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汽车(共8篇)
山寨汽车 篇1
2009年底央视等媒体报道的有关“山寨汽车”的新闻,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所谓的“山寨汽车”, 其实是一种电动车, 采用最常见的铅酸蓄电池提供动力, 外形模仿市面上常见的一些汽车如奇瑞QQ、雪佛兰Spark等车型。在山东聊城地区, 有多家企业在生产、组装这种电动车, 并且还销往省外的多个地区。然而, 这些生产厂家并没有获得国家颁布的轿车生产许可证, 很多上路行驶的电动车驾驶员都没有驾驶执照。现对导致“山寨汽车”现象出现的原因, 进行剖析。
1 “山寨汽车”现象出现的原因
1.1 当地农村消费者存在对价格低廉的运输工具的需求
虽然这种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和上路行驶并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但是仍然在当地拥有市场。企业违规生产这种电动车, 也是因为看到了农村市场的广泛需求。这种技术含量较低、安全性较差的电动车会引发农村地区消费者争相的购买行为, 主要有4个原因:
1.1.1 价格低廉
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低, 购车首要考虑的是价格问题。可以这样说, 价格决定了一款汽车在农村市场上的成败。这种电动车结构简单, 很容易生产。而且材料成本低, 如车的外部采用的并不是钢板而是玻璃钢材料, 车的动力来源是最常见的铅酸蓄电池。由于成本低, 厂家在销售时的定价也非常低, 低价格对农村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1.1.2 符合农民购车的心理特点
农民由于身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 能够获得的信息有限, 并且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一定的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 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 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调查表明, 在购买汽车时, 向有车人打听消息的占37.8%, 听家人朋友意见的占23.2%, 远超其它渠道[1]。一旦有人购买了这种电动车, 并且在使用中反映效果不错, 在没有出现太大问题的情况下, 尽管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并不好, 仍然会导致其他人的跟风购买行为。
1.1.3 使用成本低
农村居民之所以热衷于购买该类电动车, 在于其使用成本不高。首先, 该类车采用铅酸电池供电, 不需要加油, 省去了油钱。其次, 维修成本低, 由于车本身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而且周边的厂家众多, 因此维修起来很方便, 花费也少。第三, 由于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电动车驾驶员上路不需要驾照, 这样就省去了考驾照的费用。第四, 由于该车不是机动车, 不需要缴纳各种机动车税费。综合起来, 购置和使用这种“山寨汽车”的综合成本, 远远小于小排量的轿车。
1.1.4 与当地道路交通状况有关
山东地区多为平原地貌, 道路交通情况较好, 即便是农村地区, 对于汽车的动力要求也不是太高, 这就给了电动车很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农民购买这种电动车的初衷就是为了短途代步, 只要路况允许, 这种电动车就会有市场。但是如果放在西部地区, 由于山多路陡, 这种车的动力就很难满足农民的需要。这也是“山寨汽车”能在山东地区农村销售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地方企业生产经营的“擦边球”行为
引发当地的电动车企业进行违规生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违反国家规定给予这些企业的宽松政策;二是当地电动车企业看好农村和县级市场。这种电动车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少, 而平均售价能够达到2万元左右, 利润丰厚, 这对于该类运输工具生产厂家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利益的驱使下, 不单单是小作坊形式的小企业在生产电动车, 一些大企业也开始涉足, 如中国最大的农用车生产企业山东某集团公司也投入大量资源生产该类电动车。
当地很多企业在销售宣传时, 都采取了混淆概念的做法, 宣称他们生产的是新能源汽车。而事实上, 关于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 国家有明确的定义。在2009年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 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为:“本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 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 (BEV, 包括太阳能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 、氢发动机汽车、其它新能源 (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 汽车等各类别产品。”而当地生产电动车的企业, 不仅没有开发、研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甚至很多连生产普通轿车的资质都没有。如某集团公司在生产这种电动车时, 是以电动观光车的生产许可证来生产。而结果是, 这种电动车在生产出来之后, 不但被以新能源汽车的名义出售, 而且还与其它机动车辆一样的在道路上行驶。企业的这种“擦边球”行为, 不但违反了规定, 还给当地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1.3 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根据部分地方政府如《聊城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该办法允许电动汽车在一级以下公路行驶, 走机动车道, 同时要求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应取得C2及以上驾驶证。也就是说, 当地政府默认了这种电动车可以在机动车道行驶的这一行为, 并且在实际操作和执行中, 对该类车驾驶人员是否持有驾驶执照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事实上, 以这种电动车的技术和安全标准, 根本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机动车上路标准。地方政府之所以违反国家法律, 出台与国家法律相悖的地方法规, 是看到了当地电动车行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和政府的税收利益。在电动车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 政府将电动车与其它机动车辆同等对待, 甚至给予特殊政策, 如电动车上路免收其它的费用等。
2 “山寨汽车”现象折射出的问题
2.1 “山寨汽车”存在的隐患
2.1.1 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 这种汽车本身的安全系数低, 车身采用的不是钢板而是玻璃钢材料,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整个车身很容易损毁。其次, 车辆在出厂之前, 没有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测试, 购车者的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第三, 由于这种电动车的上路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因此, 在发生事故时, 事故责任很难界定, 购车人很难得到法律保障。第四, 这种电动车操作简单, 即使不会开车, 没有驾照, 也可以轻松上路。在地方政府允许电动车驾驶员可以无照上路的情况下, 很多不会开车的人在没有接受驾照培训和考试的情况下, 贸然上路, 这对当地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2.1.2 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种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普通的铅酸蓄电池, 而铅酸蓄电池在报废之后很难处理, 残留的废渣、废液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 我国处理报废电池的工作还只在起步阶段, 城市废旧铅酸电池回收机制和网络还远不健全。某些城市的铅酸电池维护和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现状更是令人堪忧, 报废铅酸电池大都通过街边巷中小贩回收, 这些小贩以低价从各修车摊点收购废旧电池, 就地把废酸液倒进下水道, 然后把电池铅栅和塑料外壳装运到边远地区, 最后砸碎, 进行熔炼。这样不仅危及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 更会对周边城镇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2]。
2.2 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当地政府鼓励“山寨汽车”的生产, 主要是看到这一产业背后存在的巨大经济利益。总体来看, 表现在三方面:首先, “山寨汽车”每年的产值比较大, 对于地方的税收有一定的贡献, 是地方财政很可观的一笔收入。其次, 由于制造“山寨汽车”的技术含量不高, 对工人的技术和相关知识的要求自然也就比较低, 发展这一产业, 有助于带动地方的就业。第三,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顺应国家政策, 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口号, 但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由“山寨汽车”这一低端领域起步, 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再向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不能不说是一条捷径。
但是, 当地政府在明知国家有关法律禁止的前提下, 出台鼓励电动车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 这在无形之中鼓励了一些根本不具备电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上马电动车项目, 盲目地进行生产。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认为, 按汽车的标准衡量这些电动车没有一家产品质量是完全合格的, 在没有取得生产许可的情况下是不能上路的, 因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 责任难以认定, 产品没有国家的生产许可, 没有通过3C认证, 上路就是不合法[3]。而实际上, 这种所谓的电动车其实是电瓶车的升级版, 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需要严格规范市场。首先,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的汽车企业都投入巨资进行生产研发, 国内的许多汽车生产企业也在努力开发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在这个阶段, 让“山寨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将极大地危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其次, 由于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成本较高, 与同类机动车相比, 性价比不高。再加之配套设施不完善, 还不太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新能源汽车还属于市场培育期, 而一旦让“山寨汽车”大行其道, 不但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也会大大降低正规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研制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2.3 汽车制造企业忽视农村这一特定市场的需求
“山寨汽车”现象的出现, 也反映了正规车企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一特定市场的忽视。目前, 各大车企在农村汽车市场投入的主要车型是微型客车。微型客车作为一种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之间的边缘车型, 凭借国内广阔且稳固的农村市场以及有利的刺激政策, 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微型客车因其载人载货两相宜的特征, 在农村和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具有广阔的市场, 成为汽车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2009年前9个月, 微客市场累计销售142.1万辆, 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全年的106.4万辆。高基数、高增长的突出表现, 使得微型客车成为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车型, 而众多企业选择进入微型客车制造领域, 显然是受此振奋形势的鼓舞[4]。由于微型客车市场的潜力巨大, 成为近期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进入农村汽车市场的首要车型。
对于小排量的轿车, 业界主要针对的是城市消费者。国产自主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 也开始向高端汽车市场进军。在这种情况下, 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适合农村的小排量轿车市场的逐渐萎缩, 转而由微客代替;二是原有的小排量轿车开始升级换代, 随着品质的提高, 价格也相对上升。基于这两点, 农民在购车时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微客, 即使有对小排量轿车的消费需求, 也会由于价格、实用性等原因, 放弃购买。“山寨汽车”的出现, 正好满足了一部分农村消费者对小排量轿车的需求, 在仅仅只需要代步工具而不是客货两用的情况下, 这一部分农村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山寨汽车”。
销售渠道不畅通和售后服务的缺失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对小排量轿车的需求。与微客相比, 小排量轿车在农村的分销点很少, 农民很难在当地购买到心仪的小排量轿车, 至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方面的服务, 就显得更加不到位。
3 对策与建议
3.1 对“山寨车”的生产和行驶采取疏导行为, 规范汽车市场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山寨汽车”违法现象的查处力度, 对于地方政府的“开小灶”行为应坚决杜绝。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准入机制,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 应及时叫停其生产行为, 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厂家, 引导其发展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对于农民购买“山寨汽车”的行为, 要予以理解, 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山寨汽车”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人身财产伤害, 提高农民购车的安全意识, 将山寨车的购买量降到最低。有关部门要严格查处“山寨汽车”上路和无照驾驶等违法行为, 保证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
3.2 加快并规范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山寨汽车”现象中所反映出的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给人以警示,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和规范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避免这一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走弯路。各地应认真贯彻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管理暂行办法》, 以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针为指导, 避免“山寨汽车”之类的现象再次发生。
加快自主创新, 培育地方的骨干企业, 鼓励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 并给予优惠政策。坚持发展整车与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产品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 以整车带动零部件, 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
坚持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与发展配套产业相结合。落实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和补贴政策, 加快各地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同时, 积极发展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相关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延伸产业链条[5]。
3.3 企业应重视农村汽车细分市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 小排量汽车在农村地区并不是没有市场空间, 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中部农村地区。农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由于各种原因长期被抑制, 在经济条件转好的情况下, 更趋向于个性化的汽车消费方式。仅仅靠微客这一种车型, 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农村汽车市场。汽车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有差别地进入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 不妨适当增加车型种类,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可以考虑在某些地区逐渐建立起县级及以下的分销和售后体系, 方便农村地区消费者在本地区购车及保养。
随着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纷纷进入微型客车市场, 微型客车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企业微客车型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 培育农村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 将是大势所趋。企业在设计生产时, 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在设计理念上, 从农村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自主品牌的汽车生产企业在向高端市场进军的同时, 应给予农村汽车市场更多的关注, 在产品的设计中, 保留一部分适合农村消费者购买的小排量轿车等车型。
参考文献
[1]王亚辉.当前农村汽车市场状况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9, 46 (4) :12-17.
[2]廖东波, 秦昌峰, 周一丹.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污染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环境科技, 2008, 21 (S2) :93-95.
[3]新华网.汽车也山寨.山东“山寨汽车”年产能可超十万辆[EB/OL]. (2009-10-24)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0/24/content_12312691_1.html.
[4]戴博奇.潜力巨大微型客车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EB/OL]. (2009-10-22) .http://www.motorlink.cn/html/marketIn-fo/100001245d4bd78d2009102215124500.html.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鲁政办发[2009]64号) .
山寨!山寨! 篇2
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从最初的商业模式到各种文化形态成为山寨现象的诠释,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种语义的狂欢。《山寨革命》一书的作者阿甘力图在这次广场式的狂欢中抽离出来。他用冷静、优雅的语调阐述着一份激情、一条可以带我们走出乌托邦的路径。本书的上市也在文化领域、社会学领域和商业领域掀起了关于“山寨是否可行”的大计论。近期,本刊资深编辑郝亚洲采访了作者阿甘——
《中欧商业评论》(CBR):说山寨是革命,是否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次运动,一次自下而上的运动?如果是运动的话,参与者是谁?领导者是谁?目标是什么?
阿甘:先扯一点和现实相关的东西。现在中国正在进行新的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叫重组,不管“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从钢铁到煤炭等很多行业的重组就是“做大做强”,把公司的规模做上去,这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规则。我在《山寨革命》中把这个称为“福特规则”。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规则一直主导着主要的工业和商业,原因太多了,我的书中有比较详细的分析。简单地说,工业的本质就是比农业强大得多的复制能力,越是大规模地复制就越廉价,或者说边际成本低。在福特规则下,小公司不可能挑战大公司,这已经在人们头脑中成为“公理”。
传统上,小公司的生存模式主要有三种:
1.在大公司不适合的分散市场生存,如众多的街头零售店或者服装行业;
2.给大公司做配套,如沃尔玛的供应商或者汽车零配件厂商;
3.揩大企业的油水或者吃关系饭,生存在夹缝之由。
山寨手机不是上述任何一种生存方式,也不是行业发展初期的分散状态。它们在一个成熟的、庞大的行业中,挑战越来越趋于集中的大企业,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所以我把它称为“革命”。以山寨手机为代表的山寨工业挑战了工业的统治法则——福特规则,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配得上“革命”这样的字眼。
另外,山寨手机的各个环节是高度分工协作的,并非出于它们的自愿和信任,而是自由市场交易作出的选择。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把成本降得最低、反应最快,所以这种方式取胜了。
大的品牌厂商基本上都是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条龙的,虽然,现在生产大部分已经外包,但是手机在一个公司内部一体化实现程度远强于山寨。
我们单看“一部具体的手机”,山寨方式的各个部件和各个环节是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大品牌手机这些东西都是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的。
依我的理解,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发挥很多人的潜力,而计划经济则让很多人成为“螺丝钉”,有再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这一点我们以前只在宏观的经济政策上这样理解,但是对于山寨手机和传统品牌手机而言,这个规律深入到了企业内部。有一位山寨老板告诉我,山寨手机的优势是发挥了各个小老板的本事,此言我觉得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山寨作为一种运动,我在书中写了,不同于我们传统上理解的起义或者革命运动,它没有领导,没有首领,没有领头羊,完全是一种自然市场的自由进化,所以“山寨革命”并不是以新的大厂商取代旧的大厂商,以中国品牌代替国外品牌,而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
CBR:山寨和维基,都在强调推倒围墙,强调拿来。您是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阿甘:维基百科这个事情产生了很多理论,例如《维基经济学》、《海星模式》、《众包》,等等,还有不可思议的Linux编程方式,被总结成《大教堂与市集》等,都在强调围墙内部不一定最好,最佳方式可能不是在围墙内部,而要向开放的社会寻求资源。
《山寨革命》的思想和这些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你阅读后就会发现,以维基为代表的管理思想基本都只适用于互联网,即在整个产业中没有实物出现,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毕竟我们这个世界,你把虚拟的东西、把比特吹得再玄乎,世界还是靠实物支撑的,绝大多数经济体从事的都是与实物有关的东西。一到实物领域,维基方式就哑火了。
CBR:在您的书中,我们看到山察是一个历史现象。就像维基经济一样。维基经济学的火热,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其实现起来更容易。那么,您认为“山寨革命”的到来是在一个怎样的契机之中呢?
阿甘:这个问题在上一个问题中有部分交代。具体到山寨手机而言,契机就是联发科的交钥匙模式;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就手机而言主要指模具;设计公司和手机公司的分离,这些在书中都有较为详细的分析。
我认为山寨手机刚刚开了一个头,这种生产方式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还有更强大的衍生能力,绝对不会昙花一现。有关对未来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日后会逐渐显露出来。
CBR:您将山寨的外延放大,已经超越了其最初戏仿的含义。显然,您是很认同这个概念的。那么,您本人对“山寨”二字赋予了怎样的思想呢?是一个走出乌托邦的过程吗?
阿甘:一些擅长阅读的人发现了我为了写《山寨革命》扩大了山寨的外延,甚至把“联产承包责任制”纳入进来,读者也可以这样理解。
我的理解是,模仿或者说戏仿并非山寨的本质,而是初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质还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我并不是为了写山寨就把有利于我的素材都划拉到筐子里面来。山寨的思想在生产领域就是把“市场经济”的概念延伸到企业内部,是一种市场机制对管理机制的革命,即市场越来越深入,作用范围越来越小,而传统的管理组织越来越式微。
CBR:山寨、后现代、解构、无厘头,这些词有很多交集,也有很多语义的重叠。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这些让人觉得有些“晕”(“晕”是一个网络用语)的概念?这些概念对于社会发展的当下到底有怎样的作用?是一种语言上的反抗,还是一次您认为的真正的革命?
阿甘:上述罗列的词汇基本上是文化层面的概念。说到文化,我只说一个方面,即现代社会的文化被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广播方式放大了,上层占有媒体资源的人获得了全部的“外部性”收益,这当然是不合理的。网络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体的,旧的方式当然会被逐渐瓦解。
山寨通常和模仿接近,意思是草根模仿别人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山寨就是一种娱乐形式,这与经济上的山寨现象有很大的区别。从语义上讲,将来在不同的情景下,山寨这个词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很多形容词都是这样演化的,比如说某人很红,大家就知道这不是红色的意思,但是从这个颜色中演化过来的。语义在于自然形成,而不是我们去定义,山寨这个词也是这样。
在网络之前的现代文化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广播方式传播的。在这种方式下,绝大部分人是接收者。现在的网络传播则使每个人变成了潜在的生产者,这种切换会有冲突,并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文化层面的东西十分繁杂,这些东西可以谈得太多,但是很难聚焦。就像崔健所说,人也多,嘴也多,讲不清道理。每个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体会,我在书中也比较系统地表达了我的观点。
CBR:山寨的弱点在哪里?
阿甘:山寨的弱点就是缺乏一个“弱管理”,就像维基百科是大家搞的,但也有组织者;Linux是散布在网络上的高手自由编写的,但也有发起者和组织者。我用“弱管理”这个词,就是区别于传统上理解的公司内部的管理,后者是一种“强管理”。
比如,山寨手机很多质量是有不少问题的,尤其是小毛病特别多。对于山寨手机而言,无论是议价能力还是口碑传播效果,这是有巨大杀伤力的,山寨手机的市场并未因此倒掉,是因为它们出让的利益包容了这些缺点。
山寨手机的这些弱点在技术上都不是大问题,很容易解决,但从经济性上看是得不偿失的。比如我做一个山寨机,有很多毛病,为了第一时间上市,越快越好。如果卖得好就修正,卖得不好就拉倒。因为自由市场不能迅速发现这些问题。比如你去柜台挑手机,一时半晌很难发现,但你日后发现了,就会深深痛恨“山寨”这个品类,你还会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再上山寨的当,可见其杀伤力的巨大。
问题是,杀伤的“山寨”是一个巨大的品类,你即使得一点点利也是值得的。总的来看,你杀伤一大片,我也会杀伤你,大家都得不偿失。这就是自由市场失灵的地方,也是山寨的弱点。
传统手机则有品牌、有品名,假如诺基亚手机有质量问题和摩托罗拉没有关系,这是传统解决质量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即所谓品牌的一个重要功能。
山寨汽车 篇3
在汽车的污染控制技术方面, 零排放是我们追求的理念。但囿于技术完善, 目前能做到的只能是科学选用最合适的新能源;而且只能“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LPG (液化石油气) 、CNG (压缩天然气) 和LNG (液化天然气) 都是目前正选用的汽油柴油替代能源。但“替代能源”和“清洁替代能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种燃气中, CNG (压缩天然气) , LNG (液化天然气) 属于清洁替代能源;LPG只属于替代能源, 而不是清洁替代能源。LPG尽管已试用多年, 但目前尚没有专用配套发动机, 且燃气掺假容易, 不能保证质量而造成氮氧化物超标。CNG则受制于燃料瓶的容积而使续驶里程受限。LNG本身完善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使之基本无掺假的可能, 也有LNG专用发动机, 对LP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而对CNG则在车型适应性、燃料加注便利、安全性和营运成本上更具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 汽车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与之相伴的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珠三角一些城市环保部门统计显示, 机动车排放对城市污染“贡献率”达到50%以上, 部分甚至达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机动车一般排放2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粒, 而碳粒就含有造成阴霾天气的PM2.5。
为了代替污染严重的传统燃料汽油、柴油, 各国竞相研发新能源汽车。相比储能不足的蓄电池, 储运困难的氢和与民争粮的生物乙醇, 天然气以其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特点, 成为当前最实用的汽车替代能源。据国际天然气汽车协会统计, 截止2010年12月。我国已有天然气汽车550000辆, 加气站2350座, 位居世界第六。
燃气汽车使用的燃料有三种形式: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石油 (LPG) 和液化天然气 (LNG) 。目前, 我国各地在推广燃气汽车过程中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广州使用LPG公交车和出租车, 重庆推广CNG汽车, 河北廊坊则将LNG公交车投入运营。笔者认为, 三种燃气分别割据一方的形势并不利于燃气汽车在全国推广。不同的燃气, 其发动机构造不同而不能相互通用;在每一加气站同时存储三种性能相近的燃气更会造成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为了推动燃气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应当在目前起步阶段就立即确定一种燃气为全国通用的车用燃气。
从以上图1、图2可以看到, 我国CNG与LPG作为汽车燃料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应用, 不过, LNG作为后起之秀, 具有比CNG和LPG都能量密度大、安全、排放低的巨大优势, 是一种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汽车代用燃料。笔者认为, 在当前传统动力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而太阳能电池成本高、电池蓄电量低、车用电机技术和充电基本设施不够完善、其它新能源汽车尚无法投入商业运营的情况下, LNG是最合适的汽车燃气, 应当确定LNG取代CNG与LPG, 成为与汽油、柴油地位相同的全国通用汽车燃料。为了说明问题, 下面在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和适用性上把LNG与CNG、LPG分别作对比分析。
1 LNG与CNG相比, 更加安全可靠, 营运成本低而且适用车型更广泛
1.1 环保性——两者均为清洁能源, 减少尾气污染效果明显且基本相同。LNG与CNG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进入发动机后燃烧情况和排气的组分是一样的。与使用汽油相比, 排放废气污染明显降低:一氧化碳减少97%, 碳氢化合物减少72%, 氮氧化物减少39%, 二氧化碳减少24%, 二氧化碳减少90%。
1.2 经济性——目前CNG价格为4.5元/公斤, LNG价格为5.5元/公斤 (各地价格略有不同) 。虽然LNG价格略高, 但L N G汽车成本与维护费用少, C N G加气工艺比LNG复杂, 生产设备多, 故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LNG加气站用地约1000m2~1500m2, 而CNG加气站用地面积约为1000m2~3000m2;建站投资CNG加气站工艺较LNG复杂, 设备多。初步估算CNG加气标准站投资约600万元/座, LNG加气站投资约500万元/座 (使用进口设备) 。如果再考虑土地价格, 则CNG建站投资更高。
笔者认为, LNG和CNG是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液化和压缩) 的燃气, 单纯对比价格有点不公平:LNG储配量较大, 故运输成本较高, 但保障能力强, 是大型工业用户的首要选择;LNG热值较高, 相比CNG高10%以上;LNG热值稳定而CNG比较波动;LNG组分变化也十分稳定, 不似目前的CNG变化较大。可见是工艺的复杂造成了LNG价格偏高。另外, 在营运成本、燃气发动机制造成本和整车性价比上, LNG都比CNG更具优势。
1.3 安全性——LNG气瓶破裂释放的能量更少。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 LNG和CNG气瓶爆炸分为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两方面。由于两者主要成分相同, 相同质量LNG和CNG释放的能量也相同。LNG以液体形式带压贮存于气瓶中, 物理爆炸所有具有的能量等于液体介质的作功能力, 可按下式计算: (计算式参照陈淑平, 刘志东, 刘振全, 车用燃料L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 (J) 真空与低温, 2002年12月8卷第4期:233~235页)
式中h1为贮存压力 (P1) 下饱和液体的比焓 (kJ/kg) , hO为环境压力 (PO) 下饱和液体的比焓 (kJ/kg) , s1为贮存压力下饱和液体的比熵 (kJ/kg·K) , So为环境压力饱和液体的比熵 (kJ/kg·K) , v1为贮存压力下饱和液体的比容 (m3/kg) , TO为环境压力下饱和液体的温度 (K) , m为LNG的质量 (kg) 。
如L N G气瓶的有效容积为6 0 L, 即m=2 5.5 6 k g, 安全装置设定的P1=0.9MPa, Po=0.1MPa, 查出有关数据并代入上式, 得EL=1.304MJ。
CNG物理爆炸的能量近似等于绝热膨胀所作的有用功,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1为气瓶内天然的绝对压力 (M P a) , P0为环境压力, 可取P0=0.1MPa, V1气瓶容积 (m3) , k为绝热指数, 对于甲烷可取k=1.32。
对于1个60L, 盛装压力为25MPa的C N G气瓶, 其产生的物理爆炸的能量为Ec=3.085MJ, 2.5个60L的CNG气瓶 (25.56kg) 的物理爆炸能量为7.713MJ。可见在相同质量下, LNG的物理爆炸能量远比CNG小, 安全性高。
1.4 适用性——LNG气瓶体积小, 可用于多种车型, CNG只能用于客车。LNG的储存效率更高, 继航里程长。标准状态下的天然气液化后体积仅为原体积的1/625, 而压缩成25MPa的CNG体积为原来1/250, 因此LNG的能量密度是CNG的2.5倍。补充相同重量的燃料, LNG可以使用车辆获得较长的行驶里程。在汽车上装一个自重100多公斤的160升LNG储罐, 可行驶400多公里。
同时, 存储效率高也使LNG燃料箱的体积比CNG燃料箱小, 可以节省汽车空间, 扩大了LNG使用的范围。CNG由于燃料箱体积的限制, 一般只能在公共汽车上使用, 而LNG不仅可以用于公共汽车, 还可以用于工程车辆, 载重车和轿车。
目前已开发出天然气液化小型装置, 可以为不需要压缩机而利用天然气的压力来制冷, 集中压能转换成的冷能将部分天然气制成LNG, 供调峰和LNG汽车用, 余下部分低压天然气作城市民用燃料, 这样可减少一道补液氮的工序, LNG的生产成本可得到一定的降低。在气瓶方面, 由于LNG储存效率更高, 可以使用更少的气瓶, 节省可观的费用。
而在配套设施上, 如前述LNG加气站的建设、运营成本远低于CNG, 这对于全国能源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 CNG加气站上的主要设备, 橇装式压缩机站和售气机, 都是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工作安全可靠。这类设备一般都没有设置手动操作系统, 一旦出现故障, 哪怕是很小的故障, 都可能引起系统的保护性自动停机, 而无法手动启动。只有熟练掌握这些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技术, 才能及时排故, 使设备恢复生产, 确保加气站的正常运营。这也促使CNG加气站保障成本的增加。
2 LNG与LPG相比, 环保优势明显;价格不单低而且更加安全环保
2.1 环保性——LNG的优势十分明显, 其中氮氧化物减排最为显著。
从表1可以看出:LPG汽车与汽油、柴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相比, 一氧化碳减少80%, 碳氢化合物减少63%, 二氧化碳减少15%, 氮氧化物增加30%, 减排效果确实不凡, 但与LNG相比, 就小巫见大巫了, 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反而有所增加, 这也是近来广州和北京相继停驶LPG公交车、出租车的重要原因。
对于今年春季全国众多城市出现时间持久的阴霾天气, 汽车尾排对PM2.5贡献度问题引起严重关注和热议。由于国标制定的滞后, 目前尚未见有关于LPG和LNG对PM2.5贡献度的准确数据, 但是, 在广州一些专家讨论会上, “LNG比LPG更清洁、更好”已是共识, 专家具体认为“在PM2.5的贡献度方面, 燃油最高, LPG次之, 而LNG最小, ”甚至对比了甲醇燃料和LNG, 认为“LNG非常好, 非常清洁”。
2.2 经济性——LNG价格低, 且纯度更高, 减少发动机损耗。
LPG成分较复杂, 主要为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 三者总比例一般为50%~60% (具体数值与石油气制取方式有关) , 伴有氢气和碳链长度1~5的多种烷烃、烯烷等组分。各组分的辛烷值不同, 不利于发动机压缩比等设计参数的确定, 与之相对应, LNG生产过程中先通净化处理几乎除掉了天然气中的全部杂质, 接下来的深冷净化处理又分离出不同沸点的重烃类和其他气体成分, 因此LNG的纯度很高, 甲烷含量达到97.5%~99.5%, 避免了乙烷, 丙烷等成分的爆燃对发动机部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 降低汽车维护成本。
目前, 广州市车用LPG价格为5.16元/升, 折合10.32元/公斤。这一价格是前文提到的LNG价格的将近2倍, 而且LPG的热值也低于LNG, 即提供相同的能量, 需要消耗更多的液化石油气。性价比低也是促使LPG退出广州市公交车燃气市场的另一个原因。
2.3 安全性——甲烷密度低易挥发, 达到爆炸极限可能性小。
汽车上使用的LPG钢瓶压力1.6MPa, LNG气瓶的压力只有0.9Mpa, 大约只有LPG气瓶的一半, 发生生物理爆炸的可能性更小。而且, LPG比空气重, 以往发生的泄漏事件表明都是燃气聚集于低洼处, 存在一定的爆炸危险性 (LPC的闪点为-74C, 爆炸极限5%~33%) ;而甲烷比空气轻, 发生泄漏时迅速向上扩散, 由于空气流动及车载燃料箱体积有限的原因, 不可能形成爆炸气云, (甲烷闪点-188°C, 爆炸极限5.3%~14.%) 。
综上所述, LNG相比LPG具有全面的优越性, 在汽车燃料领完全可以取代LPG。况且, 石油气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作为燃料直接烧掉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 以LNG作为统一的汽车燃料是可行的。
目前, LNG汽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 我国LNG客车仅有50台, 没有LNG重卡:2009年LNG客车达250台, LNG重卡1000台:2010年LNG客车有2830台, LNG中卡车2952台, 而据预测, 今年LNG汽车总数将达4万辆以上, 这一规模与CNG, LPG汽车相比, 实在无不足道, 随着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完工和沿海各大港口LNG储备项目的上马, LNG作为非常有前途的汽车燃料。我国各地天然气供应将日益充足。在这一大好形势下, 我国应当大力加快LNG汽车产业化发展, 笔者希望:
1)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对购置LNG汽车的用户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于尚未到报废期而提前更新为LNG车辆给予补贴, 出台LNG汽车免费消费税, 购置税等最优惠的财激励政策, 通过减税或补贴的方式, 减低LNG的销售价格, 刺激用户使用LNG汽车。
2) 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 转变人们观念, 加深人们对清洁燃料汽车的了解,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为清洁燃料汽车的推广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LNG作为最有前途的汽车其燃料, 也是当前最成熟、最可靠的汽车新能源之一, 它的大规模发展将为缓解我国能源压力, 改善空气状况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3 结语
目前广州市的出租车和公交车, 几乎全部使用LPG作为燃料, 而很多营运公司修理厂技术负责人都认为:使用LPG作为汽车燃料的弊端问题越来越突出。另外, 随着中石化等大炼油厂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LPG外供量越来越少, 这就使市场上LPG来源的渠道复杂多样, 有不法商乘机掺假, 质量难以保证, 造成汽车排放出现氮氧化物严重超标, 甚至碳氢化合物过度排放, 这是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 呼吁推广使用更环保更安全成本更低的LNG燃料。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各地在推广燃气汽车过程中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笔者认为, 三种燃料分别割据一方的形势并不利于燃气汽车在全国推广。由于不同燃料的发动机构造不同而不能相互通用;在汽车加气站同时存储三种性能相近的燃料更会造成效率降低和成本上升。为了推进燃气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应当在目前起步阶段确定一种清洁燃料为全国通用的车用燃气。
关键词:LNG,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广明.车用清洁燃料LPGCNGLNG合理应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0年03期:36-39
[2]徐文渊.液化石油气 (LPG) 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天然气LNG做汽车燃料的现状和发展.石油与天然化工[J], 1995年03期:163-166
[3]陈淑平, 刘志东, 刘振全.车用燃料L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J].真空与低温, 2002年12月8卷第4期:233-235
[4]徐文渊.液化石油气 (LPG) 、压缩天然气 (CNG) 液化然气 (LNG) 作汽车燃料的现状和发展.石油与天然化工[J], 1995年03期:136-166
[5]李西秦, 刘冰, 黎苏.CNGLNG汽车动力性研究状况[J], 2009年6月38卷第3期:54-57
山寨汽车 篇4
在看透了电子书泡沫后,山寨主又纷纷将目光锁定了平板电脑市场,然而这个被苹果ipad搅得异常火暴的市场在众多山寨厂商心里还是没底。他们在等待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机顺势切入到平板电脑市场。
这样的时机似乎来了。在国美、汉王、爱国者相继发布自己的平板电脑之后,山寨厂商再也按耐不住了。在深圳华强北,一种被称为“二代ipad”的公模产品已开始批量上市。
记者日前在深圳华强北看到,这种7寸屏大小的平板电脑已经被不少商家摆上了柜台。与一代山寨ipad相比,这种产品不仅外观上提前与二代ipad看齐 --7寸屏,而且使用的是Android 2.1操作系统,机身重量约350g ,被一些山寨主冠以“二代山寨ipad”之名。
不少山寨厂商纷纷押宝平板电脑市场,有山寨主甚至放话:未来国内的平板电脑市场,将只有ipad和山寨共存。
公模产品批量入市
5月前,深圳华强北的山寨ipad产品大致有两种:一种外型酷似ipad,采用X86架构,配置与上网本并无两样--使用Intel Atom芯片、最大支持2GB内存、160-320G硬盘、10.2寸屏,业界又称为“变种上网本”;另一种是ARM架构,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产品,屏幕大小从5--9寸不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加之成本相差悬殊,如今在深圳华强北,X86架构的山寨平板电脑被多数山寨厂抛弃而几尽灭迹,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ARM架构的产品,售价在900左右,批发价则只需800元。
记者在华强北多个柜台转了一圈,发现这种7寸屏产品尽管品牌各异,但外型却是一模一样,显然是用的同一公模的产品。
记者随意拿到一款产品,仔细观看,做工的确比一代山寨ipad精致不少,外型仍是仿苹果iPad,黑色无边框、7寸液晶面板和渡了一层银漆的银色背壳。正面底部有一个圆形带正方标志的按钮,所有的接口皆集中于底部,包括麦克风、TF卡插槽、2个MINI USB、电源开关、耳机、AC电源等。并且内置有3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WiFi和3G上网,机身侧面只有一个连体按钮。整机看上去十分简洁。
由于是7寸液晶面板,边框很小,使得体积和重量较苹果iPad大为减小,正面的尺寸只有19.3cmx11.5cm,如果把两部7寸平板电脑拼在一起,还没一个iPad那么大。
“苹果年底将推出7寸二代iPad,就跟这个一模一样,屏幕减少了28%,体积也相应减少了一半。”柜台销售员向记者介绍,“比起9.7寸ipad,7寸平板电脑在携带和长时间手持操作方面非常方便,还可以随时随地塞进衣服口袋。”
这种7寸产品也有缺陷,记者现场试用发现,该款平板电脑分辨率仅为800x480,与1024x600和1280x720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据熟识的山寨主介绍,这款产品与此前国美发布的平板电脑同属一个公模,采用AMR架构,Android 2.1操作系统,目前主要的几家方案公司有威盛、瑞芯微、韩国telechips等,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市面有多达数十款,而其背后至少有50家制造商、上百家批发商在支撑这个市场,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山寨ipad产品。
售价800元起
记者现场咨询了多个柜台,销售人员开出的零售价在850元左右,记者以分销商身份砍价,得到的最低批发价为800元。
据记者调查,深圳目前大举进入平板电脑的主要有三类厂商:一是以Mp3、MID为主导的数码厂商。在Mp3遭遇淘汰、MID也未成火候后,这类厂商急于寻找一种新的替代品,在经历一段时间观望后,果断切入到平板电脑市场。在他们看来,平板电脑无疑成了救命稻草。
另一类是以前的山寨上网本厂商。“伤亡本”犹如一个噩梦仍在他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由于受伤最深,这类厂商也一直在观望,当看到ipad卖得越来越火暴,并且国内绝大多厂商也纷纷推出平板电脑产品后,这些厂商终于坐不住了,目前除少部分仍在观望外,多数均已开始投身平板电脑。
最后一类是以前的山寨手机厂商及其他电脑周边产品的制造商,他们中不少仍是一边做一边观望。
据山寨主介绍,之所以选择了AMR架构、Android操作系统的产品,因为传统的X86架构的平板电脑采用Windows+Intel凌动芯片,相当于上网本的配置,其制造成本在1300元以上,零售市场至少要卖到2000左右,这对于山寨厂商而言毫无优势可言。
而采用免费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7寸屏较以前的10寸屏无论是TFT液晶屏还是相关的外壳材料,都节约了一笔不菲的成本开销,整机制造成本在 350元左右,零售价可以卖到800元以上。一些渠道批发到内地售价高达1400-1500元,甚至1999元,利润相当可观。
主攻2-3线区域市场
尽管“二代山寨ipad”批量上市还不到一月时间,记者从多家山寨厂商了解到,这种产品目前在海外市场有着非常不错的销量。据记者从熟识的山寨厂得到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二代山寨ipad”在不到一月时间已经有近20K的外单销量。
正因为前期主要是以海外市场为主,记者在深圳华强北看到,不少产品都标注有“支持泰文”、“支持阿拉伯文”字样。
在力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一些山寨厂商开始在网络上大肆招募内地渠道。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种7寸屏山寨ipad产品的宣传广告在网络上已是铺天盖地。
由于价格超低,不少山寨厂商将这种产品定位为“入门级ipad”,一些厂商甚至提出主攻区域市场的战略口号。
“这种产品暂时还无法与苹果ipad竞争,我们目前主攻2-3线区域市场和学生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寨主向记者介绍,“这种产品更适合区域市场,几百块钱的东西,相当于以前的Mp3/Mp4。”
为了快速在市场铺货,一些厂商在网络上打出“货到付款”的口号--“全国各地帮您送货到家货到付款,运输保险费XX元。”
记者联系到一家山寨厂,对方在电话里给出的送货条件是:所有的商品都为送货上门,货到才付款,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没有店面成本费,价格是厂家直销的出厂价,质量也是全国联保的国家三包服务……
记者从终端市场了解到,一直受困传统PC低利润的大批经销商,不少已对山寨ipad表示出浓厚兴趣,而大多数仍在等待和观望。
放言未来市场只有ipad和山寨
在与山寨厂商接触中,记者发现,与此前相比,此番大举进入平板电脑市场的山寨主高调了不少,甚至有山寨主放言:未来国内的平板电脑市场,将只有ipad和山寨共存的局面。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曾放言未来国内PC厂商将只有联想和神舟两家。
“我们干不过苹果ipad,但我们有价格优势,这种产品定位为‘入门级’,可以满足一些消费群体的需求。”一位山寨主称,“传统的PC厂商能干过苹果吗?而他们的那些产品,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以轻而易举被‘山寨’,我们有价格优势,能与之竞争。”
记者了解到,与美国、爱国者、汉王等非PC品牌厂商大举进入平板电脑市场相比,传统的PC厂商对于平板电脑却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传统PC厂商在平板电脑业务上的确左右为难,一方面,以苹果为首的ipad正在大举侵蚀传统的电脑业务,PC厂商绝不能坐视不顾;另一方面,如果目前力推平板电脑,必将直接会影响到旗下主流PC业务,无异于左右手互搏。而目前,整个PC业务正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销售压力十分巨大。”某PC品牌华南负责人向记者分析道,“另外,一些PC厂商内部对于平板电脑也存在分歧,比如究竟该采用何种操作系统,是现在推还是年底推出更能切中市场要害等等。”
然而不少行内人士认为,以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正在以一种无法估计的速度抢占传统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这种趋势在终端消费者市场愈发明显。
记者日前在终端市场做的一份不完全消费调查亦显示,有多达5成以上的年轻消费者表示今后将首选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才是真正的便携式电脑。”一位山寨主分析道,“今后传统电脑就是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的一种工具,而平板电脑则真正实现了移动办公。比如,你是媒体记者,你只有在办公室或家里写稿的时候才会真正用到电脑,其他的一切,用ipad都轻松搞定了。”
“山寨”就让它偏居山寨吧 篇5
原本与手机是固定搭档的山寨, 在网络这个万能平台上经过解构和再诠释, 与无穷尽不同的名词组合在一起, 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山寨风”。人们对它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赞同者认为, 山寨文化代表着一种平民精神, 它挑战了当今的文化霸权, 是“后现代的农民起义”, 同时还是一种边缘创新能力的拓展;反对者则认为山寨文化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强盗文化, 是对“山寨产品”抄袭和窃取的粉饰, 如果任其毫无约束地发展下去, 将会破坏之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所作的努力, 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究竟孰是孰非, 本就不是那么简单能说清楚的。起源于广东话的山寨, 原是正规手机厂商送给杂牌手机的别称, 这些山寨机外观与功能和品牌手机相似, 打着“Anycoll”“Nakia”“Samsang”的牌子, 乍一看和品牌手机一样, 价格却是其的1/2或1/3, 因外观气派、价格低廉, 深受草根阶层的欢迎。2008年中旬, 山寨一词逐渐成为了网络走红的流行语, “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将山寨由“产品”推升到了“文化”的高度。央视《新闻联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山寨崛起的历程——“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 ‘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而与其说它是文化现象, 倒不如说是娱乐现象更为贴切。山寨文化的出现其实早有娱乐基础。比如早先就有娱乐节目做过“明星脸”, 如今明星脸摇身一变, 就有了山寨版“周杰伦、F4、李宇春、刘德华、周华健、刘翔”;原先的恶搞也成为山寨的一部分, 如“山寨春晚”“山寨红楼梦”, 模仿的同时加以调侃。还有网民心血来潮, 将自家的松狮狗狗“整形”为熊猫, 在网上发照片雷倒一片。
事实上我们仔细探究, “山寨”之所以这么火, 完全出于草根阶层对于其反主流、反精英的草莽气息的崇拜。在此之下, 原就存在于网络中的草根娱乐迅速汇集到了山寨这杆大旗下。说山寨是创新也好, 抄袭也罢, 总之娱乐了自己, 娱乐了大众, 又何乐而不为呢?春晚、红楼梦、百家讲坛, 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企及的, 但草根才子们总要有个发挥的地方, 山寨便不同了, 一部家庭DV, 三五个朋友相邀, 进入门槛之低足够小老百姓张扬一把。
然, 如同网络小说的发展轨迹一样, 部分山寨作品最终或许是要被“招安”的, “山寨春晚”便获得了数家企业几百万元的赞助, 据说有电视台还要将它收编。既被招安, 便不是山寨中人, 便要守正规军的秩序, 便要拿出点真功夫来应对了, 模仿的初级阶段已过去, 创新, 才是生存发展之道。
而我们也不能避免一些“山寨厂商”乘此“东风”借尸还魂。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山寨MP3、山寨U盘已经在疯狂叫阵, 而其他行业的“山寨风”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俨然都是“山寨出品”。山寨发展至此, 就如同一个筐, 模仿的, 恶搞的, 假冒伪劣的, 都统统装进了这个筐中。这就需要我们冷静以对, 假的就是假的, 走到哪里都是老鼠过街, 只是白白糟蹋了山寨的名声。当此混乱之际, 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山寨的未必是优秀的。
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是山寨思维 篇6
点评:有图有真相, 按照1:1比例仿造的埃及狮身人面像已经矗立在那里。操办其事的企业即便再强调没有主观上的恶意, 或者干脆就有一种弘扬古埃及文化的美意, 希望搭建两大古老文明的沟通桥梁云云, 一样无济于事。现实的办法并不是百般辩解, 而是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赔偿还是拆除?
毕竟, 与国内诸多诸如历史人物的归属、名胜古迹的仿制等不同的是, 埃及狮身人面像并不存在任何归属权的争议。而且, 就像埃及文物部门指出的那样, 中国也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缔约国, 不仅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 也有维护公约不被破坏的权利。因此, 相信这一事件会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不过, 撇开这一桩纷纷扰扰的山寨建筑事件, 我们似乎更应该看到山寨现象背后的山寨思维。换言之, 若想去除国内很多地方肆无忌惮的山寨建筑, 必先根除百无禁忌的山寨思维。
政府办公楼高仿白宫, 大学校园建筑模仿哥特式建筑, 还有山寨天安门, 一个有名的村子居然把全世界的著名标志性建筑悉数仿制, 还说这是在开阔视野, 村民不出村即可遍览世界风物……类似的做法, 这些年来层出不穷, 且每每被视为见惯不怪的寻常事, 很少有人检讨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侵权事宜。说来, 这也算是当下中国城建过程中的奇闻怪事。
客观而言, “拿来”一些有名的建筑, 或者说, 在建筑设计中揉入一些别家的因子, 并非完全是坏事, 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 为我所用;另一方面, 也确实有新奇、好玩的特殊效果。然而, 这样的做法必须建立在建筑权属方许可、有益己方建筑文化提升的前提之上, 不然, 即是赤裸裸的抄袭, 并不可取。一味照搬照抄别国的建筑, 必然会断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质, 使得国内的建筑成为拙劣的异国风情复制品, 不仅不可能引来真正的异国风情, 也会将自身的文化传统丧失殆尽。
山寨汽车 篇7
1 山寨现象的历史
对山寨现象做一个历史的分析, 可以说“山寨”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和很短的历史, 其形成产业规模则是这几年的事。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看, 可将“山寨”现象概括为一种基于模仿的创新[2]。从这个视角出发, 历史上各个国家在很多产业发展的初期都曾走过这条道路, 如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对于仙农实验室的技术模仿, 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产业对于美国汽车产业的模仿, 20世纪90年代韩国三星对于日本索尼和松下的模仿, 这些现如今的卓越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都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而“山寨”形成产业规模, 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因此说其有一个很短的历史。以最具有代表性的山寨手机产业为例。自2007年10月, 国家取消了针对我国手机生产厂家实施了9年的颁发手机牌照的生产核准制, 意味着手机制造业的行政管制壁垒消失了。各地下手机制造商摇身变成了正规军。而且准入口的扩大使所有觊觎手机终端市场的企业都可以介入这个行业, 既给很多正规的手机厂商带来机会, 也为一些没有资质的地下手机生产企业开辟了生存空间[3]。与此同时, 台湾一个名叫联发科的芯片商开发出了一种MTK手机芯片。该芯片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后, 生产商只要将联发科芯片买来, 配上手机外壳和电池, 就可以组装出一款手机, 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手机的成本和研发周期[4]。
因此, 综合上述两个主要的历史原因, 山寨产业在进入2008年以后呈现出异常繁盛的局面, 并波及到其他经济文化领域, 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2 山寨产业创新模式
从创新理论的角度考察山寨现象, 综述如下:
根据熊彼得的“创造性破坏”的理论来解释[8],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性的破坏, 通过新的制度、组织、技术等角度的创新, 实现对原有模式的打破和超越。这种持续进行的反复超越的过程形成了经济的连续不断的演化和发展。[5]学者金福子等基于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概念, 分析山寨的创新发展动因为三点:即确定了以非主流消费群体为主的最佳顾客群;选择了避强的市场发展战略;确定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细分市场。
何哲等[6]从服务性制造的视角出发, 将山寨机产业界定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性制造, 包含两个层面的服务:首先, 企业间的相互服务和企业面对客户的服务。山寨机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分工网络和独立的包含设计、营销与制造的第三方服务型企业。其次, 山寨机充分的挖掘客户需求, 快速的反映客户价值感知和顾客需求引导, 是典型的针对客户的服务, 并且这种服务是贯穿于设计、制造、营销的各个环节。综上所述, 山寨机产业的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灵活挖掘和不同产业间的设计分工上。
韩晶、佛力[7]从四个层面分析了目前这种新型的模块化的产业结构形式。一是通过模块化的过程, 将复杂的制造系统分解为数个灵活的模块子系统, 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而这正是山寨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二是模块化的生产网络突破了区域的局限, 实现了全球网络里的生产制造, 具有全球化的特征;三是通过模块化过程, 山寨厂家实际扮演了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四是在模块化网络, 各种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本文将山寨产业的创新模式概括为一种基于模仿的模块化创新。首先山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 当前国人消费力并不太强——在传统的产品消费市场之外的, 是广大的农民工、学生、打工者等低消费群体的市场, 以及海外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山寨产品首先迎合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需要;其次这一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审美层次并不成熟, 这同中国社会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密切相关, 传统的价值观念同西方价值观念处于冲突、交融的过程中, 主流价值观的缺失表现在产品设计上就是通过模仿 (甚至是抄袭) 以最便捷地获取消费群的认可;再次这种创新表现出模块化的特征, 系统可以通过各个模块间的分离、替代、增删及整合等进行创新, 从而满足了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8];最后这种模块化又能使得组织架构扁平化, 而非传统企业的纵深结构, 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
3 山寨产业的困境
然而, 曾经一度火红的山寨产业在近几年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以山寨机产业为例, 2007年前赚钱的企业约有五成, 2008年以后, 赚钱的企业不足1/3。山寨产业如今所处的困境同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密不可分, 另外也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从一个产业的发展历史考察, 仅仅依靠模仿、拷贝等粗犷的经营方式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只有从模仿中创新, 品牌化和多元化经营, 采取一种突破式创新的道路, 才能走出困境。以国内民营企业大鳄华为为例, 在其进入市场初期也曾经走过一段仿制之路, 并因此受到国际跨国公司的控诉。然而, 华为没有满足于类似“山寨”发展的经营思路, 而是锐意创新, 走品牌化和国际化之路, 最终迎来了企业的浴火重生。
当前山寨产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打压。从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 山寨机等出口型产业在国外的销售遭受到很大的打击, 原来那种简单接单、生产、出口的作坊式经济方式已不可持续。同时, 近年来中小企业遭受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原材料上涨的压力, 也在不断地侵蚀山寨产业本已微博的利润。国内市场上, 很多正规手机厂商在占领了高端机市场的同时, 也把目光投到低端机市场, 不断推出新产品, 这进一步加剧了山寨机的困境。
(2) 山寨产业自身的缺陷。山寨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经营模式的原因, 具有很多先天的不足, 如漠视产品知识产权、不具备核心竞争能力、随意比拼价格、大多数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等。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规范化, 这种先天不足逐渐成为山寨企业发展的短板。
(3) 消费者逐渐走向理性成熟。原先山寨产品吸引消费群体的重要因素无非是低廉的价格、时尚炫目的外观、以及各种方便的功能。而随着几年来, 各种产品逐步的走向多元化和品牌化, 消费者可以花同样的价格买到具有售后服务的品牌产品, 在价格层面山寨产品已不再有当年的优势。另外,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设计的蓬勃发展, 公众的审美力逐步提升, 对iPhone等大厂品牌产品的追捧就是明证, 而山寨产品原有的种种外观噱头逐渐显得暗淡无光。
4“反山寨”的思考
仔细分析山寨企业所存在的原罪, 主要集中在不尊重商业游戏规则、违反产品知识产权和商标权, 偷逃税款, 很多山寨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和商业陷阱。
凡事不破不立, 从这个逻辑角度出发, 本文提出了“反山寨”的口号, 主要是针对山寨现象做理性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找到可资国内企业发展借鉴的要素。
首先, 山寨产业遵循了一种类似“狼性”的生存法则, 通过采用各种不符合法律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模仿大厂品牌最便捷的获得知名度, 通过合理分配利润获得分销渠道, 山寨企业组织间保持着一种团结合作的灵活合作方式, 而这同狼群非常相似。其次, 当从山寨产业出发衍生为一种社会“山寨现象”, 当公众沉浸于对“调侃”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愉悦, 真正合法的创新精神被漠视了, “山寨”的出现破坏了创新植根的土壤;最后, 中国传统的创新方式经常是走引进、消化、创新的道路, 自身的“造血”功能较差, 同时也非常漠视消费者的需求。而山寨产业的出现说明, 只有灵活的适应不同消费群体 (尤其是广大低端消费群体) 的需求时, 创新才具有价值。
5 结语
山寨企业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 必将成为一个历史“热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 其发展模式有可资借鉴之处, 然而其先天的不足又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惟有在加强政府监管、在尊重游戏规则和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选择可持续的创新模式, 才是山寨企业惟一的出路。
摘要:“山寨”是产生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 界定了一种介于创新与模仿之间的新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试图从山寨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模式入手, 分析其利弊, 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山寨,反山寨,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科.山寨手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8) .
[2]罗刚毅.山寨营销的优势及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 2009 (5) .
[3]胡延华.山寨的成因、困境和对策分析——以深圳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4]方志凌.浅谈山寨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现状[J].宏观管理, 2010 (8) .
[5]金福子, 崔松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山寨机”成功要因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0 (8) .
[6]何哲, 孙林岩, 朱春燕.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和政府管制的作用——对山寨机产业发展的思考[J].管理评论, 2011 (1) .
[7]韩晶, 佛力.基于模块化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19) .
山寨汽车 篇8
反观国内的信息技术产业, 欠缺的正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模仿和抄袭之风盛行。很多IT企业至今仍然靠“代工”甚至模仿别人的产品来维持生存, 各种山寨数码产品随处可见。为什么模仿别人的东西被称为山寨呢?山寨文化与山寨产品的流行甚至泛滥, 对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呢?
山寨文化的利与弊
山寨, 《辞海》中的解释是, 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 后来引申为穷地方或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例如, 《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 有占山为王、不受政府管辖的隐含意义。最早将山寨概念引入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的香港, 许多制造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因其简陋的木屋沿山坡构筑, 被港人戏称为“山寨工厂”, 其生产的产品则被讥称为“山寨货”, 这里的山寨已被引申为“不正规”或“便宜”。同时, 由于“山寨工厂”生产的“山寨货”多为仿制和便宜的产品, 故“山寨”又引申为“模仿”、“冒牌”。与香港毗邻的深圳, 最早出现了大陆的山寨手机风潮, 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 快速模仿、整合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从而节省了大量前期研发的费用。虽然其材质和做工要稍逊一筹, 但其销售价格往往只有正规产品的几分之一, 而且功能繁多、外观新潮, 由此得到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 行业规模迅速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 曾经以《山寨手机争抢低端市场》为题, 对山寨数码产品、山寨文化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 江苏省省级贫困县阜宁在其县城南的国道和省道交汇处, 耗资几百万新建了一座外形酷似中国国家馆的雕塑, 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经多方转载之后, 引起广泛的争议。赞成的人认为, 此举能够借助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 展示当地建设发展的新形象;反对的人则认为, 该雕塑抄袭中国馆的创意, 是涉嫌炒作、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由于该雕塑与中国国家馆形似而神不似, 进而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山寨中国馆”。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数码相机, 从山寨电影到山寨电视剧, 从山寨诺贝尔奖到山寨百家讲坛……“山寨之风”吹遍中国, 早已由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嬗变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山寨文化以不凡的姿态对主流文化发起冲击, 既有争议, 也不乏赞同的声音。
社会学家艾君认为, 山寨产品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 一些有智慧头脑的民间人士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群体对某种产品 (包括文化产品) 的消费欲望, 或者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期没有创新和换代, 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而推向市场的一种产品。它具有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 且具有多功能、低价位的产品特点。“山寨文化”则是指山寨产品从策划、创意到加工制造, 以及推向市场过程中,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所形成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 或者引起争议的文化现象。
广东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认为, 山寨文化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表现, 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 山寨文化是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科技的重要力量。在他看来, 山寨产品中固然有一些是伪劣产品, 但多数是通过借鉴模仿而赋予创意的产品, 特别是有的手机产品, 往往整合了很多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 再根据草根阶层的需求, 增加新的功能,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产品。几乎所有新兴行业, 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垄断行业, 暴利思维已经积久成习。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暴利现状的情况下, 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 何尝不是对暴利行业的反抗。从模仿到创新, 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大量山寨产品的出现, 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 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 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 促进了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 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技术创新。李宗桂教授认为, 虽然山寨产品容易甚至有的已经侵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 但只要我们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 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相信山寨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还是利大于弊的。
笔者认为, 应该将山寨文化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两方面来讨论其利弊, 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对于山寨文化产品, 如山寨版春节晚会、百家讲坛等, 有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生存基础。对于类似的山寨文化产品, 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 可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 但不应该被提倡, 甚至被吹捧为时尚。如果大家都乐于模仿而不去创造, 只会抑制国民的文化创新意识, 进而损害民族的创造力。
对于山寨物质产品, 如山寨手机, 虽然是仿制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但从技术层面来讲, 并无创新可言。山寨手机最为人称道的是眼花缭乱的外观设计和众多功能, 即使如此, 也不能表明其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 因为其中所有的元素和核心技术无一是自己开发的, 只不过是抄袭和复制而已。由此可见, 山寨物质产品的这种“繁荣”建立在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之上, 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
在山寨产品盛行的背后, 有时还潜藏着“欠发达国家”的历史性积怨——“帝国主义”掠夺了我们上百年, 难道就不允许我们掠夺它十几年?但这种强烈的历史性怨恨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恰恰相反, 只能把它推入更危险的悬崖边缘。据央视报道, 中国的山寨手机年产量超过1.5亿部, 这些山寨手机不但涉及外观功能侵权、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售后服务等问题, 亟需规范管理;同时也给国产手机品牌致命一击, 除了少数几个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品牌之外, 几乎所有国内品牌手机企业都出现亏损, 正所谓“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一方面, 创新者能够获利的时间越来越短, 谁都不太愿意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追求深层次的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山寨产品的流通领域缺少严格的监管, 不断挑战质量底线, 最终形成恶性竞争。长此以往, 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态, 从而抑制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复旦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 模仿型产品在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 有缩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显著功效, 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崛起之初, 都曾经历模仿阶段, 但随后就转向了更大规模的自主创新。如果只学习模仿, 而不创新创造, 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日韩。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告诫弟子:“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李可染、李苦禅等学习恩师书画之中的精髓并加以创新, 最终各自成就了大家风范;还有一些弟子终身模仿, 到最后仍然默默无闻。“中国制造”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之后, 如果继续在低档、廉价和劣质的层级徘徊, 仍然满足于那些没有独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仿造, 必将跌入全球经济链条的最底端, 此后果当引以为戒。
山寨文化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 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如果不能诞生一批创新能力领先世界的企业, 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就不算是真正的经济强国。正如主要依靠代工而成为世界500强的富士康公司, 仅深圳一家工厂就有员工超过20万人, 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然而其销售利润却相对微薄。以代加工苹果公司的iPhone4为例, 市场售价近600美元一部, 除去所有零部件成本, 富士康只能得到7美元左右的酬劳, 而苹果公司的利润却超过360美元每部, 这就是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巨大差异。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神舟系列飞船捷报频传, 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开发成功, 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顺利完成, 集成电路装备、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科学家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中国实验快堆、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从总体上讲, 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模仿借鉴, 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落后的状况。只有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激励创新行为, 我们才能赶超发达国家, 实现跨越发展。
何谓创新能力, 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 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五类。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是一个困扰中国基础教育多年的难题。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 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 形成中华民族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特征。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 在家要听父母的话, 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久而久之, 服从和仿效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缺乏一种渴望创造的创新意识, 缺乏一种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 从而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的社会现象,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组装、拼凑、换版、贴牌, 俨然正版充斥市场, 美其名曰“惠民”。山寨文化以其哗众取宠的宣传手法博取大众欢心, 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背后的山寨商家。这种蒙蔽大众眼睛、混淆视听、不分真假的文化严重扭曲全社会的道德判断标准。外观和功能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仿制产品, 至今仍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 与其说是彰显山寨文化, 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位的莫大讽刺。久而久之, 难免会混淆青少年的价值观, 让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
不可否认, 部分青少年是具有创新动机的。他们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 也希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但他们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反差。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 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 他们在行动上却迟迟不能落实, 主动作用发挥不够, 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山寨文化的泛滥, 不但与建设诚信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 而且还会引起青少年从众模仿心理, 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培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真正的创新, 而不是原地踏步。创新, 一方面来自于人的天性, 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从人的天性来说, 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包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 而且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投机取巧, 成本低, 风险小。大多数人都有惰性, 都愿意走捷径, 青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 那么创新文化就很难生长。如果说一片杂草会耽误一季的收成, 那么一种错误的思想则会影响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