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2024-10-11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精选7篇)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1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 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但是, 也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却步入了误区, 以至严重影响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误区一: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落实了教育目标

传统的政治教材过于注重知识和能力, 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如今许多教师在落实教育目标时, 顾此失彼,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以致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很多情境, 开展了许多活动, 使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得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而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 缺乏应有的概括、归纳和挖掘。

认知目标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知道, 知识永远是一个人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知识支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空洞的, 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统帅的知识则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某一框节的知识为支撑, 引导学生联系和分析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或紧扣该框节的知识, 组织相关活动。在活动中, 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误区二:只要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好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 其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功能好等优势。就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可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活泼的画面,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 教学媒体再好, 它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教学媒体的花哨, 将要讲解的内容全部设计成课件, 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列入其中。在课堂上, 教师成了“播放员”, 学生成为地道的“观众”, 严重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脱离教学目标, 过多地展示背景材料, 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以致“喧宾夺主”, 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但同样也不赞成今天这种“满堂电”的做法。因为, 这样做脱离了教学目标与学情, 有悖于新课程理念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误区三:多设置问题就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有些教师以为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回答问题越多, 思维能力就越能得到提高。其实, 课堂提问只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锻炼, 不在于“提问”的多少, 而在于怎样设置问题。设置的问题只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猜想、验证、辨别的空间时, 才能起到培养学生训练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的设置难度过高, 忽视了学生实际参与的可能性, 或者设置的问题仅限于知识的理解, 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这种课堂提问就是流于形式的, 不能有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误区四:开展合作学习就是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思想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 特别是公开教学活动中, 有的教师只要有疑问, 无论难易, 都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有时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 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主宰下作秀式地宣告结束。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是没有价值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即当学生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遇到了障碍, 百思不得其解时开展合作学习, 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问题的设置不具有开放性, 思考角度不具有多维性, 其答案当然也就没有争议, 合作也就没有必要和意义。可见, 那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做法与新课改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误区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理论去阐释世界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一部分教师把理论的学习当作唯一的目的, 误以为, 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运用理论的东西去阐释世界, 印证某个观点。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重结果、轻过程, 重认识、轻体验。这样, 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 反而影响了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运用理论阐释世界固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方面, 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是广泛的, 它不仅包括政治理论是怎样得来的, 还包括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该怎样用。教学中, 既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体验理论的生成过程, 更要让学生遵循认识规律, 学会从生活中概括理论, 体验理论源于实践, 享受发现的乐趣, 品味成功的喜悦。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2

一、以课件演示代替文本阅读

语文教学主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感悟、欣赏来激发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心去读文本。但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教师剥夺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来理解感悟文本的权利,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来了解文本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读书感悟。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多媒体课件里的声音、图像等極大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学习兴趣。但却忽视了引导学生读书、识字,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对文字的亲近感;忽视了咀嚼语言的过程。

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白纸黑字”的文本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语文课堂上,课件的演示越来越多,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的声音越来越小了。课件演示代替了文本阅读,成了知识的灌输,使语文教育仅停留在“汉语”教学阶段。

二、以直观画面代替学生想象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它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带给者无限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又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凭借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直觉、灵性,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文本的过程。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等形式,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造成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缺失。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欣赏、想象、品味解读文本。如《林海》一文,把学生带到既使人舒服又让人亲切的美丽的大兴安岭;学生无不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放飞想象,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然而,我们现在有的语文课堂上,却把这些美的文字直观化,具体化,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思维的多向性,多媒体的不恰当的介入,会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

语文不是因画面而形象,也不是简单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想象、感悟的东西比较多。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本的思想情感带来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描述,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并加以感受或表达,来唤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丰富情感体验。教师不能以直观的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想象,忽略个体差异,喧宾夺主,制约甚至剥夺学生想象的空间。

三、以媒体预设代替课堂生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方向转化。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说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又处在不断变化中,教学过程出现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也会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而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改变教学预设,调整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自己对教材内容的预设制作出来的。课件一旦制成,它演示的内容和演示的过程就被定型了,教师只能按预设程序来演绎教学内容,而不能随着教学内容过程的变化灵活调控课堂。

四、以人机交流代替师生交流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充满“人性的关怀”“人文关怀”的光彩,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和谐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情感的交流。而人机交流是单向的,缺乏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电脑的操作和演示,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易被忽略;而学生关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师生间的交流被忽视了。而我们深知,课堂上教师每一道赏识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学生会有积极的心理影响。教师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

另外,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还忽视了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的实效性。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缺乏目的性,也没注重实效性。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赛课活动中,尤为突出。指导学生读课文,书本不用用屏幕,以屏幕代替书本和板书,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用而花费人力物力制成多媒体课件,传统的小黑板生字卡片不用,也用电脑屏幕代替。有的制成的课件,仅仅只是课文内容的复制或者是黑板的替代。还有的只注重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学生的直观感受很深,却未能进入到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更难以达到启迪思维,引发创新的目的,停留在表象,缺乏启发性。在运用资料库型的课件时,求多求全,以至学生不知道看什么好。

巧妙走出政治课堂教学的三个误区 篇3

一、走出教师讲授“沉默是金”的误区,提倡教师讲授有理

曾几何时思想政治课堂出现了这样的倾向: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有人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甚者提出教师讲授超过20分钟的课是废课,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有效课堂最高的境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2]。是不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充分发挥了?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思想政治教学,教师的“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教师的讲授可以更好地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经济的一条捷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教师讲多少时间来衡量一节课的质量,而是要强调教师用何种方法讲如何讲,何时多讲何时少讲。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精心设计的导言,可操作性的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掌控教学节奏,及时传递有效信息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适应有张有弛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有人会说教师讲得多,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其实不然,教师可以通过在教法、兴趣、反馈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变化多时多少时少的节奏,使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常讲常新。

例如在学习必修1《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框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是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课本的四个情景,教师少讲一点,让学生多说说就可以了,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价值决定价格的知识点则需要教师以讲授为主,通过教师讲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概念,进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步步讲解才有可能让学生掌握此块内容。又如我在复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最后总结时讲了“一、二、三、四、五”,即一个制度二个自治机关三个自治地方四条优越性五个自治权,这样的讲授让学生耳目一新,使课堂留有余香。

二、走出课堂活动“行云流水”的误区,做到课堂活动有度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这一方面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知识活动化,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另一方面却是有些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形成了“活动—讨论—发言”的固定模式,拼命强调一个知识一个活动,缺少活动的有机整体性,以致课堂上引用的材料很多,甚至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活动内容还是照本宣科,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不利于知识的整合,破坏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2]。我在参加一些教研听课时,就发现在课堂上一会儿是小品,一会儿是视频,一会儿是辩论,一会儿是学生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思维频繁地转换于各种活动之中,学生疲于应付,无所适从,抓不住课堂教学的重点,无法有效地形成理念。因此,活动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而不是内容为活动形式服务,但也不是简单地减少活动,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活动载体,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并没有回避活动,如经济生活要求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从中引申出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政治生活要求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生活要求着眼于高中学生在现实文化生活中的问题,讲述文化认同、理解和选择的意义及文化的多样性。生活与哲学要求以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例为基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集中进行“三观”教育,特别是关注如何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2]这些教学要求引导教师要注重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让学生形成理念,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是要求教师将课堂变成活动的堆砌。

在思想政治课上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有效、有限的活动中体会活动的收获,体会生成知识的乐趣才是上上策,因此常规课堂设计一两个合理有效的活动足已。

例如我在设计必修1《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一框内容时,以学校两个住校生在公交车上的谈话的小品为活动载体,将消费的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在这一个活动中完成。具体活动设计如下(一个活动分三幕):

情景一:周日返校车上:

甲:这个星期我妈妈只给我50元生活费,苦啊。

乙:还好,我妈妈还是照旧———100元。

乙: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物价贵起来了?

甲:是的,我要好好安排我的生活费了,要减少我的零食了。

活动意义:通过情景一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这个知识点。

情景二:在超市:

甲:你今天要买些什么?

乙:一支牙膏,两支水笔。

甲:吃的呢?

乙:不买了。对了,这周要仪容仪表检查,我们还是先去理发吧。

甲:好的。这周的生活费紧张,课外书买不成了,只能去租图书看了。

活动意义:让学生从对话中体会消费的形式有哪些?。

情景三:又一周末到了,甲在自己的房间里记消费流水账,内容如下:

活动意义:在学生的计算中理解消费的结构和变化, 推而广之了解一个家庭, 一个国家的消费结构和变化时同理。

三、走出课堂提问“滔滔不绝”的误区, 注重提问的节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些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等号, 在课堂上出现“只顾数量, 不求质量”, 候答时间过短,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使其低效甚至无效[5]。我认为, 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提问”必须与“倾听”相结合, 教师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 使教学保持“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而不是提问的多少。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进行设问,主要设问技巧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问,将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问,利用各章各框的导言引语的内容设问,根据教学进程设计递进式问题等。

例如我在设计必修1《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一框内容时,最初的设问有:在课文中找出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的类型有哪些分法?什么是消费结构?什么是恩格尔系数?这样的设问比较平淡,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甚小。经过思考,结合设计的小品活动,重新设计了如下问题。

探究一:根据情景剧,结合课本P17—18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 剧中这甲同学的生活消费的变化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2.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的?如果甲的生活费会再少(或增加)对他的消费又有什么影响?

探究二:根据此情景,思考以下问题:

1.在此情景中有哪些具体的消费行为?

2.结合课本P18—19的内容,你能给这些消费行为分分类吗?请说明分类的依据。

3.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还能说出哪些消费行为,并将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类。

探究三:对照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1.算一算每项消费的比重。

2.查一查课本P19,说一说这些比重叫什么?有何意义?

3.如果甲的消费总支出增加到80元,消费情况如下表,与前面的表比一比,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既与情景相交融,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具有递进关系,设问不深,可以留出空空间间让让学生思考,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倾听答题学生的见解。

综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的误误区区,好像阻碍了新课改的进程,其实不然,新课改正是在这这些些矛矛盾运动中前进发展着。

参考文献

[1]张希涛.新课改下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www.pep.com.cn.

[2][3][4][5]吴兴柏.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2009年浙江省新课程疑难问题研讨会.

[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谈如何走出传统教学课堂 篇4

由于升学竞争激烈, 重压之下的教师很少有可能冷静地、深入地思考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而不得不求助于“题海战术”“大运动量”等没有办法的办法, 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为什么在教育战线却是那样的习以为常, 甚至司空见惯呢?应该看到, 这个现象深刻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这一严重事实。这与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对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形成了极为尖锐的矛盾。预示着我们教育战线正面临着一场革命, 因为任何科学革命的前提都是原有的概念、理论在新的事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才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药方”, 从而导致了新的科学革命。

由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费事太多而不能为教师经常采用, 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准确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 使我们的教学成了单向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盲目性极大的低效传输系统。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一种类似刀耕火种的方式, 还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了可靠性较差、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的必然结果。作为教师, 虽然我们个人并无能力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好的对策, 但如果漠视这些现象、安于现状, 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小而言之, 是误人子弟, 大而言之, 则是耽误了整个民族的教育。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 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事实上, 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 现代中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 怎么能不使语文教师困惑无奈, 无所适从呢?因此, 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铐, 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教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 说到底, 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旧的观念不转变, 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润。也就是说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 永远能与时代合拍。

(1) 教师要打破沉闷、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 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 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 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 大胆地发动学生自己破疑。其次, 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 吃透两头, 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 因时制宜, 大胆取舍, 不求面面俱到, 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 学有所获。

(2) 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 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 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 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 要成为一个杂家, 能旁征博引, 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教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语文教师要改变“一支粉笔, 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内容的单调、气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传统的教学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做法应及时得到校正。所以, 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 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 才能胜任21世纪地教学。

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 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 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 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语文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 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 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 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 不断地充实自己, 更应改变角色, 宁可做一个牧羊人, 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 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 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语文课本的文章, 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 教师讲课时, 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 要注意以篇引类, 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教授每一篇课文时, 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 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这样, 有了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 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 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推行素质教育。

(2) 采用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 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等。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 是不可能的。不读, 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 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向网络摄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 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 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 是可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 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总之, 我们要走出教育体制的误区, 更新教育观念, 求实务新, 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5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由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力图提高实效性。早在1950年教育部就规定:政治课教学必须着重用系统的理论知识联系思想实际, 克服讲课中枯燥无味的教条主义偏向,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经过建国后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 1998年, 教育部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强调教师应在课堂宣传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外, 建议努力创造条件, 逐步实行小班教学,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开展电气化教学。[1]毋庸讳言,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四不”现象, 即不接收、不理解、不接受、不行为。”[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一直是提高其实效性的关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授课方式, 运用得当将极大地克服不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异同

2000年美国Maureen Lage, Glemn Plat和Michael Tregliad在迈阿密大学讲授”经济学入门“课程时最早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让学生在家或者在实验室观看讲解视频, 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2007年翻转课堂的先行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 的化学教师Jon Bergman与Aaron Sams正式提出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实践模式, 他们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讲课视频, 并将讲课视频上传到网络, 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3]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产生, 它的问世很快获得师生的好评, 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青睐, 从而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美迅速流行起来。正在教改路上苦苦求索几十年的中国教育界也很快捕捉到这一最新教学成果并很快用于课堂教学改革。“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集中在2012年以后, 以2012-2014为时间段, 在中国知网 (CNKZ) 的文献中选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相关论文共计36篇, 其中高等教育实践研究论文17篇, 基础教育实践研究论文19篇”。[4]从短短几年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中, 我们发现它与传统课堂在教育目标、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方面是一致的: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 其面对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内容是主要是教材上的知识, 教育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接受知识的顺序由“老师先教学生后学”变为“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与传统的课堂上老师直接讲授知识不同 (当然, 也有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 , 翻转课堂的具体做法一般是这样的顺序:教师在上课讲授前把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制作成课件、视频、自测题等传到网络, 要求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和时间利用网络上教师上传的内容及其他优质教学资源自学并找出疑难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则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与老师讲授解决, 也就是说, 课堂由原来教师一人表演的舞台变成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完成作业的场所。也有学者这样解释翻转课堂的内涵:由“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过程颠倒为“课前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课后总结反思”的新型模式。[5]

三、翻转课堂的二大亮点

(一) 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 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 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的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的亮点之一, 视频的长短既取决于内容的多少与难易又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内,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可重复观看既能尊重学生成绩和理解力的差异又能使学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等于给成绩不好的学生补课。第二, 教学过程的翻转避免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做作业环节出现因无人辅导而深感挫败的情况, 因为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在线辅导与自测等方式已经完成知识传递过程, 课堂上通过讨论、师生互动、教师讲解等过程基本上扫除作业的拦路虎。第三, 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提高授课效率。由于教师在课前通过软件处理已经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 讲课时才能有针对性, 相对于以前的“盲讲”效果要好得多。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高分低能”早已被诟病多年, 为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已提出并施行多年, 因为当代教育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翻转课堂课前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独立解决问题及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堂上的展示、讨论与交流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力与学生的合作精神等。

当然,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运用推动“两课”教改的同时, 也面临着许多难题, 诸如师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学校软件的配备和运作情况、课前教师准备资料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 这也是我们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点要克服的难题。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上颠覆传统的授课方式, 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教学视频、学习过程的翻转、教师的因材施教等使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 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困境,亮点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考察[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 (11) :147-148.

[2]王贤卿.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 :70.

[3]刘邦奇.翻转课堂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 (18) :12.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6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 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 提问随意性大, 缺乏精心安排, 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 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将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 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 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 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 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 文中给出了探讨。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 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 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不清楚。例如,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 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 在判断命题“ (1) 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 用“HL”公理判为“×”。究其原因, 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 讲解不透, 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 反之不然”交代不清。所谓“精讲”, 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 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 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 以提高能力为目的, 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 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 绝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 不钻研大纲、教材, 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 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 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 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 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 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 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 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 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 知识面广, 勇于改进教法, 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 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不拘泥于形式, 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 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 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误区之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 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 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 (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的培养, 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 (逻辑思维) 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 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 企图强化思维定式, 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 教师必须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认真学习, 加强研究, 走出误区

1.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素质, 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 要以“人有我新, 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 要立足实际, 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 要认真研究, 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 仿中创新, 先死后活再提高”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 更新观念, 增强新的意识, 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 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 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 要更新教学观念。如 (1) 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 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 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 (2) 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 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 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 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其次, 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 (1) 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大纲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 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 (2) 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 目标制定要具体化, 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 便于测量、评价。 (3) 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 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7

引导学生走进英语世界, 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坚持的过程, 加之受母语环境的影响, 英语学习和教学向来都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教师如何运用课堂的45分钟, 带领学生在英语的世界里遨游, 也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师要充分调动课堂氛围, 结合恰当的教学语境, 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趣味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 这是成功引导学生‘走进去’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 让学生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的情境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使之成为课堂的主导, 例如, 在教学中, 提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称呼上的区别这个问题, 许多学生就会运用自己的所学, 踊跃回答:中国人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而西方人对此并无特别的区分, 统称为‘Grandma, Grandpa’, 对叔叔统称为‘Uncle’, 没有中国这样细分为大叔、二叔等, 用这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是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一直在讲, 而学生不为所动。

引导学生走进课堂教学, 需要的方式方法, 不是孩子们不爱学习, 大多数是因为教学方式的不恰当, 英语一味的背书, 记单词, 常常让学生觉得枯燥不堪, 学习也没有动力。中学英语教学, 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极大这一心理特点, 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的思路引导到追求未知的途径上来, 在课堂上不断设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并通过音乐、图文渲染课堂气氛, 加上教师动听的讲解和富有感染力语言, 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 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 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问, 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 例如引用一段经典的名言据, 利用名人名言提出各种语法、词汇上的问题, 让学生一直处于联想的状态, 思绪飘飞。

教学的成功, 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的互动, 只有教师把想要传授的内容让学生接受了, 学会了, 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 走进英语课堂, 是真正意义上教学成功的开始。笔者认为,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走进来, 就一定要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让学生时刻处于好奇的状态,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发挥题目的积极性, 在问中学, 在雪中问, 让学生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用自己的能力解决, 哪些可以求助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各小组间讨论学习, 调动学生对英语的趣味性。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锻炼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对英语这门语言获得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是近年来英语教师逐渐认识到的问题, 各地教师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加强在英语教学上的沟通, 努力寻找一条适合当下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 引导学生走进英语课堂, 对英语教学的成功大有裨益。笔者总结了引导学生的语境教学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学习, 如模仿通电话的过程, 在对话中学习单词和语法;运用猜谜语、字母互换的方式, 吸引学生学习单词等。

生活是课堂, 但课堂未必就是生活。学生走进课堂可能是生活的继续, 也可能是与生活的隔绝。如果是前者, 课堂就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如果是后者, 课堂就成了学生的烦恼。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 不能只从思想、经济等方面寻找原因, 更多的应该从生活的角度思考答案。

(一) 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的实质是搭建联系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 是构建学生“课下生活”与“课上生活”的渠道, 因此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应该成为第一原则。“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要“走出来”, 它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一, 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即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 除了同龄学生的共同经验外, 还要考虑学生特殊的经历和经验, 他们家庭父母的情况, 他们生活的村落环境情况等。居住在农村的学生可能对大自然非常熟悉, 而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可能对通讯交通的事物更了解。其二, 是联系学生的认知实际, 即他们学习过哪些内容, 当然, 教科书上的前后联系应该是最值得考虑的因素, 但是, 学生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信息或通过同伴学习的知识也不可小觑。其三, 是联系学生的情感实际, 他们有哪些快乐和忧虑, 他们的担心和理想是什么, 这些情感因素都可以成为我们引领他们进入教学的抓手或切入点。

(二) 准确把握教材的原则。可以说,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与“课下”的联系问题, 准确把握教材则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生活与“课上”的联系问题。准确把握教材, 首先要准确解读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材的范本, 是经过课程专家和优秀教师精心筛选的教学内容。因此, 我们要弄清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和编排特点, 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进入方式。其次, 我们还应该关注自行开发的教学内容, 特别是可能“无意带人”课堂的教材, 即学生的经验。在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的过程中, 这种“无意带人”的教材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高明的教师要善于激发这种“无意带人”, 使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学好英语, 自由的走进去和走出来, 教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过的英语故事、教学游戏等, 系统地进行编辑, 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定期编辑“中学生英语”、“小小语言家等趣味小报”, 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灵活多变地掌握好英语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徐晓鸥.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海外英语 (中旬刊) , 2011年4期.

[2]周永红.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创新路径.教育科研论坛, 2009年03期.

[3]江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年8期.

上一篇:学生的发现下一篇:高压单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