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2024-08-27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共12篇)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1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既是会计行业在职业活动中的规范, 也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会计职业道德强调的是“会计职业”的道德, 重在“职业”二字。它要求会计职业在确定、计量、处理和传输经济信息要可靠、相关和有用。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则重在强调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从内涵上讲, 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会计本身的客观规律 (会计技术、会计方法、会计程序等) , 二是会计职业对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客观、公正、公平、可靠、相关、有用等) , 三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的德行 (职业良心、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 。只有将会计人员的品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与会计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 会计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加强会计道德建设的目标, 是为了促进会计人员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 达到更高的会计道德境界, 塑造出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 从而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 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勤俭理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来说,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是培养会计行业“四有”新人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反腐倡廉, 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廉洁之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 在此期间各种思潮相互猛烈撞击, 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 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 会计推崇职业道德, 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必然发展与要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 加强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亦相当迫切。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一)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中,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 不能够坚持准则, 甚至通同作弊, 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二) 追求私利, 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 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会计职业道德沦丧,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 以身试法,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榆钢公司财务主管贾凤军在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期间, 收受贿赂16.5万元。2010年9月15日, 榆中县法院借用兰州市中院法庭, 开庭审理了此案。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 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三) 违背准则, 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 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 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 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 却不予指明, 并加以虚假的陈述, 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三、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 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进展, 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 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 导致一些贪污舞弊, 滥用职权, 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 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 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二) 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只是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难以形成防范会计造假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明确, 内控制度不落实, 监督检查不力, 有章不循, 循章不严, 重查轻处, 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 使得监督制约弱化。

(三) 工作地位“服从命令”作用。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 带来其职业道德行为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下进行, 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 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单位任命才能上岗。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单位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计人员处在两难境地。在工作中, 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领导的意图与财经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情况, 有时, 会计人员虽提出合理建议, 但单位领导仍坚持其做法, 最终导致会计行为失范。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 采取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在职业活动中, 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会计道德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 辨别是非, 明确方向, 再结合实际工作, 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品质,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采取典型示范与正面组织相结合。从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的高度入手, 以会计领域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教材, 会计人员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三) 采取自律和舆论监督相结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调自律, 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舆论监督起着抑恶扬善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对遵守会计道德的人的褒奖, 对违反会计道德的现象的批评教育, 开展经常性的会计道德讲评活动, 促进良好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会计道德教育, 要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要从爱护出发, 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引导会计人员明辨是非美丑, 自觉改正。

参考文献

[1].波尼蒙, 爱泼斯坦, 盖尔著;李正, 王晖等译.会计职业道德研究[M].格致出版社, 2010, 12, 1

[2].王学军著.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8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2

摘要:目的:通过对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素养调查,了解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素养现状,为城市养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100多个托老机构中的275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以获取照护人员素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采用访谈的方式探求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态度。结果:调查发现,从事老人照护职业的主体为女性,大部分是未经培训的非专业老年照护人员,总体素养偏低。选择该职业的原因个体差别很大,照护内容比较简单,但普遍认为该职业有现实实用价值。结论: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素养亟需提高,需要对他们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使照护人员的专业梯度显现出来。

关键词:托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80岁以上老人每年以5%速度递增递[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有专家预测[2],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由2000年的0.87亿发展到3.23亿,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由2000年的7.00%上升到2050年的23.07%。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托老机构养老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照护人员的素养现状与老人的需求相矛盾,提高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养老体系水平的迫切需求。本文综合探讨了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现状以及老人的需求,为完善中国养老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0年7月至9月从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中的100多所托老机构中按地区随机抽取14所,14所托老机构共有老人1887位、照护人员275位,共有67位照护人员自愿接受调查和访谈,其中男性照护人员7位,女性照护人员60位。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问卷。首先设计问卷--《托老机构照护人员情况调查》,42个问题经专家讨论后确定为39个问题,分为人口学资料、文化素质、照护技能、照护培训四个角度。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多所养老机构进行抽样,样本包含14所不同的托老机构,这些托老机构括大型公立托老机构2所,小型私立托老机构4所,小型公立托老机构3所,大型私立托老机构5所。调查员均为经过培训的护理本科生。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2.2?2质性研究。根据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访谈的方式询问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看法,在征得同意后记录,8名调查员分别分析记录资料,然后汇总分析结果。

2.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进行统计。

3.结果

3.1问卷调查。

人口学资料显示:托老机构内从事照护职业的主体是女性,几乎占调查总体的90%,且年龄偏大,平均年龄为45±7岁。照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大约占调查总体的85%,其中有近45%的照护人员的文化水平是小学以下。大部分的照护人员都是由其他行业改行过来的,其中超过40%的照护人员以前的职业背景是农民,超过80%的照护人员的工资在每月1500元以下,其中近44%的照护人员的工资每月低于1000元。

照护技能自评分:我们从照护人员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照护、心理照护、饮食照护三个方面共设计了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0分计算,共计90分,0~54为差,55~63 中等,64~72为良73~81良好,82~90 为优秀);结果显示: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自评得分中,自评为优秀者低于2%,自评为良好者约为9%,自评为良者约为6%,自评为中等者约为14%,自评为差者近70%。大部分照护人员感觉缺乏老人照护的专业技能及知识。

照护培训:虽然大部分的照护人员表示曾经接受过老人照护方面的培训,但是时间都很短,只有一到两周,有的只有几天,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培训,仅仅由老员工带着工作两天就直接上岗。单次培训率比例:17%,多次培训率比例:56%,但每次的培训时间少于3天。工作后,约40%的照护人员没有接受进一步的培训,但有超过60%的照护人员表示自己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培训。照护培训效果:非常有效为44%,一定效果为42%。照护培训方式照护人员更倾向于讲授和情景模拟,希望频率为一年一次。

3.2质性研究

照护人员的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普遍很高。李女士表述:“照顾老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能够培养对老人的爱心和耐心。”在与老人相处的同时,不仅掌握了照护老人的技能,而且懂得怎样与老人相处,使家庭更加和睦。

照护人员从事该职业的原因差别较大,很大一部分照护人员的回答是“为了养家糊口”。“我没有办法,小孩在城里要读书啊。”; “我没有文化,只能做这个。”。照护人员主要来自于外地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自身又没有学历,其他工作不容易获得,选择在养老院照护老人也是无奈的选择。有少部分照护人员表示是为了来献爱心的,“老人在家里没有人照顾,很可怜的,我们都会老的。”。

照护内容简单化,工作负担重,不被社会和家庭所认可。“主要就是照顾老人吃饭,洗澡和上厕所。”。“我不敢告诉家里是做这个的。”。

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托老机构内的照护人员只是照顾老人基本的日常起居,对老人心理方面的照护比较薄弱,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尤其是老人健身锻炼指导及饮食营养方面。“从早忙到晚,没有空的时间。”。“我要看几个人,又不是看一个。”。“我又不懂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工作量比较大,平均每位照护人员要负责大约6位行动不便甚至瘫痪的老人,对于能够自己行走及进食的老人,照护人员基本没有时间顾及其心理感受。

照护人员在敬业方面,以爱心和耐心为核心素质。“照护老人耐心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爱心是首要的,没有爱心,有本事也是没有用的。”。“我们的老板对我们讲的也是爱心和耐心。”。

4.讨论

4.1中国养老体系现状。

由于今后的家庭发展趋势多数为独身子女家庭,一般情况下2个孩子赡养4个老年人,这给正处在事业发展期的子女们来说带来了不小的家庭和社会压力[3],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托老机构内进行养老。但是调查发现,照护人员的素养及技能普遍偏低。在日常工作中,照护人员的分工不明确,繁琐且无统一的规章要求。照护人员平均年龄偏高,社会地位及文化水平很低,工资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照护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照护人员中的专业梯度没有体现。

综合看来,该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的养老体系基本还停留在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的层面上,因此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技能及水平需要根本且全面的提高,养老机构中需要初级、中级、高级照护人员的合理配备。根据照护的工作性质,照护人员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以满足照护的需求。

参考文献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完善;培训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1]。自“十一五”以来,国家一系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政策的出台、实施,较大程度的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先后在全国建立了99个国家级职教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和省级层面共完成15万多人的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以青岛海洋技师学院为例,自2012年以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以第二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展名师、双师、青蓝三大工程。通过继续教育、研究生进修、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打造高学历、高职称、职业技能高和具有企业 实践资历的“三高一资历”教师队伍。5个重点专业两年培养专业带头人15名、骨干教师29名、双师比例达到95%,研究生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20%,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尽管如此,由于制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远未形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反思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探索,找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1 反思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传统的中等职业师资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受训教师数量少、范围窄、缺乏科学的管理,难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和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职业岗位内涵发生改变,需要中职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确立终身培养培训制度,而相关的制度却一直未能建立或得到完善。

1.2 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缺乏系统性

中职教师大体分为三个类别: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三种教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校期间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而传统的中职教师培训往往是一刀切,导致部分老师专业不对口。中职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就迈向了教师岗位,不仅缺乏任教经验,也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理念,青岛海洋技师学院近十年中录取的近几十名专业教师,80%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仅6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例如,有的参训老师教船舶管理,但此前从来没有海上工作的经验,在上课的过程中,他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课本上的知识理论和一些道听途说的经验;而对于部分具备丰富专业技能的老师来说,理论水平不高往往是影响教学水平的软肋,以往的教师培训往往缺乏系统性,因此只有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教法的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

1.3 培训模式单一落后,缺乏长远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他们既希望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希望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然而传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常常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本位模式,单一乏味、针对性弱,很难满足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许多用于师资培训的基地教学设施简陋,没有与企业建立实际性的联系,而所谓的企业实践也变成了吃吃喝喝和参观旅游的代名词,无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得不到收获,必然造成一些教师没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将培训当成一种应付差事,在培训中经常请假、旷课,这无疑使培训成为了无关痛痒的形式主义。

1.4 无科学合理的培训结果评估

结果的评估和评价是对培训组织部门业绩的评估,同时也是对受训者受训结果的考核评价。目前我们的培训普遍缺乏较为权威、相对独立的监督评价机构,再加上效果评估的检测方法单一、内容不全面,效果评估工作也只是仅限于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考试,事后并无跟踪调查与研究分析,而培训结果也没有与受训教师的薪酬、职务晋升及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没有科学的培训结果评估方法,使培训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同时培训上的投入也得不到预计的回报。这样的培训评估并没有深入到学员工作行为与态度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上,使学校的培训效果仅仅停留在最初等级的层次上。

2 探索中完善师资培训体系

2.1 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设对培训的时效性和培训的品质十分重要,要从组织、培训过程、经费管理、考核四个方面对培训进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组织上,按照学校发展及教师需求进行培训管理,每个培训的项目需要设立单独的工作小组及秘书处,承担起培训的组织服务工作,以便于对培训的计划、工作流程、實施方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培训过程方面,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在教师网络平台远程培训中按照专业将受训教师进行了分班,各专业在受训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创建教职工业务档案,实行定期召开建设例会和审核制度,加强了对参训人员的学习管理;在经费管理上,制定师资培训经费使用规定,由学校财务科统一管理,并设立师资培训基金,科学合理的使用培训经费,有钱花在刀刃上,有力的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在培训考核方面,建立培训质量审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成果验收,培训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月考核、工资直接挂钩,形成长效机制,保证了培训的规范化。

2.2 拓宽培养模式

2.2.1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的校本培训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教育部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强调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10月27日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对解决职业教育中专业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中职教师的校本培训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目标。充分利用教研组、教研室、专业等组织的作用,以集体备课、听课、观摩学习、合作研究课题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组织板书、说课评课、演讲比赛、讨论交流等教学基本功竞赛,定期进行行业动态讲座、教师技能大赛,将自我培训与研究、交流结合起来,以激发每位中等职业教师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2.2.2 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运行机制[3]。要提高中职教师培训质量,必须引导、激励、促进与大型企业特别是有科研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共育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式。

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研讨和制定培训方案,根据企业专家意见调整教师培训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企业为教师培训提供实训考察场地,教师可以去企业参观、实习,与企业在学科教学和技能水平上进行交流,不但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不再是“从书本到书本”,这对教师的教学是一次很大的提升,同时通过对行业新动态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对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三也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利用讲座、校内实训设施等便利条件对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训练。

自2010年以来,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就针对海上专业需求,定期开设“海校论坛”项目,邀请现役船长轮机长、行业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到校与学校教师交流航海知识和经验,极大的开拓了学校老师的视野,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2.2.3 构建网络培训平台

网络的普及为中职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方向,网络培训具有即时、高效,并能有效的解决工学矛盾,节约教育经费的特点,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师资培训所替代不了的。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教育互联网和优质培训资源,构建开放性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教育教学改革相关信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使教师们能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已经建立网络培训的长效机制,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集中网络教学培训。同时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网络分班,由网络班长规定好培训课程、学习时间等内容,让教师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分散学习。最后根据学习的结果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估,使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到最新的教学方法。

3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对中职教师的培训要进行分类。

3.1 对于文化课教师的培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方面使他们在补充更新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方面得到继续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中职学生积极性不高、基础差的特色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加强培训。

3.2 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则要兼顾课程培训的系统性,以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对于来自高等学校的缺乏实际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去工厂、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青岛海洋技师学院每年派教师到企业去实习、顶岗,陆地专业教师需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执业证书,海上专业更为严格,五年内需有10个月海龄,上船是船长、下船是教师,实现了从代职到任职的跨越。另一方面,对于来源于企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进入通过继续教育、在职研究生、进入师范类院校等方式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3 对于实习指导教师多是来自于企业的工人,专业技能十分熟练,也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缺点也显而易见,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理论基础较差、教学方法单一,对他们的培训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培训重点还是在理论知识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

4 培训专家讲师团的建设

在整个培训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训专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培训效果的好坏往往与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中职教师师资培训要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名师资源库以保障培训的针对性和高质量。

专家全程的跟进和指导,是培训高质量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优秀教师选拔的选拔。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多种方式选拔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并与校外专家、企业精英一起进入名师资源库,成为师资培训的专家。

第二,专家针对受训教师的需求和培训目标对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流程等进行设定和修改,完善培训方案,并促进培训严格有效的进行。

第三,专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以专业带头人、谈话讲座、技术指导、考核监督等方式参与培训直接对受训老师进行全面的指导。

第四,实行“导师制”,由一名专家做导师,只带3-5名学员,并根据受训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个性化的辅导,有的放矢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5 实行第三方考核评估,建立培训指标体系

培训评估工作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目的是能够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整个评估的过程必须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以决策者做出重要的决策。在评估方法上,可采取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知识答辩、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事实和数据参考,另外还可建立学员跟踪卡,定期检验参训教师将培训和工作结合的情况。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考核,能够端正学员态度,获得较为公正的评估结果。

培训评估主要是指参训教师培训后效果的反馈,也是对评估结果的检验。因此要建立培训绩效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的结果可以通过对员工满意度、人均理论贡献率等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得知。定性的考量则可以从受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满意度调查、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等方面加以分析。考核结果与受训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加薪等直接挂钩,使得教师真切的知道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从而珍惜每一次培訓机会,起到对教师的激励和监督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培训模式,增强其创造性、科学性、系统性,建立一套有效的长效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师资培训不流于表面形式和走过场,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教育部【2010】2号.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4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职场导航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长, 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 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各部门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其中, 高校毕业生是重点群众中的主力, 所以, 对其进行相关的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在1908年首次被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提出。在我国, 清华学校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和筹备这项工作, 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 标志着职业指导在我国开始建立。职业指导是由提供指导一方根据需要指导的一方的个人与职业相关的背景, 围绕其提出的具体问题, 进行诊断、分析、评估、判断, 为其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辅导、职场导航等服务, 共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现在讨论的针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的职业指导, 最接近于就业指导。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职业指导的范畴包括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还有涉及到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近些年, 我国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 各大高校也相继设立和完善一些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 或是新增设了具有职业指导功能的招生就业处,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校职业指导机构不成熟。大部分的高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指导主要为招聘信息的发布、就业协议的签订、工作劳务派遣等方面的服务。从思想上来说, 这些机构侧重于单一的职业指导, 并没有涉及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也不能切实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积极给予个别性帮助和个性化建议。从行动上来说, 这些职业指导机构虽然定期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和比赛, 但只有参赛选手会按规定准备材料, 并没有使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 这些高校机构会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展开专门的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但由于临近毕业, 时间仓促, 培训时间很难统一和保证。

(二) 高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不够完善。我国在高校从事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一般由各年级的辅导员、校学生就业办的管理人员等负责。辅导员日常的琐事非常多, 由于受到其他工作安排的冲击,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授课时往往缺少时间保障, 难以全身心投入;就业办管理人员虽然主要负责职业指导工作, 但人员背景迥异, 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 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职业指导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当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激增, 并且高校担任着为国家培养先进人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重任。怎样把一名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要的一点依赖于在校期间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客观对待就业形势, 积极就业, 合理择业。由此可见, 只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保证学生的思想建设, 让学生对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 才能使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作用。

(二) 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当今社会, 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培养的学生是否被社会认可。所以, 各类高校有必要对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对已经毕业学生的工作动态进行跟踪调查, 积极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 努力实现校企合作, 明确市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和要求,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仅如此, 各大高校要对市场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前瞻性, 这样才能明确教育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办学理念, 做到与市场需求接轨, 培养出适合社会的优秀大学生。各大高校在此基础上相继蓬勃发展, 进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 有利于维持国家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问题又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毕业生是否顺利毕业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在校生进行的职业指导教育有效地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并且保证了就业质量。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与人才储备, 因此,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对他们的就业进行多渠道的引导,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改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指导机构和职业指导内容体系。对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是构成高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各高校应针对各个专业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内容体系。比如一年级的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加强自我管理, 自我探索和本专业学习的未来职业定位;二年级学生的教育重点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让学生从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入手初步确立职业的发展方向;三年级学生的教育重点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四年级的重点则放在对就业形势和政策的介绍与指导, 帮助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 提高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

(二) 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虽然各个高校都开设了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 但是其发挥的功效还远远不够。职业指导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设置, 专业的师资力量, 并且与学生的专业课程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指导体系, 切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为了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高校还应对职业指导教师的准入关口严格把关, 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与时俱进的培训, 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另外, 为了保证职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还应设立灵活的监督机制, 确保职业指导工作高效廉洁运行, 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三) 针对就业实际情况, 开展针对性职业教育。由于学校自身定位的重点不同、学生专业特点的差别以及学生个体本身的需求不同, 可能造成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对薄弱的环节。高校应重视已经就业学生所反馈的信息, 及时发现职业指导的教育漏洞, 为在校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并且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定期指导, 如:个人面谈法、报告会法、讲座法等。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明确学习目的, 加强自我管理, 尽早做好规划, 在未来就业、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加瞩目的成绩。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才的需求不断对高校的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使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进步的人才, 这是教育界一个新的话题, 需要去不断摸索、创新。将职业指导贯彻落实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去, 让每一位大学生受益, 才是职业指导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未柳等.职业指导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现代妇女, 2013

[2]李晓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新体系的构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朱薇薇.浅谈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研究 篇5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在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同时,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因此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与当今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有很大关联,由于长时间受旧就业制度的影响,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所以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文章分析研究了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必要性;指导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大学生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的总体计划,具有粗略性、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为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显现,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了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缺乏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调研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是模糊的,只有少部分对就业和职业有着明确规划,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就业以及职业规划没有任何打算。总体来说,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职业规划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发展比较缓慢。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滞后,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这种规划意识淡薄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只局限于就业指导课、互联网以及媒体的相关资讯等。大学生缺乏职业实践,择业观尚未定型,缺乏职业感觉,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职业意识淡薄。这种现象将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也就无从谈起个人的职业规划,同时也增加 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挫败感。

其次,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存在认识误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仅局限在表面上,缺乏系统性认识。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上,只局限在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目标缺乏明确性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并往往决定大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否。然而据调查,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目标无明确定向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将要进入从事的行业并不了解,对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制度规定、用人要求等都没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研究。

在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定向模糊的情形较为普遍和严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多同学由于缺失职业规划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没有发展方向,学习工作缺乏动力,导致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在面临毕业就业时,往往表现得茫然失措。

三、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出现偏颇

首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受到冲击的人们的价值观等必然会发生转变。由于利益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不能将自身利益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在择业时,都普遍得流向经济发达、发展较好的城市,和热门的行业,这就不利于人才分配的平衡。

其次,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完善,使得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利益驱动,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引进高素质人才形成了难度。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个人的切身利益成为了大学生择业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就业领域失衡的状况,热门职业和冷门职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次,大学生择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由于大学生择业时过分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能够正确处理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实际就业岗位不一致性,是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后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当代大学生素质薄弱,职业准备不足

首先,很多大学生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心理素质脆弱,存在自负或自卑的两个极端,自我认知和评价不够客观冷静,从而无法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导致职业理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竞争意识,素质薄弱。

其次,很多大学生个人能力欠缺。有的大学生存在专业知识能力较强,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际动手能力,就要求毕业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忽视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薄弱,较少参加社会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就处于劣势,往往表现为消极、等待、退缩的就业心态,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再次,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职业准备。调查显示,很少部分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很多学生仍不能客观定位自身。自我认识不足、职业准备不到位,是当前职业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才能制定出符合个性性格,能力,特长及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大学生应准确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兴趣,能力和就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在社会上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五、当代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不足

首先,很多高校存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认识的不足,没有把职业生涯指导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滞后,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忽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多数高校只是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其次,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不规范,结构不合理。开设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职业学校的师生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缺乏正确的认识,课程的体系设置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随意性强,缺乏系统管理,没有按照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进行分别指导。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便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使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六、职业指导教学的队伍建设落后

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科的知识,这就要求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储备、就业的实际经验,同时还需要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等有深刻的把握。

然而目前,从事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标准。首先,缺乏专业教学人员,教师中职业指导专业出身的较少;二是缺乏实践经验。当今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社会阅历偏少,缺乏社会求职经验,难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造成了在教学中缺乏说服力。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提供的服务非常不如人意,职业生涯设计的各种服务项目也没有很好的宣传。

七、结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其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8)

[2]英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M].中国石油大学.2009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加强道德建设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调整会计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会计职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包含的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会计职业有正确的认知,热爱会计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密守信,谨防利益诱惑,谨慎执业。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独立公正。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牢记会计准则,遵循准则,坚守准则。

6.提高技能。会计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努力专研业务。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研究

(1)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主要表现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会计造假。在现实生活中, 成本效益原则是至上的决策标准, 只有收益大于成本, 经济行为才有运作的价值。会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受制于投入产出规律的经济行为。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引路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也正是它的这种功能推动着人们去制造真实或虚假的会计信息。

(2)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实现了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由于投资者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其他内部人员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有关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前景的信息,使得证券市场上的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及其财务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3)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脱节。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在德育认识上的错位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有的会计人员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道德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学习与生活的分离,已经使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感到道德迷茫,造成了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

(4)会计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指的是《会计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的总称。而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开展会计工作的指南,并没有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而且会计职业资格的准入门槛过低,正常教育和继续教育也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内容,有效的监管机制尚未形成。

2.会计职业道德对策的研究

(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计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法制经济的重要组成,法律法规的建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经济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

(2)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监督工作要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要求会计人员会计方法、会计手段和会计资料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事前监督以财政政策与企业制度为根本,对企业经济计划的合理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事中监督以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使用、成本消耗严加控制;事后监督将生产完结后的会计资料全面检查、作出评价。会计监督工作者要根据党和国家对经济工作的要求,抓住重要环节,开展监督工作。

(3)建立会计道德评价体系,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发展。会计道德评价体系是他律的重要组成,应该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基础对会计人员进行评价,在其基础上,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层面和物质方面的奖惩,通过客观的评价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加强会计人员自身修养,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品质是公私分明,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指导会计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以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之风;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用职业道德标准鉴定善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参考文献:

[1]高路路.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袁学英.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 2005.

[3]翟政莲.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2010.

作者简介: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7

一方面, 学生进入中专后, 对接受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教师也缺乏一种应变的心理准备, 以至于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数学课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才能搞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呢?多年农村职教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及近几年来对教学的认识,使我觉得搞好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深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把握了学生的特点,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实施教学,农村职教学生主要有那些特点呢?

1. 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

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目标也不清楚,他们考高中无望,心理上有一种失落感。因此,进入职业学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2. 厌学情绪、消极情绪严重。

农村职教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如别人,老师同学看不起,所以对前途不抱太大希望,有的甚至得过且过。这种消极心理势必给他们接受教育形成障碍,对学习尤其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更是产生厌学心理。

3.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心理所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前面学不好,后面的知识就更难掌握,只能习惯性地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呆套题型解法,数学学习停留在记忆模仿的认识水平上,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4. 不善于总结反馈,导致知识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一般来说,职教学生在智力方面与普教学生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只是在知识学习上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使他们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困难,有的甚至丧失信心。

二、切实改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育理念

通过对农村职教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做好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细致的任务,需要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积极地从多方面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

1. 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建立一个师生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2.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训导者,学生是机械的接受者,这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型教学方式,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中就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传授方式,要把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教好农村职教学生,还要在教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 实施“尝试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自信心。

做农村职教的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过急,先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心。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实施“情感教育”,拉近师生的距离。

我对农村职教学生实施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让每一堂课都在对学生的赞美声中找到质量。课堂上常用“哄”、“诱”、“鼓励”等手法使他们燃起学习的热情,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自主表现,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第二,充分利用自习课、晚自习对数学课后的答疑进行情感教育。一个上完课就走而不重视课后教学反馈的老师很难说是一名好老师,特别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更要珍惜课后与学生的沟通,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发现并纠正在施教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还能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关怀和发展。

3. 实施“阅读教学法”,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开发智力。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数学史话,数学趣味书籍,给他们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使他们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发兴趣。

4. 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总结和反馈。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在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我就着重基本概念的讲授和基本公式的理解,教给他们基本可靠的解题方法。因为我发现,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数学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概念的不清而导致的错误。所以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做题中理解概念和公式,如何总结做题的方法,从而抽象出一些类型题目的数学模型等等。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8

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评析

目前,相当部分职业院校片面重视技能培养,还未意识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多高校,依然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雷声大、雨点小。创新创业教育很少由教学管理部门推动和规划,多是经管类专业教师或就业指导类教师自发、自由地开展,尚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有教师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但因没有成建制的课程规划,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了“两张皮”。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由于缺乏专业师资,也大多照本宣科,或者“纸上谈兵”,导致学生热情不高,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使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门,零散杂乱,质量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割裂。我国的职业教育本质上还不是创新教育,还没有将创新教育全面引入人才培养体系。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就业,一味追求所谓的“就业率”,将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完全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质是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企业创办的成功,更是为了追求大学生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根本宗旨,大大弱化了学校作为育人主体的定位,偏离了高校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割裂。不能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创业教育实实在在结合起来,因而使创业教育后劲乏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大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缺乏整体性,很多高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课时极为有限,如同“蜻蜓点水”,而且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不搭界,基本上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体系,没有进行很好的学科渗透和专业融合,出现“专业教育只教专业,创业教育只教创业”的独特现象,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创业人才培育。

三是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割裂。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做得更多的是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似乎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开公司”“做老板”,甚至直接以每年、每届学生是否孵化出多少个项目、领取了多少营业执照为考核标准,不仅偏离了国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更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明显的“功利化”和“短期化”行为。

四是创业知识和创业实务的教授与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割裂。职业院校一般重视前者,忽视后者。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以“技能为目标”,把学科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推向了职业教育的中心,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及个性化发展受到压制,“人是目的”这一教育终极目标逐渐淡出职业教育的视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被训练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缺乏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缺乏创业意识,更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创新思维缺失、创新能力低下、创新文化薄弱以及创业活动极其单一的后果。

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宣布,到2020年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还有4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抓手在哪里?李克强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倒逼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落实举措在哪里?从“互联网+”的产业变化必然会导致“互联网+X专业”的重大变化,新一轮专业建设的创新点在哪里?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要抓好“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活动,发展与技术进步相适应、与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与服务方式变革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

2.1 全面落实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该文件指出: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职业教育也叫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之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因此,这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同时是技术教育。其中:中职主要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以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蓝领;高职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革新能力——灰领。

对于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问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项要求。

第一,确定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时,要既作为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源,同时又是企业行业的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大大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新的功能定位。

第二,设计课程体系时,要同时满足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把握全局的能力——新的逻辑起点。

第三,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时,要同时进行技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既要重视以考证为目标的技能训练,更要重视从确定技术问题、确定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转移、技术攻关、技术集成、技术改良或革新、技术评价和测定的技术训练,以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确定课程内容时,既要坚持实务教育的部分,又要坚持创新教育的内容——新的教学评价。在实务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深化实务教育内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求新求变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五,制定考核标准、评价标准时,从将过去单纯重视取证率,提升为不仅要考核学生取证成绩,而且要考核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成绩——新的考核标准。

第六,重构学生的能力架构时,要将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意大赛同时纳入比赛内容。既能重点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又能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新的活动重点。

2.2 全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其创新创造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核心能力。大学生在结束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将要步入社会的时候,尤其是打算创业的学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新创造能力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应该从以下方面长期不懈地、系统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

第一,要克服认识误区,认为创新教育是本科院校的事,学生无需创新,认为高职学生基础差,无能力创新。必须认识到职业院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培养千千万万技术革新能手是各职业院校的新任务。创新教育课不再只是一门课,也不再是可实行、可不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职业院校必备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

第二,必须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意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和主要课程之中,在原有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将创新教育全面引入每个专业、每门课程和每个项目,使创新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倡导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广阔性思维、逆向思维、变通性思维、敏捷性思维、整合性思维与深刻性思维等多种非常规思维方式,培养不断创新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经过初步的创新能力训练。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锻炼思维品质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专门训练,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不管何种形式,思维品质的锻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努力,不懈追求,多方磨砺。只要有意识地学习与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第四,从创业层面讲,国家有关文件意在强调让创业人士(包括大学生)以创新成果去创业,鼓励和支持创新者去创业,而且是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高增长的创业,这样可以提高创业的层次和水平。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之下的电商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使大学生创业项目不仅“高大上”,同时也“接地气”,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9

一、植物保护现状

(一)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新特点

由于耕作制度的不断调整, 国际贸易频繁, 气候的异常变化和病虫对农药抗性增强等原因, 我国农业重大病虫害呈现诸多新特点。一是重大病虫害持续重发。2006—2015年,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 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5亿~5.0753亿hm2次, 比1996—2005年10年平均值增加20.82%。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黏虫和稻瘟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多种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发生面积大, 暴发频率高, 对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形成严重威胁。二是重大病虫害局部突发成灾现象明显增加。2009—2010年,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南、华南稻区局部暴发成灾;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和黄淮流域麦区大流行;2014年稻瘟病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大流行。三是外来有害生物国家间、地区间入侵风险加大。红火蚁、扶桑绵粉蚧、苹果蠹蛾等重大有害生物往往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刚刚报道就立即传入。

(二) 基层病虫害测报服务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基层病虫害测报体系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和防治的基本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基层农业技术管理人员和农业从业人员均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 年青一代不愿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而留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人员文化素质又相对较低, 其所掌握的知识早已老化, 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尤其在村级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基本无人抓, 新的植保理念、新的植保技术、技术服务难以快速推开。另一方面, 农村留守人员多为生产管理能力较弱、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不足、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的人员, 这诸多原因阻碍了植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 植物保护认知发生新变化

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 植物保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农业绿色发展、农药减施增效”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农业绿色发展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在于植物保护的思想、技术和策略。具体表现为: (1) 植物保护的思想认知发生变化。从原来主要针对病虫害消除, 转向研究调整植物、病虫害、环境三者的关系, 将农业生产模式向更有利于物理农业模式的方向进行推广和发展。 (2) 植物保护技术和策略认知发生变化。从原来传统农业以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转向积极探索以基地、作物、靶标病虫草鼠害等为主线的防控技术推广模式, 集成运用生物生态协调、技术物资结合、农机农艺配套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积极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融合, 不断提高防治的效果和质量。

二、职业院校植物保护课改探索

面对当今植保新形势、新特点和新变化, 植物保护涉农职业院校教育应更新理念, 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 对植物保护课程进行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技能型人才。

(一) 适应行业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课程主动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需要, 2007年将植物保护课程列为重点课改项目,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创新实用技能型人才上, 这类人才毕业后能立即适应岗位需求, 既有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又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 有效防止病虫草鼠的危害。同时又是面向农业一线和新农村建设需要, 是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 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力的后备力量。

(二) 探索、创新办学模式, 建立校地、校企协调育人机制

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模式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原则, 学校和企业、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和负责人才培养,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办学模式, 积极与江苏方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荣邦集团等企业, 太仓市、扬州市、盐都市、南京栖霞区农委等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协同育人教学试验, 先后联合建立了“方源班”“荣邦班”“太仓班”“扬州班”“盐都班”等平台着力培养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三) 优化教学内容, 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在充分分析植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 以“农业绿色发展和农药减施增效”为指导思想,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删减, 教学过程安排上增强了实践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时效性:植物保护课程总论部分力求简洁明了;各论部分病虫害发生规律适当压缩, 而病虫害测报、防治方面的内容则大大加强。紧贴生产前沿和行业需求, 将农业生产上有潜在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突发成灾的病虫害及时补充进教学内容, 将生产上正在推广应用的先进的施药器械、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 尤其是各类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集成技术, 尽量让学生接近生产, 能履行岗位工作要求。

教学实施上体现灵活化、多元化和多样化:教学时序上, 尽量结合农时季节、田间病虫发生情况等灵活选择教学模块和相应的工作任务, 适当集中安排授课;师资配备上,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 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和实践, 同时邀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教学地点上, 以学院内作物生产教学工场和植保实训中心为主, 校外实习基地为补充, 比如小麦、水稻生长季节, 组织学生到植保专业化合作社参加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全过程, 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全面训练。

(四)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培养方式

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植物保护课程教学过程中, 灵活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 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有许多类似之处, 采用归类分析法;对比较抽象、微观的部分 (如病原物形态)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加上显微镜观察法;对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和授课内容完全结合有一定难度等特点, 通过虚实结合、仿真模拟以及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等多种途径进行授课;针对综合性强的教学环节采用专题讨论法, 通过确定讨论主题, 掌握各个实践环节的关键技术;对授课中难以讲清楚的昆虫的孵化、化蛹、羽化、取食、迁飞以及交配产卵等采用动画演示法;对操作性强的环节如农药的质量鉴定与配制等采取微课教学法加上现场示范法;对品种繁多、特点复杂的农药, 则采用社会调查法或农药企业参观法, 带学生到附近农药市场或农药企业进行调查。

(五) 强化课程学习考核评价, 推进工学结合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关键的环节, 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径。我们按照行业企业岗位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建立了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植物保护课程制定了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突出“能力考核”的考核评价办法, 对每一项目都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教学评价实现了“三个结合”, 即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业评价和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只有在充分认识国情、了解当今植物保护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探索、创新办学模式, 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建立完善的学习考核评价体制才能促进植物保护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万才, 刘振东, 黄冲, 等.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J].植物保护, 2016, 42 (5) :1-9.

[2]刘万才, 吴立峰, 杨普云, 等.我国植保工作新常态及应对策略[J].中国植保导刊, 2016, 36 (5) :16-21.

[3]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10) :4-7.

[4]朱景全, 王玉玺, 吴立峰, 等.重大和突发植物疫情协作防控工作进展[J].植物检疫, 2008 (2) :35-37.

[5]蒋荣能.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3) :79.

[6]祁芳, 李岗生, 崔美香.植物保护现状及农业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 (社会科学版) , 2014, 31 (3) :101-103.

[7]胡小平, 任志刚.农业生产模式与植物保护的发展[J].植物保护, 2016, 42 (2) :1-5.

[8]黎明.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1 (20) .

[9]马强, 姚维.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3) :274-275.

[10]郭敏, 潘月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4 (3) :96-98.

[11]王斌.浅谈高职院校植物保护教学改革[J].甘肃农业2013, 26 (8) :123-124.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10

我校自承担黑龙江省职教学会“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以来, 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聘请奥林匹亚多元智慧开发研究中心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学习现状心理测试。

1.1 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的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见表1)

1.2 问卷、访谈调查结果

(1) 整体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 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 没有学习积极性。

(3) 陈旧的教材在思想上、理念上都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没有很好地贴近学生实际, 不能体现适用性、实用性。

(4) 课堂教学中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弊端;实践教学缺乏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

(5) 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 缺少探究和创新意识, 很少提问, 甚至提不出问题, 想不到或是不会寻找信息资源和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

(6) 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低, 影响了就业。

2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培养。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打破“三段式”课程结构, 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任务分析, 使教学更具适用性、实用性, 以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2.1 变以高深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为以实践技能、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为重点的职业特色教学

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解决由于理论课过于集中而导致的理论学习难度大,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凸显课程目标的实践性, 使学生尽快进入护士的角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派遣专业课教师到医院进行调研和临床实践, 并由他们提出涵盖任务领域、任务分析和职业分析的临床调研报告或课程建议, 使护理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标准趋于完善;使每一位教师在学科备课时能够更好地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分析和岗位分析, 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切实突出课程为职业服务的教育理念。通过尝试对学生以职场体验大课堂“放飞理想”为主题进行的岗前培训全新模式, 实现“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以“生态体验教育”、“卫生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护理专业课程改革”课题为牵动, 开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基于岗位、基于未来发展需求的教学与研究。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教育、职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心理水平。

2.2 变以教学大纲为重点的“大一统”课程设置为以结合护士职业岗位需求、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重点的课程设置

目前,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教材脱离了护理职业岗位实际, 难以适应学生职业岗位的需求, 难以满足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需求。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前至学生在校期间进行, 恰是促进学校护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又一契机。我们在认真学习、研究《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的基础上, 潜心研究《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通过解读“两纲”, 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知识考点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 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的重叠、优化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两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使教材在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同时, 突出体现了其实用性、适用性, 使其更加贴近社会需要、贴近职业岗位需要、贴近中职学生现状、贴近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2.3 变以单一获取毕业证为主要目的的学习为以同时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学习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11

【摘 要】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上海医高专2011级70名乡医班临床医学生在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时,分析、了解他们的人格特征状况,制定教学实验方案,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的可塑性。

【关键词】专科医学生    医学职业人格     培养

“学医先学做人”,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是醫务人员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 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 在研究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它有利于医学院校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一、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R.B.Catte II)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16PF在国际上颇具影响,明确已有法、意、日、中等多国修订本。该问卷是世界上公认的、广为应用而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之一。其16个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 智慧性、稳定性、 影响性、活泼性、有恒性、交际性、情感性、怀疑性、想象性、世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二、对象与方法

研究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专科医学生(乡村医师)为对象,其中男生20人,女生50人,在其进入内科临床实习阶段,按1∶1配对,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授教式带教,选用“卡特尔16PF” 测试量表,对试点学生进行培养前后的人格特征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16种因素在培养前是后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三、结果与分析

1.对照、实验组学生16种人格因素均值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且两组基线相一致,分别是:乐群性(P:0.400)、智慧性(P:0.777)、稳定性(P:0.401)、影响性(P:0.435)、活泼性(P:0.928)、有恒性(P:0.686)、交际性(P:0.710)、情感性(P:0.759)、怀疑性(P:0.610)、想象性(P:0.402)、世故性(P:0.816)、忧虑性(P:0.235)、变革性(P:0.191)、独立性(P:0.730)、自律性(P:0.250)、紧张性(P:0.843)。

表1 实验组干预前后结果

(A1——实验组干预前 A2——实验组干预后)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因素 均值 标准差 P

乐群性 A1 10.14 4.942 0.029 怀疑性 A1 10.154 5.6144 0.131

B1 14.63 3.381 B1 6.977 4.6917

智慧性 A1 7.369 3.2384 0.489 想象性 A1 15.469 6.7420 0.277

B1 8.338 3.7748 B1 12.669 6.0902

稳定性 A1 11.569 7.2115 0.014 世故性 A1 11.100 3.3427 0.400

B1 18.054 5.0044 B1 12.88 5.6077

影响性 A1 12.992 7.6504 0.814 忧虑性 A1 17.677 6.5030 0.019

B1 13.623 5.7466 B1 11.431 6.1976

活泼性 A1 13.392 8.3052 0.008 变革性 A1 7.860 3.4487 0.249

B1 20.669 3.4984 B1 10.310 5.5193

有恒性 A1 9.680 5.3601 0.271 独立性 A1 12.000 5.7762 0.443

B1 12.830 6.9457 B1 10.130 4.8364

交际性 A1 11.931 7.2310 0.001 自律性 A1 11.41 4.525 0.665

B1 19.862 3.1106 B1 10.35 6.122

情感性 A1 10.42 5.394 0.826 紧张性 A1 15.362 5.0498 0.007

B1 10.89 5.558 B1 9.669 4.7073

﹡P<0.05

2.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平均分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通过标准化病人临床模拟及督导式教学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上差异明显。

四、讨论

根据实验前后卡特尔16PF测试结果发现,参加教学实验的两组学生的16种因素标准分均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二者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干预后,部分人格因素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前后在乐群性、稳定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干预组学生实验后表现得更为热情、成熟、活泼、健谈及自信。明确了临床实习期人格因素方面具有可塑性,在内科实习期间加入对临床医学生人格的培养,对塑造高品质医学职业人格有促进作用,从而使他们形成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医学职业人格。

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在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卫生事业将成为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我们培养的乡村医生是面向农村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在乡村医生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岗位意识,培养以人为本的职业综合素质,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与本科医学院校相比,专科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更需要培养具有较高医学职业人格的专业人员,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对专科医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1.要将医学职业人格知识贯穿于专科医学教育教学计划中。2.切实保障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实施的实践过程性。人文医学职业人格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其过程性, 通过过程体验,领悟医学职业人格精神, 激发人文职业道德需求。主要是通过精心策划某一学科的教学过程, 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 具体体现课程的人文职业性,从而实现医学职业人格精神的直接教育或间接影响;通过辩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式的教学, 以课堂的人文氛围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尊重、体现和诱导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识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职责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 使医学生形成健康的医学职业人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授教式教学的超越, 帮助学生将人文职业道德精神内化为健康职业人格素质。3.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单纯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评价倾向, 以彰显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健康职业人格精神。尤其要对职业人格素质教育的具体评价做出明确规划, 引导、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科学认知、丰富情感、磨炼意志、亲近美善以及学会做人和做事。

总之,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医学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引导医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促进他们将献身医学、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的夙愿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职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4.

[2]敖小兰,石竹屏.心理学中人格评估法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4(02).

[3]张淑美,曲惠青,赵雪云,等.对医学生应注意“六种”意识的培养——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23.

职业探索研究现状 篇12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性别结构来看,本次调查男性人数为55人,所占比例为31.98%,女性人数为117人,所占比例为68.02%,基本与学校学生的男女比例保持一致。

从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来看,经常使用手机的52人,比重占30.23%,偶尔使用手机的101人,比重占58.72%,从不使用手机的19人,比重占11.05%,说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主要以偶尔使用为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比重达到88.95%,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引起教学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课堂使用手机时间来看,使用时间在10分钟之内的人数为102人,占比重59.30%,10分钟至30分钟的人数为56人,占比重32.56%,30分钟以上的14人,占比重8.14%。从课堂手机使用时间来看,占用的时间普遍不多,但也有少部分的学生占用过多课堂时间,需要专职辅导员进行个别的交流与沟通。

从课堂使用手机的用途来看,发短信26人,比重占15.12%,QQ微信聊天98人,比重占56.98%,浏览网页91人,比重占52.91%,视频和照相为51人,比重占29.65%,玩游戏为54人,比重占31.40%,看小说15人,比重占8.72%,选其他的57人,比重占33.14%。从数据可以看出,课堂使用手机主要以聊天和浏览网页为主,其次是玩游戏和拍视频。

从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来看,选择课程枯燥的96人,比重占55.81%,选择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105人,比重占61.05%,选择放松一下90人,比重占52.33%,选择受身边同学影响的39人,占22.67%。选择前三项的比重相差不大,说明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程设置的原因,也有教学水平的原因,同时还有同学自身的原因。

二、方差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课堂手机使用情况,加强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接下来进一步利用方差分析来探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

从不同性别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来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4个因素都能通过方差齐性检验,也就是说可以认为男女通过对于课堂手机使用的感知是来自方差相同的总体。从不同年级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来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四个因素也都能通过检验,也意味着不同年级的数据是来自方差相同的总体。

从性别的方差检验结果来看,自身因素、教学因素、环境因素、手机因素的P值分别为0.163,0.49,0.094,0.920,均低于0.05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感知上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但是从均差来看,在自身因素和手机因素上男生的感知要强于女生,在教学因素和环境因素上女生的感知要强于男生。

从年级的方差检验结果来看,自身因素、教学因素、环境因素、手机因素的P值分别为0.037,0.029,0.018,0336,前三项低于0.05显著性水平,最后一项高于0.05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上的感知上前三项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最后一项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另外从均差来看,在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上大一新生的感知要强于大二老生,在教学因素和手机因素上大二老生的感知要强于大一新生。

三、结语

(一)高职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现象比较普遍。

课堂使用手机的比重达到89%,只有11%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始至终认真听讲。说明高职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比较严峻。高校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举办专题讲座、提供心里咨询等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同时要避免其消极的一面。课堂教师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要做到备课充分,端正仪表仪态,理论联系实际,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让学生真正迈入知识的殿堂。

(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感知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感知上存在统计上的差异。因此,在大一新生入学时,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社团活动,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好一个可行的在校期间学习计划和目标,三年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个目标该怎么去实现,每一学期的具体安排是怎样,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有目标有方向,让大学生活的无聊远离他们。另外,也要帮助学生做好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规划合理安排校园期间知识积累的方向,不断去锻炼和积累今后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摘要: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解学院学生的课堂手机使用情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开展了本次调查,通过描述统计检查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的现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在感知上是否存在差异,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手机行为,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元花.手机流媒蔓延校园之忧[J].人民论坛,2006,7:56~57

上一篇:大众体育与传媒合作下一篇:专业化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