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运行

2024-06-14

低碳运行(精选6篇)

低碳运行 篇1

2007年,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发表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 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气候变化主要是近代人类过多地使用化石 (高碳) 能源所造成的结果。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人类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节约能源, 保护生态, 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但目前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战略规划、实现路径、政策法规等方面, 对低碳基金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实践中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就是资金和技术, 其中技术的研发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因此, 对低碳基金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建立低碳基金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资源消耗增长迅速, 温室气体排放严重。2006年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 但是, 能源消耗达到了24.6亿t标准煤, 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目前,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 2002年为605 t/百万GDP美元, 为印度的1.86倍, 日本的1.69倍, 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而由于我国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年均增长2.6%) , 2020年将达到81.45亿t, 届时将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的具体减排量, 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 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同时, 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谐社会, 走低碳经济之路将是唯一而必然的选择。相关资料证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见,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低碳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应用, 而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发布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显示, 预计到2020年, 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至少有两万亿元左右资金缺口需要填补。《报告》预计, 未来15年, 国家将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投资基金和吸收私人资本等, 并鼓励优秀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上市。因此, 在国家及各省市逐步设立低碳基金已变得必要且迫切。

二、国外低碳基金建设的概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近年来, 各国从税收、能源、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资金政策方面, 不少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了基金, 大量投资于温室气体研究和低碳技术的研发。

1. 英国成立碳基金公司

英国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较为先行的国家。2001年, 英国政府投资成立了碳基金公司。公司以企业模式运作, 目标是帮助工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捕获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 实现低碳经济。碳基金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英国的气候变化税, 每年大约有6600万英镑, 从2004—2005年度起, 增加了两个新的来源, 即垃圾填埋税和来自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少量资金。资金使用主要有三个领域, 一是资助具有创新性的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 三是投资孵化器, 帮助创新型企业成长。

2. 欧盟成立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

2008年, 欧盟议会成立通过决议, 支持成立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 (GEEREF) 。GEEREF将向非洲、北非地区、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非欧盟的东欧地区、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的“地区子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投资重点是被商业投资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忽视的、金额低于1000万欧元的环保项目上。

3. 美国建立气候变化适应基金

美国已颁布了《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 该法案的征求意见稿建议建立气候变化适应基金, 其目的是给州一级、地方和零散的社区项目提供资金, 帮助各社区适应气候变化。同时, 草案还建议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内设立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性项目, 以帮助气候变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的变化。

4. 其他国家大量投资于低碳技术的研发

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然没有明确设立相应的基金, 但每年政府都花费巨资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如, 澳大利亚每年花费6000万澳元用于温室气体的研究, 德国将在未来10年内额外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 日本2008年低碳科技预算为35708亿日元, 比2007年增加595亿日元, 增幅为1.7%。

三、我国低碳基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基金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 中国仅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政府基金) 和中国绿色碳基金 (民间基金) , 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前者主要依靠政府出资, 后者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形式筹集资金。

此外, 个别地方省市开始尝试建立低碳基金。2010年2月1日, 江西南昌设立低碳与城市发展基金“南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 南昌市与国开金融公司共同出资50亿元人民币, 预计将可拉动200亿的相关投资。2010年7月25日, 西宁国家低碳产业基金与江苏省低碳示范区在武进正式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西宁国家低碳产业基金是依据我国《可再生能源法 (修正案) 》、《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牵头, 中国融资租凭有限公司等10多家金融机构及大型央企共同发起的产业基金, 基金规模预计可达500亿元。

虽然我国低碳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在基金的来源、投资方式、运作管理、配套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具体如下:

1. 资金来源单一, 以政府投资为主,

当前我国低碳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或央企投资, 社会资本及外资所占比例极少。完全依靠政府投资, 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金额有限, 无法有效满足低碳研发及企业节能减排的大量资金需求。同时, 单纯依靠政府或央企投入, 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游动资金及外资的参与积极性, 无法为低碳经济营造一个多元的金融环境。

2. 投资方式以无偿资助为主, 且涉及领域狭窄

目前, 低碳基金作为我国政府的政策性基金, 主要采用无偿拨款的方式资助部分低碳项目及企业减排。这种输血式的投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 支持低碳项目的进展。但其弊端也很多, 如降低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使基金本身缺乏自我滚动的激励机制和活力。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必须改变现有的无偿资助方式。同时, 我国低碳基金的投资领域比较狭窄, 现有的两个基金主要资助增加碳汇的项目, 对其他减排或低碳的项目资助较少, 特别是没有将大量资金用于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

3. 相关法制建设匮乏, 缺乏配套政策支撑

目前, 我国基本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 更没有一部针对低碳基金的专门法律, 相应的配套政策也不够完善和细化。而为了保证低碳基金的健康发展, 在法律层面对其运作管理的流程进行规制是必要的。同时, 低碳基金的运作还需要税收政策、能源政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等配套政策的支撑。

四、改善我国低碳基金运行模式的建议

1. 积极引进民间游资和外资, 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低碳经济产业作为目前最热门的领域, 已成为投资者的新宠。低碳经济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早已备受民间游资和外资的关注。2010年3月31日, 由浙商创投发起的浙商诺海低碳基金正式成立, 这只全国首个以“低碳经济”为投资主题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在不到两个月的筹备时间里, 首期就募集到2.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2010年3月, 瑞士ILB-Helios集团和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的新能源低碳基金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这是自国务院明确鼓励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后, 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首个具有外资背景的基金。2010年6月21日, 天津将建首个低碳示范城, 日本将提供10亿日元做基金。

应改变过去的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导, 主体单一化的形式,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合理界定风险收益机制, 吸引社会资金, 特别是信托资金、民间资本、国外投资机构等参与投资,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当然,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循序渐进。在基金的起步阶段, 可采用以政府资金、法人资金为主, 境外资金、民间资金为辅的资金来源结构。扶持运行3~5年, 成功率提高并成为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后, 政府资金可以通过证券二级市场, 逐步退出投资主体。

2. 基金管理采用企业模式, 资金运作市场化

英国在低碳基金管理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运作管理方面, 英国碳基金公司内部专门成立了碳基金董事会, 成员一共17人, 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工会、非政府组织等,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外部还聘请独立机构进行评估, 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借鉴英国的实践经验, 我国的低碳基金管理也应采用企业模式, 把低碳基金作为一个独立公司, 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 实行独特的管理运营模式。一方面, 公司每年从政府获得资金, 代替政府进行公共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另一方面, 作为独立法人, 低碳基金应采用商业模式进行运作,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制度保障公共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同时, 低碳基金应改变过去输血式的无偿扶助, 投资方式必须和市场机制有效紧密地结合。从无偿拨款逐步向有偿使用、分年度偿还、风险投入等方式过渡。可针对所申请低碳项目的性质, 依据风险投资评估, 界定风险收益比例, 确定投资额度;并引入社会独立评估机构, 对申请项目的进展和前景进行评估, 审查建立竞争机制。

3. 扩大投资领域, 重点资助低碳技术的研发

据研究, 要发展低碳经济, 在世界低碳发展的模式中处于前列, 必须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因为低碳经济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 其中能源效率的调高, 低碳新能源的开发, 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要依赖于技术进步。而以往我国低碳基金投资的目标过多关注在碳汇增加的项目上, 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今后应扩大投资领域, 重点资助低碳技术的研发。但低碳技术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技术, 而是一系列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措施, 这就要求在经费投入上要做到点面结合, 既安排低碳基础研究的资金, 又安排急需的应用研究资金。

此外, 投资领域还可以扩展到加快技术商业化方面。英国低碳基金公司的投资领域相对比较宽泛, 主要涉及三个领域, 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 三是投资孵化器。而英国到2050年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着力于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 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我国低碳基金的投资可借鉴英国的模式, 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并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 促进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进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

4. 健全外部法律,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为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如2007年3月13日, 英国发布《气候变化法》草案以指导英国的减排行动。2007年, 澳大利亚制定了《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政策》、《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而我国虽在《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相关立法仍十分薄弱, 完全不成体系, 更缺乏对低碳基金管理的专门法规。借鉴国际经验, 我国应健全气候变化的法律建设, 并把低碳基金的管理上升到法规层面, 监督和约束资金的投资去向和效果。

同时,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实施。除了资金政策, 很多发达国家还从税收、市场、科技、能源等方面颁布和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如, 英国征收气候变化税, 并以此作为低碳基金资金的重要来源。日本已经开始试行二氧化碳交易市场, 交易价格有市场决定。2008年10月21日, 日本政府在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总部会议上, 正式颁布了二氧化碳排放交易试行制度。欧盟2001年9月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法令, 通过减税或提供补贴等措施, 鼓励风力、水力、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五、结语

当前,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低碳经济。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已专门建立了低碳基金, 大量投资于温室气体的研究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但我国低碳基金建设仍处于摸索和起步的阶段, 在资金来源、投资运作、法制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 应结合我国的国情, 并借鉴发达国家基金管理的经验,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企业模式运作, 鼓励技术创新, 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和配套措施, 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建立低碳基金, 发展低碳经济, 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建立低碳基金的必要性, 并介绍了欧盟等发达国家低碳基金建设的概况, 接着分析了我国低碳基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资金来源、管理模式、投资领域、配套法律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基金,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J].林业经济.2007 (7)

[3]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 (10)

[4]付允马永欢: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3)

[5]刘兰翠甘霖等: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及启示[J].中外能源.2009.09

[6]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Exploring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Term: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J].EnergyPolicy, 2005

[7]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CO2 Emission in Long2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EnergyPolicy, 2006, (34)

低碳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优化展望 篇2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

(一) 简析低碳经济的主要观点

把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作为发展基础的经济模式被称之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组建清洁能源框架以及提升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低碳经济的主要观点是通过从制度、发展、技术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 促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人体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在应用低碳经济模式时, 首先需要作为重点分析考量的是碳排放交易与低碳电力技术, 主要是因这两者是进行电力系统设计规划工作和操作运行优化工作的两个有关方面。

(二) 低碳经济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影响

引入碳捕集技术, 给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与操作运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引入低碳技术, 虽然能够科学、有效的降低碳的排放量, 但是这种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电厂的建设成本的增加, 这就对我国的电力系统提出了根据国家政策与我国电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减排。另一方面, 碳捕集电厂的运行机制以及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灵活性, 与一般的火电厂的运行主要特征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化, 低碳经济技术给火电厂创造了全新的运营模式, 除此以外, 也给我过电力系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碳交易机制的研究

通过引入碳交易机制, 不仅给我国电力系统运营成本费用的支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给我国的电力系统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碳排放量高低的问题提供了捷径, 当电力系统碳排放额过多时, 可以销售多余的系统碳排放额, 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一定的经济利润, 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支出。相反, 当电力系统中碳排放额较低时, 则需要购入缺少的排放额, 毫无疑问这就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费用支出。因此, 在系统的后续运行和初期规划工作中, 应该根据实际的碳交易机制进行考虑与规划。除此之外, 还应该在传统的影响因素考虑电力系统的排放额度, 科学、合理的调度发电机组, 并通过提高风电以及水电等清洁能源有效利用率, 从而有效的实现最大限度的减排。

二、低碳经济电力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 低碳经济下发电机组优化组合以及优化启停

适用于确定各个机组在一个调度期内每个时间段运行的基本状态优化问题, 是系统的发电机组整合优化组合和优化启停的主要特性, 同时也是发电机组整合优化的前提条件。常见的机组整合优化问题通常是采取将系统运营成本降低至最小作为优化的主要目的, 与此同时, 却忽视了消耗能源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推行所产生的不利因素, 在运行低碳经济模式期间, 不相同的机组组合, 不仅会使电力系统发电耗能受到影响, 同时也会促使碳排放的总额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 由于限制了碳排放额以及碳交易, 导致发电系统的碳排放量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都会受到发电调度机组组合的严重影响, 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分析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发电机组优化调度模式

在确定了电力系统中参与运营操作的发电机组的首要条件下, 探究系统负荷在发电机组之间科学、合理进行分配的问题, 从而保障了电力系统获取最优利润的方法, 被称之为发电机组的优化调度。通常在满足机组和系统的每项限制条件下, 科学合理的协调每个发电机组的出力, 从而使得系统的燃料成本降到最低, 这种形式主要存在于传统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往往这种传统的方式都不会注重考虑对环境保护。伴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提升, 传统的系统经济调度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 因此在低碳经济的条件下, 二氧化碳也对发电调度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三) 低碳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关于低碳经济模式下电力系统运营优化的研究工作, 截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 为后续深入研究探索奠定了基础。稍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着手。例如, 深入探索、研究碳捕捉技术、碳约束技术、碳交易等多种低碳要素对发电机组的优化运营组合问题的分析, 并且在考虑低碳作用以及低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低碳经济下的电力系统机组优化方法体系以及组合模型。另一方面碳捕捉技术则是发电系统未来低碳经济条件下运行优化领域需要重要研究的对象, 碳捕捉技术电厂应该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进一步的分析以及评估碳捕捉电厂接入后对系统的影响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从电力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接纳以及使用角度, 开展碳捕捉与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新能源电站的协调与运行的研究;从系统减排运行的安全角度开展碳捕捉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整体运行中的方法以及研究。另外还需要低碳经济下电力系统调度的相关政策, 通过相关制度去引导电力工业的低碳化进程。

结论

我国未来保持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继续推行低碳经济, 作为碳排放量最高以及能源消耗最多的电力行业, 对国家总体低碳路线发展的实行减排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行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希望能为后序相关低碳经济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借鉴。

参考文献

低碳运行 篇3

(一) 低碳经济能耗少, 污染小, 可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低碳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 低碳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 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它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其产品具有可循环利用的性能, 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并生产出受市场、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创造了条件。

(二) 低碳经济可长期收益, 可持续发展。

目前, 经济发展形态已经转移到绿色低碳模式上来, 这就要求企业进入战略经营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长期、综合能力的竞争,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 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放在长远利益的最大化上。通过低碳技术建立起的低碳产业, 其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优势, 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从更长远的战略角度来把握市场规律。

(三) 低碳经济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现阶段国际社会和公众要求经济主体———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低碳经济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对节能减排、改善气候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低碳企业担负着保护环境等重大的社会责任, 其生产经营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特点, 决定了在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政府组织、管理者和个人消费者的大力支持, 做到了惠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 可以为企业赢取大量利润, 持续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同时也能为企业增加长久的生产动力。

二、低碳经济的财务评价方法

(一) 改传统的账面收益评价为包括能耗费、环境费等因子在内的评价。

传统经济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 所生产出的产品使用过程中耗能多, 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并在后续的生产循环中持续消耗能源, 造成资源浪费和进一步环境污染。企业前期投入可能较少, 但后期却要为治理环境付出更多税费, 导致企业收益率低下, 财务状况不良。低碳经济对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低, 在评价时应考虑生产过程中节约出的能源费用、少交纳的污染环境税费以及产品回收再循环利用时减少了二次生产原材料的购置费, 将这些因素纳入财务评价指标, 能更直接地表明低碳企业财务改善情况。

(二) 改短期收益评价为长期收益评价。

相比短期利益, 企业更应注重长期收益, 并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 为了克服非绿色环保因素, 前期研发过程中可能需要投入比传统经济更多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除了政策扶持资金, 企业自身的投资也较大, 而后续生产中只需较少投入, 就可以保持稳定的经济收益, 持续赢利能力强。从长期来看, 企业长期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将弥补包括前期研发投入在内的生产成本, 对国家、企业、个人都是收益大于支出。而短期收益评价更容易使企业重视短期利益, 表现为资源使用上浪费严重, 较少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耗及其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虽然短期有利可图, 但其产品和市场没有可持续性, 长期的财务状况会变差。

(三) 改单纯考虑经济指标的评价为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评价。

低碳经济除了直接依赖物质资本的配置外, 还必须依赖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的优化配置。企业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系统, 也是生态影响产出系统和社会影响产出系统。低碳经济所生产的产品污染少, 为国家、个人节约了大量能源, 因此在对其进行财务评价时除了将具体的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在内, 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益折合成可计算的具体财务数据, 从地区、国家范围内, 考察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其产品对能源节约、洁净环境所做的贡献, 并用一定方法换算出因低碳生产节省下来的煤炭、森林、汽油等资源价值。例如将传统经济市场环境下所耗能量费用折算为低碳经济节约的成本, 将国家投入的研发资金、税收减免、出让低碳技术和碳排放指标的收入计入产出。结合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的综合评价, 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低碳经济的财务状况。

三、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改善财务运行状况的措施

(一)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笔者认为, 应从国家层面通过低碳经济和非低碳经济差别化的政策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 使企业意识到低碳经济对提高资产收益的意义。通过制定规划,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 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碳利用率。具体措施如: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技术研究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制定专项规划, 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 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指导指标。

(二) 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

通过推行碳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的办法, 利用税费杠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 发挥税费调控作用, 优化企业资本使用经济结构。如制定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和措施, 对低碳生产企业实行大幅度减免税费, 引导企业优化资源综合利用率, 使企业集中更多的资本用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生产出附加值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 促进企业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同时通过高税收强化对“三高”企业的打压限制作用, 让清洁能源更便宜, 让能耗大的企业经营起来成本更高, 使非低碳经济在资本收益上处于劣势, 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可持续性。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征收的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环境税, 强迫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刺激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最终达到增加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提高企业利润率的目的。

(三) 成立国家碳基金和碳交易市场。

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节能投资, 并不断创新和完善投入的手段。例如, 政府部门应引导扶持碳基金组织的建立。碳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低碳经济、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提高生产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将碳基金分配给那些低耗能、低污染的企业, 帮助其解决清洁资源、产品研发中投资不足的问题, 促进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研究和高效节能产品的开发。此外, 国家还可以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做好碳交易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构建我国碳交易排放交易市场, 促进企业低碳技术研发热情和力度,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为企业低碳技术的转让和推广利用提供平台。如企业通过“碳交易”可以购买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 从低碳生产中获得长期经济收益,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可以通过“碳交易”将企业自主研发的低碳技术、低碳商品和节约出来的碳排放指标出售给其他企业, 使企业改善资本投入效率, 及时有效地应用低碳技术, 促进企业获得长期收益。

(四)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

低碳运行 篇4

一、旅游区生态与低碳运行的关系

(一)旅游区生态低碳运行的本质

旅游区生态循环是指一个旅游区范围内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与旅游者活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反映了旅游者对自然环境和旅游景观的保护,要求做到浑然天成、共同发展,这就是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的本质。旅游区生态循环主要是指旅游大环境本身和内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自然观光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的自然和谐,旅游区生态循环和低碳运行的本质,主要表现为旅游区与旅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尤其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将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鉴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恢复性、不可替代性,人们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低碳运行的重要性、必要性,旅游区生态循环的核心,就是要强调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二)旅游区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旅游区生态环境应当保护自然生物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维持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的可循环性,实现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可持续性[1]。真正把“旅游区生态循环”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但是,目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根本解决“生态系统”自身可循环的问题,未弄清可持续的重点是在开发、在发展,可循环的重点则是在保护、在恢复。生态旅游在现代旅游发展实践中总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生态旅游似乎必须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陷入了一个“开发与保护”———“保护与开发”的悖论: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生态旅游———地方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在“开发———保护———开发”之间形成了一个“怪圈”,旅游区生态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或人文生态系统自身可循环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观点的提出

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重点在于重新定义“发展”的内涵:认为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要开发才能发展。例如湿地的恢复、原始森林的禁入、冰川的自然形成;甚至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古村落保护……都是发展,只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谐统一,生态系统可以循环再生,就是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因此,“低碳运行”是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观。按照“低碳运行”观,自然环境的动态开发是发展,静态维持也是发展,适当走“回头路”得以休养生息(自然恢复)更是发展。我国旅游不是可不可持续的问题,而是维持困难、复苏不够、保护不力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环境,一旦“生物链”、“生命链”中断或者不可再生循环,你再怎么努力“保护”(更不用说“开发”),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现代文明首先应当把生态文明放在首位,自然、和谐和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2]。

二、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建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全会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报告中首次把循环经济提高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

(一)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的基本内涵

1. 循环的含义。

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4],如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循环无尽。循环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如果良性循环的客观规律受到破坏,就有可能演变成恶性循环;反之,如果能改善恶性循环,那么事物就有可能转向良性循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或与你相生,或与你相克,条件改变了,你和它们或他们的生克正负关系也会改变,这就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2. 循环的不可逆性。

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相对与地球50亿年只是一瞬间。但是现代社会如果要恢复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蛮荒状态,哪怕停止一切人类活动也需要10万年,而毫无节制地开发所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最终毁灭人类自己可能只需要几百年,这为人类发展旅游区生态可循环经济敲响了警钟。因此,从生态循环基本观点出发,生态循环的生命链、生物链一旦被打破或者中断,要进行良性循环几乎是不可能或者是极其缓慢的,而如果已经开始恶性循环,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生态循环的不可逆性是显而易见的。

3. 生态可循环机理。

循环系统是一个生命体的主要特征。把循环系统引伸到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也同样适用,如生物的多样性、生物链、食物链的重要性……依靠资源增长型的经济,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破坏问题,所以,一旦资源枯竭,整个社会经济就会面临停滞甚至衰退[5]。为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循环机理,本文提出自然生态循环和人文生态循环两种类型的循环模型。

(1)自然生态循环模型。自然生态循环模型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能源、水和垃圾再生资源可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人类活动自身如何降低需求和通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增加供给两个方面。一个大的旅游区或者自然保护区,生态循环系统包括自然资源循环和可再生资源循环两个方面,动植物和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循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活动主要是要做到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保护自然。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可再生资源循环,包括垃圾循环、水循环、可再生能源循环等,一个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区,要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完全按自然资源循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可再生资源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旅游生态循环效果最大。

再生资源循环首先要降低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淡水、能源、养分和材料的浪费。其次是根据当地的条件,寻找最佳的循环再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污水和有机垃圾,注重生态循环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实行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例如旅游区垃圾,从分类,装运开始,通过废物处理设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焚烧填埋垃圾、无氧化处理固化成为有机肥等,做到垃圾可循环利用。景区污水,从截污纳管开始,经过污水处理和沉淀、分流,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绿化、植物灌溉或生活用水,经过大地的自然渗透过滤,做到水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可以利用污水和生活垃圾中的植物养分,经过无氧化处理形成沼气,作为新能源提供本旅游区生活、生产需要,做到能源循环利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成国内首个生态公园,经过地下特殊设备收集填埋垃圾沼气,每天可以发电4万度,可供8 000户人家生活用电,成为生态可循环模型的成功实践者。

(2)人文生态循环模型。人文生态循环主要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文艺术的弘扬以及作为传承载体的文化传人的延续。历史文化、人文艺术、文化传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历史文化传承需要通过人文艺术的形式进行弘扬,而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人文艺术的弘扬,都离不开作为文化艺术载体的个体生命的延续,也就是需要文化艺术传人一代一代传下去。历史文化传承、人文艺术传统、民族文化传人之间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紧密型的人文生态循环系统。

循环模型把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模型体系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主体、客体关系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的管理、控制基础上,生态可循环模型是衡量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等是否协调发展的一把尺度。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多样性、持续性、整体性,核心是生态可循环性。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各种动植物的多样性;一个人文生态系统,包括各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保证了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生态系统就能有机地循环、协调并统一起来。

(二)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的意义

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十分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再生是指系统自身有创造生命的功能,复苏是指系统自身某些方面受到破坏,通过休养生息、回归自然而恢复生机的功能,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因此,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现代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和要求旅游区低碳运行的必然要求。举例来说,民间绝艺要发扬广大,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传人———既传承生命又传承技艺,如果仅仅是民间绝艺高手自己,哪怕是国宝级“大熊猫”式的人物,哪怕花再多的本钱也是保护不住的。因为他没有生态再循环的功能,如果要保护也要把重点转到该民间绝艺的传承上来,使该民间绝艺代代相传、越传越广———这就是可循环模型在人文生态系统方面的灵活运用。事实上,许许多多自然遗产、文化遗存消失,都是因为循环不下去了,也就是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命链中断了,再生和复苏功能丧失了。

以上生态循环模型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整合,从总体上研究旅游区生态系统和旅游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因此,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模型,要求必须把旅游发展与其依托的旅游区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和谐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循环学原理。

三、旅游区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按照循环模型发展的循环经济[6]是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尤其是轻社会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低生产效率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在当前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时代,发展节约型、生态型的低碳经济,提出循环模型和循环经济意义尤其重大。

循环经济是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资源再生”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以生态思维组织的循环经济系统,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就是按照循环经济建设起来的旅游度假区,在远离澳洲大陆的离岛上,水资源、垃圾处理、再生能源等都做到了自成体系、循环利用,从而成为世界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典范,“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翻译成中文有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叫“神仙湾”,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与中国人梦想的理想家园更加贴近。岛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不是酒店,而是垃圾处理场,“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的所有排放物都集中在这里,经过固体、液体分流和垃圾分检,按不同用途实行回收利用,其中大部分固体排放生成为有机肥料用于岛上种菜养花养草,液体部分经过处理注入岛屿沙土层自然沉淀渗透,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用水,整个度假区的电力则来自于垃圾发电厂。“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重视环保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关注自然与人文生态的低碳运行,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旅游区生态循环体现了现代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人们希望回到本真、自然、和谐的状态,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升华,通过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的观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人们可以提高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感知与领悟,符合现代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快乐、安全等休闲方面的本质要求。高品质的生态旅游或者说生态休闲既是观光旅游,更是休闲旅游,是21世纪新兴的休闲方式之一。旅游的可持续性首先表现为游态生态的可循环性,仅仅给予生态系统开发性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态系统自身具有循环再生、复苏功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持续、永久的良性循环,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聪玲.中国旅游区生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绿皮书,2008.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3]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N].新华社,2002-11-0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杜世勋,曹利军.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与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

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 篇5

关键词:低碳,生态,产业链,有色金属

要实现生态化低碳发展, 首先要构建包括 “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消费———回收———再生———废弃”节点的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1]。生态低碳运行的核心在于通过 “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 “循环”与 “梯级”高效利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就像自然界的生物遵循食物链网规律一样, 其中的每一个链节点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上一个链节点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有色金属产业通过工业生态共生, 还可以提升企业竞争优, 降低浪费与污染[2]。我国在发展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 国家颁布了 《清洁生产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规章, 出台了部分再生有色金属准入标准, 不少有色企业在废弃物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各节点在生态化低碳运行过程中, 还需大力倡导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低碳化, 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内部集成化管理和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方面, 运用生态和低碳技术、冶炼专门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 实现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保障金属资源安全,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提升有色金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原理

在构建了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的基础上, 使链网生态化低碳化运行。根据生态学食物链、食物网原理, 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把有色金属工业系统组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形成生态链网结构, 其中的生产者是矿山和冶炼加工企业, 消费者是有色金属深加工厂商和终端的工业和家庭有色金属使用者, 分解者是废旧有色金属回收、拆解、再生企业, 以及吸纳、处理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化工、建材等企业。在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产业链网中, 以共生关系为纽带, 通过生态链接, 把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静脉产业回收的废旧有色金属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 内部集成物质 ( 包括原材料、固、液、气废弃物) 、能量 ( 包括余热余能) 、水 ( 包括废水) 、技术与信息, 外部进行供应链协同管理, 节点企业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生产、消费和处理废物[3], 包括生产活动与辅助活动生态化、运营生态化、资源利用生态化、以及产品设计和生产销售生态化、消费生态化, 集成管理和梯级循环利用静脉产业回收的废旧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以及余能余热, 废旧有色金属、副产品及废弃物 “减量、再利用、再循环”, 使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循环与储存, 合理高效利用, 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生态共生系统资源节约、能耗低、污染少、可循环、高效率、可持续运行。

2 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

2. 1 消费观念与行为低碳化

要使有色金属产业链网生态低碳运行, 必须提高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网的资源和能源效率。不仅产业链网上的矿山和冶炼加工企业要树立低碳价值观, 节约资源和能源, 提高利用效率; 链网下游的其它节点企业, 包括有色金属的消费企业和家庭及个人、副产品吸纳处理企业, 都应该具有低碳消费的观念与低碳消费行为, 主动节约并且把废弃的家电等物品送到回收点, 通过回收废旧有色金属等各种方式节约有色金属资源, 也就节约了能源, 像自然生物界的食物链网一样, 使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网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 提高利用效率。

2. 2 产业结构低碳化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 兼并重组, 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等多种方式, 使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低碳化。铜、铝、铅、锌等企业可以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重组及产业转移, 以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产业低碳化升级转型; 高能耗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可以与煤炭、电力等能源企业进行多元化重组以降低能源损耗和成本, 低碳化发展; 铜、铝、铅、锌企业冶炼加工企业与静脉产业废旧金属回收再生企业进行重组。充分运用生态产业链规划设计理念, 积极按照生态化的模式, 建设废旧有色金属资源回收拆解和加工集聚区, 以降低能源消耗, 节约矿产资源; 国家层面, 通过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能源、人力资源等优势和特色,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 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 调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的区域布局技术水平, 推进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进程; 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区域结构的低碳化。

2. 3 能源结构低碳化

有色冶金企业常用的燃料主要有: 煤炭、焦炭、重油、电、富氧空气、天然气、轻油、柴油, 对煤炭的依赖性较强。新能源资源包括煤基清洁燃料、风电、太阳能、水电、生物质能等。如果中国煤产业链效率提高5%, 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可达40. 3% 。首先, 在冶炼关键技术的局限以至于短期内对煤炭的依赖性难以降低, 以及国家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主要依赖煤炭清洁利用这一低碳技术达到高碳能源低碳化使用的目的;另外, 通过优化创新冶炼工艺技术与设备以节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 从而使有色冶金产业的能源结构低碳化; 其二, 通过利用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 充分回收再生利用废旧有色金属为原料, 降低能耗, 也是有色冶金能源结构低碳化的路径选择之一; 第三, 通过能源使用技术创新, 实现以油气部分代煤、以电代煤, 提高清洁、高效优质能源的利用比例, 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冶炼原煤的单位消耗量, 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 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最后, 通过不同能源的价格管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 以及碳税征收制度, 促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

2. 4 内部管理集成化

在有色金属生态产业链网内部, 采取集成化管理模式, 包括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的集成化。

2. 4. 1 物质集成。根据有色金属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清单分析, 确定生态产业链节点企业之间上下游关系, 并根据物质供需方的需求, 运用生态链接关键共性技术、过程集成技术以及低碳技术, 调整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借助信息集成系统, 以及供应链协同管理, 实现一次物质资源与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 以及静脉产业产出的再生物质资源的集成, 使生产流程敏捷、柔性、可控, 拓展物质和能量循环空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质资源的投入量, 以及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量,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这是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物质基础。

2. 4. 2 能量集成。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热力学分析技术, 结合有色冶金原理和生产工艺技术设备, 以及各企业的具体用能情况, 在各生产过程换热网络综合的基础上, 通过规划和设计能源梯级利用流程, 安排过程之间的热量交换, 合理配置热机做功和余热余能的关系, 进行全局系统能量集成, 以使全局系统总能耗最小。基于全局系统能量集成分析原则, 进行全局系统能量集成改造和扩充, 尽力改变已有的能源结构, 推广先进的节能和环保技术, 节能降耗, 增加热电联产, 提高能源效率, 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排放, 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

2. 4. 3 水集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的水资源主要用于生产工艺与冷却过程, 应充分考虑冷却水梯级循环利用, 生产工艺废水集成处理。通过把水资源分门别类集成管理、调度, 建立工序内部、厂区内、产业链各企业之间梯级用水循环系统, 充分梯级利用使用之后的高温冷却水所携带的热量, 供热, 发电, 加热物料, 再返回冷却系统作为冷却功能之用; 而生产工艺用水在使用之后的废水, 对于有些冶炼工艺, 一部分可以直接返回生产过程, 另一部分变成了含有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杂质的废水, 这部分废水集成后采用先进工艺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提取有价金属以及分离有机物, 再循环使用, 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2. 4. 4 技术集成。目前,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网内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产业, 以及下游的消费和回收再生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对高耗能的有色金属产品的利用效率不高, 带来了高碳排放强度。

在大型冶金企业内部, 或者冶金企业集聚区、生态工业园, 充分运用延链、补链、耦链的生态产业链规划设计理念, 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 有效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技术要素, 获得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新技术,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实现单个技术实现不了的技术需求目的。把冶金高新技术、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产业共生链接关键共性技术、循环经济集成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等集成起来, 建立最小化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高新技术系统及管理系统, 满足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2. 4. 5 信息集成。目前, 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于起步阶段。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 物质流、能源流、废物流的信息, 相关产业生态链上的原材料与产品信息、技术与市场发展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及人才信息、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及技术创新信息等, 这是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加快促进信息化要素在有色金属产业的设计研发、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销售、回收再生等关键环节的应用, 全面提高有色金属产业信息化水平, 这是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化低碳发展的信息基础。

2. 5 供应链管理协同化

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结构和组织以生态化方式配置, 其运行及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各节点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必须以生态化理念为前提, 以协同技术为支撑, 以信息共享为基础, 以系统、共赢意识来整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过程, 在企业文化、信任、利益分配、资源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协同。

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从战略层、策略层和技术层三个层面进行协同管理。战略层协同从战略的高度, 制定出有色金属产业链网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及协同机制等。战略层协同主要包括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竞争战略与供应链运作战略目标的协同、节点企业内部的战略协同、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 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协同、风险分担、预期收益协同、协同决策与标准统一、文化价值融合等。有色金属产品生产的特点是周期较长, 流程较复杂, 不可避免会产生副产品、废渣, 废水、废气、余热余能以及可致污染的废物, 生态低碳产业链网上的有色金属节点企业, 必须以生态理念、自身的发展目标、工艺技术、原材料、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情况等为前提条件, 在共赢的意识下, 达成战略协同, 才能进一步进行策略层的协同, 涉及供应链上具有直接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预测协同、生产计划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协同、库存协同和销售与服务协同等; 最后进行可操作性的技术层的协同, 包括信息采集、存储与传输等的标准化, 平台构建, 智能处理和保密制度等[5], 使得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并获得最大整体利益。

3 结论

有色金属工业生态低碳产业链网的运行基于链网的构建。有色金属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特别是有色金属再生产业, 不仅受限于自身的资源条件, 还受到其它约束条件的制约, 比如回收和冶炼技术, 生态链接技术、低碳技术, 信息技术, 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金融政策, 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形势, 以及市场的变化等。在受约束或者创造了相关条件的前提下, 通过有色金属消费观念和行为的低碳化、冶炼、加工、再生节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在有色金属生态产业链网内部采取集成化管理, 而在链网外部采取供应链协同化管理, 使有色金属生态低碳产业链网高效稳定可持续运行, 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玲.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产业链模型[J].中国有色冶金, 2012 (2) :79-83

[2]GIBBS D, DEUTZ P.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Planning for eco-industrial parks in the USA[J].Geoforum, 2005 (4) 36:452-464

[3]RAYMOND P, CO^TE'E.Cohen-Rosenthal,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8 (6) :181-188

[4]ZHANG JIANLING, WANG GUOSHUN.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the Chinese iron and steel sector[J].Ener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33) :525-537

低碳运行 篇6

一、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交通方面,形成了由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广东省产业门类也非常齐全,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据粗略统计,世界出口货物总量的50%集中在东南亚及华南,而其中五成就集中在广东省地区。庞大的制造业集群催生了对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广东省地区跨国制造企业的全球制造战略的推进给广东省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目前广东省地区如广州黄埔、南沙、深圳平湖这样的大型物流园区就有30多个,大小港口近100个。广东省地区不仅为制造业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而且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如宝供、安得这样的大型物流龙头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广东省物流企业总数已逾70万家,全省货运总量达205034万吨,物流业增加值为1825.29亿元。广东省物流产业正在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实现“中国制造”发挥着重要的后勤支持保障作用。

二、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写进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还规定,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这一碳排量的规制,使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物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作为大量消耗能源、燃料、木材等资源的物流产业,其卡车产生的废气、噪声以及货物包装产生的大量废弃包装物也正在严重破坏广东省城乡生态环境的平衡。现阶段广东全省拥有载货卡车数量140多万辆,另外还有全国各地相当数量的运货车辆及近4万辆港澳出入内地车辆进入广东省,其车辆尾气排放就不言而喻。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0年广东省物流业能源消耗为2796.90万吨(折算为标准煤),比1998年697.89万吨增加了3倍。为着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优化区域物流系统模式、升级物流产业体系已成为广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高油价、高路桥费的高成本物流运行环境

(1)高油价下的物流运行环境。

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在剧烈的震荡中一路走高,在2008年的7月达到147.25美元/桶的历史高位。2011年价格一直保持在83.45-107.72美元/桶之间徘徊,比2000年也原油价格上涨了3倍多。原油价格的攀升必然引起包括燃油在内的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众所周知,物流业是油料消费大户,根据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物流业的煤油、汽油、柴油的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重最大,煤油占90.77%,汽油占50.29%,柴油占56.53%。燃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会使对燃油价格敏感的物流业面临的巨大的成本压力。据了解,物流企业经营成本中,近40%来自燃油费用,如果燃油价格上涨超过了10%,对大部分运输型物流企业来说,利润几乎为零甚至亏损,所以每一次燃油价格再次上涨,都触动了物流企业敏感的神经。特别是处于油料消费前沿阵地的广东省地区,因“油荒”的拖累,运输成本至少急增7%-8%。

(2)高额的路桥收费运输环境。

目前高额的路桥收费运输环境正在蚕食物流行业的利润空间。高额的路桥收费运输环境主要表现为公路违规收费、单位公里收费过高。按我国交通部规定,公路每40公里才能设一个收费站,但目前经常存在十几公里或是二十几公里设一个收费站的现象。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06年度审计数字显示:我国16省(市)在100条(段)公路上违规设置收费站158个,截至2005年底违规收取通行费达149亿元;我国目前公路的收费期限一般都在三十年以内,国外的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一般都在90年甚至100年,由于收费的期限设置的不合理,公路投资成本分摊大大高于国外。如美国收费公路的单价是每公里折合人民币0.17元,而我国目前最低是0.45元每公里。高昂的路桥费使我国公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高价公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公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根据2011年10月广东省交通厅公布的数据,广东省公路通车总里程目前为190143.618公里,但收费公路里程达到12678.63公里,主要公路干线设置收费站达218个,收费公路占通车总里程比为6.67%。高速公路里程为4721.66公里,占收费公路的37.24%。在广东省地区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中,有的路段高达3.00元/公里。因此,广东省物流业在享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背负比其他区域物流产业更为沉重的路桥成本。

3. 制造业转移与结构调整的服务环境。

20多年前,广东省作为港台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价格上涨,广东省开始出现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关闭或外迁,形成了产业转移的现象。为了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2005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出台的《广东省与东西北区域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意见》正式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目前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正在实现以传统产业为主转移到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传统产业逐步向广东省东、西和北部及泛珠三角区域进行转移。迄今,广东分别在广州、深圳等5个珠三角城市与韶关、云浮等9个山区和东西两翼地级市共建了2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由于产业类别、地域的变化、产品的变化,产业转移对物流的服务质量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引起了物流量、物流服务方式的变化,同时也要求物流服务模式与内涵均要发生改变。

三、广东省物流产业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广东省地区物流产业要想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各物流企业就必须在思想上摆脱这种束缚,树立供应链物流管理理念,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积极从功能操作向一体化集成物流方向发展,成为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

1. 向低碳物流转型。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广东省物流产业必须向低碳物流进行转变,通过资源节约与物流过程的低碳化、生态化促进物流产业升级与成本节约。低碳物流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筑低碳物流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与政策约束,减少物流企业的碳排量;是二是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推广多式联运,减少运输工具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阻塞;三是发展低碳环保型物流装备,通过装备的更新,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碳排量的耗用量。

2.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物流产业同质化竞争在广东省已经出现,例如各个海港和空港作业对象、服务方式的同质化,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的同质化,各物流园区建设的同质化。同质化服务将引起价格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避免行业恶性竞争,这不仅要求政府的要做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避免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同时要求物流行业要认真研究自己企业、行业、地区的特点,构筑自身的核心物流能力,升级业务运营模式,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模式,向供应链物流管理转变,由竞争达到竞合。

3. 推进物流园区战略。

物流园区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区,也是城市物流体系的核心枢纽。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将众多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功能单一的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不仅可以整合城市物流资源、发挥产业聚集的规模效益。同时物流园区集多项物流作业功能于一体,可以提升行业的服务能力,进而实现物流过程一体化服务,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 制定相应扶持政策。

有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现有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加大对广东省物流产业的支持引导力度,积极培育大型龙头物流企业,提升广东省物流产业参与物流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从工商税费、路桥收费、交通管制、燃油价格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物流产业运行环境,特别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遏制燃油和高路费给物流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一个物流产业良好发展的环境氛围。

5. 推广先进物流技术。

在物流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有力的通过信息技术等在内的技术升级,使物流企业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运作成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标准已相当普遍,在广东省物流产业中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与标准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周宝玉.广东省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商情,2010.28.

[2]GEREFFI,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lona1Economics.1999(48):37-70.

[3]GIULIANI,E,PIETROBELLI,C,Rabellotti,R.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Lessons from Latin AmericanClusters[J].World Development.2005,33(4):549-573.

上一篇:营销决策支持信息下一篇:罗克韦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