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位(共12篇)
基础地位 篇1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基础上, 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农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而提出一系列科学论断,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马克思在他的伟大著作《资本论》中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些论述说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通过农业的基础作用体现出来。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 并且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 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 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类生存发展首先需要的生活资料就是食物和衣物, 而食物和衣物生活资料的来源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农业。如维持人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生活物资, 粮、油、糖、茶、果、药、棉、麻、烟、肉、蛋、奶、皮毛等只能来源于农业, 虽然化纤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取代棉、毛等天然纤维。可以说, 没有农业提供这些基本生活物资, 人类就不能生存与发展, 社会再生产也不可能进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重要条件”。并且, 农业的生产不是一次性就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只要人类存在, 这样的生产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下去。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 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
二、农业是其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是以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为前提的, 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决定了农业能为国民经济所提供的剩余劳动和剩余农产品的程度。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是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前提。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 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就越多, 获得这种积累其它产业才能得到发展。可以说, 农业的发展水平、速度和规模, 决定着国民经济基它产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正如马克斯指出的:“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笔者选取了1978--2008年度GDP、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数据的平稳性, 然后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方差分解来测算农业对GDP及农业对工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度。方差分解图其中横轴表示滞后年度期间, 纵轴表示农业对相应产业的贡献率。从方差分解图可得到如下结论:1.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在第一年内是一个从高到低的过程, 从第二年到第八年间快速升高, 然后逐渐趋于平稳。2.农业对工业的贡献在期初是一个较低的水平, 然后逐渐上升直到保持一个较为平稳的过程。3.农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在前三年内是一个从高到低的过程, 然后逐渐升高直到趋于平稳。
总体看来, 农业对GDP、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内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但从长期来看, 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吻合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结论。 (见图1)
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首先, 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目前我国工业中, 由农业提供的原料约占全部工业原材料的40%, 约占轻工业原材料的70%。如重工业中橡胶工业的原材料来自于橡树的种植与采割;轻工业中的食品、纺织、皮革、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材料也分别来自于粮食、天然纤维、牲畜、烟叶等农产品。离开了农产品原材料的供应, 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其次, 农业是其它产业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劳动力需求的一部分由城市人口补充, 但主要的来源还是农业人口。随着农业的发展, 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 这些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虽然目前我国有劳动力过剩的趋势,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是我国工业及其他产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第三, 农业还为我国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积累。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工业部门比重很小, 依靠工业部门自身的资金积累来发展工业是不现实的。这样, 庞大的农业生产部门就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剪刀差具有从农业向其他产业转移资金的功能。在我国建国以后很长的时间, 为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新中国领导人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发展重工业需要较高的资本积累, 而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资本来源渠道很少, 我国政府制定了剪刀差政策对农业剩余进行抽取, 使我国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工业化水平。但是, 农业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据陈锡文测算, 从1953年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到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期间, 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8000亿元, 即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无偿从农民手里拿走了6000-8000亿元资金。同时,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还是我国发展出口贸易获取外汇的重要物资, 其出口额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解放初的一段时期内,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80%以上, 在1950-1989年,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总额达1937亿美元, 占总额的51.23%。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从1978年的61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985.5亿美元。目前,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可见, 发展农业对增加出口创汇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农产品稳定供给是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要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 首先就要稳定农业。回顾我国近几十年发展的历程, 可以看出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有效供给, 是实现并保证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重要基础。
本文对1979年至2008年30年的粮食产量、粮价指数、物价指数进行了对比 (见图2、图3) 。可以看出, 粮食的供给对物价的波动有重要的影响。一是粮食产量的波动与物价的波动和粮价的波动呈密切的关系;二是物价与粮价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说明粮价变动会诱发物价的变动;三是粮价的振幅大于物价的振幅, 说明物价波动的幅度主要受粮价波动幅度的影响;四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变化, 以粮食为原料的农副产品消耗的增多, 粮价波动对物价波动的推动, 从原来的一次推动变成了多次推动, 粮价波动的影响受多次推动而增大。
农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必须的生活资料, 农产品的供给、尤其是粮食的供给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起重要的保障作用。2010年我国面临通胀的压力, 但是, 正是因为我国农业稳定, 粮食连续6年丰收,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 “粮价稳、百价稳”, 粮食的丰收和粮价的稳定为今年通胀的抑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陈锡文在谈到2010年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时也强调“特别是在控制通胀预期方面,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 保持市场供给的稳定和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这对于全局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8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29.
[3]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15.
[5]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885.
[6]毕泗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95.
[7]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8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0.1-4.
[9]中国网.国新办就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等举行发布会[DB/OL].2010.2.1, http://news.qq.com/a/20100201/001454.htm.
基础地位 篇2
汉南区人民政府
汉南区现有中小学35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0所,小学23所;学生16327人,其中高中2480人,初中6883人,小学6964人;中小学教师1383人,其中公办教师1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010人),场办教师206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区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迈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成绩得到社会的一致肯定。2003年4月,我区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一、强化目标管理,巩固“两基”成果
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单位突出工作中心,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职能,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更好地落实工作目标,区教育局成立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将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纳入目标管理,注重平时对目标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分析和对重点工作的督办。局领导亲自带领各分管科室到基层学校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工作,顺利完成了目标工作任务。
近几年,我区“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区义务阶段普及程度“四率十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零(市定目标为1%),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1.75%(市定目标为3%),全区初中、小学辍学率在新城区中一直最低,防辍控流的作法和经验得到市教育局充分肯定。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汉南一中向规范化单设高中发展,在通过市级示范学校验收后,积极创造条件向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目标迈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汉南二中向综合性学校发展,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潜力,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5.48%。2003年中、高考成绩斐然:中考高分段人数明显高于往年,比例高于其它新城区;高考高分段比例和上省线万人比均高于其它新城区,上线率达到99.13%的新高,汉南一中从进口看出口的保优率在全市名列第二,理科最高分624分,被清华录取,文科最高分578分,被北师大录取。
二、加大改革力度,实现管理创新
在强化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区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开创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建立和完善“五项机制、三个专户”,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区直、街、镇学校教师工资全部实行银行个人帐户代发;场办教师工资按1997年标准由教育局每月发放,解决了场办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二是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在今年五月进行的汉南一中推荐生、“宏志生”招录工作中,区教育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增强“两生”招录工作的透明度,客观公正地评定出120名推荐生和4名“宏志生”,为考生和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三是创新教育人事制度。本着“稳定为主,适当调整”的原则,2003年对全区所有公办学校的校级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民主测评、考核,调整、轮岗校级干部15人,对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激活了干部队伍;教育局、编办、财政局通力合作,按规定核定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积极推进教师全员合同聘任制,职称评定实行评聘分开,特别是已将教师综合考核结果与教师聘用挂钩;采取“合理调配,内部消化”的方法,通过招考的形式,选拔优秀小学教师充实初中,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以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差别;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鼓励城关地区教师到农村任教,实行师范院校毕业生下基层的分配政策,落实教师职评与基层工作经历挂钩的考评办法,打通了城乡之间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四是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去年8月份,在区财政局、区人事局的支持下,组建了汉南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将教育局所属单位、学校(场办学校除外)的财务一次性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管理。学校财务核算帐簿全部移交核算中心,学校只设报帐员,一切收支全部交核算中心记帐,强化了财务监督管理,减少了非教学性开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形象
发展教育,稳定、优化学校干部教师队伍是关键。区教育局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区特点,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广大干部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是采取自学、短期培训、专家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对干部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使广大干部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为人师表。今年上半年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市、区《行政许可法》培训达2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二是开展“扬师德、铸师魂、讲奉献”教育活动,去年11月10日,市师德师风报告团(汉南专场)应邀在纱帽中学召开报告会,近300名干部、教师聆听了报告会,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三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培训,大张旗鼓地开展新课程培训和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们不断更新观念,提升素质,以缓解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全区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6.1%,专科占47.5%,中专及以下占16.4%。四是组织开展“双创劳动竞赛”、“新型教职工素质工程”、“教师五项基本技能竞赛”、“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评比”等一系列岗位练兵活动,让教师们在参与中锻炼,在研究中提高,在展示中成熟。在去年全市教师五项基本技能竞赛中,我区6人参赛5人获奖,获奖率超出全市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其中,汉南一中教师熊艳以全市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在市第二届教职工运动会上,汉南区代表队喜获团体总分第七名(全市共18个代表队参赛),充分展示了汉南教师的风采。
2003年,教育局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为重点,全面塑造教育教师新形象。从6月初开始,区教育局启动全区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聘请行风监督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校”活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整改措施,以诚恳的态度取信于民,以务实的作风让利于民,进一步树立新风尚,创建新环境,塑造新形象。
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水平
新时期应把竞争政策提到基础地位 篇3
●政府既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国有实体企业与国有金融企业保持着关联关系,再加上政府与国企关系的改革不到位,这就使产业政策不太可能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有自己独立特点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政府以行政力量干预产业的各种政策措施的一种综合。在我国经济发展追赶的早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得有失,得大于失;经济发展追赶的中后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失有得,失大于得。
●应对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系统地反思,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进产业政策改革。
最近一段时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与张维迎两位国内经济学界重量级经济学家多次就中国的产业政策展开了隔空对话,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而这一轮学术争论的高潮就是双方11月9日在北大的面对面辩论。现在看来,林张之争仍然没有平息的迹象,而他们激起的话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不同时期产业政策的效应也不同
最近关于产业政策的大讨论,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澄清理论概念,更重要的是促进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我国的产业政策是在三个条件下引进和推行的,回顾中国产业政策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中国特点的产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的70%仍受国家计划控制,工业经济的70%为国有经济,民营经济还处于边缘地位。财政、税收、金融等市场化改革尚未启动,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一种形式,与计划经济思维和管理方式能较好地对接。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都有待发育的情况下,实施产业政策基本不会触动政府主导生产要素配置的權利,不会动摇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地位。因此,国家计划管理退出并由产业政策来接手,就成为政府推进改革的一种可行的选择。产业政策引进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被政府所接受,成为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进入90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服务业和基本生活用品等产业的发展,和国土资源规划、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相关,政府有一定的信息优势。以产业政策为抓手,政府可以有所作为。
那时经济领域的主要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企业投资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投资。政府既是所有者又承担着管理的责任,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政府和企业都认为较之刚性极强的计划管理是一种进步,很容易接受。
在这三个条件下,政府很快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为我所用地接受了产业政策。所谓“为我所用”是指按照中国当时的需要,对企业的计划管理较快地过度到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行政审批。相比之下,政府减弱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增强了企业活力,与当时的抓大放小、减人增效、政策性破产等配合,产业结构较快地得到了改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主导、依托国企、产业政策、大规模投资”的组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国以较快的时间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在计划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追赶的前期,产业政策的正面效应应当肯定。
我国产业政策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产业政策分为横向产业政策与纵向产业政策。
横向产业政策是指为保障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普适性政策,如完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研发费加计扣除、知识产权保护、股票市场的开启、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展等,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产生了好的效果。
纵向产业政策指针对选定产业实施促进的政策,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有好的效果。例如正在实施的重大专项,基本上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比如载人航天、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装备、基础软件等等。
二是带有后发追赶的性质,政府有一定的信息判断力。
三是从长远看有可能形成或裂变出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产业。
四是投资规模很大,短期不能产生平均利润率,市场投资者近期没有投资意愿。
政府选择这类重大项目以较大政策力度支持其发展,既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基础,又对市场竞争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是实施纵向产业政策较好的实例。
其次,具有中国特点的“干预型产业政策”。
中国的产业政策继承了不少计划经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干预型产业政策”,较大程度上保障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权。进入新世纪,市场化程度已经有较大提高,追赶期逐渐过去,非公经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干预型产业政策”基本没有改变。生产要素错配的问题日益严重。这类产业政策有两个政策工具,一个是以市场准入、投资项目和生产资质等为对象的限制审批。审批范围几乎涵盖所有重要产业,审批坚持“有保有压”、“扶优扶强”的原则,也就是“保大压小”,“保国有压民营”。审批内容深入到技术经济环节,如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技术路线、产品开发、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等。审批非常繁复,而且刚性很强。未获准者无法获得生产条件,也不能进入市场。这种做法干预了企业经济技术上的自主权。
另一个工具是政府对认定的新兴产业、战略产业促其发展,其中很多是在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由政府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设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目标,调动财政、税收、金融的力量予以支持。在实施过程中,绕过了竞争的筛选,由政府认定“依托企业”和某类产品的“产业聚集地”。与此同时,以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投资,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由,把大量新进入者挡在门外。
这种做法尽管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正面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被政府替代,投资的盲目性和被误导的风险上升。由于新进入者被拒,拖延了试错的过程;由于竞争不足,弱化了企业创新力;由于吃偏饭,扭曲了生产成本;由于补贴过度,使企业产生了惰性和依赖;由于审批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了腐败。
第三,产业政策受到体制的局限,承担了一些特殊功能。
政府既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国有实体企业与国有金融企业保持着关联关系,再加上政府与国企关系的改革不到位,这就使产业政策不太可能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在实施产业政策中,不能保持“市场中立”。
产业政策隐性或显性地都有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功能。一些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视正是以产业政策的名义出现和持续的。例如2006年,政府部门明确宣示国有企业要在7个产业保持绝对控制,9个产业保持控制地位。再如,进入21世纪,国务院先后发布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36条,也未能破除玻璃门和旋转门。这些政策措施排斥了竞争,维护了旧的体制,造成了结构性的低效率。
第四,一些地方把产业政策作为推进本地发展和地方保护的工具。
一方面以廉价土地、超规定减免税收等措施,支持特定的企业。比如前几年,一些地方紛纷以大力度扶持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很快造成产能过剩。有的地方以本地有庞大加工业为由,在产能已经超常规过剩的情况下,以优惠政策鼎力支持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实施“以投资换市场”的政策,逼迫企业重复投资。例如一些城市要求进入本地的出租车、电动大巴、地铁车辆,需要在本地建厂。还有通过市场壁垒来扶持本地企业,例如一些地方根据本地企业产品,量身订制本地的新能源汽车目录,将本地不能生产的车型拒之于门外。再有以种种方式阻止本地企业被外地企业并购,阻止本地企业向外地投资。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发生纠纷,往往得不到公平裁决。如此等等,市场被分割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由此可见,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有自己独立特点的,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政府以行政力量干预产业的各种政策措施的一种综合。
产业政策已成为阻碍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障碍
中国产业政策执行了20多年,总体上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追赶的早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得有失,得大于失;经济发展追赶的中后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失有得,失大于得。“有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政性垄断未能减退,市场壁垒依然严重存在;第二,所有制歧视未能消除,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在被固化;第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市场选择和投资决策的权力仍未到位;第四,地区市场分割依然存在,没有减退的迹象。
影响产业发展有两大政策,一个是产业政策,一个是竞争政策。在中国,产业政策的地位之高几乎是各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已经成为阻碍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障碍。进入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此消彼长,把竞争政策提到基础地位,产业政策不能削弱竞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商事制度改革,制定限制投资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最近提出的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都是矫正现行产业政策弊端的重要步骤。
为此,应对既有的产业政策进行系统地反思,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推进产业政策改革。例如政府不再把产业政策作为保增长、主导生产要素配置的工具。前置性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督,政府对不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活动不加干预;创造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保障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创造好的市场环境,消除行政垄断、所有歧视性和区域市场壁垒,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使所有市场活动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垂直性产业政策应限定在中央政府市场失灵的领域和非歧视性,使其不产生限制竞争的结果。
基础地位 篇4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具有五千年农业发展的历史, 曾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过杰出贡献。中国的重农思想在西周前就已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重农思想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以农为本、一切仰仗于农业的思想意识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政权奉行不替的经济指导思想。农业兴, 基础牢;农村稳, 天下安。毛泽东早年就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认为“言王政之要, 莫先于田里树畜”, 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始终重视农业, 将农业放在首要地位, 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思想。
农业是富民强国之本。“五谷者, 万民之命, 国之重宝”。“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的至理名言, 也正是教导人们要重视农业。解决人的吃饭问题,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北宋范仲淹认为“圣人之德惟在善政, 善政之要, 惟在养民。养民之政, 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 衣食足……则寇盗自息, 祸乱不兴”。只有发展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 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才是养民之政, 富民强国之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来抓。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 抓紧抓好。农业丰收, 吃穿不愁, 天下太平, 而农伤则国贫。解决农业发展问题, 扩大农村内需, 就必须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政策是有史以来最多的, 惠民措施的实施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自古种地纳粮缴税, 天经地义, 现在不但取消了农业税, 还给农民发放各种补贴, 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自然会守住土地, 安心发展农业生产。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尽财力可能, 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实际和农民补贴发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甘肃省积极出台了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政策, 采用“一册明、一折统”的办法, 把对农民的各种补贴通过“一站式”服务方式直接发到农民手中, 就是一项贯彻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创新体制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农村和谐,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采取因地适宜的引导政策, 不能搞“一刀切”。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从政策、体制、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
解决“农民”问题, 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 积极引导和规范消费秩序, 刺激农村消费。要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养老等相关方面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繁荣农村文化,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 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础地位 篇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内含着一个深刻而重要的 思想和前提,即确认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构成 部分,这意味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不只是指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还包 括着不占统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的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对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也就确认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 经济基础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彻底否定了将经济基础界定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 统观点。实践和理论都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对经济基础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刻反思,正视对 其提出的挑战,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 基础地位。
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抹煞不同社会质的区别
何为经济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譬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照此推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反而是其对 立物和异己力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就难免不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 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却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经济基础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等同关系, 在一般意义上两者之间只是一种包含关系,前者包括着后者,但不能将前者归结为后者 ,当然,这并不否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中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在传统的观 点看来,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决定各社会形态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其经济基础 的性质决定的,而经济基础的性质则又是由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 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我们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所决定,这是正确的。但却不能因此就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传 统观点之所以拒绝承认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是认为,上层建筑的性 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若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纳入经济基础范畴 ,那就会影响、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从而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我们认为,这种担心 或推论是没有根据的。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这并不会 影响、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基本关系或原则。 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的性质的确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但就决定上层建 筑的性质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独立地对上层建筑性质起决定 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独立决定,那么一个社会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这 样上层建筑的性质将如何确定?应当看到,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直接决定的是经济 基础的性质,进而才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当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 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时,这实际上是在表明,这一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 是以相对于同时并存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而确定的,它是以经济基础或者说是以 同时并存的各种生产关系“代表”的身份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否则,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也就不能以“统治地位”的身份出现。在这里,“统治地位”正体现在它对经济 基础性质的“统治”上。我们说,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从而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这并非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基础,而是因为它在经济基础 中不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样 一种内在联系决不意味着经济基础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能否占 统治地位,这是在同时并存的不同形式生产关系之间,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较而体现 出来的,这种比较不是在经济基础之外,而是在经济基础内部或本身不同组成部分之间 进行的比较。所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只能理解为,一种生产关系当 它一经产生作为生产关系而存在时,它同时相对于上层建筑也就作为其经济基础的构成 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确立自身经济基础地位之后的另一个问题 。就经济基础意义上,硬要给生产关系加以“占统治地位”的限定,这岂不是画蛇添足 !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和能够决定经济基
在西部大开发中筑牢林业基础地位 篇6
大工程带动大治理构筑西部生态屏障
《经济》:近十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亮点。这些重点工程在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和成效怎样?
贾治邦:改善西部地区生态脆弱状况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00年以来,为加快构建西部绿色生态屏障,我国先后在西部地区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大发展,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累计完成营造林3065万公顷,占全国同期的56.6%,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32%提高到17.05%,森林蓄积量增加近13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的增加,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改善了区域生态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近十年来,在西部地区实施的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挥了明显作用。退耕还林(草)工程安排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任务1579万公顷。通过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地区大面积实施退耕地造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黄土高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平方公里,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3亿多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西部地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新疆、内蒙古等荒漠化地区,严格管护了6380万公顷天然林资源,并营造了1000多万公顷公益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在西部工程省区营造林353万公顷,有效保护了2000万公顷农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造林种草等措施综合治理,有效解决土地沙化问题。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我国又启动了涵盖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区、市)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我国通过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林业部门在西部地区新建自然保护区395处,面积3972万公顷;实施了55个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立起22处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保护湿地面积659万公顷。
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产生活齐头并进
《经济》:在扶持西部地区林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林业部门开展了哪些针对性工作?
贾治邦: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西部地区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积极发展特色林业生态产业,逐步形成了用材林培育、特色经济林、花卉、木竹资源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林业产业。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940.2亿元,比1999年增加了2.6倍,农民依托林业产业的收入不断增加。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0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4.5亿元,农牧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1900元。
在西部地区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营林致富的积极性。西部地区12个省(区)已确权林地面积6.6亿亩,发证面积4.7亿亩。云南省、重庆市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其他10省(区)正在推进。
为促进西部地区林兴民富,2000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央投资2172.2亿元,占同期全国投资的57.1%。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扶持西部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对发展用材林、经济林、中药材、花卉等产业,实施林业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启动了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已安排西部地区国有林场改造试点3.02万户,落实中央投资4.53亿元。
积极开展林业援藏援疆及扶贫开发工作。国家林业局分别与西部的贵州、广西、新疆、西藏4省区建立林业省级联系点工作制度;与重庆、宁夏、青海、云南、广西签署了林业合作备忘录,采取对口支援、干部挂职、科技下乡、博士团援助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西部地区林业扶持。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水平
《经济》:今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贾治邦:林业生态建设是西部开发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长期的基本建设,林业生态产出是不断增值的社会最短缺、最优势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群众增收、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要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线,以重点生态工程为载体,以重大政策为推手,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升西部地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我国现有的宜林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既是造林绿化的“硬骨头”,也是森林资源增长的重要潜力。要继续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生态的改善和发展带动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及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加强森林保护和经营,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
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公益林管护。从2010年起,中央将国家级公益林每亩每年补助5元提高到10元。制定财政、金融、税收、林业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用材林培育、特色经济林、花卉、木竹资源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特色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辟农民新的就业门路。
德育工作要加强班集体的基础地位 篇7
一、组织好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 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集体意识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力比命令和制度更强。
班集体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 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 一个好的班集体, 决不是在静止状态中形成的, 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 学生的个性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在班集体中要将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遵守集体的规范、通力合作、为集体争荣誉作为班级生活的主旋律。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价值和地位, 强调每个人的成长对集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 将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
二、严格的集体纪律, 培养学生的的责任感
俗话说:“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一个集体如果要维护自己的统一, 就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 这就是集体规范。在学校班级管理中, 我们班主任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 从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我们也可以在同学自已组织和参与下, 根据班集体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本集体的合理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 以规范班集体同学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如安排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值周班长, 做好记录, 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强化道德行为规范。这种干部轮换制, 能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 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 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思想, 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三、创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 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班集体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 更是学生个性与心理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也同样重要。要创建一个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集体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 培养健康心理
在一个班集体中,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班委的评选、推优评优等都是一种竞争。但是竞争只是促进相互学习、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并非只是比高下、、争输赢, 只求一枝独秀。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 克服自私心理,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追求成功, , 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 学会尊重竞争对手。这样的引导不仅能在班集体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 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人生中性格、观念形成的中学阶段。
2. 引导学生学会沟通, 互帮互助
中学阶段是每个学生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的时期, 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突飞猛进, 个性张扬, 迫切地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 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困惑和挫折。同龄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往往最能引起共鸣, 同学间相互倾诉能让彼此之间更加信任、更加团结。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友爱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们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使学生理解互帮互助是优秀班集体建设的需要, 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3. 和谐相处,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班主任应当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应根据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需要规范其言行举止, 起率先垂范的作用。中学生处于思想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 面对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在处理与老师关系时, 可能会出现比较偏激的做法和想法。这就需要班主任适时地引导,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理智的沟通、客观的反思。班主任只有将“爱”与“严”相结合, 在为学生营造宽容、愉快的大环境的同时从小处着手, 认真、严格地要求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其成长,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另外, 班主任应协调好班级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 因为班级的任课老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班集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相通相容的良好的气氛胜过任何教育技能。因此, 让师生们在这个集体中整体相互互补、长短相济, 达到师生的同频共振, 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 这也是一种艺术。
基础地位 篇8
一、将实验用于课程复习当中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在对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复习的时候往往采用的都是口述复习、问答复习等方式, 这些方式只是调动了学生的部分记忆, 即头脑记忆, 对于学生的总结记忆、实践记忆等并没有涉及, 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就难以加强课堂复习的效果。为此, 教师可以将实验用于课程的复习当中, 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头脑记忆、总结记忆、实践记忆等, 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例如, 在复习实验室制氧气的时候, 学生可能对相关死记硬背的东西忘记得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为其提供一个实验的真实环境, 根据其总结记忆以及实践记忆, 就能将实验的相关内容回忆起来, 从而熟练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二、用实验来解决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
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 这些内容往往不容易理解, 并且很容易混淆, 学生在掌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此就可以将实验引入知识的学习当中, 这样就能使那些比较生涩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氢氧化钙为什么只能检测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而不能够将其去除?为什么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不能用硫酸而需要用盐酸?这些问题往往比较抽象, 如果学生不能对其进行深层次了解的话, 将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因此, 就需要进行一些实验的讲解, 比如将碳酸钙和硫酸反应, 将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 这样通过实验的验证, 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随堂实验来解决疑难
化学教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自然科学, 很多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只有采取有效的办法才能更好地教授这些内容, 随堂实验是近来比较成熟的一种课堂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对内容的逐次加深以及必要的课堂启发,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疑难问题, 这样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存在着差异, 教师可以将等质量的水和等质量的酒精混合在一起, 并观察其融合后的体积。随后将混合溶液的体积与单独的水和酒精的加和体积进行比较, 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存在间距, 并认识到水和酒精分子间距的不同, 通过这样的小实验, 就能将学生心中的疑虑打消, 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内容。
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如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学环境等。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天性, 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如果不能为其创造必然的环境, 将影响其对于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效果, 影响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例如, 教师在初中序言课的导入时,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学生未接触化学的时候, 对于化学并不是非常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举出物质的例子, 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进而教师可以做一些简要的实验。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对于学生素质与能力重视程度的提高,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 实验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方法, 其不但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的认知, 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一些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的方法和策略, 旨在能够更好地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对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崔慧敏.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3) .
基础地位 篇9
五新:
一是形成新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只有形成新的产业, 农民才能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归”的旧式生产方式。在农村形成新的产业, 既可以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又可以富村强乡, 富裕农民。
二是发展新经济。
农村新经济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创新发展思路, 勇于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在尊重农民意愿,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提下, 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创建新机制。
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 稳定和完善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针对影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探索扶持、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社会稳定。
四是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 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造就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 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力量源泉。
五是塑造新风貌。
塑造新风貌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在形成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 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十化:
一是基地规模化。
规模经济是现代商品经济增长区别于传统商品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农业与工商企业一样,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 才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获得最大利润。目前, 像我州这样人多地少的农业州, 基本上还处于一家一户种几亩田、喂几头猪的自给自足状况, 农业商品率和专业化水平低。即使近年来发展起来一些农产品基地, 但总体而言规模小而分散, 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必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 走基地规模化道路, 降低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获取最大效益。
二是生产标准化。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是农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以制定技术标准为前提, 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质量标准及其检测监督服务的体系。当前, 我州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 我州农产品要想打入市场, 必须在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上狠下功夫, 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打开农产品“绿色通道”的“金钥匙”。
三是产销订单化。
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和商品基地及农户之间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 签订规范化的具有效力的产销合同, 以合同契约关系引导农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谋求发展一种有效方式。近年来, 我州订单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发展中也存在范围不够广、购销渠道不畅、农民卖难、合同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违约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因此, 各县市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特点,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不断规范和发挥订单作用, 促进农产品产工贸一体化。
四是产品品牌化。
当今市场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目前, 我州的品牌产品“都匀毛尖”、“惠水牛头牌牛肉干”、“独山盐酸”、“三都九阡酒”、“福泉金谷福梨”、瓮安“冬秀孃”泡酸辣、“罗甸脐橙”等产品仅仅在州内有一点名声, 州外知晓的人太少, 省外知晓的人更少。概括起来, 可以说数量少、档次低, 与我州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应选择一批优秀特色农产品参加农业品牌评比, 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
五是耕作机械化。
耕作机械化的实质, 是农业生产手段的技术变革,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们抓现代农业的试点示范, 首先就是要从生产方式上, 逐步改变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就我州具体而言, 就是要在抓好贵新公路沿线17个坝子和全州8个万亩大坝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同时, 在各示范点率先实现耕作机械化,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是灌溉水利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 实现农业灌溉水利化, 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们在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要重点发展节水灌溉, 着力推广渠道衬砌、暗管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建立科学用水管理制度, 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机制, 加强农田水利化运行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 加快建立水资源联网调度系统, 形成高效利用机制。
七是农民技能化。
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实际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高水平的生产技能,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重点在于提高农民基本素质, 增强农民增收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使农民达到农业生产技能化, 需要树立新的观念。一是要帮助他们树立勤奋致富的观念, 克服等、靠、要思想;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市场观念, 克服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思想;三是要帮助他们树立科技观念, 克服粗放经营的传统思想;四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态环保观念, 克服短期行为思想。
八是组织合作化。
农民组织合作化, 是以发展农业专业协会为基础, 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目标,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组织服务的体系。要建设现代农业, 必须在组织化程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因此, 要在新经济组织上下功夫、破难题。一要抓协会建设。以龙头企业、经济大户、中介组织为核心,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协会。二要抓协会管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完善监督管理机构, 强化监督管理责任。三要抓好协会扶持。各有关部门要发挥管理、协调的职责, 促进各种协会健康发展, 为协会会员优先提供生产和经营信息, 优先提供生产和经营场所, 优先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优先安排财政贴息和政策性贷款, 为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九是管理企业化。
就是改变传统的观念, 把农业看作是工厂、看作是公司,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 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 使农业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高度商品化、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 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投资意识、科技意识的农业企业家方向转变, 从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等问题。为此, 在现代农业的探索与示范过程中, 要积极探索股份制的方式, 创立农业企业, 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农业企业的管理, 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农业企业经营。
十是服务社会化。
基础地位 篇10
关键词:基础课,高职教育,身份认同
基础课是指包括英语、数学、政治等大公共课和物理、化学、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在内的一个课程群。它们在高职院校的地位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由于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对各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影响并不亚于招生不景气、就业不理想等问题。现阶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也应该与时俱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切实考虑基础课及其教师的地位问题和学院发展的动力问题。
1. 基础课的地位
1.1 基础课的定位问题
1.1.1 对基础课定位问题的争论
基础课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其地位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有人认为,基础课是为专业服务的、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有人认为,既然是基础课就应该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还有人认为,打基础是必要的,应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适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观点很多,并无定论。
1.1.2 基础课定位问题的影响
基础课的定位应尽可能准确、科学,否则将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定位过低会造成学生基础学习和个人养成教育不达标;定位过高则会干扰专业学习,进而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而基础课定位模糊就等于没有定位,就会造成盲目工作,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无法有机衔接,最终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另外,定位模糊也会导致各个教学部门责任不清,出现“扯皮”现象,降低工作效率。
1.2 基础课的地位
1.2.1 基础课的地位
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除了思政课之外,其他基础课都面临着课时被挤压的问题。以英语课为例,有的院校的开课时间从四个学期被压缩到三个学期、两个学期;周课时量由6课时压缩到4课时。而有的时候,英语课的课时量会随着专业课的课时量而增加或减少,即作为专业课课时不足的补充。但有充分准备有所准备没有准备人数是, 在当前课时紧张的情况下, 有的专业课教师提出了诸如“上基础课能通电,还是能布线?”的疑问。甚至有的领导也公开支持人取数消百分某比公共课。8370这%些在客观52上1%5给0公共课1的8%生5存2和发展都造成百了分严比重的威胁。30%52%18%
1.2.2 基础课教师的地位
受基础课地位的影响, 基础课教师的地位也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待遇上有一定的差别,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基础课教师“被降级”的事实;二是基础课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上机会偏少, 他们的培训机会较少, 但是在评“双师”、“教学骨干”等方面要么有严格的限制, 要么完全禁止;三是在涉及与基础课相关问题时, 一般不会征求基础课教师的意见, 基础课教师一般只能照文件执行。
1.2.3 基础课地位问题的影响
基础课不被重视甚至被挤压的现象不但影响教师的发展,还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果。而这一问题若持续发展将进一步影响特定院校的凝聚力,成为校园和谐的隐患,最终就将妨碍学院的稳定与发展。
2. 基础课地位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历史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界受“副科”观念影响较大,即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就重视什么。这样就造成了中、小学阶段轻美劳、音乐、历史、地理等课程(学生和家长一般称之为“副科”),高等教育阶段又“轻基础,重专业”。
2.2 体制原因
不少院校强调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因而,对专业课及其教师给予了包括薪金在内的各种优厚条件和机会。比如,专业课教师“双师”教师和“骨干”教师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几乎没有年龄限制;基础课教师却没有“双师”,但是到了一定年龄(40岁)后自然就成“骨干”了。对于基础课来说,教学团队的建设得不到“合法的地位”,因为教学团队“只有专业课才有”。
2.3 理念原因
受到狭隘思想的影响,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基础没有专业课重要,或者认为基础课就应该取消。而一些基础课教师本身也有“自贱之心”,认为不被重视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同时,个别基础课老师认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改变现状。
2.4 管理者原因
一些管理者也认为基础课“无足轻重”。与之相应的,当有人要为基础课及其教师鸣不平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如下说法:“与某某院校比,你们已经不错了”,“基础课就是和专业课不一样”,“你随时可以辞职,我们也可以随时招聘到一名基础课教师”。
3. 让基础课更好地为学院发展服务
3.1 让历史成为过去
专业课涉及的是行业问题;数学、物理、化学等事关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语文关系到国家(民族)问题;英语则关系到全世界交流的问题,即专业是行业的,数理化是人生的,语文是民族的,英语是世界的。这样说来,基础课的地位并不比专业课差。基础课需要的就是破除旧的观念。
3.2 让体制与时俱进
事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基础课为专业课的发展提供了太多的服务,牺牲太大。但是,专业课也应该支持基础课,“反哺”基础课,这也是“礼尚往来”的需要。而“双师”,“骨干”也不应是专业课的“专利”,基础课也应得到相应的“照顾”。这就需要体制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3.3 让“顾全大局”成为现实
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都要积极改变观念。不能只要求基础课“顾全大局”,而对专业课没有要求。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齐心协力,变“同舟共挤”为“同舟共济”。专业课教师要尊重基础课,尊重基础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也要自强、自信、自尊。
3.4 让管理为发展服务
作为管理者,各个层次的领导要认识到基础课和基础课教师在某一院校教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客观平等、以人为本,尊重基础课及其教师,从而让基础课及其教师成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而非“可有可无”的累赘。
基础课不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基础课及其教师是一所院校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各方力量应该共同作用,切实提高基础课及其教师的地位,给予他们客观、公正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基础课及其教师作为一所院校的主人的“正能量”,真正为该院校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切实为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及学院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牛淑敏.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3 (10) .
[2]吴丽萍, 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 2012, 32 (8) .
基础地位 篇11
校企合作模式引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然而,这种办学模式,并没有能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笔者积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之体会认为,校企合作在我国职校基础能力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中的地位
1是贯彻“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并不是学生所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校企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多方位、多形式的合作,不仅仅是给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场所以及资金、设备等,重要的是学生走出校门,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社会生产实践问题,它比传统教育方法培养的学生更容易被用人部门所接受。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毕业生就业问题目前仍是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专业结构与企业的需求不吻合。实行校企合作教育,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学生也通过到企业工作,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要,弥补自身的缺陷,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地找到适合的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校企合作教育可以将企业单位的质量、效益等管理方式引入学校,如董事会、监事会,等等,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合作调查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使企业深切感受到自己在职业教育中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不断吸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经验,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二在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和企业可本着“双赢”的目的,共建实训基地。基地既可建在企业内部,即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研发过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和感受企业文化;也可建在校内,由企业向学校提供所需的实训设备,企业派出熟练技术人员加强指导。为保证实训的质量和“第一线”人才的有效产出,学校和企业可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合作,如成立实习指导小组,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督促计划的实施,并最后组织考核;其次也可实行顶岗实习制,即让学生在企业提供的真实生产情景中锻炼,获取直接经验和能力。
2有利于学校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是职业院校服务企业和社会,促进学生良性就业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合理开发和确定专业设置新机制,使专业设置顺应人才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发展,确保专业设置的新、精、专,真正做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缓解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3有利于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化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另外。教师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切合企业的需要。
4有利于营造“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
一是可以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情景仿真教学。情景仿真教学就是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引入到职业学校的实际教学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准职业教育环境。在目前条件下,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的专业实习因影响企业自身效益以及生产安全等因素,实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尚不能完全发挥,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是导入企业CIS战略,塑造视觉化的校园环境。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指一个企业为了获得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将其企业的宗旨和产品包含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公众,而建立自己的视觉体系形象系统。通过校企合作,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就可以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将CIS模式导人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行SIS(school IdentitySystem)模式,充分发挥视觉识别系统(VI)的功能,以标准的造型和色彩的计划为核心,运用清晰而简洁的视觉传达沟通技术,以科学化、系统化、统一化手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核心价值观、文化特质和行为规范等抽象语言转化为具体符号,以此刻画学校的个性、体现学校的精神,突出学校的特质,从而可以达到对外标识,体现办学特色,对内增强师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归宿感。SIS校园形象识别系统的策划,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浓浓的素质教育环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由此将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作为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必将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充分发掘校企双方的育人功能,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有利于形成产、学双赢的良好局面。
基础地位 篇12
一、绘画基础教学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学术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1.1 艺术实践的客观内在要求
1.1.1 绘画基础教学是对学生造型意识的训练 (阶段性教学)
众所周知,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 视觉形象艺术, 也是一门实践操作艺术。艺术实践是以教条和批判二个阶段来完成[1]。“所谓教条阶段, 就是按一种能表达自己感受的模范图式 (预先图式) 去进行练习和检验的阶段。”换言之, 绘画的基础训练首先就是造型意识的训练, 只有造型意识转变才可能带来绘画形式和风格等一切表面形式的转变。比如素描, 初学者可以根据这种绘画形式和过程获得对自然形态的明确而强烈的体验, 并协调观察和表现的一致性, 从而形成对造型艺术的初步认识。因此, 所谓造型意识, 就是人脑创作图形并运用图形的自觉思维能力, 是造型观念上的认识, 首先表现在对绘画对象的观察方法上。所谓观察绝不是对绘画对象机械式的照相记录, 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研究绘画对象。因此, 没有绘画基础教学, 就没有基本造型技能, 更没有设计创作能力。
1.1.2 绘画基础教学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观念性教学)
要使学生在艺术上成熟起来, 基础训练不能只是某种绘画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说艺术实践的批判阶段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所谓批判阶段, 就是对教条阶段“预先图式”完成以后的一个精神和绘画语言的升华。比如素描这种绘画语言形式, 就是“一种意向构思而进行创意联想, 创意性训练, 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的训练过程”[2]。德拉克罗瓦作为浪漫主义画派中坚, 内心冲突的形象化是他的艺术特征, 为了表达他内心的紧张冲突, 在素描学习中他认为“在每一个物体中必须抓住的以便在素描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主要线条的对比。在铅笔接触画纸之前, 需要把这个对比深印在想象中……”对比就成了表现内心冲突的绘画语言。这种把练习和创作原则为一致, 几乎是所有成功画家的实践过程。因此, 在基础教学中要使艺术实践得以正常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作为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1.2、高职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
1.2.1、夯实学生美术基础
实际上,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程, 都是毕业工作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绘画基础教学作为学生美术基本功学习, 主要指素描、色彩教学, 是美术训练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和过程, 故而称之为“基础教学”。多年来, 绘画基础教学在高等学校美术专业的总体课程安排中占有较大的课时比重, 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因此, 面对没有多少美术基础而考入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 绘画基础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
1.2.2、完成现代“美工”培养目标
高职美术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美术技能性人才 (人们常说的“美工”, 不是大画家) , 其培养过程是“短平快”式的。所谓“短平快”, 应该是针对高职学习、教学时间短暂而言, 针对教学内容“广度大于深度”而言。因此, 老师要认真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 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另一方面, 随着艺术本身和现代技术的发展需要, 人们对实用性美术要求更高 (审美化、时尚化和现代化) 。因此, 高职院校在传统绘画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上都必须有所创新, 方能适应社会应用型美术需求和学生成才的需要。否则, 一方面, 学生因为缺乏兴趣或者好高骛远而不认真学习训练;另一方面, 学生将始终在为画得“像与不像”而浪费精力, 久而久之绘画观念由技巧来替代, 造型艺术的含义成为再现对象的努力。基础训练绝不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来“复制”物质对象。
总之, 绘画基础教学就是通过学生的绘画技术的实践操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视觉形象感知和造型意识及能力,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训练, 一种为实用美术服务的阶段性教学和观念性教学, 高职绘画基础教学地位不能动摇。
二、高职院校绘画基础教学实践中的着力点
2.1、明确高职绘画基础教学的地位和任务
每个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职绘画基础教学的地位不动摇, 改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些老教师受传统绘画基础教学的影响, 教学时显得有些刻板, 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一些年轻老师则过分强调实用美术的实用性、个性, 教学随意性强, 学生不知所措。同时, 必须明确高职院校绘画基础教学的任务。由于高职教学的校内时间少, 而学生美术基础薄弱, 所以, 高职绘画基础教学的首要任务那就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快速造型意识和能力。换言之, 高职院校的绘画基础教学首先要压缩室内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的训练时间, 着重强调速写式的素描、快速的色彩能力训练, 着重对学生快速造型能力的培养。
2.2、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自控能力差, 自我评价低, 学科基础成绩差, 人称“高考失败型”, 尤其是高职美术专业学生更是突出, 基础不一, 参差不齐, 其中大部分人几乎没有多少美术基础;只有极个别学生美术基础好甚至实用能力强, 因此, 绘画基础教学对老师要求更高, 教学难度更大。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兴趣将是每个高职美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于是, 有老师提出在教学时要采取“转换思维, 先博后专;剖析结构, 触类旁通;科学训练, 经典示范;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4]等方法, 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笔直认为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教学做法, 也是可以借鉴的。
2.3、丰富绘画表现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2.3.1、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造型训练方式
一方面, 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手段、风格是多种多样的, 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另一方面,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问题, 在教学时, 老师一定要引导和要求学生感知物象和表现客观事物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比如构图式、组合式、人物动态式、特写式、写意式、装饰式等等, 做到每一项训练都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和具体的应用性,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避免空洞的理论讲解和枯燥的训练。在素描教学中, 有的老师很好地把素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写实素描、超写实素描、构想能力素描。这种训练可以使整个基础训练过程协调、有机统一, 使绘画各要素的训练原则更有意义, 并且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对象的强烈兴趣。
2.3.2、重视和加强学生速写能力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快速造型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认为速写是最快最好的一种绘画方法训练。速写, 相对于其他任何绘画表现形式, 具有相当大的概括性, 要求作者在短时间内主动把握描绘对象, 概括性地以最简单的绘画语言或手段富有激情地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特点、“神韵”。而这几乎苛刻的要求, 恰恰符合现代室内设计、动漫形象设计的“简单的手段”和“激情的表现”相结合的审美要求, 恰恰是现代“美工”的基本职业素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基本功, 速写是难以想象的。
2.3.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高职美术基础教学还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尤其是加大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数字技术的进步, 电脑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师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的主要工具。与之相适应, 电脑技术成为传统绘画技法不可代替的新技法, 比如有些现代的场景画就是作者在Photoshop软件环境中运用数位板进行绘制而成, 有的场景设计稿则完全在Photoshop和Pinter软件环境中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因此, 作为高职美术教学, 数码摄影、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的操作、数位板的应用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工具。
2.4、重视和加强高职美术学生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为创新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和心理基础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双翼, 美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更应该接受“通才”教育, 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让今后的“美工”工作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 更富有人文精神, 更人性化、时尚化、审美化,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一是抓好其他艺术门类的教育。艺术是相通的, 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以及人类情感的精神结晶, 在绘画基础教学时, 尤其是在做欣赏教学时, 老师要帮助学生挖掘艺术名作所蕴含的其他艺术门类的精神, 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而绝不“急功近利”地把绘画基础教学工艺化、素描化、制作化、漫画化。二是抓好成功教育。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七成新生入学后自信心不足”, [3]怎么办?该校的成功教育值得借鉴。所谓成功教育, “是一种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发展的教育, 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成功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自信、自卑甚至自悲,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技能训练的同时, 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心理导入到创作和设计的状态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有序地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思维活动, 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表现能力都得到较大的全面提高。
摘要:高职院校绘画基础教学是对学生的阶段性和观念性“基本功”训练。在坚持绘画基础教学的学术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 必须抓住其教学着力点, 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 “短平快”提升学生的快速造型能力。
关键词:高职绘画基础教学,地位,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刘克俊, 绘画基础教学的再认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 2000年第一期
[2]、陈必聪, 关于素描基础教学与绘画创作的思考, 宁德师专学报【J】, 2004年第四期
[3].李剑平, 应把学生当成天才来欣赏和培养, 中国青年报【N】, 2008年12月22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