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射线的发现

2024-09-24

放射性射线的发现(精选8篇)

放射性射线的发现 篇1

胃肠穿孔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在急性期可能因大量流出的消化液而对腹腔内的各器官造成伤害,若遇细菌侵袭极有可能诱发腹膜炎,严重者还会诱发中毒性休克[1]。胃肠穿孔的诊断关键在于对穿孔的原因和位置进行有效诊断。本文就经腹X线摄片与CT螺旋扫描两种放射线诊断方式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医治胃肠穿孔的104例患者,病理诊断已证实。共有68例男性患者与3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低者为19岁,年龄最高者为67岁,平均年龄(37.49±3.37)岁。分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所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2.1研究组:为本组患者采用CT扫描方式进行疾病诊断。在为患者取仰卧体位之后,使用西门子SE 128层MSCT扫描仪,自膈面起至耻骨联合处进行常规平扫。扫描仪参数设置为:螺距0.625,层厚、层距均6 mm,矩阵512×512。扫描前,从肘静脉向体内注射对比剂,剂量100 m L,速率为3 m L/s,窗宽为300,窗位为40。扫描后图像传入工作站重建多平面图像。

1.2.2对照组:为本组患者采用X线摄片方式进行疾病诊断。使患者保持立位,借助X线机进行全腹检查。患者感到疼痛或压痛的位置要重点扫描,以确认胃肠壁是否存在水肿或合并有游离液体、膈下是否存在游离状态的气体。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的胃肠穿孔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加以检验。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χ2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为P<0.05,则表明分组检查后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实行CT扫描的研究组共有86例患者完全符合病理诊断,14例患者基本符合病理诊断,4例漏诊,诊断符合率为96.15%(100/104);实行X线摄片检查的对照组共有60例患者完全符合病理诊断,20例患者基本符合病理诊断,24例漏诊,诊断符合率为76.92%(80/104)。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远远低于研究组,χ2=1 6.5 1,P=0.00<0.05,统计学有差异。

2.2 影像学图像:

研究组患者的CT图像显示,94例患者在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阳性率高达90.38%;对照组的X线片显示,74例患者在腹壁下或膈下存在游离气体,阳性率为71.15%。研究组阳性率远远高于对照组,χ2=12.38,P=0.00<0.05,统计学有差异。

3 讨论

胃肠穿孔作为一种临床急腹症,多继发于炎症、肿瘤、胃肠溃疡等疾病,一旦发病,该病症会呈现出急、快、重的发展趋势。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临床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通过放射线图像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对比与分析,可以给予患者明确的诊断。其中X线片可以对胃肠穿孔带来的并发症予以比较准确的诊断,而MSCT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以对患者全腹进行大范围扫描[2]。两种放射线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均有较广泛的应用。

X线片图像可以显示出存在于膈下的游离气体,胃肠穿孔可以以此为诊断依据。然而由于图像清晰度较低,在诊断符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腹腔中的游离气体少于1 m L,则有很大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据曹晖所著《胃肠穿孔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一文可知,在胃肠穿孔患者中约有20%~30%在X线片检测中未被检测出膈下的游离气体[3],假阴性率偏高。本研究中对照组共有24例漏诊,其假阴性率达到23.08%,与其研究结果正好符合。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1患者发病时间较短或穿孔直径较小,导致逸出的气体比较少;2腹部粘连,气体无法到达膈下;3穿孔位置被食物残渣或血液凝块堵塞,气体无法逸出;4检查较晚,气体已被身体吸收。

MSCT与X线片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1扫描所得为动态图像,可以实时观察游离气体的变化;2探头频率高,对于状态不纯的腹腔积液与腹腔积气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检测;3全腹检查,可以同时测得其他脏器出现的病变,使误诊率大大降低;4图像分辨率高,可以对微小病灶进行准确检测;5图像分层,避免了X线片的图像重叠,检测结果准确率高;6操作简便、无创无痛、价格低廉、性价比高。这从本研究中研究组高达96.15%的诊断符合率可以发现,其漏诊率仅有3.85%,并且,在游离气体的诊断上其阳性率也高达90.3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1.15%,可见其诊断准确率之高。

MSCT具有比X线片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其检测结果对外科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然而,MSCT虽然可以弥补X线片的不足,但却无法将其取代。临床应将这两种放射性检测手段结合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189-190.

[2]程才,程世斌.胃肠穿孔影像学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C1):1900+1902.

[3]曹晖.胃肠穿孔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6):627-629.

肠梗阻的放射线诊断分析 篇2

关键词:肠梗阻;X线检查; CT【中图分类号】R4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99-01

肠道内容物由于病理因素不能正常运行并顺利通过肠道,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改变。腹部平片可显示高度膨隆的结肠襻,可见结肠袋不跨过整个膨胀的结肠腔。低压稀薄钡剂灌肠对肠梗阻的诊断有帮助,可以明确梗阻的确切部位[1]。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梗阻患者的X线、CT诊断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肠梗阻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轻度腹痛、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等。腹部明显压痛23例,肠鸣音减弱24例,肠鸣音消失4例,肠鸣音亢进4例。

1.2方法:腹部X线平片检查,腹部CT扫描检查。CT可明确肠梗阻诊断,精确评价肠梗阻,显示梗阻大小、程度及原因。

2影像表现

2.1X线:肠梗阻时肠内容物停滞,气体与液体分离,因此,X线检查可发现小肠内有气体,是肠梗阻的重要证据之一。肠腔内大量积液积气常导致肠管扩张,腹部平片示小肠扩张>3cm,结肠扩张>6cm有诊断意义。空肠黏膜的环状皱襞在空肠充气时呈"鱼骨刺"样。较晚期时小肠肠袢内有多个液平面,典型者呈阶梯状。绞窄性肠梗阻的腹部平片所见有如下几点:孤立胀大的肠袢,呈咖啡豆征。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显示假肿瘤样改变。由于小肠扭转出现空肠与回肠排列倒置现象。若回肠黏膜皱襞影出现在左上腹或空肠黏膜皱襞出现在右下腹时,这种位置的颠倒可能为肠扭转或内疝。钡或空气灌肠对肠套叠、结肠扭转、结肠癌有诊断价值。在回-结肠型或结-结肠型套叠时,可见套入的肠管头部呈新月形或杯口状阴影。乙状结肠扭转,钡柱前端呈圆锥形或鹰嘴状狭窄;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其黏膜有充盈缺损或肠腔狭窄。近年来对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不仅可诊断肠套叠而且对肠套叠的复位率达到90%以上。

2.2CT:CT表现为梗阻部位小肠积液、积气和扩张,随后则出现液气面。闭合式肠梗阻其肠襻两端闭合,梗阻段相互邻近。CT可显示"U"形肠襻内充以较大量的液气体。小肠套叠时形成三个同心圆,中心部为套入层,第二层是被牵拉进入的肠系膜,第三层在系膜的外方为肠套叠的鞘部。CT所显示的软组织肿块包括有系膜脂肪、套入部的对比剂及病灶。其远端肠管萎陷,提示为梗阻点。由于机械性梗阻,其近端肠管内充满液体。

3讨论

肠梗阻具有阵发性腹部疼痛伴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可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早期急诊应与相关表现的急腹症鉴别,如胆道与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除根据疼痛性质确定腹痛为肠绞痛外,最好在疼痛发作时听诊腹部,若闻及亢进的肠鸣音,提示腹痛由肠痉挛引起。X线检查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十分重要。小肠梗阻的影像学特点是小肠扩张伴有梗阻近端的气液平面。一般在梗阻5~6小时后,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梗阻时间越长、梗阻部位越低,气液平面越多。因此,对可疑患者重复进行腹部透视检查可确诊。立位检查可见阶梯样长短不一的气液平面;卧位检查时可见胀气肠袢的分布情况,小肠居中央,结肠占据腹部外周。高位空肠梗阻时,胃内呈现大量的气体和液体潴留;低位小肠梗阻时,则气液平面较多。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结肠内可有气体[2];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根据扩张、胀气肠曲中黏膜皱襞的形态来分析肠梗阻的部位。空肠胀气后表现为有多数横贯肠腔的环形皱襞,排列呈"鱼肋状"或弹簧状,分布于左中上腹部片;回肠胀气肠管呈内壁光滑的管状透明影,内无明显皱襞,多位于右中下腹部。根据结肠内气体的多少来确定梗阻的程度。如多次检查结肠内无积气,应判断为单纯性完全性小肠梗阻。如多次检查结肠内仍有少量气体或时有时无,结合小肠梗阻征象,多为单纯性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绞窄性小肠梗阻闭襻本身依其所含的内容物不同而有不同的X线表现。当闭襻内充以大量气体时,由于绞窄的肠系膜牵引,使其两端趋向接近靠拢,卧位片上表现"C"字形或呈"咖啡豆征"。这种箝闭肠曲的位置,相对保持固定,不随时间的不同和体位的变动而改变。如果闭襻累及范围较广,则箝闭的肠曲可相互重叠,表现为"S"状、香蕉状、花瓣状、同心圆形或车轮状等[3]。若肠襻内充以大量液体,则摄片可见腹腔内有致密的圆形或分叶状的软组织块影,在邻近充气肠管的衬托下,显示更为清楚,形似肿瘤故被称为假肿瘤征,在下腹部较为常见。当扩张肠曲内含有大量液体而少量气体时,X线表现为少量气体散布在充满液体肠曲的黏膜皱襞之间,典型者排列呈串珠状,这叫小肠内多液量征,有时还兼有气柱低扁的长液平。这种现象可见于多发性粘连所致的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则表现为小肠与结肠均匀扩张,但肠管内较少积气与液面。腹膜炎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腹腔内可见渗出性液体,肠管漂浮其中,肠管问距增宽,梗阻的肠管扩张,其中充以液体与气体,立位时可见阶梯形液面。

腹部CT对于怀疑存在肠梗阻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尤其是多层螺旋 CT可明确肠梗阻诊断,精确评价肠梗阻,显示梗阻大小、程度及原因,早期检查可以避免长时间的肠缺血,以减少肠切除几率。

参考文献

[1]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2]黄进,赵廷常,李文华,等.急腹症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2-103.

放射线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防护 篇3

1 放射线种类、来源及作用方式

在从事放射工作的职业人群中, 对人体产生损伤作用的放射线主要有5种, 即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和中子 (n) 。放射线来自自然界的宇宙射线及地壳岩石层的铀、钍、镭等, 也可来自各种人工放射源。因此, 不同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不同的放射线:如α射线来源于239钚、212钋;β射线来源于99锶、氚;γ射线来源于60钴、192铱;中子来源于235铀裂变;X线来源于X球管、加速器等[1]。

放射性危害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外照射危害和内照射危害。外照射主要来自γ射线、X射线和中子等贯穿辐射。外照射的特点是只要脱离或远离放射源, 放射作用即停止。内照射危害是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水、食品及其他物品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毛孔、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内, 释放出放射线对人体的照射。一些微量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外照射和表面污染虽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如果进入体内, 将会连续照射人体, 直到放射性物质衰变了或被排出人体为止, 因而可能产生可观的剂量。

2 放射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作用[2,3]

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出现的健康危害来源于各种射线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会对人体发生理化、生物变化等辐射效应, 它既能治病, 又会致病。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因辐射的物理学特性和机体的生物学背景而有所不同。它可以是发生在受照者本人的躯体性效应 (somatic effect) , 也可以是因生殖细胞受到照射引起的发生在受照者后裔的遗传性效应 (hereditaryeffect) ;可以是超过一定水平照射后必然出现的必然性效应 (determ inist ic effect) , 也可以是受照水平虽低也不能完全避免的随机性效应 (stochast ic effect) 。它们之间的关系见表1。

2.1 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

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2类细胞, 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的杀伤作用是诱发生物效应的基本原因。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 (生殖器官除外) 都是由躯体细胞组成的, 出现在受照射者本人身上的效应称为躯体效应。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 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 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 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 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 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图2表示了γ射线大剂量照射时可能引起的人体症状

如果一个人急剧接受1 Gy以上的吸收剂量, 由于肠内膜细胞受损伤, 可能在几小时后就出现恶心和呕吐, 也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下降、肾功能下降、尿中蛋白增多或严重时尿血, 这就是中等程度的放射病。如果一次接受2.5 Gy剂量, 皮肤会出现红斑和脱毛, 有时造成死亡;5 Gy的剂量造成死亡的概率大约50%;8 Gy以上的剂量几乎肯定造成死亡。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 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 出现在受照者后裔身上的效应称为遗传效应。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 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 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并且在大剂量下, 突变率随电离辐射剂量成正比增加。因此, 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2.2 必然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根据生物效应的发生与剂量大小依赖关系的不同, 可将辐射生物效应分为必然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必然性效应有剂量阈值, 达到或超过某一剂量数值才会发生, 在剂量阈值之下不会发生, 并且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大小有关。例如, 电离辐射诱发白内障有明显的剂量阈值, 对X射线或γ射线, 急性照射剂量2 Gy以上会引起眼晶体混浊, 5 Gy以上可引起白内障, 中子对眼晶体的损伤比X射线和γ射线高5~10倍。因此, 电离辐射引起白内障属于必然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是指辐射生物效应的发生没有剂量阈值, 只要受到照射就有发生的可能, 发生的概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而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无关。例如, 辐射致癌和遗传效应均属于随机效应。

2.3 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在受到辐射照射后60 d内出现变化叫近期效应, 在受照射后几个月、几年或更长时间才出现变化叫远期效应。远期效应可发生在急性损伤已恢复的人员和长期受小剂量照射的慢性损伤人员中, 这种效应可以出现在受照射本人, 也可出现在他们的后代身上。

3 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2,3]

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有2方面:①与辐射有关的因素;②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3.1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3.1.1 射线种类和照射方式

不同种类的射线, 其电离密度和穿透能力各不相同, 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α、β、γ射线和中子穿透能力的比较见图3。

α射线即α粒子荷电量大、移动较慢、射程较短, 所以很容易被物质吸收, 外照射意义不大, 仅能损伤机体的表皮。但当放射α射线的核素进入体内时, 则因电离密度大, 对机体损伤远大于X、γ射线, 就内照射而言, 其危害性最大。X、γ射线其电离密度小而穿透力大, 能够贯穿机体组织, 通过间接电离作用在射程的末端发生极高的电离密度, 对深部组织作用大, 从外照射角度看, 辐射生物效应大。

3.1.2 照射剂量和剂量率

辐射生物效应与照射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总的规律是剂量愈大, 效应愈显著。一般认为, 人受0.25~0.50 Gy照射, 仅出现轻度的血像变化, 很快可恢复, 但不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1 Gy以上的照射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病。

除照射的总剂量外, 剂量率 (单位时间的照射量) 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一定的剂量率范围内, 高剂量率照射比低剂量率照射的生物效应强。例如, 每日5~50 mGy的剂量率即使长期累积照射, 只能导致慢性放射病的发生。而当剂量率达到每分钟50~100 mGy则有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 其严重程度随剂量率增大而加重。因此, 引起急性放射损伤必须要有一定的剂量率阈值。

3.1.3 照射方式

在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单方向照射和多方向照射产生的效应不同。分次给予照射, 其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照射的效应;分次愈多, 各次间隔时间愈久, 则生物效应愈小。

3.1.4 照射部位和面积

机体受照射的部位对生物效应有明显的影响, 当照射剂量和剂量率相同时, 腹部照射的全身后果最严重, 其次为盆腔、头颈、胸部及四肢。当照射的其他条件相同时, 受照射面积愈大, 生物效应愈明显。因此, 在临床放射治疗中, 一般都将照射源缩至尽可能小的范围, 并且采用分次照射以减少每次剂量。这样就可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效应, 以达到对局部肿瘤尽可能大的杀伤。

一般说来, 辐射的传能密度越大, 剂量率越高, 照射面积越大则生物效应越明显;而在照射剂量相同时, 单次照射较多次间隔照射生物效应要强;内照射比外照射效应严重。

3.2 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当辐射的各种物理因素相同时, 不同个体及不同组织和细胞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有差别。

3.2.1 个体的放射敏感性

个体的放射敏感性受年龄、性别、生理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和老人比壮年为敏感, 妊娠、慢性疾病、过冷、过热、饥饿、体力负荷较大, 或较重的外伤等, 都可能使放射敏感性增强。

3.2.2 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成年人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与机体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总的规律是细胞的分裂活动越旺盛, 其敏感性越高。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为:①高度敏感组织:淋巴组织、胸腺、骨髓组织、胃肠上皮、性腺、胚胎组织。②中等敏感组织:感觉器官、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③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④不敏感组织: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

4 个人剂量限值及事故照射和应急照射[4]

4.1 公众中个人剂量限值

①公众中个人受到年剂量当量应低于下列限值 全身5 mSv, 任何单个组织或器官50 mSv。②长期持续受照时, 公众中个人在其一生中每年全身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应不高于 1 mSv。③公众中个人的年摄入量限值 (ALI) 为放射工作人员年摄入量限值的1/10。

4.2 事故照射和应急照射

①应急照射一般控制在一次应急事件中全身照射不超过0.25 Sv (希沃特) , 且眼晶体不超过150 mSv, 其他单个器官组织不超过500 mSv。②事故照射的有效剂量当量超过100 mSv的人员, 应及时给予医学检查和必须的处理。

5 放射线辐射的防护[5,6]

根据放射辐射危害的作用方式和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5.1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

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尽量减少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 把它控制在剂量当量限值以下。在确定辐射源的情况下, 决定人体受到照射剂量的大小的因素是离辐射源的距离、照射时间和屏蔽情况。因此, 外照射的防护一般利用“距离”、“屏蔽”和“时间”3种方法加以考虑。

5.1.1 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

对于放射辐射“点”源, 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 增大人体与辐射源间的距离是降低人体受照射剂量简单有效的途径。因此, 当放射线机工作时, 应使一切人员 (除被检查外) 尽量远离放射源。

5.1.2 缩短辐射照射的时间, 缩短工作周期

人体受到的剂量等于剂量率与时间的乘积。因此, 在相同的放射线辐射场中, 人体受照时间越长, 接受的剂量也越大。对于辐射防护来说, 在一切接触到辐射的环境中, 都应以尽量缩短受照时间为原则。因此, 一切人员都应十分注意, 尽量减少在辐射场内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5.1.3 屏蔽

放射辐射通过物质层时, 由于电离碰撞或其他作用过程而被吸收, 射线强度被减弱。因此,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 在其周围加上一层合适的和足够厚的屏蔽材料, 在辐射源和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层, “阻挡”或“减弱”核辐射粒子对人体的照射。例如, X线机荧光屏内的铅玻璃, X线机房墙壁, 放射科医生使用的铅橡皮手套、铅橡皮围裙、铅玻璃眼镜、铅防护椅等防护用品, 以及隔室透视、隔室照像等等防护设施。

5.2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由于直接吸入气载放射性物质以及通过口腔咽下或通过皮肤、伤口使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造成内照射的危害。因此, 内照射可通过减少放射源数量, 包括大气、人体或物体表面的辐射量;穿戴防护衣, 防止皮肤直接接触辐射源;戴正压呼吸面具或气衣, 防止吸入放射性微尘;禁止在控制区吃、喝、吸烟, 限制食入放射性物质的途径;避免带裸外伤进入辐射控制区等方式进行防护。

参考文献

[1]刘洪涛.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4-132.

[2]郭力生.核武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9:234-256.

[3]毛秉智.核损伤医学防护.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321-342.

[4]董希琳.核电厂消防安全和事故应急.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9:105-210.

[5]刘永基.综述核辐射事故发生单位和抢险救援义务.武警学院学报, 1999, 15 (2) :17-18.

一种新型放射线检测装置 篇4

当前市场上有很多用于放射线的检测的产品, 一般这些放射线检测仪器大都采用了气体放电计数器, 其特点是工作电压低, 检测灵敏度高。但是这些检测仪器也都有一些共同的问题, 一是价格昂贵使用不普及, 如何方便的检测出身边的某些物体放射性程度是否超标, 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二是检测过程不能直观的反映测量原理, 不能用于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中。

本文所介绍的一种新型放射线检测装置, 既可以检测某些物体的放射性是否超过标准对身体造成危害, 又可以为高校提供一种放射线检测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1 放射线检测装置原理

本装置由直流电源, 信号产生, 信号放大, 信号显示四部分组成。将待测物体置于信号产生装置中的一对铜板之间, 利用放射线能使被照射的物质发生电离的基本性质, 即可检测待测物体放射线的强弱。

放射线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 信号接收装置为两平行铜质金属板7、8, 两平行金属板之间接上约400伏直流电压, 电源接通后, 两平行金属板之间出现电压, 但两金属板之间并不接触, 不会形成电流。当两金属板之间具有放射性元素时, 待测物体对其间的气体分子产生辐射作用下, 使原来是电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为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在金属板7、8之间电场力的作用下,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则在广口瓶1内, 由于铜片3带负电荷, 铝箔2带正电荷, 相互吸引, 使得铝箔2摆向固定的铜片3, 当铝箔2与铜片3接触后, 又因中合作用而失去正电荷, 并且从铜片3传导得到负电荷, 二者则因同性相斥而分开。

综上所述, 如果金属板7、8之间仍有放射性元素辐射而使气体分子电离, 铝箔2又会摆向铜片3, 周而复始, 铝箔2就会不断摆动。因此就可以从铝箔2的摆动情况来判断待测物体是否具有放射性元素。检测结果表明, 如果待测物体含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 铝箔2就会摆动的快, 如果待测物体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少, 放射线较弱, 铝箔2就会摆动的慢, 所以由铝箔2摆动的快慢还可以得知待测物体的放射性大小。

气体因电离而导电形成电流, 此电流还可以经放大电路5的放大作用, 通过微安表4显示出来。

1、广口瓶, 2、铝箔, 3、铜片, 4、微安表, 5、放大电路6、玻璃钟罩, 7、金属板, 8、金属板, 9、直流电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步骤

按图1所示将放射线检测装置连接好, 调节广口瓶1内的振动片铝箔2与铜片3之间距离约为4mm;钟罩6底座上固定的一对铜质金属板7、8作为极板, 其中极板8可平行移动, 用来调节两极板之间的距离, 振动片和极板分别置于广口瓶和钟罩内, 是为了防止气流扰动, 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电源接通后, 极板7、8之间接上400伏直流电压, 两极板之间出现电压, 极板7带负电荷为阴极, 极板8带正电荷为阳极。

利用放射线检测装置进行放射线检测的过程如下:

1) 将被测物品放在两个极板之间, 即所述铜质金属板7、8之间, 调整二铜板之间距离, 可视被测物体的大小调整;2) 调整振动片之间的距离, 即广口瓶组件中铝箔2和铜片3的距离;3) 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广口瓶中铝箔2, 若待测物体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即可见到铝箔2在摆动, 同时可观察到微安表4读数的变化, 且现象随着放射性强度的大小变化而改变。

2.2 实验数据

本实验中, 放射源采用郎威学生实验系统 (郎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 (DISLab) ) 所用安全密封放射源, 放射线剂量的当量率为5μSv/h, 作为待测物体。

在本实验装置中, 同样的待测物体, 放射线强度不变的情况下, 影响检测结果的参数有两个, 一是两个振动片即铝箔2和铜片3的之间的距离, 二是两个极板即金属板7、8之间的距离, 本实验中, 分别改变这两个参数, 进行测量。

1) 保持振动片距离不变, 仅改变两极板距离。将两个振动片之间的距离固定为4mm, 改变两极板距离, 测量每个极板距离下, 振动片振动二十次所用时间和这二十次振动中电流出现的最大值, 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2) 保持两极板距离不变, 仅改变振动片距离。将两极板距离固定为4mm, 改变两振动片之间的距离, 测量每个振动片距离下, 振动片振动二十次所用时间和这二十次振动中电流出现的最大值, 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3) 振动片短接时极板距离与稳定电流的关系。当两个振动片短接后, 直接观察微安表的读数。此时极板在某一距离下位置确定后, 由于回路中电流不再变化 (振动片不再接通和断开) , 所以微安表显示的读数是稳定的。改变两极板距离, 测量每个极板距离下电流的稳定数值, 实验数据如表3所示。

2.3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表1、表2、表3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振动片的振动频率的大小随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振动片之间的距离大, 极板远离放射性物质, 相当于放射线减弱, 所以振动片的振动频率降低。

2) 振动片振动频率的大小和振动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振动片之间的距离越大, 振动片需要累积较多的电荷, 才能相互吸引而接触, 积累足够的电荷所需要的时间长, 因此动片的振动频率也会降低, 但是如果待测物体含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 振动片累积到足够的电荷所需要的时间短, 铝箔2就会摆动的快, 如果待测物体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少, 放射线较弱, 铝箔2就会摆动的慢。

在表1、表2、表3中, 回路中电流的大小都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同样说明待测物体放射性强, 二极板之间的气体分子被电离的越多, 形成的电流越强。

在表3中, 由于振动片已被短路, 回路中形成的电流是平稳的, 不需要电荷累积到一定的数值才使得振动片相互吸引接触, 所以电流值相对要比振动片振动时出现的最大电流值要小。同理, 表2中当振动片之间距离很小时, 由于不需要电荷累积到一定的数值振动片已经相互吸引接触, 所以电流值相对小一些, 当振动片之间距离为4mm时出现极大值。

3 结束语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CRP) 提出放射线防护的基准是:工业场合为射线探伤人员划定的警示线一般是15m Sv/年。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石材、木材、油漆等等, 只要放射性元素不超过标准, 一般与人体距离较远, 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本装置对于距离待测物10毫米处的放射线剂量的当量率达到5μSv/h的待测物体, 即可使得铝箔2摆动, 所以能对生活环境中达到影响健康的辐射材料进行检测。如果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实验装置, 则可以验证“放射线能使被照射的物质发生电离”这一基本性质, 使学生很容易明确辐射电离的实质, 验证放射性元素的存在, 掌握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检测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放射线检测装置, 该装置由直流电源, 信号产生, 信号放大, 信号显示四部分组成。将待测物体置于信号产生装置中的一对铜板之间, 利用放射线能使被照射的物质发生电离的基本性质, 即可检测待测物体放射线的强弱。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实验方法简单, 形象直观。

关键词:放射线,检测,辐射,电离

参考文献

[1]刘书勤, 刘晓明.放射线辐射的控制与防护[J].医疗卫生装备, 2004.

[2]高欣, 杨生胜, 牛小乐等.空间辐射环境与测量[J].真空与低温, 2007.

[3]任春荣.气体放电表面电荷和空间电荷测量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 2009.

[4]周艳明, 谢中, 王祝盈.宽量程微电流测量系统[J].物理实验, 2006.

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的研究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选取86例骨包虫病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62例, 女性患者24例, 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59.4岁。将86例骨包虫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骨包虫病患者在年龄、体重、病情、性别比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配合药物苯哒咪唑对骨包虫进行杀灭治疗, 观察组则对其进行放射线治疗。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骨包虫病的恢复程度的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显效、有效、好转及无效。对患者在致残率, 有效率等各个指标上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评价。如果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程度及活动缺损程度比治疗前的下降80%以上则为显效;如果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及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的下降60%~80%则为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及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的相比下降幅度在20%~60%之间则为好转;如果患者治疗后肢体疼痛及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的相比下降程度低于20%或者没有下降以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有效及好转的百分比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 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 (P<0.05) 表示数据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好转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7、14、9和3例, 总有效率为93%, 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好转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0、6、4和23例, 总有效率为46.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及上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综上可知, 对骨包虫病患者采取放射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骨包虫病临床治疗有效率, 对降低骨包虫病患者的致残率和复发率都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常规治疗中, 虽然药物结合手术治疗的危险性较小, 幼虫仍有可能寄生于药物所达不到的部位继续腐蚀患者的骨骼, 手术治疗后通常患者致残率较高, 且致残将会给患者会带来极大痛苦,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者, 更有甚者甚至可能由于致残造成一生的痛苦和心理负担。相比于较高致残率的常规疗法, 放射线疗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中毒危险性的风险, 但治愈率相对较高, 且致残率较低, 复发率也较低, 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放射线治疗是肿瘤常见治疗手段, 指的是采用超高速中子束、β射线、X射线、60钴治疗机及X线治疗机等放射设备进行治疗, 通过肿瘤细胞照射治疗过程中的自由基杀死肿瘤细胞, 从而消除肿瘤。棘球蚴囊中具有抗原成分, 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 可用于评估棘球蚴的生物活性。采用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 可先采用剂量不同的X射线照射患病部位, 破坏棘球蚴的抗原成分,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 应做好保护措施, 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 以免正常组织损伤。应用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 具有较大优势, 见效快, 复发率低, 治疗效果显著,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来说, 更加有效,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放射线治疗包虫病, 效果确切, 但该治疗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仍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关键词:放射线,治疗,骨包虫病,效果

参考文献

[1]关小洁, 等.肝包虫病的手术治疗体会:附212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 19 (03) :333-334.

[2]李得保, 等.肺包虫病治疗的现状概况.[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2 (25) :120-121.

[3]谢增如, 李振环.骨细粒棘球蝴动物模型的放疗效果[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 14 (12) :162-163.

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研究进展 篇6

1 放射线诱发脑肿瘤的病因

放射线在治疗过程中诱发脑肿瘤的因素具有多种。第一, 放射线治疗中容易引发治疗表层附近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2]。在放射线治疗中因DNA链易出现断裂而损伤细胞, DNA断裂之后, 其修复过程中会出现错义和部分缺失, 导致连接之后形成的染色体容易出现畸变, 基因出现重组, 导致肿瘤诱发的可能性。第二, 放射线治疗抑制免疫机制功能的作用。部分医学研究者发现放射线治疗的病患T细胞数目会减少较多, 导致Th/Ts比例下降, 病患在治疗中免疫功能降低, 病毒容易侵袭。其三, 在病患接受放射线治疗中, 易激活癌细胞,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Strojan教授认为, 辐射在治疗程序中C-myc、C-fos和C-jun等基因被激活的同时诱发了ras基因家族[3]。在放射环境下引发的基因变化符合医学界中“多种基因激活致癌”的理论。导致的辐射会导致多种基因丢失, 而引发脑肿瘤。并且经突变之后的p53蛋白和野生型的p53蛋白相互结合, 就会在细胞中构成寡聚蛋白不能相互结合成DNA。其四, 经过放射之后的靶点会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在病患体内由于不稳定、且异常活跃对细胞间的结合力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阻碍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组织细胞的凝固性[4]。其五, 病患在放射治疗后血管细胞内发生病变, 导致一些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的细胞存活于病患体内。居于前文中讨论的集中因素, 在辐射线治疗中诱发脑肿瘤。

2 放射线治疗诱发病症判定标准与类型

放射线治疗可能诱发潜在的远期肿瘤, 因此, 在判定诱发肿瘤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实施。首先, 第二种肿瘤的出现应当在原发肿瘤的照射线放射的区域内。其次, 第二种肿瘤在放射治疗前不存在, 具有诱发的潜伏期。再次, 原发肿瘤与诱发肿瘤之间存在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差异。最后, 患者并不存在第二种肿瘤存在的基音与其他易发得的条件。医学界在对放射线治疗诱发疾病的过程中, 学者们提出相应的判断标准, 并根据相应的判断标准, 判断出病患诱发病症的类型。在医学界中, 放射线治疗中诱发的脑肿瘤类型包括: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以及引起第二性的良性或是恶性肿瘤。病患诱发的脑肿瘤类型不同, 接受放射线治疗程度也就不同。常规放疗法引发疾病的类型各不相同, 在年轻病患中诱发的神经胶质瘤较多。

3 放射治疗诱发疾病的潜伏期与发病率

研究表明, 部分患者在放射线治疗的后期容易引发为神经胶质细胞和脑膜瘤或者是神经鞘瘤, 是正常人发病率的9、18、5倍。接受头颅放疗的病患中诱发脑膜瘤的病患居多数。观察还发现年龄越小的病患接受放疗法的潜伏期更短。从开始接受放疗到发病有4~35年不等时间。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以及观察可以总结的出放射的潜伏期应当根据放生过程中的计量而定。低剂量的放射线治疗潜伏期较长, 对细胞的损伤程度较小。

4 放射治疗的影响因素

在病患接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 对病患诱发脑肿瘤的因素具有多种, 同时能够影响病患脑肿瘤的因素也具有几种。首先是治疗的剂量。放射治疗如果达到控制找社区与肿瘤的生长, 又不会影响正常脑组织的成长,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就应当控制照射的剂量。通常情况下, 的伎俩正脑组织容易接受。肿瘤对照涉嫌月敏感越容易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控制辐射中控制的剂量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 使用低剂量能够减小病患正常细胞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产生。其次是治疗的效果。放射性治疗是一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的方式。病患前期是否接受手术以及伴行化疗都是放射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根据病患前期的治疗效果, 使用适当的治疗效果能够有助于病患的治疗。最后是放射的范围。放射治疗诱发脑肿瘤的出现主要是于病灶周围接受剂量的散射有关。患者如果病灶容积过大, 就会造成散射范围的增加, 导致患者较为正常的组织接受大剂量的辐射, 形成具有可诱发脑肿瘤的外部基础。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 肿瘤细胞坏死雨雪屏障的破坏增加, 就可以作为脑内的抗原呈细胞与吞噬细胞, 在肿瘤周围形成一个免疫区。由此可见, 放射的范围是放射性治疗中一个重要影响。

5 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治疗

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处理该疾病的有效措施。在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中, 应秉承能够手术治疗的病患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敏感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应选择再次放射治疗的方式[5]。放射性治疗诱发脑肿瘤的治疗措施, 应当根据病患诱发脑肿瘤的实际情况实施治疗的措施。

6 讨论

根据病患的病情采用合适的治疗方式, 有助于病患身体康复。颅脑良性的肿瘤病患, 应当禁止使用放射治疗的方法, 特别是年幼的病患不应当使用放射性治疗的方法。适合使用放射性治疗的病患在使用放射性治疗时, 还应根据病患近期病情进行治疗, 同时应注意对病患远期诱发脑肿瘤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临床表现, 确保反射线治疗对病患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医院放射线治疗的效果分析, 从而对其是否诱发脑肿瘤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病患在接受放射线治疗过程中诱发脑肿瘤具有多重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对病患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结论 了解病患的病情, 熟悉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病因, 针对病患的诱发类型, 在放射线治疗之前, 对病患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王玉林.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对胶质瘤术后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J].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3, 12 (12) :36-37.

[2]Zehetmayer M, Kitz K, Menapace R, et al.Local tumor controland morbidity after one to three fractions of stereotactic externalbeam irradiation for uveal melanoma[J].Radiother Oncol, 2010, 55 (2) :135-144.

[3]李建胜, 龚洪翰, 肖香佐, 等.脑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 4 (3) :1-4.

[4]Al Mefty O, Topsakai C, Pravdenkova S, et al.Radiation-in-duced meningiomas:clinical, pathological, cytokinetic, and cyto-genetic characteristics[J].J Neurosurg, 2011, 100 (6) :1002-1013.

放射性射线的发现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心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线方法诊断, 将放射线法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 判断放射线诊断的准确率。

实验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0例, 女性患者20例, 患者年龄在3个月~5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 (3.22±0.31) 岁。患者的血液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系统均健康正常。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对所有患者先进行X线进行诊断, 将诊断结果做好记录。再对患者进行最终临床确诊, 将诊断结果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比较放射线诊断法与最终临床确诊结果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束后, 将30例患者的结果数据准确地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 用卡方检验, 数据的研究结果中95%作为可信区间, 并且结果中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患者X线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的差异: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 X线诊断组诊断心房间隔缺损患者29例, 占患者总数的96.67%, 最终临床诊断组诊断心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 占患者总数的100.00%, 组间差异较小 (P >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心房间隔缺损疾病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型, 即原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以及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原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一般特征即为房室管的背侧以及腹侧之间生成了一对内膜肥厚组织, 临床上称为心内膜垫。原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为心力衰竭、呼吸道易发生感染以及剧烈活动后心悸气短。对患者听诊时发现杂音位置较低, 若二尖瓣或者三尖瓣有缺损则会在瓣膜区域听见收缩期杂音。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与原发性不同, 是由于第二间隔在发育期间出现异常, 并且第一间隔吸收太多使得第二间隔掩盖有差异。一般患者的缺损大小各不相同, 并且缺损的形态也会不一样, 单发的概率较大。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为气短、胸闷、心悸、肺动脉高压、发绀等。在患者胸骨的第二肋以及第三肋会伴有收缩期杂音[2]。

在进行X线诊断时, 发现患者的心脏都伴有一定的增大, 心房以及心室的增大幅度更加明显。并且心脏呈现二尖瓣类型, 在肺动脉处会有凸出发生。在左前斜位会向上凸起。在X线诊断结果中发现部分患者伴有下腔静脉扩张, 并且在右心室增高的状态时会形成心尖。缺损程度的不同以及分流量的不同, 则患者心肺的X线诊断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当分流量较小时, 诊断结果X线显示可能为正常, 当分流量很大时, 则X线表现得会较为明显, 说明缺损的面积也较大。部分患者可能心尖位置较高, 并且表现圆钝, 并且由右心室形成。增大的右心室可能会把左心室向后上方推行, 并且不会向下方增大, 通过脊柱能够发现明亮的三角形间隙。结果显示左心房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但肺门动脉会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在晚期阶段时, 肺动脉出现重度高压并且肺门动脉会出现扩张现象[3]。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比较容易, 并且根据患者的心脏大小等情况能够估量分流量, 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测量。有相关研究报道, X线诊断方法能够有效诊断出心房间隔缺损疾病,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同。综上所述, 对心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放射线诊断方法的诊断率较高,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红, 杨庆艳, 胡春梅, 等.心房间隔缺损的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1) :256.

[2]金泽宁, 张金荣, 朱华刚, 等.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受限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前的预适应治疗[J].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 27 (6) :333-336.

放射性射线的发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55例, 女性患者45例, 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 (35.6±7.5) 岁。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咳嗽、咳血、消瘦、低热、盗汗、胸闷与胸痛等症状, 收集患者患者痰液进行检查, 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有57例。对其临床分析显示:陈旧性肺结核患者34例, 原发性肺结核患者13例, Ⅱ型肺结核患者16例, Ⅲ型肺结核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研究的展开均需取得患者或其家属及医院伦理会的同意后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 检查仪器为上海医疗仪器生产的500Max光机, 对患者采取正确的诊断姿势, 拍摄胸部正位片。由两位或以上副主任医师对每张胸片进行分析和探讨, 将二者统一意见作为诊断结果[2]。针对较难诊断的患者, 则可采用CT平扫联合检查, 以避免发生漏诊与误诊。

1.2.2 治疗方法:

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胸片诊断结果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方法:采用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缩短肺结核传染期, 同时降低感染、患病率, 减少患者死亡。在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合理化治疗[3]。即是针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秉承“早期用药、联和用药、适量用药、规律用药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常见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包括有利福平、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及异烟肼等。 (2) 手术治疗方法:在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 外科手术治疗用于较少, 但针对结核球直径超过3 cm以及肺癌难以鉴别的患者, 经长期内科治疗痰菌未转阴的患者, 复制患者出现单侧纤维厚壁空洞, 以及单侧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反复咳血、激发感染与丧失功能的患者则需要考虑全肺或者肺叶的切除治疗。而对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性脓胸患者, 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伴有同侧活动性肺结核则需考虑实施肺叶-胸膜切除治疗[4]。需要注意的是, 手术治疗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失败的情况下考虑, 并且术前也要给予患者抗结核药治疗。

按照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 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活动和休息相结合方式, 以增强抵抗力;与患者接触后, 要及时用肥皂或者清水冲洗双手,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地观察, 一旦患者有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 必须要立即告知其主治医师;定时打开病房窗户通风, 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还应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 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肺结核典型以及漏诊与误诊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有计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45例, 咳嗽咳痰67例、咳血35例、低热盗汗43例。

2.2对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 大部分的结核病灶都位于在肺上部及肺中部位置, 大多数患者的X线胸片结果显示, 病灶中心呈现高密度, 而周边则为中等密度, 且不均匀;病灶显示并不清晰, 边界模糊, 研究仅出现3例空润影误诊现象, 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具体病灶类型见表1。

2.3并发症现象:本次研究显示, 肺结核病情发展到后期, 其X线表现更为典型, 具体有胸腔积液9例, 胸膜增厚13例, 肺门淋巴结肿大18例, 肺大泡23例, 支气管扩张34例, 纵隔淋巴结肿大21例等。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是肺结核疾病多发的国家之一, 主要是由于结核菌感染呼吸道引起的, 一旦人体被感染结核杆菌, 最后都可能演变成结核病, 且伴随着多器官发生结核病, 发病率比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对生活造成影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途径主要是通过人体呼吸道传染, 因此传播途径快, 机体免疫能力较差者容易被传染。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310万人因肺结核病逝, 且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死亡人数也随之增加[6]。结核病在医学上被划分为慢性呼吸道疾病, 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特别是在人口流动大的城市, 肺结核的感染率更高, 且老年人群为高发病人群。

现阶段针对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有X线、CT、内镜穿刺活检技术与结核菌素试验等, 其中X线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用于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准去率, 并且价格便宜, 可进行多次拍摄, 并且对病情做出动态评价。较难诊断的患者, 则采用CT平扫联合检查。本次分析结果发现, 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放射线胸片检查可对患者病灶及其周边情况、淋巴结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反映。大部分的肺结核患者病灶往往会累及到双肺上部及中部, 采用X线胸片检查, 可见病灶中心呈现出高密度, 而周围则表现为中等密度, 并且不均匀, 肺边缘不清晰的现象, 且患者的病灶呈现出多种样式, 有斑片浸润影、空润影、网状影、结节斑点影、钙化影、纤维索条影、胸膜增厚粘连等, 在病情的发展下, 放射线胸片的表现越发典型, 因此在胸片的检查过程中要重点和详细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密度等进行观察, 同时了解病灶周边情况, 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正确率, 避免发生漏诊、误诊[7]。

肺结核的临床体征中, 在病情早期, 或者结核为小范围时阳性体征较难查到;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时经叩诊可闻及浊音、湿啰音, 语颤明显, 肺泡呼吸音低;晚期患者由于结核纤维化, 局部出现收缩, 导致纵隔移位、胸膜塌陷;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胸腔内有大量的积液, 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叩诊浊实, 而呼吸音、语颤等体征明显减低或者消失。上述体征通常是通过放射线胸片检查发现的, 且在成人肺结核患者中, 肺部出现栗粒样结节状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利用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的诊断中仅出现3例误诊, 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8]。

综上所述, 放射线胸片能比较客观的反映患者的病灶、周边情况、淋巴结等情况, 是比较好的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方法, 具有放射线胸片反映全面、诊断率高, 误诊或漏诊率低等优点,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 必须对病灶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 结合胸片做出深入详细地分析, 进而准确的确定病灶类型, 准确诊断, 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于会敏.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 2015, 2 (4) :49.

[2]马国峰.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9) :62-63.

[3]张祖华, 赵永娜.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1090例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 2011, 2 (7) :34.

[4]袁芳.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200例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8) :2172.

[5]邹德利.肺结核患者放射线胸片的影像学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4 (8) :2160.

[6]袁浩.放射线胸片诊断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体会[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 24 (5) :834-835.

[7]殷志兰, 刘俊刚.放射对肺结核诊断病例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77) :123-124.

上一篇:纳米催化剂颗粒下一篇:加层加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