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

2024-07-28

生命意识(通用12篇)

生命意识 篇1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漠视生命、轻视生命的现象”,以“高度尊重每一个生命,全面提升每一个生命的质量,一切为了每一个生命的发展”为主题的生命教育已在全国推广开来,并取得明显成效。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增强生命意识对发展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生命意识的要点是:生命是美的,是美的杰作;能够拥有生命是无比伟大、无比自豪的;每个生命铸就的个性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因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正是有无数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世界才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生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命之美”,都带来巨大的欢乐,留下珍贵的记忆,共同组成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生命有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所以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肯定和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以有限的生命服务于更大的目标,使生命具有意义。

明确的生命意识,能使我们悦纳自己,自觉追求生命价值,更加关爱他人,更加热爱生活。这些,就能有效地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发现能力,因此写作能力也必定会得到提高。看看例子吧!

有篇《找准自己的位置》的作文说:雄鹰只有进入天空才能自由翱翔,鱼儿只有进入江河才能自在游动,狮子只有进入森林才能尽情奔驰。天空、江河、森林就是它们的位置。所以,人也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接着说:有些人狂妄自大,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能干,选择位置随随便便,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位置。战国时的大将赵括,他的位置不在沙场,可他却去带兵打仗,结果四十万赵军被白起活埋。这种纸上谈兵的人,当个理论家也许能为国家做贡献,带兵打仗却勉为其难。

接下去写道:位置找准了,情况就大不同。著名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早先选择体操,但在这位置上没什么进展,于是她忍痛放弃,选择了撑杆跳,凭着体型的优势和对体育事业的执着,在这位置上不断创造辉煌,最终获得撑杆跳女皇这一无比光荣的称号。

文章还论述了怎样找准自己位置等相关问题,这里不再抄录了。全文的思路就是这样围绕“找准自己的位置”展开,现在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隐藏在这条思路后面的是一种什么认识呢?或者说这思路是来自何处呢?很明显,它来自人的生命都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人决定了不同的人适合于干不同的事,所以在从业上就有一个“找准自己位置”的问题;位置找对了就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会荒废生命。所以,是生命意识的“个性”观念使作者看见了人生的位置问题。可见生命意识是作文最深的根,是作文最根本的眼光。

再看个例子。有篇题为《伸出我们的手》的作文,写作者休息时浮现于脑际的一段思绪:他想到了两千多年前“将相和”的故事,是“蔺相如不计前嫌,向廉颇伸出友爱和解的双手”,“成就了赵国的安定和富强”;想到了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是“王昭君向匈奴伸出双手,成就了汉匈两族几世的和睦与太平。”文章接着议论道:

古老的人物随历史远去,留下的事迹却让我们留恋与感动。我们每个人行走于世间,匆匆忙忙,但我们总有时间向别人伸出自己的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一点力量,一点鼓舞,一点安慰。我们都是小人物,做不了史书上那些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有能力向他们伸出自己的手去传递爱、传递情。

作者从历史故事中引出的是这样一种精神:我们“要伸出自己的手去传递爱、传递情”,使别人感到温暖,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我们追问一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这个主题是从何而来的呢?它只能来自生命意识,即生命最美、最宝贵,所以我们要善待它、热爱它,不只是热爱、善待自己,也包括这样对待别人。

例子随处都是,不再列举下去了。

有学者说,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的原基点”,所以说生命意识是作文教育最深的根。有了明确的生命意识,由这条总的根就能派生出无尽的思想与情感来,从而转化为写不完的文章。

生命意识 篇2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海明威的眼里“生命意识”首先表现为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生存状态应该是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它的含义应该是健康、有活力、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在《老人与海》中每个生命个体的生命状态都是令人兴奋的。

在海明威的文字中,大马林鱼体重多达1500多磅,但不迟钝、反而是反应敏捷,在大海中机智、还能与老人斗智斗勇。而老人呢,虽是头发已白,但是斗志很旺;虽是84天没有捕到鱼,但是第85 天还是坚持并终有所获;虽是众人不屑,但是从不气馁;虽是独处深海,但是仍然想到自己要勇敢担当一切;虽是两手空空,饥肠辘辘,但是美梦犹存,令人惊叹。还有那成群的鲨鱼更是体现作为海中之王的气势,凶猛、无所畏惧,群体意识极强,攻击力极强。那是那毫无边际、千变万化的大海也是那样惊人心动:一个个都是如此具有壮阔之美,在这里生命是鲜活的,生命状态爆发出的力量是如此矫健;我们甚至可以从《老人与海》行间里能触摸到作者那颗勃勃跳动生命之心,生命的状态让我们知道世界独具的魅力。

不仅如此《老人与海》还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和谐的关照。在“生命的意识”体现中海明威告诉我们的是:生命个体状态不只是生命个体的自身的努力和生存魅力,更取决于生命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没有依存,就没有生命,没有依存,生命就是孤单的,自然的永恒就是一个瞬间即逝的过程。在《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老人、其他渔人、小孩、鲨鱼,还有理想与现实、现实与梦想、过程与结果、形体与精神、生存与死亡,这一系列的关系无不很有张力的缠绕在一起,生命的相互依存不是一种简单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我们不妨捕捉他们之间的优美旋律,在那里大海是一切生命必须依存的空间,各种形体依附于其中;老人与其他渔人还有小孩依大海而生,那生存又依附于大马林鱼,而大马林鱼依存的应该是更小的个体,鲨鱼则是大海中的王者,连“老人与大海”也都可理解为另一种生命状态之“争”,同时大海又因这一切而凸显其壮阔来。

在这里生命的依存不是用结果来判定,不能用消亡和毁灭来宣告生命的结束,任何一种结果都只是一个很短暂的生命过程,所谓的猎者、被猎者都是相互转换。当我们可怜身体庞大的大马林鱼成为老人的盘中餐时,我们马上就得担心老人行将成为鲨鱼的口中食,而当我们感叹老人的胜利时,就又不得不惋惜它的所获只是一副空鱼架,所有一切都不能用成功来判定,只有自然地统一的生命状态。

更让人惊叹的是《老人与海》背后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宣扬自然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命个体相互依存,更主要是它把那种生命的自然内涵,升华到一种新的高度和境界,也就是精神境界。生命的个体是自然的,生命个体之间相互依存也是自然的,也必须是符合自然法则,不能以人的主观改变结果的存在,更不能设想出老人的英雄之举,编造过度的行为准则,但是另一方面生命也确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敬畏。我们不能用生命个体“活”的生存状态来评定生命的意义,也不能用“消亡”时的结果来昭示生命的乏力,更应该看重的是生命个体在生与死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作品在塑造老人的形象时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海明威的眼里相对于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人是弱小的,何况是老人?更何况是身心俱疲的老人?但生命个体的精神能改变这个一边倒的生命天平;当老人再次面对成群的鲨鱼的,那生命更是弱小,但生命后的精神仍然主宰一切,就连大海都徒呼奈何,生命的敬畏却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特别是当生命把一副空骨架拖回海岸时,那更不是对生命中精神最美的礼赞吗?无怪乎海明威此时也无法控制自己,必须让老人能美梦犹存。

当我们平时时总是看到生命的弱势、卑贱、怯懦和短暂时,我们真应该感到羞愧,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最高境界,勇敢认真去把握我们的生命,这一切生命的意识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住的吗?再看一下《老人与海》,真不愿放下它。

生命意识的觉醒 篇3

关键词:萧红;生命意识封建文化

“生命意识”是在近代五四文化思潮中有关于“人”的意识觉醒而开始发展的文学主题,它的精神内涵是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五四时期的作家从关心弱小的生命入手,萧红因受到五四思想的影响使她的作品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萧红创作之初,她就善于描写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不幸遭遇,小说多取材于城市之中的失业者们或者是贫苦农民的生活,就连让她成名之作《生死场》、《呼兰河传》也不例外,也都是从普通人的生命关怀下笔,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因为受五四的影响萧红的眼光在当时的女性当中可以说是具有先进意识的标榜。

一、 生命自由意识的觉醒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最为紧要的关头所著。《呼兰河传》虽然是一片回忆童年的小说,但是作者是在抗战时期受战火的影响辗转多地安定下来之后所写的,对于战争的反感使她对平静的童年生活有了浓厚的怀念之情。萧红在颠沛流离的十年生活当中,受到五四先进思想和战火的影响,所创做的小说在当时的社会,虽没有按照政治角度来写,但是她也是从贫苦百姓和普通人民的生活来创作,通过他们的生活来影射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但是描写的内容是自己的童年,是辛亥革命结束以后到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段时间内的故事。通过描写在呼兰镇里人们腐朽、麻木、贫苦的生活,揭示出传统势力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呼唤起全国人民对于“满洲国”对中国的残害,呼唤起全国人民对东北沦陷区的关心之情,激发人民的抗战激情。

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人认为,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文学创作的退步,可是萧红回复大家的是:“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科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所以在文本方面萧红冲破既有的束缚,她有她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创造,她要的是创作的自由,她要的是生命的自由!

二、 小说中生命觉醒的标志

萧红在对于生命的觉醒表现在他对于自由的向往,她追求的自由是她小时候反抗家庭对她不理不睬的“冷暴力”、是对于封建家庭的抗争、对包办婚姻的抗争、对不幸婚姻的抗争,这些也是她毕生的所求。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有意识的揭示呼兰河人们思想上所受的束缚,但是在具体的叙述过程中,她又自然的将其与自己对生命状态的关注,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了联系起来,从一方面揭露人们追求自由、生命的觉醒。但是,又从另一方面描述落后、腐朽的旧思想对先进思想的迫害。

文中对于自由的体现,作者用小团圆媳妇、磨官家的王大姐两个女性的生活为大家展示了出来。她们追求自由,追求生命觉醒后的幸福生活。但是在呼兰镇的人们只认为这是不合群的做法,是违背旧习俗的行为。胡家的小团圆媳妇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快快乐乐的来到胡家,因为不受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害羞第一顿饭就吃了好几碗,在外人面前不害羞大笑,因坐的笔直,走的风快等被胡家老奶奶打,因为想要自由的生活,想要生命的平等对待。在婆婆打她的时候,她会回击、会和她们反抗。小团圆曾经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没有被别人欺负,生活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她会和小伙伴一起游戏,会和别人一样向往美好的生活,在做童养媳被婆婆打时反抗过,被水浇时也挣扎过,在被欺负时也大吵大闹过。在她追求自由时,她也对老一辈封建思想做过斗争,现实的问题让她失败,最后等待她的是生命的结束。小团圆之死的文本意义,在于她对封建文化,封建思想的恐惧。但同时,她也向封建文化做过斗争,自己也有过对生命平等、自由的追求。

磨官家的王大姐,也是追求婚姻自由的牺牲者。最初,王大姐还是个大姑娘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对她赞不绝口,可是在磨官冯歪嘴子和王大姐在违背了媒妁之言的封建文化结合后,大家都开始改变了口风,各种恶语中伤王大姐。他们认为王大姐眼大,力气大不想女人,还说哪个女人是长这样的。王大姐在别人的各种蔑视和诋毁中生活着。并且人们都认为男人和女人就应该像老爷庙和娘娘庙里的一样,在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里的娘娘,温柔典雅。在当时男权主义下男人们都是威武雄壮的,而女人们就应当是向男人们低眉顺眼,处处都应该是听男人的。王大姐在这样的生活中依然和磨面官冯歪嘴子把生活过的幸福美满,他们不理会周围的各种声音,把生活演绎的自由自在。可是,在八月一个无风的夜里,王大姐就去世了,离开了这个仿佛日夜诅咒她的世界。王大姐看似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可是在死去时仍带着世界对他的不理解。就像鲁迅说过:大小无数的人肉庭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拍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孩。

文中小团圆和王大姐两女性的思想可以说是当时呼兰河镇封建文化中最先进的领导者,自由意识和生命的觉醒并没有完全丧失,可是现实对于她们都比较残酷,没有为她们的先进思想所“感动”,反而回报她们的是心灵肉体的折磨和众人对她们的恶语评价。

萧红在思考自身命运的同时,更关注自由在当时是会中的体现。她关注的是他们有没有追求自由的意识,有没有做出抵抗。所以在《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的自由思想可以说是新一代女性自由意识觉醒的“领军人”。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全集[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1998.

[2]林贤治.漂泊者萧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鲁迅.鲁迅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生命意识 篇4

一、尊重主体,让语文课有深刻的生命体验

言语是生命的外化,生命是言语表达的前提和对象。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识,应该是生命的主体积极而主动地用言语来表达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的状态、促进生命发展的过程。明确了生命意识的内涵,我们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践行生命观,彰显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让每名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彰显学生生命意识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

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把教师当成了主体,而把学生当成了客体。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文本学生学文本。这样的课堂教学缺少心灵的对话,缺少思维的碰撞,缺少生命的火花。曾经听一位教师的随堂课,《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如一缕淡淡花香,情真意切,洋溢着感情生命的美好。但到了教师教学的时候,被肢解成零碎的字词查找、词语填空、层次划分、内容归纳、逐段讲析,俨然成了教学的流水线。血肉丰满的优秀文章遭到无情的分解之后,变成了索然无味的符号标本,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激起主体的求知欲望?怎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意识受到学生的青睐?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不是单纯的填鸭式教育,而应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课堂上注重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且努力通过自己去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彰显生命的意识。

二、参透文本,让文本滋润学生美好的心灵

课本中那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命画卷,丰富和滋润着学生单纯幼稚的心灵世界。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爱惜自己并且爱惜他人,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才能真正引发对个性的尊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如《艾滋病小斗士》《我和祖父的园子》等;有的阐释“立人”的道理,为学生从小学会“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谈礼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更多的课文中体现着深刻的生命意识和对人性的唤醒,如《珍珠鸟》引导我们取得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崎岖和坎坷。很多作品,作者的意图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表达一种观点,更是借助课文表达作者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思考。

语文教学要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认真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必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目标主要就是体现我们常说的生命体验。在教学《天火之谜》时,笔者确定的情感目标是体会富兰克林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不懈追求精神;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确立的情感目标是体会谈迁的信念坚定;而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则把树立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作为课堂必须达成的核心目标。只有教师教学时首先有生命意识,才能从文本中挖掘出蕴含的生命内涵,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水乳交融,达成语文教学的有效增值。

三、设计教学,让情感穿透生命灵动的课堂

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传统语文教学我们更多地体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特点,在人文性挖掘上远远不够,忽略了语文学科以情感人、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课中激活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情境,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向心灵的深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深层的启迪和震撼!

教学《生命桥》时,笔者声情并茂地范读: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更要用心来聆听老师的朗读。在此基础上设疑:老羚羊是怎样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打开生存通道的?让学生在自读感悟基础上交流。激情朗读:是啊,老羚羊们的壮举,是伤心崖上的生命的彩虹,是长辈为后代奉献大爱的精神之虹,老羚羊的生命之虹是那么绚丽、久远……同学们,如果你是飞渡过去的小羚羊,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应该如何报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的课文教学中,不是刻意地说教,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熏陶,在体验中感动。语文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文和生命的光辉。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勾连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生活故事与人文情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熏陶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与崇高交流,与经典相拥,与智慧撞击,学生才能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优雅与高贵,品味到人性的丰满和斑斓,语文才能真正进入孩子的生命中,师生的生命才因此而更加有意义,更有五彩缤纷的灿烂光芒!

摘要:语文教学是可以而且应该有生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尊重主体,让语文课有深刻的生命体验;参透文本,让文本滋润学生美好的心灵;设计教学,让情感穿透生命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生命意识,生命体验,文本滋润,情感穿透

参考文献

珍爱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篇5

今天,我演讲的的主题就是:珍爱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当生命的阳光照向你时,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当有人“哇哇”地哭着降临到这个美丽缤纷的世界,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生灵,世界变得更加亮丽;当有人躺在病床上,和亲人难舍难分时,世间瞬间又少了一种独特的声音。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之间,我们应该把握生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

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前提。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意识,视安全隐患而不顾,对安全问题措施不及,防范不严,把生命当儿戏,那么造成的后果则不堪设想:交通事故猛如虎狼;火灾频频,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食品中毒;游泳溺水;玩耍坠楼等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国每年有近1.6万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一件件血腥的报道令人胆战心惊,一幕幕惨剧目不忍睹。只因为忽视了安全问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如鲜花在瞬间凋零,带给社会、家庭、亲人的是悲痛欲绝的身心和难以抹去的伤口。当你穿梭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是否意识到红绿灯的作用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当你在校园拥挤的楼道上行走飞奔时,你是否学会了让一让,做到了上下楼梯靠右行?当你在球场上打球时,你是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当你幸福地沉醉在新春烟花的爆竹中时,你是否了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危险,把自身安全摆在第一位?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多一份自律,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多一份警惕,就拥有了一张通往安全的绿卡。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安全都是如此的重要:它是通往你成功彼岸的独木桥,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拥有了安全,虽然不可能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在人类的旅程中,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一个让我们生命的状态时刻保持安全与平衡,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时刻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堡垒。没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躯体也在劫难逃,再丰厚的物质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再丰沛的精神源泉也如无本之木。

安全是一个社会和谐的乐章,她让生命之歌如此美妙。让我们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共建和谐校园,让安全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绚丽多彩!

国旗下演讲稿 赵庄中学

珍 爱 生 命,提 高 安 全 防 范 意 识

杜甫诗歌生命意识解读 篇6

“生命意识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推行使之在久被遮蔽中得以澄明。教师应当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开掘生命和体验生命,养成一种恒久的生命情怀。”[1]反思我们现在的诗歌教育,多“术语”化解读,缺少深入细致生命体验,忽略对作家深入的体察,也就发掘不出作家个性化所在。诗人袁宏道在诗中戏言:“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可谓一语命中。

杜甫诗歌的动人之处,主要体现在强烈的生命意识方面。具体而言,一是对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坚持;而是对生活、生命的关注、细致敏锐的体验。这种生命意识也造就了杜甫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独特个性。

二、对人的价值与理想的坚持

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的诗句中感受到杜甫的一片赤子之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儒家积极的政治理想,在经历过国与家的动荡漂泊后,依旧流淌在杜甫的诗歌里。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来”字是指向作者和读者的,它不是过客冷眼旁观,也不是超然物外的淡漠,而是感受到的了长江奔涌冲击力,体现了杜甫晚年在老病孤穷的处境中强烈的生命意识。时年杜甫原有肺病,又添风痹,左耳偏枯,右耳已聋,正所谓“乾坤一腐儒”,然而,天地之间,又能有几个这样执着的“腐儒”?漂泊西南时的杜甫,分明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穷且益坚的执着。

《登岳阳楼》也是如此。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生命境界。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的诗歌摆脱了顾影自怜的个体关注,也没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消极,相形之下,孟浩然对个人仕途的忧虑就显得非常狭隘。杜甫这样终老不易其志的胸怀,也影响了后代华夏儿女。闻一多评价:“杜甫确实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2]这种光彩,是生无所息的韧性,是对生命珍视的源泉,是超越了个体的美丽。

正是因为诗人热爱生命、坚持理想,才能细致地观察、抒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

三、对生活细致敏锐的体验

从早期的《丽人行》到后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歌抒亲人朋友、邻里百姓以及整个民族的忧思难忘。

颠沛流离中见到衣衫褴褛的小儿女,他悲从中来,“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北征》),儿女衣服上的补丁图案,叠着的是他心头的疼痛。梦中与李白相见,为李白担忧,他写:“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怀李白》)怜悯孤苦无依的邻居,他嘱咐后来来居者要关照她:“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官军收复失地,他欢欣“漫卷诗书喜欲狂”。

也许在一些人心中,现实主义的作家背负着太多的精神包袱,很难产生美好的情致。然而杜甫的诗歌,并非如此。“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饮中八仙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绝句漫兴九首》)即使是在战乱频仍的生活中,他仍然能写出“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北征》)的淘气小儿女模样。究其根源,杜甫对生命的珍视与关注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杜甫这种对生命的细致体察密切相关,“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细节性意象也就应运而生,杜甫的诗也就具有了穿越千年历史的真实感。

四、杜甫心中的独特风景

霍松林先生评价杜甫的《春夜喜雨》是好雨的人格化。实际上,当杜甫把写诗当作自己心灵的回声,当他热切地

牵挂、珍视生命和承载生命的生活时,诗歌的语言也就变得分外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这是对故乡和亲人最美好的感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气势磅礴的景物是对昭君的命运最动人心魄的感悟;“石鳞金甲动秋风”(《秋兴八首》),这是内心冷暖自知的领会;“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这是诗人情感的延伸。这些远远超越了概念化的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瑞典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杜甫的诗歌,尤其如此。

在倡导写作个性化的今天,人们经常会感叹千篇一律的情景交融,矫揉造作的抒情方式,回首杜甫的诗篇,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生命意识充盈着文学创作。

注释:

[1]金树培:《生命意识:教育的基本命题》,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生命意识 篇7

与进士无缘并不意味断绝建功立业的想法,少负盛名的李贺酷好幻想,具有远大抱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国十三首》其五),但时代未曾给他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李贺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不久,八年动荡改变了整个国势,盛唐气象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中唐文人的徘徊和不知所措。他们在艺术趣味、审美心态上与盛唐诗人相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面对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更多注目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如韩愈、刘禹锡相比,李贺诗更加阴暗幽冷。

一、意象:凄冷心境的外露

李贺自幼体弱多病,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仕途不得意而生计窘迫。由此可见,李贺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都不尽如人意。李贺是李唐王朝郑王的旁支后裔,郑王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所以李贺诗中经常出现“宗孙”、“诸王孙”一类词语。如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李贺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仁和里杂叙皇浦湜》:“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身为皇室宗孙的一分子,李贺认为自己有责任协助君主治理好这个“家天下”。同时李贺幼负文名,“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1]“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2]个人才能和潜藏于意识中的皇室宗亲的自我认可和期许使李贺对于取得功名跻身朝廷有着强烈的期待,更何况从初唐以来,文人建功立业的渴望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而李贺面对的现实是:为了避讳父名“晋肃”,他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也就意味着无法进入统治阶层内部,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心高命薄,强烈反差带来了他的极度悲愤,直接体现于其诗中意象的凄冷。对他的心态最好的注释是:“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致陈商》)

李贺的诗中经常可以看到马、兰、芙蓉、露等自然意象,以及寒、冷、愁、悲、怨、恨、苦、哭、泣等心理、感觉意象。

中国自古有以千里马比喻俊才之说,李贺诗集中涉及马意象的诗有三十多首,例如:“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经沙苑》)“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平城下》)“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马诗》其九)但众多马意象的共同特征是处境悲苦,均不是意气风发之马。“露”意象在李贺诗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整个诗集中,“露”意象及与“露”相关的复合意象达四十多处。如“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月明白露秋泪滴”(《五粒小松歌》),这些以露为中心构成的复合意象往往与人的哭泣联系,整体氛围凄冷幽怨。其他如兰、芙蓉等意象所表现情调也大抵以凄清阴冷为主。

李贺223首诗中出现“寒”、“愁”等幽冷意象的有164首,占其诗总数的三分之二,“老”字出现50多次,“死”字出现20多次。如“花城柳暗愁杀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三月》),“朝朝暮暮愁海翻”(《梁台古意》),“老鱼跳波瘦蛟舞”(《李凭箜篌引》),“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等。这些意象的凄怨审美特征,从深层次的角度而言,是诗人独特心态和情感外化的结果。杜牧所作的《李长吉歌诗叙》中描述:“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冶,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极为妥贴。

这种带有浓重凄苦色彩的心态源于诗人对生命处境、价值和归宿的心灵探索。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体弱多病的李贺对生命短促的感受比其他人来得格外深刻,这种紧促感和危机感使李贺的诗中时刻体现着对生命价值的强烈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焦灼、痛苦和悲怆。

二、色彩:冷艳梦境的描绘

伴随李贺诗歌凄冷意象的是冷艳的色彩运用,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陆游评李贺:“如百家锦衲,五色眩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钱钟书先生则说:“长吉词诡调激,色彩藻密”,“幻情奇彩,前无古人”(《谈艺录》)。所有这些评价都肯定了李贺诗中色彩繁复绚烂的独特风格。

罗根泽先生在《乐府文学史》中指出:“李贺乐府诗词别具特殊风格,古人形容美人曰:‘冷如秋霜,艳如桃李’,‘冷艳’二字,确可为贺词评语。”[3]李贺好用色彩,这些色彩表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布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

李贺喜欢使用大量冷色调的词描绘事物,意象鲜明、意境幽冷;或者在暖色词语前面附加修饰,修饰语大多凄冷寒洌。明人王思任《昌谷诗解序》说李贺“喜用‘鬼’字、‘死’字、‘血’字,如此之类,幽冷溪刻,法当夭乏”。[4]他喜欢将色彩字与鬼、泣、死、血之类的词配合使用来强化诗境的幽冷与艳丽。如“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夫采玉歌》),“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昌谷诗》)等。

色彩的繁复运用给李贺的诗歌带来迥然于盛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浓墨重彩后暗藏清冷幽邃,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评价李贺诗风格:“他的艳不是香艳,而是幽艳或古艳,甚且是怪艳。”[3]李贺诗的艳丽不同于前人的“香艳”,和他所运用意象的古朴有关,艳不失古;在于他熟练地调匀多种阴冷的色调,意象冷艳;还在于他常从人所不及的角度描绘色彩,焕然出新。

色彩的绚烂只是李贺诗的外在特征,映射出来的还是李贺凄苦的内心世界,浓艳的色泽、幽冷的意象,这种异于常人的感觉,使情调更加悲凉凄惨,宣泄的是无可诉说的满腔悲愤。

三、时空:意识的快速切换

李贺是一个经历不太多的诗人,英年早逝,让他没能走完一般人正常的生命过程。按照王国维的分类,李贺当属主观诗人,他所描述的更多的是自己感觉中的世界,带有极大的不确定和虚幻的成分。

他注重描写个人的直觉幻觉,特别善于捕捉瞬息之间所感受到的事物的直观形象。它们作为艺术形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直觉、幻觉和他自身感情的特殊的融合。

同时,沿袭先民万物有灵思想、楚巫文化、道家思想的影响,李贺的诗里有截然不同于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传统的意象,神仙、鬼怪和梦幻是他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这种异类主题折射出李贺的时空意识。死亡、幽灵、鬼域、神仙或是梦幻世界,无非都是现实世界的延伸,除了忧生畏死的情结外,也是对此岸世界的转换。而这些,都属于冰冷无情的外部世界,超出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不会因为人的愿望而改变。

人对自己所处时空的感受成为其人生意识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时空意识就是一种生命意识、宇宙意识。李贺一生体弱多病,对生命的消亡得特别敏感,这种发自意识底层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反映在诗歌中使人格外震撼。“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古悠悠行》)“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喜欢把漫长的时间凝结成短暂的瞬间来反映,以造成惊心动魄的反差效果,如“今古”“千岁”和“尽”“消”这样的词语相联结,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张力。

天长地久在这里完全被颠覆,沧海桑田只是须臾之间,数千年一开花的王母桃花无数次盛开和凋零,连传说中长生不死的彭祖巫咸也几经轮回。这打破了以往传统中天地永恒的说法。中国文人常常面对宇宙自然产生感慨,感叹自然的长存和人生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正所谓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常常压得中国文人喘不过气来,他们试图用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方式来缓解时光逝去带来的惶惑和无奈,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同样也是李贺所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报负。

神人原本是凡尘中人的美好期望和精神依托,他们长生不死,活得无拘无束,代表着幸福的永恒实现。而李贺笔下却不再有永恒的概念,这些神人们也会经历轮回,“彭祖巫咸几回死”。如果永恒的事物都无法经历时间的洗礼,那么原本就短暂微不足道的人生,更是沧海一粟,转瞬即逝。这种无情的时空快速转换所隐藏的,是李贺对于生之须臾更加强烈的体验,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死亡的威胁,生命在李贺的诗中是一种绝望的存在,这恰恰体现着他对人生的执著留恋。

这种迫切而悲烈的生命意识打动了其他人,在李商隐的《李贺传》中,李贺的逝世也成为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延续。“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因为天帝修建成了白玉楼,所以召李贺上天撰文以记,这样的故事恰恰应和了李贺的诗风。

种种异于前人的意象、色彩、时空意识,综合体现的是李贺诗歌中奇异荒诞的风格。当我们今天着力研究从西方引入的意识流、魔幻主义、象征派的时候,一千多年以前的李贺,已经用他的生命意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融合了种种诡谲因素的世界,这个世界,一直在吸引、打动我们。

参考文献

[1]李肪等编.太平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VOL二百二.

[2]刘昫等编.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八十七.李贺.中华书局, 2002.

[3][5]陈治国著.李贺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111, 126.

生命意识 篇8

关键词:伍子胥,逃亡,承担,生命意识

《伍子胥》原名《楚国的亡臣》,副题是“从城父到吴市”。 记述伍子胥流亡路上的心灵历程,以及在命运的不可抗拒里对人生的自觉承担。作品关注的是伍子胥亡命天涯的过程中心理与情绪的流动。当我们展阅冯至描摹出的伍子胥出奔图时,看到的是他在这种奇异的人生经历里自我心绪的宣泄与独白。

伍子胥亡命出走、掘墓鞭尸、头悬国门的故事见于《左传》、《史记》、《国语》、《吴越春秋》和《淮南子》等书。故事中,“主人公为了父兄的仇恨,不得不离开熟识的家乡, 投入一个辽远的、生疏的国土,从城父到吴市,中间有许多意外的遭逢”[1](P441),为了报楚平王杀害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的仇恨,伍子胥不得不离开楚国向东去吴国,担当起为父兄复仇的使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冯至在《伍子胥》 中并没有完整呈现主人公的整个一生,而只写了他奥德赛式的流浪之旅”[2](P101)。因此,一开头,作者就直接从伍子胥待命城父写起。同样,在此后的叙述中,作者没有详尽地描绘伍子胥传说中那些奇特壮烈的故事情节,而是分别以伍子胥经过的九个地点为标题名称,对主人公特殊的生活境遇及其感觉和体验进行了现代式的书写。因此,“《伍子胥》可说是国统区作家利用战时生活的独特领会,把一个古代的逃亡故事与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合而为一”[3](P507)的作品。

小说的开篇,作者写到伍子胥在城父中“失却了重心, 无时无刻不在空中飘浮着”的生存状态,在篡夺欺诈风行的楚国,伍子胥兄弟“看不见一个人”。他们在城父度过三年耻辱的日子,而最终“面对着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他们决断” 时,伍子胥“觉得三年的日出日落都聚集在这决定的一瞬间, 他不能把这瞬间放过,他要把它化为永恒”[1](P198),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踏上“出亡”之路。于是,整篇作品就以伍子胥“出亡”的体验和感受来构架起这个逃亡——复仇的历史传说。 “伍子胥这个‘心里有父母的仇、兄弟的恨’的逃亡者,穿行、 流浪于原野与城市之间,感受生与死,体验人间的美与丑…… 成为人群中一个坚定的复仇者”[4](P182)。

从此,他把自己置于险境危难之中,对此他必须独自承担“出亡”的惊险和困阻。正因为在艰难的“出亡”生活中体验到危险的无处不在,因而他深深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处境,纵使在“最丑陋、最卑污的人群里打过滚”,也不能改变他独自承担的复仇使命。当他在林泽遇到避世隐居的楚狂夫妇时,“他心里有些羡慕,但他还是爱惜自己艰苦的命运”[1](P206),因为只有这艰苦的命运才属于他自己, 才能使他继续在“出亡”的道路上感受到自己作为个人的真实的存在。他所有的思考、所有的行为都从复仇出发,又指向复仇这一使命的完成,他“出亡”中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在复仇的主题下。因此,在延陵他没有去敲季札的门,因为他知道“眼前的事是一块血也好,是一块泥也好,但是他要用全力来拥抱它”[1](P252)——对艰难痛苦命运的领受,使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承担着“出亡”途中的污秽和肮脏,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复仇者——“披着头发, 面貌黧黑,赤裸着脚,高高的身体立在来来往往的人们中间”[1](P258)。 冯至没有在作品当中和结尾明白无误地写伍子胥“出亡”之后的复仇,但却潜在地隐含着复仇的意味和结局。

从某种意义上说,《伍子胥》是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 伍子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逃亡生活,既是历史发生的演变过程,更是展示他每个时期“决断”、“坚持”、“新生”, 最终“蜕变”为一个担当起复仇者使命的过程。伍子胥先是积聚着无数的仇恨、恐惧而踏上出亡的道路,一路上不停地思考并通过“决断”放弃种种可能,使自己在“决断”与“放弃”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他的逃亡之旅,可谓是对旧我的放弃。在这个放弃的过程中,作者突出地传达了伍子胥的孤独与寂寞。在昭关的夜晚,伍子胥感到自己与一般人“竟距离得这样远了”,他忽然感到迷惑:“是他没有变,而一般人变了呢;可是一般人没有变,只是他自己变了?”[1](P232)在失去依托的漂泊中,他抵御着诱惑、召唤和向往,惶惶不安地躲避着告密和追杀,在潜意识里他甚至祈求着死亡与结束。甚至在巫师为死去的士兵唱起招魂曲时,他的“心境与死者已经化合为一,到了最阴沉最阴沉的深处”[1](P234)。但是, 经过一夜对恐惧、绝望、厌倦的“决断”,这个复仇者的内心已经获得彻底的新生,复仇者已经长成了,他感到“旧皮忽然脱开了”,“旧日的一切都枯叶一般一片一片地从他身上凋落了”[1](P234)。

唤醒生命意识强化育人责任 篇9

“打架这事儿我妈已经知道了, 还没和我爸说。我爸要是知道了, 我就得想最后事的——享年16岁。”这是带学生见习, 中午和学生聊天儿时学生说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学生犯错, 后果再严重, 也不该有生命危险。怎么会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么令人恐怖的话语?我们的生命教育是多么的脆弱与失败!

1968年,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 他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初次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是2012年冬季, 市举办骨干教师培训, 听了钱教授的课, 我懂了, 也明白了教育不仅是责任, 更是爱;假期在钱教授的指导下, 读了一些教育名著, 更深切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之后又找相关书籍提高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

于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我常常对师范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人, 是有生命的个体, 教育别人, 自己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 有了敬畏, 便产生了庆幸;有了庆幸, 便有了感叹;有了感叹, 便有了相惜;有了相惜, 便有了感动;有了感动便是有了缘。有了缘, 就要珍惜缘, 从而产生一种爱, 这种爱便是教育的原点与本质, 这种“爱”更是教师的责任。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生命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者不仅要承认孩子个性的差异, 而且要懂得欣赏差异。生命教育要有大自然般博大的胸怀。个性的完善同生命意识是有很大关联的。培养个性, 也是一个激发生命的过程, 让生命充满活力, 充满热情。个性成长的过程, 也是生命表现创造性、生动性的过程。生命是鲜活的, 窒息生命、压抑生命, 必定表现为对于个性的压抑和束缚。

热爱生命, 不只是欣赏生命、享受生命, 更应该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 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生命教育应告诉孩子, 人不仅要活着, 而且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活得精彩。要让孩子明白, 我们每一天都在支出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热爱生命, 就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 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尽可能多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在爱的呼唤下, 再冷漠的心也会融化;在爱的指引下, 再硬的石头也会唱歌。想起了多元智能化教育。对, 十个手指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和中指一样长, 和拇指一样粗的手指, 我们的教育就不能硬把小手指砸成大拇指, 教师就不会硬逼着每一个孩子都把每一门课程学好, 孩子们也不会硬着头皮听任何一个老师的喋喋不休和咄咄逼人。他们会有选择地听课、练功、练特长。只要能将基本的东西、基本的道理理解了, 剩下的可以由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 努力的方向乃至生活的方式。

我们有了这样的理念, 还何苦为学习不好的学生担忧, 还何必为不及格的学生补课, 还何须为科落生犯难?作为将来的人民教师, 本应该是人类最优秀的人, 可现在沦为初中最末流的人来做基础教育, 我不放心, 你不放心, 国家更不安心。可面对的社会现状就是这样, 我改变不了, 你改变不了, 只能适应, 可国家能这样适应下去吗?祖国的未来能适应吗?有人说, 这些事是“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我不这样想, 但又改变不了招生的现状和社会的现状。只能从招来的学生入手, 尽力的让他们成为胜任的基础教育从业人员。在做人上, 他们能立得住;在做事上, 哪怕他们每一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做好了也行, 不至于让这些学生成为一无是处的基础教育的接班人。

放下包袱, 轻装前进。不用带着镣铐舞蹈, 教师们活得会轻松些, 尤其是挣扎在初三和高三的老师们。轻松下来的日子, 多读点儿书吧, 让教育著作为我们导航;多听听讲座吧, 让新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引路;除了责任以外, 增加爱吧, 爱教育、爱生活、爱学生, 为教育与生活注入人文的关怀, 让每一个生命享受教育中爱的阳光。

有人说, 有爱才有责任。这句话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有了充分的体现。爱让教育可信, 可感, 可爱;责任让教育真实、朴实、踏实。

带着对生命的敬畏, 带着对学生的爱, 珍惜这些个缘分, 珍惜这份光荣的岗位, 带着对教育的责任工作, 让教育成为生命中最快乐的一部分, 让孩子们成为教育中快乐的主体, 将是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追求。

参考文献

吴梅村的生命意识浅析 篇10

一、自由主义的个性解放思潮

明清时期思想多元化特征突出, 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潮成为时代强音。这一时期提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石破天惊之论的“人性自私说”, 主张“心本论”、“身本论”、“自谋自利论”等, 以自然人性为基础强调私欲合理, 承认人的正常欲望和需要。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去欲存理”, 提出“欲即天之理”, 不能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卷4) 作为“另类”、“异端”的泰州学派主将李贽坚决批判封建伦理, 主张“童心论”和“崇私论”, 大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 提出“吃饭穿衣皆是人伦物理”,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谓圣人不欲富贵, 未之有也。” (《李氏文集》卷18《明灯道古录》卷上) “如服田者私秋之获, 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 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 而后者止之治也必力。”认为耕田求食、建屋求安、读书求名、居官求显, “种种日用, 皆为自己身家计虑”, 这是社会正常的现象, 是人的正常行为, “私有”也并非一个贬义词, 而指每个人的自我功利性, 成为一种全新的个人价值实现论。此外, 还有诸如王艮“身本”论, 颜山农“率性所行、纯任自然”, 袁宏道“性灵”说, 汤显祖“至情”说, 黄宗羲“自私自利”论, 顾炎武“怀私常情”论, 陈确“君子有私”说等等, 这些思想主张都是在充分地展现个人欲望, 追求个性解放, 使明清之际自由主义思潮和个性解放思潮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随之而来的, 在这种社会思潮影响下的文艺作品纷呈, 反对封建权威、倡导个性自由、追求价值多元甚至于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素材比比皆是, 《三言》《二拍》等市井言情小说也大量出现。晚明士人中有一种“享人世不肯享之福, 说人间不敢说之话, 事他人不屑为之事”的个性自由的思想风潮。[1]

吴梅村当此社会氛围之中, 且作为一个典型文人, 自然深受个性解放思潮与性灵文学的影响。“夫诗者本乎性情, 因乎事物, 政教流俗之迁改, 山川云物之变幻, 交乎吾之前, 而吾自出其胸怀与之吞吐。”[2]其中的“自出其胸怀”即能明显看出与公安派“独抒性灵”主张的联系。在诗文创作上是这样, 在思想上吴梅村也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在遵循儒家传统道德之外, 给予人的本体价值以更多的关注。这一点上, 吴梅村在作品中通过对冼夫人的刻画作了明白充分的展示。“在他的政治理想消解之后, 他与明王朝的责任关系已经解除, 只是他的个人命运却没有因此与王朝解除联系。”[3]而且如前文所论, 明末百年政局的腐败与黑暗早已导致了士大夫阶层的道德沦丧和信念危机, 封建专制政体及其精神支柱也越来越失去维系力和向心力。包括吴梅村在内的许多文人, 其人生目标和处世中心已悄然发生转移, 庙堂政治已不再是他最关注的首要问题, 他更关心自我, 更追求率性的生活。例如吴梅村在立朝不久卷入无休止的党争后, 在面对王朝的内忧外患而无能为力后, 也便产生了消极引退的念头。

二、回归自我的珍视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只有人才有的关于生命的体验, 是出于人的本能而又带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思维, 其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生和死的认识和体验, 可以说, 人类一旦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与价值, 生命意识也就产生了。中国文化的源流是一儒一道,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非常看重生命。按儒家经典:“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生命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而如果自己危害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发肤, 同样是论外之事, 视为不孝。儒家的生死观有两个方面:一是乐生, “仁者不忧”, “乐以忘忧”;二是哀死, 即认为死是一件悲哀的事, “颜渊死, 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儒家哀死还表现在主张厚葬, 对不同等级都有陪葬和不同的礼制规定。儒家孝道的最终目的是光宗耀祖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而身体为立业之本, 是创造一切事物的前提, 所以认为生命的存在与身体的强健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首要条件。儒家珍惜生命的主要原因, 是为了追求有所作为, 能在有生之年创下扬名于世的功名业绩, 如《礼记·儒行》曰:“爱其死以有待, 养其身以有为。”在儒家生命观看来, 无论是尊敬父母、奉养亲人, 还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珍重生命、知己爱身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4]。此外, 中国还是养生术最为发达的国家, 也是最早探究长生不老之术的国度。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国产宗教, 其终级目标直奔主题, 就是要做神仙、要长生不老。对生命的珍惜衍生出士人对生死本源问题的哲理思考。忧生之叹让文士们更多地体认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产生了对人生的无限欲求、眷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和躲避。这种对生命的自我体认, 激发了人性的觉醒, 让文士们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 尽情感受生命的可贵。这些成为明末清初之际文人求生欲望合理化的基本依据。

在晚明社会个体意识觉醒和实用主义思潮兴起的社会环境下, 传统的儒道学派生命观在向“自我”、“爱生”靠近的状态下深刻地影响了明末清初士人的生命意识和生死观念。前文已论, 明末商品经济的发达是没有疑问的, 商品经济的发达又导致了个体意识的觉醒 (既包括个体的财富意识、权利意识, 也包括个体的生命意识) 、市民阶层的出现, 使“私”和“本我”的观念盛行, 加之晚明思想界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理学道德的反动形成了文人们张扬欲望、强调个性的心理特征, 而对个体的突出强调和关注必然使其行为更从内心的直接反应出发, 对于政统纲常、无视小我的传统教条开始进行怀疑和否定, 人们开始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开始“觉醒”, 旧的社会理想与道德体系走向瓦解。此外, 明末清初长期的动乱使得社会基本解体, 思想统治更加松动, 文士们曾试图重振大明朝纲、以生命捍卫正义、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社会理想在屡屡挫败和痛定思痛之后, 开始从效忠天子和建功立业的醉梦中惊醒, 开始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 开始淡化儒家积极入世的意识, 开始关注自我的生命和生活处境, 对个体的人格作出新的解释, 人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并形成了相应的生命观。有论者曾在分析清初遗民心态的时代性时指出, 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传统下生存的文人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分野, 一方面, 他们像每一次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先辈文人一样, 或隐讳曲笔, 或击节高歌, 在作品中抒写自己对于故国先朝的追忆, 对于“神州荡覆, 宗社丘墟”进行了最沉痛的历史反思——这是历代文人都会发出的悲鸣;另一方面, 这批文人生活在晚明浪漫主义思潮潜滋暗长以及性灵文学初露锋芒的文学氛围之中, 他们对于生命本体价值的关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拥有相同命运的人。因此, 无论他们在朝在野, 无论他们政治上有何种选择, 他们更注重对于实现生命价值途径的率性选择。[3]综上可见, 杀身成仁的传统儒家伦理在明末清初之际多元的社会思潮下已变得不再无尚权威, 在生命财产的现实考验面前, 更多的人选择了“自我”、选择了“生命”, 如乌纳穆诺所言, 人们已不再仅仅用脑袋来思考问题, 而开始用他们的身体 (血、肉、肚皮) 来对待现实。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和维护也较以往明显得多”。[5]

这也是吴梅村为什么每每疾呼“浮生所欠止一死”, 却终究没有为明朝殉国、也没有为再仕殉节的原因, “伤心失落是有的, 却未必为国家如何痛愤。国家观念的淡化只是专制王朝后期的时代潜流, 未必形成清醒的社会意识。对亡明的忠贞还是个巨大的理障, 个人的私念还是连自己都不大敢直面的东西。”[6]“曾自觉以殉节的举动欲彻底实践的精神价值, 于今在真正的生命考验面前如土委地”。[7]“生存的欲望、自我实现的欲望, 使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选择时, 必然以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8]吴梅村所关心的已不仅仅是史实了, 而更多的是具体的个人在历史大舞台上的命运感受。清廷的严酷使拒绝的后果不堪设想, 在《与子日景书》中他说:“改革后吾闭门不通人物, 然虚名在人, 每东南有一狱, 长虑收者在门, 及诗祸史祸, 惴惴莫保。”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此际吴梅村生命意识的存在, 而且在清朝建立初期, 其社会环境的主流应该是巩固统治的特定氛围和需要, 如果个人过于强调民族间的隔膜对立, 无疑将直接危及生命的存在。吴梅村又是一个重亲情的人, 无法抛下一家老小, 独自遁隐, 在父母的哭求下, 他终于答应仕清。也因此在心灵上与现实中均失去了自己的正当位置, 但这也使得他对“存在”愈感彷徨, 而这种“存在”也正是基于他对生命意识的觉醒和思考。

在此添一赘言, 对于中国文人之性格命运与时代变迁之关系, 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有一段如今已广为人知的著名议论:“纵览史乘, 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 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 常是一纷纭综错之情态, 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 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 各是其所是, 而非其所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 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 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 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 而其贤者拙者, 常感受痛苦, 终于消灭而已。其不肖者巧者, 则多享受欢乐, 往往富贵荣显, 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9]

陈寅恪的分析更注意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解释其所以如此和不得不如此的原因, 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反省。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还有一段话:“人生时间约可分为两节, 一为中岁以前, 一为中岁以后。人生本体之施受于外物者, 亦可别为情感及事功之二部。若古代之士大夫阶级, 关于社会政治者言之, 则中岁以前, 情感之部为婚姻。中岁以后, 事功之部为仕宦。”[9]

通常, 人们只注意第一段, 其实第二段更为重要, 因为中国文人对时间流逝一直极为敏感, 对个体生命的相对渺小无助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无奈情怀, 而这极大影响着他们入世情怀和避世心态的转换, 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抉择。清初大多数汉族文人面临着一个巨大诱惑, 即科举。是否应举, 如果被提高到与忠于旧朝相关联高度时, 就成为文人士大夫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指出, 从如何解决应举问题方面也可看出当时一般士人的心态, 在满清刚建立政权之初, 如果他们及其弟子不应乡举, 就会被理解为反抗当朝统治而有身家性命之忧;而如果应试, 又不免对不住先朝之恩德。因此他们通常的对策就是自己可以寻找各种借口推辞应试或者出仕, 而让自己的弟子或后辈参加应试, 如此似乎两方面都可兼顾。[10]陈寅恪先生曾十分激赏“易堂诸子”中的“三魏”兄弟为生存所作出的艰难而痛苦的抉择 (长子出世以维系家族生存繁衍, 他人避世以坚守独立学术) , “甲申国变, 丙丁间, 禧、礼并谢诸生。兄踌躇久之, 拊心叹曰:吾为长子, 祖宗祠墓、父母尸饔, 将谁责乎?乃慨然贬服以出。” (魏禧《先伯兄墓志铭》) [11]由此可看出清初士大夫处境非常困难, 后世如不了解此点, 即容易对他们作过分之苛求。

摘要:吴梅村是明清之际极其典型的人物之一。对其生命意识进行考察, 可以更好地分析其行为出处、文学创作等的深层次心理基础, 而吴梅村的生命意识主要基于并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由主义的个性解放思潮;二是回归自我的珍视生命意识。

关键词:吴梅村,生命意识,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37—238.

[2]吴伟业著, 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1091.

[3]秦天.伟业的悼亡情绪和遗民心态——以金陵怀古诗与北上感怀诗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 (社科版) , 2006, (05) :79.

[4]蒋力生.医养生学释义, [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 (1) :35—37.

[5]陈茹.梅村仕清浅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2 (04) :35.

[6]王于飞《.临春阁》到《秣陵春》—吴梅村剧作与清初士人心态的变迁[J].浙江学刊, 2001, (02) :111.

[7]汪龙麟.十世纪吴伟业诗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 2000, (04) :128.

[8]陈茹.梅村仕清浅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2, (04) :35.

[9]陈寅恪.白诗笺证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82.

[10]陈寅恪.如是别传[M].三联书店2001年版:1141—1143.

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篇11

【关键词】生命意识;小说《活着》;福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活着”原本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但是“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也折射出一种对命运的自然承受。余华正是通过《活着》强调了他“受难”主题中所谓的“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活着》,中文版自序,1993年),传达了“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这一充满苦难意味的存在本相。

在余华《活着》所讲述的这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故事中,福贵被泪水濡湿的瞳孔中涌动着的是对生活的渴望,至爱被一一夺去,他仍活着,在阳光下歌唱……

这种至亲死别(且在福贵而言是频繁地遭遇)的悲恸常会摧垮人的精神,极端的例子是,古今中外的浪漫故事中爱侣的死亡有时带来决绝的殉情。这或许是一种曾经沧海的不渝,一种至深至美情感宿命的结局,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坚守,自有凄绝壮烈的美丽。同生共死的情感也许具有人类高贵的精神性超越,但这里面往往有不屈抗争的因素,如梁祝。而在《活着》里面,并没有。而且这时死往往是容易的,活下去成为一种真正的艰难。咀嚼着孤独顽强地活下去,让亲人活在自己心中,也许会显示出更深厚的情感积淀和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何况,有时活下去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喜失去凤霞后像丢了魂,能够撑下来全为了苦根。苦根是他活下去的理由,只有看到苦根他才会有点笑脸,为了苦根他更卖力地做活。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转移,苦根长得越来越像凤霞了,他说“我只有这点想想凤霞的福分。”这样的情感转移总是那么感伤,所以二喜并没能真正解脱出来。福贵就不同,他经历的死别让他更加珍重生命,和仅存的亲人相互支撑着坚强地活下去。而老人因一时疏忽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小苦根之后,再没有希望可以延续,只有一头老牛为伴时,反倒坦然了,进入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

从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但福贵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余华还向我们描绘了福贵和他的老牛在田里耕作时充满生趣的情景。他自得其乐,一边犁地一边唱着“皇帝选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歌谣;他想了一个有趣的驯服老牛的法子,用自己死去亲人的名字来假想其他的耕牛,以激发老牛的活力。与其说他是为了驯服老牛,不如说自己享受着一份兴味并且十分得意,或者说营造了一份与亲人同在的氛围。一个生命力如此丰沛的老人,怎么也不像经历过那么多至亲惨痛死亡的人。小说没有写他太多的内心感受,却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故事似乎很辛酸,但又具有生命的顽强和亲切,看了不由得要思索,甚至哀叹,难以轻松。在这篇小说里,包含着远远比小说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它表现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形态,我们随处可以感到人、时间和命运的巨大力量,正是因为生活多艰,我们不能像春生那样,遇到挫折就自杀,把伤痛尽留家人。福贵历尽沧桑仍有滋有味地活着的意义在于:人生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在血泪之中活下去的力量。这些人物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奇特之处,或许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位,或许他的人生正是我们不得不过的人生,或许他的悲欢、期望和无奈也和我们一样,从某种角度看故事并不复杂,唯其简单,才更道出了人生的凄凉况味。

《活着》是一次次“含泪的微笑”,无论得与失、生与死、贫穷与富贵,活着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福贵的母亲常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的“战友”老全说:“老子死也要活着。”龙二被毙掉后,惊魂未定的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而家珍则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要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想看到你们。”当春生在“文革”中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时,想到了死,家珍说:“春生,你要活着”,福贵说:“你要答应我好好活着。”活着,其实就是普通人心里的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它是人物内心世界最真挚的话语,是心与心的交汇。《活着》本身讲述的只是处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生命的一个小小细节而已。活着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更是一种生命的个体化情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活法,每人有每人的活法,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充满坎坷与苦难的,但也并非到处充满了阳光和鲜花,《活着》只是铺开了一条我们作为人曾经走过的艰辛路子。作为人,我们深知现实是人和历史、理想之间的矛盾体,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历史,不能忘记活着的日子,记住曾经的,实际上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余华作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4]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D].开封:河南大学,2002.

[5]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宁:南方文坛,2001(4).

浅析大学生生命意识 篇12

一、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

“你的整个身体, 比任何人为设计物复杂而和谐得多, 是千万次进步的成果, 而且每一次进步都是偶然的。”生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大学生中却存在着一些漠视和不尊重生命的现象, 如马加爵杀人、刘海洋伤熊、张亮虐猫等, 这些无端剥夺其他生命的暴力事件, 显示出一些大学生对生命的淡漠与残暴, 无视他人和自然界其他生命。

人生命存的意义在于提升生命质量和创造价值。部分大学生入学后, 由于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不是努力学习、充实知识, 而是不思进取、虚度生命。很多大学生把时间浪费在上网和打游戏上。在青岛某高校2003至2004学年退学的41名学生中, 30多人是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这些都是缺乏生命意识的表现, 说明大学生迷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是对生命的轻视与亵渎。

二、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社会生命意识教育缺乏

低俗和暴力文化泛滥, 长期处于暴力文化氛围中, 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暗示、模仿心理, 对于生命的感知、认识变得麻木不仁。网络时代, 部分大学生整日沉迷于聊天或游戏, 混淆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他们在虚拟世界里肆意宣泄情绪, 极易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价值的漠视。因此, 偶遇不顺, 就产生仇视他人或轻生厌世的心理, 从而采用杀人或自杀的极端行为。[1]

(二) 学校生命意识教育缺失

由于各高校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教育, 即使在德育课中, 也很少涉及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 从而使学校教育出现生命“真空”。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存质量, 使人们尊重和热爱生命并充分实现生命价值。长期以来, 我们的高校教育缺乏对生命的关注, 仅以书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 这使学生难以体验到生命的乐趣, 甚至会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 家庭生命意识教育缺席

生命意识的形成与早期经历、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成长过程中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容易对大学生个体造成心理创伤。我国的家庭教育往往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 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个别父母甚至把子女当做私有财产, 任意安排孩子的一切。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或过分放任纵容, 这都不利于子女健康生命观的构成。独生子女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的主体, 父母的溺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的下降。

(四)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欠缺

目前, 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等都极大地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容易使人陷入迷茫无助的情绪中, 一旦超过极限或受到外界的某种干扰就容易产生生命危机感。尤其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 其思想活跃、感情丰富, 但易冲动、极端, 缺乏生命责任感, 面对各种诱惑, 缺乏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 忽略生命存在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此种情况下, 空虚迷茫、虚度生命就变得毫无顾忌了。

三、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 在全社会创造尊重人的生命的氛围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必须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君子行健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和克尽生命之责的生命责任。发挥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当今社会,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宣传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营造珍惜和尊重生命的氛围, 禁止和打击某些媒体过度宣扬暴力文化的行为。尤其是对一些公众人物的负面报道, 一定要客观、适度。

(二)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热线

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 加强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学校还应建立生命危机的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挽救有意放弃生命的学生, 鼓励他们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命中的困难与挑战。同时, 各高校要丰富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在生活实践中陶冶大学生的生命情感。此外, 需构建和谐的寝室氛围。室友之间互相关心和帮助, 定期交流思想。若出现矛盾, 大家要尽力消解, 以免彼此之间形成隔膜, 最终产生严重后果。

学校应强化安全知识教育。首先, 学校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 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 存在的安全隐患, 掌握避免事故发生的方法, 学会保护自己。其次, 利用典型案例, 使同学们领悟到灾难是如何不知不觉发生的, 从而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再次, 适当进行一些模拟演示, 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提高应变能力。

学校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第一, 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 健全学生和承包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第二, 严格把好学校集体供餐单位的准入关;第三, 学校集体

2、多媒体的过于直观化, 抹杀了语言的抽象美, 缺少抽象联想思维的训练。

现在的很多经典的小说, 著名的作品都翻拍成电影电视, 可是看了以后很多人会大失所望, 总感觉失去了原有的一些灵气, 显得相对逊色。其实, 这除了跟现实的技术等问题有关外, 最重要的是原本是可以无限延展的想象受到了约束。现实在屏幕上的表达远不能替代和超越语言的表达, 即对语言文字的想象。语文作为一门艺术, 理应有其抽象的美,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可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一些语文的语言和内容过于形象化、直观化, 会抹杀语言的模糊和抽象美的特性, 也会让学生们更加依赖于屏幕上老师的“精心设计”, 从而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联想思维。所起作用也只是迫使学生把眼球和注意力集中在“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教学幻灯片上。例如, 在讲解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中的“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诗句时, 若是教师设计了若干幅诗句中的事物图片或声音等来直观的展现出来, 会极大地抹杀了时钟的意境, 呈现出来的是固定的单一的景象, 这难道不也是“万人一书”的形式吗?相反, 任凭学生们想象诗中的“蜀僧”、“绿绮”、“峨嵋峰”、“听万壑松”定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想象。会想出不同的蜀僧抱着素琴在峨眉峰间演奏得高超使得万松和鸣的场景。这样才能真切地体现出语文中的语言的抽象美。

3. 多媒体教学有时主次分配不均, 抢占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 分散学生的重点注意力。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会根据课节内容在屏幕上加上一些声音、插图、动画或影片等等用来解除屏幕上仅出现单纯的文字而显得了无平淡生趣的问题。可是, 那些在屏幕上大量显示的设计, 是要经过教师课下尽心搜集, 细心筛选, 再通过精心剪辑才能完成合成的。这样会避免不了的占用教师们本应更多附注于教材和学生研究的课余时间和精力。确实正确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路子。但是, 有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甚至弄巧成拙, 而到不到预想的效果和目的。这样致使教师拘泥于电脑讲台前, 操作鼠标代替了写字, 会不但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拉远了师生距离。而且这样会极为可能地, 容易地让一些学生过多关注在这上面, 产生分心甚至溜号, 关注课堂之外的东西, 从而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和问题。一堂课下来, 只记住了课堂上的一些无为轻重的引导或引申的音频和视频。这样也就和新时期下的课程改革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其优劣利弊,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 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 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优点为语文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之一, 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全权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所以, 不能一味的对多媒体视“拿来”主义看待, 也不能全盘的否定传统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方法和手段。

所以,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对新课改下教学的应用及正负面影响都不可忽视, 多媒体的运用如同教育这只船上的船帆, 应对前行的风浪阻力下, 它可以推波助澜, 百舸争流, 也可兴风作浪, 阻挡不前, 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 将其运用的恰到好处, 以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之式向新课改这座灯塔所指引的地方挺进。认清多媒体的相关弊端, 正确认知和使用多媒体这一工具, 扬长避短, 这样才会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撑起一片蓝天。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大学生漠视和虚度生命的现状, 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生命意识教育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 并相应地提出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的生命的氛围, 在学校、家庭教育中弥补生命意识欠缺等对策,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欠缺,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高教探索, 2007 (3) .

[2]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 .

上一篇:社会适应性下一篇:成功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