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重组(精选9篇)
课程重组 篇1
“林—树”式学校课程是我校“学校课程”的统称,简称“林—树课程”。从课程范畴而言,“树”是一门门课程,类别相同或相近的课程组成课程群,“林”是课程群的总和。从生态范畴而言,“林”是“树”的生态基础,“树”是“林”的构成要素,也是“林”的存在价值;从育人范畴而言,在这片“林子”里,“树”与“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协同作用,产生“1+1>2”的整合效应,构成了和谐育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林—树”式学校课程既指向课程结构的完善,又指向“建树造林”即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最终指向和谐育人生态的形成。
从语文“林—树课程”的育人价值来看,多文本、有主题、渗透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捕捉言语训练点等元素应成为“林—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题中之意。
一、“林—树”之林,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
“林—树”式课程的基本思想之一即“主题单元化,阅读综合化”。要践行这一思想,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历练“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眼光与魄力。
1. 从教材的体系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有序落实国定的课程目标;无论每册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何选择,都在分布落实课程的年段目标。纵观当下各个版本教材,在单元内容编排上有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目标指向性强,实施起来比较便捷;有的主题不够聚焦,需要课程实施者在揣摩编者编排意图的基础上重组课程内容,以增强其丰富性。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神话”主题单元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备课组聚焦“神话”,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式调整,将原本不在一个单元的三篇神话重组成一个主题单元。并以《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九色鹿》为依托,分别串联起中国神话、希腊神话的整本书阅读。在整个主题阅读中,每个学生平均拥有十本书的阅读量。海量的拓展阅读既顺应了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更顺应了中年段学生对神话有着与生俱来的契合性这一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阅读需求。
从讲神话故事到神话故事的研究报告,从神话人物图谱的梳理到学生自己出题进行一站到底的“神话我知道”,无不显现孩子们对神话的痴迷满足。神话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源自神话独具特色的大胆想象与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而这正好与儿童的天性有着无声的映照。这也在启发课程开发者开发的课程应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年龄发展特点、主流价值观有机地融合起来。
再如,在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以“动物”为主题的课程统整中,我们除了打破教材顺序,重组《天鹅的故事》《燕子》《蚁国英雄》《生命桥》《云雀的心愿》等教材中的课文,引入人教版丰子恺的《白鹅》,萨姆索罗夫的《白公鹅》之外,还根据需要勾连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和西顿的动物小说,从而丰富“动物”主题课程内容。
2.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且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在“林—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中,教师并不是作为课程内容的唯一开发者,作为课程获益者的学生同样是课程开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神话”主题,还是“动物”主题,我们都有意识地发动学生推荐介绍适合与大家一起阅读的主题文章或书籍。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建设最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这种由学生自下而上的课程内容开发与教师自上而下的课程内容相遇,便能创造活泼的、散发学生生命气息的校本化、生本化课程。此类融合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选择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实现主题统整类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
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开发并不是完全遵从学生的选择,毕竟学生所选课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学生选择的内容要进入课程视野是需要进入“班级读书会”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双重考量的。当他们阐明自己的选编理由时,教师就自然和学生一起进入甄别、思辨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有价值的,进入全班共享;不适合的,说明理由,渗透辩证思想。
总之,开发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又不失人类经典文化传承的课程内容是成功实施课程的保证,更是“林—树课程”内容开发的基准点。
二、“林—树”之树,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
“林—树课程”无论是基于学科内知识的整合,还是指向学科间核心能力的融合,抑或是核心素养的生活化运用,都必须体现“主体性、整体性、整合性、实践性、共生性、生活性”。“林—树课程”虽然综合实践性增强了,但并没有削弱其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了丰厚的课程内容还必须以智者的眼光从纷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适合本年段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1. 在优化改造中生成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在“林—树课程”实施中,一篇篇文本、一本本书包含的信息浩如烟海,“一千个读者”还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不加选择地通盘接受,势必会游离学科目标、年段目标,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唯有和学生一起潜心阅读同主题的“类文章”、不同体裁的“类文章”,才能在纵横比较中发现海量文章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用年段的眼光去审视“类文章”特有的育人价值时,便会以本年段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可接受程度去改造、优化、精选可进入学习层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成并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基于本班学情、该年段课程目标达成的适切化改造。
2. 在序列推进中达成教学内容
“林—树”主题课程是系列化、结构化的长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精选必须能有效地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巧妙契合编者的编排意图、适度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以“神话”主题课程和“动物”主题课程为例,我们主要分为“导读课”“推进课”“总结课”三大课型有序推进。“推进课”又分为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达成每一具体目标都开发了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在“神话”主题推进课中,我们就将目标定位为: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比较、原因探究,相机渗透“对比探究”的阅读方法。
读书方法如何渗透?教师的单向灌输还是为他们搭建方法习得的脚手架?价值不言自明。课堂推进中,无论是问题的产生还是结论的得出,学生都是在具体的阅读材料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自然生成。为了让学生发现中外神话之神在外形和形象上的差异,教师精选了图片,聚焦了典型性的阅读材料,引入了《山海经》、歌剧台词节选等中外文化瑰宝;为了让他们明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教师引入了地图、表格式阅读材料。如此聚焦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海量的主题阅读,这是对传统阅读课堂的本质超越。这些阅读材料有鲜明的生活味,神话虽离现实很远,但已然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就是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最好诠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习得的“阅读探究课”。
“林—树课程”推进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源自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年段目标达成需要,最终走向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林—树”之“果”,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
“林—树课程”无论怎样实施,最终都应该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就语文林树而言,选准一个言语提升点,将“林”子里的相关“枝条”嫁接到一棵树上,给其足够的养分,静待其结出满树“硕果”,这是“林—树课程”的学科价值体现,也应该成为“林—树课程”实施效能的评价指标之一。
语文的难点是表达,教师寻寻觅觅地穿梭于“语言丛林”的目的是为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想方法谋方略。当学生置身主题鲜明、表达有规的文字城堡时,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他们做个言语奥秘的发现者、探究者,并适时地引导他们将习得的言语规律借鉴、运用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以“动物”主题课程的实施为例,在落实“跟名家学写作”这一目标时,我们就经历了以下三个层级。
1. 规范表达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学生进入四年级,描写动物的外形已不成问题,二年级练过,三年级也有关于动物的专题习作。为什么在四年级“动物”单元再次出现单独的描写动物外形特征的段落呢?郑振铎《燕子》第一节的段落结构是这样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如此干净利索的句式样式,“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如此章法分明、由分到总,彰显局部和整体特点的描述堪称经典表达的“典范”。这样的句式在以前的学习中是不曾有过的,至少,学生是很少关注其独特的表达样式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外形表达特色”。积累沈石溪、西顿笔下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式;回忆自己以前描写动物外形的方式;比较不同人物笔下的不同表达方式;赏析《燕子》外形独有的表达结构;模仿描摹自己亲密接触的小动物的外形(我们阅读动物小说和观察小动物是同步进行的);对比“我与作家”写法上的相似度。语文是一项慢工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单是“跟着名家学外形描写”这一板块,我们从积累、观察、模仿、对比等方面一步一回望就经历了很长时间。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经典的句式有“敏感性”,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借鉴、吸收、运用、内化,进而习得相对规范的言语表达。
2. 顺应表达范式
我们对《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燕子》等课文进行整体探究时,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将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显然,“学习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既是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课程赋予的年段发展目标。
如何规范学生对动物活动场景的表达方法呢,找准表达起点很重要。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精心饲养的小动物进行活动场景观察记录。为了丰富小动物的活动场景,我们引导学生抓住每一次的喂食、玩耍机会,有意饲养两只或多只小动物,人为去逗逗它们。完成观察日记记录之后,让学生提交一段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描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样本分析,发现学生的描写方法单一,自己认为很有趣但别人读了毫无生趣。很显然,他们虽然心中有数,但不会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当下四年级学生的表达难点,更是多数学生的“通病”。这种情况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动物活动场景的“教学起点”。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来化解、突破该问题。从推荐的“动物林—树”读本中摘抄写得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段落。然后对积累的段落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相似的表达结构,进而形成“类意识”,自主揭示“写活小动物活动场景”的一般样式。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方法的揭示不是教师的“给予”,而是教师顺着学生“思维节律”的顺势而为。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点拨、引领、帮助、提升。
3. 创新表达图式
在学生对动物小说慢慢有了情感的温度之后,我们可带着学生进一步“玩转动物故事”,让学生品尝“言语创造者”的成功体验。“创编故事我能行”活动在班级开展动物故事大家讲、创编故事有秘诀之后,引导学生用上自己发现的秘诀也来创编一则属于自己的“动物故事”,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一个情感细腻的女同学就以自家笼子里的仓鼠为原型,表达了“冲破牢笼,渴望自由”的主题。
“林—树课程”的最大实惠是学生能主题鲜明地聚焦某一语言能力的提升点,自主明确地进行阅读、探究、比较、发现,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表达“图式”。教师唯有嫁接好言语表达的“这一枝”,才能静待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不断生长的“满树花开”。
“林—树课程”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林—树课程”的实施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唯有找准“言语丛林”中的“这一枝”,巧用“嫁接术”,才能催生学生言语生命的蓬勃发展。
摘要:语文“林—树课程”以统整思维进行整体重构,立足课程结构的完善,聚焦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指向和谐育人生态的形成。“树”与“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应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结构,课程统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课程重组 篇2
发布时间:2009-11-22 00:00:55作者:刘献民浏览:1499次【收藏】【打印】【大 中 小】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被兼并煤矿企业的方方面面,考量着参与兼并重组各方的决策能力与对兼并重组操作过程的把控,而兼并重组法律风险的防范集中体现在制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中。制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最为关健的一个环节,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既是对前期兼并重组工作的检验和总结,也是新公司组建的主要依据。
制定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除满足《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合同内容条款外,应重点关注兼并重组主体,土地使用权,被兼并煤矿企业债务,被兼并煤矿企业职工安置,县、乡、村既得合法利益的保护等相关问题。
一、兼并重组主体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各方利益的重新调整,且此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性很强,正确选定兼并重组主体,不仅影响兼并重组工作能否成功,而且可以避免引发各种纠纷,保障重组后新公司的正常运转。
(一)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精神,允许参与兼并重组的兼并主体包括:
1、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晋城无烟煤集团和中煤平朔公司,以及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等省属煤炭生产经营企业。
2、现已具备300万吨/年生产规模,且至少有一个120万吨/年机械化开采矿井的地方骨干煤炭企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告后,可以作为兼并重组主体。
3、其他作为兼并重组整合主体的地方骨干煤炭企业(矿井),由各市人民政府提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则上应有一个生产规模在9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作支撑,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0万吨/年,所属矿井至少有一个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
(二)作为被兼并方的煤矿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进行改制,有些煤矿企业虽然名称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但股东并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变更。上世纪末由于煤炭市场萧条,许多煤矿都进行承包经营,甚至很多煤矿进行过层层转包,煤矿企业产权不清,出现众多的出资人。制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时,应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根据兼并重组的模式不同选择适格的兼并重组主体。
(三)实践中存在被兼并煤矿已办理名称核准登记,但因技改未完成,不能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问题。由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筹建期间公司的主体地位、股东投入的性质及是否能流通未作出明确规定,从而给处于整合期间煤矿股权的转让带来影响。因此,在制定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时对该主体问题也应予以关注。
二、土地使用权
由于历史的原因,村集体土地的使用不规范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在此次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当着力加以解决,以使土地得到合法合理的利用。《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四款规
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编制,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第四条
第二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因此,在兼并重组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或出租不存在法律障碍,在制定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和协议时应注意查明被兼并煤矿企业的土地使用情况,在符合乡(镇)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或租凭。
三、被兼并煤矿企业债务
被兼并企业的债务承担方式与兼并重组方式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兼并重组后,如被兼并重组企业法人资格消灭,其债权债务由新企业承继;如被兼并重组企业法人资格存续,其债权债务则根据资产负债分割情况由原企业和收购资产方按照比例承担。
此次兼并重组,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被兼并煤矿企业资产整体转让或参股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原煤矿企业法人主体将不复存在,对于被兼并煤矿企业的原有债务,虽经兼并主体双方来协商解决,但债务处理不当则会引发较大风险,甚至会严重影响兼并重组后煤矿企业的正常经营,导致社会问题的发生。
1、县乡村所属煤矿,绝大多数在法律形式上属于乡镇集体所有,但实际投资人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有的多次转包,法律关系混乱,加上财务和法律手续不全,债权债务真伪难辨,不排除虚假债务存在的可能,未来产权纷争在所难免。
2、对于一次性转让资产退出的乡村办煤矿,极易出现的问题是,所收到的转让价款未能合法合规地用于清理债务,处理注销法人事务,导致债权人追索之诉,直接殃及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
3、最为担忧的的法律后果是,如果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作为签约主体参与协议的签订并直接受让转让价款,导致其他债权人向乡和村追偿,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兼并各方应请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对此进行调查核实,并且在兼并重组协议中设计相关条款,由被兼并煤矿企业出资人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或违约责任。
四、被兼并煤矿企业职工安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此外,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89]体改经38号)规定:在目前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被兼并方企业的职工,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和离、退休职工,原则上由兼并方企业接收,在确定资产转让价格时要考虑这一因素。《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从以上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被兼并煤矿企业职工原则上应由兼并企业接收安置。但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并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的企业本身在劳动用工方面就存在给予职工补偿或受劳动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另外,对被兼并煤矿企业的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也应全面考虑,是解除劳动关系还继续留用,支付多少安置费用,参与兼并重组各方应做到既要防止安置费用过高给企业造成财务负担,又要防止安置不妥激化劳资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对于被兼并煤矿企业原有工伤人员,其中有一部分是政府在整顿关闭小煤矿过程中乡、村集体承继被关闭煤矿的工伤人员,且原乡村煤矿并没有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对于这部分工伤人员以及欠缴的工伤保险费用,兼并重组各方应充分协商,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妥善安置。
五、县乡村既得合法利益的保护
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第十八条规定:兼并重组煤矿企业除要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效解决中小煤矿安全保障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和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外,还要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性事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县、乡、村原有的既得合法利益得到保证。
课程重组 篇3
一、自动化仪表课程项目化重组的目标和思路
为了顺应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进行过程检测仪表和过程控制仪表教学内容合并重组时,我们提出了“贯彻职教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进工学结合”的工作思路,并根据“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将两门专业课程按项目化方式进行整合,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通过工学结合学习项目把专业理论与职业能力相联系,解决了教学内容互相交叉、重叠的问题,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突出了职业技能培养。
二、明确课程的定位及其对应的职业工作能力
1.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课程的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象应掌握职业岗位(职业群)工作过程的技术理论和劳动过程的知识,能满足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具备职业岗位要求的通用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并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此课程主要涉及对仪表维修工的自动化仪表操作、校验、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工作能力培养,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对应的职业工作能力
在进行项目化重组设计,确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前,我们采用“个人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企业的仪表维修工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能力结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并据此确定了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工作能力。
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各种自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基本技术参数及仪表的安装、使用和基本维护知识,能够掌握自动化仪表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具备自动化仪表选型、验收、组态、校验、安装、调试与维护、配件的制作与安装等各项职业能力,最终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自动化仪表安装检修维护工作打下基础。
三、确定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其目的在于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的设计,主要从仪表维修工的职业工作能力入手,在自动化仪表选型、验收、组态、校验、安装、调试与维护、配件的制作与安装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学习项目和训练目标。
知识目标的设计,主要针对具体的仪表,从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测量原理、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入手,根据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的要求,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2.课程学习项目的确立和任务的细化
①课程学习项目的确立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课程包括压力、物位、流量、温度、成分等过程检测仪表和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过程控制仪表的专业内容。为加强理论知识的连续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的关联度,设计了10个教学项目,项目的名称和学习内容见表1。
表1 课程项目名称及学习内容
②项目任务的细化
在学习项目确定好之后,还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细致的学习任务划分,把每个(或几个)知识点设计成一项学习任务,这样会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易于实施。
在划分学习任务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为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到各个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个性的发展。同时,应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疑点,并努力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模式设计
在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教学中,我们应用了项目化教学法,贯彻“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技能体现、考核规范”的教学方针,打破了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的模式;树立“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技能是学生练会的”的观点,改变“教”与“学”原有的工作思路,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
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应针对各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来展开,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即知识点覆盖的全面性、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紧密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迁延性、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以及项目的时效性。
作者共设计了10个技能训练项目,共计56个学时。具体实施的项目名称及任务见下表2 。
在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项目的工作任务来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实施时,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特点和教学过程特点两者的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突出“任务中心”和“情境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细化工作任务,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出明确详细的工作要求、能力目标以及考核标准,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而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改革实践探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同时,教师也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
表2 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名称及技能目标
重组中专职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初探 篇4
1 目前职业指导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教学中, 一味给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知识;教师教、学生以课本为主, 考试也只注重书面试卷及课本内容的考查, 导致学生缺乏操作能力和应对市场的自主就业能力。这是职业指导类课程教学的弊端, 必须进行改革。
1.1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中专生一般15~18岁, 正处于青春期, 是青春期矛盾和问题表现最为激烈、最为集中的时期, 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性关怀, 帮助其消除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而在实际教学中, 职业指导类教材往往缺乏时效性。
1.2 课程叠加, 内容雷同
职业指导类课程出现课程叠加、内容雷同, 却又各自为阵的问题。如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和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内容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受课时和教学大纲的限制, 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学生重复相近的内容, 但都没有具体的实践或技能培训, 这种课程设置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从实际效果看, 弹性不大、过于刚性化的课程安排不利于教学。
1.3 重理论, 轻实践
职业指导类课程依据教学大纲, 重在教授学生有关职业的理论知识, 但缺乏针对性, 如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理论知识部分远远多于实践部分, 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由于教材和德育内容长期偏离学生实际, 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关怀, 致使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理论知识, 力求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要点完整、深入地传达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陈旧, 而且收效甚微,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不能就某一问题与教师直接沟通和平等对话, 使德育课演变成纯粹的理论课和教师的“独角戏”。
1.5 考核手段单一, 缺乏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由于存在大量理论性知识, 学生为了应付闭卷考试, 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 而很少去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要加强和改进此类课程教学, 就必须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 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变闭卷为开卷, 变答案惟一性为答案多元性的开放性试题, 变单一内容为多角度、多方位考核, 变理论考试为实践技能考核, 制定完善的技能评价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检验和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2 重组中专职业指导类课程的具体内容
将原有的德育基础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重新编写, 加入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共同组成新教材的理论部分;将相关培训课程如人际沟通、礼貌礼节、普通话作为实训项目, 组成实用能力培养部分;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 增加学生锻炼机会,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期终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同时, 要求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实习和实践活动。这样, 该类课程一共分为4个模块, 周课时数为2课时, 共安排36学时。
第一模块为理论指导, 共8学时, 内容主要为:就业法律与政策、职业道德及职业行为规范、自荐书书写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第二模块为实用能力培养, 共12学时, 内容主要为:自荐书评比活动、口才培训活动、形体礼仪培训活动、沟通能力培训活动、应变能力培训活动、细节问题演练活动;第三模块为综合考查, 共12学时, 内容主要为:形体礼仪展示、口头表达展示、操作技能展示、模拟现场招聘;第四模块为实习与实践锻炼, 共4学时, 内容主要为:专业实习、人才市场观摩与调查。现就各模块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具体说明。
2.1 第一模块———理论指导
2.1.1 就业法律与政策
(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就业的总原则和人才市场的有关知识, 了解对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 主要内容:什么是就业、就业政策与法规。
2.1.2 职业道德及职业行为规范
(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职业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职业行为规范, 准确了解医疗、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
(2) 主要内容:职业与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
2.1.3 自荐书书写指导
(1) 教学目标:通过该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撰写自荐材料, 整理好个人相关资料和信息, 能够快捷、轻便地推销自己, 掌握一定的自荐技巧。
(2) 主要内容:个人简历的准备、自荐书的书写。
2.1.4 职业生涯设计
(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原则、特点及其职能;并能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使学生初步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 主要内容:职业生涯设计、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2.2 第二模块———实用能力
2.2.1 自荐书评比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该活动检查学生自荐书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自荐书, 初步掌握自荐书写作技巧,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自荐书写作样式。
(2)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荐书评比活动。
2.2.2 口才培训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培训》要求, 使学生掌握运用普通话进行人际交流的技巧,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主要内容:通过演讲、说话、朗读等方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2.3 形体礼仪培训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与训练,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走姿, 初步掌握护士礼仪, 培养气质。
(2) 主要内容:主要进行形体和礼仪方面的训练。
2.2.4 沟通能力培训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与陌生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使其克服害羞、胆怯等心理, 能较为大放地与他人交流。
(2) 主要内容:训练学生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
2.2.5 应变能力培训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培养他们果敢、坚定、镇静的心理素质。
(2) 主要内容:处理突发事件或应对各种变化。
2.2.6 细节问题演练活动
(1)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 使学生认识到在职场竞争中往往在细节上取胜, 为人处事一定要注意细节, 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踏实的良好品格。
(2) 主要内容:细节内容训练。
2.3 第三模块———综合考查
2.3.1 形体礼仪展示
(1) 教学目标:通过展示, 充分体现学生受训的结果, 使每位学生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形体礼仪。
(2) 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按照方案展示自己的形体和礼仪。
2.3.2 口头表达展示
(1) 教学目标:通过展示,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 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熟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主要内容:口头表达展示。
2.3.3 操作技能展示
(1) 教学目标:通过展示, 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 在应聘时增强自身竞争力。
(2) 主要内容:专业技能操作, 主要包括整理床铺和输液。
2.3.4 模拟现场招聘
(1)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 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使其掌握应聘技巧, 提高就业竞争力。
(2) 主要内容:模拟招聘。
2.4 第四模块———实习与实践锻炼
(1)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 让学生了解人才市场的环境, 招聘的程序、流程等, 使其对人才市场有较全面的认识, 为将来就业作好准备。
(2) 主要内容:观摩人才市场, 与人才市场管理人员座谈。
3 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转变观念, 提高创新能力
德育教师要善于研究新问题、发现新情况, 关心、研究学生, 倾听学生的要求。在职业指导类课程教学中, 要改变纯理论性知识讲授的模式,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锻炼, 多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 多参加一些市场招聘、面试活动,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使学生真正获得提升和磨练。
3.2 追求实效, 避免流于形式
德育教学要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 按照模块合理安排理论课、活动课时间, 并责任到人, 狠抓落实。同时, 还要建立较完备的教学体系, 每完成一个模块就进行一次考核, 由课题组组长和任课教师担任考官, 按照评分标准逐一对学生的表现从书面和实践2个层面给予评定。所有模块完成后, 由课题组统一组织综合性活动, 通过活动,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表现自己的能力。经过对活动效果、能力表现、考题测试等方面评出学生综合分, 然后, 以单科成绩占60%、综合分占40%的比例评出学生就业指导课总成绩。这样客观对学生给予评价, 并指出其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便学生继续提高。
3.3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教师给予客观、公正、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既保护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要求学生予以改正, 师生关系融恰, 互动性强。因此, 要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环节, 这是决定职业指导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学生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自我, 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教学失败或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指导类课程,教学目标,实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谈玲华.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温树田.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黄力毅.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吴宝华.礼貌礼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债务重组案例 篇5
A公司为上市公司,拟进行破产重整。2010年2月,当地法院批准了公司的重整计划,对于超过10万元以上部分的普通债权,A公司按照12%的比例以现金进行清偿,并在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之日起3年内分3期清偿完毕,每年为一期,每期偿还1/3。破产重整方案中还规定,只有在A公司履行重整计划规定的偿债义务后,债权人才根据重整计划豁免其剩余债务,否则管理人或债权人有权要求终止重整计划,债权人在重整计划中所作的债权调整承诺也随之失效。A公司根据前述重整计划的安排,在2010年2月确认了约10亿元债务重组收益。
2010年年底,A公司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目前未能按照重整计划确定的第一期债务清偿时间和金额偿还债务。为了避免破产清算,公司一方面书面致函各相关债权人恳请延期偿还债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各债权人及相关部门的书面异议;另一方面正全力加大工作力度和加快工作进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相应资金偿付第一期债务。公司将根据事情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课程重组 篇6
一、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知识结构重组的意义
构成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的图形、文字、色彩, 同时还有诸如创意、构图、形式美等其他因素, 这些要素的组合之所以能体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创作者的知识体系进行打乱顺序再加以重新排列组合, 本质上是将他的平面设计思维模式进行优化处理, 进而激发出更好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众所周知, 艺术创造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而观念的更新则是对人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的革命。需要注意的是, 革命并非是对旧思想的彻底否定, 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 对已知设计理念进行二次改良。所谓的再造设计即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类, 把目前各种平面设计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细分和优化, 最终促使新事物的诞生。
教师在日常授课讲解时如借助于这一套再造设计理论将会大大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同时使得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养成独立思考的行为模式, 加强自身专业竞争力。其中, 对于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迅速地提高、强化自身的平面设计能力。借助于对学习者固有知识体系的再造和修复,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得学习者投入产出比达到新的高度。并且, 通过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改造和完善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 一味地强调对旧有知识体系的改造无法最大程度地提高设计能力, 其前提是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国外某著名平面设计大师以其对书籍的平面设计作品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将书本以3D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通过与周围环境物品诸如床头、沙发、灯具等的巧妙搭配, 不仅向人们传播了知识, 还关照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从而将书籍和阅读环境中的物品进行完美匹配, 使得观者一方面能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基本寓意, 另一方面还能领悟出他想阐述的更深层次的意味,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相得益彰。
这位创作者借助3D技术, 把设计思想和人体工程学两者相结合, 把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人们的期待完美融合, 看上去感觉并无特别之处, 实则恰到好处, 我们作为初学者, 很有必要好好领会这种手法。在此, 本人重申自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最基本的沟通和表现的方式, 通过多种设计方式结合各种符号、图片以及文字, 从而用来传达想法和讯息的视觉表现方式。但是, 平面设计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个人创新意识的展现, 倘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都是过时的, 又何谈什么创新意识呢?
二、知识结构重组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 平面设计往往分为市场调查、内容框架、设计理念、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等五大类。而这样的分类方式在整个学习课程中也划分为不同的授课方式。因此, 显而易见, 学习者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彼此分开的, 这就导致他们不懂如何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合理规划, 更不用说通过这些学到的知识来启发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了。以往的授课主要传授的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使即便有天赋的学生也很难脱颖而出, 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 但其无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融会贯通。因此, 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应更多地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其付诸实践的动力, 从而为平面设计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所谓科学的学习方式, 指的是对旧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改良和修复, 使之顺应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事半功倍, 学习进度大大加快, 还可以很好地巩固原先的知识体系, 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体系的双丰收。因此, 在平面设计的授业过程中, 教师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生们怎样“学习”, 从学习的源头修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对学生授课的具体细节上, 应根据当前时代形势, 理论结合实践, 把学生们固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修复和完善, 然后按照科学的划分方式以全新的形象和特征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每当学习完一个小结, 进行下一个小结的学习时, 就可以温故而知新, 将已学的知识和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讲, 这样一般可以使得学生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平面设计授课对授业者来说, 往往需要兼具设计、演讲、专业、风趣等多方面的讲课技巧, 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与否往往决定着学生们收获的大与小。因此, 在平面设计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市场调查、内容框架、设计理念、视觉元素和表现手法这五大类与其他诸如广告学、形象礼仪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进行巧妙的串讲, 这样不断可以让学习者借助已知的知识体系很容易地理解基础课程的主要思想, 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大大加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还巩固和强化了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全方位提升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在现实的讲授过程中, 教师们需要着重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纽带关系, 适当的课后练习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 还能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
笔者主张在平面设计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加大对五大要素的理解,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发散性思考, 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独出心裁的新作品。事实上,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往往都会收获颇丰。学生除了要完善和修复他们固有的知识体系以外, 还需要主动提升自我艺术设计理念的水平和素养。当然, 除了以上两点, 平时的业余时间也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涉猎, 建议学生们平时多上网搜寻相关资料, 多看海报、新闻和相关书籍, 借助于互联网等各种新媒体, 使自己不断从各个角度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唯有如此, 他们在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才能在脑海中孕育出新的理念和点子, 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到极致, 最终使得自身的平面设计综合能力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老师作为平面设计的授业者, 需要着重传达开拓创新的思维理念, 鼓励学生将自身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总之, 平面设计的学习过程是由众多小课程组合而成的一个大的整体, 而这些小课程都是互为联系, 不可或缺的。学生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又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教师决不能讲完了事、不闻不问, 而应因材施教, 注重个性化培养。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就一定能激发学生们的潜力, 使他们爆发出自己的创造能量。
三、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中将需要大量的有创意的平面设计作品, 具备这方面创新意识的人才将显得愈发宝贵, 但当前的大学教育并未能很好地顺应这一趋势。虽然通过短暂的大学四年时间的学习并不能造就这样杰出的人才, 但我们仍然相信通过完善和优化本科期间学生的知识体系, 是有利于激发他们失去已久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鉴赏力的。在此我建议,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 而是应该和实践相结合, 抛弃那些腐朽的旧观念, 鼓励开拓创新, 不落俗套, 改良旧有的固化思维体系, 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靳埭强.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3]杭间, 何洁, 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岁寒三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浅析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 篇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准则相关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下的债务重组有以下特点:
一是将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报。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享有的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二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新准则规定债务重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
二、债务重组对债务人的利弊
(一)债务重组对债务人之利
1. 增长收益,提高业绩
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可能获得两种收益。新准则规定对于债务重组账面价值与实际偿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公允价值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务的入账价值间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对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有些债务重组中,债务很可能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债务人将获得巨额收益。新准则施行以来,债务重组为许多ST、*ST公司带来巨额税前利润,使这些连续亏损的公司在短期内扭亏为盈。
2. 减少负债,减轻债务负担
债务问题常常是很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可通过支付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出让非现金资产、将债权转为股权等方式偿还债务。这些方式都使得债务人在没有承受过重的负担下清偿了债务,从而减少了企业负债,减轻了未来的偿债负担。
3. 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或不易变现的资产
债务重组还使得债务人在还债的同时盘活部分闲置资产或者使得不易变现的资产变现。在债务重组中,经双方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定,债务人可以用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这意味着用存货偿债可以增加存货的流动性,用固定资产偿债可以盘活部分闲置资产,用无形资产偿债可以使得不易变现的资产变现。
(二)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弊
1. 增加现金流量负担
一方面如前面所探讨,债务重组会给债务人带来可观的债务重组收益,显著增长企业税前利润,但是这些收益并不能实际增加债务人经营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增长的所得税支出却会实际减少债务人现金流量。所以债务重组虽然使债务人账面负担得以缓和,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债务人的税收负担,甚至很可能导致债务人现金流状况更加恶劣。
2. 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务困境
债务重组收益,只是债务人的一种偶然利得,只能作为“营业外收入”影响企业当期损益。债务人未来的发展并不能从债务重组中得到保证。债务重组只是让债务人在财务困境中有短暂的喘息机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企业。
3. 降低信用水平,增加信用危机
清偿债务是债务人的现实义务,如期偿还债务是企业信用的重要衡量标准。债务重组却使得债务人可以因财务困难等原因免偿部分债务。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债务重组,都会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负面效应。债务人信用水平的降低对以后融资产生极不利影响。
三、债务重组对债权人的利弊
(一)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利
1. 保证最大限度收回债权,避免破产清算中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债权人不愿进行债务重组,即使债务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相关处理过程也将持续很长时间,债权人收回债权可能会更加费时费力,结果也可能难以保证如数收回。债务重组能够保证债权人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避免破产清算中不必要的风险。
2. 减少资金占用量,加速资金周转
对债权人来讲,债务人如果不能如期偿还债务,这笔资金便形成了呆账。呆账过多将间接导致债权人流动资金不足,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可以收回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或有效的非货币性资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债权人拖欠货款而带来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激活呆账也提高了债权人资金的周转速度,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债务重组对债权人之弊
1. 产生债务重组损失,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根据新准则相关规定,债权人应就债务账面价值与实际收到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公允价值或修改条件后重组债务的入账价值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在债务人获得巨额债务重组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债权人发生了巨额的债务重组损失。多情况下债权人作出让步大都会牺牲本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加大财务风险
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可能将债权转换成股权,通过债务人后期分配利润的方式收回欠债;也可能采用修改偿债期限的方式,将即期债权转为远期债权,则债权人只能在几年后才能收回欠债。以上两种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能否按期如数收回相关债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人盈利能力的改变,而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债权人来讲这一改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债权人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
3. 导致资产虚列,影响资产质量
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这要求在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重组方式下,债权人必须以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股权的公允价值、修改条件后重组债权的公允价值入账。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并不成熟,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值得商榷。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可能是滞销产品,其公允价值很可能被高估;而股市波动,股价变幻,股权的公允价值也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修改条件后的重组债权能否按期如数收回不确定。所以债权人通过以上债务重组方式所获得的资产,其价值存在虚列的可能性,其质量也没有保证。
摘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债务问题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解决企业财务困境, 向企业提供再次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债务重组应运而生。本文就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相关规定探讨实施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债权人的利弊。
关键词:债务重组,债务人,债权人,利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李道俊, 企业债务重组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8 (12) :122.
[3]贾梅英,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负面效应[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01) :82-83.
课程重组 篇8
尽管鞍本重组真正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市场的质疑, 当前鞍本重组所面临的只是暂时性停滞, 它没有也不会改变成功重组的趋势和必然性。当然, 要让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确非易事, 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 以及鞍、本两大集团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切实有效协调和推进。
一、鞍本重组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一)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鞍本重组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8年以来,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在全球的蔓延,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钢铁产业出现急剧下滑走势。以鞍钢、本钢为例, 2008年, 鞍钢净利润较其上年减少60.32%, 本钢减少89.63%。2009年上半年, 鞍钢减少126.14%, 本钢减少189.6%。不难看出, 尽管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鞍钢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本钢。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鞍钢重组本钢的成本, 为鞍本实现实质性重组提供了良机。
(二) 全球性钢铁企业的并购浪潮要求鞍本联手合作
一般来说, 并购总是比新建钢铁厂合算。正因为如此, 全球钢铁业并购重组浪潮此起彼伏, 少数几个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优化、生厂规模巨大、产品竞争力更强的钢铁巨头应运而生。受其影响, 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优势逐渐被弱化, 尤其在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较被动地位, 国内一些钢铁企业还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国际钢铁巨头并购的目标。此种形势下, 国内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也热火朝天地展开。据统计, 2007年, 国内共发生了大小17起重组事件;2008, 由济钢、莱钢合并而成的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广钢和韶钢而成的广东钢铁集团公司、唐钢和邯钢重组而成的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挂牌, 武钢成功控股广西钢铁;2009年, 宝钢收购宁波钢铁, 首钢收购海鑫钢铁。一番并购重组后, 国内省级层面的大集团竞争格局己经基本形成, 国内钢铁企业竞争的重点也将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升级。
对同属东北钢铁集团区域、同在辽宁省内、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的鞍钢、本钢而言, 只有加快联合重组, 有效整合双方资产, 才能够有效应对来自海外钢铁巨头的并购重组, 并在国内钢铁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 鞍本成功重组能够使得多方共赢
鞍本重组的最终实现将会带来多方利益的共赢, 不仅有助于鞍钢、本钢本身的发展, 而且有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
1、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鞍钢、本钢都是我国钢铁产业排名前10的特大型企业, 不仅公司规模、综合实力相近, 而且在产品品种、销售区域等方面有重合。本钢的主要产品为热冷轧板, 鞍钢的主要产品也是热冷轧板;两大集团的战略重点都在东北、华东、华北三大地区。两大集团强强联合、真正实现资产和产品链的整合重组后, 不仅能由激烈竞争转为亲密合作, 而且能够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与资源共享。新集团所具有的强大规模效应, 还能推动集团内的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 并大幅提升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和品牌价值, 提高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2、有助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为此,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鞍钢、本钢都位于辽宁省境内, 而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大省份之一, 拥有较为丰富的铁矿资源, 临近煤炭产地, 有一定的水资源条件, 钢铁产业也是该省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如果鞍钢、本钢能够成功重组, 辽宁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会得到进一步的充分发挥, 也能带动整个东北地区钢铁企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节能减排, 进而推动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早日实现。
3、有助于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
自20世纪末至今, 国际钢铁巨头的集中度逐步上升。美国四家主要钢铁企业的生产份额从1999年的37%上升到了2003年的45.5%。米塔尔钢铁公司近几年的并购重组更是刺激了全球钢铁产业集中度的上升。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 而且持续走低, 2006年仅为29.4%。到2007年, 这一趋势终于得以扭转, 上涨幅为36.49%, 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该年实现的大小17起重组。可见, 并购重组有助于快速提升整个产业的集中度。
如果鞍钢、本钢能够实现实质性重组, 一个年产30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集团便会诞生, 国内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会随之提高。由于产业集中度低所导致的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资源消耗较高、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与上下游的谈判能力较弱等问题会逐步解决, 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会大幅改善和提高。
二、克服困难, 推进重组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 改变思路, 提高企业重组的内在驱动力
鞍本重组是典型的“拉郎配”。2005年, 在辽宁省国资委的主导和大力推动下, 鞍本钢铁集团挂牌成立, 鞍本重组的序幕就此拉开。但“拉郎配”在深度整合上遇到困难, 重组后双方并未进行真正合作。2007年, 鞍刚、本钢曾以鞍本集团名义共同组建了鞍本集团鞍凌公司, 但有资料显示, 本钢并未实质性参与该公司的运作, 该项目与本钢无任何关系。
强强联合重组中经常出现的不服气现象也直接影响着鞍本重组的进程。部分本钢人士认为, “如果按成立时间来看, 本钢比鞍钢还要早成立两年”, “我们不缺乏自己的发展计划”, “我们也是大公司, 并进去就成了人家的附属公司”。在这一情绪的直接影响下, 鞍本钢铁集团难以形成做大做强的合力, 两大集团也在各自加发展壮大的同时, 却越走越远。
由此, 推进鞍本重组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变“拉郎配”为企业主导, 由此提高鞍本两大集团自身的重组主动性、积极性。重组双方应深刻认识到, 重组是大势所趋, 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经之路。重组的早日实现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有利, 应积极主动推动本企业与对方企业早日实现实质性重组。
(二) 政府应对鞍本重组进行适当干预
曾经有人担心:以国企为主导的钢铁企业正在推动政府走上干预市场的重组之路。如果按照这种路数发展下去, 那钢铁行业就将在新形势下重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本文认为,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真正的竞争力是在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 但本次金融危机中, 中国政府带领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的事实证明, 一个高效率的国家经济, 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方向正确的引导, 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对于鞍本重组, 政府应正确引导和适当干预, 既要避免喧宾夺主、政府意志决定一切, 又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问题。
在鞍本重组涉及的两大集团中, 鞍钢是中央直属企业, 所得税交给财政部, 本钢是辽宁省本溪的市辖企业, 所得税交在当地, 且占本溪地方财政收入的60%多, 是本溪当之无愧的财政支柱。本溪自然舍不得将自己的财政支柱拱手让人, 也就不会主动推进鞍本实现实质性重组。对此, 中央政府应重视地方在行业整合中利益的得失, 从全局观念和地方利益两者统筹考虑并购重组的制度创新。要通过加快制定并出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 完善和落实重组后税收在地方的留存比例和分配主体不变, 并可考虑以重组前三年平均税收地方所得作基数, 一次性上浮3个百分点至10个百分点, 作为对地方的增量补偿。同时应妥善处理被重组企业的富余人员安排问题, 以打破僵局, 促进中央、地方、企业共同推进, 早日实现真正重组。
摘要:自2005年鞍本钢铁集团挂牌成立以来, 鞍本重组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市场的质疑。进入2010年, 认为鞍本重组已经失败的观点见诸报端。当前鞍本重组面临的只是暂时性停滞, 最终实现真正重组是大势所趋。而鞍本重组的早日实现需通过提升企业重组的内在驱动力、妥善解决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等予以推动。
关键词:鞍本重组,势在必行,振兴,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文魁, 张永伟.我国钢铁业发展走势及重组整合的可能性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 2009-03-25.
[2]、赫连志, 巍张星.我国钢铁企业战略重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6) .
[3]、肖祥飞.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7) .
课程重组 篇9
从2005年开始, 兰州市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打响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两个置换”即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为目标的“393”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运营体系, 使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 使兰州市90%的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 使90%的国有企业职工置换国有身份, 实现劳动关系的调整;使35户左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市场竞争力的三类企业, 通过实施依法破产或政策性破产, 彻底退出国有序列。去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两个置换”的主体任务, 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现了“遗留问题少, 解决问题多、实际效果好”的目标, 已经产生或正在产生“三大效应” (促进体制创新效应、促进社会进步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效应) , 这“三大效应”的呈现被国务院国资委称为国有企业“无震荡”改革的“兰州模式”。此次兰州市的改革通过资产重组整合了一批产业, 涉及装备制造、公用企业、金融、建材、化工、交通运输等10个行业。目前, 有231户企业完成改制, 有8.3万名职工的国有身份得到置换, 占改制企业和职工总数的96.3%和98.8%。此次兰州市百户企业资产重组采用的可选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国有企业股份化模式、企业并购模式、国有资产存量调整模式、外资参与资产重组模式、资产剥离模式、破产重组模式等。甘肃水泵厂是这次改革中实施破产的企业之一, 却在领导人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破产后重组的新路子, 成为这次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二、甘肃省水泵厂的破产重组新思路
甘肃水泵厂组建于1956年, 生产用地约7.9万平方米, 生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各类机电设备80台, 是我国水泵行业的骨干企业, 为省属国有二中型企业, 主要面向农村市场, 生产农用设备。计划经济时期, 主要根据政府安排定向生产, 该厂技术先进, 效益良好;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该厂产品单一, 缺乏竞争力, 生产经营逐年持续下滑, 效益越来越差, 流动资金缺乏, 亏损严重, 企业无力走出困境, 于2005年9月宣告破产。
企业破产后迅速完成“两个置换” (企业身份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 , 按照政策企业职工全部得到安置, 所欠职工工资全部兑现, 所有资产交由国资委管理, 并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管小组。土地、厂房、设备被暂时闲置, 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资产全面重组。为了盘活国有资产, 解决部分职工再就业问题, 监管小组决定谋求一条自身发展的出路, 他们利用原有资产再造“甘泵”, 成立了民营企业“甘肃水泵有限责任公司”, 实现了资产的自我重组, 经过深思熟虑和集思广益, 又决定按照工业园区的模式, “化厂为园”, 将原厂区打造成为一个产业聚集园区, 筑巢引凤, 引入企业进园发展。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监管小组处理好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自筹资金的方法, 对厂容厂貌, 周边环境, 厂房设备, 水暖电力等进行了必要的整修, 为引入客户做好了必要准备。在此基础上, 经过认真调研, 小组认为甘肃水泵厂毗邻兰石厂、兰通厂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 有相当一批为其配套的小型民营企业, 这些配套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 扩大厂房、场地和设备生产能力的需求比较急迫。对于他们, 甘泵厂的区位优势和互补条件相当明显。思路清晰了, 形势认清了, 监管小组一方面利用过去的协作、合作关系, 登门拜访这些厂家洽谈合作, 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条件带动另外一些企业进入“小区”。
经过多方努力, 监管小组已经先后引入了涉及机械、轻工、建材、商贸4个行业的16家企业以租赁经营的的方式入驻原甘肃水泵厂生产厂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主要有兰州科力机械研究所、甘肃水泵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西禹泵业有限公司, 兰州明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 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机械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聚集园区。目前, 原甘肃水泵厂厂区的厂房、设备、场地得到了充分利用, 年租金可达近百万元, 部分职工再就业问题也得到解决。根据这些企业的月平均产值, 预计年销售额约为1.5亿元, 工业销售产值比原甘肃水泵厂破产前最好的1995年的2100万, 提高近6倍多, 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解决就业人员422人 (不含已办理退休、退养手续人员) , 其中有137人是原甘肃水泵厂职工, 月人均收入达到800元以上。由于原企业职工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这部分职工重新就业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逐渐成为各企业的生产骨干, 经统计平均月收入达到千元左右。可见, 甘泵厂改制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企业破产资产价值得到体现。
三、案例分析
(一) “化厂为园”的意义
工业园区是指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区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 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 由于园区经济是地域化和产业集群集中化的有机结合, 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 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更专业化的企业分工与协作。
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聚集效应、窗口效应、辐射效应、专业化和社会化效应能大幅度地降低园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 有利于专业化的协作关系和构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有效载体, 是振兴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1) 聚集效应。
不同或相同类型的生产企业在工业园区的聚集都会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 从多方面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同行业和部门的聚集有利于开展专业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同种行业和部门的集聚则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共同生产要素供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这些优势的存在, 将进一步吸引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在园区内的聚集, 使产业链不断延长, 社会生产体系不断扩大。由于生产企业在园区内的集聚, 使得“集约使用土地, 集中服务设施, 集中生产配套”成为可能, 不但有利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
(2) 辐射效应。
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 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不断在园区发生聚集, 必将使各个工业园区成为区域创新源泉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通过示范作用和扩散作用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辐射效应,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 窗口效应。
对于区域外的投资商来说, 工业园区就是了解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最好窗口。在初期, 大部分区外投资商还处于观望状态, 当他们发现第一批入园企业获得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投资回报时, 必将蜂拥而至。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 工业园区是了解和学习先进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市场经营理念最便捷的窗口。
(4) 城市化效应。
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生产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 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并在空间上发生聚集, 而这两方面都是城市化的基本条件。生产和劳动力的集聚, 又将促进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房地产、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大增强了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5) 专业化和社会化效应。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有利于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由于集群内同类生产企业的激烈竞争, 使每个企业面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的激烈竞争, 这种压力促进了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迈进, 相当一批企业从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上下游配套的伙伴关系, 不仅降低成本, 而且促进了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改变了单个企业势单力薄、无力开发的被动局面, 优胜劣汰机制促使集群区形成内部规模效应, 几乎在每个集群区都产生了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由于社会化生产的推动, 从一个集群内的产品联盟、技术联盟扩展到地区间的产业联盟, 直至在更大范围在相关产业间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提高。
(6) 环境效应。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可以集中治理污染, 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为在世界上建立一种新的均衡、协调生产同时考虑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需求。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 可以有意识引导园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料, 建立起本地工业系统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网络。在形成本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共识的基础上, 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信息交流, 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能及时了解到相关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二) 甘泵厂“化厂为园”的SWOT分析
1.“化厂为园”的内部能力
(1) 优势 (strengths)
①品牌优势。企业破产时主要对实物资产进行了评估和清收, 而企业在数十年的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包括品牌、产品声誉、技术、资质等在内的无形资产, 并未纳入评估。原甘肃水泵厂作为全国水泵行业重点企业,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泵生产能力及水利机械的设计能力, 拥有一批重要的生产资质, 形成了以“甘泵”、“禾乐”为主的系列品牌, 其中凝聚了几代“甘泵人”的汗水和智慧, 这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 为甘泵厂的自我重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管理人员优势。监管小组组长由原水泵厂厂长担任, 其他多数也都是原厂领导班子成员, 他们以解决职工生活, 再造“甘泵”, 盘活国有资产, 造福百姓为己任。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旧的体制和模式已走到尽头, 在新的条件下, 要生存, 要发展, 必须冲破旧的观念束缚, 彻底改变观念。于是他们坚决创新, 不但实现了身份的置换, 同时实现了思想的置换, 目前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化厂为园”这一新思路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当中。
③区位优势。原甘肃省水泵厂位于兰州市西固区, 西固区是兰州市的工业聚集区, 交通便利。原厂生产用地约7.9万平方米, 生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若发展良好, 可以很容易收购厂区周围土地, 所以占地面积广, 有很好发展潜力, 能为进驻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 劣势 (weaknesses)
①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低。从原甘肃水泵厂的破产后企业的重组过程来看, 国有资产监管小组目的就是通过将原有厂区改造成为工业园区的形式来盘活企业原有资产。他们看到了厂区建立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 却对进入工业园区内企业间的产业协同与关联的聚集效应考虑的较少, 园区引入了涉及机械、轻工、建材、商贸4个行业的16家企业。思路还仅仅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观念上, 更多考虑的是客观环境的完善和修建, 以及筑巢引凤的初级发展。
②融资渠道不广阔。由于园区建设是自发形成的, 外部资金投入十分有限, 目前园区内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租赁资金;同时由于产业层次低以及社会信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园内诸多中小企业向银行直接融资难度较大。
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园区内都是中小型企业, 缺乏懂管理和精技术人才, 总体科技水平不高, 没有一个专门的学习机构或者研究机构作为支持体系, 员工总体教育水平和技术开发水平也不高。在技术和生产力之间没有建立起流畅通道。
④配套服务和设施跟不上。原甘泵厂改建的工业园区主要是聚集了中小型企业, 产业聚集度不高, 行业分散, 因此所要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是不同的。如果为这些企业都提供这些服务和设施的话, 成本会很高, 园区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园区产业积聚度不高, 导致园区内配套服务无法很到位, 而配套服务的不完善, 又大大降低了园区对新企业的吸引, 降低园区产业集群的进程。
2.“化厂为园”的外部环境
(1) 机会 (opportunities)
①政府的政策支持。由于兰州市国企改革过程中还没有出现“化厂为园”的先例, 所以之前还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这次甘肃省水泵厂“化厂为园”的成功, 给了兰州市国资委很大的启示, 并受到了重视, 兰州市国资委正在为此商讨新的政策, 希望为其充分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②吸引其他相关企业的加入。目前, 园区建设基本布入正轨, 尤其是环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 园区各企业也在迅速发展, 这为吸引其他企业加入园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 威胁 (threats)
①竞争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少发展良好的工业园区, 而甘泵厂园区内目前还都只是中小型企业集群, 且处于建立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建立起主力产业及其产业链, 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②市场增长较慢。目前园区内企业产品市场还主要局限在甘肃省, 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打开国内市场, 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三) 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考
工业园区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建设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园区, 或者说是应基于产业集群导向发展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基于产业集群导向发展工业园区, 通过在园区内建设起一个或数个产业集群, 区内企业将具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 从而能较好地在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建立起彼此间基于信任与合作的非正式联盟。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 最终实现提高整个区域竞争力的目标。同时, 关联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又推动着工业园区企业的创新, 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自强化机制”。提升工业园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工业园区内能否形成产业集群。
随着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 除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外, 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越来越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当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地缘上聚集后, 可以沿着生产链进行深度分工, 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单独生产无法获得的规模经济。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联合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解决了单独投资时所面临的不经济问题。此外, 产业集群的形成将能够吸引大量的供应商和用户, 并且形成专门人才市场。产业集群的形成, 也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援助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针对特定产业发展的需要, 创造适宜于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从企业和大学、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来看, 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诱导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和专门人才培养的扩大, 从而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外部知识资源。从根本上来讲,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虽然集群内部的企业在单个意义上并非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所有的企业都按专业化原则构建核心竞争力, 将这些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后, 就获得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所以说原甘泵厂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基于产业集群为导向的特色工业园区。
对于“化厂为园”的发展战略, 笔者引用波特的相关理论, 波特的五力竞争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任何行业中,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 竞争的规则都包括在五种竞争力量内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替代品的竞争,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波特认为, 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 蕴涵着三种成功战略思想, 这三种思想是:
(1) 总成本领先战略:该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 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 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2) 差异化战略:该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 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3) 专一战略:该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 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差异化, 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低成本, 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平均水平, 这些优势也能保护公司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但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市场, 也必然地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为代价的关系。
原甘肃省水泵厂是国家骨干企业, 拥有成熟的技术、产业品牌、企业声誉, 熟练员工等优势和资产, 主要顾客是面向农民, 在企业破产后也成功有效的进行了破产重组。结合各方面特点分析, 笔者认为应选用专一战略的思想, 建立一个以生产水泵为主导产业的供应链的企业集群, 确立以甘肃省水泵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 建立相关的上下游企业, 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从而达到规模经济, 打造园区特色。为园区的发展, 笔者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制定产业导向。产业导向的制定必须在深入调查, 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产业特性、区位条件、市场发展、人才资源和政策措施等影响园区集群崛起的多元化因素, 而不能脱离本地现实, 否则, 不仅是无益于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 甚至将扼杀本地集群发展的可能性。
2.扶持中心企业, 建立筛选机制。招商引资过程中, 应重点扶持水泵业产业链中的中心企业, 加大引导和协助力度, 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把中心企业做强, 企业群做大, 把产业链拉长, 完善产业体系。积极发挥小区内整体效应, 打造中心品牌, 营造竞争优势, 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园区产业竞争力打下基础。并且在园区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也就是说并不是哪个企业想进入园区就能进入, 而是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顿项目, 对新进园区的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
3.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生产配套设施。园区管理机构应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 打破园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产环境。
4.建立企业文化和企业科研学习机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 积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生产力的发展。科研和学习机构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还可以逐渐提高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 为企业提供长远的发展力量。
5.考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中的企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园区企业可以共同配备治污排污的设备, 加强企业之间废料再利用信息、清洁生产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信息等的交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结论
工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探索性组织模式,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工业园区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甘肃水泵厂破产重组后的“化厂为园”的做法成为此次兰州市国企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形式, 我们看到了这一形式的成绩和发展前景, 也看到了其中的很多不足, 同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出需求。本文只是作者理论上可行的分析, 真正的将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霞, 鲁德银, 蔡根女.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探讨[J].技术与产业化, 2004, (11) , 总第100期.
[2]周耀根.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 2006.
[3]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2004, 24 (4) .
[4]张小勇.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演化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徽师范大学, 2006.
[5]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动态, 2003, (3) .
[6]龚世文.山东省纺织业集群式发展战略SWOT分析[J].企业经济, 2007, (2) .
[7]蔡宁, 杨闩柱.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 .
[8]任登峰.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