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调查(共12篇)
教学调查 篇1
截止到2010年, 我国艺术院校以及开设艺术设计学院的院校有1000多所, 其中涉及到广告设计以及广告行业相关内容也有几百所。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模式进行, 即重视技能与艺术设计方法的训练, 广告专业教授课程都以艺术设计相关课程为主, 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针对广告表现层面, 学生对于专业认识模糊、自我管理与规划能力较差。广告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 多学科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方向与培养方式各不相同。艺术设计背景、新闻传播背景以及市场营销背景下课程教授、知识架构、就业方向也有明显差异。面临着高校连年扩招以及广告行业巨变, 对于广告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如何针对学科建设与培养计划的差异,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提供合理的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变得迫在眉睫。
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广告专业大多设立在艺术学院或设计学院中, 专业设计存在其明显的优势, 首先, 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学生创造性思维活跃, 擅长创意表现并能将理念转化为视觉形象。学生动手能力强, 操作层面技能掌握较好。其次, 艺术设计学院多学科交叉, 专业涉及范围较广泛, 专业知识渗透较好。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包括纯艺术、建筑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动画、新媒体、材料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视野较广阔。再次, 在艺术设计背景下团队合作形式多样化, 不出学院学生就可以完成多重形式的团队合作并产出可以直接使用的专业作品, 让学生能够进行锻炼。但是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广告专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例如, 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解较困难, 对于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广告专业注重策划与逻辑推导, 但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学生往往系统分析能力较差, 分析问题较主观, 对资料信息整理与转化能力较弱, 往往不能将信息有效的整合梳理。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广告专业教学多数课程为设计表现课程, 对广告理论、专业方向课程涉入不深, 很多学校存在因人开课或因人不开课的情况, 根据自身师资情况开设课程, 使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 对广告专业了解较为片面。学习的课程较宽泛, 空洞与市场需求脱节或只注重某一方向的讲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建立系统知识体系并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是课程改革与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也是扭转目前广告设计教学局面的切入点。
广告调查 (又称市场调查) 是广告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广告活动的分析、策划以及效果评价关系重大。高校广告教学体系中针对广告活动的调查环节开设了专门的广告调查或称市场调研的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市场动态、消费者信息的能力, 并将资料转化为服务市场的策略。在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研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利用课程教学环节解决广告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广告调查课程由于课其实践性强, 实施范围广泛的特点可以与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广告专业特色结合, 从“广告调查”跨越到“设计调查”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能力, 突显专业特色。
广告调查课程来源于广告行业的市场调研与分析环节, 希望通过调查与分析市场对广告策划、广告活动以及广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获得结论或提供策略。由于课程实践性与时效性较强, 课堂讲述内容往往显得空洞或难以理解。课堂上选择讲解的示范案例往往不是一手资料就显得空洞、不切实际。艺术设计学院中开设的调研课程由于专业限制往往也存在理论指导的欠缺。结合教学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艺术设计背景下广告专业实际情况, 对广告调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 从课程架构、教师与学生三个角度切入并对调查主题、方法、目标等进行调整 (如图一) 。
(1) 结合学科优势突显专业特色、立足于广告服务于设计。市场调查服务广告, 为广告市场、活动提供帮助。在艺术设计学科背景下的广告教学应当将教学与学科优势结合, 在广告调查中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 让调查为设计服务。在调查的选题与研究方向上从艺术设计的专业需求入手, 将市场调研细化为产品设计调研、产品研发调研、受众人群调研。结合设计活动与设计需求进行专题调查, 为设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提供专业调查。。在教学内容上以广告调研为基础, 引入设计调查的概念, 课程上有更多鲜活的案例, 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也更加容易, 并且对学生拓宽技能应用范围加深专业了解意义重大
(2) 抓住学生思维特点, 调查方法为主基础理论为辅。广告调研课程为工具课程, 最终要求学生运用调查方法进行市场和项目分析。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学生往往理论学习能力较欠缺, 以调查流程与调查方法学习为先, 让学生掌握调研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了解调查步骤, 并以定性调研为主掌握重要的定性调研方法, 通过对二手资料、访谈信息的收集整理获得一手的资料与初步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调查过程以专题的形式开展, 让学生在梳理调查流程与方法后制定调查计划控制调研时间。在实施的过程中回忆老师教授的理论, 将理论消化在方法的实践中。
(3) 细化调研目标, 使结果更有针对性。在以往的广告教学中选择的题目往往都是虚拟的课题, 题目大多较宽泛。例如, 全国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都市白领洗发产品调查等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没有针对性调查的结果现实意义不大。将广告调查转换为设计调查时可以将原本较大的课题通过设计步骤或设计需要拆分成更小的题目, 例如, 针对手机的调查仅从产品设计角度就可以划分成多个课题, 让学生从材质、外形、功能等进行调查。这样既可以细化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也更有针对性甚至可以直接指导设计。将原来一个小组进行的广泛、笼统的调研课题分配给一个班级, 将维度划分的更加细致, 调查的结果也更加丰富。
(4) 实地调查获取一手资料, 亲身体验促进团队协作。在调查课程中主要锻炼学生实地调查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定性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中包括实施调研过程中的调查路线、访谈对象、访谈脚本、访谈实施等。这些都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合理分工后完成, 在进行访谈调研后获得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步骤繁琐工作量大学生必须进行细致的分工与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让学生根据调查计划进行实践, 在课堂上汇报调查进度与成果。
(5) 建立一手资料概念, 求真尚智多维度思考。不论是广告调查还是设计调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在课程初期就应当给学生灌输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让学生树立“一手资料”的概念, 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求真尚智”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 鼓励学生在学习方法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严谨求真的态度, 任何结论与数据都要有理有据, 不做无辜的猜测与假象。这样获得的调查结论才能更好的服务广告与设计。对于设计来说这样的精神与要求更加重要, 希望通过前期的调查与分析能够为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让设计不再仅仅是艺术, 而是一项严谨而美丽的科学。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调查过程详细记录, 认真落实到访谈、拍照、录音、记录的各个环节。通过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等使调查更加真实可信。
广告学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与社会、市场发展联系紧密。艺术设计背景下产生的广告专业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艺术设计学院中的广告设计专业可以结合多学科交叉优势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把握全局的意识。将广告专业知识结合艺术设计课题引入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熟悉和容易接触的领域最大限度的掌握和理解知识, 并能够服务于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明确专业优势增加专业学习热情与信心, 使艺术设计背景下的广告专业教学更加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咏梅.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如何促进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职业圈》2007年14期.
[2]魏炬.我国高教广告专业在模式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C].中国广告年鉴, 2004:66-68.
[3]戎青.郑丽勇.广告教育的焦虑_2010广告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
[4]黄合水等.《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第6期.
[5]潘向波、丁凯.《中国大陆院校广告教育的历史走向》《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教学调查 篇2
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参与讨论如何进行校园生物调查,为调查活动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设计方案的能力。学生明白了调查方案及注意事项后,就开始实地调查、记录、交流、收集资料,让学生做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然后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统计,使同学们更好地领会如何去认识和研究生物。
最后,通过两节课的设计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汇报、整理统计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突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也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同时,也试图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第二、调查评价可分两方面。
一是小组内互评,让学生根据调查表的认真态度评分。
二是教师应给调查报告做出评价等级和评语。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调查 篇3
一、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为了了解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选择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三所农村小学进行调研。一方面收集学校课表、艺术课教师教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等一些原始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类型、师资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学习情况、学习成果五个维度共20道题。发放对象是在三所学校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的2个班,共发放问卷512份,收回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3.8%,并对所有调查材料进行严格的整理、效验和统计处理。并且通过走访、电话、网上对话等形式,与三所学校从事学校艺术教育的8名教师进行咨询与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为本文的撰写理清思路并奠定基础。
1.农村小学开设艺术课程类型和课时安排
所调查的这三所学校实行的是传统的艺术课程,主要有写字、音乐、美术分科课程。通过对三所学校现行的课表比较分析,发现其课表大同小异,这三所学校艺术课的开设情况在课表中的显示如下:
从三所学校的课表可以看到一、二年级都开设了音乐、美术和写字,三到六年级只开设了音乐和美术。艺术课的开设课时也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少。
从课表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没有受到重视,随着年级的增长以及“主科”的学习任务增多而被削减。
2.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实际开设情况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对同学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实际开设情况与课表的安排存在不一致:临近学校期中、期末等考试时,语数英科目的教师会占用艺术课程的上课时间;平时艺术课程也会莫名其妙地被安排成自习课。
从访谈和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课时缺乏保障,成为了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学校对艺术课程缺乏重视,没有必要的保障措施。
3.农村小学艺术课程师资队伍
通过和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三所学校艺术课程教师构成分以下三种情况:班主任兼任,或学校领导兼任,或只上一门主课(即语文、数学、英语)的科任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是否能够胜任艺术课程的教学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只是根据课时的需要临时搭配起来的。因此,大部分艺术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师承担,这些艺术课程教师也可能随着自己所教主科的变化而放弃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
这些情况说明了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现任艺术课程教师专业性不强,艺术课程教师安排具有随机性、随意性。
4.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调查中借阅了艺术课程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结合访谈和问卷,发现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专业内容不符,教师教案中的很多内容都没有体现在作业中,这在写字和美术这两门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的《写字》和《美术》作业本只有少数几页有做过的痕迹,大多数用作了草稿纸。音乐课的内容就是教唱几首歌曲,没有乐理课和欣赏课。
以上调查足以反映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贫乏、单调,没有按照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实际的教学,教学内容严重“缩水”,并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5.农村小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表中反映出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兴趣很浓厚,但近半数的学生觉得艺术课好玩,有16%的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程的态度很模糊,这些学生低年级的较多,还有10.3%的学生上艺术课是老师的安排。这反映了农村小学学生学习艺术课程态度不端正,学习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模糊。
6.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发现,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严重缺失。从平时作业来看,只有美术课留有少量的作业,教师对这些作业的评价草率,只是给了一个分数,没有评语,有的甚至没有批改。从考试来看,在课程结束后,艺术课程教师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效果测评,成绩单上的分数是班主任临时打上去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效果评价也没有足够重视。
从整个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几乎是个空白,从学校到艺术课程教师都没有重视艺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也没有评价制度和具体措施。
7.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学设备设施
调查显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设施不容乐观。这三所学校的音乐课教学设备就是几架风琴,还不经常使用。没有书画房,没有舞蹈室,这些简陋的艺术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
二、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现状归纳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无论是对艺术综合课程还是对现在学校所实施的音乐、美术、写字课,农村小学对它们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通过谈话,笔者了解到学校领导以及部分老师通过文件和培训已经了解到义务教育新的艺术课程标准,但并未响应此轮课改的热潮,原因是很多的,其中,艺术综合课程没有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是主要原因。
在他们眼里,由于艺术课程教学没有各级各类的考试约束,也不计入升学成绩,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即使要参加演出比赛,也只是针对个别学生特别指导一下就行了。这样就导致了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管理松散、投入减少、开课随意等情况。由于学校和老师对艺术课程不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的盲目,学习态度模糊。
2.农村小学专业艺术课程教师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
从三所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调查反映出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现任艺术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临时性兼任,对所教的艺术课程只是略懂一二,有的甚至是外行。在农村小学教一门艺术课程其所得的福利远远低于其他老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加之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设备的限制使艺术专业教师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所以,专业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小学担任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艺术课程是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以及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既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链接与综合,又注意保留各学科艺术要素的特点,它需要教师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不仅在某一艺术学科达到专业要求,还要懂得不同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而这样的艺术教师在城镇学校都极为匮乏,更何况在农村小学。
3.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设备设施严重缺乏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设备极为简陋,艺术课程设施仅限于几架风琴。这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艺术教育的投入有关,也与农村小学自身资金不足有关,学校把有限的资金向主科倾斜,导致艺术课程教育教学投入极为不足,教学设备设施严重缺乏。
4,农村小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脱离课程标准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既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也没有达到以前的艺术课程教学标准。一是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不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缩减了,美术课就是对着教材画几幅图,音乐课就是教唱几首流行歌曲,教学内容单一;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欣赏性和教育性。
5.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中没有把艺术课程教学纳入评价范围。上级教育主管单位没有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评价提出要求,学校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转,也不会对艺术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没有评价,也就没有奖惩,艺术课程教师也就缺少了激励,最终造成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三、 加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主管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和艺术课程教师要明确认识农村小学实行艺术综合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大力宣传和学习艺术综合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和精神。
2.加强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专业教师非常缺乏,这是制约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发展的瓶颈。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必须改善师资问题。
(1)积极引进艺术课程专业教师。让农村小学艺术课程专业教师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到机会上的公平,甚至要在工作条件上适当倾斜,以此来吸引优秀的艺术课程专业教师到农村来安心工作。同时,师范院校也要加紧培养能胜任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师,并积极地动员学生到农村小学去支教。
(2)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对新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学习,认识到艺术综合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艺术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等。并通过教师培训、到示范学校学习参观等形式让教师学会如何教这门课,这样才能使艺术综合课程的艺在农村小学真正扎根。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艺术课教研教改活动,以提高艺术课程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3.改善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条件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资金投入的力度,确保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经费的足额到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成立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专项资金,划拔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用于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尽量缩短城乡艺术课程教学条件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状况。
(2)积极呼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从资金上支持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资金不足问题。
(3)农村小学自身也要把一定的办公经费用于艺术课程教学上来,要添置适当的艺术课程教学设备,提高艺术课程教师福利,给予教师适当的物质激励。农村艺术课程教师也可以自制一些教具来弥补艺术课程教学经费的不足。
4.建立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一方面,将农村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到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来,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享受同等的评价效力。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评价结果也要与奖金、晋职、评优挂起钩来,以充分调动艺术课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不定期地对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抽查,保证艺术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好。学校内部要把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常规教学检查中,从而保证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村学校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篇4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 与教师写作知识的多少、深浅等有直接关系。我们借助教师集中培训的机会, 用笔试检测的方式先后对1836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写作知识进行量化评析。我们的试题包括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新课程中有关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结果是:90分—100分的占3%, 80分—89分的占10%, 70分—79分的占17%, 60分—69分的占26%, 50分———59分占24%, 40分—49分占16%, 40分以下占4%。其中, 在56%的合格率中, 小学教师占17%, 中学教师占39%。
2、教师写作水平调查
教师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 教师的写作水平高,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相对高一些。我们先后对1606名培训学员以考试检测的方式进行量化评析。我们所出的考题是:根据自己所教年级, 写一篇“下水”文;根据自己的特长, 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这是极具开放性的试题, 也是完全可以发挥教师写作水平的试题。测试结果如下:
90分—100分的占6%, 80分—89分的占17%, 70分—79分的占15%, 60分—69分的占34%, 50分———59分占21%, 40分—49分占7%, 其中, 在72%的合格率中, 小学教师占28%, 中学教师占44%。
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写作教学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实践性活动, 这种专业性既需要教师的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来体现, 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来支撑。写作知识与写作水平只有通过写作教学的实践, 才能发挥其“教学”作用。我们去学校调研时, 向382名教师提出进入课堂观摩写作教学的请求, 结果有257名教师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理由很简单:不会上。我们观摩了125名教师的写作教学课, 结果是合格率为72%, 优秀率为18%, 其中, 小学教师的合格率占35%, 中学占37%。
4、教案编写状况调查
有专门教案的为9%, 与阅读教学的教案合在一起编写的占73%, 没有教案的占18%。其中, 有教案的82%中, 详细教案的占37%;坚持每次写作教学都有教案的占29%。村级学校的教师大都没有写作教学教案。
5、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 农村学校的写作教学实在不尽人意, 其主要原因是:
1、写作教学无“本”之援
阅读教学尚有“本”可依, 写作教学却无“本”之援。写作与写作教学都是极富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 农村教师却因为缺乏创造能力而对写作教学有束手无策之感。他们渴望写作教学也有专门的教材, 但这种渴望是不现实的, 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生活的必需,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写作也就应该五彩缤纷, 因此很难出版一套适宜于不同区域学生生活实际的写作教材。国家虽然改革了课程的形式, 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同时出现, 以实现课程的互补性和实用性, 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难以编纂质量上乘的校本课程。从现行的教材看, 写作教学缺少应有的系统性, 缺乏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
2、教师专业水平偏低
常言说, 打铁还需本身硬。写作教学不尽人意的关键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低下。从调查结果中看, 农村教师写作知识的储备量偏少, 写作水平偏低, 写作教学的技能缺乏。写作教学课堂上, 很多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 不注重“学生的写”, 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自己不会写, 这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在调查中看到:许多教师分析学生作文时, 或欣赏得津津有味, 或批评得淋漓尽致。然而, 一旦要自己动笔写一篇文章, 却不知所措。一辈子教语文, 而终身不动笔写一篇文章的教师, 大有人在。不会写作的教师, 怎能教得了写作呢?
3、写作教学的管理评价不尽科学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篇5
本调查是为了了解财政学双语教学情况,研究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实施财政学双语教学,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本问卷采取匿名的方式,仅作研究之用,不涉及学生个人及学校相关情况的评价,请您认真阅读每一道题,并给予真实的回答。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1.您的性别是 A.女
B.男 2.您目前的英语水平是
A.通过国家四级
B.通过国家六级 C.达到学校外语教学基本要求
D.其他情况 3.请问您毕业选取职业的倾向是
A.读研进修
B.银行
C.非银行金融行业(证券、保险等)
D.其他
4.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财政学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如果回答“没有必要”,请写出具体原因
如果回答“有必要”则继续回答如下问题: 5.您认为开设财政学双语课的最佳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6.进行本课程双语教学时,您认为授课教师的英语口语使用比例多少合适? A.基本不用英语
B.10%以上
C.50%以上
D.80%以上 7.进行财政学双语教学时,您认为授课教师的课件制作英文所占比例多少合适? A.全中文(专业术语除外)
B.50%以下
C.50%以上
D.全英文 8.通过双语教学您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可选多项] A.提高学习兴趣
B.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C.掌握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国际视野
9.若进行双语授课,您希望授课教材是
A.国外原版教材
B.国外教学参考资料
C.中文教学参考资料
D.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
E.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导读本
10.如果开展双语教学,您希望采取哪种授课方式?
A.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为辅
B.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11.您认为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
A.是
B.否
12.您认为决定本课程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师资
B.教材
C.学生
D.教学方法和手段
E.教学环境和条件
13.您认为双语教学对本课程有提高作用吗?
A.有很大作用
B.有一点作用
C.没有作用 14.您认为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未来专业能力发展有帮助吗? A.有很大作用
B.有一点作用
C.没有作用 15.您会在课外学习本门课程吗?如预习、复习或不懂的地方查资料等。A.从不
B.偶尔
C.经常 16.您觉得学习双语课程最大的困难可能是是
A.听力
B.词汇量
C.口语表达
D.阅读速度
E.时间或精力不够
《撰写调查报告》教学实录 篇6
师:最近以来,我们班同学都在积极地参加一项调查活动。大家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小小专题,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比较广泛地展开各种形式的调查。老师看到大家的投入,真感动!今天我们将会在一起交流、学习怎样把自己所作的调查写成一份报告。先说说,你调查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调查的是同学们喜爱的颜色这个有趣的问题。在调查中,我注意了同学们在不同时间、处理不同事情的时候,心里感受的色彩会有变化,发现了一些好玩的豌篆。
生:我调查同学们都爱吃什么样的零食。
生:我调查同学们喜欢的学科。我是带着自己的一些预想搞调查活动的,结果有不少调查结果跟我原先想的还真差不多。
师:大家的调查内容很丰富,听起来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跟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一致的:希望自己的调查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作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调查对我们的生活要有实际的帮助,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
接下来,请大家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示一下自己调查的过程,包括课前调查中整理的调查问卷、谈话记录等。(小组交流,略)
二、整理我们的调查数据
师:刚才大家的小组交流很充分。我们在调查中对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已经做了实际调查,有问卷调查,有现场采访并且做记录。撰写调查报告前,需要我们很好地整理它们,并且尽量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能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呈现吗?
生:我设计问卷之后,在我们班和年级里其他班级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了79份。之后我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与统计,还算好了百分比。调查显示:有17.9%的男生喜欢理科,只有3.6%的女生喜欢理科。男生中21.4%的不喜欢文科,而女生有21.4%的不喜欢理科,竟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文科!
生:我调查大家喜欢的颜色。我除了进行问卷调查,还结合了现场谈话采访,我也整理出了调查数据。而且在上课前我还特意请教数学李老师,他建议我可以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我试了一下,挺好的。我发现受人批评时,同学们心情呈黑色、灰色的较多。但是,同学们喜欢的颜色大都却选了黑色,因为它纯净、大气、深沉、凝重、酷且富有内涵,他们还喜欢用蓝色形容自己。毕竟,那是蓝天和大海的颜色,为自然界所创造,湛蓝、深蓝更是耐人寻味。
师:两位同学的发言很清楚,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今天上课,老师还特别邀请数学李老师也参加讨论。现在我们可以就如何在调查报告中直接呈现调查数据现场向李老师请教一番。
生:李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您:我调查的是同学们进入毕业班之后课外阅读的现状。在我的问卷中共有九道调查题目,现在我整理出了答题百分比,并且列了这样一张表格(略)。我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或者是扇形统计图表示,这样可以直接些。但是我只会每题画一个条形统计图或者扇形统计图,报告中画九张图,不是会很乱吗?有没有一张图就可以表现出来调查数据的方法呢?
李老师:我想你的问题也是大家都会遇到的。显示自己的调查数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是很直观的,同时呈现出九道问题的方式是有的,大家可以用复式统计图来呈现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张图表里呈现的数据要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这位同学调查的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个问题就属于同类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反映出来(李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即兴画了一个示意图)。还有一个方法,建议大家可以把语言表述和图表呈现的方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同学们整理问卷或者是谈话记录,对一般的结论用语言总结,辅之以图表表现重点数据。不知道我的解答是否令大家满意,谢谢同学们。
生:谢谢李老师,我明白了。
师:谢谢李老师!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提高了!
【引导学生跨学科寻求帮助,不仅为撰写调查报告做了必要的前期准备,而且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撰写我们的调查报告
师:(出示课件)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着手撰写调查报告了。一起了解一下,一篇比较完整的调查报告通常会包括这些项目:调查目的,调查人员,调查范围,调查时间,调查过程,调查结论,调查分析及建议。前四项,我们有的在刚开始就已经明确,比如调查目的,有的一句话就可以表明,二至四项都是。今天我们重点要围绕后三项进行学习,尤其是调查分析与建议,对于一篇调查报告来说是很重要的。先说说调查过程吧,有印象深的事情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吗?
生:我调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调查那天是星期一,第一节课的铃声响了,下课了,原本应该喧闹的班级却格外安静。同学们都在忙着发放自己的问卷,纸片“漫天飞舞”。这儿给一份,那儿拿一份,一个个都忙开了。看着同学们忙碌的样子,我没有像原来一下课就连忙跑去玩,准备先给几个哥们发放问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钱子肖的面前,只见他的桌上已堆了许多同学的问卷,白白的,堆了一堆。看他忙得不可开交,都出汗了,我紧张地轻声问道:“老兄,填一份我的问卷好吗?”我本以为他连抬头回答的时间都没有,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他二话没说,很干脆地从我手中接过问卷,面带微笑地说:“没问题!好朋友嘛!”他的那句话如一个发热的小太阳,我全身都被那暖流充满,毕竟是当了六年的哥们,我被感动了。更让我感叹的是:所有发出去的问卷都圆满完成了,虽然答卷笔的颜色有黑,有蓝,但是字迹却一样的认真,最终,几十份问卷回收一份没少。
【无论是当时课堂交流现场,还是课后坐在电脑前整理孩子们课堂发言,我的内心都非常激动。孩子们在一次纪实性习作练习中,他们感受着友情,他们体验着做调查的甘苦,他们提高着自己的综合素质。】
师:对于调查结论,我们需要在报告中用文字明确表达,要注意客观、准确,建立在调查数据的整理之上,用事实说话,才有力量。谁先说说呢?
生:我调查毕业班同学的文化艺术生活情况。通过调查,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同学学习任务繁重,除了校内、外的各项学习之外,很少有时间去参加文化艺术活动。这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卷,对八项文艺生活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每人每年平均不少于5次活动。其中看电影的占19%,参观博物馆占18%,参加音乐会占13%,参观其他文艺活动占12%,参观美术馆和观看戏剧各占7%。从以上调查统计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参加的各项活动中,看电影和参观博物馆位列第一、二位,而观看戏剧和参观美术馆的次数相对较少。
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调查分析与建议常常对调查对象起着比较重要的启示作用。请大家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对自己调查的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要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别人要有一定的帮助。讨论中,同学们注意倾听,对别人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很重要。
(小组学习,略)
生:从调查来看,我觉得老师要提高课堂质量,也真是太难了!老师上课要求太严了学生就紧张,太松了课堂纪
律又不好,效果也自然不会好。我的建议是:大多数同学反映课堂纪律太紧张了,希望老师可以多笑一笑,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在课堂,我认为老师还可以再多补充点课外知识。这方面我认为林老师做得最到位。本次调查还反映出不少同学多多少少有偏科现象,男生更喜欢理科,女生更喜欢文科。我的建议是:我们要坚信自己是全面发展的,不要过早地认为自己是“文科脑袋”或“理科脑袋”。尽量避免出现偏科现象,不能让某几门课成了“短腿”,其实,每一门课都能学到各种各样丰富的知识。要想学好每一门课,必须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门门课学好,才能全面发展。
师:谢谢你的发言!她的分析与建议怎么样?
生:我觉得黄恬静对同学们的建议提得很好,尤其是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不要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但是对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课更吸引我们,建议还嫌少了。假如是我,我会建议老师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再活泼一些。比如,有时候上课可带我们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啊!春天的时候,朱老师带我们全班去鸡鸣寺路赏樱花,我们就很开心。大家写出来的习作也很生动,许宵虎的文章还在《扬子晚报》发表了呢!
师:你的建议很真诚,谢谢!我想,让自己的课堂更令你们喜欢,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欢迎同学们继续提合理化的建议。
生:我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个同学在遇到挫折时心情都是暗色调的。暗色调是伤心的色调。我认为,一个人受到批评,遭到失败,一定会感到伤心与难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在这里我要从另一角度给大家提出建议,其实我们在这种时候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从别人的指责中,从失败中,你可以从自己身上看到不足,知道了不足,改正自己也就不难了。我觉得同学们应该不怕困难,用自己坚强的心灵与灰暗心情色调对抗,迎来的开朗如一片光明。
【课堂热烈的交流与讨论犹在眼前。充分相信儿童,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从儿童立场出发,教师应该坚守。】
四、结束我们的调查之旅
师:马上我们要结束这次的调查活动了。学习到这里,我对大家写出一篇篇翔实的研究报告充满了信心。等到下次的习作交流,相信我们的收获一样会很丰富。
【这是我的一堂日常习作教学记录。如果说它真正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真正让孩子们和我都受益了,其中的规律很明确,那就是,把儿童的发展永远作为我们的不懈追求。】
《会计英语》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篇7
这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会计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本次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0年5月, 共发放问卷80份, 回收80份, 其中有效答卷80份, 回收率为100%。被调查者为在校会计专业大三的学生。被调查者正在学习《会计英语》, 而且该课程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 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想, 所以, 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能够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有助于我们推进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 影响《会计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找出影响《会计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 以便能够从这些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设计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英语水平等六个选项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各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教学方法、学生英语水平、教材、教学内容、教师英语水平、教学环境和条件。该结果表明,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学方法是影响《会计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主要的因素。
(二) 教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会计英语》应该包括哪些教学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和英语会计软件基本操作的需求分别位于前三位, 为90%、57.5%、51.25%。这符合《会计英语》本身的特点。财务管理是对会计信息的运用, 和会计的联系很紧密, 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财务管理的知识, 是非常有必要的。会计本身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增加英语会计软件基本操作的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环境下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 而且能够将所学的会计英语知识运用于实践,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会计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材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对教材选择倾向的调查结果如下:51.25%的学生选择中英文双语对译教材, 30%的学生选择根据原版英文教材改编, 对专业术语、定义、难点和重点等配以中文注释的教材, 只有18.75%的学生选择原版的英文教材。中英文双语对译教材的学习难度最小, 原版的英文教材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高, 是三种教材中学习难度最大的。大部分学生偏好难度最小的中英文双语对译教材, 这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
(四) 教学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我们结合其他院校和自身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了六种可供《会计英语》采纳的教学方法, 了解这些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 案例教学最受学生欢迎, 为71.25%, 其次是实践教学, 为61.25%, 然后是情景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法, 为47.5%, 提问等启发式教学和任务法分别排在第5和第6, 为25%和22.5%。上述调查结果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五) 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了解学生对《会计英语》学习效果的具体期望, 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想法, 以缩短与学生学习期望的差距,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学完《会计英语》之后, 达到以下几方面的学习效果: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 能够用英语处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会计实务, 能够看懂并能编制英文财务报表, 能够用英语交流 (包括听、说、读、写) 会计知识和信息, 能够阅读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文章, 了解国外的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了解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这体现出学生对会计英语知识应用的强烈需求。这也给了我们启示, 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 而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知识, 教师应在教学中为他们积极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和条件。
三、对《会计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 合理拓展教学内容
《会计英语》课程的特点是集“会计课”与“英语课”于一体, 用英语讲授会计学的知识。传统《会计英语》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基础会计, 即介绍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会计循环、主要会计要素的基本核算以及基本财务报表的编制, 大部分内容均是学生在基础会计中已经学过的。这样的教学内容过于狭窄, 难度较低, 学生会由于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 逐渐产生厌烦感甚至丧失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教学内容难度相平衡时, 教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结合上述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的调查结果,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对只开设《会计英语》而没有开设《财务管理英语》等其他专业英语的院校, 《会计英语》教学内容应以基础会计学为主线, 同时增加涉及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基础知识, 以扩展学生专业英语的知识范围, 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对在《会计英语》之外还开设了《财务管理英语》等其他专业英语的院校, 应加大《会计英语》教学内容的难度, 在基础会计之外, 应以中级财务会计为主;第二, 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背景下, 增加对国内外会计处理差异较大之处的比较, 使学生对国内外会计处理的差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第三, 在教学中介绍英文版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并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 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用英语来处理会计业务的应用能力, 弥补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不足。
(二) 精心选择恰当的教材
英语不仅是《会计英语》主要的教学媒介语言, 同时, 也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该实现专业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双重收获。因此, 《会计英语》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选择, 其难易程度应与学生英语水平相当。从难度来看, 英文原版教材、配以中文注释的教材和中英文双语对译教材依次降低。所以, 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 则适合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 为了避免学生对中文翻译的依赖,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则应选择对专业术语、定义、难点和重点等配以中文注释的教材;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 则应选择英语学习难度最小的中英文双语对译教材, 使学生有耐心和自信将教材通读。但要注意,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 培养英语思维, 后面的两种教材必须保证是从英文原版教材或原版经济类书籍中摘选并编辑, 除对文章的长短删减外, 不得对原文进行改写, 因为改写后就会失去纯正英语的味道。当然, 也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补充一些国内的规定和实务。
(三) 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前面的调查结果显示, 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情景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很受学生欢迎。我们建议,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在《会计英语》教学中, 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还能将英语的听、说、写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提高学生应用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 用于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报表分析和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等内容。比如, 学完财务报表分析之后,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 要求各组从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国外网站上选择一家外国的上市公司, 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撰写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 然后请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总结其观点, 最后再由教师集中讲解和点评。但要注意,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尽量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
实践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所参与实际工作,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能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基本会计实务的能力。会计循环、主要会计要素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的讲授就适合采用实践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比如,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会计英语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和财务报表等直观道具, 组织学生到外企的财务部门参观学习, 在会计实验室进行外企账务处理的模拟实践, 或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 让学生扮演出纳、记账、财务经理等角色, 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流和处理会计专业问题等。这些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篇8
一、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 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永远是语数英占居首位。具体表现在:
1. 学校在科学教师安排方面: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各农村学校仍然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 因为不是主课, 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科的大学科。学校安排教师任课时, 优先安排语数英三大主科, 忽视科学课教师配备。所以, 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 难得一见的科学专职教师, 其年龄一般偏高, 年轻教师少且多为班主任, 只有年纪大或身体有病的老师, 学校安排他当专任科学教师。
2. 在科学教师教学要求方面:
许多乡村学校对科学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不做要求。结果, 多数教师备课应付, 有的教师甚至不备课。科学课堂经常上成科学阅读课。一节课可以上几节课的内容, 而且教学进度快, 教学不讲究教学方法。
3. 在科学课教学时间方面:
因科学课教师兼职多, 多数学校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 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前一个月, 各学校科学课多数停上用来复习语数英。
4. 在教研方面:
各乡村小学语数外教研组经常组织教研活动。如教师业务检查、集体备课、公开课评比等。由于科学课的地位和教师编制, 各校没有设立可以相互交流的科学教研组, 大大限制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5. 在家长方面:
多数家长认为科学课不影响孩子以后的升学, 学不学无所谓。其表现:一是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科学课学习不闻不问。二是家长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学习科学知识, 更没有几个家长有兴趣与孩子共同做科学小实验。
6. 在学生方面:
科学课考试开卷并且没有实验操作方面的考试, 课后也不用做家庭作业, 学生学习没有负担;教师随便占用科学课上语数英。即使上科学课, 课堂纪律也没有上语数英时的正规, 可以谈笑风生。这就造成了科学课在学生心目中不重要的地位。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垫江县的部分农村小学, 科学课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科学课教师科学素质低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科学课,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 良好的学科技能。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垫江县农村小学的部分科学课教师科学素质低, 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科学专业知识方面:
一部分科学教师不是科学专业甚至还不是学理科的教师, 而且部分科学教师的原始学历为初、高中 (或中师) , 本科教师数量很少, 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 很多时候是现学现教、热炒热卖, 对教材把握能力不够。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上仍在使用灌输式的讲述法教学, 不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新媒体的使用。
2. 教师实验技能差。
教师科学知识的匮乏、动手能力的低下和教师培训内容的单一, 都导致教师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和指导能力等较差, 令绝大多数科学教师不敢亲自给学生做演示实验, 也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三、教学设备利用效率低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垫江县在全面“改薄”的背景下, 农村小学都配备了实验室, 且设备齐全, 有多媒体、实物投影和操作台等等;教师每人拥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 教学硬件设施都接近了城市的标准。但因科学教师兼职多, 多数教师在主教的语数英教学中能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却懒于使用多媒体, 使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具和视频等教学资料处于闲置状态。且大部分科学教师实验能力差, 使各学校的实验室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
四、教师培训难以深入
由于兼职教师多数侧重于主教科目的培训, 而忽视小学科学教材的培训。现在组织的各种培训侧重于教材和讲课, 缺少实验技能方面的专项培训。科学课实验较多, 科学教师大都是非科学专业, 而且科学课教师每年人员都调换较多, 流动性大, 有相当多的教师尚未接受过任何培训。多数科学教师只能凭借教参和教案上课, 不能进行知识的拓展。在与教师们的交谈中, 大家都感到实验教学最难, 多数科学教师迫切想得到实验技能方面的培训。市县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学校侧重于年轻教师培训, 中老年教师得不到培训的机会, 他们自身的知识已经老化, 动手能力更差, 更需要通过培训来补充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
摘要: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育则是落实“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 大都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教学, 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忽视与升学关系不大的科学课, 从而导致科学课沦为地位低下的学科。笔者对垫江县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其现状十分堪忧。
我国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状况调查 篇9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山东外语职业学院等66所高职院校的160名武术专业教师和随机抽查的一、二年级大学生1150名。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 查阅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大纲、教材、论文等,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内容, 设计问卷调查表, 并对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问卷发放前, 请国内16名武术教学领域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了内容结构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法, 在回收问卷两周后, 对问卷的信度做了检查, 在原调查的9所高职院校, 再次发放问卷调查, 与第一次发放问卷相比, 一致性达96%, 问卷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3)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任务, 针对一些问题访问了省教育厅、体育局、武术研究院的领导和武术教学领域的专家、教授60余人, 并采用电话、信件、网络等通讯工具进行信息沟通。
结果和分析
1. 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
通过查阅部分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和课时计划, 发现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 只是定位在身体形态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 忽视可利用武术技能进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五个领域的目标来看, 也只是定位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 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运动负荷理论、技能形成理论倍受重视, 而武术的健身原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运用武术获取终身锻炼的能力没有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得以体现, 武术教学和其他项目一样仅仅体现在技术教学层面上, 没有把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2. 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调查表明, 简化套路是我国普及较早的武术套路, 是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首选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 简化太极拳和初级长拳基本上是高职院校学生武术教学的必选内容;调查还发现部分高职院校选择自我编排的动作组合, 这种现象是正常和合理的, 这说明武术教师在武术运动不断发展和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过程中, 尝试校本课程建设;由于武术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硬件设施等因素竞技武术和散打没有得到普遍开展。
调查得知, 51%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防身自卫的内容;45%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而认为今后应加强结合强身运动处方的、身心健康娱乐的和健身原理的分别占38%、36%和30%。而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武术技术技能的学习上,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 要挖掘武术技术的文化内涵, 使学生技术学习过程变成获得武术知识、丰富身体体验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和学习收益的过程。
3. 高职院校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不够全面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8.0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 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以为所谓的学校武术就是少年拳、初级长拳等类似的套路运动。对选择喜欢武术运动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他们学校大多开设带有攻防性质的散打、攻防格斗、防身术等技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有62.40%的大学生认为武术最能吸引自己的价值是攻防作用。
4. 武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是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关键因素
接受调查的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武术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是影响武术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有15%名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教师教学态度、专业水平表示不满,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缺乏专业教师但又开设了武术课的高职院校中。少数教师虽然意识到武术教学的尴尬处境, 却无意于教学改革, 这是本次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最可怕现象。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目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 忽视可利用武术技能进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 目前高职院校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武术课, 学生虽表示喜欢参加武术运动, 但对目前的教学内不满意, 对技击性较强的散打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3) 目前高职院校武术教师队伍中, 武术专业教师比例偏少, 重技术教学而轻理论教学, 未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
2.建议
(1) 认真领会“以人为本”精神, 走有自己特色之路, 科学规划武术教学目标, 从学校实际出发, 根据师资状况和学生实际情况, 创新武术教学模式, 改良武术教学内容, 研究武术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 突出地方特色, 有重点地挖掘和发挥武术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为学生的健康着想,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生理特点改良教学内容和手段, 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和今后的终身体育服务。
(2) 在高职院校成立俱乐部、课外辅导小组等, 构建课外辅导机制, 逐步推行武术“段位制”, 培育高职院校武术文化, 让武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发挥武术育人的功能, 把武术培育为高职院校的优势项目, 使其真正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3) 学校为武术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以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尤其要注重现有非专业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 使之尽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更好地胜任武术教学工作。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 对河南、河北、山东的66所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状况进行了研究, 涉及的主要内容是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队伍状况等, 其基本结论是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在终身体育、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民族文化内涵、教学内容、师生素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武术教学,状况,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杨汉, 胡凯.怎样加快学校武术运动的发展[J].武林, 1998, (4) .
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篇10
二十世纪初, 社会学从西方国家开始传入中国。社会调查作为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学的传入, 也在中国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社会调查是我们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分析社会而主动地、有意识地认识社会的活动。社会调查课程主要向学生阐述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调查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此类课程。
二、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实践
(一)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教学实践
社会调查课程因其实践性较强, 在课程体系上需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设计出合适的课程模块。通过教学设计, 把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 在社会调查的每个重要环节设计实践和练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规律表现为最初遗忘进展得很快, 然后遗忘速度逐渐放慢。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实践,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由实践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二) 教学模块介绍
1. 根据学生特点分组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出现了反对过多班级人数的教育思路, 西方很多国家致力于缩小班级规模, 将控制人数在15至30人左右。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学, 考虑到社会调查课程的特点,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第一步是要给学生分组, 每组5至8人。分组以学生自愿和教师微调为基础进行。首先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便利自发组织在一起;然后考虑到在实践进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调整各组男女比例, 同时保证每组都有2名认真负责的学生, 从而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进行;最后各组选出各组组长。社会调查的教学模块分为选择调查课题、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等任务。每个教学模块都对应的模块作业, 学生通过小组研讨, 体验完整的社会调查过程,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从而更好的激发学习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 根据以上的教学模块, 各个小组在完成每次模块作业的时候, 都要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作业成果。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 小组成员每人至少需要上台一次。在各组代表上台展示以后, 为了能够发现作业中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需要对作业进行提问和评价。
2. 确定各组社会调查课题
一个好的题目意味着社会调查成功了一半。在社会调查的各项工作中, 调查课题的选择是重要的一步。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选题确定之前, 各组的成员首先在学术刊物上查看相应文献, 然后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好一个调查课题, 接着在组内进行讨论, 最终确定各组的调查课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调查题目供学生参考, 这些题目可以是教师准备的, 也可以是从往届学生中的自选课题中积累的。如果有的组选择了往届学生的调查题目, 在最后撰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可以做对比分析。在各组社会调查题目确定后, 教师要根据经验指导各组确定最终题目。
3.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
社会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确定社会调查目的;确定社会调查分析单位;设计初步抽样方案;初步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法;介绍调查人员的分工;社会调查时间安排;经费的使用安排。在以上的内容中, 因为有些内容还没有开始涉及, 比如抽样方案设计, 所以在完成这部分作业的时候, 只是一个初步的调查计划书, 随着调查的进行可能还会存在变动。在这个过程,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概况。
4. 社会调查抽样方案设计
社会调查的方法很多, 有实验研究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在多种调查方法中, 现代社会的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 所以学生的作业考核也是通过问卷调查完成的。教学安排上对于其他调查方法仅是简略介绍, 由小组内自学完成。问卷调查法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抽样方案设计。由于社会调查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更多学生的调查对象是在校学生。对于在校学生的调查可以通过线下调查和在线调查相互结合的方式完成, 线下调查为主, 在线调查为辅, 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由于受到时间、经费、人力物力的局限, 线下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本市进行。学生通过抽样方案设计的作业, 可以对抽样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5. 问卷的设计和资料的收集整理
抽样方案设计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问卷设计。问卷设计要以变量操作化作为开始, 由小组讨论出变量操作化的结果, 为正式的问卷设计做准备。变量操作化确定之后, 需要把变量操作化的指标转化为具体问题, 同时注意问卷设计的重要环节。各组问卷设计完毕以后, 需要各组之间相互交换试测, 帮助发现问卷中的问题, 小组再根据试测结果修改完善问卷。在进行正式线下调查前, 教师在班内组织模拟调查过程, 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问卷发放后, 及时收回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审核问卷, 去掉无效问卷, 对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录入,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过程中, 针对无统计学和统计软件基础的学生, 只需要学生掌握描述统计的方法即可;对于具备这两类知识基础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知识深度。
6. 撰写调查报告
在以上工作完成后, 进入到调查的最后一个环节, 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整个调查流程的总结, 为了能使调查报告顺利进行, 在以上每个教学任务的进行过程中, 教师需要实时监控完成情况, 及时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
(一) 多种教学法的使用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任务的完成依靠学生分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做中学”, 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任务, 学生主动学习, 查阅资料, 整理知识点, 完成小组作业。小组作业完成后, 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评价, 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最后教师进行相应总结。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
2. 模拟教学法的使用
模拟教学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就某个角色进行模拟训练的教学方式。社会调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要穿插课堂上进行的模拟练习。如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的资料的发放和回收工作中, 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调查者、被调查者等不同的角色, 进行实际模拟练习。通过模拟教学法, 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能够预先估计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为进行实际调查打下了基础,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进行社会调查的重要基础。但是理论知识必须结合相应的调查实践来进行。在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等。比如在资料的统计分析环节, 重点介绍统计软件的使用、统计方法的运用和假设检验等。学生通过对社会调查基本模块的了解, 初步达到独立实施小规模社会调查的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结合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开展调查研究, 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建立合理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作为一种测量方法, 在评价知识掌握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考勤为辅。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需要重新建立评价体系, 多角度考核教学效果。基于社会调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结合教学任务, 增加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可分为三部分:第一, 要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第二, 基于小组任务的完成, 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第三, 学生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 增加成员互评的环节, 防止小组成员搭便车。期末考试成绩、考勤、任务完成情况这三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可设定为:40%;10%;50%。
(四) 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在社会调查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中心向学生转移,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单纯的讲授所占比重较少, 涉及到各个教学任务的环节均采取学生分组的形式完成。学生通过网站、博客等多样化得学习方式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由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接受, 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进而充分地发挥了参与式学习的效果, 学生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第四版)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6.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篇11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仍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其成为边缘学科。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无论是从教材选用、教学组织还是教法及教学评价,都难以突破传统的禁锢,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笔者近期对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等院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0份,有效回收率96%。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经过体育学习后,75%的学生并没有较好掌握运动技能,而约90%的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表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功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学校领导体育意识不强 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三年制大专应该开设两年体育课,共计144课时。然而,据调查发现,近50%的高职院校并没有按规定课时设置体育课,而超过40%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程,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尽可能提高就业率,将教学过程中那些不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删减,在此形势下体育课时大幅减少,甚至很多高职院校仅安排一年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在高职院校中处于较低的学科地位,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社会地位不高等情感体验,导致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态度,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协调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和能力。然而,就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而言,学生手中有体育理论教材的院校占85%,而有4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不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与需求。受制于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育教师能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的空间非常小,体育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指令性制约着教学活动,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缺少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匮乏,体育欣赏能力不高等现象,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难以实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诸多要求。
教学模式与方法缺乏创新 据统计数据显示:78.6%的高职院校学生对现行的体育课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爱好,但这并不表明对体育教师教学效果持有同样态度。据调查,约41%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采取“填鸭式”教学,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与实际需求。众多高职院校将体育课理解为传授身体运动知识的过程,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片面强调统一性与规律性,忽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禁锢了学生的头脑,难以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缺乏对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有益补充,对传承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对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94.8%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并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反映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强烈需求。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呈现个人、分散的无序状况,91.6%的高职院校没有制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计划,也未安排专人负责此项活动,各高职院校对此缺乏实质性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未能形成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致使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极不协调。
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受传统体育评价方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考核内容与新课程目标脱节,注重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合作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只注重结果不考虑过程的考核方式,会抹杀受教育者的努力程度,容易挫伤那些基础较差、体能较弱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迫使他们逐渐远离体育,如此一来,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便会落空。
体育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 必要的体育经费投入是高职院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然而,体育经费不足、场馆设施落后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剧增,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文化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原本就极为紧缺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设备更加捉襟见肘,极大地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虽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课程的建设仍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特点,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与针对性的教学原则,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树立先进的体育理念与指导思想 将“终身体育”作为21世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将锻炼身体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结合起来,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实践能力,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强化结合职业特点的运动能力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意志力和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加强有益于职业活动的运动技能储备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终生受益。
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依据《纲要》精神,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创新课程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接受性,从面向健康生活和终身受益的角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可安排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养生及体育欣赏等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改计划的正确性,并不断修正具体方案中的不足之处,真正探索出一套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讲求科学性、灵活性与多样性,摒弃过去那种单一的教法,要融教学、娱乐、游戏、竞技为一体,建立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因材施教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管理 将课外体育活动引入教学计划,实现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满足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需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成立体育俱乐部,采用体育部与学生社团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利于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时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不仅要注重学期结束时技能的测试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等非智力因素,从学生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合作和交往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增设学生喜爱的运动设施,扩大体育活动场所面积,优化场地场馆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开放使用时间和使用权限,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切实提高各项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调查分析 篇12
1 材料来源
1.1 调查对象
我校7个自然班 (二年级) 共290人, 基本构成见表1。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分为三大项。
(1) 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90份, 有效回收290份。调查对象中, 男生占18%、女生占82%。年龄构成:16岁占11%, 17岁占32%, 18岁占29%, 19岁占16%, 20岁及以上占12%。对学生中考时的英语成绩分四档归类:≤30分、31~40分、41~50分、>50分, 分别占21%、29%、24%、26%。认为现在英语成绩较好、一般、不好的分别占17%、29%、54%。
(2)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希望英语达到什么水平、学习英语的难点 (见表2、3) 。
(3) 医学与英语的联系 (见表4) 。
2 对学习英语的认识[1]
2.1 学习英语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 44.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今后的工作和晋升打基础, 21.7%的学生是为应付考试, 30.0%的学生是为适应社会潮流与国际接轨, 3.8%的学生纯粹是爱好。这一数据提醒教育工作者, 对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要有所了解, 以便因势利导。
2.2 英语学习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77.6%的学生把流利对话作为自己理想的英语水平, 45.2%的学生认为语法不好学;35.5%的学生认为熟记单词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最佳效果;71.0%的学生认为语法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这提醒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这几方面的教育。
2.3 英语与医学的联系
30.3%的学生认为英语与医学联系非常大, 61.4%的学生认为有点联系, 8.3%的学生认为没有联系。69.3%的学生认为现有教材应加入医学专业英语内容。在医学英语内容加多少的问题上, 56.2%的学生认为加入50%为宜。笔者认为, 中职卫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县、乡、村三级培养实用型初、中级人才, 重点在实用。英语教学也应落实在实用上, 应将医学专业英语融入现有教材中, 至少应在辅助教材和课外读物上有所体现, 否则学生毕业时连最起码的英语医学术语、检查化验结果、药物说明书、医学仪器的使用等都看不懂。
医学领域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奠定了英语和医学的相互支撑, 紧密相连。如何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编写医学英语教材,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限度掌握专业英语知识是中等卫校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中职卫校英语教材中医学内容加多少、加什么内容, 笔者认为, 应以实用为主。如口语部分与病人的交流、问诊, 课文中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病历书写, 翻译中的药物说明书和仪器使用等的学习。使学生既温习了医学专业知识, 又提高了英语水平, 更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 改编中职英语教材势在必行。
3 小结
调查显示, 中职卫校74.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88.6%的学生认为英语不好学。如果将英语设为选修课, 74.1%的学生不会选修。这种兴趣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说明当前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习动机不明确, 缺乏吃苦好学的精神。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 应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2]。
教材编写者应结合中职卫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改编教材, 与时俱进[3]。
参考文献
[1]高倩, 彭玮, 等.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3) :119~120.
[2]刘榕华.如何培养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热情[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4 (1) :76~78.
【教学调查】推荐阅读:
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08-27
双语教学调查与分析07-15
小学语文教学调查08-11
课堂教学调查问卷08-26
课程教学的市场调查05-29
太极拳教学现状调查06-06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07-23
大学教学理念问卷调查06-27
学校课堂教学调查问卷08-13
教师词汇教学策略调查问卷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