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式教学(精选12篇)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1
1. 引言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 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了大力的应用, 从而能够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 使其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行为引导式教学法正是在此基础上,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进行行为引导, 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增强, 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并对其进行解决, 从而真正地掌握课堂中学习的知识。
2.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2.1 以教师讲解为基础来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进行提高。教师在对汽车教学新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要以新知识点的内容以及其范围为中心展开讲解, 并对整个课节的具体思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为学生讲解, 从而使其能更加明确学习的思路。同时,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与教学新思路、新手段相结合, 通过多媒体影像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最后, 在汽车教学每堂课结束之后, 要做一个总结, 并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来提出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教师应该通过引导来使学生来回答问题, 从而使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得以不断地提高。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增强, 而且还能使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决。
2.2 在教学演示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是汽车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 在汽车教学中,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来对其动手实操能力进行培养在汽车教学中十分必要。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演示则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演示可以由教师、多媒体影像、个别学生进行。教师的实操演示, 能够使得学生对整个操作的流程更加直观地了解与明确, 并且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肢体动作以及其表情, 学生能够对各项操作的难易程度有所了解;通过多媒体影像的演示, 相较于教师演示来说, 其更加地严谨与规范, 而且在动作流畅度方面也相对理想, 通过多媒体影像演示, 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每个操作, 因此,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辅助教师演示来进行;个别学生演示, 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身所掌握的实际情况, 而且在其他学生观察的过程中, 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并且能够使其印象深刻, 从而在其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其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重视, 此外, 个别学生演示的方式, 对于学生观察兴趣的提高而言更加有利, 而且还能够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这同样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2.3 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可以先收集一些与汽车专业有关的典型实例, 并在讨论之前, 将其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其先有所了解, 并做好充分地准备。之后, 实际讨论中, 再对各个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 从而总结经验, 取长补短, 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而且对于学生的心智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十分有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 课下让学生预习, 并在课上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 然后, 教师在进行相关的补充, 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在教师解答完之后, 各小组再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帮助。
2.4 通过引导, 调动学生参与实际评定的过程。在汽车教学中, 实操成绩的评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 实操成绩评定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上的规定, 来对学生的实操情况进行一定地判断与掌握, 并通过观察学生的实操情况, 根据规范标准来对其进行打分。由此可见, 教师在实际评定的过程中, 掌握着主动权。然而, 在汽车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法, 并将其应用在评定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择实操能力较好的学生来参与评定, 这样不仅对于学生实操演练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言十分有利, 而且通过参与评定, 学生也能够在对其他同学实操过程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使其自身的操作得以不断的完善。
2.5 在汽车教学实践中开展巡回指导策略。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应用的另一大表现就是教师在汽车实践课教学的过程中, 开展巡回指导策略。如此一来, 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而且通过教师的巡回指导, 能够对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与纠正, 使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操作,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与技能水平。巡回指导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工艺步骤以及其操作方法主动地进行检查, 并耐心地解答学生实操中存在的违规操作与失误等。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尤其是在汽车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汽车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法,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此, 笔者认为,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特别是在汽车教学的过程中, 大力应用与发展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现代教学中, 尤其是在汽车教学的过程中,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应用得比较广泛。然而,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的实际环境、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其他的硬性条件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对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行为引导式教学法,汽车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月异.汽车教学虚拟实验系统应用研究[J].软件, 2013 (10) .
[2]叶艾仲.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职业指导课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5) .
[3]刘宏举.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1 (16) .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电类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中职校电类课程特点和学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以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实例,探析了改革电类课程的`教学、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作 者:李中民 张平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工业学校,江苏,仪征,2114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712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教学方法 电类课程 教学效果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3
关键词:机电教学;行为引导教学法;应用意义
一、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机电专业的理论性较强,而众所周知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较为枯燥。当前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机电专业教材都是传统的学科教材,这类教材对机电知识的划分较为详细和清晰,一般是章节形式,理论知识的框架较为分明。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本身就较难理解,再加上条框的限制,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更大。
当代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行为引导教学法,将新鲜的现代元素融入教学课堂中。行为引导教学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利用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激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尽管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实践运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举一反三。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行为引导教学法对机电教学的重要性,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机电专业教学在引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课堂主题、制定机电教学任务、分配小组。课堂主题和机电教学任务的制定必须根据机电学习进度、学生接受程度等进行制定,确保主题和任务的适宜性。机电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所以必须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有效的小组划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老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将机电学习主体以趣味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因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走神。老师课前的准备和引导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还能融洽师生的关系。
2.正确应用及创新行为引导教学法
在运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守着教学法的规定来进行机电教学,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法进行创新和改革,这种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机电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将完善行为引导教学法。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可以综合应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其部分进行利用,总的来说,只要是有利于机电教学质量提升的,都可能进行创新和改革。怎样使用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对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并在引用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在经验的支持下对教学法进行创新改革,这是一种良好的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机电教学注入新活力,从而实现机电教学的长久发展。
3.全面贯彻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全过程
安排机电任务是行为引导教学方法在机电课堂上运用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任务不仅要求整齐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要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个课堂中,只有真正落实贯彻,学生才会真正地参与其中。而老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解惑者的角色,要时刻注意学生任务的完成状况,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并解答其疑惑。任务的完成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所以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这种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老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合作。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极大,所以老师要控制好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任务的完成等环节都要把握好一个度,避免学生过度活跃而导致教学过程偏离主题。教学主题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从一专多能变成了多专多能,只有复合型、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也是教育的目标所在。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行为引导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机电人才是当前我国较为稀缺的一类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机电人才才能满足我国机电行业的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疑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机电教育,只有积极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引入行为引导教学法,才能保证机电专业教育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陆晶.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124.
[2]李心全.浅论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四个体系[J].职业,2009(8):47.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应用,创造性
教育是我国历来所重视的重点问题之一, 中职教育亦是如此。抛开传统教学理念, 而通过视频、图像等技术直观的表达效果,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就目前的中职化学教学水平来看, 其中有不少弊端需要改正, 同时需要引入新式教学提高教学方法[1]。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纠正问题,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1 引入行为教学的现状与重要性
目前,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 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偏重, 缺失操作能力, 技能训练分割严重, 学生缺少动手操作的能力, 独立性差、学习能力不强与中职学校要求的高实践性不符。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 现在的教学模式偏离主旨, 采用传统教学, 学生很难掌握。
中职教育以实践动手为基础学科, 化学长期采用传统单一课堂授课方式, 学生被动接受系统理论知识。注重理论, 轻视实践, 在操作技能训练上缺乏有效途径, 独立完成实践能力差[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被动接受。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不高, 基础知识薄弱, 对教学内容、教学理解上存在偏差。
此外, 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 缺少理论环节的带入。二者无法有效结合, 因此, 所收到的实践效果不明显。
2 具体教学方案
2.1 分析学生情况
首先分析学生情况, 大多学生成绩较差, 但有的学生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强, 但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全班进行分组, 明确教学目的, 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感知, 操作明确。
2.2 明确任务
把学生分为成几个小组, 设置组长、发言人、操作人员等, 分别讨论不同内容的学习。根据每个小组制定的计划, 对小组成员内容充分讨论, 帮助发言人整理思路。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学习组的学习内容与实际操作情况。各组评论对阐释的内容有缺失的要有补充, 对其他小组的发言要进行评价打分。最后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 对表现好的要鼓励和表扬。
2.3 布置作业
教师应在完成一节教学任务时, 适当布置作业, 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配合企业配置不同的化学制剂, 与企业积极合作提高项目完成的积极性。通过教学实践, 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有动手操作的能力, 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在教学展示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现能力为本的思想, 促进学生对职业岗位产生新的认识。
2.4 教学建议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符合当代要求, 但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此种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有示范、讲述的环节。要依据不同学生情况进行不同方法改良。让学生内心产生成就感、喜悦感、让他们有动力的持续学习。
2.5 引入行为的分析
教师在准备阶段要认真指导各小组学习, 让成员理解知识点。通过小组协作, 体现团队精神, 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对学生社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这类教学法要求大量的学习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但职业教育学生普遍存在阅读能力差、缺乏沟通技巧等问题, 因此安排教学流程时要充分调整教学流程不具备条件的学生要用其他方式进行教学[3]。突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素质, 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3 结束语
引导发现的核心在引导,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 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 结合重点教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教学法相结合, 适应当代教育, 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因此我们要探究适合中职学生学习心理, 找到适合中职教师执行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王伟.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 (下旬) , 2011, (3) :36.
[2]王健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化工专业化学课程中的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浅谈小学生模仿行为的引导 篇5
梁爱杰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然而由于心理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益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
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往往是由于好奇模仿而引起的。这几年我都注意观察和了解,不少学生模仿电影、电视、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勤学守纪,助人为乐。但也有一些男孩子看了电影名星李连杰的功夫片,回到学校在课室里喜欢打拳弄脚,个别学生还学电影中的飞檐走壁,在桌椅上跳上跳下;看了电视中一些武侠放暗器百发百中,回到学校便手抓石子你掷我,我掷你,口中还声声说:“中”。一些女孩子看了电视中的折纸鹤越多越能带来好运,回到学校上课时还在折纸鹤等。一所学校一个学生也是因为看了武侠小说,下课时在班里抓起扫帚“练功夫”,不小心把一个女同学的眼睛打瞎了。由此看来,模仿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 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小学生的模仿行为积极进行引导。
一、引导学生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小学生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对小学生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一些不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他们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学生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未形成习惯时就及时改正。一次,我发现五(1)班有学生吸烟,就及时找他们谈心,了解原因。他们说电视中的英雄警长吸起烟来很威风很勇敢,他们很希望像他一样,于是就学着抽。又有一次,我发现一位女同学涂了口红,我就找她谈话,她说妈妈涂了口红很漂亮,她也就学着涂。对这些学生,我都及时进行了正确的引 导,以后也再没发现他们这样做了。
二、引导学生模仿先进英雄人物
抓住小学生模仿性强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把学生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引导他们学习先进英雄人物。平时我很注意观察,每当我对学生们讲一个英雄故事,学生中就一定会出现模仿的事情,我讲了江姐面对敌人的酷刑,哼也不哼一声,意志十分坚强。以后,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坚强了。小李同学以前很容易哭鼻子,但听了故事后一次劳动时碰伤了手出血了,她也不哼一声。小红同学以前很怕冷,天气一冷他就不愿起床,经常迟到。听了故事后天气很冷她都不再迟到了。我问她为什么进步了,她说江姐连死都不怕,十个指头被敌人钉上竹签也不哼一声,自己怎么会被一点点冷难住了呢?可见讲英雄故事对引导学生有意识模仿先进英雄榜样,是一种好形式。还有组织学生看电影电视,也是引导小学生模仿先进英雄榜样的很有效的媒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着他们接触面和知识面的增广,他们的模仿行为已由低年级时模仿父母、老师身边的人等,逐步发展到喜欢模仿电视、电影、文学作品中他们崇拜的先进人物,我们就要积极引导他们多读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书籍,经常组织他们看讴歌先进英雄人物、革命前辈或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的同龄人,如潘冬子(《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张嗄(《小 兵张嗄》中的主人公)、董存瑞、刘胡兰、雷锋、刘文学等的电影、电视,这些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从小就关心祖国,意志坚强、机智勇敢、勤学苦练、助人为乐等优秀的行为品质,对小学生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力,成为他们模仿的最好楷模。
三、引导学生模仿要重在本质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6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其教学观为:“你告诉我,我可能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预期目标为:使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内在因素无外乎两方面:一是教师的个性和期望,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学习态度。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意义
古人云:授人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授”与“教”二字,对于“行为引导法”本质的说明再明白不过。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使无为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而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说,教学从传递贮存下来的信息变成激发利用学习者早已具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能力。开发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阅读能力、信息能力、智力技能,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能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行为引导型教学应以学生的行为为导向,以教师的教学为引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内涵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教师本身的职能有质的转变,二是学生由自发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三是学习组织由参与向追求责任感转变。
1、教师职能的转变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不仅要使学生参与学习,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行为引导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求异性”。教师本身也应始终边工作、边学习,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完善自己的行为。“双师型”教师必须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又具备该领域的娴熟技能。
2、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让我学到我要学,自发学到自觉学,主动学到有的放矢的学,要学会到要会学,求知上进,努力探索。
(2)学生掌握或理解方面的程度比通常听课高得多,且手脑并用,以理论指导实训,用实训去验证理论,反复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3)教师通过测验和个别学生交流确定学生未理解的方面,及时弥补不足,使学生重新进入正确学习路径。
(4)学生越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愿望,教师就越有可能更加全身心地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使得存在差异的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3、教学及学习组织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整体思想是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会学习,增长及发展学习能力,它是现代教学侧重的组织教学原则。
(1)在实习指导教学中,学生不仅改变了行为方式,而且对教师行为方式的变化有了促进的作用,因此组织教学的形式更以启发式、互动式等积极向上、快乐学习为主导。
(2)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以教材、教师师示范等方面获得,并学会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检验和评价。
(3)学会互助合作,共同计划和参与抉择。
(4)通过师生互助的团队工作,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5)通过互相探讨及相互评价,使学生们学到了必要的技术规范,学会了对自己行为做出公正评价,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时下,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放在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及“个性、健康、和谐、发展”上,具体围绕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两大课题展开。捷克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提出“愚昧、无知是社会混乱的根源,教会青年人学习,则是对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他倡导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教学变得容易、愉快、省力、省时、牢固、彻底,更富有成效,从而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1、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应用具体可分为六个行为步骤,每一个步骤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或活动,又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法教师根据每个学生所需掌握的能力,结合当今的职业教育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状况,灵活、扎实地实施教学。
(1)设计场景。贯穿一个宗旨,让学生“参与”,创造机会让其体现“个体存在”的价值,根据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及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扮演教练员兼导演的角色,创立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
(2)讲解示范。根据实际的教学课题,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复合科学知识,利用娴熟的业务能力,以正确的操作给学生示范,但又要及时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训之前进行讨论,并及时汇总一切问题,以便在实训教学中咨询老师。
(3)制定计划。通常以书面形式拟定计划,核心问题在计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每一个行为计划都是工作组织的标志或内部图像。
(4)指导决策。这一过程的主要依据在于所拟定的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所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等。通常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最终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5)具体实施。该阶段是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具体学习进行操作,其中包括工作与检验相交替,不断反馈,调整进度、学习方法和修订下一步方案。学生与教师相互协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具体表现在:积极动脑,培养独立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工具”。
(6)综合评价。教师和学生通常以谈话方式进行评价,既有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有学生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
2、行为引导型教学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办法
学习能力是思维技能训练的必然结果,发展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一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需要”和激发“学习动机”;二是采用适合个别差异的教与学策略,使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得以协调发展;三是教师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人不分性别,不分阶层,不分贫富,都拥有驾驭一切事物的能力。行为引导教学法主张这三个方面的兼顾,以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为导向,体现了“以学为本,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从权威性的拥有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伙伴、朋友。
总之,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学生行为为导向,以引导探究去学习,重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是职业教育者办好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零件钳加工行为引导型教学实践 篇7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核心要素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锻炼并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改变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理念的有效体现。
(一)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宗旨,让学生在三到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现代企业所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能力存在个性差异和倾向性,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行为引导,侧重于培养、激发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质。
(二)符合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定义为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强调肢体、内心的并用,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因而成为机械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取向。
(三)符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教中完成学,学中实现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是主体,而“教”只是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特征,以激发学习热情为出发点,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教师从注重“教法”转移到引导学生的“学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的关键是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任务设计,即工作情境、学习任务与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条件与组织形式、教学流程与活动、评价内容与标准;二是教学活动设计,即学生关键能力、学生与教师活动、学习内容与资源、评价点等。将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的相关内容组织到教学方案中,并把知识合理地匹配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技能和工作之间的有效融合。
(二)教学中注重学生工作页的开发
学生工作页主要由学习目标、工作情境描述、工作流程内容、加工图纸和各学习活动问题引导等部分组成,是有效指导学生工作的蓝本。学习活动问题引导一般由课前预习、课堂协作学习、总结评价、课后巩固学习等部分组成,学生工作页的开发重点是工作过程的设计,是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资料。
(三)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学习主体方面,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以导演的身份来让学生演员进入各自角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更多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学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手段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
改变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教学过程。在行为引导型教学中,教师只是按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一系列的工作任务,至于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则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事。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带着任务去完成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五)教学过程评价适时合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口头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应牢牢把握住评价体系这个有力武器,将教学与评价整合为一体,并紧密地融合在师生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效调节器,实现教学与评价的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一)教之转变
教师课前能准备细致充分、教学策划形式新颖,有序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及学生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通过各教学流程的顺利实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学之变化
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会到学习的激情与乐趣。能积极查阅资料,课前预习充分,课堂表现踊跃,小组分工合理,任务要求明确,任务实施积极主动,成果展示形式新颖,总结评价专业到位,有效达到了学习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提高。
(三)课堂教学成效
行为引导型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与企业产品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学会了学习,体验了知识技能的“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价值,学会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同时又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篇8
1 行为引导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从德国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行为引导教学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大脑风暴法”、“项目法”、“卡片展示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方法[2]。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将所有知识讲授给学生,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思路, 讲什么记什么, 缺少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过程。这往往也是学生动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3]。通过近两年时间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中连续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实践, 发现该种教学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
2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专业课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类专业课是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门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比较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 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 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不少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因此一旦遇到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就无从入手, 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这种现象, 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来改善教学效果。
2.1 应用案例教学法, 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从广义上讲, 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以及水平及时进行调整, 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比如在《微机维修》课程中, 涉及到大量的对微机故障进行分析及处理的问题, 比较适合应用案例教学法。而对于较复杂的微机系统来说, 同一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 同一种误操作又可能引起不同的故障。于是在案例教学法操作过程中, 先总结出微机故障分析的基本原则:先简单后复杂、先外设后主机、先软件后硬件, 再在此原则指导下分析问题;在设定每个案例时, 先将故障细节或发生故障的过程尽可能详细的说明, 使学生较容易确定故障点, 再逐渐将案例描述的较为笼统, 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可能的假设, 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较容易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思考, 在渐进的过程中开拓思维, 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即使是程度较差的学生, 也能较快接受, 在讨论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借鉴, 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应用项目教学法, 增强理论应用能力
专业课注重的是对知识的应用, 强调实际动手能力, 因此往往不受学生重视的实验课却是比较关键的教学环节, 直接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中要求学员综合应用所学多门电子类课程进行电子设计, 并学习CAD软件的使用, 完成电路制作及调试, 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该课程中, 采用项目教学法, 将整门课程的内容分为若干个项目, 比如:原理图的建立、网络表的编辑、电路板的设计、电路焊接与调试等, 课堂上只讲解基本原理与操作, 而对于每个项目的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取, 自己制定项目计划及目标, 当项目完成后再由老师进行检查评估。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但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翻查资料、复习理论知识, 不但增强了理论应用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结束语
实践证明, 行为引导教学法不但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求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馈, 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总结, 逐步改进与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有必要继续探索和深入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洁, 王立新.“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 2005, 10.
[2]王贵清.“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3, 10.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9
关键词:快乐,行为引导型教学,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是药学类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是药学工作中应用最直接、最广泛的学科, 因此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该学科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与配制理论、生产工艺、质量控和合理运用等内容, 需要以化学、物理、数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 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难以达到这些要求。
一、药学类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本校生源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且成绩较差 (上不了高中) 的学生, 男女生比例悬殊, 大概是1︰4, 且生源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的状况和特点, 决定了学生缺乏药物制剂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 缺乏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低, 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 纪律性较差, 加上《药物制剂》课程涉及的设备结构和原理较多, 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要使中职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比较困难。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在药物制剂教学中的应用
1. 优化教学大纲和教材, 更贴近实际应用和操作
制药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新设备不断出现, 且GMP对制药设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教材要反映出制药设备与制剂技术、GMP的前沿动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材的内容应尽量通俗易懂。原先的药物制剂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偏多, 而中职教育其实是更注重实际操作的, 对于中职生的培养也是技能优先。因此, 我校使用了由缪立德主编的药物制剂技术用书, 该书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将一些较抽象的以及复杂的计算删去, 力求学生看得懂, 学得会, 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外, 笔者对教学课时进行了重新调整, 减少了理论授课课时, 以够用为原则, 增加了实验授课课时, 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学生考核药物制剂工中级做准备。
2.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药物制剂工中级的技能要求是掌握GMP的规范、熟练操作制剂生产中某一岗位, 并了解制剂生产的过程, 考核方案由应会综合和应会操作两部分组成。其中应会综合重点考核对生产规范的掌握程度;应会操作则是考核对某一岗位的设备操作。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药物制剂工中级技能考核要求笔者采取行为引导学中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效果
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快乐学习
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转变为行为引导型项目化教学模式, 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组合自由, 既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协调配合的能力又熟悉掌握了制药中每个具体小岗位的工作要点和职责所在以及现在边动手边学习的方式, 让一部分对理论知识学习热情低的学生也迸发出学习的动力, 因为他们其实还是很愿意动手的, 对设备以及实验都有比较高的好奇心和热情, 笔者就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这部分好奇心和热情不知不觉间教授理论知识, 抓住课堂中学生的心, 调动课堂氛围, 活跃气氛, 穿插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出不足并讲解理由, 让学生身临其境, 做实验时更能有目的的完成。
2. 提高了学生动手和协作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时, 笔者通常一次只带十几名学生进行实训, 所以几乎每位学生都可以与设备亲密接触, 逐个指认零部件, 又通过协作来完成设备安装。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全神贯注来听教师的讲解以防止自己在演示某部分零件指认或安装中出错误, 因此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 提高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并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笔者通过此种方法的药剂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关系亲密度有大大改善, 学生也不再胆小害怕提问了, 经常在教学或实训过程中提出问题。这说明了学生也在思考, 也有自己对该课程的想法和见解。本次所教授的班级在药物制剂工中级技能考核中有很高的通过率, 学生自己也很满意, 体会到了该课程学习的成就感。
4. 建立了多元评价体制
该课程既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所以灵活多方位的考核评价目标设定显得尤为重要, 过分侧重理论评价就抹杀了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反之则亦不符合用工单位的要求。所以理论与实训都各占评价体系的重要一块, 这时也要分割出一小块予遵守课堂纪律和实验保洁情况的评价, 让学生明白医药行业工作者必需注意卫生、严守纪律, 这样以后生产的产品才能让人放心。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2010级临床医学学生120人,随机分成4组(30人/组):传统教学组(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90人):实验组Ⅰ、Ⅱ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粗放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研究的大方向,由学生在给出的框架内自由发挥并最终解决问题,两组间可再细化,差别化;实验组Ⅲ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为集约型,教师不仅给出整体框架结构,同时指出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甚至细化到指定的文章。带课教师可酌情细化,差别化。
1.2 实验方法
授课内容为法医学,以典型案例为先导,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机械性窒息,可设计如下问题:运用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列出呼吸系统大体解剖要点及呼吸系统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假如涉及到死亡,首先建立假设,列出可能造成窒息死亡的所有相关疾病,逐一排除;假如是活体,则按照临床法医学中机械性窒息的种类、临床症状体征、客观检查标准和法医学鉴定要点等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实验组设计不同的级别干预标准(粗放型与集约型)。参照硕士研究生选择课题研究方向的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定研究方向下自由选题,教师参与参考意见视不同组别而定。
1.3 评量方式
我们分以下几个评量表进行:
(1)师对生:据拟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熟悉网络信息或证据医学收索;口头表达清楚易懂;守时概念强,从不迟到和早退等几方面。
(2)生对师: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热情;课堂时间是否适当;引导学生逻辑思考与判断的力度是否适当;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欢迎程度。
(3)生对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几方面进行评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师对生
考核内容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手段及途径)、口头表达能力(语速、逻辑性)、材料的组织能力(条理、层次)、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团队精神、期末考试成绩等,上述各项满分20分,个人总分为各项总和的平均分。对照组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无平时表现成绩。见表1。
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生对师
考核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内容的安排(程序、层次是否合理有序),对学生指导的效果、方法是否有效、科学,教师个人魅力等,上述各项满分20分,个人总分为各项总和的平均数。见表2。
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生对生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上述各项满分20分,个人总分为各项总和的平均分。见表3。
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
2.4实验组学生的最终成绩为师对生与生对生两项成绩总和的平均数。即教师给出的分数与学生互评的分数之和的均数。
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以教师的教为主体,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更代表一种教育教学理念[1,2]。它还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等。行为引导式教学[3,4]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导、引导作用,但在改革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感觉教师的引导作用———参与的度很难把握。因此如何更好的协调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6,7]。
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比,我们发现在法医学教学中使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行为引导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以行为引导为主,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课题除了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外,更着力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换及定位,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高端的人才。(2)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参与度的调整,使行为引导式教学达到最佳效果。(3)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度的探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教学艺术,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更学习到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题彻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中教与学的概念,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学生的成绩更趋客观,不仅体现教师的权威,同时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分数,平衡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观因素。表4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期末成绩分布有显著差别(P<0.05),充分肯定了本实验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反过来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该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年终教学总结的评分指标之一,从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对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当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1)如何确定干预度的适宜程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干预的尺度。(3)对干预度的评价标准。在实验结果中粗放型与集约型组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因此,参与度的大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亦无法定论。目前,本次实验中学生更乐于接受参与度大的形式,但笔者认为参与度过大会限制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之所以喜欢大尺度教师的参与,是多数学生没有放弃对教师的依赖,学习有惰性。
针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改进,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祝玉芳,丰桂青.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教学中行动导向法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1):61-63
[2]罗平,陆红梅,张徐宁.行动导向教学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17-118
[3]杜圣玲.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秘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1,(1):33-34
[4]谢仲贤,邱铁平.关于“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探讨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0,(1):32-34
[5]刘东璞,卢凤美,宋汉君.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6):63-64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11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教学;二外日语;应用分析
伴随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向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亦日益频繁。 近几年国内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甚至部分企业还专门去各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寻找高级的外语人才。在当下经济社会大环境下,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如今高级外语人才的学习需求。因此,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运而生。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集合许多学科一门综合课程。通过开展职业活动的培训,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将教、学和做相结合,引导学生用手、脑和心进行学习,是一种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新方法。行为引导的教学法本质上就和传统教学方法有着诸多差别,如何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为引导型这一教学新方法,关键还是要将其应用于二外日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去。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使用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从教学活动中的主领导者和主导者逐渐向引导者与主持者转变,变成了学习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主持者的教师又被赋予了与传统教师不同的意义。除了要传授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充满信心,通过其教学目标的独立完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并引导其进行独立学习。在上课之前,准备好学生在课堂上所用的知识和材料,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定的课堂要求、时间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学习,不但要自己学好,还要合作完成团队的学习任务。提前准备课堂上日语学习的内容,不但要对内容进行备课还要对学习的方法进行准备,此外培养学生独立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进行课堂的总结,学会进行准确的表达、翻译以及书写等技能。二外的日语教师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或走弯路,教师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启发式的开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在二外的日语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实践,应积极尝试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保证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成效。如今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出现也是层出不穷,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在到如今终身学习的提倡,从以前的自己学到如今的合作学习,都为外语学生在毕业后能马上适应社会需要做好基础。想要不断更新和吸取知识、技术,有效的应对和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项综合能力。而行为引导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大脑风暴、模拟教学、迁移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的实施也是为了能达到传授学生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提倡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打个比方,在二外日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日本的选手和我国选手各自的比赛表现进行引导,让学生总结出来,并在小组中派代表角色扮演最喜欢的选手,并进行赛场的模拟还原,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用日语来表达。
(3)伴随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社会、经济乃至教育都会在将来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人的各项能力也相应的发生变化。社会不断的在为人才提出新需求,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与个性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就要在二外日语的课堂上多介绍当前日本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比如将日本的实时新闻、事件以及动态等做成课件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行为引导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心共同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给学生可以想象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团队学习的能力,并独立的进行学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迎合中国那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学会怎么去学习,为学生将来能尽快的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打好基础。
(4)要在二外的日语教学中建构完善的评价系统,充分发挥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中评价的正面。积极导向功能。如果想要将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落实到课堂的教学中,首要的就是要对考试这一传统评价方式进行革新,考试这种方式无法全面、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对考试的革新也是在寻求不同的评价方式,让“考试”在行为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二外的日语教学中考核形式基本包括笔试、口语测试、技能测试、综合测试以及复式考试等形式。比如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下半年对法语专业进行二外考试时,试卷考试成绩占40%,平日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的表现占35%,出勤和作业的上交情况占10%,学期末进行的日语演讲表现占15%。这种全面的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二外日语课的兴趣。
二、二外日语教学中应用行为教学法的注意点
(1)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对能力的培养,但这不意味着知识就不重要。在这点认识上经常会误导某些师生对知识的忽略,将教学走向推向另一种极端。尤其是当部门学生察觉到考核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后,认为只要与教师处好关系合格就不是难事,因此经常敷衍班级举行的活动,只注重形式并没有认清教师开展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
(2)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法适合应用在小班教育中,但是如今我国的高等院校都在实行扩招,还因为受到了经济收入的限制,班级的人数将近50人左右。所以,想要大面积普及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还是具有难度的,而且教学效果在部分时候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如果将班级拆分进行教学,就会大幅度提高教学成本,给学校带来经济压力。
(3)在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中,常会出现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包揽和代替了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的情况,并没有实现学习的全面性[5]。此外,如今很多二外的日语教师其教学的水平、习惯等与完全胜任和接受这种属于大开方式的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资深的老教师更是难以适应。
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为教育领域里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目前在我国部分省市已得到推广应用。它的核心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從本质上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为根本的教学方式。进而创建了把学生当做中心、将能力视为根本的教育新局面。它体现了教育体系的先进性,也代表了当代教育的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郑舟杰.行为引导教学法之教学实践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汤国泰.高永伟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新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3]陆晶.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4]刘丽艳.肖伟民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管理学家,2010,(8).
[5]施静.运用引导型教学法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试题与研究,2010,(18).
作者简介:
行为引导式教学 篇12
一、教学过程
分期付款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 它与我们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紧紧把握教材将教学过程分三部分实施.
1. 呈现个案, 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师:如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之下, 促销方式越来越灵活, 一些商店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 便于顾客购买一些售价较高的商品, 在付款方式上也很灵活, 我们常见的付款方式有哪些呢?
生: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
师:什么是分期付款?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甲:分期付款中规定每期所付款额相同.
生乙: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 也就是说上月利息要计入下月本金.
生丙:各期所付的款额连同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的利息之和, 等于商品售价及从购买到最后一次付款时的利息之和.
师:回答得很好, 另外多长时间将款付清, 分几次还清, 也很灵活, 它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例如, 顾客购买一件售价为5000元的商品时, 采用分期付款, 商家要求, 在一年内将款全部还清, 同时, 又提供了以下几种付款方案供顾客选择.
注:规定按复利计算, 月利率为0.8%.
2. 讨论探究, 得出新知
师:如果顾客选择第二种方案, 每月应付款多少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在商品购买后一年, 即货款全部付清时, 其商品售价增值为多少?
生:在商品购买后1个月, 该商品的售价增值为:
由于利息按复利计算, 在商品购买后2个月, 该商品的售价增值为:
5000×1.008 (1+0.008) =5000×1.0082 (元) ;
……
在商品购买后12个月, 该商品的售价增值为:
5000×1.00811× (1+0.008) =5000×1.00812 (元) .
师:我们再来看, 当货款全部付清时, 各期所付款的增值情况如何.
假设每期付款x元.
第一期付款 (即商品购买后2个月) 的x元, 到货款全部付清时, 增值为1.00810x (元) .
第二期付款 (即商品购买后4个月) 的x元, 到货款全部付清时, 增值为1.0088x (元) .
师:依此类推, 第3, 4, 5, 6期所付的款额到货款全部付清时的增值为多少?
生:依次为1.0086x (元) , 1.0084x (元) , 1.0082 x (元) , x (元) .
师:根据上述结果, 怎么求每期所付的款额呢?
根据“生丙”所述, 可得:
x+1.0082x+1.0084x+…+1.00810x=5000×1.00812, 即x (1+1.0082+1.0084+…+1.00810) =5000×1.00812.
生:观察等式不难发现上述等式左边括号内是一个以1为首项, 1.008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项的和, 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 可得:
解得x≈880.8 (元) , 即每次所付款额为880.8元, 6次付款额共为880.8×6=5285 (元) , 它比一次性付款多付285元.
3. 应用新知, 得出规律
练习将学生分为四组, 其中1, 2小组对第一种方案进行练习;3, 4小组对第二种方案进行练习.
[生]成果展示.
方案一:分三次付清.
解设每次付款为x元, 则这3次付款到货款全部付清时, 增值分别为1.0088x (元) , 1.0084x (元) , x (元) .
根据题意得:1.0088x+1.0084x+x=5000×1.00812.
付款总额为:1775.8×3=5327 (元) .比一次性付款多付327元.
方案二分十二次付清.
解设每次付款为x元, 则这12次付款到货款全部付清时, 增值分别为1.00811x (元) 、1.00810 x (元) 、……、x (元) .
根据题意得:1.00811x+1.00810x+…+x=5000×1.00812.
付款总额为:438.6×12=5263 (元) .比一次性付款多付263元.
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同时让学生将上述数据填入表格中, 看看是否有共同特点.
生:列表比较, 总结规律.
师:巡视学生的探究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点拨.
提问若购买一件售价为a元的商品, 采用上述分期付款方案时, 要求在m个月内将款全部付清, 月利率为p, 分n (n是m的约数) 次付款, 那么每次应付的款额为多少?
生:讨论, 代表发言
师:归纳总结.
设每次应付的款额为x, 则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到实际生活中去收集有关分期付款的问题, 并整理成调查报告.
二、教学体会
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可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以往由教师包办一切的学习, 无疑阻碍了学生的自由探究, 而现在, 在老师的指引下, 原本很枯燥的数学教学一下子活了起来, 学生们逐渐地将自己融进了课堂之中, 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着学习的乐趣.让我们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氛围吧, 让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昌元, 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2007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