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工作中

2024-06-20

在护理工作中(精选12篇)

在护理工作中 篇1

工作简报又称简报、工作动态等,它用于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相互交流和启发。针对本院护理单元多、布局分布广、护理任务重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行政部门与科室、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2009年1月,本院护理部创办了《护理工作简报》(下称《简报》),自第一期《简报》出版至今已编印、下发80期,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1500余张,现有护理单元48个,护理人员900余人。

2 方法

2.1《简报》的工作流程我院创办的《简报》是集业务性、指导性为一体的宣传刊物,有其规范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2.1.1《简报》工作人员由护理部人员及全院护理人员组成。

护理部指定一名人员专职负责计划制定、资料收集、写作、编辑、排版、刊发,护理部全体人员参与撰写稿件,并鼓励全院护士投稿,护理部主任负责主审工作。

2.1.2《简报》每月一期,于每月月初出版,呈报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医院领导及机关各部门,同时通过院内局域网上传至“天使家园”护理工作网站,各护理单元自行组织浏览、下载、打印、学习。

2.2《简报》的内容

2.2.1 月护理工作计划即下个月将要实施的护理工作计划重点。

2.2.2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通报每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好的方面、存在问题、整改意见、检查分值。主要反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方式之一,以梳理、通报、改进、追踪评价等方式通过《简报》反映出来,作为各护理单元业务学习的重要素材。

2.2.3 护理工作动态信息

院级、科级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动态信息,包括培训学习、训练考核、科研创新、文化活动及各项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进展、成效等。

2.2.4 其他内容护理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工作图片等。

2.3《简报》的管理与应用

2.3.1《简报》由科室固定的班次或人员按照护理部统一要求负责打印、装订,统一放置于《简报》专用夹内,规范使用管理。

2.3.2 各科室组织护理人员利用早交班、业务学习等时间集中学习《简报》内容,并执行《简报》学习签名制度,个人学习后在《简报》背面的登记表内签字,确保全员学习。根据《简报》内容、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执行落实各项工作。

2.3.3 护理部将《简报》的学习、管理作为护理工作质量检查项目之一,加强督导应用,确保发挥作用最大化。

2.3.4《简报》具体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情况,涵盖了常规工作、创新工作、亮点工作,在上级检查、同行参观中作为重要的有形材料。

2.4 结果

2009年~2014年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2%、97.86%、98.14%、98.44%、98.75%、98.86%;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1.02%、0.78%、0.56%、0.49%、0.44%、0.40%,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印发《简报》前(2008年)的95.20%,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2008年的1.32%。

3 小结

3.1 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每期《简报》将当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进行总结、通报,点评到科室及个人,对护理工作中好的方面提出表扬或推广应用;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个性问题要求科室自行解决,明确下一步检查重点。各护理单元根据检查情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2 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

《简报》及时反馈护理质量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及具体要求,利于科室护士长及时整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科室发现的问题,查找不足,举一反三,实施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在管理学中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控制,通过控制影响因素来实现控制目的,能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将前馈控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安全。

3.3 激发工作热情

《简报》每月选刊护理工作中好人好事集锦、患者的表扬信,通过正面引导,表扬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患者及家属表扬的个人及团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

3.4 提高工作效率

《简报》链接于院内局域网,各科室从计算机上即可自行浏览、下载,应用管理方便,信息传递快捷。通过学习《简报》,全体护士在工作岗位上就能及时了解护理部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动态信息及重点护理工作计划,使各护理单元及各级护士按计划、按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管理效率。

3.5 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护理质量检查通报,进一步规范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增强护士责任心,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护士提名表扬、书面表扬、锦旗赞誉次数明显增多。3.6促进有效沟通有效沟通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前提[3]。通过《简报》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护理部与领导部门、职能部门、执行科室的沟通更直观、有效,对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简报》通过推广创新工作、亮点工作,进行横向交流,纵向比较,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启发护理工作思路。

摘要:总结了《护理工作简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护理部每月组织上报、编印、下发《护理工作简报》,刊载月护理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护理工作动态信息、好人好事、工作图片等内容,规范其管理及应用,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平台作用。认为《护理工作简报》可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开展。

关键词:护理工作简报,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秋洁.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6-98.

[3]贾海燕,杨莉华,宫明.强化有效沟通提升医保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37-39.

在护理工作中 篇2

医学文献报道,病人心理护理时间与效果的关系在19:00~21:00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在此间实施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生物学家研究指出:人体每天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19:00~21:00医护操作少,病区环境安静,病人易感寂寞,此时开展心理护理,能使病人较快地进入角色。加之白天护士忙于治疗和护理工作,护患间无足够的时间来交心相谈。所以19:00~21:00是责任护士全面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作细致、周密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

3时间生理、病理学与时间护理

研究发现,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如人的体温一日之中16:00~20:00最高,4:00~6:00最低。目前,许多护士将16:00体温提前到13:00~14:00测,再填入16:00体温栏内。这种测温法失其科学性,且有可能忽略某些低热病人而贻误诊治。疾病的节律变化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病人的病情除昼夜节律的变化外还可随季节而变化。如:一日中冠心病的发作时间以21:00~1:00为最多,5:00~13:00最少。这与人体内阴阳之气盛衰消长规律完全相符。每年夏季冠心病的发作率最高,这可能与夏季气候炎热,病人全身耗氧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有关。因此,护士要根据时间生理学及疾病的节律性特点,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 篇3

关键词:儿科病房;优质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60-02

为深入贯彻落实 2010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为宗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室于 2013年 3 月成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结合儿科特点,不断学习总结经验,逐步制定、完善并落实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提供责任制护理,主动服务,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现将实践与体会介绍如下:

1 转变理念,端正职业角色,强化服务意识

我科从护理人员服务的意识、氛围、技能和效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服务职能,端正职业角色,主动热情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全面、优质、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在日常工作中要求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各种诉求,家属有需求要立即回应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加强与医生的联系沟通,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家属提出的有关治疗、检查等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并积极协助家属解决。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病人的满意度从 86%提高到 97%,护士成为患儿及家属最信赖的人。

2 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操作技能。针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大量优秀护理人员以及现今临床上各级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科坚持业务学习及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并且为每位护理人员制订了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内容有计划、进度有安排,并强化落实,由病区带教老师及护士长负责实施、考核。

3 重视细节管理

在示范工程精神的指导下,我科采用了许多温馨的细节管理,如设计并制作了内容为“护士在病房,有事请稍候”的护士站提示牌,值班护士在病房忙碌时置于护士站醒目处,提醒病人护士的去处,避免病人因找不到护士而着急,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设计并制作了内容为“小心跌倒”“请勿攀爬”“谨防坠床”等图文并茂的张贴画,达到既能提醒患儿、又使病房的气氛显得温馨、活泼、充满童趣的目的;灵活安排患儿的治疗时间,避免学龄患儿耽误功课;设计了交班记录流水本,对本班需要交班及需提醒下一班的内容进行书面记录,杜绝口头交接班易忘而又没有依据的弊端;使用皮试计时器, 避免因工作忙碌而遗忘查看皮试的时间。在符合排班原则的前提下实施护理人员自行选班,让护理人员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有利于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

4 强调个体化的服务

儿科的患者年龄小、不懂事,对疾病缺乏认识,沟通也比较困难。 因此在和患儿接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摸摸孩子的小脸蛋,讲个小笑话、小故事,拥抱患儿,呼唤患儿的乳名,对患儿的每个进步给以及时表扬等,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引导患儿迅速适应新环境,从而减轻不良情绪,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5 提供全面易懂的健康教育

儿科的健康宣教存在家属多、更换频繁、年龄与知识结构不一等特殊性,加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及能力参差不齐,致使我科的健康教育一直非常薄弱。此次以优质护理示范活动为契机,我科重新修订了健康教育制度,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的患儿在实施健康宣教前至少参加 1 次主任医师查房,这样既可以向医生学习较前沿的、结合患儿病情的医学知识,还可避免宣教时因不了解病情或担心与医生交代的内容不一致而导致的宣教内容盲目肤浅,提高了健康宣教的准确性及深度。其次是调整了宣教方式,不再采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而是由管床护士根据患儿病情转归、家属需求及知识结构、陪伴更换情况等随时进行宣教。还有在宣教形式上除了口头宣教外,科室还制定了图文并茂的小手册及健康教育展板,为患儿家属提供内容丰富多彩的医学科普知识。

6 针对患儿的特点,根据儿童的行为与心理设置别具一格的住院环境,如在病区内设置一定的儿童活动室、在病房的墙壁上装饰可爱的贴图、病房内安装电视机播放动画片、儿科常见病健康宣教片、卡通贴贴画(奖励给患儿)、便民服務箱(一次性水杯、针线、笔、纸)生日贺卡等等,使得整个病区内充满温馨、洋溢着童趣,以此来消除患者内心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病房内也尽量要减少白色物品的使用,减少患儿对于医院的恐惧。病区走廊上还应设置告示栏,病房卫生间做好防摔倒警示标识、建立危重病人护理标识、建立爱心联系卡(科室介绍、儿科各专家门诊坐诊时间、特长、电话、预约方式等),方便病人家属。

7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建议、观点交换的过程。护理人员通过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缓解了紧张情绪、恐惧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患者患病后到陌生

的医院环境,思想起伏大,对疾病愈后担心,对手术的恐惧,对家人的牵挂等,使其思想压力较大,情绪低沉。护理人员通过及时与患者交流,安慰鼓励患者,培养患者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交流采用通俗、简洁、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要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的高低,说话通情达理,声音和蔼可亲,注意倾听患者,不要随便打断其讲话,要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和习惯,对指责性的语言不要急于辩解强调客观原因,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赢得患者的信任。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减少或避免了护患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增加。

8 小结

临床护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水平高低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关心患者需求,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与权力,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获得从失望走向希望的力量源泉,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这要求护士不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而且要具有神圣使命感,爱岗敬业,掌握专业知识,反应敏捷,操作轻柔,实施人性化护理,及时处理各种特殊情况,以利患者病情缓解与康复。随着优质护理活动的深入,儿科病房在多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结果转变了服务理念、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工作质量、健全了管理模式、密切了护患关系、保障了患儿安全,成绩得到医院、患儿、家属以及科室医护人员的肯定。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3

[2] 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325.

[3] 杨学萍,谢金莲,李爱珍.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J].实用医技杂志,2009,19(8):452.

[4] 邵国琼,熊哓莲.抓内涵、强素质、树形象、展风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5):65,

[6] 黄惠根,黄红友,贺冬梅,等.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S-程”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28~29.

在护理工作中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室急救患者170例, 其中男90例、女80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 (50.25±4.79) 岁, 其中疾病类型有严重外伤、脑出血以及突发性休克等, 患者均经过急救室急救, 并且了解受伤过程或者原因。患者均符合整体护理或者常规护理条件, 符合伦理道德,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5例, 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整体护理: (1) 院前急救护理:患者均具有发病急、病变快、死亡率高等特点, 院前急救目的就是缓解患者危险态, 尽量争取抢救时间, 医务人员首先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应急救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纠正缺氧等, 对于出血患者紧急止血等, 基本措施完毕后合理的对患者进行转运治疗。 (2) 急诊室急救护理措施:入院后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症状和院前处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针对患者症状以及受伤部位决定由什么医生处理, 立即送入抢救室抢救, 并且连接相应监测和急救仪器;注意患者呼吸道有无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实行气管插管;观察患者口唇颜色, 对于有循环障碍者建立静脉通路, 对于休克患者, 通过相应处理措施, 使患者苏醒, 缩短休克时间等。整个抢救过程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 尽量安全患者, 同时与家属实情沟通等。 (3) 急救后护理措施:经过24h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稳定后, 患者分诊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恢复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临床护理效果评价[3]: (1) 显效:患者整个护理过程准确无误, 病情稳定, 恢复较快, 病人清醒后对自身病情有清楚了解。 (2) 有效:患者整个护理期间无任何差错, 病情稳定, 恢复较快, 但是清醒后对自身的疾病无清楚了解。 (3) 无效:整个护理期间存在护理差错, 患者恢复较慢, 清醒后对自身的疾病无清楚了解。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65%, 对照组为88.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698, P<0.01) , 见表1。

2.2 两组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 低于对照组的20.0%, 满意度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66.0%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 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 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4]。整体护理概念是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急诊室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是综合急症医院主要接收求医服务的患者的其中一个部门, 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 使用急症室的病人, 他们的求诊需要多数是突发的、急重的, 因此急诊室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稳定、生命安全至关重要[5]。

本文通过收集我院急诊室急救患者, 与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整体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整体护理急诊室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措施, 有效率高达97.65%, 护理满意度为96.0%, 高于常规护理的66.0%, 这均有助于患者疾病恢复, 整体护理措施患者抢救时间缩短, 这对于患者至关重要, 并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 抢救的成功率高, 临床上对急诊急救的患者进行准确有效地护理是保证患者是否能够急救成功的关键, 整体护理的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护理的, 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来说, 护理更为周密。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室急救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并且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室急救患者17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等。结果:两组急救患者护理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47%, 对照组为88.23% (P<0.05)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的20.00%, 满意度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 (P<0.05) 。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缩短急救时间, 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整体护理,急诊急救,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丽莉, 徐淑英.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 2012, 28 (14) :36-38.

[2]郭会.探讨整体护理工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4, 27 (6) :339.

[3]曲玲.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药物与人, 2014, 27 (7) :208-209.

[4]常秀海.家属行为对急救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2) :167-168.

在护理工作中 篇5

护理缺陷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差错及事故。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质量,工作中一有疏忽,就直接延误治疗和引起院内交叉感染,为避免供应室护理缺陷的发生,回顾总结2010年供应室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1 护理缺陷情况1.1 缺陷一 腹腔穿刺包内缺穿刺针头,因医生先打开伤口(原来穿刺部位久治不愈),护士在往返供应室取穿刺包时,延误了穿刺和包扎时间。1.2 缺陷二 在下送消毒包时,将儿科急诊的消毒包,误送到儿科,使儿科急诊护士未及时执行治疗,延误了岗位工作。1.3 缺陷三 口腔包内以直血管钳替代了弯血管钳。造成护士在治疗时碰痛患者的口腔。2 原因分析2.1 护士未按护理规程工作 由于供应室在配备治疗包器械时实行的是流水线,简化了核对环节,也就是说下一流程不管上一流程的工作质量,机械操作直至高压灭菌,打包签名者是排班表上的,治疗班不承担责任。2.2 工作马虎、不认真 供应室在为临床一线服务时,也曾动足脑筋,在工作量增加、人员不足情况下,还是实行了下送下收的工作。但个别人员对工作马虎,下送时未严格执行签收制度,造成了消毒包送错科室。2.3 知识缺乏 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在做口腔护理时选择了以弯血管钳夹取棉球,供应室护士长期脱离临床,对临床护理知识已遗忘。因此在配备口腔用物时,只图方便,不考虑临床。2.4 责任心不强 供应室工作与临床不同,不直接与患者打交道,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的护理质量、医生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由于供应室个别护士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把供应室看成是医院的“下只角”,自己只是护理队伍中的淘汰者,因此工作时马马虎虎,缺乏责任心。2.5 管理不到位 供应室是医院消毒隔离的重点科室。护理部三级质控对其的考核是严格的。但科室在管理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抓落实,如何使流水线的配置工作无漏洞;如何让下送签签收工作落到实处;怎样避免工作中的失误等,这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由于我 们在工作中一味地追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忽略了完成工作的效率,造成了供应室工作的缺陷。3 防范措施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考评规则(1)建立查对制度,尤其是流水线操作时,规定打包者最后查对一次,并由两人签名确认。(2)建立科一级考评委员会,定期和不定期地抽查无菌包。查一罚十,以示威严。(3)建立安全讨论制。设安全员一名,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3.2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充分发挥主管护师的作用。定期组织讲课,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业务讲座。使她们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很好地为临床第一线服务。3.3 加强管理力度,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 管理者要有计划地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考核。方法可以是面对面考核、发意见征询表(不能局限于护士长)及调查临床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平时工作态度差、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应加强考核,必要时增加考核次数和扩大服务范围的考核。3.4 搞好与临床科室的关系 为了让临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专心为患者服务,供应室的工作模式变为主动上门,全面下收下送,把时间还给患者,这一举措是一大改革,这就需要科室与科室的配合与协调。在下收下送时相互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临床在物品管理方面应加强督促管理,医生取无菌物品时要告知护士,用完后交给护士处理,这样有利于管理。供应室每月要到临床听取意见,及时反馈并整改。对于好的建议要采纳,保持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杜绝各种护理措施缺陷的发生。4 小结 供应室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使临床科室无意见,不是一件易事g供应室通过总结2006年护理缺陷并在教训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效率。供应室全体人员表示,不求尽善尽美,只求不断提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供应室一定成为临床一线的坚强后盾。

在护理工作中 篇6

【关键词】护理程序;急诊科;护理工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19-01

急诊科作为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突发性强,风险高,纠纷多,所以迫切需要一支精练能干的护理队伍才能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必须正确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的特点,不断强化急诊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急诊服务质量,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护理程序就是一种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适应责任制的全新整体护理方法,本文就从护理程序的特点以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1)概念: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它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是通过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他们都能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过程,护理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极大的满足了病人的需要。

(2)特点:综合性:从总体上讲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这一顺序进行。并且需要不断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并随时修改护理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循环反复地进行;决策性:护理人员需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识别病人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程序的执行是需要护士、其他医务工作者、病人及病人家属共同参与的;普遍适用性:医院、社区及家庭等提供护理服务的机构都可利用护理程序。

二、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1)护理评估,即:收集资料: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是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护理对象的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病人进行随时评估,以便及时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评估的准确与否也直接影响到护理诊断的确定、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影响护理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估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的。

(2)护理诊断:指护士询问、察看,检诊病人后,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的了解,判断出需要采用哪种护理手段解决的核心问题,据此做出的结论。

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定义:对诊断名称的一种明确的表达以此与其它诊断作鉴别;该诊断的有关因素即各种可引起问题或影响问题发展的直接、主要的促成因素和危险因素;诊断的依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方面的表现等4方面组成。护理诊断分成两种类型:现有症状的诊断、潜在症状的诊断

(3)护理计划:计划是对病人进行护理活动的指南,是针对护理诊断找出一些措施来预防、减轻或解决有关问题。针对护理诊断找出一些措施来预防、减轻或解决有关问题,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病人得到适合于他个人的护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医护人员的交流,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实施计划实施是为达到护理目标而将计划中各项措施付诸行动,以解决护理问题,记录护理活动的结果及病人反应,通过跟班调查、分项检查、院内抽查等方法,由院、科、病房三级人员具体操作。护理部每两周召开全院护士长工作会议,护士长汇报这两周措施落实的情况,护理部根据抽查及汇报的情况,布置计划和措施。不但要及时解决现存的问题,还要把收集到好的做法及先进经验介绍和推广到全院,共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5)评价评价是通过对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护理工作满意度等项的质量评价,完成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原先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工作进展情况重新评估,根据护理部的计划和重点做适当的调整,因地制宜,使护理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在质量促进中发挥护理程序的效应,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三、结束语

急救护理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使用护理程序可以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的规范和系统,让程序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强化安全措施,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每一个病人都有病可去,有病可治,真正满足每一個病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芝;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2]邓君,胡环秀,黄漫;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06期

[3]李玉凤;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程序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4]杜静;陈锐;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中的运用[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浅谈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篇7

1 护理职业道德美

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是与健康生命相关联的工作。护理工作是服务量大、负荷重的医疗工作, 这就要护士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 而且能够热爱护理事业, 热爱护理专业, 具有献身护理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护士要主动积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为其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个性化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 这就要求护士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忠于职守、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和蔼可亲、体贴入微的态度。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具备了职业道德美, 护理质量就会提高[2]。而高的护理质量对保障患者的安全、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 护士职业形象美

形体美:先天因素和后天的训练和培养, 护士的形体美符合人体美的标准, 遵循对称、均衡、和谐、主次、节奏、完整、多样统一的黄金分割等人体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具有白衣天使的气质, 有充沛的精力, 积极的工作、生活态度, 勇于承担责任, 善于休息, 起居规律, 善于用脑, 应付能力强,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职业特征:护士的制服与帽子象征护士的自信, 妆饰适度, 头发前不遮眉, 后不过领, 淡妆上岗, 不佩戴首饰及粗大的耳环、项链, 与护士角色相适应。自然、大方、健康、高雅, 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可信, 切忌花枝招展, 奇装异服。护士“包装”绝不是赶时髦, 树立整洁、端庄、可亲的职业形象, 不仅有利于工作, 也有利于树立职业道德[3]。

3 护理礼仪美

护士在日常护理中难免与患者和医生打交道, 护士在交往中要遵守礼仪的六个原则:尊重、遵守、自律、适度、真诚、宽容。护理工作中, 患者不仅在乎你的操作技术, 你的礼貌对他们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患者要尊重他们, 让他们在心理上满足。护士工作经常要让患者打针吃药, 若是直接喊其床号或是直呼其姓名都是不礼貌的, 都会使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句体贴的话语, 对于患者不仅仅是态度上的关心, 更重要的是给予信念上的支持, 如果再加上娴熟的动作和良好的形象, 患者就会感到极大的放心。

4 护士仪态美

护士应以庄重典雅为美, 站、行、坐、打针、拿药、拾物规范、准确、娴熟, 仪表大方, 面带微笑, 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给患者以亲切感。仪态是指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 姿势是指身体呈现的样子, 风度则属于内在气质的外化。仪态美是具有一定的形式美, 即人体的姿势或动作中表现出节奏感、稳定感和韵律感, 同时也要表现出心灵的内容。人体的姿势主要有站姿、坐姿、走姿、手势、蹲姿、表情等。护士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拔向上、舒展俊美、庄重大方、亲切有礼、精力充沛的印象;坐姿要求背部挺直和腿姿优美;走姿属动态之美, 应协调、稳健、轻盈自然, 显示女性庄重文雅的温柔之美;手势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动作, 可以增强表情达意, 它是一种动态美, 手势运用要规范适度, 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蹲姿也应当是优美的, 应一脚在前, 另一脚在后, 两腿靠紧下蹲, 前脚全脚着地, 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 后脚脚跟提起, 脚掌着地, 臀部要向下蹲;表情是指人的面部情态, 它最为丰富, 最具表现力。微笑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 它不仅在外表上能给人以美感, 而且还可以最真实地表达自己热情与友善之意, 有巨大的感染力, 把真诚友好的微笑用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是对护理人员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微笑的基本特征是齿不露, 声部出。微笑应是发自肺腑, 发自内心, 应笑得真诚、适度、合时宜。微笑也要注意场合、环境和对象。

5 护士语言美

语言是内在美的体现, 美的语言是一首诗, 是一首悦耳的音乐,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护士应该用最美好的语言来使千差万别的患者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护士与患者用语言沟通时, 做到来有迎声, 去有送声, 询问病情有询问声, 操作有称呼声, 巡视有问候声, 操作失误有道歉声, 操作后有谢声。语言沟通交流时, 注重表达方式, 语言的简洁清晰, 语速平缓、语气的柔和;非语言沟通的细节, 如面带微笑, 认真聆听, 适当的手势, 温和的目光等, 正确应用非语言交流技巧能增添护患间交流效果。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的感情全部表达言词声音肢体语言。由此可见, 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它能较好地表达感情, 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注重肢体语言。护士的语言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坦诚与慎言的统一, 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针对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6 护理操作美

基本护理操作是护士素质水平能力的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 护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审视每个细节、环节, 使每项操作的每一个动作符合标准, 护士在实施操作需轻松, 优雅, 细腻, 灵巧, 尽量以美的举止呈现在患者面前, 让他们的心理保持最佳状态。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精细美, 和谐美, 娴熟美。如在输液前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三查七对, 一丝不苟的无菌技术操作;铺床时中线对齐, 四角平整的外观美;体温单的点圆线直, 洁净美观等都是精细美的体现。和谐美是指配合适当, 体现在为患者擦洗伤口的轻柔美;抢救患者时镇定自乐, 忙而不乱, 肌注时“两快一慢”的技艺美;胸外心脏按摩时毫无矫揉造作, 竭尽全力的力量美。操作中的动作规范, 敏捷, 准确, 熟练能给人以娴熟美。操作熟练轻巧不仅容易赢得患者的尊重, 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

7护理环境美

护理环境分两个部分:即护理自然环境和护理人际环境。护理环境美是指对人的健康恢复与提高有益的护理自然环境美和护理人际环境美的和谐统一。护理自然环境美是护理审美主体与护理审美客体共同进行合作完成护理过程的活动空间, 是护理环境中硬件美的集中体现。具体要求是布局合理, 光线充足, 空气新鲜, 色调和谐, 温湿度适宜, 物品放置有序, 比例均衡, 床铺整洁, 安全静谧。护理人际环境美具体体现在护患关系, 护医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活动中核心性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环境美是以护理工作者的良好职业道德为前提的, 以尊重患者, 举止大方, 百问不厌, 微笑热情为表现的, 以此建立起来的给护士、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空间。护医关系的环境美也同样重要, 同事之间和睦相处, 相互信任, 在工作中互帮互进, 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护理美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顺应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要求, 体现了护理实践中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重创造美, 把外在美和内在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微笑留在脸上, 娴熟动作留在手上, 文明用语留在口上, 仪表整洁留在身上, 方便患者留在心上。用一种职业美去影响患者, 让其感到温馨的关爱, 从而理解支持并配合护理工作。

摘要:人们通常把护士尊称白衣天使, 天使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 是美的化身。护理工作虽然很平凡, 但在人们的心幕中却是很纯洁高尚的, 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该把美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端正的相貌、端庄的仪态、得体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关切的表情等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是生命力和健康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中华护理学会规定的护理工作的八项标准“安静、舒适、整洁、美观、及时、准确、安全、节约”均说明了美与护理实践的关系。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美!

关键词:美学,护理工作,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益锵.护理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3-49.

[2]任小红, 主编.护理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9-30.

在护理工作中 篇8

实施方法

转变自身护理思想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卫生部提出的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有关文件精神, 并不断学习和研究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将优质护理服务真正运用到实际临床工作中, 转变原有的被动服务的观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护理人员真正做到来有迎声, 患者问话、咨询有回声, 逐步提高服务意识。

切实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在任何行业服务工作中, 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尤其是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也是避免医患纠纷的重要举措。因此, 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对患者实施最佳服务的开端, 做到着装整洁, 保持精神饱满, 态度要和蔼、亲切和热情, 在和患者沟通过程中, 要言语适量、声音轻柔、动作轻稳, 积极、主动地和患者做好沟通;要从小细节入手, 在查房的过程中, 要非常热情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 必须详细地为患者讲解每一种药物的使用说明, 在检查过程中, 要提前和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程序, 需要患者本人配合, 逐项说清, 避免患者出现恐慌的状态, 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以患者为核心,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服务意识的提高, 促使医护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护理, 重要的是以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核心, 必须要运用专业知识从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 也就是说, 我们护理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大量的知识技能, 熟悉各类药物的性能、不良反应, 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另外, 我们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临床经验, 要学会总结和学习, 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做好准备工作。

加强基础护理, 完善地落实生活护理:首先, 当患者入院之后, 要提前为患者准备好干净的床铺, 做到热情接待, 主动和患者沟通, 做好患者入院告知和入院处置,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焦虑的状态, 使患者感到安全。其次, 患者在住院期间, 必须要对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包括日常吃、喝、睡、排等方面, 对于高危患者和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认真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等服务。最后, 如果患者出院, 要及时陪同患者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做好患者出院后的一切指导工作, 协助其进入随访管理环节中。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建设:患者满意方能证明服务质量有显著提高。为此, 我们必须要改革创新, 加强对优质服务内涵的建设, 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首先, 要建立随访制度, 做到患者在出院之后有随访的护士对患者的满意度及时进行调查, 收集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有与治疗质量相关的信息, 之后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整改, 为患者开展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其次, 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 可以在院内直接设置宣传栏, 提供健康教育小册子, 不断加强对患者的心灵沟通, 征求患者对自身服务的意见, 并且要对患者的意见及时给予改正和采纳。

加强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的一种关怀。关怀作为一种人际关系, 一种情感, 是护理介入的重要方法[2]。然而, 当前国内大多数护士的职能已经缩减为单纯地执行医嘱, 而忽略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关怀通过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缓解患者的压力, 从而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人性化护理服务包括以下两点要求:1护理人员应结合服务对象的文化层次、生活阅历、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等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服务;2在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 同时还要在患者出院时提供必要的延伸服务。

提升管理水平: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防范和杜绝医疗事故、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的服务质量与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因此,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护理安全教育,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讨论

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 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 端正了服务态度, 保障了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不仅提高了基础护理技术, 同时, 专科护理技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上升, 评价由过去的“不冷不热”转变为现在的“热情、周到”, 且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能够激发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不间断的优质服务的热情, 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医院“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质护理服务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更是体现了护理工作从过去简单的功能护理到现在对患者全方位护理模式的转变,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身心都得到较好的恢复, 也为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 本文对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其结果:此种护理形式不仅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 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患者满意度普遍提升, 还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患者需求, 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折磨、减轻心理负担, 尽快恢复健康, 优质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 帮助患者减轻病痛, 使患者的满意度普遍提升, 还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工作,应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2]胡燕.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2, 11 (33) :7373.

在护理工作中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抢救患者140例,其中男75例,女65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2±6.7)岁;病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3例;意外创伤50例;脑卒中20例,心脏病20例,其他17例。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5例,高中50例,初中35例,小学及以下3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当患者入院后,对其呼吸、心率、意识状态、呼吸频率、收缩压、脉搏、体温进行收集及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措施(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供氧、吸痰、遵医嘱用药治疗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1.2.1 急诊中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排除疾病痛苦,积极进行抢救护理的同时应认真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在精神上给予关心与宽慰,并在行动上给予指导与鼓励;给予患者更多的同情与尊重,其使与护理人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出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生理需求,使其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心灵及肉体上得到快速的康复,实现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真诚关爱”的服务目的[1]。

1.2.2 增加护理人员的亲和力:

多数急诊患者因突然的变故而迫切希望得到救助,当患者进入医院后会有绝路逢生的感觉。此时,护理人员应热情且积极的对其进行抢救,并通过亲切的询问及周到的关怀,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能够有效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加强护患关系。

1.2.3 加强患者的安全感:

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不仅是保证患者抢救质量的关键,同时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支持与依靠。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减轻心理压力[2]。同时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冲突,以此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精神痛苦,有效保障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抢救成功率及其预后质量。

1.2.4 针对性心理护理:

因急诊患者的病种涉及学科较广,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做好个体化护理工作,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情绪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1)创伤患者。多数创伤患者属于突发情况的受害者,如打架、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等。患者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强烈的刺激及创伤,易使其出现愤怒、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此类患者多有言辞过激,不愿配合治疗、护理的状况发生。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沟通化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进行术前准备或伤口处理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述,针对其不良情绪的焦点给予劝解与安慰,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患者表现为对疾病缺乏相应的认知,并以恐惧、紧张等情绪为主要表现,担心若未及时得到救治会失去生命。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进行积极抢救的基础上,应以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3]。(3)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内科危重症之一,治疗与护理时应做到分秒必争。此类患者多伴有紧张与恐惧的心理,尤其是出现呕血状况时更易产生悲观情绪,失去治疗的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心理安慰,使其走出悲观情绪,保证抢救质量。

1.3 观察指标:

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内容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及人性关怀五个方面,共有子条目22个,总计100分。两组发放问卷140份,有效收回140份。护理评分标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4]。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3.0分析与统计,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提示,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两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人性关怀的得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质量得分情况对比,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患者的重要窗口,也是抢救工作的前沿阵地,急诊护理质量的优劣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多数急诊患者具有疾病进展快速、病情危重等特点,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常因重视抢救工作而忽略了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而患者也因心理变化对疾病转归造成影响[6]。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与完善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根据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启发、劝解、暗示、诱导等方法,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从而加强护理质量,提升急诊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且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人性关怀的得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的抢救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远珍.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6):116.

[2]孙慧婷.探讨急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652.

[3]谭艳.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8(12):229.

[4]李清勤,张江锋.人性化护理在超声检查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4):127-128.

[5]陈小玲.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22-123.

在护理工作中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08年以前入住我院(含我科和其他科室)和2008年入住我科的107例患者,男52例,女55例;年龄15~71岁,中位年龄38.9岁。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107份,回收问卷调查表107份,回收率100%。2008年1~12月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美学包装,加强美学教育和培训,使护士将护理美学充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同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促进并强化护理美学在工作中的充分实施。调查护士在工作中应用护理美学后所产生的作用。

1.2 用美学包装护士的外在形象

1.2.1 打造仪表美:

患者住院时首先接触的是护士,那么护士就是患者的第一个审美对象,此时良好的护士形象就会让患者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行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每天上岗前,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按照职业规定着装:头戴燕尾帽,身穿整洁合体的护士服,胸佩工作牌及挂表,脚穿软底平跟鞋,留海不过眉,长发不过肩,不留长指甲,不佩带首饰,面部可轻施脂粉。当患者面对一位穿着得体、仪表端庄、温柔大方的护士,首先就会被美好的形象所吸引,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照顾,其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护士的“包装”决不是赶时髦,树立整洁、大方、端庄、可亲的职业形象,不仅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树立职业道德[3]。

1.2.2 展示姿态美:

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姿态,展示正确的礼仪姿态,给患者以美的感受。我科对每位护士都进行了标准的礼仪姿态培训。站姿:挺胸、收腹、头正、颈直、肩外展,臀部收紧,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或轻握于下腹部,双腿并拢,两脚稍错开,身躯正、直、重心上提。坐姿:双手轻抚衣裙轻轻落座,臀部坐满椅子的2/3,上身端正挺直,两腿并拢后收,双手置于腿上。行姿: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以胸带步,自然摆臂,步履轻捷、弹足有力,柔步无声,不左顾右盼[4]。护士在工作中随时姿势规范,面带笑容,显示出健康优美的职业姿态和主动热情的服务风貌,可以使患者产生好感,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和治疗。

1.2.3 展现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护理语言美是护士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懂得应用护理语言美,就不能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5]。护患间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患者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语言上。护理语言美体现在护士和患者交流时,护理语言规范,礼貌谦虚,称呼得体,表达清晰和富于情感。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以“请”字当头,以“谢”字结尾,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文化背景等,给患者一个合适的称谓,如:“大爷”“大娘”“先生”“女士”等,以表示对患者的尊敬。在与患者交谈时,不论是医疗、护理,还是生活问题,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避免使用不利于患者健康的语言,要使用科学、灵活、保护性的语言;同时要做到语言群众化,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患者难懂的医学术语,以免产生误解,导致患者心理上的不安,影响治疗护理效果;此外还要注意语气轻柔,使患者感到亲切,在心理上产生安慰感[6]。

1.2.4 表现行为美:

护理行为也就是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完成治疗和护理的技能操作。护士不但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高品质的服务质量。我科定期对每位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要求在护理操作中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抢救患者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执行各种医嘱来体现技术娴熟美与业务精确美[7]。护士优美、轻柔、熟练、敏捷、规范、精确的操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舒适感,可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1.3 用美学提升护士的内在素质

1.3.1 展现思想美:

对每位护士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她们热爱护理事业,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不论患者的出身、职业、地位、性别、外貌如何,都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情和帮助,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当个人利益与患者以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服从患者及集体利益,体现护士的高尚医德和仁爱之心,树立完美的白衣天使形象[8]。

1.3.2 展现心灵美:

护士用心灵来指导行为,只有保持心灵美才能做好护理工作。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护士,让她们忠实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每位需要帮助的患者。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其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鼓励,体现出护理职业的情感美。

1.4 用美学改善护理环境

1.4.1 科学设计:

医护人员首先要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病房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人体暴露在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中将直接影响健康,一般将病室的湿度保持在50%~60%,温度保持在18~20℃。病房内安装呼叫系统装置及光线可调节的灯具,物品排列整齐、放置有序,既方便医务人员诊疗、护理,又方便患者休息、生活。

1.4.2 改变色彩:

通过适当的调整颜色来创造更加优美的救治环境。将护士服改换成温馨的粉红色,将病号服改成使人安静的淡蓝色,将病室墙壁改刷成柔和的米黄色,在走廊内放置绿色盆景,在床旁桌上摆放鲜花……,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心理,还可以纠正视觉疲劳,调节情绪,让患者以一种更佳的心境接受医疗和护理。

1.4.3 保证安全:

患者入院后首先应保证患者的安全,为防止患者跌伤或坠床等各种意外发生,将病室的地板砖改铺成地板胶,使用有护栏的病床,在洗漱间铺上防滑垫,在淋浴处及马桶附近安装上扶手,让患者在舒适中感到安全的美。

1.4.4 调节声音:

为避免噪音对患者的休息及治疗造成干扰,病区随时保持安静,把音量的大小都控制在40dB以下。护士时刻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将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器械碰撞发出的刺耳声对患者的干扰,并且不定期的在病区内放一些柔和动听的乐曲,使患者放松心情,减少紧张和恐惧感。

1.4.5 保持清洁:

每天定时打扫病区卫生,整理病床单元,及时更换患者的脏被服,协助患者在餐前、便后洗手。护士在接触患者或行护理操作前后均清洁消毒双手,随时使病区环境及所有人员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让患者感受到环境清洁带来的美。

1.4.6 宣传文化:

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不但对医院有正面的宣传作用,还可以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在医院人流多的地方,通过电子视屏和发放传单显示就诊的流程、药品和检查的价格以及预防保健科普知识等,不但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还让患者在消费时感到踏实、安心;还可以通过温馨的告示:如“为了健康请不要吸烟”“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让患者时刻感受到医院对患者的爱心、关心、责任心。用诚心感动患者,从而融洽医患关系,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让患者感受到医院文化魅力的美。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08年全年我科无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无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事件发生。2008年的平均住院天数11.5d少于2008年前的14.3d,2008年患者满意率98.2%明显高于2008年前的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2008年前比较,*P<0.05

通过1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由于护士将护理美学充分应用于工作中,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 讨 论

南丁格尔说:“护理是最精细的艺术。”现代护理学的观点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人当作单纯的自然人,而应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在懂得人、了解人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治疗与护理,从而达到生理、心理与外界环境的平衡[9]。护士将护理美学渗透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1)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和美的享受,产生愉悦心情,从而激发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10];(2)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促进了护患沟通交流,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3)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通过患者的口碑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促进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营造医院和患者双赢的最佳局面,建议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应用护理美学,发挥护理美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护理美学以及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将护士的仪表、姿态、语言、行为进行美学包装和培训,对护士的思想、心灵进行美学指导,利用美学改善病区环境,讨论应用以上措施后能否早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和提升医院的形象。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前减少,满意度较前提高,无护患纠纷发生,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结论将护理美学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更为融洽的护患关系;能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护理美学,应用,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向芹,刘兴荣.美学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6):869-870.

[2]杨西宁.护理美学在临床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93-94.

[3]吴锦玲.美学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5,13(11):76-77.

[4]王晶.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12-13.

[5]谭秀瑜.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护生形象美的培养[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91-92.

[6]张桂霞.护理美学在工作中的体现[J].国医药导报,2007,4(13):57.

[7]刘桂芬,傅乙妹.护理美学在现代护理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0,22(6):1389-1390.

[8]宁静,张厚巍.护理美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0):190-191.

[9]丁瑞芳.护理工作中的美学思想[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3):80-81.

在护理工作中 篇11

【关键词】 护理礼仪;有效沟通;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47-02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一种方式[1]。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行为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在现代医护工作中,护理礼仪始终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过程,对疾病康复起着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因此,护理礼仪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会对患者产生医药达不到的效果,实现护患关系由主动—被动型关系向指导—合作型关系转变[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合理应用护理礼仪使护患关系更融洽,促进患者康复,使临床护理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们来看一则实例,我们将结合实例来分析护理礼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正确应用。

一位年轻护士在值夜班时接到急诊室电话,有位急性肠梗阻的患者急诊入院。患者被抬进病房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非常痛苦。此时,护士没带护士帽,披着白大衣,揉眼睛走过来迎接患者,对患者家属说:“请不要着急,我马上通知医生为患者检查。”说完不慌不忙地走了。病人经积极治疗后要在医院继续治疗一段时间,此时正好是那位年轻护士负责照顾这位病人。病人对他的病情不甚了解担心治疗效果不好,找理由接近护士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疾病治疗和治疗效果方面的信息,但该护士要么工作比较忙的时候对患者说等她忙完再说,忙完以后就忘了;要么清闲的时候,没有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感到厌倦,谈话还没进行到一半就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时间一长,病人对护士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护理操作不予配合,使护患关系恶化,治疗护理出现问题。最终,病人忍无可忍向护士长投诉了该护士。护士长接到病人对该护士的投诉后没有问清缘由就在交接班会上当着众人的面将该护士批评一通。该护士一言不发,躲在一边泪眼汪汪的。

从上面这则实例中我们注意到该护士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使护患关系僵化。首先,该护士在接待患者时没有注意自己的仪表修饰,着装不得体,没有带护士帽,没有穿好护士服。护理人员的护士服和护士帽是护理人员的职业象征,他们凝聚了护士全部的信念和骄傲,既是护士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一种职业的荣誉[3]。护理人员身着醒目的护士服,不仅是对服务对象的尊重,而且便于服务对象辨认。该护士的着装失去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该具有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从而难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会让患者怀疑该护士的能力,影响了护士的职业形象。其次,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只有严格遵循着规范,才能使护理人员时刻以洁净、典雅、大方的职业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最后,病人因患急性肠梗阻紧急入院,该护士揉着眼睛来迎接患者又不慌不忙地去找医生为其诊治。这两种举动严重损害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风貌且给人一种吊儿郎当不负责任的印象。

在平时的治疗过程中,该护士没有很好地做到与病人沟通,致使护患关系恶化。其实,与病人沟通是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在于,通过沟通护士可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当前需要从而有利于对症下药,缓解病人压力及情绪的变化[4]。此外,有效的沟通能拉近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沟通和对疾病的治疗。在这则案例中,该护士没有对病人的诉求有足够重视,忙完自己的工作就忘了了解病人的需要。此外,该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缺乏必要的耐心,要么不认真听,要么打断病人的话。总之,该护士没有通过沟通了解病人当前的需要,更没有这种意识。这样会给病人一种自己不受尊重、没有被重视的感觉,使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流受阻。在这则案例中,护士应该这样做:首先,评估病人的沟通能力,注重语言理解能力,若其理解能力较强可适当提供疾病治疗和效果方面的书面材料,使病人能够提前了解所关注的信息,待有时间再与之详细沟通。第二,选择工作不太忙的时间段安静的沟通场所与病人进行沟通。第三,专注倾听诉说,及时做出语言或非语言回应,必要时重述患者的意思使患者感到被关注和重视[5]。此外,该护士还应注意:①控制因工作繁忙等引发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不急于打断或表态;②保持目光交流,适时给予必要的语言回应和非语言暗示;③消极的身体语言会影响其表达意愿,应尽量避免。

在案例的最后,护士长批评下级的方式有待改变:首先,护士长只因为病人的一面之词,没有问清缘由就对该护士进行批评。其次,护士长没有选择合适的场所批评,让下级觉得难看。第三,护士长的批评不具有建设性,而只具有伤害性,没有告诉该护士应该怎样做,而是从感情和自尊上伤害了她。护士长在批评下级时应该掌握批评的技巧①坦诚沟通,态度诚恳,用真诚换取护士的认同从而促进他们工作的改善。②对事不对人,这样能避开管理者的个人喜好和倾向,让被批评者心服口服,促使他们对自己发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价,而不至于挫伤其自尊[6]。③批评要具有建设性,不是为了指责他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帮助被批评者改进。④找准批评的时机和场所护士长应学会“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和“以文件的形式来表扬人以私人电话的形式来批评人”等技巧。

从上面这则普通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平时工作中一些不经意或没在意的行为举止能在护患双方或医务工作人员之间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做到谨言慎行,按照护理礼仪来处理护患和医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庆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人际沟通知识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5期.

[2] 许莉.护患交往中的沟通技巧探讨[J].慢性病學杂志,2010年01期.

[3] 李晓玲.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2010年3月.

[4] 杨继,何婷,刘双英.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233期.

[5] 韩澎.良好的人际沟通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的期待效应[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第35卷第3期.

在护理工作中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手术室2014 年7 月~2015 年7 月进行手术的220 例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其中男132 例, 女88 例, 年龄20~76 岁, 平均年龄 (45.8±10.1)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10 例。手术类型:54 例骨科手术, 36 例脑外科手术, 32 例胸外科手术, 40 例妇产科手术, 58 例普外科手术。麻醉方法:全身麻醉82 例, 硬膜外麻醉102 例, 局部麻醉3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 遵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药物使用等,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进行各项护理治疗措施。

1. 2. 2 研究组采取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 具体包括:①术前访视。多数患者为第一次接受手术治疗, 对手术过程及所处环境产生恐惧心理, 对疾病的预后紧张焦虑, 常规的护理模式忽视了患者的术前信息, 容易使患者感觉冷漠, 缺少人文关怀。术前的访视工作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家庭情况、个人对手术要求等方面的重要时期, 巡回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采用合适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内容等情况, 减轻患者的顾虑,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使患者对手术的意义、目的、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简单的了解, 使患者能够更加理解与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需求, 帮助患者减轻思想负担, 建立治疗信心。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与要求, 耐心解答, 促进患者的心理舒适感, 建立护患间的信任。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需求, 保持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护理人员要热情对待每例进入手术室的患者, 及时对患者的恐惧、孤独、焦虑等情绪进行疏导, 给予关心和人性关怀,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不要过度暴露患者的身体, 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安全, 保持心情的平静,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清醒患者要保持沟通,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满足患者的需求, 调整环境温度及湿度, 温度保持在22~25℃ , 湿度在50%~60%,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声光刺激。指导患者根据医生的手术需要及时变换体位, 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由于手术室温度一般较低, 手术结束后用温水帮助患者清洁污染部位, 盖好被子, 做好保暖, 并根据麻醉方式, 指导患者正确卧位,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给予合适的止疼措施。用真诚亲切的话语与患者交谈, 让患者了解手术已顺利结束, 并对患者讲解相关饮食指导和术后注意事项。同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 在搬动时注意切口和各种管道, 防止牵拉或脱出。手术结束后第2天要进行术后访视, 对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大致了解, 了解患者饮食及活动锻炼。

1.3评价标准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 采用SAS进行评判, 分值越高, 焦虑程度越高。通过手术室自制满意度问卷, 调查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相关情况的满意度。对术中满意度进行统计, 按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心理状况SAS术前平均评分为 (55.2±6.8) 分, 术后 (34.3±6.1) 分;对照组患者SAS术前平均评分为 (56.1±6.3) 分, 术后 (48.5±7.6) 分, 研究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42 例, 满意63 例, 不满意5 例, 满意度为95.5%,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3 例, 满意51 例, 不满意26 例, 满意度为76.4%,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完备的设施, 良好的护理服务,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人性化护理体验, “以人为本”, 开展整体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2]。在20 世纪90 年代, “舒适护理理论”出现, 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 舒适护理所采用的细致整体的护理, 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 舒缓患者的身心, 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 改善了传统护理模式中程序化的冷漠机械的护理方法, 要求护理人员在精神上能够与患者保持沟通, 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 改变精神状态, 增加治疗信心, 减少住院时间, 促进疾病的恢复。

为减轻患者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手术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本次通过对本院手术室2014年7 月~2015 年7 月进行手术的2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患者, 通过术前访视, 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 使患者从心理层面认同各项护理治疗措施, 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在心理状况、手术的配合程度、术后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手术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缓解焦虑紧张感, 增加安全舒适感,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促进患者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 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20例手术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 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状况、舒适度及满意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 术后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的缓解手术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增加患者安全舒适感,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患者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 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黄玉珊.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3) :71-72.

[2]刘锐, 石秀杰, 宋艳, 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21) :2000-2001.

上一篇:溃疡愈合质量下一篇:美丽的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