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的道德价值

2024-12-31

偏好的道德价值(精选3篇)

偏好的道德价值 篇1

一、研究假设

分配偏好是资源分配者面对各种分配情形时的态度。资源分配的规则和程序是影响资源分配的两个重要因素, 通常由于资源分配者倾向于某些规则和程序, 从而影响最终分配。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就分配类型而言,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同样重要。

假设2:就分配的影响因素而言, 经济方面的因素与人性方面的因素同样重要。

假设3:就分配的实现背景而言, 教育背景比家庭背景重要, 经济体制比政治体制重要。

假设4:文化价值对分配偏好有正向影响。

二、研究设计

1. 变量设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度量分配偏好, 即分配规则、分配类型、分配的影响因素和分配的实现背景。

分配规则包括8个变量, 即业绩考核、工作难度和技巧、工作努力程度和责任心、创新意识、职位等级、相关职位的需求程度、团队贡献以及个人需求。

分配类型同样包括8个变量, 分别是支付工资、奖金计划、福利津贴、年度休假、荣誉称号奖励、公司配备专用车辆、人性化管理制度和举办年度聚会。这8个变量可以分为三类:支付工资、奖金计划和福利津贴是物质奖励方面的变量;荣誉称号奖励、人性化管理制度和举办年度聚会是精神奖励方面的变量;年度休假和公司配备专用车辆是综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混合奖励方面的变量。

分配的影响因素包括12个变量, 其中一部分是经济方面的变量, 另一部分是人性方面的变量。经济方面的变量包括产品质量、产量、利润、销售额、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人性方面的变量包括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员工满意度、员工参与决策程度、工作时间、员工的成长和进步程度以及融洽和温馨的工作氛围。

分配的实现背景包括4个变量, 即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

文化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共28个变量, 第一个方面体现创新意识, 包括追求卓越上进、作风正派真诚、鼓励创新服务、具有冒险精神、重视成本效益、求真务实、担负社会责任、鼓励奉献服务、发挥集体合作精神、行事积极进取、强调勤劳敬业以及强调顾客第一这些变量;第二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包括赏罚公正公平、注重利用人才、注重实践、重视员工意见、强调人际和谐、尊重个人意愿、遵守制度规范以及注重睦邻关系这些变量;第三个方面体现安稳保守的理念, 包括遵从权威领导、讲究表面形式、寻求绩效表现、维护历史传统、讲究学历文凭、讲究客观标准、重视人情关系以及注重安定团结这些变量。

2. 样本收集和分析方法。

根据以上变量,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 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获取研究样本。我们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收回问卷180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113份。本文主要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

三、统计分析

1. 对假设1的检验。对分配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出, 各变量的均值差异很小, 标准差也均在1左右, 说明各变量基本被认同, 并且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被认同的程度基本相同, 即二者同样重要。这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1。

2. 对假设2的检验。对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2:

我们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 变量的平均值都在3.31以上, 并且经济方面变量的均值普遍大于人性方面变量的均值。这说明经济方面的因素和人性方面的因素对分配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大于人性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不支持假设2。这一结果与Chen (1995) 研究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报酬分配偏好方面的区别所得的结果一致, 即中国员工更看重经济回报, 而美国员工更看重人性关怀。

3. 对假设3的检验。对分配的实现背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3:

我们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 家庭背景和政治体制这两个变量的均值在2.4以上, 而教育背景和经济体制这两个变量的均值都在3以上。这表明分配的实现背景对分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家庭背景和政治体制对分配的影响程度较小, 而教育背景和经济体制对分配有中等程度的影响, 教育背景和经济体制对分配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家庭背景和政治体制对分配的影响程度。这支持假设3。

4. 对假设4的检验。

假设4是对文化价值与分配偏好关系的假定, 由于文化价值和分配偏好涉及的变量都太多, 因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把变量分成若干组, 每一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对应一个因子。

首先, 对文化价值进行主成分分析。为了提高分析中的信息含量并配合文化价值的三个维度, 因子的提取数量为3个, 分析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表4中, KMO检验值为0.881, 可以接受;Sig.为0, 说明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 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条件。

表5中, Initial Eigenvalues表示初始特征值, %of Variance表示变量的方差与总体方差的比率, Cumulative%表示累积方差贡献率。表5显示了提取的3个因子与28个变量 (为文化价值的28个变量, 在表中用1~28的序号表示, 其顺序与前文中变量出现的顺序一致) 之间的相关系数, 即因子载荷量。第一个因子的初始特征值最大, 表示其对原始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贡献很小。保留三个因子的时候可以解释原始变量64.795%的方差, 并且把解释变量由28维降到了3维。

由于变量的个数较多, 因此我们删除“Loadings≤0.5”的小载荷量, 并且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 使得每个因子具有最大载荷的变量数, 从而简化对因子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具体见表6) 比较理想, F1体现了创新意识, F2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F3体现了安稳保守的理念。

其次, 对分配偏好作主成分分析, 得到结果见表7。分配偏好的主成分分析过程同文化价值的主成分分析过程, 我们共提取5个因子, 可以解释原始变量68.552%的方差。本次分析的结果也较为理想, F1体现分配类型, F2体现影响分配的经济方面的因素, F3体现分配规则, F4体现影响分配的人性方面的因素, F5体现分配的实现背景。

最后, 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考察文化价值与分配偏好之间的相关关系, 得到的结果见表8。我们可以看出, 除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其他的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意识与分配类型、创新意识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创新意识与分配规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分配规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分配的实现背景以及安稳保守的理念与分配的实现背景在5%的水平上显著;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分配类型、安稳保守的理念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文化价值对分配偏好有一定的影响。假设4得到了部分支持。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企业的分配偏好呈现出的特点是:就分配类型而言,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同样重要;就分配的影响因素而言, 经济方面的因素比人性方面的因素更重要;就分配的实现背景而言, 教育背景比家庭背景更重要, 经济体制比政治体制更重要。文化价值对分配偏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创新意识对分配类型、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分配规则的影响显著;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分配类型、分配规则和分配的实现背景的影响显著;安稳保守的理念对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分配的实现背景的影响显著。另外, 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具有负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 企业进行分配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企业在分配时只注重物质奖励或只注重精神奖励都会有失偏颇, 应该遵循“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原则。 (2) 考虑影响企业分配的人性方面的因素。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使得企业分配受经济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 但人性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因此企业在进行分配时应该对人性方面的影响因素多加考虑。 (3) 创造优良的企业文化。由于文化价值对企业的分配偏好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而注重创造优良的企业文化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分配。

注:**、*分别表示在5%、10%的水平上显著。

参考文献

[1].Bond M.H., Leung K., Wan K.C..How does cult-ural collectivism operate?The impact of task and maintenance contributions on reward distribution.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2;13

[2].Deutsch M..The resolution of conflict: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process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3].Deutsch M..Distributive justic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Hui C.H., Triandis H.C., Yee C..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eward allocation:Is collectivism the explan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1;30

[5].Martin J., Harder J..Bread and roses:Justi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inancial and socioemotional rewards in organ-izations.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1988

[6].Meindl J.R., Hunt R.G., Lee W..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and work values: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Taiwan, Korea and Hong Kong.Greenwich GT:JAI Press, 1989

[7].Sampson E..Social change and the context of justice motivation.New York:Plenum Press, 1981

偏好的道德价值 篇2

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建设

科技与道德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科技有其道德意蕴和价值意义,对建构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科技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大力宏扬科学精神,促进道德建设,使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更加完善地结合起来.

作 者:吴伯田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29(4)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价值属性   道德意蕴   道德功能  

偏好的道德价值 篇3

并购是企业资本运作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更迅速地扩大规模,创造规模经济优势,在同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它也是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对并购的研究也始终是各国证券市场上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在并购的研究中,对并购价值效应的研究当属最多。并购是否能创造价值,是并购研究中的首要课题。但是,对于并购价值的效应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Grubb和Lamb评论说:客观事实是只有大约20%的并购真正取得了成功。多数并购侵蚀了股东财富,残酷的现实是多数合并并没有真正的财务回报[1]。Ayse Yuce,Alex Ng(2005)研究表明目标公司短期内可以获得显著的正收益[2]。Kathleen Fuller,Jeffry Netter和Mike Stegemoller(2002)研究认为短期内主并方获得显著的正收益[3]。张新(2003)的研究表明,并购可以为目标公司创造价值,目标公司股票溢价达到29.05%,超过20%的国际平均水平;对收购公司股东却产生了负面影响,收购公司股票溢价为-16.76%[4]。朱滔(2006)研究表明并购在短期内给收购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超常收益,但在长期内则使得收购公司股东遭受了显著的财富损失[5]。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股权分置阻碍了并购市场的发展。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根本变革的开始,也意味着全流通格局时代的到来。全流通格局的到来,对并购市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融资环节,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融资是否顺畅、资金是否到位以及采用什么样的融资结构或者融资方式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得到最大化的改善,这将成为日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按照并购融资的不同偏好进行分类,着重研究上市公司不同融资偏好的短期价值效应问题。

2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对于并购,国外是指一种最基本的企业产权、资产变动的形式,而国内则取而代之以资产重组,广义的并购即资产重组,包括兼并收购、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以及其他资产一系列的重组行为,本文所指的并购是狭义并购,是利用现金、股票或其他资产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股权或整个公司,即收购和兼并[6]。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中国证券报》上公布的上市公司重组事项总览中选取收购兼并类的重组类型进行分析,具体的样本选取标准如下:①在收购兼并公告日之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半年及以上的上市公司;②对一年内发生多次收购兼并的样本只保留股权分置改革时间较长的一次;③剔除B股的上市公司样本,这是为了确保公司行为相对成熟以及样本公司的数据具有可比性;④剔除被ST和PT的上市公司并购样本,这些公司或财务状况异常,或已经连续亏损两年以上,如果将其纳入研究样本中将影响研究结论;⑤剔除并购发生时上市不足1年的样本;⑥剔除金融类行业,这是鉴于国际上作此类研究时因金融类上市公司自身特性而一般将之剔除于样本之外;(7)并购涉及金额越大,所需资金量就越大,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参考李善民等(2004)[7],权衡之下设定的标准是:并购涉及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元。按照以上标准进行筛选,最后得到并购样本108个,其中,沪市样本63个,深市样本45个。

根据所选取的样本公司, 通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www.cs.com.cn)的个股资料以及证券之星(www.stockstar.com)的个股资料查询搜集整理而得到上市公司并购的融资偏好,具体见表1。

2.2 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家常用累计超额收益(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CAR)方法检验公司并购的市场反应。首先确定一个事件期,本文选取(-10,+10)、(-5,+5)、(-1,1)三个事件期进行研究。其次确定事件期内预期的“正常收益”,即预期的基准收益。对预期的基准收益的测量通常采用市场模型法进行计算。

(1)市场模型

用市场模型来衡量某只股票在第w月的正常报酬率。即:

Rjw=Cj+βjRΜw+εjε(0σ2)(1)Rjw=rn,t=Ρn,tΡn,t-1-1(2)RΜw=ΜΡtΜΡt-1-1(3)

其中:Pn,t为股票nt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日收盘价的可比价格;Pn,t-1为股票nt-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日收盘价的可比价格;rn,t为股票nt月的个股回报率;MPtMPt-1分别表示大盘指数在t月和t-1月的收盘指数;这里的Rjw是考虑了公司分红送配因素经过复权处理后的第w月收益率。这里的RMw是第w月市场指数收盘指数收益率。

(2)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在大部分的超额收益研究中都把经过一段时间的月(或日)超额收益累加。定义Rit为样本公司t月的收益,E(Rit)为样本公司t月预期收益。则t月的超额收益为:

ARit=Rit-E(Rit)(4)

t月的平均超额收益为:

AARpt=1ΝARit(5)

其中,N为事件的数量,即样本的容量。

经过T期间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经过T期间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为:

(3)一个假设

根据现有的文献可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说明目标企业的价值在并购中会增加。对主并方来说,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认为其价值应该增加,有的认为其价值应该不变;实证研究表明其价值几乎不变。本文认为,实施收购兼并,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会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因而理性市场应该这一公告做出正面反应。因此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股改后收购公司的日超额收益大于0,主并方在并购中价值上升。

3 实证结果与检验

运用上面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出事件窗口中每天的AARCAR,得到表2。

从表2、图1看出,并购事件发生日,全部样本所获得的超额收益是-0.18%,宣布并购事件的第一天效应(即并购事件发生日的后一天),其超额收益率为-0.62%,累计超额收益在并购事件发生前,短期内为正值,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呈下降态势。并购后,日平均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均为负值。

按照并购融资方式的偏好进行分类, 计算出不同融资偏好的日平均超额收益和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并购事件发生日,采用发行股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其他类方式进行并购融资的样本公司股票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并不相同,分别为-0.1%、-0.93%、0.36%、0.18%、-1.88%,可见,采用自有资金融资的公司在并购当天获得了最高的超额收益,其次为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而宣布并购事件的第一天效应,只有采用发行股票的样本公司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为0.62%. 在并购事件日前后共21天中,采用发行股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其他类方式融资的样本公司股票获得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66%、-9.34%、-8.32%、-4.41%、0.49%,可以说采用发行股票、其他类融资方式进行并购融资,其并购事件给股东带来了正的预期收益,其余均为负。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融资偏好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变化趋势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并购事件日前后共21天中,采用股票融资的样本公司,基本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并购公告日后的第三天表现为正值;采用自有资金的样本公司,呈现下降的趋势,表现潍负值;采用银行贷款的样本公司,与采用自有资金的公司十分相似,也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且为负值,但并购后却低于采用自有资金的样本公司;采用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相结合的样本公司,也基本表现为负值,呈下降趋势;采用其他类融资方式的样本公司,变化幅度较大,并购前表现为正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购后却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并购后只有极少数时间表现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并购事件蹬影响,将事件窗口的大小从事件日的前后十日改为前后五日,再改为前后一日,分别计算出其全部样本累计超额收益、不同融资偏好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可得表4、图3、图4、图5、图6。

从表4、图3、图4可以看出,事件窗口缩短为11天,全部样本的累计超额收益处于下降趋势,整体上为负值。而不同融资偏好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变化中,只有采用股票融资的公司在并购后出现了上升的趋势,采用自有资金融资的公司在并购后短期内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很快转为下降的趋势。其余的均为负值,且呈下降趋势。

从表4、图5、图6可以看出,事件日共3天中,全部样本的累计超额收益均为负值,且呈下降趋势;不同融资偏好样本中,采用自有资金融资的企业,在并购公告日当天,出现正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之后下降;而采用股票融资的企业,并购后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出现了上升的态势。

为了验证CAR与0的显著性,在计算出全样本及按融资方式进行分类样本的CAAR均值后,采用T统计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列于表5。

由表5可以看出,从统计上说,在95%的置信区间上,全样本在并购事件日前后21、11天中,其Sig.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即显著不为0,这说明并购公告后,绩效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结合CAAR均为负值,说明并购后的绩效反而有所恶化了。在并购事件日前后3天中,其Sig.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并购事件在短时间内对样本公司的绩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按照融资方式进行分类的样本中,在并购事件日前后21天、11天时,采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融资方式的样本公司的显著性强,说明采用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样本公司绩效没有得到改善;在并购事件日前后3天时,采用银行贷款、其他类融资方式的样本公司的显著性强,说明采用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样本公司绩效没有得到改善。在不同的事件日内,全样本和分类样本公司的显著性出现了差异,这说明并购事件日的长短对公司绩效的改善与否有重要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CAAR值均为负,但从正值比例来看,还是有不少的上市公司的绩效取得了改善,这说明股改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全流通格局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为并购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说明许多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是非常自信且自负的,始终坚信通过并购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改善,这也从一次侧面反映了为什么在总的绩效改善不良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上市公司在从事并购活动。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不同融资方式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对全样本和不同融资偏好的分类样本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得到如下研究结论:①总体上,上市公司并购后主并公司的绩效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从长期来看,其绩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反而出现了下降。②采用股票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不论在相对短的时间还是相对长的时间内,并购后的绩效均有所改善,并出现上升的趋势。③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其绩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④采用自有资金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发生的确给样本公司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绩效改善, 但随着并购后时间的增长, 其绩效出现了下降。⑤采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短时间内绩效有所改善,但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绩效却表现为下降的趋势。⑥采用其他类方式融资的主并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趋势,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绩效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下降的态势。

根据全流通格局下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的短期价值效应分析,我们得知采用股票融资的样本公司获得了较好的短期价值效应,其累计超额收益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在以后的并购融资发展中,我们应加强股权融资的力度。在西方国家,向目标公司定向发行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来购入其资产或股权是一种很常见的并购融资方式。而在我们国家,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仍以现金和承债为主,股票并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全流通格局下,我国资本市场将得到发展和完善,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股票并购的发展,使股票并购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并购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Grubb T M,Lamb R B.Capitalize on merger chaos[M].New York:Free Press,2000:186.

[2]Yuce A,Ng A.Effects of private and publicCanadian mergers[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de1'administration,ASAC 2005,22(2):111~124.

[3]Fuller K,Netter J,Stegemoller M.What do returnsto acquiring firms tell us?Evidence from firms thatmake many acquisitio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LVI(4).

[4]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20~29.

[5]朱滔.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和长期股价表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6,(5):31~39.

[6]李心丹,朱洪亮,张兵,罗浩.基于DEA的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3,(10):15~24.

上一篇:美术编辑人员下一篇:拉索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