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机构

2024-12-08

财政税收机构(精选6篇)

财政税收机构 篇1

税收可以使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有效的增加, 税收是一种手段, 而税收的收入想要得到更大的提升, 必须满足税收的效率、公平原则。通过对税收各项制度原则的协调与改进, 可以完善国家的税收制度, 也可以优化税收的体系。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有效地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只有遵循税收财政的各项原则, 才能实现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的相互促进与统一。

一、税收效率可以促进税收财政职能的发挥

税收是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 提高税收效率可以增加收集资金的速度。税收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建设, 为所有需要资源与资金的部门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满足其各项需求。税收收入的增长有可能是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增长, 只有提高了税收的效率, 才能促使税收收入在国家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提高主要是依靠税收的手段, 税收可以调整国家的经济, 并且使经济可以稳定持续地增长。阻碍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合理, 经济增长的成本投入过大, 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开始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 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使得社会发展越来越慢。我国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去调节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 其中财政税收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济下滑以及经济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税收的效率, 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并且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税收征管制度的执行, 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也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保证, 提高税收效率符合税收财政的原则。

二、税收财政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矛盾机理

税收财政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分配的手段, 税收财政的原则是, 首先缴税是每个公民履行职责的体现, 赋税可以为国家提供经费保障, 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其次当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时, 必须增设企业税收制度, 保证国家各项经济制度的有效实施, 以及国家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这两条原则可以看出, 税收是筹集国家的财政收入, 并且当国家的财政收入需求量提高时, 必须通过必要的方法去改进税收制度, 增加税收的资金, 这体现了税收的弹性原则。税收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或者财政需要的增长而自动增长。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很多, 比如国家的人口、课税商品的数量, 如果过于看重税收财政的原则, 会对税收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地按照政府部门的需求提高税收的次数与金额, 会造成政府部门支出金额的浪费, 也会使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税收是政府向民众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 是将收入从私人转到公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税收的收入每年都在上涨, 但是过度的征税会使企业与民众承受过大的负担, 导致其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税收财政原则要求, 当税收的收入不能满足国家各项经济支出时, 国家必须增加税收, 所以虽然国家的税收呈现上涨趋势, 但是民众却承受了过大的负担, 企业与民众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长期以往, 国家的整体收益必然下降。所以从长远意义来看, 税收财政的原则并不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

三、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

税收的制度必须公正平等, 才能保证税收工作的有效进行, 可以说税收公平是税收财政制度实施的前提。税收不公平必然导致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 而且会使纳税人产生逃税漏税的想法, 从而阻碍了国家税收收入的提高。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必须做到相同收入、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当交纳同等数量的税额。不同收入、不同纳税能力的公民应当交纳不同数目的税金。平等不单是在收入、支出、税金方面, 还要包括综合效用等方面的平等, 必须保证各个方面都要平等, 才能实现税收的公平性。判断税收公平的原则, 可以从税收分配准则方面衡量, 首先要根据收益负担公平性进行判断, 根据公民对政府做出的贡献以及享受利益的数目去判断其应该缴纳的税额, 做到享受的利益与缴纳的税额成正比。其次根据天赋能力判断公平性, 既纳税人在缴纳完税额后, 所得的收入必须与其天赋能力成正比。最后是依据最小牺牲或最大效用判断公平, 也就是征税后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得到有效利用, 即判断税收政策是公平的。

四、注重税收财政职能, 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促使税收更加公平, 从而促进社会更加安定。税收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样就可以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税收的公平性可以体现这个国家的民主性, 而且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可以使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当然, 税收的公平性需要建立在税收效率的基础上, 这样才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证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税收效率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 其工作也必须在税收公平的原则下开展, 只有税收是公平的, 才能使公民自觉自主地缴税, 如果税收缺乏公平性就不可能提高税收的效率。

一是收入分配上, 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间财力差距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 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 收入分配上进入了警戒范围, 地区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在财政收入政策上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 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15%上升到了2012年的25%, 但流转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依然过大, 因而我国实质上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实现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发达国家单一所得税主体税制不同, 我国实行的是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 这样的税制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对效率的优先原则。

三是税收支出上体现出的效率优先。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进展不大,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下, 我国的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方面, 而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 各级财政支出中, 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 从前很多由财政安排的开支如各级企业职工的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不断进行改革, 而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改革又没有及时跟进, 造成部分群众生活负担加重, 扩大了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税收财政政策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改进, 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提高税收的效率, 并且有效地调节税收财政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的关系, 保证税收的公平原则, 才能提高国家税收收入的金额。只有同时兼顾税收的效率与公平, 才能使其相互促进, 从而使我国的税收财政制度更加完善。

摘要:税收财政的原则是监管税收的准则,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税收服务成本问题, 为了完善税收制度, 必须坚持税收财政的原则, 才能完善与改进税收制度。税收的原则与税收效率之间存在冲突, 坚持税收财政原则的同时, 必须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这样才能提升税收收入。文章作者根据多年经验, 分析了税收效率的作用、税收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税收公平的判断准则及如何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 希望可以改善我国税收的制度, 使税收的效率与公平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使我国的税收制度可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税收财政原则,税收效率,税收公平,税收财政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宇.论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及税制设计[J].理论导刊, 2004 (11) .

[2]肖加元.论税收效率及其评价内容[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4) .

财政税收机构 篇2

----城关镇2008年上半年财政税收实现新突破

南乐县经济运行分析会后,面对全镇财税形势,镇政府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财税增收,注重在“培植财源、财税征管、优化队伍”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求实效、促增收,全镇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狠抓服务、严抓财税的良好发展氛围。

一、加快经济发展,夯实财源基础

为从根本上解决税源短缺问题,镇政府立足全镇实际,大力发展税源经济,积极培植税源,夯实财源基础。

㈠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力培植工业财源。把发展能够牵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利税大户,作为工业经济发展、培植地方财源的突破口。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地处城关腹地这一优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业园区投资硬环境,吸引企业向园区聚集。二是突出规模工业发展。引导现有化工、食品加工、草制工艺品、棉纺等支柱产业,通过加大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上规模,上档次,提升效益。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跻身全市第二大民营企业,今年有望上市;研光鹏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木糖项目顺利投产,年产值可达2亿元,利税1.2亿元;慕龙、天然两家草制品公司出口创汇能力增强,㈠加强税源调查。组织力量全面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摸清全镇的税源状况,特别是重点税源的分布行业;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防止税源流失。

㈡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加强财税领导联系制度,加强沟通和协调,每月定期召开财税部门主要领导碰头会,分析财税收入情况,每季度召开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分析掌握全镇经济运行情况,量化收入目标,把握收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决策有据、征管有力。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和新的收入增长点实施有效的跟踪监控,并做好相应的宣传服务工作;对收入波动较大的行业,及时查找问题和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管,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针对房地产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疏于管理这一现状,镇主要领导亲自协调组织财政、地税等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做到应收尽收。同时,严厉打击偷、漏、逃、抗税行为,公平税负,保护诚信纳税人利益,为城关税源经济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氛围。

㈢积极协调税金。对部分因流资不足造成税金上交困难的企业,镇政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竭尽全力为企业协调资金,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税金。

三、加强财税队伍建设,提高财税工作效率

税收、财政与代议制民主 篇3

美国国会与拨款政治》

刁大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总统也得找你们要他的钱?”1980年,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时任议长蒂普·奥内尔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毫无疑问,邓小平抛给奥内尔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代议制民主的一个实质性的制度安排。

“国会之职权,一曰议决法律,二曰监督财政。法律非经国会赞成不能颁布,预算非经国会画诺不能实行。”一百年前,“议会财政权”的核心价值在先贤梁启超的笔下被描述得如此简洁而精准。事实上,解决税收与财政问题,始终是代议制民主存在的重要根源之一。被尊为“议会之母”的英国议会正是因税收争议而崛起,捍卫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公民权利;早在奠基时代的美国,“没有代表就没有税收”也成为十三个殖民地的民众要求平等代议权利、平等参与议会财政决策的经典宣言。国家“钱袋子”里的钱“取之于民”,自然要“用之于民”,而“取用”之间的收支事宜,当然也要通过有效的机制交由民众决定、接受民众监督。近年来,“阳光财政”、“民主预算”理念也正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实际运作中从理想逐步走进现实。

1789年,美国以宪政立国、缔结世界史上首部成文宪法之时,“钱袋权”就被国父们列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国会行使。国会掌握“钱袋子”,就掌握了整个国家政治的命脉。“钱袋权”中的“收”,落实在税收领域,关乎调节政府与民众、社会之间的关系;“支”则表现为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度支拨付,关乎政府内政外交决策的执行与实施,直接左右着美国政治走向与政府作为,更具政治重要性。在美国国会中,支出部分的拨款权力因其高度重要性,而被多个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分享,并在立法决策和政治博弈过程中与党团、选区、议员个人、利益集团等众多因素形成交错互动。这一政治过程中反映的多元化与碎片化趋势,可谓是观察美国政治发展与现况的又一独特视角。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的钱袋:美国国会与拨款政治》一书正是将重点置于美国国会的拨款政治,对此展开了一次兼具介绍性与研究性的学术尝试。全书在梳理民主财政权与代议民主相关理论基础上,回答为何议会掌握财权、美国国会如何掌握财权等重要理论问题。作者一方面以制度变迁的视角详细剖析了美国国会中涉及拨款政治的制度演进过程,强调制度变迁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强烈互动;另一方面以过程研究的视角通过拨款法案的实例详述当今美国国会拨款的政治过程。本书在重点关注作为国会拨款核心机制的两院拨款委员会的构成政治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的同时,还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结合最近数年美国联邦财政拨款的数据,从年度、部分、地区等不同角度剖析拨款效果,并将拨款政治与拨款效果建立关联,尝试解释国会政治对财政决策的重要影响。全书最后在美国拨款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改革尝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本书选题新颖,可谓是国内首部尝试系统阐释美国国会拨款政治的专论,填补了国内比较政治与财政预算研究领域内拨款研究的空白。全书对美国国会拨款政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介与剖析,在对当代美国政治加以深入理解和为我国财政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等维度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将为国内的美国政治、公共财政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观察点。

本书的作者刁大明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的博士后。作者对美国政治研究抱有极大的热情,在长期学习研究中积累较多。他为人朴实诚恳,做事踏实勤奋,具有一定科研能力。作者为书稿的撰写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还曾远赴美国收集文献资料。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刁大明博士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重要的基准,任重而道远,期待他继续努力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把更好更多的学术成果贡献给学界与社会。

(本文为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孙哲教授为该书题写的序言)

中国财政与税收 篇4

一、我国的主要税种介绍:

与国外的差异:根据各国征税范围的宽窄,可将消费税分为有限型、中间型、延伸型。有限型消费税征税范围不宽,征税对象主要是传统的消费品,税目一般在10—15种,如英国,仅对酒精、烟草、烃油等征收消费税。中间型消费税范围较宽,除有限型消费税征税范围包括内容外,还包括奢侈消费品及一些 服务行业。世界上有30%左右国家采用这种形式。延伸型消费税已经接近于无选择的消费税,除了上述两类包括范围外,还将生产、生活资料列为消费税的征税对 象。如韩国、意大利等。

营业税

定义:营业税(Business tax),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对象:根据营业税有关规定负有代扣代缴营业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其中,应税劳务是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适用税率:(1)交通运输业3%、(2)建筑业3%、(3)金融保险业 5%、(4)邮电通信业3%、(5)文化体育业3%、(6)娱乐业5%-20%、(7)服务业,包括组织旅游,提供场所等,5%、(8)转让无形资产 5%、(9)销售不动产5%。[其中,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转让,全额征收营业税;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转让,按其销售收 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营业税;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与国外的差异:很多国家并没有“营业税”的定义,比如美国流转税的主要税种就是销售税一种,各州和地方的销售税率不同,最高只有10%。因 为税制简单,就不会出现消费者多重缴税的情况。在中国香港,人工、地租都比内地贵,但很多商品反而便宜,这正是因为香港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定义:城市维护建设税(urban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tax)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对象:在征税范围内从事工商经营,缴纳“三税”(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下同)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内容: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种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

适用税率:按纳税人所在地分别规定为:市区7%,县城和镇5%,乡村1%。与国外的差异:在很多国家,并没有这样以“三税”为税基,再次征税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

定义: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 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征收对象: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征税内容:(1)工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 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与国外的差异:中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计征的方式,这其实与中国目前的征税能力不强,中国居民的纳税意识薄弱有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只能做 到“量入而征”,无法做到“量能而征”。而在美国,为了保障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美国建立了“社会保险号”体系。在美国的居民,进行一切经济活动时,如申请 贷款,都必须填写这个号码。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号获取公民经济活动的全部信息,进而有效地抑制了偷漏税行为。而为了保证纳税人按期足额缴纳个人所得 税,美国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一直坚持稽查审核制度,若稽查对象被查出故意造假,违反法律,将受到重罚或以犯罪案件依法论处。再次,美国尤其重视对民众纳税道 德的教育,使民众形成了良好的纳税习惯,使纳税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关税

定义:关税(tariff)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征收对象: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征税内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适用税率:包括法定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暂定税率、配额税率、信息技术产品税率、特别关税等多种税率。

车船税

定义:车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车辆、船舶,根据其种类,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和年税额标准计算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征收对象:应税车辆或船舶的所有单位或个人。

征税内容:车辆,船舶等。

适用税率:即将出台的车船税新政策拟分为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最高可到10800元每年。

与国外的差异:国外并没有车船税的概念,例如美英等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私车使用环节的税收,但都不是固定税额,而主要通过燃油税来实现 “多开多交、少开少交”的调节功能。这种做法将直接导致百姓的钱包与汽车的节能特性和用车频度、里程挂钩,会比“车船税”发挥出更大、更科学的作用。

车辆购置税

定义:车辆购置税(Tax on Vehicle Purchases)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

征收对象: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内容: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

适用税率:10%

与国外的差异:在购车环节中,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采取轻税政策,即征收额都很低。美国的车辆购置税属于地方税,各州收取比例不同,最多的 州也只有6%左右。而在购车环节,欧洲只征收增值税,各国税率不同,意大利和法国在20%左右。在日本,普通轿车要交纳5%的购置税,而微型车只需要交 3%。

契税

定义:契税(deed tax)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征收对象:在中国境内取得土地、房屋权属的企业和个人。

征税内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赠与和交换等。

适用税率:3%-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个范围内可自行确定各自的适用税率。契税的计税依据,归结起来有4种:

1、按成交价格计 算。

2、根据市场价格计算。

3、依据土地、房屋交换差价定税。随着二手房市场兴起,房屋交换走入百姓生活。倘若A房价格30万元,B房价格40万元,A、B两房交换,契税的计算,自然是两房差额,即10万元。等额交换时,差额为零,意味着,交换双方均免缴契税。

4、按照土地收益定价。这种情形不常遇到。

与国外的差异:发达国家,如日本的房地产购置税,利率是4%。美国还曾出现买房“退税”政策。2008年,为了帮助次贷危机中的40多万 “房奴”,促进美国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政府出台了一项总额150亿美元、针对首次购房者的退税优惠政策:2008年4月9日至2009年6月 30日间首次购房的美国公民,可以得到联邦政府向其提供的房屋交易价格的10%的个人所得税退税,但最高不超过7500美元。

房产税

定义: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征收对象:一般为房屋产权所有人。

征税内容:所谓房产,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学习、工作、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但独立于房屋的建筑物如围墙、暖房、水塔、烟囱、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室内游泳池属于房产。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不包括农村的房屋。

适用税率:按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与国外的差异:发达国家一般没有单独的房产税,而是征收财产税,如美国、英国、荷兰、瑞典就将房产和其他财产捆绑一起征税。其中,美国将房 产归为一般财产,征收一般财产税。各国的税收基础均为核准后的房地产价格,国家的税率各不相同,一般为3%-10%。中外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外买房都是归自 己,不像中国的房产住户只是拥有使用权。

印花税

定义:印花税(stamp tax)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

征收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具体有:

1、立合同人,2、立账簿人,3、立据人,4、领受人。

征税内容: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适用税率:现行印花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其中比例税率有四档,即千分之

1、万分之

5、万分之3和万分之0.5。

与国外的差异:在国外进行证券交易,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征收印花税,只有少部分国家和地区收,但是比例也是非常低的,一般都是单向征收0.1%以下。例如,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都不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

二、影响:

月1日,新消费税登场,一石激起千层浪。

针对此次政策调整,很多企业尤其是汽车、林木产品等相关行业反应强烈,焦点无非是如何应对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的变化。甚至有部分企业危言耸听,以一己企业之得失叫板国家政策,实为思维短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而作为新一轮税收体制改革“排头兵”的新消费税的出台,无疑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

消费税新政的政策取向

在国际上,消费税相比其他税种,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中持续下降。直到1970年代后期,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在西方国家开始盛行,人们才发现消费税在其中的独特作用,西方各国的消费税课征范围又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此番我国消费税的调整,折射出的是类似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取向。

消费税在选择课税对象时主要基于两种精神:一是“寓禁于征”,如对实木地板等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如污染),或是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等商品的课征。而长期以来,资源浪费型产业在我国一直没有为自己生产带来的负面效应“埋单”;二是“向富人征税”,如对游艇等一些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的课征。

这次消费税调整中,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相对减少了小排量车的税收负担,同时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停止征收消费税,表明了中央政府通过税收手段,限制高消费行为的考虑。而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消费税,也表明了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决心。

根据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对消费税税率和征税范围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引导有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充分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无疑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治国思路的具体体现。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调节收入再分配,都是“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尽管新消费税实施后,不少企业发出一片“叫苦声”,但现在看来,在环保与节能的宏观主题下,此次消费税调整还只是一次阶段性调整,远远没有到位,调整范围还会逐步扩大。至少像高档住房、私人飞机、高档家具等尚未被纳入征税范围,越来越多的行业将面临消费税的考量。

要么破产,要么升级

就对经济的影响而言,此次消费税改革对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更为深远。

税收主要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发挥作用。消费税的征收会提高商品售价,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会减少消费量,这就是收入效应;同时,还有很多消费者或者企业选择没有征收消费税的同类商品来替代被征税的商品,这就是替代效应。对实木地板和一次性原木筷子征税,将会使人们更多地选择复合木地板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筷子。

由于环保主义的盛行,木材、钢铁等产品的替代材料在国际上层出不穷;据报道,有的国家不但成功应用废纸、木屑、秸秆和芦苇等材料制作地板、房屋的墙体等一般建材,甚至可以用来制作飞机、汽车的外壳。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表现还相差甚远。

同样,人们购买排量大的汽车,其实内心并不是要比赛谁更能耗油,而是追求更好的动力性。对大排放量乘用车消费税率的提高,短期内的确会影响到大排量汽车的销量,但是,生产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对汽车引擎的技术改进,使小排量的发动机输出更大的功率和马力以提高竞争力。事实上,我们看到,涡轮增压技术就已经应用于部分车型了。

而加快对太阳能汽车,天然气汽车的研究和产业化,将会极大降低对石油产品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不但规避消费税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保护了环境。又比如,此次税改对子午线轮胎继续免税,也是因为子午线轮胎技术先进,安全节能,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可以通过免税来降低其价格,鼓励人们购买使用。

可见,在上述的宏观背景下,不管利益受到影响的企业怎样怨怨艾艾,试图用各种或明或暗的方法与政府讨价还价都是不明智的,让自己尽快进行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才是应对此次税改最催的路径。

通过技术进步,不仅能规避消费税带来的成本提升,还能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注意节能和环保,不重视技术创新,只能蜗居在世界产业链条的最低端,有点风吹草动往往就会倒下一大片。

这对企业不利,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同样不利。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因素也是重要的一环。

虽然消费税作为辅助税种,此次改革调整的效力有限,但却清晰地传达出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信号。从这个角度看,消费税调整的一小步,却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一大步。

以成品油为例。成品油税目成了此次消费税调整的重中之重.由于成品油是工业的动力,这一调整将引发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再分配。

调整之后,成品油税目中共有7个类别,其中汽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润滑油6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归属于交通燃料;而溶剂油则是多个产业必需的原料。因此,增收消费税将导致下游一系列产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此前,国内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石油等资源和劳动力成本长期偏低,这一局面并不利于“中国制造”的长远发展。如今,国民经济中42个行业都将直接受到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这将迫使下游产业进行创新和升级。

税制改革提速

此次消费税的调整,不仅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还是酝酿已久的新一轮税收体制改革全面提速的信号。

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积累下来。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都要求尽快完善税收体制。

比如增值税。由于重复收税,我国实际上是对投资征收高额增值税,虽然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但不利于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也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刺激企业寻求逃税机会。此外,所得税率比外资企业高山一大截,也一直让国内企业愤愤不平。

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每次税收体制改革总是无一例外地遇到很多阻力。目前,各界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观念和舆论上水到渠成,而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都是由国务院确定,不必像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那样需要通过人代会,相对容易操作,因此便成了此次税制改革的“排头兵”。

其他税种的改革也将紧随其后。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表示,近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和增值税转型会有所加快。全国人大将在8月份开始审议两个所得税法合并问题,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程序。

有专家判断,两税合并很可能与增值税转型并行推出,正好对外资企业税负发生“一增一减”的效应,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而增值税东北试点已经进行了两年,如果持续试点将产生税收上的“洼地”效应,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向全国推广已经刻不容缓。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前不久在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上,向我们描述了税收改革的目标:完善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和完善资源税,适时开征燃油税,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稳步推行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

由于增值税占整个税收的50%,是主体税种,对投资、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两税合并则牵扯到引进外资的问题,因此,政府对这些税种改革非常谨慎,这也就导致它们总是迟迟难产,推迟至今。

先将容易推的推开,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着手更艰难的改革。从最容易人手的地方开始,逐步过渡到难处,这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来的一贯思路。

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利于创新,对国内企业更公平的税收环境的形成,已经为时不远。

二、财政与税收和经济关系: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对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要选择能代表“经济”的具体指标。虽然在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中有很多对税收具有明显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但要找到一个最能代表经济的规范指标当属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通过借鉴宏观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试图对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财政收入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而国民收入则是由经济增长取得的。这是第一层次的关系。就拿税收来说,税收水平取决于税率和税基,而经济水平决定税基。

第二层次,财政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都知道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政府的财政运用会影响经济的增长。这也就是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重要原因所在。

三、评价: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经济的发展迅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脚步不断的加快,今年9月,我国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到了3500起征,这个新的起点代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以及改革历程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本文将着重对个税的问题进行探讨。

众多周知,个人所得税始于英国1799年,是以“劫富济贫”为初衷的税种,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今被世界的各个国家推广使用,是发达国家的最为主要的财政税收之源。

(1)、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历程

我国个人所得税是在1981年开始的,征税的内容包括几个方向:经营所得、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规定项目的收入和报酬。下面我例举出个税发展的经历。

1980年的9月1日我国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规定800元为个税起征点。我国的个税制度初建立。到1986年的9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条例中规定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的调节税。这是针对我国的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巨大变化的现象所进行的国家调控。国务院规定出对于本国的公民个人收入需要统一征收个人调节税,纳税扣除额标准最后调整到400元,对于外籍人士800元的扣除标准未改变,内外双轨标准也是由这个年份产生的。到了1993年的10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正案,规定不再对于内、外人员进行分别收费,所有的中国居民,凡收入来源于中国的所得的非中国籍居民,都应依法来缴纳个税。内外的个税制度重新统一起来。到1999年的8月30日,又发生了变化,把个税法的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进行了删改,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的1月1日,个税收入实行了中央与地方按比例的分享。到了2005年的8月,个税修正案草案,第一轮确定了个税需要改革,个税费用扣除额从800元上调到1600元,高收入者开始实行自行来申报纳税的规定。

2008年3月,收入费用标准由1600元每月提高到2000元每月。2011年的6月30日,人大常委会决定,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3500元,将工薪所得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到7级。至此,我国在近五年之内第三次的对个税的起征点进行了的提高和调整。

(2)、二、个税改革的评价及研究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的原因,当前我国的物价也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而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对于我国居民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之中,普通的民众生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收到了一定的冲击。对人民生活有着调节作用个税,却反应滞后,因而,今年个税的改革变成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提高个税费用的扣除标准变成了当务之急,呼声愈来愈高了。

当前的税收受到诸多的征管以及在配套的条件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之下,我国的个税改革重点则需要从费用的扣除标准以及税率入手,其中包含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可以考虑加大对于富裕阶层征收税款的力度,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也可以保障财政收入得到实现。

新个税法进行实施之后,意味着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为4000元上下的都能免交个税。我国的通胀水平,连续两个月维持6%之上,很多专家担心,工薪族的个税负担一旦得到减轻,将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消费,并且拉动通胀,只是这个担心较为表面化。我国当年受到通胀的因果更多地是呈现出了成本的推动、输入性的因素以及供求的结构错配所结合的综合性特征,需求拉动并不明显,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会助推通胀水平。提高了免税的额度对于消费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起不到推高通货膨胀水平的作用。原因主要是税后的收入增加虽然激励了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劳动力的供给需求,降低了劳动的成本,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了当前的由工资的上涨而导致的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通货压力。我们还需要看到,我国的税制改革的方向,要加大一些包括了个税的直接的税收的收入占比,降低一些税收,如像营业税这种间接税的比重,最后达到能够激励经济主体、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目的。若对于个税的意义仅仅看做为提高起征点而言,那就与国家的税制改革发生了目标不一致的意义。

(3)、结论

财政税收机构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财政税收

一、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简析

1.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目的

对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绩效最大化实现净收入最大化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实现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的收支平衡,并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成本最小化控制,进而避免出现财政危机,并实现净收入的最大化。

2.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依据

对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来说,其需要遵守的首要原则就是收支平衡,也就是说,我国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财务的管理,实现净收入的最大化,而且能够实现组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确定相应依据的时候,事业单位应该将绩效理解为所有特点活动下的理想效果,所以其本身具有双重目标的特点。我国的非盈利事业单位需要将净收入最大化,还需要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分析和研究。

3.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稅收重点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两者具有相同的重点,也就是说需要根据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确定。而且在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并对这个过程中的依据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另外,还需要对其外部性、社会性和宏观性及逆行分析和理解,确保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具有较高层次的目标。

4.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特性

对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来说,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需要审查非盈利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利用这样的审查,可以实现对这个过程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据此提出审计建议和专项审计方法。非盈利事业单位本身属于非生产型部门,所以其本身进行活动的时候,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特性,决定了其执行效率,更决定了这两者之间的绩效关系具有必然性。

二、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要点

1.有效确立目标

一般情况来说,非盈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的综合性审计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中包含了对财政资金的配置绩效审计和财政资金的耗用绩效审计。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资金绩效审计相当于财政资金的耗用绩效审计。利用对相关目标的确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收入支出平衡

收入支出平衡对于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质检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资本性的支出是以提高相应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行,并最终建设出专项的设施和相应的工程,实现了多个方面的资金支出。作为工作人员,需要对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平衡进行合理的审查和计量,并确保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

3.遵循相应原则

原则是所有的核心,所以对于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来说,也应该遵守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原则。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对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相互统一的原则。并在这个过程中,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全面的综合分析,进而实现对事业单位的多年度综合性分析,促进事业单位本身的稳定性。

4.兼顾质量与数量

在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的时候,不但要坚持质量的原则,还要兼顾数量原则。如果仅仅从数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根据相应的质量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以此实现对非盈利事业单位的综合性绩效考核和评价,并得出其真实的评价结果。只有兼顾质量和数量,才能确保非盈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符合国家的标准,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

三、结束语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传统的非盈利事业单位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快速的发展。人们逐渐对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进行了研究,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关注。作为国家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并据此对我国的非盈利事业单位进行多方面的经济管理和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卫文才.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健全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5(03)

[2]陈晓瑜.关于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税收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

[3]张争祥.对非营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2)

[4]白雨燕.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J].现代商业.2015(30)

[5]王娟.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6

关键词:财政税收;深化改革;思考

我国施行财政税收体制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上升。财政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其不但能够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良好的调配,也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收支平衡做出贡献。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整体实力的上升,但是在改革的同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要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现状存在的矛盾,制定良好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的财政部门良好的运作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提高我国财政部门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门的选购管理体制,我国不断制订和建立全新的政府财政收支政策和措施,在加强我国财政部门监管的前提下,对财政结构进行良好的变更,并根据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财政部门的管理,促使我国政府部门向服务型变革,提高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进步。我国对农业税收制度进行不断改革,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投资,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财政部门的预算体制的健全,提高了我国财政部门的监管质量,并使财政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有了大幅的增加,促进我国财政预算体系的良好发展。另外,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完成了我国增值税的改变,成为流转税的形式,并且建立的完善的分税体系,充分实现了我国各级的财政税收的良好分配,我国政府在提高财政税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宏观调控对社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进步。我国政府财政部门对税收制度的转变,促进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税收制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转变,确保了我国财政部门的收入不断升高[1]。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存在局限性。我国政府财政部门的税收制度不完善,在社会当中依然存在有些非税收入没有收到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管,税收种类不全面,财政税收之中并不存在调节税收的种类,这就彰显不出财政部门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我国财政部门对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设定不完善,对创新理念的运用产生阻碍作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人民的收支不均衡。在分税制当中,各级政府对收入的规划不合理,对我国生产要素的分配产生影响。

(二)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政府职能划分太过僵硬,难以适应变化的财政事务,所以,出现了财力与职能不匹配的现状。转移支付不合理,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色彩,没有做到纵向和横向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主观性大、效率低,无法体现横向公平。

(三)预算体制不完善。由于财政预算覆盖范围小,所以,挪用资金现象严重,不重视中长期的预算,不利于长期发展与国家规划的实施。预算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审核失去了本来的意义[2]。

三、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各级财政体系进行良好的分配,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对我国各级财政的收支进行良好的调控,在我国总体财政税收增加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出能力,对小地方的财政支出进行帮扶,减轻小地方的财政压力,稳定其财政税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深化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我国应将财政税收体制建立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之上,制定完善的财政计算制度,满足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能够长期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国策。制定全面的财政税收制度,并保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算具有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总体财政税收收入的增加。对财政预算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使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得到全面的、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三)财政体制应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我国人民的财政收入程度非常不均衡,并且存在极端的现象。我国设置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减缓我国人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增加我国财政收入。依照我国人民家庭组成成员的多少和实际收入设定资金的扣除体制,并在原先体制的基础上增加扣款项,并将扣款的税率进行设定标准,并建立健全的居民收入控制制度,有效的解决人民收入不均衡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保障资金来源的可靠稳定,促进税收返还制度的改革,以及增值税分享制度的改善。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付职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3]。

四、结语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有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其中,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前进,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对我国财政税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是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更加健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充实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东琪,赵全厚,王恩胡.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8).

[2]汤鹏主.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07).

上一篇:鲁迅故居下一篇: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