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解

2024-12-07

创新理解(精选12篇)

创新理解 篇1

漫画是一种特殊的图像信息。它带有一定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题材紧贴社会, 多来源于生活的趣点、焦点或争议点。画家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借助这种融趣味性和生活性为一体的特性, 成为小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漫画, 对漫画有一种熟悉感。在作文教学中, 漫画往往能凭借其熟悉的图像形式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激起学生想说的冲动, 调动学生想写的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漫画作文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它独特的形式、浓浓的趣味、深刻的主题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感悟、创新的能力, 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一、漫画作文的现状与困惑

1. 阅读取向差距明显

客观而言,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使用的漫画与学生从小接触的漫画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虽然都以图像信息为主, 但学生从小习惯阅读的漫画大多是《七龙珠》《机器猫》等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儿童漫画, 其中的单幅漫画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 含义也比较浅显。长期阅读此类趣味较强、主题较浅的漫画, 会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漫画题材较难适应, 理解图意时往往习惯停留在表面上, 就图论图, 对于作者隐藏在画中的主题思想较难体察。

2. 生活阅历相对单一

小学生大多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 接触社会的机会少, 生活阅历相对单一, 思维比较简单。面对漫画中凝练的图像、含蓄的表达, 深刻甚至复杂的主题, 学生较难理出思路, 抽丝剥茧地提炼出画家真正想表达的观点。尤其是含有批判意味的漫画, 天真的学生往往会被图画表面直观浅显的“笑点”所迷惑, 而忽略了漫画中幽默的真正意义, 理解图意易出现偏差。

3. 习作描述缺乏感悟

漫画与生活密切联系, 题材多取自社会的热点或争议点, 而小学生习惯关注自己的小天地, 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普遍较少。因此, 对于以针砭时政、讽刺幽默为主的漫画题材, 小学生难以将视角从画投射到相关联的社会生活中去, 更难将画中的某一个瞬间或场景与社会中的某一种做法或现象联系起来感悟。习作容易局限于画面本身, 出现描述画面多、感悟少评议少的情况。

二、漫画作文的有效指导

1. 多视角观察

漫画由于其丰富的内涵, 在解读时应注重从不同角度切入, 这样才能充分感受漫画蕴涵的独特魅力和深邃智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从画中不同事物的角度或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多方面理解漫画。

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中的漫画《假文盲》。虽然只是简洁的单幅漫画, 但漫画家华君武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十分丰富。图中, 候车站特地设置的“母子上车处”通道里站着的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孩子, 而是四个高大冷漠的大男人, 他们视醒目的“母子上车处”五个字而不见, 心照不宣地共同成了“文盲”。此时, 一对弱小的母子, 却可怜兮兮地站在通道旁等车。

对于这样一幅颇有味道的漫画, 教师如果善于引导, 学生的作文则会打破单一模式, 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感悟。

A.从四个男人的角度去观察。他们既不是虚弱的母亲或年幼的孩子, 也不是老人或病人, 四个衣冠楚楚强壮有力的男人为了贪图一点方便就面无愧色地站在通道里, 故意视“母子上车处”这块标牌而不见。画家显然是想通过漫画谴责社会上那些令人不齿的“假文盲”, 他们在各种道德约定前装聋作哑, 置社会公德于不顾。B.从母子的角度去观察。那位母亲包着头巾, 在寒风中怀抱幼儿孤零零站在通道外。假设公交车此时驶来, 那对母子想必也是最后一个上车, 至于座位, 大约早被人抢占去了, 可此时, 既不见候车站的工作人员主持公道, 也不见其他乘客仗义执言。画家在某种程度上谴责了那些冷漠的旁观者。C.从两者的角度综合去观察, 又会产生新的感悟。个头上, 四个男人显得尤为高大强壮, 而一对母子则特别瘦小。本该被照顾的却站在通道外, 这对通道内的四个男人而言难道不是最好的嘲讽吗?再看神态, 四个男人一脸漠然, 明明理亏却毫不羞愧, 而那位母亲却只敢斜着眼窥视这四个不该出现在通道里的人, 仿佛理亏的是她。画家通过这颇有深意的对比揭示了一种社会的畸形现象———无公德者反倒不以为耻, 受害者却不敢据理力争。

2. 多层面感悟

一幅优秀的漫画, 必然是画家眼光敏锐、思想深刻的佳作。画家通过特定的画面来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些“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而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反复酝酿。阅历浅且理解力较弱的小学生, 迫切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层面地对漫画进行感悟。首先, 应该理解漫画最表层的意思, 也就是图像所描述的一个故事或一种现象。其次, 要在明白画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画家通过图像表达的讽刺或表扬。最后, 要学会联系生活, 进行思考, 真正体会画外之意。而越是优秀的漫画作品, 越是有着丰富的内涵, 表达上越是含蓄, 也越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利用联想多层次地触摸画家隐藏在画面下的真正意图。

如漫画《两只狗》。两条差不多的狗从不同的镜像中得出了相反的自我认识, 既而产生了相反的态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比较单一的角度去理解这幅漫画, 认为画家要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哈哈镜, 要选择合适的镜子。

这仅仅是画意中最浅显的内容, 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画家讽刺的目的, 仔细观察两条狗照镜子之后不同的态度。两条狗从哈哈镜中分别看到了自己不同的形象, 镜像为高大威猛的那只就自我感觉良好, 昂首挺胸, 叼着雪茄逛大街, 镜像为孱弱瘦小的那只就畏畏缩缩, 颤颤巍巍地匍匐前进。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 明白了作者其实是在嘲讽那些只信镜子不信自己的人。

至此, 对于画意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图像上, 教师应再启发学生从狗联想到生活, 联想到人, 从镜子联想到来自外界的评价———这幅漫画画的仅仅是狗照镜子吗?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 明白了画家的真正意图———讽刺那些凭借他人的几句评价就丧失了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一些没有清醒头脑的人。

3. 多元化评点

由于漫画特殊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 决定了对小学生漫画作文的评改必须走向多角度多主体的多元化评点。

一是评点角度要多元化。漫画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漫画中直观图像的描述, 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是否准确、生动进行评点。同时, 要根据学生的图像描述与画意解读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评点。画面的描述中应渗透学生的解读, 不能用白描的手法完全客观地来描摹画面, 这样会导致解读与漫画脱节。再次, 从学生在个性化解读时条理是否清晰、观点是否明确进行评判。最后, 还可以评点学生从漫画中感悟到的寓意是否深刻。但这一点要求不宜过高, 小学生阅历浅, 思维的深度不够, 对于寓意的体会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评点时不宜过于重视主题的发掘。

二是评点主体要多元化。同一幅漫画, 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 必然会出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教师作为评点主体, 固然能在高度、深度、广度上给予学生准确而有效的指导, 但学生成为评点主体时, 往往还能产生自我修改的新思路。学生在互相评点、修改等行为中会再次深入地感悟漫画的寓意, 而此时, 学生对漫画的解读也将趋于更准确、更深刻。

三、漫画作文教学的再思考

学生根据漫画写作文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画意的描述, 而在于解读容易出现偏差, 联想和感悟受阅历理解力等局限, 有时会趋于浅薄化和模式化。要真正帮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着眼点应不仅停留在课内指导上, 还要在课外进行恰当的引导。

1. 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信息

小学生习惯于用“好坏”“对错”的二元化判断来分析事物, 其实, 大千世界, 岂能用几个字一言概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 而不是拘泥于简单的角度。要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 可以巧妙借助语文教材中一篇篇内涵丰富的课文, 有机结合孩子熟知的课外书里性格复杂的人物或灵活利用班级里临时突发的事件,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中聚焦的热点, 逐步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地看待事物。这样学生在阅读漫画时, 才会习惯地进行多角度创造性的解读, 发掘出作品的丰富寓意。

2. 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习惯

引导学生利用新闻积累大量信息, 紧跟社会潮流, 把握时代脉搏。漫画针砭时弊的特性, 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又怎能体察到漫画的深刻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每天读报听新闻的习惯, 时时刻刻关注生活, 积累信息, 紧跟时代。这样, 阅读漫画时, 才能从小小的几格画面中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事例, 甚至上升到看待社会现象的高度, 最终提升对漫画主题理解的深度。

3. 拓宽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

由于小学生生活简单, 阅历不够, 感悟漫画往往有局限性, 漫画作文教学更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打开思考的大门, 迸发出创造性解读的火花。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拓宽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 引导学生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 思考社会, 丰富体验, 增加阅历。这样, 学生感悟漫画时就会从表面图意上进行突破, 自觉地联系社会生活, 深入领悟漫画的真正含义, 从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创新理解 篇2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绵阳市教育体育局举办的为期4天的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这几天里,我们聆听了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大春副院长的《课堂管理中的言语沟通策略》、成都市青羊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罗馨老师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易连云的《中小学德育专题研究》、绵阳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廖学军的《慢慢培孩子长大》等报告,参观了绵阳市十大名校——绵阳市火炬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最后我们还开展了班主任论坛这一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和活动,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领会到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总之,我觉得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的内心却充盈着沉甸甸的收获:

一、班主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同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提升机会,及时获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捕捉到最新的教育动态,呼吸教育前沿的气息,让自己的工作方法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勇敢地面对和反思。

培训的许多内容,我们在工作中经历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的思想经受了一次痛苦的历练,因为我真的思考了!

当我们反思自己时,是需要勇气的。用学到的理念反观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能不承认,自己很多行为是错误的,甚至是有悖法律、法规的,自己的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憾!联想起自己以前经历的一些小事,平静的培训学习竟让我的内心泛起波澜:

尊重学生这个理念我们早就知道,可实际上自己又怎么做的呢?记得今年教师节,我接到一条祝福短信,是我以前的学生,但没有留名。我发短信问他是谁,他竟调皮地说:“您猜猜吧!我没少给您惹事,您说过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得救了!”天呀!我说过这句话吗?自己仔细搜索,竟毫无结果!再次询问,他还是说您说过这句话!又加上一句“不过我可是咱班的游戏高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猜到了他!可我还是想不起那句话。我记得的只有他不爱学习,老爱惹事,我为他着急过;他和学校里一个女生超常交往,我苦口婆心地劝过!可这些似乎没给他留下什么印象,他记忆深刻地竟是“这一辈子都没得救了!”这句话!也许孩子并无恶意。但我确实意识到了老师的话真的很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正在发展的孩子呀!

在参加班主任培训中,我边学习、边思考。由原来的逃避,到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到后来积极思考自我超越的办法,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集众家之长,创个人特色。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行为”,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方向,但它与现实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善待学生,要承认差异,可现实是有优秀的生源就有优秀的成绩;理念告诉我们有创新能力,可现实是为了成绩忙碌的我们常常是“坐井观天”;理念告诉我们要做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可现实是我们因工作压力大而常常情绪失控……

在班主任论坛上,这也是我们探讨最多的一个话题!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一起试着给出了最佳答案:

——不要因为爱而伤害自己。这是一位学员说的。他说:“和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大多数是喜欢较真,责任心比较 强的 老师。但要心中有法,逾越了法律的底线,任何爱都会变成了伤害!”

——别让自己打败自己。什么在局限我们自身的发展,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弱点:懒惰、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不倾听意见,就会抱残守缺;班主任“护短”,就会产生乱班……所以一个人要发展,就必须“弥补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

——教育,要让学生感到快乐。首先老师要会自寻欢乐,会一些阿q的精神胜利法。把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留恋你的课堂,喜欢你这个人!

——要探索自己的特色。这是我的看法。我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必然存在的。不应只是一味地指责与抱怨,也不是盲目地听从专家的舆论。我们要积极地去探索、去实践,把班主任工作做出自己的特色!

感谢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全市二百多名中小学班主任走到一起来。可以说管理风格与个人智慧之间的大融合!我们彼此分享着经验,一起探讨困惑、交流看法。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也许登不得大雅之堂,但能给我们的工作以启迪!

四、理解与尊重会形成更大的工作动力。

在学习中,在专家和其他优秀班主任的讲座中,他们不止一次地提到理解与尊重。是啊,在物质之外,老师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工作价值能否得到学校的承认,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我校的班主任以及教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参加比赛还是什么活动,领导都会密切关注,时刻给你加油鼓励,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不正是促进我们快速成长的动力么?学校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基础,更是动力的源泉。这种理解与尊重,还包括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只要我们用诚心、爱心、细心去经营,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教育合力,感觉到更大的工作动力。

正确理解科研与创新 篇3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高技术领域研发经费投入的市场转化效果不佳?我觉得是没有弄清楚科研和创新的关系。以发明即时贴闻名世界的3M公司的杰弗里·尼科尔森博士曾提出:“科研是将金钱转换为知识的过程”,而“创新是将知识转换为金钱的过程”。

在中国,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相当多的学者已经学会了如何把钱换成“纸”,也就是书面的论文,但是还不太擅长如何把书面的论文,也就是“纸”,转换成产品,然后变成金钱。

现在中国在科研方面的主导政策是科研与创新合二为一,即他们会对所资助的研究性项目提出不切实际的商业成功的要求。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政策对政府和宣传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它其实混淆了科研与创新的基本概念。

我经常到国内一些学校访问,发现他们在介绍自己的科研成绩时喜欢用同一个指标:科研经费。一所高校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在介绍学院发展时说:现在院里很好,科研经费超过亿元。我忍不住问:你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对方说不出来。我认为拿的钱越少,做出的成果越多越好,这才是科研要做的事情。研究与创业类似,都应该追求用最少的钱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在硅谷一个只会拉风投而不能把企业做大的CEO没人愿意雇佣。

中国的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投入很多,但是两个经费怎么平衡,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人才不够,就需要把大笔的钱放在人才培养上。如果大笔的钱放在科研上,但做科研的人能力不够,也是出不了好成果的。学校的使命应该是培养人,科研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学生当成追求科研结果的劳力。

2001年,我与两位合伙人共同创办了Data Domain公司,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于2009年被EMC以24亿美元收购。其产品线自2005年一直占市场的60%以上,毛利率一直在78%~84%。因为我是大学教授,经常有人认为我是把自己在实验室里做的一些科研成果商品化,做出的产品。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是先去看市场上有什么样的机会和需求,然后才去寻找做这种产品的技术。换句话来说,公司的创建是市场和产品驱动的,并非技术驱动。在学校里,大多数教授们并不清楚市场的要求。

美国虽然有很多好的技术,但据我观察,技术驱动做产品或者做企业的成功例子很少,或者说,小的成功例子有一些,但大的成功例子没有。小的成功例子是被大公司早期收购,因为大的公司想购买小公司的技术和人才。大的成功案例则是成为市场领导者。小的成功例子一般是增值型创新,他们的产品比现有的产品做得更好一点。大的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是市场驱动,而且产品必须要比竞争对手好很多,好很多才是真正的创新。

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的中国,却没有领先市场的高科技技术,是因为教育系统不能培养一大批有原创能力的人,科研系统不鼓励科研人员去做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工作。

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成员,我们的工作就是力图改变上述状况。未来科学大奖评选的基本方法,是先邀请一大批各领域的专家来提出哪个科研工作值得得奖,然后,委员会邀请被提名者所在领域的国际专家来写评估信,委员会根据这些信,在其中选择出最有影响力的、经过时间考验的原创工作。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理解与探索 篇4

谈及创新人才培养之前, 首先要对创新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并对影响创新的因素进行探讨和思考。

创新是什么?最初我们想到的更多是物质的发明创造和制作, 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看, 我认为, 首先, 创新应该是分类别的, 第一种创新可以是指个人素质的体现, 通过个体的独具匠心的思维, 做出新的发明创造。第二种创新是对自然科学奥秘的探索, 它属于重要的自然科学发现。第三种创新可以指新理论和新思想的构建和产生。创新从内容上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 所以在思考创新人才培养的时候, 应该分门别类地去探讨不同种类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创新是由哪些因素来决定的?这是确定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在不同种类的创新方面, 影响因素会有一些不同,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 创新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 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 简而言之, 创新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的作用。针对第一种创新:个体的素质颇为重要, 其中含有一些天成的东西, 可以称之为“天分”, 如果要有创新性的发现, 这个人至少是一个有非常强烈好奇心的人, 同时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一个很粗心的人不可能有重要的发现。另外, 个体还要有一种认真执著的精神。而且, 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脑对手的支配力, 这是发明创造产生的必要条件。有的人很聪明但是动手能力差, 也无法完成创新, 可见, 脑对手的支配能力特别重要。针对第二种创新:第一, 需要永远有人文主义的精神, 敢质疑或者怀疑。第二, 需要他不满足于现在的生存状态, 希望对现状有改进精神, 这是所有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同时比起第一种创新人才, 他还要有激情。对第一种创新人才来说, 心境更为重要。而第二种创新人才的激情更为重要。另外, 努力和认真执著也是挑战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针对最后一种创新——理论的和思想的创新, 这是具有大智慧的创新人才, 因为这种创新需要的是非常深入地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同时富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二、创新人才的产生所需要的土壤

如前所述, 创新受到了综合因素的影响, 这其中就包括家庭、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肯定更关注的是教育的作用, 我们是如何传授知识的?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教育如果不保护和激发某个学生的独特潜能的话, 好奇心和积极性很容易被磨灭。

不可否认, 创新与智力程度高度相关, 能够创新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但是反过来说, 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不一定就能够创新。因此, 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此外, 社会文化是教育实践的条件保证, 独立人格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一个人有了以上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创新人才。了解了这一点以后, 我们才知道教育可以做什么、哪些不能做、局限性在哪以及需要全社会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从社会文化层面上来讲, 首先教师要反思和检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是不是让学生过于服从了。中国社会一直尊崇的师道尊严是良好的传统, 但是这种传统不能过分地强调, 因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 保护学生新鲜的好奇心、激情、探究心以及挑战权威的意识更为重要。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层面就是制度, 对教育制度而言, 一些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模式需要反思和批判, 比如灌输式教育就亟需改正。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对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但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 灌输式教育还大量的存在。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建立适应教育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要议题, 医学教育是一种高等的职业教育, 医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数量多、更新慢、实践要求高等特点, 表现在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 基础知识的内容比较固定, 实践需要与理论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 我国医学院都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 把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分离开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近二十年来, 生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医学院的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 医学知识在数量上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 使得医学院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出现滞后甚至错误的状况。因此, 教育改革首先要改的就是课程体系。改革伊始就面临很多质疑和反对, 大家普遍认为医学就是要背, 基础知识就是要强。有人甚至提出, 过去的模式培养出那么多好医生, 为什么现在要改革?而事实上,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 今天的医学技术飞速发展, 医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以医学仪器的使用为例, 利用医学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会生成很多客观的指标和信息, 这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此外,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和实践剥离严重, 医学学生学习量非常大, 每一个老师都非常热情地给学生讲前沿的、宏观的、框架性的知识结构, 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来源和生成的过程全然不懂,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会有强烈的不自信和神秘感, 无法有效地集成这些知识, 也无法有效地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里实现一个全面的改革的原因。

四、北大的医学教育改革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很多基础学科的界限都已经很模糊, 因此, 减少老师们的重复讲课, 强调核心课程的学习是北大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核心课程的学习, 强调的重点是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的脉络,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知识框架以后, 马上就能接触到问题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以教材为蓝本, 以大纲为主线, 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现在, 需要教师在临床实践中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学生有了问题以后再去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需要优化课程体系, 减少课程和没有问题意识的观摩活动, 剩下的时间进入了案例学习, 案例学习是以器官为基础的多方面的学习活动。

改革的最初, 教师们和学生们都对此缺乏信心, 他们觉得不讲知识, 到临床怎么办?后来, 大家都慢慢地体会到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改革后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与进步。

五、北大的医学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虽然医学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医生, 但是医生本身要有科研的能力, 同时在医学的行业里面也需要有专职的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个计划执行了将近10年, 并且不停地被改进。我们让学生较早地接触课外的活动和导师的科研项目;鼓励他们自主研讨, 申报一些小的项目去做。这样分阶段、分层次完成了培养环节。整个改革的计划包含课程体系改革和增加科研的训练, 学生也提了很多的建议意见, 计划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般认为, 医学的研究即科研的训练就是实验室工作, 而实验室就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他面对的是复杂的生命和复杂的医学问题, 需要有另外一套思维方式和手段去研究。这类研究实际上就是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结合;第二种研究思路是我们必须加强的, 即对病因的问题、疾病的问题和治疗效果的问题的研究。

六、教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创新与想象阅读理解答案 篇5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C

2.D

3.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意对即可)

创新理解 篇6

創新思维应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甚至以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想的东西都应属于创新;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小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转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生学习语文,既是积累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教育特点,这就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并把握好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努力扭转“单一理解人文内涵、主题式解读文本”的做法,重视引导并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有多元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有独特体验,有多元反应”;引导学生吸收“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落实培养小学生的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转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是大有益处的。

《一夜的工作》是反映领袖人物生活、工作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常态的教学过程都是指导学生围绕“办公设备极其简单”“工作十分劳苦”“生活非常简朴”这样的主线找句子、读句子、谈感悟,进行学习周总理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的主题思想教育。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说至少传承了30年,由于教学只关注主题思想教育(问题还在于教师几乎对所有课文都如此教学),其思维方式的培养仅停留在传统性思维、顺向思维等,不利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教科书中的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也应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例子。我们应汲取“要把世界当成教科书,不要把教科书当成世界”的思想,通过教学课文引导学习理解、学习做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创新思维。教学课文《一夜的工作》,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多元理解感悟,是尊重语文教育的特点,探求人们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或者提取信息)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既没有淡化主题思想教育,也不会影响领袖(伟人)的光辉形象,还能在这样的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课文《一夜的工作》,哪些语言材料可能出现“多元的”感受和理解呢?下面以列表的方式,例谈对课文中这些语句的解读是可能有“多元的”感受和理解的。由此,引发广大教师思考、实践这样的命题:任何语言文字材料的呈现(包含主题思想教育很强的课文),可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可能有“独特体验、多元反应”,依此作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一夜的工作》多元感受理解例谈:

有教师说,教学用书也只解读到课文以写“办公设备极其简单”“工作十分劳苦”“生活非常简朴”,凸显周总理崇高的思想品格。也许正是这样的根本性的原因,导致我们三十多年来,雷打不动地坚守着以传授知识、对文本进行主题思想内容解读为主的教学方式。现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体现的是十几年前,甚至是二十几年前的研究成果,这反映了教学用书与国家的课改要求有滞后的一面。但是,国家推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转向能力为重,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课改背景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发挥好教材的多方面功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用书等资料也仅解读“生动写出严监生很小气、吝啬、抠门等人物形象的特点”。于是全国各地的教学案例也就只分析讲解(强调)这个形象特点,这也造成单一的解读和僵化的说教,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我们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拓展思路,多元解读——

如:严监生是个大富翁,临死时,却因为点灯时有两茎灯草在烧着,而断不下气。刚才同学们能感受到,这个严监生人物的形象特点很小气、吝啬。现在请同学们联系生活现象想一想,对这样的事例,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感受呢?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现象思考、讨论,鼓励有个性化的感悟和多元的理解。

2. 同学们联系生活现象说说议议,就可能形成其他看法: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仅可以理解为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也可以理解为写出严监生生活节俭,爱惜财物,不浪费财物等性格特点。

“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古诗中有《悯农》,教育人们要珍惜、节约粮食;到市场购物,出价、压价、货比三家;现代生活倡导“低碳生活”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少花钱,不乱花钱的事例随手拈来、举不胜举,人人都可能具有的生活现象,怎么一定要单一地解读为是“小气吝啬”呢?

通过这样的学习感悟,学生从这一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中,既可以感受到刻画出人物“小气、吝啬”的形象等解读,也可以有写出人物“勤俭节约,爱惜财物”等形象的感受。这就较好地回归了人们对文本的解读有个性化的理解,有多元的感悟。

创新理解 篇7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一个台阶。”继而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到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开始引发公众关注,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也成为2015年热点事件之一。

2 产生的背景

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之困、经济负担下行压力为背景,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一系列困境。再加之由来已久的“made in china”的低端仿造山寨之风,中国一直位处世界经济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最底端,长期扮演世界工厂的“打工者”的角色,攫取的市场份额与付出的高额劳动并不相称。受制于当前发展现实,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型动能,以增强韧性与活力,积攒力量蓄势待发,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便顺势而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生便是基于以下背景:

2.1 政策虽多却难成系统,执行落实存在难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历来也一直重视非常,频频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鼓励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实际施行当中,一些政策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因缺乏顶层宏观设计,加之配套措施难以跟进到位,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执行程序繁琐,各部门衔接沟通不够畅通,使得政策初衷难以真正实现。

2.2 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业融资供给不足。

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仅为3.8%,而据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资金作为创新最重要的资源,如若缺乏,人才的引进、设备的购买、技术的获得便会成为天方夜谭。

2.3 政府职能缺位,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以创业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发布、中介服务等系统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宣传和解释不及时、不到位,难以满足社会的创业需求。

2.4 创业增值服务不足,孵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加之吸纳力有限,根本无法全部容纳高校扩招所造就的大批人才。

2.5 门槛较高,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不足。

于社会而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国民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多数情况下依赖于既有创造,创新热情不够高涨。

3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4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新一轮改革红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党的富民政策,是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释放出的新一轮改革红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几次创业浪潮无一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引导的。这股热潮又缘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新经济的兴起。从本质上说,几次创业浪潮都是政府放开管制,提升经济的大众参与度,让人民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争创财富的改革成果;所不同的是,之前的创业浪潮发生在商品和服务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而当前的“双创”浪潮发生在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结构从二产为重向三产占先转变、经济增长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创业热潮必须以产品、技术、服务的创新为引领,必须创业与创新紧密结合,必须依托新技术新业态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与此相应,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也在步入新常态。通过大众创业,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再一次解放。以创业拓展就业空间,以创新带动就业,有利于促进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

摘要:本文主要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产生的背景、意义和深刻认识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政策。通过对其深入认识和理解,可以知道这个政策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新一轮改革红利,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红利

参考文献

[1]黄轩辕.协同创新成“双创”重要模式[J].中国科技奖励,2015(11).

创新理解 篇8

云铝公司已成功构建以昆明为中心, 辐射省内外资源能源优势地区的产业链, 在党建工作、公司治理、项目管理及生产经营等方面已初步建立起协同合作机制, 大营销、大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并发挥企业文化对推进公司加快实施“水电铝”和“一体化”战略作用, 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特别是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对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公司铝板块协同高效发展, 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明晰建设企业文化的立足点, 才能更好把握企业文化融合和创新过程中主旨精神

企业文化核心目标, 即是塑造“企业人”, 帮助企业的员工真正实现由一个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而在实际情况中, 许多企业注重的是“人”的外在设计, 而并不是去塑造人心、改变观念。

“企业人”的实质是全心全意投入到企业工作中的员工, 从这一点理解,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心灵的构建, 需要接纳的胸怀, 需要榜样力量的感染, 更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员工的企业实践分为几个层次, 包含从合格、投入到创造等。

合格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要求遵章守纪, 中规中矩地把工作做好, 这些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惩治考核等手段来达到;第二个层次是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投入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到位、行为规范的问题, 它还涉及到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营造一个文化成长的广阔环境, 员工在这个环境下不断通过工作实践, 达到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协同一致;第三个层次是创造, 即员工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让员工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始终做到边创新边培养人才, 积淀形成追求创新的文化。同时, 要对有潜质的基层员工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帮助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并最终赢得人心, 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让制度成为习惯, 着力培育精细化管理文化

企业的融合和创新是一种管理诉求, 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 企业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

经验式的管理不仅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多放在一线指挥上, 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外部环境的研判投入减少, 而且这种监督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制度式的管理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据可循, 中规中矩开展工作, 但同时也带来了执行力的问题, 制度流于形式比比皆是。必须让制度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使制度管理发挥效用, 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要以文化为基础, 强调人的能动作用, 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 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

从公司内部管理看, 倡导的是一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在公司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其理解或多或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 使制度不能很好的深入执行, 还不能内塑形成标准化管理特色文化。有了低成本的管理目标, 就会提出更多、更细的对标管理要求。首先, 将对标管理与指标分解、绩效考核、各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 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上下功夫, 形成较为完善的对标体系、检查考核执行体系。通过不断持续完善目标责任制, 使对标管理做到“月检查、月考核、月兑现”, 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其次, 把对标管理纳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 用指标评价党建工作, 用业绩考核党建工作, 从思想层面上引领对标管理走向深入。此外, 培育对标文化体系, 注重归纳有特色的管理成果, 将对标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将对标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变“要我对标”为“我要对标”。

三、从管控的高度来看待文化融合和创新, 注意在延续中整合和发展

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下属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过去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企业文化融合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把公司占有的资源整合为板块的优势, 如何通过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定位各方角色, 如何调动并发挥各下属企业的优势并实现板块的协同、高效发展。即企业面临的问题, 用一个字来概括, 就是“合”的问题。只有把板块各方面的力量拧在一起, 形成“合”力, 才能够化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 确保企业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 企业文化融合和创新, 要注意在延续中整合和发展。对公司来说, 就是要有本部的主流文化, 也要有各二级企业的个体文化。企业文化要在企业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保持稳定, 并随着社会环境、文化气息、企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要不断的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内涵, 追赶甚至领跑于社会文化, 坚决杜绝企业文化的内部冲突。

四、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必须做好统一化策划和管理, 抓好各个系统的导入

铝板块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不是原有各个企业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要发挥协同效应等优势, 形成新的、更强大的竞争实力和企业形象。融合创新企业文化, 形成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手册》。企业文化管理手册要源于历史、立足现在、引领未来, 能够使企业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生存意义、发展方向和价值标准。其次, 要围绕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梳理和制定适用的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行为规范等, 确定行为原则和标准模式。

文化体系形成后, 核心的工作就是持之以恒抓好宣传与导入工作。这要立足于从基层开始, 设计有效的活动载体, 系统植入企业核心理念, 统一企业形象标识, 培育统一的企业行为, 增强铝板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的导入要根据实际情况, 将核心理念及标识系统有步骤、分阶段导入。通过定期的监督检查, 严格规范内部统一管理行为, 全面落实企业理念, 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把铝板块的整体协同文化根植于企业的管理沃土之上。

总之, 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仅需要立足实际, 充分考虑战略协同、区域不同, 更需要的是能够建立包容、相互信任的关系, 并取得一致的理解和认同。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在实质, 有利于推动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有利于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铝板块而言, 不仅面临着一般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还面临着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本文从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开始, 到结合实际如何创新和融合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 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融合,创新,管控

参考文献

[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黎群.企业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对技术创新的再认识和再理解 篇9

一、创新和技术

1. 创新一词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 (J.

A.Schumpeter)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 或者说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新思想、新方法。”并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刊》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创新理论。他对“创新”的独特理解, 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按照熊波特的观点, 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产品创新——引入或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现有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2) 工艺创新———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3) 市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资源开发利用创新———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 (5) 体制和管理创新———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2. 技术———不论是当代的网络技术还是近代的传统技术都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关系。

技术一词的原意就是“熟练”, “熟”能生巧, 巧就是“技术”, 是人类为实现自身需要而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它既包括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 如工具、机器设备等, 也包括运用各种物质手段以达到一定目的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如工艺流程控制、加工方法、操作的技术、组织与管理经验等。正如英国技术史家查理·辛格所说:“技术是人类能够按照自己愿望的方向, 来利用自然界所储存的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的技能、本领、手段和知识的总和。”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

1. 技术创新这一个独特的理论概念是在熊彼特于20世纪初创立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演绎而来的, 90多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 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复兴, 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和束缚, 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专门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逐步形成, 对创新相关问题多从创新主体 (企业、公司和社会团体) 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及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研究涉及了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和创新环境等,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厄特巴克、索罗、曼斯费尔德和迈尔斯等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兴旺阶段。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具体对象开始逐步分解, 出现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内容的比较全面的探讨与争鸣, 如技术创新的分类、R&D系统、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开始应用。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对以前的观点进行协调、总结和系统化归纳, 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已有的研究范围中, 选出或新提出有关重点专题深入研究;注重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并力求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经济技术行动计划中去。代表人物主要有缪尔塞、弗里曼和斯通曼等。

2. 上世纪50年代技术创新学派 (熊彼特学派) 在技术创新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从而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本质有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

对技术创新本质第一阶段的认识, 其特征是把技术创新看作是技术从新设想到应用的过程。尤其把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看作是技术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方面强调了技术只有植入经济才能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将技术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从宏观效应层次推进到了微观机制层次上。但它只强调了技术成果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没有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种遵循经济规律, 并为经济目的而发生的经济行为。

对技术创新本质第二阶段的认识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 使技术创新研究不再简单局限在R&D (研究与开发) 活动上, 从而使许多为实际推进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须进行的重要研究———如关于作为技术与经济结合过程中薄弱环节的中间试验研究, 关于制约技术与经济结合深层因素的制度问题研究等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开展。对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认识也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因为技术创新所要实现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其主要不是科研机构, 更不是行政机构来完成, 而是依靠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来实现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以企业等私人部门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是企业为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并诱导和重创市场需求, 从而把创新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 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因而技术创新的作为首先是寻找机会, 建构起某种把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新的可能性;然后再创造条件, 使这种可能性在产品、工艺和市场上得以实现。这便是技术创新这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的实质内容。

3. 几十年来有关技术创新概念或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述, 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很大, 而又十分复杂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技术创新, 就会赋予不同的定义。经济学家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技术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即技术发明到运用, 新产品出现到扩散, 生产到获取利润。科技专家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科技进步对物质性生产力的影响:即发明构想到产品设计, 中间试验到生产试制, 不断改进到商品化。企业家或厂商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技术创新对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即技术的获取及掌握到扩散和渗透, 商业化到创造利润, 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到产业结构变革的整体过程。尽管人们对技术创新有不同的表述,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六种论点: (1) 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始、演进和开发; (2) 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化应用; (3) 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发明构思、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和商业应用等所有环节; (4) 认为技术创新泛指从新思路的形成, 到向市场推出适销产品的整个过程; (5) 强调以新的技术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 并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 (6) 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或者是对企业、产业的生产函数做出某种改变。

三、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内容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的大量研究, 其内容相当丰富。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 (1) 技术创新含义的研究; (2) 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 (3) 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 (4) 技术创新动力与源泉的研究; (5) 技术创新推动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 (6)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的研究; (7) 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8) 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 (9) 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0) 国家总体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四、理解技术创新的界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活动。

“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和经济、技术社会活动中, 存在着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它们都可能产生商业价值, 但为避免混淆, 还是宜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区分开为好。这并不是说技术创新不涉及管理、组织、制度的变动, 相反, 技术创新往往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甚至制度的变动相配合, 但在概念上应将其涵盖的范围加以限定, 不能将其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所定义的概念之内。

2. 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

在所给出的有关定义中未强调技术突破 (根本性变动) , 允许将技术的增量性变动包括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之中。在概念的外延上, 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 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 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 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重新组合 (并没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 实现技术创新。

3.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技术创新不是纯技术活动, 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说, 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 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 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此,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 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 (也包含社会价值) 。

五、结论

综合以上观点, 本文认为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应当掌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应具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 这对于相对拓宽和明确技术创新范畴尤为重要。如果将技术创新概念任意扩大, 认为只要导致最终经济收益增大的所有方面的积极创新活动均是技术创新, 就容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混淆起来。二是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相结合, 力求使技术创新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有更普遍的意义与作用。如果将技术创新的“新”严格限制在“首创”, 特别是导致技术根本性变革和经济收益超常增长的“第一次”上, 这就可能过分地限制了技术创新研究领域, 同时也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

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当中的—些实际做法, 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 以其创造性的构思和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全过程, 它由新设想的产生 (获取) 、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销售与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构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 (方法) 的创立和改进; (2) 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 新技术 (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的发明和应用; (4) 新需求与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

摘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 进一步再认识和再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文章回顾了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历程, 归纳、总结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述, 进而提出了理解技术创新需注意的问题和应掌握的原则, 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技术创新,概念,认识,理解

参考文献

[1].董景荣著.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理论、方法及实践

[2].傅家骥等著.技术创新学

创新理解 篇10

一、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创新重要性分析

(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阅读教学缺少着灵活性

针对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人员仅重视对学生固定阅读技巧进行传授,甚至是一些教师人员采取类似于数学公式的形式让学生生搬硬套到一些不同的文章之中。对于这种方式已经是对学生的思想的忽视,同时也将其阅读教学看成了数学教学,并没有对其知识的出现过程给予重点介绍。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根据一些固定的方式对文章的大意解析,从而去达到一个阅读效果。然而对学生是否对文章进行理解并没有重视,所以便导致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性能力较差,对于一些学习过的文章还可以勉强接受理解,然而陌生的文章则是不知如何进行了解。

(二)阅读形式自主性和探究性是传统教学中缺少的内容

对阅读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根据学生是主体,同时也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好阅读及理解,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并且是让学生站在教师角度去对文章进行看待,教师人员则是带着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对于这种做法虽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认识,但是却没有办法使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进行培养。

二、拓展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一)对教学活动进行提高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一是必须要对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主要地位给予确定,同时教师人员也需要对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给予重视,不可为学生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可以让学生能够自行主动的进行思考及领悟,并且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探究性以及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教师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对其文章做出全面的分析,因此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积累,并且在日后进行阅读学习中可以做出灵活的使用。除此之外教师人员在课堂进行教学中也需要改变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的形式,教师需要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从而做出有目的性的对文章做出分析,这样学生在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可以让自身的注意力能够更加的集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

(二)丰富教学方式,使其教学内容及模式多样化

对于学生来说,缺少语文的阅读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阅读方式相对较为枯燥,同时在课堂之中的学习氛围也是死气沉沉,无法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阅读氛围,所以教师人员在教学中不可以生搬硬套教学指南中内容,需要对教学大纲和学生所阅读的文章等做出一个合理的筛选,从而使其文章能够满足需要的阅读兴趣,此外对于教学内容设计来说,必须要能够满足学生以及教育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学生的理解性阅读能力培养给予重视。针对教学方法来说,其多元化也要求了教师人员在对阅读任务进行布置中需要能够避免文章的重复,并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而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疲劳,使其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从而全面的对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提高,同时也可以对语文知识具有较为重要的积累作用。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现如今教育的改革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是没有办法可以满足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人员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对教学的内容不断完善,在教学中需要做出创新性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将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全面的拓展,在教学中坚持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相互结合,对学生自身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为了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初中教师人员在面对教育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创新,并且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理解性阅读创新在教育改革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的方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杰.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24).

[2]霍欣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24).

创新理解 篇11

一、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教师要做到对创新教育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需正确理解和认识创新意识。教师只有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才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思路,大胆突破,且坚持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坚持在学生的“做”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学习任务的执行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因此,教师首先要确立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讲话,让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质疑、思维去发现、去创新、去获得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学。如:在进行圆的内接四边形教学时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几何题:“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可把它改为“画出一个四边形,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观察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并加以证明。”或提出如下问题:“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通过这样的变相提问,常规题便具有“开放题”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即为“发现学习”。学生在经历观察、推测、作图、思考、分析、合作、决策、证明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尝到了探索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并获得了战胜困难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

二、培养创新意识的注意事项

1.创新意识培养应贯穿数学教学始终

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一种天性,他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们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富于想象。因此,保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任务,还是整个数学教育的任务。

2.鼓励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曾说:“没有问题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一样非常重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学习中。因为,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则学不好数学,不仅要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做到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调动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有问题可想。

3.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的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

总之,创新道路的营造、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程,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艺术的提倡等诸多因素。“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不懈,认真研究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才能使课堂成为创新的摇篮。

创新理解 篇12

关键词:创新,非R&,D创新,吸收能力,低技术部门

一、引言

Arundel et al. (2008) 研究指出被“忽略” (非R&D活动) 的创新没有得到合适的政策支持, 甚至当R&D创新和非R&D (被忽略的) 创新人员的年收入的增长的变化类似的时候, 仍然没有合理的政策对非R&D创新活动倾斜。事实上, 当比较R&D人员和非R&D人员的时候, 大约一半创新企业并没有进行R&D活动, 但是在以收入上与进行R&D企业也没有差异。因此, 就出现了一些以前研究没有回答的问题:当大部分公司忽略创新人员的时候, 企业的创新表现是不是被很好地度量?创新表现多大程度上能够通过非R&D变量来度量?在R&D人员和非R&D人员之间有哪些相关的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 通过逐渐增加的学者, 批评技术进步只通过R&D来表现和度量的学者逐渐增加 (e.g.Von Tunzelmann and Acha, 2005;Mendona, 2009) 。实际上, 对于解释创新活动来说, R&D支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变量。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 学者们已经逐渐忽略了对非R&D创新活动研究的忽略,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的问题 (e.g.Ortega-Argiles et al., 2009) , 但是大部分创新方面的实证研究的对象仍然还是大企业和R&D密集部门, 而且大部分研究还是使用R&D作为创新活动的替代变量。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非高技术行业的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的了解。

二、理论

基于以资源的观点 (e.g.Barney, 1991;Peteraf, 1993) 强调一个企业的内部资源至少部分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业绩。基于资源的观点建立了在企业资源与能力和他的业绩之间的对应。Barney (1991) 将企业内部资源放入一个广泛的定义, 认为企业的内部资源包括企业所有的资产, 组织与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其他的潜在的优势资源。Tidd (2000) 将企业的内部能力分为三类:组织能力 (管理系统, 技能等) 、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 其中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的R&D活动。企业内部能力对于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企业内部能力提高了企业吸收和探索外部知识的能力。因此, 一个企业的内部资源决定了使用和探索外部知识的可能性, 并因此改善了企业的创新。类似的, Lundvall and Nielsen (1999) 强调了更高水平的培训也能够加强创新和外部知识的探索, 尽管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实证依据。

还有研究不考虑中小企业, 但也得到了不同的但是具有补充性的实证依据。这些研究也强调了更高水平的研究投入能够改善了企业探索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然而, Caloghirou et al. (2004) 研究结果表明, 以R&D人数度量的R&D强度与创新统计显著相关。另一方面, 也有研究选择R&D支出作为研究努力的代理变量, 研究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R&D努力改善了企业探索外部知识资源的能力 (e.g.Caloghirou et al., 2004;Gambardella, 1992;Mowery et al., 1996;Huergo, 2006;VegaJurado et al., 2008) 。还有一些有助于吸收研究资源到企业的其他内部因素, 比如设计办公室的存在 (Bougrain and Haudeville, 2002) 或者教育和培训政策, 这些资源为组织内部人员引入创新奠定了基础 (Lundvall and Nielsen, 1999) 。综上所述, 不同种类的企业基于不同的背景和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的变量分析, 因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综合了度量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同方式, Nieto and Quevedo (2005) , Szulanski (1996) 和Mangematin and Nesta (1999) 的认为吸收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一系列因素取代单一代表被度量, 比如公司内部的销售, 专利和其他正式创立的R&D部门方面的R&D支出, Nieto and Quevedo (2005) 提供了一个对度量内部因素或吸收能力的方式和变量的综述。Hervas and Albors (2009) 利用生产和设计部门的技能作为企业吸收能力的替代变量。吸收能力提供给企业一个更富有的不同知识, 促进更多可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和准备企业去应付环境改变 (e.g.March, 1991;Grimpe and Sofka, 2009) 。因此, 提出以下假设:

H1:企业的内部资源与企业R&D表现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数据库是天津市社科院针对天津市辖区内企业2007-2010年度创新能力所做的调查数据。主要是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的变量, 具体包括企业特征变量 (解决吸收能力构筑的企业内部资源) , 基于人力资源的变量 (专科员工的比例, 具有专科学历的员工比例和技术员员工比例) , 非R&D活动的创新 (市场营销, 设计) , 和非R&D活动的技术能力 (具有正式的创新计划;具有技术监督委员会) 和R&D活动 (R&D支出和R&D员工的比例) 。

本文使用logit模型以考察公司内部资源的各自变量对企业研发的影响。自变量为第t年数据, 因变量 (创新) 为t+1年数据, 自变量滞后一期。模型如下所示:

吸收能力由一组因素度量, 取代单一变量, 比如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比和专利, 或者公司内正式设立研发部门。按照Escribano et al. (2009:99) 和Arbussa and Coenders (2007) 的方法, 对于首要维度 (首要构成分析, PCA) 我们建立了双因素分析模型 (e.g.Bollen, 1989) , 使用变量AC构建。首先, 对于样本中所有企业的PCA涉及了一个企业的内部资源, 导致了两个因素 (AC_1, 解决研发变量, 研发人员占全日制员工的比例和研发支出, 分别具有0.84和0.85的载荷因子;AC_2由市场营销, 设计, 高学历新员工, 正式的创新和技术前瞻委员会的计划) , 解释了所有方差的78%。然后, 第二个PCA只应用于获得了相同因子的创新企业 (734) , 尽管导致了一个更差的解释能力, 只有解释全部方差的59.8%。事实上, 第二个PCA在解释方差方面比第一个更不可靠。

检验结果表明, 变量R&D支出在解释创新上统计显著 (11.297;p<0.01) 。R&D支出和R&D员工的检验结果不显著。模型中, 由新进高技能员工 (新技能) , 技术监督委员会的表现, 市场营销, 设计和创新的正式计划, 这些变量都在p<0.01水平上显著。规模变量对于任何模型都不显著, 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 创新和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不一致的 (Camison-Zornoza et al., 2004) 。对于行业分类, 结果显示在创新表现上, 一般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超过了低技术部门, 尽管变量结果反映高技术组并不总是显著。

参考文献

[1]Allen F., Qian J.and Qian M.J.Law, Finance and Economics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77) :57-116.

上一篇:玉米深加工业市场分析下一篇:高校档案利用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