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语言学转向

2024-08-16

心理学语言学转向(精选4篇)

心理学语言学转向 篇1

1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随着布尔代数的提出, 人们开始关注数理逻辑及逻辑学说, 由此, 各个学派开始注重语言的重要性, 并通过语言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由此便形成了欧美大陆的英美语言哲学和德法语言哲学两大学派。随着新的哲学学派的诞生, 新的哲学领域和研究对象也随之出现, 由此便实现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或称哲学的语言转向) 。

古希腊时期是本体论研究的鼎盛时期。哲学家们将整体世界作为哲学研究的逻辑出发点, 力图从变动中发现不变、从现象背后找到本质、从现实存在之下探求世界的本原, 本体论是这一时期哲学研究的中心。从笛卡尔开始的现代哲学研究, 则把研究的重点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哲学家们不再以探求世界的本原为主, 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探究世界。随着数理逻辑的逐渐发展, 哲学研究更加注重理性研究而非认识, 由此哲学研究的对象从纯粹主体转向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语言。这次转向不仅对哲学本身产生根本的影响, 而且影响到现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所有领域。

语言转向使哲学从一种思辨的研究转向了对语言的意义和使用的研究, 哲学家关注的中心从认识论转向了语言, 意义、表达和理解成为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而弗雷格、罗素以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点的创立和发展都受到了哲学的语言转向的影响。姜望琪先生在他的著作《语用学理论及应用》 (2000:197) 中这样写道:

J.L.Austin, the originator of speech act theory, was one of the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ers at Oxford, and a leading one at that.As a result of the work of scholars like G.Frege, B.Russell, G.Moore and L.Wittgenstein, there was a linguistic turn in western philosophy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Philosophers then formed the opinion that many philosophical problems were in fact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could be solved if we did a proper analysis of language. (2000:197)

直至20世纪60年代奥斯汀在著作《如何以言行事》 (1962) 中提及的言语行为理论深受语言转向的影响, 他的学生塞尔在《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 (1969) 中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的修正和多角度剖析继承并发扬了奥斯汀的思想。

2 言语行为理论

2.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上大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下, 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在[1]年出版, 这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 奥斯汀 (1962:14-15) 首先区分了施事句 (performatives) 和表述句 (constatives) 。表述句用于表述某件事是否如所述说那样, 具有逻辑真值;施事句并不具有逻辑真值, 而是用以实现某事。例如某人说“明天要下雨”时, 他是在表述一件事情;而当某人说“我劝你把烟戒掉”时, 他是在施行一个忠告。但是在之后的研究中奥斯汀发现, 表述句也是一种行为, 可以归入施事句之中, 于是产生了新的言语行为的分类方法。根据奥斯汀 (1962:95) 的阐述, 说话者说话时会同时表现出三种行为:说话行为 (locutionary act) 、施事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取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例如, 当有人说“你忘记关门了”, 说话者的说话行为指这句话所表达的字面意义;施事行为则是说话者所表述的这句话的目的:有人可以把门关上;而取效行为指话语产生的影响, 在此则指这句话说出后的效果:有人把门关上了。如果真的有人把门关上了, 那么说话者的取效行为则得以成功实现。显而易见, 施事行为是最核心的部分, 是说话者意图的真实体现, 因此也是研究的中心。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也启发了他的学生塞尔。

2.2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作为言语行为的核心部分, 奥斯汀对施事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的分类进行过尝试, 但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够清晰明确, 而塞尔对其做出了清晰详尽的分类。

首先, 塞尔 (1969:24) 把言语行为主要区分为四种:说出行为 (utterance act) ;命题行为 (propositional act) ;语旨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语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随后塞尔 (1969:30-31) 又将语旨行为分为五类:

1) 阐述类 (representatives) :陈述或者表达说话者认为是真的事情。

2) 指令类 (directives) :试着让听话者去做某事。

3) 承诺类 (commissives) :承诺给听话者会去做一些未来的行为。

4) 表达类 (expressives) :对已存在的情况表达感情和态度。

5) 宣告类 (declarations) :在说话的同时或者宣告某事的同时会立即带来一些改变。

塞尔 (1971:40) 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 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标准去划分它们, 例如:

“如果我们以语旨目的作为区分语言使用的基本概念, 那么, 在处理语言时就有了一个相当有限的基本范围:我们告诉人们事情如何发生, 我们试图让他们做事情, 我们答应自己做事情, 我们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 我们通过话语带来各种变化”。 (1971:40)

3 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奥斯汀创立言语行为理论后, 在塞尔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下, 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 言语行为成为了西方哲学、语言学, 尤其是语用学的研究核心。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了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之中, 言语行为理论因而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应用。

威尔兹比茨卡 (1987) 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研究, 并著有专著《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词典》, 拓展了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 (1989) 对意义, 尤其是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把阐释意义跟交际双方的意图、信念和目的联系起来, 通过确定阐释意义的中心点, 建立一个既能阐释自然意义, 又能阐释非自然意义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并对会话含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 像何兆熊 (1989) 、胡壮麟 (1995) 、姜望琪 (2000) 、束定芳 (2001) 等等, 他们分别从哲学、认知、语义等方面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有些学者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语语言进行分析研究, 讨论汉语施事行为的表示方法;也有的学者讨论了汉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 并对其间接语义和相应言语行为目的的推导进行探讨;有些学者则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汉外对比研究中。

然而, 笔者认为塞尔等人还没有真正将言语行为理论当作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 还没有将言语行为理论推进到言语行为的语用理论, 只是局限在言语行为的句法和语义理论, 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笔者认为, 当今语言学家对言语行为的研究, 只有在语用行为的理论研究之中进行, 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哲学发生了重要的语言转向, 开始从传统哲学转向语言学, 形成了语言哲学的研究热潮。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之后他的学生塞尔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引起了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试图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视角, 分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观点, 并探析其应用及发展的现状, 以求更加深入地将其应用于语言研究之中。

关键词:语言转向,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理论

参考文献

[1]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62:14-15, 95.

[2]Grice H 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Searle J 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24, 30-31.

[4]Searle J R.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40.

[5]Wierzbicka, Anna.English Speech Act Verbs:A semantic dictionary[M].Canberra: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1987.

[6]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7]胡壮麟.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8]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97.

[9]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心理学语言学转向 篇2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论视界

语言学转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传统,它并非只是现代哲学的特性,早在古代、近代就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古代、近代哲人那里,语言学转向主要是转向理性化方面,其生存视界尚晦暗不明.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力意拒斥形上理性,但由于主要是转向于语义或者语形,其固有的生存论视界,仍未得到朗显.直到海德格尔主张哲学应向语用方面转变,强调生存意境的诗意接受,才真正洞见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真谛.

作 者:朱荣英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孝感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OG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08 关键词:西方哲学   语言学转向   生存论视界  

心理学语言学转向 篇3

现代经验主义也称逻辑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科学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等。它主要指的是维也纳学派及其继承者的哲学。“逻辑经验主义以孔德、马赫为代表,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科学哲学各学派中素有‘正统哲学’之称,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等”。通过对实证主义对象及其来源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出, 现代经验主义哲学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证主义的根本精神。现代经验主义哲学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受了康德思想的影响, 康德通过对理性能力有限性的分析, 把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科学知识限定于经验现象世界, 只有这个现象领域知识才有得以成立的基础与根据, 当然, 康德限定知识范围, 是为其本体论做积淀的, 从根本上也为人的信仰留下了地盘。在康德思想的基础上现代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和基础, 感觉经验世界便是科学知识不可逾越的界限、范围, 超出了经验便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领域, 而我们又是必须排斥形而上学的。关于知识只能局限于感觉经验世界这一点, 三代实证主义的回答是不同的。以孔德为代表的第一代实证主义承认经验现象的背后有实体性存在, 并且明确表示, 由于受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 只得留待神学家去想象和形而上学家去做繁琐论证;以马赫为代表的第二代实证主义, 是以一种包容一切的新概念——“要素”、“原则同格”来消融传统哲学问题的对立, 把宇宙万物的本性统一到“纯粹经验”的概念上来, 进而为科学知识划定了界限;以罗素、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实证主义, 则是高举科学大旗, 以“拒斥形而上学”为理论纲领, 把科学知识限定在对经验事实的命题表述上, 其理由既不在于认为解决形而上学问题为人类理性能力所不能胜任, 也不在于认为有一个更为根本的中立性概念能够消除传统哲学的分歧, 而是主张形而上学问题是超出经验范围以外的, 由无经验指称的语词构成的虚假问题, 因而它是无法获得经验的验证, 所以是毫无意义的, 是不能够成为科学知识的对象的, 它自然就应该被清除出科学知识的范围以外去。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经验主义和反形而上学, 在反形而上学这方面, 它不像孔德那样, 也不像马赫那样认为形而上学是错误的, 他们认为形而上学是毫无意义。在对待实体、上帝、自由和必然等所谓“永远不能解决的问题”的问题上,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这类问题不是有其问题不能解决, 而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 它们本身是一些所谓“似是而非的问题”。另外, 无论休谟还是马赫都忽视逻辑的作用, 仅以心理分析为其方法论的根据, 而逻辑经验主义则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正因为如此, 它才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 虽然实证主义者提出“反形而上学”, 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形而上学, 不知道形而上学之所由生、问题所在以及解决的方法。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乱用语言”的结果, 是一个关于意义的问题, 因此解决它们的方法不能是一般的科学方法, 而是语言的逻辑分析方法。所以现代经验主义这断言:要把哲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 必须以“一种哲学”结束传统的哲学。这样的“一种哲学”就是指:真正的哲学论题是不谈自然或社会, 而是只谈语言或语言应用的, 亦即, 哲学是以研究语言的有意义或者无意义为基础的, 哲学的任务不是提出命题或建立命题体系——理论学说 (那是科学的任务) , 哲学的任务是从逻辑的观点来分析以及阐明科学中的概念、假设和命题的意义, 从而使我们能够澄清形而上学的思想混乱。逻辑经验主义把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 从科学中清除掉没有意义的论断当作科学哲学的最主要的任务;认为一个命题的意义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 经验证实原则 (命题是否有意义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表述经验内容) 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只有分析命题 (包括逻辑和数学公式) 和综合命题 (表述经验内容的命题) 两种命题才有意义。“但是这种观点的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严重局限:首先, 为了突出研究的科学性, 过于强调语言的自律性, 而忽视了语言的人文功能和文化内涵, 忽视了在语言研究中, 也只有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充分自足的, 一旦离开符号系统, 语言的各个要素都浸润或者说饱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意识形态内涵, 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映射交通;其次, 它排斥主体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忽视对言语语言学规律的研究”。

斯图亚特·霍尔曾批评结构主义语言学及结构主义文论只关心能指与所指, 而不关心指称的目的;只关心语言的形式和抽象的体系, 而不关心语言的实际运用情景;强调文本的自律性和语言的共时态, 忽视了对语言的动态变迁及其变迁原因做出解释;强调意义不是指向文本之外的东西, 意义是由文本的结构产生的, 忽视了广泛的社会实践系统对意义的影响。“这种理想模式很难应对语言使用的现实——无限丰富复杂的意义恰好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产生的, 对语言的研究必定包含情景解释;同时, 语言一经在社会实践中使用, 能指与所指就不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指称的目的性必然产生”。我们认为语言不能成为禁锢我们思想的形式主义式的牢笼, 就文学、哲学等评论而言那种只注重语言而不重视作者身份、创作历程, 仅通过语言、结构和技巧等形式途径就可探讨文学、哲学等全部特性, 解决理论中的所有问题、传统文学等理论中的社会历史研究、传记研究的做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与挑战。语言的先验意义主要表现在语言与经验个体的关系上, 语言不仅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与人类的社会行为融为一体, 而且其中渗透融合了大量的文化因子。当然了, 没有语言系统的限定与调节, 人类社会就会变的杂乱无章;反过来说, 没有主体的言语实践, 语言也只能是一堆空洞概念, 言语活动只不过是社会中的主体相互交流思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尚小华, 高洋.浅谈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

[2]左其福.语言学转向与20世纪西方文论观念的变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伦理学转向 篇4

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伦理学转向

众所周知,西方伦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出现了紧张的冲突和急剧的转向。在这一冲突与转向中,康德和黑格尔的伦理学、基督教伦理学都受到严厉的批判。在康德和黑格尔那里得到极大张扬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受到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志和克尔凯廓尔的个体体验说的.挑战;康德的形式主义道德律令受到舍勒的实质的价值伦理学的修正;黑格尔的国家整体主义在克尔凯廓尔那里变成了孤独的个体;基督教伦理学的仁爱、赎罪观念被尼采贬斥为“怨恨道德”、“奴……

作 者:张会永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81刊 名:湖湘论坛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年,卷(期):15(5)分类号:B0关键词:

上一篇:文献信息个性化服务下一篇:现代传媒与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