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发现

2024-10-11

学生的发现(精选12篇)

学生的发现 篇1

摘要: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与我们的教育不重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有关, 本文侧重从在语文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入手, 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培养,发现问题,能力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外国教育专家到某学校听一位极富经验的名师的课。当课文上完时,课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被解决了。老师满意地问:“还有问题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没有了。”课后评课时,中方听课者对这节课均赞叹不已,而外国专家则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再三询问,他才勉强回答:“我觉得这节课糟透了。学生们一开始表现很好,发言提问都很踊跃,但课上到最后却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样的学生哪还会有创造力呢?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问题来的。”

专家的意见未必全对,但他所说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老师以将学生教得无问题而自豪,而学生对此也早就习以为常了。而可怕的是,放眼当今教坛,一大部分教师都持这种观点:只有将学生的问题都解答完了,使学生不再有问题了,这才是好的课。殊不知,这种教法,恰恰易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无疑问中逐步走向衰亡。

长期以来,基础知识掌握好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一直是中国学生的通病,这就使得我国的学生普遍善于考试而不善于实践。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数并不比美国少,但我们每年的发明创造却远远比不上美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出在我们这种满足于将学生教得无问题的教育模式上。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教会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写作运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增长。

就语文课而言,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简而言之,一要善于启发诱导;二要热情鼓励;三要耐心等待。下面我试结合具体的事例对此三项原则的具体运用方法加以阐述。

李镇西老师在上公开课《在烈日和暴雨下》时,要求学生提问,一开始学生可能是因为紧张无人发问。于是老师便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诱导:“没人问我,那我问你们吧!———请问‘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的‘长’怎么读?”这下便开始有人回答了。或许在听到老师的提问时,有些学生在这样想:这也可以提问啊?看来找问题并不难。于是课堂便开始活跃起来了。在老师的示范引导下,学生的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据李老师所言,在随后的教学中,短短时间内,学生一口气便提出了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字词含义、句意理解乃至课文主题。可见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与老师的启发诱导有极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当学生找不出问题时,往往是因为教师只是泛泛地要求学生提问,使学生一下子觉得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找出问题,这时往往便会出现冷场。此时老师启发诱导的方法一是明确寻找问题的方向,比如在上一般记叙文时,李镇西老师要求学生围绕记叙文的要素、详略、结构、表达方式、中心几方面去读;二是教师作出榜样示范,使学生有例可循,有法可效。有榜样示范,又有寻找问题的明确方向,学生自然就容易读出问题来了。当然老师在做示范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难度的示范问题。一般而言,难度宜低不宜高,要使学生心理易于接受,并且为问题难度的逐步提升做好铺垫。

有时基于诸如畏惧或迷信权威、担心问题浅显会受人讥笑等多种原因,学生尽管有问题也会三缄其口,或是提问者寥寥无几,或是固定只是某几个人提问。这时教师便要审时度势,热情鼓励,促使学生打破心理的壁垒,敢于、勇于发问,去发现更多、更有深度的问题,促使更多的人加入提问者的行列。要审时度势,就要仔细辨析,学生的不发言是属于哪种情况,根据情况,相应作出不同的鼓励。倘若学生畏惧或迷信权威,教师便可讲点权威犯错的故事,比如牛顿晚年企图以上帝的力量来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等,设法让学生感到权威其实也是平常人,也会犯错,受人质疑其实也是常事,以此打破学生迷信或畏惧权威的心理,鼓励他们向权威质疑、挑战。倘若学生担心受人讥笑,教师便要作出示范,让学生明白只要敢于提问,其实便已战胜了自我,便是学习的榜样。倘若学生提出浅显的问题,老师除了认真解答问题外,还要诚挚、热情地加以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做一个敢于为自己负责的人。热情鼓励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对于那些缺乏提问问题习惯的人而言,这便是促使其发现更多问题、培养其发现问题能力的最好方法。

耐心等待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方法。有时教师已启发诱导过,也热情鼓励过,但一大部分学生可能仍然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或是只能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当此时,性急的教师,或为学生中沉默的大多数,或为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往往倍感失落,大受挫折,甚至重又走上灌输式教育的老路上去。其实学生的沉默或提的问题浅显,也许是因为正在思索,也许因为思维局限于某一隅无法扩散开去所致。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鼓励、表扬与耐心等待,或是进一步启发诱导。此时教师应能放平浮躁的心态,明白罗马的建成非一日之功,耐心去倾听学生的看似浅显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须知此时学生已开始入门了,只需加以引导训练,这些貌似浅显的问题,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加强,便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对于那些思维转换较慢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做出示范,提醒同学可在诸如文章结构安排、语句逻辑等方面去寻找和发现问题。面对冷场,我们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一些。我曾亲眼目睹一位特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出现长达近两分钟冷场的场面。其间该教师便耐心地站在讲台一侧,静候学生思考、回答,而学生则大多数低着头,看似根本不会接招的样子。终于,在一段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学生陆续举手回答了,而且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可见,只要引导得当、足够耐心,学生们便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一定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言:“我有这个信心:只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一定能提出来的。”

美国活跃的课堂气氛常常令我们赞叹不已。美国人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而想象才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美国的中小学直至大学里,学生提问是司空见惯之事,老师也鼓励学生提问,课堂气氛也往往因此而异常活跃。只要老师都转变观念,不再认为只有把学生教得“全都懂了”才好,而认为“不会发现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并开始努力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课堂也就会活泼生动,易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M].九州出版社, 2006.

[2]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镇西.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J].镇西在线.

学生的发现 篇2

春天来了,我发现校园里的紫玉兰开花了。

今天,我特意去观察。远看紫玉兰,它像紫色的瀑布,近看紫玉兰,它像紫色的辣椒。有些紫玉兰还是花骨朵儿,就像紫色的灯泡,有的紫玉兰展开两三片花瓣,它像小姑娘害羞的脸,有的花瓣像紫色的贝壳,随风飘荡时,它又像一双挥舞的手。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紫玉兰先开花后长叶是为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去上网查找。紫玉兰花先开花后长叶主要是开花和长叶所需的环境温度不一样。摘几根紫玉兰树枝来观察,可以发现它的花芽,叶芽和枝芽是分开生长的。花芽大,生于枝的顶端,在冬天就可以在树枝上看到。玉兰在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但到了春天,气候稍微转暖,由于花芽开放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比叶芽萌发所需的温度要低,所以玉兰就先开花了。

这次的发现,让我欣喜不已。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会有无数个神奇的发现。

让法则成为学生的发现 篇3

关键词: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逻辑意义;算式;归纳活动;学生的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45-03

在一次培训会上,许多教师向专家提出如何进行“负负得正”的教学,专家要求大家首先要研究教科书。

我们考察多种版本的教科书,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设计,但研究发现它们有共同的规律,都是首先使有理数乘法算式具备逻辑意义。

一、各版本教科书对有理数乘法的设计

(一)人教版教科书以“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一句简短的语言交待了问题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有学生熟悉的时间、速度和距离及其数量关系(时间×速度=距离)。交待了一个时间轴,一个距离轴,并且把两个轴的原点重叠在了一起。正因为有了“现在”,所以相对“现在”才有了“现在”之前和“现在”之后,有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时间。正因为有了蜗牛“恰在l上的点O”,在点O 左右的距离,才具有了相反的意义,有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距离。“沿直线l爬行,”自然会有向左爬行或向右爬行,为了区分开向不同方向的爬行,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正数和负数表达。

面对此情景,教科书提出了四个问题:

⑴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⑵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⑶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在什么位置?

⑷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在什么位置?

教科书进行了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对以上四个问题,分别用下面四个算式表达:

⑴3分后蜗牛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⑵3分后蜗牛在l上点O左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⑶3分前蜗牛在l上点O左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⑷3分前蜗牛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2)×(-3)=6.

先有事实,后有表示事实的算式。四个算式是对四个事件数量关系的真实表达,于是,这四个算式就都具有了逻辑意义。

写出了有逻辑意义的算式后,设计对算式的归纳活动。归纳活动紧紧抓住符号变化情况;紧紧抓住乘积的绝对值与各乘数绝对值之间的关系。

于是,有理数乘法法则才能作为学生的发现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仍得零。

(二)河北版教科书也是从交待情景开始

“测量某校实验楼的楼梯得知,每一级台阶的高度都是15厘米”。之后展开规定:

1.大厅高度为0,——规定原点;

2.从大厅上楼为正,从大厅下地下室为负——规定方向;

由上面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带有实际意义的数轴。明确了原点、方向和单位。

然后,从情景中提出问题:

小亮从一楼大厅向楼上走1、2、3、4级楼梯时,分别用算式表示小亮所在的高度。

大华从一楼大厅向地下室走1、2、3、4级楼梯时,分别用算式表示大华所在的高度。

针对问题,让学生用算式表达各个高度。

小亮所在的各个高度是:

15×1=15,15×2=30,15×3=45,15×4=60.

大华所在的各个高度是:

(-15)×1=-15, (-15)×2=-30,

(-15)×3=-45, (-15)×4=-60.

上面的算式,学生用学过的有理数加法容易获得理解,15+15+15+15=15×4=60,(-15)+(-15)+(-15)+(-15)=(-15)×4=-60。与人教社的设计相同,先有事实,后有表示事实的算式。八个算式是对八个事件数量关系的真实写照,于是,这八个算式就都具有了逻辑意义。

写出了有逻辑意义的算式后,设计对算式的归纳活动。与人教社所不同的是有理数乘法法则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通过对两组八个算式的比较,归纳概括出:两个有理数相乘,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第二步,演绎上面的概括,对演绎的结果再次归纳概括,从而获得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北师大版教科书创设了甲乙两个水库水位的变化两个水库,甲水库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每天下降3厘米。

规定:升高为正,下降为负。

情景中回避了用负数对时间的刻画。

从情景中提出如下问题:

4天后甲乙两个水库水位的变化量如何,用算式表示。

让学生写出反映问题的有逻辑意义的算式。

甲水库4天后水库的水位变化量用算式表示为:

3+3+3+3=3×4=12。

乙水库4天后水库的水位变化量用算式表示为:

(-3)+(-3)+(-3)+(-3)=(-3)×4=-12。

先有事实,后有表示事实的算式。两个算式是对两个事件数量关系的真实写照,于是,这两个算式就都具有了逻辑意义。

写出了有逻辑意义算式后,设计对算式的归纳活动。与前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不同,因为开始只写出了两个算式,不足以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教科书由算式(-3)×4=-12,以探究规律的形式演化出一串变化着的算式。

(-3)×4=-12 (-3)×3=-9 (-3)×2=-6

(-3)×1=-3(-3)×0=0 (-3)×(-1)=+3

(-3)×(-2)=+6 (-3)×(-3)=+9 (-3)×(-4)=+12

这一串变化的算式脱开了“水位变化”的情景,设计者要求学生此时只关注算式的变化规律,对算式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概括。对这串变化的算式,学生在观察中会发现:第二个因数每次减小1,而它们的积总是在增加3。如果愿意,按照规律,算式可以继续写下去。对足够多的算式进行概括,进而得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从对三个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分析研究,发现有理数乘法教学中的共同的本质是: (1)从现实的情景中写出反映问题的具有逻辑意义的算式; (2)对具有逻辑意义的算式进行归纳概括。

不同的是,如果从现实的情景中写算式,多花费一些气力,在归纳环节上就可节省一些气力。相反,如果从现实的情景中写算式,节省一些气力,那么在归纳的环节上就只能多花费一些气力。

把握了其中的规律,我们就可以自如的对有理数乘法教学展开设计了。为了便于教学设计,从上面概括出的两个关键环节,可以进一步演化出更细致的教学步骤:

⑴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

⑵从情景中提出问题;

⑶写出反映问题的有逻辑意义的算式;

⑷对算式进行归纳概括,让法则成为学生的发现。

二、探究有理数乘法教学的新设计

(一)从练习正负数开始,夯实同化新知识的背景知识

⒈如果把现在的时间当作分界点,那么,“现在”前与“现在”后就是相反意义的量。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现在的时间、“现在”前3分钟与“现在”后3分钟。

⒉如果把一只蜗牛现在的位置当作分界点,蜗牛左右的里程就是相反意义的量。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蜗牛现在的位置、蜗牛左边6cm与蜗牛右边6cm的位置。

3.如果选定上面的图2,蜗牛的爬行速度是2cm/分钟,那么当蜗牛的爬行的方向与数轴的方向一致或相反时,如何用有理数表达蜗牛的爬行速度。

答案应当是:与数轴的方向一致时表示为+2,与数轴的方向相反时表示为-2。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在什么位置?

(三)写出反映问题的具有逻辑意义的算式

我们选用前面的图1和图2,辅以说明。

对于问题1,“3分钟后,”可以用 +3表示;“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其中的速度表示为+2。数量关系表示为(+2)×(+3),因为3分钟后,它在O点的右侧,且距离O点6cm处。所以有等式:(-2)×(+3)=6;

对于问题2,“3分钟后,”可以用 +3表示;“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其中的速度表示为-2。数量关系表示为(-2)×(+3),因为3分钟后,它在O点的左侧,且距离O点6cm处。所以有等式:(-2)×(+3)=-6;

同理可写出其它二式:

(+2)×(-3)=-6; (-2)×(-3)=6.

(四)对算式进行归纳概括,让法则成为学生的发现把算式的符号与乘积的绝对值分开研究。

先研究符号的确定,算式2、3是异号相乘,积的符号为负,所以概括为:异号得负;算式1、4,是同号相乘,积的符号为正;所以概括为:同号得正。

再研究乘积的绝对值,观察4个算式,得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乘积。

最后得结论: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仍得零。

不要被学生的“发现”迷惑 篇4

一、学生只是在“被发现”

案例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时分”

这一堂课, 要求学生初步形成1分的观念, 1分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形成1分的观念必须体验它的长短.在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体验1分的活动, 如:有1分脉搏跳动的次数, 1分跳绳的次数, 1分能完成口算的题数等.但有的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 安排的体验活动似乎不太妥当.比如:听一首1分的歌曲.在选择歌曲时, 有的教师选的是比较欢快的, 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有的教师选择的是旋律比较抒情的, 如:《献给爱丽丝》钢琴曲.放完歌曲后, 教师会问:你觉得一分时间怎么样?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教师预料的, 如果音乐节奏比较快, 学生会回答“快”;如果音乐节奏比较慢, 学生回答就是“慢”.其实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每名学生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是主观的, 这样设计的1分时间体验活动是相对的.试问:学生会不会觉得1分就只能听一首歌?

案例2: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

这一节课有的教师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出示例题, 通过求跳绳的人数, 学生列出算式28+17=45和17+28=45.由于得数相等, 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28+17=17+28, 这是教学加法交换律的第一个实例.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这个例子, 写出同类型的等式.再要求学生观察写出的所有等式, 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都能发现:两个数相加,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诚然, 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众多案例进行概括, 把同类型案例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但是学生知道为什么吗?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通过举出同类型的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 用有限次的计算就得到“本质规律”是不是太武断了呢!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总是不自觉地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让学生“被发现什么”, 貌似在引导学生思维.而事实是他在把知识强灌输给学生, 学生还不能有任何的质疑, 这是学生自己根据事实“发现”的呀!

二、学生只是“假发现”

案例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三角形内角和”

教材的处理是先测量同一块三角尺上的3个角的度数和,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 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接着提出疑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安排学生通过实验解疑, 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 从拼成的角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 从而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定理.但是当老师提出问题:

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 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案有了不同的声音:180°, 360°……这些答案让我们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发现这个定理的内涵: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教师根据发现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通过操作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但是“发现”不是简简单单地接受和知道, 而是要“应用”.作为教师给了学生判断的真理, 学生是否能用“真理”去验证, 这也是教师在“发现”后需要去引导学生的.

案例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这节课教材中安排了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1个9比10少1, 2个9比20少2……探寻出几个9得数的特殊性.但教师让学生填完表格后, 追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不是如教师预期的那样:发现9的倍数和整十数的关系, 而是想到积的规律———积的个位加1, 十位减1……仔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话太空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找寻的规律大部分以数字之间的规律为主, 学生很自然的去找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如果我们改变一下问法:你找到求几个9的乘积的方法了吗?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求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实际教学中, 教师很注重学生给出的答案, 而缺失对“发现内容”的必要引领和转化.这样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变成了“发现了什么”这样知识结论的简单传递, 而对学生的思维毫无改变.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发现”更有效呢?

一、重新设计课堂提问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的确, 在课堂上教师适当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在学生思维深处牵一牵, 引一引.但是教师也要先想一想你到底想让学生发现什么:是数与数之间的规律还是计算方法的总结;是一个归纳性的知识点还是某一问题的需要注意点……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 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提问, 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将“发现”进行推广应用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篇5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读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过一条文学之路,但由于瓦拉赫做事拘泥,过于谨慎在文学上很难发挥,于是改学油画。不料他又不善于构图,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竟然在班上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这是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发扬光大,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往往较多地关注我们的优等生,而忽视了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往往抓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对他们的优点却视而不见。我是一名正在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可也免不了犯这样的错误。如何才能消除这些教育的盲点,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掘、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人曾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同样,孩子不是没有闪光点,只是他的一点缺点蒙蔽了你的双眼。作为老师,不应该用一个统一尺度评价所有的孩子,而要关注他们的特点。一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智能结构具有差异性。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异性,机械地套用一种培养模式,就会压抑孩子的个性,甚至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投下阴影。一个老师的教学机智就体现在能适时引导各种不同的孩子,根据他们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库,只要我们坚持去挖掘,就会发现他们的光彩,就能帮助他体现自身的价值。

发现了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生活是需要发现的,只有不断发现新的事物,才能让我们认识更多,了解更多,才能让生活更有滋味.进入中学已半学期过去了,我以适应了这种新的中学生活.慢慢地,通过与同学们半学期的交往,我有新的发现.我发现了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要不,我给你举些例子讲讲吧:

“天才”陈蔡文

咦,那是谁?那么“奇异”的面孔!虽是初一学生,却一副饱经沧桑的感觉,犹如一位成熟的中年男子。满脸的笑容,又让人觉得他十分可亲。但,人不可貌相啊!虽有点像“原始人”,但智商高着呢!

一道道数学难题,在他渐渐舒展开的眉宇间迎刃而解.嘿,人家可是“状元”呢!期中考的年段状元!看来,学识渊博则成为他的闪光点。负责任的陈梦桐

她相貌平平,一身朴素,属于那种传统女生。她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她虽平凡,却令我十分敬佩。她每天安安静静地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在放学时认真地监督值日生扫地,而且十分严格。整理好整个班级后,再亲自关好班级的窗户,锁上门。每天她都是班级里最后一个离开的。这种负责任的表现,能不令人钦佩吗?因而,负责任便成了她的闪光点。

细心大方的黄萍

她是我们班的中队长。一张又圆又白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一笑起来可爱极了,人送外号“小熊维尼”。

她的闪光点便是细心,大方。你只要翻开她的课堂笔记,便会发现她的细心。一字一句,排列整齐,重点、难点、记录详细,无不令人感叹她的细致。另外,她在大家面前一点也不忸怩,而是落落大方,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幽默风趣的富新辉

幽默风趣是他最大的特点。首先便是他一副可爱的样子,接着便是他那张伶俐的嘴。有时,他的一些搞笑动作或语言 总令人大

笑不止。因此,他在班级里绝对是人气极旺的哦!

„„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我们要不断发现他人的闪光处,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也拥有更多的闪光之处!

做为教师,我时刻提醒着自己:“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 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把心思放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上,用心与学生沟通,我想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打动着孩子们的心。我也从中得出了人生感悟:用爱心可以换回爱心,用真诚可以呼唤真诚。

了几年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所感受。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初、高中学生更是如此。教师一句赞美的话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一句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一句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一句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群容易被老师“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吴凤娇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刚开学的一天早上,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饭菜。这时,吴凤娇同学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饭菜扫净,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吴凤娇同学,并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从此以后,她更极积,任何事情她都极积参加。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吴凤娇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每一节课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和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班级劳动委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其实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如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尊敬老师等等。关键是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使其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个个后进生,那么教育后进生又从何说起呢?

引领学生发现未来的自己 篇6

[关键词]“生涯发展规划”;研究性学习;北京理工大学附中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8-0009-03

几年前,我校接收了一名从美国回来希望在国内继续读高中的学生。我问他,你在美国学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我知道了自己将来能做什么。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是通过课程的选择、自己的尝试以及调研思考得来的,因此他的学习方向很明确,知道为什么而努力和怎样努力。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哈佛大学进行过一项长达25年的实验研究。他们在一群智力、年龄、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人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25年以后,再次对这些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那3%的人全部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那10%的人都事业有成,成为各领域、各专业的成功人士;那60%的人大部分事业平平;那27%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入不敷出,怨天尤人。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目标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人的目标越清晰,前进的动力就越足,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学校教育的宗旨,把培养目标概括为: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的优秀中学生。我们抓住高中新课改的契机,在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为学生确定了“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在中学时代科学规划人生。

一、引领学生开展“生涯发展规划”的课题研究

1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含义

“生涯发展规划”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为自己的未来选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出设计与策划。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生涯发展规划”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是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作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学业规划是为实现职业规划对正在进行的学习作出设计和安排。职业规划反映了中学生的职业选择趋向,而学业规划则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

对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领和激发。引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规划未来,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激发则重在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从而为实现生涯规划创造条件和机会。

2确定开展“生涯发展规划”课题研究的主要环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环节包括:(1)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主要介绍作好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分析自己。(2)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小组配备指导教师。(3)开题、调研:走访相关的大学、职业机构,开展访谈等活动。(4)每个学生完成《“我的生涯规划”研究报告》,进行答辩、交流。

3学生研究的主要过程

(1)分析和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尽量选择与自己的兴趣、性格相一致的职业;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将自己的爱好、优势与社会需要挂钩。(2)认识职业。学生通过查找信息、到相关机构调研、参加相关的职业体验,获得职业知识。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体验。(3)了解受教育情况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学生只有逐步认识自己受教育的情况与未来人生和社会角色定位的关系,才能科学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4)进行职业决策。当上述工作都做得很到位并掌握大量信息后,学生再进行职业决策,选择出自己希望和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5)制订能够实现目标的学业准备计划。根据职业趋向,选择希望升入的大学和专业;明确自己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需要达到的水平。制订高中三年的学习策略,激励自己做出实际努力。(6)形成研究报告。

4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效果

(1)学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我认识与客观的职业取向。绝大多数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态度非常积极,他们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研究各种职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希望成为医生、记者、律师、工程师等,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秀的调酒师、飞行员、节目主持人、动漫大师、经纪人、心理咨询师、乐理康复师等。他们所期待的未来职业,有的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有的还未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学生们认识到,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只要自己努力,肯定会有所作为。

案例1:有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苦恼。但他酷爱英语,在参加“疯狂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刻苦训练,口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还尝试用自己的爱好为社区服务。在此过程中,他的组织、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这帮助他坚定了自己的职业取向:开办外语学校,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从此,他变得很阳光、很自信。2007年,他考入理想的大学,还担任了学生会主席。

(2)学生对照自己的选择,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了重新规划。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必须主动锻炼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新的思考与规划。

案例2:我校有一名学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外交官,他把目标大学锁定在北京外交学院,但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他怕自己考不上,因此,一上高中就拒绝做社会工作,一心只想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他分析了一个外交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和各种能力,意识到自己需要通过做社会工作,培养自己应具备的相关素质。后来,他参加了校学生会干部的竞选,并高票当选为学生会主席。为了帮助他成就梦想,学校还推荐他参加“走进外交部”的活动,给他提供进一步了解外交工作的机会。2007年3月,学校又选派他和另外两名同学随教育部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使者团访问日本。经过这样的历练,他的目标更加坚定,他将自己的学业目标锁定在北京大学小语种专业上,最后在高考中取得了673分的好成绩。

(3)使学生对学习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更加深刻。

案例3:有一名学生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文研究者》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在中学阶段,天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带给我们的

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你能发现什么天体,不是你在今后一定步入天文学家的行列,而是你要有一份恒心,把天文及天象观测等作为自己的爱好,乃至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终生。”

尽管有些调查和思考还很不全面,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特别出色的表现,但是,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思考,为他们提供了认识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焕发精神,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是增强责任感的过程,是价值观升华的过程,也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二、建立“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学校支持系统

“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不应该是游离于常规的学生教育之外的东西,它应该是贯串高中三年的一种教育活动。我们在全体高一学生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尚不足,有些准备还不是很充分。有的学生总觉得现在还不能确定自己将来感兴趣的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还不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职业趋向和理想,他们所选择的职业往往是自己最熟悉的职业;还有的学生思考深度不够,对职业规划停留在一般的表层认识上。同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和针对性强的指导还不够,学校层面对指导教师的有效组织和领导也不够。

随着“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必须着力建设相应的支持系统,以保障“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质量。

1建设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学生作好生涯规划,是教师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面对的一个新的学习和研究领域。教师对人生和生涯规划的认识理解水平、课题研究能力,都直接影响其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水平,影响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特别是高一新生刚刚进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还很不够,这给教师的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课题研究开始前,我们首先对指导教师进行了认真培训,讲明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意义,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对其的具体要求。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提供丰富的课程支持

我校已经开设了几十门选修课程,组建了多种学生社团,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与空间。根据学生的需要,我校还将进一步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性、体验性的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生亲身体验职业要求、锻炼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和规划作出更切合实际的调整。因此,学校要细心设计和安排综合实践课程,使之为“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3做好朋辈之间的激励、促动工作

我校通过发现学生榜样、促进朋辈互动,激励学生思考生涯发展问题,促进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例如: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2008年5月,我校评选出学校“首届十优学生”,综合十优学生的突出表现,我们提炼、概括了“十优精神”,这就使“有理想、懂道理、会学习、强体魄”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

4重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发现,让学生更好的走进语文 篇7

一、巧设问题情境, 产生质疑, 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情境创设的功能大多是凭借视听手段渲染教学的环境和氛围, 单一而乏味。而问题情境的内在因素则是多元的, 它能产生的效果也不错。所以我们在创设间题情境时必须充分注意考虑和展现它的多效性。一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是这问题要提的有意义, 有价值才行。这是促成学习活动获取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学习活动才会是轻松、愉悦、积极的。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 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说有学生提出了“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文中两次人物描写, 两次景色描写, 为什么不放在一处写呢?”“30年后, 老人还在吗?”“老人究竟喜欢这份工作吗?”学生抛出了很多问题, 教师在归纳的时候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罗列出来, 在第二课时时整理出来, 以下是教学实录:

同学们, 上堂课你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老师经过汇总, 罗列出一下2个重要的问题:

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 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它的特点?

文中的天游峰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我们要介绍一个人, 必须要通过事情来展现人物品质, 而事情又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 那么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扫路人所处的环境就在———天游峰。

学生的情感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所设计的问题自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更好的走进课文, 逐步走进本文灵魂深处, 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分析语言文字, 发散开去, 尊重个性化方式表达

这篇文章无非写了“峰”、“人”、“情”, 但我个人认为, 这景色与人物的穿插是按照一定规律来展开铺成的, 教授时万不可板块教学, 孤独的教授则很难感受到情感潜移默化的变化, 最终老人的精神也很难让学生能够领悟出来。所以无论是景色还是人物段落的学习必须抓住语言文字, 从细节入手逐步学习, 环环相扣、逐步升华。

片段: (出示第7自然段)

师:通过文字, 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台阶的多, 从“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体会出来的。

生:我从“层层叠叠”可以看得出来。我从游客的表现上体会到了山峰的高, 老人的累.

师:你们说的有理。你看这些都是数字, 这不是数学课上的符号, 而是带有感情的文字。这些数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就有了特定的感情, 我们能读好他吗?

学生朗读

师:你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读得好吗?

生:我觉得不够响亮, 尤其是这些数字, 应该突出朗读, 这样才能体现山峰的高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 你来读……这位同学读的有进步了, 把数字渗透了一定的情感在里面, 下面还有谁愿意读?

生:举手朗读, 互相评价

师:你还能从这段中体会期中的奥妙之处吗?

生:这些数字重复出现了2次

师:用重复一词好吗?如果用“重复”一词, 那就显得语言啰嗦了。本文的语言啰嗦吗?那叫反复, 为什么要反复的出现呢?

生:这样能更好的突出山台阶多的特点。

师:“可是这位老人, 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请同学们谈谈这句话的感受。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每一个学生可能会考虑到的答案都要想到。但是教师不能起主导作用, 应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开去, 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连老师都会出乎意料的。问题的答案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面对问题, 勤于思考敢于解决问题的良好素质。

三、塑造人物形象, 归纳提炼, 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这篇文章, 是按照:景——人———景——人———品质, 这样的线索展开课文的。这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不能就这么草草了事的揭示主题, 而应该剖析一下写作手法处理的玄妙之处, 我用“人助景色三分险, 景借老人一段魂”怎么理解呢?第一段山峰对山峰的描写, 是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而我觉得, 作者之所以写险, 是让人一般联想到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可是竟然有扫路人在这里工作, 不由得使作者的产生了质疑, 才会引出第一次对话。老人说“不累”才会迫使作者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再次观察这座山峰。因为是特地留意扫路人的工作环境, 所以第二次不再写险, 而是具体写台阶的多了。这样多的台阶, 老人乐此不彼, 从而让作者心生敬畏, 于是带着崇敬的目光再次观察老人。第二次描写就具体多了, 观察了人物的脸部特征了。顺利的引出了第2次对话。充分理解最后三段的基础上更好的塑造了人物形象。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8

古人说:“学则须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无疑, 至此方为长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带着疑问读书, 带着疑问学习,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鼓励学生不要“尽信书”, 让学生大胆“挑刺”。在学《陋室铭》一课时, 有一个学生提出“作者说‘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那为何又‘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呢?”我首先对该生不死读课本大加赞赏了一番, 接下来肯定了诗人的说法有绝对化之嫌。于是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才对。有同学说“不亲近平民的人不能算‘德馨’”;也有同学说“正是这样才体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通过讨论, 学生正确理解了“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与“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在教材中、名著中“挑刺”。受此启发, 之后我有意识的让学生给我的教学“挑刺”, 有时是故意卖一破绽给学生。学生大胆站起来说:“老师, ХХ内容理解错了。”这时我首先感谢他能指出我的错, 然后马上改正过来。学生在给我的“挑刺”中锻炼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则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我们彼此其乐融融。

2, 授学生以“渔”———质疑的方法。经常用的发现问题的方法有: (1) 从题目上质疑。比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 可引导学生这样质疑“标题有什么含义?”、“爸爸的花儿为什么落了?”前问便于引领学生寻找标题的象征意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第二问引导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而体会到文中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 (2) 从关键句上质疑。譬如, 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一般多出现在说明文中, 它是本段的核心。比如《苏州园林》这篇课文, 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四个方面时分别用了四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基本上都是中心句。总领句引领了哪些内容?总结句概括了哪些内容?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如何承上启下的? (3) 从有哲理的诗词句子或段落中发现问题。比如《说屏》这篇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 为什么呢? (4) 从文章前后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在文中开始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阿长, 可在结尾却非常怀念她,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将“地理发现”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篇9

一、循序渐进,逐步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发现

教师不愿意、不敢让学生积极去发现、探索的主要原因是觉得若安排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发现”,有限的教学课时会更加紧张,因学生不具备相应能力,教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学生的“地理发现”的能力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会尽量注意起点并严格控制时间。在初期每节课中安排部分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探究性小问题;中期则通过有一些提示信息的导学案来帮助学生去发现;最后则适当提高要求,不断使得学生的能力逐步提升。如在鲁教版新教材“地球的运动”教学时,对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及速度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填写导学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教师适当帮助学生梳理及总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案例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解决地理现象;要求学生对“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中的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昼夜状况及昼夜分布状况规律、自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同一经线和纬线各地存在哪些相同、黄赤交角若发生变化会有哪些地理现象发生等加以归类总结,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考加以整理供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内容相对要求较高,在教师具有层次性的思维引领下,降“地理发现”的权利逐步交还给学生,复杂的内容被分块瓦解,抽象的知识点也开始变得更为具体起来了。

二、抓住时机,巧妙介入,推动学生能力提升

不能忽视的是,因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学生不是特别乐意参与课堂互动,而“地理发现”能力的养成迫切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一切期待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勇于改变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有比较充足的认识。学生的“地理发现”能力形成离不开教师不失时机的介入,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推”一把。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中大气环境内容时,学生们已经对大气受热过程、常见天气系统及三圈环流有了基本的理解,在学习气候这部分要求较高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照教材填写导学案上的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填写完图形后结合三圈环流等已学内容要求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特点,教师最后就几个典型气候加以总结并要求学生对气候形成因素进行讨论。

三、强化反思,适度放手,完美实现终极目标

教与学的反思均能够在更为合理的角度帮助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应每次教学后均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教师教学设计、课堂中的闪光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方面及时反思,记载在备课笔记上,每次备课前还会翻阅往年备课笔记,有效避免因教学准备不足而带来的课堂学习硬伤。新的课堂鼓励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合作与表达,教师应适度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发现。当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地理发现”,他们会为自己能够独立“发现”中收获的众多成功而雀跃,思想的碰撞产生的美妙火花一定会让课堂精彩纷呈。如在学习“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内容时,很多学校的学生对非农活动理解较少,他们在探究时很难寻找到对应的思路,若教师完全放手则会导致学生徒劳无功,合作学习沦为形式,最后依然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则可能如云里雾里,难以对该部分内容实现理解。教师应搜集最新的关于非农产业的众多资源,使用多媒体集中展示,配有相对简单的问答题便于学生建立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基本认识。一旦学生能够对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师所提供的分析思路的引导下他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理解。

新形势下地理教育的真谛所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只有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收获了成功,他们才会对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能够从根源上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唯有不断反思、不断强化自身的学科教学素养、主动将“地理发现”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具备“地理发现”的能力。

为学生的发现式学习搭建阶梯 篇10

情景呈现, 帮助学生感性体验

信息技术课中有很多知识 (常识) 性的内容, 如“信息的编码”、“计算机病毒”等。尽管它们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 但中小学生对这类学习内容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 教师在上课时也往往一带而过, 导致学生机械记忆, 失去学习的意义。

以《计算机病毒》一课为例, 此节内容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知道病毒传播的途径、特征、危害性等知识。在教学时, 我将感染“熊猫烧香”病毒的电脑窗口画面展示给学生, 并播放网上的新闻视频, 介绍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危害以及专家的防范建议。我还让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病毒专杀工具, 亲自动手尝试查杀病毒, 体验电脑在查杀病毒前后的运行状况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 师生再共同总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特征等知识, 就比较容易了。

作品对比, 为学生的发现搭建阶梯

信息技术课中的很多任务通常在作品创作中完成, 常见的思路是, 教师演示或学生探索基本的操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创作作品。但这种“先技术后创作”的模式往往过于依赖学生的基础条件, 容易忽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表格的修饰”为例, 在教师讲授一些操作方法后, 学生自主美化表格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学生的作品也可能形态各异。不过对学生来说, 他们此时的成功体验是不充分的。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发现软件 (如W o r d、W P S) 的表格处理技术, 并由此产生积极利用这些技术的愿望, 他们的成功体验才会变得充分。

教师可以预设多个作品, 有些修饰了文字、有些修饰了边框、有些修饰了底纹、有些对单元格进行了合并和拆分……师生共同分析这些作品分别采用了哪种技术。接下来, 学生一边尝试操作方法, 一边创作作品, 将方法学习的过程和创作作品的过程融为一体。在这里, 教师预设作品的价值在于, 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呈现, 让学生感受不同技术的应用价值。

教师不教技术而是呈现技术, 让学生感受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才是让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学生的“发现”总是在一定环境中、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 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到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条件下, 让学生的发现从偶然变成必然。

设问诱导, 点拨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直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模块, 也是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较高层次的应用, 需要用程序语言来表达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在中学阶段, 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不难, 将其编写成程序却并不容易。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往往是教师的讲解能够听懂, 教师的程序也能够看懂, 模仿着写也没有问题, 可一旦要自己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就感觉无从下手。本质上说, 很多学生并不具备编写程序的独立思维过程, 学生并没有获得过独立编程的成功体验。因此,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不佳。

下面, 借助“F o r语句”的实际应用, 例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本质的过程。

任务:编写程序判断一个数N是不是素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循环结构, 并运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很多学生无法编出程序的原因是, 他们不知道从实际问题中去提炼程序的关键变量, 不知道这些关键变量在程序中的作用。例如:循环控制变量对应实际问题中的哪个量, 这个量的初值和终值如何确定才最优, 循环体语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等。

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你是如何判断一个数N是否素数, 请谈谈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方法。

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判断素数的过程:看数N的约数, 如果除了1和N外, N还存在其他约数, 则N不是素数, 否则就是素数。

教师进一步引导: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N的约数?

学生:看N能不能被这个数整除。如果能整除, 则是N的约数, 否则不是。

教师:N可能的约数范围是什么?

学生:1~N。

教师进一步引导:1和N是否可以不参与判断?

学生:可以。

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 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 自主地将问题抽象、转化为问题“在2至N-1的范围内寻找N的约数”, 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当然,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约数的范围上限缩小至N的平方根。这个枚举约数的过程和“F o r语句”的循环控制结构天然地结合了起来。当学生感受到程序的奇妙和强大功能, 才会真正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

巧用错误, 变偶发事件为发现学习的有效资源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错误, 有的教师会巧妙掩饰, 有的能坦然改错, 有的善于有效利用。显然, 能将错误转化为学生发现式学习的有效资源是更高的境界。

在讲解《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课前, 我做了充分的预设, 将奥运相关常识引入教学。为了引导学生制作“折线图”, 我还设计了1 9 8 8年~2 0 0 8年各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队获得金牌总数的表格, 利用这些数据制作图表,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折线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变化的规律或趋势, 感受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图表制作完成后, 我没来得及仔细检查, 便请一位学生起来分析。结果, 学生的分析结论竟是“金牌数先逐届增加, 后来又减少了”。学生哄堂大笑, 有学生喊道:“老师, 你有没有搞错!”仔细一看, 原来是我误将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总数打成了2 1枚。怎么办?

学生是依据图表的事实来回答问题的, 他没有错。我不得不先承认错误:“对不起, 老师太粗心了。”几乎同时, 我也发现了这个错误的潜在价值。我立即将话题转移:“那么, 如何将老师造成的错误改正过来呢?”有学生说删除图表, 将数据改正过来重新建立图表。大家一致认为可行。我肯定了这种方法, 继续引导学生:“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 计算结果会随着源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图表是不是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呢?”我又请一位学生进行尝试, 果然可行。通过对这个“错误”的补救, 下个环节“图表和数据源的关系”的教学也顺利完成。在其他班级上本节内容时, 我一直保留着这个“错误”, 因为它比我最初的教学设计效果更好。

把“数学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52-03

【作者简介】陈园园,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江苏苏州,215021)教师。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一章,是上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后续内容。本节课是“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核心内容是探究生成“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关于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及数学建模的思想可以渗透在以后的课时中。

教材中将本节内容处理为与直线截距有关的量,但笔者以为这种设计有其局限性,原因在于:一是受苏教版必修教材在江苏省大部分学校的教授顺序限制,本节课之前,高一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过必修二中有关直线部分的内容,许多学生甚至并不知道截距的概念,这样的讲法离学生的最近知识发展区较远,并不切合高一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放给学生去探究,对于学生的思维跨度要求大,他们很难马上找准切入口。

基于上述局限性,笔者想到,既然学生没有足够的直线知识背景,何不“顺势而为”,将线性规划问题看作是有两个决策变量的函数求最值的问题。由此可以避开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从学生熟知的求函数最值的背景出发,激发学生原有对函数的认知。虽然这和教材的编写安排不同,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定制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用智慧创新教材,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才符合新课标精神,此时新课程的实施同时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石。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了观察、实验、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从处理几个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到批处理一类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认识到何种直线上的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不变,进而能处理平面区域内的所有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最终解决问题。学生体验了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课堂上形成了师生间互相交流思想、相互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

【课例呈现】

一、教学目标

1.探究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2.初步掌握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解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生成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引入问题。

问题1:请作出不等式组4x+y≤104x+3y≤20x≥0y≥0表示的平面区域。

【师生活动】学生口答回顾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两种方法,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图结果,并小结方法:“线定界,点定域。”

(设计意图:此问题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同时,为本节课的线性规划问题确定了可行域。小结中教师渗透“点定域”的思想就是一个点代替一类点的思想,对于本节课接下来“批处理”多点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做好铺垫。)

问题2: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探究一个新问题:

若x,y满足4x+y≤104x+3y≤20x≥0y≥0,探求z=2x+y的最大值。

【师生活动】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家遇到过求最值的情境吗?

生:接触过,在函数部分。

师:函数是台加工机器,一个输入值x对应唯一输出值y。只要遍历所有的x值,就可以找到y的最值。(教师画出输入输出机器)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可以看成是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吗?

生1:z可以看作是关于(x,y)的函数,输入一个有序数对(x,y),输出唯一的z值。

生2:每一个有序数对(x,y)对应唯一的z值,只要遍历所有的有序数对(x,y),就可以找到z的最值。

(设计意图:自然引入要探究的问题,唤醒学生对新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从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起点不高,学生易于接受,愿意尝试去探究新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更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分解问题,逐步递进。

第一步:利用函数知识,让学生尝试得到一些不同的有序数对(x,y)对应的z值。

【师生活动】

师:请同学们动手尝试找出不同的(x,y)对应的z值。

生3:输入(1,2),输出4。[教师板书(1,2)→4]

生4:输入(2,1),输出5。[教师板书(2,1)→5]

生5:输入(1,3),输出5。[教师板书(1,3)→5]

生6:输入(1,1),输出3。[教师板书(1,1)→3]

生7:输入(2.5,0),输出5。[教师板书(2.5,0)→5]

师:好,这个工作能做完吗?

生(摇头):不能,因为点有无数个。

师:既然做不完,我们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要从这些点中找到内在联系。刚才同学们输入的点虽不同,可是有几个点输出的z值都为5,大家还能找到其他点对应的z值也为5的吗?

生8:还有,比如(0.5,4),(0,5),……

师:这些点不同,输出的z值总相同。这些点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可从一些特殊的具体的点(x,y)出发,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注意到每一个有序数对(x,y)与刚才所画的平面区域的一个点对应,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点对应的z值可能相等的现象,再提出问题,请学生抽象出这种现象的本质。]

第二步:学生归纳z值相等的点的共同特征,建立等z线概念,完成几个点到一条直线上的点的处理。

【师生活动】

师:(请一个学生用几何画板软件将z值为5的几个点标在图中)除了这位同学标出的这些点外,还有很多点对应的z值为5,这些点的共同特征是?

生9:它们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在哪条直线上?

生9(补充):在直线2x+y=5上。

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满足对应的z值为5,很有意思,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地理学中,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为?

生:等z线。

师:好的。“等z线”满足——点不同,z相同。类似地,大家可以找到其他“等z线”吗?

生10:(1,1)→3,(0.5,2)→3,(1.5,0)→3,这些点都在直线上,这也是一条“等z线”。(教师在几何画板上画出)

(设计意图:以形助数,让学生逐步接近问题的本质:z值相同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即“等z线”上。“等z线”上的点虽不同,但目标函数z值总是相等的,这样就批处理了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对应的z值。学生顺利完成平面区域内几个点对应的z值到一条直线上的点对应的z值的过渡。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再找到其他的“等z线”。)

第三步:学生由不同的“等z线”直观感受到平面区域内的点对应的z值特征,完成平面区域内一批点到部分点、再到所有点的处理,进而求出z的最大值。

【师生活动】

师:2x+y=5,2x+y=3,两条“等z线”什么关系?

生:互相平行。

师:这两条“等z线”之间的点对应的z值可以不再尝试,是吗?

生:是的,它们对应的z值总在3与5之间。

师:那么z值可以更大吗?有最大值吗?怎么获得?

生:平移等z线,当经过边界点B时,“等z线”的z值最大。

[教师用几何画板验证学生的想法,师生共同完成题目的解答,板书完整的求解过程:平行移动直线2x+y=5,当它经过边界点B(1.25,5)(即直线4x+y=10和4x+3y=20的交点)时,“等z线”的z值最大,最大值为7.5。]

(设计意图:在观察到不同“等z线”互相平行的基础上,学生借助图形很快领悟到通过“等z线”的平行移动可以找到z值最大的“等z线”,这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通过分析一步步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初由平面区域内几个点对应的z值到部分点,最后再到所有点z值的解决,完成了思维的飞跃。)

3.提炼方法,总结步骤。

【师生活动】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找到最优解后,教师趁热打铁,给出本节课的有关概念: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最优解等。同时学生们小组合作,提炼出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教师补充总结。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为——

(1)画图: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可行域);

(2)尝试:尝试一个点、一类点,得到等z线;

(3)平移:平移等z线,找到取得z最值的点(最优解);

(4)求解:联立直线方程得到最优解的坐标,代入求出z的最值.

(设计意图:提炼概念,自然流畅。总结步骤,实质上是对探索过程的再认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升华,对思维的反思,对新的方法的固化过程。)

4.变式训练,拓展延伸。

在约束条件4x+y≤104x+3y≤20x≥0y≥0下,求下列目标函数的最值,并指出最优解。

(1)函数z=x+y的最大值;(2)函数z=x-2y的最小值。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此例题中可行域不变,只是适当变形拓展了目标函数,通过交流各自的做法学生们再次明晰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解法和求解细节,理解和确立了“等z线”的平移方向。)

四、教后反思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扮演的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关注的是知识本身以及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很少会从学科性质的角度去思考所教知识的内涵本质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是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要领,还是多花时间和功夫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生成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现在想来应该是后者。

如何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篇12

一、留心观察,发现特长

小学生的某些特长和爱好,平时若多加留心,也是不难发现的。平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如个别找学生谈话,或找家长开座谈会,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了解学生学前和过去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从中发现好苗子。还可根据儿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心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歌咏、舞蹈、演讲、摄影、书画等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从而发现某些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二、创造条件,重点培养

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对他们要给予特殊指导,重点加以培养。如学生L,当我发现她有演讲和写作的兴趣和特长后,便对她提出比一般学生更高更严的要求,及时引导和辅导她在课余时间多练习演讲和写作,帮助她选材和提炼主题,还主动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给她订阅有关演讲和写作方面的报刊,使其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我注重引导、启发她培养锻炼自己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

有特长的学生往往会只注意钻研某一样技能,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我告诉同学们,一个年轻文学家的健康成长,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必须吸取更多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历史告诉我们,大艺术家无一不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我经常站在这样的高度,教育和要求L同学,启发她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特长升华为艺术。因此,我除严格要求她学好文化课,打好文化基础外,还让她利用假期参加摄影、书画等短训班和参观各种展览等,从而达到博采众长、开阔视野之目的。

四、实行目标鼓励

上一篇:防伪应用下一篇: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