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产业区

2024-10-25

创业产业区(精选12篇)

创业产业区 篇1

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这一中间性组织的重要竞争优势, 也是产业集群演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有关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时代, 马歇尔将知识喻为集群内的产业空气, 集群内企业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产业空气, 推动着企业组织学习和持续创新, 进而促进集群企业快速成长。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毗邻、产业关联、网络密集等为知识流动提供了便捷, 成为知识溢出的天然沃土。在集群内溢出的知识中, 人们关注较多的是信息知识、技术知识、产品与服务知识、管理知识, 等等, 但产业集群的创业活动同样伴随着知识溢出效应, 即创业知识溢出。

创业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外部环境具备而缺少创业活动时, 产业集群不可能凭空产生, 创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起点; 同时, 创业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成功的新创企业将产生正的外部性, 吸引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向该区域聚集, 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带动 “连环创业者” ( Serial Entrepreneur) 创业, 在创业分工的基础上不断弥合产业断口, 提升或延长集群产业链。在创业活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 知识溢出始终是创业活动的增值品, 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一级。但目前有关创业知识溢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内容、机理还处于探索时期。

1文献回顾

Mac. Dougall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 ( FDI) 时首次提出知识溢出现象。阿罗 ( Arrow) 将知识溢出定义为企业创新者创造的新知识被其他企业所获取, 却没有得到任何形式补偿的现象。Stiglitz[1]认为知识溢出是指从事或者模仿与创新者的成果相类似的事情, 并从其相关的创新研究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现象。Caniels[2]认为知识溢出是指获取创新成果的同时对创造者没有补偿, 或补偿的价值小于创新成果价值的情况。

有关创业知识溢出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创业行为是否有知识溢出现象、创业知识的类别、创业知识溢出的计量等方面。Malmberg和Maskell[3]研究认为, 产业集群内员工流动、雇佣新员工、观察企业行为是知识溢出的三种主要途径, 后续创业者对先前创业者的行为观察是创业知识溢出的一个形式。 国内学者王立平等[4]认为, 创业行为为知识溢出提供了载体和媒介, 形成了创业知识溢出 (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of Entrepreneurship) , 创业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在位企业或者新创企业的创业活动促进知识溢出, 创业知识溢出的主体是创业者或企业家, 创业知识溢出的客体是新创企业或在位企业的员工。创业者进行创业的起点是对创业机会的发现, 并进而通过开创新企业来将那些对机会的认知性决策商业化。

Politis[5]在研究创业学习模型时对创业知识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重点研究了利用和探索两种方式将创业者的专业经验 ( 创业经验、管理经验、行业经验) 转化为创业知识的过程, 并将创业知识划分为识别与捕捉创业机会的知识和克服新进入缺陷的知识两类。识别与捕捉创业机会知识是指有关如何感知一种新的想法并将此转化为具有增值价值的商业概念和新业务的知识; 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是指克服新企业缺陷所必须具有的面对新市场、新技术、 新产品等正确处理与应对的知识。徐进依据创业知识源不同, 将创业知识划分为: 嵌入社会网络的创业知识、企业内部经验的创业知识、学校等教育系统的创业知识。Holcomb[6]在创业学习模型中, 根据知识的来源不同, 将创业知识划分为经验知识和模仿知识。经验知识是通过直接经验积累的知识; 模仿知识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和结果的知识。

Z J Acs等[7]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揭示了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会受区域内知识存量、创业障碍、在位者的内部瞬时知识溢出 ( 创业知识溢出) 、区域城市化程度四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 知识存量是指区域内已有知识量, 它将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增加创业行为的赢利机率; 创业障碍是指如公共开支、税收等阻碍或减少创业行为的因素; 在位者的内部瞬时知识溢出是指在位企业和新创企业的创业知识溢出效应, 后续创业者或新的创业主体利用溢出的创业知识, 可以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 区域城市化程度是指区域环境、设施、集群经济等有助于创业行为的程度。

2创业知识的溢出机理

创业是知识溢出的一种形式, 创业知识溢出的过程是创业知识通过一定载体或媒介在创业者之间流动的过程, 即创业知识借助一定的途径在溢出方、 溢入方或中介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集群环境下创业知识的溢出机理涉及到四个主要因素: 创业知识的溢出方、创业知识内容、创业知识的溢出途径、 创业知识的溢入方, 具体如图1所示。

2. 1创业知识的溢出方

知识溢出方是指知识的提供者或发送者。产业集群环境下知识溢出方的范围十分广泛, 可以是竞争企业、用户、供应商、大学或科研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 而创业知识的溢出方则特指那些能提供创业知识的组织或个体, 具体包括创业者、新创企业、创业培训机构或创业服务机构, 其中, 集群内创业者是创业知识溢出的主要来源。坎蒂隆认为创业者是承担风险并合法拥有收益的人。熊彼特认为, 创业者是实现新组合并创建新企业的人。雷家辅和冯婉玲[8]将创业者定义为在一个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人, 或是一项创业活动的积极推进者。根据创业的时序不同, 可将创业者分为先前创业者、在位创业者和后续创业者。作为创业知识, 主要是指能为其他创业者或后续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的知识, 因此, 创业知识的溢出方主要是指先前创业者和在位创业者。

2. 2创业中的知识溢出

结合文献和创业知识的特点, 创业知识溢出途径主要有创业活动、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创业团队成员流动以及创业资料或产品等, 其中, 创业者作为创业知识源, 主要是通过其创业活动来实现的。 企业衍生、创业活动是产业区内部知识溢的途径之一 ( 魏江; 王立平) 。观察创业者创业活动是创业知识溢出的基本途径。创业者创业活动不但涉及到发现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开发和利用, 还包括新创企业运营管理等, 在这一过程中, 后续创业者通过观察和学习能获得大量的有关创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特别是在产业集群环境下, 空间地理上的毗邻使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暴露在后续创业者的视野中, 所有相关的创业信息、活动、经验很容易被模仿。具体来讲, 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总体上表现为五大关键活动: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搜寻、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资源获取与利用、社会关系建构、模仿创业。

( 1)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搜寻。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搜寻是创业活动的开端, 创业者是通过识别机会为需求市场创造或增值产品和服务的。创业机会识别行为是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预期价值和自身创业能力反复权衡匹配的过程, 包括机会搜寻和机会评价两个阶段。机会搜寻是创业者对产业集群环境中存在的商业机会展开搜寻, 商业机会来自于未准确定义的市场需求或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和能力。 在该阶段, 创业者凭借自身的意识和能力对潜在的创业机会进行感知, 若发现可能存在潜在的商业机会, 就会对该机会进行创业评价。机会评价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贯穿于机会搜寻到创办企业的全过程。机会评价主要是对机会的盈利性和机会实现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机会盈利性评价是从所在行业、市场、机会本身等方面对创业机会的赢利潜力、规模、能力等进行预期的过程; 机会实现可行性评价是从创业者能力、创业资源、创业团队等方面对机会盈利性和可行性的把握程度。

( 2) 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者通过创业机会搜寻和识别, 发现创业机会具有盈利性和可行性之后, 就会对创业机会进行开发, 将其商业化, 在这一过程中, 包括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资源的获取和整合两个关键性的创业活动。创业是一个包含众多人的组织形成过程, 创业团队组建是创业活动的重要环节。经验和实证研究表明, 创业团队组建能扩大团队的知识含量, 带来更多的经验、能力、声誉以及扩大社会网络、丰富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 使新创企业拥有更坚实的组织基础和获取更多的资源, 增加新创企业的成活率。创业团队组建是在创业初期, 将一群知识能力互补、责任共担、有相同创业目标的人组织起来的过程。一般来说, 创业团队组建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团队成员的招募; 创业目标的共识; 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 创业计划的制定; 制度体系构建; 团队调整融合。创业团队的组建一方面是由创业者思想和能力决定的, 创业者的思想和能力决定了是否需要组建、何时组建以及招募何人来组建; 另一方面, 由于创业者是行业的新入者, 资金缺乏, 又承担着较大创业风险及创业不确定性, 创业团队成员的加入还要依靠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 这决定着创业团队的招募范围以及能招募到何种素质的成员加入。

( 3) 创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利用。在创业团队组建之后, 获取和整合创业资源就成为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创业资源的获取受创业者、创业团队的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两个因素的影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的资源获取能力很大程度上由其社会网络资源决定, 拥有良好的社会网络资源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成员将能获取更多、更有效的资源, 社会关系网络是建立在参与方之间利益交换、 互惠与信任基础之上的。创业资源的可获得性取决于创业者从外部获取资源的便利性和外部环境中资源存量, 这两方面受新创企业所处环境影响。产业集群是一种创业导向性环境, 能给新创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等, 这也正是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的优势之一。一般认为, 创业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 ( 林嵩) 。获取的创业资源在未整合之前大多是零散的, 要发挥其最大效用、要转化为创业优势还需要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运用科学方法, 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效用的资源进行配置和优化, 使创业资源有价值地融合起来, 发挥放大效应。在创业资源整合过程中, 创业者和创业团队需要具有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创业资源整合能力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对获取各项创业资源进行选择、吸收、配置和利用的能力。创业资源整合能力主要来自于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能力、经验和学习力。

( 4) 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在创业机会的开发和实现过程中, 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业团队的组建和创业资源的获取及整合。社会关系网络积极地影响着创业过程, 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首先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有助于创业者实现创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 既包括各项有形的创业资源, 还包括情感支持、创业鼓舞等无形资源; 其次, 创业者社会网络促进创业者成长, 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建议和咨询服务, 帮助创业者塑造和提升创业能力; 再次, 创业者社会网络能促进创业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拓宽创业商机的获取渠道, 成为创业企业的创业信息优势; 最后,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具有声誉或者信号显示的作用, 能够强化创业者的社会形象, 提高社会公信力, 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显著影响着创业团队的组建。因此, 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水平成为创业者创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创业者创业活动的重要内容。

( 5) 创业模仿。虽然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多样, 但一种典型的形式是 “领先创业者”的示范效应加速产业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诱因之一是后续创业者对先前创业者创业活动的模仿。新创企业为了分享知识溢出, 在创业区位选择上会向同一地区聚集。创业者成功创业的事实会发挥示范效应, 吸引更多的模仿型创业者随后相继实施创业。创业者成功的创业业绩很容易被当地其他的潜在创业者或经营者注意到, 根据他们的创业认知, 受经济利益的直接驱动, 当地会出现一批新创企业, 成为创业活动的模仿者和追随者, 或者从事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或经营活动, 甚至会出现在原有创业者创新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和创业, 因此, 模仿创业活动是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者创业的一个基本模式。

2. 3创业知识的溢出内容

Shane[9]指出, 创业者之所以会识别出不同的商业机会, 就在于创业者具有不同的知识存量, 这种异质性的知识存量决定着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高低。Young和Sexon[10]认为, 创业知识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整合的概念、技巧、智力, 不仅仅包括相关创业行业的专业知识, 还包括新创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知识。Kirzer[11]则将创业知识定义为一种纯粹的、抽象的知识形态, 既有如何获取资源和信息方面的知识, 也有如何配置与利用这些资源和信息的知识。显然, 创业知识与创业活动相关, 根据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的五项关键性活动, 创业知识可分为创业机会识别与搜寻的知识、创业机会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知识 ( 运营知识) 。

( 1) 创业机会识别与搜寻的知识。识别创业机会是创业的开端, 识别与搜寻创业机会的能力被认为是创业者的重要能力。Dew等[12]将创业机会的产生最终归因于知识的分散性特质。所谓知识的分散性, 是 “指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们所知道的事情是不一样的” ( Hayek) 。这种知识的分散性, 会导致一部分人具有更多的知识存量, 在对个人预期和未来市场预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 当预期与某种产品或服务市场有联接关系的时候, 创业机会就出现了。因此, 创业机会来自于市场机会, 当市场出现短暂的不均衡时, 就会出现创业者通过创业来弥合或消除这种不均衡。也就是说, 总会有人因为知识存量不同而首先发现并利用这种市场不均衡而获利。但是, 这种知识或认识不具有排他性。先前创业者识别或搜寻到的创业机会会影响到后续创业者利用该创业机会获利, 先前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会促进后续创业者开发 “创业思维”, 驱动他们搜寻和追求更高质量的创业机会。

( 2) 创业机会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创业机会出现后, 最关键的是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创业实践。 研究和现实表明, 新创企业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业资源的缺乏、创业团队组建的失败、不合适的商业模式等创业能力和经验不足导致的。实际上, 创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创业团队的组建和商业模式的选择也是需要学习的, 这种学习主要来自于先前创业者的创业经验。Carroll和Mosakowski[13]也认为, 先前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可以提高后续创业者成功开发机会的可能性, 因为学习减少了开发机会的成本。创业机会开发与利用的知识除了弥补创业经验不足、提高创业能力的知识之外, 还包括克服新进入企业缺陷的知识。具体来说, 新入企业在面对新市场、新技术、新产品、新团队时, 呈现出不适应、能力经验不足的情形, 克服新进入缺陷知识包括市场知识、技术知识、产品知识、 管理知识等新创企业运营知识。先前创业者在维持新创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 为后续创业者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 4创业知识的溢入方

创业知识的溢入方即创业知识的接受者, 具体指产业集群环境下的后续创业者或在位创业者。在企业集聚的环境中, 创业者可以很容易地对先前创业者的创业成功与否进行区别, 当一个成功创业者获取了优异回报, 其他创业者很快就能够获知, 即使有专利或产权的保护, 仍然有大量的创业知识溢出到后续创业者, 并使其能够围绕该创业知识加入自己的思想进行新的创业。但不可否认的是, 后续创业者在接受溢出的创业知识水平和程度是不同的, 一些后续创业者从创业知识的溢出中获取更多, 而另一些创业者在创业知识溢出中可能收获很少。究其原因, 从后续创业者角度讲, 主要是受其价值观、 先前知识和吸收能力的影响。具有与创业知识溢出方相同的价值观、传统、语言等社会结构, 有助于后续创业者的观察过程和观察效果, 进而增强其对创业知识溢出的接受成效。后续创业者的先前知识或知识存量直接影响其对创业知识溢出吸收能力, 创业的先前知识包括基本技能、教育背景、知识多样性、工作经验、理解能力、行业相关知识等。吸收能力是指后续创业者对溢出的创业知识搜寻、消化并最终运用于创业目的的能力, 是后续创业者先前知识水平的函数。后续创业者的创业行动又将为后来创业者溢出新的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的溢出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3结束语

在有关创业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结论的启发下, 本文从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知识溢出现象, 着重从知识的溢出方、溢出内容、溢出途径和溢入方四个角度对创业知识溢出的机理进行了探索, 得出了四个基本结论: 溢出方主要是指先前创业者和在位创业者; 创业知识的溢出主要是通过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识别、团队组建、资源获取与利用、社会关系建构以及模仿创业五大关键创业活动来实现的; 创业知识溢出内容包括机会搜寻与识别的知识和机会开发与利用的知识; 创业知识溢入方主要是指在位创业者和后续创业者, 其接受溢出知识的程度受其价值观、先前知识和吸收能力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将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摘要:创业活动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驱动力, 而创业活动往往伴随着知识的溢出, 即创业知识溢出。有关创业知识溢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机理研究涉及到溢出方、溢出内容、溢出媒介、溢入方四个部分内容。文章重点在于探究创业活动中知识溢出效应, 目的在于建立四者之间的逻辑演进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业,知识溢出

创业产业区 篇2

新兴产业创业项目八:低幼童时托管中心

低幼儿童小时托管中心项目适合25-55岁年龄段,学历层次高中以上的女性。初期投入仅需3万元左右,用于租50-80平方的沿街住房并简单装修,添置儿童玩具,儿童读物,小桌椅等。另需聘请1名幼教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儿童游戏,观察儿童行为,向家长供给提议。可根据实际情景开辟日托,10个最适合创业的新兴行业的项目,少资投目项。务业等托全,风险小,回报稳定,年回报率能超过30%。

高校学生新媒体产业创业分析 篇3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制作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发行渠道也更廉价和快速,内容更加通俗、大众,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沙旅游新媒体推广项目背景立足

本项目全面立足于三沙市的旅游宣传,推动全新休闲旅游业的建设,结合三沙市经济发展大环境,改善民生,服务大局,彰显中国海洋权益。项目基于为国家”先经营开发,然后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旅游行业发展新模式成型提供新新渠道,也填补了以动漫视频为主导的旅游宣传市场的空白。

新媒体宣传为新型产业模式,而且此次新型宣传模式的产生也填补了客户视觉感官全方位了解产品项目的空白,产品一旦走向市场,势必将成为最新的产业宣传模式,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比如说纪念品或者书刊书籍的印发等。另外产品的运营方式简单,不需要复杂繁琐的产品上线过程,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拓展市场。

三沙旅游新媒体推广项目商业规划

传统线上收人平台

内嵌广告。推广三沙市旅游宣传产业的新媒体最终表现形式即是手机APP等新媒体移动终端的实现。其主要针对推广三沙旅游的文化旅游公司所推出的旅游项目,以不干扰用户使用界面为基本诉求,进而嵌套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宣传广告,以此让项目达到营利目的。

平台下载。APP形式在ios和安卓平台进行有力的推广,项目由此通过平台对一定周期内用户下载量的换算所得营利。

视频点击量。通过旅游公司对旅游项目的相关视频一定周期内用户的点击量换算所得营利。

视频观看产生流量。通过一定周期内用户观看所产生的流量总和所换算的所得营利。

商家合作。项目通过对商家项目的推广,获取客户订单,作为中介媒体,联系商家和客户,从中获取利益。

销售衍生产品

视频以独具三沙特色的动漫人物的视角为主观视角,并以此打造为三沙的动漫形象大使,借此生产出动漫衍生品,同时也将作为三沙旅游纪念品,构造一个完整的销售产业链。

以文化创意产品为例,制作相应的挂饰,吉祥物,文化用品,玩偶,工艺品等。

三沙旅游新媒体推广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市场风险。学生运营经验不足,不能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洞悉市场发展。错误估计产品产值及市场前景等,发展初期可能会依赖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假设自身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客户存在观念不一致的话,将导致自身客户逐步流失。

积极地自我评估,明确产品定位。正确地评估自身产品的使命和客户、产品客户的认知价值、产品的期望、产品的推广发展计划。以此为基础寻找利益相关的合作者。

产品风险。旅游产品具有模式上的整合性、关联性。是整合三沙市旅游资源后的产物。由于某些旅游产品具有部分不确定性,导致用户体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使之退出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慎重选择,寻找有诚意的、具有共同营销理念和协作精神的伙伴合作伙伴。以期通过协同来创造竞争优势。加强市场调研,增强了自身品牌对客户的吸引力。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自始至终面临的问题。旅游产品与相关的上下游多方企业合作产生的关联交易往往会导致应收付款的增加,于是又增加了赊销收账的风险。

产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营销,彼此协同运作,维护稳定的关系,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内部的管理成本和信息交换成本。也可以借此来巩固彼此的合作关系。业务往来会签订正规的合同,这样一旦出现纠纷,可以以合同为依据来解决矛盾。以便在关键时可以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注重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以此来降低合作风险。提高自身独立性,合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品牌风险。品牌效应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点。旅游产品可以通过品牌的延展来实现与其他企业品牌的嵌套和联合。但也容易造当合作企业出现品牌危机时,波及我们的品牌,导致问题的扩张,致使我方品牌认识度、信誉度降低。

诚信经营,建立信用评估制度(大致包括:资本构成、过去的交易记录、抵押品、经营状况等)。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尽量挑选符合我们要求的合作伙伴。消除合作伙伴之间的习惯性防卫,建立信任关系。对旅游消费者开展诚信服务。避免因一个合作伙伴的不诚信而给所有合作伙伴都带来不良影响的局面。

杭州创意产业的创业模式研究 篇4

一、杭州的创意产业业态

杭州作为一个经济大市资源小市, 与宁波等港口城市相比缺乏大规模发展重工业的条件和优势, 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杭州发展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资源能耗小、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创意产业提供了条件。

尤其是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的跨越过程中, 把杭州打造成以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为特色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 需要借助创意的力量, 把文化、科技融合到传统产业当中。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是两条实践创意产业的路径, 前者是创意走向市场的开始;后者则是创意产业化后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产生的效果, 应该说产业创意化才是杭州培育发展创意产业的更高追求。根据对我国部分城市创意产业进行的统计排名, 北京、上海处于第一层次, , 目前杭州处于第二层次, 位于广州、深圳之后, 排名第五。

二、创业模式选择

杭州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必然会对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尤其在创业模式选择方面, 杭州的综合创业模式框架结构, 是创意产业模式选择的背景和基础。对于杭州综合创业模式的选择, 结合已有的理论模型和其现状, 本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政府投资驱动型创业模式和民间投资驱动型模式相结合。

从投资方性质看, 创业企业模式分为政府投资推动型和民间投资驱动型两种模式。对于杭州而言, 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国家安全的核心领域和重大行业, 应当择取以政府投资推动为主的创业模式。除此以外的其他行业, 包括零售批发业、轻工业制造等应该尽量以民间投资驱动型模式为主, 使之能广泛参与市场竞争。杭州的创意产业大多数都是以民间投资为主, 但是民间投资在初期又基本上都是以自有资金为主, 政府在金融支持力度上稍显不够。因此, 有必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达成一些目标。

2、科技型创业模式和普通创业模式并举。

从推动创业企业诞生和发展的技术含量看, 可以分为科技创业模式和普通创业模式。杭州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良好的科技环境, 科技创业模式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在强调科技创业模式的同时, 普通创业模式也不能忽视, 在解决就业和创造税收方面这种模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适合于一般知识层次的人去创业, 这样技能达到科技兴市的目标, 也能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3、大企业创业模式和中小企业创业模式齐步。

从企业创业的角度看, 可以分为大企业创业模式和中小企业创业模式。就杭州现状而言, 中小企业不仅在科技型创业中占据绝对优势, 在很多传统行业中也占较大比例。但是一些大型企业作为杭州的支柱企业存在, 在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其主导作用。对中小企业创业模式, 政府应该大力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来吸引中小企业加人到整个产业规划中去, 促进形成符合杭州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产业格局。

针对杭州创意产业中既有新兴产业, 又有传统产业的实况, 对于杭州创意产业创业模式的建模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 以机会驱动为主。创意产业创业有三种驱动因素, 分别为机会导向, 创新导向和价值导向。这三种驱动因素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创意机会的出现往往与创新, 尤其是新价值增长点联系在一起。而这三者中, 最为关键的一点, 就是在创新机会出现时, 及时地把握机会, 创造价值。因此对于杭州创意产业而言, 创业机会的出现是其创业的主要驱动力。 (2) 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竞争力。从创新源泉看, 创新可以分为引进吸收后的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 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 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 趋向于集群化发展。集群一方面可以利用共同资源。使共同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约, 又使群体间相互组成一个有效的结构, 使要素的外部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杭州已经形成了软件、杭派女装等产业集群。应该说杭州基本上具备产业空间聚集的有利条件。其一, 杭州在资金、场所、技术、市场等创业的基础性资源形成了规模化, 使企业获得创业成本大大降低;其二, 适合较高技术含量、较高文化品位的产业集聚的共同文化环境;其三, 专业市场的发达, 使选择成本节约;其四, 形成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 (4) 有赖于政府扶助。创意产业具有地缘聚合的特点, 因而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并制定完善的指导政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调政府的宏观作用并不等于要加大干预力度, 而是要政府协助建立优质的环境, 帮助产业未来的发展。

对于杭州的创意产业, 政府应着力理顺产业体制和创意成果产业化机制, 积极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 设立种子基金供企业申请;同时, 也可由政府牵头成立非营利的中介机构, 推广新的创意理念或产品, 为激发创意产品的大众化消费推波助澜;另外, 创意产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 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邱安昌, 《创意经济, 优化城市创业环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年10月第五期

[2]、杨昌荣, 《创意产业: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高端选择》, 《对外经贸实务》, 2007年第7期

[3]、熊惠平, 《产业创意化与创意产业化的中国路径》,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3卷第4期

玩具产业创业计划书 篇5

企划人:XX(XXX班 联系电话XXXXXXXX)

目录 摘要………………………………………………………………………………3

1、公司简介…………………………………………………………………………3

2、市场分析…………………………………………………………………………3

3、竞争分析…………………………………………………………………………4

4、产品服务…………………………………………………………………………5

5、市场营销…………………………………………………………………………5

6、财务计划析…………………………………………………………………………6 …………………………………………………………………………7

78、、风内

险部

分管理…………………………………………………………………………7 2 摘要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公司名称、成立时间、注册地区、公司地址、主营业务、大致发展战略)2.行业市场概况(市场分析与前景、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消费者分析)3.行业竞争程度分析(对潜在进入者、购买者、供应商、替代产品、现有竞争者进行分析,说明公司选择进入玩具行业的理由)4.产品服务(售前说明和广告宣传、使用中的服务体验)5.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为主,说明具体策略和其理由)6.财务计划(资金来源、用途、使用计划、2年的财务预测)7.分析预测和预期应对方法(解决库存积压、保证资金链)8.内部管理(人事设置与分配、员工薪资与奖金设置、劳动合同、管理层权利分配)

1公司简介 本公司全名是××有限责任公司,在2014年3月于宁波注册成立。出于资金和政策考虑计划坐落于宁波市创业园区。本公司是一家产品销售市场为国内市场,生产加工各类玩具的现代企业。公司创业类型属于模仿型创业。公司目前策略是生产中低端普通的玩具来占有日益壮大的市场份额,期间以扩大销售地区和生产更多种类产品为目标;在逐步积累一定资金并成功获得一定的市场后,大力投资开发,完成向创新型企业的的转变。2 市场分析 2.1市场容量 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4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及婴幼儿有4亿,其中城市儿童1亿人,农村儿童3亿人,这是玩具行业的一块大市场。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支出越来越大;以及人们对玩具功能观念的改变,玩具的消费群体也正在迅速扩大。玩具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利,越来越多高档、新颖的玩具开始成为成年人的休闲、娱乐用品。中国城市儿童玩具人均年消费仅55元,而农村儿童玩具人均消费不足30元。城市中年人玩具平均年消费仅20元,农村成年人玩具人均年消费基本上为零。这种极低的消费金额差异,恰好反映出我国玩具消费市场所拥有的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2.2 消费市场 由于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玩具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档次、各类品种共存的态势。因此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方向是各种各样的。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而玩具能在陪伴孩子娱乐之时同时能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因而这也是家长表达爱心、对孩子进行培育的重要方式。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有50%的城市消费 3

者对电子型玩具情有独钟,30%的城市消费者认为智能型玩具更有吸引力,20%的城市消费者则青睐于高档的毛绒、布制装饰类玩具。农村消费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玩具类型为主,50%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型玩具,25%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拼装型玩具,25%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中低档次的毛绒、布制类玩具。明显地,电动型与智能型玩具在社会上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都有绝大多数受众。3 竞争分析 本计划书对玩具行业的竞争分析采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工具,分别从潜在进入者、购买者、供应商、替代产品、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3.1 潜在进入者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是行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些新进入者大都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某些必需的资源,期待能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而进入壁垒则是决定是否能顺利进入的主要因素。3.2 购买者 购买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购买者常常通过要求压低价格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形成对企业的竞争压力。

●玩具行业不是新兴行业,虽然市场在快速增长着,行业企业多,购买者可选择性较多。

●购买者主要是25岁与40岁之间的有孩子的父母,数量巨大,单个购买者购买量有限,不能对销售量产生巨大影响使得其议价能力较低。

●玩具可以是面向所有人的,有标准化特性,同时大量销售同一款产品是可行的。

●虽然玩具行业在地区内来说现有企业较多,但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很快,各种各样的产品的需求较大,新产品也有很好的销售前景,属于卖方市场,价格主导权更多的在卖方手中。综上所述购买者在玩具企业面前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但是整体来说议价能力较低

3.3 供应商 玩具企业主要是将电子产品、纺织、木制、塑料制原料通过技术加工组装成成品,市场原材料供应商众多,所以其供应商议价能力较低。3.4 替代产品 玩具是娱乐产品,当下人们的娱乐方式日趋多样,低龄的儿童也变得更喜欢数码产品进行娱 4 乐,但处于健康角度,其监护人会购买新的玩具使儿童增加对更健康益智的玩具的兴趣。因此玩具可以说是儿童的生活必需品。3.5 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 结合以上分析,本计划书给出了行业的五力分析模型图: 潜在进入者 进入壁垒一般 ↓ 供应商 现有行业竞争 购买者 市场供应商众多 →虽然现有行业较多,← 购买者议价能力较低 供应商议价能力低 竞争激烈情况一般 ↑ 替代品 相应替代品较少,且现有替代品的竞争力较低 4 产品服务 玩具虽然不是消耗品,但由于其使用人群多数为低龄儿童,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撞击而导致经常性磨损。这样的行业特性导致售后服务的开展难度很大,因此公司只发展售前服务和产品使用中的体验服务。售前服务主要集中在广告和产品包装上。将各类产品信息简单明了的注明在包装之上,写明文字之余还会打印上图片来说明,以此将一定的信息告知儿童。坚固耐用是公司产品的核心服务。好的质量带给消费者好的印象,以决定其下次再次的购买本公司的其他产品的消费意图。5 市场营销 除开传统营销手段之外,公司将重点着力于网络营销。国内电子交易正在喷薄发展,搭上这辆飞奔的列车是公司前期扩大业绩的最佳道路。相比于普通的实体店和网店,本公司自产自销,销售渠道短,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价格,以低价优质吸引消费者。另外在公司网站上开通定做产品的通道,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及时了解需求,提供专门的个性服务与个性产品,达到更好提供服务与手机消费者信息的目的。为了更进一步扩大网络营销所带来的效应,企业还会将网站的广告信息发布到用户浏览量较高的商务网站中。因为网站本身所起到的推广作用是有限的,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对网站进行宣传,为公司做推广,发布到其他商务网站可以让网站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从而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这是本公司网络营销中关键策略。5

财务计划 6.1 资金来源及使用概况 经过初步测算,公司在成立时,拥有约100万元资金,来源于企划人个人储蓄及部分贷款。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厂房、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无形资产主要指的是我们公司的技术以及专利权等,流动资产以货币资金为主,使用方向为购买原材料和广告宣传。资金需求构成(单位:万元)费用项目 金额(万元)40.00 固定资产投入 20.00 无形资产 40.00 流动资产 100.00 合计 随着随着公司的运行,深刻总结每一个时期的公司业绩和市场动态,制定相应发展走向,专门设定人员来以此积极寻求投资人与获取贷款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6.2 2年财务数据 公司聘请有相应专业和法律知识的人才作为财务统计人员,保证财务数据的正确合法。根据销售预测及成本费用预算表编制预测利润表: 财务统计 单位:万元 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第六季第七季第八季合计

一、营业收入 40 60 80 80 90 100 120 140 710 减:营业成本 20 30 40 40 45 50 60 70 305 税金及附加 4 6 8 8 9 10 12 14 71 销售费用 3 4 5 6 7 8 9 10 52 管理费用 2 2 2 3 3 3 4 4 23 财务费用 4 4 5 5 6 6 6 7 45 7 14 20 18 20 23 29 35 营业净利润 166 6 市场风险与对策 公司面对的主要风险是行业竞争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库存积压而中断资金链。拟指定的应对方法有:1.在公司发展中时刻保持公司各部门间的协调,不使公司内部信息传递出现脱节情况; 2.发展和扩大销售渠道,加大其他如网络营销的销售宣传; 3.促销,在新款产品生产的同时对老批次产品进行降价; 4.紧急借款保证资金链。其他还有对生产实施做好时时安全防护,聘请法律顾问做好资金安全和业务诈骗的防范等等。8 内部管理 8.1公司人事分工 本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由企划人个人出资加上外部投资组建而成,拥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队伍,在生产、营销、市场开发、公共关系、人事关系等各方面都具有明确的分工。8.2 薪资 公司在员工管理方面,会与每个雇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以保证雇员的合法权利,同时与相关员工签订公司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密合同,对关键技术人员和对公司贡献高的人员会采用与掌握公司关键技术及其它重要信息的人员签订劳工协议,同时对泄露公司秘密的人员提起诉讼并追究刑事责任。劳动工资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特殊贡献奖等多种方法。如下表所示: 工资结构 ↓ ────────── ↓ ↓ 岗位技能工资制 浮动工资(奖金)↓ ↓ ──────────────── ↓ ↓ ↓ ↓ ↓ ↓ ↓ 基 岗 工 业 年 特 全 本 位 龄 绩 终 殊 勤 工 技 工 考 奖 贡 奖 资 能 资 核 献 工 奖 奖 资 8.3 公司决策

产业设计使创业从自发到主动 篇6

产业设计即“Industrial Design”。随着产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产业设计内涵更为丰富。概括而言,至少有以下三层涵义:

一是产品设计。就是通过多种元素,诸如符号、数字、色彩等方式的组合把产品的形状以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产品设计对确定整个生产系统的布局意义重大,但产品设计更多侧重于对产品外观、结构、功能及产品组合策略的设计,属于产业设计的较低层次。

二是产业链设计。就是指对具有供产销、上下游等关系的企业或部门进行链网式产业组织形式的策划与设计。产业链设计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而展开,具有相当的价值增值功能。但产业链设计仍是对现有产业的优化组合,属于产业设计的中等层次。

三是产业创新设计。就是为更好满足顾客现实或潜在需求而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建构,从而促生新产业乃至新产业集群的创新性设计。产业创新设计往往会导致新型产业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开拓性、革新性,因而属于产业设计的高等层次。本文所论产业设计实质是指产业创新设计层次。

以下事例有助于我们理解产业设计的实质内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电脑、手机上网,更希望诸如电冰箱、洗衣机、电视乃至灯具等家电设备也能够上网,以便对这些产品进行不限时空的、更为便捷的控制与使用。为此,人们借助现代科技,设计研发了具备相应通讯、计算能力且相当轻巧、便宜的芯片和传感器,并将这些植入上述家电之中,于是生产以上芯片及相关控制设备、仪器或零部件的智能家居产业诞生了,而传统的家电家具产业也随之优化升级了。

以上新产业是产业组织者为了充分满足并放大广大顾客潜在需求,利用当前日益成熟的技术,通过主动的、自觉的产业设计而实现的。基于产业设计理念,创业孵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应当主动担当起产业组织者和产业服务者的角色,创业2.0时代的创业孵化体系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新的创业孵化体系应具有三大核心功能,一是产业需求对接,二是知识产权布局,三是产业资源配置。首先,传统家电产业与高科技产业(智能芯片)的结合满足了人们高端便捷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这就是产业需求对接;其次,智能家居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家具家电、智能设备所蕴含的千百种专利,这些知识产权的布局无疑需要产业组织者的主动协同;最后,要真正成为一个新的产业,更需要产业孵化体系妥善进行人才、资金、技术、销售、政策等各方面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柳传志从1984年创立联想到2004年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整整历经了20年;雷军从2010年4月成立小米公司到2013年8月23日完成新一轮融资,小米公司估值达到100亿美元,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这是与小米公司主动自觉的产业设计息息相关的。

同样,基于产业设计的创业孵化体系将引导新时代的创业从自发走向主动,从而更便捷地获得成功。

关于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探索 篇7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现阶段,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各大高校都会开展创业教育, 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形式和自我优势,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相关政策的学习。但是, 在我们的调查中, 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资金不足、创业率低、社会经验少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目标的实现, 甚至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的创业信心。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大学课程目标设置的宽泛性, 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度要求。因此, 高校应该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 面对市场的切实需要, 扩大学生的实际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 将创意产业和创业行动进行有效的结合,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这就需要学校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发展的平台, 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 增强知识。扩展各方面的能力, 减少创业中的障碍。

二、大学生创意产业的项目开发

创意产业创业需要同学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了解市场需求, 挖掘可以吸引人们眼球的创业项目。什么是创意产品, 认清这个问题, 是大学生创意产业的第一步。创意产业来源于古灵精怪的想法, 创意的形成来源于生活本身。因此, 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开动大脑, 构想现实中待开发的产品。创意产品表现在高度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对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要求。

降低创业的成本, 提高心理成熟度是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创意产业可以从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创意农业等角度进行开发。由于专业上的不同进行适合自己的创意选择, 同时注意创意创业团队的组建。例如在工业设计上,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和软件图标设计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成熟, 使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的销售, 是电商的新途径。电子商务已经变成了常见的模式, 但是仍旧存在顾客对质量、尺码选择上的疑虑, 如何将网络商品更直观地展示, 而不是“卖家秀”到“买家秀”的差距, 这对于电商的销售有着新的突破, 是值得具有创意创业类大学生思考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 教育游戏也是创意类产业的一个新方向。将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 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记忆, 优于传统的死记硬背。

三、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环境建设

(一) 培养方案的改革, 加强创意指导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的人才培养, 提高综合能力, 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 将理论联系实践, 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加强思维上的扩展。设置相关的课程, 对创意产业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创业过程是对创业人员的特殊培训。让学生走进企业, 进行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的学习, 有利于减少创业的阻力。同时, 加强对创业法律法规的学习, 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大环境。

在创意产业创业过程中, 需要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对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进行补充, 同时可以通过专业方面的建议, 梳理发展的方向, 集思广益。在提问和探讨的过程中, 加强了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好的帮助。

(二) 建立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园

为了提高创意创业的成功率, 建立一个好的创意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将想法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准备, 在满足资金、市场的共同前提下, 才可以进入到销售的过程。因此, 建立一个孵化机构对大学生的创业有着推动作用。创意产业创业孵化机构可以从多方面帮助学生分析构想的可行性, 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提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对提高创业热情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对毕业生进行创意产业创业观念的传播, 有利于他们寻找新的就业方向。开展创意产业创业培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学生走向社会, 寻求工作经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 为学生提供创意的平台, 开启社会实践的大门,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培养新的能力。

摘要:创意产业属于我国的新型产业, 其发展前景广阔。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式, 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 应该做好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创意产业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激发创业想法, 大胆创新, 改变就业观念, 对当代大学生形成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创意创业的技能, 发挥自主能动性, 做好创意产业的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探索,探索,产业孵化

参考文献

[1]荆振生.设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下的创新实践探索[D].湖北工业大学, 2013 (05) .

[2]袁蓉, 李扬.基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有效性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3 (04) .

创业产业区 篇8

广东创业投资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近几年广东大力推进金融强省建设, 创业投资产业发展稳居全国前列, 有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创投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一是备案创投企业稳居全国前三。《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报告2011》显示, 广东一直是国内创投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企业数量、资本总额等指标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至2010年底, 广东备案创投企业累计60家 (其中深圳46家) , 管理资产298.14亿元;企业总数量和年度新增规模仅次于江苏, 排名第二, 年度投资金额第一。二是未备案创投企业管理资产规模占全国1/3。据广东省证监局和深圳金融办提供数据显示, 广东未备案创投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 至2009年底, 深圳有创投机构1900多家, 管理创投资本700多亿元, 约占全国规模1/3, 广州72家, 佛山9家, 东莞5家, 中山4家, 珠海2家。

(二) 创投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创投产业加速了高新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出中国一批著名的科技企业, 做大做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类上市企业, 极大提高了广东科技创新能力。据统计, 至2010年底备案创投企业累计投资案例1121个, 累计投资183亿元。至2009年底, 深圳创投机构和管理机构 (包括未备案创投企业) 累计投资近3000个项目、500多亿元, 100多个被投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尤值称道的是创业板35%上市公司是深圳创投企业所投;一些上市公司如风华高科、同洲电子、远望谷、分众传媒等企业成为高科技类标杆企业。

(三) 大型创投公司探索出独特经营模式。

一是国际化基金管理运作模式。国内最大的创业投资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采取国际化基金管理运作模式:市政府、企业及民营资本分别出资5亿元、2亿元、10亿元, 实现股权多元化;与新加坡大华银行、以色列机构分别成立中信基金和中以基金, 托管境外20多家合作基金, 实现国际化;与22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合作, 实现全国化。二是市场化基金管理运作模式。国内首家经政府批准设立的直接投资基金大型专业管理机构——深圳中科招商创业采用市场化基金管理运作模式, 管理数十支创业投资基金, 委托代管全国社保基金20亿元。三是采用“产学研”合作商业投资模式。深圳力合创投由清华大学出资成立, 采用“产学研”合作商业投资模式, 将创业投资与企业孵化、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四是集团化运作模式。粤科创投采用集团化运作模式, 由省政府出资, 与中大和华南理工分别合作设立创投公司。

广东创投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 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年来, 外省加大了创投政策实施力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策新, 京津沪苏创投政策法规都是近三年左右出台的, 紧跟创投行业发展形势, 充分吸纳了企业意见, 满足了企业需求。力度大, 江苏给予创投企业15%所得税, 按总收益10%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上海给予合伙人20%的所得税率, 给予完成一定融资规模的机构500-1500万奖励, 对于投资于浦东新区鼓励产业项目给予50%的税收奖励。配套好, 还制定了人才、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相比之下, 广东相对滞后, 体现在:一是政策滞后, 缺乏配套。2003年广东颁布了《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暂行规定》, 时过境迁, 该文件已远远不能适应创投产业发展形势, 而且该文件作为规范性文件不能为全省创投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同时近年国家出台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扶持创业投资的法律法规, 但广东并没有制定相关的配套文件。二是政策优惠不足, 缺乏吸引力。2003年文件涵盖了一批优惠政策, 然当时许多优惠现在看已经不优惠, 已经远远落后其他省市优惠政策;创投产业新需求无法满足。

(二) 争取国家资金的力度不够。2009年10月末,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开展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参股设立创投产业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国家资金参与组建的每只基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5亿元、参股不超过20%, 地方政府参股配套资金不低于国家资金, 社会募集资金比例应大于60%;对参股设立的天使基金, 国家比例可适度放大。第一批已和7个省市合作, 发起设立了20个基金, 其中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5支基金, 各自出资2.5亿元, 吸引17亿元社会资金;江苏出资10亿元创投引导基金, 积极吸引国家匹配资金。广东已经设立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 目前除了省粤财公司设立的节能环保创投基金正争取国家5千万资金外, 其余尚空白, 力度不如上海、天津、江苏等省份。

(三) 行业监管和服务有待到位。一是监管缺失。从省证监局前期调研情况看, 受访创投企业均没有接受过相关检查, 日常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长此以往, 一些诸如非法集资等风险得不到监控。二是服务不足。外省如天津滨海新区对工商登记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方便快捷登记。广东在工商登记方面, 相当部分工作人员仍缺乏专业知识, 影响注册登记进度。

(四) 广东风险投资的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一是部分创投业务政企不分。如省风险投资集团代为监管由省粤财公司发起设立、省财政部分出资的节能环保基金, 这是让企业履行政府职能, 将会使该集团变成“二政府”。二是业绩考核有待市场化。如目前省风投集团薪酬考核实行国资委统一规定, 难以吸纳和留住高端专业人才。因为创投产业是市场化很强的行业, 创投从业人员具有高端的知识、丰富的投资经验, 流动性很强, 应探索市场化薪酬留住人才;创投投资具有周期性, 业绩考核也应相应有周期性。

关于推动创投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广东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理顺体制机制, 大力争取国家资金, 加快广东创投产业发展。

(一) 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建议省政府借鉴江苏等省的先进经验, 尽快制定并颁布《关于加快广东创业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创业投资20%的所得税率, 给予50%的税收返还, 允许计提10%风险准备金, 解决双重征税问题;制定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方面的配套措施;尽快出台落实中央相关政策的配套政策。

(二) 加强行业服务和监管。一是加强服务。积极借鉴外省市的经验做法, 对政府工作人员专门进行创投企业注册登记培训, 消除登记障碍;引导创投产业集聚, 形成创投产业集群, 发挥规模效益;搭建创投投资信息平台, 逐步完善广东创投信息服务中介体系。二是构建监管框架。明确省发改委作为行业监管部门, 加强对创投企业备案统计, 强化对创投企业日常检查, 明确行业准入、从业人员标准、风险控制标准。

(三) 大力争取国家配套资金。建议省发改委和财政厅加快研究与国家资金共同参股设立创投基金的产业领域和具体方案;以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为省政府配套资金, 力争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争取20亿元左右配套资金。

创业产业区 篇9

1. 专业设置需要完善和调整

文化产业管理相关专业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及时按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只重视对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现在相关院校开设的大多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而像市场急需的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开发、会展服务、大型文化推广策划等方面, 高校还没有能够及时对专业进行调整, 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2. 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文化产业相关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单一性, 文化产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创新型的人才。但是目前许多高校规定了高度统一性的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学习要求等。设置的文化产业课程限于某个学科领域, 少有跨专业、跨学科的教育, 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发展程度、风格等等都是大致一样的。课程设计和安排上, 过多地考虑学校条件和教师自身的因素, 忽视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学方法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扼杀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统一性和单一性的课程设置束缚了学生的视野, 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 要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 而新型的文化产业管理教育理念的确立, 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多学科交叉、专业技能突出, 建构适应人才培养主体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容与培养创造型人才仍存在诸多的不适,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仍显软弱无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是教学过程模型单一化, 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多的“填鸭式”灌输, 使不少学生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其次, 是教学内容统一化、专门化, 妨碍了对不同学生素质的熏陶培养。一些专业课的内容离现实和今后发展太远, 教师照本宣科, 不能自圆其说, 使学生有不满情绪。大学过分细化的教学, 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素质, 不少学生进入社会后, 大多成了无用之术。最后, 是教学过程求同化、循规化, 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学缺少学生自我提问、自我命题、自我实践, 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 考试考的是死知识, 在死知识中浸泡的学生, 靠背记, 久而生厌, 看不到知识的价值, 不少学生失去独创思维、独自操作和独立行为能力。

4.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 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没有得到尽可能的鼓励和发挥。教学模式仍沿用过去那种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重传统模式, 轻改革创新, 重知识传授轻智力开发, 重教法探讨轻学法研究, 重理论培养轻实践应用, 传统高校教育模式是不能培养出经得起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 高校要成功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5. 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对口的专业教师

从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类专业的情况来看, 一些院校都是依靠本身拥有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 开设适合社会需求、具有自己独特专业的文化产业类专业。例如, 财经类的院校则充分利用本校在财经专业的特色, 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经济管理专业;而一些艺术类、文学类师资比较强的院校则运用自己本身的优势, 开设文化创意、文化的发掘等相关专业。

二、改进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

1. 探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1) 积极建立校外实习教育基地。首先应积极与文化产业运作成功的企业和单位合作, 建设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点, 密切联系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和企业, 与相关企业共建实习基地, 利用企业的人才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开展就业和创业性实习, 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文化产业的教学模式可以选择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通过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联手合作, 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 学校与这些实习基地应就人才培养交换意见,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阶段就开始学习如何进行自我推荐和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 通过实习了解用人单位需求, 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在与文化企业进行合作时, 要注意实习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学校加强校外实习的部署和管理, 不能把学生推向企业就完事了, 学校必须严格把握实习基地共建对象的标准, 加强对实习基地工作的指导, 牢牢把握实习的主动权, 及时与学生沟通, 形成有效的校外实习管理机制, 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长期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前, 要制定出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作为实习的主要依据;同时还制定实习纪律和制度, 供实习基地执行。在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要定时与学生联系, 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还要定期与实习基地开展工作研讨, 总结实习工作情况, 交流工作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部署下一步的实习工作, 这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同时也保持和实习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

(2) 努力完善校内实习基地。要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能力必须完善校内实习基地, 通过学校设立实习基地, 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便利, 提供技术上、设备上的支持, 尽可能的通过实习基地为学生争取一些出成果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学校也能出产品并推向市场。在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的同时, 还要与文化产业市场密切接轨, 增强文化产业个案研究和市场调查, 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研究, 通过实战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缩短学生与人才市场接轨的适应周期, 满足现代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创业教育的模式改革

要鼓励学科交融共建。文化产业教育既关系到文化底蕴也与多媒体软件技术等相关, 一个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应该是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此在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时就要注意跨学科的合作, 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单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式, 汇聚众多学科的视野, 实现对文化产业管理问题的整合性研究。文化产业管理教育要向已经成熟学科靠近, 移植、辐射、聚合多领域知识, 如文学、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艺术文学与计算机的结合、管理学与新闻学的融合等等, 要打破学科分化, 进行学科交融。尽管目前学科共建在我国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要尽可能鼓励教师进行多学科交流, 学校在管理上要为学科共建提供便利条件, 努力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3. 探讨教育内容多渠道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达, 人们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以及校内、校外活动的丰富, 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这些信息往往好坏掺杂, 这对学生的正常成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 首先, 应重视非正规教育渠道和非正式教育渠道, 把它看作是传输教育内容, 实施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其次, 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各个渠道,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最后, 合理配置二条教育渠道的比例, 使学生在有序、多样、分层次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最佳教育。

4. 积极创新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创业指导

文化产业是一个就业创业空间较大的产业, 学校开设就业创业的课程, 鼓励学生参与就业创业过程。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让学生通过研究找到就业创业的突破口, 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学校要重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创业教学, 开设创新性的实验,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如在动画制作方面, 鼓励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它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 也关系着文化的传承。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短短的几年时间能完成的, 只要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不断地创新改进教育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才有希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才能形成特色, 使文化产业管理教育为文化产业及时输送合格的人才, 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 而发展势头强劲, 一些高校竞相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依托本身具有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 打造文化产业管理的教学模式, 通过不断提高壮大文化产业管理师资力量, 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输送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 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是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2]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3.

创业产业区 篇10

关键词:企业创业,集群升级,协同效应,企业升级

产业集群凭借着其独特竞争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显得十分重要。以浙江省为例, 截至2011年底, 42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实现销售收入22446.5亿元, 出口交货值4376亿元, 利润1149.9亿元, 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1.3%、39.9%和37.3%, 分别比2008年增长59%、41%和44%, 年均增长16.7%、12.1%和13.0%。然而至今为止, 产业集群面临着国内要素供给条件恶化 (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环保意识增强) , 国外发达市场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压力。因此, 依靠前期的高要素投入、高能耗的发展路径以及低成本战略越来越难以为继。为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集群是由企业组成的, 其升级归根到底是通过集群企业升级实现的, 企业通过创业可以改变工艺流程、产品、功能或者所在价值链, 进而实现企业升级[1]。焦点企业通过自身率先创业, 可以带动产业集群实现整体升级[2]。但是企业创业究竟如何助推集群整体升级, 以及不存在焦点企业的集群中, 产业集群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问题, 至今仍缺少系统研究。在分析集群相关活动影响时, 由于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部分学者开始运用复杂系统相关理论来分析集群活动。通过对多个集群的特征进行分析, 得出产业集群具有复杂系统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征[3];谭劲松通过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得出集群演进的过程类似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4]。但目前复杂系统理论主要应用于集群网络特征的描述以及集群生成过程, 很少有人尝试运用复杂系统相关理论对集群企业创业行为, 即如何从个体行为转变成集群升级的过程进行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公司创业以及协同学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集群竞争优势是通过集群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协同效应而实现的。集群企业创业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也是通过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而实现, 我们结合建德低压电器集群创业案例对此进行了验证。其次, 根据市场型与中卫型两种不同集群结构特征, 结合案例研究分析了中卫型集群取得协同效应途径;针对市场型产业集群的研究空白, 本文通过对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深度访谈, 总结其途径, 并对比不同途径的优劣点。最后探讨本研究的局限性, 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集群升级与协同效应

1.1 集群优势与协同效应

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中间状态, 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马歇尔最先从三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信息的快速传播、交流, 熟练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内部分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5]。随着集群的发展, 波特、克鲁格曼等学者不断补充和完善其相关理论。谭劲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集群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知识外溢, 弹性专精, 网络结构和竞争优势[6]。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取得外部经济或者集聚效应, 是通过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得到比企业单独从事经营活动更高的绩效。例如, 企业之间由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基础的邻近性, 便于信息的传播, 以使集群内部企业可以更全面、快速的掌握市场信息。

Corning在分析复杂系统的演化时, 把协同效应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7]。由此而知, 集群的集聚效应集群内部的子系统 (企业) 在集群整体层面形成的协同效应。李辉根据集群的特征, 通过分工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竞争协同四方面论证了集群降低成本, 促进创新的作用机理[8], 进一步证实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内部的协同。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1: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集群内企业活动的协同效应。

1.2 集群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

集群企业创业 (尤其是基于创新的创业:based-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BIE) 是企业动态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创业可以获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 而知识和能力都是企业竞争力构成的重要要素。戴维奇以浙江产业集群为样本, 证明了集群企业创业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集群企业创业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

集群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进而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增值[9]。根据复杂系统演化的协同学理论, 系统内部个体的行为只有变成局部集体行为, 最后才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演化, 即系统向着取得更多协同效应的方向进行演化[7,10]。根据这个理论分析, 集群升级过程就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创业活动表现为局部集体行为, 并取得新协同效应的过程。单个企业创业实现自身的升级之后, 如果无法在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则意味着产业集群只实现部分升级, 并没有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升级。集群内部企业的创业行为只有表现为局部集体行为, 才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 进而引导更多的企业朝方向采取创业行为, 才可以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2a:集群企业创业行为如果不能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将无法促进集群整体升级。

结论2b:集群企业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1.3 集群升级基本模型

依据结论1和结论2及企业创业的相关理论, 可以得出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的简单关系模型, 如图1所示。

1.4 案例论证———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 产品包括万用插座、胶枪、其它低压电器产品及其配套产品, 与东莞、慈溪并列成为国内三大万用插座生产基地之一。2011年底, 规模以上企业19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3.5亿元, 其依靠高要素投入、高污染的发展路径和低成本战略, 与当前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相似, 因此从总体上说, 建德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比较有代表性。笔者于2012年12月在建德进行调研, 并访谈了建德市低压电器行业协会会长。

案例1:集群企业创业没有促进集群升级。

建德市勇华电器有限公司 (后更名为勇华公司) 在原先低压电器的产业基础上, 10年前进入自行车脚蹬业务。到目前为止自行车脚蹬业务销售额已经突破1.5亿元。通过发展自行车脚蹬业务, 勇华公司成功的掌握了新知识, 并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 (价值链升级) 。但是其进入自行车脚蹬业务, 并没有对集群整体形成较大影响, 或者可以与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行为结合形成新的局部集体行为, 进而获得新的协同效应。由此可以看出, 集群企业创业可以促进集群企业自身的升级, 但是如果无法与其他企业的行为相联合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将无法实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案例2:集群企业创业通过协同效应促进集群升级。

2008年6月, 杭州欧亚电器工具有限公司率先推出了电视、电脑等主控节能插座系列, 获得英国政府30%的节能补贴;在建德市其他大规模低压电器企业普遍亏损的时候, 保持了逆市增长, 2009年销售额比2008年增加了19.4%, 实现企业自身的升级。由于节能插座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引起集群企业 (如建德市飞龙电器有限公司、建德市勇华电器有限公司) 纷纷对其模仿学习, 推出了自己的主控节能插座系列。集群内部在节能插座的原料采购、销售等方面形成新的协同效应;同时, 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产品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迫使企业不断改进节能插座, 提高产品性能, 进而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集群企业通过自身创业率先实现企业自身升级, 然后通过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促进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2 集群类型与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集群内部多个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结果。因此, 集群内部的网络结构作为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交易、学习的渠道, 会影响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可获得资源以及行为[11], 进而影响企业形成的协同效应以及方式。根据主流研究, 按网络结构类型, 把集群分为中卫型 (卫星式) 或市场型 (原子型) 。

2.1 中卫型集群与协同效应

中卫型集群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运行, 其他大量外围企业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环节配套, 往往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较高, 形成以“核心企业———关联企业”为主要联系的网络结构[8,12], 因此, 核心企业在整个网络中起决定性作用, 对其他关联企业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当集群内部核心企业进行创业行为时, 往往对其关联企业有强大影响力, 带动关联企业进行创业, 进而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我们称这类一个企业率先创业, 并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带动其他企业创业, 取得协同效应的方式为联动协同。此处理论分析与先前学者进行相关产业集群升级案例分析 (如浙江乐清工业电器集群升级[2]) 相一致。因此, 得出中卫型集群可以通过联动协同实现集群转型升级。

2.2 市场型集群与协同效应

市场型集群一般由中小企业构成, 集群内部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规模相差不大、技术水平接近, 企业之间关系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 各企业独立性、自主性很强, 对其他企业的控制力也很弱, 多通过行业协会、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平台进行联系磋商[8,12], 因此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相对较弱。

由于集群内部网络关系相对较弱, 因此出现上述联动协同的可能性较小。此时集群内部形成协同效应往往需要依靠政府或者市场的力量才能实现。但是具体如何实现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理论或案例分析可供借鉴, 为此, 作者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市场型产业集群———安吉竹工机械集群进行深入分析。

3 调研对象及内容

3.1 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背景

1993年, 通过对进口竹工机械设备进行研究, 赤坞农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本地竹工机械, 随后, 响铃、天赋、金马等竹工机械制造企业先后产生, 截至2012年末, 集群内部共有26家企业。虽然集群内部实现了初步的分工, 但是集群内部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例如, 集群内部德迈、吉泰、天友、灵峰、金通、上峰、青达竹木刀具等10余家企业同时生产拉丝机、刨竹机、开片机等。企业之间规模相差不大, 销售收入多在1 000万元左右,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较弱, 企业之间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协调、沟通。根据其特征, 可以得出安吉竹工机械集群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型产业集群。

3.2 访谈对象及内容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之间的相关关系, 笔者于2013年3月在安吉竹工机械集群进行初步调研;并根据初步访谈内容, 4月又对集群部分企业进行再次访谈, 以更全面的了解相关信息。访谈对象主要包相关政府人员、行业协会及多家集群企业, 采用多主体访谈可以确保获得信息的效度与信度, 以及完整度。

3.3 访谈结果

在访谈的企业中, 多数有创业行为, 但是整体上促进集群转型升级的创业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A重竹机械技术的开发;B生产木工机械。下面将结合上述两个方面以及天工机械创业对比来进行内部机理分析。

4 案例对比分析

4.1 天工机械———油漆机产品研发创业案例

天工机械于2002年开始对油漆机的进行生产研究, 使企业实现了从竹子加工前端机械向后端表面处理机械的转型升级, 提升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从原先的平均5%~10%, 提升为平均20%~30%, 并使企业销售额得到增长, 但是其创业之后并没有在集群内部引起较大的反应。从对吉泰机械、德迈机械的访谈中, 可以看出, 大部分企业仍然从事先前产品的生产, 也就是与并没有带动集群其他企业形成局部集体行为, 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进而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像这样的创业例子集群内部还有很多, 譬如:德迈机械于投资电动车的生产业务, 建林机械进行自动焊接机的生产等等, 都没有带动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创业行为, 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促进集群的整体升级。

以上案例再次证明了结论2a, 企业创业如果不能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则无法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

4.2 安吉响铃机械———重竹研发创业案例

安吉响铃机械有限公司, 一直是集群内部规模较大、技术相对领先的企业, 于95年开始进行重竹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 经过7年, 累计投入大量资金, 获得初步成功, 但是后期由于资金受限, 而把专利卖给雅风。重竹机械可以提高竹材利用率、加工效率, 减少操作员工数量;在市场中比较受欢迎, 单台机械设备价格高、利润率较高, 相对于原先的竹地板加工机械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集群内不少企业先后对相关技术进行模仿, 生产重竹加工机械, 实现自身的升级。到目前为止, 集群内部多家企业 (华奔机械、宇康机械、华丰机械等) 生产重组竹冷压和热压设备, 不完全模仿可以促进相关企业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 进而产品品质得到不断提升、生产流程不断得到优化[13]。截至2012年重竹机械的销售额占集群内部年总销售额的3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 安吉响铃机械通过自身创业影响集群内部其他企业的活动, 进而使集群企业产生新的协同效应, 进而实现集群的升级。

以上案例再次证明了结论2b, 集群企业创业行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集群实现整体升级。

响铃机械在重竹研发过程中, 投入太多资金而使自身资金链断裂, 最终把技术专利卖给雅风竹制品有限公司。截至笔者调研时, 响铃机械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后续技术研究主要由当时雅风竹制品有限公司的机械部进行研制, 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才完成基本技术的研发。到2004年, 才研发出相对成熟的加工机械设备。

4.3 协同创业———涉足木工机械领域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当前集群内部多家企业都在生产木工机械产品, 如天工机械在原先竹板油漆机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多元化, 生产木材油漆机, 德迈机械在原先竹材砂光机的基础之上, 生产木材砂光机等等。集群内部多家企业都向木工机械转型的创业过程中, 实现了集群整体采购和销售的外部经济;同时, 新技能、新知识可以快速在集群内部实现传递, 即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截至到2012年, 木工机械占集群内部年销售收入的20%以上。而且木工机械整体利润率要比竹工机械高, 市场容量比竹工机械市场大, 因此集群整体相当于进入一个新的价值链。由此可见, 通过集群内部创业协同实现集群的转型升级。

4.4 案例总结

通过4.1、4.2和4.3的相关案例对比, 我们可以再次证明:集群企业创业有助于企业自身实现升级, 但是能否促进集群内部升级, 关键取决于能否影响集群内部其他企业或者与其他企业的创业行为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协同效应, 从总体上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的企业创业与集群升级关系模型。

4.1与4.2案例同样为集群企业进行的相关创业, 两者都可以促进集群企业升级, 为什么4.1案例却没有在集群内部形成新的协同优势?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所访谈的多家企业总经理认为, 天工的油漆机械没有对自身业务产生威胁, 并且油漆机市场相对来说较小, 所以就没有对天工的油漆机械采取相应的行动;当然对于那些获得较低利润率的创业行为, 企业更没有模仿的动力。因此得知, 如果想通过单个企业创业带动集群内部集体行动, 进而实现集群升级, 则这个创业行为应该具有三个特征:与其他企业现有业务产生竞争;新创业行为所带来的市场应该足够大;新的创业行为利润率较高。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对建德低压电器集群进行分析, 就可以清楚的揭示为什么欧亚电器的创业行为促进集群整体升级, 而勇华公司的创业行为却止步于自身企业的升级, 也再次证实总结出的三个判断特征的有效性。

结合4.2和4.3案例, 可以看出市场型集群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取得新的协同效应, 即实现集群转型升级:一是集群内部一家企业率先创业,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引起集群内部其他竞争企业进行效仿, 进而产生协同效应, 称这种方式为模仿协同;二是集群内部企业的创业活动彼此之间存在协同, 称这种方式为联合协同。

5 两种协同效应的优劣势

5.1 模仿协同的优劣

根据模仿协同的实现条件, 一般是集群内部一家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模仿协同的起始阶段只有一家企业进行创业, 所以不存在协调的困难, 便于进行管理。但是其缺点是进行重大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较多的研发资金, 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一个企业往往技术实力有限, 进行重大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果该企业在集群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则很难通过恰当的手段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获得足够的收益来弥补自身的研发支出。最后, 即使集群企业创业成功, 由于其自身的影响力有限, 也不可能将自身的发明创造变为集群内部的整体标准 (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最终反而会对创业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5.2 联合协同的优劣

联合协同的实现条件, 是多家企业的创业行为方向上存在较大的一致性, 往往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引导。多家企业联合创业行为, 便于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而且各家企业的相对研发成本较低, 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 比较适用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但是联合协同的产生多数是需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 有可能会增加研发的协调沟通成本, 同时也有可能面临着如协同创新一样的知识产权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次运用了复杂系统理论来分析集群竞争优势, 并对企业创业到集群升级的宏观过程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案例进行论证。其次, 结合安吉竹工机械集群的深度访谈, 总结出市场型产业集群单个企业带动集群升级的创业行为的三个特征;最后, 创造性的总结了市场型集群取得协同效应的两种方式:模仿协同和联合协同, 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 没有对中卫型集群进行更深层次的案例分析;其次, 考虑到调研对象的可接触性, 选择的主要是浙江地区产业集群, 而没有选择江苏、广东等地的产业集群;最后, 本文多为定性理论和案例分析, 以后的学者可以尝试进行定量分析。

创业板成长股汇聚6大产业 篇11

创业板指权重股业绩和股价双高增长

总体上,创业板公司中报业绩增长并不乐观,整体增收不增利。但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则创业板个股明显结构分化。创业板上半年净利润总额同比实现正增长的有184家,占51.8%,增长超过30%的有76家,占比21.4%。智云股份、天喻信息、星河生物、康耐特、华谊兄弟等17家公司实现利润翻番。业绩增幅超过1000%的公司有3家,其中,东方日升的业绩增幅最大,在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1924.63%,排在所有创业板公司中报业绩增幅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鼎汉科技,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333%;而三维丝的净利润增幅为1054%。

其次,上半年创业板权重股的业绩明显好于平均水平,而且权重股股价几乎一边倒上涨。我们将板块个股按自由流通市值权重前20只个股做样本(表一),20家个股中有16家实现正增长,有4家为负增长,上涨的家数占80%,好于平均水平,20家个股净利润平均增长29.35%,也大大优于整体平均水平。1-6月20只权重个股股价全部上涨,无一下跌,平均涨幅高达79.3%。业绩增长倒数第一的东方财富,股价却是排名最大涨幅第二。市场给予具备成长性的个股相当高的溢价,而这样的溢价需要今后很长时间才能证伪。或者说业绩是其次,预期是关键。

由于创业板指数选样以样本股的“流通市值市场占比”和“成交金额市场占比”两个指标为主要依据,并且定期更新,具有吐故纳新的功能,不断“优”胜“劣”汰。上半年板块中股价上涨最迅猛的一群个股流通市值也随之暴涨,同时,股价上涨也带来成交金额的持续放大,这样新的优质个股就会被更新进指数样本股,无疑更助长指数上涨。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创业板指数能持续上涨而不回落。

成长股汇聚6大产业方向

经济结构转型和注重增长质量的背景下,创业板业绩增长股其产业分布体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归纳为六大高景气产业大方向:节能环保、消费电子、影视传媒、医疗保健、智慧城市、工业机器人。

环保行业一直受益于污染事件倒逼和政策不断加码,订单加速释放,巴安水务、万邦达、碧水源、天壕节能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三维丝在连续四个季度业绩负增长后,中报扭转颓势,增长11倍多。

电子信息领域向来容易出业绩,今年在国家首次提出鼓励信息消费的背景下,天喻信息、中海达、力源信息、网宿科技、数字政通、卫宁信息坐享政策红利。天喻信息所处移动支付领域是消费的关键环节,中报6倍多的高增长已经表明行业正迎来超预期发展,未来将为公司贡献明显的增量收入。

中报业绩增长幅度最为强势的分布在影视传媒行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新文化三家公司上市以来还没出现过一个季度的业绩负增长,中报继续高歌猛进。同样具有娱乐特性的手游股:掌趣科技、中青宝中报和股价相比少了些火爆,但也符合预期。

弱周期的医药行业同样气势如虹,如梅泰诺、利德曼、康芝药业、红日药业中报业绩增长,医药企业竞争激烈,企业能否持续成长关键在于拳头药品的销售是否如愿。以红日药业为例,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是由于公司核心品种血必净和配方颗粒连年保持30%的增速。

随着住建部第一、二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智慧城市投资方向逐步具体化。不断释放的招投标信息成为行业持续的催化剂。汉鼎股份、安居宝、易华录、银江股份、数字政通等上市公司“钱”景广阔。

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和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内一些大企业掀起使用工业机器人的风潮。智云股份、汇川技术、机器人、蓝英装备等国内工业机器人迎来“爆发季”。智云股份开拓的发动机装备线,已经用在一汽红旗为部长领导人提供的车辆生产中,中报业绩劲增8倍多。传统龙头机器人中报业绩良好, 具备高成长性。

目前创业板和成长股整体估值确实较高,随时可能产生估值泡沫,释放风险,但创业板和成长股的结构分化会加剧,预计那些中报业绩增速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的行业/公司,股价还将保持强势,而流于题材概念和讲故事的成长股面临回归价值之路。

创业产业区 篇12

如何搞好中职生的创业教育,让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拓展自己的一片事业天地呢?

我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对中职生从事第三产业的创业指导,是搞好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创业领域分析,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有两个显著效应,即服务效应和低成本效应。由于第三产业是专门提供服务的,需要人的直接工作或劳动来完成,机器生产不能轻易替代,在同等资金投入条件下,第三产业创造的创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4倍,也就是说,创业成本相对投入少,面向社会服务性强。比如,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专业运用所学专业技术开一个电脑医院或家电维修服务店,租用店面、购置必需的器材器械,投资1——2万元即可。文秘、经济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零售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先就业,通过从事该行业工作,积攒一定资金,把握一定市场,积累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自主创业,这样创业,轻车熟路,容易取得成功。

从市场角度而言,选择在第三产业创业,市场前景好。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呈上升趋势。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增长必将推动第三产业的繁荣,第三产业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愈来愈大。江苏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则资料说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一直保持了增长的态势,1978年至2001年净增了681.32万人。目前,国家正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培育第三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国内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以旅游业、新型流通业、社会服务业等为发展投资热点。因此,积极踊跃投身在第三产业创业,前景好、见效快、易操作,有利于树立创业信心,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我校电子专业毕业生左弟强,由于创业有道,刚满20岁,就成为一个拥有十多万元资产的小“老板”,他的创业故事被当地传为佳话。走上就业之路的左弟强立志创业,优厚的工资并没让他感到满足,短短两年时间,他一边工作,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行业新知识,寻找利用自身技术发展的创业空间。工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7月,他在负责营业厅终端产品销售及移动业务工作的同时,在县城东门开设起一家通讯器材门市,当起了小老板。

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在第三产业创好业?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业观

对于每一个中职生来说,学有所用,就业是人生迈向社会自食其力、求得生存的第一步,而创业则是实现人生更高社会价值,是个人事业的发展。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校生活转变为职业生活,无疑是对人生态度的一次考验。因此,只有从人生观的高度来进行创业指导,才能把这一工作提高到应有的水平。引导学生不仅要吃苦耐劳,积极适应,服从需要就好业,而且还要立足长远,抓住机会创好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创业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更好途径,有志于创业的毕业生要摒弃旧观念的影响,正确认识国有、集体与个体企业的关系,认识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人生价值不能仅仅以所在的单位大小、从事的岗位优劣来衡量,还必须看个人对人民、对社会创造的价值、贡献的大小。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创业既是一种就业、择业模式,也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提升,尤其是青年人,要从依附性的被动择业转变为主动创业。还要破除“只有下岗失业人员才创业”,“创业不如当白领”,“创业失败很没面子”等观念。总之,创业观和职业观是具体化了的人生观,我们进行创业指导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结合起来,就会使他们逐步地树立起积极就业、勇于创业的职业观和创业观。

二、树立自信心,立志创业

充满自信,是中职生创业成功的前提。鼓励青年人要相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不应安于现状、消极自卑、畏惧风险;害怕挫折和压力,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只有是看准了的事,就应勇敢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一定不是好士兵”,通过引导教育,要让学生树立崇高人生理想,鼓励作为新时代的中职生应志存高远,立志创业,在校学习勤学苦练,积极培养和锻炼自身过硬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为今后人生道路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颜克东毕业后在广东省中山市南下微特电机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优美的环境、满意的岗位、不菲待遇并没让他感到满足,工作之余,他坚持自修,大量阅读《家用电气维修》《演讲与口才》、《营销实例》等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通过一番考察,两年后,他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经验、技术,在家人的支持下,联合两名同学,加盟到北京东方朗浩技术有限公司,在家乡荣昌县城成立了朗洁清洁连锁公司,聘用了7名专业家庭保洁人员,从事家用电器和居室保洁服务工作。

三、做创业的有心人,要善于抓住机遇

学会抓住机遇对于年青人的创业十分重要,不少中职生,往往把自己迟迟不能行动的原因归咎于缺少机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机遇是事务发展必然中的偶然,又是偶然中的必然。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上述的创业有为的左弟强就在于善于把握机遇,正是由于他看准了人们生活发展对通讯设备的消费需求,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因而,很快开创出自己的一片事业天地。

此外,培养和锻炼中职生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作为新时期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是,面对今后强烈的市场竞争,造就“专长+特长”、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更有利于创业成功。这一要求需要具有较强的个性品质,诸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抗挫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模拟创业活动、“创业培训KAB”以及相关拓展训练等培训活动。只有具备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较强综合素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脱颖而出。毕业于荣昌职中94级财会专业的学生林敏,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几番辗转,几经落起,经过自己矢志不渝追求,1997年7月,林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资金全部投入,创办了电脑市场专业媒体《联合资讯》。由于谋划周密经营得法,1999年,她注册成都市敏文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下设四个广告部门,员工近30人,资产上百万,成为成都市IT业界最具影响力和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

上一篇:立体几何的题型及解法下一篇:水稻纹枯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