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2024-11-08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精选9篇)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 潜藏在社会中的巨大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迸发出来, 因而刷新了中国的面貌, 社会进入了急剧的转型期, 一穷二白的中国迈上了温饱的小康道路。经济基础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前进的步伐, 我们唯有使文化适于发展着的经济才可能使中国社会持续而稳定地进步, 这是每个办公室人员必须了解的一个现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中国传统文化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既使在今天,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中国人的传统智慧, 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关于21世纪生存的温哥华宣言”所强调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与《周易》思想相似。英国历史学家A.汤因比认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 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 21世纪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 而其判断的根据主要是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

这种智慧的伟大的文化传统, 由于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屈辱史而遭到了否定。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竭力学习西方, 一要赛先生, 一要德先生即科学与民主, 在中国一向受尊重的儒学成了新文化的进攻对象, 当时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种反中国传统的思潮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以破四旧为名而开始的, 在这漫长的10年中, 规范中国人思想的孔子始终处于被打击的对象, 孔子被称为秕糠, 并且有专门的项目叫“批林批孔”运动。我们祖先的智慧被说得一无是处, 伟大教育家孔夫子被辱骂为孔老二, 他的谦虚———“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成了批判他的借口。并且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言论贬低孔子, 事实上, 在黑格尔的眼中, 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东方民族都是劣败的, 根本没有 (东方) 哲学。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

直到八十年代, 随着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传统文化才重新受到知识界的关注, 人们这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本土文化, 也不只是汉字文化圈文化, 而是世界文化。

当然, 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 并不是说它已达到了至善的境地。这种文化教人“知足者常乐”,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劝人不求进取的思想。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 说不定就是以此作支柱的, 按世俗的观念, 不管其处境多么不利, 多么可怜, 阿Q总能借助那个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得到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数”是很重要的一个字眼, “心中有数”几乎有时相当于“胸有成竹”, 是指对某种事物很了解的意思, 但是, 中国人对自己的估量, 几个世纪都用“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这句话来表达, 却很少作数量分析, 直到世界进入可持续发展运动时, 中国人才发现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众多人口的矛盾, 才发现这种矛盾是造成中国贫穷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至今仍在起作用, 其表现之一就是中国人所熟悉的“窝里斗”, 这是以一种负面效应释放能量的方式。中国国民素质所展示的正是这种文化, 在社会转型中其表现尤为突出。

三、中国传统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遭到否定, 一直延续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待到改革开放, 特别是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腐败现象的泛滥, 人们才试图用中国传统文化去抵御各种负面影响, 所以在八十年代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热, 肯定传统文化成了一种新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为中小学生编辑并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特别是有关中国传统道德的书, 希望受教育者不要偏离传统太远, 增强民族自信心。

然而, 对待有古老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说, 简单的肯定正象简单的否定一样是无效的, 重要的在于创新:吸收人类所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以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 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方面, 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个榜样, 他率先肯定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适用, 这种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力杠杆。按中国的传统文化, 政府官员为老百姓的父母官, 而市场经济的确立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传统, 这就是人们叫了几年的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市场经济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经济自身在世界上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目前国内改变尚小) , 尤其是跨国公司经济, 其占支配地位的已不再是商品劳务的“现实经济”, 而是以货币作信贷的符号经济。据专家分析, 在跨国经济中, 90%以上的金融交易并非在履行经济学家心目中的经济职能, 而仅仅在履行金融职能。这一现实对文化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至少要求本土文化具有开放的世界性。

除了体制文化、即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外, 还有生态文化, 它对于器物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包含了生态文化的积极因素, 即天人合一思想, 但是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哲学层面的思考, 距离今天的生态文化尚远, 要真正使其容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还须作进一步的努力。在“五四”时期, 青年运动者们提出两条即科学与民主, 这是刚刚脱离封建统治的社会最匮乏的, 是当时中国转向现代化的前提。今天人们从历史的角度以西方工业化的经验为基础, 认为现代化就是在商品化程度很高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在这里, 似乎用得着希腊先哲的那句话, 即人不能两次渡过同一条河流。在西方进入现代化的时候, 有所谓民主、科学、商品化已足够了, 而今天条件则完全不同了, 生态问题是公认的全球性问题, 今天谈现代化如果忽略了生态化已根本不可能了, 今天的生产方式需要生态化。关于工业的新陈代谢, 国际社会极为关注, 专家们指出应以经济手段加以控制这个过程:如果我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健康的环境, 那么, 对环境中可以耗竭的资源定价过低的那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就必须加以制止。

生态文化要求人们以新的视角观察问题, 例如传统经济理论的应用领域必须作特别的限定, 一般地说它要让位于生态经济学, 必须假定资源的有限性, 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指南。

参考文献

[1]关于21世纪生存的温哥华宣言[A].中国科学报, 1990年6月1日。详见徐道一.周易科学观[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2]阿·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3]李春泰.中国哲学的世界意义——关于欧洲现代化的动力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 (12) .

[4]解思忠.国民素质忧思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5][美]彼德·德鲁克.新现实——走向21世纪[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6]李春泰.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8) .

[7]罗伯特·U·艾尔斯.工业新陈代谢与全球变化[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 1990 (3) .引用的译文略有改动。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2

性别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你觉得周围同学参与政治讨论的积极性如何?()

A.很积极地讨论并分析政治问题

B.缺少兴趣,积极性不高

C.认为政治问题很敏感,不愿讨论

D.学业负担较重,有心无力

2.在学校期间你有没有打算争取入党?()

A 有,会努力争取B有,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

C觉得了解不够,没想过D想过,但觉得自己还有点距离

3.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A党团教育B网络教育C 自学教育D其他______________

4.政治信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你觉得影响政治信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B.国家各级干部的亲民程度

C.国家政策D.负面信息的影响

5.你认为社会转型期影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A.要维持生计而无暇参与政治活动B.弱势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C.社会信息方面的障碍D.自身素质的有限性

6.2003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8.7万人;2010年,已增长至146万,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

A.公务员无特定专业要求,可竞争面广B.当代社会竞争普遍比较激烈

C.相当一部分竞争者存有不正确动机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7.在转型时期,你觉得我们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政治清明为前提B.经济发展优先 ,兼顾政治改革

C.侧重政治改革以指导经济发展D.市场化的经济与政治没有关系

8.伴随社会的发展,很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正走向消亡,你对此有和看法()

A.民俗文化局限性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新时期社会文化应该统一、简约

C.文化生活已十分丰富,少一些没什么D.保留文化与寻求利益难以统一

9.您周围的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

A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B民主与政体改革C毕业D恋爱问题E同学关系F国际话题

G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

10.你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追求是()

A无私奉献B功利主义C金钱崇拜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1.在音乐、电影、书籍等选择的问题上,你更偏向于本土还是国外?()

A.本土,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B.国外,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C.国外,校园内的氛围就是这样D.没有偏好,能兼顾两者

12.除了生活费,你最大的开销是:()

A购买电子产品B买书C娱乐D游玩E谈恋爱

13.在学习之余,你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放松自己?可多选()

A.看电影B.听音乐C.看新闻

D.学习非专业知识E.浏览社交网络F.聊天

G.打游戏

14.社会上不时有见义不敢为、遇弱不愿帮的事件发生,你对此有何看法?()

A.道德与责任感缺失,社会人文前景堪忧B.这些只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

C.相关方面法制还不健全D.其它______________

15.如果老师可以向你提供任何你想要的知识,你最想得到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多选)()

A专业课知识B学习方法及技巧

C人际交往的关系及技巧D减压的方法

E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F实验技巧与技能

G以后发展指导

16.如果你所在的群体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你会()

A努力改变这个群体,使之成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B顺其自然,但会尽力坚持自己的理想

C随波逐流,我根本抵御不了集体压力

D离开这个群体,去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群体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3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矿区文化作用

近年来,第三矿区文化以“家”文化为核心,以信任增强矿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以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切入点,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了一种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矿区的良好氛围。在十八大所提倡的“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下,第三矿区领导以及群众有责任,继续将矿区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在创新社会管理以及“矿区梦”建设中的良好作用。

一、矿区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矿区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主体,其包含有形的文化以及无形的文化两个方面,其中有形的文化主要是指矿区的环境、矿区的秩序、矿区居民的精神风貌以及生活方式;无形的则是指矿区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以及群体意识。近年来,第三矿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家”文化,力求让矿区居民在矿区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是其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经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形势下,加强对居民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矿区的整体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

顾名思义,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对原有社会管理的创新,即是在原有社会管理的前提下,运用现有的资源以及经验,按照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尤其是社会运行的自身规律、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规范,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选择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善、改造,建立完善健全的新型管理模式和制度,适应社会管理的新变化,实现社会管理的新目标。

三、矿区文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矿区居民的需求和观念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与最初的吃饭、住房等物质需求相比,当今的矿区居民尊严、幸福感等精神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因此,矿区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矿区的关键和基础,以及创新矿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居民提供一个纯净的精神家园成为矿区系统管理人员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文化创新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诉求,推动居民健康生活的养成,同时也可以为和谐矿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

那么,如何在矿区的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文化的作用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下角度入手:

(一)丰富文化载体

文化载体,简而言之就是指文化活动,因此,丰富文化载体就等于丰富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风格各样的文化活动是开展矿区文化的关键和基础。矿区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群众性的以及多元性的文化活动,其形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具有自发性、灵活性以及非专业性的特点。为了达到连续不断、有序健康开展文化活动的目的,矿区需要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对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要积极推动文化载体的建设。

关于如何推动文化载体建设,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以国庆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重要的节日为载体,在节日期间开展多样的、多彩的文化活动。随着矿区建设的发展,现在矿区居民庆祝的节日越来越多,大到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小到情人节、圣诞节等外国节日都大行其道,巧妙地、合理地运用这些节日,开展一些与节日有关的文化活动,比如,2012年春节,第三矿区在“为居民办一场丰富多彩的晚会”的方针指导下,发动下属19个基层单位自愿、自觉推荐优秀节目,并且得到了基层单位的积极响应,群众自发的编剧本、排话剧、表演小品、相声、歌舞,舞台真正的变成了一个和谐、欢乐、干群共庆佳节的平台。因此,将节日作为重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对于增强矿区文化建设来说是一条重要途径。

第二,以矿区所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开展阵地文化活动。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老年人离退休文化活动室、小区广场、棋盘室、居民社区服务站等等。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经常开展包括图书借阅、报刊借阅、书画与影视作品欣赏、歌舞比赛、象棋赛等在内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风格各样、健康向上的阵地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影响居民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准、心理健康,使居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亦可以引导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步入一个正常化的轨道,使社区文化活动持续不断。

第三,通过文化交流、竞技、比赛等载体,提升文化活动的品牌质量。社区文化活动作为一个区域性、随意性、灵活性的文化活动,往往受其自身特点的限制,活动作品出现相对比较粗糙、档次不高以及作品品味偏低的缺陷。而这些作品的质量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健康,审美水准。这就要求矿区领导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对此问题要加以特别的重视。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近些年,矿区领导一直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许多优秀的企业,比如北京牛栏山二锅头企业、汇源果汁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等进行参观学习,并且购买各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书籍以及光盘发放到基层单位进行学习。另外,也请专业文化团体或者机构工作人员对社区文化積极分子进行培训、提供专业指导,通过搭建歌舞演出、书画影展以及竞技平台等途径,组织社区各种各样的文化团体、文化机构通过比赛的方式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从而提高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品位。另外,利用社区外的资源,开展社区之间的文化活动,通过彼此的交流提升文化品位。对此,一方面可以借助附近企业、机关或者学校的力量,推动矿区文化活动的提高。其次,也可以利用专业文化团体或者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优势,组织一系列的艺术讲座、专题会谈以及表演示范,通过专家的亲身传道、授业、解惑,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质以及创新能力。这种方法对于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质,打造文化活动的品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nlc202309011817

(二)对社区团体进行全面创新

社团,又被称为社会团体,它们是一种以学术、文化或者公益活动为主体的非政府性的组织。社区社团是矿区居民之间进行交流、促进的平台,是联系矿区居民群众的纽带。因此,社区社团组织活动的建立以及活动的开展,对于提升居民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以及居民的心理健康,维护整个矿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社区团队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社区团队的文化服务性质以及居民的文化需求,社会的整体态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对社团进行健康的建设。

第一,加强社区团队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绿色的团队。当前矿区内,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团队很多,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因此,为了加强社区内所有社团的组织管理,发挥社团的优势,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必须对社区社团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首先要对社团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对其进行登记注册。要充分了解社区内社团的组织情况,尤其是社团文化骨干的挖掘更要充分重视。文化骨干队伍作为社团的核心力量,在社团所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发掘这些人才,并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将其纳入自己的麾下。在此基礎上,根据社区的居民需求、文化资源种类、人才队伍的特点,创建各种队伍,比如歌舞表演队、乐队、书画协会、摄影爱好者协会、戏曲表演团队、体育活动团队等,对其进行重点的培养以及训练,打造绿色、健康、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团体。

第二,加强体制建设,对体制的运行进行创新。创新体制建设就需要矿区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将社区社团纳入到矿区各基层单位的管理轨道、管理范围,要对社团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组织、安排,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并将其写入单位的工作目标中,以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同时要逐渐建立社团组织负责人例会制度,即定期召集社团组织的各个具体负责人召开例会,对社团的工作进行汇报,以确保及时了解社团的最新动态,可以起到鼓励、鞭策社团工作,以及各社团之间进行交流,提高社团文化活动的品质,以及鼓舞社团工作人员积极性的目的。

要定期与社区社团组织制定发展规划,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民间的公益社团成为拓展矿区文化活动、优化矿区服务质量、加强矿区居民精神文化建设、提升矿区群众幸福感的中要载体。

(三)加强矿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管理重点的转移以及由此引发的矿区群众的思想动态,迫切要求矿区管理人员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加强精神文明,即文化建设,做好矿区群众情绪的疏导、矛盾的化解,以防止因改革而造成的思想动荡演变为社会动荡,从而危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在进行矿区精神文明建设时,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影响矿区居民,要努力把先进文化之魂纳入文化活动之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矿区居民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

第一,对于矿区居民来说,要紧紧依靠各基层领导,如楼栋长、物业公司经理等,开展活动,以带动居民的积极参与。

第二,对于各类群体来说,要特殊对待,比如,第三矿区每年都会在“三八妇女节”为矿区女性送去《女性健康宝典》等针对女性健康的书籍,提高了女性自身修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第三,对于矿区内广大的住户来说,为了让矿区的环境更为整洁、有序,可以开展一些比如“文明居民”的评奖活动,由社区所有住户投票、社区居委会进行核实、评选出年度卫生之家、年度卫生楼层、以及文明街道。通过这种类似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励矿区居民文明向上生活方式的形成,对于促进邻里甚至整个社区的和谐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让整个矿区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创建文化小区

创建文化小区是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小区,既是矿区文化服务水平的展现,也是营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第一,要完善小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如第三矿区现在坚持每年“向上级部门争取一块,公司挤出一块”的方针,尽最大努力完善矿区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对于辖区内的基础文化设施,第三矿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尽力挤出部分资金,为各基层了单位建立了图书挂、阅览室,并且配备了基础的文化娱乐设施,还每年下发各种图书到基层居民手中,真正让居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第二,突出小区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要在和矿区的整体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挥各地方的优势,以形成自身所独有的形象。比如,第三矿区即以“家”文化作为自身的文化特色,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帮贫扶困、实施亲情联动、组织温暖行动、建立幸福之家等,既突出了小区的特色,又给居民一种家的归属感,更使得矿区梦不再遥远。

总之,矿区文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四、结语

在经济日益增长,矿区百姓的温饱已不再是问题的今天,如何让他们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是矿区领导人员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社会管理面临的关键课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观察,笔者认为,加强文化的普及,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让百姓的心灵亦或头脑不再干涸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创新社会的管理中,必须重视矿区文化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心灵的沙漠开出一朵绚丽的花朵,让“矿区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黎明.积极发挥矿区文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大庆社会科学,2012(5).

[2]陈俊.创新社会管理法制化的几点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3]李倩,杨立新.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执行[J].党政干部学刊,2013(01).

[4]张勇.依法行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2(32).

[5]陈少康.创新社会管理是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任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

[6]徐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条件[J].政法论丛,2012(02).

[7]杨明伟.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1).

[8]刘隆亨.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以及落实到基层的见解[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9]江若琰.郑州市创新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问题探究[J].中共郑州市党委党校学报,2012(03).

[10]张有亮,赵龙.创新社会管理,参与式社会管理理论[J].长白学刊,2011(04).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4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 文化的构成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者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如何划分文化的层次结构,对于我们把握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重要。比较科学的分法,是把文化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意识观念;其中,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这是文化的核心层,或者说是文化的内核,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形态的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文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包括各种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载体等,我们姑且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第三个层次,是制度、风俗,是由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列、规矩,我们姑且称之为制度形态的文化。

其实,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主要内容也是上面我们对文化进行分层构成得出的这三大块内容。这就是企业精神形态的文化、企业物质形态的文化、企业制度形态的文化。

2.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这样一来,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或者说主要任务也就非常明确了。概括起来说,我把它称之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任务,即:企业精神形态文化建设,企业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企业制度形态文化建设。我们从这三个大的分层进一步细分,就会得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其中,企业精神形态的文化建设,从内容上来说,其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共同理想信念的确立;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企业精神的塑造;三是员工道德观念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最终归结为培育形成一种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是,既有中国特色企业精神的共同特征(即社会主义文化的共性),又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独特的企业精神。

3. 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或者说是文化的内核,这就明确了价值观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和灵魂,这是符合文化构成一般规律的,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我们企业文化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也就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目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不仅承担着创造社会财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普惠民生的责任,也承担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目标,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共同构成了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现着国家发展的整体价值追求,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首先,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其主要责任便是对国家、民族的经济责任。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肩负着提供国民所需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任。其首要任务就是创造经济价值,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国家富强的任务。这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的主要价值目标。

其次,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国家民族负有重要的政治责任。任何国家、民族的进步,都是精神和物质、经济和政治协调发展的结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的价值要求。

从企业本身而言,就是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目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不断增强员工对这一共同理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坚定员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譬如,对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民主管理意识,自觉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提高企业管理的民主化水平。譬如,引导干部职工的文明追求、企业和谐文化的建构,这些都与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

从国家层面而言,企业同时还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在经济上的发展,人们物质上的解放以及政治上参与推进民主的进程,同时还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上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度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责任。

提到企业的政治责任,大家可能更多地联想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其实,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对民族同样有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贡献力量,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竞争力起到主动发力、力所能及的推动作用,这是民营企业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既然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国家、民族负有重要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就自然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为宏大、最为持久的终极价值目标。所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一价值目标来展开。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作为社会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家都认同这样的一个道理,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包括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在内的社会责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取向要求,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价值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除了承担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之外,还要肩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主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循环和发展的责任。

从企业自身而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于实现企业内部科学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设良好的法制制度环境具有导向作用,在自由竞争、公平交易、公正无欺、依法经营,促进企业持续、协调、高效发展方面具有规范作用,对于提高企业和员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商品交换和社会服务是企业作用于社会的主要方式,并与千家万户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联系。企业以“商品”为价值观念的传递纽带,展示其对社会进步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对社会民众形成正向的观念影响和价值示范。因此,企业应在商品生产、交换和服务的过程中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为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的追求和实践,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发展、要进步,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这一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对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行为规范的价值要求,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根本任务,这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文化责任。

中华民族一直有“以文化人”的良好传统,在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个人层面,应重点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同理想教育。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不断增强员工对这一共同理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坚定员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加强对员工进行“报效祖国、振兴企业”为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使员工深刻认识到,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就是爱国,维护和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就是爱国。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要有重点地开展企业愿景宣传,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企业价值理念成为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的精神追求。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培育中国特色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出发,引导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活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要求,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资源,使企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符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要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塑造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特色企业精神。三是员工道德观念的养成。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养成,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引导员工自觉追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化为员工的道德追求,外现为日常行为准则。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员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重点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四是塑造员工健全人格。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员工思想工作实际,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员工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困扰,改善心智模式,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五是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职责要求,开展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鼓励技术创新、支持知识创造,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一线创新人才。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干部职工自身实际,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强化干部职工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引导职工施展创业“能量”,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实践者。

在社会,就是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影响带动社会,形成企业、地方、社会公众的互动,最大程度地负起企业对社会的文化责任。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其文化责任集中体现在企业价值观的建构上。一个优秀企业,必须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本企业的优秀价值观,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总之,不断提升全体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员工全面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这一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和灵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知道,任何一家企业都具有它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这就决定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必然具有服务经济、服务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员工的四大功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包括企业员工)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是社会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价值尺度、价值规范、价值行为准则,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四个具有本质定性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取向,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二、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方向——前提与目标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定型化阶段,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企业文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有新的突破,必须作出新的根本性的改变,适时提出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任务。

转型,往哪个方向转?我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一个根本前提

这个根本前提就是注重三个深入、三个全面。三个深入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个全面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确立一个具体目标——我们要建设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企业文化的创新转型取向或者说转型目标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内核,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法治思维的,以企业精神为表征、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与员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相统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而又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企业文化。

三、如何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秉持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价值导向,效益思维”

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高度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问题。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我国企业文化要实现创新转型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价值导向,效益思维”这一核心价值理念。

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的,这个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规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前面我们讲到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取向,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讲到了,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这就是它的经济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取向。而要保证企业文化的正确价值取向,就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根本,这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我们主张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

但是,企业要实现上述价值,就必须创造经济效益,作为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企业如果不能创造利润、取得经济效益,什么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价值理念的第二点,就是要强调效益思维。当然,这个效益思维,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还包含了社会效益。

导向的问题解决了,效益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根本就立住了,基础就打牢了。

(二)坚持一条主线

企业文化要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必须贯穿一条主线,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把握两大原则、一个重点,即:价值引领原则,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全方位融入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融入企业管理、融入员工群众。重点在于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体系,实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接。

(三)强化创新驱动意识

以创新为原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转型发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企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是关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来看,主要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工作,重在做到“三个体现”: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企业特色。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自身来讲,就是要做到创新性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科技文化建设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板块和进入新天地的突破口。企业科技文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企业科技文化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础性内容——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企业文化软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尽可能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把科技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发挥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企业科技文化建设重在提高以下三种能力,即:科技创新的能力——企业自身开展科技创造发明的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生产发展的能力;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能力——企业科技推广传播销售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根本上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壁垒,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争取在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科技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各项制度,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强化制度执行力,建立和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科学精神的培育。企业科技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宣传推广和表彰奖励企业科技创新为手段,培养员工热心科技创新、尊重发明创造、崇尚科学的精神,把科学精神转化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内涵,使科学精神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科学技术的内容纳入企业文化的范畴,上升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用科学文化重塑企业精神,实现以科学文化化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运用法治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企业改革发展,推动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经济,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履行法定权力义务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治企,按照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则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要转变思维、创新方式,对外,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创造良好的经营和发展环境;对内,在企业管理中要全面引入法治思维,尤其是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发挥法治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企业改革、化解各种矛盾、保障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法治思维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把法治思维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形成法治思维和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五)重塑企业精神

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目标追求、强烈的团队意识、鲜明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精神的具体表现。企业精神代表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风尚,是时代精神与独具特质的企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企业精神的形成,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大家耳熟能详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精神已经不少,但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赋予企业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重塑企业精神,是目前企业文化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春晚是社会文化转型的记事本 篇5

据媒体报道,日前,冯小刚带领顾问团队已为马年央视春晚制订了大体框架,其中的一个主题是“致青春”。而此处的“致青春”与电影《致青春》有所不同,影片的“致青春”蕴含着的是浓浓的伤感意味,而春晚的“致青春”则着眼于过去那些闪亮的日子。

电影《致青春》用对青春的回忆,成功吸引了从60后到90后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这部电影成功背后所蕴含的,实际上是电影叙事方式与影院观众心理的和谐一致。而冯小刚团队选择将当下最为流行的“致青春”作为主题之一,所体现的正是春晚主创团队,试图寻找春晚叙事方式与晚会观众之间“最大公约数”的有益探索。

从1983年除夕第一次亮相至今,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年夜饭。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分众化不断加剧,新媒体的日益兴起,作为“收视王牌”的春晚也正面临收视率下滑的危机。虽然大众对春晚的评价由盛赞转向褒贬不一,但是它在娱乐文化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却从未动摇,“包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仍是许多中国人除夕必做的三件事。

春晚的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央视主办的背景、除夕黄金时段的播出、豪华的明星阵容,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春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晚会,而是国家文化传播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晚会主题的变迁,所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文化的嬗变,而晚会主题的选取、主创团队的确定、节目内容的调整,已经超越节目本身,构成了透视我国文化走向的重要对象。

春晚历来众口难调。春晚所走过的30年历史,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30年,也是我国社会文化走向多样化的过程。大众对春晚评价褒贬不一,集中体现的是主流文化所坚守的统一性与现代文化所追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正视这一文化冲突,才能走进它、化解它。

作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春晚是国家意识和大众文化深入交融的文化形式。已经“三十而立”的春晚,正逐渐步入成熟稳定的反思期。从2005年提出“开门办春晚”以来,我们看到了主办方力图贴近百姓生活、真实反映我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不懈努力;看到了春晚不断摸索大众传播规律方面的尝试;看到了在调和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矛盾冲突所做的不懈努力。因此,对于新版本的春晚,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努力,这不仅提供了“全民大联欢”,也记录下了社会文化的新变迁。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6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由于移动通信业务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移动信息化将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业务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 它和目前的固网搜索业务将是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将是未来信息化社会建设中的两个生力军。移动搜索业务在我国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 同时也存在一些的问题, 特别是在发展策略方面亟需突破和创新, 本文在分析我国移动搜索业务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对我国移动搜索业务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策略, 未雨绸缪, 以期为祖国的移动搜索业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2 移动搜索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 移动搜索作为工具型的应用服务, 今后与移动IM、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交互性、娱乐性的手机应用服务的配合将更加紧密[1]。

目前移动搜索业务主要商业模式为关键词广告和广告联盟。对于用户付费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于移动搜索服务收费的接受度较低, 这主要归因于互联网搜索服务采用免费模式和用户对移动搜索使用粘性低。

用户使用WAP搜索服务的主要搜索内容中, 网页搜索比例达到69.6%[2], 其次生活信息、音乐、图片、新闻的搜索比例为41%左右[3], 而软件、小说、游戏等内容被搜索的比例相对较低。短信搜索服务, 对于邮编/区号/号码归属地、无线网址、列车时刻、飞机航班、票务查询、天气预报内容的储备相对比较丰富, 而且精准。当然也需要适当刺激用户娱乐搜索;尽量丰富用户搜索结果以供用户选择, 避免单一回复广告内容, 会引起用户反感;需要提高短信的回复速度。

3 移动搜索业务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链缺乏协调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在产业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如果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不能很好的提供移动搜索服务, 那么产业链上的最终顾客就会流失, 必然会影响整条产业链的利润。而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目前的盈利主要靠分得运营商的流量费, 加之目前移动搜索用户使用习惯需要培养, 其竞价排名和广告的收入有限, 而运营商却“坐享其成”, 这将严重挫伤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 不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充分调动产业链上各方的积极性。因此, 移动搜索产业链缺乏协调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3.2 用户的使用习惯需要培养

对于一种新的搜索业务而言, 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更习惯于使用固网搜索, 移动终端的作用主要还是打电话, 这种情况对于推广移动搜索业务是极为不利的。加上移动终端屏幕比较小, 阅读搜索到的海量信息不方便, 尽管终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但是智能化手机的成本高, 售价也相对较高, 消费者在购买方面需要权衡。加之移动搜索的信息反馈速度慢、短信搜索需要消费者记住相应的搜索代码、移动搜索的操作步骤繁琐等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和偏好。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努力方能实现。

3.3 搜索的信息资源匮乏

由于移动搜索在我国起步较晚, 独立的WAP站点规模较小, 搜索内容有限, 且在内容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相比, 移动搜索上的信息资源匮乏, 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搜索时, 仅是下载图片、歌曲、进行位置搜索等, 目前的移动搜索还不能像互联网一样, 搜索到顾客想要的信息。

3.4 盈利模式不清晰

移动搜索的盈利问题, 对于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而言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运营商仅提供网络,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从中分得流量费, 广告与竞价排名的收入受限,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存在严重的“烧钱”现象。每每提起移动搜索的市场潜力与前景, 都兴高采烈, 而一提到盈利问题,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都缄口不答[4]。

4 移动搜索业务的5P服务营销策略

消费者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即年轻便利型消费者、捕捉时尚型消费者、稳健易用型消费者、保守费用型消费者。移动搜索服务的营销策略, 包括产品 (product) 、定价 (price) 、促销 (promotion) 、渠道 (place) 、有形展示 (physical evidence) 等“5P”策略, 都应围绕这四类目标消费者展开[5,6,7]。

4.1 移动搜索业务的产品策略 (product)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在移动搜索产业链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积极倡导合作共赢, 深入挖掘移动搜索客户需求, 将自身做大做强, 这样在与运营商进行合作分成谈判时, 方具有更大的话语权。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应在保证自身利益分成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运营商在移动搜索产业链中的优势, 如丰富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平台资源;政策制定者、监督者、产品上线的审批者及各种品牌优势等, 与运营商建立良好、平稳、共赢、持续的合作关系。在产品设计上, 应扬长避短, 回避自身缺憾, 发扬自己营销能力强、个性化服务提供水平高、管理机制健全且灵活等优点, 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移动搜索品牌。

(1) 与运营商合作经营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应与运营商建立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由运营商负责提供各种网络平台, 负责各种产品的上线、费用收取等工作, 而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可以自己独立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内容, 也可以整合相关内容资源, 提供内容服务。

(2) 推广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的门户网站

移动搜索服务应具有丰富的搜索内容资源, 针对目前手机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速度慢的情况, 应着重搞好技术研发, 提高搜索引擎的搜索效率, 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增强顾客感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进一步培养用户对移动搜索业务的使用习惯。

针对四类目标消费群体, 结合移动搜索业务的使用偏好和习惯, 制定了以下产品策略, 如表1所示。

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 设计的产品包应紧密结合目标消费者群体的个性特点、偏好及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等一系列因素。随着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 本地搜索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且本地搜索服务不会再采用收取流量费的方式, 而会对消费者采取收取信息查询费等方式收费。所以本地搜索服务可以区分出高价值的消费群体和低价值的消费群体。但是高低价值的消费群体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因其各有各自的市场, 各有相应的价值所在。

移动搜索业务进入成长期, 行业的进入者会越来越多, 各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应细分消费群体, 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找准目标市场, 针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偏好, 制定出符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的移动搜索产品策略。

4.2 移动搜索业务的定价策略 (price)

由于移动搜索业务的盈利模式必将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不可能存在产业链上的霸主, 运营商虽然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但并不能完全掌控移动搜索业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只能在流量费方面进行适当的定价。但随着内容提供商的兴起及本地搜索服务启动, 移动搜索服务定制费用将要逐步收取。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在制定移动搜索服务价格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目标市场群体的使用态度、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 并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 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 培养用户体验。但必须避免和杜绝高价值的顾客使用低价值产品, 低价值的顾客使用了高价值产品的情况发生。

由于移动搜索业务发展处在成长期, 市场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 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 争取更多的消费者, 成为新进入者的首要任务。对移动搜索业务的差异化定价, 对使用费用予以适当优惠, 这无疑对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迅速占领市场是很有帮助的。在产品定价策略上,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应与运营商一道, 本着互利共赢的宗旨, 共同将移动搜索这块“蛋糕”做大, 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联合定价, 更好促进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不同产品包定价策略见表2所示。

4.3 移动搜索业务的促销策略 (promotion)

(1) 推广目标

推出移动搜索业务品牌“搜索也疯狂”, 树立品牌知名度, 建立品牌文化, 在广大网民中形成良好口碑和忠诚度, 带动增值业务用户的使用和发展。

(2) 推广策略

以品牌塑造为重点, 从时间和空间上分阶段和区域的进行有效的推广。

(3) 传播组合

结合移动搜索业务启动仪式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 报纸和IT专业媒体作宣传, 以新闻、产品介绍、深度报道相结合, 引导帮助大众树立起“移动搜索随手可及”的概念。

4.4 移动搜索业务的渠道策略 (place)

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在渠道策略上, 应充分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利用自身渠道来宣传移动搜索业务, 如未来百度可以在自己的宣传片中, 加入一段关于移动搜索的描绘。其次是充分利用运营商的宣传渠道, 与运营商建立深层次稳定的合作关系, 将移动搜索业务的宣传与体验设置到运营商的广告宣传中去, 让用户真正体会到移动搜索的易用、方便等特点。最后是与终端厂商建立合作, 可以将搜索软件内置到终端手机中, 方便消费者直接使用;也可以在终端厂商销售终端时, 在其促销和宣传中, 加入移动搜索业务的宣传与体验。

4.5 移动搜索业务的有形展示策略 (physical evidence)

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8], 不能实现自我展示, 必须借助一系列的有形证据才能向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 顾客方能据此对服务做出评价和判断。

移动搜索服务的有形展示,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是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可以自己举办专场促销及体验活动, 在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中, 让顾客真实的体会到移动搜索的特点, 展示出移动搜索与固网搜索的不同。其次是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可以将移动搜索业务的有形展示委托给运营商来进行, 以3G体验为契机, 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3G体验区、促销活动、营业网点等地方加入移动搜索服务的促销和体验, 让顾客体会到移动搜索服务的时效性、易用性、个性化等特性, 向消费者传达移动搜索的相关信息, 提高用户的感知, 增加移动搜索的市场受众。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移动搜索业务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移动搜索业务在中国信息化社会转型中的创新发展策略, 对移动搜索服务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怀斌, 于宁.服务营销学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49-52.

[2]马龙龙, 李智.服务营销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111-121.

[3]王振友, 陈莉娥.多元线性回归统计预测模型的应用[J].理论新探.2008, (5) .

[4]袁以美.马尔科夫模型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应用[J].行业探讨.2008 (3) .

[5]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56-60.

[6]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7]韩璐.移动搜索业务的市场分析及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2006 (6) :30-33.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7

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农、医、天、算”, 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技术观。虽然如此, 但也决不会有损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 是由它内在的特色所决定的,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所致, 无必然之由可以追问。因此, 就中国古代而言, STS的问题变为TS问题。而技术在中国古代并未在社会向度得到体制性的强有力的支撑。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技术曾经辉煌却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技术的价值本性和伦理问题, 中国古代可以提供的只是一些思想资源。

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STS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其支点在于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体制。默顿的主要贡献正是在于把握了科学技术的这个如此主要维度。“这种观点就是, 近代科学除了是一种带有独特规范框架的‘社会体制’。它同其他某些社会体制有部分共同点, 而与另一些社会体制则有着紧张的冲突”[1]。

本—戴维 (Joseph Ben—David) 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表现有精辟的论断, “……体制化有如下的意思: (1) 社会把一种特定的活动接受下来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是因其本身的价值才受到尊敬的; (2) 存在着一些调整特定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的规范, 其管理方式适于该领域中的活动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有别其他活动的自主性; (3) 其他活动领域中的规范要在某种程度上适应特定活动的社会规范。社会体制就是一种已按上述几点体制化了的活动”[3]。科学技术作为体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科学技术因其社会功能而具备体制化价值;科学技术有着社会互动的机制;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有其独特的规范结构, 它同互动机制有机地支撑着这一体制的自主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或者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就是满足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始终贯穿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可是, 到了近代, 西方才从社会向度上把这种需要的满足规定为科学技术的功能。正如齐曼 (John Ziman) 所言:“现代对科学的要求是实用和对社会负责。”[4]贝尔纳 (Bernal, 1901-1971年)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归纳为:“我们已经看清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 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 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 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 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5]科学技术不仅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还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乃至主要前进动力, 即科学技术是社会体制的命脉。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是凭借科学家、技术家组成的共同体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社会结构, 由科学技术共同体、社团和交往等三个要素组成,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与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标志。默顿提出:“如同人们时常所注意到的情况那样, 在对有着非常多的智力巨人出现的时期进行思考时, 待解释的现象‘也许并不是超凡的自然才能的倍增, 而且超凡才能在有关的几种职业上的集中’……各种社会学状况的结合……倾向于把该时代的天才的世纪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基础, 在此之上可以研究这样一些社会学因素, 它们在大尺度上说明了科学的令人注目的发展, 说明了兴趣被引向某些特定的探究领域的原因。”[1]社会学研究表明, 科学技术共同体的形成是促使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结成社团来巩固和发展共同体, 从而进一步发挥社会体制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我们只有增加可以促进我国臣民的舒适、利益和健康的有用发明, 才能有效地发展自然实验哲学……这项工作最好由有资格研究此种学问的有发明天才和有学问的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来进行。他们将以此事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并组成拥有一切正当特权和豁免权的正式学会”[5]。

在科学技术共同体中, 尤其通过社团组织、社会互动来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体系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科学方法’的心脏”[4]。科学交流的方式有通信、发表著述、讨论会、非正式讨论等。

默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明确地指出,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有别于其他社会体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这维系于它本身所特有的一套规范。他把这种规范结构称之为“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论——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1]。

如前所述, 断裂中国古代技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体制化的保证, 主要症结在于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中国古代社会在物质向度的保障基本上仰赖于社会和平安定、风调雨顺以及政治上清明。技术仅作为辅助手段。据《考工记》, 春秋时代, “百工”被列为“国有六职”之中, “审曲面势,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 (《考工记》) “百工”及其代表的技术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江河日下。晚清学者指出, 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社会漠视技术, “古时劝百工之法。日省月试, 既禀称事, 曲台基著于九经, 自《周礼·冬官》经乱而逸, 以《考工》一记补之, 自汉以来渐亡。古制百工居市, 间有专习。高曾规矩, 日蔽日窳;聪明才智之人, 夷诸贱隶, 亦遂无能克自振拔者, 皆国家无疑劝之故也”[10]。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是不受社会重视的, 相对而言也就没有社会体制化的价值可言了;科学技术没有形成社会体制, 相对而言科学技术不能持续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如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立过的官方天文学机构。“在古代中国社会中, 几千年来, 皇家天文学机构一直是朝廷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这一传统, 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 甚至更早……到了周代, 皇家天文学机构及其职官, 都已颇具规模, 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名称及其首脑的官职名称, 历代屡有变动……但皇家天文学机构的地位和性质, 确实是自《周礼》以下一脉相承, 垂数千年而不变”[11]。技术作为社会体制, 其机体在于共同体和社团组织。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却是由专职官员组成的官僚集团。最为关键的是, 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天象观察和历法制定的技术活动完全出于服务于皇家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为使命。如此, 皇家天文学机构就不是技术性质的机构, 而是政治与社会的机构。同时, 中国古代皇家天文学机构拒斥普遍性, 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古代天文的机括是维护王权。“所以, 天学在中国古代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必须由王家垄断”[11]。“历代王朝往往在开国之初严申对于民间‘私习天文’的厉禁——连收藏天文图书或有关的仪器, 都可能被判徒刑乃至死罪”[11]。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中, 书院制度可以成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重要制度思想资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特点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 采取学者讲学, 师生共同研讨切磋的方式, 其性质是具有相当独立性的私学。书院制度始于唐, 盛于宋。“宋初, 天下渐定, 学习风气日盛, 又因佛教禅林教学制度的影响, 一些学者便选择山林僻静处办起了专以收徒讲学为业的书院”。 “南宋时代, 官学和科举的弊病日益暴露, 一般士人苦于没有一个能比较自由地授受研究学问的场所, 因而对专事讲学, 可以参加科举为目的书院产生了好感;又由于理学影响的不断扩大和以理学家为主的一批著名学者的大力提倡, 书院又发达起来了”[14]。到了晚清, 随着西学尤其科学技术以及教育制度传入中国, 出现了以科学技术为教学研究内容的书院——“格致书院”。 “格致书院是集博物馆与科技学校与一体的特殊机构”[10]。“科学仪器的展览, 科学讲座的举办, 科学人才的荟萃, 使格致书院成为当时中国少见的展示西方科学技术的窗口”[10]。相比较而言,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胚芽。同时, 也沿用了书院制度, 即书院制度所具有的特征, 可以和西方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进行汇通或对接。

二、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从社会体制的维度展开, 如杜威对培根在西方科学与技术最初实现社会体制化的过程中表明的那样:“新论理的任务是保获心意使它不自相矛盾, 教它忍耐持久地去学习事实中无限的差别性和特殊性, 教它在知识方面顺从自然, 以便在实践中支配自然——这就是学问的新论理——新工具或器官的意义, 这名称显然是为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而起的。这名称还包含其他重要的反对思想。亚里士多德以为理性是可与合理的真理独自结合的。他所说‘人类是政治的动物’那句名言的反面是, 性灵不是动物的、人类的, 也不是政治的。它是神圣地独一无二、无所不包的……培根确实可以算作从实用见地看知识的一个先觉。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他在知识的追求和归宿中怎样地注意社会的因素, 便可以免掉许多误解。”[17]“用培根的话来讲, 我们虽在用科学支配系统地、优越地运用到人类地位的改进上去。这种运用虽亦不少, 但都是偶然的、分散的和表面的。这个限制规定了现今哲学改造的特殊问题。因为它注意在社会的缺陷。”[1]如此,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根本的在于其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无疑首先要去追求对于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了。

社会功利是科学技术实现体制化的最主要动力和机制, 而科学技术成为社会体制, 更凸显以功利为主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评估尺度已明显上升”[1]。“正是对科学价值的这种肯定性评价——一种逐渐变得日益起促进作用的评价——引导着更多的人们去从事科学。对科学的注意力的这种提高——这在有关职业兴起转移的数据中得到反映——至少是科学在这个世纪后半叶获得加速进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不是一个充分原因的话”[1]。这“社会价值”也就是功利价值。“在十七世纪, 对于科学的功利性时常提出有些过分的要求, 那主要是科学的体制化的前奏”[1]。巴伯在其《科学与社会秩序》中指出, 出于他们本身对科学的忠诚, 业余爱好者协会显示了功利主义的倾向, 这是近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沃恩斯坦说道:“他们自己关心家常兴趣之事物, 例如贸易、商务、工具和机械, 并且试图以科学之光来改善日常的生活。”[22]

与之功利社会价值有着天然联系的科学技术是在依靠社会体制为工具来促进社会进步。巴萨拉 (George Basalla) 认为, “技术进步”的核心是追求社会进步。“文艺复兴以来, 给技术的性质和影响的思索定调的技术进步概念是以六大推论做基础的。第一, 技术革新毫无疑义对变化中的人造物的改进有显著的贡献;第二, 技术的进步直接有助于我们物质、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改善, 从而加速了文明的发展;第三, 技术上的进步及随之而来的文明进步可以毫不含糊地用速度、效率、能量或其他一些量化标准来衡量;第四, 技术变革的源头、方向和影响都完全是在人类控制之中的;第五, 技术征服了自然界并迫使其为人类目的服务;第六, 技术和文化在西方工业化国家达到了巅峰状态”[23]。

但是,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它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对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是否有悖于其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蔡尔德 (Gordon Childe) 引用史前社会发展表明, 其负面效应仅是社会进步中的“非正常现象”。 蔡尔德认为他已发现了技术变革与人口增长之间关联的无懈可击的证据。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事件中即有这类明证。在1750年和1800年之间, 描绘英国人口增长的曲线直线上扬;这一发展被蔡尔德用风行一时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迁;即历史学家称为工业革命的那些东西做参考而解释它。在蔡尔德看来, 历史上关于工业化的益处和坏处的辩论, 最终可以通过谈到它的客观标准来解决。他总结说工业革命是历史上的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因为它对给自己影响最大的物质——智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便利[23]。这也是科学技术以社会体制为工具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始终追求社会功利, 追求促进社会进步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 其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以价值为核心的, 尤其是“义利之辨”。中国传统哲学取向重义轻利, 这种倾向成为阻碍技术社会体制化的最主要障碍。以儒家为例, 儒家尤其轻利重义甚至于弃利, 视义利如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宪问》)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 “义之所在, 不倾于权, 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不可否认, 重义轻利本身是合理性的, 也是必要的, 表征着人类美好而又崇尚道德情操, 可视为超越经验的伦理。可是, 把义与利完全地对立起来, 并一棒子打死, 视其社会功利为洪水猛兽, 自然地不仅舍弃了“利”自身所有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对“义”有着有益的必要的互补和互助的关系, 而且也阻碍了技术社会体制化。

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以其固有的保守性的特征而断裂技术社会体制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强调社会守成和稳定。“孔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可知也。’其言因言继, 即言其传统。其言损益, 即当时之现代化。夏商周三代, 何尝非当时之现代化。孔子已早知必有继周而起者, 但又知其仍必因于周, 而亦不能无损益, 秦汉以下是已。所因少, 则传统弱, 而不能常。如秦, 如汉, 如三国魏晋, 以下如隋, 如五代, 皆是也。所因多, 则传统强, 而能常。如两汉, 如唐, 如宋, 如明是也”[25]。社会历史倚重于传统。虽然晚清思想家已初步认知西方科学技术所追求社会进步的价值, 但仅仅停留在认知上而已。

摘要:从科学技术作为社会体制维度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在近代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漠视技术, 技术的社会功能未受到社会重视;从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向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社会的功利和促进社会进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阻碍了技术社会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其对人文、伦理的关怀以及“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 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8

一、体育全球化

随着交通的便利、通讯技术的发展, 世界进入全球化发展时代。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系统, 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体育全球化超越国界和地域, 打破了地域环境与人文壁垒, 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的体育以丰富的个性, 进行多元融合, 相互吸纳、补充发展为一种新的世界体育文化模式。在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每个国家都不是孤立发展的, 各国体育文化相互交汇融合。体育全球化给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

(一) 体育全球化促使我们重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

体育全球化给了各个国家民族体育文化一个交流融合的平台, 同时各个国家的民族体育文化也给体育全球化注入了活力。

(二) 体育全球化促使体育人才大范围内流动

体育人才的大范围流动, 不仅可以使我们把更多的体育人才和体育理念引进来, 同时也可以是我国的体育人才走出去。更重要的是, 这有利于培养人们正确体育价值观, 有助于消解部分体育政治化和工具化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看到, 在法国教练的率领下, 中国剑客仲满击败了法国对手;郎平教练率领的美国女排, 击败了中国女排, 但是在美国女排对巴西女排的决赛上, 中国观众会喊出“郎平加油”支持美国队。乌兹别克人, 33岁的丘索维金娜曾经是苏联体操冠军, 在北京代表德国取得了跳马银牌。中国也引进了大批外国教练, 来提高一些项目的成绩。

(三) 体育法规全球范围的制定、颁布和执行, 能促使人们更加重视规则, 加快完善国内的体育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

体育法规的全球制定、执行使得体育参与者的行为更加符合国际准则。全球范围的执法监督和处罚, 使任何触犯体育法规的体育运动参与者不能逃脱规则的制裁。统一的国际规则, 制定了统一的衡量技术动作、运动成绩、违规行为、参赛资格的标准, 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在中国, 借鉴国籍法律法规的相关经验, 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经济市场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 步入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经济市场化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资源的调配方式, 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市场经济不仅刺激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同时也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经济市场化使人们有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 从而可以将更多时间投入体育运动

市场化条件下, 广泛的社会分工合作、机械化社会大生产,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把人们从小农经济、手工劳动的低效生产中解放出来。人们在八小时工作之外, 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

(二) 经济市场化提高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能力, 也增强了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

经济的繁荣不仅促进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发展, 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 而体育运动无疑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 经济市场化将体育纳入市场, 在促进体育繁荣发展的同时, 促使我们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的机制

体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经济市场化环境下, 体育也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事实上, 在很多国家体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颇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避免体育完全被商业所操控, 使得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是社会转型期中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三、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就是指“人从传统人格转化为现代人格的过程”。中国当前所处的社会转型, 本质上是从传统农业中国向现代工业中国转型的过程, 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口及伦理价值观念等方面传统性到现代性的全面转变。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主体性逐渐体现出来, 可以说,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灵魂。具体来说, 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强烈的自主自立意识、有所作为的创新意识、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讲究效益的意识以及良好的法制意识等等现代化意识的确立。随着人的现代化意识的逐渐形成, 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期待更加科学先进的体育文化。

(一) 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 人的自主意识觉醒, 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作为个体的感受, 而不满足于作为社会生产和发展中的一个工具存在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采取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培养完全是流水线式的培养, 虽然我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 金牌数量连连走高, 但是这种机械化的运动员培养方式, 越来越引发争议。

(二) 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 人的独立性和民主意识加强

人们更加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这一点变得尤其显著。同时, 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权益, 希望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得到应有的资源, 这显然有利于我们正视城乡体育发展差距过大、体育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民族体育发展薄弱的问题, 并促使决策部门对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 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 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 人们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愿意通过体育的方式来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人们也具有更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来欣赏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美。最后, 人的现代化过程中, 积极进取、公平竞争的意识, 都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展现和释放。

摘要:体育文化在社会转型中, 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体育市场化和运动员职业化进程。分析社会转型期促使体育文化转型的因素, 对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体育文化,转型因素

参考文献

[1]安婕, 许嫒.世界体育环境的西方化倾向的初步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陈晓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中传统精神文化传承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3]黄玮.揭秘美国体育产业.时事报告, 2012.

[4]陈雄.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篮球产业化发展研究.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5]邓春艳, 刘转青.学校体育边缘化的管理学思考.价值工程, 2010.

[6]刘长江, 王雪岭.高校体育产业属性归属案例分析.经营管理者, 2010.

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创新 篇9

1、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长久以来我们对文化 (culture) 的认识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通常而言,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都可以称其为文化。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对文化作出界定, 认为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 其本质是传播, 它是由人所创造、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根基, 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任何文化的历史发展都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关联,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因此,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才能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 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 并且至今仍在生生不息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并且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 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 以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1]。

传统文化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促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一种积极作用。文化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 传统文化也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的。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也推动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也是不断丰富、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几千年如一日, 始终保持原汁原味。因此说, 传统文化不是文化停滞的产物, 而是文化融合和发展的产物。

2、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世纪以来, 西学东渐, 科学新知使国人日益体会到科技与工业化对国家富强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求变求新, 发奋图强, 既是现实社会的推动, 也应该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日新又新”精神的唤醒。

(1) 精神的守望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 面对种种“文明的冲突”, 人们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世界各国人文学家普遍把探寻的目光转向东方。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把儒家文化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之一, 他认为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 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 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学家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讲到东亚崛起时指出作为文化基础, 有“根”有“底气”的就是中华文化, 可以成为构建和谐地球村的文化基础。1988年, 法国巴黎,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 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在2l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四十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现而今已经成为“文化自觉”, “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体现”[2], 更是我们中国人精神的守望与皈依。

(2) 发展的根基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规律, 没有发展, 社会将停滞不前。人类强调发展, 同样重视传统。丢掉传统, 发展将失去根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不是物化的“遗产”;而是动态的, 发展着的传统文化。它表现于时间要素的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表现于空间要素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表现于意识要素的是传统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这三方面的两两统一, 综合一体地形成的“传统文化”, 是开放的、值得弘扬和继续流传发展下去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无疑体现出一个明显特征, 即民族传统文化主体机制的作用。民族精神的存在价值就在于, 它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推动民族事业的前进。因此,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由众多层面构成一个动态系统, 在其运行过程中, 逐渐形成价值判断体系。价值判断体系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起着调控和制约作用, 这种作用也即文化的价值取向性。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维护社会、国家、民族团结一致的重要社会机制, 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任何国家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机制, 都不能不考虑其原有社会文化制度, 不能不考虑原有的文化精神。因此, 传统的文化主体机制是文化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基。

二、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及其实现途径

1、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客观地讲,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蕴含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 否则, 就无法解释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为人类社会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易经》开篇提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主旨, 意思是说, 自然界四季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 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启发了我们的祖先要效法自然界做人做事要有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礼记》中提出“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思想, 《易经》中也有“通其变, 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的精神。《论语》载:“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正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它表现为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的人生观。近代维新变法的思想家康有为将这种观点发挥到极致, 他说:“夫物新则壮, 旧则老;新则鲜, 旧则腐;新则治, 旧则板;新则通, 旧则滞, 物之理也。法既积之, 弊必丛生, 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这种革故鼎新的变易思想, 成了人们倡导变法、力主创新的理论依据, 成了不同时期有道伐无道的思想武器, 中华民族也因而不断变革现实, 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文化思想, “和而不同”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理念的概括。“和而不同”表现在文化价值观方面, 就是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 不同派别, 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中华文化自发生期始就以多元之状态, 吸收齐鲁、巴蜀、楚、吴越、岭南诸文化之精华, 以“君子以厚德载物”式的海纳百川的非凡气概, 使其兼收并蓄, 涵容异质, 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整合, 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厚重积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文化所言的创新是循序渐进、与日俱新的渐变, 是量变的积累, 从而实现质变, 以达到适应时代、顺应社会潮流的目的。这种创新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创新”, 是在稳定中求发展, 在和谐中求创新, 它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能够创新的, 它表现为人们对于创新活动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渐进式的创新精神是在稳定中求发展, 是更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创新精神。

2、传统文化的创新途径

传统不一定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也会有传统的负面效应, 也可以说某些传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甚至会阻碍新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传统清理, 超越传统的力量, 实现时代的跨越。

首先, 要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关系。我们的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之中,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特点, 因此, 我们的传统文化创新就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只有民族的、地方的, 才能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其次, 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有前瞻性。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 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 具有前瞻性的民族文化才能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展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要求, 以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具有前瞻性, 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最后, 创新还必须立足当下、体现时代特色。当前, 中国处在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中国社会逐渐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网络、传媒、信息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消费习惯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民族文化的创新, 必须重视加强对新生文化形态的研究, 体现时代特色。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指其中蕴涵符合社会进步的因素, 并具有促进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其积极的现实价值,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3]。

1、创新精神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

从1980年3月联合国起用“可持续发展”一词后, 可持续发展便成了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其本身就是思维创新的产物。21世纪, 人口与资源、未来与环境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 人们冲破了传统思维的藩篱, 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意见, 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思维的创新, 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思维创新。只有思维的不断创新, 才会有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发扬兼包并蓄的精神, 广泛吸收各国优良技术, 走创新发展之路。而传统文化是其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张岱年曾经指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只能走古今中外, 综合创新的道路, 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 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 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4]。因此我们应当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 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 以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精神是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中华文化关于“和谐”的哲学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 就有了“和”字。先秦诸子中, 孔子、孟子、荀子、管子、老子等均提出许多和谐之道。当今,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 更是将和谐文化发挥到极致。

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势必会有一天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反映在处理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关系上, 主张统筹兼顾, 公平公正, 维护社会治安, 关注民生问题, 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反映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主张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外开放工作中的必然要求, 它体现了中华文明关于亲仁善邻, 和睦相处的外交主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和作用日益增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光明灿烂。

3、创新精神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保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五种: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种需要中,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当今中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国际轨道,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是每个人渴望实现的理想。一个人如果仅仅停留于他所取得的既有成绩而裹足不前, 将很快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一个人若要紧跟时代步伐, 就应该不断进行更新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思维方式对个体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孟子说:“大舜有大焉, 善与人, 舍己从人, 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 等等表现出一种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开放性, 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世界文化的日益发展与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的条件下, 要想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就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部分, 进行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民族财富,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精神, 这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是我们精神的守望与发展的根基。面对历史的发展机遇, 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创新精神,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良云.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文化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08, (4) :144-146.

[2]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河北学刊, 2003, (7) :5-9.

[3]蔺淑英.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55.59.

上一篇:经济管理理论漫谈下一篇:SNMP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