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价值的消失

2024-11-09

传统价值的消失(共6篇)

传统价值的消失 篇1

前言

本文概述了马来西亚建筑理论家在协助进行遗产研究时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失去一个巨大的宝库——建筑遗产。

当我们匆忙拥抱那些现代事物及其表现出的便捷性与先进性时,我们有时会忽视、摒弃以往那些对于我们生存的环境是适合与可持续的技术与实践经验。尽管有些旧有的或传统的建筑可能会显得过时,但是有时却是因为我们忘记了那些与传统相伴的伟大智慧。而如今取代传统的那些现代设计与技术依旧没有完全解决现有的生存问题,甚至造成了新的非可持续发展。

在马来西亚和许多东南亚国家,当地居民早已形成了他们自己应对与适应当地地形、生活与气候的建筑形式,并以不扰动周围自然环境的方式将其与现有资源相结合。现代社会诸如建筑、交通、停车、暴雨、洪水、森林砍伐与全球变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意识到,有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反过来向亚洲建筑遗产的价值与智慧学习。一个简单的例子: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建筑总是底层架空设置平台——如今我们认识到这是一种预防洪水、阻止野兽攻击的设计,甚至可以用作如现代建筑中的停车空间。

本文探讨对于现代需求,传统建筑设计与实践的特性与适用性,以及他们如何帮助我们实现今天生活的实用性与可持续性。然而,这不仅是机遇,更是调整与振兴亚洲建筑遗产的一种挑战。有时,最大的障碍在于旧有观念中认为任何老的或当地的就是不好的,此外,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推倒,越来越少的典型建筑能够留存下来以研究与学习其优点。这一切是否太晚?

马来西亚传统建筑——一个即将消失的遗产,一次重新的探索

作为开始,让我们以旅行的方式来理解以下的情形:我们的传统建筑在哪里?是那些木料上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建筑么?我们需要看到那些真实的建筑而非赝品。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游客问过此类问题,包括着手编写遗产与建筑导览手册的作家A.N.Ariffin先生。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如同位于吉隆坡附近Gombak的Pak Ali住宅——栋有着美丽雕刻的木结构房屋,世代居住却于几年前意外被烧毁。他曾经接待了超过一百万期望看到传统建筑样式的游客。

时下在马来西亚的市区中很难再找到原汁原味的传统住宅了,仅存的传统民居仅见于kampung或乡村地区,它们中的很多被现代扩展功能丑陋的修饰,绝大多数使用的镀锌波纹板屋顶使它们看起来更像棚户区。这的确是一种遗憾,马来西亚的传统建筑的确是对于环境更为友好的智能建筑。

在国外与现代思想影响之前,马来西亚半岛及相关的原住居民已经高度发展了他们的传统住区与住宅形式以适应他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马来西亚的居民,住独门独户的住宅是规律的,而很多他们婆罗洲的兄弟姐妹们还住在Rumah Panjang或称为“长屋”的住宅中,其中容纳一系列家庭成员,每一套“公寓”都带一个大的称为“Ruai”的多用途走廊与前面连接。

材料源于环境,无需任何钉子固定

使用可再生的自然材料比如各种各样的木材及竹子,当地通用的结构形式是不需要任何钉子的,相应的,马来人使用预切口与锯槽来适应木建筑构件之间的咬合连接,有效地形成一个“预制房屋”,在Sarawak和Sabah,藤绳被用来固定竹片。事实上,这些都可看作如今流行的工业化建造体系(IBS,Industrialised Building Systems)的前身。

尽管钉子被发明并较低限度的使用在一些非结构构件中(例如填充板),但避免钉子的使用对于建筑结构的灵活性上有极大的好处:不用钉子,一座木结构房屋可以在主人需要迁移时被拆解成一块块的并打包到新的住地。这一做法已由马来西亚遗产基金会(Malaysian Heritage Foundation)的Badan Warisan完成,他将Rumah Penghulu Abu Seman这一建筑完美的从Kedah运送到Kuala Lumpur。

事实上,对于短距离,无钉体系的建筑更具灵活性与运输性,传统风格的住宅甚至可以依靠肩膀通过gotong-royong(社区合作)的方式运到其他地方。为了维修房子,有时需要更换建筑中的某些受损构件,而无钉体系的建筑更容易撤换这些构件。

传统木结构建筑同样将当代建筑所遵循的诸如安全、隐私、遮阳和通风等纳入设计原则中,将其视为建筑最为基本的特征,这些将在下文阐述。

居于空中,尊于土地

对于一座典型的kampung建筑来说,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底层架空,这一做法有诸多好处:防范野兽、躲避洪水、有利通风以及防盗,底层同样可以用于储藏及工作空间。事实上,这种被称为“Panggung”风格的架于平台上的房子是非常具有环保意识的:例如在有效避免老虎、蛇以及蜈蚣、蚂蚁等野生动物的攻击、侵袭的同时,植物例如香草和蔬菜等仍然可以在房屋下部生长,这样最大化的避免与自然相冲突。

人们可以提出以下观点:人们居住在空中,只有架空的立柱接触土地,这显示出马来人对于土地的尊重——对其的扰动越小越好。

空间,形式,功能和比例——一个统一的整体

传统的马来木建筑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母亲提供居所的被称为:Rumah Ibu的主屋,另一部分是被称为Rumah Dapur的厨房部分,这样即使厨房着火也只损坏一部分房屋,主屋能得到保留。

传统马来木建筑的比例也很重要,它提供一座房屋以人的尺度。其实,Rumah Ibu房屋命名的由来是因为支柱之间的间距是由妻子或母亲臂展的宽度所决定的,这在的做法房屋建造时便被确定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女主人的地位与名誉。

还有人提出依附于住宅的走廊(Serambi)可以用于工作与休息并可以提供给游客,它能保证内部主屋(Rumah Ibu)的私密性,内部的空间白天可以做私人的事情,晚上可以铺设床铺用于睡眠。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建筑的空间是多功能复合的,以此节约空间,这不同于现代西式建筑中因功能空间的确定性而浪费空间。

讨厌的热环境,对于屋顶的赞美

很多现代建筑设计及材料的使用抛弃传统的降温措施,为了能调节温度而使用空调,转而导致了全球变暖的恶果。对于通风和散热,传统建筑中的风道与门窗洞口、沿墙透空的天花板以及陶瓦屋顶等都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然而,目前流行的镀锌波纹屋面板,尽管安装方便且价格便宜,却增加了热传递且不能隔绝下雨时的噪声。

所有传统建筑的屋顶都能快速地排走雨水,屋顶的样式逐渐演变为两大类:一种是“Bumbung Panjang”屋顶,指沿建筑长向覆盖,山墙开敞的屋顶;另一种是“Bumbung Lima/Limas”屋顶,指沿垂直方向呈金字塔形的屋顶。这两种类型的屋顶几乎涵盖了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屋顶设计,以及某些特定地区与族群譬如Minangkabau房子的有着典雅与独特向上曲线的屋顶。事实上,每个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建筑都有自身的风格与细节,例如在马六甲,楼梯总是使用彩色瓷砖装饰;在马来西亚的东海岸,很多房屋在屋顶山墙面上都装有与柬埔寨或泰国类似的封口板(Pemilis)。

传统建筑的屋顶一直有出挑较为深远的屋檐,用于遮阳以及应对热带地区大暴雨的排水作用。在许多情况中,这些建筑使用雕刻精美的屋檐装饰木来形成连接屋顶与天空的视觉联系带。有些屋顶的阁楼设置成卧室,使本已升高的结构形成三层高的建筑体量。事实上,古代的马来皇宫已经有五至六层高的建筑却完全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比如在Negeri Sembilan的Seri Menanti宫殿就是如此。

如果不采取维护措施,如此巨大的由天然材料所建造的建筑在完全裸露于环境的条件下并不能很久的保存。这样的建筑遗产在消失,而使用传统做法的新建筑却没有建造出来,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马来西亚传统建筑的现状

饱受现代性所迷惑的马来西亚建筑,甚至根本不去看看地方的传统,这些传统技艺仍然能作为当代生存需求的解决方案。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性,譬如迎合热带气候的屋顶设计以及架空的地面等,仍然能与现代建筑相关联,例如吉隆坡的国家清真寺中所提出4的双向开放的捕风装置,是一次难得的向传统建筑学习的产物。

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75%的家庭生活在基于环境理念的传统住宅建筑中,而如今,拥有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住宅仅剩下几千栋,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样的大幅下降有着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因素,当然,此时既没有任何政府政策反对传统建筑、亦没有政策来保护它们。而主要的负面影响来自于殖民主义唆使下人们将传统与过时、老土划上等号。这样,传统的房子明确的变成了人们拆除与更换的对象。

直到最近,“旧是金”的思想才被推行。地方特色才是旅游业的吸引力,在这次思潮的振兴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尽管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基金开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工作,但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与环境和谐友好,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基由环境意识,传统的形式例如底层架空及瓦屋顶等做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再使用,实现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关于木材的使用问题:有人说我们不能使用木材,这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树木被砍伐,然而即使推动政府补种阔叶林,可惜地方社会已经失去了木建筑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文化。现代的马来人已经忘记了他们的祖先关于可持续木建筑的实践经验。

大多数老一代的马来人保持了一种自我再生的环境文化观:自他们的木结构房屋建成,就有一个习俗,父母都会为每一个出生的孩子种下至少一颗树。最为通常的做法是为孩子种植能够广泛应用的椰子树,这样年轻的一代就能在树木长成材时建立一个家。在有些地区,为女孩子种植椰树,而为男孩子种植硬木树,这样就将绿化环境传递给每一代人。

这样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遗产,这样一种循环式的树木种植传统,继续推行它岂不是更好?

传统价值的消失 篇2

外文化的影响

我国历史悠久,自秦朝开始便与其他国家有所往来。两汉时期和日本及西亚各国有了联系。到了后来,物质上的分享已经满足不了双方的需要,于是,中外文化由此开始了交流。到了现在,中国的大陆上有了西洋楼,外国也有了唐人街。不过,最大的还是节日上的改变,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纷纷进入了中国。每个中国人似乎都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愚人节,不知有多少明星在微博上说自己离异,又有不知多少人的友谊受到了伤害;情人节,超市里的巧克力被疯狂抢购,画满桃心的气球漫天飞舞。平安夜,几乎每个学生用礼盒装着苹果送给老师。圣诞节的那天,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圣诞老人的塑像和圣诞树随处可见,小孩儿的枕边,都摆着一只长长的袜子,下面还压着一张精心装饰的愿望单。这些在西方国家才有的节日,如一阵风从大洋彼岸吹来,久久不肯散去。而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一点点淡忘,就拿过年来说吧,本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现在,满城的灯火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少的人群,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低的欢呼声,掩盖不了一年比一年淡的年味儿,人都去哪了?几乎所有人都呆在了家里,有的在看春晚,有的再聊天,更多的是在电脑手机前“抢红包”,难道中国的春节真的会变成“抢红包节”吗?

华夏文明的去向

不仅如此,我们的华夏文明被抢走了,占领了。不久前,韩国居然口出狂言:“春节、元宵节是我们韩国的节日,中国所谓的传统节日是从韩国传过去的。”这是从文化上的侵略,更是精神上的侵略。每个中国人看到这条消息时都怒气冲冲,谈论着韩国的种种不是,而忘记了自己的“罪行”。当那些守候在电脑手机前的中国人忙着抢红包时,殊不知邻居韩国正年味十足。他们说不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饭后,又到街上散步,放飞孔明灯,马路上,人们敲着锣吹着号……这本是中国过年的景象,如今都已经变成人家的了。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一大波一大波的美国人跑到中国看春晚,过春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一桶水,但盛水的桶有一个洞,水正在一点点流逝。

拯救我们的文化

桶破了,我们就要修补它;水漏了,我们就要重新再挑。中国人应放下手中的手机,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中国人,应放下情人节的巧克力,和家人一起过好每一天;中国人,应该放下枕边的袜子,安安稳稳睡个好觉。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丢弃那些并不重要的外国文化。

这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春节美食 篇3

北京春节传统美食

老北京过春节,商家初一到初五不开门。庙会的摊儿就是过年时最兴盛的买卖家儿,吃穿用度一应俱全,特别是过年时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透着红火。逛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没有哪家生意不红火的。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油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灌肠 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后门桥华安居、福兴居所卖,质量甚精。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只用淀粉点上红糖,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块在铛上用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 北海公园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为此种吃食不太卫生,所以是 个被禁止的品种,现已绝迹。

福建春节传统美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 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等等。此次我们重点讲厦门。

年糕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厦门人把年糕叫做 “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 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泉州民俗:“搓圆仔”,也叫“做糖”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河北春节传统美食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保定: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由此可见驴肉的地位之高。平常看到的大概很多的驴肉火烧都很山寨、有的甚至拿白吉馍和馅饼来代替驴火的尊容。走在河北省的各大城市区县街头经常见到的就是河间驴肉火烧,最正宗的驴肉火烧经过慢火细炖加上师傅们的配料,然后将烧饼一分为二,把驴肉切片和作料夹起来。要吃正宗驴肉火烧,还是亲自来河北保定一趟吧。

唐山: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产于唐山丰润县七树庄,原用捞浆方法生产。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方法。

承德:凉粉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之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凉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驴打滚 承德地区盛产黍米,承德叫黄米,性粘。“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河南春节传统美食

在中原民间,每当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以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特别是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后,各家各户便忙忙碌碌置办年货。孩子们跑前跑后,买鞭炮,吃零食,嘴里吟唱着不知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过年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

nlc202309040446

枣馍 枣馍种类各异,通常有枣花、枣山、枣卷、枣圆等,但最常见的还是枣山和枣花两种。腊月三十这天,年前的准备都已就绪,人们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年馍和其他供品恭恭敬敬摆上供桌。枣山年馍要一直供到农历二月初二。听老人讲,这习俗源于先祖明朝时从遥远的山西洪洞县搬迁到这里,为纪念家人,每年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以此祭奠祖宗,一直流传至今。

灶糖 灶糖、柿饼、烧饼是河南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这天必吃的食品,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柿饼 柿饼是河南人腊月二十三祭灶必吃的食品,由山西流传至河南,味道甜腻可口,营养丰富。

山西春节传统美食

除夕之夜,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无边的遐想和期望,贴窗花、贴春联是年节前最生动活泼、最有文化气息的风俗。很长时期中,大年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初二,山西大多数地区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

头脑 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

面茶 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山西这里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

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 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陕西春节传统美食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

传统价值的消失 篇4

关键词:农村体育,传统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消亡

方山镇位于四川省泸州市西南部, 地处长江北岸, 属远郊型农业镇[1]。全镇面积52.75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21809亩, 下辖12个农业行政村, 116个村民小组, 一个社区, 6个居民小组, 总人口28049人, 其中农业人口27134人, 非农业人口915人, 作物以稻谷为主, 经济作物有蔬菜、蚕桑、水果等, 是泸州市重要的蔬菜、蚕桑生产基地[2]。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 形成了特定的生产劳动关系, 孕育出生产、生活中的体育活动, 但是在近30年里这些体育活动又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 消失的体育活动

1.1 扭扁担

两人分别握住扁担的两端, 同时用力往相反的方向发力, 若一方将扁担翻过面为胜。揪扁担分为双手揪和单手揪两种, 比拼的是比赛者的手部和腕部力量, 多见于劳作间隙, 互找对手。主要参与对象为青、中年男性[1]。

1.2 顶扁担

两人面对面站立, 距离与扁担长短一致, 将扁担一端至于腹部, 当听到比赛口令后, 将对放顶出规定范围的一方为为胜。比拼的是腹部肌肉力量, 多见于农忙劳作间隙。主要参与对象为青、中年男性。

1.3 拔腰

两人面对面站立, 相互弓腰环抱腰后, 听到比赛口令后发力将对方抱起为胜[3]。主要考验队员的协调发力, 多见于农忙劳作间隙。主要参与对象为青年男性。

1.4 顶耙耙等

将劳动中的工具放在单个手指上或者额头上竖起, 通过脚步的调整保证竖立的工具保持, 保持的时间长者为胜。顶的工具有耙耙、扁担、签担、刮耙等, 多见于晾晒粮食间隙。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

1.5 游泳

游泳在农村又叫“洗澡”, 在夏秋季节上午农忙完毕, 就到就近的池塘、水库、小溪或者长江游泳。主要泳姿为抬头自由泳、潜泳和“狗刨”, 主要功能为消暑纳凉和传授技艺。主要参与对象为中年男性、青年男性和少年男性。

1.6 打“青果”

打“青果”的器械由一块类似乒乓球拍的长方形木板和一个“青果”构成。“青果”的名称就来源于器械形状为长约5-10厘米, 两端尖, 是用坚硬的树棍削制而成, 外形酷似水果中的青果, 这也这项活动名称的由来。此项活动一般是多人参加, 比赛队员分为两组, 比赛时先在地上画一圈 (圈大家协商画, 圈越大比赛难度越大, 反之越小) 一名队员站在圈内用板将“青果”开出, 再由另一队队员代表将开出的“青果”扔回圈内, 扔回的“青果”持拍队员可以在圈内用拍挡出;如果“青果”扔回圈内, 持拍队的比赛结束, 换下一队员;如果扔回的“青果”没有入圈或者被持拍队员挡出, 那么持拍队员将有三次机会用拍边缘切击“青果”尖端使其上跳, 每次上跳时队员可以在空中将“青果”向远离圈方向拍击一次的机会。三次机会用完离圈的距离没有达到或超过拍长的五倍, 持拍队员将结束游戏, 超过后此名队员继续开出“青果”比赛, 因此类推。如果“青果”在圈线上时队员必须将手从胯下伸出持拍切击“青果”。无能什么情况下“青果”回到圈就宣告队员结束比赛。一名队员比赛结束, 同队的另一名队员继续比赛, 全队结束则换另一对比赛。积分方式为以板长为尺度, 一板为一分, 五分开始记量, 不足五分将舍弃, 超过五分不足十分按五分计, 在比赛开始前两队将设定分数, 先达到或超过设定分数的队为胜。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7 钻板凳

这里的板凳指的是当地的高板凳, 长约1.5米, 高约0.5米。要求参与队员在双脚放在板凳上的情况下, 身体从板凳下方转过后用嘴叼到放在板凳上的物品或者将脸贴在凳面上。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

1.8 挤油渣

选择一面墙大家分别从两端往中间挤去, 中间的队员想保持自己的位置, 在用力顶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将靠近的人往外挤, 方法有顶、刁、拉、让等。被挤的队员又得从外围一个个的往中间挤。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9 打靶

选择一棵树或者立一标识, 划定间隔距离线, 队员站在线外用镰刀向目标抛去, 离标识近者为胜, 如果两名队员都挨着标识了, 镰刀挂着或定在标识上的为胜, 无法区分就加赛一场。少年男性割草时开展。

1.1 0 蛇抱蛋

在一块空地上, 放上若干石块作为“蛋”, 以“剪刀石头布”的方式确定谁为“蛇”, 其他人则充当抢蛋的角色。“蛇”四肢着地, 保护地上的“蛋”。“蛇”在护蛋的过程中, 身体保持匍匐状, 通过四肢触碰抢蛋的人, 抢蛋人一旦被触碰到就角色互换[3]。主要参与对象为青少年男性。

1.1 1 打仗

队员分为两队, 画好分界线, 队员不得跨过线, 跨线算违规。选择田里软黄泥分成小块作为子弹向对方队员投扔过去。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1 2 陀螺

陀螺的制作, 首先找到木质坚硬粗细合适的木棍, 将一端削尖后再从离尖处5-10厘米处整齐的砍断。陀螺鞭用50厘米长的小棍上栓湿布条或者桑白皮制成。通过鞭子抽打陀螺, 使其旋转不停[4]。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1 3 冲江山

冲江山又叫打江山, 是一人站在高处捍卫地盘, 其他人往上冲并抢夺高地, 在相互争夺中采用的方法有推、摔、挤、抱等。一人抢夺高地后负责防守其他人继续抢夺。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1 4 滚铁环

滚铁环是将小指粗的钢筋焊接成直径为30厘米至50厘米的圆环, 在用相对较细的铁丝制成“U”型水平向前开口, 一端留长垂直上翘成握柄, 握柄长约50厘米左右。玩时手持握柄上端, “U”口对着铁环向前推进, 玩家随着铁环行进。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1 5 踢间

在地上画上长为5米左右, 宽为3米左右的长方形, 再连接两条宽的中点, 将长等分为四份, 在一边的第三间涂上颜色或做上标记做“油锅”, 在同侧的第四间分成如干块, 在分隔好的块上标上分数。在游戏时, 选择一块瓦片或者扁平石块从分数间相连的宽边外开始, 单脚将瓦片等踢到第四间, 可以说一间一间的踢, 可以一下踢多间, 但跳时脚不能触及到线, 如果是瓦片压线, 必须在脚不挨线的情况下从瓦片前端挪到间内继续游戏。在踢到第四间后, 转到旁边一间, 再一次踢到有分的间里, 瓦片压到多少分, 游戏者获得该分数继续比赛;瓦片出界、还不到分数间或者压线都算失败结束本轮比赛, 如果瓦片踢到“油锅”里或者线上, 不仅本轮结束而且以前的积分清零。谁的总分先达到或超过既定分数为胜, 可以是单人比赛, 也可以分组对抗赛。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女性。

1.16扳手劲

扳手劲又叫扳手腕。比赛时, 两位选手自行选择比赛手, 分别坐在桌子或平整的场地两侧, 双方自行调整好比赛手、肘位置, 比赛手两个大拇指紧紧相扣, 在裁判发令后, 谁先把对方的手掰倒碰到桌面为获胜。主要参与对象为青、中年男性。

1.17跳拱

跳拱又叫跳山羊。由猜拳输的一个人当“拱”, 其他人助跑一段后, 撑住“拱”的背或双肩, 双腿分开从“拱”头上越过。拱高度可分为双手撑地、撑踝、撑膝、撑髋、双手抱于胸前微曲腰和站直曲颈共六级拱, 比赛时从一级开始跳, 一高度全体通过后再升下一高, 如果在一高度有人没有跳过算失败, 由失败人员做“拱”从一级开始跳, 如果六级跳完没有人失败, 比赛从新从一级开始, 可升高难度单手撑拱跳或者不用手撑等跳法来分出胜负。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1.18斗鸡

斗鸡又叫顶拐。斗鸡的抱腿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条腿盘膝靠在另一条大腿上, 单手或双手抱着小腿;另一种是大小腿折叠, 单手抓踝关节。可以为分队比赛和单人对抗两种比赛, 用膝盖或压或抬或顶使对方双脚着地为胜[4]。主要参与对象为少年男性。

2 消亡的原因分析

2.1 参与主体分析

在农村消失的体育活动中, 参与项目最多的主体是男性, 从参与的年龄段来分参与主体是青少年男性 (如表) , 这说明在过去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参与主体给性别、年龄有主要关系, 而如今的农村正缺失着这一群体。

2.2 农村人口结构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进城务工的人员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到上世纪90年代末, 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倾注在孩子身上的爱更多的是吃和穿, 无暇顾及或者无法顾及孩子的课余生活的培养和引导。长者和小孩之间出现了文化断层, 使得原本长者教授或熏陶的民俗文化, 以及思想理念快速消失。老人的时间、精力和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都加大他们与孩子的代沟, 在农村中年、青年的缺席, 使得原本在这些人群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扭扁担、顶扁担、拔腰等活动无法开展。这也使得孩子获得传统体育活动资讯逐渐减少, 导致彻底消亡。

2.3 计划生育对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独生之女家庭占多数, 这使得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在一个村子中同龄人较以前大幅减少, 能在一起活动的同龄人就更少了。因为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的看护较以前细微得多, 不准孩子参会有危险的活动, 这就使得很多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的活动都无法开展。如:打青果、冲江山、游泳、打仗等。

2.4 学校教育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家长都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 适龄儿童都入学了, 由于农村居住地较为分散离学校较远, 上学放学需要花一定时间, 再加上学校布置的作业, 小孩就不像以前那样还要去山上割草、放牛等。这无形中减少了他们外出和伙伴交流玩耍的时间和机会, 使得多人才能开展的打靶、冲江山、打仗、爆油渣等活动无法开展。

2.5 现代体育项目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现代体育的普及对农村传统的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较大冲击。学生在学校中经过系统的体育课学习, 一些简单易学的现代体育活动深受儿童喜欢, 在家长的支持下, 悄无声息的就在儿童中开展, 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使得原有的项目:打青果、滚铁环、打靶等活动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成人休闲聚会中原有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已经被现在的棋牌类娱乐方式所替代, 在方山镇流行的棋牌主要有三类:麻将、扑克和大贰, 共有十余种玩法, 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的休闲时间。

2.6 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科技的普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结构关系和劳动方式。现在犁田不用靠牛, 收割不用叫人, 晾粮食不用多长时间。以前收水稻时亲戚、邻里都来帮忙, 多则十多人少则六七人, 而且收割、晾晒都需要好几天, 在收割间隙或中午休闲时大家在一起开展一些活动如:扭扁担、定扁担、顶顶耙耙等, 器材就是身边的劳动工具, 这些时光也是孩子们学习传统技艺和构成美好童年的一部分。科技的普及对人力需求大幅减少, 真正实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发生, 依附于群体劳动中的体育活动也随之消失。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 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变, 生活条件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夏天时人们不再聚在阴凉处消暑纳凉, 而是在家空调房里或者电扇前欣赏电视节目、午休等;冬天天冷时人们通过空调和电烤炉来取暖, 已经告别了天气决定活动方式的时代。休闲方式的变化使得邻里之间的交流娱乐减少, 原来的体育活动就随之消亡, 如:转板凳、蛇抱蛋、爆油渣等。在青少年儿童中, 学习占据了他们多数时间, 而观看电视节目又占据了他们剩余时间的多数时间, 他们几乎不再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 大幅减少了外出游玩嬉戏的时间, 使得整个群体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降低, 原本需要自己动手和劳作中的活动如:陀螺、打青果、滚铁环、打靶等无法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在农村孕育出来的体育活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变迁, 多数传统体育活动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全面系统的保护传统体育活动已经不可能实现, 但是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还能发挥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体育活动有形或无形的价值,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精选部分活动工具和项目进入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并让游人自愿体验;

2.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开办主题农家乐, 再现当年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供消费者体验;

3. 由村委会牵头结合地方节令, 特别是利用好春节, 春节期间村民较为清闲, 外出务工人员相继回家探亲等有利条件, 在村民中组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比赛, 健身娱乐的同时, 建立村民间的友谊和家庭间的情感, 共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

4. 顺应大众健身实施的契机, 把曾经在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中具有健身价值又简单易学的项目、动作, 结合健身操、健身器械等创编出一套或者一系列的适合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的健身操或者器械, 实现全民健身全覆盖。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将农村中不再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纳溪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纳溪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55, 505.

[2]博雅地名网[EB/OL].http://www.tcmap.com.cn.

[3]安斗.昭通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150-161.

传统文化消失的作文 篇5

有多少绝迹的灿烂需要我们去追寻,有多少种文化迫切需要我们关爱,挽留。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追溯这些历史沉淀积累下的传统文化有些鲜为人知的灭绝。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太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先辈们创造的文明就这样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的成立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源自传统的珍惜,但是我华夏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少说也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种,真正能留给后人的有多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逐渐替代了传统工艺,这些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处于频临灭绝的边缘,作为华夏的传人我们该积极响应号召,努力继承祖先文化。

剪花样艺人在旧社会被称为“卖花婆”的剪纸艺人,从事剪纸艺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剪纸艺术倾注了无数心血,为了满足玉环人民的需求,剪出了成千上万的刺绣花样,散遍每个角落,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这就是献给人民的宝贵财富,郭沫若先生赞美民间剪纸“美在人间永不朽”,用这句话来赞美剪花样艺人,我想并不为过吧!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剪纸艺术,相传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和刀刻刺绣化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种,经过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朴实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在漫长的年月里,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创造了大量日臻完美的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剪纸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色彩点染”上。它的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作品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的阳光照射,艳丽夺目,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

传统价值的消失 篇6

互联网没有边界,“电子商务”将被淘汰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互联网公司有边界吗?”似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脸书无处不在。马云也很认同这个观点:“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未来。”

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经济。马云则认为这是一个未来的经济。他解释道:“很多人讲‘互联网在冲击各行各业,‘电子商务打击、摧毁或者冲击了传统商业……在我看来,电子商务没有冲击传统商业,更没有打击传统商业,电子商务只是把握了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思想,知道未来的经济将完全基于互联网。”

正式因为抓住了互联网这一技术,从而创造出了一个适应未来的商业模式,即电子商务。马云强调,真正冲击各行各业、冲击就业、冲击传统思想、传统行业的是“昨天的思想”,是对未来的无知,是对未来的不拥抱。“所以,我不认为这值得担心,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我们对昨天的依赖,世界的变化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未来的三十年将会是人类社会天翻地覆的三十年。”他进一步解释道,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到各行各业,仍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技术革命对人类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很多我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我们昨天做得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我们认为是最佳的就业机会,都会被颠覆和改变。”届时,人类将会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也会诞生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马云呼吁,各国要为未来三十年制定独特的政策。“我在泰国参加ACD领导人会议时,就呼吁各国要为未来的三十年制定独特的政策。其实,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泰国的National plan等,都是每个国家为各自的年轻人,为自己国家的未来在做创新。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创新的竞争,将是年轻人的竞争。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注入创新的基因,注入创新的DNA,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未来。所以我想提醒大家,未来的三十年是每个人的机会,各国政府都必须为未来三十年制定自己创新未来发展的政策,为自己国家的年轻人制定政策。”

过去几十年,各国政府的政策多是为大企业而制定的,如果以后能够真正为小企业制定政策,“那么,我相信世界将会更加美好。”马云说道,未来只要利用技术、数据和创新,人人将会有机会。

以前的大企业,目的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更多的资源。未来的大企业如果想要做得更好,则必须担当社会的责任,必须为无数的人创造基础设施,提供资源。马云解释说:“很多大企业这几年讲得最多的是生态资源,我听见的生态资源是大家希望利用生态资源,把自己的企业做得越来越强大,而我认为未来的大企业必须是做一个生态环境来帮助这个生态体系内的人活得越好。只有生态越好,大企业才能活得越好。所以,大企业要为自己的生态担当责任,真正去地帮助生态里的其它企业活得更好。”

“五新”将颠覆传统行业

马云提到,阿里巴巴虽然是电子商务企业,但其实在阿里巴巴的业务中,只有最传统的一块业务被称之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这个词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会再提‘电子商务”。他认为,未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这五大新发展将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世界,甚至未来的所有人。

新零售。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二十年,将是新零售的天下,即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起来。”马云解 释说,物流公司的本质不仅仅是要比谁更快,其实物流的本质和意义应该是真正消灭库存,让库存管理得更好,让企业库存降到零。传统零售行业如何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如何与现代物流进行合作,如何利用好大数据,都必须打造“新零售”来解决。“原本房地产模式为主的零售行业一定会受到冲击,即使现在还未受到不冲击,将来也一定会。新零售的诞生,将会对纯线下的传统零售行业也会带来冲击。“他断言。

新制造。过去二三十年,制造业讲究规模化、标准化,未来三十年制造业会变革为讲究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如果不从个性化和定制化着手,任何制造行业一定会被摧毁。所以,从零售业之后开始的第二次巨大的技术革命,将是“IoT”革命,即人工智能、智慧机器等。马云比喻说,未来的机器“吃”的不是电,“吃”的是数据。“所以,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所有制造行业的变化,原来B2C的制造模式将会彻底走向C2B模式,将完全是按需定制。”正如目前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改革自己、适应市场,改革自己、适应消费者。马云预计,“IoT”的变革,以及未来新制造的诞生,将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来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制造的行业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力度将远远超过众人的想象。

新金融。新金融的诞生也会加快整个社会的变革。过去的金融业,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支持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二八理论”。即只要支持20%的大企业就能拉动世界80%的经济发展。但是,未来的新金融必须能够支持“八二理论”。即如何通过新金融来支持80%的中小企业、个性化企业、年轻人、消费者。有了互联网技术后,诞生了互联网金融,这是希望能够更加公平、透明、更大力度地支持以前被忽视的80%的小企业。所以,新金融的诞生势必对以往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这个机会也是大家的。”马云希望能够看到未来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诞生,能够创造出真正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能够让全世界产生真正的普惠金融,让每一个需要用钱的人,都能得到钱,“得到足够的钱,而不是很多的钱。” 他断言,新金融的诞生,将会给所有创业者、年轻人、小企业带来无比的福祉,“我相信未来十年内,一定能看到新金融的巨大发展,这也是蚂蚁金服所担当的责任,我希望可以让信用变成财富,希望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新金融的支持,出现真正公平、透明、开放的普惠金融体系。”

新技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原来以PC为主的芯片变为移动芯片,操作系统也随之变为移动操作系统,未来,将诞生层出不穷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新技术,这又会为人类创造无数的想象空间。

新能源。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基于石油和煤,未来的技术发展则将基于新能源——数据。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曾表示,数据是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的能源、资源,“衣服被别人穿过再自己穿,会不值钱;数据恰恰相反,别人用过自己再用会更值钱,循环利用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告诫创业者要把握五个“新”

针对这五个“新”,马云提醒创业者要时刻牢记这五个“新”将会在今后对各行各业发动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此,我们把握则胜,要将此当作改变自己的机遇。政府也一样的,我们希望将来政府在进行招商时,可以把以前传统的‘五通一平变成新的‘五通一平。”他进一步解释说,新的“五通一平”中,“五通”指的是是否通新零售、是否通新制造、是否通新金融、是否通新技术、是否通新能源;“一平”则是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公平创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未来的变革将远超所有人的想象,过去是知识驱动了科技革命,未来的科技革命不再仅仅依靠知识的驱动,还将通过智慧、数据来驱动。

过去一百年,人类依靠高科技的发展,一直“向外看”,看到了月亮,看到了火星,“以前,我们一直在强调找到‘我要什么。但是,未来的三十年,人类通过智慧驱动,要学着‘向内看。只有人类学会向内看,才能明白什么是‘我不要的东西。”

马云告诫所有创业者,只有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必须要坚持的东西。他反复强调,希望大家要把握住未来整个世界的趋势:从知识驱动走向智慧驱动,从原来的规模驱动和标准化驱动,走向灵活和定制为驱动,大学教育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几十年间,人们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了机器”,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人们将会把“机器变成人”。他比喻说:“这正如人类创造了机器,使机器的力量比人大;人类又创造了火车和飞机,是运输的速度和容量比人快;人类又创造了计算机,它也比人类更聪明。过去的机器是人类的工具,未来的机器将是人类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学会和机器进行工作交流。”

所以,马云提出要把握住这一未来,世界的变化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配合这个想象,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造原有的大学教育体系。”马云解释说,原来的大学只传授知识和文化,他认为未来的大学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为,现在以及未来的核心词都将是创新、想象力和变革。“未来,机器比人聪明的时候,请不要沮丧,我们比机器更厉害的是我们对文化的把握,对愿景的思考,以及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上一篇:金融中心功能发挥下一篇:公司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