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互动转型论

2024-05-31

文化互动转型论(精选10篇)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1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的理论来分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从而表明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 并进一步强调文化互动在当今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 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 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 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 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 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 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 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 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 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 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 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 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 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 不容否认的, 但是, 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 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 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 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 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 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 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 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 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 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 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 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 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 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 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 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 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 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 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 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 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 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 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 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 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 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 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 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 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 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 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 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 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 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 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 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 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 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 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 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 正因为如此, 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 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 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 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 第3期, 1999

[4]许志伟, 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2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全面的转型期,文化的转型与冲突又是当代社会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现代化转型的总体性特征,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冲突,特别是文化价值层面上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道德、公平与效率、个体与集体的冲突.

作 者:曾永超 付用兰 ZENG Yong-chao FU Yong-lan  作者单位:曾永超,ZENG Yong-chao(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

付用兰,FU Yong-lan(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刊 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7(4) 分类号:G02 关键词:文化转型   现代化   价值冲突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3

关键词:大数据 智能交互 智能穿戴 社会福祉文化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49-003

一 引言

当前,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传递方式变得越来越频繁,传输种类变得越来越多樣,各种电子产品交互软件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工作和娱乐之余在互联网和各种信息系统中创建了大量的信息并以此作为“生活信息数据源”,经过终端分析与整理、检索与分类,通过信息共享,形成抽象化的知识储备,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型电子存储方式,并能够实现时时调取与检索。这种方式呈现后的结果更以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形容也不为过。

期间衍生出的各种社交软件也为电子数据提供支撑与平台。根据目前全球都在关心的老龄化问题如果以信息的方式,经过数据理论体系进行收集分类,并以此作为数据群,通过智能交互的方式,实时调取等手段,促使用户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有效的信息或解决办法,保证信息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就能够争分夺秒地解决更多的可能性。

尤其以医疗领域来说,如果有老年人长期性的生命体征数据作为诊断基础,将极大地省去不必要的检测,医生就能直接经过分析介入治疗,充分增加患者生还的可能性。这一点在老年人疾病领域至关重要。

本文力图探索一种概念方式,或一种生活体验的可能性,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困难,提供数据检索和问题解答,通过特殊的产品交互手段,对于未来老年产品的互动体验及社会福祉文化的探索上,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期望老年人在未来产品的使用及体验方式上达到心灵上的愉悦,并以此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二 社会福祉文化与城镇高龄者

城镇高龄者是指60至65岁以上生活在城镇中有一定生活能力的高龄者群体。福祉即幸福的意思。社会福祉文化是指社会幸福感。福祉文化与城镇高龄者结合大数据相关理念的目的在于,如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运用相关设计手段,使高龄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并提升社会幸福感。

科技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要造福于人,将其融入生活必能够带来乐趣与便捷。如果以数据传输为角度的智能产品,在提供数据检索与反馈的同时,能够帮助人们获取最优的解决方案或是最愉悦的生活体验,必将为用户群体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研发与设计团队的出发点。而对于高龄者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在考虑问题之时应该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合理地运用设计资源。

三 全球大数据发展趋势

数据的传输与共享的手段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线上交流方式,同时在空间和时间的纵向比较下,也面临着网络方式的趋同和空余时间的缺失,如何适时地调整交流方式和体验方式将极大缓解人际关系及人群亲切感。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批高素质的老年群体也相继介入这种全新的交流体验领域,进而衍生出很多新的问题。

例如:长时间看屏幕引发的眼部不适,及体验方式的繁琐复杂,等等,借全球互联网一体化趋势,对于老年人的数据体验方式上,在强调使用灵活上,方式简便上,程序安全上,功能多样上,创新与实践并行。在不断探索中更将提出新的挑战。

在数据的信息共享和资源的整合手段上,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中老年人查找信息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来源,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原有的纸质媒介转向电子阅读。趋于扁平化的信息更易于用户直观的获取各领域的有效信息。这一点同样受益于高龄者群体,从根本上说这种方式方便于及时调整对策以应对现有问题,并做出最佳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的社会形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民生”是我国现今阶段需要重视和造福于民的重大决策之_。将民生手段同数据相结合,以数据的传输为主要方式的各类新闻,及相关事实搭载网络正迅速被用户所熟知。就数据量的积累和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传输的广度从宏观上来看,未来的数据传输方式将会从点状的数据源,过度到集团式的片状数据“源组”并以数以万计的数据“源组”最终汇聚成整体,形成以全球大数据链为单独个体的主要信息获取源,其中的各个独立源相互独立又彼此互相交流沟通,这种方式不会给主数据源带来压力,通过串联数据主机系统可以行之有效地解决存储压力与访问压力,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技术条件可以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但就目前来看大数据下这种繁杂的数据交互方式也正预示福祉数据时代的来临。(图1)

四 大数据下的中国社会商业福祉探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迅速,相继各类产业化商圈的集团式发展模式来看,在人们享受商品集成化,购物便利的同时,其商业相关附属配套设施的营造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如商家利用数据信息和网络进行线上售卖的方式,正促使着一种新兴行业的诞生即电商,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及推广促使各购物网站交易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标志着社会商业蓬勃发展,也牵动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与改造。以城乡高龄者衣食为列,数据调研显示,近年来,伴随其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高龄者对于除相关生活必须品外其他产品的购买力同期成上升趋势,多数购买方式为子女购买,相较于衣服的质量,品牌性,及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图2、图3)

nlc202309030746

中国社会商业福祉源是指以现代社会商业福祉文化为主要依托,通过用户信息,商户地点及需求条件等一系列的数据资源的重组与分析,形成各地区的商圈人流量和时段信息的比对并在这基础上分析绩效性的方式进行显示。

用戶自身可以对其进行检索与分类,资源整合,并以交互媒介为主要形式通过智能终端显示以更简单的方式为用户所熟知,秉承快速解决问题为宗旨。例如:个人终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自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含糖量,等功能。以保证糖尿病人在外出饮食时的诸多不便。提供指路信息方便走失的人寻找到路,又或者对于购买物品的需求,显示附近商圈商品信息,到达路线怎么走。通过用户评论和对比,以动画或视频的方式作用在产品本身上,了解产品自身的使用功能,以及免去的使用说明书。对于老年人来说阅读中相对的枯燥和不易理解的这种感受,更加直观的演示更能方便老年人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

商业福祉的建立更多的是从衣、食上以促进并缓解老龄化社会现有问题以增加用户幸福感体验指数为主要的设计模式。

未来的商业经营模式必将以创新的手段延续,协作将成为主要的创新手段。社会商业福祉源以社会福祉项目为主要受用群体,以大数据为主要背景和基托诠释信息的交互与交流切实提供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方式。

五 大数据福祉文化下中国社会的住房环境

1 个人福祉的建立需依托社会福祉的不断创新,秉承以“住”和“行”为主要节奏的用户更多的是对其本身的习惯与体验。更是日常生活的主要节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更加舒适和节能的高档社区正一点一点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在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同时,找寻一种适时的人居环境,并以生态可持续为主要的设计出发点,营造生态可续的人居环境,这也正是成为人们选购住房的标准化理念和条件。社区周边的景观生态廊道更是以为用户带来愉快的生态体验为设计出衷。事实也证明舒适的居住条件与优美的周边环境是人们保持愉悦心态的前提和保证。

2 群体福祉过渡到个体福祉是社会福祉文化的一个重要演变过程。当群体福祉得到一定满足后,关注的焦点必然引向群体中的个体。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例,多数外来文化多是以宣传手段进入群体稳定后,发展个体从而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另一种独特群体。这种群体形成一定规模后又会衍生出新的团体。强调的还是福祉文化的个人体验,也就是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群体中的个体上。

3 未来大数据福祉文化下中国社会的住房环境体验是指以数据的流通为主要形式。以个人子终端为接收数据的承载体,通过终端的分析与整理,实现自主性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例如遥控指挥家里的相关电器,为生活提供便利,电器拥有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工作后能够对其结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区别于智能社会和产品智能化所带来的便利,更加关注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以简单的声控或指令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 中国城镇高龄者社会福祉文化

中国城乡高龄者日常生活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即衣、食、住、行、于此相对应的社会福祉项目在关注民生的同时,也更应该注重高龄者的幸福体验指数,指数该如何保证,这就需要前期大量的调研,及后续的模拟分析,找到一种适合高龄者的社会福祉体验方式,例如:各社区出现的社区健身器材,老年人娱乐互动体验中心成为聚焦高龄者身心健康的始源。以外出锻炼身体缓解身心疲劳的运动方式,越来越被高龄者所接受,也成为高龄者乐此不疲的健身体验,不可否认,景色的优美程度,周边相关信息的繁杂程度是影响高龄者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体验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周边的使用环境,即应该结合人机环境与人居环境。

未来的福祉文化设计应该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高效性,环保性等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健康晚年。在此基础上对于高龄者还应该适度的引导使其能够熟练的理解与运用。结合科技理念从数据角度出发以多种生活娱乐模式的相关产品塑造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生活理念。

七 中国社会福祉的智能数据演化

10年乃至30年后接受良好教育的80,90后人群也相继步入中年及老年领域。未来的社会福祉项目从实际的民生福祉也会衍生出已关注老年人心理和健康的数据型福祉项目,并且以此发展方向逐渐向互动体验方式上转变。

具体形式以从医看病为例,老年疾病多以突发性为主,病情来得快往往措手不及,“物以小而终之”在发现疾病的同时迅速作出判断能够有效地遏制疾病的扩散,并且也有根治的可能性。以智能穿带设备为例:如附加自动检测身体机能功能,以轻型疾病的有效控制和自我调整为主。这将极大缓解个体生命延续的可能性。具体方式以网络数据病例的查找分析,通过不断的积累形成病例库,在诊治预防阶段可以随时调取,提供相关的经验理论。

从面对面看病到以人机的沟通和数据的交互来满足高素质型老年人对于自身情况的了解,快速使用和共享不同医院的病例资源。因为突发状况的发生,无法保证医院的处理病情对于疾病判断的单一性,需要有效地增加线上的合作诊治及建议。这就存在了医院和医院的互通性,解决这一问题将极大缩短救护时间赢得更多的可能性。又如利用GPS实时提供周边信息的功能以数据交互的方式形成周边地区的人流密集程度,交通情况,景色现状,精准快速的方便用户的出行等。

八 结论

大数据下中国城镇高龄者社会福祉文化互动体验方式的智能转型是未来社会福祉项目的新思路。以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重组为主要的信息来源,通过智能穿戴终端提供数据的检索和应用,应社会福祉为大背景,秉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手段进行思路扩展。将大数据应用于社会福祉项目目地是为了提城镇高龄者幸福感体验指数,将智能引入穿戴终端目的是用以简化繁杂的操作过程,切实地寻找到一种适合老年人的互动体验方式,最终的目标是用以解决时代背景下高龄者生活中所涉及的产品的科技对接,交互对接,思维对接及转变方式对接!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4

地域文化形塑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 历史地形成当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文积淀、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地域文化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方式、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影响大学的发展, 对大学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园林绿化、标志性景观以及风格品位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必须重视、关注地域文化的存在与影响, 并有机融入其中。“居于任何亚文化之中的学校发现, 要想传递文化就得用其亚文化对它加以解释, 舍此, 这项工作便难以进行”。因此, 大学要接纳、吸纳地域文化, 在传递文化过程中, 从内容到形式适应当时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

大学精神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民主精神, 代表了人类的理想与终极关怀, 对地域文化具有引领、辐射作用。我国古代的书院对于湘南地区走出蛮荒、成为文化繁盛之地, 作用是巨大的;在美国, 也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之说。这些说明, 大学文化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人文精神, 创造的先进文化精神, 也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 抗大精神之于延安精神;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校歌《满江红》精神及其遗址已经成为地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记忆和历史遗存;东北解放初期,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等一批高校云集佳木斯, 形成了东北小延安精神, 成为黑龙江优秀文化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研究地域文化, 挖掘、保护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 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是当地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为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地域文化的独特品格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 它可以给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以文化滋养。先进、优秀的地域文化不仅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而且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知识精英荟萃的地方, 对人类历史发展、对全球化浪潮和本土文化的基本情况, 都应该有清醒而理性的认识, 对国家、民族的文化安全和存续本土文化个性, 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 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使其延绵不绝、流传不息是生长在本地区的大学以及大学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学要发挥自身优势, 研究、整理、保护甚至挽救地域文化, 传播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

大学深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 它不但融通、交汇地域文化, 而且以专业的认识框架、批判的精神审视区域文化, 检讨、审视、升华区域文化。地域文化中积极健康与消极落后并存, 先进与落后、优秀与腐朽混杂, 所以, 应该对地方精神进行理性批判、反思, 挖掘其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 剔除其糟粕部分。大学可以从语言学、文化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考古学等视角, 全面、立体地审视、研究地域文化, 创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 形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苏州大学的吴文化研究, 黑龙江大学满文化研究中心的满—通古斯语、满文化研究, 以及边疆史地研究所的渤海国、金源文化研究, 都对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开发、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起到保护乃至挽救的作用。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传播媒介正在导致地域共同体的解体和富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消失。边疆地区的地域性少数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绚丽多彩, 其形成发展与自然地理特点和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长久以来, 这些地区较为闭塞, 其文化形式、内容和特征相对保存较好。然而, 市场化、现代传媒等正在冲击、消解这些富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和发展这些文化, 是大学的职责所在。大学可以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弘扬优秀地域文化, 把经过挖掘、整理并经过商业化的文化生产机制制作、改造后的“地域文化”, 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远距离传送, 扩大不同地域人群共有的经验领域, 打破特定地域本土文化的限制, 使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延展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圈之外。

三、大学传播、弘扬优秀地域文化

课程既是传递知识的工具, 又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依托。地域文化因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丰富、鲜活而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独特和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地方高校应在富于地域特色的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上下功夫, 不仅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 赋予学生以“地方特性”, 而且传播、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

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对学生个体而言, ‘社会’是个抽象的存在, 而‘地域’才是具体的、明确的、可触摸的概念”, 这使得校本课程有可能成为具有独特性魅力、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在课程活动中, 教师、学生与环境等三个要素只有良性互动, 才能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知识建构、能力提升、个性发展, 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因此, 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并将其充实、融入校本课程、纳入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褊狭, 养成全面的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校外的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自觉汲取地域文化营养的意识与能力, 形成健康多元的文化观;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同时, “就地取材”, 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 有利于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传播地域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形式可以采取选修课、读书工程等形式。黑龙江省的一些大学已把《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纳入读书课程书目。

四、校园文化吸收地域文化, 融入地域文化

大学是多元文化汇聚之地, 是养成具有高度文明和审美素养的现代型复合人才的地方。大学是思想最自由的地方, 校园建筑与文化景观应该体现自由、灵动和创新等文化审美特征。大学的校园除了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学习、科研活动, 还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和文化景观建设, 为师生员工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熏染的场所, 注重其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作用和地域文化的衍射效应, 成为本地民众休闲康乐和修身养性的场所。换句话说, “大学除了应该同时兼具教育中心、文献中心、研发生产中心等多重职责之外, 更应该成为社会的文化审美中心”。

文化景观是人类储存文化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符号文本, 任何文化景观都应该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的物质化展示和对一种个性文化的显像式解说。就一所大学而言, 校园的每一处文化景观都应该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校园建筑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仅应该具有使用功能, 还应该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 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大学校园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审美显像的“文化场”。

地域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背景”。大学生长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 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特定地域文化的鲜明印记, 另一方面也要彰显地域文化的特色, 任何照搬外国、外地的形制格式, 都会显得极不和谐。因此, 在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 应当挖掘、利用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浙江大学秉持江南园林的地域文化传统, 提出“以水筑镇, 以水筑园”的理念;黑龙江大学新校区建设立足于国际化、多元化的地域文化传统, 坚持融会中西的理念, 其雕塑等文化景观就选用了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地域文化精神的人物和景物。

总之, 中国的大学, 特别是地方大学, 只有在挖掘、吸收、传递丰厚、优秀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 才能更加富有特色, 才能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大学。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 幅员辽阔, 勤劳的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 这些是中华文明永葆活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大学作为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机构, 应当在保护、开发、弘扬、创新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文化,地域文化,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china.com.cn/photochina/2011-04/25/content_22430578_4.htm.

[2]夏志芳, 闫龙.地理新课程: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J].全球教育展望, 2006, (4) .

[3]朱祖林, 等.基于地域文化和组织文化视角的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比较研究[J].开放学习, 2009, (8) .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61-62.

[5]彭晖, 刘德清.开发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J].高教探索, 2007, (5) .

[6]王柏青.论地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3, (3) .

[7]陈立旭.当代文化的一种走向:地域性的消融[J].社会科学, 2004, (3) .

[8]何银.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校本课程开发[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1) .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5

试论中西现代化转型之文化启蒙差异探究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文化启蒙  社会转型

[论文摘要]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性的序幕,并成为现代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来说,探讨中西现代化转型中文化启蒙的差异,无疑有利于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中西文化启蒙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现实基础都有所不同,传统文化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根源。

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文化启蒙,思考文化启蒙的历程、反思文化启蒙的结果、总结文化启蒙的价值,无论对于启蒙运动本身,还是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无可否认,既然都是启蒙运动,那么中西现代性启蒙必然具有内在关联,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共同特征。但与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相比,中西现代化转型中文化启蒙的差异则更为突出,探讨差异产生的根源、分析差异的基本内容,不仅可以借鉴西方文化启蒙的合理性,而且有助于中国现代性的生成。

一、中西文化启蒙差异的背景分析

中西文化启蒙基本内容及结果不同,主要在于不同的发生背景,不同的社会需求导致了启蒙担负不同的使命,由此决定了启蒙的进程及方向。

西方启蒙前期的哲学是启示哲学、信仰哲学,当时的主要精神是一种依附精神、蒙昧精神,这种精神表明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形成独立、自觉的人格,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从上帝那里寻找价值根据,教会控制着从日常生活到王权政治的一切,人们生存的最终目的是皈依上帝,向往天国。但宗教****、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克服中世纪宗教及社会危机,适应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从文艺复兴的反对神权、倡导人文主义开始,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作为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英国的启蒙运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培根主张打破偶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洛克继承并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思想,成为启蒙大师。他反对天赋观念,主张议会民主制、分权制,提倡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这直接影响到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宣言”、“独立宣言”以及美国宪法等。之后,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主战场,笛卡尔反对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一切偏见,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主张用理性审查所有的知识,培尔用怀疑论抨击宗教,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用战斗的无神论批判所有的宗教神学,他们崇尚理性、提倡启蒙、重视科学,所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在法国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从而拉开了l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帷幕。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深刻批判了反动的天主教会,建立了较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恩格斯指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与法国相比,德国的启蒙运动主要体现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以莱辛、歌德、席勒为代表的文学在启蒙运动中光芒四射,康德、黑格尔则在哲学的领域中建立了理性的天国。

从西方启蒙的历史进程看,启蒙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手段则是理性精神和科学知识,旨在把人们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正如张申府所概括的那样:“凡是启蒙运动都必有三个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普及……凡是启蒙运动必然反迷信、反武断、反盲从,反权威、反传统。”可以说西方的启蒙运动是理性精神、自由主义不断彰显的过程。

与西方相比,中国现代化转型中文化启蒙的历史背景则要复杂得多。毫无疑问,近现代中国的一切启蒙运动都是以严重的民族危机为背景和动力,也成为启蒙的实现目标。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没有受到更强的文化挑战,是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国家。直到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传统的农业文化才陷入危机,现代化才不得不被提上进程,可以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威压下发生的,由此决定中国的启蒙具有外源性特点。这种外源式的现代转型造成了这样一种悖论:传统文化失去了优越性,但人们又不愿抛弃它;西方文化显示了其合理性,可当时的中国人却不愿接受它,而坚守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拒斥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在这种情感上抵制理智上选择的矛盾中开始了文化上的启蒙。与中国相比,西方启蒙并没有“亡国灭种”的压力。

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启蒙始于维新运动。维新派群体面对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后国家危亡的形势,毅然走出书斋,认为西方的富强主要在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科学方法和民主精神。维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呼吁变法维新,建议废八股、立宪法、设议院,传播科学、民权、平等、文明、自由等现代性观念,为现代社会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维新派的启蒙之后,“五四”启蒙运动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一代精英反思传统文化,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实现了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变迁,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张全面汲取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资源,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之后,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重提五四精神,更加强调理性与知识,更加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任务,新启蒙运动最终背离了启蒙的宗旨。正如张光芒指出的,新启蒙运动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原则,将经济问题、政治制度问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问题等纳人启蒙探讨的范畴之中,固然表现出思想的进步,视野的拓展,尤其是强烈的政治性、革命性与唯物论色彩;但同时也造成对“人”学本身丰富性的忽视与漠视,即加强了启蒙运动的社会意义,而降低了其文化意义。在20世纪8o年代又一轮新的启蒙运动中,中外学者同时提出‘墩亡压倒启蒙“这一命题,其代表作是美国学者舒衡哲发表的《中国的启蒙》一书和中国学者李泽厚发表的《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引发一场颇为热烈的论争。由此看来,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中可以说启蒙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其中的原因及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值得深思。

二、中西文化启蒙差异的根源探究

启蒙的背景不同,如何启蒙即如何超越不成熟状态的进程就有可能不同,文化启蒙的内容和基本选择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启蒙的诸多不同其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文化模式的不同,这既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启蒙的价值选择和基本主张上。

各民族的文化模式和价值系统不同,早期造成的依附状态、不成熟状态也不同,由此决定不同文化通过启蒙向现代化转型的对象和方式不同。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生活起点和基本生存需要大体上是相似的。但为什么不同的民族却形成了差别极大的文化模式呢?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实践方式和生活经历的不同,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二是由于人类的创造性所致,即使人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也可能创建不一样的文化,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分别具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这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是文化差异产生的最大原因;三是各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所不同,每一文化都是一个整体,它由多种形式构成,这些形式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作用,这种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互相组合及程度高低,是一文化区别于另一文化的又一原因。本尼迪克特就此问题指出:”文化的差异不仅是各个社会在取舍生存的那些可能的方面时那种心安理得的态度所产生的结果。它毋宁更该归咎于文化中各种特性之间的盘根错节的复杂现象。就象我们刚刚说过的,任何传统风俗的最后形式都远远超出了原始的人类冲动。这种最后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依于这一特性与那些来自不同经验领域的其他特性结合的方式。“J(每一民族文化的具体样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设定、选择和创造,有的民族可能会注重这些因素而忽视那些因素,其他民族则相反,这就有了人类社会中千姿百态的文化模式。

理性文化是西方社会的基本文化,理性精神是统摄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西方文化启蒙虽说主要的现实背景是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但西方之所以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古希腊开始积淀,并一直得到继承的理性文化,或者说,西方的现代性启蒙与古希腊的理性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启蒙运动的本质是理性精神的复兴,从此,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使之成功地进行了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体系,对此,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他指出,西方一切都有科学的色彩,农业如此,工业如此,不但种地讲究分门别类,就连养鸡牧羊也要入科学的范围,一切都要根据科学――即用一种方法把零散的经验经营成学问,”大约在西方便是艺术也是科学化;而在东方便是科学也是艺术化……西方人之所以喜新,而事实日新月异;东方人之所以好古,而事事几千年不见进步,自足无怪。“可以说,理性文化模式是西方社会发展长期积淀的产物。同时,这一文化模式又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现代社会的进程,成为西方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

中国的文化启蒙与其文化模式是什么关系?实践中的文化启蒙与传统文化又是什么状态?这既与传统文化模式有关,又与启蒙的基本定位有关。某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一种理性的人,自然会选择便利的生产活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来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据此提出了”挑战一应战“模式的文明起源理论。通过对21个文明详细而认真的考察,汤因比认为,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的交互作用:”借助于神话的光亮,我们已经略为窥到了挑战和应战性质。我们已经了解到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而起源是交互作用的产物。“运用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分析中国文化的产生,可以看出,肥沃的土地,使我们的祖先很快进入农业社会,生活于该社会中的人惰于对自然的研究探索,而氏族血缘关系却得以稳定的传递,使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礼法关系得以扩张和巩固,并上升到政治统治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文化。客观地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助益作用。但是,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则更突出: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农耕文化造成平均主义、墨守成规、小富即安、缺乏竞争意识;宗法等级制度造成了与法治要求相背离的礼法秩序,亲缘文化与当代经济发展要求的不相容,突出地表现为其对契约关系的排斥,亲缘文化给市场经济公平、公正、诚信等理性原则的确立增加了难度。

于是,中国的启蒙对中国传统思想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五四启蒙倡导批判传统,当时的思想家致力于”新聪“、”开民智“的工作,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并对以孔孟之道为首的旧文化进行了清算,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的压抑、对生命的压抑、对创造力的压抑。遗憾的是,倡导文化启蒙的思想家们自身携带的传统文化基因,致使他们在现实世界的行为举止都没有彻底摆脱封建礼教的羁绊。总的来看,五四启蒙运动虽然对家族制度、封建礼教进行了激烈抨击,但传统的封建文化仍顽固地阻挠着人性觉醒和国民性改造的进程,多数中国民众仍然处于封建主义的蒙昧状态。特别是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中国并没有形成市民社会,而西方启蒙的现实基础是其较完善的市民社会。

结果不但启蒙运动没有市民社会的支撑,如何改造国民性也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先生从缺乏知识、安于现状、奴隶性格等三个方面批评了国民性;鲁迅则从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揭露并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归结起来,由于传统文化的强大,以至于启蒙者也难以摆脱其强大的影响。同时,启蒙者启蒙的基础不是市民社会,背景又恰逢民族危机的时刻,导致启蒙运动发生了转向,即由批判传统文化转向了在抗日战争中对”统一“、”集中“、”权威“、”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颂扬。正如艾思奇在强调新启蒙运动在政治上、文化上的爱国性质时指出的:”只要是于民族的生存有利益的话,就是对一部分封建势力携手,也是在所不惜的。“直至80年代的启蒙运动传统文化才又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反思,但随之就产生了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由此可见,中国人还没有从封建文化中得到完全的解放,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中启蒙运动一直致力于批判却始终在不断反弹的强大阻滞力。”实现文化的转换,这将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深刻的人性的转变。“衣俊卿教授在《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中,与黄万盛教授展开对话,指出了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抗拒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传统文化景观:”用’现代城市的农村心灵‘来描述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景观,即一个建立在传统文化基座上的貌似的现代社会。换言之,表面上看我们已经很现代化了,但是其实在我们的制度安排中有很多是经验的东西,我们的决策中有很多是人情的东西,这与儒家和道家传统是有一定关联的。儒家和道家文化是整体上抵制现代化的。“总结启蒙的进程,分析中西启蒙差异的根源,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经验主义伦理文化及其农民社会是启蒙一再背离其主旨的重要原因,与中国的启蒙运动相比,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和个体自由文化模式,不但成为西方启蒙运动走出中世纪的重要力量,而且为西方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中西文化启蒙差异的价值评述

中西文化启蒙的差异不仅在基本内容上,在表现方式上也有所体现。中国近现代的启蒙运动虽然在各个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启蒙运动是希望通过彻底改造以等级尊卑的伦理观念为主,改造国民性,培养自由、平等、民主、理性的新国民,从而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对民众启蒙的方式和途径与上西方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诚如余英时先生在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言中所言:”中国知识人把许多现代价值的实现,包括公平、民主、法治等,视为他们独有的责任,这无疑和中国儒家士大夫的传统有关。’而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这些价值的追求则是大家的事,知识人并不比别人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新版序例如,孙中山先生在分析了国民性对中国实现现代社会的阻碍并提出构建新的国民性时就指出,新型国民必须拥护或认同”民国“及其制度和文化观念,同时强调先知先觉者对国民的引导,而没主张向西方那样以公民权利为核心,实现人的独立、自由。我们不应忘记,培育人的独立个性,改变那种强调群体以压制个人、强调国家以压抑个人、强调义务来否定权利的状态,才是启蒙运动最本质的任务。由此看来,启蒙固然很重要,同时如何实现启蒙的目标、即启蒙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方式更重要。因此,新时期中国的启蒙切记总结以往启蒙运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实现启蒙的目标与手段、结果与环节、宗旨与方法的统一。

西方的现代化以启蒙运动为前提,在启蒙的基础上展开。启蒙使西方告别中古时代,可以说,没有启蒙,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有了启蒙,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有了启蒙,西方才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和****;有了启蒙,才有自由的科学探讨和学术争鸣。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理性化的过程。而西方启蒙的成功正是由于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依靠科学和理性摆脱了中世纪精神的奴役,从而促进了现代社会的产生。我们知道,启蒙的实质倡导理性精神,而理性文化把人都看成理性的存在,这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人是理性的,所以,无论是西方的经济活动还是政治活动,对人的管理既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又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强调对人的数量分析。结果是理性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建构起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规定了现代性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个人主义亦为现代文明社会之市场秩序与民主宪政的价值基石,自有秩序理论之天赋****、社会契约、经济自由、信仰自由、法治、有限政府等学说,无不立基于个人主义。个人主义表征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自启蒙之后,理性在西方社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如韦伯所概括的那样,西方社会所经历的全方位的理性化过程,在经济、法律、行政、宗教及科学等领域已基本得到实现。

与西方文化启蒙获得巨大成功相比,中国的启蒙运动失败了。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强大及其严重阻滞;另一方面,则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和民族存亡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国的文化启蒙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每次文化启蒙虽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但理性、自由、人的尊严、民主也都是启蒙所倡导的,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沉湎于传统的经验文化而不愿割舍?为什么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倡导、民主和法制建设如此艰难?为什么人的价值、尊严和基本权利常被漠视?文化启蒙的基本内容、方式、道路不同,决定了启蒙的作用及结果必然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的文化启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和现代性的生成。从启蒙的选择来看,当时更主要地选择了爱国主义,其他三个方面虽然也得到了启蒙运动本身的一定重视,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众需要,加上传统农业文化的强大,致使与农业文明的****主义和经验主义相对应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并没有成为中国启蒙运动的现实选择,现代社会自然也就无从得以取代传统的农业社会。

比较中西文化启蒙的差异,值得反思的是:首先,应理智地冷静地对待传统文化,它曾经强大并优越,但其文化精神毕竟无法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因此,对其理应展开认真的梳理和深刻的批判,从中探索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实践。尤其文化启蒙中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更值得反思。”在这错综复杂的过程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现代化的进程,经验主义仍占统治地位,他们充满了对外来文化的敌视与排斥。这种态度的存在无疑将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然,文化激进主义对待传统文化彻底抛弃的态度也是不明智的,每次从反传统又回归传统也是值得深思的。实现现代化转型,关键要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转型。

其次,启蒙的主体为广大民众,启蒙必须以国民性的改造为根本,从而改变广大民众的落后心理、生活方式,不难想象作家在激动地批判着阿Q们,而阿Q们却并不能理解、甚至也无法看到鲁迅是如何批判他们的,如此启蒙怎会成功?其实,启蒙不仅仅要告诉被启蒙者如何愚昧和麻木,而是更要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着,启蒙应引导大众勇敢而恰当地使用理性,既不要不敢使用理性,也不要任意地使用理性,从而改变不成熟状态,以适应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现代化行程标志,所以不少人将它当作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和决定性的力量。事实上,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是结果,原因则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由之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这两个前提,任何社会都很难进入现代化的行程。现代化其所以最早发端西欧,也就是因为中世纪晚期的教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在反教会和反****的思想运动中唤醒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6

1. 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比较

学校体育教学主要进行知识传授与科学健身技能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则将体育课中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强化学生的体育认识,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体育注重身体的直接参与,学生的直接身体参与在其课外体育活动中得以完全实现,因此可以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学校体育是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的《教学大纲》授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学时与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教与学,并围绕着体育达标和体育考试进行练习,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体育教学呈现被动局面。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和稳定,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体育课的学习,而热衷于开放、活跃、主动参与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时间多、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锻炼的机会,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大学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例如,一些学生是为了健身健美,一些是为了娱乐休闲,一些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等。他们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至少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每周两学时体育课仅90分钟,如果有效练习密度按35%计算,学生每周的身体练习不足35分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也难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而课外体育无论在锻炼时间、活动内容还是在锻炼的实效性上,都远远超过了体育课,因而它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最佳形式。尽管课外体育缺乏体育教师的直接指导,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的实践水平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这是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也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另外,课外体育一般都是学生自行筹划组织,学生自愿参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干部、体育积极分子、广大参与者的组织工作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在完成高校体育任务,实现高校体育目标过程中,课外体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应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2. 发达国家的课外体育

发达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课外体育。有资料显示,美国对1000所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里开设的公共体育课之中仅有40%的课程为必修课,因而美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上来。组织形式多数采用俱乐部等形式,这是按照学生兴趣组织起来的。活动形式可以是竞赛,也可以是娱乐或健身。由于课外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时间又可以按照个人计划安排,不论水平高低均可参加,因此参加者十分广泛。据统计,美国有80%的学生参加各种课外体育锻炼。

近年来,加拿大提出了“QDPE计划”(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它是指“最多的参加人数、广泛的活动方式、益于整体健康的活动”等。因此,各级学校日常体育课最低时间不断增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加拿大绝大多数地区从10—11年级便将体育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也把体育活动的重点放在课外体育与周末体育上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十分重视课外体育,是与他们提出“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密切相关的。

3. 课外体育与终身体育

叶圣陶先生曾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体育教育的过程应该说是使学生如何养成习惯并使其终身受益的过程。但是,体育虽不像一个人吃饭、穿衣形影不离,但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苦差”。那么这一习惯的养成依赖什么?何为推动力?可以肯定地说,绝非是每周一次“强制性”的体育课就能达到的。习惯的养成和自觉意识的培养如同一个人学习外语,必须有一个语言环境,即称之为“体育文化氛围”。所谓体育文化氛围。大致可理解为: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氛围与环境,是校园文化及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氛围的特征大致为:以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的运动吸引学生的自觉参与,在体育实践中逐渐认识与领悟,在意识的驱动下表现出自愿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普遍性、经常性、群众性特征。

如果说体育课还是“强制性体育”的话,那么课外体育就是一种实现学生个性特征的体育。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其模式为:扩大运动教材领域(包括娱乐、健身、舞蹈等),对教材时间弹性化,或在校内外建立俱乐部和社团组织等,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成体育文化氛围。可以断言,这种模式必将产生巨大的教育效益。学生由于自愿参与,逐渐养成习惯,体育不再是种“苦差”,而是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享受,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通过运动的形式,培养兴趣、爱好与习惯,在参与与体验中实现了个性特征的升华,即人们常说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审美等因素的把握和培养。因此,体育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其价值不仅仅是代偿功能(体育增强),它对一个人“完美人格”的培养有着卓有成效的手段。所以,对体育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认识和拓展,对人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教育意义。

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共同的行为方式,将通过暗示、模仿、认同等心理机制,是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个体“内化”为共体,从而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也就是说多数人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而这种力量必然延伸出一种导向功能,即不在于运动效果,而在于参与的动机与意义,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自觉参与过程中,体育价值观将的认同升华。更有意义的是,学生进入社会转换角色后,这种养成习惯和体育意识会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它对促进体育的社会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4. 具体实施

在继续巩固课程成果的同时,我们可尝试以下工作:

(1)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在学生中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体育教师不能只立足于上好体育课,应该转变观念,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乐于奉献,责任心要强,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培训学生骨干,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骨干的作用不容忽视,每个班都有体育委员和特别爱好体育的学生,每个系都有体育部长,这些人是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力军,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内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在课外集中培训,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由学生自行组织管理等。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带动更多学生自觉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3)条件允许的高校可增大课外体育的投入。一是改善运动场地设施,开发新兴运动项目,特别是娱乐的、健身的、时尚的休闲项目,充分体现健身、育人、享受体育的特征,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二是增加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各单项协会的经费投入,为开展课外体育提供保障。也可建立体育奖学金、课外体育奖励等。三是保证体育节、学校综合性运动会、全民健身周等大型活动的经费。

(4)体育宣传的作用。要大力宣扬体育文化,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全国CUBA联赛的火爆,长沙、上海、北京等地首届“三人制”篮球赛的轰动效应,都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刊物等宣传的效应,结果令许多大学生走出课堂,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使校园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应该从体育课程转向课外体育上来,从原来有主要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小课程观,代之以贯通课内外乃至家庭、社区的大课程观。由于历史等原因,课外体育体系尚不完善,计划管理还比较薄弱,加之工作范围大、时间长、涉及面广,因而高校工作的难点集中体现在课外体育上。为此,我们要像抓课程建设一样,建设课外体育教育体系,努力营造适宜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飞.选项教学的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 2000.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7

20世纪以来, 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高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 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涌现[1]。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新的信息技术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 更多的人也习惯把当今世界称之为“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进步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进步造就了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 同时也开创了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复制生产。虽然文化产业 (早期称文化工业) 因其大量的机械复制和破坏了艺术的唯一性, 在其发展的初期遭到了大量的质疑 (其中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但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式促进, 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也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其中,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在内的网络文化产业, 更是以其巨大的产值回报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 因其产品内容意识形态性强, 传播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 因此许多国家都早已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来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 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在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也并非单向的: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 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更好的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界定

在分析两者的关系之前, 首先要明晰两者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只有通过对两者内容的掌握, 才有可能从中分析得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技术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发布、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2];“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 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3];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定义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其开发”[4];“自然技术是硬技术, 社会技术是软技术……如果说硬技术是指生产力的话, 那么软技术就是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新的广义技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5]简而言之, 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

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软、硬”分类标准, 从“软”、“硬”两方面介绍。硬技术范围内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通信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电了与半导体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科学仪器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技术。软技术主要有: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信息服务技术, 各种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服务技术。

(二) 网络文化产业内涵与特点

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目前的网络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网络文化产业可分为两部分。其一, 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比如, 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其二, 以信息网络为载体,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 比如, 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指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 它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6]。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 所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各类型的文化都可以被吸收进来, 并经由网络的加工重组为新的文化;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特点, 不仅包括了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 还包括通信业、信息内容业等;网络文化产业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在网络文化产业中, 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工具具有虚拟性, 而文化的立足点又是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 因而又具有现实性;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与技术化特征,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信息储存与传递方式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根据上文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知道,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也可以预见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 信息技术给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平台, 没有技术的发展, 基于技术而产生的创意也就无从实现。另一方面, 根据网络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文化效益来看, 它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下将做具体分析。

(一)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1. 历史维度: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首先源于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各个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既有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人类信息技术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语言的使用, 发生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第二阶段是文字的创造, 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前两个阶段由于文明仅限于口头表达和少量的简单文字记录, 文化概念尚弱。第三个阶段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大约公元1040年, 中国开始实用自活字印刷技术 (欧洲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为便利, 这时期图书市场和后期报纸的出现与发展较有代表性, 他们属于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早期文化产业代表。第四阶段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这一时期, 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视听媒介的产生, 大众传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 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产品不断涌现, 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现。当然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形式也因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了新的发展模式, 如音乐剧、舞台表演等文化产品开始电视转播, 报刊业出现读报类电视节目等等。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 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这一时期以来, 我们所要谈的网络文化产业才真正出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发展起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媒体等一大批新兴文化产业依靠新技术迅猛发展, 在传播着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传统文化产业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并注入产品新的内容。以上面所举的报刊为例, 这一时期继推出读报类电视节目之后, 报社、期刊社又纷纷推出电子报刊以拓展业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 电子印刷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

进入第五阶段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线, 又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战略系统阶段和网络时代。相对于上文提到的五个大阶段, 这四个子阶段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的关联性, 而这种关联性置于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中, 则反映在:技术的层层演进和应用方向的大众化趋势优化了产业平台、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产品市场, 进而促进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进步, 新的文化产品形态也被不断塑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网络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2. 技术维度:

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搭建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清晰地论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分别谈起。

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 (但同时这种开放共享式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文化产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负面影响) 。在讨论网络文化产业的定义时已经说明: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因此平台的提供也就成为网络文化产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视频为例, 网上视频播放方式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传统的播放方式是非实时的, 即首先把视频文件从网上下载下来, 然后用相应的播放软件在计算机上播放。而流式媒体技术 (Streaming Media) 的出现使网络视频可以实时地播放。流媒体的应用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它为网络视频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上新闻等[7]。再比如, 现在的会展业依靠3D技术做网上会展。这种会展模式基于超大规模三维虚拟现实网络平台, 搭建与现实相同的WEB虚拟展会。“3D会展”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推广模式, 通过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在使参展方在更好的展示自己产品品牌优势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互动、高信息量、线上线下互通、方便快捷等要求。3D技术在会展业的应用为现代会展延续推广宣传提供了一种新的展示平台, 基于3D技术的“3D会展”不仅是现代展会形式的一个新突破, 也成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然而, 不论是网络视频还是“3D会展”, 技术所提供的是更为开放的共享式平台, 由于更多人的介入, 在网络视频和“3D会展”的发展过程中, 诸如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以来,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只好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 以增补控制机制。但这显然是不够的, 单纯的用技术控制技术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了对付新的信息, 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 它们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量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 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8]因而, 为了弥补技术的不足, 就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 提高大众的信息辨识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此外, 立法部门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 共同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产权维护。

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产业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创意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对于以内容产业为主的网络文化产业来说, 产品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不仅需要创意者的奇思妙想, 还需要技术给予支持。有时候, 甚至是新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创意者的灵感。以电子杂志为例, 3D和flash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杂志不仅可以做出生动的翻页效果, 同时, 也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子杂志达到各种绚丽的动态效果。这种前所未有的动态杂志再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以适当的声音效果, 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求, 也是一份视觉、听觉盛宴。再如, 在网络音乐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提高了网络音乐的制作效率和品质。约翰·帕夫利克 (美) 就在他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一书中提到:“以前, 要录制音乐就需要把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 如今的数码和网络技术则改变了这一规律。现在, 无论艺术家在美国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国外, 都可以进行中心统一控制的音乐录制。”[9]又如, 3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2009年上映, 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 (Avatar) 就凭借绚丽的3D画面十足震撼了观众的眼球。此外, 由卡梅隆监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戏《阿凡达 (James Camerons Avatar:The Game) 》也于2009年12月1日推出, 游戏类型为TPS (第三人称科幻称射击动作游戏) , 支持3D显示器。《阿凡达》无疑是一个利用技术实现内容创新的范例。继《阿凡达》之后, 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有将3D热进行到底之势, 在世界杯历史上首次支持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比赛进行3D直播。球迷们只要买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就可以看到身临其境的足球比赛。随着3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将以3D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网络视频的品质和内容将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充实。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不管是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形态 (如, 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 , 还是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新组合 (如, “3D会展”、电子杂志等) , 信息技术不仅为它们的发展搭建了技术平台, 同时也为其产品内容的开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 产业维度: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网络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一方面, 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 它的发展促使着网络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网络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 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形成和发展, 也使传统行业加速了改造或衰退的过程, 从而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新的网络文化产品不断开发, 消费品升级换代, 进而不断引发人们新的需求, 从而使新的需求成为新行业部门成长的动力,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由于各产业部门生产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均等, 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从而影响比较生产率的差异, 而产业结构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速率的差异。因此, 信息技术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化产业的结构的变动。以三网融合为例, 在技术上使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物理合一, 必会有效地促进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从而创新产业形态, 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 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三网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升级, 还有助于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在调整和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结构方面, 三网融合无疑会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关于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 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 需求条件 (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 ,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根据这一理论, 信息技术对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要素, 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创制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使网络文化产业以差异化产品高效地服务于日益挑剔的消费群体。

其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 而成本、价格不断下降。这就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出现, 从而刺激了需求。例如, 电子出版业将创作和销售融为一体, 不但推出更为理想的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还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第三, 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电信产业等网络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先进载体, 并使网媒、光媒、电媒、纸媒四类创意行业部分融合, 从而实现了网络文化产品大容量、融合性、即时性、互动性的流通和传播。

第四, 信息技术使网络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 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 优化了企业结构。同时, 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利于国家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此外,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加速了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 促进了优胜劣汰。

(二) 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反作用:带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停留在此。网络文化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也不容小视。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互动发展。

1.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指明方向。

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新制胜的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 而新产品的出现又不断激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受利益的驱使, 这种新需求的出现势必鼓励着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推出新花样。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个过程的周期正不断缩短。特别是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后, 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决定了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 技术并不像在传统产业中一样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恰恰相反, 在网络文化产业中通常是先有需求, 再有产业规划, 随之而来的才是技术的跟进。也就是说, 这种情况下, 技术是先被需要而后才升级更新的。 (1) 比如, 网络游戏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产品, 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品的增多, 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对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操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而正是这种需求的提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D等技术的进步。又如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当网络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 传统的静态文字图片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广告商的需求, 这也就促使网络广告公司发展新技术, 提供新的广告投放形式。以好耶广告公司为例, 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创新技术, 研发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网络广告管理及检测的系统软件Ad Forward,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了Smart系列产品。由此可见, 网络文化产业就像一个路标, 指引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2. 网络文化产业促使信息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

一项新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上。不管在内容制作上还是在传播的平台上,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就中国而言, 《200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显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 12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5年增长17.1%, 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 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 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 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0]。就网络文化产业而言, 据统计, 2001年中国网络市场的规模为3 000万元, 2004年达到了36亿元, 短短几年市场规模膨胀了100多倍, 预计200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 2006年将达到83.4亿元, 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拉动[11]。

在网络文化产业如此大好的发展前景下, 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依赖程度也渐渐增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必须通过产业上的运用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换句话说, 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内在动因之一。

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不管从历史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还是产业的角度来看, 信息技术无疑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 信息交流的增强、网络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繁更加强了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升级更新的带动作用。为了可以更加明晰两者的关系, 我们引入消费环节, 那么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表述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促使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 创新进而为消费提供了新产品, 通过消费大众又产生了新的需求, 受利益驱使, 新需求的产生激励了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 而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需要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言以蔽之, 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 网络文化产业在增加经济产值、弘扬本国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可小觑。与此同时, 网络文化产业也带动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和更新, 而新的技术又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鉴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性, 要更好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就必须科学的分析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逻辑关系, 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关系, 进而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光文.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7) .

[2]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

[3]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7.

[4]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32.

[5]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8:7-8.

[6]邱爱梅.网络文化产业的营销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5) .

[7]温健, 吴芸.网络视频技术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7) .

[8][美]波斯曼 (Postman, N.)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72.

[9][美]帕夫利克 (Pavlik, J.V)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周勇, 张平锋, 景刚,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50-189.

[10]胡惠林.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8.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8

人类的发展进入到21世纪,21世纪是数字经济时代,即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相对于过去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在互联网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社会形态。信息时代相较于其他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产物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指用于管理信息、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但其具体定义相对较多,从不同角度来说是不同的,就“信息技术教育”中定义来说,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处理等过程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从使用者的目的、范围来说,其定义也各有不同,比如,按其范围来说,当范围较大时,只要是能够扩展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被称作信息技术。

从不同角度来说,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具体定义,相应的,其内容分类也多种多样。比如,按照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可以分为电报技术、电话技术、广播技术等;按照工作流程中的基本环节分类,可以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在这里,按照信息技术的表现形态分类,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从“软”“硬”两方面介绍信息技术。硬技术主要是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主要功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通信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电子与半导体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科学仪器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技术。软技术主要是指有关获取信息、管理信息的方法、技能、制度、准则等,主要有:软件技术、信息服务技术、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服务技术。

2 网络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容

网络文化产业的侧重点在于网络与文化。网络在计算机领域指的是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连接技术等,将空间上分散但却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安全共享以及数据的迅速交换。网络按其覆盖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以及互联网,这就意味着网络可以将不同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样不但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更保证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性。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推进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文化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总结出网络文化的定义,网络文化指的是基于网络平台形成的观念、产品、活动、方式的集合。

如何辨别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主要是从文化的基本要素来辨别的,文化的四大要素是文化载体、文化传播渠道、文化传递方式、文化传播方式。从文化的四大要素观点来看,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载体由以往的纸质类课本、报纸转变为现在的电子类图片、视频、音频等;文化传播渠道由以往的广播、电视转变为现在的手机、电脑;文化传递方式由以往的口授、书本记载转变为现在的电子记载、网络传递。

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网络文化产业已渗入人们的生活。现阶段内,我国的网络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息的共享性。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与数据的迅速交换是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最大便利。当需要信息时,不用再费时费力去搜集,直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即可。网络中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从本地新闻到国际新闻,从时事政治到娱乐八卦,从书本答案到课外读物……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2)电商模式的兴起。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以来,就快速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不仅仅是个人,更有企业、政府等纷纷采取新型采购方式,主要的电商模式有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等。

(3)社交平台的兴起。近几年来,中国的微博、腾讯QQ、美国的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不仅能够让人们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使交友范围越扩越宽,更是在不同程度上拉近了与名人的距离。当然,社交平台的兴起也造就了扎克伯格、马化腾等人的传奇。

(4)新的商业模式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投入商业应用,越来越多的商业应用逐渐兴起,比如物联网、企业数据库、虚拟企业等。

所以,网络不仅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更是催生出一种新型文化——网络文化,并且这种文化已逐渐演变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

3 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网络文化产生的基础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互联网诞生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网络文化产生的基础,是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及发展空间。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诞生以来,微博、腾讯QQ等各种平台、各种APP软件层出不穷,随着各种平台走入大众生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

(2)网络文化产业的产品以及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发现,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最注重创新、吸引大众眼球,不断创新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3)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实现统一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有利保障。现阶段的网络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持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反过来促进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就计算机的发展为例,从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已经历了五代的发展,从第一代的电子管、继电器到晶体管、磁芯、印刷电路到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多层印刷电路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到第五代的高性能微处理器,从第一代的体型巨大、价格昂贵、运算速率低下到第五代的方便携带、价格适中、运算速率较快,计算机的这一系列变化,都来源于人类以及社会发展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对传统文化的不满足。

网络文化产业促进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发展趋势为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引导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发现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存在很多问题,涉及到技术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等。随着这些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就为研究者、教育者指明了信息技术的研究方向。

(2)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信息技术的价值。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就是互联网,如果没有网络,信息技术也就无用武之地,所以,网络文化形成的网络文化产业实现了信息技术的价值。

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上述论述以及图1可以总结出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两者的逻辑关系是:信息技术的升级与更新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对信息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刺激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简而言之,两者是内在互动发展的关系。

4 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型文化产业,对于我国的文化转型、弘扬本国文化、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都应知道,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有:核心技术缺乏、企业竞争力低下、文化产业结构与层次过剩或不足等。正如国外的评论,我们只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我国现阶段内网络文化产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核心技术缺乏。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由图1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是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基础,要想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应从信息技术入手,做好信息技术的教育、普及以及创新。反过来看,网络文化创新又对信息技术提出要求,反作用于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所以,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应从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入手。要想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这两者内在的互动发展关系,借助两者力量的相互作用,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5 结语

从本文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的关系。相信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进下,网络文化产业将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创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蓉.网络文化产业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刘广伟.论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77-180.

[3]张丽,张明国.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46-148.

[4]任立宏.网络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9

关键词:行政文化,政府形象,形象转型,影响

1 行政文化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关系

文化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行政文化就是文化在行政领域里的表现形态。所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理想、行政信念、行政态度等的总和。作为行政人员的思想内核,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 对行政管理活动诸环节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时期, 但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具有两千年多年封建史的中国, 其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更是严重, 尤其在行政领域。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道、法等诸家融合互补。中国行政文化厚重的历史沉积, 使得行政文化持有浓厚的传统特征, 并以顽强的生命力固存于中国行政文化系统中, 对我国现代的公共行政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产品趋同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在西方企业中, 兴起了一种专门的组织形象管理方法——组织形象识别系统。这种形象管理的方法很快盛行于一些大型企业。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是虽然是管理的不同领域, 但具有相通之处, 政府公共管理往往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正是在企业组织形象管理运动的推动下, 现代政府部门开始越来越重视政府形象的研究, 政府形象的理论研究成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政府形象是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施政业绩等客观实在, 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获得的一种主观认知和评价。 政府形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由诸多的子系统构成, 主要包括:政府理念子系统, 即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基本行政理念、行政文化、行政价值观;政府行为子系统, 即政府对公民的服务表现及对内部公务员的管理约束;政府外观视觉子系统, 即政府的对外统一视觉标识, 如某些职能部门的统一标志、服装等, 政府形象系统可分为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和行为系统三个部分。理念系统是核心, 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理念, 是驱动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力量;行为系统是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 体现在政府行政目标制定、各项决策的实施上;视觉系统是政府形象的视觉要素, 利用政府的建筑物、办公环境、办公用品、出版物等载体向社会公众明确传达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为的特征。政府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政府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发展定位、管理哲学、法律意识、道德观念、文化认同、审美理念等等。本文的政府形象分析主要针对的这一形象系统。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政府形象的塑造, 其中文化是影响政府形象塑造的最深刻也是最基础的因素。传统行政文化在政府形象的塑造中也起到尤为重要的影响。政府形象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 文化环境的不同必然衍生出不同的政府形象。

2 传统行政文化生态下衍生的政府形象

2.1 传统行政文化是重人治而轻法治, 轻法重德的倾向催生人治型政府形象

传统中国是受儒家思想支配的国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持人性善论, 所以他们主张以德教化人, 在治国理政方面, 提倡以德治国的柔性管理。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 表现在行政领域就是行政的伦理化, 重感化、重和谐、重仁爱, 却不太注意法制。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现代中国, 使得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偏爱人治的方式而非法治。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人治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 现阶段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依旧广泛存在。具体而言, 政府的行政人员在办事过程中无规可寻, 往往是拍脑袋做决策, 暗箱操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并非大公无私者, 也是经济人, 所以, 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作制约, 必然滋生腐败。普通百姓也是法治观念淡薄, 当权利受损的时候, 不是诉诸于法律而是拉关系、走后门。在社会生活中, 官员的权力大于法律, 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是人治型的政府形象。

2.2 传统行政文化是重管制轻服务, 催生管制型政府形象

传统中国是一个君权至上的国度。政府在整个国家的建设中居于主导, 政府把公众当作统治与管理的对象。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意识浓厚, 习惯以“父母官”的身份自居。在这样的行政文化架构中, 体现等级的“尊卑”与体现秩序的“礼序”成为社会稳定的维系因素, 一切均以是否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社会为转移。如今, 这种思想虽已丧失其存在的制度基础, 但其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尚有残留, 且往往以鼓励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行政意志的方式出现, 无须考虑政府是否真正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了有效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 管制型政府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各种弊端逐渐显露了出来, 如政府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管理成本不断增长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坏了政府的形象, 而且降低了普通百姓对政府的支持率及信任度。

2.3 传统行政文化的保守主义倾向, 催生封闭型政府形象

传统行政文化具有专断主义的倾向, 政府处于封闭的状态下运行, 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单向度的, 普通民众只能被动的服从政府的政策, 没有一个正常的渠道伸张自身的利益。行政体系与外界是隔绝的, 行政决策过程中没有民众的参与, 决策的实施也没有民众的监督。这种封闭的政府运行状态, 一方面, 影响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 引起政府合法性危机;另一方面, 阻碍了政府的变革, 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这就要求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政府, 其施政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以利于与外界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流,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3 新时期政府形象转型的目标定位

3.1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政府应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树立服务意识, 淡化权力意识。这是公民的合理要求, 也是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是指“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法定程序, 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社会主义国家尽管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价值观, 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的束缚。传统的行政过分强调了公共权力的管制功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就是要把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摆正, 重新塑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新形象, 服务型政府的重塑要求政府以服务者形象取代以往的管制者形象。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由过去重权力控制职能的“以政府为中心”转换到强调公共服务职能的“以顾客为中心”上来。具体而言:要求限制政府职能, 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主要职责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和做不好的事情, 把有限的行政资源放到该管的事情上去, 达到优化资源, 提高政府的效率的目的。政府应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宏观调控、维护市场规则、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上来。

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理论依据:一是从契约论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 人民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 因此, 政府权力理应为人民服务, 保护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转, 人民是裁判者。二是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运转和活动是靠公民所交纳的赋税支持, 公民理应从政府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以服务型政府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 实际上就是规范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过程中的理念、行为, 通过政府自身再造来改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总之,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必须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公民、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新观念, 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和手段, 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3.2 从人治型政府到法治型政府的转变

1996年春,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三次法律知识讲座上首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 这是我党第一次正式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在反思历史教训基础上的理智选择,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要求政府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实施管理职能, 改变政府依靠人格化权力结构运行的人治局面, 依法行使对整个社会的管理权, 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调适。建立健全一整套廉洁奉公的法律和法规, 将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拉入到规范运用的轨道中, 这是推动反腐斗争和廉政建设依法有序进行的有力保证。建设法治型政府是现代政府形象转变的关键性环节。

3.3 从封闭型政府到开放型政府的转变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 公民的政治参与度程度与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公民的文化素质越高, 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就越高。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公民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 因此强化了公民的政治参与需求。但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以政府的信息公开为前提的。要求政府信息公开, 不仅是人民拥有的基本权利, 更是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的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建设, 制定和颁布有关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规章。从我国政府政务公开的实际情况来看, 社会成员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供给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很多应该公开的信息都未能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没有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因此, 建设开放型政府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利用现代网络手段促进信息公开透明。

4 构建与现代政府形象相适应的行政文化途径

4.1 转变观念,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现代服务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行为受一定思想观念的制约, 反映个体的内在思想。正确的观念能够催生正确的行为, 反之, 则会产生错误的行为。政府的形象转变同样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缺乏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 习惯于利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推行政务。正是基于此, 使得他们成为行政改革的巨大阻力, 不愿改革;另一方面, 长期生活在中央集权制下的普通群众, 习惯于被动地执行政府的行政命令, 对政府具有较强的依附心理, 客观上助长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民主作风。因此, 政府应积极打破旧观念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束缚, 解放思想, 树立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 尊重人民的意愿及其利益诉求, 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用企业家的精神来改造政府, 注重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 视人民为顾客, 是服务的对象而不是管制的对象, 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着力帮助老百姓解决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想人民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

4.2 建构现代政府形象, 离不开政府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

政府应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为政府的形象转变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应做到:首先, 严把入口关, 杜绝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坚持用德才兼备的标准来选拔人, 录用人, 防止任人唯亲,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贯彻公平公正原则, 把那些工作能力强且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并委以重任。其次, 建立健全干部培训体制。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培训, 比如可依托地方高校和党校对干部进行轮流培训, 更新干部知识,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再次, 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能上不能下, 能进不能出”的潜规则, 使得相当多数的干部, 忽略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满足于现状。因此, 只有在干部任用中引入竞争淘汰机制, 才能使他们具有忧患意识, 才能使他们努力的工作, 提高自身的素质。

4.3 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 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府中公民表达利益的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电子政府的建立, 民众的政治参与又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电子政务提供了一个公民与政府互动的平台, 政府建立门户网站, 定期、及时的发布政务信息, 不仅公民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而且公民参与和表达利益需求的费用低廉, 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可能性扩大。公民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这种反馈机制一方面能使政府及时了解人民的需求, 确定其工作的对象与内容, 并推动政府不断改进;另一方面有利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 减少暗箱操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政府工作的公开化, 将会有效的减少行政人员的腐败。

正如希尔斯所言:“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它们也很少是完美的。传统存在本身决定了人们要改变它们”。 在政府的诸多资源中, 政府形象作为政府的无形资源, 其有效利用的问题应当得到系统的研究。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其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行政文化环境, 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构建与现代政府形象相适应的新型行政文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行政绩效, 还关系到政府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2]刘怡昌.中国行政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6.

[3]李志强.论我国行政文化的演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6) .

[4]申永丰, 鄢洪涛.寻找行政与文化的合理契合点[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4) .

[5]刘新林.我国行政文化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6) .

[6]李鹏飞.传统行政文化的结构、功能与价值开掘[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

[7]吴丽娟, 郑志平.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文化障碍消除对策研究[J].前沿, 2006, (6) .

文化互动转型论 篇10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1]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琳琅满目的文化载体中, 一些文化载体正蓬勃发展, 亦有一些载体正日渐落伍。纵观这些被大多数人认为落伍的文化载体, 其主要构成者, 多是一些老祖宗独创, 传承已久,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载体一方面作为地区的特色文化, 纳入地方的文化建设和重点考评规划;另一方面多数载体远离时代背景, 呈现难以吸引观众关注, 商业开发潜力薄弱和后继无人等尴尬局面。社会在不断转型升级, 而传统文化却在不断萎缩。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既要弘扬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又有恪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历史包袱, 于是所开展的工作往往与人们的期望大相径庭。

对于这些自身毫无造血功能的传统文化载体, 大多数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用财政拨款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基本可以理解为“包养”。这种保护的方式虽然能在一段时期内保证该载体不至于灭绝, 但长远来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从文化载体的内部进行改造, 而全靠政府“包养”, 这种载体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局面, 还谈不上发展。而且群众文化的本质力量在于人民, 这种“文化寄生虫”存在时间过长, 从“祖宗的礼物”变作财政的负担,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 必定受到人民的唾弃。因此, 唯今之计, 传统文化也必须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 同时转型升级。但是, 如今各地文化载体的传承情况不一, 而转型升级也不能一刀切, 应该有规划、有步骤地挽救一批, 吸收一批, 发展一批, 拔尖一批, 如此一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融入时代, 才能获得长促发展的空间。

一、挽救一批: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

传统文化载体要有生命力, 就必须进行现代化、产业化的转型, 然而这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实现的浩大工程。纵观当今, 能真正迎合市场需求的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当属凤毛麟角。可以说, 大多数的文化载体并不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 尤其是一些缺乏时代背景支撑、受众面极少的载体, 对于它们而言, 能存活下来已经极不容易。

所谓“留得青山在, 哪怕没柴烧”, 这句中国古语, 揭示的正是当今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载体, 唯一可以选择的生存之道。前面说道, 政府财政的“包养”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可以保证这种文化载体短时间内不会灭绝。例如,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有一种非物质文化叫“老人歌”, 实际上是一种哭丧之词, 其产生在于旧社会。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一些富裕家庭有人逝去, 家人便请来所谓的“孝子贤孙”, 代替他们哭丧。可是时代变了, 如今社会移风易俗, 这种以替人哭丧为业者早已失去了市场, 而当年的从业人员也相继离开人世。目前, 东城区只有一人尚能完整地演唱这种曲目, 在没有市场推广价值, 没有传承者, 暂时看不到发展空间的现实中, 唯一能做的便是申请财政拨款, 以录音、摄影、摄像等方式把这些曲目和演唱者的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种方法与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是类似的, 就像苦于寻找野生华南虎无果的专家, 着力率先保留现在华南虎的基因谱系, 只要这些谱系还在, 就有重生的可能。

除了拯救气数将尽、濒临灭绝的载体外, 还有更加极端的状况, 便是重新发掘失传不久的文化载体, 以史为鉴, 通过全新的包装, 使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待这些载体就像对待已经停止心跳的病人, 使用人工呼吸和电击等手段, 期待奇迹的发生。纵观东莞非遗的“起死回生”工程, 既有遗憾, 也有奇迹。失败的例子如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与张裕、汾酒、茅台齐名的东莞棉酒, 由于其主要材料香皮纸早已失传, 当时政府缺乏保护意识, 经过多年的遗忘, 这种酒无论史料还是工艺都没有任何保留, 终于永久失传, 回天乏术。成功的例子如近年失传已久的东莞传统民俗又获重生, 失传近六十年的茶园游会、温塘游会又以全新的方式和公众见面;“文革”以后销声匿迹的莞城千角灯, 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传人, 不断制作出产品, 于是重获新生。作为文化工作者, 对待已经灭绝的文化载体不要轻言放弃, 应该提高认知, 不断发掘, 只要有一分希望, 就付出百倍努力, 奇迹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二、吸收一批:“拿来主义”力促精益求精

“一个穷青年, 因为祖上的阴功, 得了一所大宅子,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 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 怎么办呢?我想,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2]这就是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论断。“拿来主义”的本质在于先占有, 再挑选。而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道, 正是应该以“拿来主义”作为指导。而这传统文化中的拿来主义, 在于拓宽文化载体和受众的渠道。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应该多到基层走访, 发掘更多尚未被广泛熟知、失传已久或从未备案的文化载体, 在这一方面, 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颇有建树。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东莞人民政府颁布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发展规划》和《东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意见 (2011-2020) 》等纲领性文件, 分两批吸收各地非遗项目达72个, 有了更加细化的吸纳渠道, 项目基础更加雄厚, 于是在此基础上, 不断精益求精, 通过大力的宣传和商业推广, 使这些载体更富有竞争力。目前, 东莞有千角灯、龙舟制作等5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东坑卖身节、七夕供案、沙田咸水歌等19项则入选省级名录。

如果说“拿来主义”体现了政策的包容, 那么精益求精的过程, 便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如诞生于东莞水上居民群体中, 有种独特的非遗项目叫做咸水歌, 而水上居民群众不足东莞人口的1%, 其文化载体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发展这种载体, 东莞市沙田镇有关部门成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在充分听取渔民对于保护非遗的意见后, 他们全镇范围内搜集咸水歌唱本、开办传习班, 并组织年青一代学唱咸水歌。在会唱咸水歌的人渐渐增加的基础上, 他们在辖区范围内挑选文艺骨干对咸水歌进行器乐伴奏、演唱和伴舞, 增强咸水歌的艺术观赏性, 将其打造成精品本土文化节目。经过循序渐进的培育, 咸水歌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从小众到大众的蜕变, 在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拆字眼》、《大海驶船》两首咸水歌表演作品参加2007年6月24日举行的“首届国际广东小曲王争霸赛”,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发展一批:引入市场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各种‘传统纽带’, 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存赋予了意义。如果说人们不能通过刻意选择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那就更不能任意抹去他与传统的联系。我们不仅要把各种‘传统纽带’视为被动的限制性因素, 还应将其理解为一种积极的资源。”[3]事实上, “祖宗之法”也是可以发展的, 并非一成不变。如自明清以来历久不衰的厚街腊肠, 近年来进行了资源整合, 各腊肠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流水生产线, 积极发展品牌商标。目前, 其产品除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外, 还远销欧美等地, 每年出口过万吨, 成为东莞食品类非遗的成功转型升级的典范。

又如东莞地区传统迎神赛会, 除了大型的群众团体巡游外, 适当增加了如泼水、美食等现代的资源,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使之成为老少咸宜的地方庆典。通过庆典,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该地也创造了许多商机。自古以来, 在政府的牵头下, 这种弘扬传统的文化载体当然少不了“乡绅”的参与, 而这种“乡绅”如今可以理解为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再如东莞市茶山镇的茶园游会, 便有当地的企业家鼎力支持, 使得游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又如寮步镇的香市文化旅游节, 该节延续近一个月, 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吃喝玩乐服务。惊险刺激的滑翔伞表演, 呼之欲出的香市小姐, 香气扑鼻的香市广场“香博会”, 让人垂涎的东方商业街上的“香飘四季”美食嘉年华, 无不让群众倾倒, 由此既能提高文化软实力, 又能实实在在地创造商业价值, 政府、商家和群众皆大欢喜, 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政府动用财政的援助, 非遗项目的“自救”也至关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在于这些载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作为政府, 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服务工作, 为这些文化载体的发展创造出更优厚的环境。今年五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 我市莞香、龙舟制作技艺等7个“非遗”项目集体亮相, 并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形式向外整体推介东莞文化。这是东莞市首次整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同参与文博会。通过这种集体推广模式, 不但展现了东莞的魅力, 还带来了可观的商机。

四、拔尖一批:品牌力量推动地区繁荣

传统的文化载体并非千篇一律脱离现实和脱离市场, 有些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可利用的商业开发价值十分巨大, 作为政府如果能正确引导, 适时创建系列文化品牌, 以这些文化载体为中心的产业一旦发展起来, 可以使这个地区的经济获得大丰收。

以东莞市东城区的非遗项目——春节登黄旗山为例。黄旗山是东莞八景之首, 东莞八景有首歌谣云:“黄旗岭顶挂灯笼”, 即此。黄旗山是东莞最重要的名山, 据康熙《东莞县志》载:“黄岭在城南十里, 峰峦秀拔。迤如展旗, 草多黄色, 俗呼黄旗岭治之朝山, 亦祖山也。”[4]崇祯《东莞县志》引《唐书·十道地理志》云:“以为岭南第一名山。”[5]由此可见, 黄旗山在东莞乃至广东的地位。

据《唐书·十道地理图志》载:“邑人九日登高于此。”[6]可见东莞人登黄旗山览胜, 已经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春节登黄旗如今已成为东莞人新年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以及文化意义衍生而来的巨大经济价值。

围绕黄旗山麓, 自宋代以来有不少民间传说和故事, 如黄旗岭顶挂灯笼、厉布衣传说、廉泉故事、游蛇地求子掌故、青紫亭陈进士故事等, 这些典故因黄旗山的知名度提升而被广泛宣传, 变得家喻户晓。由于知名度高, 由此衍生的品牌可谓不胜枚举, 其中最著名的商标“旗峰”今年已经走过57年的历史, 被评为第一批“东莞老字号”。该企业产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莞特产:腊肠、腊肉、腊鸭三大系列产品, 产品名扬四海、走俏市场, 历经半个世纪巍然屹立, 丰富了东莞的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此外, 鉴于黄旗山作为东莞地标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围绕黄旗山进行的文艺创作也逐步繁盛。大量的涉及黄旗山的文艺作品在各大媒体频繁出现。2009年, 由东城本土文艺工作者创作拍摄的歌曲《黄旗山放歌》MTV于国庆前夕发行。东城的音乐工作者亲眼目睹了东城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他们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赞美自己家园的歌曲《黄旗山放歌》。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在东城传唱。由此可见, 作为文化职能部门, 只有抓住机遇、对症下药, 一些地方习俗不但能传承古典文化, 更促进了现代文化的繁荣。

同样围绕着黄旗山麓, 随着黄旗山这个品牌的深入人心, 一个新兴的商圈正在冉冉崛起。特别是房地产市场, 一场黄旗山争夺战正悄然打响。以黄旗山作为主要卖点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东城中心、新世界花园、东泰花园, 到2000年以后的景湖花园、新世纪豪园、峰景高尔夫, 再到近几年陆续兴起的星河传说、天骄峰景、黄旗印象等骨干项目相继立户, 高端住宅市场持续红火, 进一步带旺了该区的饮食、娱乐、文化休闲等产业, 使该地段成为东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由此可见, 登黄旗山习俗衍生出来的人们对于黄旗山的信仰, 使黄旗山声名大噪之余, 由此强化了该区文化软实力, 更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贡家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A].探索者学刊.2003年.第1期

[2]周树人 (鲁迅) .拿来主义[A].1934年

[3]杜维明.对话与创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4]郭九鼎.东莞县志[M].广东:东莞市人民政府.1993年.卷二.山川

[5]张二果..东莞县志[M].广东:东莞市人民政府.1993年.第60页

上一篇:加强理论修养下一篇:布局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