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

2024-10-12

债务重组(精选12篇)

债务重组 篇1

摘要:债务重组可以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 已被越来越多的负债企业所推崇。为此, 介绍债务重组的五种方式, 并指出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违背一致性和谨慎性原则并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等问题, 建议从科学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及范围、建立健全与重组配套的政策法规、引入货币时间价值、重视中介机构作用和提高企业盈利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关键词:债务重组,方式,问题,措施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 有些企业可能因为经营决策、财务决策失误或者受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盈利能力下降, 出现资金暂时紧缺、难以偿还债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保证能够收回债权, 债权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接收债务人的破产财产。但是, 破产程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结果也不一定能够使债权人的所有债务得到清偿, 因此, 债务重组这种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就应运而生。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一、债务重组的方式

只要修改了原来规定的债务的条件, 新的偿还条件不同于原来的, 就应该作为债务重组来进行处理, 包括采用消减债务、债转股、债务转让等方式对企业债务进行重组。债务重组是企业运作的重要财务手段, 其方式有:

1. 削减债务后以现金偿还。

即以低于原来账面价值的现金偿还债务。现金是指货币资金,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

2. 以现金以外的资产偿还债务。

这种方式是指债务人通过向债权人转让其现金以外的资产偿还债务。用于转让的资产主要有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无形资产等。一般转让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

3. 债务转为股本。

债转股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实收资本, 同时债权人的债权转为股权。但是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股份制的企业只有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用这种方式进行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

4. 修改其他条件的债务重组。修改其他条件的债务重组

是指除了以现金、现金以外的资产、债转股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的债务重组。例如:债权人允许债务人延期偿还债务, 延长支付期限的同时收取一定的利息, 或者同意延长支付期限的同时减少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等。

5. 混合债务重组。采用以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式方法进行的债务重组就是混合债务重组。

二、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

债务重组是企业运作的重要财务手段, 但是债务重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

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与债务重组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使得企业破产时银行债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与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一般都落后于企业的改革方案, 银行对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当债权出现损失的时候, 无法做到事前的有效预测防止、事中的及时发现制止和事后的纠正控制, 这使得政策法规之间无法从整体上进行协调, 还有一些领域政策法规有多重规定, 使得处理相应事件的依据不一。在法制经济环境下企业进行债务重组, 必须有完善健全的政策法规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 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在采用非现金方式偿还债务的债务重组的方式下, 非现金资产在债权人一方入账时采用的是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 容易虚增资产, 不符合对资产的相关规范, 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在采用无形资产偿还债务方式的债务重组的过程中, 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债权方往往会因为避免冲销大额坏账产生损失而接受债务人的无形资产偿债方案, 债务人就会利用债权人的这一心理, 以低质量的无形资产来偿还债务, 这就会导致债权方违背谨慎性原则多计资产, 使其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真正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3. 违背一致性原则。

当债务人采用以现金方式支付债务时, 债权人受到的现金会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 其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计入债权人的营业外支出。但是当债务人以现金以外的资产偿还债务时, 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却是按照债务的账面价值入账, 非现金资产的实际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确认债务重组的损失。这两种债务重组方式实际上是相同的会计业务, 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不符合会计上的一致性原则。

4. 债务重组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 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减少负债, 从而降低其资产负债率, 但是债务人负债的减少是由于债权人让步, 分担了债务人一部分经济负担, 并不是债务人正常偿还债务的结果, 所以这并不能说明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增强, 也不能说明债务人资产的变现能力增强。其次, 债务重组可以使债务人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但是这并不代表债务人的盈利能力增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是债权人让步的结果, 或者是由于债务人以现金以外的资产偿还债务时, 债务人债务的账面价值低于转让的资产的账面价值, 将其差额计入当期的损失。影响债务人盈利能力的因素, 例如产品质量、经营管理水平等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再次, 债务重组会导致债务人的实收资本虚增。由于债务重组可以采用债转股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只是债务人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转换, 企业的实际资产并没有增加, 面临财务困境的债务人并没有新资产的注入。另外, 负债转为所有者权益, 使得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 债务人的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了变化, 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利益分配关系。

三、改进完善企业债务重组的措施

债务重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根据以上对债务重组问题的分析, 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债务重组能够顺利进行。

1. 科学地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及范围。

并不是所有拥有负债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的对象是由于某些原因暂时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但是其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债务重组的对象如果选择科学合理, 那么国家应该优先发展这些企业。由于接受债权人的让步而解除了债务包袱, 企业净资产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这无疑会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2. 建立健全与重组配套的政策法规。

首先, 应该加快行业间的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在我国, 行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部门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既参与行业行政管理, 又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同时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明显的, 这种部门所有制容易造成资源的条块分割, 严重阻碍了跨行业、跨地区的债务重组。为此, 应该加快行业间的管理体制改革, 使现行的部门管理真正的变为行业管理。其次, 应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完善企业债务重组的法律环境, 不单单是出台几部法律的事情, 还应该健全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再次, 应该注重债务重组的社会环境。应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重组的社会保障体系, 减少企业的负担, 例如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等等。同时, 要改善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 探索新出路, 使企业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走出来。

3. 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强调, 资金在不同的时间其价值是不同的, 而且, 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企业忽视了它的作用, 就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债务重组过程中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时候, 债权人应该计算债权的账面价值与修改条件后的未来应收款的现值, 并进行分析比较, 当前者大于后者时, 差额确认当期损失, 后者大于前者时, 不做会计处理。

4. 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作用, 促进企业债务重组。

首先, 应该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该对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作为国民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协调者, 必须要对企业的债务重组实施宏观调控, 例如:通过规划、监督、扶持、服务相关债务重组行为促进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其次, 要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应有的作用。债务重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不必要流失, 必须由权威的第三方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对此,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 由社会中介机构例如事务所解决此技术性问题。再次, 要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 债务重组过程中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完成债务重组, 例如使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等加入债务重组过程, 为企业提供策划、咨询等服务, 降低债务重组的成本。

5. 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提高盈利能力。

企业摆脱财务困境的根本途径是要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 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此, 企业内部应该加强管理。一方面, 通过清除不能带来收益的资产, 转让闲置的固定资产等方式回笼资金, 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 企业应该加强其核心能力 (包括其核心技术能力、核心运营能力、核心制造能力等) 的培养, 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 使企业真正的扭亏为盈, 能够长期健康的发展。

总之, 企业应该利用好债务重组的机会, 克服重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采取多方措施, 盘活存量资产, 提高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 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军, 马健.企业债务重组误区[J].理论界, 2004, (1) .

[2]张国富.新旧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的差异探讨[J].会计研究, 2009, (12) .

[3]李为词.企业债务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实例分析[J].涉外税务, 2004, (8) .

[4]陈金艳.债务重组浅析[J].会计研究, 2009, (5) .

债务重组 篇2

甲方:

乙方:

签定时间:

签定地点:

鉴于长期业务往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债务重组协议,以兹共同遵守:

1、本次债务重组的金额为万元(大写:)。

2、由于甲方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金匮乏,乙方充分考虑到甲方的实际情况,同意以欠款额折让18%来支持甲方,收取剩余欠款。

3、乙方同意并确认按欠款金额82 %折算后,甲方应支付乙方欠款为人民币万元(大写:)。

4、债务重组按%折算后,乙方共放弃欠款金额万元(大写:)。乙方同意甲方在一个月内以银行承兑汇票方式支付应付的余款。

5、甲方按期支付乙方约定的欠款,乙方同意放弃索要欠款利息及约定外的欠款。

6、协商双方各自承诺及保证,签署和履行本协议已履行了各自全部必要的审核和批准程序,获得了所有必要的授权。

7、本协议自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8、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协议双方协商解决。

9、本协议正本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全球债务重组已经开始 篇3

这一方案,看上去像是一个“救援”方案,但实际远非如此简单。峰会提出的“希腊债务减记50%,欧洲银行业重组,以及救援基金规模提高到10000亿欧元”——这三项措施的核心是“减记债务”,其他两项措施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这实际已经不仅是一个“救援”方案了,而应当被视为欧洲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的起点——这也势必引发全球性债务重组。

世界最终需要解决的不只是欧债问题,更主要是美债问题,后者才是关键。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迅速使美国摆脱债务困扰,使经济得以恢复?当然是大规模的债务减记,而此次欧洲峰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50%的希腊债务减记”被全世界债务人(主要是银行业)认可,这是一个重要突破。

解决希腊债务问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这样的债务减记势必先在欧洲蔓延,然后是从欧洲蔓延到美国。索罗斯11月1日发表谈话说:新的欧债方案最多坚持3个月。什么意思?债务减记会传染。

绝不希望承担债务违约责任的美国,它已经找到“替罪羊”,欧元区率先违约,这为美国提供了极好的借口。最近,美国的舆论已经开始造势,格林斯潘是第一个站出来讲话的人。他说:欧洲不通过大幅削减债权人的本金是解决不了债务危机的,而且必然影响美国,因为欧美的金融血脉是连在一起的。

势态着实严重,美国已经有一家大型期货公司——“曼氏全球”濒临破产,原因是它们持有大量欧元区国家债务,且负债超出资产5倍。话音刚落,北京时间11月1日,由美国高盛前董事长科辛经营的一家知名期货经纪商MF Global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1980年以来规模第七大的破产案。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当日,日本干预汇市,压制日元汇率,结果美元暴涨,商品价格开始下跌。而市场上对欧债解决方案的说法已经变成“没有具体细节”。这说明,方案的刺激作用已经过去。按中国股市的说法是:好消息消化完了。

希腊债务危机解决方案刚刚给了市场一点欣喜,但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因为问题太大,就像一个饥饿太久的人,胃口太大,虽然已经给了它比正常人更多的食物,但相对这个人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找不到明确趋势和方向的大起大落,这就是“折腾”。这好像是说:“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如果清醒地看到这种“折腾是常态”,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那这个“不确定”就是“确定”的。所以,中国经济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到“不确定”的确定性,我们的经济政策就不会离谱。

对中国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立即转变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10月31日《羊城晚报》报道说:已经消失多年的“MADE IN USA”,现在又在悄然复归。“全球制造业的再分配已经开始,虽然目前还只是最初阶段。”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希尔金说。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监测数据,也让人隐约嗅到了这样的气息——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

浅析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 篇4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准则相关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下的债务重组有以下特点:

一是将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报。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享有的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二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

二、债务重组对债务人的利弊

(一)债务重组对债务人之利

1. 增长收益,提高业绩

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可能获得两种收益。新准则规定对于债务重组账面价值与实际偿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公允价值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务的入账价值间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对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有些债务重组中,债务很可能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债务人将获得巨额收益。新准则施行以来,债务重组为许多ST、*ST公司带来巨额税前利润,使这些连续亏损的公司在短期内扭亏为盈。

2. 减少负债,减轻债务负担

债务问题常常是很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可通过支付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出让非现金资产、将债权转为股权等方式偿还债务。这些方式都使得债务人在没有承受过重的负担下清偿了债务,从而减少了企业负债,减轻了未来的偿债负担。

3. 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或不易变现的资产

债务重组还使得债务人在还债的同时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或者使得不易变现的资产变现。在债务重组中,经双方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定,债务人可以用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这意味着用存货偿债可以增加存货的流动性,用固定资产偿债可以盘活部分闲置资产,用无形资产偿债可以使得不易变现的资产变现。

(二)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弊

1. 增加现金流量负担

一方面如前面所探讨,债务重组会给债务人带来可观的债务重组收益,显著增长企业税前利润,但是这些收益并不能实际增加债务人经营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增长的所得税支出却会实际减少债务人现金流量。所以债务重组虽然使债务人账面负担得以缓和,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债务人的税收负担,甚至很可能导致债务人现金流状况更加恶劣。

2. 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务困境

债务重组收益,只是债务人的一种偶然利得,只能作为“营业外收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债务人未来的发展并不能从债务重组中得到保证。债务重组只是让债务人在财务困境中有短暂的喘息机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企业。

3. 降低信用水平,增加信用危机

清偿债务是债务人的现实义务,如期偿还债务是企业信用的重要衡量标准。债务重组却使得债务人可以因财务困难等原因免偿部分债务。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债务重组,都会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负面效应。债务人信用水平的降低对以后融资产生极不利影响。

三、债务重组对债权人的利弊

(一)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利

1. 保证最大限度收回债权,避免破产清算中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债权人不愿进行债务重组,即使债务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相关处理过程也将持续很长时间,债权人收回债权可能会更加费时费力,结果也可能难以保证如数收回。债务重组能够保证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避免破产清算中不必要的风险。

2. 减少资金占用量,加速资金周转

对债权人来讲,债务人如果不能如期偿还债务,这笔资金便形成了呆账。呆账过多将间接导致债权人流动资金不足,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可以收回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或有效的非货币性资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债权人拖欠货款而带来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激活呆账也提高了债权人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弊

1. 产生债务重组损失,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根据新准则相关规定,债权人应就债务账面价值与实际收到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公允价值或修改条件后重组债务的入账价值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在债务人获得巨额债务重组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债权人发生了巨额的债务重组损失。多情况下债权人作出让步大都会牺牲本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加大财务风险

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可能将债权转换成股权,通过债务人后期分配利润的方式收回欠债;也可能采用修改偿债期限的方式,将即期债权转为远期债权,则债权人只能在几年后才能收回欠债。以上两种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能否按期如数收回相关债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人盈利能力的改变,而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债权人来讲这一改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债权人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

3. 导致资产虚列,影响资产质量

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这要求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重组方式下,债权人必须以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股权的公允价值、修改条件后重组债权的公允价值入账。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并不成熟,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值得商榷。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可能是滞销产品,其公允价值很可能被高估;而股市波动,股价变幻,股权的公允价值也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修改条件后的重组债权能否按期如数收回不确定。所以债权人通过以上债务重组方式所获得的资产,其价值存在虚列的可能性,其质量也没有保证。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债务问题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解决企业财务困境, 向企业提供再次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债务重组应运而生。本文就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相关规定探讨实施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债权人的利弊。

关键词:债务重组,债务人,债权人,利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李道俊, 企业债务重组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8 (12) :122.

[3]贾梅英,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负面效应[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01) :82-83.

债务重组的探讨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所处法律坏境的不断完善,产生了诸如关联交易,产权变更,资产重组、商品期货交易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和交易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动,本文就我国债务重组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式

一、债务重组概述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坏境运行中为加快商品周转而经常运用的手段,它一方面为购双方主体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债务纠纷。债务人到期无法按既定条件偿还债务不仅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商业信誉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债权债务双方可以选择一种较为经济的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即债务重组。

从广义上讲,债务重组应包括所有涉及在债务重组日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也就是说,既包括双方修改付款金额的事项,也包括修改付款时间的事项,既包括债务人处于债务困难情况下的债务重组,也包括债务人非处于财务困难情况下的债务重组。

但是,在我们平时提到的债务重组往往只是局限于由于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日或到期后,因为债务困难而引发的债务重组;对于那些非财务困难情况下的债务重组,因其不重要或很少发生而不去加以考虑。债务重组的特征是债权人为债务人作出的让步,让步的目的是期望最大限度地收回投资或者是收回债权。

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间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相关损益确认和计量起到积极作用,并进一步向国际准则—债务重组靠拢。在新会计准则里面,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

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但是在判定债权人是否对债务人作出让步时,目前我国还没有采取现值技术,这就使目前的债务重组准则的适用范围比国际债务准则要窄一些。

二、债务重组方式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方式可以概述为以下四种:

第一,以资产清偿债务。即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常用

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在、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第二,债务转为资本。债务转为资本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看的,就债权人而言,就是债权转为股权。

第三,修改不包括上述以资产清偿债务和债务转为资本两种方式在内的债务条

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

第四,以上三组方式的组合。如以转让资产、债务转为资本等方式的组合清偿某

项债务。

三、债务重组的影响

一、对债务人财务的影响

1、可使债务人的负债减少,从而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并不是正常偿债的结果,而是由于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分担了债务人的部分经济负担,并不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因为,债务重组并没有增加债务人的资产总量,也没有增加资产的变现能力。

2、可使债务人所有者权益增加。

债务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会获得以下两种收益: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处理收益。《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

(1)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用于抵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3)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奖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份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小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时,债务人应将重组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为将来应付金额,减记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大于或等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时,暂不作处理。由此可见,由于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不确认重组收益,债务重组并没有改善债务人的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经营管理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因素。

3、能够减轻债务人的未来财务负担。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可通过修改有关债务条件来实现,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负债是企业的未来经济负担,负债本金和利息的减少就是减轻了债务人未来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财务费用,从而降低资产使用成本。

4、导致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变化,影响未来利益分配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会导致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虚增。由于债务重组可采取将债权转换为产权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只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并没有实际新增企业资产,而新资产的注入恰恰是面临财务困境的债务人所迫切需要的。负债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导致企业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增多,使债务人的原所有者权益结构发生变化,将影响到企业未来利益分配关系,所以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应征得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同意。

5、可以盘活部分闲置资产。由于债务重组可以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用闲置的资产而刚好是债权人需要的非现金资产来抵债,实现资产重组,从而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对债权人的财务影响

1、会导致债权人的资产减少,产生债务重组损失。《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

(1)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先冲减坏账损失准备金,损失准备金不足以冲减的部分再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资产的入账价值,若涉及多项非现金资产(或多项股权),债权人应按换入各项非现金资产(或各项股权)的公允价值进行分配。

(3)债务转为资本的,债权人应将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有关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债权人应将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为将来应收金额,减记部分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大于或等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暂不作处理。

2、可以减轻债权人部分经济负担,减少资金占用量,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通过债务重组,债权人可以收回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或有效的非货币资产,从而可以减轻由于债务人拖欠而导致的资金紧张,也可以减少因债务人拖欠而必需的举债,减少财务费用负担,还可以收回部分由于收入和债权的同时确认而增加的资金垫付,如垫支的税金等。

3、活化呆滞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产的真实性,保证速动资产的质量,增强资金的增值能力,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解除三角债。

企业的应收账款属于速动资产,但如被拖欠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其速动性,变为呆滞资产。资产的速动性代表着企业偿债能力,影响着资金周转速度,从而影响着资金的增值性。通过债务重组使长期呆滞的资金得以活化,恢复应收账款的速动性,对提高资金的循环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可以避免部分坏账损失,消除部分潜亏因素,提高企业损益的真实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破产清算屡见不鲜。如果债务人发生财务严重困难,极有可能破产,导致债权人产生坏账。通过债务重组,减轻债务人的部分负担,使其力所能及,留有走出困境的机会,债权人也可避免更大的损失,所以债务重组是双方受益的明智之举。另外,如果债权人的应收账款被拖欠过多、时间过长,便形成债权人的潜亏因素,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应收账款实际是企业未真正实现的销售收入,即未真正实现的利润,所以债务重组使部分债权得以实现,可增强企业损益的真实性。

5、可能改变债权人的资产的性质,使部分流动资产变为长期资产。

由于债务重组可通过债权变产权的方式进行,这样必然使应收账款变为长期投资。

四、债务重组会计处理

1、一般原则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日进行会计处理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重组损失和收益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理损益计入当期损益。(3)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合并计入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2、债务重组的所得税问题

由于债务重组损益要计入当期损益,必然会引起债权人和债务人应税收益发生变化。因此,债权人通常让利而产生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后,会使不实施债务重整而少纳所得税,债务入在债务重组后盈利要多纳所得税。对此,税务部门如何核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应税收益呢?

由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协议进行债务重整的,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可以计入会计收益,但税务部门核定应纳税收益时,不能将债务重整损失作为应纳税收益的扣除项目,而债务重整利得(收益)则必须计人应税收益。以上的处理,主要强调国家是否允许承担由债务重整而产生的所得税减少,强调债务重整经法院批准认定,从而避免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用债务重整避税。

3、债务重组损益在报表中的披露

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债务重组损失总额或债务重组收益总额。但准则并未对债务重组损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披露作出规定。由于债务重组不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我国会计准则将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列作营业外收入,而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列作营业外支出,这样都记入当期损益。但债务重组损益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流出,因而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不把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将会导致主表和附表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建议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

五、总结

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对策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的前提是债务人发生了债务困难,债务重组的结果是债权人做出了让步。 我国自1998年首次颁布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至今, 共经历2001 年和2006 年两次修订,尤其是2006 年的修订,更加规范了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债务重组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增加了准则执行的难度。因此,对债务重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债务重组现有的方式大有四大类(1)以现金清偿债务;(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3)将债务转为资本将债务转为资本;(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一、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会计问题

(一)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缺陷

财政部2006 年颁布的关于债务重组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文件》,债务重组的确认条件模糊,并未明确指出什么是“当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同时虽然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要求涉及的资产或者负债满足要求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在会计处理实务中,许多的债务重组事项涉及的资产或者负债仍然采用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和核销,很少会按照上述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手段。

(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直接忽略了货币时间价值对账面价值的影响

会计准则没有对偿还期内货币的时间价值进行考虑,在企业重组中经常会涉及到延长偿债期间的情况,由于货币是存在时间价值这一属性的,因此,账面上关于债务与资产的价值是无法真实反映其真实的价值的。

(三)债务重组成为部分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工具

部分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便从投资人手中获取大量投资资金,谋求不正当的股价利益。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在进行债务重组的过程,将债务重组的收益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在会计期末时,都转入企业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中,造成企业的利润增加,但是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的现金流,这样可能使误导部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盲目相信利润增长,投资失误。

(四) 缺乏规范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涉及到会计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和文化等综合方面。由于会计行业诚信缺失,会计执业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当受到经济利益诱惑时,可能会参与会计活动造假,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导致企业的会计债务重组严重失真。

二、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相关对策建议

(一)明确企业债务重组范围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发生财务困难进行没有明确的界定,应该规范债务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可以设定相关的财务指标,并由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对一些由于外部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暂时性的经济效益低下的企业,是否纳入债务重组给予相应的准则要求。

(二)正确运用公允价值

在债务重组中,对需要通过估值技术来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的,为了提高操作的可行性以及防止滥用准则,应对公允价值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政府物价部门可以定期披露活跃资产的市场价格,为确定债务重组的公允价值提供依据。另外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给公允价值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完善相关信息的披露

债务重组的利得和损失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在利润表的编制时直接计入了营业外收支,但是其并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中加入“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事项将使得财务报表更加全面和完整。这样可使企业的报表更加真实,有效避免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同时有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决策。

(四)完善规范相关会计环境。

1.强化外部监管规范企业债务重组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资产评估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同时政府职能需要加强对债务重组企业的监管力度,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定期监管

检查制度,为债务重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强化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债务重组

企业要对内部控制的治理结构和制度进行完善,加大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比,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如制度不完善、会计环境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从业人员和政府共同努力,才能彻底解决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的困境,使企业成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珩,债务重组财务会计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2):37-37.

[2]袁立强,企业如何应对债务重组问题[J].现代商业,2013,(21):209-209.

[3]陈海如,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J].企业会计,2015(4).

[4]衣晓青,浅谈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5

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篇7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债务人和债权人通过协商、调节改变其原有的债务合同关系,重新进行经济利益分配的一种经济活动。债务重组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债务重组指的是不论债务人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中,只要涉及到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都视为债务重组;狭义的债务重组则是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定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所作出让步的事项。我国自1998年首次颁布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至今,共经历了2001年和2006年两次修订,尤其是2006年的修订,更加规范了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但是由于其在很大部分上重拾了1998版准则的内容,虽然新市场环境和时代背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是2006版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能适宜且准确的反映企业债务重组的实质,是否能规避1998版准则所出现过的问题,都存在较大的未知性。同时,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案例也形式多样,更是增加了准则执行的难度和效益的体现。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已经执行9年之久,对债务重组的典型方式和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规避就显得颇为重要。

2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公允价值的入账仍然具有较难的操作性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摒弃了旧准则中以偿债资产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依据的处理,引入了以公允价值进行偿债资产入账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方式。其相较于账面价值的计量属性,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和稳健性。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势有效状态之下,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实施公允价值的社会环境,公允价值有效的取得实质上是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的,更进一步增加了债务重组损益确认的困难性。例如,运盛实业通过房屋建筑物进行债务偿还,并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其采用市场价值对比以获取标的物的价格,理论上具有显著意义,但是置于实践的操作环境中,却是难以实施的,造成了其价值确定的不精准,最终影响到重组债务损益的确认,使得债权方也出现了正向的收益。这就凸显了在我国公允价值实施的困难,同时也表明了对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环节中会计计量存在的不足,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会计处理,难以形成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相关利益者投资决策的制定。

2.2 对于财务困难的认定过于定性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中指出,所谓的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指的是债务人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了困境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的条件偿还债务。由此可以看出,条款文件中对财务困境的认定是基于定性的角度,没有硬性的指标考核,这就给存在蓄意盈余管理打算的企业一种可乘之机,使其出于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会与债权方进行债务重组事宜的协商和实施,从而提高一种优化本质亏损期利润的方式。例如东北电气,其债权对象几经变换之后,终于在2013年已经亏损了3个季度的情况下,进行债务重组的协商和实施,并最终扭亏为盈。虽然,企业公告中明确指出双方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但是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却十分明显。

2.3 债务重组损失的确认不符合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债务重组的损失,本质上是企业债权到期而不能如数收回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损失,就这点而言,其与坏账准备性质是一样的。但是新准则下,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未来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要求先进行坏账准备的冲减,再将剩余部分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的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对于数额的计量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债权现在和未来的金额由于时间的间隔,会出现实际价值的差额,而该会计处理方式并未能予以考虑。

3 针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存在不足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健全

公允价值由于我国具体市场环境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健全。具体的操作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完善和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社会价值指标评估体系、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只有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监管运用体系,才能保证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第二,债务重组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在结合具体学科的知识时,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加强其在会计领域的专用性。

3.2 针对财务困难的认定可以设置定量的指标体系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由于对企业财务困难的认定过于定性化,从而给企业创造了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因此,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企业刻意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对于财务困难的认定可以设置相应的定量指标体系进行考核与限制。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可以采用,以传统基本的财务分析指标为出发点,对其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再次的构造,并着重进行现金流指标体系的纳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能够针对性的对债务人的财务困难状况作出尽量客观的认定。同时,也不能忽略定性分析的重要性,需要将定性认定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判企业是否符合财务困难的认定。

3.3 引入现值的计量属性

参考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可以探知,其十分强调以现值作为考核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基准。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式的债务重组时,可以使用现值的计量。具体而言就是,企业需要将重组债权时的账面价值与修改条件后未来应收净额的现值进行比较,若账面价值大于未来应收金额的现值,则应该减记账面价值的金额至未来应收净额的现值,并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损失,但是若现值大于账面价值,则不用作任何的会计处理。现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完整考量,经济迅猛运转的今天,货币时间价值不仅仅是经济链条的一种表达,更是人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之一,所以,在进行债务重组相应的会计处理时,应该以时间价值作为其基本的考量,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精准表示。

4 结语

债务重组作为企业一种非日常的业务活动,会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利益主体,双方在进行自身生存发展的权衡之下,从而选择以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利益的调解。其实质上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基于信息获取的一种利益的博弈,双方都在进行利益最大化方案的组合,并寻求一种稳定的态势,避免各自遭到背叛所带来的损失。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出台应用,旨在对企业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以真实准确的反映债务重组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各自的利益分配的状况。但是,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虽然是结合我国经济背景和企业状况进行制定的,其与国际会计准则层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实践应用中问题也频频出现。因而需要根据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进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问题的不断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促进其应用的健全化。

摘要:市场竞争的持续激烈,使得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自身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陷入暂时性财务困境的情况,变得较为常见,而“债务重组”是债务人企业摆脱财务危机的关键之一。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全面地规范了债务重组的最新情形、方式以及会计处理,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方向一致。但是实践操作总是复杂多变的,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企业的会计处理也会呈现新的态势和问题,因此对其展开相应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言亮.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纳税调整[J].中国市场,2014(25).42-43.

债务重组的思考 篇8

1.1 提出背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为此需要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 调整经营策略, 防范和控制经营及财务风险。但有时, 由于各种因素 (包括内部和外部) 的影响, 企业可能出现一些暂时性的财务困难, 致使资金周转不灵, 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此情况下, 作为债权人, 一种方式是可以通过法律程序, 要求债务人破产, 以偿清债务。但这样一来, 如果需要偿还的数额较大, 进行破产清算后的金额根本不足以抵偿它的债务时, 企业就宁愿选择另一种方式, 以尽可能地收回债权, 减少损失。这种方式就是, 通过和债务人互相协商, 用债务重组的方式, 债权人作出某些让步, 使债务人减轻负担, 渡过难关。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债务负担重、资本结构不合理和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 对于因某些原因不能偿还债务的企业都进行清算破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反, 通过债务重组协议, 使发生债务的企业减轻包袱、继续经营,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

新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如下: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定义中的“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 是指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 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 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的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利率等。

1.3 对债务重组定义辨析

基于上述债务重组定义显示, 新准则尤其强调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前提条件是债务人必须发生了财务困难, 只有处于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有债务重组的可能;实质条件是强调债权人必须作出让步, 以债权人作出让步为债务重组的最终结果或重要特征。笔者认为, 新的准则定义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前提条件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 广义上, 在正常情况下, 债务人为调整资本结构, 改善企业资产流动性, 调整经营战略目标, 而提前偿债、以产品或固定资产抵债、以债务转增资本都应属于债务重组, 并不一定要发生财务困难以后。其次, 实质条件有缺陷, 它强调债权人必须作出让步, 这样会给债务人提供钻空子的机会, 有些债务人就趁机捞利, 有的还进行赖帐。然后还以法律的名义推卸责任, 声称债权人不作出让步就不还款。这种状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顺利地执行债务重组需要企业及其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1 以非现金资产偿清债务

债务方处理:1)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债务重组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 记入当期损益。2) 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其账面价值=转让资产损益, 记入当期损益。债务人在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税费, 如资产评估费、运杂费等, 直接记入转让资产损益。对于增殖税应税项目, 应分别对待, 如债权人不向债务人另行支付增殖税, 则债务重组利得, 应为转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该非现金资产的增殖税额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计算。反之, 则不算入增殖税。

债权方处理:1) 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债务重组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 记入当期损益。债务重组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 应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经计提减值准备, 冲减后仍有损失的, 记入营业外支出, 冲减后有余额的, 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债权人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公允价值入帐。2) 债权人收到非现金资产时发生的有关运杂费等, 记入相关资产的价值。

2.2 债务转为资本

债务方处理:债务人应将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 (实收资本) 。股份的公允价值—股本=资本公积;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债务重组利得, 记入当期损益。

债权方处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债务重组损失, 债务重组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 应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经计提减值准备。债权人应将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按公允价值入计量。

2.3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2.3.1 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债务人应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 债务的公允价值, 作为重组后债务人的入账价值。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损益。

债权人应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债务重组损失, 债务重组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 应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经计提减值准备。

2.3.2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债务人要将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将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的处理稍作修改, 即记入损益的仅金额要冲减预计负债。债权人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 才记入当期损益。

2.4 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方式

三种方式组合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 以现金、非现金资产两种方式的组合偿清某项债务。

2) 以现金、债务转为资本两种方式的组合偿清某项债务。

3) 以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两种方式的组合偿清某项债务。

4) 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三种方式的组合偿清某项债务。

5) 以资产、债务转为资本等方式偿清某项债务的一部分, 并对该项债务的另一部分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账务处理跟前面处理一样, 但要注意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其顺序为以现金、非现金偿清债务, 债务转为资本,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2.5 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的思考

新的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重新确认重组损益和资产处置损益。这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的掌握企业状况, 更好决策。但是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也有些不足。对债务重组的收益一次性记入当期损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 它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债务重组之所以发生, 是为了便于企业在负债过重的困境中得到喘息的机会, 然后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而债务重组也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发挥效用的, 债务人的受益过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第二, 记入营业外收入, 增加当期利润, 这就必然会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而这项收益并未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 现实的现金流出会抵减债务重组的好处, 造成了短期内企业资金的再度紧张, 尤其是在债务重组收益额较大的情况下, 问题将更严重。第三, 列入营业外收入显然是不妥的。

3. 对债务重组运用过程中的建议

1) 在运用过程中要警惕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以事实为依据, 可以通过增加信息披露等方法来加以补充。

2) 在用非现金资产进行偿还债款时, 谨慎对其价值的处理。

3) 在用存货抵偿债务的时候, 要注意增值税的处理。

4) 在编写会计分录的时候, 要注意相应的名细科目。

摘要:新的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引发了争议, 加上最近关注最多的问题是关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受到了质疑。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新的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方面做简要分析。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浅析 篇9

一、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

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时需要区别债务人和债权人。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作为营业外收入, 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 相关重组债务应当在满足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作为营业外支出, 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 相关重组债权应当在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如果重组债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 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冲减后仍有损失的, 计入营业外支出;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 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由于新准则中规定债务重组需要债权人作出让步, 这就意味着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时不可能确认营业外收入, 即没有重组利得, 只有重组损失。

二、债务重组业务的案例分析

[例]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税率均为17%。2007年1月5日, A公司向B公司销售材料一批, 价款为500万元, 增值税额为85万元, 至2008年9月30日尚未收到上述货款, A公司对此项债权已计提5万元坏账准备。2008年9月30日, B公司鉴于财务困难, 提出以其生产的产品一批和设备一台抵偿上述债务, A公司同意B公司的偿债方案。用于抵偿债务的产品和设备的有关资料如下:B公司为该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 增值税额为51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00万元。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 账面原价为434万元, 至2008年9月30日的累计折旧为200万元。B公司清理设备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假定B公司用该设备抵偿上述债务不需要交纳增值税及其他流转税费) 。A公司收到的上述产品作为存货处理, 收到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1) A公司应编制以下分录:

三、适用新债务重组准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了防止企业操纵会计信息, 旧准则取消了以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债务重组的规定, 要求企业在债务重组中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不得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而是将其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要求企业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是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旧制度有较大变化。旧制度规定,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 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 债务不作账务处理。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 债权人不作账务处理。

新准则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先冲减该债权所计提的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不足以充抵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三是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重组协议中附或有应付条件的重组。对于债务人而言,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 计入营业外收入。但对债权人而言, 却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茂盛、刘晓霞:《浅谈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8期。

浅谈企业债务重组 篇10

一、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债务重组事项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财务状况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2006年2月15日的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而进行会计处理,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影响主要有:负债的减少和收益的增加、未来的财务负担的减轻、所有者权益结构的变化等。对债权人的影响有:债权人资产的减少、经济负担的减轻、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潜在坏账的消除等。但债务重组只能使财务结构暂时得到调整, 它只能使债务人企业的债务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担、消化和吸收, 在短期内缓解企业的债务负担, 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债务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也还处在起步阶段, 所以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 包括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等等。

1. 企业对债务重组的认识不够全面。

无论是债务人企业还是债权人企业, 对债务重组有全面的认识对于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 目前的情况恰恰相反, 债务人和债权人对债务重组的认识都还不够全面。首先, 由于债务重组通常是债权人作出让步的事项, 所以一些债务人企业认为债务重组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认为债务重组“包治百病”。债务重组的确使一些企业真正盘活了资产, 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但这并不是由债务重组一个原因就能使企业重获生命。债务重组只是企业暂时度过危机的应急之策, 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企业。其次, 一些债权人企业对债务重组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能力去合理地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方式。

2. 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借债务重组之机谋取私人利益。

在债务重组过程中, 由于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懈, 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没有发挥作用, 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某些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的会计人员不免会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因而做出收取债务人企业的贿赂、徇私舞弊、中饱私囊等一些损害企业的事。

3. 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一些企业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 钻法律的空子, 为了企业的利益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同时, 在债务重组中, 当债权人为国有企业时, 若债务人采用转让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其接受的抵债资产大都不能为其所用, 为及时回笼资金, 只好削价处理或低价拍卖, 从而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 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阻碍了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

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某些企业利欲熏心, 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其他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通过转移财产、做假账等手段获得非法收益, 严重危害了债权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阻碍了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

5. 政府审计力度不够影响企业决策。

在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 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会利用一些非法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从而获得债权人企业和投资者的信任, 致使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然而我国目前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范围太小, 力度也不够。如果审计部门不进行严格的审计, 会计报表使用者很难判断其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

三、解决债务重组问题的措施

债务重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和问题都严重地损害了一些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为了维护企业自身和国家的利益, 这些现象和问题应该逐步得到缓解或者解决。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防范和处理的措施:

1. 企业应采取债务重组的防范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许多企业对债务重组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债务重组所带来的问题, 所以做好债务重组的防范措施是很必要的。可以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

(1)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监督的重要工具, 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各种组织机构规定了相应的职责与权限。会计人员的权限范围越宽, 其徇私舞弊的空间也就越大, 而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从而防止相关会计人员利用债务重组之机徇私舞弊, 损害企业的利益。所以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 企业应建立资信管理体制。企业在发生投资或赊销等业务时一定要考虑信用风险, 巨大信用风险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甚至拖垮整个企业。因此, 债权人发生相应的业务时要考虑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

2. 大力促进中介机构职能的发挥。

中介机构职能的大力发挥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持:首先, 政府应大力加强中介机构的职能;其次, 企业应该在必要时求助于中介机构。一些债务人企业往往利用债务重组的机会来进行隐匿财产或粉饰报表等非法活动, 而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 为了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 大多数企业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 还要借助于中介机构的力量。同时, 在债务重组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程序是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所以必须由权威的、独立的第三者评估机构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 建立一些实力雄厚的中介机构来承担企业债务重组的相关策划及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3. 政府应当加强自身行为的规范。

在市场经济的大的环境下, 事实证明解决债务重组的最有效途径是市场战略而不是行政战略, 所以, 政府应转换职能, 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尤其应当杜绝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同时,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一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 使我国的债务重组能有序地进行。政府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的同时, 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来控制企业债务重组行为。

4. 政府应加大审计部门的审计力度。

由于一些企业在财务报告上弄虚作假, 如:利用虚假的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进行利润的操纵, 所以, 审计部门应当加大审计力度, 扩大审计的范围。首先, 审计部门应加强对被审计企业的债务重组处理和信息披露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债务重组审计的重点是:审查债务重组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界定债务人财务困难的性质是短期困难, 还是长期危机, 以判定债务重组方案是否可行。其次, 应加强对被审计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的审查, 从而制止一些利用债务重组取得非法利益的企业和个人。

希腊债务重组 危机持续十年 篇11

希腊获1600亿欧元完成债务重组

希腊官方和私人部门债权人达成债务互换协议,希腊债务无序重组风险暂时消除。根据债务互换协议,私人部门债权人削减其所持53.5%的希腊债务,即总额1070亿欧元的公债,相当于希腊国内生产总值的50%。该项协议将减少2012~2020年间到期的1500亿欧元债务,使得2020年希腊公债GDP占比下降到117%。作为希腊获得第二批欧盟援助贷款前提的私人部门债务重组结束,3月12日欧盟签署对希腊第二笔1300亿欧元贷款援助协议。

私人部门根据自愿原则参与债务置换,所持希腊政府公债被转换为面值相当于原债券31.5%的新债,新债期限为11~30年,加权平均利率水平3.65%。同时私人债权人将得到欧洲金融稳定设施(EFSF)发行的面值为原债券15%的2年期内的短期证券。此次债务互换协议中私人投资者损失53.5%的本金,但是由于新债利率水平较低,投资者实际损失达到70%以上。

同时,希腊承诺一项更为激进的结构性改革方案。新的结构性改革方案要求希腊进一步削减支出并在2013年达到主要财政盈余,具体支出削减方案包括减少公共支出、大幅降低最低工资、劳动力市场自由化以及一揽子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结构性方案,这些措施都将对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作为新希腊债券的共同融资协议的一部分,债务置换协议包括了一项300亿欧元的EFSF对希腊政府贷款。因此,加上第二笔贷款1300亿欧元,EFSF对希腊的融资贷款承诺达到1600亿欧元。除此之外,欧盟层面对希腊的支持还包括,欧央行以及各成员国央行所持有的希腊政府国债所产生的收益也将被用于支持希腊。考虑将降低所持希腊债务的利率水平,这些政府间的支持有助于2020年将希腊公债GDP占比降低4.6个百分点。

希腊债务重组采用所谓的集体行动条款(Collective Action Clause)。适用英美法系的集体行动条款规定,债务持有人以绝对多数通过的债务重组方案将对其他债权人有同等约束力,包括那些在债务置换谈判中投反对票的债权人。而且,任何一次债务重组协议的谈判都必须有50%以上的参与率,对于若干关键问题,必须有75%以上的参与率。由于债务置换过程中希腊政府承诺的新债的票面利率较低,这成为限制私人部门参与率的主要因素。希腊财政部与私人部门谈判的结果是私人部门自愿参与率在80%~85%左右,这一结果为债务有序重组扫清障碍。随后,财政部即宣布启动集体行动条款,未明确自愿参与债务重组的私人部门所持的希腊国债将被强制参与债务重组计划。继而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裁定希腊债务重组触发信贷事件。3月14日欧元区正式批准对希腊第二批贷款援助,4月初IMF也预期将通过对希腊280亿欧元中期贷款。

希腊债务危机将持续十年

截至2011年底,希腊中央政府债务总额达3680亿欧元,其中国债及短期票据2748亿欧元,贷款931亿欧元(包括欧盟和IMF对希腊第一笔援助贷款已经发放的730亿欧元),中央政府债务GDP占比161%。私人部门债务互换后,希腊国债总额将减少到1680亿欧元,其中1000亿为私人部门所持有,680亿为欧央行及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所持有。

虽然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对希腊实际GDP增速的预估已在年内做过若干修正,但是希腊经济实际状况仍然不如预期。无论是希腊政府中期财政战略还是俄罗斯投行的Troika报告,2011年基准情形宏观数据都未能达标。根据希腊统计局2011年GDP预估值以及欧盟经济货币事务委员会2月23日发布的欧盟成员国宏观经济中期预测数据,希腊2011年实际GDP萎缩6.8%,同时预期2012年实体经济仍将继续下滑4.3%。2011年全年希腊失业率达到17.2%,全年通胀率3.1%。

外部失衡状况略有缓解,但金融账户失衡恶化,对外债务水平上升。希腊央行国际收支数据显示,2011全年经常账户逆差下降19亿~211亿欧元。直接投资资本净流入0.25亿欧元,扭转了2010年4.57亿欧元净流出的态势,当年直接投资净流入主要原因在于外国资本对Emporiki银行和Geniki银行的战略投资。证券组合投资当年净流出173亿欧元,主要原因是外国投资者减持232亿欧元希腊政府债权。其他投资项下虽然有资本净流入352亿欧元,但这主要是来自于欧盟及IMF对希腊发放的415亿欧元救助贷款。

由于经济表现与预期相距甚远,希腊政府无法兑现减赤承诺。希腊公债危机及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妄言希腊债务危机已经结束为时尚早。首先,债务的GDP占比在进行私人部门债务重组之后的若干年仍然在120%~130%,这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都是不可持续的。其次,虽然债务重组将大幅削减财政利息成本支出,但是由于实体经济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能否如欧盟和IMF预期在2013年恢复主要财政平衡仍然存在变数。再次,私有化计划进展缓慢是去年减赤计划未能达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将是决定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看来,继此次私人部门债务重组之后,希腊债务危机将在今后的十年内持续发酵。

葡萄牙选择性违约的可能性有多大?

葡萄牙经济尚未摆脱衰退,经常账户赤字状况并无明显好转迹象。2011年葡萄牙实际GDP萎缩1.5%,略好于欧盟经济事务委员会2011年秋季预测。但是由于四季度经济出现加速下滑的趋势,预计2012年实际GDP增速仍可能负增长3.4%。由于财政整肃要求居民和企业继续去杠杆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的状况仍然严重制约私人投资的恢复。2011年是个衰退和通胀并行的一年,全年失业率14%,提高间接税的财政政策导致全年通胀率3.6%。同时,葡萄牙经常账户连年逆差,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恢复尚待时日,外贸逆差收窄趋势尚不及其他几个南欧高债务国明显,逆差GDP占比10%的水平很难在短时期内下降,这些因素都制约实体经济尽快摆脱衰退的速度。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篇12

债务重组方式有:以资产清偿债务、以债务转为资本、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以组合方式清产债务。其中, 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分为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两种方式。由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 根据2010年会计准则的规定特总结如下:

一、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一)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以收到的货币资金, 借记“银行存款”, 以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借记“坏账准备”, 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与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坏账准备二者之和之间的差额, 借记“营业外支出”, 以应收款项, 贷记“应收账款”。

(二)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以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资产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以实际支付的现金资产, 贷记“银行存款”。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一)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利得与资产转让损益的界限, 并于债务重组当期予以确认。

债务重组利得, 是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非现金资产 (即抵债资产) 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即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非现金资产 (即抵债资产) 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资产转让损益, 是指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1、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 应作为

销售处理, 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抵债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以销项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和销项税额二者之和之间的差额,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同时, 以存货账面价值,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库存商品”;2、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的, 分三步进行账务处理:第一步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以固定资产净值,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以累计折旧账面值, 借记“累计折旧”以固定资产原值, 贷记“固定资产”;第二步确认债务重组利得, 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抵偿债务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抵偿债务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就之间的差额,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第三步确认固定资产处置利得, 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贷记“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利得”。3、非现金资产为无形资产的, 应视同无形资产处置处理, 即借记“应付账款”“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记“应交税费”“无形资产”“营业外收入”或借记“营业外支出”。

(二)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权人应当以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 借记“固定资产”或者“库存商品”“无形资产”, 以该项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借记“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以原以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记“坏账准备”, 以重组债权账面价值, 贷记“应收账款”。

三、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一)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对债权人而言, 以股权的公允价值, 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以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借记“坏账准备”, 以重组债权与二者之间的差额, 借记“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以重组债权账面价值, 贷记“应收账款”。

(二)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对债务人而言, 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股本面值, 贷记“股本”, 以股本公允价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 贷记“资本公积”, 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股本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四、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一) 债权人的账务处理

1、不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借记“应收账款——债务重组债权”, 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借记“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以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借记“坏账准备”, 以重组债权账面价值贷记“应收账款”。

2、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和重组,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 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根据谨慎性原则, 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 或有资产不予确认。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 才计入当期损益。

(二) 债务人的账务处理

与债权人相同, 债务人对采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的方式也应该区分是否涉及或有应付金额进行会计处理。

1、不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债务人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 贷记“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2、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 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准则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债务人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借记“应付账款”, 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贷记“预计负债”, 并根据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确定其金额。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 (即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 和预计负债金额之间的差额, 作为债务重组利得, 贷记“营业外收入”。或有应付金额在随后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的, 企业应当冲减已确认的预计负债, 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即借记“预计负债”, 贷记“营业外收入”。

五、债务重组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上一篇: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下一篇:利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