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理论

2024-05-18

产业区理论(共12篇)

产业区理论 篇1

一、区域产业战略概念

(一) 战略概念

战略的观念最早出现于中国, 论述战略的中国古籍《老子》, 主要涉及的战略内容是政治战略、军事战略, 因年代久远, 语言变迁, 其内容当今已无人能准确解读;第二本中国古籍《孙子兵法》, 第一章《计篇》中的“庙算”一段明确提出了战略的概念, “庙算”的本意是“在宗祠中推算”, 结合本章内容翻译为现代语言就是“战略分析”, 在这一部分孙武重点讨论了“涉及军事成败的本质性关键性因素”;中国古代政治战略家诸葛亮, 在《隆中对》中向刘备介绍了针对刘备状况的“涉及政治成败的本质性关键因素”。

源于西方的“企业战略”多参照西方对战略的理解, 是关于“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 现在通常说的“企业战略制定”主要指“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的制定”。较为特殊的是,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金伟灿的《蓝海战略》中的所谓战略指“企业在具体竞争行为中以取胜为目的的系列大步骤制定过程中的选择原理”。

综合中西方理论中对战略的理解, 战略指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集合, 若偏重本质则为中国的传统理解, 偏重实用则为西方人的理解。“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计划”、“战略选择”、“战略哲学”、“战略规划”、“战略竞争”、“竞争战略”、“扩张战略”以及“战略防守”等在经济管理中常涉及到的关于战略的词, 其具体含义均包括“重要”、“关键”、“普遍”、“主要”以及“大”等含义。

本文认为战略一词指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集合。经济问题的研究应以事物的本质为基础, 因而战略包含源自中国传统的含义, 又因研究对象为经济领域, 因而战略也包含源自西方的含义。具体理解时取偏向于中国传统的含义还是西方的含义, 视战略一词具体所指对象而定。

(二) 产业概念

“产业”一词在中国古语中主要指“家产”、“财产”;在经济领域“产业”最初指工业生产包括重工业生产和一般制造业生产;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形成规模, 以及电影、艺术等文化创意类经营项目模仿工业的一些经营理念, “产业”一词涵义得到扩大, 形成了现代涵义。“产业”在目前主要指社会活动中的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领域。

“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三个相关联、有时可以相互替代的名词中, “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的, 涵义依次扩大。“产业发展”针对的对象指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经济发展”针对的对象除包括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外还包括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区域发展”针对的对象既包括经营性项目的运营实体和经营性领域, 还包括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 以及对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领域、提高一定区域内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起到支持作用的科教文卫等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生产项目。

(三) 区域产业战略概念

区域产业战略, 是以区域政府为主体, 以实现辖区内产业的高速、平衡、协调、持久发展为目的而坚持的一套战略方案。区域产业战略理论指全面指导区域产业战略制定的综合性理论体系。

区域产业战略是以实现辖区内产业良性发展为目的的战略方案, 区域产业战略可以成为区域的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依据, 但其本身并不等同于区域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战略重点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的各类战略性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在系列战略性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对战略性相关因素的干涉及其作用机理以及政府对战略性相关因素的干涉对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区域产业政策以政府的经济发展预定目标、政府为实现预定经济目标对下一级政府机构提出的行政行为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以及国有投资项目为内容, 不包含任何决策理由以及理论分析。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重视作为各地产业基础的区域差异, 以产业发展中决定产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对象, 在涉及产业发展方案的比较、取舍时, 产业发展方案只包括重要环节或关键环节。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是目前不同区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产业拓展空间日趋狭小的理论产物, 该理论对于如何使不同地区的产业在相互激烈竞争中仍然持续发展, 能够给出准确答案。

二、区域产业战略理论定位

(一)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无学者就区域产业战略全面综合性研究给出专著, 仅国内部分学者就区域产业战略的某一方面发表过论文。区域产业战略全面综合性研究专著缺乏, 并不代表区域产业战略的理论缺乏。通过学科研究所涉及到的对象的对比可以知道, 区域产业战略依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等理论丰产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研究领域, 理论涉及到区域产业战略理论的国内外著作较多。

(二)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功能

因为生产实践的社会关联性和理论的相互包容性, 区域产业战略的相关理论多被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所包涵。目前被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所包涵的区域产业战略相关理论表现为, 以讨论区域产业战略的价值理念、区域产业战略的环境支持、区域产业战略的政府政策为主, 对直接制定区域产业战略所需的战略判断规则、可据情况选择使用的战略措施、战略措施结合技巧、目前区域产业战略选择急需得到解决的战略判断方案较少涉及。针对目前相关理论在实践性、实用性方面尚不完美的特点, 区域产业战略理论需要向更具有实践性、实用性方向发展。

摘要:区域产业战略在研究中被广泛涉及, 但相关概念不清晰, 定位不准确。本文针对以上研究需求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区域产业,产业战略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 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2.

[2][澳]罗伯特·J·斯廷森, 罗杰·R·斯托, 布莱恩·H·罗伯茨.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与规划战略[M].朱启贵,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2.

[3]聂华林, 高新才, 拜琦瑞, 李秀红.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产业区理论 篇2

迈克尔・波特被公认为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竞争力的学者。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专著,提出了全新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即“钻石模型”。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产业竞争力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产业竞争力研究主要沿着波特的“钻石模型”所提供的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思路和结合现代计量经济学构建产业竞争力计量分析模型这两条研究路线展开。因此一般认为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石,后人的研究都是对波特“钻石理论”的修改和发展。

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六个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和“机遇”,其中前四个是内生决定因素,外生决定因素只有两个。该理论建立起了决定产业竞争力因素的分析框架,然而该理论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Porter认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factor―driven)、投资驱动(invest―driven)、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后来的学者不断对波特理论模型进

行修改和完善,使之能够应用于不同发展背景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研究。

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钻石模型”的改进与发展。Porter钻石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以“本国基地”概念为核心,即从本国的视角出发,在分析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忽视了其他国家和国外企业的影响作用。Dunning在该理论中加入了“跨国公司商业活动”因素,具有与政府、机遇同样的决定作用,形成更为完善的“Porter-Dunning”模型;Dunning1995年开始关注外部资源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意义,也就是说,理论界越来越注意外部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Dunning又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次分别对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这说明了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是可以在各个不同层次间相互通用的,因为其主要的评估思路都是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只需根据各自的情形修改其中的部分指标和因素即可。

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计量分析模型。波特的“钻石理论”及其改进与发展基本上是属于对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后人在“钻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发展了许多产业竞争力定量分析的方法,比如通过指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等。国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经历了一个由单一指标衡量向指标体系衡量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对产业竞争力定量分析的早期,国外学者大都选取能够表

示竞争结果或具有显示性的指标,通过计算这项指标在不同产业层次或不同地域层次上的比重来确定产业竞争力的大小。但是单一指标衡量只能反映产业在某一方面的竞争力,为了协调各分项指标之间的互补性和重叠性,弥补单一指标衡量不够全面的.缺憾,比较全面地反映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建立多指标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衡量产业竞争力。国内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代表性学者有金碚等人,金碚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重点对中国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口工业品的质量与附加值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其中,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对于出口工业品的质量与附加值,分别用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比测度。

产业集群理论的应用探讨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模式 误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迈克·波特(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一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由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一些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各级政府、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形成“区位品牌”。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者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产业集群理论具体应用起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有的地方对产业集群理论不甚理解,操作起来自以为是、生搬硬套;有的地方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最终结果与理想预期南辕北辙。

二、正确认识产业集群

总体而言,产业集群有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者相关产业或者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最常见的是以供应商-客户作为联结模式。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第六,自发起步,逐步发展。对于中小企业集群而言,基本从自发起步,依靠当地一批精英带动,逐渐形成某一种产业雏形,当形成一定气候后,政府部门再给予适当扶持和培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群不等同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它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其实质是依靠内力发展,集群区域内相互协作,不仅共同利用区域内资源,外在资源也共享。不能把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扎堆”,称之为产业集群。单纯的地理“扎堆”只是产业集聚或地理集中,而并非一定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等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中的企业或产业之间没有形成地理上的聚集,更谈不上资源共享。

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表现在:一是分工、竞争和合作。产业集群的一大优势在于柔性生产。柔性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集群内单个企业以分工为基础,可以使生产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另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在互相竞争的同时互相联系、互相合作和补充。这样集群形成一个整体,其生产就可以相当灵活和多样化。二是非正式交流。企业之间除了正式的交流与合作之外,更多能体现集群内各主体互动的是各主体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而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之一就是便于集群内的各个主体之间频繁地进行非正式交流。集群内的各个主体之间通过非正式交流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行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1]

三、立足实际,选择恰当的产业集群模式

Markusen(1996)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类,一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意大利式产业集群为其变体形式;二是轮轴式产业集群,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企业。三是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四是国家依赖型产业区。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stamer(1998)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并分析了的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特征(见下表)[2]。

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综合处也将我国产业集群分成了三类:一是古典的产业集群——“马歇尔产业区”;二是“龙头+网络”的形式,其特征是龙头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中发挥创新和导向作用、横向支撑作用、纵向纽带作用;众多中小企业和家庭工厂形成为网络状,实现生产社会化。三是以核心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四、科学发展,避免陷入产业集群发展的误区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与产业的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共同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发展。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效应、区位品牌效应、资源吸收和利用效应以及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地区经济较快发展的捷径之一。但是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也要避免陷入以下误区[3]:

一是“抓大放小”,指政府在集群的支持中,过分偏爱大企业,偏重对大企业的扶持和培育,而忽略对小企业的扶持甚至对小企业存在歧视。二是“重硬轻软”,指政府只重视硬件环境,而把引导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建构中介服务体系和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等重要任务束之高阁,忽视学习、创新和促进关联等软件环境。三是“落地无根”,指外来引进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工业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创业、创新和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一旦成本上升,使外资企业大幅度外逃,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四是“营养不良”,指集群发展过程中“目光短视”,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或者本身就缺乏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而仅仅依靠短期的土地价格、政策优惠等措施发展集群。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消化吸收能力差,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集群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消亡。五是“乱点鸳鸯”,指产业集群“名不副实”,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地方政府对许多企业“行政捏合”,半强制性地外部“植入”,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效果。入园企业非“集群”化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房地产项目的过分开发。虽然硬件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使园区用地紧张,土地与劳动成本上升。六是“拔苗助长”,指政府本来期图加快集群发展,盲目直接参与,但是事与愿违,效果比较差,甚至是彻底失败。如果地方政府不致力于引导、服务职能,而是“亲自上阵”,以自身掌握的资源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大多难以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和变化,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参考文献:

1.唐志锋,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效应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8年第2期;

2.尤振来.李春娟,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综述及评价,统计与决策[J],2008年第3期;

产业区理论 篇4

1 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基本理论框架分析

1.1 构建共生系统模型

通过对Graeme Evans[1]、Asheim[2]、Doris Ruth Eikhof等[3]、余文涛[4]、俞剑光[5]和张学春[6]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发现基于共生角度的创意产业区形成阶段存在一致性,即共生系统都是从地理区域集中发展到产业间联合,最后构建稳定的发展系统(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横轴代表随时间推移而发展的群体效果,即个体要素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根据资源配置及流动原理主动向同一资源区域集中,形成地理聚集现象;随着产业交流互动增强,开始形成供需型、竞争型以及互补型共生体系,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意产业区开始成型;纵轴显示共生系统从初生到聚集再到分工协作的过程,是按照共生程度抽象而成。国内理论界也有针对企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选择共生单元关系以及信息共享程度作为评判指标,以共生时间长短以及交易频率衡量共生系统的完善程度。

1.2 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构建阶段区分

1.2.1 共生单元聚集阶段

共生单元聚集的主要目标是构建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下获取更多的技术及人力资源。这种自发的聚集行为,往往围绕某些区域环境而生,通过产业联合逐渐形成更大的单元体系,在建设初期,政府作用可能会极为显著,但随着共生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作用会被逐渐淡化。

1.2.2 共生界面及模式形成阶段

当所谓的创意单元通过产业聚集形成创意产业之后,根据产业链发展需求会形成不同的共生界面。虽然当前网络技术平台的发展已经淡化这种共生界面的界限,但从市场角度分析,界限仍然普遍存在,一般可分为正式界面和非正式界面两种。其中,非正式界面是指在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非正式的契约关系;正式界面是指通过正式协议形成的联系群体。基于不同的共生界面会产生不同的共生模式,其协作关系情况受互动与完善程度影响较大(见图2)[7]。

1.2.3 共生关系丰富与发展阶段

共生关系随着不断聚集发展,会逐渐从线性平面转向网状多角度延伸,产业区内创意单元也会由最初的竞争关系转变为互补或者供需共生关系,最终形成具备稳定均衡和自主进化的高级共生系统。为描述这3种共生关系,借助Lotlka-Volterra方程[8]以及Logistics模型[9]进行表示。假设参与竞争创意单元为A和B,则其方程式可表示为公式(1):

公式(1)中:k1k2表示资源禀赋给定前提下某一地域空间或时间内A与B的最大产量;x1x2表示创意单元A与B的出产水平;r1r2表示基于理想状态下A与B的产量自然增长率;使用表示Logistic系数。当x=k时,Logistic系数表示为0,即,产品产出规模达到最大值,进而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当创意单元A与B处于竞争状态时,构建方式程式(2):

公式(2)中的α和β分别表B→A和A→B的影响系数,假设A与B的产量达到平衡点,则其均衡解表示为公式(3):

假设A与B创意单元呈现互补关系,构建方程式(4):

式(4)中各要素含义与方程式(1)相同,则A与B创意单元趋近平衡时,构建其均衡解如方程式(5):

当A与B创意单元为供需关系时,A与B分别代表上游与下游创意单元,两者关系近似于捕食关系,当处于有限资源空间k时,则依据Lotlka-Volterra捕食模型可得方程式(6):

公式(6)中:θ表示下游将上游创意单元产品转化的效率;q表示下游对上游创意单元产品的实际购买率。

当A与B创意单元处于平衡状态时,构建其均衡解如公式(7):

2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798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现状分析

以798创意产业区为例,对其共生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该产业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按照“三阶段”区分法分析,798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的发展主要可区分为3个:萌芽阶段(2000—2003年),出于资源汇聚优势,各构成单元开始在798聚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大多以个人工作室为主,呈现出经营分散、规模较小的特征。成长时期(2004—2006年),在聚变因子作用下企业数量开始大量增长,大多以传媒、画廊为主,也包括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机构;与此同时,各单元间互动频繁,共生界面及模式开始形成。发展时期(2007年—)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各种配套辅助单元开始进驻,如咖啡厅、餐厅等,共生关系开始日趋稳定,但状态始终没有达到最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经过自我进化即进入到网状发展格局。根据市场发展规律,798创意产业区进入到另外一个分歧点,即创作型产业开始衰退,而消费型创意产业快速兴起(见图3)A点所示[10]。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中国创意产业区比较分析

3.1 中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中国创意产业园区大多以文化产业为主,如广播影视、传媒、动漫、广告设计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国家在《“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各省区市都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产生集群发展迅速。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创意产业已占世界GDP总量的17%,每年在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已形成六大产业聚集区,即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园、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中部文化创意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及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地区制定相应政策及提供资金扶持,如:北京为创意企业减免税收,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无质押贷款;广州每年提供1.5亿元支持动漫及软件产业发展。三是发展思路明确。上海提出“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思路,将人才创意与有形资产结合起来;南京提出“传承六朝古都历史文脉”,构建最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深圳提出“创意设计之者”目标;广州提出“像抓汽车产业抓好动漫创作”。各地积极围绕目标构建符合当地产业结构的发展格局。

3.2 中国创意产业区共生系统发展现状

根据产业发展时间,可将中国创意产业区分为三大梯队,即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以深圳、广州、杭州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以青岛、重庆为代表的第三梯队。三大产业梯队按照合作关系固化程度以及信息共享程度进行准确的发展定位(见表1)[11]。

3.2.1 共生单元聚集阶段

按照梯队理论分析共生单元聚集阶段。第一梯队创意产业区的聚集共生单元种类及数量较多。仅以北京、上海为例,截止到2015年8月,两地分别入驻挂牌企业13 022家及9 781家,因地域资源优势,入驻企业层次较高,除大量国内知名企业外,还有世界知名企业的旗舰级品牌。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相比,在数量上比较接近,大多以动漫、软件、休闲等为主,区别在于同质化现象严重。第三梯队基本上属于前两个梯队的翻版,同质化现象最为严重,仅是为获取相应的产业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形成的产业集群。

3.2.2 共生界面及模式形成阶段

从共生界面来看,第一梯队极为完善,能够通过合作、分包以及联盟等方式进行合作,信息及技术共享较为普遍,随着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兴起,其创意产业逐步国际化;第二梯队处于发展阶段,能够进行初步的信息交换,正式协议较多,但在数量、规模及质量上与第一梯队差距较大;第三梯队处于共生界面初级阶段,各企业间有一定交流,但共生界面仍显幼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从共生模式来看,第一梯队通过互动已经形成产业联盟,企业间互补优势明显,有利于形成连续共生模式;第二梯队的沟通互动效率较低,产业影响效果较小,一般以间歇共生为主;第三梯队的聚集效果刚刚显现,企业间的合作大多存在随机性特征,因此以点共生模式为主体[12]。

3.2.3 共生关系丰富与发展阶段

共生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形成稳定且能够自我进化的系统,必须要依托相应的共生网络来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创意产业的联系已经打破现有格局,地域资源优势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引力,很多创意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但受相关的产业政策限制,很多企业虽然向外寻找优势资源,但仍然要受到地域限制。与国外成熟创意产业区相比,国内三大梯队都没有达到最丰富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发展环境及技术原因造成产业链条不够完整、衍生品开发不足,要实现既定目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3 创意产业区共生环境影响分析

共生环境对于创意产业的影响是趋于多样、开放的,只有建立极为完善的共生环境体系,才能够为创意产业加快布局提供发展契机。一是自然环境影响。创意产业大多集中于地理位置居中、区位优势明显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如第一梯队中的北京、上海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经济环境影响。创意产业区对于经济环境要求较高,创意产业属于新兴领域,如果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必然会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及资金支持。三是社会环境影响。一般情况下,社会环境分为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城市也会为创意产业集聚加分,如西安、北京等[13]。

4 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国创意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4.1 中国创意产业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梯队创意产业区中,部分产业区为增加企业数量,没有根据园区定位进行把关,导致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区域特色不够显著;还存在间歇共生现象,企业长期合作保持不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国家虽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并未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相反,那些潜力相对较小和风险较大的企业往往很难获得相关资金及政策支持。

第二梯队创意产业区企业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利用区域内的优惠政策,沿袭传统的加工、批发以及制造等行业,“搭便车”现象比较突出;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牌企业,区位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导致创意人才流失;区域创意产业区联动不够,产业联盟没有形成,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支撑,很多园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梯队创意产业区处于发展初期,首要就是解决招商问题,受区位优势影响,只有部分规模较小、附加值不高的企业能够进入;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创意模式,高端专业人才难以保留,向第一、二梯队流动;企业上、下游之间沟通交流匮乏,很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综合竞争能力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大多由传统的工业园规划而来,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4.2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要围绕“建设稳定、自我进化共生系统”的目标,优化发展思路及重点。一是要完善准入制度[14]。成立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创意产业评估小组,加强授牌管理,对进入的企业实施严格的审核。二是建立产业战略联盟。依托连续共生组织模式,形成“企业-院校-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创新格局,提升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三是丰富共生关系。通过提升企业自我进化功能弥补线性发展不足,构建网状发展格局,使创意产业区发展始终处于稳定的共生系统当中。四是优化共生环境。建立创意发展基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符合产业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足够的人才供给;依托互联网构建企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确保创意产业区真正具备“创新发展”的潜力。

4.3 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优化设计

创意产业的范畴覆盖范围较广,单一产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胜利,因此,必须要发挥产业链条作用,构建创意产业园区,从而获取区域发展及竞争优势。

4.3.1 优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设计

从创意产业区的发展进程来看,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共生系统才能保证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一般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其具体路径如图4所示[15]。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3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其共生程度也在不断增强。第一个阶段要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利用本地区存在的资源及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共生单元进驻,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区,保证进入企业均为创意企业,防止出现“鱼龙混杂”现象。第二阶段要促进共生关系互动。建立产业区的目的不仅仅是吸引产业聚集,而是通过聚集发挥其互动、共享及创新特点,博采众长,推动产业链上的企业获得持续性发展的机会。第三阶段要推动共生领域扩张。创意产业区发展一般都是从线状向网状发展,在获得单一产业优势之后,必须要通过共生网络积极向其他产业扩张,要注意新增产业间的互动共融。

4.3.2 提升产业共生界面互动能力

对于共生界面而言,必须要通过良好的互动,让进驻企业动起来、活起来。一是完善共生界面。政府职能部门及园区管理机构要积极协调,推动各企业间的联合与互动,引导他们逐步建立完整产业链条;按照“离—聚—离”的发展进程,通过产业聚集将高质量的共生单元融合一起,而后再通过协作与分工汲取其中的高附加值信息,为产业区的下一层次发展做好准备。二是建立产业联盟。通过沟通互动使产业区依托共生关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完成上游联盟体系构建;而后再通过协作分工将联盟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合理分配下去,形成下、游产业优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共生界面的构建是园区资源的再融合、再发展过程,也是创意产业区“螺旋式”上升的必然发展趋势。

4.3.3 推动共生单元聚集环境优化

要加强产业聚集效应,既吸引共生单元进入、提高聚变因子活力,又提升共生单元质量、持续保持产业优势。一是严格准入机制。即使创意产业区要进行扩张,也要保证最高的产业定位和最低的进入限制。要加强授牌管理,由专家小组对计划入驻企业进行综合审验,确保进入企业的内在质量;对现有企业进行审核,如不符合相关标准则要及时予以清理,以保证园区特色。二是建设共生环境。加强环境因素建设,提升聚变活性因子的活力,增强对共生单元的吸引。最重要的因子就是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政策机制以及良好的经济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创意企业进驻,特别是对于那些新兴的创意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一旦入驻,能够为企业更好地解决资金及政策扶持问题。

4.3.4 促进共生领域网络产业平台扩张

对于创意产业区而言,要经历“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才能够形成稳定与自我进化的共生体系。要充分发挥竞争、供需以及互补3种共生关系优势,才能够促进最广泛的联合,实现产业平台扩张。一是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要依托行业协会,建设最广泛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产业区域内企业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围绕创意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交流、交易展示、融资渠道以及知识产权等构建公正公开公平的发展平台,增强园区的信息共享及交流机会。二是营造良好共生环境。环境是创意企业园区发展的平台与基础,良好的共生环境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企业进入,还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激励及资金支持。因此,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人文环境以及产业特色等共生环境因子建设。

5 结语

产业区理论 篇5

收藏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10分)

A.产品创新

B.流程创新

C.企业文化创新

D.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10分)

A.康柏公司 

B.联想集团

C.DEC 

D.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10分)

A.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

D.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专业化的人才

B.足够的资金

C.有效信息

D.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10分)

A.设计规则的竞争

B.模块创新的竞争

C.集成创新的竞争

D.制度创新的竞争.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企业供应商销售商)(10分)

B.大学与科技机构

C.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地方政府.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10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关于产业集聚的区位理论综述 篇6

【关键词】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014-01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 主要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然而空间变量长期未能作为变量进入传统经济理论模型,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区域经济学”才重新阐释了空间的重要性,尤其是区位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从区位理论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及其演变发展规律, 有助于制定、实施正确的区域发展规划。

1 产业集聚的定义

产业集聚,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构成产业群,进行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集聚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2 古典区位论中的产业集聚

(1)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强调集聚效应对区位优势的影响。韦伯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运费、劳动力和集聚,它们能把企业吸引到生产成本最小的最优配置区位。他认为成本最小化就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而众多影响成本的因素中真正起作用就是这三个因素。在他看来,产业集聚可以大幅度节省生产费用,尤其是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从而导致企业在某一区位的集聚趋势。在分析这种集聚现象的原因时,他主要把集聚归因于企业家将集聚所得利益和因为集聚发生的迁移而产生的运输和劳动力成本进行计算之后的结果,若集聚带来的利益超过运输和劳动力的成本的增加,那么企业就会进行迁移,就会形成集聚。

(2)胡佛的区位论—强调运输费用的降低与产业集聚的互相作用。和韦伯相似,胡佛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时也非常重视运费的影响。在完全竞争和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以及成本决定区位选择三个假定前提下,胡佛认为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他交通运输条件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费用,从而造成产业区位的变化。因此,降低运输费用的压力迫使企业家把产业集聚到某个已经形成专业市场的区域,这一过程又促进了专业市场的成长和繁荣,对集聚的企业而言也就产生了更大的外部经济性。

(3)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利益最大化形成的产业集聚。他的市场区位论认为最重要的区位决定因素就是市场的利润,也就是需求量决定了市场区位,而他的区位论也被称为“最大需求理论”。 作为理性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会在市场上寻求销售范围最大的区位,在此进行生产销售,而只要有足够的消费者,某个区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该区布局生产销售,这就形成了集聚并带来集聚效应。

从总体上看, 古典区位理论,都预设了空间的均质性,由此推出区位的决定与区位的所在地点的性质是无关的。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 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而企业家或者生产者本身也并非完全理性,所以在近现代区位论中学者们更多考虑了经济主体的因素。

3 近现代区位论中的产业集聚

(1)以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特征分析为基础的区位论。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古典区位理论只针对单个企业的行为进行研究,未能看到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对于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和影响。结构主义学派认为,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力是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革新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福特制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挑战。这导致大量的地方公司在相联系的部门中群集、竞争和合作。经济活动就这样得以集中培育创新,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需求变化和市场冲击的快速反应,降低交易成本。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产品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 如产业区位在新产品研究开发阶段, 通常集聚于核心地区的大城市中心; 在大量生产阶段, 通常集聚于大城市周边地区; 而在产品增长衰退阶段则集聚于非城市地区。产品生命周期反映着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竞争优势。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业在不同区位进行集聚。

(3)波特的钻石理论。波特构造了“钻石” ( diamond) 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及产业群, 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产业的集聚现象, 表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钻石”理论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 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种因素。地理集中更加强化“钻石”模型的各类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集群, 集群既是创新的空间基础, 也是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条件。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 而是来自构成国家经济体系的产业集群。

(4)克鲁格曼的地理区位论。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企业区位存在密切关系,规模经济存在的前提下,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企业具有集聚的趋势,而且经济规模越大,集聚越明显;运输成本和产业集聚的区位存在密切关系,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则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就越明显,也就越有可能产生集聚现象;贸易成本越低,越有可能形成产业集聚,基于这个结果,克鲁格曼就把最初的产业集聚归因于偶然的集聚及其后的“历史依赖”性,即一旦产业开始了集聚就会发生累积循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旭平.区位与产业集聚:理论溯源与发展脉络[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04).

[2] 田凤岐.区位选择理论综述[J].遼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3] 郑菊芬,韩静,王蓉蓉.不同区位论对产业集聚的解释[J].商业环境,2009(03).

[4]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西方产业集聚理论探析 篇7

一、产业集聚形成机制

马歇尔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现象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辅助行业的发展、高度专用机械和专业人才可以在地方性的工业区内为许多邻近的企业进行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此, 马歇尔指出地方性工业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他将这种外部规模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的好处具体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 公司从信息技术溢出中获益。在当地产业区内信息技术的流动传播更容易发生, 新技术可以更快的转换为生产力, 企业能够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 对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第二, 提供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马歇尔认为顾主们往往到有大量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寻找雇员, 同时, 寻找职业的人, 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寻找雇主。因此, 集聚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率, 也使厂商能顺利获取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第三, 促进了劳动分工。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密切, 劳动高度分工。产业区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 形成专业化的特点。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始者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集中取决于集聚的收益与集聚增加的成本的对比。韦伯认为, 集聚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如购买原料的便利、共享劳动力市场、共用基础设施等) , 所以企业有集聚的愿望。但是, 企业迁移到集聚区后又会增加迁移的运费。他认为, 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集聚效益是决定产品成本的关键, 如果劳动力费用低廉再加上运输费用的节省, 那么就具备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区位点。因此, 企业是否集聚取决于集聚后增加的收益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输成本的对比。

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认为, 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外部经济、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机制。毫无疑问, 若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理性的厂商会选择需求量大且运输费用较低的地方, 且规模经济越大, 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厂商为追求外部经济而集聚来源于马歇尔的理论, 在此不再赘述;产业集聚的形成也许是历史的偶然, 但集聚一旦形成, 它就具有路径依赖, 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发展了产业集聚理论, 他认为竞争导致产业的集聚, 产业集聚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 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这个钻石体系一旦形成就会由于“循环积累原理”而自我强化, 推动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钻石体系中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 因此, 其运行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趋向于集中, 形成产业集聚。

王缉慈等认为产业集聚形成除了可能的初始偶然因素之外, 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有基础设施可共享以及文化、创新和制度因素等会导致企业在当地集聚。魏后凯则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制造业的集聚还受到其地理区位、市场容量、集聚经济、效率工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梁琦分析了外商投资、经济开放水平等与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大部分行业的集聚水平与外商投资及地区的开放水平高度相关。金祥荣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认为产业特定性知识、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以及产业氛围是浙江专业化产业区起源的历史条件。

二、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能够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 形成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发展道路。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论述,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合作效率。

大量买者与卖者集聚在某一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同时, 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 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 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 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基于区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长期合作关系而形成的地方性网络, 是判定是否为产业区的标志之一。

2. 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都与分工密切相关。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区域, 他们在提供大规模产品的同时也会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此外, 集聚区内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本要求, 也降低了单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

3. 弹性生产可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企业间在竞争的基础上分工协作, 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交流密切, 形成弹性生产。这种弹性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可以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转变产品, 随时依据需求或竞争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同时又无须为调整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4.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 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 需要企业的集聚才能得以实现, 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 创新有赖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不断地从其他企业吸引新技术或人才, 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新技术推广或扩散出去, 这样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5. 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 它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 也是形成地方特色产业群的关键, 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区内企业之间频繁的互动、频繁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 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因此,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 集聚区内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产业氛围, 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三、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

鉴于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许多地方政府企图通过政策引导来发展产业集聚,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强大竞争优势的背后, 产业集聚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产业集聚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结构性风险。

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蒂奇在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 (Regional Produc Cycle) , 他认为由于产业集聚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产品, 当产品一旦到达其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产品的竞争优势开始衰减的时候, 集聚区就会收缩, 整个区域的经济将会严重倒退或停滞。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也分析了簇群的萌芽、演进和衰落, 他认为随着新公司和新产业的兴起或衰落, 以及当地机构、团体的发展和变化, 簇群总是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 由于技术上的间断、消费者需求的转换、内部僵化等原因失去竞争优势。

2. 周期性风险。

O.M.Fritz等人在蒂奇研究基础上, 分析了由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集聚产生的影响, 并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周期性风险。经济的发展一般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这种周期性变动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各种影响。周期性风险是一种突发的、无法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风险, 它主要来源于区域、国家甚至全球性的经济周期波动。这种风险可能出现在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任一时期, 它的出现将导致集聚地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

3. 网络性风险。

蔡宁等从产业集聚的网络关系视角出发, 提出了产业集聚的网络性风险。他认为集聚区内企业间的网络根植于共同的文化氛围中, 它们常常以相互依赖的网络形式出现, 随着集聚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 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下降, 逐渐僵化, 失去弹性, 从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阻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还认为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增强的机制, 地方生产网络原有的优势可能随着网络的结构演变逐渐成为限制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 自稔性风险。

吴晓波等借用生物学概念提出集聚的“自稔性”风险, 指出这种风险是集聚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 同时也是削弱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最终导致集聚区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集聚区的网络化特征概括为: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相互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 认为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企业和整个集聚区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地理空间上的临近性造成集聚区内企业恶性竞争、战略趋同、过度模仿;集聚区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集聚区逐渐变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协同与溢出效应使集聚区内的企业产生创新惰性, 使得集聚区在低水平的生产中徘徊不前。

此外, 郭凤典等分析了我国典型地方产业集聚存在的潜在问题[25]。他们认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外资企业游离于本地经济之外, 对本地的产业带动不强, 属“打工型”经济, 要警惕成为城市经济中的“飞地”;以东莞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要防止产业集聚成为“沙滩经济”;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块状经济”要提高组织效率, 应对来自制度落差拉平所造成的冲击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 篇8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 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 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 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 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 在一定意义讲, 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 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 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科斯和威廉姆森等的交易费用理论等, 下面简要向各位读者介绍各理论的基本观点。

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早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 马歇尔用一章的篇幅研究特定产业部门在一定地区集聚的“本地化”现象, 他提出“本地贸易秘密”和“本地化技能”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

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 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 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

其中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是马歇尔在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考察中提出的, 即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从而可以导致外部规模经济。

阿尔弗雷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他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认为工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 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成本, 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

“交易费用”的概念是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来的。他认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运行价格机制的成本”, 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的费用:企业搜集有关交易对象和市场价格的确定信息必须付出费用。2、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为避免冲突就需要谈判、缔约并付诸法律, 因而必须支付有关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 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 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 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用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对集群现象的分析, 首先出现于迈克·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并强调, “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 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 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

从上述理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 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 ,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 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 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 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 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后, 产业集群直接上升到了关乎国家竞争优势的层面。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 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 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状况不仅关乎各地经济发展, 也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 需要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Macmillan.1920 (1890) .

[2]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 2002年。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评析 篇9

一、集聚经济的定义

产业集聚的利益就是集聚经济, 一般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地域的空间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 [1]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收益递增。具体来讲, 集聚经济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1) 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 集聚经济是地理接近的企业之间存在正的溢出的结果, [2]所以它是一种外部经济; (2) 从行业或整个集聚地域的角度来看, 集聚经济又是该地域内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规模扩大的结果, 所以它又是一种规模经济。

(一) 外部经济与集聚经济。

“现代意义上的外部经济的一般含义, 是指在竞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价格不反映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 从而产生市场失灵, 使市场经济不能靠自身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3]从字面上看不出外部经济的这一概念与集聚经济有任何的联系, 但事实上外部经济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与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紧密相连的。一般认为是马歇尔在讨论制造商在工业区内生产的有利条件时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外部经济的概念。[4]马歇尔 (Marshall, 1890) 指出“把任何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划分为两类——第一类经济取决于产业的总体发展, 第二类经济取决于从事工商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它们管理的效率。我们把前者称为外在经济, 后者称为内在经济”。马歇尔认为他所定义的这种外部经济往往因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才能得到, 并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的现象称为“地方性工业”。马歇尔还将地方性工业集中获得的外部经济分为三个层次: (1) 技能的传播; (2) 辅助行业的发展和高度专门化机械的使用; (3) 专门技能在本地的市场。[5]后来, 克鲁格曼 (Krugman, 1992) 将马歇尔定义的外部经济视为广义的外部经济。[6]

1931年, 瓦伊纳 (Viner) 把在厂商之间或者在产业和它的厂商之间的价格效果, 即通过价格体系起作用的外部性称为金融外部经济, 以区别于通过价格体系起作用的反映纯粹技术溢出效应的技术外部经济和以市场为媒介的金融外部经济。[7]后来, 克鲁格曼 (Krugman, 1992) 提出技术外部经济和金融外部经济之间的明确差异只存在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里:在一个厂商水平上的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世界里, 金融外部经济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 只有技术溢出效应才真正重要;在考虑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通常市场中, 金融外部性与技术溢出效应才同时存在。[8]

此后, 胡佛 (Hoover, 1948) 根据产业集聚的不同层次区分了两个层次的外部经济:反映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与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 他称前者为地方化经济, 后者为城市化经济。胡佛也认为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 对于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这两种外部集聚经济, 他倾向于后者。他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劳动力以及企业家才能流动性的不断加强, 单一产业集中的地方性专业化逐渐稀少, 而基于城市规模与多样性这种更广泛基础上形成的外部集聚经济更有前途。[9]从胡佛的工作开始, 外部经济在城市经济中也唱起了主角。[10]亨特森 (Henderson, 1997) 也认为外部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行业内的外部性, 也叫MAR外部性, 这种外部性表现为行业层面的外部性并进而导致产业集聚;二是行业间的外部性, 也叫Jacobs外部性, 这种外部性指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位于同一区位所产生的外部性, 强调行业间的外部性导致产业集聚。[11]

实际上马歇尔已经认识到从单个企业层面来看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 并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进行了区分。瓦伊纳与克鲁格曼则告诉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集聚经济是技术外部经济与金融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胡佛与亨特森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了集聚经济不仅存在于同一产业内部, 还存在于相关产业之间乃至城市的层面。

(二)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规模扩大引起的企业单位投入平均收益增加或者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按照考察层面的不同, 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单个企业水平, 是指由于单个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及各种费用, 从而引起的产品成本下降和收益的增加。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行业或者区域水平, 是在单个企业本身生产经营规模不变情况下, 由于其所在行业或者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规模的扩大, 使企业成本降低, 收益提高。

胡佛 (Hoover, 1948) 最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 (1) 单个区位单位 (工厂) 的规模经济; (2) 单个公司的规模经济; (3) 单一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 (也称地方化经济) 。[12]早期的规模经济主要是工厂的规模经济。在企业等同于工厂的时代, 企业被看作一个以生产为中心的工厂组织。随着工厂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费用递减现象, 被称为工厂的规模经济。工厂的规模经济最终受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稍后的规模经济则主要是关于公司的。企业和工厂的分离, 突破了工厂规模经济所提倡的理论模型, 出现了多工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以是经营多个同样产品的工厂群, 也可以是经营多个相关产品的工厂群。在每种场合, 企业规模的扩大, 都不仅可以发生原材料、燃料和设备费用的递减, 还可能引起管理的专业化,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支配力的强化, 从而获得公司的规模经济。产业层面的规模经济则指来自企业外部的成本节约优势, 产业总体规模的扩大使每个企业在生产、交易等方面都能获得更多便利条件, 使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其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企业分散配置都不可能获取这种效益, 它只能来源于因产业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 因此产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是一种集聚利益。

除了以上三种规模经济之外, 胡佛论述集聚经济时实际上还提出了第四种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是多种产业聚集的综合体, 在市场引力作用下, 随着城市成长, 聚集利益也会不断累积发展。因此, 有学者 (景芝英、徐雪梅, 1998) 认为除上述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之外, 还需要加上由城市规模决定的经济, 就有了四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工厂和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内部规模收益, 不属于集聚经济的范畴。同产业层面的规模经济一样, 城市化经济则是由生产经营活动在特定地域或城市内彼此接近带来的集聚利益, 与聚集经济是一致的。

虽然内部规模经济不属于集聚经济的范畴, 但聚集经济无法离开内部规模经济而存在, 因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第一, 内部规模经济是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最基本形式或“原始形态”, 是外部规模经济得以实现的基础。第二, 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聚集体 (包括地区内产业总体规模和城市规模) 的相应扩大。专业分工所必需的内部经济将使聚集区域内为数众多的企业分享专业化之利和外部规模经济收益。第三, 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与有可能使外部规模经济内部化。[13]

综上,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既具有外部经济的某些性质, 又属于规模经济的范畴。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 聚集经济是主要一种量的聚集。随着企业数目增多、产业规模扩大, 每个企业都会从大规模采购、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得益;从外部经济上看, 集聚经济主要是一种质的聚集。空间接近使企业之间产生正的溢出, 促进生产要素或资源更有机的结合, 使每个企业获得更有利的生产函数。

二、集聚经济的内涵

集聚经济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集中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但是, 作为一个环境变量, 空间集中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与交易行为间接传导到企业。因此, 集聚经济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表现, 这些构成集聚经济的具体内涵。

对于集聚经济的具体内涵, 经济学家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马歇尔 (Marshall, 1890) 认为集聚经济利益来自知识溢出、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池等三个方面;[14]韦伯 (Webber, 1909) 将集聚经济归结为四个方面的成本节约: (1) 技术设备的发展, 包括专业化机器与辅助设备, 更新与维修机器、厂房等专业化服务; (2) 劳动力组织的发展; (3) 市场化因素, 包括大批量购买与销售带来的成本节约、更低廉的信用等; (4) 经常性开支成本, 即煤气、自来水、管道、街道、整个“基础设施”的廉价使用。[15]除了韦伯提出的四个方面成本节约以外, 勒施 (L·sch, 1939) 认为本地市场需求的扩大也是集聚经济的重要方面。[16]之后, 胡佛 (Hoover, 1948) 进一步指出城市规模与多样性也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17]后来, 英国学者巴顿 (Button, 1976) 从十个方面对集聚经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1) 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 (2) 大规模本地市场; (3) 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4) 辅助性工业与部门的建立; (5) 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6) 有才能的经营者和企业家的集聚; (7) 良好的金融与商业服务; (8) 城市良好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吸引; (9) 面对面的交流; (10) 竞争与有效的信息传播促进创新。[18]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新产业区研究的兴起, 对集聚经济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解释。与马歇尔所描述的大批量标准化 (也称“福特式生产”) 生产不同, 新产业区的主要特点是柔性专业化 (也称“后福特式生产”) 生产, 所以技术学习与创新以及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形成的本地化生产协作网络 (Storper, 1989) , 以及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网络 (Harrison, 1992) , [19]成为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护合作的重要因素, 也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体现。根据威廉姆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美国学者Scott (1988) 认为新产业区的形成适应了市场需求多样化与易变性的要求。市场需求稳定性的大大下降增加了不确定性, 再加上生产技术的快速变化, 使生产系统垂直分离的趋势加强, 从而企业之间的外部联系增加, 交易成本也大为增加。企业的空间集聚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带来集聚经济效应。[20]

继承了斯密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观点, 杨格 (Young, 1928) 认为收益递增是来源于迂回生产方式, 主要由分工与专业化产生。[21]基于杨格的理论, 杨小凯和赖斯 (Yang and Rice, 1994) 建立了一个城市出现与分工之间内在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证明城市的起源是分工演进的结果。[22]虽然杨小凯没有专门研究产业集聚, 但他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提出了分工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制造业与人口的双重聚集能够实现“干中学”并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促进分工, 带来集聚利益。

针对集聚经济内涵的不同解释, 有学者试图用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与网络经济对其进行概括。[23]这种概括看起来较为简洁, 但不够具体、直观, 而且缺乏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笔者认为可以用二分法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生产和交易两个层面, 并从这两个层面对集聚经济的内涵进行一个逻辑较为清晰的概括:生产领域的集聚经济主要表现为企业生产函数的变化, 可分为三个方面: (1) 低层次的技术学习与模仿, 即马歇尔式的“产业空气”, 广泛存在于各种产业空间集聚; (2) 高层次的技术创新, 即企业之间高层次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 存在于技术水平较高的“新产业区”及高技术产业集聚; (3) 分工与专业化, 杨小凯式的集聚经济来源, 存在于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对生产领域集聚经济的这三个来源来说, (1) 和 (2) 是人员之间的密切交往与面对面的交流形成的本地网络效应, 一般不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 具有强烈的本地根植性; (3) 产生于本地产业与人口的集聚, 需要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

交易领域的集聚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即企业的采购与销售。其中采购方面的集聚经济又可以分为六类: (1) 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即马歇尔式的“劳动力池”; (2) 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员的供给与需求, 这与城市化经济有关, 源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 (3) 良好的融资环境, 本地网络与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可能性增大, 并且融资成本也较低; (4) 原材料采购, 产业集聚形成的大规模购买能够降低采购的价格, 并且可能催生专业化采购服务、降低采购的交易成本; (5) 较为廉价的动力、燃料等, 同样源于城市化经济带来的良好的工业基础设施供给; (6) 机器设备, 专业化设备与专业化的机器维修服务, 同样来源于本地产业规模。源自产品销售方面的集聚经济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是来自集聚形成的本地市场规模, 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二是大规模交易促生本地交易市场, 降低销售成本并产生专业化销售队伍。

集聚经济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集聚是工业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全球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 一定是某种或者某些产业集聚的区域。美国著名战略经济学家波特 (Porter, 1990) 就是因为注意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在地理上呈现的集中趋势, 才把地理集中形成的产业集群看成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24]虽然集聚是工业发展在空间层面上的一个重要趋势, 但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集聚程度与水平显然是不同的。一方面, 以上分析的集聚经济的各个层面, 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表现不尽相同, 如马歇尔式“产业区”主要是劳动力池、中间投入共享和技术溢出, 而“新产业区”更重要的是创新环境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另一方面, 在产生集聚经济的同时, 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生活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的集聚不经济也会对集聚程度与水平产生影响。因此, 产业集聚理论必须对各种不同集聚水平的存在给出解释。另外, 产业在何处集聚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些构成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研究内容。

三、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

经济学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的解释一直都不是很成功。正像克鲁格曼 (Krugman, 1992) 所说的那样, 经济学家们经常陷入“厂商是因为集聚效应而集聚在一起的”尴尬。[25]克鲁格曼的意思是说, 集聚经济只有在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能产生, 用集聚经济来解释产业集聚的产生是不符合逻辑的。虽然产业集聚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 但显然无法用集聚经济来解释初始阶段的产业集聚现象。

用集聚效应解释产业集聚的传统来源于韦伯 (Webber, 1909) 。韦伯是因为要解释企业微观区位选择而关注产业集聚现象的, 集聚因素“改变了区位状况”是韦伯研究集聚现象的惟一原因。所以, 韦伯“不研究走向聚集的运行趋势的动态相互作用”, “只讨论集聚复杂过程的结果”。[26]也就是说, 韦伯是把集聚作为一个客观环境因素来解释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集聚实际上是他研究的前提。但是, 产业空间集聚恰恰是微观上企业区位选择的结果, 先有企业的区位选择, 后有产业空间集聚。这样韦伯就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循环推理的怪圈, 所以不得不用集聚经济的具体表现来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继承了韦伯的传统, 后来很多经济学家 (L·sch, 1939;Hoover, 1948;Jscobs, 1969;Button, 1976;等等) 都对集聚经济的各种具体表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以此作为对产业集聚的解释。

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用陷入了“韦伯传统”。实际上韦伯之前的经济学家已经试图对产业集聚现象做出符合逻辑的解释, 最早注意到产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 (Marshall, 1890) 就曾经提出自然条件是导致工业地区性分布的一个主要原因, 并且注意到了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当一种工业已经选择了这些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时, 就会长久设在这里”。[27]俄林 (Ohlin, 1931) 对自然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做了详细论述:由于要素禀赋的地区差异, 以及某些要素的不可流动, 每一地区最适于生产所需本地要素较丰富的产品, 而不适于生产所需本地要素存量较少甚至没有的产品。[28]因此, 自然资源禀赋是决定产业在何处集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自然优势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又被重新重视。Kim (1995) 通过对位置系数进行回归, 测算了工业集中度, 发现自然资源的系数为正, 证明了自然优势对决定集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9]Ellison & Glaeser (1997) 也发现自然优势可能为工业地理集中提供了一半的解释。[30]

目前公认的对产业集聚最成功的解释是克鲁格曼 (Krugman, 1991) 的“中心-外围”模型。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 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 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由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本地市场规模共同作用下的生产要素流动的结果。规模报酬递增促使单个生产者集中他们的生产活动;运费因素使其愿意布局在较大的市场周围;要素流动意味着生产者迁往一个地方后会使相关的市场规模增大, 从而使得该地更具吸引力。以制造业为例, 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 克鲁格曼证实了集聚带来的“中心-外围”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客观存在。他认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不是比较优势导致产业集聚, 并且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 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31]

克鲁格曼虽然批评“厂商是由与集聚效应而集聚在一起的”的解释不符合逻辑, 但笔者并没有对产业集聚做出真正如他自己期望的那种既符合逻辑、又符合实际的解释。克鲁格曼的贡献只是引入了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 并注意到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研究空间因素时的重要作用, 并由此建立了一个符合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分析框架。从现实的层面来看, 克鲁格曼对产业集聚的解释并不比以前的解释更高明, 因为与所有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模型化分析一样, 克鲁格曼的模型同样对影响产业集聚的复杂因素进行了简化 (有时候简化只是为了模型容易处理, 忽略的因素并不一定不重要, 如克鲁格曼对技术外部性的忽视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一直诟病的) , 所以并不是对问题真正全面的解释, 只是符合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而已。克鲁格曼自己也承认他的模型不是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模型, 而且他也不能对初始的产业集聚给出合理的解释, 只能将之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产业集聚是初始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并产生“锁定”效应的结果。

真正对现实经济中具体的产业集聚现象 (包括在何处集聚、达到何种集聚水平等) 的形成进行解释, 以上这些理论都是不全面的, 因为它们都没有考虑具体的现实条件。经济社会因素是千变万化的, 经济学家要想对这些因素进行解释尤其是模型化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至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有说服力的解释, 只能将其归结为历史的、偶然的因素。但是, 历史从来就不是偶然, 规范经济学角度的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的) 偶然因素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区域来说恰恰就是一个必然因素, 就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的现实约束条件, 从现实的约束条件出发, 才能对产业在某一区域的空间集聚做出最有力的解释。

从“推拉理论”看产业转移 篇10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 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 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 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推—拉”理论认为, 人们的迁移活动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共同发生作用, 当事人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后做出抉择的结果。

产业转移有来自发达区域的“推力”和发展中区域的“拉力”, 因此, 本文从“推拉理论”视角出发, 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推力和拉力, 并对推拉理论进行拓展, 进一步分析拉力机制, 丰富产业转移理论, 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2.从“推拉理论”看我国产业转移

2.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中国“拉力”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着新一轮的大调整。在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增强与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增大的两方面共同作用下, 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 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其中, 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力”突出,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改革开放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开放政策, 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比如, 家用电器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靠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中, 外资企业销售收入不断增加。随着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 中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引进外资的规模日益增加, 国际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等途径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 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2.1.2劳动力成本低。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 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 其衡量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 劳动力价格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 产业经营成本也相对较低,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低, 成本的比较优势成为我国吸引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竞争力。

2.1.3市场广阔。

跨国公司看中中国巨大且成长性好的市场, 中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空前提高。我国在2001年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 我国市场更开放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促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2.1.4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恰好满足了世界产业结构新一轮大调整、大转移的要求。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 使中国赶上了国际产业转移, 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 维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2.2国内产业转移, 我国东部地区“推力”日益明显。

我国疆域辽阔, 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一直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致使该地区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但是,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持续高速发展, 劳动力等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 而中西部地区则凭借其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资源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正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其中,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向新兴产业发展, 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迫切需要实现产业升级, 发展经济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型产业。因此东部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压力, 东部地区目前将发展技术密集产业作为地区新一轮产业优化升级的选择。从国际背景看, 东西部产业转移是中国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需求。

2.2.2资源紧张, 东部地区成本优势日渐消失。

资源问题是导致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 造成资源紧张, 直接带来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 沿海发达地区纷纷把工业或工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 其本身则由工业生产中心转向工业调控中心。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动力。

2.2.3政策支持, 中西部地区优势明显。

随着“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 “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政策, 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 使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渐成气候。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来, 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 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空间配置更趋优化, 中西部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中西部地区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与转移的重要驱动。

3.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迎接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和困难性。30多年来,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 却出现了多方面问题, 如急切引进资金或项目, 忽略环保;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没有考虑到本地区实际, 未能创出本地区特色等。

产业区理论 篇11

关键词:大理州;产业结构;问题;意见

随着大理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应该有必要继续向前发展,但是,大理州的产业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1 产业结构理论相关含义及其发展

1.1 产业含义

理解产业结构得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何为产业,另外就是何为产业结构。产业是一种经济单位,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体。单个的企业不能称之为产业,这种集合体一定是一定数量的合成体。在这种集合体中,企业之间的产品或者服务在某些方面是有一些联系。在微观层面,产业就是企业之间的联系。

1.2 产业机构含义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关系的体现,这种关系可以是技术、生产、经济或者数量的联系。产业结构是企业之间关系的体现,这种关系会随着这种企业集合体的实力变化而变化,从而就体现出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当某一种企业集合体发展滞后时,在国民经济中就体现出该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1.3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它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研究,寻找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半趋势,为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即为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服务。①从以上定义中,看出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规律的总结理论,从现实经济活动中来,又回归经济生活。

1.4 产业结构的发展

最开始提出产业结构的是17世纪中叶的威廉?佩蒂;随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部门、产业发展及资本投入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新西兰学者费曼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划分这一说法;紧接着,C.克拉克在前人的基础了,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库茨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将产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等三大行业。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验证了产业结构前辈的产业划分,日后的产业发展必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细致的发展。

2 大理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2.1 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表1  大理州产业发展现状表

[时间\&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备注\&2011

2012\&568.5

672.1\&123.5

146\&238.2

284.9\&206.8

241.2\&\&]

注:数据来源于大理州统计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大理经济贡献力量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最理想结果是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第二产业持平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只能作为第二、三产业的辅助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2.2 大理州产业结构发展出现的问题

2.2.1 产业结构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大理州,第一产业虽然对经济贡献力度不大,但是卻占据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不能吸收大量第一产业的闲散劳动力,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第二产业虽然对经济贡献大,但是经济总量小,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较弱。

2.2.2 产业发展模式粗放、单一

大理州地处滇西北,远离主要经济圈,所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较少,同时,地区高校少,缺乏经济发展的人才,这些因素造成了地方科研能力弱,产业发展模式不能很好的将高新技术结合起来。

最终结果只能是产业模式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无论是第一、二还是第三产业,运用高新技术的企业都偏少。

大多企业只能承接其他企业的产品订单,不能从简单的企业生产转变为企业制造,有一部分企业能够生产自己的产品,但是这种产品的技术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

拿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来说,大理州的旅游业虽然近些年有所发展,但是旅游产品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产品较同质化,在其他旅游城市还是普及指挥旅游时,大理州这一技术的运用还相当落后,民众对智慧旅游全然无知。

农业大多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在一些坝子地区,没有看到新型的农业技术的运用。

因此,三大产业之间的粗放式发展问题在大理州还很突出。

2.2.3 市场集中度不高,规模效益低下

大理州的企业集中度不高,不能够很好的面向市场生产产品,企业之间交流少,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彼此的资源,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这一点在农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大理州的农业生产块状化严重,集中度不高,农业产品大都供农民家庭使用,只有少量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在工业方面,大理州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工业园中,这些工业园本身的生产能力较弱,只能面向市场提供少量的产品,而且工业园彼此之间联系较少,规模效益低下。第三产业中的企业大都单兵作战,企业经营者并没有考虑到规模经营带来的经济效益。

2.2.4 产业彼此之间联系少,贡献度不高

在大理州,三大产业之间彼此之间产品提供较少,农业没有很好的为工业加工提供原产品,工业品没有很好的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国家倡导的理念之一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种情况在大理州体现得不是太明显,农业产品大部分被农民消耗掉,提供给工业企业的产品少,工业由于本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薄弱,不能很好的给予农业技术支持。农业和第三产业联系也较弱,例如,农业并没有和观光旅游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给工业带来多大的产品消耗,因为工业制成品并不能很好的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2.2.5 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三大产业对环境污染层度大,农业方面,大量符合肥的使用,对土壤的土质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富含大量化合物的农业废物排放到洱海当中,对洱海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洱海富營养化;工业方面,大理州经济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工业经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采矿和重工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的空气质量有严重的影响,采矿的发展还会产生大量扬尘;第三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也排放到洱海中,也对洱海造成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发展建议

2.3.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随着传统农业的逐渐衰落,新型农业开始崛起,新型农业主要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等等。大理州结合自身的情况,应该在坝子地区发展新型农业,代替传统的粗放式农业。例如,大理州可以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因为,大理州本身的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将农业和其它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创立新型旅游模式。此外,由于大理州耕地面积较少,还可以发展无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新型农业需要培养新型的农业技术人员,因此,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也很重要,转变农业从业人员观念,向他们传输新型的农业知识。新型农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新型技术的运用,大理州新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引进新技术或者改革当前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技术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新型农业发展的道路,能够使农业对大理州经济的贡献度大力提高。

2.3.2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党的16大提出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大理州当前的工业体系中,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理促进科技型或者信息服务型的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从依靠制造业逐渐转变到以科技企业带动为主,以信息企业为辅。科技和信息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留住外来人才。要调整工业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禁止粗放式企业的产品流向市场,将粗放式生产企业逐渐转变为节能式生产或者技术型生产。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体是全体企业,因此,企业要善于发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转变发展思路。

2.3.3 建立完善的旅游业发展体系

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大理州主要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大理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它服务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旅游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

大理古城以及环洱海沿线一带公共基础设施偏少,游客休息设施以及公共厕所都难以发现,在大理古城,存在大量收费公厕,这会影响游客的观光情绪。同时呢,在大理古城应该适当增加公共停车场所,过多的收费停车场的存在也会影响游客的游览心情。

②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

截止目前,大理州共有旅游及相关企业157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存在欺骗游客、乱收费以及强制购物等等不合理行为。因此,必须要制定一些措施,来规范他们的不合理经营行为。

③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企业还应该培训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好形象的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加。从业人员还需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

2.3.4 企业和企业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产业和产业之间加强互动交流

产业内部的企业应该彼此之间加强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提高产业之间的规模效益。产业和产业之间也应该展开合作:

第一产业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有保障的初级产品;

第二产业能够为第一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二产业能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品诉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产品向导。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为第一产业带来观念上的新变化。

2.3.5 建立行业环境保护协会,提高环境保护意思

企业之间应该建立行业协会,这种协会的职责之一是要监督企业是否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应该在行业内提出批评。产业之间也应该就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多多交流,彼此合作,为大理州的经济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

2.3.6 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过多,剩余劳动力多,因此,有必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劳动力的利用,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劳动力就业率提高,也有利于地方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业人口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 结语

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产业之间的协调合作,产业内部的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在产业结构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应该把环境的保护融入到日常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去。同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应该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贡献。只要产业之间都做出一定努力,那么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收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注释:

①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179。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彭宜钟.产业结构理论综述[J].产业经济,2010(12).

[3]赵儒煜.关于产业结构理论问题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3(09).

[4]胡树光,刘志高,樊瑛.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郑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D].

[6]胡美娣.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7]薛仁君,熊楚才,丁新正.新农业经济发展构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作者简介:

产业区理论 篇12

关键词:协作化理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

从产业发展的模式来看, 通常而言, 产业集群化都是由产业集聚演变而来的。就我国产业发展状况而言, 产业的集聚都是在特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在一定区域范围中, 并非所有产业都能够形成同步发展的状态, 在这种产业发展不平衡状态下, 相关产业会自发性的在相近区域集结。在这种情况下, 产业集聚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指的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不同企业在同一区域内形成集群状态, 是一种具有组织性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更加注重协作化的运用, 认为这是推动集群内企业发展的首要保障。要想清楚了解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相关知识,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异同点。

一、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区别

(一)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通常表现在某种确定产业中, 也会涉及到一些对其有用的支撑性产业。也就是说, 产业集聚是产业的初级聚集, 由于各企业在价值链上产生相互间的协作而在相近地理位置形成区域性协作经济, 同时能够带动其支撑产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 就已经有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定义, 认为这是一种在一个特定领域范围中, 由一些相互间相关并存在经济往来的公司或企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这一集合中的企业将地理位置选择在相近区域, 或重新设定一块区域共同经营。同时, 集聚的产业群中也存在着其他企业实体, 这些企业实体能够让集群中企业间存在竞争, 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产业集群通常也会包含一些客户或消费者, 通常是通过销售渠道向下层逐层延伸, 这种延伸属于纵向延伸, 当然, 延伸也存在横向部分。横向延伸是从侧面展开的延伸, 目标对象为制造商, 这类制造商并非生产企业所需主要产品的制造商, 而是生产辅助性商品的制造商, 另外还有一些技能技术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就目前产业集聚规模而言, 已经逐步呈现出范围扩大化趋势, 加上一些现代化创新产业的发展, 目前产业集聚已经将教育培训机构、企业文化宣传机构、信息研究机构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培训、证书考试机构甚至地方政府机构都加入的到了集群范围中。

(二)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同样属于地域化经济, 与产业集聚不同的是, 产业集聚属于区域化经济的初级阶段, 而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更高级发展阶段。在产业集群中, 并没有产生与空间扩散的对立面, 因此更加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演变, 从以往只从物资成本方向的出发点变为了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在产业集聚中, 其发展内容只包含增值链的生长以及产业实体产品链的构建;而在产业集群中, 不仅能够让集群中的产业或企业共同稳步发展, 还可以有效提升交易效率, 让产业技术不断创新, 形成相应知识经济。在这种模式下, 产业集群让实体产业与非实体产业之间有了一条连接的渠道, 形成相应产品链。同时, 由于规模经济的不断加深, 产品在规模效应下也会形成相应增值链, 加上集群上信息的沟通, 产品信息链也被有效构建。总言之, 在产业集群模式下, 产业链、信息链与增值链在形成并发展的过程中更能让企业得以壮大, 从而促进产业的更优发展。

(三) 差异分析

在特定区域范围内, 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的节点都应相互协作, 这样能够保障产业链的发展, 从而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而言, 产业链中的产品生产部门机构、中介结构、中间商以及终端客户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才能够形成柔性集聚。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 产业聚集与集群都会形成一个特定网络, 运用马克思协作理论, 让协同效应在集群中产生, 并联系当前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 让网络得以发展。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 产业集群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要优于产业集聚, 这也是“聚集成群”的具体体现。企业在特定条件下形成集聚模式, 但这只是相同或相似企业间的集聚;在这一基础上, 相关产业链上涉及到的其它节点也加入到集聚中, 逐渐形成集群。这种过程就是集聚向集群转变的动态化形式, 真正实现了马克思协作理论的实际运用, 让区域发展有效结合产业发展, 从简单的“集聚”变为了具体的“集群”。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联系

这两者都是在共同区域内发生的经济集中化, 属于产业运营的战略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种集中化运营模式又被称为集约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产业间物流成本极大减少、在途流动资产数量下降, 产业规模效益逐渐递增, 这三者是产业集聚与集群发生的必要条件。若缺少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产业集聚与集群就不会健康持续发展。

换言之,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都需要依靠创造出的规模经济壮大自身实力, 通过资金流、物流、商流以及信息流的优势让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在现如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 产业唯有将自身发展壮大才能够保障不被淘汰。另外, 这两种产业模式都属于多元化经济, 在形成规模经济的过程中给无形中也让产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多重优势的保障下通过成本的下降取得更强竞争力。

因此, 产业集聚属于区域性经济行为, 使处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具有横向或纵向联系。另外, 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并不是只限定于现代化产业, 如IT产业等, 传统产业同样能够形成集群。同时, 将资本技术与高新产业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形成特定产业链。也就是说, 只要产业集聚是适合市场经济发展, 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 就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总之,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都是产业间的相互沟通协作下产生的。在马克思协作化理论下, 唯有产业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够让产业共同发展。在协作化理论中, 产业集群与积聚中的企业都是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 通过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达到竞争上的优势, 这就是协作的具体表现。因此, 集群与积聚都属于运用了马克思协作化理论的产业发展模式, 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协作化策略

(一) 分工经营

企业最初会表现为经营领域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会被之后的合作逐渐打破, 从而形成一条产业链。在分工状态下, 企业各司其职, 负责生产、销售、物流等各环节。这是集群的初级形式, 分工是协作的基础。在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其发展目标会逐步同化, 从而展开协作。

(二) 企业间相互协作

在马克思协作化理论中, 在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应该主动帮助发展处于弱势的集群, 这样才能够通过协同作用让集群中所有企业共同进步。企业间的依赖性能够让关联性增强, 利用多边合作加强协作的有效程度, 让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小企业支撑大企业的专业分工合作模式, 让网络体系的构建更为完善。在这种互补的状态下, 协作会让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密切, 从而推动集聚向集群的稳步发展。

(三) 社会化大生产

大多数情况下, 产品的生产与发展都不具备较高的经济规模, 容易形成一盘散沙状况。在这种环境下, 马克思协作化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单独发展可能在现代化市场竞争中不会形成太高的经济规模, 但若处于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相互协作, 共同利用地理位置上的物流、信息流等优势, 展开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在这种协同作用条件下, 产品单价会下降, 加上物流运输成本的减少, 企业能够节省较多单位运输成本, 让自身优势凸显。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 协作化思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同时还伴有竞争理论, 因此, 产业集聚在想集群演变的过程中, 也应注意范围内的企业竞争, 良性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但若产生恶性竞争或竞争企业过多也会对集群的转变造成影响。因此, 转变的过程要避免拥挤效应, 让集聚企业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产业集群需要建立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之上, 任何企业间的协作都需要先从产业集聚开始, 通过更密切的协作与体系的有效构建逐渐演变为集群。总之, 这两种模式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提升竞争力方面效果显著。因此企业间要充分运用马克思协作化理论, 保障产业集聚与集群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通.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兼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02) .

[2]宗晓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度与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上一篇:落叶果树下一篇:中职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