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面重组

2024-10-21

多平面重组(共7篇)

多平面重组 篇1

腹部的组织器官多,各器官相互紧邻,解剖关系复杂,发生于此部位的肿瘤种类亦繁多,不仅定性较为困难,定位也不容易。尤其当肿瘤巨大且向外生长时,肿瘤推压或侵犯周围邻近的多个器官,使诊断更加困难[1]。多层CT多平面重组可进行冠状、矢状、曲面及任意方向的二维重组,能更加立体、直观、准确地显示肿块与相邻器官的毗邻关系,有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8月MSCT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巨大肿块病例共11例,经过对比分析术前CT及手术病理结果,总结其CT影像资料,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腹部巨大肿块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2年8月11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的MSCT及多平面后处理图像。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14~89岁,平均41岁。患者一般症状为腹部胀闷不适感、间歇或持续疼痛、下肢水肿等;查体腹部明显膨隆,扪及包块,压痛等;可有或无相关检验结果异常。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1.2 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4(TSX-101A)MSCT扫描,检查前严格禁食10 h以上,扫描之前30 min口服清水500~800 m L充盈上消化道。常规从膈面至耻骨联合上缘行平扫(必要时可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参数调节:准直器宽度2 mm,矩阵512×512,FOV 30~40 cm,螺距2.0,扫描电压120 k V,电流200 m A。条件允许尽可能行增强扫描,以观察病灶的强化及血供情况。一般使用美国MEDRAD VISTRON CT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影像非离子型增强剂碘普罗胺[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00494],碘浓度为300 g/L,总量按1.5 m L/kg,流速控制为3.5 m L/s。扫描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平静状态下屏气仰卧位扫描,以减少伪影产生。重建层厚1.25 mm,重建间隔1.0 mm,重建函数为软组织重建法(FC10)[2,3]。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本组11例腹部巨大肿块病理类型如下:附件单纯囊肿1例(9%),附件囊腺癌1例(9%),附件畸胎瘤1例(9%);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9%),后腹膜平滑肌肉瘤1例(9%);乙状结肠癌1例(9%),恶性胰岛细胞瘤(无功能性)1例(9%);脾假性囊肿1例(9%);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9%);腹盆腔脓肿、血肿各1例(18%);良性肿块6例(55%),恶性5例(45%)。肿瘤最大直径10.2~28.3 cm,平均14.6 cm。

2.2 MSCT及MPR定位诊断结果和定位征象

11例中MSCT及MPR正确定位10例(91%),附件肿块3例(图1),后腹膜2例,乙状结肠1例,胰腺1例,脾脏1例,腹盆腔2例(图2),均定位正确;1例肾脏肿块位于肾上极,误定位为肾上腺肿块。此外,可见腹部位置较固定的组织脏器移位改变,如肾脏移位7例,肝胆、胰、脾移位4例,十二指肠水平段移位3例,子宫、膀胱移位8例,腹主动脉、腔静脉移位3例等。对于恶性肿块侵犯邻近组织器官的范围亦能够辨别。MPR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更全面地、多方位地显示病变特征。

患者,女,36岁,中下腹部至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72 mm×94 mm×210 mm,密度欠均匀,以实性密度为主,边界清晰;MPR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首先考虑来源于附件肿瘤;手术病理结果为左侧附件囊腺癌

图1左侧附件囊腺癌CT

患者,男,30岁,下腹中部不规则团块影,范围约170 mm×98 mm×90 mm,边界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不清,肿块上缘肠系膜受牵拉聚集,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气液面;MPR重建图像能清楚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首先考虑来源于附件肿瘤,考虑脓肿或肿瘤合并感染可能;手术病理结果为盆腔脓肿

图2盆腔脓肿CT

2.3 MSCT及MPR定性诊断结果和CT表现

本组病例中判断良、恶性正确8例(73%)。5例恶性肿块强化不均4例(80%),边缘不整和界限模糊3例(60%),可见钙化1例(20%),转移侵犯4例(80%);6例良性肿块强化不一3例(50%),见钙化2例(33%);其中1例盆腔脓肿因周围脂肪间隙不清,上缘肠系膜受牵拉聚集,考虑脓肿或肿瘤合并感染可能。组织类型估计正确6例(55%),1例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因影像中存在脂肪组织,误为脂肪肉瘤。

2.4 术前评估和手术结果

5例恶性肿块中,3例显示肿块境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器官间脂肪界线消失,考虑有粘连,与术中所见一致;3例显示组织器官与肿块接触面出现异常密度,可能累及该器官,与术中所见相同;1例显示肿块包埋大血管周径一半以上,使之变形狭窄,考虑血管受累及,为术中证实且不能切除。

3 讨论

3.1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的技术要点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成功的关键是肿块部位的螺旋扫描,准直器宽度一般调整为2.3 mm,通常情况之下,准直器宽度与螺距应该匹配为好,层厚<3 mm,进床速度为3~5 mm,多平面重组图像间隙<1.5 mm。

3.2 腹部肿块多平面重组的临床价值

CT的普遍应用,对腹部肿块的诊断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然而以二维轴向为主的CT图,对帮助腹部外科医生在术前对病变的了解和定位的价值有限,从而可能影响术前方案的制订[4]。腹部不仅组织器官多,且腹腔及腹膜后腔解剖关系也较复杂,特别是当发生巨大肿块时,由于肿块的压迫推挤导致周围器官位置发生改变,病变的定位比较困难,定性更是不易。于是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尤为显示其价值。16排及以上螺旋CT具有快速、薄扫、大范围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减少呼吸干扰,从而实现了从传统CT层扫描平面向容积扫描平面的飞跃,一次检查就能全面、整体地观察肿块的细节、血供及毗邻关系,图像直观明了[5]。对于不规则形态肿块,其与扫描方向平行的细节征象在横断面图像上显示有时较困难,此时多平面重组可以发挥任意方向显示病灶特征的优势[6,7];此外,肿块的边界清晰与否,是否与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粘连或包埋侵袭周围血管,有助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当发生肿块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不清、周围器官接触部位密度异常,可作为恶性肿块判断的依据[8],给外科手术切除、清扫提供信息来源。

本组11例病例,对肿块的实际大小,周围的侵犯、粘连,毗邻组织器官、血管的关系,血供情况的判断,与术中所见相符,在肿块的定性和组织来源的判断上亦有较高的准确性。腹部巨大肿块手术难道较大,多平面重组技术可显示肿块的整体形态范围,肿块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腹部大血管的位移状况、压迫侵犯程度、自身血供,肿块周围的粘连或侵犯范围,对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制订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腹部巨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CT及其MPR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11例腹部巨大肿块多平面重组图像准确定位者10例(91%),区分良、恶性正确8例(73%),组织类型估计正确6例(55%)。MPR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更全面地、多方位地显示病变特征。结论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对腹部巨大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能为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关键词:腹部巨大肿块,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多平面重组

参考文献

[1]张来顺,戴振火,赵正发,等.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对腹部巨大肿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78-80.

[2]罗帝林,赵志清,杨洪茂,等.57例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24(2):126-127.

[3]田净丽,田建明,生晶,等.64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10):718-721.

[4]陈信坚,张丽华,刘忠,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肾间隙大肿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38-45.

[5]沈敏,曾豪苏,康建平,等.多排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7:1017-1020.

[6]徐新胜.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436-437.

[7]齐银萍,赵红.MSCT多期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左肝巨大外生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2):1008-1010.

[8]缪亚军,马德忠.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6:739-741.

多平面重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行颌面部埋伏牙CT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38例,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1例;年龄为8~28岁,平均为12岁;均得到临床手术证实。

1.2 CT扫描方法

使用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连续容积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时让患者自然咬合,要求患者在扫描前拿下头部所有的金属物品,扫描过程中头部保持静止状态禁止做吞咽动作,以免出现运动伪影。全部的病例均进行侧位定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上颌骨及下颌骨,扫描层厚为1mm,螺距为1mm,130kV,220mA,扫描后以重组层厚1mm及重组间隔1mm进行图像后处理。

1.3 后处理方法

运用机器自带软件分别用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并进行适当切割,获得单纯的牙体三维图像。在横断位以埋伏牙为中心点进行多层面重组,可以得到冠状面、矢状面的重组图像,并可以重组出类似口腔全景曲面图像的曲面重组图像.曲面重组时改变曲面重建层厚,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三维容积是立体牙齿全景的图像,重建时不但可以显示上、下颌骨,而且亦可仅显示牙齿.可以从前后位、后前位、头足位、足头位、双斜位等多方位的观察.通过上述多层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的重组的方法,全面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形状、埋伏深度、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距离以及如果是多发埋伏牙对埋伏牙之间相互位置的关系进行判断。

2 结果

38例埋伏牙患者中,上颌为32例,下颌为5例,上下颌均有的1例,其中有多发埋伏牙4例,埋伏牙共45颗。33例埋伏牙患者中发生于单尖牙者为14例,中切牙为11例,侧切牙为5例,双尖牙为3例。4例多发埋伏牙中发生于正中牙者为2例,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为1例,尖牙双尖牙之间为1例。1例上下颌均有,发生于上下颌的单尖牙。通过扫面后的横断位图像、及图像重建后的多层面重组图像、曲面重组和三维容积重组图像观察,可以得到准确的埋伏牙牙齿的位置、萌出方向、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见图1~图4。

3 讨论

埋伏牙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在颌骨内发育异常或畸形,原因尚不清楚,最多见于上颌中切牙之间,其形态一般较正常牙小且多为锥形。发生率在恒牙列约为1%~3%,在乳牙列为0.3%~0.6%[3]。埋伏牙对正常牙齿的发育有很大的危害,很容易造成恒牙的迟萌或阻生、牙列不齐、牙齿错位、邻牙扭曲,从而影响到颌面部的美观,还会影响到咀嚼功能。对埋伏牙的术前定位如果不够准确,不仅增加手术时间、加大创伤,甚至可能损伤健康的周围邻牙,所以准确的定位埋伏牙对治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6排螺旋CT对组织密度有高分辨率,图像清晰,没有影像重叠,其三维重组技术首先是运用容积扫描,取得原始数据,再根据需要采取各种重组技术,进行任意角度、方位观察和三维切割,使埋伏牙处于最佳显示位置[4]。螺旋CT扫描后,横断位图像可以明确地显示埋伏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可以清晰地显示牙齿的扭曲、牙间的距离。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可直观显示埋伏牙在颌骨的各个内部层面,从而精确测量埋伏牙在颌骨内的位置及与邻牙的距离,还可将多平面重建的系列图像用电影回放的方式观看,对埋伏牙的走行情况、萌出方向显示更为清晰,对观察牙齿根尖部骨质、根尖与牙槽骨局部关系显示效果好,这对三维图像进行了有效补充。颌骨曲面重组(CPR)是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的特殊方式,类似于口腔颌骨全景曲面体层摄影片,利于观察埋伏牙近中远位置及近中远倾斜角度,重建时可改变图像层厚,可更清晰地反映邻近牙的关系.运用遮盖容积重组(SVR)法处理软件对螺旋CT容积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作任意地、回顾性重建,无层间隔大小的约束和重建次数的限制,所获得三维图像的牙齿空间立体感强、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清晰,并能作任意方向的旋转、切割重建图像,还能通过改变窗宽、窗位随意调节适合人眼视觉的观察范围。可清晰地显示牙齿与颌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螺旋CT横断面、MPR、CPR及SVR图像可以准确判断埋伏牙的形状、大小、数目、位置、走行情况、萌出的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使口腔正畸医生获得更多的客观依据,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运用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软件,可以获得埋伏牙横断面、MPR、CPR及SVR图像,为临床口腔正畸医生提供埋伏牙正畸治疗所需的大量信息,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摘要: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对埋伏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应用16排螺旋CT对38例埋伏牙患者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在东芝工作站上进行MPR、CPR及VR三维重组。结果 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牙齿的形状、埋伏的深度、离唇侧或腭侧方向的距离、牙齿萌出的方向,还有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 MPR、CPR及VR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关键词:螺旋CT,埋伏牙,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郭建村,刘明叶,赵景杰.112例上颌埋伏多生牙临床治疗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5):.

[2]张伟雄,卿安蓉,陈国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4,4(2):16-18.

[3]Rajab LD,Hamdan MA.Supernumerary teeth:review of theliterature and survery of 152 cases[J].Int J Paediatr dent,2002,12(4):244-254.

多平面重组 篇3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20~40岁。采用西门子欢悦增强型螺旋CT。轴位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 头先进。扫描线:以OM线为基线, 下自齿槽层面, 上自额窦上方。扫描条件:120KV, 80m A, 层厚5mm, 螺距0.75, 连续扫描13~18层, 标准重建模式;得到横轴位图像资料后, 再进行层厚5mm, 层间距1mm的后处理重组。以重建后所得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 获取副鼻窦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冠状扫描:用冠状位头托, 头后仰, 倾斜角度15~20°, 扫描条件:120KV, 80m A, 层厚5mm, 层间距5mm, 扫描13~16层面。用软组织窗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 用骨窗观察窦壁骨质情况。

2 结果

本组20例, 其中鼻窦炎15例, 上颌窦息肉2例, 未发现异常3例。5mm层厚的多平面重组冠状位图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定成像层面成像, 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 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冠状位扫描图像除1例患者图像效果不佳外, 其余均能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MPR能得到标准冠状位、矢状位图像, 可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 尤其适应于年老体弱以及颈椎病患者。

3 讨论

副鼻窦炎症、肿瘤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 以年轻患者居多。常规冠状位扫描由于机架倾斜角度有限, 得到的图像往往是斜冠状位, 难以取得比较标准的冠状位图像, 特别是对于有颈椎病及内耳眩晕的患者, 后仰头部幅度过大, 患者难以忍受, 配合困难, 很难得到满意的CT图像。本组2例患者因头部后仰致不自主抖动, 图像效果不佳。

轴位扫描对窦口的观察并不满意。本院在使用螺旋CT对副鼻窦病例进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 由于机架倾斜角度有限以及患者体位不适,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图像。李清水等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从多方位观察脑外伤患者颅内情况, 获得满意效果, 为此, 笔者尝试引入二维重组技术来帮助诊断。引入重组技术后, 由于可以在冠状位、矢状位上观察, 大大增加了信息量,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窦口、窦腔最好的层面成像, 这是常规冠状扫描无法做到的。该技术不仅能得到标准的冠状位图像, 避免了患者头部后仰造成的不适, 患者容易接受;同时由于使用低毫安扫描, 可以减少球管损耗, 降低辐射, 节约开支,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荣, 吴兰琴, 孙建新, 等.CT扫描图像的重建技术与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19 (1) :91~99.

多平面重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3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16例, 年龄25~69岁, 平均年龄 (43.8±2.7) 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 高空坠落伤14例, 重物砸伤3例, 摔伤2例。

1.2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HiSeed Dual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做腰椎正侧位定位像, 扫描范围从胸12椎体上缘至骶1椎体下缘。扫描参数:120kV, 320mA, 层厚1mm, 重建间隔0.6mm。重建图像后传送至Vitrea 2工作站, 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技术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容积再现重建 (VR) , 以获得多平面的三维图像。仔细观察胸腰椎骨折部位, 对兴趣区域进行切割分离, 作任意角度旋转, 多角度观察, 并由2位放射科医师对搜集到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组3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有45例椎体骨折, 其中单节椎骨折30例, 双节椎骨折5例, 三节椎骨折3例。L1椎骨折11例, L2椎骨折7例, L4椎骨折6例, T12椎骨折9例, T11椎骨折5例, T10椎骨折4例, T5~7椎骨折3例。

3 讨论

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 随着交通的发展, 近年来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如果治疗不当, 将遗留棘突后凸畸形和慢性腰痛, 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2]。因此, 早期诊断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对于制定科学的手术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层螺旋CT检查是目前诊断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常用方法, 可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重建, MPR可采用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层面重建图像, 可从不同方向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 包括脊柱三柱的解剖结构、骨折部位、骨折线的走向、椎管狭窄程度等, 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3]。此外据临床报道[4]:MPR有利手术入路、复位和固定的选择, 有利于术前了解骨折的程度、范围及细微程度, 准确显示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及范围, 准确判断脊柱稳定性。

压缩性胸腰椎骨折CT主要表现为横断位显示椎体前缘骨质不连, 呈双边征改变, 骨纹理紊乱, 密度增高, MPR显示椎体前部变扁, 前上缘改变明显, 内部密度增高, 后部高度无变化[5]。通过MPR能精确地测量骨折块的偏移程度, 通过其测量功能获得椎管内压迫物的准确数据[6], 对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MPR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伟, 朱玉春, 王建良.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分析[J].河北医药, 2011, 33 (19) :2983-2984.

[2]那晓华, 杜巧红.健康教育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 :82-83.

[3]徐方元, 陈爽.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21 (3) :395.

[4]许国华.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 (5) :105-106.

[5]胡秋根, 崔冰, 邓碧仪, 等.多层螺旋CT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价值[J].海南医学, 2004, 15 (12) :24-26.

多平面重组 篇5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和椎体转移瘤的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随着此项手术的广泛开展,关于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虽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少量的骨水泥渗漏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骨水泥渗漏,明确渗漏类型和渗漏数量,对判断其是否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实现早期临床干预较为重要。目前明确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的常规检查一般选择脊柱DR(Digital Radiography)摄片,但普通DR摄片只能获得正侧位影像,对骨水泥渗漏的显示较为局限,为临床提供的信息有限。本文回顾性分析21个椎体PKP术后存在骨水泥渗漏的MSCT多平面重组图像和脊柱DR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骨水泥渗漏的检出率以及渗漏类型的判断差异,为临床提供一项更加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时经MSCT和DR检查的21例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48~94岁,平均年龄64.3岁。椎体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瘤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4例,创伤压缩性骨折5例。共计21个椎体,其中胸椎6个,腰椎15个。

1.2 脊椎CT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排CT或Philips ingenuity128排CT进行容积扫描,16排CT扫描条件为120 k V,320 m As,层厚3.0 mm,螺距0.75。128排CT扫描条件为120 k V,300 m As,层厚5.0 mm,螺距0.609。扫描结束后将横断面的原始图像进行薄层重建,重建层厚1.0 mm,然后将薄层图像输入Multi Modality或Philips工作站进行MPR重组,分别获取冠状位、矢状位和横断位图像。

1.3 脊柱DR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AXIOM Aristos VX Plus数字化X光机进行胸椎及腰椎正侧位摄片,胸椎摄片条件为77~79 k V,40~50 m As;腰椎摄片条件为81~90 k V,40~63 m As,焦片距100 cm。

1.4 评价方法

由2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主要负责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技术条件和检查体位)采用双盲法对21个椎体的PKP术后MPR图像和脊柱DR图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PKP术后骨水泥渗漏上的检出率以及渗漏类型的判断差异。如遇两名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 结果

2.1 MPR对骨水泥渗漏的检出率及渗漏情况显示

21个椎体MSCT多平面重组的图像均发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其中椎体静脉渗漏(图1)4例,椎间盘渗漏(图2)4例,椎管内渗漏(图3~5)6例,椎旁软组织内渗漏(图6)7例,其中有2个椎体为多部位渗漏,检出率为100%。

2.2 DR图像对骨水泥渗漏的检出率及渗漏情况显示

21个椎体脊柱DR检查发现16个椎体有骨水泥渗漏现象,其中椎体静脉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4例,椎管渗漏2例,椎旁软组织内渗漏6例,可疑椎管渗漏1例,检出率为71.42%。MPR与DR对骨水泥渗漏的检出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自1984年法国Galibert和Deramond医生通过影像监控经皮穿刺将混合有硫酸钡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直接注入椎体内,来治疗1例椎体血管瘤患者并获得成功后就将此项技术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由于此项技术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而被迅速普及[2]。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PV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脊柱微创技术,与PVP相比,其优点在于注入骨水泥之前,通过球囊扩张在椎体内形成一个人工空腔,促使塌陷的椎体复位,恢复脊柱序列,这样就可较为容易地注入骨水泥[3]。由于这两项技术均需要向病变椎体内注入不等量、不同材料的骨水泥,因此可能会造成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的并发症。据统计[4],在全部临床并发症中,有66%的PVP和73%的PKP都会造成骨水泥渗漏,Hadjipavlou AG等[5]报道骨水泥渗漏率为8.4%。近年来随着PKP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对骨水泥渗漏的报道越来越多,陈建民等[6]报道骨水泥渗漏率为17.9%,我院骨科曾对一组PKP术后病例进行观察,其骨水泥渗漏率为23.91%[7]。

Yeam等[8]将骨水泥的渗漏分为B型、C型和S型,其中B型沿椎基底静脉渗漏到椎体后缘;C型沿椎体骨皮质破损处渗漏;S型沿椎间静脉向外侧渗漏。一般来说少量骨水泥渗漏不会影响疗效或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B型和C型椎体后缘骨质破损而渗漏到椎管内的骨水泥可能会导致神经根或脊髓的损伤,而S型渗漏的骨水泥进入椎体静脉系统后会引起部分患者发生肺栓塞,以上的渗漏类型均可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Hulme PA等[4]将渗漏类型细化为:Ⅰ型椎体静脉渗漏、Ⅱ型椎管内渗漏、Ⅲ型椎间孔内渗漏、Ⅳ型椎间盘内渗漏、Ⅴ型椎旁软组织内渗漏和Ⅵ型混合型渗漏。本组MPR图像可见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4例,Ⅴ型7例,其中包括Ⅵ型2例。DR平片显示Ⅰ型3例,Ⅱ型2例(可疑1例),Ⅳ型4例,Ⅴ型6例。本组病例以椎旁软组织内渗漏居多。

目前脊柱DR是排除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常规检查手段,但由于DR图像质量受投照技术、摄影体位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重叠等因素影响,往往对部分少量椎管内的骨水泥渗漏容易漏诊。然而MS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在脊柱检查上具有很好的密度与空间分辨率,比常规X线影像的密度分辨率高约20倍,而且扫描速度快,对检查病人体位要求不高,可以在椎体横断面扫描的基础上将扫描所得的、以像素为单位的二维图像,重建成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用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或斜面截取三维数据,从而得到重组的二维图像[9,10];还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层厚,进行各方位的重组,使得重组后的椎体图像具有高清晰度和连续性,更易发现一些少量的椎管内、椎间孔处以及侧隐窝内的骨水泥渗漏;同时也可充分显示渗漏骨水泥的走向、数量以及骨水泥与神经根或硬膜囊之间的关系,对是否存在潜在的并发症作出评估。本组1例DR未能明确诊断的Ⅰ型椎体静脉内渗漏,经MPR重建图像显示出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体静脉内呈细线状,而DR正位图像因肠气较多与之重叠未能发现。1例Ⅱ型渗漏未经DR检出,1例Ⅱ型渗漏病例因病人摄影体位不标准,导致DR侧位显示骨水泥疑似向椎管内渗漏(一般DR诊断Ⅱ型椎管内渗漏以骨水泥超出椎体后缘为标准),经CT扫描MPR重建可见有骨水泥渗漏。2例DR检查未能发现的Ⅲ型椎间孔内渗漏病例,由于病人较胖摄影条件欠佳加之在正位DR图像上脊柱与周围组织结构的重叠使得渗漏的骨水泥无法明确,而在侧位图像上渗漏的骨水泥与椎弓根重叠未能显示,此2例在MPR的冠状位和矢状位上均可明确显示。另1例Ⅴ型椎旁软组织内少量的渗漏与椎体的骨质增生重叠,DR未能鉴别。在诊断Ⅳ型椎间盘内渗漏上,DR侧位片与MPR矢状位在解剖上是相似的,因此在显示上无明显差异。

目前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比较分析,认为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观察PKP术后骨水泥渗漏Ⅰ、Ⅳ、Ⅴ型与DR平片无明显差异,但在Ⅱ和Ⅲ型渗漏上较脊柱DR检查更加全面、直观,敏感性更高。在DR检查考虑有Ⅱ型和Ⅲ型的渗漏时,应予以MSCT扫描并通过MPR重建来明确骨水泥渗漏的数量以及骨水泥在椎管内占据的空间、位置,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体征判断渗漏的骨水泥是否会造成神经根或脊髓的损伤,为临床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郑召民.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灾难性并发症-骨水泥渗漏及其预防[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3):3027-3030.

[2]Galibert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a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1987,33(2):166-168.

[3]Phillips FM,Toddwetzel F,Lieberman I,et al.An in vivocomparison of the potential for extravertebral cement leak after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J].Spine,2002,27(19):2173-2178.

[4]Hulme PA,Krebs J,Ferguson SJ,et al.Verter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a systemztic review of 69 clinica studies[J].Spine,2006,31(17):1983-2001.

[5]Hadjipavlou AG,Tzermiadianos MN,Katonis PG,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balloon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osteolytic tumours[J].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12):1595-1604.

[6]陈建民,刘方刚,闫慧博,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5):610-613.

[7]邱俊俊,徐杰,王黎明.骨水泥渗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的影响[J].江苏医药,2009,35(8):896-897.

[8]Yeam JS,Kim WJ,Choy WS,et al.Leakage of cement in percutaneous transpedicular vertebroplasty for painful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Br,2003,85(1):83-89.

[9]白玫,李坤成,陈楠.MR多层面重建对结构测量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3-5.

多平面重组 篇6

关键词:多层螺旋CT(MSCT),胆道梗阻,多平面重组技术

胆道梗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胆管腔狭窄或阻塞所致的胆汁通过障碍,临床出现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胆汁代谢障碍综合征。梗阻可发生任何部位的胆管。病因常见为胆管或胰头肿瘤、胆道结石和炎症狭窄。日前,对于梗阻的定性诊断和定位大多数都是依赖先进的影像学来进行检查的。多层螺旋CT已广泛运用,利用多螺旋的CT薄层可以快速的进行扫描以及进行三维胆系进行多平面重建,可以更好的显示胆道梗阻诊断的确定、明确梗阻的部位和梗阻的病因。可以对胆道变异、胆道结石、恶性和良性胆道狭窄进行评价,已被应用于各种胰胆管病变的诊断,为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下文对收集我院并经临床证实的5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进行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组技术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从2010年1月年至2013年12月胆道梗阻性疾病进行螺旋CT胆管多平面重组技术检查的患者50例,其中男患者有30例,女患者有20例,年龄在22~82岁,其平均在50岁左右。胆道结石的病例有32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总管结石5例,肝总管及胆总管结石6例,胆总管及胆囊结石3例);胰头癌4例,壶腹癌7例;胆管癌4例;胆管炎2例;胆管囊肿有1例。都是经过手术的病例进行证实,最终有44例的患者和最后的诊断相符合,只有1例诊断壶腹部癌而病理诊断是中度的非典型增生。定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5%,定性的诊断准确率为88%。

1.2 方法:

CT检查前4~8 h空腹,检查前30 min口服1.5%泛影葡胺400~600 m L,上床扫描时再口服500 m L充盈胃肠道,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下至腰3椎体水平,包括整个胆道系统及十二指肠壶腹部。先做平扫后做增强。应用16层GE Bright speed螺旋CT机,采用120 k V、250 Ma,层厚0.5 mm,层距0.5 mm,螺距1.375∶1,距阵:512×512;扫描得到的原如图像运用标准算法减薄层成0.625 mm层厚,传至AW4.2工作站,运用多平面重组(MPR)对图像进行处理及分析。

1.3相关图像的处理:

让所有的原始轴位容积图像在PACS的相关系统传入到相关的工作站中进行三维的重建,实际的重建厚度为1 mm,而重建的间隔为0.5 mm,然后将每个病例的原始图像进行重建,为2幅,主要是沿着胰管的管控中的中心进行图像的重建。

2 结果

50例胆道的梗阻的患者,多层螺旋CT均出现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显示胆管扩张准确率达98%~100%,肝内胆管直径达5 mm,则为轻度扩张;>5~9 mm为中度扩张;>9 mm为重度扩张;表现为肝门及肝实质内呈树枝状分布的条带状低密度区,形如枯枝状、残根状、软滕状。垂直走向的胆管CT横断面则呈多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区,增强后无强化。肝总管和胆总管扩张时,直径>1 cm,于肝门至胰头之间的CT层面见到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形成自上面下连续不断的环影,环影消失的层面即提示梗阻的部位[1]。48例有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2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13例可见圆形或斑点状高密度影,4例为等密度,3例为低密度(胆固醇结石),其中1例小结石未见显示;3例胆管癌表现为管壁不均匀性增厚,胆管突然中断,中断处可见形态不规则状或偏心性软组织密度影,其中2例可见病灶轻度增强,1例胆管癌未见显示;7例壶腹部癌在壶腹部可见软组织肿块,且可见胰管及胆总管扩张,显示为“双管征”,4例胰头癌显示为胰头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增强肿块轻度强化;2例胆管炎表现为扩张的胆管自上而下逐惭缩小呈“鼠尾征”,增强扫描管壁未见明显增厚。螺旋CT的MPR重组判断梗阻部位相当准确,肝的门部梗阻是高位的梗阻,主要表现为肝内的胆管[2]和肝门总肝管的扩张,一般是胆总管正常,无胆囊的扩大。胆总管扩张,胆囊扩张,但扩张的胆总管末端达胰腺组织内,为胰上段;如果扩张胆总管有胰腺组织包绕说明梗阻位于胰腺段;同时见到胰腺扩张,出现所谓双管征,刚梗阻在壶腹段。螺旋CT胰胆管多平面重组技术检查对梗阻部位及扩张程度的诊断符合手术所见,定位准确率95%,定性诊断准确率88%。

对于肿瘤的病变不只是显示扩张胆管的“软藤征”和病变的部位,同时还可以观察肿瘤的轮廓和周边结构的有无侵犯。并提示临床上是否能够对肿瘤进行了根治术。并且,要通过三维重建和薄层的扫描等技术并能够发现胰头的部位和壶腹的部位是小肿瘤。而CT平扫不仅显示胆总管下端部分呈现结节状高密度的阴影,增强扫描还可反应肿瘤部分的血供情况,强化程度的高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近肝门胆管部分扩张较为显著,肝内胆管呈局限性扩张形态,胆管内部的分支较少,较纤细,可清晰看见结石的范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结石以上部位呈现胆管扩张现象,内部可见形态各异、密度不同、单个或多种珠串形状的多发结石影,远端部分胆管并未显影或有中途切断现象。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则可见其胆管部位显著扩张,同时有较多结石。经手术证实,术前CT影像所提示的信息与手术相吻合,具体表现在结石范围与数量与CT影像基本一致,甚至完全一致。

术前经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胆管癌患者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梗阻部分以上区域有一定的上胆管扩张,肝门区域范围内的梗阻平面则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强化肿块影像,并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扩散状。胰头癌患者的CT影像则主要显示为胰头部分分布有密度不均匀的块状物,胆总管上部分与各级胆管均呈扩张态,下部分则呈截断状,胰管内部中断,梗阻部分远端呈现均匀珠串扩张表现,胰管与胆总管呈现双管特征。胆总管囊肿可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范围与形态,包括上下部分胆管区分,囊肿部分与门静脉之间有无粘连等。

3 讨论

胆道梗阻大部分患者以黄疸就诊,常见病因有胆管肿瘤、结石、炎症、腹膜后转移瘤压迫等等。主要分为低位梗阻和高位的梗阻[3]。对于高位的梗阻是指一侧或两侧肝内肝管扩张,胆总管正常,胆囊不扩张,梗阻位于左、右肝管和肝总管段,即肝门段梗阻。对于低位的梗阻分为胰头段、分胰上段以及壶腹部。在手术之前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进行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利用此技术可以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以及任意的斜位胆管的扩张[4]形态和程度的明确显示。能对胆管的梗阻部位进行显示,对低位和高位的梗阻进行明确诊断。对管壁和管腔以及管腔内的病变进行观察,对胆管内外的病变形态和密度以及边缘胆管的壁是否增厚,以及周围是否有无淋巴结的肿大等病变进行判断。MPR从不同角度的显示了周围器官和胆管的解剖关系,对胆管的病变进行良好地显示,对病变的CT值进行增强的变化,对肿瘤、炎症和结石的能进行区分。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病变和临近的血管关系进行病变关系观察,并指导临床治疗。综合所述,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通过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图像,能充分显示胆管的解剖形态,清楚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范围内、性质、胆管梗阻部位及上下胆管的关系。本文50例胆道梗阻中50例经手术证实,而且术中所见的梗阻部位、范围及近侧胆管扩张的程度与螺旋CT胰胆管多平面重组技术检查所显示的完全一致,表明MPR技术栓查对显示胆管梗阻、狭窄与扩张程度的可靠度与准确度较高。特别是横断位图像上不好定位的病变,结合MPR图像,往往可以准确定位及定性。超声、胆道造影的计算断层摄影、MRCP、ERCP和PTC等技术可用于评估胆管解剖结构。超声能评估胆管是否存在胆道梗阻,但病因诊断不够理想。ERCP及PTC特异性高,但操作复杂,具有创伤性,并发症较多。MRCP对胆管和胰管的评估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以最可靠的技术确定了其地位,但MRCP不能直接显示肿瘤及周围胰腺等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关系,对有心脏起搏器、大动脉瘤夹和患有幽闭恐惧症等禁忌证的患者不能接受此检查。多层螺旋CT应用MPR重组技术成像,可对胆管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明确评估,该技术被视为能有效显示胆管梗阻的重要技术手段。

4 结语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可以进行清晰的对良、恶性的梗阻疾病进行CT诊断。对于低位的胆梗阻的疾病病因诊断有很强的准确性。对胰胆管的形态学的改变和胆道的扩张是可以完全作为良恶性的梗阻疾病CT进行定性诊断的依据。利用多螺旋的CT薄层可以快速的进行扫描以及进行三维胆系进行重建可以更好的对梗阻的程度和梗阻的部位进行显示,区别梗阻的周边组织,明确梗阻原因。总而言之,多层螺旋CT及MPR重组技术是一种无创伤,安全简便、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的检查方式,通过使用MPR重组技术为胆道梗阻患者的诊断提供了有用信息,能同步评估胆管及其周围结构,大大提高了对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同时给临床扩供了直观立体的清晰图像,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利依据。因此,多层螺旋CT及MPR重组技术应用,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及定性方面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胆道梗阻[M]//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4-405

[2]邱晓晖,章辉庆,刘艺超,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134-137.

[3]余开湖,盛炼,朱华浩,等.梗阻性黄疸的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5,20(9):787-789.

多平面重组 篇7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

脊柱爆裂性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占所有脊柱骨折的14%,常见于胸腰椎,前中柱都受累,常可压迫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损伤机制是椎体的轴向压缩,形成上和(或)下部终板粉碎性骨折。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细节,能全面、清晰、多方位地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定位准确,显示骨折全貌,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0脊柱爆裂性骨折与三柱概念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前2/3;中柱包括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后1/3、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弓根、椎板、横突、关节突等附件以及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1]。椎管狭窄程度分四度:0度,正常椎管;Ⅰ度,椎管狭窄1/3;Ⅱ度,椎管狭窄2/3;Ⅲ度,椎管狭窄2/3以上[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证实的70个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5~70岁,平均41岁。检查前均有明显外伤史,其中高处坠落33例,车祸26例,跌坐伤8例,挤压伤3例。临床上均表现为受伤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下肢功能障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异常感觉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应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螺旋扫描,检查范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采集层厚0.625mm的影像资料,重建出包括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的二维MPR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再对所收集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评估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采集的70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中,单个脊柱爆裂性骨折57例,多个脊柱爆裂性骨折13例,其中颈椎3例,胸椎26例,腰椎53例,其中T10-L2椎体最多;本组病例中脊柱爆裂性骨折累及两柱36例,累及三柱34例;伴有椎管狭窄者67例,其中Ⅰ度椎管狭窄37例;Ⅱ度椎管狭窄21例;Ⅲ度椎管狭窄9例;本组病例中椎板骨折者18例,横突骨折者17例,棘突骨折者8例,椎弓根骨折者5例,关节突骨折者6例。本组有63个病例行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诊断一致。

3 讨论

根据Denis提出的脊柱三柱概念,认为脊柱损伤累及三柱中的两柱或以上者为爆裂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是由于脊椎遭受垂直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和/或旋转力作用,产生了椎体终板骨折及椎间盘的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自内向外的粉碎性骨折[3]。脊柱爆裂性骨折前中柱都受累,常压迫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3.1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基于强大的影像学数据之上,先进行容积扫描,在经过后处理,实现了任意角度方位的旋转以及切割,更全面显示了三维空间关系,清楚显示椎体内骨折线、椎管内碎骨片以及椎管、椎间孔变形等情况,特别是对小关节骨折以及细微骨折更有意义。多平面重组(MRP)可以多方位观察骨折情况,不同方位图像相互补充,清晰显示骨折细节,特别是脊柱后部骨性结构、骨折线的走向、骨折移位的方向、范围以及椎管狭窄程度,矢状位重建图像显示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的程度,冠状位重建图像显示椎体左右高度的变化以及椎体上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情况及椎管狭窄情况以及椎间孔内骨碎片情况。骨性椎管变形变窄,骨碎片突入椎管内均是提示脊髓受压的可靠征象,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判断是否有脊髓受压以及脊髓压迫程度。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可以适当调整骨窗及软组织窗,对骨质及软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对脊髓损伤以及椎管内血肿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VR技术是投射线通过容积数据时所有像素综合的图像显示,充分利用扫描信息,是一种较高形式的重建方式[4]。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图像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情况更加具有整体性,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定位准确,并且可以根据临床医师需要进行任意角度方位旋转及多角度重建,把临床医师怀疑的骨折处展现出来,显示了脊柱爆裂性骨折三维空间关系,空间感、立体感更强,并且通过任意方位旋转以及切割,对细微以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极大优势,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几率。总之,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医师判断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骨折线走向、关节细微骨折、骨折移位方向范围以及椎管狭窄程度提供了强大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更为直观方便。

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应用和发展为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全面立体多方位的影像学信息,直观而立体,定位准确,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细节显示更加清晰,减少了误诊和漏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可靠依据。

3.2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在脊柱爆裂性骨折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在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使用相对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一般需要综合考虑骨质损伤、神经损伤、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脊髓损伤及椎管血肿等几方面情况,CT横断切面图像结合矢状切面图像能观察椎管形态及测量椎管的狭窄程度,间接判断脊髓有无受压,但要明确诊断脊髓损伤、后纵韧带断裂要依靠MRI检查,对椎间盘损伤及血肿观察CT也不如MRI全面和明了[4]。CT做为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检查手段,其重要性毋庸质疑,而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临床医师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疗提供了强有力并且更准确的影像资料,相互补充,更加全面直观,定位准确,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多角度旋转重建,把临床医师怀疑的骨折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影像医师的全面细致观察诊断,减少了误诊和漏诊。

总之,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应用,对于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受临床医师青睐,及时方便快捷,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直观立体、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意义重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强大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参考文献

[1]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ies[J].Spine,1983,8(8):817-831.

[2]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61-63.

[3]练旭辉,陈忠,叶文钦,等.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091-1093.

上一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