覃老大与客家女子莲玉发生了关系,她却无能为力只能嘶哑着喉咙进行刻薄的诅咒。听信老者的话“女啊,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只有一个办法,你要为他生一个儿子”。与覃老大求子未果,竟与覃老二发生了不伦关系,后怀孕,却也胎死腹中,然而善良的巴茶找到客家女莲玉与覃老大的孩子波儿,将其抚养成人,覃氏的血脉得以传承。久处于男性中心的文化结构中,女性仍是以“服从”为美德与标准,这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令土家族女性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也丧失了对自我命运的掌控能力,由此使自己常常沦为各类悲剧的主人公。《花树花树》里的太这个刚烈勇敢的女人,始终遵守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婚姻伦理,当爷爷参加革命离开家乡后,太遭到了还乡团的疯狂报复,死去活来,太拼着一口气活下来,等来的却是爷爷的背叛。爷爷另外在城里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面对这样的变故,她也只能以一种麻木的等待和无谓的牺牲的心态顺应命运不公的安排。太一字一句地说:“男人不是好东西!”她对男人怀有一种仇恨,对所有男人都不给好脸色,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如此,除了憎恨别无他法。《山上有个洞》里杏儿妈本是河边一个普通的苗族女子,牟土司那年带着一群人踏青,跟着一只野兔子策马追到河边草丛中,一眼看中正在河边洗衣服的杏儿妈。牟土司不管不顾,将她强行带到山洞里,占有了她。即便没有名分,即便牟土司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七个夫人,杏儿妈也只能跟随这个粗蛮的土司进入他的皇城。因为有女儿杏儿,杏儿妈不得不认可自己的命运,怀着对牟土司的恨,独自守着杏儿出生和长大。

这样的旧式土家女勤劳质朴,善良而美好。然而,她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人独立的存在,甚至不具备反抗不幸婚姻的意识,她们把自己的苦难归因于命运的不公,逆来顺受和一味地自我牺牲。她们不同于原生传统的土家女性,随着“改土归流”,土司制度的废除,土家山寨也渐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男尊女卑,忽视女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女人更多的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在传宗接代中彰显其价值,她们的价值唯在生育。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女人的生命就显得无足轻重。正是受这种思想桎梏的巴茶才心心念念想要一个儿子以挽回覃老大的心。“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封建观念深深铭刻在她们的心灵,因此,她们恪守妇道、生活狭窄,一切都以男性为中心,并且很容易在失去这个中心后滑入深深的幽怨之中。太对爷爷的恨,对爷爷的幽怨终生未解。迂腐的贞操观念,只许男人三妻四妾,女性却必须“从一而终”的标准,成为钳制她们心智和命运的枷锁。在河边被强娶的杏儿妈只能怀着深深的无奈跟着已有七房夫人的牟土司。这种对女性“从一而终”评判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它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而定的,实际上是强者迫害弱者的幌子,是牟土司利用强权对杏儿妈的控制。女性意识就这样在女性非人的地位下沉睡着,女人只能在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等“四权”的桎梏下生活着。她们在男权中心化和外来文明双重力量的合围中艰难地生存着。但她们不同于从小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女子,这种旧式的土家女子仍然保留着土家性格的基因。她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她们忠贞、刚烈。面对喜爱的男人就主动去追求,不在乎名分与地位,她们更看重的是感情的真挚。正是因为这种土家文化的原始基因与儒家文化的碰撞,更加重了她们的痛苦与无奈。

三、命运自觉的新女性

时代在变迁,改土归流,土司制度的变革和终结,土家人更加积极融入外面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了巨大变化。在《乡姑李玉霞的婚事》中的李玉霞在遭到小龚的背叛后并没有消沉,而是主动对舅舅说“你在城里打工好几年,认得的人不少,你帮我找个对象”,她的父母都被她的这一举动吓得目瞪口呆:“玉霞,你疯了?哪有一个姑娘家家这么说话的?”但李玉霞不在乎,比起这些传统束缚,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的幸福。当舅舅杳无音讯时,李玉霞更是只身进城,因机缘巧合遇见了打鱼的乱毛,并勇敢地对乱毛说“我来帮你卖鱼”。最终李玉霞嫁给了乱毛,两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花树花树》中的昭女,受过高中教育,喜爱看书,她主动找乡长谋求民办老师的职位,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村小当上了教书先生。在教书的日子里,昭女与同样爱看书的乡长朱国才产生了情愫,她决心与朱国才正大光明地在一起。然而朱国才却退缩了,当昭女发现乡长的懦弱、粗鄙之后,毅然断绝与他的关系,并且拒绝了公办老师的机会,她说“我想试一试,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到底能走多远”。她坐上了开往山外的班车,想去参加县里的成人高考。在走之前,她砍掉了那颗象征命运的花树,犹如砍去冥冥之中一只任人主宰的手。《五月飞蛾》中的二妹也是这样一个有主见的女性。爹在二妹走到堂屋门口时才看到她提着的小包,说:“哎,你要到哪里去?”二妹站住脚说:“我进城去。”爹霍地站起来,说:“进城去?这么大事,哪个同意的?”二妹很平和很淡然地说:“我自己呀,爹。”进城后,当她三姨妈以鄙夷的语气问她时,她坚定地回答:“我不想学我妈。”一句话道出了二妹不想沿着千年不变的生活方式重复上一代女人悲剧命运的决心和勇气。她凭借自己的乐观、聪慧和勤劳,获得了职业上的成功和他人的尊敬。对于爱情,对于未来,她都不轻言放弃,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使她经受了一次次考验,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们不再是过去逆来顺受的女子,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命运的安排,而是主动谋求幸福,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她们面对来自“城市”的异性的挑战、谄媚时都能保持自强自立,这些敢于“走出去”新女性,在现代城市的压抑、各种或明或暗的规则之下仍然坚持自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即使她们接受教育和新文化,但身上土家女性的淳朴、善良和坚毅仍然保持。正如学者吴义勤所说:“叶梅为民族文化的表现、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温柔的反抗,这种反抗又主要是通过极力展示民族文化本身的美感而得以实现。”这些作为“民族文化本身的美感”的土家女性,无疑是传统与希望的结合。

但是,她们同时也面临着“娜拉出走”的困境。小说中昭女、二妹等人物从乡村进入了城市,但心灵却永远只是在城市边缘徘徊,同时也难以回归,永远的孤独和飘零,似乎是他们的宿命。在叶梅看来:“她们是城市中的边缘化群体。城市文化毫无疑问地影响了这些边缘人,而他们同时又影响着城市文化,改变着人们的存在状态。但这个变化的过程并不能简单地用进步与落后、好与坏来加以判断。”虽然她们前途未卜,但毕竟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四、结语

这些土家山寨的女子,从具有神话色彩的原始精灵到旧式传统土家女性,再到具有命运自觉意识的新式土家女性,叶梅以女性作家的视角,怀着深切同情与期望的笔触,展示着她们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展示她们怎样从历史走向当代,又该如何应对未来。而这样的展示又是包含在批判反思、重塑民族精神文化之中。叶梅在访谈中说:“我的文学经验来源于民族经验。民族经验比较多的表现在这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的态度,还有因此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因此,在她的笔下,土家儿女不是某些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生命,有着独特的灵魂、心性、情感和体验方式。少数民族女性相对于汉族女性,她们的自觉意识由于文化深层因素的影响,对自己本土地域文化的亲近、体认与女性挣脱中国男性中心文化的束缚之间的矛盾与紧张常常交织在一起,这种觉醒与反抗更为复杂。叶梅作为土家族女性作家,将这种对民族、女性经验的双重体认深刻地展现出来,无疑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显示出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可贵的坚守。

参考文献:

[1] 叶梅.妹娃要过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2] 叶梅.最后的土司.(后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编.叶梅研究专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 闫丽霞.土家文化的探寻与身份建构——叶梅小说论[D].三峡大学,2009.

[5] 彭卫鸿.论叶梅小说的女性意识[J].小说评论,2008(6).

作 者:陈 璐,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网络小说 篇7

穿越,通常是指某人或物由于某种原因,经过某个过程,从所在时空到达另一时空的过程或现象。而网络穿越小说,则是网络穿越时空小说的简称。这类小说通常是讲主人公经历一些变故被动到达另一时空(绝大多数是古代),并在这一时空进行一系列活动而且取得某种成就或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

二、网络穿越小说的兴起

爱因斯坦曾在相对论中提出:“若某物体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就会出现时空扭曲现象。”加之某些书籍中提到过失踪人员多年后以当年的外貌特征突然出现的事件,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无形中打开了通向穿越小说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卡梅伦的经典电影《终结者》开辟了穿越作品的先河,并最先提出了“时光逆转”的说法。在此之后,便出现了早期的穿越小说,如黄易的《寻秦记》、席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再之后,台湾兴起了一批多以穿越为题材的言情小说口袋书,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当时,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纳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多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这一类小说也就风生水起。其中金子的《梦回大清》可谓穿越小说的滥觞之作,在晋江原创网首发连载,好评如潮,并被众多网站转载推荐,反响强烈。从此,“穿越小说”便流传开来。

三、穿越小说的作品特点

(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在众多的网络穿越小说中,穿越后的女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有着绝世的容颜。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相符虽然无可厚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女性的诸多无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人们日渐重视接受高等教育、拥有高超才能的女性,但很多时候,外貌依然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出现的很多趋向功利性的婚姻中,女性的容貌更是重中之重。基于生活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当代都市女性更迫切地向往着绝世的容颜,及由此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作品中,很多作者也通过人物的经历抒发过此类感慨。如《绾青丝》中女主角在经历前世的爱情挫折后感叹道:“我不相信爱情,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欺骗,……那之后相亲无数,男人挑剔你的长相,你的身材,……你的思想,你的才艺,你的品性对男人而言都是多余的东西。”

(二)完美爱情的绝对选择权

网络穿越小说中对完美爱情的刻画,反映了当代都市女性对完美爱情的无限追求和对现实中趋于功利婚姻的失望与反思。在古代,她们被众多地位尊贵的成功男士爱慕,彻底抛弃了被男性挑剔的境况,相反得到了可以选择男人的权利。很多读者在接受访问或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很坦诚地说,在阅读网络穿越小说的时候,是将自己作为女主角去体会其中的爱情故事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穿越小说所营造出来的公主般被重视和珍惜的待遇是都市女性们心中的诉求。在四川在线栏目中,当《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的作者被记者问到:“写穿越小说是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

(三)叱咤风云的女王情结

在一些穿越作品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女主人公事业的成功上,这同样也是为了迎合广大都市女性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作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都市女性们无不担心着自己的事业和将来。现实中的女性,有很多人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渐渐地将自己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没有经济独立,便无法人格独立。而穿越小说中的这一部分,正好填补了都市女性心中的空缺。虽然事业并非大多数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女性们的心中,仍然渴望着由成功的事业所带来的心底那一份充实。

四、穿越小说的价值及影响

从网络穿越小说兴起至今,其商业性已非常明显。由于网络穿越小说多为日更月新的“快餐”类作品,导致其作品水平良莠不齐,精品确实很少。对此,学术界说法不一,更有人担心此类作品所带来的虚幻体验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不可否认,这种一时的满足很可能会让人感受到现实的落差,但对于它是否会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同时考察读者本人是否消极。凡事因人而异,并不能以偏概全。而穿越小说作为新兴的小说类型,对文学界也可算是一种补充,若提作者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必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摘要: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类型小说——网络穿越小说可谓大放光彩。然而对于这些在各大网站争芳斗艳的“快餐”类作品,文学评论界说法不一,赞赏与批评的声音比比皆是。不过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比如没有得到满足的容貌、生活、爱情及事业。第一目标读者的广大当代都市女性心理,无疑是导致此类作品的构思极其相似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写作,穿越小说,都市女性心理

参考文献

[1]张新华.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欣荣.论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颠覆与重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06):81-84,110.

女性网络小说 篇8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女性形象一直是被塑造的典型, 也是最为成功的文学形象。然而在在明代之后的一些长篇小说中, 女性形象要么被塑造成男性的附属品, 要么被塑造为难养之尤物。而人作为社会人, 文学是社会的反映, 社会的中心也是人。而女性作为社会的另一组成部分本应起到很大作用, 所以在明中叶之后, 女性文学形象的不断演变也激化了女性本身的意识觉醒。

在元末明初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在文学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然而, 在这些作品中, 女性的文学形象却是少之又少的, 而且多半也是反面人物形象。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被沦为政治工具的貂蝉, 空有美貌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水浒传》里的潘金莲, 阎婆惜等, 《西游记》中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等故事情节。明代小说中的女性文学形象本来就少之又少, 而作者对她们有多是毁污之词。所以, 在封建礼教下, 大多数文人骚客在进行女性文学创作上, 大多反映了当时对待妇女的庸俗的社会风气。男性在明清小说中是中心人物, 女性只能作为众多男性的陪衬和点缀作用。就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在随后的发展中, 明代小说家的妇女观多受市民思想影响很大。大多是源于话本小说的明代小说, 而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在宋元话本小说明显地反映了矛盾复杂的思想。一系列反抗立交压迫的叛逆女性在宋元话本小说中得到了歌颂, 市民反封建的积极思想不断体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墨客的创作。

二、女性文学形象的转变对早期女性意识萌芽起到了开化作用

《三言》中, 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 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 威武不屈的船家女刘宜春, 勇于反抗的白娘子等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初步的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意识化, 表达了一部分作家在对待女性意识时, 愿意表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 不在依附于男性和社会的创作角度而独立存在。这一时期, 不止女性意识得到启蒙, 大多数文人骚客也注意到了女性作为社会的另一组成部分, 她们的思想启蒙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步,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职责、社会责任, 并以独特的方式逐渐参与着社会创造。并且也有少数人认识到女性主体意识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 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明中叶以后的小说人物选择的转移, 影响了清初的《聊斋志异》、《红楼梦》, 以及《镜花缘》的人物选择。在《金瓶梅》的基础上清初小说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并汲取明末清初一大批“千部一腔, 千人一面”之才子佳人小说的经验和教训。经过理智选择、艺术净化、美学提高, 女性角色越来越多的进入清代小说, 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性进行了绝无仅有的赞美, 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探春、晴雯, 每一个的形象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活灵活现, 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描写男子时, 说“都是泥做的”, “浊气逼人”, “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通过对待大观园中众多女性形象的描写, 表现出各种性格形态的女性代表。为了使女性形象的纯粹性浮现出来, 作者只有不断审视自己, 审视当时的社会, 注重自身的感触。以强烈的女性意识, 不懈的探索精神, 将女性内心世界描绘得更加细腻、丰满, 这无疑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突出代表。

三、现实社会对文人创作的冲击

《镜花缘》通过对书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 包括了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讽刺, 不难看出, 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 主要是, 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 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 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 表示愤怒的抗议。在书中, 女性完全成为小说的中心任务, 男子则完全成为女性的附属品。书中的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 “男子反穿衣裙, 作为妇人, 以治内事; 女子反穿靴帽, 作为男人, 以治外事”。在处理政治事务以及从事生产劳动方面女子的智慧才能无异凌驾于男子之上。并且用" 易地而处" 的方法来对照, 说明作者所生活的当时中国社会上“男尊女卑”的许多制度的不合理。社会发展至此, 由此可以简单地看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是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过程, 最开始女性认识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主体, 具有人的共性特点, 随着不断地发展逐渐构建自己的生活;一直到认识到女性的自身特质, 塑造与自身生理、心理相协调的真正的女性气质;能够在社会中扮演所需的各种角色;到最终正确地认识男性并与其和谐共处。

《聊斋志异》、《红楼梦》、《镜花缘》可视为古代小说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 标志着明清小说在文学创作时人物的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 男性不再作为主体, 文学也不单是男性的世界, 女性也不再是文学的陪衬而是作为主体激发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作者更多地从美学价值的角度上去赞扬她们。女性在明清小说中地位的不断变化, 不仅弥补了之前小说创作过程的不足, 还引领了之后小说领域中女性文学形象的选择倾向, 标志了女性文学形象对女性本身主体意识的重大影响。在而后的社会发展下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明清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又是程朱理学盛行的时期, “存天理, 灭人欲”的说辞对明清时期社会思想到的带来巨大影响。因而也产生了许多公开以人的真情为主的社会思潮, 这股思潮也直接影响了清代文学的创作, 并且更多的女性进入明清小说, 总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道德, 文学等诸多因素, 加速了明清小说人物选择转移的步伐, 女性在明清小说中经历的从陪衬, 点缀, 到被毁污, 再到受钦慕, 被赞颂的角色转变, 标志着古代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女性精神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激化了当时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自身的意识觉醒,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容而不断地变化和充实。女性主体意识在这一时期自觉性更强, 内涵更丰富。而社会也逐步认识到女性的重大作用。

摘要: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女性作为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在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 而女性本身在早期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不被重视的层面, 而到了明清时期, 文人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并发扬女性作为主体意识的文学形象, 这些作品不仅树立了大批优秀的女性文学形象也激发了当时社会的女性意识觉醒。

关键词:明清小说,女性文学形象,女性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诸联《红楼评梦》见《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542页江西人民出版社82年版.

[2]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第6页人民出版社82年版.

[3]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第8页人民出版社82年版.

[4]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胡捷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变 篇9

池莉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 她们大都过着普通卑微的生活, 在“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中表露出来的乐观与豁达无一不体现了池莉对女性有意无意的参透与思考。细观池莉小说, 她从关注女性开始, 对男性世界能否产生英雄就表示了严重的怀疑甚至是根本性的失望, 最终明确了颠覆男权中心主义的目标。这又在另一个方面凸显了女性意识在池莉小说中的流变。

一.从女性形象参照女性意识的日渐高涨

女性意识在池莉小说中无不渗透, 在二十多年的创作中, 池莉通过自身对女性的独特认识, 描绘出不同女性的异样人生, 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

(一) 温婉的传统型女性

初涉文坛的池莉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了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身上, 她们大都恬静、博爱、克己、求全。《月儿好》中明月好是一位出色的幼儿园园长, 但封建文化的烙印在她身上明显体现。她曾心甘情愿的接受童养媳的命运, 后来不幸守寡, 依然自立自强, 孤身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作品没有着意描绘明月好的不幸, 而是让她保持一种人格和品德上的优势。再如《太阳出世》中的周琳娜面对丈夫和公公的去世、婆婆的中风, 她嫁给了小叔子, 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一家老小, 但她依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上天给她的不幸和不公。这些人物都是传统贤惠女性形象的典型, 她们身上都有传统女性所具有的贤妻良母的美德, 但大多都是以自我隐忍和牺牲为代价的。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女性主人公所具有的种种美好传统的美德依然是从男权审美理想来看待的, 池莉的女性观还未走出男权意识的笼罩。

(二) 独立的自主型女性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池莉开始审视自我, 思考女性与社会的关系, “出现了女性意识的大面积的苏醒”。[1]如何追求女性的独立人格和主体精神就成为了该时期池莉小说的创作主题。自此之后,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一步增强, 作品中的女性具有更加独立的人格、思想和行为准则。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阶段池莉所塑造的女性与男性一样平等地拥有自己的事业, 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济基础,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她们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这样, 在客观上, 就为女性的独立自主铺平了道路。

《来来往往》中的林珠是位年薪十几万的机智干练的外企白领, 不论是对爱情还是对婚姻的见解都是非常现代的。她忠于自己的爱情, 在爱上康伟业后便全身心的投入, 不禁为他丢掉了收入颇丰的工作, 而且对他有妇之夫的身份也毫不理会。但当她发现康伟业对家庭的留恋以及抉择上的犹豫、徘徊时, 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水与火的缠绵》中, 女主人公曾芒芒是一个不谙世事、充满幻想的小姑娘,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爱情、婚姻、生活的磨炼后, 她逐渐成长为一位要独立主宰自己命运的成熟女性。她与高勇一见钟情, 但高勇的出身芒芒父母看不上眼, 使他们在结婚的路上遇到了各种阻力。尽管后来芒芒如愿以偿地和高勇结婚生子, 但他们的婚姻还是出现了问题。当高勇背叛芒芒时, 她终于有了如释重负之感, 她不仅不感到悲伤, 反而感到无比的轻松。在这些小说里, 女性同样有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 同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三) 另类的反叛型女性

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 还是那些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反叛型女性。正是这些当代反叛型女性形象的出现, 才使女性文学有了实践上的依据, 也才使池莉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层的渗透。《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中的豆芽菜厌倦了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 主动选择了到农村去。即使是在农村, 她也毫不在乎传统文化的束缚, 依然我行我素的活着, 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过着“声名狼藉的日子”。在她身上体现出女性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反叛。《一去永不回》里的温泉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父母武断的教育方式让她变得胆小而又怯懦, 但她并没有失去自己, 在她骨子里有一种反抗意识。当她最终厌倦了家中毫无自由的生活时, 她对母亲的态度也由对立到对抗再到最后的决然离去。为了夺回那个自己喜欢的男人, 她不惜设计强奸案, 使那个男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尽管这种做法颇有争议, 但毕竟实现了一个现代女性的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这些女性对家庭、传统的反叛越彻底, 对男权思想及男性中心地位的否定就越坚决。

二.从男性形象中反窥女性意识的渗透

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对女性倾注更多关爱的同时, 对男性是越发极尽鞭挞和指责。其作品所塑造的男性形象以及表现出的对男性的态度也可以反窥出池莉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流变。

(一) 温和的守望期

这一时期其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并不是池莉关注的重点, 池莉对他们并未有太多的贬低和排斥, 甚至是温和的加以肯定。《太阳出世》中的赵胜天, 满怀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不断的充实自己, 改变自己, 寻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在家庭中, 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尤其在妻子怀孕后, 每天坚持给妻子读《孕妇指南》。在社会中, 也通过自己的努力, 考上了大学, 边学习边工作。显示了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坚韧与乐观。《烦恼人生》中的印加厚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车间操作工, 但他的人格内涵非常深厚。他在“十年动乱”中耽搁了青春, 但他在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后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刻苦学习, 娴熟地掌握了日语, 精湛地掌握了专业技术, 还忙里偷闲报考了电视大学。池莉在这个时期的创作对男性主人公的积极上进加以肯定, 对男性也做了不动声色的欣赏。

(二) 犀利的批判期

当池莉小说中女性意识越发活跃时, 她对男性的贬抑态度也越发明显。她在对女性或给予同情或大唱赞歌的同时, 也不忘追究男性对女性的不幸应负的责任, 对男性世界能否产生英雄也表示了严重的怀疑, 甚至于对他们中的一类表示了最终的否定。在这一时期的作品里, 女性也逐渐摆脱了男性的依附地位。《预谋杀人》中的王腊狗, 要为祖上积怨而报仇, 为此他扔下新婚妻子去投奔军阀, 去依靠日本人, 借刀杀人。为了除掉所谓“仇家”, 他完全成了一个没有头脑的无节无行的小人。《小姐你早》更是无情地展开对拥有金钱的“成功男人”或“时代英雄”道德腐败的过程的批判。在小说中她把矛头直指男性的话语中心, 对男人表达了极端的蔑视与不屑。小说中王自力利用公司的钱财供自己享乐, 把天天泡夜总会、搂摸小姐看成是当然的权利, 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他像动物一样放纵自己。他和小保姆乱搞被妻子发现后, 他居然毫无歉疚感, 而且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入于夜总会, 甚至于大放厥词。池莉借女主人公之口说出了男人们“除了怀里揣着大把的钞票外, 他们没有挺直的脊梁, 没有堂堂正正的仪表和风骨, 没有对女性最基本的爱惜、尊重和礼貌, 没有了责任感, 没有了承诺和豪气, 他们既丧失了传统男子的勇猛、忠诚、纯朴和强劲的生命力, 也丧失了现代男人的文明、优雅、含蓄”[2]的性格。

(三) 绝望的颠覆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是池莉对男人真正的绝望时期, 在其小说中颠覆甚至彻底的粉碎了男权神话。《滴血晚霞》以反右斗争为背景, 进一步揭发那些沉醉于政治权利的男人们的丑陋一面。被错整为右派的中学教师曾庆璜蒙冤受屈后, 既不辩白也不反抗, 而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奴颜媚骨的人。他糟践自己的人格, 辱没妻儿的尊严, 千方百计向各方面讨好, 终于时转运来, 提前回城, 而且在后来的政治风云中扶摇直上。小说没有让曾庆璜有好下场, 他最终落得官场失意、父子反目、同僚落井下石的下场, 只能以自杀结束一个一生。《云破处》的主人公金祥是一个老红军的后代, 孩提时就敢投毒害人, 长大后兽性十足, 干出一桩桩十恶不赦的罪行。他血债累累却泰然自若, 而且还极为阴损、狭隘、不知悔改。

纵观池莉的作品, 男性在其小说中大多是阴暗的、狭隘的, 男性世界总是充满了荒唐与混乱。而女性在她的小说中, 却是聪慧的、伟大的, 女性世界里充满了智慧与坚强。她们艰难的在“此岸”的现实生活与“彼岸”的理想人生中徘徊与抗争着。不容怀疑, 池莉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是愈加高涨的。但在最理想的图景中, 男女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虽各自独立但又互为补充的一种男女和谐平衡的局面。这也是我们对和谐、完美的两性关系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陈骏涛.关于女性写作悖论的话题[J].山花.1999.4.

女性网络小说 篇10

一、金大奶奶

《金大奶奶》是白先勇的处女作, 小说塑造了金大奶奶这个孤独而又凄凉的女性形象, 这也体现了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索。金大奶奶年轻的时候, 是一个年轻守寡的少奶奶, 夫家有钱, 得到了很多的钱财和田地。凭着前夫的遗产, 认识了金大先生, 在金大先生的花言巧语下与之结婚。然而, 金大先生在获得财产后, 就开始对金大奶奶施加凌辱, 以至于全家上下都看不起她。最后, 金大先生甚至要把戏子娶回家, 欲将金大奶奶赶出家门。尽管处境孤独的金大奶奶与金大先生做了决绝的抗争, 但结果当然只能是以惨败而告终, 金大奶奶只能在悲愤交集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品中的金大奶奶, 她有两次失败的婚姻。第一次婚姻, 他的丈夫很有钱, 但是有痨病, 没几年就去世了。如果说, 这一次婚姻的悲剧, 是由众多的客观因素造成的, 那么, 金大奶奶第二次悲剧的婚姻, 则更多地是她自身的主观因素所导致。金大奶奶当时三十多岁, 又经历了一次悲惨的婚姻, 她应该对感情有所理解, 有所领悟, 但还是被金大先生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从而使其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再一次迷失方向。

小说中, 作为非主角人物的顺嫂和小虎子对主人公的态度完全不同。顺嫂, “我”的奶妈,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年风雨的中年妇女, 对事情的是与非有她自己的看法, 与金家认识以来对金大奶奶的悲惨命运也是十分同情。小虎子, 金大先生与金二奶奶的儿子, 年龄尚小。照理说, 金大奶奶应该是小虎子的伯娘, 但当“我”问起的时候, 他嘴里却哼道:“去她的!她算是哪一门的伯娘?‘老太婆’算了。”这里, 通过小虎子这个小孩子对金大奶奶的态度, 也暗示出了金大奶奶在家被冷落、被嘲弄的悲惨生活。

整个故事, 以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我”的眼光徐徐展开, 看上去节奏舒缓, 读来却字字见血。金大奶奶, 一个孤独凄凉的女性角色。一方面, 是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让向往爱情的金大奶奶陷入孤独;另一方面, 正是因为她对爱情的追求, 让她迷失了方向, 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二、福生嫂

在传统的道德体系下, 女性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们必须把自己的欲望压抑在内心深处, 即使是像福生嫂那样嫁给一个性无能的男人。

《闷雷》的女主人公, 是一个叫福生嫂的女性。她本是个广西姑娘, 少年丧母, 父亲是个杂货店老板, 对店里的事从不问津。福生嫂五官端正, 身材挺秀, 想要嫁给一个体面的小伙子。然而, 父亲却替她挑中了年龄大她许多的“老实人”马福生。论职位, 马福生不过是个随副官。论相貌, 细眉小眼、瘦弱单薄, 一点都不像个北方汉子。最重要的是, 嫁给马福生后, 她发现他们不能生出小孩。为了不让别人讲闲话, 他们决定让福生嫂装大肚子, 然后抱一个小孩子来养。过了不久, 丈夫福生的拜把兄弟刘英, 搬来福生家一起住。刘英身材很好, 手臂粗壮, 强劲有力, 相处中福生嫂对刘英产生了好感, 刘英也对福生嫂产生感情。然而, 在刘英向福生嫂示好时, 她临阵脱逃了。

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 女性正常的欲望大都被扭曲了。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 对正常夫妻生活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福生嫂面对一个性无能的丈夫, 本可把他晾在一边, 而她没这么做, 她极力克制住自己。更为可悲的是, 还要为马福生假装怀孕, 受尽太太们的奚落和嘲笑。在刘英表示了爱慕之后, 她害怕了, 在传统道德伦理下扼杀了自己的爱情。最后, 刘英离开了。积蓄已久的闷雷声一阵比一阵密了, “福生嫂无力地倒在窗沿上, 好像受了谁的欺负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

白先勇看到了她们的不幸, 因此, 他对于那些被压抑了的以福生嫂为代表的女性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揭露了女性扭曲的心理层面, 深入到了女性内心, 写出了身体内压抑了的欲望。

三、玉卿嫂

和《金大奶奶》一样, 《玉卿嫂》的故事情节, 同样是以正值少年的“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

玉卿嫂生得漂亮, 原本是一阔户人家的媳妇。丈夫抽鸦片死去, 婆婆怀疑她与老爷的跟班庆生有染, 将两人扫地出门。庆生患有肺病, 迫于生计, 玉卿到“我”家里帮佣。在她的照顾下, 庆生的病有所好转。一次偶然, “我”发现了庆生的存在, 并与他成为好朋友, 经常外出听戏。听戏过程中, 庆生爱上旦角金燕飞。玉卿嫂发现他们二人的恋情后, 痛不欲生。经过这次情感的痛苦挣扎后, 玉卿嫂杀死庆生, 继而自杀。

玉卿嫂刚一出场时是一个标致爽净的人, 不多言多语。男佣人想非礼她, 她就会让他们吃尽苦头。坛子叔叔向她求婚, 遭到了拒绝。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懂事的孤孀, 却暗暗爱着小自己十几岁的庆生。她对庆生的爱, 到了疯狂的地步, 她“一径狠狠地管住庆生, 好像恨不得拿条绳子把他牢牢栓在裤腰带上, 一举一动, 她总要牢牢的盯着。”从这里不难看出玉卿嫂对的爱情专一。而玉卿嫂的悲剧, 也正是由于她的执拗的性格造成的。她对待爱情的态度热烈真挚, 但同时, 她又是自私的, 她不懂得爱情需要双方共同维持, 不知道单方面的执著不可能产生完美的爱情。她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在爱情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 当庆生爱上了金燕飞后, 她无法接受, 最终酿成悲剧。

作者从小就体会过病魔从手中夺去生命的惊心动魄, 国此, “同样是死亡主题, 出现在白先勇笔下就充满了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的苍凉感。这是他的自觉追求, 也是他的自然流露。”小说的结尾部分, “我”走到庆生的屋子, 看到了桌上流满了的蜡泪, 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发着淡蓝色的烛光, 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庆生和玉卿嫂, 庆生仰卧着, 喉咙管上有一个窟窿, 玉卿嫂伏在庆生的身上, 胸口上插着一把刀, 血还在往下滴……这一切的一切, 都有一种难以言语的苍凉感和悲壮感。

白先勇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通过自己亲身的接触和了解的女性, 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描绘出了女性命运的形态和生命的过程。他将自己的忧患意识注入到小说的人物中, 尤其是女性人物的身上。这些女性大都身处弱势地位, 被现实生活无情地摧残吞噬, 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金大奶奶、福生嫂、玉卿嫂等女性的命运正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弱者的悲歌。

参考文献

[1]白先勇.白先勇集[M].花城出版社, 2009.

[2]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浅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 篇11

关键词:蕭红小说;女性悲剧;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08-02

萧红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最出名的女作家之一。她描写了很多关于女性方面的小说。她的小说中的大部分女性的命运都是很悲惨的;她们的爱情是缺失的;婚姻是不幸的;生活是悲凉的。作者对女性的悲剧命运认识是极其全面和深刻的,构成独特的悲剧主题意识。作者那样写女性,目的是让广大女性认清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存状态。从而唤醒她们的主权意识,努力去争取自己的独立和幸福。

萧红大部分作品都描写了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她们的悲剧命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爱情方面的悲剧

爱情是男女双方共同的事情。只有两个人在平等和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心灵的沟通,才算是真正的爱情。双方关系不平等之恋和单方面之恋,都谈不上真正的爱情。萧红小说中大部分女性的爱情恰恰属于后者。她们的爱情极其短暂,不能享受到爱情的甜蜜。甚至说,她们的爱情是缺失的。

《生死场》里的金枝刚开始被成业的歌声唱开了心声,憧憬着美好的爱情。但好景不长,她得到的却是母亲的辱骂,世人的嘲讽和怀孕的担心,根本没有享受到爱情带给她的甜蜜。同时,成业跟她结合并非爱情的需要,而是生理上的满足。正如文中描写的那样:“五分钟过后,姑娘和小鸡一般,被野兽压在那里,男人着了疯了!……”[1]当金枝怀孕,心情忐忑不安时,他什么也不问,完全不关心,而是“从围墙宛如飞鸟落过墙头,用腕力掳住病的姑娘,把她压在墙角的灰堆上,那样他不是想要接吻她,也不是想要热情的讲些情话,他只是被本能支使着想动作一切。”[1]从以上可以看出,成业只是把金纸当成泄欲的一个工具和手中的一个玩物而已。他们之间是发泄和被发泄的关系,根本没有平等关系之说。金枝得到的只是痛苦,而不是爱情的甜蜜。《小城三月》中的翠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暗恋我的表哥。她的爱情是单方面之恋,对方似乎完全不知情。在这场单恋过程中,她得到的只是内心痛苦的煎熬,从未得到真正爱情的甜蜜。她只是偷偷地喜欢我的表哥,从未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而是把它深深地隐藏在内心底处。自己喜欢一个人,却不能够把它讲出来。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而翠姨却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享受单恋的痛苦。在内心深处,她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爱情。可是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对方完全不领情。临死前,她拉住表哥的手,大声地哭起来,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似的,隐隐约约地表达对表哥的喜爱之情,但表哥完全没有勇气接受这份爱情。后来,表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很大程度上翠姨正是因为单恋表哥不能说出来,抑郁而死。可以说,她是为情而死,而表哥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翠姨的爱情是痛苦的、缺失地,她得到的并不是两个人心灵沟通的感情,而是孤寂的单恋之苦。

二、婚姻方面的悲剧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是迈入人生的最高殿堂,充满着甜蜜和幸福。然而,萧红小说中的大部分女性婚姻却是悲苦的。无论婚前和婚后,她们从未尝到婚姻带给她们的幸福。

婚前,她们的婚姻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她们根本没有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如同《呼兰河传》中写道:“也有男女两家都是外乡赶来看戏的,男家的公子也并不在,女家的小姐也并不在。只是两家的双亲有媒人从中沟通着,就把亲事给定了。也有喝酒作乐的随便的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人家。也有的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定下来了。”[1]在很大程度上,她们的婚姻都带有利益的交换性质。《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就真实地道出了这种情形:“两家都很有钱,一家是本地的烧锅掌柜的,一家是白旗屯的大窝堡,两家是一家种高粱,是一家开烧锅。开烧锅的需要高粱,种高粱的需要烧锅买他的高粱,烧锅非高粱不可,高粱非烧锅不行。恰巧又赶上这两家的妇人要将近生产,所以就‘指腹为亲’了”[1]这些女性连对方的名字和容貌都不知道,就被父母胡乱地许配给了人家。父母在乎的并不是女儿的婚姻幸福,而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女儿的婚姻成为他们交换的筹码和谋利的工具。这也就注定作者小说中女人婚姻的失败和痛苦。

如果说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婚前命运是悲苦的,那么婚后女人的命运更变本加厉。婚后,她们不能得到丈夫一点儿的关爱,遭受的大都是是丈夫的冷淡和欺辱,婚姻带给她们的只有痛苦。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旦婚姻附加上生活的重担,一切都变了样儿。金枝和成业婚后,成业对她从未关心过她,未尽过丈夫的责任。就在产前不久,成业还对她施加性暴力,导致婴儿的早产。小金枝出生后不久,由于生活的重担比较大,成业竟把她活活地摔死。丈夫为了减少一张吃饭的嘴,竟杀死自己的女儿,剥夺了金枝产后做母亲的权利。这对金枝精神上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

三、生活方面的悲剧

萧红小说中的大部分妇女在生活方面的命运也是带有悲剧性意味的。她们遭受很多方面的痛苦,这其中包括肉体上受刑罚,精神上受折磨和生活上受压迫。

(一)肉体上受刑罚。

萧红小说中妇女肉体上受的刑罚主要来自生育方面。生育在一定程上可以理解为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意味着女人生命的完整和做母亲的权利。但作者小说中的妇女尝到的只是生育带给她们的折磨和痛苦,没有一点儿做母亲的喜悦之情。

《生死场》中的《刑罚的日子》描写女性分娩时的情形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忍不卒读。其中五姑姑的姐姐分娩时的情形最为典型。因为怕弄脏了席子,五姑姑的姐姐把席子卷起来,就在草上爬行。婆婆忌于“压柴,压柴,不能发财”,把仅有的柴草也撤去。于是产妇光着身子,和一条鱼似的,爬在那里,号叫,挣扎,直到耗尽最后一点力气如僵尸一般。她的丈夫不但不关心她,而且还指使她拿靴子,骂她装死,拿长烟袋砸她,举起大盆水泼她。可怜的女人,“几乎一动不敢动,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一点声音不许她哼叫,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断,宛如进了蒸笼,全身将被热力所撕碎一般呀!”[1]可怜的女人遭受如此巨大的生育痛苦,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死掉。可怜的女人肉体上受到的刑罚,并不能换来丈夫的呵护。她们的生育和动物一样,除了毫无意义上的肉体刑罚,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妇女的悲剧性一面。

nlc202309031201

(二)精神上受折磨。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身上的痛苦。萧红小说中的女性除了要遭受肉体上的刑罚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这些精神上的折磨一方面来源于自己,一方面来源于他人。但是不管来自本人,还是他人,从根源上讲都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所谓的不是规矩的规矩在作怪。

《小城三月》中的翠姨就是封建传统旧思想的受害者。她的精神时刻受这种思想的折磨。订婚以前,外祖母把她许配给我族中的一个小叔叔。但是那族中的祖母一听就拒绝了,说是寡妇的孩子命不好,也怕没有教养,何况父亲死了,母亲又出嫁了,好女不嫁二夫郎,这种人家的女儿,祖母不要。自从翠姨得知这件事情后,这件事情就深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中。她甚至认为表哥也是那样看她的,这给她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使她的精神背负一个大包袱。翠姨订婚后,一则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她每天把这两条规则背上好多遍。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这无疑是对她精神上巨大的摧残。她不敢向表哥表达爱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精神上的折磨压得她不能喘气,最终导致内心的抑郁,为最后的死亡埋下伏笔。

(三)生存上受压迫。

萧红小说中的大部分女性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她们整天忙于生存,为了填饱肚子,维持生存,她们承受很多压迫。生存的压迫,使她们承担很多的痛苦。《桥》中母亲,为了养家糊口,保证家人的生存,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她就给别人家的孩子去做奶妈了,而自己的孩子从来就没有喝过她的奶。她与儿子见面的唯一方法就是隔着桥,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然而,有一天她连看孩子的唯一机会都失去了。因为孩子为了见母亲一面,跌下桥摔死了。这位母亲的内心是痛苦的,而这痛苦的根源就是生活太贫困,生存上受的压迫过于沉重。甚至说,生存的压迫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权利,毁灭了他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萧红.《生死场》.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2]萧红.萧红同命运的小鱼[M]//萧红全集:中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

[3]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斌出版社,1991年5月。

[4]萧红.《生死场》.武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赵树理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篇12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山西农村,女性形象

在赵树理的作品中, 作者塑造了一些地主和狗腿子形象, 也有一些干部形象。但作者着力刻画的仍是农民形象。其中, 最重要的便是在赵树理小说中所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之间纵深方面的比较。对于这些女性, 作者之于她们的并不是一贯应有的愤慨和控诉, 相反读者能感受到更多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凉。这类人物之所以会受到这样的“礼遇”, 是因为作者感受到在这些“落后人物”身上更多地体现了民间的趣味和愿望, 她们并不是在思想上就自觉的作为国家权利意志的对立面而存在。在这类落后女性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小农思想, 自私、狭隘、因循守旧。她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只不过在开始时她们总是会被作为讽刺嘲弄的对象, 小说必须有矛盾对立才能得以进展。

这一类“落后人物”在赵树理小说中是很多的。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便是出现在《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作为本文矛盾的一个突点, 在开篇第一段便先曝起“米烂了”的“光辉事迹”, 第二段则不吝笔墨地对其来历及现状进行详细描写。她30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15岁, 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但是在愚昧落后迷信思想的影响下, 她逐渐蜕化成恶劣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作者描绘了一个心理变态和精神扭曲的女性形象。这算是一个十足的落后人物了。她对于小芹婚事的干涉与阻挠, 也是其落后性的具体体现。当然, 她的结局还是很不错的。三仙姑在区上在众人面前丢丑、受辱而后被迫自新。故事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同样是作为母亲, 同样是对于女儿婚事的干涉, 同样是作为“落后人物”的典型出现的小飞娥, 则与三仙姑存在着不同之处。赵树理写于1950年的《登记》是一篇反映男女自由恋爱的小说。小说中小飞娥的人生经历具有复杂的艺术意蕴。小飞娥这个人物形象, 作者对她更多的是同情而非讽刺。她是一个饱受封建婚姻折磨的女人, 但是对于艾艾的自由爱情她仍然是不同意的。她自己在封建主义的枷锁之下过着不幸的生活, 但却又主动用自己男人对自己的办法来安排自己儿女们的命运, 这一点又与张木匠的妈妈有着相似之处, 只不过, 最后她意识到不能再让艾艾走自己的老路——“挨打这件事也就不用传给艾艾了”。这一觉醒转变的过程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作为一个乡间底层女性, 她的命运是悲剧性的, 她的柔顺与隐忍是她悲剧命运的关键。她的转变就意味着她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认同。

其实, 在赵树理小说中这样的人物还很多。如《传家宝》中作为进步女性媳妇金桂的对立面存在的李成娘, 一只破黑箱子, 便揭示了她一生的全貌。她是千百年来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同样勤劳, 质朴, 节约, 只不过她在贫困和残酷的旧的日子里建立起来的生活规律与新的社会秩序对立了起来。从李成娘这一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古老的灵魂, 仿佛两只手提着一个空水桶, “走一步又开一下腿的”一步步走到我们面前来。她们这一代人所承受下来的“宝贝”, 居然为媳妇所拒绝, 历史从她脚下断开。她们只能无可奈何的无力的把领导权让给了媳妇。又如《田寡妇看瓜》中的田寡妇, 她的落后更多的体现在其小妇人的狭隘心理上。秋生过去的偷是生活所迫, 如今有了自己的地有了自己的瓜, 在秋生的对比下, 田寡妇过去的小气、自私也就愈加明显了。

这一类落后女性形象是经过赵树理着力刻画的。在后来的评论中, 人们将她们归结为一个新名词———“中间人物”。当时全国作协副主席邵荃麟曾提倡写“中间人物”, 由此可见, 这类人物市场之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赵树理小说中另一派极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就是进步女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农村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 她们身上所折射出的就是新时代农村女性特有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她们的言行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作为守旧势力的对立面, 她们积极向上, 思想进步超前, 显示了青年人特有的生气与活力。这些人是作者寄寓希望之所在, 是作者大力推崇的对象。他们大多受过社会主义新思想的熏陶, 不愿再为旧的封建牢笼所束缚, 渴望自由的空间, 新鲜的空气, 渴望得到新的生存地位。这一点在赵树理小说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小二黑结婚》中小芹就是这类女青年的代表。小芹的美自是不必说——“青年小伙子, 有事没事, 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 马上青年门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 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但是小芹最吸引人的不是相貌而是其对于自己爱情的执着。她勇敢的和小二黑相恋, 拒绝了金旺的无理纠缠, 同时也拒绝了母亲三仙姑为自己许配的做填房的亲事。小芹倔强、大胆、决断, 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惧怕各种反对势力的胁迫。她的直露与勇敢与《登记》中的女青年艾艾和燕燕具有相似之处。艾艾和小晚相恋, 燕燕和小进相爱。同样是为了争取自己的爱情而抗争, 艾艾燕燕与小芹一样直爽单纯, 并富有强烈的乐观精神。艾艾不妥协不让步, 燕燕善良正直, 不仅帮艾艾成功的说服了小飞娥, 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爱情和幸福。艾艾燕燕和小芹代表了当时一大批思想解放了的农村女青年。她们在与落后思想的斗争中赢得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她们渴望热烈纯真的爱情。在最复杂最艰难的情况下, 她们始终是最乐观的胜利者。但是相比较而言, 小芹的斗争要强硬些, 而艾艾燕燕则和风细雨的多, 既有斗争性又有人情味, 因此人物更加丰满真实, 富有艺术性, 而小芹则显得死板, 人物形象要僵硬的多。赵树理小说中除了为争取爱情而抗争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进步女性是为了维护自己新的生活秩序争取自己的合理生存地位而抗争的。她们的抗争是对旧的生活秩序的摒弃与更新。她们迎合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为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传家宝》中的金桂便是如此。

赵树理在自己的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整个小说情节的构造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女性形象真实而又生动的再现了五六十年代山西农村妇女的思想与生活状态。赵树理之所以能成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 他熟悉农村, 热爱人民。他是在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这片土地。赵树理所取得的生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文坛的“铁笔”与“圣手”。

参考文献

[1]太原道制作http://www.tydao.com (2001-11-22) http://www.tydao.com/sxren/wenhua/zhaoshuli.htm

[2]http://www.daynews.com.cn/mag6/wtjjzsl/山西新闻网

[3]http://www.daynews.com.cn/mag6/wtjjzsl/晋城在线。 (作者:韩文洲) (本文原名《赵树理与晋城》, 标题是编者所加)

[4]杨丽华.文学漫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5]赵树理小说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黄修已.赵树理研究资料[M].北岳文艺出版社.

[7]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中国发展机器人下一篇:视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