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2024-08-26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通用7篇)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1

妇产科术后切口疼痛, 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及哺乳和睡眠, 应用硬膜外腔注射给药止痛已在国内外广泛被采用, 并得到普及, 因麻醉医师对此技术较熟悉, 应用时都能较好掌握。现将80例妇产科患者用于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 月我们对80例妇产科进行术后疼痛处理和观察。年龄30~62岁, 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子宫全切除术、宫外孕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2 方法

硬膜外腔注药镇痛的剂量和药物报道各异, 但临床常用的药物主要是阿片类制剂和局麻药, 也可应用非麻醉性镇痛药, 但应严格掌握硬膜外腔注药种类和剂量, 绝不能滥用, 以免发生副作用和严重并发症。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最为有效, 临床上首选吗啡, 其次为哌替啶和芬太尼。临床报道吗啡剂量0.5~10 mg不等, 但常用量为2~3 mg, 一般不超过5 mg。硬膜外腔与静脉注药量比较, 吗啡的剂量较静注可减少75%, 镇痛时间最长, 较适合术后单次注药镇痛。

2结果

2.1 镇痛效果判断标准

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变化。中度缓解:疼痛减轻, 需镇痛药;完全缓解:患者完全无痛。

2.2 结果

80例中完全缓解72例, 占90%;中度缓解8例, 占10%。

3讨论

应用硬膜外腔注射给药止痛已在国内外广泛被采用, 并得到普及, 因麻醉医师对此技术较熟悉, 应用时都能较好掌握。将镇痛药和局麻药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 然后药物与神经结合后产生末梢神经阻滞。此即硬膜外腔注药镇痛。这种方法镇痛效果确切, 它的作用机制是局麻药阻滞了相应的传入和传出神经的传导。应用药物剂量小, 其镇痛药物剂量仅为静脉用量的25%, 是肌内注射用量的1/7, 但镇痛效果优于静脉用和肌内注射。镇痛时间长, 50%以上的患者吗啡镇痛时间>30 h, 哌替啶镇痛时间<30 h, 芬太尼镇痛时间<20 h。副作用小, 肺部并发症少, 死亡率比静脉用药少。减轻应激反应, 硬膜外腔注药镇痛, 对于胸部手术患者能改善肺功能, 对于肠胃手术患者, 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下床早, 降低心肌缺血和高凝状态发生率, 并能减轻应激反应。在临床广泛应用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物治疗各种疼痛基础上, 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将其用于产科镇痛。产妇硬膜外腔注射吗啡3~5 mg, 第一产程的有效镇痛率为98%, 且不延长产程, 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哌替啶25~50 mg, 10 min产生镇痛效应, 持续1 h, 无交感与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无胎儿抑制。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监测和护理观察。注药镇痛期间监测呼吸、脉搏、血压, 尤其是SPO2和PetCO2,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 及时提供有效、迅速的措施使患者完全无痛。硬膜外注药后必须密切观察患者,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早期治疗;同时观察镇痛的效果, 并根据患者要求, 及时进行剂量调整, 在保证完善镇痛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药物用量。需每日检查硬膜外导管的置入部位, 一旦疑有与硬膜外导管有关的感染征象, 立即拔除导管, 终止硬膜外治疗。应用硬膜外注药时, 必备氧气、人工呼吸设备及阿片类拮抗药纳洛酮等, 以利及时处置意外情况发生。硬膜外腔注药后, 瘙痒发生率为24%, 恶心呕吐为29%, 呼吸抑制为0.2%, 常发生在注药后4~6 h或更长时间。瘙痒女性病例发病率高, 呈现面部或全身性。处理:可肌内注射非那根25 mg, 严重者用0.2~0.4 mg纳洛酮拮抗, 或使用些止痒的外用药物, 也可应用异丙酚10 mg静注, 给予镇静及防止瘙痒。膈肌刺激、胃管不适和电解质紊乱, 药物扩散至中枢所致, 静注枢复宁4~8 mg或氟哌利多与镇痛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 减轻恶心、呕吐程度, 降低发生率。对轻微呼吸抑制, 没影响通气量时, 可先面罩吸氧继续观察;对较严重或严重呼吸抑制, 明显影响通气量时, 应给予辅助或控制人工呼吸并吸入纯氧, 同时给予纳洛酮0.2~0.4 mg静注予以拮抗。做好通气量、心电图、血压、SPO2监测及呼吸管理。硬膜外镇痛效果不全, 往往是由于镇痛药剂量不够, 患者对镇痛药反应的个体差异等造成, 也可能是因为硬膜外导管打折、滑出或移位所造成, 应及时寻找原因进行处理。

总之, 现在临床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方法很多, 药物也多种多样, 吗啡作为术后镇痛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用于术后镇痛, 效果确切, 镇痛时间长, 但常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290例术后应用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患者, 包括男158例, 女132例, 年龄均在15~85岁。其中年龄15~60岁者154例, 年龄61岁以上者136例。手术类型为肠梗阻、阑尾炎、疝修补术88例;剖宫产102例;子宫全切术10例;下肢手术90例。

1.2 给药剂量

年龄≤60岁, ASAⅠ级, 分次注药为每次吗啡2 mg, 持续注药为吗啡60 μg/h。年龄在61岁以上或ASAⅡ~Ⅲ级, 分次注药为吗啡1 mg, 持续注药为吗啡40 μg/h。

1.3 麻醉方式

下腹部或下肢手术选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联合阻滞麻醉, 上腹部手术或手术复杂、合并症严重的患者选择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用药均为0.3%的卡因+2%利多卡因 (1∶1) 混合液, 脊麻用药为0.5%的布比卡因1.5~2 ml, 全麻用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 术毕时硬膜外腔给予吗啡1~2 mg作为镇痛首次剂量, 镇痛维持分为分次注药或持续给药二种方式。

1.4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有无恶心呕吐, 皮肤搔痒。镇痛效果用VAS评级法 (将10 cm直线划为10等分, 一端为0表示无痛, 一端为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由患者估计) , 分为4级:佳 (活动、咳嗽时无疼痛、无不良反应, VAS0) ;一般 (静止情况下无疼痛、咳嗽, 活动时轻度疼痛, VAS1-2) ;欠佳 (静止情况下仍疼痛, 但能忍受, VAS3-8) ;无效 (持续性疼痛, 呻吟VAS9-10)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 镇痛效果

所有病例VAS≤3。

2.2 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

分次注药共127例, 未见呼吸抑制及搔痒的发生, 恶心呕吐1例, 占0.78%。持续给药为163例, 呼吸抑制1例, 占0.61%;恶心呕吐1例, 占0.61%;搔痒1例, 占0.6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05) 。

2.3 不同年龄组并发症发生率

15~60岁年龄组共154例, 呼吸抑制为1例, 占0.65%;恶心呕吐1例, 占0.65%;搔痒1例, 占0.65%。61岁以上年龄组为136例, 未发现有呼吸抑制及搔痒;恶心呕吐1例, 占0.7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05) 。

3讨论

吗啡止痛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个体差异[1]。本文通过两组不同年龄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吗啡止痛, 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笔者认为, 老年人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吗啡可能引起的呼吸抑制, 老年人对吗啡的敏感性增加, 体内消除延长, 年龄越大, 呼吸抑制可能性越大。因此, 我们对病例中年龄≤60岁, ASA评级Ⅰ级的患者所给予的吗啡剂量较大, 而对于年龄61岁以上或ASA评级Ⅱ~Ⅲ级的患者吗啡剂量则相对小。患者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时呼吸抑制一般出现在术后12 h之内[2], 因此, 对患者术后12 h之内的监测十分重要, 术后应给予常规吸氧, 如有呼吸抑制的发生可用纳洛酮0.2 mg静脉注射。术前均应停留导尿管, 对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可用药物作对症处理。有学者研究发现Ramsay镇静评分可作为椎管内吗啡镇痛时呼吸抑制诊断的可靠标准[3]。本组病例均采用了这种评分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 两个年龄组及两种给药方式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采用硬膜外腔镇痛技术, 镇痛效果良好, 吗啡用药量小, 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精神和体力负担, 早日恢复功能锻炼。笔者在2年间通过对290例患者硬膜外腔吗啡镇痛临床观察, 认为只要加强术后监测, 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镇痛是安全可靠的。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吗啡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间行硬膜外腔吗啡术后镇痛的290例患者的用药剂量、给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个不同年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分次注药和持续给药两种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只要掌握吗啡剂量, 加强术后监测, 硬膜外腔吗啡镇痛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术,镇痛,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444-1456.

[2]许美丽, 高祥.年龄对椎管内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8 (10) :74.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3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硬膜外腔镇痛,效果观察

本文就646例硬膜外麻醉后期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 认为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切, 在辅用氟派啶的情况下, 不良反应不明显[1,2], 在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方面有着良好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646例, 其中男性337例, 女性309例, 年龄最大84岁, 最小12岁, 胸部手术5例, 中上腹手术242例, 下腹部手术373例, 下肢手术26例。吗啡组最大剂量10 mg、最小剂量4 mg。度冷丁组最大剂量100 mg、最小剂量50 mg。罂粟碱组最大剂量60 mg、最小剂量30 mg。度冷丁-罂粟碱组常用量为, 度冷丁50 mg, 罂粟碱30 mg。各组加入氟派定5 mg, 以减少阿片类的胃肠反应。

1.2 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确切的手术患者并留置导管, 在关闭腹膜时注入镇痛药, 吗啡-氟派啶组:将吗啡5 mg+NS至25 m L, 首次量10 m L (2 mg) , 以后每12 h注入1 mg (5 m L) 直至注完。度冷丁组:将杜冷丁50 mg+NS至20 m L, 首次注入10 m L (25 mg) , 4~8 h后再注入等量。一般短小手术两次量即可, 如不够可再追加。罂粟碱组和度冷丁-罂粟碱组:以NS稀释后首次量为度冷丁17 mg、罂粟碱10 mg、每6~8 h追加等量。每次注药后需观察患者脉搏, 呼吸5 min, 如无变化方可离开。

2 结果

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吗啡和罂粟碱均属阿片类药物 (opioids) , 共同的特点是镇痛作用强大, 具意识清醒, 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度冷丁系人工合成制剂, 其中枢神经作用与吗啡相似, 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 优于吗啡的地方是成瘾性小, 呼吸抑制、尿潴留等反应轻微。

有报道认为[3,4],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派啶合剂 (配方:morphine2~4 mg+Droperadin 2.5 mg+NS至20 m L) 。90%患者术后持续无痛, 大多数人认为可维持 (41±23) h无痛, 给药时机, 术毕前3~5 min, 但给我们观察, 作用最短的8 h。须追加给药 (表1) , 最长可达48 h。度冷丁-氟派啶组、度冷丁-罂粟碱-氟派啶组, 最短仅4 h, 故我们均采用保留硬膜外导管3 d的方法, 分次追加给药, 但留管的最大缺点是有感染之虑, 要求消毒, 粘贴严格的无菌操作。646例无1感染。

分析统计结果, 吗啡-氟派啶组术后镇痛效果稳定, 止痛时间长。用量小且氟派啶可减少吗啡的呕吐不良反应, 但有极少数患者有尿潴留现象, 只宜用于留置尿管患者。为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试用了罂粟碱-氟派啶及度冷丁-罂粟碱-氟哌啶组配方 (罂粟碱30 mg+氟派啶5 mg+NS20 m L, 另一组:罂粟碱30 mg+度冷丁50 mg+氟派啶2.5 mg) 观察效果, 均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适合于无需留置尿管的短小手术, 偶有呕吐, 均无需特殊处理。因给药量少, 均无呼吸抑制发生。

注:吗啡-氟派啶组均在患者留置导尿管条件下给药, 所以尿潴留临床反应不出

综上所述, 硬膜外腔留管的首要问题是预防感染, 在保证无感染的情况下, 对药物的选择可适当放宽, 如罂粟碱-度冷丁配方, 在不逾量的情况下可在较短时间追加给药, 而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后止痛用药, 吗啡-氟派啶组术后止痛效果确切。可推广使用, 但适合于留置尿管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彭云水.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2, 12 (1) :42.

[2]Dhasmana, KM.Anadgesu effect of tramadol in the root.[J].Acta Phamnacol Sin, 1989, 10 (3) :289.

[3]王迪芬.小剂量异丙酚及脏器功能支持用于呼吸骤停脑复苏1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2, 12 (6) :370.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4

关键词:自控泵,硬膜外给药,分娩,镇痛

患者自控镇痛是患者根据疼痛感受, 通过自控装置以少量多次方式给药的镇痛方法, 现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的、正常的生理过程, 由于初产妇独生子女较多, 依赖性较大, 且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 加之周围人群因分娩痛苦或困难、负面影响及各种相关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之对自然分娩有明显的恐惧心理, 从而对经阴道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寻求一种有效减轻分娩阵痛, 且对母婴安全的方法是产妇与家属关注的焦点, 也是多年来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追求攻克的重要难题。笔者所在科与妇产科配合, 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276例自愿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进行了本次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6均为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 年龄22~32岁的, 足月待产的初产妇, 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138例。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年龄、孕周及宫颈评分等产科相关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以上、胎先露高度为-1以下的初产妇。A组进行硬膜外腔给药实施无痛分娩, B组进行常规的自然分娩。

1.2.1 无痛分娩操作规程如下

(1) 首先由产妇自愿提出申请, 经由产科医生检查确定无产科及麻醉禁忌证, 通知麻醉科相关医生。 (2) 麻醉医生再次复核无禁忌证后, 与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关无痛分娩利弊的告知, 并签无痛分娩知情同意书。 (3) 待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 即宫口开大3 cm以上、胎先露高度为-1以下时, 实施麻醉操作。操作前叮嘱产妇排空膀胱, 并开放静脉通道。 (4) 无痛分娩过程中, 由产科医生及助产士按照产科常规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并进行胎心监护。 (5) 镇痛过程中由麻醉科医生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 并详细做好麻醉记录, 发现问题与产科医生及时处理。 (6) 待产妇第三产程结束后, 撤除自控泵及硬膜外导管。 (7) 无痛分娩结束后2 h内嘱产妇排尿, 并送回病房。 (8) 无痛分娩术后第1天内由产科医生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的记录。

1.2.2 硬膜外穿刺麻醉操作方法

对A组孕妇宫口开3 cm以上时施行麻醉镇痛, 嘱产妇取左侧屈膝位, 常规在T3~T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并向头端置管3~5 cm, 穿刺成功回抽无血时, 注入0.8%利多卡因4 ml, 观察3~5 min无蛛网膜下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时注入配制好的药液10 ml (0.1%罗比卡因+2 μg/ml芬太尼) 作为首剂, 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视镇痛效果酌情追加。待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后接患者自控泵, 内配药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1.5 μg/ml共75 ml。背景输注为6 ml/min, bolus波为5 ml, 镇痛时间为20 min。产妇有不完全镇痛时, 由助产士按bolus键, 于子宫口近开全停止硬膜外给药。B组无镇痛药物干扰。比较两组产妇在宫口开3~5 cm时及此后1 h疼痛、待产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 产后出血量。观察组用药前后1 h血压、脉搏变化 (宫缩间歇) 。两组产程过程全程监测胎心, 实行全程陪产, 即指定助产士陪产, 负责产程观察, 如宫缩欠佳, 可以静点缩宫素加强产力。

1.2.3 镇痛效果评价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 稍感不适。1级:轻度疼痛, 可忍受, 微汗或不出汗, 患者安静。2级:中度疼痛, 伴有出汗, 呼吸急促, 但仍可忍受, 尚平静。3级:重度疼痛, 患者不能忍受, 喊叫, 辗转不安。

1.2.4 无痛分娩教程中观察的相关指标

产妇疼痛程度、产程进展、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 记录阴道分娩率、转行剖宫产情况、缩宫素的使用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比较

A组表现为剧烈宫缩痛完全缓解或可忍受的疼痛, 其中0级118例, 1级20例, 出现皮肤瘙痒5例, 头昏4例, 恶心呕吐3例, 下肢肌张力下降3例, 镇痛有效率为100%。B组表现为中、重度疼痛, 其中2级104例, 3级34例, 恶心呕吐4例, 头昏3例。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未见明显运动阻滞,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总产程时限比较

A组正常分娩130例 (占94.2%) , B组正常分娩118例 (占85.5%) 。经阴道分娩者A组活跃期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P<0.05) 、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其他指标比较

两组新生儿体重、阿氏评分等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结论

分娩镇痛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的需要。理想的分娩镇痛要求易于给药、镇痛显效迅速、作用可靠、可控性强、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对母婴影响小、毒性低、对宫缩无干扰、不影响产程且产妇清醒, 可参与生产过程;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自控泵硬膜外腔给药无痛分娩已显示出安全、持续、有效的特点, 其优点表现如下。

首先, 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所产生的疼痛及胎头下降压迫盆底和宫颈扩张所致的疼痛, 产妇难以忍受, 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失去自然分娩的信心。硬脊膜外阻滞无痛分娩作为减轻分娩疼痛的一种手段, 已成为产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本研究结果表明, 小剂量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显著, 硬膜外阻滞麻醉消除或减轻了产妇的宫缩痛, 避免了因产妇剧烈的产痛可能造成的不协调性子宫收缩。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组较B组活跃期明显缩短, 第二产程时限和第三产程时限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后产妇盆底肌肉松弛, 宫缩协调有力, 扩张速度加快, 从而使胎儿在下降及内旋转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减少, 促进了胎头的下降, 增强了产妇对分娩的信心, 取得了产妇的合作, 缩短了产程, 降低了剖宫产率[2]。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患者自控泵技术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妇可自主给药, 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镇痛, 且副作用小。可消除产妇对镇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 镇痛平稳易控。同时, 因产妇自身参与镇痛而产生的心理优势又可消除因分娩造成的紧张和焦虑, 增加了产妇的自信心, 降低了难产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为确保分娩时母婴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 本研究结果表明, A组与B组相比较, 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其原因主要是此方法采用的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可避免发生低血压, 不减少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 不会导致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和酸中毒并发症。芬太尼是强有效镇痛药, 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80~180倍[3]。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显著, 其机理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吗啡受体, 提高痛阈, 对伤害性刺激不再感到疼痛。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轻, 不抑制心肌收缩力, 不影响血压, 镇痛强度大,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代谢迅速。临床研究发现, 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对新生儿呼吸无抑制作用, 并能加强局麻药的镇痛效果[4,5]。小剂量硬膜外注射对胎心、新生儿呼吸均无影响, 两药的混合应用, 既能发挥协同作用, 缩短起效时间, 增加镇痛效果, 又能降低各自的药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6]。另外, 硬膜外腔给药途径, 避免了静脉给药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镇痛起效后, 产妇疼痛减轻或消失, 情绪稳定, 避免了少数产妇由于疼痛紧张引起代谢紊乱而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7]。笔者所在医院采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 减少分娩疼痛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 对产妇血压、脉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产程明显缩短, 使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从观察的结果看,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明显, 镇痛意义突出, 副作用小, 降低了剖宫产率, 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 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中华, 韩筱兰.硬脊膜阻滞镇痛分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 15 (5) :283-284.

[2]蔡臻, 赵丽, 许建娟, 等.椎管内自控镇痛技术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4) :597-598.

[3]LIU jun-jie, ZHAO jun.Modem anesthesiology (in chinese) lst ed[M].Beijing:The publishment of Peoples Health, 1994:222.

[4]Porter J, Bonello E, Reynolds F.Effect of epidural fentanyl on neo-natal res-piration[J].Anesthesiology, 1998, 89:79-85.

[5]Writer WD, Stienstra R, Eddlteston J Metal.Neonatal outcome and mode of delivery after rapid ural an algesia for labor with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a prospective meta analysis[J].Br J Anaesth, 1998, 81:713-717.

[6]Meister GC, Angelo RD, Owen Meta L.A comparison of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versus0.125%bupivacaine with fentanyl during labor[J].Anesth Analg, 2000, 90:632-637.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行择期手术后要求硬膜外镇痛的患者300例, 男175例, 女125例, ASA I~Ⅱ级, 年龄35~69岁, (45.6±4.9) 岁。排除硬膜外穿刺禁忌证、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病者、慢性疼痛者、阿片类药物过敏及过敏体质、长期或近期服用镇静或镇痛药物以及硬膜外导管脱出者。30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在ASA分级、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镇痛方法

两组患者均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 镇痛泵药液配方为:观察组予以地佐辛20 mg+0.75%罗哌卡因20 m L+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 L, 对照组给予芬太尼4μg+0.75%罗哌卡因20 m L+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 L。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24、48 h时的镇痛、镇静评分。采用10 cm的视觉模拟法 (VAS) 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价, VAS评分<3分者为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差。采用Ramsay评分进行镇静评价:1分为烦躁;2分为合作;3分为嗜睡;4分为睡眠状态, 但可唤醒;5分为睡眠状态, 对强刺激有反应, 反应迟钝;6分为不能唤醒。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昏、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术后4 h、8 h时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24 h、48 h时两组Ramsay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较满意, 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手术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 更可能可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神经内分泌、胃肠道、代谢功能失调, 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机体由于创伤和疼痛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减少术后感染的目的, 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身体的恢复, 因此术后镇痛越来越受到重视[8,9]。

阿片类药物一直是最主要的术后镇痛药物, 其镇痛效果确切, 但其存在一定局限性, 剂量增加后, 其不良反应也随之明显增加, 且目前发现阿片类药物有痛觉敏化作用, 不仅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 还能增强了患者对痛觉的感知, 产生异常疼痛[10]。地佐辛是一种新型强效阿片类镇痛药, 其镇痛效果比吗啡、舒芬太尼、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 作用时间长,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11,12,13]。地佐辛是特殊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剂, 即k受体激动剂和U受体拮抗剂。它既选择性激动K受体和U受体产生脊髓水平的镇痛镇静作用, 同时对U受体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减少了与U受体相关的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皮肤瘙痒、尿潴留、成瘾性等[14,15]。

本研究采用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并与芬太尼与罗哌卡复合应用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略低于芬太尼与罗哌卡复合应用组, 但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组术后4 h、8 h时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芬太尼与罗哌卡复合应用组, 术后24 h、48 h时两组Ramsay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且在镇痛的同时还具有镇静作用, 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而且基本上不产生药物依赖性, 明显优于芬太尼。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芬太尼与罗哌卡复合应用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组 (P<0.05) 。证明地佐辛不同于芬太尼, 对U受体所具有的拮抗作用, 与U受体相关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过度镇静、便秘、尿潴留及心率减慢等均较少发生, 安全性高[16,17]。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6例患者, 均经颈椎双斜位X线及CT或MRI影像学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 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 向肩及上肢放射。颈部活动时加重, 颈侧椎管挤压实验阳性, 臂丛牵拉实验阳性, 压痛多在C4~5和C5~C6棘突旁, 并向上肢放散。其中男性67例, 女性109例。年龄38~65岁, 病程2年~27年。

1.2 治疗方式

患者入介入治疗室, 行心电监护,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侧卧位, 患肢在下, 头颈部前屈, 常规消毒皮肤, 于患者对应神经根椎间隙为穿刺点, 行局部麻醉。将硬膜外穿刺针进针方向与棘突平行, 抵达黄韧带时缓慢进针, 突破黄韧带有明显落空感后, 取下针芯, 接上含有3mL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 轻推无阻力, 说明针尖已进入硬膜外间隙。轻轻回抽无血, 无脑脊液后, 先注射浓度为20ug/mL的臭氧2mL, 再缓慢注射消炎镇痛药物5mL (0.9%氯化钠2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4mg、甲钴胺注射液0.5mg、2%利多卡因2mL) 。拔出硬膜外穿刺针, 贴无菌敷贴。观察20分钟后无脊麻和入血现象, 无不良反应后, 推回病房。告知患者穿刺针处保持清洁干燥, 3d内勿沾水, 每7天一次, 3次为一个疗程。

2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约占颈椎病患者总数的60%。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椎体及附件的骨质增生, 肌肉、关节囊等组织的改变, 及相邻的椎间关节松动、移位, 引起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 导致硬膜外腔及椎间孔附近的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 充血及无菌性炎症等病理改变, 产生颈、肩、臂疼痛, 麻木及运动功能障碍。这种神经根的受压, 多数在硬膜外腔及椎间孔附近对脊神经根产生缺血性炎症性刺激。极少数是由于机械性压迫所致。在硬膜外腔注射臭氧和消炎镇痛药物, 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和多处病变部位。能消除神经根周围产生的无菌性炎症, 使患者神经根性疼痛得到缓解。

2.1 臭氧通过拮抗免疫因子释放起到抗炎作用

臭氧的强氧化作用能迅速使上述炎性介质失活而达到止痛作用。对缓解颈痛、改善根性症状有显著效果。

2.2 药物作用机制

(1) 低浓度麻药可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及疼痛的恶性循环; (2) 复方倍他米松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 改善微循环, 消除神经根周围炎性水肿, 松解周围粘连; (3) 甲钴胺可营养神经细胞, 促进神经组织的恢复, 维持神经组织对氧的利用和对缺氧的耐受性。颈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1,2,3]。操作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 注药前要进行回抽, 确认无任何液体、气体后再注药, 注药速度应缓慢, 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此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济生, 等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78.

[2]倪家骧.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J].现代实用医学, 2004, 16 (10) :573-576

硬膜外腔注射镇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60例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6~68 (75.1±8.5) 岁;排除高血压病史、心肺肾严重疾病者。ASAⅠ~Ⅱ级, 无长期服用镇静药物和抗精神药史, 硬膜外麻醉效果不确切者予以排除。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术前均禁水、禁食8h, 入室后以2L/min的流量进行吸氧,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心率 (HR) 、血压 (BP) 、血氧饱和度 (Sp O2)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注射0.5%罗哌卡因15ml+右美托咪定50μg (1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 辅助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ml+0.9%氯化钠溶液1ml辅助硬膜外麻醉。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4、12、24、48h的VSA疼痛程度进行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3]来判断疼痛程度:无痛则记0分;轻度疼痛则记1~3分;中度疼痛则记4~6分, 重度强烈疼痛则记7~10分。对比2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痛总有效率= (无痛患者+轻度疼痛患者+中度疼痛患者)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SA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12、24h VSA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镇痛效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 低血压1例, 严重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 严重心动过缓2例, 躁动1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患者经济负担低, 操作简便, 在我国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罗哌卡因 (常用于术后镇痛) 特点:心脏毒性低、神经毒性低、运动功能恢复快速, 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4]。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相对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镇静催眠、抗焦虑和镇痛作用, 同时可提供特有的保持唤醒功能的“清醒镇静”[5], 对呼吸几乎无抑制作用, 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和吸入性麻醉药的用量, 常用于术前用药和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1999年批准右美托咪定用于成人, 初期适应证: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的短期镇静、镇痛治疗 (<24h) 。FDA2008年再次批准右美托咪定用于ICU外科手术和诊疗操作的非气管插管成人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右美托咪定仿制药于2009年在中国上市,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适用于整个围手术期的镇静、镇痛, 目前在临床主要应用为:麻醉前用药、全麻或区域麻醉的辅助用药、手术后镇静镇痛剂、ICU患者镇静等。

右美托咪定通过兴奋蓝斑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 是与觉醒、睡眠、焦虑以及参与药物戒断反应等关键性脑功能有关的部位) 内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产生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6]。右美托咪定在镇静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现已证实硬膜外注药或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明显, 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机制比较复杂, 目前认为其通过作用于脊髓或外周器官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来产生镇痛效应, 激动脊髓后角α2肾上腺素能受体[5], 感觉神经递质释放受到抑制, 并且与胆碱能、嘌呤及5-羟色胺疼痛系统相互作用有关[6、7]。

应用0.5%罗哌卡因时加入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镇痛麻醉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外周神经阻滞的时间得到延长, 与之相关的机制[8、9]: (1)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外周神经的Ih电流, 使外周神经超极化; (2) 右美托咪定具有抗炎效应。因为加入右美托咪定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在局麻中使用加入右美托咪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12、24h观察组 (右美托咪定组) VSA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右美托咪定组) 中无痛患者12例, 轻度疼痛患者10例, 中度疼痛患者6例, 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无痛患者7例, 轻度疼痛患者11例, 中度疼痛患者5例, 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76.7%,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右美托咪定的特异性及高选择性, 对轻中度疼痛患者镇痛作用明显, 这就使患者疼痛造成的不良心理得到减轻;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应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麻醉, 具有快速、镇痛、维持患者心血管稳定、降低麻醉不良发应的优点。

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镇痛麻醉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注射0.5%罗哌卡因15ml+右美托咪定50μg (1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 ;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ml+0.9%氯化钠溶液1ml辅助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4、12、24、48h的VSA疼痛评分, 对比2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24h观察组 (右美托咪定组) VSA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应用于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麻醉, 具有快速、镇痛、维持患者心血管稳定、降低麻醉不良发应的优点。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镇痛麻醉,硬膜外,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Cheung CW, Ng K, Liu J, et al.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s of intranasal dexmedetomidine in third molar surgery under local anaesthesia[J].Br J Anaesth, 2011, 107 (3) :430-437.

[2]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284-1286.

[3] 郝双林.临床疼痛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9, 14 (4) :228-230.

[4] Martin E, Ramsay G, Mantz J, et al.The role of theα2-adrenoceptor agonist dexme-detomidine in postsurgical sed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 Intensive Care Med, 2003, 18 (1) :29-41.

[5] 黄长炉, 江鹤群, 陈国忠, 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8) :803-804.

[6] 詹银周, 张兴安, 邵伟栋, 等.右美托咪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 (4) :272-274.

[7] Wakita R, Kohase H, Fukayama H.A comparison of dexmedetomidine sedation with and without midazolam for dental implant surgery[J].Anesth Prog, 2012, 59 (2) :62-68.

[8] 梁飞, 肖晓山.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药理及应用[J].现代医院, 2010, 10 (5) :90-93.

上一篇:近二十年下一篇:血清α-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