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内部

2024-09-10

大学内部(共11篇)

大学内部 篇1

资源是大学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 大学管理就是对进行资源配置, 大学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大学竞争是获取教育资源、争夺资源占有量并不断扩大影响的过程” [1] , 大学竞争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是获取资源能力、配置资源能力与转化资源能力[2] 。美国大学管理学家博德斯顿则把大学的基本资源约束作为认识和分析高校组织和管理行为的出发点, “和大学的期望和需求相比, 大学现有的资源总是不足。而且可以肯定地预测, 在20世纪90 年代及其以后, 资源短缺对决策将会起到支配性作用。任何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努力, 以及必不可少的保持得失平衡的本能都是重要的, 甚至可能左右学校的局面, 因此详尽资源分配的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3] 大学内部的资源配置具有激励作用, 它反映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任务结构, 对大学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管理方式和组织成员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 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和策略在现代大学管理中将是一个核心问题。

目前, 我国大学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途径获得了巨量的资源, 这些资源进入大学后如何配置和运用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大学组织的内在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配置机制。大学的管理者面临越来越多的内部压力, 尤其是资源分配方面的压力, “公立大学内部各院系和行政职能部门仍然感到资源缺乏, 并不断地向大学总部寻求资金支持……在大学掌握巨量资源的背景下, 建立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是提高我国公立大学内部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当务之急” (顾远飞等, 2007) 。在大学内部进行重点资源配置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组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普遍的资源配置策略,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一、内部重点建设:大学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策略

(一)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概念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的含义是, 大学组织在内部实行公共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对校内的某些领域实行优先或重点投入, 以达到大学特定的组织目标。在大学内部确立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 对战略重点增加资源配置, 是大学组织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则, 也是目前我国大学内部资源配置的主要策略。大学资源的内部非均衡配置或“资源约束而引起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改变, 正是我国大学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 它将改变我国大学原有的组织与管理方式。”[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大学内部资源, 主要是指大学的公共资源。我们在产权理论的意义上定义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大学内部资源, 依据资源的使用权将大学的可计量资源分为两部分[5] :一是大学总部可以使用的资源, 是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分配的公共资源, 包括财政教育经费的一部分, 学费的一部分, 新建基础设施, 院系收入中的提成, 财政经费中未指定专门用途的部分, 科研经费和合同的提成, 社会捐赠的一部分, 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等。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涉及到的资源是指大学学校层面可以支配的大学资源。二是由院系、个人等掌握和支配的资源, 具有私人资源的性质, 主要包括学校拨付的人员工资和津贴, 拨付的教育办学经费, 科研项目合同的资金, 社会服务收入等。需要注意的是, 在大学内部的资源中, 有些资源、经费被指定为专门用途, 如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等 (包括211工程建设经费、985工程建设经费等) , 其安排是大学根据政府高等教育政策, 由学校申报或投标, 经过论证和评估最终被政府批准而下达的, 这部分经费在使用时是专款专用而不能再分配, 但申请什么工程和项目是由学校来决定的, 因而学校对于这部分资金也有间接的分配权[5] 。因此, 我们把这些资源也同样作为本文所界定的内部重点建设中可支配的资源范围之内。

(二) 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基本内容

1.大学的公共建设。

大学的公共建设, 是大学利用学校的公共资源对大学的公共设施进行投入, 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一是校园基本建设。二是校园公共信息系统、图书文献及公共实验室建设。

2.大学学科建设。

由于大学组织以学科为基本组织单位, 从事知识的传承和生产, 学科发展水平提高就意味着大学整体能力的提高, 因此,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工作, 也是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最主要的内容, 大学公共资源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学科建设领域。

3.重点项目建设。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 重点项目建设最主要的内容就是“985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了获得“985工程”资格, 各个大学都会整合内部资源, 重点投入, 以期能在遴选中入围。进入“985工程”的大学, 选择哪些学科和项目作为“985工程”建设的项目就成为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大学内部, 能够成为“985工程”建设的项目同样意味着资源、权力、声誉、地位等一系列的利益。在“985工程”建设中, 最主要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 这也是研究型大学内部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学组织一般采取资源整合、重点配置的做法, 将“985工程”建设经费配置到少数优势学科、平台和基地以及学术团队。

另外大学的重点项目建设还包括学校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而对相关学科或者学术人员的前期重点投入和配套投入, 如863项目、973项目等。在“985工程”项目之外, 大学还对一些未能入选“985工程”建设平台和基地的一些学科和项目进行投入, 使这些学科和项目能够在今后的“985工程”项目申报中具备足够的实力。

二、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特点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一种大学组织的内部资源配置策略, 同时也是大学组织层面的组织行为, 可以从其行为本质、目标、价值取向和机制等方面认识其基本特点。

(一) 大学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学校组织层面运用行政手段将大学可以支配的资源在学校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是大学公共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不同工作领域之间的非均衡配置, 如在公共建设领域、学科建设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教学领域等领域之间的非均衡配置。二是在校内不同单位和不同组织成员之间的非均衡配置, 如资源倾向于重点配置到某些学院、学科、学术团队和个别教师等。大学学科的分化不仅体现在知识体系和组织结构方面, 也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学科的禀赋、发展水平不同,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倾向于将大学公共资源配置到那些能够为大学带来学术声誉的学科, 其结果是形成了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学科间的资源非均衡配置进一步加剧了学科之间的分化。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资源配置在个体之间的非均衡表现在那些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较多的教师得到较多的大学公共资源, 大学组织相信分配给他们较多的资源会产出更多的产品。三是配置主体权力的非均衡。这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权力主体是大学组织, 由行政权力主导, 虽然其决策过程中有学术人员的参与, 但最后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大学领导层那里。

(二) 实现大学组织特定目标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学校层面的组织行为, 是为了实现大学某一时期的特定目标。就大学公共建设来说, 大学在某一时期进行重点的投入, 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需要, 改善办学条件, 有的是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但是大部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条件。学科建设, 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来说, 又分为几个不同的行为目标:一种是追求卓越, 例如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内部重点建设是为了在学术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一种是为了提高学校水平和层次, 例如许多学校为了争取进入“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行列而对学科进行重点投入;有些学校为了争取博士点和硕士点而进行重点投入;还有一种是从学校人才培养和为了学校自身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出发而进行的, 例如有些单科性的理工科高校在一段时期内重点建设一些人文社科类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科结构的平衡, 克服由学科结构单一而带来的人才培养、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弊端,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组织文化。

(三) 绩效优先的价值取向

一种组织的行为总是蕴含着一定的组织价值观。目前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一个较为通行的原则是“扶强不扶弱”。就是说, 大学组织在分配资源时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把资源投入到学校的强势学科, 而不会对弱势学科进行扶持, 除非大学组织要组建一个新的学科, 而这个学科可以带来学术声誉和资源。大多数大学校长的战略思路和学科建设的理念, 就是在资源的分配上一定是有重点的, 实行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重点建设那些优势领域或者学科。以此为指导思想的大学内部的重点建设在价值取向上是强调绩效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效率方面,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是以效率衡量的, 也就是说, 大学实行内部重点建设是希望一定的投入能够获得更多的产出, 其中主要以可以量化的学术指标为依据;二是绩效方面, 建设重点的选择是以绩效为标准的, 那些在绩效方面高的学科、单位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源。

(四) 行政权力主导的行政机制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涉及到大学内部公共资源的分配, 而公共资源的分配则是需要学校层面在整体上进行协调, 因此要通过大学组织科层系统的行政机制进行分配, 因为只有大学组织才有正式的职权分配公共资源。从产权的角度来讲, 大学公共资源属于大学组织, 而不属于大学组织中的子单位或者个人。大学公共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大学组织与其他子单位和个体之间的行为关系, 包括在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方面的关系, 只有大学组织才有权力在这四个方面对大学公共资源进行分配, 以此来约束和激励功能。因此, 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在分配公共资源时, 一般采取行政的机制, 通过行政力量推进。

行政机制的另一个表现是顶层设计, 即大学组织层面对重点建设的领域、基本原则和管理机制进行总体的设计, 它反映了大学组织对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性和对大学组织自身使命的认识。大学中的子单位和个体存在和大学组织目标不一致的情况, 他们有可能因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忽视大学组织的目标, 因此大学在确定建设重点时需要一种顶层设计以确保大学的组织目标的实现, 并通过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组织中的子单位和成员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例如大学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或者学术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都有关于大学发展重点的表述, 它们基本上是由大学管理层从学校整体目标出发制定的。虽然顶层设计有利于确立大学目标的共同愿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但是由于大学本质上的松散联合性以及底部沉重的组织特点,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有可能产生官僚主义、判断失误、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等现象, 遭到来自学术组织的反对和抵制。

三、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的主要类型

大学内部的资源配置反映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任务结构。按照大学组织的价值取向, 我们将大学内部重点建设这种内部资源配置策略分为三种类型。

(一) 以大学组织目标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这种类型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是以实现大学组织的目标为组织行为的基本逻辑前提, 围绕大学组织目标的需要, 以顶层设计为行为机制, 以决策者为中心, 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这是一种功利的学术思想, 根据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来重点配置资源, 实现大学组织目标, 重点支持和学校办学目标一致的领域, 其行为指向是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或者工具性目的。例如大学在一段时期内的公共建设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 以适应日益扩大的规模, 其中新校区建设的投资占到了很大部分。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 大学对某些领域的重点建设, 为了获得较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好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优势, 以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例如为了获得国家的重点学科 (实验室) 、重点项目, 或者为了进入重点建设序列 (如985工程、211工程建设) , 或者为了学校某一时期的目标, 大学在其内部通过资源配置将资源集中于决策者认为重要的领域或者通过行政手段组建学术团队, 去争取政府资源。一些“985工程”建设大学在申报985建设项目时, 整合多个学科的力量组成学科群或者实验室, 为此在有限的几个学科投入了巨额的资源。

在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受到这种功利性的学术思想而进行资源重点配置所占的比例最大。这种内部重点建设隐含的逻辑是, 大学的组织目标优先于学术组织的目标。大学组织的功利性目标以追求结果和绩效为目的, 体现在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的表现就是工程性思维:行政性的资源配置机制,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协调, 学科目标和个体目标服从学校整体目标, 强调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计划特点等等。

(二) 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围绕知识创新进行资源配置, 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其评价标准不是大学的组织目标, 而是知识与学术的标准。它是面向未来的, 寻求新的知识增长点, () () 而不是根据原有的知识存量来配置资源。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观点, 不存在绝对权威的科学知识, “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来源, 却无一具有权威性”, “科学只能始于问题, 科学知识的增长总是始于问题和终结于问题”, 他提出任何知识都是有待于被“证伪”的[7] 。沃勒斯坦针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困境, 提出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科学确定性终结”的论点[8] 。知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知识创新具有一定风险, 并不是任何知识的创新探究都能够产出预期的成果, 因此, 知识的创新需要自由的、宽容失败的环境。在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大学根据知识逻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根据社会经济对于知识的需求, 同时根据大学内部知识发展的状况, 发现知识的创新点, 并对其进行重点的资源配置, 以期产出创新性成果。基于知识创新的内部重点建设倾向于将资源重点配置到创新项目、创新团队或者某一个研究方向上, 往往是项目资助的形式 (program) 。

(三) 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基于学科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内部重点建设, 把提升学术组织的学术水平和制度建设作为主要的目的, 以学科组织为基本单位, 资源配置面向整个学科组织, 包括学科的各种要素, 如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大学中枢管理层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的现实状况进行资源配置, 标准是学科实力, 例如各种学术指标——发表、成果、项目以及经费, 实力强的分配到较多的资源, 这基本上是一种基于绩效的资源配置策略, 是根据学科以往的绩效进行重点配置资源的“后资助”的模式。在我国大学内部重点建设中, 这种基于学科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比较常见。

参考文献

[1]曲绍卫.大学竞争力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90.

[2]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9:94.

[3][4][美]弗雷德里克.E.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M].王春春, 赵炬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4.

[5][6]王善迈.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在学校内部的分配[J].教育与经济, 2005, (5) :1-3.

[7][英]戴维.米勒.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M].张之沧,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2.185.

[8][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林聚任, 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20.

大学内部 篇2

审计〔2005〕3号2005年10月18日

(2005年10月18日校务会研究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学校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独立监督和评价学校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第三条 内部审计坚持 “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工作原则,通过审计监督达到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目的。

第二章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四条 学校设立审计处,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校长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

第五条 学校根据现有规模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审计处配备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年龄结构与内审工作相适应的审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审计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特约审计人员和兼职审计人员,临时抽调校内有关部门人员协助工作。

第六条 学校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审计工作,听取审计处的工作汇报,及时审批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督促检查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执行。

第七条 审计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学校财务预算并予以保证。

第八条 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责,坚持原则,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第九条 审计人员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与其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条 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

第三章 审计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 审计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二)财务计划或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四)专项教育资金的筹措、拨付、管理和使用;

(五)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六)建设、修缮工程项目;

(七)对外投资项目;

(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

(九)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十)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

(十一)国家财经法规、上级部门和学校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十二)重要经济合同、内部承包及收益分配办法的合规性、合法性;

(十三)校长和上级审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二条 审计处对下列事项进行审签:

(一)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决算报告;

(二)各种专项经费结算和决算的上报;

(三)校办产业、后勤实体资产、负债、损益报表、纳税申报表及减免税申请报告;

(四)校长决定需要审签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审计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组织或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十四条 审计处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审机构对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第十五条 审计处根据工作需要,或在难以保证独立性情况下,经校长批准,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有关事项进行审计。

第十六条 审计处的主要权限:

(一)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三)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算和决算等,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查财务软件及有关电子数据和资料,勘察现场实物;

(四)参与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起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五)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做出临时的制止决定;

(七)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校长批准,有权采取暂时封存的措施;

(八)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向学校领导和上级审计主管部门反映;

(九)监督检查经校长批准的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向审计处反馈执行结果;

(十)提出改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模范遵守和维护财经法纪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人员提出给予表彰的建议;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对严重违法违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的建议。

第十七条 学校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国家审计机关、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经校长批准同意后,可提供给有关部门。

第四章 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八条 审计处根据学校的中心任务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部署,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报经校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确定审计事项后,审计处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第二十条 被审计单位接到通知后,应按要求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审计处工作,提供全部有关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二十一条 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可选择送达审计、就地审计和委托审计等方式实施审计,取得有关证明材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即视为无异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研究,如有必要应当修改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审计处长对审计报告审核后,报校长审批。

第二十四条 审计处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及时向校长汇报。

第二十五条 审计处在审计事项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处根据情节轻重,提出警告、通报批评、经济处理或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等建议,报校长予以处理: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

(三)转移、隐匿违法所得财产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六)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七)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或检举人员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人员,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秘密的。

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审计处负责解释。

大学内部 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30-02

利益相關者理论最早源自于西方,其界定是:企业内总是存在一些对企业产生影响力的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企业无法立足。其核心内容是:对公司的利益产生影响力不仅仅是投资人,而是对于公司来说与其利益相关的所有人。根据这个定义以及我国大学的特点,本文将大学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大学组织目标长久稳固发展的群体和个人。

一、影响大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最早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内并将大学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进行研究的人是美国的亨利·罗索夫斯基。他将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按照与大学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属于第一个层次,是权威利益相关者。而学生属于核心中的核心,是所有群体存在的灵魂,决定着其他群体存在的意义。罗索夫斯基在著作中也曾提及“大学是学校,如果没有学生,学术成就终归会枯萎”[1]。他们应该是,而且事实上就是学校最重要的不能被忽视的利益相关者。

二、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依据

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角度分析,学生是高等教育消费的生产者又是共同生产者。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顾客,高等教育市场化运行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顾客既投入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是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经济学依据:学生的评价间接影响政府对高校的拨款。现我国公立高校主要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所以高校间为获取政府的经费而激烈竞争,其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办学经费。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学生的评价和成果。支付经费的手段对高等院校及其内部行为者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2]。具体表现在政府拨款主要依据大学的绩效,政府尤其关注大学经费的使用效率及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学生间接的影响政府拨款的分配权,高校的经费获取也间接依赖学生学习成果。

管理学依据: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普朗克特和傅立叶认为,在我们看来,参与管理是一种哲学。它要求把组织决策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参与和责任延伸到最低层次上去[3]。因此,在大学管理中,应该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群体决策中,在学校和个人的利益诉求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才智使大学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是一种真正有效率的管理方法,可以让学生个体的利益和大学整体发展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现状及困境

(一)学生参与权力意识不强、参与秩序混乱

有大量的实证调查可以支持这一结果,如来自辽宁某地(2013年)的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三所大学,采用网络和实地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对三所大学的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68.3%的人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相关权利不了解,22%的人了解一点,另有9.7%的学生认为没有这方面的权利。此结论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参与大学治理的认识相对模糊。造成学生从众心理特征较为突出。对学校内部治理的意见看法不一、缺乏组织领导,造成无序的低质量的学生参与。

(二)学生参与深度不足,学校缺少制度保障措施

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行为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具体内容、参与途径和参与形式等。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参与的内容上,多数是学生课程教学方面,很少涉及其他的学校管理事务,参与的内容有限;在参与的途径上,主要是通过学生会、校园网。这表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途径单一。参与形式上,多数参与只是了解学校工作信息,与决策相关的事务涉及很少。这表明学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层次很浅。如2010年吉林大学颁布的《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实施办法》中关于学生参与范围的规定仍仅停留在“衣食住行”方面,对涉及学生核心利益的教学工作仅规定学生有事后监督权、“事前”接受意见征询权,尚无教学管理实务的“事中”决策参与[4]。

在华东师大举办“师生共进午餐”活动,促进双向沟通的案例中,学校建立起了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学校的认同感[5]。但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该制度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在实践中,学生参事不能发挥合理预期的效能,61.1%的接受问卷调查学生表示“从未(有参事或其他学生向其)收集过”意见和建议。36.4%的参事选择“通过同学主动反映”来完成意见和建议的征集工作[6]。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机会较少,参与机制存在漏洞。

(三)学生参与效度不足,走形式成分较多

从高校的学生参与内部治理的现状不难看出:高校对学生参与管理的反馈匮乏,多半学生认为他们的建议很少被高校管理者采纳,并未给予解释说明。如上述提到的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师生共进午餐”活动中的实践调查结果显示:45.8%的同学表示“对反馈结果与问题解决的情况不了解”,26.9%“收到校方的答复,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从而可以看出高校对学生参与的意见不予反馈也不予解释的态度,导致学生对参与管理的效果不满意,挫伤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参与管理的效度。

四、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应然状态的必要性及其价值

(一)学生参与作为一种权利分享,是高校决策和民主管理的重要步骤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制定决策时要注重广纳众言,应以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来保障决策的公正性。这是制定决策关键环节。这样在实行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争执及分歧。就像布鲁贝克所说,“如果不征求学生意见,如果根本没有责任制,如果听取了学生意见然而并没有照搬,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理性的过程受到挫折时,就有非理性的过程取而代之的危险。学生的不满就会变成破坏,而破坏又会变成暴乱”[7]。

(二)推进学生决策参与是高校履行核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现阶段,我国高校需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的使命。但是,四大使命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最终导向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都要承担起育人的使命。换言之,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才培养,高校一切工作都应该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服务。

(三)维护学生参与权是保障高校内部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高校内部公平正义”,就是高校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和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和协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及社会个人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不同利益导向的个体和群体逐步形成,这就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在这一背景下,给学生开设公正合法的参与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利益诉求及保障学生参与权,既有利于維护学生合法权益、满足学生意愿,也是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渠道[8]。

五、学生参与高校内部管理的路径保障因素

(一)增强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知能因素[9]

知能因素是指学生参与大学管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知识的深浅及参与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参与管理的效果。学生想要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并得到重视就必须具备相关的能力。为此,大学应当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参与管理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得到具体有力的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管理能力。

(二)建设完善的校园管理信息公开平台

学生参与大学管理过程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就是有效信息的获取。所以大学应该做到管理信息的开放化。这是学生参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大学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构建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使学生能及时地获取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如采取校务公开的制度管理模式和校园信息网络来传递学生和校务信息的传递。使学生的知情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0]。

(三)建立学生参与治理的机制

大学要确保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学生参与治理,就必须要建立起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首先,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有助于给学生参与管理提供动力。激励不仅包括物质激励更包括精神激励即满足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使其体验到参与管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次,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设置独立的民主监督机构,如教育管理委员会。再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构建畅通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表达机制、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11]。

(四)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主体意识及参与

意识[12]

参与意识是参与管理的第一要义,意识越强烈,参与行动就越主动。当前大学生存在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对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意识不强。因此,改变大学生的消极观念对于激发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作为学校高层管理者也应该从观念意识上重视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教育,为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提供保障措施,让大学生真正接受并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76.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9.

[3]苏博.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财经大学,2013.

[4]中南大学全力推进人事管理改革创新[N].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2-11-21.

[5]江泓,刘陈鑫.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参议会”制度的调查研究[J].知识经济,2009(10).

[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3.

[7]林炊利.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办高校内部决策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8]尹晓敏.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9.

[9]郭军洋,花亚纯,孙健.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12(3).

[10]尹晓敏.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60.

[11]段爱敏.权力视角下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大学内部 篇4

一、变量设置

随着大学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审计质量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 然而对于其本质、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却不够深入。从大学内部审计实践看,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好坏, 通常以审计项目的多少、审计资金额的大小以及查出违纪金额的大小作为标准, 而不同于国家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好坏、审计风险控制满意度作为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

由于阅读者及报告使用用途不同, 审计质量难以准确衡量。作为理论研究, 审计质量替代变量较多的是审计成果类 (如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审计人员类 (如审计人员职业水平) 、审计成本类 (如审计花费的时间) 、审计环境类 (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以大学内部审计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9个因子作为初始变量 (变量同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内部审计效益、审计监督力度相关) 进行统计分析, 刻画出各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建立起相关数学模型, 并据此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排序, 建立起一套评估大学内部审计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二、实证研究

在统计研究中, 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要从多方面去考虑所研究的对象, 收集多个观察指标数据。如果逐个分析这些变量, 无疑会造成对研究对象的片面认识, 也不容易得出综合的、一致性很好的结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影响大学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综合考虑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降维的分析方法把众多指标降为较少的主成分综合指标, 从而显现出变量类别的清晰脉络。

1. 相关矩阵。

表2为初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2中的年龄与会计类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0.764) 、审计资金总额与审计项目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0.663) 较大, 且其对应的Sig值较小 (都为0.000) , 这说明这两对变量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2. KMO和Bartlett检验。

表3列示了KMO和Bartlett检验的结果, 其中KMO检验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 计算偏相关时由于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以比简单相关系数小。

一般KMO统计量大于0.9时效果最佳, 在0.7以上可以接受, 在0.5以下不宜做因子分析。本次分析中KMO取值为0.747, 因此进行主成分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3. 解释的总方差。

具体结果见表4:

表4中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 以及所解释方差的累计总和。从初始分析的统计量可以看出, 按照系统默认值, 提取原则是特征值大于1, 那么可取前三个因子为主成分, 且前三个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0%, 即70%的信息可以由这三个成分来解释。

4. 旋转后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表5为旋转后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前的年龄 (30~50岁年龄人数) 变量在成分1中的得分系数是0.235, 在成分2中的得分系数是0.203, 这与年龄变量应是构成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重要因素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年龄变量应该在第2成分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因此我们进行了旋转分析。可以看出, 旋转后的年龄变量在成分1中的得分系数明显下降为0.060, 在成分2中的得分系数增高为0.305, 每个因子的载荷分配更清晰, 更能反映出问题的实质特征。

三个主成分的表达公式为:

由表5可知, 促进增收节支在成分1中的得分系数为0.140, 在成分3中的得分系数为0.401, 似乎应该划为第3成分, 然而在成分3中违纪违规资金总额的得分系数为0.831, 占有绝对优势。

表2中促进增收节支与审计资金总额、提出审计建议总数、审计项目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0.412、0.405, 而与违纪违规资金总额的相关系数仅为0.329, 因此我们将促进增收节支归为第一主成分。

5. 方差贡献碎石图。

由上图可知, 选取前三个成分作为主成分是恰当的。

6. 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

图2中的三个成分集更集中了, 也更加直观了, 这与碎石图的结论相一致。其中, 以样本距离为判断标准可知三个主成分分别是: (1) 审计项目总数、审计资金总额、促进增收节支总额、提出审计建议总数; (2) 硕士人数、会计类人数、培训人员合计、年龄; (3)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 影响大学内部审计质量的第一主成分包括审计资金总额、审计项目总数、提出审计建议总数、促进增收节支四个初始变量, 我们将其归为内部审计效益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项目总数、审计资金总额一般同提出审计建议总数正相关, 同促进增收节支也成正相关关系 (尤其是工程审减金额, 同工程审计总额高度正相关) 。同时, 在分析中我们也注意到增收节支项目中的已纠正违纪金额、挽回损失金额同下述第三类违纪违规金额也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但是由于增收节支中的工程审计额项目占促进增收节支的93.92%, 而工程审计同违纪违规没有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仍将其归为第一类。

第二主成分包括硕士人数、培训人员合计、会计类人数、年龄 (包括30~50岁年龄人数) 。从大学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看, 人员培训是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加强“人、法、技”假设的保障, 是全面提高素质审计、及时更新审计理论和专业知识、开阔专业视野、提高审计技能的基本途径;年龄在30~50岁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较强,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内部审计中难度较大及重点项目一般都委派这些人来完成。大学内部审计主要以财务等综合审计为主, 工程审计一般以外包形式进行, 从历史的角度看, 最初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一般为会计人员, 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变化和调整, 会计类专业审计人员仍然是内部审计的主力军。近年来,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得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大学内部教职工在提高学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因而通过进修方式提高学历的内部审计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该部分人员的年龄一般为30~50岁, 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又有知识更新的过程, 因此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据统计, 硕士人数占总人数的23%。第二类指标归为审计人员职业能力。

第三主成分是违纪违规资金总额。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财务处理不当。一般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专业水平等原因, 违反国家或学校相关法规法律制度而造成的, 如会计科目处理错误等。财务处理不当仅涉及账务调整。 (2) 损失浪费金额。一般是指审计相关人员有意或无意给国家或学校造成损失的行为, 如违反相关规定、以学校的国有资产作为抵押或担保等出现的经济纠纷而造成的损失金额。 (3) 违纪违规金额。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其中, 一般情况下, 损失浪费金额、违纪违规金额要求纪委监察部门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而财务处理不当, 仅需要调整相关账务即可。这一主成分可以作为大学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力度指标。

三个指标具体内容见表6:

根据上述三个质量指标分别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进行排名。对72所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名, 其权数就取其方差贡献率, 可得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经检验, 上述指标排名均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

摘要:本文通过整理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内部审计相关统计资料, 运用SPSS软件构建了影响大学内部审计质量的三个主要成分, 得出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对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内部审计,审计质量,主成分分析,审计资金总额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贾丽艳, 杜强.SPSS统计分析标准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孙永军, 丁莉娜.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100强事务所的数据分析.审计研究, 2009;6

大学学生会内部联谊主持词 篇5

解:在这灯花与微笑构成的舞台,在这温馨与永恒铸成的圣地。付:我们欢聚在一堂,共同度过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夜晚。合:让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共同谱写最动听的青春乐章!解:尊敬的院领导 付: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合:大家晚上好!

解: 软件园校区社团联合会内部联谊晚会 合:正式开始!

解:下面请允许我们向大家介绍今晚到场的来宾,他们是 付:

解:社团联合会各部长们

合:感谢主席及各位部长的社团联合会软件园校区主席到来 付:同时参加这次内部联谊的还有来自5个部的干事们 合: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

解:首先有请 主席为联谊晚会致辞

付:感谢 学长的精彩发言,哎,啊,说了这么多,大家还不认识咱俩呢!

解:嗯下面就让我俩自我介绍下吧,大家好,我是来自策划部的解鲁柏辰 这位是我的搭档

付:大家好 我是宋云鹏 来自 希望我们今天能为大家串联出一台精彩连连的晚会 解:很开心我们能在这个美丽的夜晚 欢聚一堂 由于平时繁忙的学习工作,我们社联这个大家庭很少有机会能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 因此今晚的联谊活动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相互熟悉的机会 大家可要好好地展示自己呦!付:是啊 希望大家今晚都能玩得尽兴,闲话少说 下面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今晚活动的流程。先以部为单位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当然 也会有许多有趣的小游戏在等着大家 大家可都要踊跃参与 有奖品的哦。付:说到表演节目,听说这回你们策划部的节目相当给力哦~~~ 我可是期待已久了啊。

解:那必须的啊,接下来就让你们看看吧,那我先去准备一下。付:哟嗬 还迫不及待了 说实话我还真想看看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想看吗?好的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有策划部带来的节目

解:其实社团联合会可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很多同学可是身怀绝技。大家想不想看看我们2013级干事们的才艺展示。

付:那还等什么,下面有请 部的 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付:其实让大家互相了解还有一个好方法。解:说来听听 付:那就是玩一场好玩的大型游戏 谁是卧底

解:今晚我们看到了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付:明天我们共同拥有共建共赢的信心 解:愿时光的脚步停留在今天,付: 愿温暖的情谊陪伴我们走向明天。

解: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我们将会追求创造 探索实践 付: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努力奋斗 勇往直前

解:让我们在社团联合会这个大家庭里共同成长 付:迎接充满希望的学生会生涯。解: 岁月易老 付: 情谊永存

解:今天的相聚是为了让我们珍视过去,拥有未来 付:让我们为拥有一个共同的经历而刻骨铭心,解:愿这短暂的瞬间弥留在你我的心里

付:愿所有的同学们在一年后 收获累累的果实

解:愿我们的社团联合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 付:感谢各位部长的出席

解:各位同学们今晚的倾情演出

解:2013年社团联合会内部联谊晚会 合:到此结束

赵(缓步走出):没有松风的秋,雁去长空;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

朱(缓步走出):一夜高风凋碧树,凋不了青春不灭的火焰;满地余寒露凝香,凝不住你绝美的年华

张(缓步走出):在这灯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在这笑声与歌声汇成的海洋,在这永恒与温馨筑就的圣地,我们欢聚在一起。

朱: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向冬天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赵:激扬着青春的风采,我们向冬天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翘首期盼中安然舒怀。

张:今天,让我们唱起美妙的歌曲,跳着欢快的舞蹈,赏析精彩的剧目,一起融合进这欢乐的海洋中

朱:亲爱的同学们,这里是河北青干院“冬日旋律”社团联谊晚会现常大家 合:晚上好

赵:这一刻,我们用生动的剧目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自信

朱:这一刻,我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现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思考

张:这一刻是美好的,是温馨的,是充满激-情的。

赵:1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晚会的第一首歌曲,由吕家乐带来的《痛快》。

朱:2自开学以来,我院的社团注入了一批新的血液,今天也算是把成果报告给大家了,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冬日讲述属于我们的《love story》

张:3接下来请欣赏赵丹丹带来的套马杆

朱:4如果看到冬天让你想一个词你会说是什么

赵:当然是雪了,尽管今年还没有下雪,我的名字就有个雪字,可见从小就跟雪结下不解之缘呐

朱:一片白雪,让我浮想联翩啊,我会想到我的白雪公主

赵:我的白马王子(鄙视眼神)

朱:骑白马的可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会是唐僧

赵:你怎么能打断我美梦呢!我虽然不能给你带来一个白雪公主,但是我可能找到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看,她来了。

张:5接下来请欣赏焦希瑶带来的《女兵电话》

赵:6(话剧)在你的一生中,有一种最爱人叫亲人,张:有一种最真挚的情,叫亲情,有一种如叶片般脉络断尽却又继续延伸的故事,那是爱的故事,赵:7下面请欣赏我院天蓝话剧社为大家带来的话剧表演《大学女生宿舍里的钟点工》表演者:

大学内部 篇6

关键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对策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确保大学不偏离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大学治理结构一般分为内外两层结构:外部治理结构是指大学与政府及市场的治理关系,内部治理结构解决的是内部权力的分配和行使问题。本文仅就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作简要探讨。

一、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因此,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法律框架下的自主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贯彻的国家教育方针,以及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任务、自主办学条款等。大学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框架下自主办学。大学章程是设立现代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办学特色的大学章程,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由国家制度和我国的政体决定的。作为上层建筑和文化阵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党的领导,而校长作为法人代表在党委的领导下行使学校发展建设的行政权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大学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特征的规定性内容。

3.自由学术下的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是大学文化的根基,是大学教育创造新思想、新文化的先决条件。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思想的开放和新知识、新文化的萌发和形成,就没有学术和科技的创新。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必须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

4.民主程序下的科学管理。民主程序,即规范的、实质性的民主权力实施的过程。科学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结构(包括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学科调整、院系设置、人事协调等方面)分工明确,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运用适度,组织机制、工作机制完善;内部自治系统运转灵活、高效、协调、优化。实现了科学管理,大学可以正常、有序、科学、高效运转,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的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大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大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治理结构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相关联,我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下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模式有其存在的逻辑合理性,但是,逻辑合理的并不意味着内容正确,这种治理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從外部环境看,由于公立大学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大学获取资源渠道的单一,特别是在关键性的财政和资产方面的最终决策权仍然属于政府,使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凸显出行政本位的现象;从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看,纵向层次上权力过于集中于学校层面,横向主体间权力过于集中于行政系统,学校和院系级的行政领导对于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都拥有控制权。

1.行政权力泛化。我国公立大学的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主导模式。首先,高校行政组织作为政府在高校的准代理,行政权力因政府权力的支持得以强化,并有集权的、组织庞大的行政组织为支撑;其次,根据《高等教育法》,学术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被定位为咨询机构,不具备决策权,因此,学术权力因对资源的依赖而屈服于行政权力,致使高校自身管理亦日趋于行政化、官僚化,行政权力得以控制学术发展,而学术权力却被挤压、弱化。正是这种弱化使得学术对教学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下降,导致教学科研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经营“权术”,也引发了一部分人追求行政权力的欲望,随着教学科研人员从专业角度对学术事务关注度的下降,学术权力也就自动弱化了。为了弥补这部分的缺失,提高学校运行效率,行政权力又不得不在学术事务上进一步渗透,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行政权力泛化的结果是官本位意识进一步强化,使不少人关心权术而不关心学术,关心“位子”而不关心“事业”。

2.学术权力弱化。大学学术权力的弱化是行政权力泛化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权力薄弱。当前教师代表参与大学管理的组织体制尚不健全,只是在某些咨询性委员会如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各种各样的座谈会上,才能听到教师的声音。即使在学位评定、职称评审等学术事务委员会中,教师代表也只是在行政部门制定的原则下发挥有限的作用。在大学管理中,教师权力的影响力与完备的庞大的党政体制相比,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教师对大学的大部分学术事务以及大量的非学术事务少有发言权。其二,权力中心向上偏移。我国大学的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大学内部实行科层式管理方式,在校、院、系三者之间形成了严格的等级且权力主要集中于学校层面。这种模式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多干预背离了大学学术导向的根本原则,使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因而抑制了大部分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由上可见,大学学术权力的生存空间被行政权力所侵犯,行政权力泛化的直接后果,一是主体本末倒置,行政人员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难以实行大学科学民主管理;二是价值系统倒错,大学内的各种行为价值不是取决于学术价值,而是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顺应程度;三是学术人员地位不高,治学治校的智慧和积极性无法调动;四是教育资源浪费,大量资源消耗于非“生产性”(教学科研)的行政和唯行政行为。

三、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重构与优化的有关建议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核心问题是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但由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参与,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确保大学履行使命、健康发展。

1.落实办学自主权力,构建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关系。英国学者埃里克·阿什比(EricAshby)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要改革大学治理结构,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的整个制度体系。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在完善高校治理结构中的责任与使命,因为政府是公立大学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掌控着基本的办学经费与办学资源,政府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体制与管理。要实现高校系统的价值,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前提是完善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这是高校独立性与对政府依附性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是价值性与功利性之间的冲突选择关系,涉及到高校的本质属性、功能、方向及其运作等问题,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政府控制、管理的平衡,它由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和宗旨所决定,是高校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长远利益的需要。当然这种“完善”并不是简单的放权,而是形成高校与政府之间新的契约型关系,其次才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如果前者无法实现,那么后者就难以推进。

2.重视学术力量回归,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大学发展不可获取的两种权力,它们的整合与配置问题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耦合的三种模式:二元权力分离,适度渗透模式;二元权力渗透,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二元權力渗透,行政权力主导模式。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区分不同学校类型、考虑不同学校的现状或起点,选择适合各自管理特点的二元权力耦合模式,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有机结合。目前先以加强学术权力为基础,从二元权力渗透、行政权力主导向学术权力主导转变;而后,从二元权力渗透向二元权力分离过渡;最终实现二元权力分离、学术权力主导的权力格局。要实现上述转变,就要充分保证大学的学术价值追求,克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和大学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倾向;要保障学术自由,强调管理的学术导向,根据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充分认识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制度对加强学术权力的重要作用,切实重视起建立、健全及实行其职能,以确保学术权力的发挥和学术权力的提高。

3.重视高校内部管理,形成和谐的组织运行体制与机制。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适当分离,将形成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使高校行政管理以及学术管理的组织结构处于动态平衡中。而内部系统应该主动适应学术组织变迁的形势,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要求,进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从而拥有服务于学术研究的灵活柔化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具备发挥独立性作用、切实提高高校水平和地位的学术评价体系。

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领导机制,即决策机制;二是管理权限,即管理幅度。实现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取决于各级管理层的和谐共处、协同作战。一方面是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一方面要抓好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界定行政管理权力范围,给学术权力以空间,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校行政系统适当分权的基础上,给予横向职能部门和纵向二级单位充分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实现组织运行的畅通、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形成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向东,陈英霞.大学治理结构剖析[J].中国软科学,2007,(7):103-104.

[2]方耀楣,张瑞平.去行政化:重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EB/OL].中国社会科学报(网络版)http://sspress.cass.cn/news/12567.htm,2010-8-17.

[3]肖应红.关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重建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1.

[4]王长喜,肖静.论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自治、控制与制衡[J].2008,(6):41.

作者简介:于毓蓝(1973-),女,苏州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吴鹏(1982-),男,苏州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论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基础 篇7

大学作为教育体系的顶层机构, 不同知识技能的传授需要在系统的管理和制度体系下形成互补, 大学内部治理和外部权力的制衡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了“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要求。大学内部的治理理论能够系统地揭示大学内部结构运行的本质, 是协调平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提纲挈领, 一定的理论指导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功能和原理的依据和铺垫, 没有这种体系化的理论基础加以限制和制约, 大学内部治理会沦为领导者主观臆断的工具。

学界对于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普遍不足, 而在构建大学治理结构这一问题的研究中, 学者意见的碰撞较多, 部分学者以西方一流大学的治理模式来给我国的大学治理以借鉴和效仿,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对大学治理的具体形式、大学章程、校长负责制等内容做了深入的剖析。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对完善大学内部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把大学的内部治理与公司或公共事业部门的治理放在一起比较, 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能够嫁接移植到大学内部管理中的已成型的理论。结合大学内外部环境的相似性,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目标的一致性是可以做深入讨论的。此外, 洪堡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等大学治理理论基础也是广受学者追捧的研究对象。

2. 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

公司治理与大学治理有诸多相似之处, 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生存在同一组织内部、庞杂的组织机构需要科学章程加以规范、不同权力在组织内部相互制衡等共同点都可以看出, 把公司治理理论中的观点加以适当的变通应用到大学治理工作中, 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最早在弗里曼于1984年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被提出。他指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把大学治理比做企业公司治理是因为大学和公司都是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群体, 相关者有共同的实现目标, 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利益相关者的牵制和影响。

大学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出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授课教师、学生等。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科研院所、校友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校企合作单位、科研基金提供部门等;“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1]群体。

政府的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对大学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在财政拨款和政策引导上, 而地方政府考虑更多的是高校的运转能否给经济文化带来发展。政府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出资人, 高校终归要适应当地的大环境来构建学科布局和完善人事管理。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管理可以相对地完善政府领导下党委“一股独大”的治理模式。校内学术权力和校外人员的参与可以避免校内行政化的倾向愈演愈烈;校内管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便于舆论对校内治理的监督;校内科研、教学等主体的加入可以充分表达这部分人群的利益诉求, 充分实现民主与权利的良性运转。目前, 我国高校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中还处于初级阶段, 高校中普遍使用的治理结构是科层制, 这种等级分明的模式并不能有效调动各阶层和主体的活动积极性, 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等组织可通过扩大权力执行主体来有节制地替代科层管理机制。通过对学部学院权力的下放, 在保持学院原有独立性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资源和人才的流通, 利益主体能够很好地分配在不同研究机构当中。

所以说,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大学内部治理的应用是有很充分的发挥空间的, 这种理论的实施可以说是大学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共同治理意识的提高, 同完善外部运行环境和理论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2 社会系统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将由智利生物学家Maturana和Valera在一般系统理论中开启的“自我制造”的新范式 (Paradigm) 移植到社会学当中, 构建了独特的社会系统理论。其在《社会的社会》中有充分的论述, “卢曼的理论是当代社会高度分化又高度自律的理论概括, 它以理论的形态为我们展现了当代社会的‘极端复杂性’和‘过度复杂性’的真实现状”。[2]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赋予大学以社会的特性, 社会的复杂性和分化性在大学的治理结构和机构设置上有详尽的体现, 卢曼的这种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理论对大学内部治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2.1 概念相似性

在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中, 复杂性、自我制造和沟通是三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卢曼认为社会系统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 它既具有 (操作上的) 封闭性的特点, 又具有 (对于环境的) 开放性的特点”。[3]从这个社会系统的描述来看, 大学同社会系统是有着相同本质的, 大学的治理也是在一种相对封闭循环的环境下进行的, 大学有独立的发展空间、资金支援和人才培养系统, 在不断地与外界 (即社会) 沟通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发展内涵和理念。在内部管理上, 大学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性, 可以排除一定的外界干扰展开自我制造, 这是与社会系统的封闭性特点不谋而合的;同时, 操作上的封闭性伴随着信息的对接和畅通, 社会对大学的期望与大学对社会的回馈是相辅相成的。

2.2.2 治理结构分化

复杂性和社会分化构成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领域。社会系统自我制造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的衍化升级和复杂性加深, 这种环境转换出现的内在危机和不平衡迫使社会系统完成复杂化以解决危机, 从而达到自身系统的完善和进化。这种结构的分化和系统的衍化是可以应用到大学治理中的。当结构分化导致内部危机和冲突时, 迫使大学吸收更大容量的系统以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大学组织的权力冲突、组织结构冲突、人员配备冲突都是大学内部结构分化中的内在危机。大学内部治理的领导者在平衡各种冲突以达到自身向高层次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学与行政的博弈有利于领导者认清大学治理的本质是什么, 以追求高深知识为己任的学术精神, 对学术的忠诚和追求成为大学最本质的价值观, 更是大学组织合法性存在的内在逻辑。

2.2.3 组织整合机制

运用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中的沟通的概念, 将各种异质性部分整合到一起, 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和谐, 沟通系统本身通过其自我制造过程决定沟通的到来是否会导致沟通系统中的变革, 因而, 沟通也是系统整合的途径。在普及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之间的整合与合并是通过沟通达到强强联合的办学状态的。在政府、市场与学术自由的三角关系中, 大学内部治理体现的是学术权力对另外两级权力的引导和控制, 大学自我整合的特性符合卢曼的社会系统论的自我指涉、自我再生等系统特性, “大学组织通过自我整合获得存在的自主性和合法性”[4]。

在以上讨论中大学内部结构的制度化导致了科层结构的深入, 削弱了治学主体的参与意识和共同管理责任感, 这是我国大学治理在未来需要面对甚至现在已经面临的问题。所以说大学内部整合机制是大学治理规范化的可行方式之一。

2.3 大学理念理论

从德国新大学运动的开展到柏林大学的建立,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大学典范在威廉·冯·洪堡的指引下初具规模。早期受哥根廷大学科研和教学自由的影响, 洪堡在普鲁士任职期间发表文章阐述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等治理理念和办学原则, 对近代大学的内部治理和发展方向有深远影响。虽然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有了新的发展和内容, 但都是基于洪堡的治理理念而重构和创新的。

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团体享有不受政府、协会及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干预的自由和权力, 大学成员以大学这个团体的代表资格而非以个人的资格来决定大学自身的管理。[5]大学的自治不是天生享有的特权, 是在长期发展中得出的内在规律使然。大学自治可以分为机构管理、资金控制、教职员聘任、招生、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 这是克拉克在《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表述概括的学术界的共识。大学本身是一种内在意识发展的外在表现机构, 感性的因素较多, 并且在内部治理中还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必要时候, 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对大学的治理做出适当的约束, 但这种约束不应妨害到学术自由, 不然会违背大学设立的初衷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

洪堡认为学术自由可以和国家利益放在同等的位置上, 学术自由是大学兴旺繁荣的基石, 而大学的繁荣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育是执政者为专治统治设立的附属品, 欧洲教育中的科学研究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成为教学中独立自主的一部分, 不被冗杂的政治制度所羁绊。由此要摆脱我国千年来“学而为仕”的治学习惯, 需要管理者们对学术自由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大学自治的限制不会必然影响到学术自由, 行政权力的干涉会通过其他形式而不是直接剥夺科研的自主权等方式, 这样在法律和公共观点的支持下, 学术自由是可以在大学自治缺失的情景下存在的。

3. 结语

大学治理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 在权力平衡和结构内设上都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 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平衡教学主体、行政主体、边缘利益主体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其次, 社会系统理论在大学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可以增进内部结构的自我制造以达到分化后结构的最优状态;最后, 洪堡的大学治理理念指引大学自治在政府指引和学术自由的博弈中找到更合适的位置。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需求, 是当代大学内部治理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 把国际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处于大众高等教育初级阶段的实情相结合, 借鉴公司治理、社会系统等相关成熟体系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所用, 这才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应有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福华, 尹增刚.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 2007 (9) :51-56.

[2]焦瑶光, 吕寿伟.复杂性与社会分化——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2) :57-61.

[3][4]吴立保.论大学组织的分化与和谐发展——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高教探索, 2010 (2) :5-9.

大学内部 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这既强调了“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性,同时又反映了中国大学发展阶段的制度缺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一个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现代大学制度基本概念和基本内涵

制度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道德、习惯等的总和,是社会组织建立、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规范组织成员的工作秩序和行为规范,促进组织机构的良性发展。制度建立后只有组织成员的严格遵守,才能趋于稳定。然而,制度一旦形成,又有其稳固性的特点。新的制度往往能够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原有的制度又对组织的发展和运行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需要制度改革先行。大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本,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实施的重要保障。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规范大学组织运行和各项行为的规章、规则体系。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受制于党纪、国法和政策法规的约束,三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四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五是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应具有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所以说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外部制度安排;二是内部制度设计。外部制度主要是指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内部制度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分配和监督评价体系等。建立现代大学的外部制度,就是要正确界定大学与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大学的规范性章程和体制结构;完善大学的内部制度,就是要建立适应的、系统的、完备的、时效的、有目标的大学制度。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主体是政府,政府举办,政府投资、政府管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基本上仍然是计划经济模式,教育资源统一分配,对高校统得过多过死,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和办学灵活性,官办不分、上令下行,千校一面,使高校失去了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讲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某个学校,某个人的问题,说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问题。因此,解决中国高校的发展问题关键是吏制。

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来看,基本上沿袭的是政府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高校的治理主要是靠行政权力,在高校趋官化、趋行政化愈演愈烈,“教授治学”形同虚设,由于诸多因素,教授的地位、学术的神圣,失去了其应有的庄严,导致学风浮躁、学术腐败、教学中心地位弱化、教学质量下降,大学这座神圣的殿堂被世俗化,失去了她所应有的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也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高校体制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所在。

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大学创新治理结构体系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在于:一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二是遵循政府的宏观调控;三是实现依法自主办学,科学化、民主化管理。解决好这些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与完善和改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3.1 现代大学外部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关键是处理好“三大关系”

3.1.1 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关系,关键在于理顺和改革大学与政府关系,重点是解决政府如何支持重点放政策如何支持下大学的依法自我管理。当然改革这种关系必须在我国的法律框架内进行,改革不是要求高校摆脱政府,也不是要大学超越政府,而是改变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体制,突出体现在政府给高校多放权、尊重大学独特的个性品质,增强高校在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自主管理的独立性。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体现的宏观方面,靠法律约束和规范大学的办学行为,指导大学在我国的法律、法规、条文约束下,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要突显依法自治。大学的依法自治是就是大学作为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独立主体,有权决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划、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招生规模、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和科研、学术事务的开发等内容。在理顺和改革大学与政府关系中,要想真正实现大学依法自治,第一,要政府转变职能,对大学实行减政放权。大学在政府的宏观掌控下,回归自身的定位———学术机构,担当起追求真知、培育人才、服务社会和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二,要加强和完善相应法规和章程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职责和政府赋予大学的职责权限,从制度上真正保障大学自主权,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培育出我国大学的法理精神和公共关怀理念。

3.1.2 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源地,是创新人才诞生的摇篮,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基地。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社会为大学提供丰富的办学资源和资金资助;二是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文精神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为大学提供发展的动力,大学更需要深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时要充分吸纳社会元素,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亟需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使大学发展与服务社会有机统一起来。现代大学制度应将大学自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促使大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3 处理好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大学在办学宗旨、教育方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有着互相合作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加强大学与地方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的同时,加强大学间的合作是提高国家教育综合实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但是各大学作为不同的办学者,又有着自身的特殊利益,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大学之间利益的分争,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对大学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类别上,提供服务的种类上、质量上,科技成果的等级上、转化的范围上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有相应层次的大学分别来承担。社会多样化的要求,促使了大学的分化与分工。这就分化使各个大学在社会发展中充当角色不同、担当的社会重任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由此所获得的特殊利益也不同。由于自身利益的驱使,大学之间的相互纷争与攀比成为必然,争资金、争项目,争师资、争生源,比规范、比求全,每所大学在学科门类上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在大学之间应建立相应的联系与协作,形成一种合理的结构体系和良性的竞争机制,促使各大学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并能够通过公平竞争向着自身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3.2 现代大学内部制度设计与改革,关键是做好“三个坚持”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框架结构是:“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

3.2.1 坚持党委领导,突出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

党委是高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在高校要突显党委管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用干部、保稳定、促发展的中心地位。坚持党委领导,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基本功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体现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二是要用现代的、进步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教育全体教职员工,确保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必须坚守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三是要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领导和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合理的内部结构体系;四是要领导对决策和管理过程的民主监督;五是要积极营建有利于知识创新、培养人才的求真创新的学术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六是要领导建立有利于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3.2.2 坚持校长管理,突显校长行政中心的地位

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指挥中心、管理中心和执行中心。校长管理是指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发挥行政领导作用,是让校长充分行使《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行政权利。在高校,校长是先进教育思想的探索者、承载者、宣传者和贯彻者,是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组织者、领导者与决策者。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撑控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性权利,肩负着全面学校的教学、科学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坚持校长管理,就是在党委领导下,让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使校长在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内部组织机构、经费预算方案,制定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聘任与解聘教职员工,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3.2.3 坚持教授治学,维护学术的权威性

教授治学是指秉承学术传统与标准,以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学术发展为主导的高校治理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有威望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术活动、学习风气、教学水平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支配力。教授治学是要学校用制度保证学术性权力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的是学术权力对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制衡,也是个性权力与共性权力的分立,是现代大学构建和谐管理机制的客观需要。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对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要在体制上为学术性权力参与决策和管理科学定位,并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助于内部决策机制的完善,也是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符合国情,符合大学自身运行的基本规律,是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也是办好中国大学的重要途径。

摘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是一个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作了阐述,从外部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外部完善和改革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内部完善和改革,健全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

关键词:大学现代制度,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03).

[2]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8-01-05.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N].人民日报,1998-8-29

大学内部 篇9

现在提出“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是以三个基本规定为前提的:一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内涵的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 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本文涉及的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二是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和体制前提的理解。治理结构是以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规定为前提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坚持的前提和方向。三是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旨意的理解。大学治理结构的目标和方向是现代大学发展目标与功能的体现与实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时候都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则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根本任务是大学功能的中心坐标, 大学功能是实现大学根本任务的必要路径。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展开, 必须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和作风。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应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基本特征。大学治理结构要以坚持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前提, 以改进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圭皋。

“党委领导是核心”。正确认识、把握和实现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 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党委对高校, 不仅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 而且是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上的领导, 突出表现为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党委负有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

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于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在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 党委一方面要充分行使领导权, 领导学校的全局工作, 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力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班长”, 重要的是要摆正书记个人与党委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好书记个人在党委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校长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职权之间的关系。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 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校长负责是关健”。校长负责是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 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 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 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不只是党委决策的执行者, 实际上也是党委决策的主要成员之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校长既是学校党委决策的具体执行者, 也是主要决策者。党委的“职责”和校长的“职权”, 体现了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内涵。因此, “校长负责是关键”, 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 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教授治学是根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架构就在于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校长负责的关键作用和教授治学的根本要求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 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 构成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这三个方面, 也涉及高校基本资源即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显然, 能否达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大学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

二推动“教育家办教育”和管理队伍建设, 凸显大学治理结构的体制特色和机制活力

大学管理是一种专业化极强的管理, 大学治理结构不同于企业治理结构或政府治理结构。“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要倡导教育家办教育”的呼吁, 实质上就是要求大学由教育家来治理。“教育家办教育”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基本特征和特色的诊释, 实在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大学要有行政管理的规定。大学必须有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政权力是必然的。特别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实际, 更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密切结合各高校发展的实际, 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确立新的管理目标和方式, 使高校的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要求更相适应。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强调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所谓的“去行政化”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所谓的“去行政化”, 不仅仅是逐步取消当前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 而且还包括改变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混同、甚至用行政权力替代或削弱学术权力的现象。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不允许利用行政权力包揽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的全部过程, 要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以学术委员会为主, 以学术权力为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的主体。

校长应该是教育家, 时代呼唤杰出的教育家。高校的所谓“去行政化”的对应面应该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 这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实行教育家治校, 首先要求有职业化的校长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员, 明确大学治理结构中行政管理的权力边界。从这个角度上看, 比所谓“去行政化”更重要的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实际上, 在国外许多高校中, 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已经是一项推行多年并已见成效的制度。在我国高校中, 校长的职业化进程还没有开始, 相反却有一些校长岗位因为行政级别的存在而成为安排官员出路的渠道, 硬化了高校的行政化趋向。《规划纲要》强调的“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路径, 应该成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突破口。

三探索教授治学、坚守学术自由, 建立和完善

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 营造大学治理结构的宽松氛围和良好条件

大学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学术的繁荣发展。实现“教授治学”,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学校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教授治学”的主体是教授, 主旨在于以教授为主体行使高校的学术权力, 并对高校学术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

“教授治学”是提高大学治理结构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教授是教师中最重要的学术群体, 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优势, 其中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其管理中的优势。教授熟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 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着深刻的、深邃的理解, 这是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基础。在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 只有发挥教授的优势, 依靠教授治学, 才能完善高校管理体制, 形成管理合力, 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规律办事, 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治理结构的水平和质量。

“教授治学”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的根本。完善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 需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教授在高等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高校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依法保障教师特别是教授参与高等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提高教授在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提高高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授治学”当然不能代替党委对高校的领导职责和校长对高校行政管理的全面职权;“教授治学”要以党委统一领导和校长全面负责为前提, 只能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制中运行, 并在这一制度和体制背景下发挥作用。建立和健全教授依法治学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 是完善和发展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教授治学”, 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 就是要单重学术自由,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就要从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学术品质诸方面入手, 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尊重知识和创新创造的学术氛围, 树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格。使大学真正成为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的园地。

四坚持依法治校, 完善大学章程, 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科学民主的保障机制

首先, 要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高校得以设立以及保障其正常运转的“根本大法”, 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如何按照《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的要求, “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任务。

其次, 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 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重点的是要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负职责和职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规范领导决策行为, 减少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 增强决策的民主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进行决策时, 一定要注意决策前的酝酿和磋商, 特别是要提交党委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议题高校主要负责人必须会前进行充分酝酿和磋商。应明确规定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能定位、职权范围、决策程序、监督督办程序等项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筑牢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

第三,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流程。

浅议如何处理大学寝室内部矛盾 篇10

一、引发寝室内部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作息时间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底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生长的环境不同,在生活习惯上一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并且,进入大学之后,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约束。由于每个同学既有生活习惯不同,在作息时间上差异较大,早起晚睡的,早起早睡的,甚至是午睡时间也不一致,加上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寝室生活内容往往出现错位,有的同学需要休息,而同一时间有些同学却在寝室看电影、洗衣服等,这些生活小事的不统一,往往会引发寝室关系矛盾。调查显示,寝室生活内容上,卫生问题非常突出,例如有些同学从小讲卫生注重个人仪表,而有些同学则不在乎这些小节,在寝室中不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这小小的习惯差异,久而久之就会激化矛盾。

(二)性格差异

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宠爱,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过,很多同学中学阶段都没有体验过寝室集体生活,这些成长背景,形成了当今大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另外,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地域差异也造成了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比如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细腻,这些反映到寝室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行为习惯的迥异,在处理矛盾方面也是这样。有些同学性格粗放,和寝室同学出现矛盾都是直来直去,吵架过后就像没什么事情发生一样。但是对另外一些同学而言,可能一旦出现矛盾会长期积压在心里,这种差异很可能会引发后期严重的寝室矛盾。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入学前经受的心理挫折很少,导致性格过于脆弱,一方面想在寝室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和依赖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较为任性自私的行为。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同学寝室关系而言都是挑战因素。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解决寝室内部矛盾

(一)调整心态,加强沟通,试着理解宽容

人是社会性动物,行为的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出人的社会行为丰富多彩,一方面要求生活的共性原则高。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就需要调整心态,学会求同存异,遇到事情加强彼此间的理解与沟通。大学生要学会宽容,宽容不等于忍让,真正的宽容是接受。在调查了很多大学生之后,笔者发现当代绝大多数的大学寝室在出现矛盾争端后采用的方法就是忍。但是,忍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正是这种忍的态度导致了最后矛盾的不可调解。所以,在寝室问题中,永远离不开及时沟通交流,有不顺心或者对方让你不舒服的地方,首先摆正心态,及时与对方说明想法,试着去宽容对方,对方也定会理解,做出让步。

(二)待人真诚,多举行寝室聚餐或者外出活动

人无完人。大学生在寝室的交往过程中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应该树立信心,知道自己能获得寝室同学的认可,不是因为自己各方面有多优秀,相反,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可能仅仅因为一句体谅的话,一个关切的举动。另外,真诚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础,寝室交往也不例外,大学生要将真诚待人放在首位。再者,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业余生活丰富,经常会有出去聚餐的行为发生。当然,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小集体之一,更应该定时外出游玩或者聚餐,不仅能巩固室友间的感情,更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好心情。

(三)明确集体概念,注重个人行为和卫生

时刻牢记寝室是一个集体,不是一个人的家,例如在熄灯之后,如果要接电话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尽量不要打扰室友休息,切记不要把宿舍当做自己的私有地盘,这是集体。卫生方面,笔者认为安排一个值日表不太可取,若有人不按照值日表执行,势必会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引起寝室矛盾,而且上了大学,在没有人强迫的前提下,卫生责任制很难实行起来,不如发扬一下奉献精神,寝室哪里不干净看到的学生能够主动自觉清理一下。另外,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是催化剂。在平时的学生教育过程中,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别学生的性格特点,多走访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有效解决学生寝室矛盾。

三、结束语

寝室矛盾的解决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寝室矛盾出现后,需要同学之间的合理沟通,这样才能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为此,需要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化解寝室矛盾。所以如何能更好地解决寝室内部矛盾,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内部 篇11

一、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的价值取向

(一) 学院机构生成的育人取向

大学组织的学院类机构 (包括与学院同性质的系机构生成) 是以教学为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是学校的一类主要机构, 也是大学内部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以英国传统的学院为例, 其学院生成体现出学科的综合性, 在制度设计上也体现出一种以育人为主要取向, 如导师制, 不仅从师生关系上考虑育人的效果, 而且特别注重从个人的特点出发来培育人才, 十分注重个人成长环境的建构。20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日本筑波大学的学群、学类生成模式, 也和学院制在很多方面有类似之处, 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育人取向。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第二级教学单位的学院 (主要根据学科类群划分, 如法学院、理学院等) 、作为承担特定教学任务实体教学单位的学院 (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部分大学内部生成的软件学院等) 、作为具有特定功能虚体教育单位的学院 (如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 、作为成人继续教育机构的学院、作为网络高等教育机构的学院、独立学院、面向海外办学学院等学科型、应用型以及特色型学院尽管在注意力上更关注于知识体系的完善及知识的应用, 但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仍在于人才的培养, 只是所谓的“专才教育”成分更浓一些。从学生的构成上来看, 学院生成的育人取向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学院一般开设本科专业, 招收本科学生, 在培养方案上强调打基础。学院生成一般比较稳定, 一个学院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它在原有学科的基础发展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等, 从而形成学科群 (综合型学院强调多个学科群, 而学科型学院则是单学科群) , 在这样一个知识领域扩充过程中, 学院机构逐渐稳定。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能够在比较宽广的知识领域中得到滋养, 这是一个学识的积累、眼界开阔、智慧开启的学习环境。所以大学组织内部学院类机构生成主要是以育人为取向, 传授知识、培育人才成为其主要职能。

(二) 科研机构生成的学术取向

科研机构生成主要遵从大学组织的内部逻辑, 同时外部逻辑也影响着它的生成。设在大学组织内部的科研机构与为企业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的不同点在于, 它还具有培养高端人才的责任。科研机构以学科发展、追求真理为其核心目标。我们看到, 大学组织内部的科研机构的生成在比较快地增长, 它基本上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但我们也看到它们的成长基本上是按照“成熟一个, 生成一个”的模式发展。它在大学组织内部变化的一个特点是以知识领域为核心, 如何更好地发展知识成为一个主要的追求目标, 即学术取向是它的一个根本的取向。科研机构的生成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作用:第一, 知识创造;第二, 高端人才的培养和规训;第三, 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这几个作用的一个最终目的是进行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知识创造是直接的知识积累, 高端人才的培养和规训是为知识创造的延续做准备, 而现实中问题的解决也是在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所以, 科研机构无论是从事纯学术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都是以学术为其根本的取向。从资源利用上来看, 科研机构生成是一种综合资源的聚集和利用, 包括人才资源、学术资源、财力资源等, 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术人才资源。在大学组织里, 我们也看到, 一个科研机构有可能就因为一个关键性学术人才 (或者一个学术团队) 而兴, 也有可能因为一个关键性学术人才 (或一个学术团队) 流失而撤或改。在资源的配置方面, 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明显的, 如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的设立, 都是按科研实力来配置科研资源。科研机构的演变有一个从低到高级的过程, 有学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序列科研机构, 这反映了一个科研机构发展和成熟的序列。级别越高, 其资源集中的力量越强, 创造力越大。由于科学研究是一个高成本而且是成本递增的活动, 所以在科研机构的生成上外部力量介入越来越强。尽管如此, 掌控科研机构中的人——“学术人”在其学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学术, 通过外部提供的资源来发展学术, 基于实践问题的学术研究更能启发学者的思维和开启学者的创造力。所以, 在完成一个个外部课题的同时, 也推动着学术本身的发展。总之, 大学组织内部科研机构生成的一个根本取向是学术取向。

(三) 管理机构生成的服务兼效率取向

管理机构注重的是服务和效率, 以体系的建立来强化生成机构的有效性。如学生服务体系, 是指全方位、多层次面向学生, 涉及教学、生活、安全健康、心理咨询、就业等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诸方面的服务环节的整合, 具体牵涉到教学、学生管理、后勤、医疗、安全保卫等部门的工作, 其构成既各自独立运作又总体相辅相成的系统[1] 。体系不仅仅是指各部门职能的简单相加, 而应从体制上突破条块分割的限制, 凸显服务, 并探索一种新的机制, 从而拓展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学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功能, 形成高效的系统循环。在我国大学内部, 各职能部门对于学生工作是以其职能来划分, 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其中, 学工处和教务处实际上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两个中心机构, 学工处负责的是教学外的学生管理工作, 教务处负责的是教学内的工作, 但又明显地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即人才培养的实际主要承载机构。虽然大学都设有学生工作委员会, 其作用明显比较弱, 它无法在整体上将全校的学生服务纳入一个封闭的管理系统中, 因为学生的管理已经被分割化:学习归教务系统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归学工系统管理, 日常生活受制于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在这种分割的局面下, 部门即机构的利益已经处于学生利益之上, 人才培养已经打了折扣。又如我国大学的对外公共关系机构尚未形成一个体系, 这致使大学组织的公关能力弱, 争取社会资源的投入少。再如支持性机构主要附属于学术性机构, 属于非学术事务的范畴, 所以要以学科发展内在需要来生成。如大学里的网络服务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提供实验的机构及后勤服务机构等, 主要以非学术性事务为其工作重点。所以, 它们的生成应以服务兼效率为其取向。

二、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原则

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不是无序的, 它是由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价值取向所决定。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原则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分工原则

对于学院级教学科研机构来讲, 分工意味着知识领域的划分。人们对于知识领域分工的认识也是在逐步加深。从传统的学院生成来看, 并没有知识领域的划分, 如牛津、剑桥大学及美国的文理学院等, 这些学院, 设有各个学科领域, 所以称之为综合性学院。但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大和外部市场的需要, 专业性学院得到人们的认可, 如大学里的工商管理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建筑学院、行政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由于大学组织内部学院的增多, 大学组织内部产生了协调型学院, 它的主要职能是对学院间专业、课程及其他学术事务进行协调。大学组织的这种学科分工适应了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来加以认识研究的、各种分门别类的学科的发展, 因而, 能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得到普遍的发展[2] 。对于管理机构而言, 分工就是按学校事务工作的类别进行机构生成:学生事务、学术事务、人力资源事务、外部事务等。学生事务包括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心理咨询、就业等一切事务。学术事务涉及学科发展。人力资源事务涉及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和配置。外部事务涉及学校对外公共关系。支持性机构是一种从属性机构, 其工作是根据学术与科层的需要。尤其要注意的是, 我国大学组织内部的作为承担特定教学任务实体教学单位的学院 (如软件学院) 体现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精细化分工。

(二) 协作原则

一个组织内部的任何分工都是不可能划出清晰的界线来, 机构之间需要协作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如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科群建设, 包括大型的跨学科平台 (如“985工程”大学的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都是需要以协作为基点。学科群建设及交叉学科的形成并不都需要放在一个学院来进行, 而且交叉学科必然涉及多个知识领域, 这时协作型机构的生成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管理机构而言, 职能机构间的职能交叉不可避免, 所以协作机构就会产生, 如很多高校的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等就是协作型机构 (多发挥其协调职能) 。大学组织内部的委员会机构其实是一种校级协作性机构, 这些机构是由各个机构的代表组成, 起到了一种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保证了大学组织内部主要活动的顺利完成。机构生成的协作原则保证了分散机构的综合作用的发挥。

(三) 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原则

我们知道, 大学组织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机构生成必须要保证其资源的有效利用。因为在我国大学组织内部中层机构是一种资源集散地。在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将学科相近的学系、研究所、研究中心归并到一个学院进行管理, 要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安排, 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重点投资, 建设全院共有的具有较高水平和先进设备的实验室, 为建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 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 。在这个原则下, 大学组织内部的管理机构不是不断地扩充, 尤其是我国高校内的行政级别制其实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中层机构越多, 资源越分散。学院机构、科研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生成当以资源共享来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如科研机构的生成就应当考虑到不同科研项目对于重大科研设备的共享性。所以大学组织内部科研机构与学院机构合在一起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 稳定与灵活原则

大学组织内部的机构既需要稳定, 也需要灵活。如教学科研型机构的稳定尤其必要, 因为学术发展具有连续性。从大学里很多教学科研型机构的历史就能看出其稳定的必要性。但学科又是发展的, 所以, 我们也能看到大学组织里的教学科研机构在不断地变化, 如欧洲大学的讲座制发展到学系制、筑波大学发展起来的学群制 (学类制) 、法国大学生成了教学科研单位等等, 都是稳定与灵活相结合的体现。大学里的网络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学术团队等都是于由知识和才能互补并为共同目标而工作的学术人员集合, 它们是以集体智慧的长处克服单个个体的理性认识不足的一种组织结构策略 (沈曦, 2004) 。它们多数是一种临时性机构, 体现了一种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的灵活性。但灵活的组织机构的局限在于无法形成一种学术文化氛围, 这更多的是为完成一种任务 (即一个课题) 而生成的。我们还看出, 管理机构的稳定性是十分强大的, 如欧洲大学、美国大学的董事制存在了好几百年依旧是有效, 考察我国大学组织内部的管理机构, 其稳定性也很强。但从大学组织的历史演变中我们也能发现, 大学组织内部的临时性机构的生成是为了某一时期的某一问题, 完成了则解散。这也体现出组织机构生成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三、分析与结论

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人们对大学进行有效组织的认识程度及需要, 而原则反映了人们对于大学内部机构生成的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大学这类特殊的社会组织, 其组织属性表现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性, 各专业的自主性, 以知识为材料及以研究和教学为主要技术的由“学术共同体”所形成的自律性, 以知识的生产、保存和传递为“内核”的大学组织的传承性;基于这几种属性的基础上, 其结构表现为异质性和多权威性。在价值取向上, 学院机构主要表现为育人取向、科研机构主要表现为学术取向、管理机构主要表现为服务兼效率取向。在原则方面, 分工原则、协作原则、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原则、稳定与灵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机构生成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从大学组织发展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 它的内部机构生成和退出基本上受价值取向和原则两个层面的约束, 以保证大学组织的顺利运行, 完成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摘要:大学组织内部机构在两个层面的约束下生成:一是价值取向层面, 表现为学院机构的育人取向、科研机构的学术取向、管理机构的服务兼效率取向;二是原则层面, 机构生成原则体现为分工原则、协作原则、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原则、稳定与灵活的原则。从大学组织发展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 其内部机构生成和退出基本上遵循着上述价值取向以保证大学组织的顺利运行, 完成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大学组织,内部机构生成,价值取向,原则

参考文献

[1]蒋朗朗.谈建立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J].高等教育论坛, 2000, (2) :52-54.

[2]张诗亚.高校系科组织的改革与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 1987, (2) :9-12.

上一篇:“非常规”物理实验下一篇:列车自动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