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2024-06-03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精选12篇)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1

网络的兴起, 微信等媒体的使用, 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 它在网络中广泛流传, 结合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这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能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媒体素质, 引领校园思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校园微文化的形成

1.微文化的兴起。开放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但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可以理解为与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远程网络校园” (包括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 和“实体校园” (学习中心校园及实践基地) 的空间总和。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就是指以开放教育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和学习中心及实践基地实体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为主要导向, 以精神文化、相关网络环境文化和实体校园及实践基地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管理 (制度) 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 包括“网络课程文化”在内的一种“网络学习文化”。加强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远程开放教育文化育人氛围, 是开放教育内抓质量、外树品牌的内在要求, 是开放教育系统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短短数年时间, 微信、微公益、微小说等带“微”字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它兼备互联网的迅速、便捷、灵活特点的基础上, 内容更为简洁、快餐;交互性更强、更独立, 吸引了包括开放教育学生在内的广大群体, 逐渐形成了“微文化”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目前, 对于“微文化”的定义各家不尽相同。于安龙认为它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 短时、小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观念模式与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唐爱民用非正式、不占主流地位、影响范围相对狭窄、结构简单来形容;

2.微文化的特点。内容小而不微。微文化中的语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微博只有140字, 微电影只有几分钟, 微公益往往记录的是一些身边的小事, 这些微小的事物却有着不小的效果和作用。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微言开放教育义”。微文化的“小口径”平台传递出人们的“开放教育需求”内容, 当需求取向一致时, 不仅推动社会主流文化, 甚至能引领社会思潮。

传播快而不钝。微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 而是必然。生活水平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从快餐文化可以看出, 人们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明了的媒体信息。

3.校园微文化的产生。中山电开放教育长期以来坚持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 实践中勇于探索, 理论上开放教育胆创新, 提炼出了“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 架构出理论模型, 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推进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开放教育“远程文化”品牌, 重点提升“微文化”的核心价值。微文化的目前主体是“90后”, 他们更关注身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并积极争取, 这有利于开放教育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微文化营造了虚拟的温暖世界, 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能在网络中自如与他人交流, 贫困自卑的学生在微博上有开放教育量粉丝追随等。在某种程度上, 开放教育学生微文化能够弥补部分开放教育学生存在的情感缺失, 满足成就感, 实现自我价值。

二、校园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在上述二者相互作用下, 在开放教育学生校园广泛传播, 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 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1.个体层面:微文化冲击开放教育学生价值观, 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社会化。微文化影响开放教育学生价值取向、判断和选择。每一个开放教育学生都是传播主体, 网络的世界信息繁杂, 有精华也有糟粕, 有健康也有不良, 有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 这些数据混杂在一起, 容易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的价值取向。90后开放教育学生追求个性, 张扬前卫, 注重自我和实际, 微文化载体不断更新, 使用不断便利, 强化了他们追求需求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功利性。开放教育学生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完善, 他们的判断容易模糊和选择容易功利化简单化。

此外, 微文化能够体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媒体素养。它能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正面文化, 和谐校园、构建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能制造消极颓废的网络氛围。以网络欺凌和网络谣言为例, 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匿名性、多样性成为网络欺凌的温床。微博微信内充斥着不少虚假炒作, 这就需要公众客观、理性看待该问题。

2.开放教育校园层面:微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迫使教育者完教育方式。微文化在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方式。

三、开放教育微文化建设

1.利用微博、微信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微时代, 微博、微信, 因为其“平易近人”, 已经成为当代开放教育学生每天都要关注的媒体, 很多开放教育学生全天候微信在线, 随时随地保持与朋友圈的联系, 并将自己的心情以及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片, 自己关注的事件, 与朋友分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开通微信公共账号, 或者建立学校官方微博, 加入到学生的“朋友圈”, 通过微博和微信, 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 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 并通过交流互动, 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困惑, 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真诚关心, 获得学生的信任, 从而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纠正开放教育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坚定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学校可以通过微信或微博平台, 向学生宣传党的先进思想以及校园内的各种正能量信息, 或者通过语音和图片联系学生;班级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 辅导员就可以通过微信将学校的通知和活动推送到个人, 让微博、微信真正发挥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开放教育学生思想的桥梁作用。

2.积极搭建平台, 积极引导校园微文化方向。校园网络舆情往往通过开放教育学生的微博或微信反映出来, 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微博或微信讨论中去, 了解和掌握并影响校园微文化。具体做法是要重点关注那些能够对校园舆情方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草根领袖, 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实时了解并监控网络的舆论动向, 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 确保校园网络舆情可控, 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3.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媒介素养。首先, 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获取诸如新闻信息、专业知识和各种传达正能量的有用信息。其次, 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有真有假,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 使开放教育学生不被虚假信息迷惑, 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冲击, 提高自己应对网络的能力。再次, 开放教育学生个体都可以成为校园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学生可以把校园发生的各种事件拍摄下来通过微博或微信发布出去, 也可以直接对他们发布的信息进行转播, 此外, 辅导员还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使用技能, 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 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四、中山电大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建设与研究保障机制。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得以持续、常规化, 中山电大以组织保障、财物保障、制度保障为基础, 建立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长效保障机制。

2.成立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的组织和分工、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 确保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扎实推进。把校园微文化建设纳入项目管理, 并建立一系列制度, 确保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持续开展, 落到实处。 (1)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制度。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立项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纳入项目管理、专人负责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项目专项经费列支制度等。 (2) 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制度。开放教育学生评优条例;定期邀请开放教育毕业生回访母校制度 (毕业后二年) ;每学期进行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制度;优秀开放教育学生培养入党相关制度等。

总之, 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微时代给开放教育学生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功能真正体现开放教育的特色, 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想学就能支持学, 就有所需的内容可学, 并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摘要: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 开放教育校园将以微文化为载体以其快捷便利、草根平等、注重个体等特点迅速发展, 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 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网络化,微文化,构建

参考文献

[1]李丹, 张森林, 赵继颖.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影响——以黑龙江省5所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2) :59-63.

[2]于安龙, 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1) :107-111.

[3]唐爱民, 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 2013, (3) :11-15.

[4]游敏惠, 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 2013, (4) :53-56.

[5]章友德.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2) :89-93.

[6]张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0, 27 (5) :154-157.

[7]刘继强, 申小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 31 (3) :140-143.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2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校团委,校学生会

承办单位:教育学院

设立评委会,由相关学术专家组成,负责作品评审工作

二、活动主题

“微”时代,“微”课堂

三、活动时间

10月至12月

四、参赛对象

韶关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推进步骤

(一)10月,进行全校性的宣传;

(二)11月,各二级学院制作参赛作品,进行选拔赛,二级学院、校级学生组织均可组织队伍参赛;

(三)12月中旬,进行决赛,组织决赛队伍现场展示微课作品,内容为初赛内容。

六、活动规则和内容策划

(一)参赛形式

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可以以组队的形式或者个人的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小组不得超过5人,以小组参赛的同学需选出一位组长为负责人,并且在上交作品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初赛阶段:参赛者自选主题,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分钟内的微型课程视频,并提供教学设计等相应教学材料。

微课教学视频形式:

第一种类型:课堂讲课式微课程。选取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进行授课拍摄,后期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完成,时间为5-10分钟。

第二种类型:录屏式微课程。通过电脑录屏软件实现课程录制,主要录制形式有: PPT+讲解,软件操作演示+讲解,板书+讲解(如可汗学院模式),时间在5-10分钟。

除上面2种方式外,鼓励创新微课教学视频形式,比如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与制作,或通过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制作,时间为5-10分钟。

决赛阶段:选手按照之前的参赛教学内容现场用3分钟的`时间讲解自己微课程的设计思路、作品创新点等,讲解完后展示自己的微课教学视频,评委现场评分。

(二)作品要求

1、作品主题需健康向上,内容自拟,课件制作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合理,体现出良好的整体教学设计思想。

2、内容新颖,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扩展性。

3、各单位集中推荐8-10份作品(有相关专业的学院可酌情添加作品的数量,但最多不超过15份),若作品数量过多,则在学院内部先进行筛选,然后提交。

4、参赛选手必须提交的参赛文件有: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如有教学课件和相应拓展学习资源则一并提交。提交作品文件的命名规则为XX学院XX同学并加上学号的最后三位数,(例如:教育学院谢泳雯052,小组参赛则由组长提交)作品以压缩文件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到团宣工作邮箱邮箱作品文件过大可以直接联系团宣部长拷U盘。

具体提交文件要求(带*号的为必须提交):

(1)*教学设计:按照附件2具体格式书写。

(2)教学课件:制作软件自定,提供源素材和源文件。

(3)*教学视频:长度控制在5-10分钟,格式尽可能使用.mp4、.wmv、.flv等常用格式(视频格式尽可能满足码流率256 Kbps以上,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视频中最好在合适位置加入自己的标志,如自己的学号姓名等。

(4)拓展学习资源:自己制作,如有则提交,拓展资源可以是辅助本微课学习的资源,如相关主题学习网站、案例资料等,内容需与所讲内容紧密相关。

5、如需特殊播放器或测试软件,需附加说明或者把源程序一同打包上交。

6、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室外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课程需要自行决定。

7、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微文化:全媒体时代的新宠儿 篇3

【关键词】微文化 传播模式 舆论控制

时下各种“体”已成为网络文化的代表。“凡客体”、“羊羔体”、“QQ体”……无一不是富有创造力的网友们从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披露的文字中提炼出的某种文体形式。网民们热衷于自发接力、戏仿造句,在寻求乐趣、宣泄压力的同时,表达着他们对当今社会热点的关注与探讨,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道独特的网络文化景观。

而现在,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式,诸如“微时代”、“微幻”、“微公益”、“微关怀”等和“微”有关的概念逐渐进入网民的视野,它就是“微文化”。2011年12月8日,由两岸媒体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揭晓,“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为年度汉字。该活动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票选,缔造两岸投票总数超过437万的全新纪录。其中“微”字由《厦门商报》社长黄毓斌提出,推荐理由为:2011年在海峡两岸历史上的重要性,体现在一些微小的人事物上;许多人还会联想到风靡两岸的“微日志”、“微博”。笔者在这里就微文化的产生与生存发展进行探讨。

一、微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麦子与其“微的哲学”的形成①

“微”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者是当时的微乐队主唱麦子。

1997年7月麦子组建了一支名为“微”的摇滚乐队,传播自己最初的微文化理念。

1999年《通俗歌曲》杂志开辟了“麦子与微”专栏,麦子在其中论述与传播“微思想”。同年微乐队的单曲《佛光》的发表,使“微”乐队的微文化理念与公众达成了共识。

2006年《微·流浪的麦子》减缩本出版,刊发了麦子2003年5月顿悟的2万余字“微哲学”理论。同年,麦子在新浪开通名为“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的博客,不断地向外界加深微文化理念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2008年,5万言的《微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大陆出版。

2009年,新浪等中国门户网站的微博悄然兴起。

2、微文化逐渐融入主流文化

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同时正因为网络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这种日渐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微博,作为微文化的典型代表,昭示了微文化发展的方向。微博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传播特点,在信息传播中具备原创性、交互性、零碎性、便捷性、经济性的特质,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1年7月19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了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微博用户只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使用碎片化的信息就可以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记录每个普通人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它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博客和即时工具等四大类产品的优点。显然,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在国际,印度孟买恐怖袭击、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是由网民通过微博首发。

2011年2月底,利比亚社会动荡,手机、固定电话等通讯手段基本瘫痪,在利中方人员、使馆和受困人员国内亲属正是通过微博、QQ等传播手段传递信息,相互支持,确保了撤侨行动的顺利实施。

在国内,2011年初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打拐行动,开博仅15天即吸引了8.6万名“粉丝”关注,超过1000名网友上传街头拍到的乞讨儿童照片。通过有关部门合理有效地引导,多名儿童得到辨认并被解放,大大激发了社会正义。

2011年4月,广州某董事长发布了一条支持“免费午餐”计划的微博,声称网友每转发一次自己的微博就捐款9元,用来解决西部孩子的免费午餐问题。截至活动结束时,其发布的3条微博总共被转发10万余次。这个事件体现出的微博强大的召集力和组织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另外,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通过开设微博站点等方式进行了信息引导方面的探索。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近统计数据,目前,在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三大微博平台上,具备一定“粉丝”规模且信息发布频率较高的活跃党政机构微博共计400余个,官员微博200余个。其中,广东公安在腾讯微博“粉丝”突破了300万,成为目前“粉丝”最多的政府微博。

3、其他主要的微文化形式

(1)微表情。“微表情”是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特指不到五分之一秒的表情,却传达出丰富的信息。美剧《Lie to me》在2009年掀起了一股研究“微表情”的热潮。一年一度的招聘季到来之时,应聘者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的“微表情”。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大学生面试压力调查》的报告,其中显示,大约有82%参加面试的毕业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许多应聘者开始有目的地训练自己对“微表情”的控制和把握,借以获得面试官的青睐。

(2)微电影。早在2005年那个20分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很多国人见识到了“微电影”的雏形,这个短片在网络上飞速的传播,许多人士认为这就是“微电影”的雏形。

(3)微公益。青岛微尘,这个名字早在2005年之前就已闻名全国。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微尘”已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

二、微文化兴起的原因分析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就是著名的“5W”模式。在对“微文化”兴起的原因分析中,同样可以围绕传播的几个要素展开研究:

1、网民的增长为微文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雷于2011年年初表示:“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和网民数量都出现了迅猛增长,手机用户达到了50亿,网民数量达到了20亿。”《报告》称,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2770万人。如此规模庞大的人群成为了微文化传播的重要推动力。

2、手机的普及为微文化传播提供载体

当前,我国手机用户超过9亿人,手机的普及性、伴随性和便捷性,又使得网络媒体延伸到手机,增加了网络媒体原来不具备的高度便捷性,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和发布信息成为可能。《报告》显示,手机微博成为2011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应用。2011年上半年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34.0%,较2010年下半年的15.5%增加18.5个百分点。手机微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微博应用在2011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手机微博用户基础;其次,微博应用是一种能很好发挥手机上网优势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机微博服务的使用率。②很显然,手机的普及为微文化的快速兴起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平台。

3、微文化迎合了自媒体时代的需求

“自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概念,当人们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知识体系相连,随时随地发表或分享自己的所思、所闻、所见时,无疑每个人都是“传者”。

微文化的出现使自媒体时代的人们拥有了更多自主表达自己感情思想的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话语自由。以微电影为例,其相对于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三“微”特征,使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

三、微文化的引导与控制

1、发挥微文化的传播优势,需要积极健康的舆论引导

网络媒体人和各大新闻网站需要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舆论导向的重要任务。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可以通过规范健全互联网运行机制,来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公民新闻时代推崇“个人主义”,不要求绝对的权威,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舆论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焦点,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也是舆论中心。媒体是形成舆论中心的把关人,网络媒体人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的重担,为社会舆论中心的建立提供坚定的舆论支持。

2、加强传播者自律

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信息传递的主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整体素质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和所形成的舆论场是否健康。③因此,要培育公民的自律,促使其自身在传播活动中加强自我约束和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

3、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帮助网民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理性分析能力

通过逐步提高网民自身的网络素质,使得更多健康有益的相关微文化作品进入网络,和社会公众见面。□

参考文献

①微文化[OL].http://baike.baid-

u.com/view/3309749.htm ,百度百科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28)

③梁德学、彭艳萍,《初探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新闻爱好者》,2011(14)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十队)

责编:周蕾

微时代的文化表征 篇4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等等逐渐地成为了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没有参与其中那么你在大众看来就已经和这个时代脱节了。很多信息和资讯都是从他们开始传播的。在2009年以来微博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 在现今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他几乎是主流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中国微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012年10月, 相关报告显示至2011年底, 中国微博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498亿, 成世界第一大国。随之而来的相关门类的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等都在迅速的发展占据着大众的视线, 全面已经走进了微时代。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我们每天所见所感的东西都会利用微博等工具被即时性的表述和传播出去, 相应的我们每天所收集和接触到的也多是这种及时性的, 凌乱琐碎的信息和感悟。在这种即时性、零落的背后所展示出的碎片化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其他多种相仿门类的出现也更加的加深了这种碎片化。微小说使得我们的传统阅读当时被瓦解阅读的碎片化加重;微电影使得大众的视觉享受逐渐的也趋向于此。当我们在享受着微时代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必然要承受它对于我们生活的逐渐割离, 思维和思想丧失了原有的阵地逐渐的碎片化。

二、微时代的传播媒介

微时代的到来, 是大众表达模式转变的要求, 在网络这一载体之上建立起来的多种传播模式在满足微时代诉求的同时更是作为一种产业在迅速的发展建立起来。微时代的传播媒介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电脑这一传统的网络载体,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的普及和应用, 安卓系统、塞班系统当然还有庞大的iPhone客户端等都为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工具提供着便利的发展应用的资源和战场。手机这一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打电话和发信息的功用了, 在微时代它还是人们在微时代它提供了载体, 也正是智能手机的开发应用加速了微时代的到来。智能机满足了大众对于信息发布和沟通的及时性、即时性的要求, 并且更加的便利和快捷而且其应用的成本也是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上的。无论是电脑或是智能手机都是在网络这一框架和平台上所派生出的不同的传播和应用相应软件在载体, 只是作为传播媒介的不同模式。作为一种传播的模式, 他研发和生产的机制, 使得这一产物作为商品的属性得到确认, 作为商品投入市场是期必经之路, 在市场的运作下资本便成为了它绝对的主宰。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有着其独特的特质, 那就是碎片化的传播模式, 在满足便利、快捷、即时、原创等要求的前提下, 在符合微博、微信、微小说的要求下碎片化是在所难免的。伴随微时代所产生的新媒介不单单的改变大众的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的模式, 更是在资本的推动下, 影响着大众的消费模式和需要, 加快着人们的生活节奏。

三、微时代的文化表征

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必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因素。面对着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压力, 人们的生活是需要倾诉和表达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表达意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已经的重压下人们已经对这一诉求基本放弃, 即使在大家面对面的情况下手机不离手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画面, 吃饭的时候大家现实在给饭菜拍照、上传、评论、转发等一系列的工序似乎成为了必然, 人们对面对面沟通的诉求已经被掩盖和淹没。面对这样的现象, 在让人感叹的时候更应该反思我们这个时代。

微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图。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中通过表征的概念来阐释事物的文化意义及其来源, 并认为事物本身没有意思, 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及各种语言方式运作的文化符号所生产和建构的。解析当今生活人们的生活实质, 人们在公司或是各行业中看似是一个团结共进的整体, 但是每个人所负责的工作门类都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 在各个行业中, 人们所面对的都是这样的问题, 越来越精细的划分、越来越有针对性的工作, 越来有目的性的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 微时代的这种“微”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诉求的需要, 这种诉求以碎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满足了表达的需求的同时反映的是社会生活逐渐的以封闭的形式展示它的繁盛。“微”形式的书写诉求和应用形式使我们的生活不复处于整体之中, 生活的实质和整体根本不复存在, 而最终在这种“微”形式中, 我们的生命、同等的活力、生命的振奋意义被压缩在最小的单位中, 生命只是以零落的形式飘散在这个“完整”的世界中。现在很多人有了微时代种种表达的形式就放弃了就放弃了原有生命本质上应该的有的表达的形式, 通过微时代的媒介的交流取代的是我们对生活实质面对。一切都被打乱, 一切都被撕碎后逐渐随着时间飘零。的确, 我们的生活是不完整的, 生活对于我们的要求或说我们对生活的期许逐渐的额被利益蒙上了物质的阴影, 我们追求的不再是长久的期待和幸福,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即时的快感和满足是大众的追求。大众已经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快餐式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最常见和熟用的模式框架。

摘要:随着近两年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等“微”表达形式的出现并占据着大众和传媒的焦点, 我们已经全面地进入了微时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深刻的社会性、文化性的表征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关键词:微时代,碎片化,表征

参考文献

微时代高三作文 篇5

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随之一起入侵人们生活的,是基于这一平台的公共账号,据推测,其数量已经超过250 万个。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让“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在“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佐证着这样的观点。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 岁之前要明白的50 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不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这正如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评价——灵韵的`凋谢。

这不仅是微信的问题。清代书坊繁盛,但印什么不印什么,多基于利润得失,正如清人金缨《格言联璧》中所言的“售多利速”诀窍:“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康有为的诗证明此格局直到清末仍如此:“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奈小说何。”而明代中期就开始的靠劣质模仿优秀作品而获利的“熊大木现象”,也让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芜杂多而精品少。现在,微信的公共账号如果把订阅数、关注度作为唯一追求,即便有精品,也很有可能会呈现出类似面貌。

有人说,世界上种种变动中的关系,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而让人欣慰的是,这两种循环是可以转化的。在微信阅读可能出现的循环状态中,只要有一方愿意迈出一步,就会改变其发展的走向。对于读者,或许是走出心灵之宅,克服懒惰或是畏难,努力寻找“高一层次”的阅读,去理解那些你或许不同意的观点,去欣赏那些你或许不喜欢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发现那一片“林中空地”。而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们,需要的则是保持恒定的审美和价值,在分析与把握受众需求的同时,以更高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不被枯燥的数字牵着鼻子走。

“微时代”的“微留学” 篇6

“微时代”促生“微留学”

所谓的海外游学,也叫微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时间比较短的游学过程。最初开拓游学市场的都是旅游公司,以“看名校”为噱头带学生旅游。之后随着留学中介、教育机构陆续进入市场,这些机构因为自己的海外学校资源优势而逐渐成为留学市场的主角。

游学时间一般历时15-20天,进入海外名校参观学习,并入住学校学生宿舍或是寄宿当地家庭。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并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作出投资,“微留学”顺理成章地成为孩子长期培养计划中的一项,游学也倾向于更高端和个性化的线路选择。

高端线路,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孩子能真正进入海外顶级名校学习和生活。现在的家长非常关注游学期间能否带给孩子一个深度的体验,而非像过去那样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学校。个性化线路就是学生除了在海外游学期间的学习之外,希望独自安排课余时间的活动,或是按照自身的条件安排线路活动,并且不跟随团队一起活动,希望自己在海外能有一个真正的准留学体验。

游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外媒报道,2012年中国赴南加州游学约15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50%。因中国游学人数激增,每年暑期,加拿大等比较热门的国家发放签证的时间都在成倍延长。游学已经成为一些旅行社的主打项目,每年仅加拿大接待的游学团已超过10万人。据估算,仅中国赴美加游学的市场规模就能达到人民币上百亿元。

为留学打基础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游学的受众人群已经从最早的大学交换生,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而对于低龄孩子出国,社会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不少家长本身也比较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尽早受到国外的优质教育熏陶,另一方面也生怕孩子无法适应国外的环境,达不到留学的预期目标。从这一点来说,“微留学”其实就是留学的“试金石”。经历了游学的过程,孩子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自己适不适合留学,以及留学选择什么学校等问题,最大限度规避留学的风险。

旅行社为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旅行社来说,游学的利润很可观。游学学生团基本报价是一个人3万元人民币,行程一般是15-20天,每个团20人左右,两三个老师带队。游学期间,大多数团只安排一两天时间在当地联系一所大学或中学交流,其他时间以旅游为主。美国和加拿大的很多景点都属于免费参观,没有任何费用。在加拿大包一辆大巴的费用约为500美元/天,15天费用加上司机小费也不到8000美元,折合下来,人均不到400美元(约人民币2500元)。而住宿一般都是不到100美元的经济型酒店。一个团下来,实际每人的食宿和交通花销平均在人民币1万元左右,再加上学生每个人身上都会带着零用钱在当地购物,旅行社和组织方能赚到三分之二的利润。

目前国内旅行社和教育机构针对外国游学、欧美的语言培训学校、国际夏令营的项目操作已经非常成熟,产品都是设计好的套餐。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迎合需求,适当放宽了签证政策,助推了国内学生境外游学热潮,如英国增加了“学生访问签证”的新种类,部分国家对于有过出境经历、记录良好的学生可以免面签,游学签证的办理时间也大大缩短。

目前,提供“游学”服务的主要有两类机构,一类是旅行社,另一类是教育培训机构和咨询服务公司,他们都把“海外游学”的条目放在了网站上醒目的位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从业者向笔者透露,这种以游学和培训为卖点的旅行团利润都非常高。比起机票+酒店的那一类产品,游学或者培训里的项目价格都很不透明,可操作的空间都很大。

“微时代”下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篇7

1“微时代”的特点

从最初的电脑, 到后来的移动设备, 再到异军突起的新媒体, 人们已经步入了实实在在的“微时代”, 微博、微视、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 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微时代”媒介的传播速度, 影响范围, 影响效果跟传统的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 它的传播速度更快, 影响范围更大, 影响效果更长久,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内容短小精悍

跟传统的传播内容相比, “微时代”下的传播内容通常都是短小精悍的, 将大篇幅的内容, 凝练成简单的一段话。以“微博”为例, 一条微博的字数限制为140个字, 这就限制了长篇大论的东西, 你只能用短短的140个字将新闻、故事、评论讲完, 这种形式迎合了现代人“快餐式”的阅读方式, 人们更愿意花时间去看一些“快餐式”的东西, 无论是在上班路上、等公交、吃饭前、睡觉前等等, 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取知识, 但是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 于是短小的文字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

1.2 目标群体更明确

随着工作种类分工的细致, 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和“社区”, 社会不同的身份和“认证”开始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群落”,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认识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等, 不同的“群落”里的信息分享和内容不尽相同。有的人不单单是一个“群落”的人, 有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群落, 这也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关系网。“微时代”下的传播目标群体更加明确, 在这个大背景下, 出现了精准广告, 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群体而设计的广告, 不在广告范围里的人群是接收不到的。比如我们在浏览网站的时候, 网站会记录我们的喜好, 如果我们看过某样想买的东西, 你会发现你再打开网页的时候, 该类型的东西会自动弹出来, 或者显示在页面的一个角落。

1.3 借助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新”的一面通常是它的技术上、形式上和理念上, 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借助新媒体平台变得时间和空间更为广泛和自由。诸如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手机、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 可以说人们生活在一个新媒体包围的空间里。以手机为例, 在新媒体的形式中应该算是最具普及性、快捷性, 也是最为方便的, 有着强大的交互功能, 具有一定强制性接受性, 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未来, 当4G手机逐渐普及, “流量”问题已经不再是制约手机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时候, 手机媒体将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1.4 传播速度更快

“微时代”下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 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瞬间达到传播效果, 他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模式, 人们只要动动鼠标或者是手机转发一下, 就完成了对信息传递的接力和扩散, 它不是1对1的, 而是1对多, 甚至是多对多。媒介旧有的限制被极大削减了, 权利一点点地向“原本的受众”汇聚。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 一个群体也可以轻易而迅速地因合宜的事业而被动员起来。

1.5 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微时代”的一个核心词, “互动性”不是简单地在电脑上输入、输出, 得到一个答案, 而是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参与到事件的演变过程中, 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甚至改变最后的结果。拿数字电视来讲, 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 看似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他们可能针对电视节目中的某些节目或事件进行编辑、分类, 形成不同的主题, 用来评分、排名和分享。现在有的电视节目, 在播放的过程中, 让观众参与其中, 一起来编写接下来的剧情和角色命运, 甚至连导演和演员们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还有的观众在电视播出的过程中到网上去发表评论, 这种互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参与其中, 为自己喜欢的角色来编写剧情, 为某一个桥段设计发展等, 这对电视节目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宣传。

2“微时代”下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微时代”的到来, 给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丰富了青年人在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等方面的空间, 拓展了青年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微时代”下的便捷性, 带来的是海量的信息传播、平等自由的交流和跨越时间空间的娱乐活动。

2.1 为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微时代”下, 依托数字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 网络平台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学习的又一平台, 凭借着庞大的网络体系, 加上有着大量的资源、形式多样的学科门类等优势。实现了跨时间、跨空间的知识传播, 青年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并且可以在网上留言, 将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在网络上寻求帮助, 请求专业人士给予专业的解答, 在网上可以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宗族的人一起交流、学习, 吸纳最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成果。互联网的强大优势, 使青年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 开拓眼界,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最终促进青年学生多方面共同发展。

2.2 为青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长期以来各高校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 于是形成了以课堂教育为主的青年文化。2012年, 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 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 有的高校正计划形成联盟, 青年学生通过联盟内的高校网络课程的学习, 并且最终考试合格, 就会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生所在高校也会承认这样的学分, 这样青年学生受教育的场所由课堂转移到了网络, 通过手机或者多媒体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是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教育, 极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灵活性, 增加了青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形成了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的青年网络学习文化。

2.3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给青年文化的养成造成冲击

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 信息在采集与传播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很多, 这就有可能导致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有所降低, 甚至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这给青年学生造成了困扰, 面对着信息的多元化,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 对信息的解读有一定的局限性, 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挑战着青年学生的辨别能力, 如果长时间接受大量的不良信息或交流方式, 势必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青年文化的养成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2.4 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形成

产生新文化形式的关键条件是存在一定数量的面临着相同的适应调节问题, 且相互之间有效互动的行动者。 (1) 他们可能是某个群体的所有成员, 也可能只是群体中面临着相同处境的某些成员。 (2) “微时代”下, 青年更容易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了解外面的世界, 信息传播的迅速已经模糊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地域、宗教、种族的概念已经模糊, 青年文化已经呈现出另外一种新的亚文化类型。比如在青年学生中比较受大家欢迎的Cosplay、恶搞文化、黑客文化、微电影制作等, 都代表了一个群体或者是几个群体, 青年学生在这些群体中有着自己的文化标志, 通过网络、手机、在线游戏等方式传播、分享和表达着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 这跟我们的“主流”文化是相对的, 但是它会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主流文化。

3 结语

“微时代”已到来, “微时代”下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已经日益突出, 新媒体逐渐成为青年学生生活、学习、交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微时代”下的很多负面的影响也随之变大, 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需要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为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8

一、微网络文化高校得以形成的条件

时代的发展变化, 给网络文化高校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一方面, 传统的构建网络文化高校的方式和方法 (如主题网站、BBS论坛等) 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影响渐微, 因为它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 适应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需求的微网络工具则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 这为我们创新新型的微网络文化高校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大致说来, 以下几个因素将为微网络文化高校的形成提供便利的条件。

1. 通讯技术的进步。

这里主要是指, 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尤其是3G移动通信网络 (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的发展, 因为它实现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无缝对接。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已从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或信息工具变成了一个微网络信息处理平台,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沟通方式完全打破了原有单一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时空局限,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随时随地的信息互动交流。目前大学生几乎都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 手机上网成为了当前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传递和沟通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正是这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 微网络文化高校平台可以形成并发展起来。

2. 微网络工具的发展与普及。

相比BBS论坛、E-mail等网络传播媒介, 微网络工具是一种同步时效性的传播工具, 它采取的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 对于传受双方来说, 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交流。目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 微网络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 完成了从电脑终端之间的沟通到与手机等移动媒体的互联互通的转变, 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行为、信息和思想记录或表达的重要形式。

根据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 即时通信QQ的月活跃账户为7.839亿[2], 大学生则几乎都拥有不止一个QQ号码。截止2012年2月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3亿, 而据调查显示, 97%的在校大学生开通了微博, 并且使用手机 (同时用电脑) 登陆微博的学生高达92%。[3]可以说, 微网络工具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就为微网络文化高校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3. 独特的载体———高校与大学生。

高校主要通过提供相同的文化氛围和相似的生活选择, 使得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大学生认同于母校相同的文化范型之下。这个趋同的过程是以不停地群体间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之前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或者“听报告、开大会、读报纸”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传统的模受限于时空的限制, 而微网络突破了时空界限, 校园文化活动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速度及广度等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大学生可以利用微网络工具自由地向教师咨询自己的疑惑, 可以与教师探讨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或话题, 可以与同学或他人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等。这样一来校园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更贴近学生的现实, 教育内容也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时期文化校园的建设势必离不开微网络的建设, 而微网络在高校这个独特的空间里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代大学生往往倾向于追求标新立异的互动方式和沟通模式。此外, 他们还喜欢模仿社会上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形式。这些都加速了微网络工具在大学生中的时尚流行。以微博、QQ为代表的“微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生活主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通过跟帖、微博等渠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意见与建议。毫不夸张地讲, 当今大学生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友谊的发展、恋爱关系的确定, 等等, 都和微网络工具息息相关。这就为微网络文化高校建设提供了广泛的实施对象, 微网络文化高校的建设也就获得生根发芽的土壤。

二、微网络文化高校建设的思考

从对微网络文化高校形成条件的分析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微网络文化”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占领着大学生群体, 高校文化建设的工作者必须面对这新的趋势, 积极适应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及时转变工作理念, 不断探索“微时代”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新机制。笔者认为, 作为对网络教育实践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积极回应, 新时期构建微网络文化高校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下面仅从两个角度对如何构建微网络文化高校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1. 微网络文化高校中课堂教学的网络化与虚拟化。

研究表明, 课堂的空间设计与组织形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4]进而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当今大量的新技术开始在课堂中使用 (从最初的投影到今天的交互式电子白板) 使得教学与学习环境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课堂的进程大多被教师制作的课件所控制, 学生仍是被动的参与学习。这种教学活动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 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而微网络的广泛运用则有可能从根本的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具体来说, 就是要实现高校课堂教学的网络化与虚拟化。

高校课堂教学的网络化与虚拟化, 首先依赖于无线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近年来, 中国移动加大了Wi-Fi热点的建设, 好多校园里已经能够使用中国移动公共Wi-Fi网, 这就为无线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样的教室里, 教师可以直接将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 (如平板电脑) 链接到投影系统中, 来演示教学课件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 同时通过教室的无线网络与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互联, 以此来实现课堂上师生直接交流学习心得, 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发送问题等。课后通过通讯平台保持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密切联系, 交流上课笔记, 探讨学习心得, 学生还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完成老师指定的报告或者作业。与此同时, 移动终端设备还可以替学生的作品留下纪录, 形成一份数字化的教学档案。这样一来高校课堂就具有了网络化与虚拟化的特征, 教学也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一言以蔽之, 在微网络文化高校中, 利用微网络技术实现课堂内各主体之间, 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技术与环境等相互之间的无缝链接, 使学习变得更为便捷和人性化。

2. 微网络文化高校中管理方式的数字化与互动化。

微网络下, 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传播由“教堂式”演变为了“集市式”。此种传播模式下, 一方面, 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扩展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而另一方面, 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 甚至消极、反动的观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等方面, 从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高校管理方式只要实现数字化与互动化就可以从容地应对这种挑战, 并且在挑战中完成微网络文化高校的建设工作。具体如下:

首先, 管理工作的数字化, 必将改变高校管理工作的旧有模式。具体就是, 微网络下高校管理工作必须加快教育数字化的进程。要建立校园网管理微博平台, 将虚拟的“微社区”作为高校管理的新领域、新手段, 运用微网络下的现代数字技术, 以文字、图画、声音、视频、甚至动漫等计算机可识别代码的形式, 来呈现与组织高校管理活动。在此过程中, 不仅微文化校园建设得以加强, 而且可以做到引领大学生建设文明高雅的微文化校园生活。

其次, 在某种程度上讲, 高校管理工作是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信息高度互动的过程。如果管理者代表的信息没有形成“舆论气候”或“优势意见”, 那么这种信息流将在传播中将成为“劣势意见”, 从而导致其管理信息的主导性作用弱化。因此, 必须要充分利用微网络平台信息传递快捷、交流互动即时等优势, 与被管理者进行各种信息如学习信息、娱乐信息, 甚至情感信息的传递, 拉近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距离, 激发与他们的情感共鸣。这个互动过程中还要借助骨干学生的辐射力, 充分发挥他们与同龄人习相近、性相吸的特点, 价值观、生活态度相近, 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在广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等优势, 增强管理主体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优化微网络管理平台的传播效果。

此外, 微网络可以帮助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将对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负性评价与舆论倒向积极舆论氛围, 营造出一个良性的微网络宣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 知识的传递和教育的进行, 都将变得更加快速与容易。当被管理者的学生在微网络的环境里体验到幸福感、成功感和乐趣感的时候, 他们的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就逐渐建构起来。这对未来的高校管理工作的互动性将奠定良好的前提。

总之, 微网络文化将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显现, 是承担高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微网络文化氛围的构建对形成高层次、高品味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 高校要充分利用微网络的优势, 建立与“微时代”趋势相适应的微文化高校校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公报, 2005-3-28.

[2]腾讯科技.腾讯第三季总收入115.656亿元同比增长54.3%[EB].腾讯科技讯.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169.htm, 2012-11-14.

[3]王亚煦, 张亚广.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基于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调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9

在数字化、互联网、泛传播的大背景下, 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风行。微传播影响到微信息, 微信息影响到微文化, 微文化影响到微生活。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 信息对我们的生活转变如此巨大。2013年11月11日所谓的“双十一”光棍节, 淘宝仅仅用24小时就创造了350.19亿元的交易额。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 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 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广泛普及, 与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微文化”虽“微”且“散”, 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

不可否认, “微文化”是利弊相随的

“微文化”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 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需要引起注意。

一方面, “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 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 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 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点滴, 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报道和传播, 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 “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 “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 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 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 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里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 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 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 “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 社会浮躁之风日盛,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 更直接冲击着企业的自身文化。

值得我们重视的现象和发展趋势

第一, 去中心性的社交化和文化的“部落化”。所有的“微文化”都有社交特点, 通过社交才能传播和流行, 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化促使超越地理空间的虚拟部落的形成。这些部落有较强的信息共享性和认同紧密性, 他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没有共同的空间位置, 只因玩同一款游戏, 或从小看同一部动画片而成为这个部落的成员。这样就带来了社会的多元与分化, 这种多元与分化使得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社会化认同建构的时候, 面对着新的值得研究的课题。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变得日益紧密。

第二, 文化的民主化和草根化。“微文化”脱离了文化的精英性, 削平了文化的专业门槛, 几乎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草根化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智化倾向, 从而对知识传承和文明体系构成极大的挑战。一方面, 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和能力;另一方面, 知识的体系性和理性化程度都会降低, 这使得我们通过传统知识整合社会时将会面临极大困难。“微文化”填满了年轻人的生活, 占去了年轻人系统读书和求知的时间。反智化倾向对知识的传承、理性精神的建构、群落对立的协商提出了新的考验。

第三, 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喜剧、段子、图片、动漫、140字以内的短文、心灵鸡汤、名言警句, 这些“微文化”的“微”体现消解着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 甚至严肃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知识的累积和传承。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切成了微小的碎片。碎片并不是现在发生的, 大机器的时代已经导致了碎片化的生活。但是, 今天的碎片化生活有不同的形式。以前人们被大的工厂机器所控制, 人们是车间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是机器的一个环节, 人们被机器撕成了碎片;现在, 人们是无限信息流中的一个环节, 人们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撕成碎片。一旦成为碎片, 一旦沉浸在娱乐之中, 一旦过于沉浸在当下的枝节和琐细之中, 人们就会缺少总体性的视野, 缺乏超越性的怀疑精神。将来的年轻人如何学习, 我们如何评价年轻人的能力, 我们如何解决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都是需要重新深思的理由。

第四、生产工具趋于“微小”。具体而言, “微文化”是以手机和电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电脑不仅吞没和席卷其他的通讯和娱乐机器, 同时, 它也改变了自己的物质形态。刚开始, 一个显示器和一个笨重的主机盒子组装的电脑, 它和人保持着距离, 成为人的一个客体;接下来是可携带的移动电脑, 它是人的一个亲密伴侣;现在有手掌中的手机电脑, 它是人的一个新“器官”, 这是电脑最新的进化, 一个打破了手机和电脑界限的奇妙机器。作为“微文化”载体的机器, 本身也越来越小。

第五, 信息趋于“微小”。如今, 一切都被信息化了。所有的东西都获得了信息的地位。再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可以转换成一个信息。电脑和手机作为机器, 生产和消费的都是信息。尽管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由来已久, 但是, 电脑的信息概念则完全不同。对于电脑而言, 信息可以被所有人生产, 也可以被所有人消费。最主要的是, 使用电脑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被信息化, 连隐私也可以被信息化。人们可以将一切, 不仅是外部世界的一切, 也可以是自我的一切, 通过电脑信息化, 并且将信息“微小”化。所有发生之事、所有琐碎之事、所有现存之物都可以被电脑转化为信息;相对的, 所有未发生之事、所有可以想象之物、所有虚构之物, 同样可以借助电脑转化为信息。电脑可以将一切, 将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将现实的和非现实的, 进行信息化的处理, 它将整个世界进行了非物质化的生产, 它将世界生产为信息。

如何认识和把握“微文化”给时代带来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第一、“微文化”加速社会转型, 快速使信息落地。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 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 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在微时代, 权利更加分散, 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 张扬个性, 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 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同时, 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 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 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动和对话, 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 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 “微文化”已经成为青年的天堂, 青年成为“微文化”的主力军。

第二、“微”已成为时代文化的发展潮流。曾几何时, 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相标榜的。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 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可以说, 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 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 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其他领域的渗透, 我们逐渐体会到, “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第三、微时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当然, 微时代并不是一个新的乌托邦, “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在方便信息发布的同时, 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间信息, 并使谣言的传播更加容易。它在扩大信息交流、拒绝信息自上而下灌输的同时, 也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 使得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大规模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变得更加困难。最后, 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使我们过度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 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所有由“微”带来的这一切, 都为企业以及个人与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 也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微时代”、“微文化”的特征, 充分肯定它们的积极意义, 同时充分警惕其消极后果, 我们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才能更加有效, 我们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才能与时俱进。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10

一、“微时代”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分析

“微时代”这一命题,包含着诸多内容,蕴藏着众多语意,无论是文化传播、生活方式还是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等内容都包含于其中。“微时代”是一种凭借微博、微信等媒介来传播文化信息的网络时代呈现状态,其是集思维、娱乐、表达、传播和成本等为一体的文化信息时代表征,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是其显著特征。现当代大学生是一群生活于网络状态下的新生群体,其成长离不开网络,微信、微博以及一些其他网络平台是大学生展现自身魅力的舞台。在这些舞台上,他们肆意张扬青春、宣扬个性、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和其他事物的认知,成长于这些舞台上的大学生崇尚一切新事物,对复杂社会的认知和体验都十分强烈。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生活节奏都非常快,学习工作压力也非常大,而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微信、微博以及云平台等网络平台凭借自身快餐式的优势很好地契合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启了微信、微博读书交流学习之旅,微电影、微创作以及微视频等新媒体在高校教育方面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些新媒体在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增大,但其在给予大学生实现自我机遇的情况下,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微时代”既能够发扬传承很多正面的东西,但其本身信息复杂也蕴含着一些负面的东西,对大学生的生活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在高校大学生后续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发挥“微时代”对其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抵制其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廉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我国大千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在现当代社会,廉洁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是廉洁文化建设高地,大学生被誉为民族和社会的未来,由此可见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反腐倡廉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认知观,对传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改进社会风气,推进个体的廉洁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现状来看,部分高校根据中央六部委相关意见积极进行了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廉洁文化,使学生初步接受了廉洁文化理念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正统文化的认知。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廉洁文化已经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高度认同,学生心中崇尚廉洁文化,对社会上的贪污腐败行为有着本能的排斥。我国现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谨慎规范自身的言行,廉洁文化素养成为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底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能够接触的资源日益增多,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熏染程度提升。在快节奏和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形势下,部分大学生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冲击,其思想行为有所转变。

首先,随着大学生社会认知和社会体验的加深,部分学生开始出现信仰危机,再加上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影响和大学生对自身期望的不当,使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现状出现了系列问题。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没有得到相关主体的正确认知,很多高校负责人认为廉洁文化教育的主体只是学校的高层领导人员,教师与学生是不需要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这种错误的认知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

其次,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方式大多为说教式,这使廉洁文化教育内容与学生之间存在心理上的差距,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开大会、作报告、上思想政治课以及写思想汇报等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形式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

最后,教育合力的不足以及廉洁文化教育规划的不到位也使当前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微时代”背景下,极少数学生为了进入校学生会、入党、当班委等利用不正当手段的等行为也并不少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种种迹象表明,当代大学生急需要廉洁文化教育来改变其现有认知,以抵御不良的行为风气,打造良好的高等院校学习风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强化其对自身行为的自律性。

三、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工作

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找到正确可行的道路,找到推进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船和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层次地推进现当代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为我国的廉政建设贡献力量。

(一)强化大学生课堂廉洁文化教育

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各学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大多授课教师都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也表明每个个体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的指引,行为都是思想的外在表征。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思想文化教育,筑牢大学生的廉洁思想防线。具体而言,各高校要强化课堂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时事政治教育等相关课程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将这些思想指导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廉洁文化素养的主要阵地,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中影响较大的事项,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对其进行整合,发挥“批量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开展诚信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微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还需要将大学学科建设与廉洁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强化学生的社会荣辱观念认知,培养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在复杂严峻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各高校加强校园内部的廉洁文化校风建设,能够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在高等院校内部,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向学生征稿、进行廉洁榜样模范评选以及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演讲会、辩论会等都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拉近廉洁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有效引发学生的共鸣,增强教育效果。另外,各高校校长、教师以及党支部书记平时应以身作则,深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一样吃食堂睡宿舍,深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入学生群体。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向学生展示廉洁风气、勤俭节约风气以及艰苦奋斗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廉洁文化教育榜样,提高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

此外,还要在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过程中积极引进现代社会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手段,发挥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资源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廉洁文化素养。比如,高校党支部可以开设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微信运营公众号,让学生负责其日常的管理。在此微信公众号中,可以开设廉洁文化知识知多少、廉洁文化征文、与廉洁文化建设相关的重大方针政策解读以及廉洁文化社会现象介绍等板块内容,让学生自觉查看与廉洁文化素养相关的内容。在“微时代”背景下,利用“微时代”产物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净化高等院校内部环境,为我国廉洁化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提高现当代大学生的廉洁文化素养,对我国廉洁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大背景下,要发挥高等院校的教育作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此时代背景的指引下,微博、微信等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载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进入了“微时代”发展阶段。围绕“微时代”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现状,探索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工作,以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党有关廉洁文化教育的政策。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于广琮,朱林.论“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载体构建[J].江苏高教,2016(1):123-125.

[2]韩云龙.微信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5(9):190.

[3]董艳芳.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微时代”的数学“微作业”设计 篇11

关键词 微时代 微作业 微媒体 数学 以人为本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不少教师都将信息化改革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对课后作业的信息化改革。而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学习渠道,也是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应纳入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环节之中。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不断普及,为作业的创新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平台基础。数学教师应顺应“微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和利用“微时代”教学信息传播的优势,探索微媒体与作业相融合的新式作业,拓展数学课外教学的渠道。

一、“微时代”背景下教学信息传播的新特点

“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作为信息特征的文化传播时代。和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传播媒体相比,微媒体的应用使得传播信息呈现出个性化、交互化、海量化、碎片化等特点,同时提高了受众群体的传播地位,把宏观叙事转化为依托受众而开展的日常叙事。在其影响下,教学信息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学信息丰富且交互化

在“微时代”,数学课程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化传播渠道,形成了“多点对多点”交互化传播模式,从而使得数学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加灵活、接收方式更加自主。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即时搜索学习信息。受多点交互传播模式的影响,学生从单一的信息接收者转化为兼具信息发布和接收的双重性角色[1]。同时,微媒体也可以作为学生进行作业探讨和作业展示的平台,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分享教师练习题目和教辅资料、共同评论数学问题等,这使得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积少成多,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

2.教学信息海量并碎片化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传播渠道,“微时代”的教学信息传播能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减少教学信息传播的障碍。此外,学生所收到的数字知识不再限于权威媒体,而是来自不同的信息源。各信息源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与“微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时间散、频率高、形式多样化有直接的关联。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使他们能够在乘车、饭后等间隙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进行即时学习,为“微作业”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教学交流平等并多元化

微媒体信息传播提高了学生作为受众的传播地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的“论道式”模式,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打破传统宏大叙事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日常教学叙事提高教学信息的亲民、生动、鲜活程度[2]。这使得数学教学能够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也打破了讲台与学生座位之间的界限,为师生平等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平台。

二、“微作业”对数学作业创新的意义

“微时代”背景下教学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推动了“微作业”的形成和发展。“微作业”主要指以微媒体为基础,以有效学习为中心,并具有微型性、活动性、探究性特点的非书面作业。“微作业”强调以尽量少的书面语言去完成作业任务,以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代替传统数学作业中的抄写、练习等。“微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推行实践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1.实现“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转变

“微作业”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内“写”、“练”作业,使得作业内容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促进课外作业的拓展。例如在学习某一数学公式后,传统数学作业往往是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锻炼公式的应用能力,而基于微媒体的“微作业”则能改变这种课内“写”、“练”的模式,通过搜索、整理、发布以及评论、分享等方式,将该公式的应用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作业内容的实用性[3]。此外,“微作业”还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以群讨论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课外讨论交流的便利性。通过丰富作业形式,把学生从僵化的书面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教学”向“导学”转变

在为课堂教学提供后续练习和反馈的同时,“微作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例如,通过课前作业目标和作业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新课开始前预先通过微媒体开展自主学习,搜索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以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回顾。这将提高数学作业的“导学性”,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推动“知识巩固”向“情感培养”转变

在“微作业”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方便地收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杰出人才的各种事迹等等,从而拓展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信息化知识的交流互动中体验、思考数学知识和理念,形成一定的体会和见解,促进情感培养。此外,学生在做“微作业”时能够依托媒体,与教师开展平等的交流,因而可以向同学和教师求助,开展课外数学作业讨论[4]。这不仅有利于数学教师建立亲和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广泛了解并搜集学生作业中的“疑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三、“微时代”背景下数学“微作业”的设计和应用

1.“微”积聚,强化数学知识积累

数学课堂以传授概念、公式、定律及其相关的证明过程、应用技巧为主,而较少讲解相关知识的背景、推广以及应用案例等内容。这虽然能突出数学重点、节省课堂时间,但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数学文化的积累,使得数学教学变得刻板化和机械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海量性,以“微作业”引导学生强化数学文化知识积累。其中,在积聚数学“微知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量少而精”作为设计和应用的原则

教师应充分利用微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从作业量上强调“微”,通过减少作业篇幅而减轻学生对课外数学作业的心理抵触和压力[5]。以微博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互相关注,形成班级微博圈子,进而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发布“微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相应的数学知识信息,再筛选、整理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具特色的信息,形成长微博,发布到微博平台上,艾特教师和部分同学。教师对学生的“微作业”进行评论或点赞,并转发部分做得较好的“微作业”,让学生们学习和参考。

(2)提高数学“微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微作业”不是规条化的作业,更不是普通练习的另一个化身。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微作业”积累数学知识时,应突破教材框架局限,提高作业内容和要求的趣味性,以多元化的媒体信息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走进生活”,提高“微作业”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更多关注身边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作业内容

“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学生学习潜力的可提升空间。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不仅要围绕教学重点,还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内容,使得所积累的知识能够起到发掘学生潜力、增添数学趣味、推动课堂教学的作用,避免“微作业”知识积累偏离教学方向而流于形式。

2.“微”训练,强化数学实践应用

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应注重作业的实践性,以便强化学生对数学公式定律的理解、数学方法与技能的应用以及数学创意思维的发展。

(1)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微作业”的实践性

为了在减负的同时实现增效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微作业”时应提高作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一,教师应遵循拓展性原则,创设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微作业”,让学生突破课本知识的局限,深化学习课外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课程知识,在百度贴吧等媒体平台上发布主题贴,提出具有悬念的数学“未解之谜”,让学生们自行搜索相关数学知识,以回贴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解答教师所提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学生能够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突破传统的“题海型”数学作业,提高作业的拓展性。此外,教师所提的问题及学生所作的回复,将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二,教师应遵循实践性原则,提高“微作业”中实践活动的比例。“微作业”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达到知识应用的目的,争取在生活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甚至创新。教师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6]。

(2)设置“微作业”梯度,开展由浅入深的数学思维训练

目前不少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容易出现方法刻板单一的问题,甚至只是参考例题直接套用公式定律,缺乏多维思考的能力。教师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不应让学生一下子接受多难的规律,而是通过每一次的“微作业”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对分析数学抽象概念定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7]。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采取坡度式训练、发散式训练。在坡度式训练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目前的数学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依托微媒体平台发布由浅入深、从易及难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多维、缜密的思维方式;在发散式训练方面,教师可在控制题目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充其他条件,使得同一道题目呈现出多元性、发散性的解题方向[8]。

3.“微”交流,强化数学学习互动

(1)提高“微作业”的开放性

“微作业”的设计和运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依托微媒体发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情感性的作业形式,从而促进作业由文本向活动、由教学向导学的转变。教师应充分发挥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优势,逐步提高“微作业”目标、内容、要求、评价的开放性,并通过有效协调线上交流及线下交流的关系,引导学生开展“微”交流[9]。

(2)提高“微作业”的合作性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BBS等社交性平台,让学生从“个人作业”转向“小组作业”,提高数学课外作业的合作性。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微作业”,能够集众人之长,在降低学生个人作业任务量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其中,这个“小组”可包含同学、家长、教师等,以便增强对微媒体平台的监督,提高学生广泛合作学习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群里发布“微作业”要求,让小组成员自由讨论数学题目,互相交流意见和见解,并通过E-mail、群资料等方式向教师发送具体的合作解题成果。这类“微作业”虽然题量小、计算少,但由于让学生自行组合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在加深做题记忆的同时强化思考逻辑和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在“微时代”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信息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教学信息丰富且交互化、教学信息海量并碎片化、教学叙事比重提高、学生群体地位提高等,这些特点为数学“微作业”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形成良好的互动媒介平台。通过应用数字化传媒,教师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渠道,并在师生之间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交流方式,进而实现内容简短、方式便捷且时间分散的“微作业”。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微作业”的布置方式和内容,通过“微”积聚、“微”训练和“微”交流等方式,提高数学“微作业”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这将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文化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意识,促进数学能力的长远发展。

————————

参考文献

[1] 武兴华.教师应站在“微时代”前列[J].中国教育学刊,2015(3).

[2] 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3] 许晓莲,王成营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4).

[4] 陈德前.数学作业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31).

[5] 仲建维.学生作业改革的知识观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5(4).

[6] 王婷婷.关注作业反馈促进有效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

[7] 胥兴春,张青.小学生的教师期望、数学作业情绪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

[8] 徐军民.减负增趣提效:发展性作业改革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4(5).

[9] 苗建.作业改革: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J].中小学管理,2012(3).

[作者:毕丽萍(1982-),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微时代校园文化论文 篇12

关键词:微公益,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文化传播

1 我国互联网“微公益”发展现状

我国现已进入互联网Web2.0时代, 网络的使用正在朝着全球化、个人化、便捷化、移动化的趋势迈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而且, 在家里使用电脑接入互联网的城镇网民中, 家庭Wi-Fi的普及比例为81.1%。[1]由此可见, 互联网移动终端,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率已达新高。在此基础上, 微博、微信社交手段的使用量也大幅攀升。根据《2015微信公众号发展情况及用户行为分析》, 从月度覆盖人数的变化趋势看, 微信和微博App均呈现上升趋势, 但微信2014年12月与年初相比增长了1.05亿, 远超微博App的2778.9万。从人均单日使用次数看, 微信用户的为7.8次, 而且从人均单日有效使用时间看, 微信用户的为18分钟, 毫无疑问, 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活中密不可缺的一部分。[2]根据对微信用户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 所有微信用户中, 有79.3%的用户关注了微信公众号;20%的用户选择从订阅号里挑选内容阅读, 而80%的用户选择从朋友圈里寻找阅读内容。因此, 微信公众号成为群体向个人、个人之间、群体与个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 也是当下普及率高、关注度大、影响力强的媒介传播方式。

同时, 公益借助互联网平台也愈发普遍。随着网上支付愈发方便快捷, 越来越占据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由此, 线上APP中的慈善、公益元素也随之增加。腾讯公益、淘宝店铺、支付宝爱心捐赠、微博中的微公益等, 低门槛、定向性、大众化的网络捐赠如雨后春笋, 但收效甚微。而且, 这些公益慈善元素都寄生在以消费、社交等其他方式为主要功能的APP上, 网民通常登陆后直奔主题, 很难注意到公益版块, 即使注意到, 也缺乏打开内容并阅读、参与的主动性。但互联网公益已有成效, 以2014年夏由美国风靡后传入中国的“冰桶挑战”为例, 该关爱“渐冻症”病人活动从8月18日传入中国始, 截至2014年8月20日下午4时许, 国内的获捐方“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3]截止到2014年8月29日募集善款总额累计超过1亿美元。这项从政要富商、演艺名人到平头百姓都参与的慈善捐助活动开始一个月以来, 筹集的善款总额远2013年同期的280万美元, 将用于渐冻症治疗研究。[4]这项活动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微公益”成功案例, 达到了“微公益”中人人参与, 聚沙成塔的理念。

2 公益微信订阅号实践中的现状及问题

经过前期发放并回收的500份调查问卷显示, 有58.33%的受访者表示很愿意参与公益宣传活动, 仅有3.57%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参与公益活动, 38.10%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 表示要进一步了解再做决定。可见, 大部分人很愿意参与到公益活动和慈善的宣传推广, 但是值得信任的组织和便捷高效的形式是大家投入公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于最好的公益宣传渠道, 72.62%的受访者选择了微信公众平台, 64.29%的受访者选择了实地海报、传单宣传, 其余还有微博、QQ等宣传方式, 但比例较低, 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和线下宣传这种传统方式的活力。基于前期的调查问卷和对有代表性的受访者访谈, 我们建立了“有故事的礼物”公益微信公众平台。

“有故事的礼物”公益微信订阅号基于有故事的礼物公益创业项目而建立, 用于实时推送团队的关爱项目进展情况、团队信息、资金流向和计划等, 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捐赠自己不用的东西作为拍卖、捐赠的礼物, 还可以连接到微店店铺, 拍卖、购买爱心物品。该平台是在有故事的礼物团队成立并顺利开展第一个关爱项目——为长春市朝阳区特殊教育小学自闭症儿童提供每个上学日早餐的“早餐故事”后建立的, 在建立一周内关注人数就达到了100余人。但是微信订阅号也存在问题。

第一, 推送内容缺乏主动性, 受众必须点击进订阅号栏目才能统一看到推送, 因此其影响力有限, 这就要求推送的内容必须是受众迫切想知道的、需要的信息。在实践中发现, 当推送财务公开、活动纪实或者图片有吸引力的图文消息时, 阅读量较大;音频、视频的吸引力较广;经过受众转发至朋友圈的图文消息阅读量更大;经过图文编排、编辑排版后的消息, 文字精简、图文并茂的推送消息更吸引受众。

第二, 使受众对“有故事的礼物”订阅号持续关注, 并且保证固定受众群体不“掉粉”仍然任务艰巨, 在线上的宣传模式中, 受众范围仍局限在常用微信并且关注订阅号的人群中。

第三, 使受众便捷、直接地参与到公益中, 不仅停留在看的阶段, 即发挥订阅号的号召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解决方法与建议

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是必然发展趋势, 微公益鼓励人人参与的大众化法则, 也是公益进程的必经之路, 但是结合传统模式, 采用O2O模式, 并且提高网络和组织自身公信力, 根据网络传播特点调整信息和公益文化传播方式, 是实现公益大众化、平民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 精细化微信订阅号图文消息编排版式, 号召用户转发。图文消息的编排首先应固定化风格, 体现订阅号特色, 突出重点。精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 从色彩、内容、排版等烙印特色, 引人注目, 直切主题, 切忌冗长。重点突出影响力大、重要程度高的内容, 体现帮扶特色。如“有故事的礼物”团队线上微店有“他们的礼物”版块, 是通过义卖自闭症儿童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从而实现他们居家就业, 自给自足。这一长效机制是帮扶的新思路, 应予以重点突出。但是推送的目的是扩大宣传影响, 因此受众广是首要条件。在固有受众的基础上, 鼓励转发、关注平台, 可采用月评比转发冠军发网络爱心勋章、集齐勋章免费体验爱心企业产品或服务等形式, 调动积极性, 并适当赋予文化寓意和吉祥祝福等。

第二, 采用“互联网+”、O2O模式, 线上、线下活动和宣传结合。与爱心企业、产品制作商洽谈合作, 通过企业销售量推广公益文化和帮扶项目, 微信订阅号及时跟进报道, 并在企业产品上喷制二维码、LOGO、标语等;此外, 及时推送定期开展的线下公益活动、爱心长跑、公益派对、公益拍卖等实体活动, 并统计、沟通、带领有意愿的爱心人士亲身接触受帮扶群体, 将受助群体和爱心人士的心里话推送成图文、音视频消息, 增强感染力。与此同时, 地方媒体也会跟进报道, 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力度。

第三, 加强网络监管, 提高微信订阅号公信力。实行公益组织成员实名制注册、第三方监督账目及活动进程、健全法律监督制裁体系等, 提高微信订阅号公信力, 从而让公民信服并且放心参与其中, 为从根本上调动大众, 真正实现公益平民化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EB/OL], 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

[2]木木.2015微信公众号发展情况及用户行为分析[EB/OL], http://mt.sohu.com/20150706/n416237912.shtml

[3]冰桶挑战筹款140万IT界贡献很大[EB/OL].驱动之家, http://news.mydrivers.com/1/317/317893.htm.

上一篇:环境创设班级文化下一篇:城乡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