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研究

2024-07-09

探索性研究(共12篇)

探索性研究 篇1

0 引言

目前我国本土化管理思想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来开展管理学研究极为必要。然而,国外管理思想的本土化运用实质上是管理创新研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是开展这类研究的基础,而作为理论开拓与理论建构有效途径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也尤其适合此类研究。

通常而言,质性研究方法体现着研究者的归纳逻辑思维,也即通过对研究现象的观察以及广泛的资料收集,逐步归纳出对研究现象的解释观点,发展出理论建构的基础[1],因此更适合在探索性研究中使用。就综合性研究方法而言,质性研究包括民族志、历史研究法、扎根理论法、叙事分析、案例研究法等。目前国内外关于探索性研究方法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均数量颇丰,然而在对研究操作思路的指导上却也存有如下不足:首先,尽管一些经典书籍系统地介绍了多种操作性研究方法,但内容却较为冗余,使得研究者不仅需花费较多时间研读,也不利于从整体上掌握内容精髓,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难免会有漏洞[2,3];其次,尽管有不少学术论文以精辟的语言对探索性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4],然而这些论文却多聚焦于阐释这些研究方法的某一方面,如严谨性、适宜性等,难以系统地指导相关研究。

本文分析了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这两种经典探索性研究方法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建构起操作框架,从而清晰而简洁地展现了它们的操作思路,以便为管理学者正确、规范地开展探索性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推动中国管理创新研究。

1 案例研究法

罗伯特·K·殷认为,案例研究是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料源调查现实世界背景内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empirical)的探究[2]。案例研究适合理论建构的探索性研究,在国内管理研究领域也具有很高的地位,不少重要期刊对案例研究论文极为重视,如《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案例研究过程基本可分为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及提出研究结论四个步骤,并且每一步均需对效度与信度加以重视。效度包括建构效度、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建构效度指对所要研究的概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可操作性的测量;内在效度指从各种纷乱的假象中找出因果关系,不能用于探索性案例研究;外在效度指建立一个范畴,把研究结果归纳于该类之下。信度是表明案例研究的每一步都具有可重复性[2]。

1.1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步骤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研究问题,案例研究尤其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与明确研究问题相联系的是明确分析单元,也就是确定资料收集的边界,这可以是具体的如个人、组织、产业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决策、过程等。尽管探索性研究无需根据现有文献提出理论假设,但现有文献的作用依然很大,罗伯特·K·殷认为,现有文献可以成为明确分析单位的指南[2]。

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如下两条途径来提高外在效度:首先是说明相关理论,及尽可能了解相关完整理论,以便更合理地收集资料、分析归纳,最后的研究结论也要和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其次是多案例的可复制逻辑,被选案例要么能产生相同的结论(逐项复制),要么能由于可预知的原因产生与前一个研究不同的结果(差别复制)。在该阶段,可通过如下两条途径来提高信度:试点研究和基于团队的研究。

1.2 资料收集

案例研究共有六种资料来源,分别是文献、档案、面对面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与实物证据。虽然案例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大致相同,但却比后者多了三种资料来源,也即面对面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案例研究的建构效度:第一,采用多种收集方法,也即尽可能多使用以上六种资料来源;第二,同时收集定性和定量资料,定量资料如问卷可以帮助避免被繁杂的定性资料所迷惑;第三,证据三角形,强调同一现象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研究,通过多种资料的汇集和相互验证来确认新的发现,避免偏见,具体包括不同资料来源、不同评估分析人员、同一资料的不同维度及各种不同的方法。在该阶段,也应采用如下三种方法来提高信度:首先是编写案例研究草案,即编写尽可能详细的研究报告大纲;其次是建立案例研究资料库;最后是组成一系列证据链。

1.3 资料分析

就探索性案例研究而言,在资料分析阶段,罗伯特·K·殷所提及的进行案例描述策略比较实用,也即为案例研究开发出一个描述性框架[2]。对于多案例研究而言,分析过程通常包括案例内分析与案例间分析,即对每个案例进行单独分析之后,再进行汇总分析。虽然案例内分析没有统一的方法,但研究者可以利用各种图表、与相关人员交流等方式来使自己加深对资料的理解,从而孕育出初步的理论模式[5]。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有必要从如下两个角度提高分析的信度:首先是引用原始资料,即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充分引用;其次是比较现有理论,这些理论包括相似的和竞争性的,从而找出不同和相同,以及原因,来印证研究发现和理论贡献。

1.4 提出研究结论

这部分是通过理论归纳得到的,用逻辑讨论代替上述资料分析是案例研究结果的重要部分。研究者需要说明资料和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5 操作框架建构

根据以上分析,在综合考虑研究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如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操作框架(图1)。

2 扎根理论法

目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得到了管理研究学者的极大重视,它由Glaser和Strauss首创,其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6]。研究者在进入田野调查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调查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在不断比较过程中提炼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概念(concept),进而发展范畴(category)以及范畴之间的关联,最终升华为理论[7]。扎根理论分析过程基本可分为如下五个步骤:产生研究问题;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理论建构及文献回顾。需要指出的是,扎根理论是针对典型案例展开研究。

2.1 产生研究问题

扎根理论强调研究问题的自然涌现,即研究者在研究之初要带着对某方面问题的笼统、模糊的兴趣进入研究情境,在对情境的观察和情境中不同主体的互动中自然地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选题单单取材于客观现实还不够,扎根理论也主张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读,适度而灵活地使用文献资料能够使研究更具方向性。

2.2 资料收集

在资料收集的最初阶段,研究者往往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样,即选择具有足够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初步研究,再根据研究的进展来决定下一步的抽样对象。在典型案例的选择上应特别注意经验资料获得的可行性。

扎根理论有多种资料来源,较多采用的是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田野调查等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当然,文献研究也是扎根理论资料收集的方式之一,例如年鉴、政府统计资料、传媒、传记、信件与日记等都可以作为辅助资料来源。访谈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保持一种参与者的姿态,关注访谈对象所关心的问题,避免任何先入为主的引导和提示,多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访谈对象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以谈心的方式完成访谈[8]。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编码进行到哪个阶段关系到采用哪一种抽样,也即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范畴或理论指导研究者进行下一步研究的抽样和资料的采集[8]。

2.3 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的资料处理过程也就是一个逐级编码的过程,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整个编码程序就是先分解再逐渐综合的过程。

开放性编码就是把搜集来的资料概念化、范畴化。具体而言,开放性编码包含以下四个步骤:将材料上升为概念;将概念上升为范畴;命名范畴;发展范畴。概念或范畴的命名最好采用当事人的原话,当然也可以采用研究者自己的语言。各范畴被列出后,需进一步通过收集资料与编码对其进行充实或发展出新的范畴。

主轴性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建立主要范畴间的各种联系。通过与资料的进一步互动,各范畴的关系按照这个逻辑予以展现。

选择性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核心范畴(core category)。把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畴系统地结合起来,搜集新的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资料与正在成型的理论的互动来完善各个范畴及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起概念密实、充分发展的扎根理论[7]。通过选择性编码,范畴之间也将建立起联系,从而可发现核心范畴。

具体而言,核心范畴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必须在所有范畴中占据中心位置,比其他所有的范畴都更加集中,与大多数范畴之间存在意义关联,最有实力成为资料的核心;必须频繁出现在资料中;应该很容易与其他范畴发生关联,不牵强附会;在实质理论中,它应该比其他范畴更加容易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形式理论;随着核心范畴被分析出来,理论便自然地往前发展了;核心范畴允许在内部形成尽可能大的差异性[1]。

2.4 理论建构

扎根理论研究的理论构建工作是在将在上述编码中形成的概念或范畴组织起来以构建理论。研究者通过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借此发现理论是否达到饱和。理论饱和状态是指所搜集的新资料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也不能再揭示新的范畴[3]。尚未达到饱和状态时,需重新回到资料收集与分析环节;若已达到理论饱和,则进入文献回顾环节。

2.5 文献回顾

扎根理论的最后一步是要求研究者进行文献回顾,即将初步构建的理论与已有的文献进行不断比较以发现和补充已有概念、范畴及理论的不足。

2.6 操作框架建构

根据以上分析,在综合考虑研究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如下的扎根理论研究的操作框架(图2)。

3 结论

作为两种最经典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均遵循归纳性的逻辑思维,而且扎根理论研究也是针对典型案例所开展;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扎根理论研究需要更多地脱离现有理论束缚,适合研究未知程度更高的领域,且不能同时以多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前对两种研究方法存有如下的误用:一是先采取案例研究设计,然后通过访谈等手法搜集资料,最后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和整理;二是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发的理论去验证预先提出的理论假设。作为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均拥有自身独特且不可分割的研究步骤,并且扎根理论的连续比较意味着资料搜集、资料分析是同时进行的,把两者割裂开来的研究也并不是真正的扎根理论;而扎根理论的使命为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因此使用扎根理论去验证理论假设的用法也是从根本上背离了扎根理论方法。

对于管理学者而言,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清晰认识具体研究方法的操作思路并严格遵循必备步骤与注意事项,从而保障对研究方法的合理使用,以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管理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军,蒋逸民.质性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5]项保华,张建东.案例研究方法和战略管理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62-66

[6]STRAUSS A L.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1990

[7]张敬伟.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35-237

[8]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2010(5):656-666

探索性研究 篇2

一、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1.教育目的较为片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在十几亿人口的竞争中,也只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来筛选人才.如此以来,高考就逐渐成为了学生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虽说应试教育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是现阶段中国最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众所周知,数学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数学还是最易拉开层次的学科之一.因此,学好数学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任何一个高素质人才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学生难免会形成“为分数而学习”的思想,很难真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此以来,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缺失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降低,反倒是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师生关系定位不准确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高中教育中师生交流匮乏,课堂互动少得可怜.多数学生反映,高中教育枯燥,任务繁重,厌学心理严重.随着学习的深入,高中数学的难度随之加深,并且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不论是在哪一领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概念都是适用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是很难起到效果的,唯有结合有关的课外实践,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数学它是一门看中实用性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了对数学知识的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的理论学习跟实践相结合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3.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心智更加成熟,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独特的教育背景之下,作为青年学生应有的朝气和个性已逐渐被激烈的竞争所埋没,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悲哀.根据相关的统计得知,当代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较弱,只会按照教师教授的固定思路来答题,缺乏自主思考.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地逻辑思维培养的阻碍,更不敢奢求学生的自主创新.事实证明,这样做只能够使得学生一步步陷入思维牢笼之中,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有关探究

1.正确理解教学目的,适当添加数学文化教育

伴随着多年来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文化这一概念逐渐越来越重要.数学文化是现代数学教育研究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教育部在制定高中数学教材时,充分重视数学文化理念,将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了教材中.高中是学教材注入数学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课本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外,学校还能够通过开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论坛或者课外活动,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目的.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导入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人群,只有教师充分重视起了数学文化的普及问题,真正地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来,才能够发挥其意义.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因此,它同高中化学、高中物理等学科相类似,是与相关实验相结合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多数学校为了学生成绩以及学习时间等问题,并没有将这些实验展开,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育.然而,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学生在经历了枯燥的理论学习之后,若能够适当的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教学,不但能够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充分重视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每一个高素质人才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数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另外,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因材施教.

4.构建探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与底年级不同的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辨别能力与自主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全面的对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并且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结合,从而构建适合探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探究目标,减少学生思想上的厌学思想,使其能熟练掌握、运用数学知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教育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教育行业应当通过不懈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相关制度,完善相关规定,帮助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此外,教育部门应当更新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逐渐消除“为分数而学习”的片面目的.最后,还应当积极改善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争取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梅.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析[J].赤子(上中旬),(24)

[2]肖凌戆.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5(Z2)

缓解考试焦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篇3

〔关键词〕 心理放松操;中学生;考试焦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8-03

关于考试焦虑问题,教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一致认为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中学生心理障碍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本研究将“心理放松操”作为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一种易于操作和拥有良好效果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心理放松操”对缓解学生考试焦虑有显著作用,适宜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取安徽省芜湖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四个班共261名学生,其中男生116名,女生145,平均年龄为14±2岁;高三年级筛选出中重度考试焦虑的文、理科学生共201名学生,其中男生98名,女生103名,平均年龄为17±2,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二)测验工具

采用郑日昌翻译的考试心态自我检测表,由50道题目组成,回答分为三种:符合、不置可否、不符合。符合的项目数即为总分,总分越高说明越有可能存在考试焦虑方面的问题。该量表虽然没有全国性的常模对照表,但它较易操作,而且题目设计也较合理。

(三)研究方法

1.心理放松操简介。心理放松操是由崔立中教授根据Jacobson的心理放松训练,并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放松动作如打呵欠、伸懒腰的原理和动作,编排而成的。这套操综合考虑我国学生的身体结构以及各种因素,糅以中国的太极、印度的瑜伽和流行的音乐疗法,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放松的感觉,达到更好的放松效果。本操一共由八节组成,一般只需要八分钟,所有的动作均适宜于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完成。全套动作经六轮试用和修改后定型,编成A、B两套并附有图解。A套更多地吸收了Jacobson心理放松训练的适宜动作。B套更多地吸收了打呵欠、伸懒腰的动作以及太极、瑜伽里面比较适合青少年身体结构的动作。本研究运用的是B套。研究证明这套心理放松操用时少,动作难度小,受环境限制小,相对于传统的一些放松训练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考试焦虑的缓解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心理放松操的具体实施。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和前后测实验设计。对于初三学生,从2007年4月13日开始到2007年6月20日结束,整个训练过程约两个多月。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考试心态的初始测验,然后由两位经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在同一时间对两个实验班级进行统一讲解和训练,并给每个学生发放心理放松操的图解,实验班级于每天上午两节课课间在专业训练者和领操学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每周由另外两位专业训练者到学校对实验班级检查辅导一次,同时解答实验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对班级中有严重考试焦虑的学生在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单独的咨询辅导,在实验班训练期间,对照班进行正常的活动。对于高三学生,我们于2007年1月22日对高三年级文理科全体学生实施初始测,然后从中筛选出201名中重度考试焦虑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2008年2月24日开始到2008年4月26日结束,整个训练过程约两个多月。首先,对筛选出来的学生进行重新编排,将这些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然后实验班发放心理放松操图解,并对其进行统一讲解和训练,实验班定期实施训练,对照班进行正常的活动。由于高三年级学生的课业较紧,且实验学生不一定在同一班级,所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实验学生每周一或周三下午两节课后到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专业人员进行领操训练,对于其中发现的严重考试焦虑学生我们也比较容易进行单独辅导。两个月后分别对初三和高三所有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第二次考试心态的测试。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 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将初三和高三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男女学生进行分类,采用“心理放松操”训练前后其考试焦虑的缓解程度见表3、表4、表5和表6。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心理放松操”对缓解初三毕业班学生的考试焦虑有显著的效果,且对不同性别的男女被试均有效果,可见心理放松操在缓解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作用上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适宜大面积推广。

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心理放松操”对缓解高三毕业班学生的考试焦虑有明显的效果,且对不同性别的男女被试均有效果,尤其对重度考试焦虑的男生的效果优于女生,但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是针对进行心理放松操训练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未进行心理放松操训练的学生)的对比结果,以及实验班男女生在心理放松操训练后焦虑缓解的差异研究结果,至于心理放松操对不同焦虑层次的轻中重度学生的缓解有无差异的研究结果将另行撰写报告。

三、讨论

(一)关于“心理放松操”的思考

1.态度的影响。在“心理放松操”的训练过程中,被试对待此次活动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一般而言,态度认真的被试的训练效果会优于不认真的被试。而领操员和所在班级教师的态度更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因此领操员一定要经过培训或由专业人员担任,同时还要取得实验班教师的最大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放松操的作用。

2.环境的影响。环境对心理放松操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在本次研究中,被试的训练环境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空间和实验设备。虽然这套心理放松操只需要在座位上完成,但也要求能最大程度地舒展身体,尤其是第六节勾脚尖和第七节伸腰腿,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伸展空间,就不能达到放松的效果。而设备的问题主要是在播放背景音乐时使用的音响不能使声音清晰地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就使得音乐疗法在本套心理放松操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关于考试焦虑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当压力带来的不仅是动力,而更多地是焦虑甚至是高焦虑时,我们就不得不去想办法解决它。国内有不少心理学家对心理放松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比如郑日昌教授和刘华山教授。心理放松技术在心理咨询、心理门诊和临床上应用也很广泛,但是这些放松技术和保健操的对象主要是成人。我们也发现在过去的许多方法中存在很多不足,有的方法过于复杂或过于理论化,强调认知改善却缺乏较为可操作的方法,因此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并且适合学生操作的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安徽师范大学的崔立中教授也曾在我省安徽师范大学、萧县中学、马鞍山师专、淮北濉溪二中等学校做过“课间心理保健操对缓解学习疲劳的实验研究”,“心理放松操”则是在“心理保健操”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更倾向于心理放松,对缓解考试焦虑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学校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应适当地面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和考试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展心理放松操等一系列缓解焦虑的活动,如在课间播放一些能使心理放松的音乐,或对个别人实施放松训练。通过这些方法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情绪,这样不仅有助于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也是对其心理健康维护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本研究为2007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JG0703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5~134.

[2]范晓玲.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使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0,8(1):51.

[3]崔立中,刘鹃.课间缓解学习疲劳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 (6):1405~1408.

[4]唐平,张涛.中学生考试焦虑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5,13(2):144~145.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数据挖掘的探索性研究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许多行业都有了更多的信息交流,促使数据库的规模、范围和深度都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大,从而积累了大量及以不同形式存储的数据资料,同时在许多领域也建立了数据仓库。在这些海量数据中往往隐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人们凭直觉与经验是难以发现的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采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己显得微不足道。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滞后的矛盾越来越大,人们希望能够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或企业管理,从而达到为决策服务的目的。数据挖掘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技术。

1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l)数据挖掘的定义:目前有关数据挖掘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目前一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数据挖掘(DM)就是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信息,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数据挖掘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隐藏事件,加以分析,并将这些有意义的信息归纳成结构模式,提供给有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参考。此外,数据挖掘看重的是数据库的再分析,包括模式的建构或是资料特征的判定,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从数据库中发现先前关心却未曾获悉的有价值信息。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下图为典型的数据挖掘系统:

2)数据挖掘的特点:

(1)挖掘对象是海量的、复杂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2)挖掘的结果是潜在的、未知的、多样性的(发现的知识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3)挖掘方法是不确定的。数据挖掘方面没有所谓最好的技术或通用的技术,因此,问题不是某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好,而是哪一种更适合所要解决的问题;

(4)数据挖掘支持在线数据存取。

(5)技术的综合性。数据挖掘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数理统计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技术和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知识。

3)知识发现:知识发现的目的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而数据挖掘则是知识发现中的一个特定步骤。二者都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它们的区别可以这样来理解:只是发现比数据挖掘更广泛,而数据挖掘则是更具体更深入的概念。但在很多地方,就用数据挖掘表示知识发现。

2 数据挖掘现状

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在数据挖掘方面的发展趋势及研究主要有:对知识发现(简称KDD)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如近年来注重对Bayes(贝叶斯)方法以及Boosting方法的研究和提高;统计学回归法在KDD中的应用;KDD与数据库的紧密结合;对网络信息挖掘方法的研究等。目前国内外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数据挖掘系统,包括各种专用或通用的数据挖掘软件。但总的来说,现有的数据挖掘系统由于各自的算法和模型不同,跨平台操作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一个普遍实用的模型还有待研究。

3 数据挖掘的任务

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数据集中发现模式。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预测型模式和描述型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模式的实际作用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分类,聚类,关联,序列等。

1)分类:用于预测事件所属的类别,其中样本数据中包含标识样本事件所属类别的数据项,类别是己知的,由数据挖掘根据样本数据构建对这些类别的模式的描述,再利用所发现的模式,参照新的数据的特征变量。将其映射入己知类别中,如在医疗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各种特征进行疾病诊断等。

2)聚类:用于描述和发现数据库中以前未知的数据类型,其中样本数据中不包含类别变量,数据挖掘将具有共同趋势和模式的数据元组聚集为一类,使类内各元组相似程序最高,类间差异最大。

3)关联:用于发现给定事件或纪录中经常一起发生的项目,由此推断事件间潜在的关联,识别有可能重复发生的模式。

4)序列模式:与关联分析类似,只是扩展为一段时间的项目集间的关系。常把序列模式看作由时间变量连接起来的关联。序列分析可分析长时间的相关纪录,发现经常发生的模式。

4 数据挖掘采用的典型方法及一般流程

1)数据挖掘采用的典型方法针对上述应用类型,数据挖掘领域提出了多种实现模式。

(1)神经网络。它建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可以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极为复杂的模式抽取及趋势分析。

(2)决策树。它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决策树,可以将数据规则可视化,其输出结果也容易理解。决策树方法精确度比较高,构造过程简单。

(3)联机分析处理。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处理,专门用来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对用户当前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总结,辅助领导决策。它主要是用来完成用户的事物处理,对响应的时间要求比较高。

(4)数据可视化。数据仓库中包含大量的数据,充实着各种数据模型,将如此大量的数据可视化需要复杂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5)遗传算法。它是一种优化技术,利用生物进化的一系列概念进行问题的搜索与挖掘,以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在信息挖掘中以它强大的搜索能力找到最优解。

(6)统计学方法。旨在从抽样分析中提取未知的数学模型,在数据挖掘中常会遇到大量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分析来获得普遍运行的模式规律。

(7)数据仓库技术。以传统的数据存贮和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统计分析作为数据分析和提取的有效方法,以人工智能作为知识挖掘和发现的科学途径。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正处在发展当中。数据挖掘涉及到数理统计、粗集理论、模糊逻辑理论、神经网络、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多种技术,技术含量比较高,实现难度较大。然而,数据挖掘技术与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相结合,可以丰富数据挖掘技术及工具的功能与性能。

2)数据挖掘的一般流程如下:

(1)定义问题:清晰地定义出业务问题,确定数据挖掘的目的。

(2)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包括:选择数据--在大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目标中提取数据挖掘的目标数据集;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再加工,包括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及数据的一致性、去噪声,填补丢失的域,删除无效数据等。

(3)数据挖掘:根据数据功能的类型和和数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算法,在净化和转换过的数据集上进行数据挖掘。

(4)结果分析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转换成为能够最终被用户理解的知识。

(5)知识的运用:将分析所得到的知识集成到业务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中去。

5 数据挖掘技术的实现

在技术上可以根据它的工作过程分为: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展现等关键技术。

1)数据的抽取

数据的抽取是数据进入仓库的入口。由于数据仓库是一个独立的数据环境,它需要通过抽取过程将数据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外部数据源、脱机的数据存储介质中导入数据仓库。数据抽取在技术上主要涉及互连、复制、增量、转换、调度和监控等几个方面的处理。在数据抽取方面,未来的技术发展将集中在系统功能集成化方面,以适应数据仓库本身或数据源的变化,使系统更便于管理和维护。

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数据库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对外部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仓库管理所涉及的数据量比传统事务处理大得多,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快速累积。在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管理大量的数据、如何并行处理大量的数据、如何优化查询等。目前,许多数据库厂家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扩展关系型数据库的功能,将普通关系数据库改造成适合担当数据仓库的服务器。

3)数据的展现

在数据展现方面主要的方式有:查询:实现预定义查询、动态查询、OLAP查询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报表:产生关系数据表格、复杂表格、OLAP表格、报告以及各种综合报表;可视化:用易于理解的点线图、直方图、饼图、网状图、交互式可视化、动态模拟、计算机动画技术表现复杂数据及其相互关系;统计:进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期望、方差、汇总、排序等各种统计分析;挖掘:利用数据挖掘等方法,从数据中得到关于数据关系和模式的识。

6 Web数据挖掘的研究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使用都是较为突出的,而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正是当前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而且其应用范围广阔,潜力巨大。Web挖掘技术也在不断提出和改进之中,一般地Web挖掘可分为三类: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记录挖掘。目前Web挖掘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Web文本的自动分类、多层次Web信息库的建立、Web log挖掘,以及其它涉及信息安全、搜索的效率、查询结果的质量、搜索工具的可伸缩性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可以预见,随着XML的兴起,Web页面会蕴涵更多的结构化和语义信息,这会使Web挖掘变得更有效。

Web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我们得到相关的信息数据:(1)内容数据,即用户在网页上看到的信息,主要是文本与图像等;(2)结构数据,描述网页内容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其中,页内结构以HTML和XML表示成树形结构,页间结构以连接不同网页的超链接结构表示;(3)访问特征数据,主要指与用户访问相关的IP地址、URL、访问日期、访问时间长度等数据;(4)用户背景数据,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如姓名、年龄、籍贯、收入、职业、学历、专业、需求重点、个人爱好等。

7 结束语

数据挖掘是目前国际上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可以说它已成为国际上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就现状而言,数据挖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系统的低性能和挖掘对象的单一性等,但可预见,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据存储及表达方式的日趋标准化,数据挖掘将变得更为有效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定义及特点,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数据挖掘主要任务、分类,主要技术手段及一般挖掘流程,同时介绍了数据挖掘在Web领域中应用。最后结合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分析了数据挖掘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挖掘,数据库,WEB

参考文献

[1]宋爱波,黄逸生,等.Web挖掘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1,28(11):73-77.

[2]陈宁,周龙骧.数据采掘在Internet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1999,26(7):44-49.

[3]张志强,周立柱,等.Web数据库技术简述[J].计算机科学,2001,28(10):1-6.

[4]王清毅,陈恩红,蔡庆生.知识发现的若干问题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1997,24(5):13-16.

探索性研究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秘书实务。实训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秘书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现代文秘职能从过去专注于文书写作转向综合辅助管理,文秘专业教学要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向综合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

一、我校文秘专业实训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实训要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切实贯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具备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来应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尊重学生的发展期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修养。

以往在教室或实训室的实训教学空间太小,大部分同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印象不深。所以我校秘书专业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大部分实训活动,在校内和校外都建设了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校内部资源为学生接触社会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安排学生接触社会,为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做好准备。我校实习大纲明确:秘书专业的实训分成实训室模拟、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三块。

(一)实训室模拟。

第一、第二学期,配合课堂理论教学,教师设计实训项目,提供项目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轮流角色扮演。一部分学生扮演领导、办公室其他人员、来宾等,学生轮流扮演秘书。假设处于某种办公环境和工作事件当中,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实训室中模拟秘书实务的动作、语言以及处理各类突发情况的技巧,强化实务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秘书工作的特点以及职业定位,使理论学习成果得到初步检验。全过程用摄像设备记录下来,在角色扮演完毕之后,进行过程回放,教师与学生共同加以分析、点评,强化对秘书职业行为的理解。

(二)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选择校内与秘书工作贴近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各系部办公室等部门,在第三、第四学期安排学生到这些部门实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工作环境,使学生适应秘书工作,进一步强化秘书工作技能。

校内实训要求涵盖秘书实务的所有内容,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实训日志,把一天中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一点记录下来,并尽可能结合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索和独立的判断,这对教师指导实训,学生总结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校内实训结束阶段进行实训总结。实训总结采用口头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讨论,加深印象,锻炼演讲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表达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校外实训一方面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景。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对校内实训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在校外实训前的准备阶段召开一系列的实训工作小组座谈会,研究、确定本阶段具体的实训方案。落实实训督导老师(每个基地安排一个督导老师),并对实训督导老师进行督导培训。召开实训基地、实训督导双方座谈会,商讨实训的有关事宜,以总的实训方案为依据,根据督导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督导方案和要求,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以及合作的方式。

校外实训前召开学生实训动员大会,向学生说明实训的目的、要求和安排,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实训方向和对即将到来的实训和实习做出充分的准备。

我校要求学生在校外实训中完成一份秘书职业调查报告,让学生通过对现代企业的考察了解,熟悉专业和职业的具体情况,了解秘书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现代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同时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和观察模仿能力。学生在有聘用意向的单位实训,如果在实训、实习期间用人单位与学生双方都非常满意,则可以顺利签订就业协议书,实现就业。

我校一方面不断完善实训管理制度,成立实训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实训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秘书实务,提高教师指导实务的能力。针对实训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应付、拖延和不按规定要求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我校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评估制度,包括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估,实习督导老师的评估,学生对督导老师和实训部门的评估等,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督导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对我校秘书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实训课程建设中,我们也遭遇了实训指导难、实训基地建设难、实训成绩评定主观性强等方面的困难。文秘实训很多过程难以量化评判,办公自动化操作、档案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步骤和结果给予量化评判,其他实训,如接待训练、会务管理训练、公共关系训练等属于行为、观念的范畴,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现实环境加以调整。因此难以做出量化评判,容易导致评价实训质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弊病。

三年来,我们从无到有的建立了将近10家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与实习单位相互了解、深入合作的过程。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合作给专业教学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首先,学生能得到正规的实训指导和大量的实习机会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其次,我们的教师得到了深入实际的机会,有利于其从中提高专业素质,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再次,实训同时是一种向社会宣传和展示学生素质的窗口,而且也是学生就业的极好宣传。

指导教师是实训教育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实训督导应该做到:

第一,有系统地安排整个实训的内容,包括考虑实务工作是否适合学生的能力,在有需要时提供适时的支持,保证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得到专业水平的训练。

第二,促进学生的学习,熟知学生处理问题的经验、弱点、强项和疑虑,协助学生克服实训中的困难,提供情绪的支持,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三,给学生有益的教导,包括协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理论,教导学生在实务方面的工作技巧,帮助学生不断在技巧及能力上得到锻炼及提升的机会,促使学生建立个人对专业的认同。

第四,给学生做好实践的示范,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仿效自己排除困难以及推动同事间合作的技巧,并在模仿过程中,让学生慢慢理解自己的工作技巧的优势与不足。第五,不断对自己的督导方式及学习表现做出反思,包括描述自己在督导过程中所做的,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实训中成长。

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尝试是局部的、初步的,认识是粗浅的。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发展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把高职高专文秘实训教学开发建设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培新。浅谈中外秘书教育的不同特色[J]。秘书,2005,(9)。

探索性研究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写作 探索性措施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040

一直以来,古板刻薄的命题式写作课程困扰了很多师生,即:老师给出一个题目,提出具体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最后再上交给老师批改。这种写作课教学模式让学生变得很被动,缺少主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伴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高中英语写作课程的影响颇大。高中英语写作课程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推陈出新,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依据“以学为本”的原则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并在主动、互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实施教学,更要从教学实效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自主学习。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的基层老师来说,认识并注意到以上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淡化汉语母语的曲线思维,强化学生认识并接受英语的直线思维,在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懂得这种思维转化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之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根据我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浅薄经验,分享一下在英语写作课方面的教学心得:

一、 高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的现状

英语学习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当中,“写”排在最后一位。现阶段很多高中对英语写作课的态度都很不重视,很多偏远落后地区完全没有开设英语写作课。这导致了高中英语教师对写作课的不重视,直接、间接地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尤其是给学生英语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比如:高考题型中选择题的比例远远大于写作课所占的比例,而且选择题方法多样,可在短时间内找到规律,提高成绩。相比之下,英语写作课就容易被忽略。

二、 新课程视阈下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模式改进

(一)指导性写作

(1)目标性指导写作

目标性指导是一种引导性学习方法。过去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对全部课程有一个宏观了解,从而对每个学习单元进行分析、筛选完成目标性指导写作过程。例如,在最新教材的高一第5单元综合技能训练的阅读部分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个作品《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情介绍,这篇短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范文。目标性指导写作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学生写一篇关于这个电影的影评。老师先设计了一个调研问卷让学生填写完成。然后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剧情介绍后对之前的问卷问题重新作出回答。调查问卷的设计作为铺垫,深度阅读作为检验,整体上了实施了目标性指导写作的手段和策略。而且,老师在课前也可以让学生提前看一看这个电影,以便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2)讨论、情景式指导写作

兴趣是学生英语学习最好的启蒙老师,讨论、情景式指导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内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讨论式指导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并对他人的看法提出异议,这是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情景式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中体会英语学习的实践意义,创造多种问题的情景模式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录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情景式指导写作,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从逻辑上体会阅读文章,总结写作技巧的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对写作提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最新教材的高一第1单元,是基础练习部分的一个书信练习。学生通过讨论、情景式指导写作的模式训练很容易总结出征求网友广告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即:

姓名和年龄(name and age )、外表(appearance)、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个性 (personality)、心中希望的网友(a desirable net friend)。

(二)开放式写作

开放式写作教学模式指的是摆脱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从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全方位改革,开拓创造视野、使高中英语课堂实现立体化互动的一种写作指导方式。在这种开放式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式也有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双向互动式的教学,这大大地改善了师生间的关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意识都得到了加强,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每一次的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平时掌握并喜欢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自由写作,没有固定题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最近的上网、游戏、娱乐中所感悟的快乐写一篇相关内容的小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不受任何题材和体裁的限制,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甚至可以是诗歌等等,来充分燃烧自己心中书写之源的烈火。在一定周期内上交给老师,教师批改写评语。评语可以采用朋友式的交流方式,甚至偶尔点个赞,给个笑脸的图案都可以,鼓励学生文章立意的新颖之处、思想的深度、结构的清晰度以及表达是否准确和得体等。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做成一个 “佳作欣赏栏”,来供学生欣赏和品味,既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劲头,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及时有效地作以调整。

(三)延续性写作

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写作小组,并附之有趣有意新颖的小组名字。小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分工合作,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每次给出一个题:例如说my hometown,要求学生以记叙文为主,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如领导者,记录员,检查者,操作者等,定期共同完成一小节内容,在教师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主题,即一系列的延续性写作。作品完成后进行评选,对优秀突出者予以奖励。在进行写作时,每个小组必须列出写作提纲,教师过目,每次的小节根据所写提纲展开写作,如有违反者需给予批评教育。各小组应该认真参照执行,并定期由教师、班委会、组长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给予优劣等级评价等。延续性写作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计划学习活动的能力,也锻炼学生执行计划的自主能力。评选后优秀的续集故事在学期结束后编书成册,装订成班刊,供学生欣赏,借鉴。

三、结束语

总之,没有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一切都要从不同院校、不同师资、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检验的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能够带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就是可取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先进的。所以,我认为高中英语写作课只要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精心设计写作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的兴趣和创造性,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薄冰,吴安运.魔法英语写作技巧[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3]戴军熔.普通高中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5).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探索性研究 篇7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 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 论文送审要求。

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 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 报院学术委员会,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合格, 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 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 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

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 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 也有化工应用研究, 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 合理利用评阅结果, 形成激励机制。

对于评阅结果, 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 同意答辩, 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只有没通过的论文, 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 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 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 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 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 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 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 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 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

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 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 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 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 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 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 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 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 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 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 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 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 优良率为87%。

2. 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近年来, 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 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 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 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 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 从而加强过程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 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 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 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

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 而不是导师选择, 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 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 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 盲审成效打折扣。

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 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 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 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 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 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 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 经济成本增加。

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 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 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 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 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 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 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 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 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 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

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 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 建立论文免审制度, 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

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 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 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 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 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12 (6) :44-47.

[2]王健, 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 2009, 8:240-261.

[3]王蓓, 王振芬, 王维静, 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6) :681, 759.

[4]蒋红燕.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39-40.

初中数学探索性题型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性题型,解题能力,对策研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重视对探索、创新能力的考察, 目的是促进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创新, 也督促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探索性题型是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 但由于这类题解题方法比较灵活, 相关知识面比较广, 使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无从下手, 教师应注重对探索性题型的训练和解法引导。

一、探索性题型的特点

前苏联学者奥加涅相认为, 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由条件、结论、解法及解题依据四个要素组成的, 题目中已知要素为两个的题型就是探索性题型。探索性问题是指在给出确定要求, 确定结论的常规问题正确求解、说明的基础上, 能凭借题目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通过观察、试验、分析、比较、类比、猜测、推断、概括等, 对题目中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探索, 并能在探索中做出判断, 并适时修正判断、获得正确的结论。探索性题型的特点: (1) 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 为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空间, 并能有效考察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解题方法比较灵活, 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比较高; (3) 不能用常规方法解题, 需要探索研究。

二、探索性题型的教法

(1) 充分利用概念教学, 进行探索能力的训练。概念形成和定义的过程, 本身就需要探索。在一些概念的学习中, 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即探索性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比较、综合等方法去研究、探索, 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归纳出数学概念。例如, 在进行三角形的概念教学时, 可通过下例让学生自己感受、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图片问学生是什么图形, 学生答道:三角形。教师再问:观察三角形, 你能给三角形下个定义吗?同学A急切地回答道:由三个角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A答后满意地坐下, 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个别同学仍在举手。) 同学B说:不对, 这个定义不一定是三角形。 (在老师称赞B的同时, 大家都学会了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命题的验证方法。) 同学C说: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仍有同学反对, 并画出图形来进行反对。) 同学D说: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仍有同学画出图形进行反对。) 同学E说:由三条线段首尾依此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时, 老师又拿出在同一线段上首尾顺次相连的三条线段组成的模型来反对。之后, 有学生回答道: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这时候全体同学才恍然大悟, 并露出成功的微笑。) 几何概念是对一类对象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教学中通常较多采用教师创设问题, 让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概念教学活动的情境。学生通过探究 (观察、归纳、尝试、推翻, 再观察归纳的过程) , 学会运用举例来说明命题是假命题的简捷的说理方法, 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此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本质。通过这个艰辛的探索历程, 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以探索的形式引入定理、法则和公式。对于定理、公式、 法则的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过程, 比证明的过程更重要。这种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式, 是训练学生探索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教学, 舍得花时间费力气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研究。 如在“积的乘方”教学中, 可采用让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后由特例猜想结论, 再证明猜想的方式。具体方案如下:1) 计算 (2×3) 2与22×32, 比较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2) 计算 (-2×3) 2与 (-2) 2×32, 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3) 猜想 (ab) 2与a2b2是否相等, 并作出说明。4) 计算 (2×3) 3与23×33, 比较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5) 再算 (-2×3) 3与 (-2) 3×33, 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6) 猜想 (ab) 3与a3b3是否相等, 并作出说明。7) 猜想 (ab) n 的结果 (n是正整数) ……这种设计有利于抽象概括能力不太强的学生, 使学生在探索、猜想的过程中, 通过亲身经历, 发现、尝试、创造、认识过程, 既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3) 改造例题、习题, 使其具有探索性。同一道题,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或改变条件, 或改变结论, 或改变图形位置, 或引申拓宽, 让学生去探究和猜想, 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心理学家德·波诺把思维看成一种技能, 他认为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发展的。在注重概念、 定理、例题、习题结论发现的教学活动中,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兴趣和创新欲望, 从而积极地探索和研究, 并将所得的材料、 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每经过一次这样的过程, 学生不只是得到了一次成功经历, 而且提高了心理品质, 发展了思维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而培养了探索问题的能力。

(4)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强化探索题的训练。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材的安排, 要重视探究性活动课, 例如, 代数第二册第九章第六小节的探究性活动“a=bc型数量关系”, 要切实地落实这节课, 需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再次, 探索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必须在复习阶段开设这类题型的专题课, 让学生接触探索题的各种类型, 体会探索题的解题思路, 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体系。当然, 这类专题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

三、探索性题型的学法试探

新课标指出, 学生在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 (占的比例将大大缩小) , 而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 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事思维活动, 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就失去了探索性题目探索的意义。

四、探索性题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 全员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全过程, 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优等生能知一题而通一片题;使中等生能提高解题能力;使知识水平低的同学也能听懂、会做。总之, 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得。

(2) 循序渐进性原则。解一道题“不能一口气吃出一个胖子”, 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易到难, 一步步地接近问题的解决。要善于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 以便个个击破。起点要低, 坡度要缓, 搭出台阶铺开来讲, 复杂问题要采取层层剥笋的方法, 将外在的表象剥离分拆、不断深化, 最终达到把握知识的目的。

(3) 理解鼓励的原则。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应对学生的发言 (不论对错、迅速、迟缓) 流露出欣赏的表情, 让课堂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使学生的才华充分展现, 最终实现教与学活动有序进行。

(4) 暂缓评价原则。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暂缓做出评价, 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 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案, 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例如:如果学生的解答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 教师不应忙于下结论或补充, 而是让学生讨论后, 引导出正确解答方法;如果学生回答是正确的, 教师也不应该忙于下结论, 而是让其他同学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答方法。

(5) 情感性原则。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人的本性, 当它自由运行时, 它的建设性是值得信赖的。所以, 要保持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 对数学探索性题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功能, 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韩春见.例谈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01) .

[3]任明忠.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2) .

探索性研究 篇9

对大多数职校学生而言,之所以选择职校,主要是因为中考的失败,是无奈的选择。他们容易形成“我不行”的心理定势,进而泛化成一种障碍,影响他们的认知,最终导致反社会行为、好斗、精神抑郁等情况,造成恶性循环。于此同时,职校英语教师大多课务繁重,受学生消极心态的影响挣扎在教学第一线,又要应对沉重的教科研任务,身体长期疲惫不堪,精神压力大。这些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了“瓶颈”,导致许多教师的职业热情被消磨得七零八落,严重影响了职校师生双方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二、探索性实践的理论宗旨和实施意义

现今流行的教学观念给教师施加了太多教育技术方面的压力。为了批评这一盛行观点,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i c k A l l w r i g h t于2 0 世纪9 0 年代初提出了探索性实践理论(Exploratory Practice)。探索性实践是一种以实践者为主体的研究模式,是为加深对课堂环境的理解用课堂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以“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为宗旨,以“理解”(understanding)为手段,以教学与学习“共同促进”(mutual development)为目标。探索型实践“把人们都聚集起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使教师改善了对自身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关注每个学生。它将课堂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使师生携手共同成长,教学关系更平等融洽。探索性实践研究的重点侧重于社会面而不是技术层面,为人们研究外语课堂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新思维方式。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但给教师以最小的负担和最大的自尊心,而且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会影响每个学生的平等权利,体现了对师生生命的关爱。教育过程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度过的人生经历”。探索性实践所提倡的课堂已经具有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内,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得到综合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最终达到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三、探索性实践的实施案例

1.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上设置了3分钟达人秀环节。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往往竞争意识强,看到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闯劲十足。在精心准备下,学生们呈现的内容丰富异常,个性十足。有小故事、自编对话、歌词、电影剧本、谜语、笑话等等。时逢Titanic 3D上映期间,倪静君刘双燕两位女生反串出演了经典“You jump, I jump!”桥段, 表演富有激情,准备充分,创意无限,在班级内引起轰动。其他同学都深受启发,随后悉心准备,尽情表演,形成了一个达人秀展示的小高潮。在活动开展期间,我随机采访了20多位同学,内容涉及表演前后的感受和想法、准备的时间、材料收集的渠道、自我评价表演中的优缺点和以后改进的想法等。从访谈中,很多同学都表示达人秀这种形式让他们甩开束缚和心理负担,能通过自主发挥,大胆用英文展示各项才能,表演很过瘾,做一回达人,很有成就感。单独表演的同学中大部分都表示下次有机会要尝试与同学搭档演出,并对表演内容作改进,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2.开展创新竞赛打擂台,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在教授自然灾害单元单词环节时,学生情绪懈怠无积极性。经过访谈,我了解到学生觉得防灾相关的生词枯燥又难懂,尤其是基础差的男生更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我尝试采用了江苏卫视热门益智问答节目“一站到底”的攻擂守擂方式。没想到,原本准备了100个与词汇、课文理解以及语法相关的问题,学生们竟然异常踊跃,还另外自行补充了50个问题进行抢答。上课时,我请崔厚强同学作为守擂者,与挑战他的同学(攻擂者)轮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每题的回答时间限时5秒。他成功地PK掉了5名同学后,最终也被攻擂者宋沛丰攻下台。崔在赛后的反馈报告中提到,他虽课前下了不少功夫钻研,却被宋超越。他决定下一次要更努力守住擂主地位。实践表明,这种教学形式的变化能够刺激学生在课前做大量预习研读工作,增强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效率。我趁热打铁,又组织了“单词拼写PK赛”、“英文歌词接龙赛”、“我是翻译官”赛等等,更鼓励学生以小队形式参赛,学生都非常踊跃地组队参加。我请每一位“站神”介绍成功的经验,并在学期末举行了“诸神之战”总决赛,获胜者给与一定的奖励。学生们斗志昂扬,不但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为期末备考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巩固作用。

教师与学生两个实践主体应作为人的存在得到充分关注。只有当学生与教师把学科知识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或经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某种认识上的提升才能为自己日后发展服务。这说明对学科知识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语言形式的掌握上,而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与创造性的运用。站神之争中像攻擂守擂这样的课堂形式来源于师生熟悉的共同生活经历。师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深切感受到了欢乐刺激和精彩。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巩固了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很多人表示,经过了这样的比赛,不再抵触词汇学习了,彼此还会私下探讨记忆的秘诀等。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在英语课堂上思维方式受到了触动。注意力更集中了,效率更高。英语学习与生活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3.设置换位模拟体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信心。在帮助学生备考PETS(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口语考试时,学生们对于口语考试产生了普遍的畏难心理。于是我决定先给学生看口语考试的录像,让他们对于整个考试流程有大致了解。接着邀请课代表和我共同做考官对班级其他同学进行测试。第一轮结束后,我选择了十多个成绩比较好的的同学相互组合扮演考官和考生,模拟口语考试整个过程。学生通过与老师合作、和同学合作,体会到不同的感觉,不但熟悉了测试流程,提升了换位思考能力,还有效克服了测试中的胆怯心理。在三轮模拟完成后,我采访了受测学生和做考官的学生,并对他们的相关感受和收获一一作了记录。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种方式新颖大胆,原本胆怯的人只要经历过几次测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紧张心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考试的流程有了全真的体验,有效降低了真实考场中因怯场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融洽了师生关系。模拟考官体验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甚至有人主动请缨要求担任下次的考官一显身手。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对师生生命的关爱。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意气风发,既需要老师的理解,更需要朋友亲人般的关爱。我经常和学生通过QQ、微信、微博,EMAIL等年轻人热衷的沟通方式保持联系,这样既可以有利于我及时反思并改进课堂教学,又能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众所周知,榜样的作用对青少年来说影响更为深远。90后职校生仍处于个性养成阶段,我经常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在课堂做小演讲,聊聊自己的偶像。这项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往往会很花心思精心准备。彭勇非常痴迷篮球运动,偶像是NBA著名球星詹姆斯,他甚至把发型都剃成了有创意的JAMES。他跃跃欲试,可又苦于英语基础差,没有信心能完成演讲。他的热情和无助让我既感动又心疼。在一次闲谈中,我得知他英语基础薄弱是由于小学时父母工作调动经常转学,错过了学英语最重要的阶段。后来初中老师也放弃了他,最终导致他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了解相关情况后,我决定找机会跟他促膝谈心,并亲自教授一系列有关篮球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他一遍遍地修改和练习,学得非常用心。三周后,彭勇成功地用英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一次专业的篮球演讲。看着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少年,我由衷感到欣慰。经过这次成功演讲,彭勇感到能用英语来描述和分享生活中各种经历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的事。学习英语的热情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他要学好英语,将来能有机会到美国实地观战NBA比赛。

探索性实践以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为手段,在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师生怀着感恩的心,通过沟通和理解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将课堂教学融入了彼此生活,最终取得了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探索性实践为职校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把教学和研究融合在一起,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实施的过程给职校英语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品质的有效途径[4]。当然教师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指导学生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继续关注英语课堂的生活质量,力求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摘要:探索性实践是一项以实践者为研究主体的教育研究途径。它主张把课堂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以理解为手段,以教学与学习共同促进为目标。探索性实践为职校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品质的有效途径。

对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的探索性研究 篇10

关键词:绿色经营,企业经营,建筑陶瓷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能源危机、资源枯竭、气候变迁、土壤沙化、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进行反思, “绿色经营”的概念应运而生, 学者们对此展开大量研究, 一些前瞻性的企业也开始在经营活动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诸环节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 进行了绿色经营的大胆尝试。

但是, 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说, 经济效益始终是最重要的。那么, 企业如何在经营活动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呢?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 绿色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最早出现的与绿色经营有关的概念是环境管理, 1974年在墨西哥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的概念, 在后来学者的研究中, 还先后出现了绿色管理 (Green Management) 、环境经营 (Environmental Business) 、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等说法, 但内涵基本相同, 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

绿色经营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方面。企业绿色经营是绿色经营在微观层面 (即企业层次) 的体现。企业绿色经营是指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使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活动。它改变了以往将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经营思想, 要求企业从过去逃避、抵制和被迫承担环境治理的社会责任, 转变为积极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它的核心内容是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经营的中心环节, 通过积极的绿色技术创新, 把企业的营利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2 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的因素

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消费者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经营

随着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 绿色消费需求迅猛增长。1992年欧盟的一项调查显示60%~80%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绿色产品, 并且愿意为绿色产品承担较高的价格。企业通过绿色经营, 不仅顺应了这一消费潮流, 提高产品附加值, 并且向消费者表明自己是对我们共有的家园负责任的企业, 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获取更多利润。

2.2 政府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经营

一方面, 各国政府逐渐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加大了环境检查的力度, 对企业的违规行为予以处罚, 情节严重的, 予以关闭。另一方面, 政府还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例如贷款优惠、进出口免税退税等, 鼓励企业开发绿色新产品、实施清洁生产等绿色经营行为。除此以外, 受政策法规的影响, 企业在为新项目融资时, 投资人更是将环境影响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因此, 在政府的倡导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绿色经营。

2.3 绿色技术创新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铸就技术壁垒

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 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产品进行回收, 再生产和复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些手段和方法都可以在提高环境效率的同时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强的竞争力。除此以外, 通过对创新型的绿色技术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 还可以形成技术壁垒, 阻碍竞争对手。或者企业通过技术转让, 可以获取不菲的转让费用。因此, 可以认为, 绿色技术不仅是一项“支出”, 如果设计得当, 绿色技术更是一项重要的“投资”。

3 企业绿色经营系统的主要内容

企业绿色经营理念的提出, 是对以往把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经营思想和战略的否定, 意味着企业传统经营思想的转变和企业传统经营战略的变革。企业绿色经营系统的建立从经营战略的变革开始, 首先在经营战略中把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密切结合在一起。

绿色经营的实施策略, 就是在绿色经营战略的指导下, 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方法, 把绿色经营落实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按照企业经营环节, 绿色经营的实施可划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 绿色经营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2) 绿色经营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体系;

(3) 绿色经营的核算模式——环境会计;

(4) 绿色经营的资源利用模式——资源循环利用;

(5) 绿色经营的营销模式——绿色营销;

(6) 绿色经营的产品开发模式——绿色产品开发;

(7) 绿色经营的采购模式——绿色采购;

(8) 绿色经营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 这八个方面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在实施绿色经营的过程中, 不应只关注其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 而是应采用系统的思考, 以期实现系统最优。

4 某建筑陶瓷企业的绿色经营之路

4.1 公司介绍

M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专业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陶瓷企业, 是国家建筑火炬计划陶瓷行业唯一一家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3月, 目前公司已经发展为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三个子公司, 总占地约23万平方米, 共有22条生产线, 员工约3000余人, 日均产量约为11万平方米的集团公司。

4.2 绿色经营战略的确定

建筑陶瓷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能耗, 高污染。这个行业所赖以生存的主要原料——陶土、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粉尘、各种废弃物以及噪声和热污染对环境都有影响。据统计, 其废气排放量位居各行业首位, 约占50%, 二氧化硫排放量居第二位, 约占25%, 工业粉尘排放量居首位, 约占99%。

2004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 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 全面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逐渐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建筑陶瓷行业立即被推到调整的风口浪尖。政府从2006年开始两次调低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比率, 使其退税的比率从原来的13%下降至目前的5%, 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与此同时, 中国建筑陶瓷界出台《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以期规范整个业界的能源消耗。2007年, 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

在建筑陶瓷行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的同质化。在经济粗放发展的年代, 建筑陶瓷行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产生了大量厂商。仅广东佛山目前就有陶瓷企业近400家, 约1000个品牌, 在整个中国共约3000家企业, 约6000个品牌, 但是单一品牌、单一法人代表企业的年产值均不足20亿元。许多厂家生产的产品没有区别或者差别不大, 技术含量不高, 导致市场竞争更激烈, 价格战盛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 M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制定了绿色经营战略, 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另一方面希望绿色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 突破价格战的“红海”。

2006年公司陆续推出不添加任何放射性增白剂的环保美感白产品, 获市场好评。同年入选行业首批《政府绿色采购清单》。

4.3 以绿色产品开发带动全方位的绿色经营

由于资源的限制, 企业在一开始是不可能实施全方位的绿色经营。那么如何找到突破点, 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呢?

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仓储、销售、使用和回收重用 (包括产品报废、零部件重用、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处置) 等。在产品生命早期实施绿色技术, 其效果在产品生命末期会放大。因此一开始M公司绿色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了绿色产品开发和绿色原材料选用上。但是绿色产品开发还只是在一个经营环节实现了绿色经营, 如何以绿色产品开发带动全方位的绿色经营?

研究人员发现, 现在的瓷砖产品规格过于追求大与厚, 抛光砖的最大规格己达到1200 mm×1800mm, 厚度最大达到20mm。如果砖的厚度能由20mm减少至6mm, 从制品终端往前算, 可减少60%以上的资源耗用;往后计算, 切割废料、交通运输量等也会相应减少。从制砖资源与能源的过度耗用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来看, 中国建陶产品规格片面追求大与厚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此, 如果瓷砖的硬度和柔性达到要求, 过多的厚度是否是浪费?瓷砖厚度的减少, 有望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诸环节增加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通过绿色产品开发带动全方位的绿色经营。

经过技术攻关, 2007年10月27日, 投资3800万元、占地10200平方米的首条PP板 (厚度为5.5mm) 试生产线顺利投产。

4.4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

PP板的开发对各环节产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下:

(1) 绿色采购:PP板比传统陶瓷砖每平方米节约66.7Kg原料, 节约75%。

(2) 清洁生产:PP板的生产比传统陶瓷砖的生产每平方米节约112.86 Kg清水, 节约63.2%;节约电量1.23 kWh, 节约26.57%;生产PP板使用清洁的液化石油气, 综合能耗减少4.3kg/m2标煤, 降低了84.3%。在废气排放方面, 废渣排放减少4.77Kg, 降低了91.7%。CO2、SO2、NOx、烟尘的排放也都会减少。

(3) 绿色物流:节省运输成本, 每辆车PP板运输量比传统砖运输量增加4307m2, 车辆利用率提高了76%。

(4) 绿色营销:公司的营销口号为“节省能源才是硬道理, 别让丰富的矿产资源走向枯竭”。倡导节能环保、清洁生产, 树立绿色经营的企业形象。另外, PP板对消费者而言, 安装后可节省室内空间;瓷砖变轻后, 减少整栋大楼的承重;瘦身后的瓷砖更易与其他材料复合, 拓展了瓷砖的应用范围。可将其扩展到节能环保型材料, 如保温材料, 进一步实现绿色使用。

此项目有助于整个建筑陶瓷产业的产业升级, 因此受到了政府的资金资助。

在环保法规日趋严厉和建筑陶瓷行业大打“价格战”的背景下, M公司积极主动的树立绿色经营思想, 制定绿色经营战略, 以绿色新产品开发为突破点, 带动企业各经营环节的绿色经营实践,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5 对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的建议

5.1 需充分意识绿色经营是大势所趋, 牢固树立绿色经营的思想

在上马大型项目或者新产品开发之前, 进行可行性评估时, 要将环境因素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估范围 (目前已有很多文献研究环境兼容性评价指标, 企业可以参考使用) , 因为一旦投资了与环境兼容性差的项目, 即使现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尚未涉及,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日趋完善, 很快就会成为被取缔的对象。届时如果与新的绿色技术不匹配, 改造成本会更高或者是无法改造, 损失更大。

5.2 同时考虑经济性和环境兼容性

既不能因为一味追求节能环保, 而忽视了成本的重要性, , 更不可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节能环保。在M公司PP板的研发上, 我们看到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本身并不矛盾对立, 在很多时候可以转化为共生的关系, 一些节能环保的设计本身就可以促进产品成本的下降, 所以好的绿色经营方案, 更多的要考虑如何协调统一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目标, 在为社会带来绿色效益的同时, 更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5.3 主动地、前瞻性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并且主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实现绿色经营

随着产品生命期的推进, 纠错成本有放大效应, 越到下游纠错成本越大。因此, 当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时候, 购买昂贵的净化处理设备只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法, 并且应该是最后的解决方法, 企业应首先了解超标的排放物从何而来, 是否可以从原材料选用中控制, 是否可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控制等等。同样的, 在产品生命早期实施绿色干预, 取得的效益在下游也有放大作用。例如M公司PP板的研发不仅仅是绿色产品设计, 它为企业在各个经营环节带来绿色效益, 这种多维效益是可观的。

5.4 采取多种途径的绿色技术创新

要注意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改造等方式的结合使用, 以低成本的方式系统的推进企业的绿色经营改造。M公司在研发PP板时, 一方面依靠自己多年配方调整的经验, 另一方面针对设备工艺的不足, 积极寻找外部资源, 合作创新, 最终完成PP板的研发目标。目前, PP配方和生产技术已经申请专利保护。

6 结论

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完全有可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节能环保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更有机会被转化为一项有巨大商机的经营活动。

牢固树立绿色经营思想,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 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是新时代企业提高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的也是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静江.企业绿色经营——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涛, 田甜.浅谈企业的绿色经营之路[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7) :282-284.

[3]吴扬, 张澎扬.绿色创新——建材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J].安徽建筑, 2007 (2) :113-114.

[4]汪波, 杨尊淼, 刘凌云.基于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开发设计及绿色性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0 (5) :1-4.

探索性研究 篇1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生于1980年后的新生代开始逐步进入到工作场所中,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为关注。文章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新生代的自我概念、代际比较和代际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自我概念特征主要包括追求自我、崇尚个性、开放自由等特点;而“80后”、“90后”在自我认知特征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新生代对自己所在年代更有认同感。

关键词:新生代;自我概念;代际特征;代际认同

一、 前言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80后”、“90后”成为劳动主力军。受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形成了不同于前辈的特点。正确认识新生代的特征以及和以往代际的异同将有助于对代际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对组织和社会改进和完善对新生代进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二、 理论回顾

1. 代际界定及其相关研究。以曼海姆(Manheim)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对“代”就开始研究,曼海姆认为“代”有两个基本组成:处于相同的历史时期和对此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有独特知觉(Joshi et al., 2011)。西方普遍将1979年至1994年生人称为新生代或者Y一代(Smola & Sutton,2002)。而在我国,“新生代”通常用以代表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群(宋超,陈建成,2011)。

李华松(2008)指出“80后”人群有鲜明的自主独立意识、务实多元的价值观取向以及豁然开阔的国际视野。“90后”的研究方面,崔景贵(2008)指出,“90后”个性鲜明张扬、乐于自我表现、早熟叛逆、生活去大众化、且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维护权益,以及职业目标务实等。杨亚萍、李坡(2010)指出,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思想开放、创新又信仰缺失、注重实效、情感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冷漠、且精神压力大。

西方社会对新生代也有较多关注。Eisner(2005)认为Y一代生活在数字化世界中,有强烈的道德感、爱国心,热爱自由、重视家庭;Y一代受较好的教育,积极、好奇、有活力而敢想敢做。Twenge和Campbell(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比前几代人,Y一代表现出较高的自尊、自恋、焦虑和抑郁情绪;对社会认可需求较低;更高的外控个性,且女性有更高的男性角色特征。

2. 自我概念和社会认同理论。上述这些研究,较多是从他人角度对新生代进行评价,而鲜有从新生代自我概念和代际认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缺少自我概念的研究,可能会以偏概全,模糊新生代的特点;缺少代际认同研究,则难以了解新生代的自我评价。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James最早对有关自我概念的问题进行研究,将自我概念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四个部分(刘岸英,2004)。Shavelson等(1976)认为自我概念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能对人的行为作出解释和预言,因此它有七个特征:有组织、多维度、分层、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独特性。一般自我概念包括学业自我概念以及非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还分为两个维度:同伴和重要他人,身体自我概念则分为身体技能和外表两个维度,最底层则是具体行为。由结构可知,具体行为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这些对个体的自我知觉是根据其实际行为和对于这一行为的反映和评价形成的(刘凤娥,黄希庭,2001)。

自我概念的根本效用是自我调节,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帮助个体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来达到对自己的认识(刘岸英,2004)。同时,个体的自我概念决定了经验对于个人的意义,例如获得好成绩对于自认为能力一般和自认为能力优秀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最后自我概念还能决定人们的期望:人们对于事物、行为的期待、解释都取决于自我概念,例如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个人而且家长、同学都会对其成绩期待较低(Shavelson et. al,1976)。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积极、消极性很重要,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健康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概念形成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当今社会上对于新生代既有肯定评价,也存在较多的负面评价,必然会对新生代的自我概念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他们的自我认识。

社会关注新生代,不仅仅是关注新生代的特征,更是关注特征背后的群体行为。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张莹瑞、佐斌,2006)。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源于某个他/她所属的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同”。积极的社会认同可以通过和相关外组的比较得到保持或提高,而当个体没有获得积极认同时,就会对自身所属群体产生消极态度。代际的一个标志就是对自己所属代的认同,不同代的人群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因此新生代的自我概念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对自身所属代际的认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对各个群体的社会认同进行研究,包括代际认同,对组织层面、国家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新生代的自我概念所反映出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如何看待代际差异,对代际是否认同?如果以1980年为界,新生代代内跨度有20多年,出生于1980年代的人群和1990年代的人群在以上这些方面是否又有差异呢?本研究将通过开放性问卷调研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三、 研究方法

1. 问卷设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自我概念的测量有不同的方法,本研究侧重于新生代个体的自我感觉,采用的是总体评价的方法。问题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开放性特征问卷,包涵一系列关于新生代特征和代际认同的开放性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受访者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出生年份等。

2. 样本来源。本研究选取上海一所重点高校的“80后”和“90后”作为研究对象,被调查人员年龄跨度在18到29岁之间,样本数据采集方式为课堂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共调查1980年出生的人员70名,1990年后出生的人员292名,为保持样本均衡性,在1990年后出生的人员样本中随机抽取75名进行分析。其中,男性占样本比例41.4%;本科生占样本比例67.1%,研究生占比32.9%。

四、 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词频分析的方法对新生代自我认识进行研究。首先对开放性问题回答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词,然后统计频数,将各项频数除以总频数,得到该词组的提及百分比,进行词频分析。

1. 新生代的自我认识。首先,请被调查者列出“您认为最能代表您所属年代的显著特点”,共收到回答320条。分别对“80”后和“90”后的回答进行分析。

(1)“80后”被调查者的自我认识。词频分析结果表明,“80后”对于所属年代特点的主要看法包括崇尚自我(18%)、享乐主义(11.2%)、社会变化大、个性张扬(10.1%)、自由开放(10.1%)、创新(8.4%)、浮躁、勤奋(各7.3%),其余零星回答还包括成熟、现实、竞争和社会问题多等。

(2)“90后”被调查者的自我认识。“90后”样本对于所属特点主要的看法是:社会变化大(17.1%)、自由独立(14.3%)、自我意识强(12.9%)、个性张扬(11.4%),其余零星回答包括浮躁、享乐主义、社会问题多、竞争、创新、勤奋向上、现实和早熟等。

“80后”、“90后”自我概念的特征在很多地方较为相似,如:社会变化大、崇尚个性、自我等,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异。“80后”对自身自我、享乐主义方面明显高于“90后”的认识;而“90后”在社会变化大、自由独立方面的认识明显高于“80后”。此外,在创新、勤奋向上方面,“80后”认识比“90后”更强烈,而“90后”则对社会问题多方面认识更强烈;“90后”样本有较少比例提到了自身早熟,这一点在“80后”中并没有提到,而是有一定人认可自己成熟;同时,两个年代的人群对浮躁、现实、社会竞争大等赞同程度相当,对社会因素在代际中的影响格外强调。

2. 新生代自我认识的代际差异。采用与第一题相同的方法,询问被调查者“您认为‘80后和‘90后一代与前几代在哪些方面有不同之处?请举例说明”,共收到回答303条。

“80后”样本认为自身与前几代的代际差异主要在于新生代更为自我(13.8%)、创新(13.2%)、生活环境变化大(12.6%)、崇尚个性(10.1%)等方面。不能吃苦耐劳(6.9%)、开放(6.3%)、有梦想(5.7%)等等也有一定的涉及。其余零星回答包括观念不同、更独立、社会竞争大、努力向上、西化、物质、浮躁和早熟等。

“90后”样本认为自身和前几代的代际差异主要在于新生代更自由开放(19.4%)、自我(16%)、创新(13.2%)、崇尚个性(12.5%)等方面,其他还涉及到生活环境变化、浮躁(各6.9%)、不能吃苦耐劳(5.6%)。零星回答包括观念不同、独立、西化、社会竞争大、孤独、早熟、物质、有梦想等。

对比两个样本,自我、创新、崇尚个性等方面是“80后”、“90后”样本共同认为的与前几代的代际差异;有分歧的地方在于,“80后”明显在生活环境变化、社会竞争、新生代更有梦想等方面的代际差异有更高的认同,而“90后”在新生代更自由开放的代际差异上有更高的认同。此外,“80后”样本回答中提到新生代更努力向上,而“90后”提到新生代更孤独,这在“80后”的回答中都没有提到。

3. 最认同的一代。询问被调查人员“最为认同哪个年代出生的人?”,分别给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为备选。

69.9%的“80后”认同自己,9.6%的人认同“70后”, 12.3%认同“60后”,8.2%认同“50后”,而没有人认同90后;28.9%的“90后”认同自己,27.6%认同“80后”,19.7%认同“70后”,18.4%认同“60后”,5.3%认同“50后”。有意思的发现是,“80后”对自身代最为认同,而对同为新生代的“90后”认同最低,相反“90后”对80、90年代认同最高,且对这两个年代没有非常大的差异,对前几代也有一定比例的认同。尽管新生代可以很容易地说出自身年代的缺点,承认自己的不足,但仍最认同自己所在一代。

五、 分析与启示

1. 分析。本研究表明,“80后”“90后”在总体自我概念上较为相似,都具有社会变化大、追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特点,但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在自我、享乐主义创新、勤奋向上等方面的认识“80后”高于“90后”;在社会变化大、自由独立、社会问题多、早熟等方面的认识,“90后”高于“80后”。

代际差异方面,在主观认识上,更重视自我、创新以及崇尚个性是新生代对于自身和前几代人的代际差异的主要认知;客观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新生代认为自身和前几代的代际差异还在于社会的自由开放、生活环境的变化,甚至是西化程度等。同时,在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传统中国美德上,新生代也认为存在差异。受访者从自我的角度,对于自身特点和代际差异进行回答,因此两者意见的不一致进一步说明“80后”、“90后”之间的确实存在差异,两者的自我概念的内涵存在不同。

最后,“80后”、“90后”都对新生代最为认同。但在代内,“80后”对“90后”的认同程度非常低,而“90后”对两个年代的认同都存在,可见这两者在相互认同上存在不一致。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由于“80后”被调查者感受到了更年轻的“90后”的威胁竞争,或者由于社会对于新生代的负面认识和看法,使“80后”希望将自身和“90后”区分开;而相较而言,“90后”对已踏入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群有较强的认同。另外,新生代“80后”、“90后”的划分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新生代对自身并没有非突出的认同感。在开放性回答中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依据:5人次回答中提到新生代代内可以以1985年作为划分标准,2人次认为“80后”“90后”没有代际的差异,也有2人次认为1992年、1995年之前的“90后”更具有“80后”的特征,因此代际划分需要寻找到更为准确的划分标准。

2. 启示。本研究通过开放性调研,对新生代的自我概念、代际差异认识和代际认同进行了分析与探索,这些发现对研究和实践都有一些启示。从研究角度来说,首先,根据这些自我概念特征的具体描述,未来可以对新生代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对新生代人格特征、价值观、态度偏好是否与我国传统代际有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其次,研究发现新生代代内对代际认同并不完全一致,这引起我们对现有的代际划分标准的思考。事实上,以往研究在代际划分标准上并未达成共识。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代际时,采用了不同的年代划分(Egri & Ralston,2004),如民国时期(Republican Era,1911~1949)、巩固时期(Consolidation Era,1950~1965)、文革时期(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Era,1966~1976)、社会改革时期(Social Reform Era,1978至今),但尚未对1980年后的代际进行划分,未来对代际划分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再次,自我概念形成既是透过个体的自我观察,还受到社会文化、人际交往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到底如何影响了新生代的自我概念?又对他们的个人特征产生了什么影响?未来可以对影响新生代自我概念和其他特征的变量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对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组织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新生代的变化,尤其是“80后”和“90后”之间还存在着差异。在对新生代员工进行管理时,不仅需要考虑到新生代的共性,还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其次,在意识到这种差异后,组织管理者应考虑管理实践和方式上的转变。笔者认为,构建包容性组织将更有助于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所谓包容性组织,是指在组织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员工通过全面参与到组织工作并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获得同等的成员资格(Tang et al,2012)。由于新生代员工和传统代之间存在着差异,而目前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者的大部分人群还是以传统代为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新生代在组织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考虑到新生代员工将逐步成为组织中的生力军,而且其创新能力对于组织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在组织中形成包容性文化,让新生代员工有更多参与到组织各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新生代员工和组织的关系纽带,对发挥新生代的作用将有促进作用;再次,在组织中可以通过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将新生代融入到团队中,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组织环境中,比如可以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制度或指导人计划等;最后,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的培训。在进入职场前,可以对新生代人群进行角色转变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变化,增加进入组织的准备性,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组织中出现的挑战。

综上,本研究对新生代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探索性实证研究,并对“80后”和“90后”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在于样本的局限性。本次研究针对的新生代中的“90后”是有较高教育背景的人群,由于这类人群大多尚在高校中,为了保证样本的均衡性,“80后”也选取了高校样本,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其他新生代人群,以便更全面地看到这种差异。本研究尚停留在描述性研究范畴,未来可以进一步对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更好地揭示影响新生代自我概念和代际认同的因素以及自我概念、代际认同产生的效应。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98-100.

[2] 李华松.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89-91.

[3] 刘岸英.自我概念的理论回顾及发展走向[J].心理科学,2004,27(1):248-249.

[4] 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评述[J].心理学动态,2001,9(2):136-140.

[5] 宋超,陈建成.80、90后新生代员工管理与激励[J]. 人力资源管理,2011,(5):92-93.

[6] 杨亚萍,李坡.“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剖析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0,(1):223-224.

[7]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71132003)。

作者简介:唐宁玉(1969-),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陈驰茵(1990-),女,汉族,上海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谭庆飞(1983-),男,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

探索性研究 篇12

科研工作的细化和科研效率的提升推动了研究人员的合作, 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 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 以合作研究形式获奖的人数占41%, 第二个25年里合作研究获奖得主达65%, 第三个25年中达到79%, 合作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研究的主流[1]。朱克曼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他们的平均合著为7.9篇, 而一般科学家平均仅合著2.9篇[2];冯茜[3]、丛杭青[4]分别对《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和《物理学报》的统计显示四刊合著比例在90%左右。科研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个人科研成果的数量, 也有利于增强团队科技成果的水平, 有利于知识互用、优势互补、人才互动[5]。目前对科研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合著论文的统计和分析, 较为重视从合著这一表象进行描述性研究, 然而由于“挂名”等情况出现使得仅以合著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为手段对科研合作问题进行研究, 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均有待检验[6], 故而本文选择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结合的方式, 以医学研究生为对象对科研合作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了解医学研究生科研合作的基本情况, 包括态度、对象、动机、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合作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等, 挖掘科研合作行为的内在机制, 为有效促进科研人员的合作与创新提供建设性意见。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2013年6月课题组在前期预调查的基础上修正并确定“医学研究生科研合作行为调查问卷”, 并在6月下旬利用中午时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宿舍楼随机发放问卷400份, 问卷均在调查员指导下完成, 问卷回收后由调查人员逐一检查, 剔除其中填写矛盾及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42份, 问卷录入EXCEL表格建立备用数据库并进行统计, 7月上旬课题负责人随机选择其中10名调查对象进行质性访谈, 以深入了解科研合作中的具体问题。

3 研究结果

3.1 样本及基本情况

342位调查对象中男生168名, 女生174名, 分别占49.1%和50.9%, 男女比例相当;年级分布如下表1所示, 主要以硕士二年级以上研究生为主且各年级分布均衡, 调查对象均有一定科研经历, 符合调查样本需求;调查对象来自临床医学 (252人, 73.7%) 、基础医学 (54人, 15.7%) 、中医中药 (6人, 1.8%) 、生物技术 (6人, 1.8%) 和公共卫生 (24人, 7%) 等专业, 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为主。

调查科研合作行为首先需要了解研究对象的科研基本情况, 包括对待科研的态度及目前正在开展研究情况。调查对象中有60人 (17.5%) 对科研非常喜欢, 喜欢的为186人 (54.4%) , 一般的为96人 (28.1%) , 没有选择不喜欢及非常不喜欢, 医学由于其专业性和研究性较强, 且调查对象均为高年级研究生, 故对科研均有较高热忱;所有调查对象均正进行一些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有144人 (42.1%) 来自导师课题, 180人 (52.6%) 来自于自己选择, 18人 (5.3%) 来自于其他途径, 主要是工作单位的课题。

3.2 科研合作行为

3.2.1 科研合作的认知及合作概况。

科研合作认知主要指对科研合作必要性和价值的认识。调查对象中有258人 (75.4%) 认为科研过程中进行合作十分必要、合作十分有价值, 84人 (24.6%) 认为科研过程中合作是必要的, 合作有价值, 没有调查对象选择一般及不必要等选项。调查显示医学研究生均认识到了科研合作的必要性, 且对其价值的认可度非常高。

在实际科研中312人 (91.2%) 曾有过合作行为, 30人 (8.8%) 未有过合作行为。没有过科研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不知道如何合作以及如何选择合作对象、没有良好的团队文化、没有相关的技术工具支持合作 (各有30人选择, 占100%) 、人际关系复杂以及很难找到合作伙伴 (各有12人选择, 占40%) 、个人合作能力较差 (6人选择, 占20%) 。而通过访谈得知, 选择没有过合作行为的调查对象客观上在科研中也曾有过合作, 如和导师、同学、朋友非正式的学术交谈、咨询等, 这种合作多是一种无意识、非正式的合作, 故而被调查者自身所忽略。

3.2.2 科研合作的对象。

医学研究生科研合作的对象依据选择频次高低分别为:自己导师、同一导师的研究生 (两者均为222人, 71.15%) 、其他不同学科专业老师 (192人, 61.54%) 、外校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不同学科研究生同学 (两者均为168人, 53.85%) 、同科室不同导师的学生 (162人, 51.92%) 、科室其他老师 (144人, 46.15%) 、论坛互助 (84人, 26.92%) 。由上述选择可以看出, 医学生的合作范围较广, 人际关系圈和科研需要决定了合作的对象与范围。导师和同门由于课题的相关性较强、距离较近、接触较多而成为科研合作的首要对象, 同时由于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可能涉及不同学科, 与不同学科专业老师的合作在医学生的科研合作中占重要地位;不同学科及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利于突破单一机构与学科的局限性并实现社会智能复用, 故而外校研究人员、同校不同学科研究生同学也是经常合作对象;此外网络的便捷使近30%的医学研究生选择利用论坛互助的方式与网友进行咨询交流, 但有2位访谈对象认为该渠道有一定的偶然性, 不一定能获得结果。

3.2.3 科研合作动机。

对于科研合作的最初想法和动机, 依照选择频次高低依次为:合理的科研分工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科研工作 (270人, 86.5%) 、合作能更好的产生创新 (258人, 82.7%) 、合作可以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技术 (240人, 76.9%) 、不得不合作以完成任务 (60人, 19.2%) 。从对动机的选择可以看出, 医学作为合作需求比较强烈的学科, 大部分医学研究生都能意识到科研合作的价值并主动进行合作, 以更好完成科研工作、产生创新和吸收他人经验, 此外调查对象中被动合作的比例较低 (选择不得不合作以完成任务) , 一般而言主动合作由于其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科研合作的效率更高、效果更突出。

3.2.4 科研合作的方式。

科研合作有偶然和明确分工等不同情况, 对于合作中是预先明确分工还是偶然产生, 216人 (69.2%) 选择是在科研合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明确分工, 120人 (38.5%) 选择科研过程中不明确分工但经常合作、102人 (32.7%) 是在科研前进行明确分工, 96人 (30.8%) 选择在科研过程中进行偶然临时的合作。调查显示合作的方式比较多样化,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科研合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而产生的明确合作分工, 但是合作并非如实验规则一样标准化, 其组织和设计也不复杂, 体现出因需产生和某种程度的随意性, 因此科研前进行明确分工、科研中不明确分工但经常合作或者偶然合作在医学生的科研合作中都会发生且可能同时发生。

3.2.5 科研合作的阶段。

科学研究是一个连续且有不同阶段的过程, 222人 (71.2%) 选择在实验操作阶段与他人进行合作, 合作对象主要是其他学科有相关专业技能的研究生或老师, 访谈的10位研究生均有在其他科室开展实验研究的经历;204人 (65.4%) 选择在课题设计阶段进行合作, 合作对象主要是导师以及其他相关专家;132人 (42.3%) 选择在文献信息查找阶段进行合作, 合作对象有同学、网友、图书馆员等, 合作主要是为了全面检索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及全文的获取, 但是目前这种合作主要是以个体对个体的合作为主, 没有形成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分享和交流, 调查发现访谈的10位对象均提到希望能看到同一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检索的文献, 以期能获得启发;126人 (40.4%) 在论文撰写及修改阶段有过合作, 合作对象主要是导师、撰写过类似论文经验的其他学科老师以及专门提供论文润色服务的公司;114人 (36.5%) 选择在实验结果统计分析阶段进行合作, 合作对象主要是同学、统计学的研究生、老师, 目的是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可靠;还有66人 (21.2%) 选择在论文投稿阶段合作, 主要与有论文投稿发表经历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合作。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合作在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 并且每个阶段合作的重点对象都有不同, 实验操作以及课题设计是最常进行合作的阶段。访谈结果还显示在各种合作中, 只有课题设计、实验和统计分析阶段的合作对象会在成果的作者署名中出现, 这类合作对研究的贡献具有不可或缺性, 而其他如文献检索、论文修改、投稿等合作, 主要以交流和帮助的方式对研究发挥支持作用, 合作者很少出现在成果的署名中。此外调查中也发现一个被4位同学都提到的现象, 即在论文署名中出现的作者并不一定全部都有过真实合作, 挂名现象比较普遍, 不过对论文有重要贡献的作者都会在署名中出现。

3.2.6 科研合作的手段。

合作时采取的交流手段和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正式小组交流 (234人, 75%) 、电话交流 (216人, 69.2%) 、口头非正式交流 (204人, 65.4%) 、邮件交流 (168人, 53.85%) 和QQ即时通讯工具交流 (144人, 46.15%) 等。小组交流最为常见也较为正式, 主要用于导师和学生的课题讨论, 讨论的时间和具体方式一般与由导师决定, 有7位访谈的研究生所在科室每周都会进行文献阅读分享或研究进展汇报;电话交流可以突破地理的局限, 是最便捷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交流方式;口头非正式的交流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研究问题, 同时语言的沟通有利于更好的传达问题, 拉近感情, 较受研究生群体欢迎;邮件交流也是科研人员常用的交流方式, 但有2位研究生反映这种方式没法即时获得答复, 不清楚对方什么时候能看到邮件;QQ等即时通讯软件在研究生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科研合作讨论中也有应用, 但应用主要局限于沟通联系以及信息传播, 有3位访谈对象觉得真正进行课题深入讨论合作时还是以当面交流较好, 能将问题表达清楚, 并且导师一般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查看QQ信息, 但也有1位访谈对象的课题组建立了QQ讨论组专门用于研究合作中的信息交流、文献分享和问题咨询, 不过由于软件的局限性使这些信息不能很好的保存。被访谈的10位调查对象课题组均未使用过专门的协同共享软件或系统供科研合作的信息集成、资源整合和交流。

3.2.7 科研合作对创新的促进。

对于科研合作是否能够促进研究创新, 186人 (54.4%) 认为非常能促进, 150人 (43.9%) 认为能促进, 6人 (1.7%) 认为一般, 98%以上的调查对象认可科研合作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访谈对象认为科研合作促进创新主要是因为合作使每个人发挥自己优点, 激发灵感产生创新思路以及提高创新的效率;科研合作中不同阶段对创新的影响也不同, 8位访谈对象认为在课题设计论证阶段的合作最容易产生新想法、新思路, 创新较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6位访谈对象认为文献查找阶段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时有利于从他人的想法或获取的文献中获得灵感, 但是目前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文献分享仍较有限且不系统;5位调查对象认为实验阶段的合作和交流会通过对实验遇到的困难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而增长知识, 产生新想法, 其他阶段的合作虽然必要但对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

4 结论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科研合作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得出以下结论:

(1) 医学研究生对科研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价值的认可度非常高, 超过90%的医学研究生有科研合作经历, 少部分没有科研合作经历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强, 不知道如何合作以及选择合作对象、没有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技术工具支持合作;

(2) 科研合作对象与人际关系圈和科研需要有关, 最经常接触的人成为首要合作对象, 同时在不同阶段合作的主要对象不同;大部分医学研究生能主动与他人合作, 合作以更好完成科研工作、产生创新和吸收他人经验为目的;根据实际需求在科研过程中进行明确分工是最常见的合作方式, 但是因需的临时合作也经常发生;

(3) 科研合作存在于研究的各个阶段, 课题设计、实验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阶段的合作经常会在成果署名中体现, 其他阶段则较少体现;面对面小组交流、电话交流、口头交流等在合作中都有应用, 其中面对面小组正式交流仍是最重要的合作交流渠道, 且交流方式与课题组负责人的习惯有较大关系;医学研究生比较认可合作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同时认为合作刺激创新是偶然产生的, 在课题设计、文献分享和实验操作阶段创新发生概率较高。

5 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发现的医学研究生科研合作特点和存在问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科研合作推动创新, 提出如下建议:

5.1 重视协同分享工具的应用

目前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合作多表现为个人因需而临时合作, 合作没有系统性, 合作过程的分享和交流也以个人对个人为主, 合作产生的知识较多存在于个体脑海中, 合作过程中的知识无法进行保存和共享, 不利于课题组内的知识共享和管理, 降低了合作产生更大创新的可能性。课题组应该站在以合作促进创新的高度, 而非仅仅为了完成实际任务, 重视利用一些协同分享工具的应用 (如参考文献管理软件Note First、协同支持系统Grouplens与Anno tate[7]等) , 依托技术工具和系统建立利于共享交流的科研流程和环境, 促使在研究中通过更多的互动交流改善合作团体的认知结构, 最大程度共享彼此知识经验, 产生更多新想法和思路, 最终提升研究成果的价值。

5.2 营造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

调查显示目前医学研究生的合作多因现实必须而产生, 合作也是以个体对个体的形式存在, 合作的偶然性较强, 虽然合作被认为十分重要, 但是合作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合作建立在松散的框架内, 团队没有树立较强的合作意识, 合作机制缺失, 临时偶然因需的合作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但不利于团队隐性知识的显化以及隐性、显性知识的分享复用, 因此课题负责人应发挥其团队核心作用, 重视良好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 团队成员真正在融合中实现知识创新和个体进步。

5.3 重视关键阶段的交流分享

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具体任务,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通过知识的分享交流和复用, 改善成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社会智能利用效率, 并通过交流使知识创造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刺激新想法的产生, 使成果创新性最大化。调查显示合作中课题设计、文献分享和实验操作阶段是产生创新的关键阶段, 因此课题组要重视在这些阶段采用更多的手段、方法和措施, 营造更好的合作环境, 加强成员之间面对面的知识的分享和交流, 使创新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晴, 杭雪花.关于高校科技平台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01) :118-120

[2]ZUCKERMAN H.Scientific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M].Transaction Pub, 1977:225

[3]冯茜, 陈强.中外自然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比较[J].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9 (5) :336-339

[4]丛杭青, 王华平, 沈琪.合作研究及其认识论评价[J].科学学研究, 2004 (5) :455-459

[5]陈黔, 吴殿源, 成诗黔, 等.军队总医院专科中心科技人员的科研合作[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4 (3) :52-53

[6]赵蓉英, 温芳芳.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20) :6-10

上一篇:英语商务翻译下一篇:完备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