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精选12篇)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1
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 在企业所有者 (股东) 和企业经营者 (管理者) 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股东和管理者利益函数存在不一致性, 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正是基于此现实背景,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分析研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 以对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我国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一、文献回顾
我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管的薪酬情况, 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问题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但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 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结论:
1.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魏刚 (2000) 、李增泉 (2000) 、杨瑞龙和刘江 (2002) 、湛新民和刘善敏 (2003) 等的研究都表明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林浚清、黄祖辉和孙永祥 (2003) 、张俊瑞、越进文和张建 (2003) , 胡婉丽、汤书昆和肖向兵 (2004)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性。
唐奇展和黄豪 (2003) 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不仅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还存在一种负的相关性。
国内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 原因可能是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不同的统计技术、不同的样本和期间以及不同的企业绩效指标选择。
二、变量设计、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以2013年底之前在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70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3年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分析对象, 所需资料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在样本选取工程中剔除了ST和金融企业。
1. 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主营业务利润率 (POP) 、每股收益 (EPS) 和每股净资产 (NAPS) 这四个公司业绩指标为公司的绩效指标。另外选取总资产的对数 (Ln (TA) ) 作为控制变量。
文中所涉及到的高管, 主要是指公司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及监事会成员等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在公司领取报酬的人员。
2. 假设的提出。
假设1:高管年度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2: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3: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模型的构建。
在本文的研究中, 使用SPSS17统计软件作实证分析工具, 建立模型时以力求简化为原则, 所建立的模型都采取了较为简单的二元或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 本文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式中Pef指4种业绩指标:ROE, POP, EPS, NAPS。AP为高管人均年薪, 是用高管薪酬总额除以领取薪酬的高管人数。MSR为高管持股比例, 用高管总体持股数量除以公司总股本得到。Ln (TA) 为总资产自然对数, 是公司规模大小的控制变量。
三、实证分析
通过建立模型, 利用SPSS17统计软件及相关知识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
1. 回归分析。先对模型 (1) 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1可知,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实施的好坏与公司的规模完全正相关, 公司规模越大, 高管平均薪酬越高, 此外其与每股收益呈显著正相关, 与其他的指标呈不显著关系。说明中小板企业的高管平均薪酬高低主要是受到企业规模和每股收益的影响。这正好证明了假设3的正确性。
对模型 (2) 进行回归分析:
由表2可知, 净资产收益率与高管人均年薪符合5%的显著性检验, 达到完全正相关, 与高管持股比例也是比较显著地正相关。然而公司规模则与净资产收益率没有通过5%的正相关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 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高管平均薪酬的增加而得到提高, 也会在高管持股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得到提高。但是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没有什么显著关系。营业利润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情况相似, 高管人均薪酬与高管持股比例与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公司规模没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不仅高管人均年薪和高管持股比例与每股收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同时每股收益也会根据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断地得到提高。高管人均年薪与每股净资产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 不存在正相关, 相反则是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高管人均年薪的提高, 每股净收益不仅不会得到提高, 反而会有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高管持股比例与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每股收益会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同时公司规模也与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四、研究结论分析与建议
由以上结论可知,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人均年度薪酬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每股净资产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这与假设1有些不符合。公司规模与高管人均年度薪酬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证实了本文的假设3。高管持股比例与各个指标表示的企业绩效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证实了本文的假设2。从高管薪酬的激励效果分析得知, 只有每股收益和公司总资产与高管的人均年薪的回归通过回归系数5%的显著性检验, 其他的指标都没有通过回归系数5%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内部激励机制, 但激励效果不佳, 不能形成随着业绩提升使报酬提升的良性循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内部激励机制, 但是一个良好的内部循环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效果, 本文提出了如下的几点建议:
1. 提高高管薪酬水平, 缩小收入差距。
根据面板数据分析得知, 在此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最高值244.16万元, 与最低值1.685万元有100倍的差距, 高管薪酬之间收入差距较大;而且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人均年薪也不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不在该公司领取报酬, 只是在该公司挂名。这样就很难把公司的业绩水平跟高管的薪酬联系起来, 也就很难对高管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
2. 增加高层以外其他高管的持股比例, 改善持股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知, 高管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绩效各项指标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根据数据显示董事长、总经理持股数较多, 其他高管持股数较少, 从而影响了激励效果。增加高管持股的一个方法是实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把高管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起来, 从而有助于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贺硕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9
[2]李江波, 等.高级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
[3]梁博, 等.股权结构与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相关性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11 (5)
[4]李世达.高层管理层持股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12)
[5]王传法.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 2007
[6]任文举.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实证研究[J].商业现代化, 2006 (8)
[7]Meguire, Chiu and Elbeing.Exeeutive Income and Profi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2 (9) :753-761
[8]Ciscel, D.H. (1974) .Determinants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13-617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2
时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的通知
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已于2010年7月28日发布并于201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部根据《规范运作指引》的变化和监管实践情况,对中小企业板相关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和临时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进行了修订和整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5号:重大无先例事项相关披露》、《第6号: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免相关事项》和《第10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有关事项》予以废止;
2、修订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其修正》、《第2号:公平信息披露相关事项》、《第3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第20号:股东追加承诺》和《第23号:30%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其中第2号更名为《上市公司与特定对象直接沟通相关事项》),第20号更名为《股东追加股份限售承诺》,第23号更名为《持股30%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修订后的备忘录在中小企业板业务专区发布;
3、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临时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第1号:业绩快报》、《第2号:业绩快报修正》、《第3号:业绩预告》、《第4号:业绩预告修正》、《第5号: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第6号:日常关联交易公告》、《第7号: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第8号: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第9号: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第10号:股东追加承诺公告》予以废止,相关内容已整合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格式指引》中。
特此通知。
中小板公司管理部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 篇3
我国内部审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国家对企业进行管控的工具而产生,随着竞争的激烈及全球化的发展,内部审计已由消极防弊向积极兴利发展。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内部审计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讲,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首先,我国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内审人员难以客观、独立地行使监督评价职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解决这些公司内部监督力度不足,内审部门只是摆设的局面,有利于拓展内部审计监管的新思路。
其次,我国的很多中小板上市公司出于成本、技术的考虑有向外购买审计服务的想法,但对于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担忧。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执行与讨论,可以解决潜在的問题,推动内部审计外部化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最后,监管部门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此种形势,企业要么扩大投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要么将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审计人员完成。由于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对其加大投入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将内部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完成可以减少招募、培训内审人员的费用,直接降低审计成本和管理成本。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策略
通过上述讨论了解到了在中小板上市公司当中,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意义,但是具体到公司企业当中,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了,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企业应慎重选择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随着内审技术的标准化和审计资产专用性的弱化,进入企业内审领域的门槛逐渐降低。法律法规对于内审外部化的政策还不完善,外部审计机构又是企业内审业务的主要竞争者,因此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管理层一旦评估完风险和收益决定实行外部化。就需对外部审计机构进行选择评估,衡量其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
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之后,企业必然要选择外部化的服务商,应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选择外包服务商。一般来说,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应将专业化水平、道德素质、是否具备证券执业资格、成本费用等作为主要的参考条件。
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当前,企业在内部审计外包方面的业务形式主要包括四种:作为内部审计的补充、管理咨询、部分外包、全部外包,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判断方法和知识技能。中小板上市公司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业务形式。
例如本文所讨论的中小上市公司,一般内部审计机构并不完善,各方面的资源也不充足,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针对这类情况,企业可以选择全部外包。还有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拥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但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只有和外部专业人员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内审业务,可以采取部分外包或作为内审的补充,让内部审计人员从事涉及商业秘密的核心工作,外部专业人员从事非核心业务。此种做法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费用又可以有效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
关注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虽然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审计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完全放手,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也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因此,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予以重视,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尽量拓展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既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还需要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只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才能成为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因此中小板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内审人员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聘任、选拔、培训、考核制度选拔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的理念方法贯彻实施。
审查外部化合同。与一般的业务合作一样,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签订有效、全面的合作合同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笔者也提出合同签订中公司企业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合同当中应该明确规定外包服务机构负有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如果外包服务机构开展业务过程中泄露商业秘密,必须承担全部责任,防止企业受到损失。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服务范围要明确,包括外包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就是对于审计条款以及风险防控的问题进行规定。对于前者来说,外包合同中应规定实行内部审计的时间、费用和外包服务机构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类型,企业有权获取内部审计结果的权利。而从后者问题出发,中小板上市公司对外包服务商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使其服务符合合规性的要求,例如:外部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过程有全程的记录和工作底稿,审计委员会或企业内审人员须定期审查外部人员的审计记录,考核其是否完成了任务指标等等。
综上所述,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本质是寻求内外部审计资源的有效组合,使内部审计发挥最大作用,所以,企业对内部审计外部化必须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而要想在实践中正确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业务,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做出科学的决策。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篇4
据检索, 国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不多,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治理绩效的研究更少。在现有研究中, 曹时礼等 (2007) 通过对十家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其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平均绩效优于沪深股市的整体平均水平;吴文华等 (2007) 以中小板3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经营者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其结果表明提高经营者持股比例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而刘中学等 (2007) 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期绩效不佳问题。蔡月锋 (2006) 以38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其实证分析表明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和报酬水平能够提高公司绩效, 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而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不显著, 刘秀琴等 (2006) 以27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 对其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而陶冶等 (2005) 利用38家中小企业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
从已有文献不难看出, 目前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研究内容分散, 缺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专题研究。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是高新技术企业, 应有良好的中长期业绩, 但实证研究 (如刘中学等, 2007) 则表明其中期业绩不佳。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专门研究。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现状及特征
我国中小企业板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从2004年到2006年, 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等指标呈现出快速增加的特征 (见表1) , 并分布于不同的行业中 (见表2) 。
由表2可以看出,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 制造业上市公司所占比例高达79.69%, 这显然与中小企业板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也部分说明了为什么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其中期绩效不佳的原因。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 (http://www.cninf.com.cn) “中小企业板”, 截止到2006年12月29日。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 (http://www.cninf.com.cn) “中小企业板”, 截止到2007年4月19日。
从上市公司所处区域上看, 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见表3) , 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四个省份聚集了约总数的64.87%, 这说明中小企业对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 (http://www.cninf.com.cn) “中小企业板”, 截止到2007年4月19日。
从总体绩效上看,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绩效好于主板市场的绩效。据Wind资讯统计, 截至2007年4月10日, 2006年中小企业板股票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4731元, 比A股平均值约高出75%——主板A股的每股收益平均值是0.2698元;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 相对于主板A股市场13.74%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中小板2006年度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54%。
由此可见,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从治理绩效上看, 虽然其绩效好于主板市场, 但也存在着绩效不佳的现象, 因此, 要提高公司绩效, 就应深入研究治理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实际影响,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实证分析
为研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 本文以2006年末之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 以2004年~2006年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所选样本公司的资料齐全且为非ST类的公司的原则,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可作为研究样本的上市公司分别是16家、20家和13家。所有数据来自于北京大学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每股收益 (EPS) 来衡量公司治理绩效, 而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量包含股权结构因素和董事会特征因素两大类。在股权结构因素中, 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CR5、前五大流通股持股比例X3、第二大到第五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CR25。为研究公司股权激励因素的作用, 本文同时选取了高管人员持股比例ROM。为反映公司最终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代表最终控制人类型的变量X4, 并分别用0、1、2、3、4、5代表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外资控股、集体控股、社会团体控股、职工持股会控股。
在董事会特征因素中, 本文选取的因素具体包括反映董事会规模的董事会人数X1, 以检验在主板市场中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已有结论是否依然正确, 并用GM表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兼任状况 (定义为两职兼任时GM等于1, 否则为0) , 用X2表示公司独立董事总人数 (见表4) 。
注:CCER数据库将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副董事长和董事兼任总经理这两种状况分开设置, 但本文不考虑二者区别, 均视为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 在录入数据是统一设定为1。
为分析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具体影响,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1:
模型2: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表5) 。
由上表可以看出, 模型的R2调整系数较大, 说明模型本身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所有治理因素中, 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兼任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性影响, 但对每股收益并无显著性的正影响。这说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兼任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同时可以发现, 高管持股比例同时对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有显著性的正影响, 这说明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仅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发现,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 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较少, 且大都来自于经济发达地区, 这说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着行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2004年~2006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 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 高管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和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因此, 为促进中小企业板的发展, 应优化中小企业板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为提高中小企业板公司的治理绩效, 应鼓励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 并实施对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1]曹时礼、梁霄:《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4期。[1]曹时礼、梁霄:《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4期。
[2]吴文华、康平:《法人控股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与企业绩效——来自深圳市中小企业板的数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2]吴文华、康平:《法人控股中小上市公司经营者持股与企业绩效——来自深圳市中小企业板的数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
[3]刘中学、苏保河:《企业板中期绩效不佳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3期。[3]刘中学、苏保河:《企业板中期绩效不佳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3期。
[4]蔡月锋:《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为例》,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4]蔡月锋:《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为例》,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刘秀琴、王全喜:《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评价及成长状况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5]刘秀琴、王全喜:《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评价及成长状况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5
2006-8-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业务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公平信息披露是指当上市公司(包括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代表上市公司的人员)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发布未公开重大信息时,必须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以使所有投资者均可以同时获悉同样的信息;不得私下提前向特定对象单独披露、透露或泄露。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选择性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向一般公众投资者披露前,将未公开重大信息向特定对象进行披露。
第五条 本指引所称重大信息是指对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以下统称证券)交易价格可能或已经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一)与上市公司业绩、利润等事项有关的信息,如财务业绩、盈利预测和利润分配及公积金转增股本等;
(二)与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重组、重大投资、对外担保等事项有关的信息;
(三)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回购、股权激励计划等事项有关的信息;
(四)与上市公司经营事项有关的信息,如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或获批生产,新发明、新专利获得政府批准,主要供货商或客户的变化,签署重大合同,与上市公司有重大业务或交易的国家或地区出现市场动荡,对公司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材料价格、汇率、利率等变化等;
(五)与上市公司重大诉讼和仲裁事项有关的信息;
(六)有关法律、法规及《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应披露的事件和交易事项。第六条 本指引所称公开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上市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定,经本所对拟披露的信息登记后,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公告信息。未公开披露的信息为未公开信息。
第七条 本指引所称特定对象是指比一般中小投资者更容易接触到信息披露主体和更具信息优势,可能利用未公开重大消息进行交易或传播的机构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
(一)从事证券分析、咨询及其他证券服务业的机构、个人及其关联人;
(二)从事证券投资的机构、个人及其关联人;
(三)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关联人;
(四)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及其关联人;
(五)本所认定的其他机构或个人。
第八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平性。
第九条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对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履行持续督导义务,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公平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发现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特定对象存在违反本指引规定的,应立即报告本所并督促上市公司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章 公平信息披露的原则 第十条 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严格遵守公平信息披露原则,禁止选择性信息披露。所有投资者在获取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方面具有同等的权利。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及时性原则进行信息披露,不得延迟披露,不得有意选择披露时点强化或淡化信息披露效果,造成实际上的不公平。
第十二条 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告前出现泄漏或公司证券交易发生异常波动,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第一时间报告本所,并立即公告。
第十三条 上市公司在其他公共媒体披露的未公开重大信息不得先于指定媒体,不得以新闻发布或答记者问等形式代替公告。
第十四条 上市公司存在未公开重大信息,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知悉该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机构和个人不得买卖公司证券。
第十五条 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采取保密措施,尽量减少知情人员范围,保证信息处于可控范围。一旦发现信息处于不可控范围,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立即公告筹划阶段重大事件的进展情况。
第十六条 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应同时遵守公平信息披露原则,避免选择性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不得利用自愿性信息披露从事市场操纵、内幕交易或者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七条 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发生重大变化,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上市公司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第十八条 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告知上市公司已发生或拟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在正式公告前不对外泄漏相关信息。
第三章 公平信息披露的内部管理
第十九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应明确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的范围及内部报告、流转、对外发布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违反公平信息披露的责任承担等事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经公司董事会会议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告。
第二十条 上市公司各部门及下属公司负责人应及时向董事会秘书报告与本部门、下属公司相关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二十一条 上市公司应根据本指引确定未公开重大信息的范围,明确各部门及下属公司应报告的信息范围、报告义务触发点、报告程序等。
第二十二条 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收集,上市公司应保证董事会秘书能够及时、畅通地获取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任何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知悉未公开重大信息,应及时报告上市公司董事会,同时知会董事会秘书。
第二十四条 上市公司应加强未公开重大信息内部流转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明确未公开重大信息的密级,尽量缩小接触未公开重大信息的人员范围,并保证其处于可控状态。
第二十五条 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对内刊、网站、宣传性资料等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在上述资料中泄漏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二十六条 未公开重大信息在公告前泄漏的,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提醒获悉信息的人员必须对未公开重大信息予以严格保密,且在相关信息正式公告前不得买卖公司证券。第二十七条 董事会秘书负责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的对外公布,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非经董事会书面授权,不得对外发布任何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第二十八条 董事会秘书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负责人,未经董事会秘书许可,任何人不得从事投资者关系活动。
第四章 公平信息披露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九条 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应建立完备的档案制度,投资者关系活动档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人员、时间、地点;
(二)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谈论的内容;
(三)未公开重大信息泄密的处理过程及责任承担(如有);
(四)其他内容。
第三十条 上市公司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投资者关系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三十一条 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前十五日内应尽量避免进行投资者关系活动,防止泄漏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三十二条 上市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路演等方式与投资者就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其他事项进行沟通时,不得提供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三十三条 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路演应同时采取网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使所有投资者均有机会参与,并事先以公告的形式就活动时间、方式和主要内容等向投资者予以说明。
第三十四条 在进行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路演前,上市公司应确定投资者、分析师提问可回答范围,若回答的问题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或者回答的问题可以推理出未公开重大信息的,上市公司应拒绝回答。
第三十五条 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路演结束后,上市公司应及时将主要内容置于公司网站或以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三十六条 机构投资者、分析师、新闻媒体等特定对象到公司现场参观、座谈沟通时,上市公司应合理、妥善地安排参观过程,避免参观者有机会获取未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应派两人以上陪同参观,并由专人对参观人员的提问进行回答。
第三十七条 上市公司与特定对象进行直接沟通前,应要求特定对象签署承诺书,承诺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承诺不故意打探上市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未经上市公司许可,不与上市公司指定人员以外的人员进行沟通或问询;
(二)承诺不泄漏无意中获取的未公开重大信息,不利用所获取的未公开重大信息买卖公司证券或建议他人买卖公司证券;
(三)承诺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新闻稿等文件中不使用未公开重大信息,除非上市公司同时披露该信息;
(四)承诺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新闻稿等文件中涉及盈利预测和股价预测的,注明资料来源,不使用主观臆断、缺乏事实根据的资料;
(五)承诺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新闻稿等文件在对外发布或使用前知会上市公司;
(六)明确违反承诺的责任。
第三十八条 上市公司应认真核查特定对象知会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新闻稿等文件。
发现其中存在错误、误导性记载的,应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上市公司应及时发出澄清公告进行说明。
发现其中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的,应立即报告本所并公告,同时要求其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前不得对外泄漏该信息并明确告知在此期间不得买卖公司证券。
第三十九条 本所鼓励上市公司将与特定对象的沟通情况置于公司网站上或以公告的形式对外披露。
第四十条 本所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投资者恳谈会、网上说明会等方式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以使更多投资者及时知悉了解公司已公开的重大信息。第四十一条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向其提名人、兼职的股东方或其他单位提供未公开重大信息。
第四十二条 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计划过程中(包括非公开发行),向特定个人或机构进行询价、推介等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不得通过向其提供未公开重大信息以吸引其认购公司证券。
第四十三条 上 市公司在进行商务谈判、银行贷款等事项时,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向对方提供未公开重大信息,上市公司应要求对方签署保密协议,保证不对外泄漏有关信息,并承 诺在有关信息公告前不买卖该公司证券。一旦出现泄漏、市场传闻或证券交易异常,上市公司应及时采取措施、报告本所并立即公告。
第四十四条 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上向股东通报的事件属于未公开重大信息的,应当将该通报事件与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同时披露。
第四十五条 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以下情形下与特定对象进行相关信息交流时,一旦出现信息泄漏,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立即报告本所并公告:
(一)与律师、会计师、保荐代表人、保荐机构等进行的相关信息交流;
(二)与税务部门、统计部门等进行的相关信息交流。
第四十六条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特定对象等违反本指引规定,造成上市公司或投资者合法利益损害的,上市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五章 监管措施和违反本指引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所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公平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日常监管,采取问询、约见谈话、要求保荐机构进行专项核查等措施。
第四十八条 对于本所的问询,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特定对象应如实回答。本所可视情况调阅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档案,上市公司应予以提供。第四十九条 本所对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每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体系。
第五十条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本指引相关规定,本所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分:
(一)通报批评;
(二)公开谴责;
(三)公开认定其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建议上市公司更换董事会秘书。
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的,本所向中国证监会报告,提请对其违规行为进行立案稽查。
第五十一条 特定对象对外发布错误、误导性信息,或者利用未公开重大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本所视情节轻重,采取以下措施:
(一)责令改正;
(二)提请其主管机构予以处分;
(三)提请中国证监会对其违规行为进行立案稽查。
第五十二条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对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持续督导义务的,本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保荐工作指引》等有关规定采取书面提醒、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措施,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第五十三条 本所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特定对象违反本指引所采取的监管措施及公平信息披露的考核情况记入中小企业板诚信档案,并视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六章 附 则
中小银行上市助推中小板二次腾飞 篇6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推出了创业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板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二者之间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同时,由于制度设计与监管政策的偏差,导致我国的创业板出现了很多问题,背离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初衷,没有起到“点燃创业激情”的作用。因此,中小板依然要挑起服务中小企业、打通融资渠道的大梁,可谓任重而道远。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小板的推出已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上迈出一大步,尽管今天的中小板已经初具规模,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依然是现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小板上市公司“重制造、轻金融”的不合理结构,正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已上市的金融机构共计39家,其中在上海上市的有29家,在深圳上市的有10家;已上市的银行共计16家,在上海上市的有14家,在深圳上市的有2家,其中在中小板上市的只有宁波银行一家,金融企业之稀少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即便在已上市的金融类企业中,也存在着股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据统计,在深圳上市的10家金融机构股本共计209亿股,仅占市场股本总量的3.4%,而在上海上市的29家金融机构股本共计1.54万亿股,占市场总股本总量比例高达52%,二者之间差距悬殊。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金融政策出现波动,大型金融机构相对集中的上海市场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存在不容忽视;而深圳上市的金融机构数目少、规模小、力量弱,要他们担当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实在勉为其难。如果寄希望于广大中小企业直接到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在庞大的需求面前,资本市场有限的融资能力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推进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上市,改变中小板目前不合理的结构才是解决问题之法,这既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灵丹妙药,更是中小板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然而,金融机构类型繁多,要想通过推动金融企业上市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上市的对象必须精挑细选。在各类机构中,银行、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主体,但是就目前而言,后三者的监管规则尚待完善,机构的经营和管理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因此暂不适合作为上市对象,应把推进上市的主要注意力放到银行身上。但我国的银行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据统计,我国现有5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47家城市商业银行,85家农村商业银行,223家农村合作银行,349家村镇银行,除此之外还有4900多家农村信用社。对大型银行而言,中小企业并非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群;对农村信用社等体量过小的机构而言,要承担为企业融资的重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小银行才是我们应大力发展的对象。中国有330多个地区和地区一级的市,有2800多个县一级行政区划,笔者主张,应该按照资金来源社会化、资金使用尽量本地化的方针,大力发展县域股份制银行,并积极推动以县域制股份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银行上市。一个上市的中小银行可以为一百家甚至五百家中小企业服务,每一家银行上市,就如同栽下一棵梧桐树,最终引来无数的金凤凰。
而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必须要有健康活跃的资本市场作为保障,为此,我们就要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和来自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共同支撑经济发展,国家需要货币政策调控间接融资,也就同样需要资本政策调控直接融资。因此,我们必须要让资本政策登上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的大雅之堂,在明确提出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也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实现财政、货币、资本三大政策的协同运用。
如果将这一方针具体落实到推进中小银行上市,就需要我们实现货币金融与资本金融在人员、政策、公司、市场四方面的结合。其中,政策的结合即是强调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通过三大政策的共同作用,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提振资本市场,促进整个社会融资体系的健康发展,为中小银行上市创造优良环境。而公司与市场的结合,则是要解决银监会监管下的中小银行与证监会监管下的交易所如何结合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公司法》中关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规定其实相当于创设了一种全新的IPO机制,而这种机制恰恰适合培育中小银行。证监会的“非上市公司监管办公室”正是为监管这类公司而设。如果证监会能够将这一政策空间留给银监会监管下的中小银行,那么我们面对的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将中小银行引入资本市场的关键正在于其与交易所能否实现有机结合。中国目前正在陷入一个“钱多闹钱荒,涝年没水吃”的怪圈,一边是流动性过剩,另一边却是大批企业融资无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搭建桥梁,将货币之水引入资本市场的面盆中,水面结合,做大总量,而中小银行上市正是这个桥梁。如果能够顺利推进中小银行上市,对中小银行而言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发展自身,提升治理结构,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对交易所而言,将中小银行引入中小板能够优化板块结构,市场注入全新动力,推动其深化发展,提振资本市场,可谓是相得益彰,一举两得。
其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既是一道难关,也是一次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小银行上市,在解决融资问题的同时,实现中小板的二次腾飞。唯有如此,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够顺利破除,我们才能够期待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7
关键词:高管薪酬,技术创新,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水平、高管薪酬差距以及高管持股是企业高管薪酬的三个重要衡量指标。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货币性的, 一部分是股权性的。对于货币性的薪酬, 本文用除独立董事以外的高管薪酬均值和高管薪酬的标准差来衡量, 而对股权性的薪酬可用高管持股比例来衡量。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
通过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数据的统计分析, 发现其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偏低
根据总样本, 本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做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其结果如表1。
从总样本统计结果来看, 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均值为26.62万元, 同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最高年薪平均值280.91万元相比, 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偏低。
2.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本文按照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七个区域, 对其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如表2。
统计结果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南地区, 分别占到总体样本的52.13%和24.17%, 两者之和接近总体样本的80%。高管薪酬水平最低的是位于华南地区的彩虹精化, 其平均值为3.14万元;薪酬水平最高的是同样位于华南地区的顺络电子, 其平均值为471.54万元, 是彩虹精化的150倍。高管薪酬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平均值为41.14万元, 但统计数据中企业数量只占到总样本的2.37%, 因此不一定能够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真实薪酬情况;华东和华南地区高管薪酬水平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平均薪酬水平依次为29.37万元和25.96万元。排在第四、五、六位的依次为华北、西南、华中。西北地区高管薪酬平均水平最低, 为16.32万元, 仅为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的40%左右, 仅为华东地区的56%。这主要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先发展区域, 薪酬更接近市场的发展;而西部大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区不断追赶东部经济, 但短时间仍然无法弥补较大的地区差异。
3.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明显行业差异
以《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参考, 本文将样本中的企业分为以下10大类: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按行业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3。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而且还存在着较大的行业差异。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 中小板公司绝大部分属于制造业, 占总体样本的比例为79.62%, 其次是信息技术业, 占总样本比例为11.38%, 两个行业占样本总体的90%。其中房地产业高管薪酬的平均水平最高, 为156.72万元, 最低的是电煤水生产供应业, 数值为16.25, 前者是后者的9.65倍, 差异较大。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平均水平接近;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业平均水平较为接近。薪酬水平具体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制造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
从整个行业内部来看, 高管薪酬水平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排除只有一个样本的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之外, 行业内部最高薪酬是最低薪酬的1.5倍, 这种差异最多达到150倍。行业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具体表现为:房地产业主管薪酬是采掘业的1.50倍, 社会服务业的1.54倍, 农林牧渔业的1.76倍, 建筑业的2.62倍, 批发零售业的5.07倍, 信息技术业的10.16倍, 制造业的150.17倍。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现状
通过相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对高管薪酬差距按照不同区域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4。
从结果来看, 东北地区高管薪酬差距平均值最小, 为8.57;最大区域为西南地区, 其数值为36.87;其他地区的这种差距维持在10~20之间。由于该变量在实际的操作中是经过取对数进行过数据处理, 所以实际的地区差距更大。
2.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行业差异不明显
同样将样本企业分化为10个行业, 对其高管薪酬差距进行统计分析, 其结果如表5。
由于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房地产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企业数占样本比例极低, 可予以忽略。发现高管薪酬差距平均值在16左右, 其中, 农林牧渔业为13.61, 采掘业为11.32, 制造业为16.39, 建筑业为11.21, 信息技术业为15.91, 批发零售业为19.50, 社会服务业为16.16, 不同行业之间的薪酬差距不明显。
三、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现状
高管持股是企业薪酬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高管人员的持股情况可以判断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 如果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拥有本公司的股份, 将与企业未来的成长息息相关, 必然使高管努力提升经营业绩。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发现:
1.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低, “零持股”现象严重
通过表6的结果看到,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平均值仅为6.95%, 持股比例较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不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即“零持股”的公司数为109家, 占总样本的49.8%, 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未让高管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2.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地区差异性不明显
通过表7得出七大区域中“零持股”普遍存在, 高管持股比例平均值中最大为7%, 最小为3%, 持股比例普遍较低, 差别不大, 但相同区域内企业之间的持股比例存在巨大差异。如华东地区高管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 而最大持股比例为64%;华南地区持股比例最小值为0, 而最大持股比例达到62%。
3.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行业差别较明显
将中小版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状况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统计, 如表8。
从分行业统计情况来看, 高管持股比例平均水平最高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 比例达到10%, 其次是制造业, 平均持股比例为7%;持股比例最低的是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 持股比例均为零。从其最大值来看, 制造业持股比例达到64%, 其次是信息技术业和批发零售业, 比例分别为51%和22%;部分行业持股为零。高管持股行业性差异较大。
通过分析看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行业差异不明显;高管持股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 地区差异不明显。薪酬结构存在着高管薪酬水平总体偏低, 薪酬差距较小以及“零持股”等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恩众, 张文彬.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1) :124-127.
[2]杜胜利, 翟艳玲.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J].管理世界, 2005 (8) :114-120.
[3]陈晓红.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3) :150-155.
[4]张显武, 魏纪泳.高管薪酬结构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技术经济, 2011, 6 (30) :11-15.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8
上市公司滥用募集资金的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2006年以后,由于股市行情看好,一些上市公司把大量资金投入股市,而不是发展主业,违背了在募集资金说明中的承诺。中国证监会2007年3月专门发出文件,明令禁止上市公司挪用募集资金参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或可转换债券等的交易。当时,证监会还要求要“强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觉维护公司资产安全的责任”。一些公司滥用募集资金已经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某上市公司竟挪用1.4亿元募集资金为职工建宿舍。《细则》的出台既是针对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也是对所有上市公司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以下对《细则》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二、细则中值得关注的五个变化
(一)募集资金专户管理,要专款专用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项账户(以下简称“专户”)集中管理,募集资金专户数量(包括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上市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设置的专户)原则上不得超过募投项目的个数。
《细则》规定,上市公司存在两次以上融资的,应当独立设置募集资金专户。上市公司因募投项目个数过少等原因拟增加募集资金专户数量的,应事先向深交所提交书面申请并征得深交所同意。
(二)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一大创新,作为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独立第三方,他们代表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从这几年独立董事对公司监管的效果看,一些独立董事并没有尽责去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有的甚至成了大股东的代言人,丧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独立董事的困境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困境大体相似,都是拿着企业的钱去监督企业,所以,有时就忘记了自己该代表谁的利益。但也不乏一些不为企业利益所诱的独立董事,当自己的发言得不到重视,或者自己的职能受到限制时,毅然辞职。
虽然如此,独立董事对于企业的监督作用仍然不可忽视。这次修订的《细则》中,明确说明了独立董事对于企业募集资金实际使用负有监督责任。如:当发现募集资金的使用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存在重大差异时,经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独立董事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出具鉴证报告,上市公司应当予以积极配合,并承担必要的费用。
(三)注册会计师的监一督角色得以明确
《细则》规定:“上市公司当年存在募集资金运用情况的,董事会应当对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专项报告,并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鉴证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董事会的专项报告是否已经按照本细则及相关格式指引编制以及是否如实反映了年度募集资金实际存放、使用情况进行合理保证,提出鉴证结论。如果鉴证结论为“保留结论”、“否定结论”或“无法提出结论”,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就鉴证报告中注册会计师提出该结论的理由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年度报告中披露。
保荐人应当在鉴证报告披露后的1 0个交易日内对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专项核查报告,核查报告应认真分析注册会计师提出上述鉴证结论的原因,并提出明确的核查意见。上市公司应当在收到核查报告后2个交易日内报告本所并公告。
(四)对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限定范围
《细则》规定:“上市公司可以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不得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单次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不得超过募集资金净额的50%;单次补充流动资金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已归还前次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如适用);保荐人、独立董事、监事会出具明确同意的意见。”
上述事项应当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在2个交易日内报告本所并公告。用超过募集资金净额1 0%以上的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时,还应当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提供网络投票表决方式。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日之前,上市公司应将该部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并在资金全部归还后2个交易日内报告深交所并公告。
(五)详细规范了结余募集资金的使用
《细则》规定:“单个募投项目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该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用于其他募投项目的,董事会审议通过、保荐人发表明确同意的意见后方可使用。节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低于50万或低于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额1%的,可以豁免履行前款程序,但其使用情况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
上市公司将该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用于非募投项目(包括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按照相应程序披露。募投项目全部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在募集资金净额10%以上的,需要独立董事、监事会和保荐人发表明确同意的意见,并且还需要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三、保荐人在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非常关键
在新修订的《细则》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保荐人负责”的思想。保荐人制度,作为一项实施了四年之久的制度,已经成为市场稳定的基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荐人已经成为防范上市公司风险的主要防火墙。
《细则》进一步强化了保荐人与上市公司间的连带责任。如:《细则》明确规定:“保荐人与上市公司应当在保荐协议中约定,保荐人至少每个季度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调查。保荐人在调查中发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存在重大违规情形或重大风险的,应当及时向本所报告。”
小资料:保荐人制度
2003年12月28日,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决定从2004年2月1日起在中国内地施行保荐人制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主板市场实行保荐人制度。
中国内地的保荐人制度是从香港创业板市场引进的。香港联交所非常倚重保荐人,原因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相当大比例公司的注册地及主要业务都在香港境外,核实有关资料(包括发起人的资历)必须依靠中介机构,以尽量减少企业诈骗。
保荐制度最引人注目的规定是明确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保荐期限、确立保荐责任、引进持续信用监管等。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9
广义的资本结构指企业全部资本中所有不同性质的资本的与所有负债的比例。而狭义的资本结构则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长期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现代企业在自身目标函数与收益成本约束条件下, 为了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都希望能够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寻求到最佳的资本结构。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 资本结构研究一直是公司财务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资本结构理论与投资理论、股利政策理论并称为财务理论的三大核心内容。2009年3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标志着中国的纳斯达克板终于正式启航。然而, 早在2004年5月27日, 作为创业板过渡形式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启动, 它的建立搭建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 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举措。截止2009年4月30日, 共有273家中公司在深证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 总发行股本63.79亿元, 总流通股本284.68亿元, 总市值9268.4亿元, 总流通市值3911.9亿元。中小企业板的服务对象明确为中小企业, 在交易、信息披露、指数设立等方面都相对独立于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形式, 在设立之初会比较接近于主板市场, 逐渐向创业板市场靠拢。与主板市场相比,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受到一些不同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又扮演着何种角色?这些不同是否可以用西方的经典资本结构理论进行解释?能否通过这些不同为企业寻求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则是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 对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对不久将来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着参考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Bowen (1982) 、Bradley (1984) 都论证了美国不同行业之间公司的资本结构差异显著, 同行业内公司的资本结构比较相似, 而且行业平均负债率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如医药、仪器、电子和食品类企业的财务杠杆要一贯低于造纸、钢铁、航空和水泥类企业。他们还指出, 管制性越高的行业公司的财务杠杆往往较高。Titman和Wessles (1988) 基于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可担保资产价值、非负债税盾、成长性、独特性、行业分类 (只限于制造业部门) 、规模、波动性和盈利性八个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同时, 采用短期负债/权益账面价值、长期负债/权益账面价值、可转换债券/权益账面价值、短期负债/权益市场价值、长期负债/权益市场价值和可转换债券/权益市场价值指标来衡量资本结构。指出:独特性与负债水平负相关, 退出壁垒高、研发费用高和销售成本高的企业会倾向于较低的负债水平;盈利性与当前负债水平/权益市场价值负相关, 这与Myers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偏好内部融资的结论一致;短期负债率与企业规模负相关;可担保资产价值、非负债税盾、成长性和波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不显著。Harris和Raviv (1991) 对美国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例、非负债税盾和投资发展机会成正相关关系, 与公司收益波动性、经营风险、广告消费支出和产品特殊性成负相关关系。公司规模、非负债税盾、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比例、税收、成长机会、经营风险等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Booth等 (2001) 对10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用静态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来解释资本结构差异的变量, 研究发现影响发达国家公司负债比率的因素同样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公司, 并且影响的方向相同。但是资本结构在受到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和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国家因素影响时, 发展中国家的结果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系统性偏差。
(二) 国内文献
陈小悦、李晨 (1995) 选取了1993年3月31日以前在沪市上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选择1993年7月到1994年3月共9个月的相关数据, 研究发现:上海股市收益与负债―权益比率、公司规模负相关, 与β值正相关。其中有关股市收益与负债―权益比率负相关的实证结果与Banzai (1981) 有关美国股市的研究结果恰好相反, 反映了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存在不同。顾乃康、张超、孙进军 (2007) 以1995年至2005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了BIC信息准则以及其他稳健性回归检验方法, 在37个影响资本结构的变量中, 最终识别出5个不随应变量不同、研究时段和年度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以及统计方法不同而改变的影响资本结构的核心变量:公司规模 (正相关) 、盈利性 (负相关) 、产业因素 (正相关) 、税收因素 (正相关) 、成长性 (正相关) 。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特征,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正相关
公司规模越大, 抗风险能力越强, 破产概率相对于小规模公司而言越低。同时大规模公司的信息公开程度较好, 债权人的监督成本较低, 大规模公司更容易举债。我国的实际情况也表明, 大规模公司往往能够相对容易的争取到银行贷款, 同时也能享受政府扶持的信贷支持。就本文研究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而言, 公司个体之间的规模大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所以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负债水平之间也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来衡量公司规模的大小。
假设2:盈利能力与负债水平负相关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 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有着充足的内部现金流量, 能够首先满足公司的融资需求, 所以公司的负债水平较低。本文用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
假设3:可担保资产价值与负债水平正相关
公司资产中可担保资产价值比例越高, 越能够为公司负债提供可靠的抵押保证, 降低债务融资成本, 公司举债越容易。本文采用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和作为可担保资产, 用固定资产、存货的和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公司可担保资产价值的比例。
假设4:成长性与负债水平正相关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 成长性高、投资机会多的公司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 内部留存收益不能满足公司增加投资的需求, 公司只能转而寻求次优的债务融资。本文用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 /上期营业收入, 来衡量公司成长性。
假设5:非负债税盾与负债水平负相关
非负债税盾作为债务节税利益的有效替代, 使得拥有越多非负债税盾公司的负债水平越低。本文采用折旧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公司的非负债税盾。
假设6:控制权集中度与负债水平负相关
代理成本认为, 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可能会导致大股东草率决定将债务资本投入高风险或者次优项目, 导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加剧, 债权人将会用增加限制性条款的方式来约束债务资金的使用范围, 从而公司采用较少的负债。本文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公司控制权集中程度。
假设7:行业因素对负债水平有显著影响
行业因素是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征和生命周期不同将会导致公司的负债水平有显著差异。截止2012年12月31日, 27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共涉及13个行业类别, 本文用虚拟变量定义行业因素。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 以其公告的2012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 其中部分数据直接来自于财务报告, 部分数据通过计算处理得到。鉴于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样本中剔除属于金融保险行业的宁波银行 (002142) 。剔除只有一家公司的行业, 剔除掉综合类的大港股份 (002077) 。截止2012年12月31日, 在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共273家, 剔除2家后, 得到样本公司数为271。
(三) 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总负债率TD指标。本文采用广义资本结构的界定, 即包括短期负债在内的总负债率。解释变量的选取上, 根据上文所作的研究假设, 结合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可取得性, 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选取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可担保资产价值、成长性、非负债税盾、控制权集中度和行业因素七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各个解释变量的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见表 (1) 。指标类别被解释变量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可担保资产价值成长性非负债税盾控制权集中度行业因素变量名称总负债率总资产自然对数总资产收益率可担保资产价值营业收入增长率非负债税盾股权集中度行业虚拟变量变量代码TDSIZEROACOLLGRO WNDTGQJZIN, 变量计算公式总负债/总资产LN (总资产) 净利润/总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 /总资产 (本期营业总收入-上期营业总收入) /上期营业总收入折旧/总资产前五大股东持股数/总股本共11个行业, 定义10个行业虚拟变量。根据上文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判定和研究假设, 建立如下的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εi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从表 (2) 中可以271家上市公司之间的负债水平差异较大, 样本最小值仅为0.021032, 而最大值却达到1.074454, 样本总体的总负债率均值为37.97%, 总体负债水平偏低。公司规模最小值为19.23727, 最大值23.79653, 均值达到20.78444, 说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较大, 这与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标准与主板市场一致, 发行上市条件较高的政策性要求是一致的。公司规模的自然对数值虽然相差不是很大, 这是为了消除数量级差异而对总资产取自然对数值, 如果将数值返回原数量级, 从总资产的绝对值比较来看, 两级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的统计指标来看, 收益率最低的为-56.56%, 而最高的为36.99%, 这说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差异相当大, 这其中既有因受到市场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导致的大规模亏损的ST张铜, 也有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保持企业稳步发展的新和成。资产担保价值的两级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 最大值为0.901511, 最小值仅为0.00475, 说明了不同企业之间存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性质有关, 如房地产业的存货价值很高, 制造业类的企业往往固定资产投资很大, 而信息技术类企业则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但是无形资产比例较高。反应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两端极值相差很大, 最小值是-0.549658, 最大值是4.682169, 均值0.230493, 说明虽然有43.91%的企业营业收入有了10%-40%的增长, 但是营业收入增长能力的两极分化程度仍然不能忽视, 有9.23%的企业有大于10%的营业收入减少, 有14.02%的企业实现了50%以上的营业收入增长, 这可能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剧烈影响有相当直接的关系。与存货和固定资产投资因不同行业性质差异同步, 非负债税盾的各行业差异也相当大, 最大值为0.097035, 最小值为-0.030478, 均值0.021072, 均值较小说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利用非负债税盾来代替负债利息的节税效应的程度还不是很大。股权集中度指标是用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进行衡量, 最大值0.914255, 最小值0.007012, 均值0.628653,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均值超过62%, 反映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多为民营企业, 家族控制特征显著, 控制权依然比较集中, 小股东股权分散, 在参与公司决策上依然处于劣势。从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存在较大差异, 各影响因素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这种差异性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和公司自身的特征因素都有较大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行业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先对样本总体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分类, 通过Eviews计算各行业类别下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量, 得到表 (3)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各行业总负债率的“最小值”一栏中, 最小的是信息技术为0.025739, 最大的是建筑业为0.556548, 相差0.530809;各行业总负债率的“最大值”中, 最小的是运输仓储的0.267397, 最大的是制造业的1.079487, 相差0.81209;各行业总负债率的“均值”比较中, 最小的是运输仓储的0.210007, 最大的是建筑业的0.642937, 相差0.43293。在本文的研究假设中,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可担保资产价值、成长性、非负债税盾和控制权集中度这六个变量都是是属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中的公司因素。下面对这六个因素按不同区间划分描述性统计, 初步揭示这六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将271家上市公司的负债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5个区间, 各自变量的均值在各个区间中的分布情况如表 (4)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随着总负债率的上升, 公司规模 (SIZE) 、可担保资产价值 (COLL) 、成长性 (GROW) 呈现上升趋势, 即与总负债率正相关。随着总负债率的上升盈利能力 (ROA) 、控制权集中度 (GQJZ) 呈现下降趋势, 即与总负债率负相关。非负债税盾 (NDT) 在总负债率为20%-80%区间内与总负债率反方向变化, 但是两端区间的均值变化趋势异常, 需要回归分析的进一步讨论。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 *分别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二) 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表 (5) , 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 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公司规模、可担保资产价值、成长性与总负债率正相关 (与研究假设2、4、5相符) , 且公司规模、可担保资产价值与总负债率的相关性较强;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控制权集中度与总负债率负相关 (与研究假设3、6、7相符) , 且盈利能力与总负债率相关性较强。
(三) 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6) 所示, 可以看出, 多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0.600894, 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0.576637, 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F值为23.578411, 在1%水平上显著, 说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高度显著的。其次从各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来看,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可担保资产价值和成长性, 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均在1%水平上显著, 非负债税盾和制造业在5%水平上显著, 说明这些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高, 其余变量未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以行业类别为虚拟变量的回归多数未通过10%显著性水平, 其原因可能与各行业类别的样本数量较少有关。对回归方程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 结果显示, 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大, 进一步利用Eviews计算各自变量的方差扩大因子 (VIF) 相对较小, 故可以认为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通过观察残差序列分布和进行White检验, 发现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从行业层面来看,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因行业不同有着显著差异。这个结论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建筑业是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行业, 而运输仓储业师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的行业。 (2) 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对总负债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上来看, 回归模型中各自变量的影响系数按绝对值排序如下:ROA (-1.222938) >NDT (-1.173823) >COLL (0.186385) >SIZE (0.104312) >GROW (0.05389) , 控制权集中度 (GQJZ) 对资本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作用。第三, 从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对总负债率的影响方向上来看, 公司规模 (SIZE) 、可担保资产价值 (COLL) 、成长性 (GROW) 与总负债率 (TD) 正相关, 盈利能力 (ROA) 、非负债税盾 (NDT) 、控制权集中度 (GQJZ) 与总负债率 (TD) 负相关, 这些结论与研究假设2至假设7一致。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与主板上市公司有许多相同的因素, 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与主板上市公司有着较大的差别, 这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自身的特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相关建议
(1) 改善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保障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出台,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 资本市场的完善, 这些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市场, 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公司、机构, 创新金融工具,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 创业板的运行规范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上市公司筛选、信息及时披露、风险控制都是面前的困难。改进债券发行机制, 加快债券二级市场建设和发展, 建成适合于不同发行规模、发行方式、交易方式要求的公司债券市场。 (2) 充分重视行业特征因素。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 建筑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而运输仓储业资产负债率较低, 不同行业之间的资产负债率差别也很大。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充分识别自身所处行业的特征、行业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和进出壁垒高低等, 以行业长期稳定的资本结构为参考依据, 结合自身公司特征因素, 综合权衡资本结构的抉择。 (3) 正确利用公司特征因素。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首先要强化董事会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要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真正做到独立董事既“懂事”又“独立”, 监事会的制衡职能充分发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要完善对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企业不能回避的问题。债务具有节税效应, 这是财务杠杆利益, 当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稳定、充分时, 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的情况下, 可以适度提高资产负债率, 获取财务杠杆利益, 增加公司价值。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的选择应该是权衡两个风险的结果, 经营风险增加时, 需要通过负债水平的降低来减少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降低时, 由于预期未来收益稳定, 财务风险较低, 可以提供债务水平。同时, 要依据公司规模适度负债, 既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 又做到不会资金过剩, 权衡财务杠杆收益与破产成本。
摘要:本文以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公司规模、可担保资产价值、成长性与总负债率成正相关关系, 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与总负债率成负相关关系, 控制权集中度对资本结构作用不显著。并从制度环境、行业层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曹志广、杨军敏:《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陈小悦、李晨:《上海股市的收益与资本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3]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 《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4]范秀峰、李建中:《资本结构与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5]冯福根、吴林江、刘世彦:《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家》2010年第5期。
[6]顾乃康、张超、孙进军:《影响资本结构决定的核心变量识别研究》, 《当代财经》2007年第11期。
[7]Bowen, Bradley:Non-profit Accounting, Research Starters-Business, 1984.
[8]Titman, Wessles.: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10
一、中小企业板股利分配行为特征
(一) 普遍重视对股东回报, 分红比例高
表1的数据显示:在2004~2008年分红年度中, 2004、2005、2006年度浙江省中小企业板100%的公司均实施了利润分配方案。2007、2008年未实施利润分配的公司各有7家。即便如此, 实施分配的公司的比例分别达到各自年度的84.78%、87.04%。对2007、2008年未实施分配的公司进一步分析发现, 在2007年未实施分配的7家公司中, 宏润建设 (002062) 、山下湖 (002173) 是明显具备分红能力的, 其余的为微利或亏损企业。但是, 这两家公司随即在下一年度, 即2008年都推出了每10股转增5股的中期分配方案, 其中宏润建设还另外推出每10股派2元的年度分配方案。在2008年度未实施分配的公司中, 有5家是亏损的, 有2家是微利的。显示了当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符合利润分配的前提下, 均采取相应的利润分配行为, 实现对股东的回报。
(二) 送股转增比例高, 分配方式多样化
利润分配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方式, 即“派现”与“送股”。但是,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中, 往往还有“转增”内容。“转增”是指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在实务中, 盈余公积转增股本较少, 已披露的转增方案更多的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将“资本公积”账户中用以分配的份额转入“股本”账户, 并不是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转出。因此, 理论上它不属于企业利润分配的范畴。但是, 我国企业习惯将“转增”在利润分配方案予以披露。因此, 形成了“派现”、“送股”、“转增”、“派现+送股”、“派现+转增”、“派现+送股+转增”、“转增+送股”以及“不分配”等利润分配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 在2004~2008年分红年度中以现金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的上市公司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 在2004~2006年度达到100%;单纯以现金作为分红方式的上市公司在最少的年份中也达到了39.13%。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以“派现”形式发放股利的公司仍达到34家, 所占比例为62.96%。其中, 含转增、送股在内的混合分配方式的上市公司比例为41.67%、46.67%、58.34%、45.65%、24.07%。显示了中小企业板形成以现金股利为基础的多样化分配方式, 送股转增比例高的特征。
(三) 股利支付率波动幅度大, 缺乏连续性
根据浙江省54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分红的数据来看, 各年度、各企业间的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存在较大的差异。表2显示, 从上市公司整体看, 2004~2008年, 浙江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各年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存在较大差异, 最高的年份为2004年, 平均股利支付率为66.59%, 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 仅达到23%。从上市公司个体看, 各公司各年度股利支付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存在较大的间距, 显示出不同公司之间的股利支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四) 初次分配偏好“高派现、高转增”方式
纵观浙江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4~2008年分配方案, 我们可以发现,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首次或次年宣告发放股利时, 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和存在大量的转增送股行为。通过对样本上市当年及次年的分红方案与以后各期的分红方案对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首次或次年宣告发放股利时, 更倾向于采用高派现高转增方式进行。如2004年在中小板上市的12家浙江省上市公司当年的股利支付率平均达到67%, 次年达到42%;2005年上市的3家上市公司当年股利支付率为45%, 次年达到65%, 都明显地高于它们以后年度的分红水平。
这可能由于初上市时存在高额的溢价, 形成巨额的资本公积, 存在着转增股本的可能;其次, 新上市的公司期望着股利政策能传递着公司积极的信号;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高成长性又为未来的业绩提升提供了保障。因此, 公司管理当局在上市的当年或次年往往存在发放高额股利的良好愿望。
(五) 实施中期分配的上市公司比例高
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年度分红方案。但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中期分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在2006~2008年, 我国实施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分别占上市公司总体的3.15%、3.11%、3.3%。表3显示, 浙江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6年中期实现分红公司为1家, 占2006年该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17%;2007年中期实现分红公司为2家, 占4.35%;2008年中期实现分红公司为3家, 占5.56%。虽然实施中期分配上市公司绝对数量较少, 但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浙江省中小企业板公司实施中期分红的明显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二、中小企业股利分配行为成因分析
(一) 国家政策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 在1999年以前, 不分红的上市公司很多, 即使实施分红, 更多地采用送股、配股方式, 较少采用派现方式进行。在1999年之后, 由于政府监管部门政策的日致完善和舆论监督的加强, 现金股利逐渐成了利润分配主要方式。如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交易规则规定, 上市公司应当重视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 制定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不得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的范围, 不得损害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鼓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连续两年为负的上市公司进行高比例现金分红。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均在2004年以后上市的, 在完善、有效的政策环境中, 中小企业板自然更加注重对股东的回报。
(二) 管理者普遍重视股利信号传递作用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传递着一定的信息。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均十分重视股利信号传递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司上市初期, 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均采用高派现高转增的方式进行分红。高派现向市场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现金流量充足;高转增表示公司对未来前景看好;事实上, 它更表现出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二是股利与企业盈利水平的相关性上。我们对2007、2008年未分配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发现未实施分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处于亏损, 或是微利状态;若当年度公司的盈利状况显示公司有能力予以分配而未分配, 一般该公司在次年中期会予以分配。他们通过股利的支付向市场传递企业盈利状况。
(三) 成长性决定着股利支付方式的多样性
每个企业都应当依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股利政策, 确定最终的股利分配方案。一般来说, 那些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 其股利政策倾向于低股利政策;而已进入成熟阶段、成长缓慢的公司倾向于给股东稳定的现金股利。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很多都是龙头企业, 正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送股与转增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出。因此, 在国家政策引导与自身发展的博弈下, 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形成以现金股利为基础的多样化分配方式, 呈现出送股转增比例高的分配特征。
(四) 股利政策受股权结构影响程度高
在分析中发现, 中小企业板作为一个整体而言, 其各年的股利支付率波动较大, 显示出股利政策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然而, 仔细对比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股利支付情况, 却发现机构投资者占主体的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相对较高, 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以中小散户占主体且股权较为分散的企业, 其股利支付率波动幅度大。如截止到2009年3月, 新和成前10位股东中有9位是基金、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伟星股份前10位中有6位机构投资者;鑫富药业前10位中有4位机构投资者;兔宝宝前10位中有3位机构投资者。而这些公司正属于持续分红, 且平均股利支付率高的公司。根据股权结构分析,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2008年伟星股份、宏达经编、2006年兔宝宝、鑫富药业会出现每股股利大于每股收益的高派现行为, 它们更多地是想传递出稳定的股利政策。换而言之, 股利政策受股权结构影响程度高。
参考文献
[1]杨中环:《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11
关键词:资产结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一、导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在迅速发展壮大。2015年,我国市场类上市公司中,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上市公司为2915家。主板上市公司为1561家、中小板(含ST公司)上市公司为77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495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想要实现其产出增长、生产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合理的资产结构为其持续经营提供经济基础。
二、三个板块资产结构对比分析
(一)货币资金占比。货币资金占比是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货币资金收益性弱,过多的货币资金意味着闲置,会导致经营上的浪费,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从表1中,货币资金占比在近5年创业板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原因是创业板2009年10启动后首次发行股票,募集到了大量资金。创业板市场在成立作为新生事物,是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投资者更关注创业板的发展,并对其估值过高,容易募集资金。主板和中小板的货币资金占比较低,这与其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关系,主板市场主要面向经营相对稳定、获利能力较强的大规模成熟企业;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为中小型企业,发展较为成熟。这些企业发展较成熟后会对货币资金合理利用,而创业板在2015年货币资金占比也和主板和中小板差不多。
(二)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占比是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应收账款的大量持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但是大量的应收账款持有会使企业面临着很高的坏账准备和收款费用,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从表1中,在近5年的时间中,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应收账款占比呈上升趋势,主板的应收账款占比较低,只有7%左右。可能与主板上市公司发展较为成熟,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有一定的经验。创业板应收账款占比高于中小板和主板。这可能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有关,首先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垫付了大量的资金,其次产品由于价值大,存在分期收款而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过多的赊销所致。
(三)存货占比。存货占比是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虽然每个企业都按各自预期留有一定的存货量来减少企业的缺货成本,但是大量的存货积压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成长发展。存货只有变现才构成企业的现金流。
从存货占比变动情况来看,三个板块在近5年的时间内都基本保持稳定,波动幅度较小。主板和中小板的存货占比高于创业板,主板存货占比数值几乎是创业板的2倍,说明主板上市公司的存货变现较慢。创业板的存货在总资产中占比较低,原因可能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软件、计算机、電子元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居多,而这些企业的存货周转较快,有些企业如软件类企业甚至几乎没有存货,加上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业务集中,许多企业都比较固定的供货渠道,因此存货相对较少。
(四)固定资产占比。固定资产占比是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企业经营离不开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多少决定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固定资产比例,达到规模经济,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从表1中,主板的固定资产占比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的固定资产占比较稳定,创业板近5年固定资产占比逐渐提高。创业板固定资产占比较低的原因是其上市的企业大多数以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为主要业务,主要通过差异化产品获取利润,而主板上市公司有较多的制造业,依靠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来增加产能,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利润。
三、资产结构优化建议
(一)充分使用货币资金。中小板和创业板要提高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对于闲散的货币资金可以在不影响公司经营的情况下进行对外投资,选择多种投资方式,可以购买债权性产品或者投向收益较高的股权性产品,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过多的货币资金滞留在企业。当然,上市公司在做出投资前提要对投资标的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做好投资选择,适应市场的变化。其次,证监会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查和监管,防止一些上市公司动机不纯,超募资金,造成资金闲置。最后对于过多的货币资金,企业要严格管理,及时反映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情况,防止资金使用不当。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定期对应收账款核对和分析,要定期检查销货收入资金回笼情况,对没有及时回收之货款,要登记造册,安排专人催欠,同时,对财务状况较差的客户推迟或者停止发货;其次,公司要建立和完善信用审批制度,销售人员应对客户作信用调查,要在提高销售带来盈利与坏账带来的损失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后,改变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方式,将销售人员的销售量完成情况与对应的应收账款回收联系起来,应收账款顺利实现的可以对销售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
(三)合理确定存货数量。存货的数量不能盲目的提高或者降低,存货的数量要与销售相适应,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来确定。例如,工业企业的存货量会占到30%左右;其次,引导公司相关部门通过科学采购,合理规划产供销全过程,使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制造到产成品销售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最后,要加强对存货各个产品耗费的成本进行考核,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减少存货占用过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结论
造成三个板块不同的资产结构的原因有很多:板块启动时间不同,国家政策不同,发展成熟度不同等。首先,三个板块资产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其次,三个板块面临的风险不同,在中小板市场上市企业已相对成熟,规模上都已符合主板上市标准,通常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强,在行业中业绩优良,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创业板企业虽然发展潜力可能很大,但尚处于成长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普遍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较低。
三个板块的上市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公司资产。要结合行业,和自身特点、经营规模等条件比较风险和收益水平来釆取适合自己的最佳资产结构。(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月胜,宋清.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成长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友,2014,25:9-12.
[2]邹纯格.创业板上市公司资金回收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4,02:133-135.
[3]孙巧丽.论企业资产结构分析[J].会计师,2012,03:35-36.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篇12
中小企业板, 是在现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的前提下, 在深交所设立的一个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的板块。中小企业板的服务对象明确为中小企业, 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主业突出、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 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探索。相对于现有的主板市场, 中小企业板在交易、信息披露、指数设立等方面, 都将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创立中小企业板, 可以为中小企业搭建直接融资的平台, 有效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从而为中小企业,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拓展空间。
二、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102家企业, 以这102家企业的2006年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所需的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发布的上市公司2006年度报告, 数据的录入以手工完成, 并经仔细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其中部分数据为间接计算所得。本文采用的统计计量分析工具为SPSS11.5。
(二) 变量定义
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了以下十个治理变量, 解释变量的定义见表1。
被解释变量定义:评价公司绩效的指标有多个, 比较通行的绩效评价方式是利用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托宾Q值来衡量公司绩效, 本文选用托宾Q作为度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本文计算托宾Q值的方法沿用潘福祥 (2004) 的定义 (净资产法) :托宾Q= (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价值+负债) ÷公司总资产, 流通股市值=上市公司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价格×发行的普通股的股数, 非流通股价值=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
控制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三) 研究假设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如下:
H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非线性关系
H2: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3: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H4: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5: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6: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7:董事会主席与CEO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H8: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9:管理层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H10:监事会人数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四) 模型构建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回归结果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整体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二) 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模型的校正R2为0.224, F值为2.827, 该方程通过了99%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整体回归效果尚可。回归结果显示:
(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呈非线性关系。为了验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 本文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加入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的回归系数为-5.506, 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与托宾Q的回归系数为5.590, 且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因此, 这就意味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公司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 具体来说是成U形的关系。因此, 假设1得到论证。
(2) 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 因此对公司的绩效没有多大影响。
(3) 董事会规模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不相关。虽然从回归方程的分析结果看, 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回归系数表可知,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这也就说明了,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当中,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4) 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没有影响。该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结构中, 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
(5) 董事会主席与CEO两职合一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这一点可以从与托宾Q为负值, 但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因此, 该结果可以部分说明董事会主席与CEO两职合一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
(6) 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没有关系。但管理人员薪酬越高,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越高。管理人员薪酬与托宾Q的回归系数为0.145, 显著性0.06<0.1, 表现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假设H9得到论证。
(7) 监事会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
(8) 控制变量中, 公司资产负债率回归系数为-1.043, 且显著性0.009<0.01, 表现为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 说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托宾Q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 不利于提高价值。
四、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解释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为民营企业, 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看, 控股股东实际持股比例普遍过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而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绩效和管理水平。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控制现象, 而家族控制现象并没有因为上市而得到改变。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董事长和具有血亲关系的家族成员联合高比例控股现象, 据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看, 大多数家族控股比例都超过30%。因此, 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自然人及其家族高比例控股的“一股独大”现象。
第二, 董事会治理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一环, 对上市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 董事几乎都由创业者构成, 且由于董事长及其家族“一股独大”, 董事长的地位比较突出, 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利, 在内部权利控制方面, 往往表现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
(二)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 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绩效:
第一, 优化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要完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绩效, 首先要从股权结构入手。要改善股权结构, 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绩效的关键一个环节是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约束与规范。要适当的分散股权, 让更多的银行、机构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来, 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在公司的董事选任、经营者激励与监督、重大事项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都发挥作用, 使得大股东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来提高公司的绩效。
第二, 改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强化董事会功能。董事会治理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环节, 是公司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保障, 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 董事会的组成实行公司外部成员和公司内部成员结合的原则, 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并在董事会内部设立审计、薪酬委员会等机构, 并且这一部分职责主要由外部董事来承担。其次, 对于由家族式企业改制而来的控股公司, 应逐步减少家族成员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 并相应增加外部董事的人数。再次, 应增强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独立性, 加强和完善董事会制度的建设, 强化董事的责任和义务, 强化董事会的制约机制制衡经理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形成股东和董事之间的相互制衡, 防止控股股东完全控制董事会的局面。
第三, 健全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何约束机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经营管理层与股权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 造成了董事、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大都是由近亲, 朋友等人员构成, 而在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 只有引入能力强、素质高的经营管理队伍才能不断壮大企业。
第四, 积极推进民营中小企业改制上市, 解决其融资瓶颈。民营中小企业机制较灵活, 历史包袱轻, 为地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但由于信贷机制不畅通, 且公司债券发行受限, 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就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常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决定机制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2003年第5期。
[2]谭劲松、李敏仪:《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若干特征分析》, 《管理世界》2003年第9期。
[3]朱武祥、宋勇:《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对家点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4]肖作平:《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 《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
[5]白重恩:《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6]Bhagat, Sanjai, and B.S.Black.The Un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Compo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Business Lawyer, 1999, (54)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推荐阅读:
中小板公司07-09
中小企业上市调研08-31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公司10-06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比较05-09
中小型企业海外上市论文08-02
公司风险中小企业融资计划书07-12
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书格式07-26
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0-19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管理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