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评估

2024-09-12

信息化评估(通用12篇)

信息化评估 篇1

0引言

项目后评估是指在项目已建成并完成试运行阶段后,针对项目本身展开的一系列分析、总结行为,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目标设定、项目具体实施过程、项目建成后运行效果、项目后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后评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值 “罗斯福新政”时期,应对当时社会出现井喷式的各行业大型投资项目,顺应大型项目管理的需要,后评估机制被正式纳入管理体系,并在之后的近一个世纪里不断地改进、优化发展至今。我国的项目后评估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相对于国际上起步较晚,且初始阶段集中在以国家投资为主的大型重点战略项目上,之后逐渐向石油、金融、电力等社会各行业推广应用。

信息化2000年之前在我国一直处于自我摸索阶段,直到国家正式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后,信息化才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社会已离不开信息化,各行各业的大型项目均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项目的建设、运营及管理,这充分说明信息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的价值也在不断地被放大,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信息化在各类项目的投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投资额也逐步提高,因此, 如何对信息化本身进行项目式管理,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借鉴工程类项目的管理经验,信息化后评估的概念逐渐产生,并被各行各业逐步接纳,成为现代化项目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1信息化项目的特点

信息化项目属于工程类项目的范畴,因此具有一般项目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例如项目唯一性、整体性、 周期性等。但同时也具有区别于一般项目,如复杂性、 多变性等独有特点,这也是信息化项目的难点,以下主要阐述较为常见的几个方面:

1.1项目目标模糊、目的不明确

传统形式的项目都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建设目标,如道路建设长度、宽度、载重,采用三层路面设计等,但信息化项目很难做到将一切目标明确,甚至指标化。例如建立一套OA系统,最常见的目标是“建立一套顺应目前社会主流应用,符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的OA系统”,面对如此笼统的建设目标,实施方在圈定工作范围、设计实施方案等步骤中,会显得无从下手,为工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更有甚者,在项目初期根本无法形成所谓的具体建设目标,于是经常出现业主方要求先做出系统原型,边用边修改的案例,由此可见,信息化项目建设不论对于业主方或是实施方,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1.2业务需求频繁变更

信息化项目目标不明确,往往导致业务需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被不断地中断、再讨论、再变更,这与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使用的客观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最终需求必然是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反复变更、逐渐清晰而产生敲定的,而这对于实施方来说是灾难级别的问题,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极不稳定的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甚至经常要接受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开发出的软件模块因业务需求变更而直接遭到弃用的尴尬局面,而此类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项目进度的拖延和软件开发成本的增大,最终损失的不仅是实施方,也包括业主方。

1.3项目软件开发无标准

大多数信息化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缺乏软件开发实施标准的,这与信息化本身发展较快、技术多元化有关,但也有项目管理对标准化概念缺失的原因,在现行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开发技术和标准基本掌握在实施方手中,面对系统采用的软件架构、开发语言、数据库结构等核心问题,实施方会根据当前行业发展水平,结合自身行业经验,为业主方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在小微型项目中,很难发现标准的缺失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在中大型项目中,软件开发因缺少标准而带来的问题后果将会被放大,以定义数据为例,因各家软件实施开发方均按自身习惯和标准产生数据,在项目进入后期系统集成阶段,采用“单点登录”等实际应用,需要对数据进行交互、共享的时候, 必然会产生大量二次开发的工作量,且会影响到项目实际运行中数据和模块应用稳定性。

以上项目特点为信息化后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评估工作一定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带着解决项目中各种问题为目的,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提出后期发展方向、方式的高水平工作。

2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2.1熟悉业务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一套系统进行评估首先得了解它,此处的业务熟悉阶段包含两部分内容: (1)站在用户的角度,对常规的业务需求进行梳理,主要针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及核心功能,借助前期的项目文档,如:招投标文件、合同、业主方需求变更文件等资料,结合对系统实际使用人员展开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摸清用户对系统的真实需求和期望;(2)从技术角度对系统实施方的文档展开分析,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用户手册、研制报告、技术报告等,既可为后期验证实际系统与业主需求的贴合度打下基础, 也是为下一步开展系统软件测试做充分的准备。

2.2业务、软件测试

在完成业务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项目系统展开针对性的软件测试,该阶段工作的优势在于,可以从第三方的视角,使用专业的软件测试方法,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项目实施的真实状况作出分析,一般的软件测试包括了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的测试。此阶段测试工作特别针对系统的核心功能实现、主要性能指标、关键功能的安全漏洞等方面进行验证和分析,这既是对软件集成测试的补充,也是为后期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提供数据和应用依据。

2.3建立指标体系、对系统进行评估

针对待评估系统制定出符合其特色的“评分指标”体系是整个后评估工作的重点,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评估首先要尽可能充分理解业主方对项目的真实需求,再结合评估机构自身行业经验和评估方法论, 经过不断沟通、融合,形成一套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设置不同的评估项,对评估项加权,设定评估打分细则等。因不同项目具有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所以在当前整个社会信息化后评估工作缺少大量实际案例的背景下很难形成相对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目前仅能在以下几点形成共识:(1)“评分体系” 在制定完成后尽量不做修改,以免影响评估质量;(2) “指标体系”的建立最好选择在系统相对运营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比如在试运营期之后;(3)“指标体系”构成尽量选择客观、可量化的评分项,此类指标会更具说服力。

2.4合理化建议

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系统进行评估后, 可以知晓系统的综合评判结果和具体存在的不足,如系统稳定性是否可靠,数据库结构是否合理,并应提出如何对系统优化等合理化建议或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完整的后评估方案。

3结语

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工作不是一个项目的完结,它是在项目发展的生命周期里,由前期工程向后续工程过渡中的必要环节,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后评估的核心是抓住关键评价要素,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独立、客观、适用的评价体系,对信息化项目展开评估总结,在其过程中发现项目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为后续工程的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是信息化后评估工作的价值所在。因此,在今后信息化后评估工作中,如何建立有效、适用的评价体系是关键,也是广大信息化管理理论研究者所要面对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化人投身到后评估研究中,为信息化后评估体系建立添砖加瓦,更好地为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信息化评估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评估;信息化

1当前国内建筑领域质量评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信息化评估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69-04

一、研究背景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襄阳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应用逐步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提高。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襄阳市教育均衡与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急需建立科学、全面和高效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和体系,对已有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为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信息绩效评估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从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特性视角,安宝生等从目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等方面讨论了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并建立了包含二级指标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指出需要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加以验证[1];张燕喜等系统地回顾了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定义,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绩效的特征和包含效果、效率和效益在内的教育信息化结构[2]。在指标体系方面,顾小清等采用平衡计分卡和StaR模型的思路,提出了包含角色维、视角维和发展维的区域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三维结构,并从用户视角、财务视角、运营视角和变革视角描述教育信息化各阶段评价指标,并讨论了多个评估工具模型在信息化评估中的应用[3];郭伟刚等设计了一套包含三级指标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包含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师生座谈和技能测试在内的评价方案,并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的权重[4]。在绩效评估工具方面,焦宝聪等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R模型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中投入产出的效率的工具[5]。针对特定区域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杨斌等针对农村教育信息化评估问题,从构造原则入手,从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讨论了构建农村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的构建[6];成江荣等用KPI理论和“二八法则”,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应用、重视程度、人才建设、技术应用和信息化主体等六个维度,提出了包含二级指标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并分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信息化绩效[7]。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特性、指标和评估工具,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本文以襄阳市为案例,针对襄阳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研,收集相关方面的数据,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归纳我国中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新思路。

二、调研方案

1.调研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调研的对象为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情况,包含襄阳市下辖的3个城区、3个县级市、3个县和3个开发区内共761所中、小学和297个教学点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以及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本研究调研的内容包括: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2.调研方式

本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的调研方法相结合,一方面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搜集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重大项目;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统计襄阳市各区、县级市、县和开发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资源、应用水平和培训情况。

三、现状与问题

1.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目标

通过深入调查,襄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包含:基础设施、资源与应用、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如表1。

2.襄阳市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

通过表1对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目标之间的比较,可分析出襄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与武汉、宜昌等市相比,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还没有形成。目前,襄阳市自主特色优质教育资源还不成体系、不具规模,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共建共享;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襄阳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并且只注重前期投入,不注重后期运维投入,注重硬件建设投入,不注重软件建设;

(4)教育信息化意识还有待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信息化整体意识还有待提升,特别对襄阳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发展过程中的过程监控等缺乏系统的规划。

四、措施与对策

针对襄阳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以下措施全面推进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1.加强教育信息建设顶层设计

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视角,与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对襄阳市教育信息化未来3-5年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政府政策引导、高校技术支撑、企业建设投入、学校购买服务”的模式,同通信运营商进行合作,通过企业投入的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电子书包、智慧教室、同步互动课堂建设的试点工作。

通过“全市统筹、区县分担”的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支撑体系,降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和难度。

3.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汇聚,实现资源全覆盖

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网络学习空间为载体,发挥广大教师自身优势,建立政府购置基础性、公益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教师积极参与建立校本资源和区域资源的机制,加大紧缺性公益资源、地方特色资源整合的力度,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制定发布资源制作技术规范和内容要求指南,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遴选、准入、评价、淘汰机制,实现优质资源的聚合。完善数字化资源的目录与检索系统,充实襄阳教育资源平台。建立对接国家、省级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机制。

4.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省内外教育信息化培训机构提供的信息化应用和优质培训内容,努力探索建立网络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着力提升教育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深度融合的能力。探索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激励机制,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按照“全员参加、层次细分、注重实效”的原则,每年投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经费。

5.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

联合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评估信息库和监测评估体系。建立面向教学全过程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水平为主的综合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

按照“点面结合”的思路,采取典型引路、区域联动的方式,选择区域内10所学校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试点,开展以云端教室为核心的互动课堂教学,鼓励区县和学校积极探索创新适宜的应用模式和方法,使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交流的常态化行为。

五、构建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机制

本文以襄阳市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为案例,描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评估方法、绩效信息数据、结果分析和对策措施。孙宗锋等从外部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绩效评估主体、绩效评估方法、绩效信息数据、结果影响、责任七个维度把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划分成两个阶段[8],表2从这七个维度分析本研究所描述案例的绩效评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新机制。

六、结语

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机制的研究,对于教育信息化评估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外部环境、目标、主体、方法、数据、结果影响和责任划分多个维度构建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绩效评估机制。使绩效评估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时效性、目标相关性,并且综合考虑教育信息化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使其成为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安宝生,衷克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4):24-27.

[2]张喜艳等.教育信息化绩效特征结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8):24-27.

[3]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4]郭伟刚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5]焦宝聪,赵意焕,董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7(4):38-41,61.

[6]杨斌,解月光,孙艳.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7):29-32.

[7]成江荣,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2):47-52.

[8]孙宗锋.过去二十年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所面临的挑战及启示:文献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1):88-102.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设计 篇4

企业信息化评估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发现信息化建设中影响建设质量与效益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其成因;另一方面可以总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结合新的现实, 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前信息化评估理论与方法比较成熟, 代表性的有波特拉方法、信息化指数法、社会信息指数等等。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 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针对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的不足, 本文建立一套方便易行的普适性评价指标体系, 以客观评估不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评估指标设计

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应充分借鉴社会信息化指标设计特点, 又同时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特性,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构建。

基础指标设置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组织和控制、信息化人才建设, 以及企业信息化获得的经济效益。给出基础指标基本框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入、计算机拥有比例、计算机联网率、通信带宽) 、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信息采集手段覆盖率、信息化覆盖率、核心业务流程应用、电子商务应用、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财务管理应用、办公自动化应用、决策信息化水平)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保障力量、资源总量、资源种类、资源安全、资源更新) 、信息安全保障 (安全防护力量、安全防护水平、信息化安全程度) 、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投资) 、信息化人才 (人力资源指数、信息化技能普及率) 、经济效益 (库存资金占用率、财务决算速度、资金周转率、企业增长效益) 、非经济效益 (人员信息化素质改善水平、业务流程改造水平、企业行为应变水平) 。共8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 以上指标作为基础指标。

评估指标选择

在基础指标的基础上, 充分企业战略目标选择指标建立指标树。如表1第一、二列所示。其中, 二级、三级指标将按需从2.1所列基础指标中选择。在具体运用中, 也可考虑体现特殊行业企业发展特色, 增加特殊指标, 使指标设置更具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指标模型构建

企业信息化活动覆盖面广、关系复杂, 为保证指标树构建科学合理, 构建模型梳理指标关系、明确权重十分必要。层次分析法 (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 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 然后用两两比较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企业信息化评估部分指标由于缺乏定量数据或难用完全定量方法处理的指标, 可以完全适用于AHP法。

算法如下:第一, 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指标树;第二,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三,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第四, 计算各层元素对于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并进行排序。

应用分析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期评估综述 篇5

按照《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暨2013年度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情况评估的通知》(国土资信办发〔2013〕9号)部署安排,部信息办采取各地自查为主、实地调研为辅的方式,对“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政务办公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定量评估,较全面地掌握了2013年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进展情况,摸清了《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2013年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主要进展

(一)部“一张图”和“三大平台”进一步完善拓展和深化应用。

1.全国“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不断充实。全国“一张图”数据管理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全国矿产地、全国1:50万地质图、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等数据纳入“一张图”。完成2012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第二批31片整装勘查区和煤田国家规划区等数据整合和入库,基本完成采矿用地、闲置地块等数据上图入库。

2.继续完善和深化应用部综合监管平台。新上线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土地储备监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监管、矿山储量监测数据管理、矿产资源储量网上登记备案管理、矿产资源基础统计数据网上报送等7个系统,完善矿业权年检报备、矿业权统一配号等系统,土地监管向乡镇一级延伸,矿产资源监管向开发利用全过程延伸。开放监管平台接口,为23个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17类相关综合监管数据。部综合监管平台获得2013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3.政务办公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办和国家发改委部署的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管理项目通过验收,构建起国家级地籍数据库框架,实现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统一归档、统一监管、统一查询与服务”等功能。部OA进一步扩展完善。油气审批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全国土地登记动态监管查询系统成功运行,通过试点示范实现了土地登记信息的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

4.对外服务不断深化。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全年采集信息超过12000条。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在全国部署和应用。继续在全国105个重点城市向商业银行提供土地信息查询服务。

5.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带宽升级到4M。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通知》,开展了等级保护工作,强化国土资源网络、信息系统及重要数据安全。

(二)各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全国省级“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应用进一步深化,市、县级 “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开始启动。二是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业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行政办公和行政审批业务网上运行继续向乡镇国土所延伸。三是继续深化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创新在线服务,拓展信息共享范围,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国土资源业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不断夯实。

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目前,《规划》实施总体顺利,信息化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

一是国土资源信息基本实现实时采集和动态更新,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建立了网络化动态信息采集渠道,将信息监测网络覆盖到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用地、用矿单位,每年汇集200多万条信息,全面、动态准确掌握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状况,为国土资源形势分析和研判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二是四级联动的网上管理运行体系基本形成,促进了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部和大多数省、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运行,并持续向县、乡级延伸,构建了政务大厅统一受理、电子报件、接办分离、联网审查、集体会审、限时办结、结果公开的格式化、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审批模式,不断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实现审批提速和简政放权,使权力变为程序,审批成为服务,促进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三是初步构建网上监管运行体系,基本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全程、全覆盖动态监管。部和多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实现年度全国覆盖,将通过遥感监测、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等途径获取的违法线索信息,与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信息整合集成、图上比对、关联印证,形成了内业与外业互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常态化国土资源执法和土地督察新模式,监管触角延伸到土地转用、征收、出让、开发利用、抵押融资等各个环节和全国四级矿业权审批发证、勘查与开发,实现了全程监管和动态跟踪。

四是初步形成网上服务运行体系,促进了国土资源部门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托国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以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为载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在线服务和信息共享,积极为社会公众监督政府、接受服务、表达诉求创造条件。通过在线或离线方式面向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遥感影像、土地登记、地质资料等数据共享服务,发挥了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

《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初步建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

1.部基本完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基本建成以覆盖全国的遥感影像为本底的“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体系,整合集成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土地利用现状、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全国各级开发区、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实地核查等基础数据,以及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矿业权、矿业权设置方案等管理数据,支撑部政务办公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及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基本形成“一张图”与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等相关专项联动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

2.省级“一张图”接近全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覆盖本辖区的“一张图”。北京等23个省(区、市)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张图”数据库架构,初步形成规划、调查评价、监测、管理与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更新同步的机制,构建了覆盖全域全流程的土地、矿产和地质环境等主要业务的核心数据库和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及与审批系统的对接,为行政审批、监测监管、辅助决策、综合事务等各项业务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吉林将17大类58个数据库和部反馈的各类备案数据都纳入本地“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云南“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与厅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带图审批和压盖分析等日常办公系统对接,并应用于综合监管平台、耕地保护系统和执法监察系统。安徽利用全省30米分辨率的三维影像数据,实现“一张图”数据二维、三维立体展示。青海、西藏、新疆兵团“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距离《规划》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3.市、县级“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开始启动。广西、贵州、吉林等3个省(区)采取省厅统一部署的方式,全面带动基层“一张图”建设与应用。山西、辽宁、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启动市级“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初步实现为行政审批、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

(二)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综合监管体系。

1.部建成覆盖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全过程的综合监管平台,并实现常态化应用和持续完善拓展。以“一张图”为基础,建成部综合监管平台,在全国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用地、用矿单位部署了30个网络化信息监测系统和综合统计网上直报系统,信息采集覆盖17大类421子类8000余项指标,涵盖四级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16个环节的信息,每年实时汇总约200万条动态信息,信息监测覆盖到土地规划计划、预审、审批、征收、供应、评估、市场交易、利用、登记发证、土地整治、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环节,以及全国四级矿业权登记发证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目前,部综合监管平台的应用覆盖全国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和9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用户超过7万人,在卫片执法检查、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矿业权整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应用已成为日常监测、业务审批、综合统计、形势分析、问题预警、调控决策的依据。

2.全国25个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覆盖本辖区的综合监管平台并开展初步应用。北京、天津、上海、广西等地等地综合监管平台已基本上实现常态化应用,融入到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全程监管业务中。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应用模式,北京建立“局长桌面”决策系统,动态掌握全市保障房供地等4大类19小类的关键指标数据,综合分析和预判各种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成为局领导离不开的参谋助手。河南加强数据分析、挖掘和展示,重点关注建设用地审批、供应等重要监测指标的走势和去向,以月报、季报、年报、公报的形式加以整理和发布,为宏观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内蒙建成覆盖三级全辖区的综合监管平台,初步实现资源状况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比对核查、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功能。浙江等14个省(区、市)初步建立综合监管平台, 应用于土地批后监管、卫片执法检查等专项工作。福建等3个省建成覆盖土地管理全业务的综合监管平台。陕西等4个省初步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原型,部分业务开始上线运行。天津等地探索建立了基本农田、矿山违法用地行为易发区视频监控网,现场景象及时、清晰地传送到指挥监控中心,执法部门可远程发现违法违规占地。江苏、山东、湖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7个省(区)尚未开展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3.部分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启动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广西、吉林、湖南采取省级统一部署、市级辅助建设的方式,推动市级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启动市级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三)基本实现四级国土资源主要管理业务的网上运行。

1.部实现行政办公和所有审批事项的网上运行。在统一的政务办公平台上,建立和运行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行政审批系统,公文运转全流程实现无纸化,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运行,各项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2.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行政办公和行政审批等主要管理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运行。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自动化系统均已上线运行,其中北京等27个省(区、市)实现非涉密事项无纸化办公。辽宁等9个省(区、市)实现行政审批系统与电子监察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北京等3个省(区、市)实现了移动办公,江苏等4个省(区、市)实现了电子签章,河南等3个省(区、市)实现短信提醒功能。绝大多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现本级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等主要行政审批业务联动审批,除涉密事项外,做到了“不上网的事情不办、不上网的申请不批”。

3.半数省(区、市)实现三级联网审批。北京等16个省(区、市)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审批。贵州等6个省(区、市)主要业务已延伸至乡镇国土所。云南等4个省(区)与部分市、县实现联网审批。山西等4个省(区)已实现省与部分市、县三级主要行政审批业务网上运行和远程报件。新疆兵团与师的部分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远程报件。已实行联网审批的地方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等重要行政审批系统网上办理远程报件、会审会签等,提高了行政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构建了以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1.部门户网站成为政务公开主渠道和新闻宣传主阵地。近三年来部门户网站共发布国土资源信息191.2万余条,制作专题专栏44个,开展网上直播87次,举办在线访谈62次,“部长信箱”处理各类邮件17949封,报道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331次。土地和矿业权市场网共发布信息172余万条,网站日均点击数达到700多万。2011、2012、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最具影响力政府网站奖和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两项大奖。

2.全国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接近全覆盖。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和市级、89%的县级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其中26个省(区、市)实现县级以上全覆盖。社会关注度高的重要政务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和更新频率均有明显进步,在线服务水平、公众参与功能和效果显著提升。

3.26个省(区、市)开展了土地或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建设。宁夏、北京、天津、江西、湖南、辽宁等6个省(区、市)实现了全辖区土地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建立了透明的交易程序、公平规范的交易环境、快捷便利的查询系统、丰富详实的交易信息,使每一宗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全过程“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

4.一批重要国土资源信息向相关行业和全社会共享。各地利用部配发的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有效推进地质资料的社会化共享服务,形成了完善的地质资料集群化服务体系,为地质找矿、抗震救灾、抗旱找水、国家和行业重大项目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北京与41个委办局实现数据共享交换。福建在“数字福建”的共享平台上提供土地和地质资料等信息服务。一些地方还利用网络或离线方式为其他行业部门或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增强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公信力。

(五)建立了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1.国土资源业务网接近全覆盖。除青海、西藏外,30个省(区、市)覆盖全部市级,新疆兵团覆盖到师级。29个省(区、市)覆盖全部县级,北京等19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延伸到乡镇国土所,湖南等8个省(区、市)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网络互联覆盖面的扩大有力地支撑了视频会议、电子数据远程报送和联网审批。北京等23个省(区、市)完成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山西等6个省(区、市)视频会议系统连通全部市级单位。

2.各地均开展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天津等16个省(区、市)完成了非涉密重要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整改。除西藏、青海外,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用双机热备方式开展了重要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在线实时备份。上海在浦东建立了应用级灾备机房,实现数据的同步镜像。北京等8个省(区、市)建立了异地备份中心,实现重要基础数据异地实时存放,保障了数据安全。重庆在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备份,辽宁等3个省(区)在部重庆数据备份中心备份数据。目前,还有19个省(区、市)尚未实施重要数据异地备份。三年来部本级和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三、主要差距和存在问题

(一)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管理业务信息化程度较低。《规划》明确在“十二五”末,部和省、市级、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所有业务,半数乡镇国土所主要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网络化电子数据交换。目前相当一部分市县和乡镇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使用本省(区、市)延伸部署的行政审批系统进行联网审批或远程报件,本级行政办公及行政审批等主要业务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信息化建设现状相对于《规划》目标任务进度安排有所滞后。

(二)“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很多地方“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还没有融入日常管理业务工作中,还处于“展示”数据和系统成果的阶段。数据深度挖掘普遍不够,尤其是支撑形势研判和决策的应用比较少。应用范围有待于拓展,调查、评价和监测等专项工作与政务信息化成果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成果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以及相关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共享不够充分和深入。

(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待于加强。各地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普遍有待于提高。有的地方缺乏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对网站、系统和重要数据,特别是涉密系统,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与国家在信息网络安全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地方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偏低,无法充分开展数据共享。

上述差距反映出目前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化工作统筹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对数据和应用的统筹力度不够。个别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尚未建成“一张图”,已建成“一张图”的一些地方,核心数据库还不完整,还存在重要数据分散保管现象。对于部统一下发的网络化信息报备系统,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之间没有做好相互协调配合,系统没有在本级数据中心统一部署和运行维护,而是由各业务主管单位各自填报数据,成为数据不一致的重要原因。部下发的系统也需进一步统筹。

二是部分地方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不足。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信息化建设与维护经费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没有持续的资金渠道,“等米下锅”的现实造成信息化建设不连贯,信息化工作呈现出“打补丁”的状态。

三是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信息化管理方式和推进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针对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普遍匮乏的现状,还需要从管理方式、统筹措施、技术等层面寻找破解的思路和途径,以大幅度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覆盖面。

四、“十二五”后两年工作重点

总体思路:按照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总体要求,针对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问题,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兴起的契机,加强信息化工作统筹,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云”,以此为基础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加快推进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重点的国土资源数据共享服务,深化应用和持续拓展“一张图”、“三大平台”,加强信息化与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对严格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维护群众权益、深化改革等国土资源重点工作的保障服务能力,推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一)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 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云”,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全国“一张图”和“三大平台”基础上,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理念,完善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云”,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明确“十三五”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方向。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统筹。落实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制度,从规划、覆盖全国的总体方案、工作计划、年度项目等源头上和根本上抓好管控。

(三)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按照部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相关要求,整体规划和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

(四)深化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重点的数据共享服务。构建完善的国土资源网上服务体系,面向国土资源系统、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信息服务。

(五)加强“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快“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度,尽快实现覆盖资源管理全域、全业务、全流程监测监管。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跟进需求,完善功能,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逐步实现信息化与日常管理决策深度融合。

(六)大幅度提高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覆盖面。借助新技术、新理念,创新系统建设和部署模式,尽快补齐基层信息化短板,实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信息化评估 篇6

关键词 政府主导信息化 信息化项目 绩效评估

一、前言

政府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依据国家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针、行业要求和信息系统相关标准,对政府信息化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是考核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业绩的一种手段,实质上是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实行的一项监管制度,以提高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效果。

二、政府主导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面临问题分析

由于理论基础、思想认识、制约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开展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实践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合理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在信息化项目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的同时,部门的投资效益却处于无法有效评估的状态,因而出现了一些与信息化项目全局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相悖的现象。二是对信息化项目的评估主要关注建设过程,即只关注两个环节:立项和验收,对项目运行的效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用户和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利益(如服务满意度等)以及信息化项目对部门工作的影响(如管理效率提高等)等关注较少。三是评估运行机制不完善。评估主体多为上级行政机关,多为“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而对信息化项目绩效的持续性测定较少。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

三、政府主导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的模型设计

(一)信息化项目的三个关键环节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将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强调项目管理对提高绩效的作用,建立绩效评估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是立项评审环节、验收评审环节和运行绩效考核环节,三个环节形成了一个闭环,即从项目开始前的目标和基础的立项评审,到项目建成后的功能的验收评审,再到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绩效的考核,三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从绩效评估的角度出发,将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联系起来,在绩效评估中强调项目管理对提高绩效的作用。

由立项评审、验收评审和运行绩效形成了一个闭环,主要体现信息化项目评价的操作流程;而逆向环则反映了项目评价的依赖关系,于原项目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预先考虑了绩效的问题,即立项评审时要参照同类项目的绩效情况,据此才能进一步考察项目的战略目标是否适宜、技术目标是否合理、投资是否合理、风险是否可控,以及建设准备是否充分等等;验收评审则根据项目立项所确定的目标和系统功能进行逐一验证,是否达到建设要求;运行绩效是项目经过一段时间(如一年)运行后对项目所发挥的各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的考察,是对立项时项目绩效目标的考核,同时对验收评审环节未能考察的系统效能进行补充。

(二)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依据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功能、服务对象、应用范围和建设过程不同,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重点关注社会效益。针对系统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而是注重共性和个性结合。指标体系要考虑到这种情形,注重指标的共性,突出各系统效益和服务等基本面上的特征,指标取值突出各个系统的管理目标、功能和关注点;因此指标描述侧重于系统共性,而指标取值则来源于系统个性。三是,将信息化过程管理和目标-效果导向管理相结合。信息化过程管理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验收结束,主要对项目立项决策、前期准备、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建设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对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再加以反馈,实现实施过程的评价与控制。目标-效果导向管理侧重于对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项目的收益对信息化规划和战略进行调整。

基于上述观点,文章运用逻辑框架法的思路和方法,对政府信息化项目进行系统分析,以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使之更易理解。(如表1所示)

逻辑框架的逻辑关系分为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垂直逻辑关系,即对信息化投入、信息化项目、信息化产出、交通信息化战略四个层次进行从下往上的因果关系分析,其中关键在于层次纲要与重要外部条件的关系分析;水平逻辑主要是项目实施的各种重要外部条件与不同目标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客观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达到指标的重要外部条件”构成。通过垂直逻辑分析明确信息化项目的投入、产出、微观(近期、局部)与宏观(远期、全局)效益各层次的要素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再通过水平逻辑分析找出项目各层次的主要指标和外部条件,包括政策、资源、技术、环保等方面,最后形成评价信息化项目的指标体系。

(三)信息化项目绩效的测定

信息化项目的测定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信息化项目进行绩效评定的时候应当考虑那些要素,这涉及到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估涉及到项目建设的三个阶段,在对这三个阶段建立评估指标时,首先要充分借鉴同类项目的评估经验,考虑同类项目评估的共性要素;其次要充分考虑本项目实施的特色,在评估指标中加入反映本项目特点的要素指标,因为,既使是同类信息化项目,随着实施时间的不同,其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项目绩效的要求也会有不同。这些不同点应当在评估指标中反映出来的。比如,同样是OA办公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素质的提高,早期的项目与稍晚实施的项目在硬件配备、软件功能、应用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一定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应当反映在不同的评价基准上。二是为设置好的评估指标如何打分的问题。由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化项目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既使同类信息化项目随着实施时间的不同,其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有的信息化项目是从未实施过的,因此难以为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估设立标杆。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专家经验作为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的评价(打分)基准。由于专家打分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因此,为了使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在专家打分之后需要用AHP方法对专家打分的结果进行修正。

结论

推进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工作,除需构建全面、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外,还必须深化交通行业各部门对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的认识,妥善处理好信息化项目绩效排名与政府部门业务性质的天然差异之间的关系。由于各类政府部门“天生”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其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的不合理性。依据管理部门的业务性质不同,可分为条、块两类管理部门。总之,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已成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点和面”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兼顾“成绩”與“效益”,引导“信息化项目”与“政务”更好地结合,是保障信息化项目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UNPAN.UN Global E-Government Readiness Report 2008[R].2008

[2]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渐进策略.电子政务[J].2009;(24)

[3]彭细正.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探讨.中国信息化项目用户[J].2010

[4]杨洋.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9

[5]张小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化研究.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J].2011;(2)

[6]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中国行政管理[J].2008;(5)

[7]Gartner Corporation.The Gartner Framework For e - government Strategy assessment[R]. 2009

[8]郭励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缺失.http ://it.city.sc.cn/ HTMLS/200572611308054-2.html,2009

[9]王立华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述评.系统工程[J].2010 ;(2)

作者简介:

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研究 篇7

一、信息化评估研究现状

科研机构和学者较早前就已经开始了对信息化评估的研究。信息化评估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行业和企业。在国际上主要建立服务于国际之间比较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在国内, 各行业以及各行业内的企业分别进行信息化评估和对比时又分别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评估体系。无论是国家、行业的信息化评估还是企业的信息化评估, 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

1997年,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提出“信息社会指数”[1], 该指数用来比较和测量各国获取、吸收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术能力。特点是注重基础设施如计算机、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 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如环境。2001年, 国际电信联盟推出“数字接入指数”, 200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数字鸿沟指数”。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将上述两大指数综合并提出“信息化发展指数”[2], 该指数从机遇、基础设施和利用3个方面考虑, 并由“数字机遇指数”和“信息化机遇指数”综合而成。2002年,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1-2002》, 报告围绕“网络化准备指数”对75个国家 (或地区) 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估, 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又发布了改进后的网络化准备指数进行评估的研究报告《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2-2003》[3]。对澳大利亚、法国等14个国家 (或地区) 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和对比。该指数涵盖了对固定电话、PC终端以及网络状况与利用等方面的考察。英国电子专员办公室和INSEAD商学院提出了“电子经济评估体系”[4], 该体系涵盖了对环境、准备度、应用和影响等方面的考察。国外对信息化评估的研究主要侧重对基础设施、环境、应用和影响的考察, 多以客观描述数据为主。

在国内, 2005年, 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 从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应用消费、知识支撑和发展效果等方面对信息化水平加以考察, 比较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主要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5]。2008年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启动对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工作, 从信息化领导力、基础设施、应用与效果、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5个方面对中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估[6]。2002年,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建立了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7]。2003年,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建立, 该指数包含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指数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的考察, 反映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趋势, 包括基础建设、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方面。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通过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典型的环境因素的测量, 反映制造业信息化的环境质量水平。周朝民、吴军从信息设备情况、信息化软件的应用情况、信息化综合水平、和企业信息化效益相关度、企业信息化发展潜力等几方面构架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8]。2008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连续开展了信息化评估工作, 评估对象包括研究所、分院以及支撑单位等[9]。中国科学院的信息化评估体系涵盖了对信息化管理、环境、应用、资源、安全等分项的考察。国内的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评估主要考虑信息化战略、基础设施、应用、人力资源、信息服务与管理、安全、效益。部分信息化评估中, 加入了环境因素。

综合起来讲,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所涉及的各方面协调配合, 才能有序推进。诸多学者对信息化评估的研究, 大多包含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考察。但概括起来讲, 信息化首先需借助一定的基础环境条件;其次, 需要有一定的保障工作;最后, 参与到信息化中的人员借助技术手段和政策保障创造出科研成果等信息化效果。评价一个组织信息化水平, 既要看投入、也要看产出, 基础条件和保障可以看作是对信息化的投入, 信息化效果则代表信息化相关产出及影响。综合来看, 信息化条件是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保障是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信息化效果是对信息化条件与保障正常运行结果的客观表征。鉴于这样的理念, 我们提出以信息化条件、信息化保障和信息化效果三位一体的信息化评估模型 (见图1) 。

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 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其信息化发展程度对其创新能力以及研究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信息化来源于英国的e-Science计划。科研信息化评估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还很少。在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研究方面, 仰洁白基于对科研机构的问卷调查提出了对中国科学院信息化评估报告中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案, 具体包括提高定量指标的比重、降低科研管理信息化比重、提高信息化特征指标和数据库指标所占分值比例对门户网站评估指标的调整[10]。但是这些调整仍然没有解决不同研究所横向比较的问题, 指标未体现不同研究所的学科特点及主观能动性。修玮、李岚等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科研活动特点、科研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科研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11]。但其所列的指标对信息化条件下科研活动需求衔接性不强, 评估导向不明确, 没有体现学科差异性, 部分指标重复。

二、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特点

国立科研机构[12]是指由国家 (中央政府) 建立并资助的科研机构, 包括国家设立的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央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纵观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 如马普、佛朗霍夫、俄罗斯科学院、中科院、农科院、林科院等, 大多具有院所两级的组织特点:国家支持建立院级科研机构, 服务国家需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院级下设不同学科类别和领域的研究所, 直接从事科研活动。

科研信息化是支撑国立科研机构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 一方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审视自身, 明确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 上级信息化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评估可以掌握科研机构发展中的问题, 以此为依据指导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具有附属性、支撑性、效益的长期性、持续投入的特点, 这也决定了科研机构的信息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而是一个需要长远规划的系统工程。国立科研机构,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国立科研机构院所两级的组织结构, 其信息化建设具有由院级整体部署、统一规划 (如骨干网建设由院统一投资等) , 由所级局部实施、具体应用的特点, 这种特点使得院与院外机构信息化基础条件边界一般比较清晰, 院内研究所之间不清晰。院级信息化评估更多注重与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的比较、刻画自身发展态势;所级由于基础条件边界不清晰、学科特点存在差异等原因, 评估其信息化实力没有意义, 所级信息化评估更多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推动信息化管理工作。

三、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体系

研究所信息化评估更多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国立科研机构院所两级的机构特点加之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评估不同的导向, 有必要建立分别针对两个导向的评估体系, 分别针对院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和针对研究所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在体系的设计中, 考虑在院级宏观层面上准确定位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地位, 在所级微观层面上注重发挥研究所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研究所管理水平。院级和所级评估体系中均采用一般的信息化评估模型, 但按照各自的评估导向选取不同的指标。

1. 院级信息化评估体系

国立科研机构要在科研领域走在前列, 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核心因素, 这需要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强力支撑。科研信息化是促进科研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科研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所在获取、分析、处理、生产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国立科研机构宏观地把握信息化发展程度, 通过与国内外同类科研机构的横向比较, 准确定位自身, 为下一步布局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院级信息化评估体系正是基于以上目的所建立的。

院级的信息化评估是以宏观定位和合理规划为导向的, 所以侧重对院信息化中实际存在可利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的考察。依照前面论述的信息化评估模型, 院级信息化评估也是从信息化条件、信息化保障和信息化效果3个方面出发选定适合院级评估的具体评价指标。

信息化条件的优劣, 在院层面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资源3个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条件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从现阶段看, 信息化处理设备、网络环境和超级计算环境都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衡量标准。信息化应用是借助信息化基础设施, 给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相关支撑的软件平台, 不仅包括科研信息化应用, 也包括科研管理信息化应用。在院评估中, 主要考察在信息传递与共享和科研机构内部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 在信息传递与共享中选取邮件系统, 会议系统和重要信息共享平台作为考核指标, 在科研管理信息化应用中选取相应的院务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特殊应用系统作为考核指标。信息资源包括文献数据库资源、科学数据库资源和机构自有知识库资源, 主要考察科研机构外部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以及自有信息资源的维护和使用。

作为支撑院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保障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院宏观的层面, 人员配备、政策保障和投入保障是信息化保障主要考察的方面。人员配备的关键是信息化的运维人员。合理有效的人员配备是信息化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政策保障主要考察院在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信息化安全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针对投入保障的考察, 我们采用经费的持续稳定投入作为表征这一概念的具体指标;针对信息化安全, 我们采用是否制定信息化安全保障措施作为考察信息化安全政策保障的标准。综合起来讲, 人员的合理配置、持续的政策保障和合理的信息化投入, 均是信息化保障在院层面的具体导向的体现。

注:A111是院所拥有的全部服务器数量。A112是按CPU处理频率计算总和。A113联网机器数量包括服务器数量。A121为科研机构网络出口带宽。A122为院在工作日时段的网络出口带宽利用率。A123考察院是否具备完整的网络故障处置预案以及相应的故障处理表现情况。A131为超算硬件设备数量, A132为超算用户数。A211为院邮件系统年邮件收发量, 表征其在信息传递方面的表现。A212为视频会议系统年使用次数。A213为向其他机构开放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数量。A214为共享其他机构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数量。A215为其他的科研信息化应用数量。A221考察门户网站的中英文是否完备, 更新率和用户访问量也做考察。A222考察院务管理系统所应涉及的财务、人事、课题管理等方面是否完备。A223为特色的院管理系统数量。A311为文献数据库容量。A312为文献资源下载量。A313为文献资源投入。A321为科学数据库容量。A322为科学数据库用户下载量。A323为科学数据库投入。A331和A332考察是否具备自有信息资源知识库以及知识库的大小。B11为运维人员数量。B21考察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战略制定及实施情况。B22考察安全保障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B31为信息化投入占科研总投入的比重。B32用3年来投入比例的标准差作为指标表征。C111为直接的信息化产出, 例如, 直接采用超算之后获取的科研成果为依赖于信息化的直接产出。C112为间接产出数量及推动新学科发展情况。C121为在现有信息化水平下获取同等数量的信息所需时间缩短的比例。C21为当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次数, 可以采取分段函数得分评价安全状况。

信息化条件的投入和良好的信息化保障给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但是诸多的实践表明, 不是有投入就会有好的产出, 这里有一个转化效率的问题。因此对信息化效果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在院信息化效果的考察中, 信息化的效益与信息化安全并重。信息化的效益用科研产出数量、科研效率提升来刻画, 既考虑了客观上的产出, 又考虑了信息化在提升科研效率上的作用。信息化安全效果用信息化安全事故次数来刻画, 直观表征信息化安全效果。

基于上述评估导向, 本文提出院信息化评估体系, 见表1。

2. 所级信息化评估体系

研究所是国立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研究所具有不同于院的特点:一是以院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难以明确划分研究所的边界;二是对研究所的管理, 更加注重发挥研究所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各个研究所学科特点不尽相同, 对信息化要求也不统一。

院在基础条件统筹建设方面起主导作用, 以院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和信息资源难以在研究所之间明确划分。在实际操作中, 还存在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化条件要求不尽相同等问题。院希望加强对研究所信息化的管理, 发挥研究所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实际管理需求决定了, 院层面统一建立起来的信息化设施、应用和资源等没有进行明确划分的必要。相反地, 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研究所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信息化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在主要指标的选取中减少了对基础设施绝对拥有量的侧重, 选取网络出口带宽利用率这样的相对指标, 而不是考察绝对量, 强调设备对科研的满足程度。选取科研人员对信息化条件的评价, 如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和对信息资源的满意度等指标, 可以对信息化的基础条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也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研究所在信息化建设中, 会根据自己的信息化发展需要, 选配优秀的科研人员和信息化服务管理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因此, 研究所人员的配备已经不能作为影响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 为在宏观上全面掌握全院的科研情况, 院对研究所提出了维护科研数据的要求。那么, 信息化保障的工作在研究所一级, 主要转化为运维科研数据工作。这样可以满足院的管理需求, 发挥研究所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与院信息化评估相同, 研究所的信息化评估也需要考察信息化效果情况。科研信息化的目的和要求决定了对研究所信息化的评估既要注重信息化效益的提升, 也要注重信息安全工作。信息化效益包括信息化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信息化工作开展后直接的科研产出。间接效益主要是指信息化对于科研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效率的提升。安全状况作为评价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面, 主要靠是否出现信息安全事故来衡量。

基于上述评估导向, 本文提出研究所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见表2。

总之, 所级信息化评估体系是站在院级科研管理部门的角度, 为推动研究所管理工作而建立的, 它重视研究所在信息化建设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 本文结合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的具体特点, 提出了院所两级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在宏观层面上倡导院的纵向横向比较, 在微观上倡导提升对研究所的管理效率。这可以为具备院所两级组织和信息化特点的国立科研机构的信息化评估提供有益的借鉴, 为院级科研机构扩大规模、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提供有益指导。同时, 也会极大地激发所级机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促进院级信息化管理机构对所级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当然, 本文所提到的指标体系所要求的数据没有进行收集和处理, 对于相应的评价标准还需要专门的研究制定。笔者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为建立更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做深入的研究。从国立科研机构的信息化影响到科研效率的提升, 都需要高度重视。现阶段国内对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的研究还不多, 对信息化发展的准确把握可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因此, 这一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信息化是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针对近几年来中科院研究所信息化评估的问题, 本文在国家、行业和企业等信息化评估的基础上, 提出了信息化评估的逻辑模型。同时针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和信息化特点, 提出了国立科研机构院所两级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其中, 院级评估以准确定位信息化水平为导向, 所级评估以管理效率提升为导向。院、所两级的评估体系解决了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宏观定位和微观管理问题。

关键词: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The IDC/World Times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 “The1998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Measuring Progress Towarda Digital Future”.Analysis:Nicole Comiskey, Clara Liu, Matt Toolan, and Wilford Welch.

[2]ITU.World i n for mation society repor t2007:Beyond WSIS.Geneva: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2007.

[3]Dutta S, Lanvin B, Paua F.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2~2003:Readiness for the networked worl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邱惠君, 黄鹏, 由鲜举.六种信息化评估体系比较.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M].中国信息年鉴-2003.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5]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05-2006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6]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资发 (2008) 113号.

[7]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2002.

[8]周朝民, 吴军.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5) ∶24-26.

[9]中国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化评估报告[R].2009-2012.

[10]仰洁白.科研信息化评估指标改进有方[J].中国教育网络, 2011 (8) ∶53-55.

[11]修玮, 李岚, 杜澄.论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17-121.

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篇8

一、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

(一) 实用性

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必须能够真正地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服务, 这是最基本的实用性要求, 否则评估体系的建立就会失去意义。评估体系不仅要能促进当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还应具备前瞻性, 为档案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使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实用性凸显出来。

(二) 操作性

在进行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过程中, 还应把握操作性的原则, 这是评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评估内容的设计要具备简单、有实效的特点, 防止繁琐的评估步骤造成评估效率的降低。评估过程还要确保档案信息数据比较容易获取, 保证评估的每个步骤都是可操作的。

(三) 可比性

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要满足档案信息资料可比性的要求。不同地区的档案信息化水平要能够通过评估体系来进行科学对比, 并得出合理的比较结果。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档案信息化水准也应利用评估体系得以展现。这就是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可比性的体现。

二、构建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意义

(一) 通过指导评估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劣需要一定的评估标准来进行衡量, 通过评估体系的构建, 上层领导可以及时发现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战略调整, 使档案信息化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评估框架通过对评估方法、内容、主体的设定来对评估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使评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二) 通过规范评估使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档案信息化的概念自提出以来, 受到全社会相关专家学者的集体关注, 他们对如何进行档案信息的评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 评估理论也难以对评估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指导。评估标准难以统一使得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难以保障, 实现不了横向评估和纵向评估。因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它能够使评估结果的统一性得到根本保障, 得出的档案信息化评估结果也会更加真实可信。

三、构建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方法

(一) 明确推动档案信息化的评估目标

构建档案信息化的评估框架体系可以使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显现出来, 促使相关档案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整, 通过战略调整使得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实现推动档案信息化的评估目标。同时公众对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可以产生基本的了解, 积极献计献策, 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公众的参与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进步。

(二) 建立纵横结合的评估框架

档案信息化的评估框架应该是纵横结合的。从纵向上来看, 通过建立应用评估体系、进展评估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来对档案信息化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 衡量其应用功能及服务效果, 促使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在横向方面, 除了档案部门外, 还要考虑社会公众、平级单位、上层领导等相关因素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通过纵横结合, 使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更加全面。

(三) 制定全面、动态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涉及的评估内容必须是全面的、动态的, 这有这样才能使档案信息化评估结果更加真实可信。评估体系包括的评估内容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及产生的效益、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与合作能力等等。同时要注意考虑地区差异, 保证评估体系的合理性。

(四) 选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

在进行评估方法的选择时, 要考虑到评估目的与对象的差异。例如, 对于需要了解本地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的情况, 可以进行自我评估;而要比较不同地区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状况时, 需要请第三方进行评估。在选用数据时, 要同时考虑深度与广度, 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结合起来, 以求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估效果。

四、结束语

我国的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依然差强人意, 需要档案部门及社会各界重视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群策群力进行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的构建, 使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能够真正发挥效力, 发现不足, 及时改进。通过提供真实可信的评估结果,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新良.对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4) .

[2]黄昌瑛.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07) .

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估思路 篇9

由于我国灌区信息化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运作平台,因此文中确定的评价单位为全国各大型灌区中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的建设单位,需要反映的是各试点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1 灌区信息化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灌区信息化不同于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作为一项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建设目标难以量化,受专业管理水平的限制难以达到“交钥匙”的目标等特点。灌区信息化评估指标选取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科学、完整、动态地反映灌区信息化水平。

1.1 科学性原则

指标应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化系统在该方面的实现程度,相关数据容易取得。

1.2 完整性原则

各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信息化系统的性能,相互之间没有交叉,所有指标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评价整体。

1.3 动态发展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对灌区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选取指标必须能够反映信息化系统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2 灌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

参照《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行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成案例[2,3],采用树形多级指标评估体系,上级指标由下级指标组成,下级指标是上级指标的基础。本次共选取确定规范性、可靠性、安全性、全面性、先进性5 个一级指标(在相应的一级指标下分别建立二级指标),根据5 个指标评估情况,得出灌区信息化总体性能结论。

2.1 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标准,系统越规范,资源的重复和共享利用的成本越低。

灌区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组成部分,根据《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灌区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标准:

1)基础标准。基础标准又划分为信息采集、信息网及各类数据库等标准。

2)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指针对水利系统内部各业务应用所需而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逐级传输和交换的标准。

3)业务应用标准。业务应用标准要能实现灵活方便的自定义功能,包括界面、功能、工具等的自定义;操作要简便,管理界面更趋人性化,专业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操作;要能自动检错,能够像Windows操作系统那样,自动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

4)信息发布标准。采用信息发布标准,信息发布能够跨网络、平台、数据库,容易维护与定制,通过统一窗口操作各种不同的后台应用,不受不同终端设备的影响。

2.2 可靠性

可靠性通常采用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表示,是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的系统2 次故障之间的运行时间间隔,系统的MTBF越大,可靠性越高。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以下2 种:

1)优化系统结构。灌区信息化由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几部分组成,严格各组成部分的硬件设备质量和施工水平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措施。

2)采用冗余技术。例如可以采用双电源、有线和无线双传输方式的冗余。

2.3 安全性

灌区信息化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但大量的数据在网络上传输,且这些数据复制简单,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数据被篡改、泄露等。

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包括技术和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身份验证、灾害备份等;管理措施包括严格遵守国家水利系统安全标准和一系列的运行管理、操作规程。

2.4 全面性

灌区管理信息密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及时、准确地将有关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纳入灌区信息化系统,是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指南》,灌区信息包括水位、流量、水量、降水、土壤墒情、水费、用水户等信息。有些信息没有必要采集可以暂不采集,有些信息目前还达不到自动采集的程度,可以辅以必要的手工采集。

2.5 先进性

先进性是指将成熟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系统中的能力。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既不能将尚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应用到系统中去,又要坚持积极引进和应用成熟技术。先进性指标的评估以满足灌区信息的取得、传输及管理水平为依据,受专家经验和知识能力的影响较大。

3 灌区信息化评估案例

某灌区是一个灌溉面积为21.54 万hm2的国家大型灌区,供水范围包括6 个县市区,渠首设计引水流量100 m3/s,灌区自2008 年进行信息化建设,现已建成1 个管理中心,4 个分中心的水情管理系统,实现了总干渠所有测水点水情信息(包括水位、流量、过水量等信息)的自动测报,关键建筑物监视及部分闸门的远程控制,2014 年底经组织专家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估,在5 个一级指标方面得出以下结论:

1)规范性。该灌区的水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水情数据采用Mod Bus协议,数据库按照《全国大型灌区基础数据库建设指南》建设,应用软件采用VC开发,集成了数据报表、视频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系统建设较为规范。

2)可靠性。该系统采用了技术较为成熟的雷达水位计和工业级视频监控设施,并对易损件进行了备用,使得整个系统可靠性较高,无故障运行时间平均在0.3 年以上,且修复简单、快捷。

3)安全性。该系统采取内外网隔离方式,采用了防火墙、省份验证等安全技术,内部运行管理规范,安全性较高。

4)全面性。该系统目前采集的信息包括水位、闸位、流量、过水量和含沙量等信息,流量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查得,水量通过时间包围法求得,降水量通过与水文部门共享信息获得,对于暂时还不能自动采集的含沙量信息采取手动输入的方法,鉴于该灌区无水费计收业务,没有采集水费数据,基本能够满足灌区管理需求,总体来说信息较为全面。

5)先进性。该系统融入了最新的电子地图、云存储、XML技术、基于SOA的规划体系,体现了灌区信息化技术的先进性。

4 结语

对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目前,国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较多,对灌区信息化评估研究较少,本次探讨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构建具有一定通用性的灌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为评估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以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为评估对象,讨论反映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估指标选取原则,初步建立灌区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某灌区信息化建设为例做出评估,可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估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估思路,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田雨,杨明祥,蒋云钟.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1):114-117.

[2]何虹,刘聪,甘郝欣,等.水利信息化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人民珠江,2013(1):68-71.

[3]马莉,孙延明,田志军,等.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企业信息化,2005(3):41-44.

[4]朱汝雄,李观义,莫荣强,等.广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1(6):1-5.

[5]艾萍,方彦舒,吴军斓,等.一种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水利信息化,2012(5):10-12.

信息化评估 篇10

河海大学艾萍教授的水利信息化专著《中国水利信息化评估研究与实践》于2011年11月出版。该书在分析国内外信息化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以2006—2010年度全国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程度为评估研究对象, 进行了15类方法的评估实验与结果分析, 论述了中国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特点, 对全国的水利信息化平均发展程度、各区域的平均发展程度和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发展程度及存在的主要差距进行了简要讨论, 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进水利信息化提供了量化的决策参考。

船舶水下技术状态评估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船舶水下评估模型;系统设计;评估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U6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2

Ship Underwater Technology State Assess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u Chunqiu,Fan Kai

(Navy Representative Office Located in Jiangnan Shipyard(Group) Co.,Ltd,Shanghai200083,China)

Abstract:An state assess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hip under-water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system design of the ship underwater assessment mode.The system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mea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ship.

Keywords:Ship underwater assessment mode;System design;Assess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现代船舶水下技术状态十分复杂,船舶水下技术状态评估系统引进了当今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以科学的评估模型,解决了传统方式的弊病,通过图像识别、综合评估的方式,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了舰船水下部分腐蚀、污底和变形的分布及特征。同时,系统还提供了多种查询、统计、定位功能,为船舶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一、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图象识别、数据维护等功能模块组成,各个功能模块集成在同一个操作界面下,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其技术核心是图像识别、综合评估模型。其软件的主要组成模块如图1所示。

图1软件的主要组成模块

二、系统实现

本软件系统是在VC平台上开发的,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本软件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符合第三范式,能对ODBC提供强大的支持。评估程序对各用户提供权限管理,用户权限分为三级,分别为: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用户admin为系统默认的超级管理员,该用户不可删除。超级管理员可以创建管理员和用户,还可以删除管理员和用户;管理员可以创建用户、删除用户;普通用户只有使用软件的权限,无任何用户管理权限。

程序采用标准Windows界面,在标题栏中显示当前船名,状态栏中显示当前登陆的用户名和用户类型。主窗体左侧使用树状空间显示船舶中需要评估的项目。窗体右侧上半部分显示当前项目的基本数据;窗体右侧下半部分显示评估时的部分信息。程序主菜单的项目有:系统、查看、基础数据、测量数据、模型管理、评估、图示和帮助。各项目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表1程序主菜单功能

项目主要功能

系统用户登陆;增加用户;修改密码;删除用户

查看查看窗体部件;修改界面显示风格

基础数据添加、修改、删除舰艇信息

测量数据添加、修改、删除测量数据

模型管理输入判定矩阵,得到指标层权系数;输入评估层权系数

评估确定评估标准;污底评估;变形评估;腐蚀评估;综合评估

图示原理图显示;三维图显示

帮助关于;帮助

三、系统评估模型

输入待评估的各项目测量数据后,可以开始进行评估,评估之前需要确定层次分析法使用的权系数。输入准则层权系数界面如图2所示。

图2准则层参数设置

准则层包括腐蚀、变形、污底,输入各部分权系数,单击确定即可,程序将自动保存权重系数。确定准则层系数后,需要确定评估层系数,评估层系数使用评估矩阵方式求得,具体公式可参考层次输入法。图3表示腐蚀评估的权重设置界面。

图3 腐蚀评估权重设置界面

确定评估矩阵后,单击计算权重,系统将计算腐蚀评估的评估权重系数。单击确定将保存该设置。变形、污底等设置与之类似。确定各项系数后,可以进行单项评估:腐蚀评估、污底评估和变形评估,得到单项评估结果。系统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腐蚀评估,得到各部分腐蚀评估值,乘以各自权重,得到最终腐蚀评估总值,并给出评估结果。也可以直接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综合评估界面

综合评估显示单项评估结果和综合评估结果,并给出结论。单击详细查询,也可以显示单项评估的具体结果。

四、系统的特点

(一)数据操作的简便性

本系统考虑到数据输入的工作量非常庞大,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系统赋值的方法自动赋值。同时在设计中通过与用户的相互沟通,对很多数据的大量取值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到了很多属性的最大可能取值,将此值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就作为初值赋予该字段。这样用户在增加一个新项目时,系统就将大部分数据的值已经自动取好,简化了用户的工作。

(二)定位和查询的方便性

本系统查询功能的实现,专门设计了三种查询方式。一种是组合查询方式,一种是全文查询方式。这二种查询方式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不仅可按照各种字段进行查询,也可借助各种函数进行较高级的查询,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三)数据维护的全面性

本系统设计了增加记录、删除记录、取消修改记录、拷贝记录、打印记录等维护功能。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浏览窗口,方便了用户的预览。在此浏览窗口,高级用户还可以使用SQL语言实现更高级的查询功能。针对用户的实际情况,在前台实现了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等功能,使得用户不必进入系统后台就可以实现系统的日常维护,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

信息化评估 篇12

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大力建设,信息化已全面渗透到电网企业各个管理领域和各项业务环节,有效促进了公司和电网的科学发展,为公司集约化管理、集团化运作提供了支撑,信息化工作带来的效能、效率和效益逐步显现。为了全面、深入衡量电网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率,精确评估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阶段,有必要开展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提出成效评估体系总体框架,指导电网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详细指标评价体系,定量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信息化的发展投入提供有效指导。

1 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全面完成SG-ERP工程建设,构建了涵盖信息网络、数据(灾备)中心、集成服务、信息展现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了人资、财务、物资、规划、项目、运行、生产、营销、协同办公、综合管理十大业务应用,形成了包括安全防护、标准规范、信息管控、信息运行、技术研究、人才队伍的六大保障体系。与此同时,南方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末也基本建成了一体化、现代化、智能化的企业级信息平台,信息化全面支撑公司网、省、地、县各级业务和管理发展,形成了公司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实现对智能决策分析的支持,固化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发展理念,初步实现绿色电网的接入和管理。

2 信息化成效评估框架

2.1 评估框架制定原则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和支撑内部管理、生产,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于其成效的评价首先应与企业实际的业务范围和信息化建设、管控现状相结合[1],依据实际需求制定适用于企业自身的评估体系,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前瞻性。信息化成效的评价不能仅着眼于信息化基础建设、应用水平的衡量,还应对信息化支撑产业协同与创新、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率提升、企业战略实现的能力等进行评估。

因此对于电网企业信息化成效评估框架的制定应遵循实用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估框架制定原则如图1 所示。

1)适用实用原则。评估框架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电网企业业务范围与特点、管理模式,形成的评估框架要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和电网建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成效,以及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撑情况[2]。

2)融合共享原则。评估框架的设计应充分关注IT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结合、IT运营与企业运营的一致性,并反映公司“十二五”、“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的思想,体现企业架构管控的思想和智能电网的要求,尽量融合、继承、发展现有指标。

3)前瞻创新原则。企业信息化成效评估体系要为企业未来几年的信息化企业建设指明方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始终坚持从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视角来看信息化,评价的着眼点是“企业”而不是“信息化”;同时,评价“企业”时紧密联系“信息化”[2]。

2.2 评估内容分析

总体来说,企业信息化成效评估内容可划分为3 个层次:信息化建设和保障能力;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覆盖深度;信息化对于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产业创新与协同、企业文化等的支撑能力[3]。对于信息化建设和保障能力,主要评估内容应包括基础信息网络设备建设情况、信息化治理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对于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覆盖深度,主要评估内容应包括信息化单项应用水平、业务应用综合集成水平、决策分析支持水平、信息资源整合与协同水平等;对于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产业创新与协同、企业文化等的支撑能力,主要评估内容应包括竞争力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加、产业链协同能力、企业集团管控能力、企业文化营造等。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着重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覆盖深度方面与其他企业不同。电网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电力的发、输、变、配、用、调,细分为人资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规划管理、项目管理、运行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协同办公、综合管理等。对于单项应用水平、综合集成水平、决策分析水平评估指标的设计,应根据电网企业业务涵盖范围和划分维度进行设置,以确保评估框架的完整和实用。

2.3 评估框架制定

目前,针对企业信息化成效评估的方法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信息化企业评估标准、国家工信部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等。信息化企业评估标准在涵盖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又强调了信息化对企业创新发展、竞争力、企业文化营造的支撑作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旨在强调“融合”,整体评估框架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并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划分为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4 个阶段[4]。

在结合信息化企业和两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基础上,根据上一节评估内容分析结果,可将电网企业信息化成效评估框架划分为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信息化应用水平、协同与创新能力、竞争力融合度、经济和社会效益融合度、企业文化融合度6 个方面,即6 个一级指标。其中,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指标主要是评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安全保障、资金投入、管控治理能力等;信息化应用水平指标主要是评估信息化对于单项业务、综合集成、决策分析的支持程度;协同与创新能力指标主要是评估信息化推动企业产品协同创新和发展、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协同的支持程度;竞争力融合度指标主要是评估信息化对于促进客户服务质量、监测分析企业价值链等的支持程度;经济和社会效益融合度指标主要是评估信息化对于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的支持程度;企业文化融合度指标主要是评估信息化对于企业核心价值观贯彻和社会责任履行的支持程度。

1)在一级指标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下,可设置基础信息网络设备建设情况、信息化治理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资金投入保障能力等二级指标,来考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综合现状。

2)在一级指标信息化应用水平下,可设置单项应用水平、综合集成水平、决策支持水平、信息资源整合与协同水平等二级指标。其中,在单项应用水平下可按照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两中心”的业务划分维度,设置多个单项业务应用三级指标;在综合集成水平下可按照计划与生产集成、生产与销售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等设置三级评价指标。

3)在一级指标协同与创新能力下,可设置产品协同创新和发展、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协同等二级指标。其中产品协同创新和发展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生命全周期各阶段的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能力、跨企业协同设计与制造能力、实现产品服务延伸和管控能力等;企业集团管控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统一的信息管控平台建设及其覆盖的子公司情况、集团财务管控的水平和能力、集团战略管控的水平和能力、集团运营管控的水平和能力等;产业链协同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业链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水平、产业链企业之间业务协同和一体化程度等。

4)在一级指标竞争力融合度下,可设置客户服务支持度、价值链支持度和组织柔性支持度等二级指标。其中,客户服务支持度主要针对企业是否借助信息化更好地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价值链支持度主要针对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运行状况监测、分析、督查、展示的支持度以及信息化对整合优化产业价值链的支持度进行评估;组织柔性支持度主要针对企业是否借助信息化更好地提高了组织应对内外部重大变化的能力进行评估。

5)在一级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融合度下,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个二级指标。其中,经济效益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经济效益各项指标当前水平、企业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情况、企业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与国内及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情况;社会效益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企业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当前水平、企业社会效益各项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情况、企业社会效益各项指标与国内及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情况。

6)在一级指标企业文化融合度下,可设置核心价值观贯彻力和社会责任履行力等二级指标。其中,核心价值观贯彻力主要针对企业是否借助信息化更好地贯彻核心价值观进行评价;社会责任履行力主要针对企业是否借助信息化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内容,形成信息化成效评估框架一、二级指标(见表1)。

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表中的一、二级指标制定第三级指标,并针对第三级指标设置详细的采集项,采集项应具体到每个功能点,以确保采集内容全面、准确。

3 基于评估框架的分析方法

针对形成的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框架,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指标权重,以便能够综合、有效的评估电网企业信息化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评估框架的6 个一级指标,按照影响企业发展、支撑企业运营的重要程度来设置权重。其中,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建议权重比例为15%,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议权重比例为25%,协同与创新能力建议权重比例为10%,竞争力融合度建议权重比例为20%,经济和社会效益融合度建议权重比例为20%,企业文化融合度建议权重比例为10%。指标权重分配如图2 所示。

对于企业信息化成效的评估不应只关注最终评出的总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估能够准确定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企业信息化成效的评估,需要关注对各级指标得失分情况,明确各级指标当前得分和总分的差距,深刻分析影响各级指标得失分的因素。针对促进得分的因素进行保持,针对导致失分的因素进行改进和提升。在每次应用成效评估体系框架完成企业信息化成效的评估后,都应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各级指标得失分情况、失分原因分析、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未来提升方向等。

4 评估框架应用成效分析

本评估框架是基于信息化企业评估标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等制定的,涵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开展信息化后评估、信息化企业水平验证等工作。信息化后评估工作主要是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流程,评估信息化应用成效。在这方面可将本框架与信息化后评估工作相结合,验证信息化后评估工作开展的效果,指出后评估工作的不足,提出改进方向。本框架也可作为信息化企业水平示范验证方法推广,为信息化企业验证提供支撑。此外,按照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安排,国家电网系统内每年有多家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等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可利用本框架作为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体系框架,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定位两化融合建设存在的困局和不足,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建设提供有效依据。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体系如图3 所示。

5 结语

本文提出的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框架,涵盖了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升的支撑作用,对于电网及其他企业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结合整体评估框架,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有效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对于制定形成的信息化成效评价体系,需配套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开展成效评估的同时,收集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对评价体系适用性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动态的调整体系内容,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玮.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8.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企业标准(试行版)[S].2013.

[3]郭瑞兵.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EB/OL].[2011-11-09].http://www.cspiii.com/.

上一篇:世界插画下一篇:体育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