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思路方法(精选7篇)
筹划思路方法 篇1
随着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进步巨大,而相应的,市场其竞争环境也变得更加激烈,而社经济主体其创造利率却在不断减少,甚至在长期经营当中有盈利不停减少的情况出现。却也随着经济长期的进步,相关的税法标准得到了健全,同时令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必须面对更多税收问题。因此,企业做大科学的税收筹划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企业税收筹划及其基本思路
(一)概念与特征
要进行税收筹划,合法性是必要的前提,并且它的目标和企业经营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一般来说,税收筹划拥有合法性、前瞻性、综合性三个特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意味着其一定得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才行,并且要把明确的法律条例作为基础与依据,从而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相关工作,还需要体现税收政策的导向才行。税收筹划的前瞻性,意味着其是具有一定预见性的。
税收筹划对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投资融资等活动做到相关设计,相关的规划以及设计安排就必须到位。和其他的义务相比,纳税义务是存在滞后性的。是以,如果出现了经营活动,需要交纳的税额就确定下来了,那么这个时候进行税收筹划是不存在现实意义的。税收筹划的综合性,其依据在于相关税法规定,而不同税基之间是可能存在关联的,甚至其中一种税基的缩减也能够影响到其他税种税基出现增大的情况,某纳税期限内缴纳税款少,那么别的纳税期限可能就缴纳税款多。是以,应该注重整体税负轻重,并且避免当税负降低的时候出现销售和利润下降程度超出节税收益的情况。
(二)基本思路
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首先在于课税基础的缩小。实现课税基础的缩小,能够让应纳税额也得到减少,更能够与较低税率相适应,从而让双重的减税效果得到实现。如果说让各项收入都实现最小化,那么在税法其允许的范围以及限额当中,就应该让各项成本相关费用实现最大化。其次是较低税率的适用,不同的税法往往存在不同的税率,而累积税率与税目是节税效果最好的办法。再则是纳税期限的延缓。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是存在时间价值的,如果能够将纳税期限延缓,那么就等于能够享受到无息贷款相关利益。通常情况下,应纳税款其期限越长就能够有越大的利益获得。最后是关于于所得年度的合理归属。为此,可以借助于收入成本以及损费等来实现增减或者是分摊,只是这也需要能够做到销售形成的正确预测以及各项费用的正确支付。企业的获利趋势同样应该掌握,从而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
(一)关于企业税收筹划的设立
企业理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在于税收筹划,而其展开与资金运动离不开。节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做到资金成本以及利润最大优化,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税收筹划,从一开始就应该进行设立。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股份公司以及合作企业的选择问题,不同的企业公司其纳税规定可能不同,而企业在进行相关选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其次是要注意子公司以及分公司的选择问题。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其纳税的情况与税收待遇可能因为地区问题而有所不同,如果借助于分公司的亏损,往往也能够令总公司其利润得到冲抵,进而将税负减轻。税收能够对国际相关经济与税收政策进行体现,而针对于不同的投资方向以及不同的纳税人,税法当中也有不一样的税收政策存在。当在进行企业设立的时候,应该注意相关政策的利用。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注册地点的选择,也可以享受到不一样的税收政策,一些产业开发区或者扶贫区等,其税收政策存在优惠,那么无疑也可能实现税金支出的节约。
(二)关于企业筹资与投资
进行税收筹划最大的目的就在于令企业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是以关于企业筹资相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企业筹资当中的税收筹划,资本结构的变动以及资本结构配置的组织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得到比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让利息费用的抵税效果得到发挥,实行企业的内部集资或者是企业之间的拆借资金等方式来完成筹资是比较妥当的。当企业需要对投资做出预测或者是决策的时候,应该对投资能够获得的利益重点考虑。为此,应该要对投资当中的固定资产能够享受到的抵税政策进行考虑,并且要将投资总额里面的注册资本比例进行压缩,从而让税收筹划真正实现。借助于出资方式或者是资产评估来完成税收筹划,同样能够达到节税目的。
(三)关于企业内部核算
企业的税收筹划也可以利用企业内部核算来完成,这就需要将国家相关规定中的成本核算办法作为基础与依据,对相关费用等保证合法的基础上完成内部核算,从而也让成本、费用以及利润都可以达到最佳值,从而让纳税减少或者是不进行纳税。譬如说,如果是通货膨胀时期,那么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来进行计价存货,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折旧得到加速从而将税款实现递延。如果是通货紧缩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先进后出的办法,来实现税款的递延,从而实现税收筹划。
三、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经营期间,税收筹划的作用是无可替换的。足够正确以及到位的税收筹划,能够令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增加,也可以让纳税人其法制与纳税观念都得到提升,更能够令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的税收筹划,才能够做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晶.浅议企业税收筹划[J].商.2015.
[2]谢清.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现代商业工贸.2015.
[3]刘静.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当代经济研究.2010.
[4]张世东.浅谈税收筹划的特点及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魅力中国.2010.
[5]王会平.企业投资税收筹划初探[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9).
筹划思路方法 篇2
在承揽业务方面,设备安装公司还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在总承包工程中(有资质的总承包商承接),取得一些分包工程。限于税法对分包工程和转包工程的区别对待(转包业务不允许扣除,要重复纳税),在承接此类业务时若处理不当,也会增加由总承包商转嫁的税收成本,或向外“转手”的重复纳税成本。
除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外,设备安装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还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就其主要经营业务及其主要税种,来谈一下节税思路和方法。
一、如何解决混合销售问题
混合销售是给设备安装公司带来高税负的主要原因,解决了混合销售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纳税成本。但任何纳税问题的解决,都要在税收政策这个框架内进行,所以,要解决设备安装公司的混合销售问题,必须吃透现行税收政策。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比照上述规定,设备安装公司“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可以分别核算设备的销售额和安装劳务的营业额,即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但如果是销售并安装非自产的货物(设备),纳税界限就比较模糊了,并且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是:
(1)设备安装公司为了赚取非自产设备的差价,往往与安装工程“打包”,即操作成“一揽子”工程,这就变成了混合销售,依据税法要按17%缴纳增值税;
(2)购买设备和安装服务的工商业客户,为了取得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抵扣增值税,也往往要求设备安装公司把设备买价和安装费用开在同一张增值税发票上,这也变成了混合销售。
针对现存问题,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二:
(1)尽量把“非自产货物变成自产货物”。即对一些可以改造的非自产货物(能进半成品的尽量进半成品),进一步改造或加工,变成了自产货物。这样,对政府、房地产公司等那些非增值税纳税人来说(不要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客户),就可以分别开具销售货物的增值税发票和提供安装服务的建筑业发票,从而解决混合销售问题。
(2)拆分公司,从事专业服务。这是针对缴纳增值税需要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一般纳税人的大动作,或说策略。即把一个设备安装公司拆分为设备销售公司和建筑安装公司,设备销售公司专门销售设备,收款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安装公司专门从事安装服务,收款开具建筑业发票。配合一定让利的商业谈判,让一般纳税人客户接受“二对一”的交易模式,也可以解决设备安装业务中的混合销售问题。
二、如何减轻“转手”工程税负
由于受公司资质和安装能力等限制,设备安装公司涉及的“转手”工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总承包商转给设备安装公司;二是设备安装公司转给其他单位。在这个“转手”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增加税负;或者说,享受不到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税法明确了“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并将扣除适用范围由原规定的“工程分包或者转包”调整为“建筑工程分包”,对转包业务不再允许扣除;同时根据建筑行业有关“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等规定,对分包给个人的工程业务也不得扣除分包价款。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设备的价款。
这条细则一是把提供装饰劳务的纳税人“剔除在外”,二是明确除了“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外,工程所用原材料、其他物资和动力,无论是建设单位提供还是纳税人提供,均应并入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再比照设备安装公司的“转手”现象,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三:
(1)切记符合分包性质,且不要分包给个人。税法只对分包工程(分包给个人除外)有税收优惠,除此之外,均全额纳税。所以,设备安装公司在“转手”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符合税法规定的分包方式,来减轻税负。
(2)签订多方合同,提前明确参与方的职责,消除“转手”现象,也就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税款。例如,设备安装公司在承接分包工程时,与甲方和总承包商签订三方合同,约定总承包商的承包额和自己的承包额,甲方分别打款到总承包商和设备安装公司的账户,这就消除了“转手”现象,减轻总承包商可能转嫁的税负。在以自己为主承接工程并要向外分包时,也可以签订三方合同,消除了“转手”现象,减轻税负。
(3)比较工程设备提供方式不同的利益,进行选择。税法明确了“建设方提供设备的价款”不计入工程总额纳税,那就要对“建设方提供设备减少的纳税额和承建方提供设备可能赚取的中间差价”进行比较分析,或对“承建方提供设备增加的税负和中间赚取的设备差价”比较分析,看看哪个更合算。若设备中间不赚钱,一定要让建设方提供,不然就吃亏了。
三、如何减轻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任何涉税公司必须缴纳的一个税种,税率为25%或20%。但一些不明就里的小型微利企业,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20%的优惠税率,仍按25%的税率申报纳税;其中不乏偷逃企业所得税的行为。这些都是不正常的。
考虑到目前的相关税收政策,并针对一些设备安装公司规模比较小的现状,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二:
(1)争取享受低税率,来减轻税负。
《企业所得税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如下: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行业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
(一)制造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非制造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对于一些超过此标准的设备安装公司,上述拆分公司的“大动作”即可“化大为小”,享受20%的税收优惠。
为了进一步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税负,2009年12月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财税[2009]133号《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
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也就是说,符合财税[2009]133号文件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在2010年可以按10%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规范支出行为,来减轻企业所得税。现实中一些设备安装公司在支付劳务费等报酬时,往往是暗箱操作,其实是吃了亏了还不知道。我们来算一算这个账:
假如你支付5000元劳务费,若在公司账面正规支出,要代扣代缴800元个人所得税[(5000-5000×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但这5000元可以进企业所得税税前,获得抵税效益1000元(5000×20%企业所得税税率)或1250元(5000×25%企业所得税税率),这里面就有200元或450元的利益差异。
假如你支付20000元劳务费,若在公司账面正规支出,要代扣代缴3200元个人所得税[(20000-20000×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但这20000元也可以进企业所得税税前,获得抵税效益4000元(20000×20%企业所得税税率)或5000元(20000×25%企业所得税税率),这里面就有800元或1800元的利益差异。
我们的结论是:若劳务费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20%(每次发放在20000元及其以下),在公司账面正规支出,所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都小于可抵扣的企业所得税(2010年享受10%优惠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另算);并且,在账面正规支出合规、合法,没有财税风险。
四、如何规范和减轻个人所得税
设备安装公司大都有偷逃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比如账面工资卡在起征点以下,1000元以下劳务费不计税,高管人员不拿高薪却暗中分红等,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通病,也预示了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三:
(1)充分认识偷逃个人所得税的风险。国家在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规范,税收稽查肯定会越来越严,积习难改,只能堆积更大的风险。一些省份的查税风暴把一些老板都查跑了,查成了“税收难民”或流浪汉,就是一个信号。所以,设备安装公司的经营者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2)合理安排工资、奖金以及参与经营股东的分红发放,选择最佳的发放方式和数额搭配,减轻个人所得税税负。即做到工资尽量平均发放,工资和奖金低税搭配发放,参与经营股东的奖金和分红比较、选择发放。我们对年终奖和分红的研究成果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时,奖励股东在480000元以内,发放年终奖比较合适,超过480000元的部分以分红方式发放比较合适;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时,奖励股东在240000元以内,发放年终奖比较合适,超过240000元的部分则分红合适。
(3)规范劳务费支出,防范涉税风险。此话题上已言及,但对大额的劳务费支出,可以采取跨月分散发放的方式,把每次发放额控制在20000元之内,这既可获得涉税效益,又可消除税收风险,还可规范公司内控制度,可谓一举多得。
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思路 篇3
在本文中, 笔者拟在对个人所得税筹划理论基础与原则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几种有效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 希望为纳税人提供一些合理规避的思路。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是一种富含技术性的经济行为, 也兼具了很多其他理论, 它需要综合运用财务与税务的专业知识。笔者对个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做了以下概括。
(一) 个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
1. 有效纳税筹划理论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简单来说, 有效纳税筹划就是筹划者要考虑到交易各方的利益得失、显性税收和隐形税收以及税收成本和非税收成本, 综合平衡可能减轻的税负与增加的筹划成本等比例, 根据自身利益取向, 分析各方利害关系, 合理利用有效纳税筹划理论来追求自身效应的最大化。
2. 税收效应理论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税收效应是指由于征税对象适用税率或征税额的变化引起纳税主体收入水平变化, 进而导致纳税主体经济行为发生改变。税收涉及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一个代表国家, 一个是纳税人个体。税收效应理论突出了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纳税主体需要在政府与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博弈, 寻找使双方都得到利益满足的最佳方法, 既获得政府的肯定, 又保护个人合法利益。
3. 组织行为学理论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组织行为学理论指出, 组织内部行为受个体、群体以及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要提高组织运作的有效性, 必须分析研究个体、群体与结构对行为的综合影响效果。纳税个体涉及的经济行为不同, 会负担性质不同的“税”与“费”。比较来看, 税收支出具有无偿性, 往往与获得的利益没有直接的联系, 没有受益可对应。所以, 如果纳税人想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 必须首先明确制定的纳税筹划是规避了“费”还是规避了“税”。
(二) 个税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具有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 适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及计税方法, 这就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潜在的空间。但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合理合法、灵活多变原则
纳税筹划的基本前提是合法, 需要以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依据。当前, 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一直在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 很多税收政策的时效性突出。所以, 整个纳税筹划的全过程都必须充分关注国家政策的新变化, 并且能够对已有的纳税筹划方案随之做出及时、有效地调整, 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2. 前瞻性原则
任何一项具体的纳税筹划方案都是在方案所涉及的纳税事项已成为既定事实之前制定的。即在合理预估个人可能涉及的纳税事项确定之前, 结合国家税收相关法律与政策, 分析如何安排个人行为以达到尽可能减轻个人税负的目的。如果涉税事项已成既定事实, 再进行一些调整活动, 就会使这种行为成为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纳税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3. 综合效益原则
纳税筹划涉及到个人理财的很多方面, 不应该只关注筹划税种, 需要综合平衡个人所有的收入与支出项目, 不能孤立进行, 防止出现减少了某个税种的纳税额、却增加了其他方面支出而使最终总的可支配收入仍下降的现象。在具体的纳税筹划实践中, 纳税人一般是需要处理好税收筹划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的结构比例。前者是通过筹划方案使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总额绝对减少;后者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未减少, 但通过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纳税期间实现, 从而取得递延纳税的时间价值, 取得相对收益。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思路
2011年6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在下一步改革进程中, 提高高收入群体纳税比例的政策导向是确定的。对个税纳税人来说, 合理筹划个税缴纳也就具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为此,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思路。
(一) 合理选择纳税主体身份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将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前者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而后者仅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就其境内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 纳税人尤其是一些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纳税义务人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适当的调整措施, 避开成为居民纳税人, 充分利用纳税主体的身份特征减少纳税义务。当然, 主体身份的选择不是随意的, 纳税人必须仔细研读国家的法律法规, 结合自己的业务需求与活动性质合理选择, 避免因调整身份而违背法律。
(二) 转化个人所得或所得类型
我国税法规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 免税收入的规定也比较详细。所以, 个人在实现财产增值、取得实物收入或其他经济利益时, 应当考虑尽可能以免税收入的形式出现, 以降低税负。
1. 可以将个人获得的收益转化为对企业的再投资
为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和再投资, 发展我国实业, 国家规定, 对企业的留存未分配收益不再课征所得税。于是, 个人可以将购买股票、企业债券等方式所获的利息、股息等收益留存在企业, 作为对企业的再投资。而企业会通过会计核算将这些投资以债券或配股的形式记到投资者个人的名下。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缴纳个人所得税, 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刺激了他们的投资欲望, 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但该种做法通常在个人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企业的制度体系比较完备的情况下使用。
2. 转换个人所得类型
在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仍然是超额累进税率体制下, 个人所得增长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适用较高的税率, 所以, 新增薪金带给个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将会逐步减少。如果能够转换个人所得类型, 将工资、薪金转换为其他形式的收入, 从而适用较低的个税税率, 可少缴个人所得税。现在很多企业将支付员工的工资、薪金转化为给提供员工住宿、报销差旅费或提供差旅津贴等, 使职工的纯收入没有下降, 但缴纳的个税极大减少, 既控制了企业的成本, 又获得了员工的欢迎,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实现了双赢。
3. 分拆所得或将个人收入均匀发放的方式
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 很多收入项目按次计算应纳税额, 而且在每次取得收入时, 可扣除一次费用再计算应纳税额。在收入额一定的情况下, 多次取得收入时, 可扣除的费用金额就会增加,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应税所得和应纳税额减少。该种方法比较简单, 操作容易, 也常被采用。
(三)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增加税收减免额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目的是调节收入差距、平衡居民收入水平, 所以, 规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包括减税、免税政策及税前扣除标准等。我国地域广阔, 发展条件不同, 各个地区的优惠政策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选择取得收入来源地区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减税效果。同时,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具有时效性, 有的条款甚至只有一年的有效时间, 但优惠程度很诱人。纳税人可以充分关注政策的即时变化, 及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 尽可能利用优惠政策, 减少应纳税额。但此方法局限性也较强, 受多种政策的限制与综合影响, 纳税人通常需要在成本和节税利益之间做出取舍。
(四) 延迟纳税义务的发生, 争取货币时间价值
为方便纳税人缴纳税款, 很多税目都规定了纳税期限, 允许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任意选择时机缴纳税款。对一些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纳税人来说, 延迟纳税可以在不减少纳税总量的情况下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
三、新形势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个人所得也日益多元化。基于此背景,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也体现了一些时代特征。
(一) 个税纳税筹划的空间将缩小, 难度增大
我国税收法律、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必然趋势。对法制的完善必将逐渐消除税法漏洞与缺陷, 这种改变直接缩小了纳税筹划空间, 给纳税筹划工作带来难度。例如, 税法体系将更加明确个人的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的征税标准, 充实费用扣除内容, 提高税务部门征税的可操作性。同时, 税收优惠待遇也将逐步减少。一般来说, 法规体系越完善, 可利用的节税空间越小, 筹划工作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分析, 人力成本增加, 也会使很多纳税人放弃避税机会。
(二) 个税纳税筹划逐渐成为一种产业
代扣代缴运输费税金的筹划思路 篇4
代扣代缴运输费税金是税法赋予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而言,其生产量大,所耗原材料和产品的吞吐量大,在没有专业运输车队的情况下,企业就要好好运作和筹划,从而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得到保障。
例:某冶炼铝锭10万吨的企业,生产所用原材料和产品吞吐量在35万吨左右,年耗运输费在3 000万元左右。企业如何运作从而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呢?
(1)如以含税价100万元为例计算,应交税金:
营业税=1 000 000×3%=30 000(元)
教育附加费=30 000×3%=900(元)
城市建设维护税=30 000×7%=2 100(元)
企业所得税=1 000 000×2.5%=25 000(元)
印花税=1 000 000×0.05%=500(元)
地方教育附加费=(30 000+900+2 100+25 000+500)×2%=1 170(元)
综合税率=59 670÷1 000 000×100%=5.967%
如企业代扣税率是6%,则代扣税金=1 000 000×6%=60 000(元)。
利差比较:(6%-5.967%)×1 000 000=330(元)。
(2)如以不含税价100万元为例计算,应交税金(综合税金)=1 000 000/(1-5.967%)×5.967%=63 456.45(元)。
利差比较:63 456.45-60 000=3 456.45(元)。企业以含税价开票代缴税金获利330元,以不含税价开票代缴税金亏损3 456.45元。如代扣税率是6.4%,则企业是会有利差的。
(3)又如该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将可以抵扣的运输费发票认证抵扣税金:
抵扣税金=1 000 000×7%=70 000(元)
利差比较:70000-59670=10330(元)。或:70000-63456.45=6 543.55(元)。
一般纳税人以代开的可以抵税的运输费发票可以获利10 330元或6 543.55元。
筹划思路方法 篇5
一、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与优惠政策
(一)土地增值税计算方法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土地增值税采用4 级超率累进税率的方法征收: 增值率未超过50%的部分, 税率为30%; 增值率50%未超过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率100%未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率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60%。 其中,增值额=销售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扣除项目金额包括5 大项,分别是:(1) 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2) 房地产开发成本;(3) 房地产开发费用;(4) 房地产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金;(5)根据(1)(2)合计数的20%加计扣除。
(二)土地增值税相关优惠政策
1.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范围。 房地产的继承;房地产的赠与(限直系亲属及直接赡养人);房地产的出租;抵押期间内的房地产;房地产的代建行为;房地产的评估增值。
2.免征或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范围。 个人之间互换自由住房;合作建房中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其中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不是房地产企业;企业兼并中房地产转移;国家建设需要被依法征回的房地产;国家需要搬迁,居民个人自行转让房地产; 普通标准住宅出售,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房地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转让旧房或公租房,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房地产。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筹划思路
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思路很明确, 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土地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并结合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来进行。
(一)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式
土地增值税计算方法来看, 房地产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可操作的空间比较大, 而关键是控制决定土地增值税税负的增值率。 一般来说,房产销售额相对固定,所以影响增值率的主导因素便是扣除项目。
土地增值税的增值率=(营业收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项目金额×100%
实践中, 房地产企业通常在同一年度内既建造豪华住宅与建筑面积超过140㎡的住宅和别墅, 又开发建设普通标准住宅即建筑面积不超过140㎡的中小户型住宅。 通常情况下, 会计对企业销售两类住宅可以合并进行统一核算收入、 成本费用和税金, 也可以分别两类住宅进行单独核算,从而为开展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例:河北省安居房地产有限公司2014 年出售商品房取得销售收入10 000 万元,其中普通标准住宅销售6 000 万元,别墅销售额为4 000 万元。 当年发生总扣除项目金额为6 400 万元,其中普通标准住宅的扣除项目金额为4 400 万元,豪华住宅的扣除项目金额为2 000 万元。 从会计核算角度开展筹划步骤如下:
1.普通住宅与别墅销售统一核算纳税:
销售税金及附加=10 000×5%×(1+7%+3%)=550(万元)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6 400+550=6 950(万元)
2.普通住宅与别墅销售分开核算纳税。
(1)销售普通住宅:销售税金及附加=6 000×5%×(1+7%+3%)=330(万元),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4 400+330=4 730(万元),增值额=6 000-4 730=1 270(万元),增值率=1 270 /4 730×100%=26.85% , 适用税率30% , 则:应缴土地增值税额=1 270×30%=381(万元)。
(2) 销售别墅: 销售税金及附加=4 000 ×5% ×(1 +7% +3%)=220 (万元), 全部可扣除项目金额=2 000+220=2 220(万元),增值额=4 000-2 220=1 780(万元),增值率=1 780 /2 220×100%=80.18% , 适用税率40% , 速算扣除率5% , 则:应缴土地增值税税额=1 780×40%-2 220×5%=601(万元)。
(3)两项销售共缴土地增值税额:381+601=982(万元)。3.两种纳税方案进行比较。 不分开核算需纳土地增值税915 万元,分开核算应缴纳982 万元,两者差额为67 万元。 即企业财务将普通住宅与豪华别墅分开核算比不分开核算多支出67 万元土地增值税款。 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应选择各种类型住宅统一核算纳税。
(二)适当扩大扣除项目范围和金额
依照土地增值税法规定, 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和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及财政部规定按土地价格和房地产开发成本加计20%扣除金额;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配套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开发间接费等;开发费用(管理、销售和财务等三项费用)允许扣除额为建造成本的10%。 加计扣除20%的基数也是建造成本。 因此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如果企业加大建造成本, 就会拉动整个 “扣除项目金额”增大,从而使增值率的变动呈现乘数效应。为此,如何加大扣除项目金额就成为房地产开发业财务操作的关键点。
1.成本扩张法。 房地产企业可以在综合考虑促销功能、购买力水平等条件下, 适当加大基础性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投入,力图在美化园区、净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既能提高小区档次,增加房产卖点,树立品牌竞争优势,又能使成本投入通过社会乐于接受的较高价得到补偿, 更重要的是使可扣除项目金额增幅达到建造成本增幅的1.3 倍, 从而又拉动了增值率的降低。
2.费用位移法。 从制度层面看,房地产企业发生的 “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形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开发间接费”。 而税法对开发间接费用的税前扣除标准笼统规定为10%,这也为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空间。例如,企业在人力资源安排上可适当向开发项目倾斜,尽量将能划归开发项目的人员划入工程建设项目之中, 把本应由三项费用开支的费用计入开发间接费, 从而加大建造总成本口出份额,并借此降低土地增值率和税率档次。
3.利息扣除法。 按照规定,房地产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 并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证明文件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 应配比计入相关成本对象。 也就是可以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开发成本。 这样做就以1.3∶1 的倍数加大了扣除项目金额,降低了增值额和增值率。而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应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开发成本之和的5%比例计算扣除。 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 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10%比例计算扣除。 在会计实务中, 应计算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息支出数额,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扣除方法。
(三)用好用足用实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不是很多, 因此比较容易掌握运用。如果财务人员潜心研究,房地产企业用优惠规定开展纳税筹划空间是很大的。如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 企业可将20%作为规避土地增值税的临界点, 利用避税临界点的税负效应进行纳税筹划。
仍按上例, 安居房地产公司的普通标准住宅销售产生的增值率为27%,明显超过了20%,显然无法享受免税优惠。 所以,公司财务进一步筹划的关键,就是考虑设法将普通住宅的增值率控制在20%以内。 一般来说, 公司的销售政策不能改变,即销售价格由投资商预先研究决定。 这样,财务开展纳税筹划的选择应该定位在扣除项目上。 假定财务从资金流节约和房产促销双重角度为公司决策机构提出谋划,建议公司在普通住宅中增加小区休闲广场建设项目,测算投入建造工程和购置安装体活设施的成本费用共计270 万元,即会有如下效果:
由于土地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比重(增值率)≤20%,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应免于征收普通住宅去房屋销售的土地增值税。这样,安居房地产公司只就别墅销售缴纳土地增值税601 万元, 较之单纯采用会计核算方式筹划结果多节省出305 万元(915-601)。 即使扣除建设投入270 万元,仍可赚取35 万元利润。 而由此带来的企业商业信誉和房产销售吸引力会大大提升,房产销售更加顺畅。
摘要:伴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呈现萎缩趋势,开展纳税筹划降低税负意义重大。鉴于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过程中仅次于开发成本的第二大资金支付压力的客观实际,本文在概要描述土地增值税重要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设法增加允许扣除项目金额以降低土地增值率进而降低税率档次,最终实现减轻税负的技术原理,并专门列举实例分析了该方法实践应用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扣除项目,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
参考文献
筹划思路方法 篇6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 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 通过经营活动、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 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 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纳税筹划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在税负上采取漏税行为, 而是对企业的纳税方案采用优化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从而使纳税方案得到最优解。同时, 纳税筹划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税收筹划方面有所突出, 就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财务会计制度。在现代社会的企业运营管理中, 如果能把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与国家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纳税筹划, 定能够实现企业的税后增利, 同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但就现今的企业现状来看, 我国现今的税收筹划不管从理论高度的角度还是从实践深度的角度出发同西方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本文将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运用税收筹划探讨这一思路进行总结和深入讨论。
一、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 简而议之就是在相关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资金分配利用等各个环节中的工作进行整体管理, 其核心是对融资进行决策、对投资进行评估和对收益进行分配。而税收筹划则是指企业纳税人在财务管理中所进行的一种符合一定的立法意 图而进行的减轻税率负担的合法行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税收筹划的运用必须在既定的投资理财环境中进行, 必须遵守税法和财务法规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税收筹划, 方可实现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盈利目标。
税收筹划, 是指纳税人通过合法的渠道, 通过对法律某些条款漏洞的破译, 以从中获取合法税后利益为目的税收筹划。言而总之, 纳税筹划的定义可概括为:纳税筹划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对国家税收法律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即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之前,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现行税法的背景之下, 从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生产经营过程以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为基础, 对企业的各种筹划方案进行综合的优化方案选择, 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相关税收环境, 实现其企业经营得财务盈利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2.1合法原则。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法和财务法规的相关法律、法规, 时刻关注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变动。只有在履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 保障企业所设计的经营管理活动、纳税的优化方案得到税收主管部门的批准认可, 并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 如果在这过程中触犯了法律, 不仅仅要因为损害国家利益而受到惩罚, 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 当财务的处理方式与税法的规定不一致时, 应以税法为准。
2.2时效性原则。纳税人在对企业进行有关方案的税收筹划展开工作, 其根本出发点是要实现企业的预期的盈利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税收优化, 其目的做到节约税收成本。在现今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的管理者具备税收优化方案的筹划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要随时关注企业的筹资过程、投资过程、运营资金过程和利润分配过程等等。另一方面, 时效性原则的另一个要求就是税收筹划方案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这一根本目标保持一致高度一致, 即税收筹划不是以自己为目标进行筹划, 而是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利益目标, 这样也是符合企业经济逻辑学, 实现盈利目标, 这样也会容易通过企业税务部门的审核认可。
2.3节约成本原则。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逐渐意识到收筹划的重要性, 财务相关人员在相关工作中也逐渐开始运用税收筹划。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环境下, 由于煤炭价格的下降, 39家煤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下降。所以节约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在经济市场上站稳, 就要比别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售出价格无法抗衡事, 就要从节约成本上做文章, 从根源上看, 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的管理范畴, 它的目标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所决定, 实现企业经营过程的利润最大化。
三、税收筹划的运用对策
3.1税收筹划必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税收筹划降低成本费用实现企业的最终盈利, 即税后利润最大化 , 依此获取节约税收成本, 获取企业的整体盈利目标。这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得以实现:一是采取减少税费的税收筹划方案 , 即企业可以通过对税收成本的降低来实现利润的增加 , 从而提高资金回收率,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二是采用后期交税的税收方案, 通过时间上的延迟, 实现这段时间的资金收益, 从而获得企业的增利。不管采用哪种方案,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节约税收成本。税收筹划与企业的其他财务管理的决策一样, 同样也是风险与收益的并存。税收负担的减少并不仅仅等同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 只考虑降低纳税成本, 而忽略了因此才来的负面影响, 这时反而使企业的整体利益下降。换种说法, 纳税方案的最有标准未必就是税负最低的方案, 反而应该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纳税方案的实现, 实现企业与国家双赢。因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 , 只考虑减少税负而忽略掉企业的财务管理总体目标 , 这无疑不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这样就有可能会从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3.2税收筹划要体现在财务决策过程中。税收筹划的影响力体现在企业的投资过程、融资过程、生产经营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等等过程中。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如果忽略了企业的财务决策所引起的影响力, 那么很可能导致税收筹划失去了它的可行性和可执行力度, 并且出现严重后果, 导致企业的决策失利。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所考虑的因素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产品, 不同的国家的税收政策。融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所考虑的因素包括融集资金的数量、资金成本、资本结构、投资风险、融资租赁的利用等因素, 即如何使资金成本最小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一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 在灵活性和可操控空间上, 利用弹性余地进行盈余管理, 达到筹划的目的。例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上, 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方法。在存货的计价上, 可在物价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成本”使得应纳所得税减少"。而当在物价上涨时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处理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时, 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法”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前期少纳税的目的, 这种方案对企业来说无肯定是有利的。
3.3税收筹划需考虑防范风险。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而全球化使得这些危害被放大, 特别是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这种趋势下, 国内煤炭市场如何防范各种风险非常容易的收到广泛关注焦点。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科学掌握风险管理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 对企业风险进行系统防范, 从而达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减少风险、消除风险。在国家政策的变动、市场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自身经营的改变都会引起税收筹划风险的等级变动。
四、运用税收筹划的意义
在盈利能力方面, 适当的运用税收筹划, 可以是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的节省, 这样就实现的企业的盈利目的, 也可以使节省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已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引起偿债能力下降。通过税收筹划方案的实现, 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进而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 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额,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瞿从军.浅谈我国的税收筹划[J].会计之友, 2007,
[2]常继英.浅谈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J].太钢论文特刊.2007, (3)
[3]王鹏.企业投资决策中税收筹划的探析[J].商业文化 (学术版) .2007 (8)
筹划思路方法 篇7
一、税收筹划相关论述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 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
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和实现涉税零风险。避税筹划主要指纳税人采用合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 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节税筹划主要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 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转嫁筹划主要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实现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 纳税申报正确, 税款缴纳及时、足额, 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 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 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面临的问题
以我国湖南省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例, 其主要税费情况如下:土地增值税:销售收入减扣除项目后的增值额÷扣除项目=增值率, 税法规定, 土地增值税根据增值率的大小实行4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率未超过50%的部分, 税率为30%;增值率50%未超过100%的部分, 税率为40%;增值率100%未超过200%的部分, 税率为50%;增值率超过200%的部分, 税率为60%;税法还规定, 普通住宅增值率20%以下的, 无需缴纳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销售、出租房地产收入扣除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当期企业运营费用后的收益的25%征收。
在税务筹划方面,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采用控制增值分水岭这种方式, 控制增值分水岭就是使企业所建的普通住宅的增值额控制在扣除项目20%以内, 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 因此企业会严密对增值额进行控制。虽然这一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在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 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不够重视
我国为了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宏观调控, 接二连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 从目前的局势上来看,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还不能适应这种调控的方式, 另外, 房地产的相关领导者还会出现对相关的调控制度会错意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 税务筹划的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来看, 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将税务筹划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当中去,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 在为房地产企业做税务筹划时要求财务工作人员清楚的了解国家的经济走势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且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但是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税务筹划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这一点的要求, 因此在税务筹划方面缺乏整体的思路, 筹划具有片面性, 税务筹划的目标不明确, 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本。
(三) 税务筹划的方式不正确
正如上文所说, 税务筹划相关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但是在房地产企业中对其培养的时间是很短的, 因此税务筹划的优秀人才较少, 能够对整体局势进行把握的人更少, 这一现象就会导致税务筹划的方式出现错误, 很难将相关税务筹划的方式与房地产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
(四) 税务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从理论上来说税务筹划与逃税漏税仅有一线之隔, 没有把握好尺度很有可能会造成违法的情况发生。在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过程中, 税务风险意识比较淡漠, 主要表现的情况为:1.缺乏相关的税务筹划经验, 在税务筹划策略方面会忽视税务风险防范;2.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方法, 没有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在思想不够重视, 因此也不能在行为上做到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
三、完善的措施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房地产土地增值税面临着众多的问题, 因此在改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完善。
(一) 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深刻理解国家政策的具体情况, 能够预测到国家对房地产企业调控的动向, 积极地进行税务筹划, 提高对国家宏观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 明确相关的税务筹划目标
房地产企业管理需要对税务筹划目标进行明确地规定, 规定的制定实施需要在项目处理的阶段进行明确。另外, 土地增值税的筹划方式需要进行事前筹划,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最佳的筹划时机, 达到筹划的目标。
(三)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税务筹划的能力
需要从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税务筹划的能力进行提高, 使其掌握相关的税务筹划的策略, 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税务筹划的重要作用。
以湖南省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例, 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1.适度加大建造成本法。销售毛坯房应交纳土地增值税不含息建造成本=1500+3200-200=4500 (万元) , 扣除项目金额=4500×130%+9600×5.5%=5850+528=6378 (万元) , 增值额=9600-6378=3222 (万元) , 增值率=3222÷6378=50.52%, 适用税率40%, 速算扣除率为5%, 应交土地增值税=3222×40%-6378×5%=1288.8-318.9=969.9 (万元) 。这样做能够提高售价, 回成本, 加大扣除额, 降低增值率。2.费用移位法。据调查可知, 湖南省绿地公司在开发住宅小区需要两年时间, 公司管理人员20人, 每年需要管理费用100万元。公司本部的人员兼任项目的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 经过董事会决议, 把公司的一部分管理人员编制到开发项目中, 共计扩大项目人员编制16人, 每年减少管理费用、增加开发间接费用100万元, 降低了纳税额;3.巧用利息扣除法, 降低土地增值税。在开发旭升小区的过程中, 支付土地出让金4, 000万元, 房地产开发成本9, 000万元, 其中含银行借款费用1, 000万元, 假设能够提供银行借款证明文件。可售面积40, 000平方米, 每平方米平均售价6, 400元, 销售总额25, 600万元, 按照比例扣除法应纳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金额=12, 000×130%+25, 600×5.5%=15, 600+1, 408=17, 008 (万元) , 增值额=25600-17008=8592 (万元) , 增值率=8592÷17008=50.52%, 适用税率40%, 速算扣除率为5%, 应交土地增值税=8592×40%-17008×5%=3436.8-850.4=2586.4 (万元)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增值税。
参考文献
[1]刘立军.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
[2]潘志昭.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D].广东商学院, 2013.
[3]李哲.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空间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筹划思路方法】推荐阅读:
筹划思路11-19
科学筹划 创新思路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0-20
筹划方法06-14
税务筹划方法10-31
创作的思路与方法09-21
写作技巧的思路与方法10-17
公司管理的思路和方法05-22
收入稽核的思路和方法09-02
公文写作思路与方法10-02
临床药理学思路与方法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