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素质

2024-11-29

道德文化素质(共12篇)

道德文化素质 篇1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道德虽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但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的调节范围及影响力远大干法律, 道德的标准比法律高。人类需要用道德来维系, 企业的推销活动也应该在一定的道德氛围中进行, 并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 否则, 可能得逞于一时, 却会严重损伤企业的公众形象。目前, 我国的企业非常重视推销活动, 但推销中不守信用、强制推销、以次充好、恶意宰客, 甚至恶欺诈行骗等不道德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 加强企业推销职业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当今推销人员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德才兼备。这类推销人员是企业的财富。但是这类人员为数不多, 大约占到企业的20%。二是有德无才。这种销售人员的基本特点是忠诚敬业, 很用心、很努力, 但是能力较差, 推销效果不理想。三是有才无德。这类推销人员最令企业头痛, 真是用之担心, 弃之可惜。四是无才无德。这类推销人员是企业淘汰的对象。有人这样形容:有德有才是正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才无德是废品, 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在推销人员中, 第二、三、四种人员大约占到80%。因此提升推销人员的道德与才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推销人员的素养及其职业道德

在产品推销中, 推销人员既代表公司, 又联系顾客。推销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反映个人修养与素质, 还代表着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因此, 推销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外, 还应该具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推销人员的职业道德, 是指推销人员在推销活动中处理好各种行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 包括处理好推销人员与顾客, 推销人员与竞争对手、推销人员与所在企业、推销人员与金钱以及服务等关系的准则与规范。推销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与信誉, 关系到市场秩序与市场的公平竞争。英国学者罗斯 (Ross) 在《“对”与“善”》 (1930年出版) 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显要义务”的观点与理论。显要义务, 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也就是说, 人们可以用自己已有的价值观、直觉或经验推断自己在特定的场合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并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义务。罗斯认为显要义务包括: (1) 诚实; (2) 感恩; (3) 公正; (4) 行善; (5) 自我完善; (6) 不作恶等。推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在推销过程中的“显要义务”, 也是推销人员应尽的职责。推销人员的的“显要义务”或职业道德应体现以下几点:

(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推销人员最基本的品格。孟子曰:“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中庸》指出:“唯天下之至诚, 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 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下之化育。” (宋) 周敦颐曰:“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也。”用通俗语言表达,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 不讲假话, 踏实做事。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晋商奉行:“宁叫赔折腰, 不让客吃亏”、“生意无诀窍, 信誉第一条”。守信, 就是信守诺言, 说话算数, 讲信誉, 重信用, 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2) 感激顾客。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顾客第一”、“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等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生前就倡导感恩, 认为顾客是企业的恩人, 企业必须感激、回报顾客。在推销中, 推销人员只要具备了感恩的品质与心理, 就能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孟子提倡“三良” (良心、良知、良能) , 感恩是良知、良心、良能的综合体现, 懂得感恩的推销员能赢得顾客。因此, 推销人员应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处处为顾客着想, 并取得顾客的信任。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 获取自己必要的收益。

(3) 公平竞争。在推销过程中, 推销人员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公平竞争, 恪守同业竞争道德规定, 不能只讲自己的长处, 也不能只讲别人的短处, 不要互相拆台, 损人利己, 最终害人害己。

(4) 善待人事。具备善的品行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在推销过程中, 推销人员要心存善良, 和善地对待人与事, 讲文明、讲礼貌, 反对行贿受贿、欺诈勒索、贪污盗窃等违法行为, 对顾客要一视同仁, 童叟无欺, 平等待客, 不诱购诱销。

(5) 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一个过程, 推销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不断提升品行与技能的过程。推销人员应对所在的企业忠诚, 不损公肥私, 注意维护企业的利益与声誉。

(6) 不作坏事。在推销中要坚持“己所勿欲, 勿施于人”, 树立“忠恕”与“推己及人”的思想, 树立牢固的道德防线, 不坑人害人, 不推销对别人有害的产品。

二、推销人员职业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原因

在推销活动中, 不守诚信、欺诈行骗、掠夺经营、任意宰客、贿赂交易、强制推销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具体地说推销人员道德失范表现有:

(1) 不守诚信。一些推销人员对内虚报简历、违背劳动合同、在外兼职、;消极怠工、逃避责任、虚报业绩、挪用资金、伪造客户数据等都违背诚信的原则;对外不信守承诺、违约、对客户不负责任等也是不诚信的表现。

(2) 恶意竞争。在市场竞争中, 夸大产品的作用与优点, 诋毁竞争者的产品与企业形象, 不择手段挤压对手、泄露商业机密等都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造成损人害己的结果。

(3) 坑害顾客。在推销中以次重优、兜售假冒伪劣产品, 进行价格勾结、哄抬物价、;暴利宰客、态度恶劣、推销有害产品等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坑害了顾客。

(4) 贿赂交易。在推销中给予回扣、请客送礼、收受贿赂等通过不符合道德及有关法规的方式实现交易。近几年医药等行业暴露的商业回扣、商业贿赂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5) 强制推销。强买强卖、暴力推销、捆绑式推销等方式也是不人道等推销方式。

推销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原因也是多层次的。推销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基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物欲膨胀, 道德迷失”以及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文化原因是“传统优秀道德与文化的断层”;体制原因是经济转型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另外, 还有社会风气及推销人员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原因。

三、推销人员在推销过程中要坚持以儒家伦理为导向的商业道德准则

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二千多年来一脉相承, 影响深远, 并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儒商精神是基于儒学与商业交融、渗透、升华的精神。儒商精神反对的是一种为富不仁, 强调的是以义生利。也可以说, 儒商从事的本应是纯功利性质的商业, 但始终存有超功利的道德追求, 让经商行为始终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 这是典型的儒商经商理念。推销人员要坚持儒家等优秀伦理思想与文化, 培养“儒的精神、儒的气度、儒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说:

(1) 坚持仁人爱物、利人利己。推销的本质是顾客受益, 企业获利。从理购买的角度来看, 如果顾客不能从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所期望的利益, 顾客就不可能心甘情愿地购买。日本有个企业家吉田忠雄, 被誉为“世界拉链大王”, 他就深谙企业营销之道, 并形成了“善之循环”的观点。他经常对部下说:“如果我们散布仁慈的种子, 给予别人以仁慈, 仁慈就在我们和别人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推销过程也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过程。只有利人才可能被接受。

(2) 坚持诚实守信。孟子认为:“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中庸》也指出:“唯天下之至诚, 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 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下之化育。”宋代著名儒者周敦颐认为:“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也。”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在我国传统的道德中, “信”是作为个人形象的一部分来要求的。孔子的“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反省自己的内容, 其中的“信“在当时也只是限于和朋友打交道, 不守信并不会危及整个社会, 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大的损害。但在当今社会, 商品关系空前地活跃, 每个人的活动往往取决于别人的活动, 而且他的活动又必然关系到另外一些人, 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迫切的需要:应该用契约的方式来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而建立契约的道德基础是“诚实守信”。

(3) 坚持以和为贵, 注意必要的妥协和退让。《孟子》一书中有“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礼记》中也指出:“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 上下同欲正是产生“和”的一种途径。中国人自古就奉行“和气生财”的信条。商业中的这种退让并不意味着舍弃企业的利润, 任何商业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以前, 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商家为了获取最高利润, 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事实上, 只要买卖双方都能够从交易中获益, 交易才值得进行。因此, 推销人员应坚持以和为贵, 注意双赢, 有时吃点亏反而是福。若在推销中只有一方胜利了, 那交易反而是失败的。

四、推销人员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商业的发展, 推销人员的数量迅速增加, 而推销人员的素质可谓良莠不齐。因此, 加强推销人员的道德修养, 提高推销人员的文化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推销人员道德修养与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学习、修炼的过程, 也是推销实践的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推销人员应加强道德与文化修养, 切实提高素质。推销人员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与品质, 推销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继承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 真心实意考虑顾客的利益;二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熟悉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 掌握推销技巧;三是要有沟通与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四是要有健康的心态, 能够忍辱负重, 有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心理承受能力等;五是能够不断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

第二, 加强诚信教育与职业培训, 切实提高职业道德。企业应对推销人员加强诚信教育, 在推销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 对不守诚信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惩罚。定期举办职业道德与推销技能的培训, 切实提高推销人员的推销水平。

第三, 在推销活动中践行道德。推销是一个实践过程, 推销人员的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是在推销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此, 推销人员应重视每一次推销活动, 重视推销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推销活动结束后, 要反复自问, 顾客满意吗?哪个环节不妥或不够好?经常总结, 反复实践, 职业道德就养成了, 所谓“习惯成自然”。

第四, 继承以儒家伦理为主流的传统伦理与文化, 适当地开展国学教育,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无不得益于儒家文化。当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及推销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 聪明的企业推销就会从儒家文化中汲取营养, 产生大智慧, 这对更好地进行推销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要:当今, 很多商业企业在获得利润的过程中使用不道德的手段。从推销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不守信用、欺诈行骗、强制推销、任意宰客、恶性竞争等等。本文分析了推销人员的职业道德, 提出当代营销人员应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新儒商精神,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树立职业道德, 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 树立良好的形象与信誉。

关键词:推销人员,职业道德,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国庆, 刘凤军, 王晓东著作.市场营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颖, 林三卓主编, 中国市场促销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4.

[3]张格, 高维国主编.诸子箴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4]苗泽华等编著.商业企业营销道德与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5]张雁白, 苗泽华主编.市场营销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铁道出版社, 2004.

[6]黄俊民, 陈小冰.让新儒商文化融入财经类高校校园文化[J].上海:人才开发, 2006.

[7]刘建荣, 方虹.汲取儒家文化的营销理论[J].昆明:云南学术探索, 2005.

[8]苗泽华等.弘扬传统伦理精神构筑现代商业道德[J].哈尔滨:商业研究, 2008, (11) .

道德文化素质 篇2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影响越来越为深刻。网络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有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的快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极端化,道德意识缺失,甚至网络犯罪。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因此,网络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应该重塑网络文化,针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改进措施。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道德素质、德育

【1】[导语]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32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比中小学生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大学生可以称为相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参与者和接受者。然而大学期间是一个人道德素质逐步走向定型的关键期,网络对其道德素质的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解决大学生道德意识缺失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正面影响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缩小”空间距 离,地球真正地成为了“地球村”。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要接触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有助于大学生现代观念的形成,比如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全球观。

(一)道德认知模式的改变

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视野,使得道德认知的途径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在网络诞生之前,大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仅限于书本和身边的事。如今网络的发达与普及,使得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和及时性使得任何信息可在数分钟内便可传遍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地位也从被动转为主动,能够主动去选择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暴露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在“上网是否是您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的一项调查中,45%的学生认为“少许改变”,21%的学生认为“没有改变”,只有3%的学生认为“改变很大”。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会因为网络而发生改变但并不是很大。在一项“浏览不健康网站算不算道德败坏”的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不能完全算,应该懂得分辨和抵抗”,26%的学生认为“算,说明道德有问题”,16%的学生认为“算,说明德育有问题”,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正视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分辨和抵抗能力。在“如果您在网吧中发现不良网站的链接”一项调查中,41%的学生认为“不会看并举报”,33%的学生认为“看并举报”,26%的学生认为“会看但不会认为自己道德败坏”。说明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具有自律意识并能自觉维护网络公德。在“对于网络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调查中,86%的学生选择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慎重对待”。这些调查结果有力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上述数据时哪里来的,标明出处)

道德认知的内容也从单元向多元发展。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呈现给我们的是更为立体和全面的信息,不只是不同媒体对同一件事的解读,还包括网友的评论,使大学生可以从全位、多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大大降低了偏激的情绪,使得大学生更为理性和客观地来看待和评论一些社会现象,培养了大学生的思考与权衡的能力。

(二)道德人格的健全 网络文化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网络文化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音乐、影视、文学和艺术等。网络的全球性,也使得大学生做到了“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不仅能了解和学习国内的文化瑰宝还能学习国外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通晓古今中外。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和快捷性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以高雅的文化艺术陶冶情操。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优秀的品质。负面消息充斥着互联网的时候,有人开始提倡传播正能量,大学生们踊跃地参与到“随手传播正能量”的队伍之中,纷纷转发社会中存在的充满正能量的事迹。弘扬好人好事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安定社会,也能让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学习好人的优秀品质,提高道德素质。网络文化给了大学生自由使用和开发空间,这使得大学生常常能突破传统狭隘的校园生活圈子和过窄的人际交往范围,这为开放道德人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网络是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里进行多人互动,各抒己见,利于大学生形成人人平等的态度,在网络中为了自身的形象会克服个人的偏执顽固、唯我独尊、过于排斥他人等不良倾向。此外,网络中有着大量的信息,大学生自己选择了上网的地点、内容,对于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需要自己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思考或发表言论,这一系列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独立的习惯。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微博已经成了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有时候一条微博便能影响我们大学生的行为,并由此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网络上被转载很多的一条微博,配图是一双被扎破的粗糙的手,文字写到:这是一双拾荒阿姨的手,她的手是被垃圾桶内的针头以及其他尖锐物品扎破的,请大家以后在丢弃这类垃圾的时候用东西包起来,阿姨也是一位母亲,她的手破了,家人会心疼。看到这条微博,许多人都被感动了,在丢弃尖锐的物品的同时也会进行相关处理,并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公益广告也因为网络而大大提高了曝光率,“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常回家看看”这一系列的公益宣传借助网络传播而更加深入人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这些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

(三)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网络文化正好适应了大学生的这一特性。他们既可以在网络上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还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地发挥了大学生的主动精神。例如,2010年1月27日凌晨天涯论坛上,众网友接力拯救重庆自杀直播者,许多网友彻夜守候电脑前,通过网络技术需找IP地址,最终拨打当地110找到这名网友并送其到医院,该网友最后得以解救,这一道德行为并不是我们所常见的,在这次生命拯救的行动中,网络文化功不可没。

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网友具有了平等性,社会中的平等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培养大学生的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品质与能力,为现在高校的道德素质培养提供了极好的契机。网络世界的隐蔽性给予大学生网络行为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这就让参与者的主体行为的到充分的体现和考验。

在“您最关注的网站类型”一 项调查中,有47%的学生选择了“企业网站”,2 4%的学生选择了“商业网站”,两者合计超过了半数。大学生浏览这些“企业网站”与“商业网站”的所作所为除了具有自身价值之 外,必然附带给他们许多新的网络社会关系价值,产生许多新的网络社会经济领域的道德意 识与行为,从而推动了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展。在“您认为网络对您的道 德行为的帮助”一项调查中,有5 2%的学生选择了“能力增强,意义重大”,30%的学生选 择了“有所帮助,不可缺少”。基于网络文化之上的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行为的增强,显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便利、乐趣等的同时,它其中混杂着的不良文化也会腐蚀大学生的内心,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杨泽宇指出:网络文化中信息垃圾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由于大学生对垃圾信息的辨别力还不够强,所以这对他们毒害之深是难以估计的。[2]

(一)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紊乱

大学生的价值观并未完全定型,大学期间是他们确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文化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使得大学生难以分辨是非,导致大学生存在多元价值观标准并存的问题。

根据调查,对网络上“新、奇、特的新闻、言论、思想”认为“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53%和62.82%,认为网络上的新闻、言论等各类信息对其价值观的“影响比较大”的占44.84%,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之深。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曾提醒道:“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互联网发源于西方,计算机的开发技术也大多由西方人掌握。正因如此,互联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西方思想,其中包括不利于我国大学生发展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让西方文化产品通过网络的传播使得中国大学生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频率越来越高,西方资本主义的部分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在悄无声息的腐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在被动中接受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对之产生认同感,甚至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一味的追捧西方文化,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是一种“文化殖民”的现象,西方的一些有不轨动机的份子正利用着网络竭力标榜“民主”“人权”“自由”等来可以抵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也很难深刻领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真谛,于是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蛊惑,对我国所选择的道路产生怀疑。此外,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现象层出不穷,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也是“愤青”所存在的主要群体,他们关注社会,有知识但是却缺乏坚定的信念,于是极易被有不轨意图的人所利用。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上的言论的真实性往往容易受到质疑,例如西南大学文学院大三女生陈易(化名),父亲早亡,母亲又患病做了肝移植术,手术花费20余万元。母亲第一次肝移植后,病情发展,肝脏供血的门静脉有栓塞,而肝动脉旁又长了一个动脉瘤。为了筹措母亲的第二次换肝手术费,陈易于2005年9月15日,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在“天涯论坛“上发布《希望好心人可以救救我妈妈,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的帖子:“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可以以任何形式或者甘愿毕业后无条件地为他(她)打工” 9月17日《重庆时报》记者率先报道后,平面媒体纷纷跟进,网络媒体互相转载,一时之间,“卖身救母”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热点。网民们纷纷解囊相助,陈易得到了10余万元的捐款。但是,在陈易的“卖身救母”帖的跟帖热度日益升温的同时,也不乏鄙夷和冷眼旁观,甚至有网民提出质疑。陈易在网络上被爆料身穿名牌,生活富足,不是好学生常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其母亲是公务员等等,这一系列爆料引起了网友的一片哗然,不少人开始对陈易所述产生了怀疑并要求公开巨款的使用明细。网友所曝料部分属实,但陈易也的确有困难,她的谎言只是为了博取更多人的同情。然而,陈易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陈易母亲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不幸的是手术失败,其母在手术中去世,也成为了这次“义举”的牺牲品。网络的推动给了陈易希望,最后又将她推入绝望的深渊。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认识到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总是容易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色彩浓重。

(二)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责任感淡漠

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十分自由的空间,也因此网络 成为了人们宣泄的绝佳场所,于是网络中出现了大量不负责任的谩骂以及对社会现象过于夸张的批判。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许多大学生平日里给大家留下的都是腼腆、乖巧、听话的好学生形象,然而在网络中他们不再压抑,常常在各种论坛大肆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批判,在聊天室里谩骂甚至使用许多下流的语言。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只为在网络中一时地吸引更多的眼球。

怀着“你不知道我是谁”的心态,处于感情泛滥期的大学生十分容易在网络中发展恋情,和不熟知的人卿卿我我,聊着非常露骨的话题。更有甚者,在网络上进行了“网婚”,双方互不相识,却非常亲密地称呼着对方。这些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只是“玩玩”,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都在削弱他们的责任感,削弱对感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

此外,网络文化还削弱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网络中存在着大量关于黑社会、杀手、帮会等暴力的影视作品,其中有一些很具有误导性质,会使得部分大学生混淆法律的。会诱导大学生进行暴力犯罪。此外,因为玩网络游戏沉迷网络,因为没钱上网进行了犯罪的事例不胜枚举。根据一项调查发现,有19.2%的学生下载过不良信息,有16.5%的大学生有过网恋,有13.8%的大学生有过畸形网恋的意念或作为,有32.6%的大学生听说过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性,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不到明确的奋斗目标,而缺乏对生活的责任感。

(三)网络文化扭曲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虚拟性。2010年一名河南大学生持刀连伤5人,当警察起 伤害他人的原因时,他说玩CS(一个网游)玩多了,拿刀时以为是玩游戏。沉溺于网络,会让大学生时常精神恍惚、萎靡不振,在现实生活中还扮演着游戏中的角色,形成虚拟人格,无法正常的生活。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双重性。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积极向上、友善、诚恳的形象的大学生,在网络中可能扮演着一个个消极愤世、放荡不羁的人物。在网络上,可能会说出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表达的事情。隐蔽性给了他们安全感,使他们不必考虑身边人的感受而可以在网络中随心所欲的侃侃而谈。然而回到现实中,又是一副文静,不善言谈的形象。

网络文化可能会导致人格的封闭性。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里看到一些学生在长假里经常在网吧里连续带上20天左右,他们没日没夜地玩着游戏,不和任何人交流,沉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在CCTV上播过一则公益广告,广告中有一个巨大的由许多罐子构成的一个键盘,每个罐子里都装着一个正敲着键盘的人,广告中有这么一段话“别人网络隔开了你和你的家人”。有些大学生在放假回家的日子里,每天只是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和家人缺乏交流,时间久了,对身边的人越来越冷漠,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装在只有自己的虚拟世界之中,变得更加封闭与孤立。

此外网络文化还易导致大学生偏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边缘性人格,再次便不一一赘述。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应解决办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甚至毒害大学生的文化,并且已经对大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针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采取多途径来解决。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德育

早在2001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就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然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是心理还未完全成熟,道德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判断力不强,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网络文明公约的的落实性并不可观。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专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刻不容缓。高校应当展开网络德育工作。

1、开展系列讲座,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缺失问题进行分析。

2、创办网络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3、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心理状态。

4、高校工作者应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上网的心理及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素质教育。

其次,高校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建立校园主题网站,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集知识性、思想性与娱乐性一体。整合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在休闲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知识,使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

(二)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

马克思主义在道德问题上曾强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道德有别于传统道德,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凸显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3]传统道德的培养主要靠道德自律,而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由于它特殊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由于缺少约束性就容易触犯道德底线。

此外,网络上信息纷繁复杂,这其中就必然存在一些不良信息,例如淫秽信息。大量的色情网站自然就成为青年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据问卷数据表明有34%(96人)的学生承认有经常浏览黄色网站,有54.2%(153人)承认曾经浏览过黄色网站,其中男生比例占多数。黄色网站不仅会毒害大学生的心理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应当培养高雅的兴趣与爱好,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尽可能地使自己大学生活变得充实。提高自控力、判断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不迷失在网络文化之中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重塑网络文化

虽然我国先后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入口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网络犯罪,维护了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有序传播,但还不够全面,且可实施性不强。政府应当转变治理的方式。

政府应加大对网络不良文化的惩治,增加对社会的公益性投资,建立健康文明网站。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手段,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对主流文化的宣传,传播正能量。建立“网络舆论导向者队伍”,队伍成员被要求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网络经验。这支队伍力求在网络中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掌握话语权,有效地控制网络舆论。为网络文化做导向,从而塑造和谐文明、客观公正、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这就不乏其中既有科学的文化又有愚昧落后的文化,既有积极的文化又有消极避世的文化,既有理性的文化又有冲动的文化。针对复杂的网络现象,应该分清主次流,积极引导优秀的网络文化,打击腐朽的部分。在网络中唱响文化的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早在2009年,国家便开始加大对网络的治理力度。新浪微博是目前网络文化治理的重点,由于其用户多,消息具有即时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新浪公司也不断地加强对微博内容的监控力度和惩治力度。网民也应自觉地参与到网络文化治理的“工程”之中,积极举报不良用户,拒绝传播未经核实的虚假消息,理性思考,合理评论。为网络文化净化出一片蓝天。

(四)加强家庭教育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大学生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分不开。大学生已经基本度过叛离期,对于亲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距离,对家人也有了更深的感情,在大学期间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父母应当多角度地去了解网络以此理解孩子上网的心理,学习一些网络常识,在网络上与孩子联系,渐渐消除与孩子之间有关于网络的隔阂。

和孩子进行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上网的时间,向孩子讲述网络的毒害影响,共同分析如何将网络利用好,使其对自身的影响利大于弊。

结束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开阔的给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混杂性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紊乱,已形成偏激人格不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网络文化给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工作者应深入了解网络文化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在利用新媒体的同时勇于创新,使用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解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的,只有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共同提高,才能促使网络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尽力的避免网络的消极作用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大力传播正能量,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163.com/special/ennic30/.[2]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校研究,2000.12. [3]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284.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 陆群等编: 《网络中国》,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严耕、陆俊、孙伟平: 《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张震: 《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钢、王旭辉: 《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陈玉兰.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之体现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 文章主要参考以下期刊: 万方CNKI学术资源库

清华大学CNKI学术资源库

主要问题:

1、大量数据没有标明出处

2、语言表达不是很流畅,经常有断句、跳跃的表达

3、参考文献的格式参照湖北大学学报。

素质教育与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师 思想道德素质

21世纪是全方位素质教育的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都会影响或感染受教育者,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师表。”教师素质的高低、思想道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格魅力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

2.加强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取决于能够掌握、应用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在于教师。美国专家指出:在对未来高科技的挑战中,只有教师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设计蓝图。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决定着能否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因此,教师既要提高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又要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要做到这些,教师自身应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理论水平

我们要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层次。一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教师的理论信念。二是认真学习时事政治,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时事政治反映的是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教师通过时事政治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内国际的形势,这对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辨别理论是非和政治是非的能力大有裨益。

2.完善规章制度,促使教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增强教师的敬业意识,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塑造教师的师德风范。一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岗位职责》,从政治思想、贯彻方针、钻研业务、热爱学生、遵章守纪、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教师的思想、言行、仪表等提出具体要求,促使教师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二是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教师是否按照各种规范以及岗位职责的要求去做,这需要从行动上考核。如学校建立了“三项一体”考核制度。从十项达标、授课、教案三方面考核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十项达标制度,就包含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方面的考核。这也是评先、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这就促使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业务,加强个性修养,提高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提倡个人修养,重视自我提高

古人云:“师者,范也。”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改造自己的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都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因此,教师更应注重个人修养。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用知识和能力培养教育学生。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个人修养,重视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不仅在知识和学术上做学生学习的表率,在思想道德上也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提倡慎独,表现出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树立先进典型、建立奖罚制度也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典型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的,特别是教师身边的典型更具有榜样的力量,很有影响力。对于思想道德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表现差的特别是给教学和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的则给予严肃处理或者待岗。建立奖罚制度能督促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道德文化素质 篇4

一、充分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既是民族思想的沉淀, 同时又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回顾历史, 在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文化工作功绩不可磨灭。重视发展文化事业, 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 几代领导人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 离不开文化这个必不可少的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世界, 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想, 为21世纪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文化蓝图, 指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也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二、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 抓好文化工作

开展文化工作的同时, 必须以镇党委、政府为中心、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今年以来, 文化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促进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纵深和更高层次发展。坚持每月一次职工乒乒球和篮球比赛;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法定节日及红年长征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日, 举办羽毛球、歌咏、舞蹈、书法等各类比赛, 组织开展各类书画作品展, 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陶冶群众情操。

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按照“开放搞活, 扶植疏导, 面向群众, 供求两益”的精神, 结合我镇的客观实际和当前文化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明确经营指导思想, 守法经营, 坚持繁荣与整治相结合, 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整治, 使文化市场管理走上轨道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健康有序地发展。

1. 加强民间艺人管理, 规范演出行为, 净化文化市场。对农村婚丧嫁娶请的唢呐班子严格审查, 防止色情演出, 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的侵蚀。农村个别农户红白喜事请人“打道场”、请一些演出队伍助兴。而有些演出队伍往往是帐蓬演出, 队伍差不齐, 素质有好有坏, 单凭演出目录是不能发现问题, 必须进行演出跟踪, 才能有效地检查演出质量。镇文化站在派出所的配合下, 查处了部分无证演出的剧团, 净化了文化市场。

2.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 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 定期做好集市出租和销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 加大监管力度, 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3. 做好防火防患的安全工作。文化娱乐场所是给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做好防火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依据。

4. 积极参加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 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文化工作任务。

四、存在问题

一年来, 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文化事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基本要求, 文化站的硬件设施还未能有效地解决, 缺少举办文艺演出的场地和基本设施, 农村文化阵地完全没有发挥, 群众的素质偏低, 文化创新思想较为保守, 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开发。

五、今后工作计划

道德文化素质 篇5

公民道德素质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灵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把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

和谐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不难发现,公民道德素质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现状。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的各个领域,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内在要求。具体就表现为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这种道德要求和文化导向,具体可以包括人们的和谐的意识、和谐的思维、和谐的精神、和谐的行为,以及全社会倡导的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与和谐风气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是着眼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和谐文化的内涵之中包含了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也可以说,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和谐文化建设要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长期着力点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好的陶冶,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平等友爱、诚实守信、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风尚,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逐步变为现实。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长期的着力点,让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伴随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努力营造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公民道德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中,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当前我们的舆论引导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够;一些影视作品和出版物的格调不高,缺乏应有的审美情趣,过分追求卖点和外国人的认同,甚至以获得国外的大奖来作为评判标准;互联网上低俗风气在相当范围内还很盛行,良莠混杂,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对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产生了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基于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的影响,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把党的主张、人民的心

声和市场的需要统一起来,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可读性统一起来,把正确的引导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统一起来,担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打造精品,繁荣文化。不断健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科学而切合实际的机制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可*保障。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实事求是地讲,还存在着许多随意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长效机制,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当前,最紧要的是,要通过形成良好的协调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使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建立包括责任机制、合力机制、追究机制在内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说,要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明确从上到下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责任,并将其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在严格、科学考评的前提下,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公民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新的途径,扩大公民道德教育的覆盖面。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增强活力,在改革中提高水平,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道德建设是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过程中,要遵循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群体性、普遍性、全面性特点,积极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切实注重实践环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主线,贯穿于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浅论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 篇6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精心培养幼苗的园丁,是用知识在人的心灵中盖起大厦的建筑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雕刻家。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与职业道德。

一、要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

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因为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所以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要“能教”“会教”“教好”“教活”。要把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除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要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光“能教”“会教”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做到“教好”和“教活”。人们常说,欲要教好,学问加技巧。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的事业,教师必须是一条涌动的小溪,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感泉涌。

二、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热爱教育事业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会热爱学生,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搞好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会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乐观情绪、愉快的感情、积极要求向上的动力。如江西省宜黄县的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民办教师吴荣烂同志,她对学生是那样的爱。她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聋哑儿童,从小失去了听力、失去了语言,生活在一个沉寂的无声世界里。他们常常受到人们的冷遇,因此,往往脾气急躁、心情忧郁、悲观厌世,小小年纪却紧闭着心灵的门窗。爱是启动心灵的钥匙。吴老师常说:“聋哑孩子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需要爱”。吴老师腾出了自己家里最好的两间房间给聋哑儿童住宿。为了聋哑儿童睡得舒服,夏天安装纱窗防蚊,冬天添火盆御寒。学生年龄小,又是残疾人,吃喝拉撒样样都要管。为了照顾这些残疾学生,吴老师把自己的床铺搬到了聋哑学生的房间,晚上把年幼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带在身边睡觉。每天夜里都要起来数次为孩子们把尿、盖被子。聋哑学生洪云辉,九岁,记忆力特别差,上午教过的字下午就忘了,为了教好这个学生,吴老师便把生字卡常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问他什么字,并辅以手型、动作,通过反复教,反复练,不断加深记忆。现在这个学生说话比较清楚,能识300多字。就这样吴老师用自己滴滴心血抚爱着这些需要母爱的孩子。

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自己的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

人生的价值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理想是動力之源,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感,集中表现在教师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学生,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这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破浪航行。

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师的共同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始终不断地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一个好教师固然会对学生的一生发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不是哪一门课、哪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各位教师的相互配合。因此,良好的教师之间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榜样。

三、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艺术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作为教师,还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跟上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艺术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道德文化素质 篇7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部分大学生缺乏政治热情, 政治意识淡薄, 对国家政治大事关心不够。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 大学生更注重个人的发展, 以自我成长为中心, 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奋斗, 人生观的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冲击, 在传统价值观与现实生活激烈碰撞的过程中, 传统的价值取向逐步消解, 大学生的思想上蒙上了浓厚的功利化色彩, 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道德信仰趋向物欲化和虚无化。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在, 社会公德的缺失、诚信道德的沦落、感恩之心的丧失, 责任心和道德意识淡薄。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归因

造成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以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进行归因分析。

1. 客观因素

(1) 社会转型时期多种文化碰撞

马克思曾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文化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 思想观念异常活跃,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形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为不同社会群体追求其合法利益提供了平台, 但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与摩擦的不断显现、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易导致信仰危机, 尤其是对当代的大学生, 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缺乏, 道德判断能力较弱, 对事物本质把握不到位, 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在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 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 现实利益的诱惑与驱使, 价值观念发生着尖锐的冲突。人的行为的外在功利与内在精神的矛盾冲突, 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以及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的冲突等。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与感性现实发生碰撞, 将他们置于两难选择的困境。一方面,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 同时又看到极端的个人主义而产生疑虑;在学校接受的许多正面教育, 同时又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而感到困惑。大学生在保守与创新、个人与集体、贡献与索取等价值冲突中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2) 家庭教育过度溺爱缺陷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90后, 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 大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 造成孩子任性、虚荣心强、心理脆弱、骄横懒惰的性格, 依赖性大、生活自理能力差;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 他们意志薄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加上家长的过分溺爱,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一味索取而不知感恩与奉献, 很少考虑为父母、家庭、社会做什么, 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弱。还有一些家庭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对子女的关心只限于生活和学习, 甚至生活上的好多事情父母操办、代办, 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孩子的思想状况和道德品德关注较少, 往往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 被骄纵放任、自我意识膨胀、贪图享受、及时行乐。

(3) 学校教育功利目标失误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应试”一直都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 但现实仍没有太大的改观。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得学校教育充满了功利色彩, 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下, 学校教育不仅仅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更致命的是从小就把人引向一切为了个人的利益、物质的功利去拼搏的道路。学校教育只注重眼前可以看得到的利益、可以作为学校考核指标的业绩, 而忽视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 遮蔽了教育的真谛。现行的教育体系过多的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校的升学率, 使得本应排在五育之首的德育被智育取代了。再加上德育方式方法的呆板和僵化, 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状况, 德育效果太差。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 存在着重理论, 轻实践;重说理, 轻管理;重形式, 轻内容的弊端, 而过高要求, 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 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2. 主观因素

(1) 大学生理性认识缺乏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关心社会的发展, 凡事有自己的认识, 但大学生涉世未深, 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较少, 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事物, 看待问题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 往往将观察了解的社会现象当做社会本质。随着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世界各国的文化在我国传播也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思想, 比较盛行。个人主义思想家片面扩大他人和社会对个人约束的异己力量, 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唯我是从, 一切从个人的需要出发, 置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个人利益。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道德的唯一标准。而这些观点为理性思考不深入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 并成为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依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将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和人生幸福的惟一标准, 凡事都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 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2) 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我国在正处于历史的流变之中, 正处于社会的矛盾裂变之中, 正处于时代变革的的强烈阵痛之中, 旧有的生活秩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受到挑战, 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迂腐的观念逐渐被摈弃, 但西方观念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一些消极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文化渣滓随之而来, 这些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的效应。大学生的社会感知异常敏感, 受复杂环境及新生事物的影响较大, 社会上的某些道德现象滑坡使得大学生原有的道德理念受到冲击,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性, 使千万颗青春的心灵激荡躁动, 极少数人在这种剧变中无所适从, 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践行脱节, 价值取向非主流化。

(3) 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

十年寒窗换来了金榜题名, 离开舒适优越的环境, 同时也远离了老师和家长的唠叨与叮咛, 在获得人生自由、卸下升学担子的同时, 不免又多了几分迷茫与不知所措, 生活和学习一时间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缺乏对人生目标的定位能力。大学学习方式和方法与以往应试教育体系中存在很大区别, 大学的没有了家长和教师的监督, 完全靠自己主动自觉学习。在诸多自由中, 大学生一时难以给自己合理定位, 进行科学的选择。要么他们在别人面前失去自我意识的独立性, 十分关注在别人眼中的评价, 要么随波逐流, 依赖别人而生存;要么自视清高, 与别人隔隔不入。但大学里强手云集, 想要出类拔萃并不简单。因而一些新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产生压抑、苦闷和失望等复杂的情感, 进而产生自卑感, 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不再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与不成熟的“断乳期”,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发育不全”的现象, 抗挫折能力差、耐孤独能力弱, 一旦受挫往往情绪一落千丈。

三、大学文化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引擎

2011年11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 奏响了文化强国的新乐章。《决定》强调,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国家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的纲领,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导, 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根本的, 尤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 包含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四个方面。高等教育首要的使命便是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更重要的是高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准建设者, 他们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与道德素养关系到公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姣姣者, 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思想活跃, 愤世嫉俗, 针砭时弊, 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 看待问题缺乏深度和理性。因而有必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切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大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可以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与发展, 只有将其培养成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用人才, 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 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发展,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引导, 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某共识、在多变中求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 培养心性高雅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以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宏大基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道中有文, 文以载道, 努力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主流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和情感态度。

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路径

正规的学校教育很难改变一个无赖的品质。但是, 很多愿意按道德规范行事的学生在面对社会时, 会因不了解其中潜在的道德问题而无法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另一些学生则要到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时才会意识到其中的道德问题。高校要有所作为, 要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 以免学生走弯路。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 对大学生进行开放性和宽容性的机制引导, 注重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以理服人, 让学生懂得道德思维的艺术, 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建立起道德信仰。

1. 注重德育发展的优先性

德是对智慧的追求与探索, 对善的尊重与热爱;对美的欣赏与创造;对知识的深思与体悟。大学向来都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 并将其视为自己使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 大学的使命是培养良好的公民, 并随之带来社会和谐的发展。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引用一位学者的话来描述道德哲学讲座, 这类讲座, 被视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顶点。它旨在充实、完善学生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明确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这样一来, 他们就更注重培养毕业生的道德敏感性和识别力, 以便他们在今后使用所学知识时, 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学生个人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而,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从长计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 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环境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发生反作用, 又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迁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人是社会系统的一分子, 无时无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人的一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着所处环境中的各种社会团体的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大学本身所蕴含的历史积淀、文化氛围、学术精神和文化传统, 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行为规范上,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精神上, 成为大学所包含的思想和信念的继承者和体现者。因而, 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和影响, 主动积极塑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学精神, 形成高雅厚重的和谐校园文化。开展科技、人文、社会、艺术等多种形式, 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与合作的意识。通过高品位、高情趣、高层次、多侧面、多形式的校园文化熏陶, 增强辨别是非、正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 使之充分领会文化的深刻内涵。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让大学生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 升华人格, 完善自我。

3. 重塑高校教师的人文性

社会转型时期, 价值多元化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教育的目的要超越“物本”, 弱化教育的功利性, 回归“人本”, 使人成为他自己,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的人力, 更注重人性的发展和完善。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论断过, 要想有美德, 就关注那些有美德的人。教师的高尚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起到隐性的榜样。可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时期, 教师的人文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即时认识到教师人文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可没有一所学校将此作为教师聘用的标准, 因为这个标准太模糊, 离学校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的初衷相距太远。因而, 大学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提高人文和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使自身在“知识”“能力”“人格”三方面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

4. 注重人文与科学的渗透性

当道德完全丧失了其积极的个人功能, 而成为一种纯粹束缚人的精神发展枷锁时, 道德的社会功能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学校德育不应是脱离现实利益关系的绝对超越, 而应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超越性与适应性的统一。高校要把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传输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要系统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使之建立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具有科学性和坚定性。高校在专业的设置可开发上, 要充分考虑到人文精神具有的开启心智、提高修养、磨砺意志的积极作用, 注意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理工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提倡的“名著课程”对我国推行通识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来讲, 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因为名著都是各时期、各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 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5. 探索教学方式的时效性

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感知去学习区体悟。因而要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 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利用各种方式激起大学生的感知体验, 使学生动起来, 在行动中体会道德的力量, 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启智慧。尝试采用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讨论来鼓励学生认识道德问题, 提出有力证据, 最终得到一个经理性思考的结论。通过高校德育课进行反复讨论和努力识别道德问题, 弄清问题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 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推理能力, 使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实际, 更加贴近生活,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稳步地向前发展, 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讲授基本理论时应注重运用一些故事性强的历史事件、反映人物品格风范的事例、现实生活中与理论联系紧密的重大事件、民间的一些谚语和学生中的流行语等。

胡锦涛同志强调,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经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 摆在重要的位置。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强则国强”的论断, 大学生应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我, 不断完善自我、陶冶自我情操、规范自我行为, 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摘要:大学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基础, 是国际竞争软实力提升的引擎, 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亟需大学文化引领, 注重德育发展的优先性、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性、重塑高校教师的人文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渗透性和探索教学方式的时效性,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筠榕.内隐认知理论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1, (8)

[2]林雪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3]毛德胜.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有相应的评判标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1)

[4]马振远.把握“和谐”理念,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

[5] (美) 德里克·博克著, 徐小洲译.走出象牙塔[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道德文化素质 篇8

一、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 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要求。农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的现代文明程度如何, 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农村现代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 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体。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实现农村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和实现农村现代化, 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这样才能将我国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为加快实现农村现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和强大动力。

第三,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农民要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 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 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民贫困,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第四, 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本”将逐渐取代“资本”,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 知识的生产和利用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知识作为社会结构中的独特因素日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此, 加强和提高全体公民, 包括农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第五, 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物质生活水平、道德和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也是促进和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就要使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农民在德、智、体、美、劳 (即人的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我国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现状探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村现代文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首先, 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偏低, 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农民中,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仍然很大, 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发展进程的需要不相适应。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4亿多人, 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近70%。其中, 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约占7%, 小学文化程度约占30%, 初中文化程度约占40%多, 高中文化程度约占10%, 中专文化程度约占3%,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大约占1%。由于农民受教育年限较短, 受教育程度较低, 整体素质不高, 直接制约着农民对专业技能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制约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领会和掌握。特别是现在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较为滞后的劳动力, 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经营非农产业或者外出打工, 这对本来总体水平就不高的农业劳动力素质来说, 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及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 必将严重制约我国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约我国农村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其次, 农民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 我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心, 使我国农村数千年来形成了生产规模小、思想保守、居住分散而又封闭的局面。农民世代在艰苦的环境下, 以一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固定方式生活劳动。加之长期以来受到封闭的小农文化和小农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养成了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 形成了“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他们对土地有着严重的依赖意识, 把土地视为命根子, 满足于在家种好一亩三分地, 习惯于靠天吃饭和“不求富贵, 但求平安”的安逸生活, 缺乏创新精神, 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 思想观念特别是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较为淡薄,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三, 农民道德观念较为淡薄, 不能适应农村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 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宗法观念、封建迷信以及陈规陋俗的影响以及传统农民意识、农民观念和农民特征的影响, 在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参与意识、卫生观念等方面较为淡漠, 阻碍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不能适应农村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四,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文化和教育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不能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了城乡差别政策和城乡分别管理, 造成文化和教育资源分配在城乡间的不公, 使得农村文化和教育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文化和教育设施缺乏和落后, 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 制定了一系列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取得了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但当前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与其在加强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等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相比, 仍显得相当不足。

三、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思考

首先, 要增强对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终身学习新理念。党中央在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 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路径, 这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了, 经济才能发展, 社会才能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顺利推进, 农业科技成果才能推广应用, 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才能变成现实。

其次, 要认真制定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教育规划和推进策略, 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这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和表现, 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它对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于加快农村现代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再次, 要加强对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培训。一是要完善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体系, 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三是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 根据自愿的原则, 在其外出务工前接受各种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培训,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四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方针, 本着实用的原则,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注重教育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 在教育和培训内容上要有所区别, 突出重点。五是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到乡镇和村, 以乡镇和村为着力点, 牢牢把握乡镇和村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的主体作用, 实行以乡镇和村为载体和依托, 建立“政府协调、职能部门配合、乡镇主导、村委会组织、社会力量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教育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各层面的力量和作用, 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六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函授教学、科技培训直通车、乡村图书馆、热线电话和手机短信服务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各种培训力量, 建立起互动、立体式的教育培训网络, 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推进技术革新, 提高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

第四, 要加大农村文化和教育事业的投入, 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现有文化、教育设施和资源, 实现文化、教育设施和资源共享。真正做到人尽其能, 物尽其用, 资源共享,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有智出智, 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道德和文化素质, 提供良好的物质设施, 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 要重视和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和广播、有线电视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第五, 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积极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方式, 形成农村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大力丰富和发展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在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发挥城市文化的服务、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 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 组织具有乡土特色的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文化和体育竞赛、劳动技能和专业技能比赛、科普知识宣传、影视播放等活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 健康向上, 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方式, 移风易俗, 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提高农民道德修养。要用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民的精神生活时空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阵地。

第六,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采取政治、经济和行政等各方面有力措施, 赏罚分明, 确保学习、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一是要突出政治性原则, 把培养新型农民, 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二是要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 把培养新型农民同他们从村集体获得收入或从村集体企业取得股份分红挂钩。同时, 在乡村所办企业招工招干中, 实行学历竞争上岗制度, 从政策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采取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 明确职责,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四是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 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先进事迹, 使大家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激励和鼓舞大家争优创先, 争作贡献。

道德文化素质 篇9

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影响

1.1 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 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得到强化

网络跨越了时空的障碍,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通过信息的广泛流动, 极大地促进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 成为联系、沟通人类文化的新纽带。视野的逐渐开阔, 使大学生能够关心全球问题, 能够从全球角度分析问题。同时, 在全球性的网络文化背景下, 民族和国家的差别和分歧被凸显, 民族和国家意识被唤醒、被激发。

1.2 促进了道德法治意识的健全

网络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道德世界, 大多数学生在网络技术的运用中, 在各种信息的辨析和吸收中完善巩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觉地提高认识。同时, 网络运行形成了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健全。

1.3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提高

网络文化不受时空、地域、年龄、性别、意识形态、贫富等级、文化层次等的限制, 上网者可以平等地在网上发布信息和接受网上的信息。这种平等性使得大学生不必顾虑世俗利害冲突, 在网上可以独立地、自由地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得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得到培养和锻炼。

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负面影响

2.1 削弱了国家意识及国家主权观念, 使爱国主义情感受到冲击

网络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使得整个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加强。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交流和交往。而网络的虚拟性则催生了人们的虚拟生存。这就冲击了人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主权观念, 淡化了人们对现实中自己国家的情感, 特别是冲击着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冲淡了青年学生对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的情感。加之网络上所使用的语言和信息, 绝大多数是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的, 西方国家主观上刻意渲染其先进及发达的成就, 并不惜肆意诋毁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形象, 以达到消解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目的。长久接触这些信息, 难免会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西方世界产生某种迷恋的错觉, 甚至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 从而使得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爱国情感受到挫伤。

2.2 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开始于美国, 英语又是电子文本的主要语言, 因而使其打上了西方语言色彩和西方文化的烙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对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垄断权, 极力向世界特别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辨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网络文化思潮的侵袭, 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目标, 没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和思想, 部分学生贪图享乐、唯利是图等, 都不能不说与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存在较大的联系。

2.3 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容易削弱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上, 道德对人的约束依赖于内心信念, 一些自我道德约束差的大学生, 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做出了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违法、违规的行为。目前我国网络立法还不健全, 对网络行为及网上违法事件, 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 只能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 网上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 这就使得青年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弱化, 责任感淡化。网络行为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网上的欺诈、蒙骗等事件常常发生;网络中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也会使学生淡化道德法律观念, 部分沉溺于浏览黄色网站上的学生甚至从事犯罪等活动。

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对策思考

3.1 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提高学生网络免疫力

上网者肯定是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去判断网上信息是否有用, 是正确还是错误。为此, 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大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引导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包括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内的各种事物, 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 大学生才会具有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提高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自觉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不断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 增强其对不良网络文化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网络法制教育中, 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治意识, 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 使其认识到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任何科技成果, 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二是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帮助他们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 正确运用网络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网络道德教育中, 应着力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以提高其对网上行为的自控能力。

3.2 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热情和网络交流的互动特点, 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把思想道德教育搬到校园网上。首先, 建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重点建设一批在师生中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其次, 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密切配合, 组织专门力量制作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软件, 直接上网。从而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上可以设立网上团校 (党校) 、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辅导员、网上爱心园地、网上论坛等, 收集学生的各种反映和意见以及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把网络作为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新型窗口。如可在“网上论坛”中就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自由讨论, 在各种思想碰撞中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道德觉悟的目的。

3.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 增强网上工作能力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 但在信息时代, 教育者有时候却面临信息劣势的境地, 而且还存在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敏锐性等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 变单向式说教为双向式交流, 将自身由道德说教者转变为引导者, 并能在网上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不靠权威压制学生。这种更具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教育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增强自己的网上工作能力。首先, 要有广博的知识, 除了掌握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外, 还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只有熟练掌握网络, 才能走进网络使用者的世界, 了解、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道德需求和道德问题。 其次, 学会运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 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 引导学生对网上信息做出正确取舍, 趋利避害。再次, 掌握网络沟通技巧, 如可以设立“电子信箱”倾听学生的心声,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释疑解惑。

3.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抵制有害信息影响

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诸多影响,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文明健康的情操和审美意识, 以此来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污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要组织形式,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 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 坚决抵制消极、庸俗、低下、颓废、腐朽的文化侵入校园。

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给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可以相互融合, 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办好校园主题网站, 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上校园文化, 应该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学等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 要把网络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有机地统一整合到网上校园文化资源中, 使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 思想上得到启迪, 素质上得到提高, 精神上得到升华。

摘要: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提出了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对策: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提高学生网络免疫力;创建网络教育平台, 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 增强网上工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抵制有害信息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策

参考文献

道德文化素质 篇10

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内容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已经概括, 这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基本道德规范, 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至于人的道德品质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唯心主义者往往从主观意识方面来解释, 与此相反, 唯物主义者一般强调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 是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则正确揭示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 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 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 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形成应该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 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 以及大学生个人的锻炼和修养而形成。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而言, 不得不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价值关系属性对道德进步的负面影响:市场中等价交换的原则庸俗化, 有的人把它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 形成在组织与个人之间, 在同志朋友之间搞讨价还价的庸俗处世哲学。面对当代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 基本道德规范的滑坡与缺失问题, 已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希望从大学法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寻求一条捷径, 以此来完善或提高大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而且, 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大学生, 更应具备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教养和素质。加强大学生的大学法律文化教育, 一方面, 可以稳固大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 有利于好的校风学风形成与维护;另一方面, 将不断给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

二、大学法律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机理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的行为规范, 虽然二者的出发点有着根本的不同。法律有一个预设的前提:人性需要规制, 是从保护人权、防止侵权的角度做出限定;道德则是一种教化, 设定了“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性是可以培养的, 是从人可以自愿行善的视角出发的。[1]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法律与道德就相辅相成, 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因为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 同属于社会意志的范畴, 同属于人们共同创造的伦理文化。那么, 社会主义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与人的道德素质要求有何联系, 尤其是与大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具有什么样的联系?本文认为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塑造的是一条捷径, 那么大学法律文化对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作用又是通过怎样的机理来实现也正是本文所最关注的问题, 只有明确了其中的作用原理, 才能真正发挥大学法律文化对于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功用, 也才能寻求发挥其功用的途径。

(一) 大学法律文化以其与道德的同一性弥补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内容的缺失。

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思想的评判和法律实施活动, 对社会行为发挥实际调节作用, 构成行为模式[2];而法律文化直接把法律制度的整体作为评判和选择的对象。[3]这样看来, 大学法律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种特殊体现, 应当是通过对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实践活动的教学来实现对大学生行为模式构成的确立。同时, 因为“任何社会的法律与道德都是具体的, 法律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 它不可能不受立法者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联系是必然的”, [4]那么,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与社会主义主流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 当前我国的大学法律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质也存在这样的同一性与必然联系。这种同一性与必然联系主要表现为: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同一的;其目的与对象是同一的。因为前两个同一性的存在, 其内容上因此存在着重叠性。于是, 如果在一个大学中, 大学法律文化建设成功, 那么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必然是极大地服从于大学法律文化的内容的要求, 即使大学生对于道德素质的认知程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存在认知上的缺失, 那么大学法律文化教育的充实, 在完善其知识结构的同时, 也完成了弥补大学生对于道德素质主动培养行为的缺失。

(二) 大学法律文化以理性熏陶来强化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

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的一系列基本价值, 包括公平、正义、秩序以及人类的“基本善”等等, 借此以实现民众的公益。价值理性指导着工具理性, 为工具理性提供可靠的前提和方向, 而工具理性又是价值理性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因此, 对于自觉性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 加强大学法律文化建设, 提高法律意识, 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加强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依法办事尤为重要。虽然大学法律文化本身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但是大学法律文化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强制性的。这种强制性不仅来自于国家的力量, 而且是来自于它的内容所体现的理性。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 最初的社会规范都是“不得如何”“应当如何”的义务性的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是在道德本身无法阻止与惩罚破坏它的行为时产生的一个既能体现基本义务准则又能保障它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 法律规范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规则, 而这种理性最初的渊源正是来自道德规范的理性要求。相反, 今天通过大学法律文化的教育, 把这种原本来自于道德规范的理性思维重新回归于它, 让大学生在接受法律文化的同时, 接受了最基本道德规范的调整。

(三) 大学法律文化以历史的痕迹发挥着教育与警示作用。

所谓“前车之鉴”的作用, 用来表明大学法律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与警示作用是再恰当不过。大学法律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证性, 从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有一定教育与警醒力量。一方面, 作为前人的立法与司法、守法的历史实践对大学生的行为会有鼓励与示范作用, 让他们明确法治的历史必然性选择与法律发展的规律性, 从而让他们明白自己行为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 历史实践告诉大学生历代的法律的制定都是受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不要抱着“法律万能论”的观念来审视法律。再者, 不论在司法还是守法过程中, 任何社会, 都会有违法行为的存在, 但是法律不同于道德规范, 是有国家强制力, 即国家暴力机构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违法必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种法律的强制性在历史上实践, 结果一定会影响到大学生日常行为的选择。

(四) 大学法律文化避免了大学生道德逆反心理的障碍。

现代的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类院校, 因为他们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很容易走进一个教育的误区:使得大学生认为实用才是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导致功利主义严重泛滥。无论你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 也只能是吸引他们一时的兴趣而已。但是, 大学法律文化的建设则不然, 正是因为它的实证性与现行法律的强制性等特性, 使得大学生在他的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指引下, 加强了自主学习的愿望, 从而很容易把法律文化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渗透到大学生的观念中, 指导其日常的行为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 就可以减少或者不会产生与思想道德教育一样的抵触情绪。因此, 通过大学法律文化建设, 就是以迂回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与基本道德素质的稳固工作。

三、通过法律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建设以实现和谐高校的途径

(一) 正确认识大学法律文化。

要想实现大学法律文化对大学生基本道德的弥补与提升作用, 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法律文化, 它并不是我们已经进行的法律基础教育内容所能替代的。大学法律文化因为其层次性不同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同。在高职院校来说, 它应该突显其法律意识层面与法律应用层面的教育。而且, 大学法律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般的高校, 尤其是在非政法类院校, 它包括一些基础法律知识的传授, 还包括不同行业法律法规的教育与宣传以及高校校园中依法治校的过程建设;在政法类院校, 还包括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问题。

(二) 提高大学法律文化建构的意识。

在正确认识大学法律文化的同时, 需要我们提高大学法律文化建构的意识, 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或是一种简单的法制教育的内容, 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院领导到一线的教师, 都要有一种意识:把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建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把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的传播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同时, 要在实践中把它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 确实做到依法教学、依法治校。

(三) 完善行业法律配对结构型课程设计。

大学法律文化的建构, 真正的落实, 要想让它真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贯穿于大学精神中, 还得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进一步完成。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一种普法的作用, 因为它所涉及的法律都是一些最常识的东西, 不足以引领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行业法律法规的基本需求。所以, 各高校都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 成立自己的法律教育队伍, 完善不同行业的法律教学教师人员的结构, 以实现专业与法律配对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 尤其是非政法类高校, 必须完成行业法律结构型的课程体系建设。

(四) 增设法律文化的选修课程, 塑造大学法律文化情感。

除了行业法律结构型课程设计之外, 还应该增设法律文化的选修课程, 适应大学生对于大学法律文化进一步的纵深了解与理解的需要, 完善大学生法律文化的结构、实现知识结构的和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还能够塑造大学生对法律文化的情感, 自觉运用法律文化带给他们的规范作用, 从而实现文化的一般功能。

(五) 开展不同形式的大学法律文化活动, 发挥大学法律文化的熏陶作用。

如何在高职院校营造一个引导、启发、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良好氛围, 是大学法律文化建设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认为首先应注重学生的学法实践教育,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质教育氛围。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但课堂教学只是使学生对法律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要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 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学法实践教育, 法学实践过程会直接促进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因此, 我们应积极发现、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法律事实, 建立法律咨询中心, 运用各种宣传工具, 采用各种宣传方式, 开展生动活泼的普法活动。设立校园法律文化活动中心, 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法律讲座、开设法制宣传园地等, 营造校园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发挥大学法律文化的熏陶作用, 引导、激发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四、结语

在明确先进的大学法律文化对于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作用机理的同时, 进一步探寻实现大学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 这是本文旨在表明大学法律文化稳固与提升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面所做的进一步阐述, 仅希望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为提高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方面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高国希著.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62页

[2].张策华著.全球化进程中法律文化的同构与异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51页

如何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探析 篇11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德育管理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充分了解德育管理工作

1.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被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2.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德育管理系统的健全

学校德育组织系统应包括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等,此组织系统既要有德育决策指挥层,又要有德育的具体执行层。学校德育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基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德育组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统一目标原则;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统一指挥和相互协调的原则;分层管理原则;职、责、权一致的原则,以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原则。

三、强化德育管理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组织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调动学校各个组织的德育功能,要根本改变不少教师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毕业班不要”的倾向,确保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強化教师育人意识,要让全体教师明确:“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在各学科中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四、加强综合研究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覃用西.浅谈如何对生实施道德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5)

[2]魏跃红.高中生道德素质教育探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2009(02)

[3]范雪锋.试论体育课堂里的道德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 2011(03)

道德文化素质 篇12

关键词:儒家文化,公民道德素质,法治化进程

和平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当前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和平世界和谐社会的发展所表现出的文化底蕴来源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发展、不同社会体系制度等的融入与共存。这样, 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接纳与理解对方异域文化的不同社会发展体制、不同文化体系等, 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传统儒家文化学派思想也在“反本开新”, 尝试改变困境。同样, 西方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也在试图发扬其文化精髓与基本精神, 对其西方体系文化进行深刻反思。这种社会发展趋势要求下的东西方文化的融汇及涌动, 也体现出了当前知识经济格局下的地球村正在接受现代或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公民文化建设发展走向。因此, 当前客观重新审视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公民文化走向发展与法治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影响, 对当前积极塑造公民法治意识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综合水平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公民道德素质与法治秩序

从东亚、东欧、南美等一些转型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发展工作中,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 现代国家及社会法治体系发展理念都和传统文化思想逐渐背离。这是因为社会时代在发展, 困扰现阶段国家法治化进程实现适应性的转型突破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化的大环境下, 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社会需求与个性游走的矛盾问题。同样, 在传统道德体系下我们对社会发展转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犯罪率提升与社会秩序失控现象也予以深切关注。一方面, 仅是根据国情简单地植入现代法规制度, 或是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内容, 也并非能够就必然性地给社会秩序规范发展带来法治化成效。另一方面, 我国社会公民在法治化进程发展中扮演着主体要素, 只有公民意识具备法治责任观念, 才能逐渐提高公民道德综合素质水平。由此得出结论, 我国法治化进程发展能够实现法治成果上的突破, 必须要立足实际, 考虑社会公民主体在道德信念与法律信仰方面的社会主义精神构建, 进而才能实现由“臣民”到“市民”, 再到“公民”这一法治化进程意味下的社会角色定位, 使公民这一社会主体成员能够自觉守法, 将“纸上的法律”转化为“活法”, 人民心中信仰的“自由法”, 为控制我国法治化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社会失范”问题提供法规事实依据。

同样, 就是当前在法治社会体系相对健全与完善的国家, 对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民主法治、公民法治意识塑造、公民道德素质综合水平等方面都予以加倍和重点关注。比如, 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曾经颁布过《公民的形成》, 直到30年后又相继推出了《公民文化》, 由研究社会公民主体转变成公民文化体系的研究历程。然而, 在我国关于公民文化和法治化和谐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 与社会发展趋势下的民主法治建设要求很是不协调。由此而言, 公民的道德素质综合水平大幅提升与能够积极遵法规、守法纪的法治执法效果仍然未能在全社会结构层次中普遍形成。当然, 如果较为粗浅性地分析这种社会现象的直观原因则是与我国公民主体法治观念相对薄弱、法规信仰走下坡路、社会失范现象突破等因素有关。基于此, 国家在“十二五”、“十三五”中的普法建设规划中, 也将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素质培养塑造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历程中我们一直以培养“四有”公民作为一项奋斗目标。虽然国家近几年来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针对公民法治意识与公民性品格塑造进行了着重明确, 但只有公民主体能够积极依法、守法, 建立法治法规信仰等才能有效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实施,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供实施保障。

二、儒家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深层影响

在全球性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 任何国家及民族视阙下都以“民粹主义”思想观念来“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思想可以说都是徒劳的。当然, 诸如外来文化对国家传统文化予以“大换血”也只能是枉然与空想。这是因为, 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在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融入的本土传统文化说其根深蒂固也不为过, 会像血液一样注入到民族品性之中, 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正负作用。故此, 对于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研究如何提升公民主体道德素质综合水平, 塑造法治公民意识等而言,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儒家文化确实对其有着深层次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 自主与自律。

随着当前国内市场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市场竞争强调软硬实力兼备的公平化竞争占据主体地位。在此市场竞争发展趋势下, 我国精神文明等文化体系建设也一直在主张产权明晰、自由民主、责任明确的现代化文化体系发展格局, 强调以“人本主义”为主, 为社会主义法规体制展现自由平等、权利平等、公平民主等的价值取向而努力。而西方文化传统中, 受几百年来的资本主义体制发展所影响, 社会发展孕育了较为浓厚的自主精神, 但自律意识却又相对薄弱, 可谓对法治社会建设而言有利有弊。然而,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体系中, 其学派思想下的“仁”却是核心代表思想, 尽管具有根深蒂固的人文主义色彩, 但却又着实体现“人”在社会发展形态中的社会价值所在。不过, 在“仁”的核心作用思想下, 又存在等差有序的“礼”, 故而难以将“人”真正放归到主体地位之中, 所以会对“个人”发展造成不利, 使社会结构形态中的每个人并非具有真正的自主意识与独立性, 由此也将会沦落到“三纲五常”的附庸地位。总体而言, 这属于一种社会发展视角下的社会文化价值压抑取向形制, 并非对二元结构转型过渡而来的市场经济发展有利, 特别是市场化体制运作下强调的破除等级、确立主体意识、提倡自由竞争等, 都会对其产生负面障碍影响。

(二) 个性与共性。

儒家文化学派思想固守“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等的贵和中庸精神, 提倡的是一种人和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但由于过度追求“和谐”, 着眼于现代, 社会公民主体的独立价值展现和自我追求却会遭受一定束缚。不过, 我们应实事求是, 在传统儒家思想下的贵和、中庸思想并非没有其优势可言, 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以团体主义具有的“求合”或协作精神取向, 这也是现代市场化运作发展所必要的一种共性精神, 也同样是共性约束个性所建立的必要有效形制。

三、扬弃儒家传统文化, 推进法治化进程中公民道德素质水平提升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强调民主与法治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时代追求。但由古至今, 道德与法律之间也确实是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 并相互依托且二者都不能偏废。只不过道德更为注重自律与自觉, 法规更为注重强制约束。同样, 我们也知晓儒家文化实际上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伦理哲学文化, 更为注重道德信仰力量, 在治国策略上也是强调以道德治国, 突出的是以政为道;在人伦关系上也更为强调“仁、礼、义”;在统治形制上, 也提倡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拥护明君贤相。虽然处在这种传统文化思想下对社会公民主体道德综合素质作用而言有着一定积极影响。但其对市场经济发展而言, 却又有着较大的负面消极作用。特别是由其伦理哲学思想下的家庭本位观念、德化人际关系、青天意识等, 也会阻碍现代法治社会进程中的民主精神及法治信仰观念形成,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综合水平提升, 应能摒弃其思想中的“糟粕”, 弘扬其传承文化中的“精髓”之意, 提倡反本开新。

我们经常会将“全球性文化”发展的中心思想定义为自主、自律、民主、自由的“公民文化”。同样, 我国法治化进程中考虑到儒家传统文化学派思想的深层影响作用, 就应当摒弃或剔除其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及公民文化发展不利的一面, 强调摒弃文化糟粕, 发扬儒家文化传统中的精髓思想, 提倡道德与法治同步发展, 以克服其学派思想对自主精神或是个性化追求的贬损, 扭正其中重德轻法的根深蒂固思想与消极作用。如此一来, 在国家法治化进程中才能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及道德体系建设等战略实施, 使公民具备法治公民意识。

当然, 社会公民主体自我意识较强或是个性化意识浓厚时, 实际上的儒家文化学派思想说教也是空洞的和没有意义的。因此, 应当采取适应社会趋势发展要求与实际、活泼的有力对策才能达此目的。基于此, 要积极利用媒介渠道、政治思想工作推进、文化艺术宣传等渠道来引导社会公民主体认清世界发展趋势, 以清晰认知到全球性文化体系发展性质, 包括法治化进程发展要求, 公民道德素养等, 从而才能在重新审视与扬弃儒家文化传统学派思想的有力基础上, 促进我国法治化社会进程收获明显实效。

四、结语

总之, 要为社会公民主体提供更为自由、宽松的生活条件或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环境, 能够使社会公民通过政策、法规等的引导作用提高法制公民道德综合素质水平, 就应当削减传统儒家文化学派思想陈腐与扭曲的一面, 以促进公民法制意识形成, 提高道德综合素质水平, 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及法治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徐运良.论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的对立与统一[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

[2] .赵伟.试论我国法治现代化面临的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5

[3] .王明霞.儒家文化对中国法治的影响[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1, 3

[4] .段科锋.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基于对儒家文化扬弃的视角[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4, 3

[5] .田德强.论当代公民法律意识的塑造——以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公私观念为视角[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1, 2

[6] .马成慧.从儒家思想的复兴看法治与德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

上一篇:地下防水下一篇:开展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