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管理制度(精选11篇)
监理管理制度 篇1
由于建筑市场体制和监理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监理制度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国内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基本上都是经验总结,鲜有学者基于博弈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一个以建设行政监管部门和监理为参与者的静态博弈模型,从建设行政监管部门和监理的角度分析了制约监理制度发展的部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建议。
1 监理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
1.1 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1)将博弈方设为两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理。监理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并考虑政府的监管惩罚而选择与施工单位串通或不与施工单位串通(简称串通与不串通),政府监管机构则为了确保纳税人的身体健康、生命与财产安全,并考虑监管成本而选择监管或放弃监管。2)假设监管部门的战略有两种:严格监管和不监管,设C为政府监管的成本。监理也有两种战略:串通和不串通,设监理串通可获益W′,不串通(即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可获益W。3)假设政府监管部门只要严格监管,若有监理串通,则肯定能发现,此时监管部门不但会责令监理停止串通行为,还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记为P。4)当政府监管部门不监管时,如果监理串通,则有可能会危及纳税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此时,监管部门负有一定的失职责任,将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惩罚,该种惩罚的期望值记为F。
基于上述假定与分析,可得到监理行为监管的博弈矩阵(见表1)。
1.2 模型的分析
现实中监理串通的非法所得一般都要明显高于其依法履行职责的收益,即W′-W<0,此时博弈模型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博弈双方都以一定的概率采取行动,政府监管部门以概率s进行严格监管;监理以概率t选择串通。
求解可得纳什均衡:
1)求偏导,
监理依法履行职责所获工资越低,串通可能获得的收益越高,政府监管部门需要采取的监理力度必然越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监理与施工单位一旦串通成功将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的概率必然增大。
政府监管部门对串通的监理罚款额度越高,监理因震慑作用就越倾向于不串通,监理串通的概率就越小,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严格监管的概率就越小。
2)求偏导,
政府监管部门因失职而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罚款额度越高,监管部门就会加大监管的力度,尽量避免此种惩罚的发生。此时政府监管部门监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由于震慑作用,监理串通的概率就越小。
政府监管部门对串通的监理罚款额度越高,监理因震慑作用就越倾向于不串通,监理串通的概率就越小。
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所需的成本越高,其出于自身获益的考虑则会减少进行监管的次数,监管的概率就越小。相应的,监理串通的概率就越大。
1.3 分析结论
当监理依法履行职责取得的工资较低、监理串通期望取得的收益越高、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成本较高、政府监管部门对违规监理的惩罚力度过小、政府监管不到位、监管体制不规范等因素都将使监理串通的可能性增大。
2 制约建设监理制度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
2.1 监理方面的原因分析
丹麦、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监理师取费均在2%~6%,月收入达到3 000美元~5 000美元,而我国监理取费为0.6%~2.5%,月收入只有250美元左右。有的监理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在较低的工资水平和高额的串通期望获益之间便会做出错误的选择。较低的工资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欠缺都将导致监理串通的可能性增大,这必将侵害建设单位和社会的利益,进一步导致社会对监理的认知度下降,从而阻碍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发展。
2.2 政府监管部门方面的原因分析
有的政府监管部门未能合理利用各种管理资源、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的整体效能使得监管成本一直滞留在较高的水平,有的政府监管部门对监理行为监管不严、对串通的监理处罚力度不够。我国对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对政府监管部门玩忽职守的行为未能进行有效地监督。结合博弈分析结论,上述问题的存在也将增大监理串通的可能性,并最终阻碍我国建设监理制度的发展。
3发展建设监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应当适当提高监理人员取费标准。政府界定的市场价格与逐渐国际化的市场价格存在很大差距,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适当提高监理人员的取费标准。2)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监理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与施工单位串通的监理。根据事故类别和责任,可以对事故责任人或单位分别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使监理的社会认知度得到提高,进而发展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3)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内部运作机制,努力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督成本。监管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机构运行产生的直接成本,包括制度的制定成本、监管机构的运行成本等,保证监管机构的高效运作。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监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4)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惩罚力度。应当建立健全对国家、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惩罚,促进各级监管部门对监理监管由事后追究责任向事前加强防治的转变。
摘要:建立了以建设行政监管部门和监理为参与者的静态博弈模型,从建设行政监管部门和监理的角度分析了制约监理制度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建议,从而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监理制度,监理,博弈
参考文献
[1]曹冬平,王广斌.我国建设生产安全监督的博弈分析与政策建议[J].建筑经济,2007(11):52-55.
[2]曾彬彬,叶先宝.工程招投标中的博弈模型分析[J].重庆建筑,2005(10):44-59.
[3]王凤喜.工程监理的现状与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7(10):149-151.
[4]黄云寒.做好建设工程监理[J].山西建筑,2008,34(12):223-224.
[5]刘海松.建设监理行业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监理管理制度 篇2
吉林松辽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
扎赉特旗保安沼地区乌塔其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监理部
二00九年七月
合同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颁布的有关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自觉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2、合同均采用书面形式,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数据电文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所有参建单位相互间的报告、申请、咨询、意见、建议等各种往来,必须以书面材料为准,且书面材料的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施工合同一般采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00-0208)或《堤防和疏浚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监理合同一般采用《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07-0211);其他合同按有关规定执行。
3、合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依法签订合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2)切实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3)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法人合法权益。
4、合同履行
在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监理对相应的工作进行控制,并督促参建单位按合同执行。
(1)合同履行由签约各方遵照合同实施;
(2)应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进度、投资等;
(3)应及时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并定期检查预算与施工结算的差异;
(4)应对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索赔事件,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预处理或处理方案,报建设单位审批;
(5)新增项目和单价及单价变更
①合同新增项目和单价按签订的合同执行;
②对合同新增和变更项目进行审核,参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文件进行审核,报建设单位核准;
③根据建设单位核准的意见,发送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结算的依据。
(6)监理对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等控制方面采取日常检查制度。发现有不按照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要求的行为,一经发现,有权对不合理行为人所属相关单位进行警告、整改等。
5、合同文件档案管理
(1)建立合同档案。每一份合同都必须有一个编号,不得重复或遗漏。每一份合同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合同文本的签收记录,合同分批履行的情况记录,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包括文书、电传等),均应妥善保管;
(2)建立合同管理台账。根据合同的不同种类和签约时间不同,建立合同的分类台账和总台账。总台账主要内容包括:序号、合同号、签约人、签约日期、合同标的、价格、施工或监理单位、合同履行情况及备注等。台账应逐日填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计划管理制度
1、计划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计划管理的规章、规定和制度。
2、建设单位应根据上级下达计划和项目建设需要,制定好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报上级计划管理部门审批。
3、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调整计划,并报上级计划管理部门审批。
4、监理单位要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工程建设进度、投资完成、计划执行等情况,并加以分析、总结;检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文件要求。
5、监理单位对合同单价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对合同变更及索赔进行审查。
6、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并应与资金流计划相对应。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在每月5日前,报送本月工程完成情况及下月计划安排。对于工期滞后,尤其是关键线路、次关键线路工期延误必须做出书面说明,并提出赶工方案或工期延误申请。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加以控制。
7、变更设计经审批后,由监理向施工单位下达变更通知。
施工管理制度
1、工程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程、规范、规定及设计文件。
2、监理单位要严格现场管理,及时研究解决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从整体效益出发,认真履行职责。
3、监理机构应配合建设单位及时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4、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经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施工中确需变动时,应提前7日送监理机构审核后,报建设单位批准。
5、施工单位要做好内部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6、施工单位进场后的测量资料为工程量支付的底线,必须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家共同完成,各自分别保留自己的测量手薄。
7、施工单位用于现场施工的测量仪器、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等,按国家规定经计量鉴定机构进行了鉴定并核发的鉴定证书,应报监理机构审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8、施工单位要接受建设管理办公室和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及监理机构下达的指令。
9、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料场堆放有序、完工料净、场清。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责任,保证工程质量。
2、各参建单位均为质量责任单位。各参建单位依法对工程质量负责,按照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承担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3、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负相应的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技术责任;各单位的具体工作人员为相应质量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本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为:质量监督体系、质量检查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
4、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委托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一次抽检,抽检项目和数量由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并提交检测报告。若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其抽检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5、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是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质量体系、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加强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认真记录施工日记;做好进场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数量必须满足规定要求。质量评定表、施工记录不得打印,必须手写。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工程档案管理规程、规定。
2、工程档案包括从项目提出、勘测、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等形成,应当归档保存的全部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机磁盘、光盘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文件材料。
3、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即从立项开始就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签订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移民等合同时,要对工程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个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档案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归档。
4、凡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5、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要附有关说明,所有归档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和红墨水等易褪色材料书写。
6、工程档案资料的保管,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执行。
7、工程档案的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应在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小组的领导下,与工程(项目)验收同步或提前进行。
8、工程竣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项目建设管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依据本制度对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写出自检报告,在申请工程验收时一并报送验收主管单位。
9、工程验收时应由参加验收的档案人员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项目建设管理等单位的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档案资料验收组,对档案资料验收编写专题报告,做为工程验收鉴定书的附件。
10、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11、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文件材料的质量要符合要求。
12、归档的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工程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和部颁安全技术、劳动安全等规程、规范。
2、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要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建设单位成立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理单位要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实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
3、各参建单位应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施工单位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负责承建项目的施工安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工作职责、规章制度,落实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须持证上岗。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应提前制定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和相应预案。
5、参建各方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6、施工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决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7、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并执行《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1999年3月4日水利部第9号令)。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省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关规定。
2、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办公室、监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对本单位的文明施工和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工作负责。
3、工程文明施工的管理,包括对施工现场围栏,材料堆放及交通运输,临时设施,安全设施,施工噪音控制,渣土处理,污水排放,施工周围环保管理等。
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合法、有序、优质、安全、文明施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工地新貌。
5、工程应在批准的施工现场范围内组织施工;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机构批复的施工总平面布置设置临时设施和堆放施工设备、材料。
6、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醒目处设置施工标牌,并在标牌上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开工与竣工日期、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办公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机构)和施工单位的名称及负责人姓名等。
7、临近主干道和城市市容景观等地段的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栏,围栏应当牢固、整洁、美观。
8、施工现场内必须保持清洁。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现场围栏和与工程无关的临时设施,清除场内余留物料和垃圾。
电力监理档案管理探讨 篇3
关键词:电力监理;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监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管理职责越来越重要。根据监理任务的不同,主要分为施工监理(含设备监造)、设计监理。本文主要对施工监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1监理档案的分类
按照《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5434—2009)的规定:“监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对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对各参建单位在工程进行中形成的文件进行审查,对竣工图等竣工档案的编制和案卷的质量进行审查”、“将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按规定整理和归档,并移交建设单位存档”。这就以行业规范的形式,向我们阐明了监理资料员及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对档案分类、整理、归档等要求。监理档案的内容应包含编制说明、目录、正文、附录四部分。按正文的内容、来文单位等不同,监理档案通常分为基本文件、工程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四大类。
(1)基本文件。招标书、投标书、委托监理、监造等合同文件;施工方、供货方、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审查报告;上级部门的审批文件;材料供应商资料等。
(2)工程文件。设计图、施工图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工程相关的会议记要、设备制造生产计划等。
(3)施工文件。委托施工合同、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检验和监理评定意见、设备制造过程中检验记录等。
(4)工程监理文件。监理工作中的联系单、工程师的通知单、监理日志、质量事故处理文件、监理规划、实施细则、阶段性总结、施工方案等。在监理档案生成、管理工作过程中,应遵循“不遗漏、不重复、客观反映事实”的原则,对监理资料、文件进行分类归档。档案管理人员可根据工程需要,对以上分类进行细化和调整,以进行更好的管理、查阅和保存。另外,应注意文件的交接,在施工阶段对分部验收时施工单位形成档案按有关要求进行严格把关,在文件整理时注意遵循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文件结构上的隶属关系,在项目竣工时及时将档案资料和验收文件整理归档并移交相关部门,做到档案归档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2电力监理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对监理档案管理缺乏重视,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单位领导将重点放在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等“实事”上,忽略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档案管理不当导致的延误工期、浪费人力物力等情况认识不足,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因档案管理工作繁杂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很多人不愿去做,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难度。因此,管理人员应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主要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方面。
1)以《国家档案法》、《档案管理规范》、《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5434—2009)等档案管理要求为内容,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阐明监理档案的收集整理要求、整理方法和整理归档意义等,并结合各监理单位整理归档的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人员如何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形成资料的整理归档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指导。2)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工作内容及工程建设等专业知识培训,最终使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理解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开阔了视野,最终达到领导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效果。
2.2档案管理与项目建设不同步,档案整理滞后
项目建设中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影响了档案整理的进度。档案管理人员平时不注重资料的收集,后期整理的难度增大,影响了最后的交接和归档。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实现档案管理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在项目实施前,可以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档案管理工作专题会,明确各单位档案管理职责,构成由建设单位牵头,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等其他单位配合、施工单位实施的网络结构。监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审核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真正做到从工程招投标、规划、设计、施工至竣工验收全过程都及时、有效地进行资料的整理归档,保证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做到档案管理外观有序、真实有效、查找便捷、有助于验收整理。
2.3档案整理头绪不清,归档困难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达到28个条目之多,其中有些条目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繁多,这些资料如果全部归档于监理单位,会给监理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文件形成单位不同,对归档资料进行区别对待。有些资料出于监理单位,必须全部归入监理档案中,可归入“卷内”资料。包括:监理委托合同、监理工程师下发的通知、监理日记、分项工程检验报告、监理总结等。因监理资料中的一些备案资料基本上由施工單位来完成,通常情况下一式三份,除自已保留一份存档外,还报送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虽也属于监理资料,又不会全部归入监理档案,就可归入“卷外”资料。这样在面对数量繁多的资料时,只要确定了这一原则,即可理清头绪。
2.4重视档案移交,忽略过程管理
参建单位普遍对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等里程碑比较重视,不重视档案的过程管理,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完工后档案的整理及向建设单位的移交,从而造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混乱,文件遗失、延误等问题层出不穷。监理单位应根据规范、监理大纲、监理细则,建立完善的收发文制度,包括与建设方、承包方、设计方往来文件的具体格式和传递方式等,做到对收到文件时包括接收人、审核人、整理人都有登记(文件的处理结果、归档位置和参考文号),便于查证。对发出的文件要粘贴发文处理签,从发稿人、签发人到日期都应写清。另外,文件按不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付款等类型不同分开保存,各大类可根据文件多少再次进行细分,使文件条理清楚;对不同载体的资料如光盘、图纸等也要分别存放,便于将来查找。
2.5管理手段落后,工作繁重
由于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与外界沟通甚少,管理方法只采用一直延续下来的老方法,不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造成“归档靠手、查找靠走、记不清有没有”的现象。当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多元化的发展,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录入、管理、传输等。利用系统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便于资料的查阅和使用,增强了资料的实用性,还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得了更多的保障。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上下级单位和兄弟单位间的电子公文往来,便于远程查询和下载。
3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监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手段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对监理工作和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监理工作中,应让档案管理人员全面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电力监理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真实性,从而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建设更好的电力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黎平.电力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监理管理制度 篇4
关键词:工程监理,监理制度,监理单位,业主
1 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工程建设监理制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国际惯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 我国从1996年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 彻底改变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传统的自筹、自建、自管的管理模式, 对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又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 如业主行为不规范、监理工程师成了质检员、监理权利得不到保障、监理工作被动、监理服务内容有限、监理行业地位低等, 从而使工程建设监理违背了其推行的初衷, 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2 现行监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2.1 监理定位不准
关于工程监理的定位,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第一条第五款规定:“监理单位应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 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示范文本) 》 (GB-2000-0202) 第二部分标准条件第五条规定:“监理人在履行本合同的义务期间, 应公正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这些规定说明, 在委托监理工程的范围内, 建设工程的监理人的身份是相对于委托人与承包人而言都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事实上, 监理单位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首先, 监理单位是和业主 (建设单位) 签订的合同, 在提供相应服务后从业主处获得酬金, 和业主之间存在着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二则, 监理单位接受的是业主的委托, 是在业主的授权下开展工作, 不可能独立于委托人。监理单位在处理工程变更、索赔等事项时的偏心行为, 常常导致与施工企业的纠纷, 其根源则是建设监理规范制定者在建立规则开始就已违背了合同的公正原则。
2.2 监理权力得不到保障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 监理单位接受委托之后, 建设单位就把一部分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权力授予监理单位。
根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示范文本) 标准条件第十七条第八、九、十款内容, 监理人在履行委托人与第三方签订的承包合同的监理任务时可以行使的权力如下:工程上使用的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检验权;工程施工进度的检查、监督权;在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格范围内, 工程款支付的审核和签认权, 以及工程结算的复核确认权与否决权。但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建设单位常常只把工程监理“三大控制”中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 而把工程款支付、工程索赔、工程变更的审批权等经济权抓在自己手里, 让监理工程师成了工程项目的质检员。这样做对监理单位来说减轻了工作量,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对整个工程项目而言, 由于没有经济权的保障, 监理人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权力大打折扣, 使监理人的许多指令无法得到贯彻, 最终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
2.3 监理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现行的监理合同为非经营性合同。监理合同的特点决定了监理人签订和履行合同不是以经营性盈利为目的, 而是提供相应服务后获得酬金。监理人的预期利润包括在签订合同的酬金内, 不允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再从委托人或承包人处获得经营性盈利。《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示范文本) 标准条件第四十五条规定:“监理人在监理工作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使委托人得到了经济效益, 委托人应按专用条件中的约定给予经济奖励”。即如果由于监理人的科学、严格管理, 或委托人采纳了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工程投资、或缩短了建设工期, 监理人只能按监理合同中的约定获得一笔奖金, 作为其所提供优质服务的奖励。同时, 《监理合同》标准条件第四十六条规定:“监理人驻地监理机构及其职员不得接受监理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人的任何报酬或者经济利益”。即当承包方接受了监理人的指导或建议节省了成本支出时, 监理人也不得接受承包人的任何报酬或参与承包人的盈利分成。
示范文本的上述规定势必窒息监理人的积极性, 因为监理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承包人提出建议是要付出人力成本并承担一定风险的。如果监理人的建议给承包人带来了利润, 而自己无任何经济上的好处, 这种缺乏激励的机制只会催生监理人的偷懒动机。
2.4 监理违约责任过轻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示范文本) 标准条件第二十六条对监理人的违约赔偿作了如下规定:“监理人在责任期内, 应当履行约定的义务, 如果因监理人过失而造成了委托人的经济损失, 应当向委托人赔偿。累计赔偿总额不应超过监理报酬总额 (除去税金) ”。即监理人的违约赔偿原则是有限赔偿, 这也是监理合同另一个有别于其他建设合同之处。
示范文本的上述规定减轻了监理人的赔偿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可见, 法律并没有规定监理人承担的赔偿损失的金额不能超过监理费用。示范合同的起草者, 利用了《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规定, 将监理人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损失固定为最多不超过监理报酬, 明显维护监理单位的权益, 而没有公正地维护业主的利益, 增加了业主的风险。
2.5 监理服务范围狭窄
建设部提出发展监理制度的初衷是要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与国外工程咨询服务的惯例接轨。根据监理规范的要求, 监理的内容是“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控制和管理”应是全过程的, 包括投资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设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运营保修等各阶段的监理。但目前, 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服务范围狭窄, 不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化工程管理所带来的效益。
现行监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是当前监理行业中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 对现行监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何佰洲, 刘禹.工程建设合同与合同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小监理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5
关键词:中小监理企业 监理人员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0 引言
实施工程监理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其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协调施工现场各方关系、促进工程按期完成投入使用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等。实现工程监理的目标,需要企业团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企业中专业监理人员的积极努力。因此工程监理企业特别是中小监理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1 中小监理企业及其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无论哪种类型的监理企业都是知识密集型企业,都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为工程建设服务。但是相比大型企业(主要是综合性的甲级监理企业),中小型监理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首先由于承揽的工程项目有限使得有些监理人员的工作不具有连续性,从而影响监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很多中小型监理企业在监理人员非工作时间里是不发给薪水的,这样监理人员的流动性就很大,在企业需要相关监理人员的时候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其次,由于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中小型监理企业在取得工程监理项目时竞相压价中标,监理费用远远达不到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可想而知就不令人满意,这也是监理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另外,中小型监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把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雇佣关系而使员工的缺乏归属感;企业较小、人员不是太多不用设置部门或人员进行管理;需要什么专业人员就临时招聘而忽视内部员工的培养;员工深造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与企业无关、人员培训只会增加企业成本、在对人才的“选、育、用、留”方面显得急功近利:希望引进人才的效果立竿见影,至于人才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很少顾及,导致员工队伍稳定性普遍较差;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具有灵活、“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因此相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计划没有变化快”等等。最后作为企业专业人员的监理人员可能由于缺少晋升的机会、培训或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无法融入企业、与其他员工缺少交流等原因产生较频繁的流动从而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增加难度。
2 中小监理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基于以上中小监理企业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1 改变管理观念重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越是小企业越要重视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的管理,对中小监理企业来说,监理人员就是其核心人员,没有监理人员谈何监理企业?人员不稳定谈何企业发展?监理人员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分子,对监理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企业品牌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对核心员工的管理不仅仅是招聘、定职、发薪水,还要从员工归属感、晋升需求、培训需求、情感需求、发展需求等方面出发做很多工作。
2.2 专业人员的招聘。对企业职位性质、职责要求进行研究明确需要招聘的人才素质,盲目引进人才只会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与大企业可以凭借其知名度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相比,中小企业无论在品牌、管理规范化、员工福利和培训等方面都相形见绌,但人才,特别是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军式人才”和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对中小型企业却往往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良禽择木而栖”,在“知本”时代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中更是如此。监理企业中专业监理人员可以分为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不同类型的人员其素质要求上有一定的差别,管理方法上也要有所区别。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企业法人代表在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中全权委托代理人。总监理工程师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项目监理的责任人,是监理项目目标的规划者,是监理工作中的各种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是工程监理目标控制的全面实现者,既要对建设单位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监理单位的效率性目标负责。他们既要有一门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与所监理的项目相关的多门知识,比如法律、经济、政策方面的知识,注重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应是项目监理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团结、带领项目监理部全体人员完成监理合同中各项职责和任务的核心人物,能够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而且能够身体力行确保应该进行的每项工作都已落到实处,这是将既定的监理规划执行到位是工程监理质量好坏的关键。在监理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多个单位、多个工种、不同专业等在同一个施工项目现场中平行、立体、交叉作业,协调处理好参与建设各方的关系实现项目的控制目标,这是总监理工程师多年工作的水平反映,也是总监理工程师领导能力的体现。事实也表明:专业知识易学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因此监理企业需要优选并储备总监理工程师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明确企业承揽业务的性质、特点确定所需人才性质;其次可通过综合性或专业人才招聘市场、中介公司、网上招聘等多种招聘方式录用具有一定经验和相应资格的监理工程师;第三,充分沟通,获取相互认同、具备潜在稳定性的监理人员;第四,可在企业内部选择优秀监理工程师重点培养,或送出去带薪深造、或由资深总监理工程师帮扶培养;第五,根据企业业务区域,与应聘人员洽谈有关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协议内容并形成书面文件。
2.3 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首先是工作能力的培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培养他们从“知道”到“做到”。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较差,可让他们深入施工现场从细小工作入手,逐渐增加工作内容和责任。对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大中专学生可作为监理工程师的重点培养对象,着力加以引导和帮扶。对有潜力作为总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程师,可就总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如综合协调能力、除本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知识、合同管理能力、政策法规等重点培养。对总监理工程师,可就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新的知识点及计算机、相关软件等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进行培训。其次是对企业忠诚度的培养,特别是监理人员中的总监理工程师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建立稳定团队的首要前提。
2.4 建立进出有序、人才辈出的人才流动机制。比如对于监理人员中的核心人员-总监理工程师,可采取多种措施使其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成为企业中最稳定的团队;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可能上升为总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程师,为他们设置职业发展的前景,作为稳定团队的储备力量;而对于企业中其他的监理人员可能业绩平平、无进取心、已生去意,可鼓励他们主动流动。
3 结束语
中小监理企业对专业人力资源特别是核心人力资源进行规管理,可以使企业人才队伍稳定、减小人力资源成本、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建立、促进企业品牌建立。因此企业应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起来,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资料:
[1]孙强.总监理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http://publish.it168.com/2004/06
17/20040617034201.shtml.
监理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监理企业,监理部,管理
项目监理部是监理企业派出的、履行监理合同的具体执行机构, 其作用在于实现工程目标、满足顾客要求、树立主体企业形象、获取经济效益, 进而促进主体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 对于监理企业而言, 能否管理好项目监理部, 使其能够在健康而有效的轨道上运行, 是做好监理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我看来, 项目监理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工作开展得如何, 任务是否能够完成, 是否能履行合同赋予的职责,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和项目本身的各种因素有关, 和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及其他相关方有关, 和周围环境有关等等。但在这其中起决定和关键作用的, 无疑还是监理企业自身。这也是我多年来和众多不同的项目监理部接触的认识和体会。
1 目前监理企业在对项目监理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缺乏管理意识
有些监理企业, 尤其是一些中小监理企业或刚刚起步的监理企业, 在日常的企业运行中, 把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经营上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 。其做法大多是, 只要能接到工程, 在社会上随便找几个人成立所谓的项目监理部, 派到工地应付。至于如何管理, 头脑中缺乏意识, 只重经营不重管理。
1.2 缺乏管理手段, 管理力度不够
有些监理企业, 在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上, 虽然有管理意识, 但缺乏应有的手段。往往是以包代管, 或简单地和总监交代交代, 提一些要求而已, 没有系统的、完整的、自始至终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不出问题则罢, 除了问题则忙于应付、找关系, 无全面系统的解决办法;没有管理制度, 缺乏管理手段, 管理力度不够。
1.3 抱怨太盛, 不愿管理
还有一些监理企业, 对当今社会上、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认识, 如收费太低、安全偶然性太强、业主人员素质较低等;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失去信心, 总觉得项目监理部管理太复杂、不好管, 尽了力也管不好, 关了也还是会出问题。因此, 整天都是抱怨, 而放松了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
2 对监理企业在项目监理部管理上的想法
2.1 提高全员对做好项目监理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监理企业要做好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 首先就要提高公司全体员工对做好项目监理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其中一方面是领导层、管理层要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 被管理层及项目监理部也要有正确的认识。见是领导层、管理层有正确的认识是关键。据调查, 有一个成立不久的监理公司, 在一项工程的监理中, 对项目监理部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办法, 更没有全面而系统的管理制度, 由于总监不到位、专业人员又不到场, 公司管理也跟不上, 导致问题没能及时被发现,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质量问题, 监理公司为此承担了不但后续监理费用不能收回, 还受到了上级管理部门的通报批评和停止承接监理业务一年严厉处罚的后果。对此, 这家监理公司不仅经营受到巨大损失, 而且在社会和行业中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由此做好对项目监理部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对比另一家监理公司, 不但建立了常态化的总监例会制, 不定期的公司领导巡检制;同时, 还不断通过宣传教育员工, 做好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是公司各项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公司上上下下都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做好;项目监理部更要诚恳地、积极地接受公司的管理等。效果可想而知。
2.2 重视做好项目监理部机构的组建工作
项目监理部在监理过程中运行效果如何, 首先取决于项目监理部机构组建的如何。如果项目监理部能够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自身特点、质量标准、工期长短和业主需求等事项组建, 做到人员数量适度、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配备齐全、管理手段到位, 尤其是项目总监配备得当, 不但具有极高的责任心, 而且具备相应监理工作的实际经验, 则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就有了相对保障的基础。相反, 不重视项目监理部机构的组建, 随意拼凑, 建立过程就很可能出现问题, 甚至会给监理企业带来损失。
2.3 要加强对项目监理部各种费用使用的管理
监理企业在项目监理部费用的使用上, 绝大部分都采用承包或独立核算的方式, 具体使用上大多是不管不问的, 由项目总监 (或总承包人) 自行做主。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会给承包人带来一定的积极性;缺点是会使一些私心较重的承包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 而不顾项目监理部的整体利益, 造成项目监理人员工资偏低、无劳保用品保障、无办公用品保障, 更舍不得对企业形象宣传的投入, 不但打击了项目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而且是企业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落空, 流于形式。因此, 在项目监理部费用的使用上, 监理企业不能包而不管, 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员工工资参考标准、项目监理部设施配备标准、企业形象宣传要求、办公用品使用和劳保用品配备要求等, 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制定, 既保证了员工的利益, 调动了积极性, 也为项目监理部的有效运行奠定了物质基础。承包人必须在企业管理的框架内, 积极做好管理的同时获取利益, 进而实现双赢和良性循环。
2.4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用制度保证做好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
除了在机构组建、费用使用上的管理外, 还应进一步在过程管理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如:见面交底制、贯标制、月度考核制、监理月报、总监周例会制、项目巡查制、综合大检查制、年终评先制和员工培训制等, 这些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项目监理过程的各个阶段, 如果这些制度都能得以制定、贯彻和落实, 就会使项目监理部的工作始终处于有控状态, 就能够确保项目监理部在健康而有效的轨道上运行。
结束语
浅析施工过程中监理签证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监理制度,项目,工程师
1 监理管理制度
在具体的签证管理中, 签证定义的模糊, 签证范围的模棱两可, 签证确认权的混乱, 签证管理程序的混乱, 监理人员对签证的重视不足, 部分监理不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以及业主单位对签证的不放权等问题一致反映了目前监理管理制度的不足。常常出现诸如以下问题的困扰:比如业主委托监理管理、监督项目后, 监理如何确立其签证独立性及公正性;再如监理在正确行使签证确认权时, 如何减少业主的干涉及承包商的“拉拢”;又如在处理设计变更时, 监理是否应将其列入签证范围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亟需制度建设的完善。
1.1 理清三方关系, 保证监理签证的独立。
业主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为委托代理合同, 是一种技术咨询的经济合同。然而建筑法却规定, 监理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 仅代表建设单位进行监督而无实质的确认权, 这与监理合同的委托代理关系有极大出入。但是通过分析FIDIC合同发现, 国外已逐步明确监理与业主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监理应独立地运用其专业技能为业主服务。其目的在于考虑到监理行业是种集约型高智能的行业, 只有充分合理发挥监理人员的高智能服务作用, 才能更好地使项目在既定目标下完成, 因此首先必须保证监理在为业主提供咨询业务时的独立性。
因此, 应彻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保证监理人员不受施工方干扰而独立地为业主提供工程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广泛咨询, 使监理行业成为集约型高智能的行业。
1.2 提高监理地位, 保证监理对项目的管理力度。
据了解, 目前的监理取费标准相对于其应付责任而言较低, 责权利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关系;此外, 据了解, 目前我国大多数监理公司并未完全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监理企业, 很多监理公司并非真正的第三者, 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其独立、公正的地位, 这成为限制监理人员强化其项目管理力度的障碍之一, 监理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 地位也较低。同时如上所述, 经常会出现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来往过密甚至循私舞弊的情况,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大多在于监理费用相对过低, 导致部分监理从业人员无法抵制诱惑。可见, 为提高监理地位, 应考虑采用提高监理取费标准的方式使得监理的权利和义务对等,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情签证的产生, 保证监理工作的公正性。
1.3 规范签证流程。
在本研究中首先确定了签证的定义, 从而明确工程签证是在施工现场由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 按合同约定或经协商一致, 用以证实在施工中遇到施工图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实际工作的一种书面手续, 由此进一步梳理了签证确认权的归属问题及签证范围, 但对于签证流程的规范化问题则无法从定义中得到拓展。
2 监理素质
由于我国建筑法规定, 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因此对于监理人员素质的建设, 笔者主要从监理工程师注册考试制度、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制度、监理工程师的续期注册再执业制度三方面分析, 希望可以通过提高监理工程师的行业门槛及完善注册从业后的管理, 以增强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管理素质, 更好地进行签证管理。
2.1 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制度。
参考国外对监理工程师考试题型的设置可以看出, 题型的设置较广, 多为实践性考题, 并且很多考题均涉及到多专业的融合。此外, 国外对于监理人员可以参与注册考试的年限为8年 (我国监理工程师考试的报考年限要求为:具有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具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中级职称, 并任职满三年;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可以报考。由于标准不同, 不对此进行比较) , 并且参加考试前还应准备一篇可接受的技术论文。
2.2 监理工程师初始注册制度。
我国监理工程师的初始注册是指在职业资格考试合格, 取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后, 第一次申请监理工程师注册, 可见注册的最关键条件即领取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实际中,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领取点在考试当地的人事局, 而注册则在监理单位所在地的建委。在这种情况下,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事局对申请注册者的工作年限审查不够严格的现象, 使得不能注册的反而注册, 影响了监理工程师的队伍建设。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将发证、注册的政府行政机关办公一体化, 以减少中间环节。
2.3 监理工程师续期注册制度。
根据法规, 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有效期为3年, 在注册期满后需要继续执业的, 应办理续期注册。续期注册由申请人向聘用单位提出申请, 将有关材料 (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业绩证明和工作总结、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工程监理继续教育证明) ,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合格者准予续期注册。续期注册的关键在于继续教育证明, 我国的继续教育通常采用授课式形式, 监理工程师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反观国外, 在继续教育上通常采用主动形式, 在监理人员提出申请后, 由专家组织面试, 以评定其是否可以继续注册从业。
3 法律体系
针对法律体系上的建设, 从建筑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经济制约权、法律意识四个方面的措施入手, 力求从法律根源上提高监理的签证管理水平。
3.1 建筑法律法规的完善。
从建筑法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监理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 仅代表建设单位进行监督而无实际的确认权, 这与监理合同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显相悖。
3.2 实施细则的制订。
在法律上, 国外诸如FIDIC合同、ICE合同等都对签证的管理流程制定了较具体的实施细则, 但是国外的成功经验仅仅只是一个借鉴, 由于各国的建设管理各有特点, 如果我国要建设相应的签证管理实施细则, 则应具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合理参考国外较为成熟的相关工程合同法规。
3.3 经济制约权的完善。
对于监理人员与业主的关系上, 二者为委托代理关系, 但实际上业主并不完全放权于监理人员, 究其原因在于法律上对于工程经济制约权的欠缺, 特别是信用担保制度, 应进一步大力推行履约保函。
3.4 法律意识的加强, 特别是合同意识的加强。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合同签约过程中应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变更事件及处理方法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签订合同时应慎重斟酌各方的责权义, 以争取在合同履行之前能对合同事件协商一致;最后落实在合同执行中, 应及时处理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切实地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方义务。
参考文献
[1]周雪林.浅谈如何提高施工过程中监理签证管理水平[J].科技资讯, 2009-12-13.
[2]易煜林.提高施工过程中监理签证水平的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4-01.
监理管理制度 篇8
一、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管理的现状
(一) 监理人员收入低, 缺乏工作主动性
目前,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主要由四大类别所构成, 分别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而在这些单位中, 监理人员的收入普遍不高, 在相同岗位层次的监理人员的收入都要低于建设、设计等单位的从业人员收入。
同时, 在具体的监理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监理人员都抱有应付了事的心态, 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甚至时常会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 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低下。有些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企业的总监会感觉员工难以安排, 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建设方也经常会去投诉, 反映监理人员不负责任的问题;有些业主甚至会认为监理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还不如没有监理。
(二) 监理人员流动性大, 高素质人才缺乏
据相关资料统计, 在建筑工程行业, 设计单位的人员流动率大概在5%, 建设单位的人员流动率大概在15%, 而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流动率却接近40%。可见, 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流动过于频繁, 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 这对于监理队伍的稳定性是致命的, 严重影响了监理服务行业的形象。
此外, 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普遍不足, 有很大一部分监理人员工作不满一年, 有些甚至就是一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监理作为受委托方, 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控, 这对于监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的监理人员根本无法胜任这个工作。
(三) 监理人员管理薄弱, 缺乏规范性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单位中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 由于受到企业规模、资金、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监理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对监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 而是直接由一些办公室兼管, 从而造成监理人员管理方面的诸多漏洞。比如:资料丢失、考勤记录不全、管理混乱等, 管理的效益根本无从谈起。甚至有一部分监理人员进入了反复招聘的恶性循环, 监理人员管理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
三、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管理的对策
监理人员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可以考虑采用直线型职能制结构。细化而言, 监理单位通过总工对所有监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并借助于工程部、人力资源部、办公部等部门进行事宜协调。企业总工负责企业监理人员的管理, 人力资源部与总工必须是协同一致的, 从“招聘、培训、上岗、试用、正式以及离职”整个环节都必须认真负责, 任一环节的管理都不可疏漏。下面, 本文分别探讨一下总监岗位以及普遍监理岗位上的监理人员的管理对策。
(一) 总监岗位监理人员的管理对策
总监岗位监理人员相对较少, 需要由一些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核心监理人员所组成, 对于监理单位的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监理人员, 单位应该从优厚薪酬、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关注、合同签订等方面进行管理。首先, 应制定具有发展前景的个人职业规划, 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全程负责落实, 杜绝一纸空文;其次, 人力资源部门对这些监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访谈, 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诉求, 给予他们持续性的关注。再次, 单位在职责、考核等环节应该制定明确的约束制度, 保证总监岗位监理人员的稳定性。
(二) 普通监理岗位监理人员的管理对策
普通监理岗位监理人员的主要特点是:年轻、虽有一些专业技术知识但经验不足、积极性较高但流动性较大。这些监理人员是单位发展的后备军。虽然在监理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 但是对于监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 单位在招聘普通监理岗位监理人员的时候, 要将工作环境以及待遇等明确告诉求职者, 对于一些吃苦耐劳、有志于长期从事监理工作的求职者给予更多的机会。其次, 单位可以为这些监理人员提供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 也可以让一些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帮带培训, 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 提高工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岗前培训环节上, 执行从严把关原则。即严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选择合适的培训考核办法, 从严考核, 保证进入试用环节的聘用人员质量满足岗位要求。
四、结语
监理管理制度 篇9
一、监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1.我国监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1988年8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迈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关键一步——我国将按国际惯例实行建设监理制》的文章, 标志着我国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开始;1993年, 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结束试点工作, 开始进入稳步推进的新阶段;1996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8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征求意见稿) 》, 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监理制度开始向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深圳市监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1985年6月, 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了8家工程地盘管理公司, 标志着深圳工程监理制度的开始;1988年, 国家开始在包括深圳市在内的八市二部进行建设监理制度的试点。1992年12月1日, 深圳市建设局印发了《深圳市建设监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 造价在1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必须实行建设监理;此后, 在1995、1996、2000、2002深圳市陆续颁布相应的实施条例和办法, 对工程监理制度作进一步的深化和丰富;2014年3月13日深圳市住建局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对外发布信息称:“深圳开展非强制监理改革试点, 首先是社会工程全部取消强制监理, 并将非强制监理范围逐步扩大至政府工程”;开启了我国强制监理制度改革的新纪元。
二、深圳市逐步取消强制监理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逐步取消强制监理制度的必然性
(1) 监理单位:据相关统计, 1993年深圳监理企业有48余家, 从业人员约1950人;但目前据不完全统计, 深圳市共有监理企业105家, 其中甲级78家;注册监理工程师3 100多人, 监理从业人员近14 000人。20余年, 监理企业从业人员近10倍增长的背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深圳市监理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的“强制监理制度”, “过强的行政干预”弱化了市场的淘汰机制, 不能有效地淘汰弱势监理企业, 也就保护了监理能力较差的企业, 进而导致监理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良莠共存;另外, 由于“强制监理”这把保护伞, 监理行业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不管水平高低总会有饭吃, 所以监理企业进行企业改造升级的欲望被抑制, 整个监理行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状态;此外, 监理行业的低水平竞争导致监理费用普遍较低, 较低的费用又进而导致监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监理企业很难保证“独立的第三方”的公平、公正性。现阶段监理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都意味着监理制度亟需改革。
(2) 建设和施工单位:对于一些建设单位特别是私人业主就其内心而言并不想聘请监理提供服务, 但是由于监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报建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需要, 不得已而为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 一项工程的签订一般只涉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只要双方协商讨论好, 未必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在一定意义上, 强制监理硬性要求第三方的参与, 这使得监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第三者”。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来说, 强制监理制度在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环境下,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强制监理制度的取消也显得尤为重要。
2.逐步取消强制监理制度将面临的问题
(1) 监理单位:对于监理单位来说, 取消强制监理势必会导致业务数量的减少, 大量的建立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失业的危机。在深圳市宣布开展非强制监理改革试点后不久, 深圳市监理协会的102家会员单位联名上书, 反对这项改革, 其中的反对理由中就有:如果改革, 30%-40%的监理人员要失业, 深圳100多家监理企业、两万监理人员家庭将面临生存困难。虽然,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监理人员的就业前景, 在改革的过程中理应被重视。
(2) 建设和施工单位:取消强制监理后, 不排除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投机取巧, 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而偷工减料, 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度, 取消强制监理制度对保证工程质量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3.应对取消强制监理制度的举措
(1) 监理单位:对于监理企业来说, 首先一定要意识到逐步取消强制性监理是必然的。因此, 要面对挑战抓住机会, 打破目前“施工阶段监理”的桎梏, 进行企业的深化改革, 加强员工监理能力的培训, 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 在建设工程产业链上向前和向后扩展, 逐步成为全面服务的项目管理公司。
(2) 建设和施工单位:对于建设和施工单位来说, 面对改革首先要提高责任意识。强制监理取消后, 工程质量的监管就由建设单位负责, 这就要求建设单位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对于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业主, 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企业组织结构改革, 成立自己的项目管理小组;而对施工单位来说, 没有了第三方的监管, 施工单位的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诚信成为重中之重。
三、结束语
“十三五”规划强调, 我国今后的建设要以“市场经济”为主, “强制监理”这种带有强烈“政府干预”的“计划经济”性质的制度必定无法生存。所以, 不管是从宏观的国家战略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来看, 取消强制监理制度都是一定的。当然, 现阶段强制监理制度的取消会面临不少问题, 但任何一项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我国的建筑监管市场才会发展, 社会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纪振洲.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刍议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篇10
关键词:公路监理 施工现场 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的越来越好,公路的施工的水平也有所提升,也主要与公路监理工程有关,通过公路监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有效的提升了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公路施工的有效的完成,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从而提升国家的国民收入,当然,这些显著的提升效果与公路监理提供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以下笔者对如何做好公路监理工程在道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有效的提升公路监理的水平。
一、公路监理工程需做好准备工作
公路监理工程想要发挥更好的效用,比较先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影响着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程度。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分析了公路监理工程需要做的几点准备工作:
1、完善管理机制
在对公路进行监理之前,监理工程的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对监理人员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制约制度等等。只有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公路的监理必须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监理工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精确公路施工设计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保证施工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有效的进行,而且在公路投入使用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公路监理工程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仔细检查,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因素要进行排除与标注,然后再和设计人员与施工单位进行讨论与研究,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标注的不合格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与改进,对重点部位要进行仔细核查,提高设计的质量,提升施工进度,并做到及时沟通与交流。
3、检查施工的材料与设施,加强施工技术
在施工前对材料以及设施的检查也很重要,施工的材料也影响着公路的质量,而公路监理工程对保证材料质量义不容辞,而且施工人員的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培训与加强,只有保证材料与施工设施的合格,施工技术过硬,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公路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定施工材料、施工设施、技术水平、气候等条件都合格后,才能进行公路施工。
二、公路监理工程需要优化施工配置与资源
在公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监理部门优化施工配置与资源,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优化施工配置与资源可以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有序的进行,而且也可以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对资源进行的分配也更加合理化。施工的过程工序很多,而且比较复杂,只有对设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运用,才能简化施工操作程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也可以做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公路施工在进行到不同进度时,对材料以及设施的需求不同,而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监理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施工工程进行预测,并根据预制对这些资源进行提前安排,才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加快工程的进度。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依据的原则是保持施工各个项目的平衡,并具有可行性,需要依照相关施工条例进行调整,不能依据监理人员的喜好随意进行分配。公路监理工程需要对施工的材料供应情况有所掌握,这样才能避免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因材料供应缺失而中途停止施工的现象发生。监理工程还需要对施工路段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要掌握施工当天的天气情况,避免在雨天施工。所以,公路的监理工程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对施工的步骤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对施工的材料与设备以及施工技术进行检查与规范,保证材料的合格性与设施的正常使用,才能对施工过程的有效进行提高保证。
三、合理的对施工机械进行调整
施工人员应当对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主要的调整事项包括:根据公路监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生产能力以及质量要求对主导机械进行选择,并且预留适当的余量。加强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中机械设备的统一调配,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一个最佳的组合状态,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在施工现场中组织相应的机械设备维护、抢修小组,配备机械设备上的关键部件,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故障造成相关工程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对进度的控制
公路监理工程中的进度计划,是对工程整体进度进行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材料、机械使用计划与月、旬作业计划都应当遵循进度计划中的要求。当公路监理工程受到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进度与原进度计划出现较大偏差的时候,监理人员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要注意几个事项:根据进度管理曲线,寻找公路监理工程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合理的对施工顺序进行安排,采用多作业面的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公路监理工程的施工进度。.对公路监理工程关键线路上的施工时间进行合理的压缩,确保公路监理工程在总工期之前完成施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公路设施也在逐渐完善,公路施工单位的技术也需要不断加强,这些都需要公路监理工程的有效管理与监督,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公路监理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周期长、协作性高、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公路监理工程需要根据施工特点,加强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合理地对各个施工要素进行安排,实现低耗能、优质、快速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小毛,谢建平.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施[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3(10)
[2] 罗浅楠,常小会,李俊杰.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5)
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 篇11
1 信息管理的概念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建设项目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与运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其实质是根据信息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信息沟通,以保证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达到正确决策的目的[1]。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各个参建单位和各个方面。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是监理工程师依据工程项目目标实施进度、质量、合同管理、投资控制、组织协调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方法[2]。
2 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
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完成合同工程项目编码的划分和编码系统编制;2)根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建立信息文件目录,完善工程信息、文件的传递流程及各项信息管理制度;3)建立监理信息文件的编码方式;4)建立或完善信息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计算机管理系统;5)采集、整理工程施工中关于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环境保护以及随工程施工进展进行的合同支付、质量认证和合同商务过程信息,并向发包人反馈;6)督促承包人按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规定和监理机构要求,及时编制并向监理机构报送工程报表和工程信息文件;7)按质量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和发包人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监理记录,并定期进行整编与反馈;8)合同工程施工和建设监理服务期间的所有来往文件的收集、整理、储存等;9)工程信息文件和工程报表的编发;10)工程监理信息包括文字、报表、图像、图纸和声音等多种形式,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建立工程信息网和电子文档系统。
3 监理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为了合理组织和控制信息传输,需要针对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时效性、不完全性、层次性等特点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以发挥信息为建设工程监理有效服务的作用。
3.1 建立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制度,对于规范监理工作流程、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加强对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监理机构应按照工程信息和工程文档管理要求,制定下列管理制度:1)工程文件管理工作规程;2)公文处理办法;3)文件会签管理办法;4)文件归档及保存管理办法。
3.2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1)采用计算机技术等信息管理手段进行工程信息的管理,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系统的工程文档系统,落实文档管理责任;2)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在工地现场组建监理机构计算机办公系统,并安装使用工程进度计划过程控制、工程信息和文档管理等网络办公软件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程信息高效的存储、查询和使用;3)外部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信息流量巨大,工程管理涉及到参建各方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物资设备采购供货、安全文明生产、工程协调、工程合同、工程设计图纸、工程文档以及其他工程相关事务等多方面的管理,因此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监理机构的信息管理局域网与发包人的信息管理网连接,以实现工程信息的及时、全面、快捷传输。
3.3 计算机信息管理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所监理的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可全面提高监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当发包人建立并使用本工程的计算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时,能够配置和运用该系统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合同商务、文档管理等子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和展开监理工作。
1)施工进度信息管理。开工前,采用P3编制(概要)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期间,使用P3编制满足进度要求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其相关资料信息向发包人提供;建立计算机进度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的年、季、月、旬施工进度报告相关内容并及时向发包人提供,其内容至少包括:按照施工合同报价单价项目填报施工进度(包括实物量和形象等方面);现场计划实施和运行情况;承包人施工人员满足工程施工紧张要求的程度;承包人施工机械(尤其是关键施工机械)对照投标承诺到位情况和完好状况;工程材料的计划、消耗及库存情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计划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预期;拟要求进行的过程技术措施和管理决定等事项;施工区气象记录;其他按专业要求报告的施工进度有关事项。
2)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监理工程师建立的计算机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至少应包括:周、月施工质量记录报告;当期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和处理措施、处理结果情况报告;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材料检验情况与结果;其他按发包人要求报告的施工质量有关事项。
3)安全信息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督促承包人提供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措施、安全会议和安全事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按发包人要求和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与形式,提供完整的报告。
4)合同商务信息管理。将合同价格包括工程量报价单、单价分析表和其他辅助资料(包括需要的各类基础价格)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合同变更、补偿、奖励和价差等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变更和总结。将结算报表、进度支付的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5)文档管理。及时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与工程相关的各种文档,及其登记、接收、发送和技术供应(图纸需求计划)数据。并按照发包人有关档案管理要求,做好文档的整编与归档。
4信息管理工作要点
建设工程监理信息是在一定时空内形成的,与监理活动密切相关,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及反馈,是一个连续的闭合环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监理工程师应按照制定的监理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从如下方面进行信息的有效管理:
1)明确信息流程。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工程建设监理信息流程,应使信息在监理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及监理机构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畅通无阻。
2)建立信息编码系统。按照发包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进行信息的编码。对于发包人没有要求编入的信息,按照监理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结合合同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监理机构的信息编码系统,并与发包人进行资源共享。
3)信息的整理和存储。为了有效地控制合同工程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在全面系统搜集监理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搜集来的信息资料包括工程进展情况、工程质量情况与问题工程结算情况、施工索赔情况等,从而为监理工程师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经搜集和整理后的大量信息资料将存档以备使用。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料存储制度,将各种资料按不同类别进行详细的登录存放,并尽可能地采用计算机存储。
4)信息的检索和传递。无论是存储在档案库还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料,为了查找方便,在建库时应拟定一套科学的查找方法和手段,做好分类编目工作。信息的传递是监理工程师与发包人、设计单位和承包人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监理机构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传递或流通渠道的畅通,保证及时得到完整准确的信息,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借助于计算机在监理机构的组织内部与发包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来快速传递信息,如果可能该系统也应与承包人或设计代表的系统连接。
5)信息的使用。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将以各种形式提供给所有监理机构员,如报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尽可能应用计算机提供电子版本信息,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5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监理工程师能够在监理工作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信息管理,有利于项目实施期间监理任务的完成,同时有助于发包人和项目参建各方开发和充分利用工程管理信息资源,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要:通过分析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工作要点,为推进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目标控制,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爱琴.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09,35(31):203-204.
[2]马峰.刍议如何做好监理工作的信息管理[J].科技信息,2010(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