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面重建成像

2024-07-13

多平面重建成像(共8篇)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1

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在CT辅助下进行多平面重建, 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较大帮助。该技术可显示肠壁、肠腔、周围结构, 可为急性梗阻及产生原因的判断提供进一步依据。本次报道23例经CT扫描行多平面重建的肠梗阻患者与术后比较, 探讨CT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23例, 男18例, 女5例, 年龄14~48 (31.2±3.5) 岁。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不停呕吐、面色苍白, 其中11例患者停止排便, 8例患者停止肛门排气。患者中13例具有手术史, 胃癌2例, 阑尾炎8例, 胆囊炎2例, 结肠炎1例。所有患者均精神状态可配合本次检查。

1.2 方法

23例患者均采用MX 4000X CT扫描仪进行本次扫描, 其中5例患者扫描前口服对比剂, 19例患者平扫, 4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自患者膈顶至耻骨联合部进行连续性扫描。设定层厚6~8mm, 螺距3~5mm, 再重建图像层厚5mm, 间隔1.25mm。使用MX 4000 Dual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 横断面图像采用动态形式连续显示, 对肠管走行进行追踪, 待确定梗阻部位, 最后重建横断面图像获取不同角度MPR图像。本次操作需有2名主治医师同时阅片并进行诊断, 并根据情况需要及时请教主任医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CT扫描的23例患者中, 19例患者手术后与CT扫描重建图像诊断结果相符。4例患者梗阻部位及病因与扫描不符。两者相较具有显著差异, χ2=19.5652, 诊断准确率为82.61%。大肠及十二指肠病变患者15例, CT诊断15例准确率100%, 小肠、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8例, 术前CT诊断6例, 诊断率75%。术前病因诊断16例术后完全符合, 诊断准确率为88.46%。15例患者中包括4例肠道肿瘤患者, 其中结肠癌2例, 小肠原发肿瘤1例, 胰头部肿瘤1例, 该患者已经侵犯结肠。包括8例患者具有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6例患者具有炎性肠梗阻, 其他3例。本次通过CT扫描后MPR重建对患者梗阻情况进行了置管的显示, 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1]。

3 讨论

肠内容物运行发生阻碍, 此时吸收气体和液体的功能会减弱, 重者会使这一功能消失。X线片进行梗阻检查, 其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较差对肠内部、肠系膜等无法进行清晰显示。肠内存在的梗阻情况、病因、肠内血管、肠系膜情况无法进行准确判断。CT扫描在密度和空间均优于X线, 明显提高分辨率, 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另外, 进行横断面图像重建可以避免腹内组织的影像重叠, 最终判断肠梗阻情况时具有重要意义[2]。CT检查同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无痛苦等特点, 通过一次扫描整个腹腔和盆腔情况均可了解。无需进行多角度扫描或出现重叠、遗漏、伪影等。肠梗阻患者在梗阻时肠管迅速扩张多有移位发生。考虑手术会使肠管排序造成一定影响, 而常规层扫不容易对肠管进行追踪, 故而本次采用薄层扫描达到追踪肠管的效果。本次扫描中仅有5例口服对比剂, 考虑患者胃肠道动力迟缓, 口服对比剂会增加患者痛苦。通常情况下, 肠梗阻患者因无法吸收肠道内液体或气体, 肠内存积增加使肠管明显扩宽。此时CT进行扫描基本可以对肠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所以大部分患者没有进行口服对比剂, 仅有4例患者口服2%碘水辅助扫描进行。

肠梗阻程度判断在制定治疗方案中十分重要, CT在根据移行区肠曲塌陷程度和梗阻远端肠段内所残留的气液量, 对肠梗阻程度进行判断。准确判断患者的梗阻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肠梗阻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CT扫描MPR计数更直观的显示了患者病变情况, 同时可以显示肠管与相邻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3]。

参考文献

[1]洪瑞镇, 黄崇权, 徐立文, 等.CT扫描对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2) :243-245.

[2]徐长青, 周沛林.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与MRI杂志, 2007, 5 (2) :34-36.

[3]吕廷勇, 黄子荣, 马秉莲, 等.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计数诊断肠梗阻的价值[J].实用放射杂志, 2008, 24 (6) :775-778.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2

关键词 16层螺旋 CT 多平面重建 急性肠梗阻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96

肠梗阻症状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对该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16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在显示肠壁、肠腔和周围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病因、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2]。对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行全腹部16层螺旋CT扫描,探讨16层螺旋CT的MPR技术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13~82岁,平均52.3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排便或排气停止,部分患者腹部触及包块,发病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检查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准直宽度16mm×1.5mm,层厚5mm,螺距1,120kV,140mAs。扫描范围:自膈顶连续扫描至耻骨联合水平,层厚5mm。60例平扫,25例加增强扫描。CT对比剂采用碘佛醇80~100ml(350mgI/ml),注射速度2.5~3.5ml/秒。注射对比剂后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扫描。对原始数据采用层厚1mm、层距0.5mm薄层重建。然后将图像转送至EBW4.0工作站进行MPR图像重建,获得不同角度MPR图像。所有病例均由本科室腹部影像诊断医生共同阅片、讨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 果

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CT检查都显示肠梗阻征象,敏感性100%。对照手术结果,MPR诊断梗阻部位:十二指肠和大肠各段判断准确率100.0%(40/40);小肠准确率91.1%(41/45);在梗阻病因诊断上,结合MPR图像可以确定77例(90.5%)的梗阻原因,其中肠粘连52例,肠扭转8例,肠套叠7例,肠道肿瘤10例。

讨 论

肠梗阻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处理不及时,肠绞窄可能转变为肠坏死,后果很严重,早期诊断采取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临床上对辅助检查的要求是要了解有无肠梗阻,更要确定梗阻的具体部位、梗阻的原因和是否有绞窄。既往普通X线检查和普通CT扫描在肠梗阻诊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提供的信息量较16层螺旋CT少,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更快、图像层厚更薄、空间分辨率更高的优点,因其强大的多平面重建功能,故能够多方位、全面、更清晰和直观显示肠梗阻的细节,特别有利于梗阻病因和并发症的诊断。

普通X线是肠梗阻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因其腹部组织结构影像互相重叠,分辨率低,提供的有价值的资料少,对于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管血运的诊断非常困难。超声检查无创、廉价,可随时监测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进展情况,但只能判断肠梗阻的大致部位,准确判断梗阻具体位置还很困难。与X线平片诊断技术一样,在CT影像图像上,结肠和空肠、回肠均有其特定的生理解剖特征,根据其各自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发生扩张和萎陷现象的肠管的长度和移行区的实际位置,可以对患者的梗阻部位的进行判断。传统CT能同时显示肠腔内外的病变,但由于技术所限,可能遗漏小病灶,尤其是不能提供立体空间关系,病因诊断率不高;而16层螺旋CT可以提供明确的诊断,有无梗阻,梗阻原因、程度及梗阻发生的部位;同时16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能多方位、多角度显示病变,直观、立体展示病变全貌及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不仅可以直观展示管腔内外的解剖结构,展示效果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并能显示梗阻部位,梗阻点形态改变及内部特征,有助于明确梗阻原因。

16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当临床诊断为急性肠梗阻时,及时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肠梗阻部位、病因及梗阻程度等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从而避免了盲目的剖腹探察,对治疗急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所以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患有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该病患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因而今后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伟民,胡连源.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575.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3

关键词: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立体成像

脊椎骨折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类型, 其中脊椎爆裂骨折在人体胸腰段的发病率较高。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准确诊断及评价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常规X线片对爆裂骨折和单纯压缩骨折的诊断和区分的难度相对较高, 容易出现误诊, 因此现今临床上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主要采用螺旋CT检查技术进行诊断[2]。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80例 (86个) 的临床资料, 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80例 (86个) 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男61例, 女19例;年龄19~73 (38.86±12.43) 岁;致伤原因包括:摔伤致伤26例, 车祸致伤18例, 高处坠落致伤36例。

1.2 诊断方法

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SOMATOM AR.SP螺旋CT扫描机, 使患者体位取仰卧前后位, 根据线平片检查显示的病变情况及患者的临床体征确定扫描范围, 使扫描平面垂直于椎体, 层厚设置3mm、重建间距为2~2.5mm, 螺距设置为1.5, 进行连续扫描, 多平面重建 (MPR) 及三维重建 (SSD) 成像, 分别在软组织窗和骨窗上进行观察, 进行矢状位重建, 观察患者的脊椎序列变化, 是否有后凸畸形和脱位情况, 观察是否有骨折碎片突入椎管情况及受损椎体和邻近椎体之间的关系, 将后移导致的椎管狭窄情况显示出来, 结合横断面图像对椎管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1.3 评价标准

按照Wolter外伤性椎管狭窄分度标准[3]对本组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进行分度: (1) 轻度:椎管狭窄1/3; (2) 中度:椎管狭窄2/3; (3) 重度:椎管狭窄>2/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分布情况

本组80例患者共有椎节爆裂骨折86个, 其中累及L1椎节41个、累及L2椎节16例、累及L3椎节6个, 累及L4椎节3个, 累及T11椎节3个, 累及T12椎节11个;有5例患者属于多发爆裂骨折, 其中累及L1和L2患者3例, 累及L2和L3患者1例, 累及T12、L1及L2患者1例。本组86个椎节暴裂骨折中, 共有74个 (86.05%) 椎节累及T12~L2, 41个 (47.67%) 椎节累及L1。

2.2 CT表现

CT检查显示椎体后方脱落的骨片向后移进入椎管中, 其中43个椎节中有单个中央骨片, 22个椎节的骨片出现中央矢状裂开情况, 15个椎节的骨片偏向椎管一侧, 19个椎节具有粉碎性骨片, 其中有4个椎节出现骨片旋转移位。共有78个椎节的椎体后移骨片来自椎体后上角, 占 (90.70%) , 剩余8个椎节的椎体后移骨片来自椎体后下角, 占 (9.30%) 。本组86个椎节中, 具有椎体矢状向骨折的椎节共68个 (79.07%) , 45个 (53.33%) 椎节的骨折线居中, 24个 (27.91%) 椎节的骨折线呈斜向行走, 17个 (19.76%) 椎节无椎体矢状向骨折。45个椎节为椎板骨折, 其中10个椎节为右侧椎板骨折, 27个椎节为左侧椎板骨折, 8个椎节为双侧椎板骨折。45个椎板骨折均发生于棘突附近, 19个椎节为椎弓根骨折, 其中右侧5个, 左侧14个;14个为横突骨折, 其中右侧3个, 左侧11个;8个为棘突骨折;10个椎节可见骨突关节半脱位。本组86个椎节爆裂骨折中, 40个 (46.51%) 椎节累及前中二柱, 46个 (53.49%) 椎节累及前中后三柱。

2.3 患者的神经损伤与椎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本组80例患者中, 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为:轻度36例, 其中无截瘫患者33例, 不全截瘫患者3例;中度28例, 其中无截瘫患者18例, 不全截瘫患者8例, 全截瘫患者2例;重度16例, 其中无截瘫患者1例, 不全截瘫患者8例, 全截瘫患者7例。可见轻度、中度、重度椎管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大多发生在T9~L5椎节, 其中L1椎节的受累率最高, 约占50%左右[4], 与本次研究结果中的41个 (47.67%) 椎节累及L1基本保持一致。CT检查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表现主要包括: (1) 所有患者均具有向心性椎体粉碎, 并且发生后移的骨片大部分来自于椎体后上角; (2) 椎体后壁的骨折片进入椎管中, 使椎管出现程度不一的狭窄, 其中大部分为单个中央骨片, 间或可以看到分离的骨片发生旋转移位; (3) 约有50%左右的患者具有下部矢状方向的骨折线, 经基底椎静脉进入椎体前部中; (4) 后柱受累患者常具有单侧或双侧的垂直向骨折, 其中左侧篇多, 并且骨折线大多在棘突附近; (5) 患者可伴有椎弓根、棘突、横突、关节突骨折和小关节半脱位[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轻度、中度、重度椎管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比较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椎管狭窄程度越轻患者的神经受损也比较少, 狭窄程度越重的患者的神经受损越严重。这表明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和患者受伤时骨折片进入椎管的位置及有无韧带断裂等因素有关, 患者的骨折部位越高, 椎管的受压越严重, 其越容易出现神经损伤[6]。

综上所述,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立体成像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可以有效显示脊椎爆裂骨折的情况及椎管狭窄程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盛华, 张绍文, 樊成虎, 等.1005例胸腰椎骨折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西部中医药, 2014, 27 (5) :70-73.

[2]王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CT诊断及临床意义 (附55例分析) [J].医药前沿, 2012, 2 (16) :99-100.

[3]庞伟明, 李颜屏.CT扫描和X线检查诊断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比较[J].中外医疗, 2010, 29 (22) :10, 13.

[4]韩忠英.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9) :900.

[5]刘园园.螺旋CT诊断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价值[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4) :137.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4

关键词:儿童,阑尾炎,MSCT,多平面重建

阑尾炎是急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是右下腹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典型阑尾炎只需要询问患者病史及结合相应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就能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不十分典型, 很难及时、准确的做出临床诊断, 导致不能及时治疗出现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因此及时、准确的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特别是儿童患者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 不能准确的表达病史及临床症状, 年龄特别小的患者不能完全配合临床医师查体, 诊断证据不充分。由于缺乏与医师的配合沟通, 约1/3的患儿难以作出正确及时诊断[1]。随着螺旋CT滑环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多层螺旋CT (MSCT) 的推广应用, MSCT的多平面重建 (MPR) 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全身各部位的CT检查, 尤其在显示位置异常和病变的阑尾优势明显, 为儿童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临床依据。多排螺旋CT数据的多平面重建 (MPR) 可提供改进的阑尾可视化, 并增加医师的诊断阑尾炎的信心[2]。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临床诊断为阑尾炎的68例儿童患者的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MPR成像在儿童阑尾炎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由3位腹组有经验的医师 (副主任医师1名, 主治医师2名) , 对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本院临床诊断为阑尾炎68例儿童病例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7例, 女31例, 年龄4~14岁, 平均11.8岁。患儿有右下腹疼痛病史, 59例低热, 5例高热。5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 2例触及右下腹包块, 病程2~4d。

1.2 方法

采用C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影像学检查。扫描前准备:68例患儿全部直接进行平扫, 未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患儿口服对比剂 (3%泛影葡胺溶液500mL) , 年龄小患儿酌减或不服用。14例不合作患儿给予水合氯醛灌肠, 待患儿熟睡后方进行CT扫描。扫描范围:全腹扫描, 矩阵512×512, FOV240, 16i, 层厚7.5mm, 螺距1.2。图像传至在CE AW 4.3工作站后, 以层厚1.25mm, 间隔1.25mm进行图像后重建处理。对CT平扫的薄层影像进行逐层连续观察, 在薄层横断面CT图像找到盲肠及阑尾的位置。然后对薄层CT横断图像进行MPR重组, 获得不同角度MPR图像, 保存显示阑尾位置最佳的MPR图像。所有病例均由3名腹组有经验的医师阅片诊断, 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 主治医师2名。观察阑尾位置及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2 结果

68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患儿中多平面重建显示阑尾异常64例, 正常4例。CT诊断率94.1%。显示阑尾变粗58例, 阑尾内见结石6例, 阑尾周围见液性低密度影4例, 周围密度混杂影1例。

3 讨论

3.1 儿童阑尾解剖及正常CT影像

儿童阑尾长短不同、粗细不一、方向不定。阑尾位于盲肠末端, 起源于盲肠后部或后下部, 大致位于盲肠回盲瓣以下3cm处。盲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偏心性生长, 阑尾外形上从婴儿期的漏斗状逐渐成为成人期的蚯蚓状结构。阑尾根部与盲肠的位置是固定的, 但是阑尾远端可以向各个方向游离, 可以游离于腹腔的各个位置, 甚至可以延伸至回肠附近游离至盆腔。由于盲肠的位置不固定, 麦氏点就不是阑尾的唯一解剖位置。

正常阑尾在CT图像上表现为在周围低密度脂肪衬托下的薄壁、光滑的圆管状结构。由于阑尾弯曲、方向不定, 在正常的横断图像上很难观察, 需要进行多方位的图像后处理。

3.2 阑尾炎诊断标准及难点

CT诊断标准:阑尾增粗, 直经超过4mm以上, 见到阑尾结石, 阑尾腔外有气体、液体积聚或见团块[3]。有时少数的阑尾炎仅表现为轻微的管腔扩张, 阑尾内充满低密度的液体, 直径通常为6~7mm左右。而绝大多数阑尾炎患儿, CT影像表现为阑尾明显增粗 (直径>7mm) ;阑尾周围低密度的脂肪间隙模糊, 显示不清。有时可以于阑尾内见到粪石影。

儿童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少, 缺乏周围低密度脂肪的衬托, CT平扫难以显示阑尾。由于盲肠位置的不确定性, 有时肝下区、盆腔内等位置会看到异常位置的盲肠。正常阑尾位于盲肠末端, 阑尾的位置就会不确定位于迈氏点。阑尾弯曲, 尾端可以游离于各个方向, 难以识别阑尾。因为轴向CT扫描识别盲肠阑尾困难, 可能会出现阑尾炎的假阴性的诊断[4]。MPR图像可以通过对整个阑尾的整体观察发现并诊断阑尾炎, 从而增强对阑尾炎的诊断信心。

3.3 MPR优势

MSCT能对阑尾的原始图像以多角度进行MPR重建。由于MSCT的图像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对阑尾的薄层CT图像重建后显示对比度优良, 空间分辨率高, 能多角度、多方位显示阑尾的位置和解剖结构。阑尾MSCT冠状位MPR重建图像可以明确的显示整个阑尾的情况, 阑尾壁是否增厚, 阑尾周围是否存在积液, 阑尾周围是否存在蜂窝织炎等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病变的病理变化。尽管有时横断位薄层扫描也能够发现这些异常影像, 但是MPR图像能够更加清楚的显示阑尾的解剖全景。应用冠状位MPR重建图像有时能够发现横断位没有发现的异常的阑尾[5]。

尽管CT横断位薄层扫描对诊断儿童阑尾炎有很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但MPR图像更能够能够提供病变阑尾的解剖全貌, MPR图像更容易表现出整个儿童盲肠和病变阑尾的解剖结构, 可以很好发现儿童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病变的病理变化。多方位、多角度MPR图像对正确诊断让他阑尾炎非常有帮助。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儿童阑尾炎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杰, 陈其民, 杜隽, 等.B超检查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3 (12) :52.

[2]Hyun CK, Dal MYg, Wook J, et al.Added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of Multidetector CT Data in Patients withSuspected Appendicitis March 2008[J].Radiographics, 2008, 28 (2) :393-405.

[3]宿利, 杨承志.螺旋CT对儿童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 2003, 25 (8) :76.

[4]Levine CD, Aizenstein O, Wachsberg RH.Pitfalls in the CT diagnosisof appendicitis[J].Br J Radiol, 2004, 77 (921) :792–799.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间经手术或内镜病理证实, 并有术前CT扫描资料的直肠癌患者43例 (包括直、乙状结肠交界段7例) , 男29例, 女14例, 年龄21~85岁。病程3个月~6年。以便血为主要症状27例, 以腹泻、便秘和黏液便为主要症状11例, 以间歇性腹痛、腹胀不适、不同程度肠梗阻为主要症状者5例, 同时均伴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和消瘦等症状。

1.1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的Hi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病人检查前日晚饭后开始禁食, 当日清洁灌肠, 检查前2 h口服1%复方泛影葡胺稀释液500 ml, 以充盈肠道;女性已婚患者放置阴道棉条。扫描时采用仰卧位, 扫描条件为120~140 kV, 200~220 mA, 层厚、层距为5~7.5 mm。增强扫描:使用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碘比乐) 90 ml, 团注速度2.5~3 ml·s-1, 延迟时间60~90 s。扫描范围自脐平面由上而下至盆腔肛缘水平, 部分行全腹腔扫描。将原始图像减薄至1 mm层厚并传至工作站, 在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取直肠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及任意旋转位图像。

1.2 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腺癌, 其中管状腺癌19例, 乳头状腺癌12例, 黏液腺癌8例, 印戒细胞癌4例。按照TNM分期标准:其中T2期 (侵及肌层) 8例 (18.6%) , T3期 (侵及浆膜或直肠周围脂肪) 31例 (72.1%) , T4期 (侵及邻近脏器或组织) 5例 (11.6%) 。

2 结果

2.1 轴位CT表现

29例表现为肠壁增厚, 肠腔狭窄, 浸润肠管长度范围34~132 mm。增强扫描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6例可见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 呈类圆型、团块型;有不全性肠梗阻者4例, 表现为结肠肠管扩张;23例可见浆膜面粗糙, 局部肠周脂肪间隙模糊。3例肝脏内见转移灶。见图1 A、B、C。对于直肠癌的术前CT分期参考国际通用的TNM病理分期标准。 我们在具体判断本组资料CT分期时的标准为: (1) T2期为肿瘤边缘清楚光整: (2) T3期为肿瘤边缘不规则, 见条索、结节影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3) T4期为直接向外侵及邻近组织器官; (4) 区域淋巴结以单个淋巴结长径≥10 mm或多个淋巴结聚集。

2.2 多平面成像

(1) 冠状面图像示肿块部分生长方向, 即肿块的大小和范围。 (2) 矢状面图像示直肠肿块上下范围、长度, 肿块向管腔内外生长情况, 29例可见管壁不规则增厚, 管腔狭窄, 内表面凹凸不平;同时可见直肠上方肠腔不同程度扩张。16例偏一侧有局部肿块形成;矢状位还可看到直肠肿块与直肠间脂肪间隙存在或消失;23例可见浆膜面粗糙, 局部肠周脂肪间隙模糊;5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 (3) 任意旋转位图像能够显示直肠肿块最大截面, 以及与周围脏器组织之间关系。见图2A 、B、C。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螺旋CT及其多平面成像对于肿瘤内部及其周围结构的显示具有独特优势, 从而能够为直肠癌术前分型与分期、临床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本组资料看, 直肠癌在CT轴位图像上最常见到的是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有报道认为, 正常人直肠壁厚度不超过5 mm[2]。本研究以肠壁厚度超过6 mm作为标准, 以肿瘤的边缘情况及其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作为CT判断T2或T3期的标准。本组有29例表现为肠壁增厚, 绝大多数为不规则型、环型或半环型增厚, 密度欠均匀或不均匀, 肠腔部分有环形狭窄, 肠壁僵硬。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 部分可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坏死区。其次16例可见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形成, 表现为充盈缺损, 偏心性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 肿瘤向腔内或腔外突出, 肿块表面粗糙、不规则。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匀, 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 内部可见散在的斑片状坏死灶。另外有4例还可见到不全性肠梗阻, 病变近端以上肠管扩张, 有时可见内容物潴留。有23例可见肿瘤向周围侵犯, 表现为浆膜面粗糙、脂肪间隙模糊及周围斑点、条索状影, 侵及组织器官的表现为与邻近脏器分界不清或明显侵犯。病变肠管周围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多发的结节样淋巴结聚集或条索状致密影, 提示淋巴结转移可能。

在常规进行轴位扫描后, 我们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了矢状面、冠状面及任意旋转位置图像重建, 所得到图像克服了单纯轴位图像导致诊断信息的不足, 可以清楚显示病变的生长特征和周围侵犯效果, 从而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生长特征和周围侵犯程度[3]。

从本组资料看, 通过矢状面重建图像可以全面一次性显示直肠肿块上下范围、长度, 肿块向管腔内外生长情况。本组有29例可见管壁上下侵犯范围, 管腔狭窄程度以及管腔内肿块表面凸凹不平情况;同时还可观察到肿块上方肠腔不同程度扩张;有16例可见偏一侧局部肿块形成。有28例矢状位可见浆膜面粗糙、脂肪间隙模糊及周围斑点、条索状影, 说明肿瘤向周围有侵犯。通过冠状面图像我们可以观察到肿块部分生长方向, 即肿块的大小和范围。而通过任意旋转位图像可以观察到直肠肿块最大截面, 以及与周围脏器组织之间关系;同时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盆腔肿大淋巴结, 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所以通过螺旋CT多平面成像在矢状面、冠状面及任意旋转位置所显示直肠癌的影像特征优于单纯轴位CT图像, 在 Ⅱ 期以上直肠癌的分期评价中, 准确性更高, 是非常好的补充手段。

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除了扫描条件如电压、电流影响外, 必须做增强扫描并注意掌握注射造影剂后的延迟时间, 以利于鉴别直肠旁血管或组织的受侵情况。原始图像减薄程度对重建图像的清晰度和光滑度有直接影响。本组由于使用16排螺旋CT, 层厚可以达到0.625 mm, 获得的重建图像显示脏器边缘光滑, 无梯状伪影。本研究结果表明, 螺旋CT重建方法可以对直肠癌生长及侵犯、盆腔转移情况等进行很好观察, 对术前肿瘤分期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多层CT多平面成像如果加上仿真内窥镜应用, 可更好地观察到肿瘤生长情况, 获得肛检和内窥镜难以得到的信息。本组资料没有专门进行肠道充气准备, 所以仿真内窥镜效果不好。对于一些肠壁无增厚的早期直肠癌, CT难以与正常肠壁鉴别, 也不能显示早期肿瘤在肠壁内浸润的程度, 这是 CT漏诊的主要原因, 本组43例患者中有1例漏诊, 准确率为97.7%, 比周纯武等[4]报道的 95.1%稍高, 可能与本院为肿瘤专科医院, 患者做CT检查时已确诊或为中晚期直肠癌所占比例较高有关。由于螺旋 CT不能精确分辨直肠黏膜各层, 所以对于早期直肠癌的CT诊断分期缺乏特异性 [5]。

参考文献

[1]赵心明, 石木兰, 陈雁.直肠癌术前CT扫描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9, 18 (4) :218-221.

[2]Wiesner W, Mortele K J, Ji H, et al.Normal colonic wallthickness at CT and its relation to colonic distension[J].JComput Assit Tomogr, 2002, 26 (1) :104-105.

[3]宦怡, 葛雅丽, 石明国, 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 17 (7) :500-503.

[4]周纯武, 李静, 赵心明.螺旋CT扫描对中晚期直肠癌诊断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 2002, 24 (3) :274-277.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对症治疗确诊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活动无力及间歇性跛行等,明确存在腰部扭伤、外伤史,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5~43岁,平均(29.3±5.4)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腰椎X线平片及螺旋CT,其中CT检查应用我院GE Lightspeed VCT 64排128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自上而下对L3~S1节段椎体行平行螺旋扫描,检查对象为L3~S1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缘,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50 m A,扫描层厚3 mm,层距为5 mm,螺距为1.25,矩阵为512×512,常规骨窗1600/350 HU,软组织窗350/50 HU,重建间隔为0~1.0mm,图像重叠范围高于50%,将CT原始数据通过计算机传输至AW Volume Share 5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三维重建(3D)及多平面重建(MPR),3D图像以标准算法0.625 mm层厚重建后去薄层轴位影像的基础上制作3D影像,以骨算法0.625 mm层厚重建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获取MPR影像,两种重建图像均在X、Y轴旋转并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观察,获取摄影效果最佳的CT影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腰椎X线与CT 3D、MPR诊断结果中,CT对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并且对椎管狭窄程度判断结果明显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认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伤,由于青少年时期腰椎骨突环与椎体的软骨连接较为薄弱,当受到暴力性因素时可导致骨突环的骨折而导致椎间盘与软骨板的移动,椎间盘突出作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的直接原因,骨突环尚未愈合前其间的软骨连接较薄弱[3],发生椎间盘突出时部分骨突环可自薄弱软骨连接处撕脱,变性的髓核在应力的作用下通过薄弱处嵌入椎体内部,骨小梁吸收并被椎间盘组织代替形成软骨结节,因此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的病程较长,早期检出诊断有助于降低疾病治疗难度,提高疾病治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CT对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并且对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明显优于X线,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行腰椎体扫描可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3D、MPR获取更为直观、多角度、多平面的CT影像,而通过对本组研究患者CT表现认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CT影像可见腰椎体后缘存在明显的类圆形骨质缺损[4],且边缘表现为致密硬化状态,同时缺损的后方可见大小差异不同的骨块突入椎管,椎管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断层影像及CT3D影像可避免腰椎体多组织的相互重叠[5],通过计算机图像后处理获取腰椎体立体影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检出率及对病情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螺旋CT 3D、MPR对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检出率较高,可根据其特异性CT表现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对椎管狭窄程度判断较为准确,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宋绍文,张国平.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85例CT影像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96-97.

[2]朱树龙,张金坤,杜乃亮.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MSCT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2):295-296.

[3]黄钟琳,杨滨,王恺.多排螺旋CT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断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5,36(4):337-338.

[4]向旭.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49-50.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7~48岁, 所有患者均有腰部扭伤或外伤史,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

方法: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 扫描条件133 k V、120m A, 扫描部位:L3~4, L4~5, L5~S1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缘, 重建间隔0.5~1.0mm, 距阵512×512, 然后将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重建处理, 重建的方式主要有三维 (3D) 重建和多平面 (MPR) 重建。以标准算法、0.626 5 mm层厚重建得到的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进行VR图像制作;以骨算法、0.626 5 mm层厚重建得到的薄层轴位图像为基础进行MPR图像制作, 将图像建立在X、Y轴上旋转, 进行全方位显示检查效果。

结果

3D重建和MPR重建能够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 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 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 其次是梭形、分页形和不规则形。其中单发29例, 多发1例, 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 后下缘2个, L5后上缘6个, 后下缘2个, S1后上缘1个。

患者螺旋CT主要表现: (1) 腰椎椎体后缘以类圆形为主, 其次是梭形、分页形和不规则形缺损, 边缘有致密性硬化; (2) 缺损后方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骨松质内的骨块; (3) 硬膜囊及马尾神经根受压。

讨论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指腰椎后缘局限性骨质缺损, 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内, 1986年由Laredo等正式命名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4]。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形成机制:青少年时期在解剖缺陷的基础上, 在各种应力的作用下, 间盘组织疝入到椎体和骨突环之间的薄弱区, 并逐渐扩大形成软骨结节, 相应骨突环受压后移位, 逐渐骨化形成软骨结节后壁, 部分软骨结节骨性后壁断裂, 少数软骨结节突入椎管内, 直接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5]。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应与以下征象进行鉴别: (1)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后缘与椎体紧密相连。密度较高, 形态不规则, 但高密度中不含软组织密度灶。 (2) 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一般位于椎间盘正中呈等腰三角形或横置椭圆形, 边缘光整, 相对应椎体无骨质缺损。 (3) 椎间盘突出钙化:有相似的椎体后骨块, 但其发生在椎间盘内, 在椎间隙的中部层面为主, 没有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区。 (4) 椎体后缘骨折:有急性外伤史, 多同时有椎体其他部位的骨折, 椎体后缘骨块与后缘缺损相吻合, 急性期缺损区周边无硬化。 (5) Schmod结节:以椎体上下缘中后1/3交界区多见, 结节位于椎体松质骨内, 一般不引起骨结构膨隆或游离, 多有较完整环行硬化环。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3D重建和MPR重建能够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 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 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 其次是梭形、分页形和不规则形。其中单发29例, 多发1例, 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 后下缘2个, L5后上缘6个, 后下缘2个, S1后上缘1个。患者螺旋CT主要表现: (1) 腰椎椎体后缘以类圆形为主, 其次是梭形、分页形和不规则形缺损, 边缘有致密性硬化; (2) 缺损后方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骨松质内的骨块; (3) 硬膜囊及马尾神经根受压。由此可见, 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 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 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 将数据进行三维 (3D) 重建和多平面 (MPR) 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 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单发29例, 多发1例, 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 后下缘2个, L5后上缘6个, 后下缘2个, S1后上缘1个。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 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参考文献

[1]韩武师, 马德东, 田本祥, 等.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 14 (12) :1015-1017.

[2]李康印, 解朋波.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骨伤, 2009, 22 (10) :747-749.

[3]曹来宾, 詹阿来, 曹庆选, 等.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2, 26 (2) :240.

[4]Laredo JD, Bard M, Chretien J, et al.Lumbar posterior marginal intra 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J].Skeletak Radiol, 1986, 15:209-214.

多平面重建成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A患者资料, 其中穿孔性阑尾炎 (PAA) 20例, 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 (NPAA) 32例 (单纯性AA14例, AA伴周围炎18例) 。其中男30例, 女22例, 年龄18~68岁, 平均35岁。所有患者CT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不超过24 h, 32例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

1.2 CT扫描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行中下腹部扫描。扫描参数:120 k V, 300 m A, 重建层厚1.0 mm, 层距0.5 mm。不进行肠道准备。所有患者都经过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扫描方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以3 m L/s速率团注对比剂碘海醇100 m L, 注射后延迟60 s扫描。

1.3 图像分析

以MPR和CPR两种方法在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 使阑尾得到完整显示, 在重组图像上分别观察和测量阑尾最大径、壁最大厚度、强化方式、阑尾腔内液体最大直径 (maximum depth of the intraluminal appendiceal fluid, MDIAF) 、粪石和周围情况, 观察阑尾壁缺损和强化缺损, 阑尾腔内外积气。

2 结果

2.1 AA的直接征象

52例AA患者中, CT平扫诊断为阴性4例 (7.7%) ;CT平扫可分辨阑尾壁和阑尾腔者45例 (86.5%) , 增强扫描对于阑尾壁的厚度、阑尾腔的轮廓和形态都有比较明确和清晰的分辨。依据Michael标准, 46例患者的阑尾直径都超过6mm, 最大者直径约17 mm;27例阑尾壁增厚>3 mm;阑尾壁异常强化 (高于周围肠壁密度) 13例;36例表现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内结石24例。见附表。

2.2 AA的间接征象

增强扫描显示阑尾周围脓肿和蜂窝织炎明显优于平扫。阑尾或盲肠周围炎性改变22例, 显示阑尾周围脂肪内条索或周围筋膜增厚。增强扫描阑尾周围脓肿7例, 平扫显示2例, 阑尾腔外积气7例, 阑尾腔外粪石2例。

3 讨论

3.1 CT诊断AA的影像学表现

AA的直接征象为阑尾形态异常, 是诊断AA的特征性征象。此征象的CT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 阑尾直径、壁厚度分别>6 mm和3 mm, 并出现异常强化。但高达51%~54%的正常阑尾直径>6 mm[1], Moteki等[2]用MDIAF>2.6 mm作为诊断单纯性AA的标准, 这是因为在正常阑尾中出现阑尾腔积液的概率低于1%[3], 但阑尾腔积液准确测量有赖于增强扫描;阑尾粪石对于AA有重要价值, 据文献报道, 其发生率在10%~40%之间。阑尾未见显示的情况下, 若同时出现了高密度粪石, 阑尾、盲肠周围炎时, 便可将患者诊断为阑尾炎[4]。此外, 有阑尾粪石的AA患者容易发生穿孔, 这就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时采取有效的措施。AA的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炎, 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内条索影及邻近筋膜增厚, 盲肠壁增厚, 上述征象对于诊断AA有较高的特异度, 有学者统计约70%~94%患者伴有此征象[5]。但此征象并不是AA的唯一诊断标准, 因为克隆恩病、盲肠炎、妇科病等回盲部炎症同样会引发同类现象。

若阑尾显示正常, 也未出现上述异常征象, 依然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的情况, 因为早期的AA常常不会出现无阑尾增粗和周围炎性改变[6], 要进行准确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体征和病理学检查。本组4例CT平扫诊断阴性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AA。本组20例PAA患者中, 增强扫描较平扫可以提供更多诊断方面的信息, 对于诊断AA的阑尾穿孔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有无AA及并发症, 而且能发现回盲部其他各种病变, 如肠郁张、不全性肠梗阻、肠套叠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3.2 CT检查方案

临床上根据检查时肠道是否引入对比剂和是否行增强扫描分成两类。Hershko等在研究中提出肠道引入对比剂后, 通过CT增强扫描, 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有所提高, 但肠道准备费时较长, 不利于及时诊断和减轻患者病痛。Mun等报道不进行任何肠道准备的CT增强扫描方案敏感性为100%, 刘文等[7]报道采用无肠道准备的CT增强方案辅以MPR和CPR技术, 诊断AA并正确分期的准确性为94%。提高了AA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正确性, 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存在的缺点有注射对比剂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射线剂量负担和对比剂过敏的风险。

综上所述, 无肠道准备的MSCT扫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AA诊断方法, 而结合增强扫描可更全面的了解病灶处情况,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进而提高诊断信心。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对急性阑尾炎 (AA) 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A患者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 分析其表现。结果 穿孔性急性阑尾炎 (PAA) 20例, 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 (NPAA) 32例 (单纯性AA14例, AA伴周围炎18例) 。用多平面重建 (MPR) 及曲面重建 (CPR) 相结合的方法完整显示阑尾, 增强扫描对于单纯性AA和PAA的诊断和分型满意。结论 MSCT扫描是一种简便、快捷的AA诊断方法, 而结合增强扫描可更全面的了解病灶处情况,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进而提高诊断信心。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刘文, 强金伟, 廖治河, 等.正常阑尾的多排螺旋CT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 2009, 16:620-623.

[2]Moteki T, Horikoshi H.New C T criterion foracute appendicitis:maximum depth of intraluminal appendiceal fluid[J].Am J Roentgenol, 2007, 188:1313-1319.

[3]Daly C P, Cohan R H, Francis I R, et al.Incidence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patients with equivocal CT find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05, 184 (6) :1813-1820.

[4]龙安林, 刘军, 周晖.MDCT平扫在基层医院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 (10) :1450-1452.

[5]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1015.

[6]Malone Aj, Wolf CR, Malmed AS, et al.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value of unenhanerd CT[J].AJR, 1993, 160 (3) :763-769.

上一篇:旧城开发下一篇:尼采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