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2024-07-27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共12篇)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学生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 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 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科学课程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与体验,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生活, 亲近科学, 体验科技, 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中增长知识, 开发创造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 才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实践中, 作为科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每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教师要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激发思维, 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

在教学五年级《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 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家种植绿豆种子, 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观察, 并做好记录。当我在课堂上提出“在种植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时, 由于学生已有了真实体验的基础, 因此提出了许多相关问题, 主要集中在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同时种下的种子会长得不一样大不、怎样才能让种子长得更快等问题上。针对这些些问题, 我们可以把教室转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讨论区, 让学生自由讨论。因为学生的问题都是他们用现有的知识与观点无法说明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 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不满足, 从而有了想弄明白的欲望。这种学习欲望就是学习的动力, 能激发积极的部分。因此必须在学习之初为学生创设难以解释的情境, 而生活化的情境是他们充分接触了具体事物以后产生的。

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平时很喜欢喝冰糖水, 可是冰糖要完全溶解需要很长时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 让我快一点喝到糖水呢?”冲糖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 学生马上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给我出了主意:“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使冰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冰糖砸碎再放进水里, 会快一些。”———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 不但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反而觉得与他们非常的亲近, 对设计实验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2 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课中有很多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 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教科书、图片、课外读物、来自媒体的信息、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科学实验仪器等等。

在教学中, 匀学的实验仪器有时候是必要的, 但是实验室中的科学仪器并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因此,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牛奶盒、汽水瓶、吸管、包装箱、泡沫塑料甚至一枚扣子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 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学生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小玻璃瓶和透明塑料吸管, 而并非实验室中的烧瓶和玻璃管。如此一来既为我节省了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 又不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而且便于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情况。

学生的学习探究不应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学中如果局限于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常见易得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 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这有利于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不断增加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课外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 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相结合, 让这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 学习了《奇妙的指纹》以后, 我设计了一份家庭指纹档案, 让学生将自己的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指纹全部拓印下来进行比对研究, 学生对这项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都欣然接受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 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豆油、醋、酒等液体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做铺垫, 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很容易并且愿意去完成。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久而久之, 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对生活化的科学的探究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形成一个奶性循环。

综上所述,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 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生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 利用熟悉的材料, 获得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 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因而我们要上好科学课, 应该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 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探究材料的生活化, 课外研究的生活化。只有扎根于生活, 科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融入生活,体验科学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

[2]马克思, 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2

——升华和凝华教学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科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和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验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会用已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感受科学原来是这么亲近,体验一种学习的成就感。而且,现在的科学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作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星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现在的科学课程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与教学的主人翁意识。所以,现在的教师和学生不能外在于课程,成为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者,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以及知识在生活中的成功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结论。下列案例就是注重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注重主动思维、大胆参与的一个例证。

二、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升华和凝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这四种物态变化,学生对于物态变化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并没有前面四种物态变化常见,而且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思维障碍。所以这节课我就先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先复习前四种物态,复习四种物态变化分别是从什么状态到什么状态,是吸热还是放热,然后自然引出从问题“固态直接到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到固态可以吗?”先让学生猜测,引起学生寻找答案的兴趣和主动性,然后就能主动的来探究。因为这是一节理论与身边自然现象紧密联系的课,所以这节课就从学生设计实验入手,在碘升华和凝华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发现碘的物态变化规律。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时,锻炼学生从生活实际事例抽象出理论模型的能力。的在六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解释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注重学生用已有的六种物态变化知识利用冰箱为载体来模拟设计一些自然现象,锻炼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以及拉近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同时也巩固了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种物态变化,现在请大家来回忆以下这四种物态变化分别是从什么状态到什么状态,是吸热还是放热。生: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师:(课件演示)那我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能不能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变成固态?

(许多学生都很肯定地回答能,看来,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不过估计只限于书本,没有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说明:由复习旧知识引入本节课的重点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敢于作出猜想的胆量)

(二)新课教学

师:大家都说能,到底行不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我们就用实验去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演示实验)(演示课件:介绍实验仪器和药品)师:这是一个烧杯,放上少量碘粒(固态),烧杯上放一个烧瓶,我现在用酒精灯加热,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碘会没了,有的说会有蒸气产生。)(对烧杯进行加热)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瓶中的情况,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了紫色的气体。(教师和同学都给予肯定)师:那你有没有看见有液态的碘产生呢? 生:没有。

师:那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碘可以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师:我们再把酒精灯移去,再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移去酒精灯,将烧瓶拿到下面让学生看烧瓶底部)(很多学生都说看到了紫色的亮晶晶的东西)师:这些东西是什么? 生:碘固体。

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看到液态的碘吗?说明了什么? 生:碘也可以直接从气态变回固态。

(说明:这些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现象的能力)师:从我们刚才的实验现象中,我们知道物质是能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也能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我们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把物质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课件演示,并板书)

师:从刚才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升华需要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 生:是吸热,因为我们用酒精灯加热。(教师加以表扬)师:那么凝华就正好相反,要放热。(板书)

(说明:该问题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学生讨论,回答)(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生活事例,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生: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钨丝先发生升华,后发生了凝华。(表扬)生:樟脑丸放久了就会变小,因为发生了升华。(表扬)生: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冰发生了升华。(表扬)

师:冰我们在平时看得比较多的是先熔化再汽化,那冰冻的衣服为什么会直接升华呢?

生:因为太冷,温度低于0℃就不会熔化,但衣服还是会干,说明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说明:此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生:冬天霜也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生:不可以先液化再凝固吗?

生:冬天夜里温度低于0℃,当然不能出现液态的水了。(通过学生的辩论,让他们更加从理论上把握霜的形成)(课件展示另外的升华现象及图片)

师:在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雾凇是一根根和松针一样的冰,出现在比较高的树枝上。生: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

师:雾凇的形成原理和霜一样,但是霜很常见,雾凇为什么不常见?

(问题有一定难度,允许讨论,学生议论纷纷,非常愿意接受问题的挑战)生:因为近地面水蒸气含量高,高的树枝周围水蒸气含量少。

(说明:此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考虑问题应从什么角度分析)

师:固体升华要吸热,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这样的例子大家遇到过吗?(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很难回答,所以作提示:英语晚会我们制造舞台效果的烟雾。)(经提示,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说是干冰)

师:请同学们阅读干冰的一段介绍,然后思考干冰为什么能“呼风唤雨”,干冰在制冷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水蒸气又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学生阅读,思考,可做讨论)(说明:此段阅读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从材料当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生:干冰先升华,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于是就形成了降雨。(该同学语言清晰,回答正确,同学老师都给予高度评价)

师:干冰可以用来人工降雨,那舞台效果中的烟雾有是怎么用干冰制造出来的呢? 生: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所以就形成烟雾。(由于回答错误,学生笑。给予鼓励)

师:二氧化碳气体我们能看见吗?所以烟雾不是二氧化碳,那是什么呢? 生:是小水珠。

师:那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师:水蒸气为什么会遇冷?

生:干冰升华吸收了大量的热造成的。

师:现在大家应该很明白了吧。再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舞台烟雾怎么形成的。生:干冰升华吸收了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烟雾。

(说明: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来降低难度,易于思考,然后在综合)师:干冰可以用来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烟雾效果,还可以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六种物态变化。哪几种是放热的,哪几种是吸热的? 生: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师:接下来用这六种物态变化来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云、雨、雪、雾、露、霜。(展示图片)这六种自然现象都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生:水蒸气。

师:先看云、雨形成的录象,然后看示意图,来解释云雨的形成。

学生讨论之后,总结: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到高空遇冷后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聚集成云,当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课件演示:水蒸气液化形成云雨。)师:再请大家来说说雪是怎么形成的。

生:当高空的温度很低时,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再凝固成雪。(课件演示:水蒸气先液化,再凝固成雪)师:露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上形成露。

(课件演示:水蒸气液化形成露)

师:霜的形成我们之前就说过了,请大家思考,露和霜都是夜间温度降低形成的,那什么情况下形成霜,什么情况下形成露呢? 生:霜的形成比露的形成温度更加低。师:雾又怎么形成的呢?

生:在没有风时,温暖气流(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师:雾的形成还需要有有尘埃,所以大气污染会使雾日增多。有雾时,地面附近的能见度降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较浓时,高速公路和机场都要关闭。(说明:进行环境教育)

师:你能够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和霜吗?请叙述具体的方法。

(说明:进行课外探究,利用以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模拟制造一些自然现象,训练逆向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说方法。(学生讨论异常热烈,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生:将一个瓶子放入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将瓶子拿出来,过一会儿,瓶壁上有一层小水珠,露就制造出来了。

生:将冰箱门打开,过一会儿,冰箱内壁上就会出现一层露珠。(学生反响强烈,这样太浪费电啦)(教师鼓励,想法不错)生:将冰箱们一打开,就有雾出现了。(教师表扬:很好,生活经验丰富)生: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东西,表面就会出现雾。(教师加以表扬)生:将盘子放入冷冻室,过一阵子表面出现了一层霜。(教师加以表扬)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同时也用六种物态变化解释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

四、课后反思

升华和凝华和另四种物态变化比起来要抽象一些,生活中不是很常见,学生较陌生,所以不能先给出概念,而采用先猜测,然后用实验来证明,这样学生就会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而且也符合认知过程。学生在用已学的六种物态变化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能比较好的表达。在后面用冰箱制造常见自然现象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学生能结合实际生活和知识原理来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发言,不知不觉中学生觉得知识原来和生活是多么的贴近。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3

“秋冻”看似简单,如何“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也大有学问。

古话说,“冻九捂四”指的是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不要急于减少衣服,不妨捂一捂;相反到了9月不必急于增加衣服,不妨冻一冻。“秋冻”可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过渡到秋凉,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这样的防寒锻炼帮助人体的抗御机能更加稳固,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初秋,暑热未消,还时不时地有几场“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在夏末秋初开始“秋冻”才能自然过渡到对秋凉和冬寒的机体调节,增强抗病能力。

在日夜温差变化不是很大的初秋,无须急忙加衣,“冻一下”无妨,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但是夜间入睡一定要注意盖好被子。秋天夜晚的寒气与夏夜的凉爽不同,人体在睡眠状态容易感受风寒。

在日夜温差变化较大的晚秋则切勿盲目受冻。晚秋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一味强求“秋冻”,不但对健康无益还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时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

防寒锻炼注重合理、适时、健康

就人体而言,青壮年包括体质较好的老年人和小孩最好不要早添厚衣,这样有利于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抵抗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差,遇冷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不宜进行“秋冻”,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者。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

“秋冻”不仅停留在穿衣上,适当锻炼对增强体质极有好处。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要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防寒气通过排汗而扩张的表皮毛孔进入人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如果决定进行冷水浴锻炼,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刘晓晔)

阳消阴长和调摄

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天气以湿气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被称为“多事之秋”。

秋分之后,由于雨水渐少,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此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梨、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因此秋季养生应注重一个“和”字,包括对精神意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的调摄。此外,秋季要注意顺应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4

由CODATA美国委员会 (U.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ODATA) 、国际科学组织委员会 (Board 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美国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 、CODATA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美科学数据合作圆桌会议” (U.S.–China Roundtable on Scientific Data Cooperation) 于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USA) 举行。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合作”是圆桌会议的主题。CODATA美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美国三院国际科技信息计划部主任Paul F.Uhlir教授和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郭华东秘书长共同主持了大会, 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专题讨论、讨论汇报和未来合作展望三部分进行。

健康和生物医药专题是参加人数最多、讨论最活跃的专题领域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和西北环境卫生与健康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该领域的研讨交流, 并就如何在该领域深入开展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健康和生物医药讨论组认为双方可以从学术到政府多层面启动科学数据共享合作的工作, 协商解决各层次数据共享的阻碍, 并选择特定学科领域进行数据标准化和互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合作。建议在CODATA设立双边合作工作组, 解决双边合作中面临的各种政策问题和技术问题, 并在CODATA框架下探索生物医学合作模式。目前将围绕神经影像、生物信息 (基因信息) 、疾病预防和中医研究等科学数据进行合作研究, 并探讨已建设数据的互操作等问题, 同时建议在继续诚信对话的基础上启动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 以及把合作从学术领域推进到政府层面。合作目标还包括共同研制系列规范、创建网络协同工作环境等。远景目标之一则是基于上述工作创建面向全球服务的高级生物医学共享网络。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和游戏化 篇5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生活化是指科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情境中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他们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感知和依靠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是在与事物的互动中发现、理解、感受科学的奥秘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科学活动内容生活化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更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内容,才是幼儿容易理解接受和感兴趣的,幼儿才会对科学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真正主动地去操作、去探究,才能用心去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从而体验和领悟到科学的无所不在。

2、科学活动材料的生活化

材料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及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常见的、熟悉的材料,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观察、体验、探索和发现中学习。例如:《磁铁的秘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硬币、铁钉、钥匙等、积木、玩具等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寻找磁铁的好朋友,从中获得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经验。

3、科学活动过程的生活化

活动过程的生活化就是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境入手,在生活中寻找、运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例如:“磁铁找朋友”就是一个情境,教师并不断的提出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磁铁的好朋友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是磁铁的好朋友?”等,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寻找、在活动室内寻找,就是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并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以拓宽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经验。

4、探索时间的生活化。

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一次或几次集体科学活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一段时间内的不断探索,包括幼儿前期经验的回顾,相关资料的收集,集体中的共同探索,后期的感悟反馈。许多教师活动设计后都有活动延伸,延伸的内容就是后续的进一步探索或生成。例如,科学活动《有用的尾巴》,目的是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和用途,活动后又生成了《动物的脚印》—《动物的保护色》—《和动物交朋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内容的探索决不是一节或两节活动所能完成的,是需要教师和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共同的探索和研究。

5、探索手段的生活化

探索手段也不只限于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教师要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幼儿还可以通过书籍、电脑、询问周围的人、同伴学习等多种途径获得相关知识,教师、孩子和家长也可以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共同制作主题墙、宣传板等在幼儿园内展示,孩子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能激发幼儿的科学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幼儿的科学教育只有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活动材料的游戏化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提供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玩一玩、摸一摸、动一动中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例如:《弹弹弹》在材料的提供上大多是幼儿可以进行游戏的皮球、拉力器、皮筋、弹力球等,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运用拉一拉、拍一拍、压一压、捏一捏的方法来感受物体的弹性。

2.活动过程的游戏化

游戏的内容形式非常丰富,以游戏来组织科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在科学活动中,以游戏情境导入,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例如:《磁铁的秘密》开始,教师设计了一个“钓鱼”游戏,引发幼儿思考:用磁铁做的钓鱼竿能钓到小鱼吗?给孩子以悬念,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化的方式将一些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具体化,帮助孩子去理解、感受并认识,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例如:科学活动《找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让孩子去认识、去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教师把空气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请小朋友猜一猜袋子里的神奇宝宝是谁?并告诉幼儿空气在和小朋友捉迷藏呢,它就藏在我们的周围,请小朋友拿着塑料袋子去找吧,并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在哪儿找到空气的。孩子就是在这样游戏的情境中快乐自主的寻找着空气,从而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把生活融入科学教学中 篇6

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

二、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

三、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教师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观察自己班级蔬菜基地开花植物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蔬菜基地是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关注的一个地方,观察研究这些开花的蔬菜,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实验、观察教学让学生“一周早知道”

教师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放在首位,将下周要教学的内容、要做的实验、要准备的材料,以及实验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早知道”,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去收集实验材料、去模拟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如六年级关于“月相”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我们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月相。几个月后,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月相》时,学生早已积累了月相变化的资料。

五、让生活与科学紧密相连

杜威教育哲学的著名观点就是“从做中学”,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因而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陶行知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生活中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的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懂得了方法,这是老师仅利用课堂无数次的讲解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换句话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也在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小科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我常常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如我在教授有关岩石的知识,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第一次认真地观察岩石还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学习之前,我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岩石,同时向学生描述了我为了收集不同的岩石跑了很多不同的采集地,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及时提问:“你们在这些岩石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 我接着提问:“关于岩石,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回答也是不尽相同。

然后具有同样兴趣的学生便三五一组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研究小组,积极地投入到对所提问题的探索中来。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会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方案的可行性等。几天以后,学生基本上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互联网查询,可以查阅资料,可以实地考察,还可以向父母及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其中一个小组想要解决的是岩石的形状是否与采集地有关,他们利用节假日,与父母一起到不同的地点考察和采集标本,经过观察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采集地,岩石的形状确实不一样。学生对自己的发现也会存在怀疑态度,这时我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寻找到的答案设计实验证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学习融入生活,而学校的课堂则是我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交流、汇报,通过学生的讲解,我发现此时此刻他们就是一个“小老师”,而我反而是一个学生了。

通过课堂与生活的接轨,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学习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学习就是生活,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7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小学科学的课堂情境,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引入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特别小,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感觉到非常困难,若是采用合理的情境,就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同时科学知识非常的抽象难懂,在情境学习中学生能够明确科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教师营造生活化的科学成就能够发挥其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科学的学习。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程时,学生根本就不能理解静电是什么概念,这个时候教师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多媒体室照观看大变北极熊的魔术,在人的头发上摩擦一些普通的玩具熊,他们就会出主动的吸引一些小泡沫,玩具熊就变得雪白了,学生就会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提升学习兴趣,积极地开展讨论,最终在视频的帮助之下认识到静电的概念。

二、使用生活化学习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实验,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实验材料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使用的材料增强生活化教学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材料要求教师尽量从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用品,比如透明吸管小玻璃瓶等,这样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认识到这些物品的重要性。教师所使用的生活的材料,要跳出专业实验器材的范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材料内容。由于小学科学涉及到的材料非常的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尝试着替换科学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这样能够拓展教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静电摩擦实验时,由于实验中所使用的是学生的小尺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其他的尝试, 有的学生就会试着说用筷子试一试,还有的学生就会将自己的笔拿出来试一试,这样就无形之中拓展了的实验材料的内容。

三、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学习科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尝试让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生活化资源,可以反过来推动科学的教学。只要合理地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就可以对科学教学,直接起到推动作用。在科学课堂上,使用生活化的材料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密切地关注生活的现象。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尽量的进行生活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增强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观察我们身边的材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家里面带来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发卡、钥匙、抹布、玻璃、玻璃,泡沫等,学生准备各式各样的生活物品,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观察不同物品的属性以及特点,认识到材料属性对于用途的影响。

四、探究生活化教学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增强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勇敢地借助生活化的问题,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在解决问题中寻求真理。教师要掌握生活化问题探究的方法,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落时,适时地引入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小组的结果联系在一起,从而认识到认识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液体作为教学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探究应用的这些是否会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入几个非常普通,但是又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可乐牛奶、酒、醋。让学生亲自动手将装满冷水的烧水壶加热之后,分别放入这些液体,将水壶加热之后观察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教师还可以进行生活问题的提问: 在超市买矿泉水的时候认真观察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矿泉水几乎都没有装满,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包装呢?学生在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之后就会明确而热胀冷缩的原理及适用条件,意识到差不多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

五、进行生活化课下作业

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在亲自探究实践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积极的响应各种探究活动,明确科学的社会发展历程。在课堂学习之后,在布置作业阶段也要体现生活化教学的原则。教师尽量选择科学的探究活动作为课下的作业,而不是进行纸上作业。例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生活中处处寻找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惯, 以及蜗牛对居住场所的要求。在课堂上组成员一起汇报探究的成果,在对比中观察哪个小组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全面。教师这样的课下作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在课余时间对蜗牛进行了解和观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实际与科学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认识到生活化的科学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漫长的准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引入生活化的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将生活和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研究的成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的发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探索已经是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勇敢地将科学知识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使用生活化学习材料,并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探究生活化教学问题,拉近和科学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科学亦生活教学也有道 篇8

与幼儿的生活融是指选材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学到的知识也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再鼓励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拿到班上来讨论, 生成新的课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这样互相融合才能算是很好地“融”了。比如《认识镜子》:镜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的, 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这种选材就贴近幼儿的生活, 激发孩子们探索身边事物的兴趣。当他们看到哈哈镜, 发现镜子在日光的反射下会发出光时, 便是要生成新的科学探索对象了……这样既了解了贴近幼儿生活的事物, 又拓展了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与各领域融是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在教学中一条基本的、重要的原则。每一节科学活动都会有不同领域的渗透, 这样既是有利于幼儿知识点的掌握, 也注重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纲要》中叶明确指出: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比如在认识木制品时, 我们会提醒幼儿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植树造林, 培养他们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认识小乌龟时, 我们会一起唱小小乌龟爬山坡, 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在学习动物运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时, 我们结合故事《聪明的小猪》来进行教学, 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保护色的含意和对动物们生存的重要性。

与家庭融其实是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家园合作。《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科学活动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有的活动需要家长在课前带孩子进行认知储备或实验探索;有的活动在活动过后需要家长引导孩子继续去认识、寻找、搜集;有的活动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 才能获得知识的体验。比如在认识家用电器时, 请孩子们找找家里哪些东西要用电;在进行了《有趣的影子》活动之后, 我们请家长带孩子玩手影游戏;在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这一现象中, 需要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观察、记录, 才能让孩子们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这样, 孩子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有趣的探索过程, 更加能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

另外一个感悟是科学活动要讲究一个“活”字。“活”是指地点活、方法活、途径活。

科学活动往往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活动中, 或指定的地方, 小朋友一旦离开了这儿, 科学活动便结束了,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科学活动要注重“地点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活动室里、走廊里、寝室里、卫生间里、操场上到处都是科学的课堂, 切不可拘于一室而失去了许多进行科学认知的时机和事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如:在寝室, 孩子们懂得了紫外线的作用、睡眠的最佳姿势, 比较过鞋子的大小、衣服上的数字;在走廊里孩子们认识了升降机、消防栓、餐车、中二班的超市、中三班的菜场……在操场上我们看过风筝、滑翔伞、受伤的小鸟, 聊过晒太阳补钙、鞋子的左右、跷跷板的秘密……这些都是激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的好时机和好地点, 如果我们利用得好, 便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方法活”是指教师本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的根本理念, 运用灵活的方法、灵活地组织活、灵活地应答。这其中要特别指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是科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变魔术、猜谜语、百宝箱、神奇袋、躲猫猫等。能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 动手动脑, 探究问题, 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种植活动中种黄豆;在语言活动中, 听《黄豆爷爷找宝宝的故事》, 找各种各样的豆制品, 品尝香香的黄豆和黄豆制品, 了解他们的营养成分和对小朋友身体健康生长的好处。这就体现了科学活动中的“途径活”。主题墙上各种各样的主题内容, 自然角里发生的新事、趣事, 区域活动中的沙堆寻宝、小小赛车手、会翻筋斗的小胶囊、看谁滑得快, 都是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最佳途径。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9

笔者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 结合教材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科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问题中感受身边的科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问题来自于生活。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发现和提出问题, 是科学课标对小学阶段提出的具体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我注重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科学的存在。例如:在教学《玩具里的科学》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这一环节中, 在学生体验玩具的乐趣和描述玩具的特点之后, 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慢慢从玩具转移向其他方面, 我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其中有个孩子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我用木棍搅水, 从一个方向换向另一个方向时, 很费力?”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 已经很好地把身边发生的事与科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我鼓励了这个学生, 在他的启发下, 孩子们又陆续提出“为什么小草的叶子不沾水?”“为什么皮球一拍就会弹起来?”“大轮子的自行车和小轮子的自行车一起走, 为什么大轮的自行车行进的过程中蹬得慢, 小轮子的车子要蹬很快?”我惊异于学生的提问, 三年级的孩子能竟提出这样深奥的问题。我问了那个提出自行车轮子问题的孩子,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孩子回答我说:“这是因为爸爸骑了大轮自行车, 妈妈骑了小轮自行车, 他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观察到的, 但不知道是为什么。”孩子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 合理利用孩子的这份好奇心, 鼓励他们提出与周围事物相关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抓住教学时机, 感受身体中的科学

我们的身体中有科学吗?有, 只是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在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中, 就告诉了我们许多身体中的科学。在教学中, 我抓住这一时机, 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我们的身体》一课中, 通过观察我们的手、眼、耳、鼻、舌、牙等器官, 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了解到:手之所以可以这么灵活是由于手由很多小关节组成的缘故;睫毛有抵挡灰尘的作用;耳朵中的耳郭只是耳的一部分, 负责收集声音的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发出惊诧的声音, 他们告诉我:身体中的科学太神奇了。

在《骨骼》、《关节》、《肌肉》几课的教学中, 学生们更充分地感受到了身体中的科学:在《骨骼》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身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身体的骨骼有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和运动的作用;在《关节》的教学中, 学生了解到了人体的六大关节, 认识了关节的活动方式, 知道了如何使我们的关节更灵活;在《肌肉》一课的学习中, 学生了解了人体比较重要的肌肉名称, 肌肉拉伤后如何正确处理。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了解了我们身体的科学, 孩子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学中我始终结合孩子自己的身体进行:比如说在教学《关节》和《肌肉》时, 我组织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一说关节的名称, 小组内互相指认身体中的重要肌肉及其名称。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抓住时机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科学学习的价值在于,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在实际教学中, 我始终把这一理念贯穿在课堂中。每次在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束之后, 我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把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 学生掌握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知识。针对这一知识点,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冬天在装暖气片的时候, 为什么把暖气片装在墙面的底部?当我把墙面底部装有暖气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时, 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 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回答:是由于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原因。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更紧密地与生活联系起来, 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个道理?”学生开动脑筋又想到了:厨房里的抽油烟机要安置在灶台的上方;夏天开空调时, 空调的吹风口要向上, 这样吹出的冷风会快速下沉, 使整个房间凉快起来……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体会到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科学教学和健康生活 篇10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生活化

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早昭示了教育的生活的意义,认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1],要求“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主张教育的内容要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要以儿童的主体活动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法活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2]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生活处处皆科学”,生活是科学的本源与归宿,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科学源于生活,另一方面科学服务于生活,是生活的工具。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充分生活这个大舞台,开展好科学教学。

一、生活是科学教学之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实施有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科学兴趣。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比较水的多少》教学,首先,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眼展开对话:“生活中,我们每天要喝很多水,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平常在家里都喝什么水?”这是学生生活中的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住了:“烧的开水。”“买的矿泉水。”………我又问:“同学们外出春游时,往往要带上矿泉水,接下来我们就来分组制作矿泉水———给三个形状、大小、高矮不相同的塑料瓶灌满水并标价。”“制作矿泉水”的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灌水、标价。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根据水的多少来“标价”。到底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呢?自然引出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既增加了科学的生活气息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同学们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对科学的神秘感。

2. 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教学,体验科学过程。

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教学,设置和生活有关的探究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培养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水和水蒸气》时,针对生活中常见的“下雨后我们常常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了”现象,我提出了探究问题:“这些水到哪里去了?”接下来引导学生推测:可能到泥土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蒸发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烧开水或晒衣服等经验进行一些实验探究,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一:液态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继续设置问题:“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你有什么想法吗?这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烧开水或晒衣服等经验进行先预测,然后设计实验并开展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二:水在加热、太阳晒或风吹等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行猜测分析、设计并开展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步骤,同时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教学,学生认识到: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路面积水的变化”里还蕴含着这么多的科学知识,真正体会到生活中有科学,科学来自于生活。

3. 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养成科学意识。

课堂教学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探案活动不能很好地开展,因此可以将科学主题通过作业的形式拓展到课堂外的山村、田野、池塘、公园等。同时通过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从而合理地生活。如通过学习完《食物》单元后,可以布置学生去调查多种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并树立正确的购物习惯,养成科学的意识。

二、生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回归

1. 拓展延伸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提高科学能力。

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将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科学能力。如在学完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把固体放到水里》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比赛活动:看哪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混在一起的米和稻壳分开来。为了取胜,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一粒一粒捡,有的用嘴吹,有的用筛子筛,有的米和稻壳放进水里把稻壳漾掉。显然最后一种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洗米的方法。这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比赛环节,使学生凭借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沉浮等科学知识解决了生活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且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例如学习《水域的污染与保护》这一单元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边河塘水污染的状况,学生通过看(看水面情况、水的颜色、水面的漂浮物、水中的生物)、查(查河流周围是否有工厂、医院、垃圾箱等)、闻(用小瓶采集水样,闻有没有怪味、臭味)、记(记录考察情况)、写(给学校、环保部门写建议书)等活动了解了河水的污染状况,对造成污染的原因有了清楚的认识,提高了综合考察能力,更增强了环保意识。

2. 回归生活科学化,体会科学的价值。

科学课标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科学最终应该回归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体会科学的价值。例如,在学到《杠杆》这节时,可以让学生们在家找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其作用;再如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探究厨房中的科学:(1)醋、糖、盐、酱油等的性质用途。(2)清洗厨房油烟。(3)煤气或天然气的正确使用;从健康的角度去评价家庭生活质量(可以从饮食、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评价),等等。

总之,科学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科学教学必须紧密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对我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雁.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大学生教育科学, 2006, 5.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学科学出版社, 2007.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篇11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验素材。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科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课堂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组织学生开展“地球上能源会枯竭吗?”的辩论,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节能意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两个学生进行吸一小碟螺蛳比赛,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用品甚至动植物等进行实验,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充实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质量”之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课本中没有的、质量大小不同的物品。学生将家里的鸡蛋、鸭蛋、鹌鹑蛋、药片、绿豆等带到了学校。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为学生创造好问题的情境。上课时各小组上台展示、猜想物品的质量大小,顿时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畅所欲言,有的猜鸡蛋有半斤、鹌鹑蛋有一两、药片的质量更是猜得五花八门。教师趁势引导学生,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需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验证。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天平称出各种物品的质量,鸡蛋的质量大约50克,鹌鹑蛋的质量只有10克——很多学生惊讶了。在猜想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对质量的概念和大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达到了在生活中去寻找科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仪器。新课程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如用废牙膏皮管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用废旧电池皮制取氢气等。好的“土仪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揭示科学本质,且在引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三、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我们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亲自动手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比赛活动,拓宽动手渠道和动手空间,推动动手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形成自觉动手研究问题的习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纸盒、棉线做出了“土电话”;用筷子和金属丝制成了比重计;用小木棍、金属盒、小石头制成了秤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把各自的小制作带到教室里展示。通过系列的展示、竞赛、交流、评比活动,学生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自豪,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教学中,有一活动是观察蜗牛。笔者提前两天设计了这样一份家庭作业——找蜗牛、观察蜗牛。当作业布置后,学生很感兴趣,有些家长反映这次活动既培养亲子感情又增长知识。从学生的反馈作业来看,他们观察得很仔细,如蜗牛有较坚硬的外壳,白天在壳内不动,晚上爬出来活动,在潮湿草丛和包心菜地里最多;蜗牛外壳有螺旋线,蜗牛越大,圈数越多;找到的蜗牛大多是右旋的;蜗牛有触角,很软;蜗牛很喜欢吃糖,不喜欢盐和醋,它是个聋子;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时,只要在螺旋线中央轻击或泡入水中蜗牛便能钻出身子。通过简易的活动,适时对观察结果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开展各种生活化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又动脑,培养了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明白实验就在身边,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探究 篇1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科学的实验 教学,最好能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验教学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来理解科学实验,体会科学实验就在我们身边,即将科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发现科学实验教学生活化能使科学实验教学更生动、更丰满,且在驱动知识建构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随堂实验生活化

随堂实验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 实验。它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是探索科学问题的重要手段。生活化的随堂实验能让学生在听课环节就获得更深刻的感性体验,更容易产生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例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笔者在完 成了“覆杯 实验”“瓶中取袋”实验后,组织学生做了 一个“吸豆浆 实验”。笔者用了两种不同材料的杯子:纸杯和玻璃杯(见图1和图2),然后分别在杯子 里放入豆 浆,没豆浆也 可用矿泉 水代替,然后分别盖上密封的盖子(见图3),插入吸管让学生吸。学生吸后发现,玻璃杯里的豆浆很难吸上来 ,只有纸杯里的豆浆才能吸上来(在吸的同时提醒学生观察杯子的形变)。学生在吸豆浆时,纸杯发生了明显的形变,而玻璃杯几乎没有任何形变。那么,纸杯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呢?那是因为我们周围的大气压在起作用,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需要我们去研究它。由此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大气压的存在。

这个生活化的“吸豆浆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用品可以进课堂,可以成为实验器材,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课堂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二、分组实验生活化

分组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室中,在教师的 指导下,自主进行的实验。在《科学》七至九 年级的教 材中都安 排有一定的分组实 验,如《科学》八年级 下册的学 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 性质研究”。此 类实验都 是使用实验室的仪 器和药品 做实验,做多了学 生容易产 生疲劳感。

为了给学生一个新鲜感,同时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笔者对分组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研究”作了如下改进。首先在实验器材上,把稀盐酸换成白醋或醋精(超市有售,乙酸的浓度可达30%,酸性不比实验室的稀盐酸弱,而且生成的乙酸钙易溶于水,不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用茶叶、饼干里废弃的石灰干燥剂泡制(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紫色石蕊试液用紫罗兰花瓣代替;锥形瓶用带密封盖的塑料杯代替,盖子上钻 孔,插漏斗和 塑料管后,用粘合剂 密封;烧杯、集气瓶和试管用玻璃杯或塑料杯代替(见图4,可用作集气瓶);橡皮管和玻璃导管用塑料管代替。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组装一个跟图5类似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接下来把一支点燃的短蜡烛固定在玻璃杯底部,缓缓倒入二氧化碳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取一只小一点的塑料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取一只塑料杯加少量水,放一瓣紫罗兰花瓣,通入二氧化碳,观察花瓣颜色的变化。(注意:用作收集气体的塑料杯上的盖子不要盖得太紧,以便让上面的空气能排出。)

关注生活、关注问题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两大重要支点。将分组实验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再应用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三、实验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 重要环节 之一,是促进学生认知、技能与情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书面作业做多了,往往会觉得很单调、乏味,没有成就感。因此,笔者把一部分作业变成了只需动手而不用动笔的实验作业,效果很好。

例如,在《科学》七年级上册做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 后,笔者给学 生布置了 一个家庭 小作业:“测量红豆和糖 水的密度”。实 验器材调 整为:电子秤(见图6)、塑料量杯(一部分的止咳糖浆中有,只需注意收集)(见图7)、红豆(黑豆、黄豆等均可)、塑料杯、开水、糖。测量的结果填入课本P137的表格,跟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作业的功能不应局限于巩固和检查学生知识的 掌握情况,而应遵循学生生活的规律,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重在体验和实践。笔者的实验作业便是基于这个思路去设计与实践的,尝试后发现效果不错。这样的作业既丰富多样,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完成后获得成就感。

上一篇:文学大众化下一篇:集装箱运输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