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动力学

2024-06-12

知识动力学(共12篇)

知识动力学 篇1

动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 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动力学涉及的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题目类型多.所以弄清动力学的知识结构, 把知识点联成线, 结线成网, 使整个知识系统化,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进而归结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是复习好力学的关键.本文拟对此做一粗浅探索.

一、动力学的知识结构

高中动力学知识结构如下:

二、解析动力学问题的三条主线

从上面的动力学知识结构, 可以理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条主线.

1.牛顿运动定律加运动学方程

这部分知识主要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组成, 可称为力的观点.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关系, 为了解决在连续时空中发生的力学现象, 常常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方程结合运用, 从而将力的瞬时效应与连续时空结合起来.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与运动学的纽带.

一般涉及到力的矢量性、瞬时性, 涉及到加速度、时间等问题时, 可以从力的观点入手, 分析、解决.

2.应用动量的观点解题

力的时间积累效应是冲量.对于一个物体而言, 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而对于一个系统而言,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 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机械运动的转移 (传递) , 涉及到物体的速度和时间等物理量时, 可用动量的观点, 分析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力的冲量与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包括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动量守恒的情况) , 使问题得以解决.

3.应用能量的观点解题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与外力的功的关系用动能定理来表述:各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系统内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的功, 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对于一个封闭系统, 其中每个物体的能量数值及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 但系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即能量守恒.如果只有系统内力中的重力、弹力做功, 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当我们研究的问题涉及到运动形式的转化, 涉及到功和位移等物理量时, 可以从能量的观点入手, 对各力的功和物体能量的变化做出分析, 寻找解题途径.

由于应用能量的观点解题, 可以不考虑过程的细节, 可着重分析过程的始末状态, 所以当物体受力情况比较复杂, 或受变力作用时, 用能量的观点分析、解答, 显示出独有的优越性.

解析动力学问题的三条主线, 也称为三个重要武器.任何一个动力学问题, 都可以考虑使用这三个武器来解决.有的问题使用其中的一个规律即可解决, 有的问题则需要多个规律才能解决.可以说, 无论多么复杂的动力学问题, 无论它有多少个不同解法, 实质上都可以看作这些基本规律的单独应用或综合应用.

三、例题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 在光滑水平面上, 放置着A、B两个物体.A、B紧靠在一起, 其质量分别为 mA=3 kg, mB=6 kg, 推力FA作用于A上, 拉力FB作用于B上, FA、F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 其规律为:FA= (12-2t) N, FB= (6+2t) N.问从 t=0开始到A、B开始脱离为止, A、B的共同位移是多少?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A、B两物体分离时, A的加速度为aA=FAmA=12-2t3

B的加速度为

aB=FBmB=6+2t6=3+t3.

当A、B两物体分离时, 有 aA=aB, 则有12-2t3=3+t3, 得 t=3 s.

即从 t=0开始, 经 t=3 s, A、B两物体分离.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 t=3 s 内A、B两物体的加速度为

a=FA+FBmA+mB= (12-2t) + (6+2t) mA+mB=189=2m/s2.

所以从 t=0开始到A、B开始脱离为止, A、B的共同位移为

s=12at2=12×2×32=9m.

点评:在A、B两物体未分离之前, 虽然FA、F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 但作用于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上的合力却为恒力, 故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的共同加速度.用加速度 a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联系, 便求出了A、B的共同位移.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与运动学的桥梁.

本题涉及到力的瞬时性, 涉及到加速度、时间等物理量, 可以看出, 用力的观点进行分析解答较为方便.

例2 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前后并排的静止的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木块, 如图2所示, 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1、m2.子弹射穿木块 m1 的时间为 t1, 最后子弹停留在木块 m2 中.两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均为f.求子弹停留在 m2 中后, m1、m2 的速度各为多大?

解析:子弹在木块 m1 中运动的时间 t1 内, 两木块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可视为一个整体, 由动量定理得 ft1= (m1+m2) v1.

式中 v1 为两木块的共同速度.

最后子弹停留在木块 m2 中, 由于子弹、两木块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所以动量守恒.设子弹、木块 m2 的最终速度为 v2, 则有

mv0=m1v1+ (m+m2) v2.

由以上两式解得

v2=mm1v0+mm2v0-m1ft1 (m1+m2) (m+m2) .

点评:在子弹射穿木块 m1 的过程中, 以 m1、m2 为一系统, 动量不守恒, 子弹的动量转移到 m1、m2 组成的系统中, 涉及到物体的速度和时间等物理量, 可根据动量定理建立方程.在子弹与木块 m2 作用过程中, 以子弹、木块 m1、m2 为一系统, 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故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

本题涉及到物体的速度、运动时间、动量的转移问题, 用动量的观点分析解决较为方便.

例3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木块, 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打入木块, 然后穿出.如果将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 子弹射出时的速度为 v1,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1;如果木块不固定, 子弹射出时的速度为 v2,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2, 设子弹受到的阻力相等, 则ΔE1与ΔE2相比较, v1 与 v2 相比较, 大小如何?

解析:子弹射穿木块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即转化为内能.等于阻力与相对位移乘积这一量值, 即ΔE=fs相对.在本题中 s相对即为木块的厚度, 子弹受到的阻力 f 又相同, 所以ΔE2=ΔE1.

木块固定时, 由动能定理得

-fs=12mv12-12mv02 (1)

木块不固定时, 由功能关系得

fs=12mv02- (12mv22+12Μv木) (2)

式中 v木为子弹射出后木块的速度.

比较 (1) 、 (2) 两式可知 v1>v2.

点评:本题涉及到运动形式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涉及到位移、速度大小的变化等, 宜用能量的观点分析解答.可从功与能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入手, 寻找解题途径.在解答本题中, 用到了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由于用能量的观点解题可以只考虑过程的始末状态, 而不必考虑过程的细节, 所以思路明朗, 解答简捷.

例4 如图3所示, 一质量为M, 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 m 的小木块A, m<M, 现以地面为参考系, 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 使A开始向左运动, B开始向右运动, 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 (以地面为参考系) .

(1) 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 v0, 求它们的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 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最远处 (从地面上看) 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析: (1) 设向右为正方向, 对A、B组成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有

Mv0-mv0= (M-m) v (1)

解得v=Μ-mΜ+mv0, 方向向右.

(2) 设摩擦力大小为 f, 木块向左的最大位移为 s, 由能量守恒和动能定理得

fL=12 (Μ+m) v02-12 (Μ+m) v2 (2) fs=12mv02 (3)

由 (1) 、 (2) 、 (3) 三式解得s=Μ+m4ΜL.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以及对临界点的分析、判断、运用.这类题是考查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常见题型.在分析解答中既运用了动量的观点, 又运用了能量的观点.对木块A和木板B组成的系统, 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内力, 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A、B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 系统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转化为内能的量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对小车的相对位移之积, 要注意这一关系的应用.

解析动力学问题, 有时需要从多角度分析解答, 应注意规律的综合运用和灵活选用.

三、小结

1.在解答动力学问题时, 当我们沿着一条主线不通时, 应灵活地改变思维角度, 考虑循其它方向解决问题.

2.一些问题既可以用力的观点解答, 也可以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解答, 即条条路都能行通,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应比较沿哪条路线更为简捷, 过程更为简单, 选择最优解法.

3.一些综合程度较高的问题, 既需要用力的观点分析, 又需要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考虑, 在此情况下, 要在正确分析过程、构建模型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规律建立方程, 注意相关规律的交叉、综合运用.

4.动力学问题涉及物体受力和运动两个方面, 在解答时要在正确选择研究对象的前提下, 正确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不论用哪种观点解题, 都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分析.在进行受力分析时, 要认清力的性质, 如果研究对象是系统, 还要区分是内力还是外力.在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时, 要注意确定运动的性质、状态及各过程之间的联系.

知识动力学 篇2

一、主要内容:

电磁场可用两个矢量—电场强度

和磁感应强度 ,来完全描写,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在实验定律的基础上找出 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洛仑兹力公式,并讨论介质的电磁性质及电磁场的能量。在电磁学的基础上从实验定律出发运用矢量分析得出电磁场运动的普遍规律;使学生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的微分形式及物理意义;同时体会电动力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由实验定律加假设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完成由普通物理到理论物理的自然过渡。

二、知 识 体 系:

三、内容提要:

1.电磁场的基本实验定律:(1)库仑定律:

对个点电荷在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场强的矢量和,即:

(2)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决定磁场的实验定律)

(3)电磁感应定律

①生电场为有旋场(又称漩涡场),与静电场

本质不同。

②磁场与它激发的电场间关系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微分形式。(4)电荷守恒的实验定律 , ①反映空间某点与

之间的变化关系,非稳恒电流线不闭合。

② 若空间各点与无关,则,为稳恒电流,电流线闭合。

均与无关,它产生的场也与无关。稳恒电流是无源的(流线闭合),2、电磁场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

其中:

1是介质中普适的电磁场基本方程,适用于任意介质。2当,过渡到真空情况:

3当时,回到静场情况:

4有12个未知量,6个独立方程,求解时必须给出介质中:

3、介质中的电磁性质方程 若为非铁磁介质

1、电磁场较弱时:

与,与的关系。

均呈线性关系。向同性均匀介质:,2、导体中的欧姆定律

在有电源时,电源内部,为非静电力的等效场。4.洛伦兹力公式 考虑电荷连续分布,单位体积受的力:

洛伦兹认为变化电磁场上述公式仍然成立,近代物理实验证实了它的正确。

说明:①②

5.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其它物理量的边值关系:

恒定电流:

6、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能量密度: 能流密度: 三.重点与难点

1.概念: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密度、极化强度、磁化强度、能流密度。2.麦克斯韦方程、电荷守恒定律、边值关系、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的关系、应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3.电磁场的能量及其传输

第二章 静 电 场

一、主要内容:

应用电磁场基本理论解决最简单的问题:电荷静止或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场不随时的静电场问题。

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自由电荷分布及介质和导体分布的情况下如何求解静电场。由场的基本方程是矢量方程,求解很难,并不直接求解静电场的场强,而是通过静电场的标势来求首先根据静电场满足的麦克斯韦方程,引入标势,讨论其满足的微分方程和边值关系。在后面几节研究求解:分离变量法、镜像法和格林函数法。最后讨论局部范围内的电荷分布所激发的电势在远开式。

二、知 识 体 系: 1.静电场的微分方程:

边值关系:

静电场的能量:

2.静电边值问题的构成:

3.静电边值问题的基本解法:(1)镜像法(2)分离变量法

条件: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3)电多极矩(4)格林函数法

三、内容提要: 1.静电场的电势 引入标量函数即静电势

空间两点电势差:

参考点:

(1)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通常选无穷远为电势参考点

(2)电荷分布在无限区域不能选无穷远点作参考点,否则积分将无穷大。连续分布电荷:无穷远处为参考点

2.电势满足的微分方程

泊松方程: 其中仅为自由电荷分布,适用于均匀各向同性线性介质。

对的区域: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3.边值关系

①.两介质界面上边值关系

②.导体与介质界面上的边值关系

③.导体与导体界面上的边值关系

其中是导体的电导率

4.静电场的能量 用电势表示:

注意:①不是静电场的能量密度;是自由电荷密度,而则是空间所有电荷的电势,②5.唯一性定理: ①均匀单一介质

只适用于静电场。

当区域V内自由电荷分布V内场(静电场)唯一确定。② 均匀单一介质中有导体

已知,满足,若V边界上已知,或V边界上已当区域V内有导体存在,给定导体之外的电荷分布量,则内电场唯一确定。,当1或已知,每个导体电势

四、.静电边值问题的基本解法: 1.镜像法:

理论依据:唯一性定理,采用试探解的方法。镜像法:

用假想点电荷来等效地代替导体或介质边界面上的未知面电荷分布,然后用空间点电荷和等荷迭加给出空间电势分布。条件:

①所求区域内只能有少许几个点电荷(只有点电荷产生的感应电荷才能用点电荷代替。)或是连续分布。

②导体边界面形状规则,具有一定对称性。③给定边界条件。要求:

①做替代时,不能改变原有电荷分布(即自由点电荷位置、Q大小不 能变)。泊松方程不能改变。所以假想电荷必须放在所求区域之外。②不能改变原有边界条件,通过边界条件确定假想电荷的大小和位置。③一旦用了假想等效电荷,不能再考虑边界面上的电荷分布。④坐标系根据边界形状来选择。2.分离变量法:

条件:电势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①空间处处用拉普拉斯方程。,自由电荷只分布在某些介质(如导体)表面上,将这些表面视为区域边界②在所求区域介质中有自由电荷分布,若这个自由电荷分布在真空中,产生的势中电势可表示为两部分的和

为已知,不满足,但表面上的电荷产生的电势使满足,仍可用拉普拉斯方程求解。注意:边值关系还要用而不能用。

拉普拉斯方程的通解:

轴对称通解:

为勒让德函数,…

球对称通解:若与均无关,即具有球对称性,则通解为:

解题步骤

①选择坐标系和电势参考点

坐标系选择主要根据区域中分界面形状 参考点主要根据电荷分布是有限还是无限

②分析对称性,分区域写出拉普拉斯方程在所选坐标系中的通解 ③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常数

外边界条件: 电荷分布有限 导体边界可视为外边界,给定,或给定总电荷Q,或给定(接地)

一般在均匀场中,:

(直角坐标或柱坐标)

内部边值关系:介质分界面上

(表面无自由电荷)3.电多极矩

讨论电荷分布在小区域内,而场点又距电荷分布区较远,即l<

小区域电荷体系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

其中 是点电荷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

是电偶极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

是电四极子在外电场中的相互作用能

电偶极子在外电场中受的力

若外电场均匀:

电偶极子在外电场中受的力矩

三.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静电势及其特性、分离变量法、镜象法。本章难点:镜象法、分离变量法(柱坐标)、电多极矩。

第三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一、主要内容:

在给定自由电流分布及介质分布的情况下如何求解稳恒磁场。由于稳恒磁场的基本方程是矢量方程,求解很难,并不直接求解的稳恒磁场磁感应强度,一般是通过磁场的矢势来求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入磁标势及磁标势满足的方程来求解。我们先引入静磁场的矢势,导出矢势满足的微分方程,然后再讨论磁标势及其微分方程,最后讨论磁多极展开。

二、知识体系: 1.矢势法: 基本方程:

边值关系:

静磁场的能量:

① 能量分布在磁场内,不仅仅是分布在电流区.②不是能量密度

2.磁标势法

引入磁标势的条件:求解区域内作任意的闭合回路L,闭合回路L内都无电流穿过,即,即引入区域为无自由电流分布的单连通域。

基本方程: 边值关系:解法:当时,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解法与第二章相同.3.磁矢势多极展开:

本章重点:

1、矢势的引入和它满足的微分方程、静磁场的能量

2、引入磁标势的条件,磁标势满足的方程与静电势方程的比较

3、利用磁标势解决具体问题 本章难点:利用磁标势解决具体问题

第四章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电荷和电流辐射电磁场,电磁场在空间互相激发,在空间以波动的形式存在,就是电磁波。

一、主要内容:

研究电磁场在空间存在一定介质和导体的情况下的波动情况;在真空与介质,介质与介质,介质与导体的分界面上,电磁波会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衰减等,这些本质上是边值问题。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最简单、最基本的波型是平面电磁波。

二、知识体系: 1.自由空间(介质):指,的无限大充满均匀空间.-

定态波亥姆霍兹方程基本解:,性质:(1)与的关系:,构成右手螺旋关系(2)与同位相;

(3),振幅比为波速(因为相互垂直,)。

(4)平面电磁波的能量和能流

 能量密度:,电场能等于磁场能,能量密度平均值为 能流密度:

(为

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平均值:2.良导体:,基本解:,其中3.电磁波在界面反射和折射

。4.谐振腔

定态波边值问题:

在求解中主要用到

解为:

两个独立常数由激励谐振的信号强度来确定。谐振频率:

(1)给定一组,解代表一种谐振波型(本征振荡, 在腔内可能存在多种谐振

时,谐振腔才处于谐振态。,则。

可以分解到波型的迭加);只有当激励信号频率(2)不存在中两个为零的波型,若(3)对每一组任意两个方向。

值,有两个独立偏振波型,这是因为对于确定的(4)最低频率的谐振波型

假定,则最低谐振频率为

该波型为(1,1,0)型,所以,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为横电磁波。

5.矩形波导管

矩形波导管由四个壁构成的金属管,四个面为一般情况下让电磁波沿理想导体边界条件:

轴传播,对理想导体:,满足方程:,其解:

其中,的解由截止频率:

确定 最低截止频率为:(),();

最高截止波长为: 波。,一般把波长的波,称为超短波即微本章重点:

1、电磁场的波动方程、亥姆霍兹方程和平面电磁波

2、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导出、振幅的位相关系,偏振

3、导体内的电磁波特性、良导体条件、趋肤效应

4、谐振腔和波导管中电磁波的运动形式 本章难点:

1、振幅、位相关系

2、导体内电磁波的运动

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

一、主要内容:本章讨论高频交变电流辐射的电磁场的规律。

二、知识体系:

其解:

设电荷、电流分布为随时间做正弦或余弦变化,即:

将此式代入推迟势的公式后得到():

令 则:,如果讨论的区域有关系式:。

三、电偶极辐射:

当时,上式可以仅取积分中的第一项,有:,此式代表的是偶极辐射。由此我们得到在度:

条件下偶极辐射的磁感应强

利用得到偶极辐射的磁感应强度:

若选球坐标,让沿

轴,则:

(1)电场沿经线振荡,磁场沿纬线振荡,传播方向、电场方向、磁场方向相互正交构成右手螺旋关系;(2)电场、磁场正比于,因此它是空间传播的球面波,且为横电磁波,在时可以近似为平面波;

(3)要注意如果()不能被满足,可以证明电场不再与传播方向垂直,即电力线不再闭合,但是磁力线仍闭合。这时传播的是横磁波(TM波)辐射能流、角分布和辐射功率平均能流密度矢量:

平均功率:

P==,平均功率与电磁波的频率4次方成正比。

重点:电磁势及方程,电偶极辐射场、平均能流、平均功率的计算.难点:达朗贝尔方程的解,辐射场的计算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主要内容:讨论局限于惯性系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理论,相对论电动力学以及相对论力学

一.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1、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自然扩展)(1)物理规律对于所有惯性系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2)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不存在绝对参照系。

2、光速不变原理

真空中光速相对任何惯性系沿任何一个方向大小恒为c,且与光源运动速度无关。二.洛仑兹变换:

坐标变换: 逆变换:

速度变换:,三.狭义相对论的时空理论:

1.同时是相对的:在某一贯性参考系上对准的时钟,在另一相对运动的贯性参考系观察是不对准的。

2.运动长度缩短:沿运动方向尺度收缩。其中是物体相对静止系的速度;

3.运动时钟延缓:运动物体内部发生的自然过程比静止的钟测到的静止物体内部自然过程经历的时间延缓。

⑴ 运动时钟延缓:

只与速度有关,与加速度无关;

⑵ 时钟延缓是相对的,但在广义相对论中延缓是绝对的; ⑶ 时钟延缓是时空的另一基本属性,与钟的内部结构无关; ⑷ 它与长度收缩密切相关。四.电磁场的洛仑兹变换:

五.相对论力学:

1.运动质量:

2.相对论动量:3.质能关系:物体具有的能量为

4.相对论动能:5.相对论力学方程:

本章重点:

1、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并熟练利用洛仑兹变换解决具体问题

2、理解同时的相对性和尺缩、钟慢效应,并会利用相关公式计算.3、了解相对论四维形式和四维协变量

4、了解相对论力学的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难点:

1、同时的相对性、时钟延缓效应的相对性

2、相对论的四维形式

知识产权是未来创新的动力 篇3

田力普:知识产权支撑创新

我国一直都支持知识产权创造与应用,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知识产权的产出大幅增长,2012年1~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达到36.3万件,其中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28.7万件,同比增长24.1%。而且我们还帮助企业建立海外维权援助中心,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和海外维权联络员机制,加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

最近英国政府知识产权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哈维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西方的媒体界很罕见,因为我们看到更多的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对中国知识产权的指责、抱怨,而哈维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以罕见的、客观和公正的立场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价,他指出: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知识产权执法不力,盗版严重的国家,事实是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水平近年来已经达到顶峰。外界对中国的误解产生是因为大多数外国观察家只注意到中国的执法不完善,而忽视了过去20多年来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普遍的看法相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这是日本、韩国花了30年,甚至40年时间才做到的。事实上中国即将成为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主要生产国,中国正在掀起一股专利浪潮,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些重要技术领域的主导者。这是由于中国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和经济增长以及中国人的自然创造力和创造性的根本重要性。

欧洲专利局最近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中,中国企业向欧洲申请的专利达到了1.69万件,而2000年只有160件,相差100倍。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全球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对于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将更加凸显。

尼古劳斯·图姆:专利申请不是创新发展的终结

欧洲专利申请情况和世界专利申请情况发展趋势差不多。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缓慢的复苏,现在欧洲的增长率是3%~4%,总体来说专利增长是在上升阶段。由于知识产权或专利管理的提升,所以知识产权专利的意识提高了,比如以专利拍卖来考察专利的价值所在,还有知识产权的会计、审计等,这也是专利申请在过去20年间有如此快速上升的原因。

从欧洲来看,来自欧洲的专利不到50%,欧洲专利局61%的专利申请都来自外国。其中中国大概占7%,这也使中国成为了向欧洲专利局提交专利的第四大申请国。专利申请的领域大部分都是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是在信息通信技术,还有一些生物技术,虽然绝对数不多,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

最大的申请人和权利人,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我们看到中国一些企业也是名列前茅的,比如华为处在申请人的第17位。

专利申请的数量多并不意味着专利授予的数量就多,也不能代表创新的水平,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这个价值链中发挥作用。专利申请是这个链条的初始,最后经济发展是这个链条的终结,中间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

马克·柯恒:提高认知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是知识产权大国,但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要对知识产权有一个认知。有人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都是被大公司所拥有的,而事实是相反的,专利的所有权在中国是更加分散的,涉及很多小型的发明人。在2011年,5%的美国专利是由个体的发明人所拥有,而在中国18%的发明专利和49%的设计专利都属于个人拥有的。

看一下世界上其他各国就会发现,并不是国家来创新,而是城市来创新。在美国硅谷,人均专利量要比美国其他地区高得多。所以说,中关村、深圳能够创造出多少专利,国家政策肯定是有帮助的,但真正重要的是在不同城市的创新集群。

张志成:依靠知识产权赢得国际市场

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既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国确立了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一个必需的选择。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上投入以及产出都大量的增加,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产业结构过渡的大国,必须加强对创新方面的投入,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关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发展的阶段和我们的国情上,与已经成熟地运转了几百年的西方知识产权制度的成效相比,还存在进一步调整适应我们发展阶段的方面。需要中国自身不断努力,也需要各个国家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不断地达成共识,密切合作。

从中国企业发展角度来讲,企业应该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或是主要的运用者。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成为关系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全局的关键。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正在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将自己创新的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的优势。

一些跨国公司发展的经济纠纷,提示更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这一竞争工具的重要价值。中国一些企业,像中兴和华为等都在努力地依靠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位置。从政府的认识角度来讲,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企业对于政府的要求,同时也是与世界各国建立紧密经济联系的需要。

本文编辑:李璐。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其他精彩观点,请联系邮箱:coolu86@163.com。

知识动力学 篇4

关键词:知识转移,企业与客户的交互,系统动力学

在客户知识管理中, 客户隐性知识的获取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员工与客户的不断交互过程中进行的。员工通过交互获得的知识通过企业内部的共享、整合, 应用到产品、服务的创新中, 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系统动力学与知识管理

目前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企业知识转移的还比较少, 罗锐、赵文平[1]对企业与客户隐性知识转移采用了微分动力学的方法, 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客户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 并且对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及阀值条件进行分析。王欣、孙冰通过基于企业的平台, 通过分析企业内员工间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建模及仿真, 通过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企业内的知识转移有帮助的建议[3]。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 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学科。系统动力学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 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的方法, 以定性分析为先导, 定量分析为支持, 两者相辅相成。它的目的在于寻求改善系统行为的机会和途径[2]。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计算机仿真, 并且适用于对数据不足的问题进行研究。建模中常常遇到数据不足或某些数据难于量化的问题, 系统动力学借助于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有限的数据及一定的结构仍可进行推算分析。

本文研究的企业是实施了CKM的企业,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增加了“交互系统的构建”、“客户知识库的构建”两个情境因素, 丰富了已有模型的内容。

借助系统动力学的方法重点分析企业与客户交互过程的知识转移, 应用该方法对转移过程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构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应用分析, 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客户知识管理的以及哪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为制定客户与企业交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因果分析和因果关系图

在企业与客户的知识交互过程中, 客户作为隐性知识的传递方, 知识势能更高, 企业是知识的吸收方。

首先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 或者企业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 客户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看法、意见等隐性知识传递给企业甚至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在传递过程中, 客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发现知识和表达知识的能力。同时, 随着自身知识的不断转移和外界知识的不断更新, 转移双方都需要不断学习, 利用各种渠道提升、更新自身的知识。

随着知识转移的不断进行, 员工接收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由于本身对于知识的容纳程度有限, 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地传播分享、整理应用, 这部分的知识就会被遗忘。

在交互过程中, 客户的知识存量受客户自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积累等影响;企业的知识存量是由员工知识存量决定的, 然后再经过知识的整合应用产生了新的知识量。员工知识存量主要是由转移知识量和员工知识遗忘量决定的。

转移知识总量受客户的知识编码表达能力、企业员工学习能力、知识差距和转移情境这四个因素共同来决定, 他们与转移的知识量都是正相关的。知识的转移情境是决定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因素, 它由五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 分别是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激励机制、交互系统的构建、客户知识库的建立, 如下图所示:

图1中包含的主要反馈回路有:

客户知识存量→客户自学习积累知识量→客户知识存量

客户知识存量→客户自学习积累知识量→客户知识遗忘量→客户知识存量

员工知识存量→知识差距→知识转移量→员工知识存量

员工知识存量→知识差距→知识转移量→员工知识遗忘量→员工知识存量

员工知识存量→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员工知识存量

员工知识存量→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员工知识遗忘量→员工知识存量

三、模型假设和系统流图

模型的基本假设: (1) 客户向企业表达想法或者反馈意见, 客户的知识存量高于企业, 存在知识势差。客户为了获取协作价值、为了使自己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被满足, 存在知识转移的动机, 企业则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客户转移的有价值的知识。 (2) 由于实施了客户知识管理, 企业内部对员工接受的知识进行吸收和转化并且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运作中, 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值。该模型的系统流图如下:

该模型有2个状态变量 (L) 即为客户知识存量和员工知识存量;5个速率变量 (R) 分别为:客户自学习积累知识量、客户知识遗忘量、转移知识量、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员工遗忘知识量;本文将常量 (C) 设为:企业整合应用知识能力、客户的编码表达能力、客户自学习能力、企业文化、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激励机制、交互系统构建、客户知识库的建立;辅助变量 (A) 有:知识差距、员工知识学习能力。

四、方程的设计

客户知识存量 (L) =INTEG (客户自学习积累知识量-客户知识遗忘量, 80) ;

客户自学习积累知识量 (R) =客户知识存量*客户自学习能力, 客户自学习能力 (C) =0.05, 企业的整合创新知识能力 (C) 设为0.07;

客户遗忘知识量 (R) =STEP (0.2*客户自学习积累量, 10) , 表示客户从第10步开始遗忘, 0.2为知识遗失率;

员工知识存量 (L) =INTEG (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知识转移量-员工知识遗忘量, 20)

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 (R) =员工知识存量*企业整合应用知识能力, 由上可知企业整合创新能力 (C) 为0.07;

员工知识学习能力 (A) =WITH LOOK UP (Time, ([ (0, 0) - (24, 2) ], (0, 1) , (6, 1.5) , (12, 1.75) , (24, 2) ) , 用表函数来表示员工知识学习能力,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员工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

员工知识遗忘量 (R) =STEP (0.2*企业整合应用新增知识量+0.2*转移知识总量, 10) ;

知识差距 (A) =客户知识存量-员工知识存量;

转移知识量 (R) =DELAY1 (客户编码表达能力*员工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差距*转移情境, 2) , 客户在传递自身知识的同时, 会权衡利弊, 考虑是否继续向企业表达传递自己的想法, 所以设定延迟2个单位开始知识的转移;

转移情境 (A) =企业文化*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交互系统的构建*激励机制*客户知识库的构建, 在仿真时规定它们与转移主体的转移意愿正相关, 取值范围在[0, 1]之间。

五、模型仿真与分析

(一) 模型仿真

该模型的仿真时间为24个月, 客户编码表达能力为0.4, 根据上面设定的参数进行仿真, 结果如下图 (current1) 。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的转移, 员工与客户的知识差距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 是因为最开始进行知识转移的时候, 双方没有经验, 所以转移的知识量不是很多, 转移的速率呈现出比较慢的趋势, 后来随着转移的继续, 转移知识量逐渐加大, 由于客户和员工都处在不断接收新知识的环境中, 各自需要不断地调整, 后面转移知识量逐渐平稳, 但是企业内部仍在不断地整合应用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 所以知识差距有下降的趋势。

(二) 灵敏度分析

由分析可得, 当客户知识编码表达能力由0.4 (current1) 提高为0.6 (current2) 时其他条件都不变, 从第13、14个月开始客户传递给员工的知识慢慢变少。所以在企业与客户的知识交流过程中, 客户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存量, 通过不断地学习, 扩充知识量, 这样才能使得交互过程继续下去。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客户知识库的建立由0.5 (current1) 提升到0.7 (current3) 时, 员工知识量和知识转移量的增加效果都没有客户表达能力强, 其原因是情境因素还包括了企业文化、信任互惠的人际关系、交互系统的构建、激励机制等, 由图可以看出转移情境提高一些就可以使知识的转移起到很大的效果。

六、总结

本文基于客户知识管理的角度, 结合前人的研究,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对企业与客户交互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因果分析、模型的构建和系统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 客户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与客户的交流, 方便企业获取隐性的客户知识。企业结合自身CKM实施情况, 通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学习型企业文化、不断完善与客户的交互渠道、加强客户知识库的构建等增强客户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能力来帮助员工获取客户知识。

参考文献

[1]罗锐, 赵文平.客户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J].第五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 2007.

[2]刘秉镰, 王燕.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系统规划[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知识动力学 篇5

强相互作用力乃是让强子们结合在一块的作用力,人们认为其作用机制乃是核子间相互交换介子而产生的。

而其实,强子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乃是夸克团体与夸克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夸克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必然乃夸克与夸克之间相互作用的剩余。而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已知它是未饱和游空子重合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延伸,这才是真正的强相互作用之作用机制。

大约地说,当夸克们结合成为强子时,其结构已经较为严密完整,可是,如果强子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撞击作用,那么各强子原来的结构则定会遭到破坏,因此,各强子中的大小夸克们则自然会重新产生相互的作用而结合在一块;这,正就是强相互作用的现象。

而说到底,强相互作用的实质乃是由于未饱和游空子重合体之中心体因其综合循环体的未饱和而通过静空子中间体渗透出中心极性而与别的未饱和游空子重合体之外层循环体产生相互吸引,并且自身的循环体同理也受到对方中心体吸引,因而它们之间则产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各种层次的联合构成体,而强相互作用则乃是其中一个层次上的联合相互作用而已。

第二节 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实质

电磁相互作用力乃是带电荷粒子或具有磁矩粒子通过电磁场传递着相互之间的作用。

电场和磁场的实质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电场乃是游空子循环体的循环变化在周围静空子的中间体中引起极性感应激荡并传递开去。而磁场则是电场因电源的运动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已。并且我们还知道,电场和磁场实际上也是一种电磁波,不过乃是频率及高的电磁波。

而电磁波能够对许多东西产生作用并使之发生结构状态的改变(如光照能使物体升温、无线电波能在导线中推动电子而形成电流等等),这是因为任何有质的东西皆由游空子所构成,而任何游空子皆处在静空子之中并与静空子共用中间体;于是,电磁波━━即静空子中间体的极性感应激荡自然会影响游空子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游空子构成体的整体状态。所以,电磁作用的范围其实是很广的。

那么带电荷体与带电荷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呢?

电荷无非分为正负两种,我们先说异种电荷,即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吧。

正负电荷乃是通过各自所产生的电场来进行相互作用的。那么首先请问:既然异种电荷是相互吸引的,可为什么却不常看到正负电荷直接接触进行相互作用并结合在一起呢?

正因为,据我们所知电荷的实质乃是物质基元游空子的循环体或游空子重合体外层的循环体在循环时对外表现出来的极性激荡。这激荡造成周围静空子中间体的极性感应激荡即是所谓的电场。而正负电荷的区别则不过是循环体循环方向的左右旋不同而已。那正负电荷的电场,则乃区别于极性激荡的相位刚好相反。总之,正负电荷皆起源于同一极性体(即游空子循环体),其区别只是极性体循环的方向相反而已。于是既然如此,当正负电荷直接接触时,实际上则是相同的极性体在接触;而相同的极性体是相互排斥的,因此正负电荷不能够靠在一起直接进行着相互间的吸引作用而只能通过电磁波来进行着彼此间的作用。

这个问题正好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我们这理论之正确与完善。

那么,正负电荷应是如何通过电场来产生相互作用的呢?

由于,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实际上乃是电荷激发空间体而产生的那极高频电磁波,而发射电磁波的东西则必然会受到周围空间体(即静空子群)对它的反作用力,那发射极高频电磁波的电荷体所受的反作用力则当然会更加明显。只是,因为电荷体乃是向各个方位同时激发电磁波的,因此电荷体所受的各个方向的反作用力则相互抵消。

可是,当空间里同时有正负电荷时,虽然正负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之感应激荡相位相反,但由于在它们俩之间其激荡传播的方向亦相反,故其相位反而是相同的。于是,在它们之间的两端,正负电荷激荡周围每一个静空子时都得到对方传过来的激荡波的帮助,因此,在它们之间的这两边,静空子群对它们俩的反作用力自然会减少许多,于是两个带电荷体便会被自己另一边的较强的静空子反作用力推向对方而表现出异性电荷相吸引的特性。

而如果空间里同时放置的是同种的电荷,那么由于同种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之感应激荡的相位是相同的,但由于它们俩之间激荡的方向相反,故相位变成了相反,于是在它们之间的这边激荡静空子反而会受到额外的阻力,因此它们之间的这两端静空子对它们俩的反作用力则比双方另一边静空子对它们的反作用力更大,两个带电荷体便会被推斥开而表现出同种电荷相斥的特性来。

当然,空间里的电荷靠得越近,则各自激荡静空子时受到对方帮助或阻碍的程度则越强;反之,则越弱。

由于,磁场和电场只是外表形式上的不同而已,它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磁性体与磁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与上述那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是一个样的,而电荷在磁场中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其原理在本质上也与上述的原理相同。因此,我们在这里便不需要去讨论那些细节性的问题了。

总之,电磁相互作用之实质乃是由于各带电体之电场的交叉作用而使空间基元静空子对带电体各个方位的电磁场激发产生不同的反作用,于是带电体各个方位在空间体不平衡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带有方向性的力的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实质我们已经清楚,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弱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第三节 弱相互作用力的实质

弱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粒子的衰变过程。

弱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呢?

我们论述过,在宇宙的大循环中,所有的物质基元“游空子”皆随着大循环的进程而缓慢地增加了内部循环的速度。而这速度的增加乃是因为游空子与所经过的一个个静空子产生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是,如果是单个独立的游空子,那么它所受到的静空子的作用力便会由于乃是1:1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显得比较强;如果是重合游空子,则由于相互作用乃是一个静空子同时与多个游空子的相互作用,故其中的每一个游空子所受到的静空子的作用力便会比较弱,于是其内部循环速率的增加自然会更加缓慢。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所有游空子的内部循环都会缓慢地逐渐加快,而单个独立的游空子与重合游空子中的游空子则乃是其加快的速度有所不同而已;并且,游空子重合体所含的游空子数越多,则它里面的每一个游空子的内循环加速便越慢。

那么,这现象对于各种粒子的结构是否会造成影响呢?

因为各种粒子皆由游空子所构成,所以游空子内部循环的加速当然多少会影响各粒子的内部结构。可是,由于各粒子原本已有一套完整的内部循环系统,于是如果要让整个系统产生结构上的变化,那么游空子的内循环速度当然需要加速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各粒子中那游空子内部缓慢的循环加速,并不能够在每一个时刻都使粒子产生结构上的变化。而如果要实现这结构上的变化,那当然得需要循环加速的不断积累。而这积累过程的长或短,当然取决于各粒子内部的结构情况(包括各游空子原有内部循环的快慢)。

我们知道,电子乃是饱和的游空子重合体,因此电子的内循环加速自然会非常的缓慢,而这,正是电子寿命很久远的根本原因。

当放射性物质之原子核内的各游空子之内部循环随着宇宙大循环的进程(也即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加速到一定的程度时,本来就较不稳定的大原子核的结构(大家知道,原子核的增大是有着极限的,一般情况原子核越大则越不稳定)则容易受到一定的破坏,于是核内的一些游空子重合体便会脱离出来而合成新的小粒子跑了出去,并伴随着静空子的受激而产生γ射线,而那变故后的原子核则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形式从而完成了一次衰变的过程。于是,由于放射作用的消耗,原子核中各游空子的内循环则会慢了下来,回到本来的状态并开始走向新的衰变过程。而这,正就是弱相互作用的实质。

归根结底,弱相互作用乃是物质基元“游空子”与众多的空间基元“静空子”因为经过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导致游空子内部循环加速到一定的程度而最后导致物质结构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粒子的衰变只取决于时间的进程而与其他的种.种因素(如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统统无关。

好,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乃是万有引力之问题了。

第四节 万有引力的实质

万有引力,乃任何有质体(即有质量之物)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那么,这力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质又是什么呢?

对于较小的粒子来说,万有引力作用并不明显;但对于较大的物体,其作用则是很明显的。我们这世界上的所谓重量,便源于万有引力。

现在,就让我们用已经知晓的物质与时空的知识去认识万有引力的实质吧。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皆由游空子或游空子重合体所构成;而所有的游空子及游空子重合体,在其循环体之中那极性最弱之处,其中心体的负空体极性则会很容易地渗透了出来。并且,随着循环体的循环变化,这渗透出来的中心体极性在每一个方位上则会产生相应的强弱变化;于是周围的静空子中间体便会受此影响而产生出了极性感应激荡。结果,这静空子的感应极性激荡则一个传感一个地传播开去,形成了感应极性激荡之“场”,这“场”不过是一份份空间基元的感应极性激荡罢了。

这就是说:任何物质,其四周围的空间都会产生中心体极性之感应激荡。虽然,这由渗透出来的极性所引起的激荡较弱,但如果质量增大,则由于叠加效应,便会有所加强。

由于静空子中间体的极性感应激荡实际上只能是感应正空体在起主导的作用,因而与感应源起相互作用的则只能是静空子中间体中的感应正空体;因此,游空子循环体(属于正空体极性)与被感应的静空子的相互作用则乃是相排斥的作用(符合了电磁作用之原理),而游空子中心体(属于负空体极性)与被感应的静空子的相互作用则应该是相互吸引的。于是,当有质体与有质体处在空间里的时候,不管它们是否为带电体(非带电体乃有质体自身循环体所激发的两种电场相互抵消,故循环体没有与空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它们周围那中心体极性渗透而形成的感应激荡则皆存在着;而在它们之间,由于双方那感应激荡的方向相反,因而感应激荡起来更加困难,因此在它们之间双方受到的被感应静空子的反作用力更大,而这反作用力由于乃是吸引的,所以双方则呈现相互吸引的现象━━这正是万有引力作用之实质及过程。

如果撇开感应激荡源与空间体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看到,构成万有引力场的这中心体极性感应激荡与构成电荷之电场的循环体极性感应激荡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由于,形成万有引力场的中心体极性乃是以吸引的方式开始感应静空子之中间体的,而形成负电荷之电场的循环体则乃是以排斥的方式开始感应静空子之中间体的;因而两者所形成的极性感应激荡之相位则刚好相反。而我们在前面已知,正负电荷之电场的区别乃是其极性感应之相位的相反而已;因此,从激荡波的本身来看,万有引力之场等同于非常微弱的正电荷之电场。

人们应记得,牛顿之万有引力计算公式与库仑之电荷相互作用力计算公式是何其的相象,其中的缘故,正乃上述之道理。

至于万有引力与有质体之质量及距离的关系,则比较容易理解:质量大,则有质体之中心体的数量多,于是静空子之极性感应激荡由于叠加的效应则越强,于是万有引力作用越强烈;而有质体之间的距离加大了,则由于感应极性激荡随着向外的传递因会受到静空子之循环体及中心体等的干扰而将逐渐地变弱,因此两物之万有引力的作用则会随之而变弱。

终于,宇宙中最基本的四种自然力的作用本质我们都已清楚。于是,我们现在便可以对它们进行概括和统一了。

第五节 四种自然作用力的统一

总之,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皆源于物质基元游空子与空间基元静空子之间或物质基元与物质基元再加上空间基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它们之间的所有的相互作用,说到底乃是两种空间状态“正空体”与“负空体”的相互作用。而这两种“密度”不同、相对于中间态呈对偶正负极性的空间体之相互作用,则最终来源于宇宙的最根本的规则:即━━平衡趋势。而正是这 “平衡趋势”,导致了正负空体的极性吸引;而正空体与正空体、负空体与负空体之间的相互排斥,则乃是因为逆“平衡趋势”所导致。因此,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界的强相互作用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全皆起源于“平衡趋势”之作用及逆“平衡趋势”之作用。宇宙正是在“平衡趋势”与逆 “平衡趋势”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变化的过程。所以,她是永恒的、并且是美丽的。

宇宙的四种自然作用力在这里终于得到了终极高度的统一。就这一结果,却已是多少物理学家多年来的梦想。

电磁相互作用(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知识动力学 篇6

兴趣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个体人格化的心理特征。它反映着主体对于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性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对这一事物的喜好。

兴趣是激发人们积极对待所从事工作的一项动机因素,它能够引起人持久而稳定的注意,使感知清晰,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启发人的思维和创造,进而提高工作质量,而这恰恰是做好编辑出版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一兴趣的心理特点

1.范围性。兴趣的范围有宽窄之分,当然是多多益善。达尔文曾说过,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趣味,沉溺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问题和事物。广泛的兴趣会促使你去接触和注意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各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你也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与此同时,这种兴趣既可以使你提高工作能力,又能使你的智力和性格得到锻炼和发展。

2.中心性。一般而言,人的兴趣是由多种兴趣构成的兴趣体系,也有个重要和次重要的问题,即也要有个主攻方向,间或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编辑人员在自己的兴趣体系中要选择出适合自己性格、能力特点,并对工作有所帮助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中心兴趣,如前面提到的精神方面的兴趣。中心兴趣往往能使我们获得精深的知识,培养才能,使工作具有创造性。

3.内容性。兴趣有高、低和雅、俗之分。高雅的兴趣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锻炼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编辑人员在培养自己的兴趣时,应该有意识地不把兴趣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上,这样我们定会增知长智,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4.效能性。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大小。如果兴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和期望等待状态,缺乏理性思考,没有对行为产生驱动力,这样的兴趣对工作的积极意义不是很大。比如,你对书稿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对某些疑问却不去作深入的探究,其结果是疑问依旧得不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次增加学识的机会。对编辑出版人员来说,要有浓厚的兴趣去积极努力地探究问题,具有穷追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5.稳定性。仅凭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即产生的兴趣,称不上真正的兴趣,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帮助也会很有限。兴趣的培养同做其他事情一样,要能稳定、持久地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也决不动摇。在这方面,很多古今中外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兴趣的心理激发

兴趣不仅是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特殊动机。这是因为人在一生的活动中,不仅需要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且需要有“兴趣”像脉冲一样给予刺激。如果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工作起来也不会富有激情,自然也就谈不到做好工作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洛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必先谈研究学问,其实无论做什么事兴趣第一!……有了兴趣后才能专心一致,不论干什么,在这大原则下,才有所成!”本文所指的兴趣之所在,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更多地体现在对各种知识渴求的层面上,因为对编辑出版者而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本钱,知识就是资格。

只复述理论或只讲大道理而不去应用,对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怎样才算应用?笔者认为更好地把对精神方面的兴趣激发出来,进而变为想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动力,就是在应用,而且是在很好地应用。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发动机的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应用心理知识指导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个标志,也算是心理学知识在编辑出版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因此,我们应注意在以下方面对兴趣进行激发——

1.热爱本职工作。兴趣是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步确立的。与日常生活不同,与工作有关的兴趣更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所以只有从热爱编辑出版工作起步,才能产生广泛的兴趣,进而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确立自己的兴趣中心。这样的兴趣必定是工作所需要的,若坚持努力,相信会对编辑出版工作产生积极作用的。

2.坚持稳定的爱好。爱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所引起的一种倾向,较之一般兴趣的程度更强烈,是兴趣的表现和内容,能使兴趣更加充实。坚持稳定的爱好,就是培养、发展兴趣的实际行动。专业兴趣可以归人爱好的范畴,同其他工作一样,编辑出版工作也要讲自己的专业兴趣。

3.积极从事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有再好的兴趣,不去实践,也换不来实际、具体的成果,这一点对编辑出版人员尤为重要。对我们而言,实践主要是指学习实践和工作实践。学习是为了工作,工作离不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本文所谈兴趣,主要是指编辑出版人员要研究激发学习兴趣,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服务于编辑出版工作。积极从事实践,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激发精神方面的兴趣,离不开读书学习。从毛泽东的光辉著作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是博学多识的,这与他博览群书的爱好密不可分。编辑出版人员对读书感兴趣,通过读书学习得到更多的知识,反过来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编辑出版工作中,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其次,学习不能拘泥于形式,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结合工作实际不是更有针对性吗?在此想说的是,既然通过读书可以得到知识,我们的工作对象不就是一本本很好的书嘛!不妨先把对知识的兴趣放在稿件上,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编辑查找稿件中的差错,不是跟稿件本身过不去,而是要跟存在的差错作对,因此不妨换个角度看我们工作的对象。

第三,对事物的兴趣应该是自发的,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而不能只挂在嘴上。前面提到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根本是要靠知识说话,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兴趣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在工作中的必要性。本人深刻体会到,兴趣是我们发掘知识的得力工具,可以弥补自己知识的欠缺;兴趣又是我们手中神奇的“宝葫芦”,可以变我们的知识为“无中生有”,这样工作起来就有了底气,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第四,对事物的兴趣还应该是长久的,坚持不懈的。有些知识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个人对事物兴趣的养成,如习惯于听广播、看电视、读报刊、与人交流等。能做到兴趣广一些、杂一些,我们知道的自然就会多一些,辨错本领相应的就能多长几分。

只有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善于多学习、多积累,才会体会出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了别人没有觉察到的差错,而这种差错恰巧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或者是虽叫不准,但通过查证而得到了验证自己是对的时,我们会有很愉悦的感觉。究其原因,感到多知道一点还是好啊!

三结语

有报道称,现在图书、期刊中的差错有从单一的字词、标点错向常识性、知识性等差错蔓延之势,从我们接触到的稿件情况看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样的差错对读者的危害更甚。所以说,作为编辑出版人员除了有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外,操作起来还得凭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对获取知识很重要,再把这种兴趣变为热爱恐怕更重要,作用会更大。孔圣人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识动力学 篇7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传统融资方式的延伸,也是当今和未来金融学的研究热点。然而,不同于有形的实物资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着特殊的限制或约束,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特征,因此,研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必要基于融资约束、融资偏好、信贷供给等理论,根据资金流转关系揭示其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方兴未艾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1 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Engel等[1]立足法律经济学探讨利用知识产权为高技术企业融资,知识产权融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关于知识产权融资的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主要有价值评估、风险控制、运作模式、体制机制以及政策配置等方面,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进行研究。如:Iwan Davies[2]指出利用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筹集债务融资存在法律结构的不确定性;Verma S K[3]强调发展中国家较少利用知识产权融资,原因在于创新不足并缺乏实施机制;张礼国[4]基于融资约束、融资偏好和信贷配给理论,对知识产权债务融资困境进行了解释;周丽[5]基于法律社会学比较分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的模式;何慧芳等[6]运用模糊分析法研究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预警问题;张文春[7]把知识产权分为作价入股、质押贷款、信托、证券化等几种不同的介质,探寻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融资的机理;黄光辉[8]从证券化交易结构出发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产生的机理,并结合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质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风险进了简析。

本文认为,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无论是价值评估、风险研究、政策配置,都要基于对其内在机理的揭示。事实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涉及资金短缺方、资金供给方、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包含众多相互影响并产生反馈的变量,可以看成是一个动力学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描述它的方程是高阶、非线性、时变的,利用常规的数学手段很难求解方程从中获得完整的信息。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教授[9]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种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动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任务在于揭示这些系统的信息反馈特征,以显示组织结构、放大作用和延迟效应等影响系统行为模式的机制[10,11]。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工具建模,系统动力学可以让管理决策者在其中尝试各种构想、策略、情境变化,通过观察及分析仿真结果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通过重新建构或改变系统结构,使系统从潜在危险方向离开或情况得到改善,这就好比现实世界的“实验室”。因其自身独特的系统思考方式,系统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工业动力学扩展到城市动力学、世界动力学、生态动力学、能源动力学、金融动力学[12,13,14]等。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15],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 PLE软件,从结构-行为视角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进行SD建模,旨在从系统整体角度揭示融资过程中各个因素间的反馈关系和内在机理,模拟分析其动态行为模式。

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SD模型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整体逻辑是:融资需求源于技术革新、销售增长等过程中的资金缺口;企业以合法享有的且可以转让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向贷款人出质,取得贷款人一定金额的信贷资金;将实现的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以及相关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或者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按期向贷款人偿还贷款本息。根据以上因果及反馈关系,具体分3个模块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SD模型。

2.1 知识产权研发子系统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是企业拥有合法的且可以转让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资产,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知识产权”是一个存量(Level)概念,由“研发”和“淘汰”两个速率(Rate)决定。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活动将增加知识产权存量,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已到法定有效期(或保护期)的知识产权被淘汰使知识产权存量减少,为了维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淘汰的知识产权需要进行“重置研发投资”。知识产权代表了一种创造能力,单位时间研发、淘汰的知识产权数量在知识产权中的比重将影响其先进性,以“先进性因子”表示科技进步水平,它不仅影响了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也是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技术进步因子。知识产权研发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1所示。

2.2 质押融资子系统

根据知识产权所处的融资状态,模型中包括3个互为关系并相互转化的状态变量:未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中知识产权、已融资知识产权,三者共同构成企业的知识产权总值。其中,未融资知识产权通过评估质押转化为融资中知识产权。质押率通常由贷款人依据出质知识产权价值、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等因素确定。银行根据自身审批流程和审查标准决定是否与企业建立授信关系,审批通过的知识产权作为新增贷款形成银行授信贷款,并向企业放款至贷款到帐。融资中知识产权通过融资实现转化为已融资知识产权,代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最终形态,融资实现是实际贷款到帐的信贷资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2所示。

2.3 投资再生产子系统

以知识产权向贷款人出质取得的信贷资金主要有以下用途:技术研发,作品创作,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周转等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投资于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知识产权开发的资金将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存量;另一方面,投资企业再生产的资金将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形态(购入原材料等)、生产资金形态(原材料等投入生产)、成品资金形态(加工生产完毕成为产品),最后又回复到货币资金形态(产品销售变成货币)。在这一过程中,“生产”使“存货资产”增加,“销售”使“存货资产”减少,企业从中赚取利润,构成了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资金循环。已实现的融资资金到账后形成了企业负债———知识产权负债,企业根据贷款期限需要进行本金偿还,按照贷款额度和利率,企业以生产经营所得进行利息支付。偿债能力主要由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决定。一方面,企业得到资金注入增加了企业资金存量,扩大了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企业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向贷款人偿还利息,资金流出存量减少。投资再生产子系统的SD流图如图3所示。

3 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3.1 参数与初始值

(1)时间参数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期限通常较短,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办理展期。因此,本模型设定模拟期间为36个月,时间间隔为1个月。

(2)常数和初始值

参照一般规定,发明专利权、驰名商标权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45%,著名商标权的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40%,其他知识产权质押率原则上不超过出质知识产权价值的35%。本模型设定正常质押率为40%。

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一般控制在1 000万元以内。本模型假设某科技型企业拥有初始未融资知识产权1 000万元。

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率,通常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当期贷款利率执行,并按市场需求依据规定上下浮动,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可以上浮20%~30%。本模型采用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0%的利率即8%,月贷款利率为6.7‰。

为解决贷款人对形成不良贷款的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补偿、专项补贴等政策。通常,补贴比例根据实际质押贷款额按基准利率计息的30%~70%确定,本模型设定为30%。

根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金的用途,本模型假设用于研发比例和用于生产比例分别为50%。

其他参数值按照现行正常水平设定,如所得税税率为0.25。具体见表1所示。

3.2 模型主要方程

(1)状态方程

L知识产权=INTEG(+研发-淘汰,知识产权总值)

L无形资产=INTEG(+入账-减值-摊销,知识产权总值)

L未融资知识产权=INTEG(-评估质押,“<初始未融资知识产权>”)

L融资中知识产权=INTEG(评估质押-融资实现,银行授信贷款/单位知识产权融资)

L已融资知识产权=INTEG(融资实现,“<初始已融资知识产权>”)

L银行授信贷款=INTEG(+新增贷款-贷款到帐,新增贷款*放贷延迟)

L知识产权负债=INTEG(+债务融资-本金偿还,100)

L存货资产=INTEG(生产-销售,0)

(2)速率方程

R研发=重置研发投资+新增研发投资

R淘汰=知识产权/平均有效期

R评估质押=潜在融资*质押率

R融资实现=贷款到帐

R新增贷款=评估质押

R贷款到帐=银行授信贷款/放贷延迟

R生产=(新增生产投资+重置生产投资)*(1+先进性因子)

R销售=平均销售

R本金偿还=知识产权负债/贷款期限

R入账=研发支出*资本化率

R摊销=MAX(0,无形资产/摊销期限)

R减值=IF THEN ELSE(市场估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市场估价,0)

(3)辅助方程

A知识产权总值=ACTIVE INITIAL(未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中知识产权+已融资知识产权,未融资知识产权)

A单位知识产权融资=银行授信贷款/知识产权总值

A净利润=利润总额-应纳税额

A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支付

A利息支付=知识产权负债*贷款利率*(1-贴息比例)

A EBIT=净利润+利息支付+应纳税额

A市场估价=INTEG(无形资产*先进性因子,无形资产)

A融资实现率=已融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总值

A先进性因子=(研发-淘汰)/知识产权

A应纳税额=IF THEN ELSE(利润总额>0,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0)

3.3 模拟结果分析

3.3.1 知识产权增长

通过研发活动,科技型企业需要保持其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先进性。本模型中,知识产权价值主要由研发和淘汰决定。改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金用于研发比例、用于生产比例,分别设定用于研发比例为10%、50%、90%,观察知识产权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显然,较高的研发投资比例有利于保持企业知识产权的持续增长,从而降低知识产权自身价值的风险。

3.3.2 质押融资实现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企业追求最大效率地实现融资,并将资金用于资填补缺口实现供需平衡。质押率是影响融资实现的关键因素,改变质押率,分别取值0.4、0.2、0.6,观察已实现融资的知识产权,如图5所示。

可见,质押率影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的规模和速度。随着质押率的提高,知识产权将更快速地实现融资,随着模拟时间的推移,实现的融资逐渐减少接近于知识产权的最终融资。

3.3.3 银行贷款回款

银行贷款回款风险本质上来源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将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资金用于再生产以赚取利润,按要求向银行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在一定的投资规模下,假设企业经营成果取决于销售水平,改变销售额分别取值27.5万元和30、35万元,观察利息保障倍数的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当企业平均销售水平降低到27.5万元以下时,第12~16个月的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突显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贷付息风险。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由此也给银行带来贷款回款风险。

4 结束语

知识动力学 篇8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知识流,流体力学,动力学模型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方面,面对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单一企业所获取的知识资源已经很难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外部知识的流入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大量知识也急需得到有效利用。产学研联盟正是适应了双方需求而得以快速发展。而产学研联盟运行的关键就是知识在联盟主体间的流动,即联盟知识流动的高效和有效是产学研联盟合作成功的关键。Farah等认为产学研之间的横向联系是促进产学研知识流动的构成要素[1]。Cowan R等分析了小世界网络对产学研间的知识流动特性的影响,认为小世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学研间知识的交流[2]。Hoppe等研究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中介在知识转移中的作用[3]。刘亭亭、吴洁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4]。孙卫、刘民婷等等研究了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认为学研方的知识输出能力、产方的组织学习能力、成员互动性、产学研联盟自组织性等四个因素会影响知识转移绩效[5]。李久平、王涛等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6]。Holtshouse将知识看作是一种“流”,可以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流动。基于知识的这种流体性质,国内有一些学者将流体力学的思想引入到知识流的研究中。龚艳萍等提出知识流体具有流场效应、位势和势差效应、粘滞性、平流与湍流流态及情境制约性等属性[7]。张峰、施琴芬等构建了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流的流动模型,分析了隐性知识流的影响因素[8]。本文尝试将流体力学应用于产学研联盟的知识流中,建立知识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从而构建出产学研联盟知识流的动力学模型,以期更好地揭示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流动规律。

1 产学研联盟知识流的流体属性

1. 1 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流动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动不仅表现为知识在联盟中各主体内部及其主体之间的流动,还表现在各主体与联盟外部发生知识交换。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通过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内部的知识转化与应用提供技术创新的效率;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知识转移到企业并被吸收与应用,实现从知识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化,即实现了产学研联盟中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知识流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知识得到利用,企业获取技术创新的知识来源,最终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企业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信息反馈使其创新知识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易于企业吸收。联盟通过与外界知识交换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更易于创新出新知识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产学研联盟中所有的知识流动都要受到知识本身特性、联盟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知识的流动状态。

1. 2 知识流的流体属性

1. 2. 1知识流的连续性假设。知识作为一种流动性的物质具有流体的性质。知识流是由单位知识量构成的,其沿着一定的知识流渠道进行流动,因此每一单位知识量都在流通渠道中占有一定的区域。如果把相邻单位知识量所占区域的中心距离视为知识域,认为知识流是由知识域构成的,则可以认为知识流是连续分布的连续流。

1. 2. 2知识流的属性定义。作用于知识流的外部驱动力可视为知识流的压力,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的压力与产学研联盟主体转移知识的能力与意愿、联盟内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关。在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知识有粘附于知识持有方而难以向知识接收方流动的倾向。知识粘滞力的大小可以从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以及专有性等知识特征来测量[7]。

知识流的压力、粘性及其它相关定义界定如表1所示。

2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的动力学方程

2. 1 连续性方程

设联盟中某一段知识流的知识密度为ρ,知识流量为Q,x为沿着知识流渠道的距离坐标,t为时间,则ρ、Q为关于x、t的函数ρ ( x,t) 、Q ( x,t) ,设x和x + dx为固定的地点,定义x到x + dx之间的知识流渠道为一封闭的控制体,从控制体流出的知识流率为控制体内包含的知识域的增加率为( 如图2) 。

建立知识流密度ρ ( x,t) 和知识流量Q ( x,t) 的守恒方程,即知识流的连续性方程:

式 ( 1) 是最基本的知识流流动连续性方程,其仅适用于知识在单一渠道中流动的情况。而在产学研联盟知识流动的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知识分流的情况,即知识在甲乙两个主体间的流通渠道中有时可能会出现知识分流出主渠道流向丙主体或者有丁主体的知识汇入主渠道流向乙主体的情况。考虑到知识的可复制性,当流入或流出的知识与渠道中的知识相同时可将其视为单一渠道的知识流,符合式 ( 1) 的基本知识流流动连续性方程; 而当流入或流出的知识与渠道中的不相同时,认为单一的知识流产生了分流,相应的增加一个分流 ( 即在上式右端加上一个流量产生率) 。

式 ( 2) 中,进出或者进出知识与渠道中知识,无不同时,l = 0; 有不同时: 知识流入时,l > 0; 知识流出时,l < 0。

2. 2 运动微分方程

在某一知识流渠道中取一知识域Δx,知识量为ρ·Δx,它沿知识流渠道方向的长度为Δx ( 如图3) 。该知识域的受力情况: 上游断面压力为指向知识流方向; 下游断面压力为P,指向知识流的反方向; 压力推动知识量产生加速度。

设知识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式 ( 4) 为知识流的运动微分方程,但是没有考虑知识的粘滞性。

设w作为知识粘滞力的粘性系数,则w = w ( e,u,i) 。其中e代表知识复杂度,e越大,知识复杂度越高,粘滞力越大; u代表隐性知识所占的比例,u越大,流动越困难,粘滞力越大; i代表知识专有性程度,i越大,表示知识的专有程度越高,知识就越难以传播。知识粘滞力与当前知识流量和粘性阻力系数成正比,当前知识域的粘性阻力记为同理,新流入知识量也会产生粘性阻力影响,因为知识与当前知识流渠道的知识相异,所以其粘性系数也不相同,其粘性阻力记为φ = w'l =0,根据 ( 3) 式到 ( 4) 式的推导过程,同除以Δx,且与知识流方向相反,那么知识流的运动微分方程变为

3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的动力学模型与仿真

3. 1模型构建

连续性方程 ( 2) 式和运动微分方程 ( 5) 式构成了联盟知识流的动力学模型。

压力p: p = cρ,其中c是与产学研联盟内外部环境等有关的系数,取值范围为 [0,3],联盟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对联盟知识流的推动力度越大,c的取值越大。

方程变换得:

用差分方程对上式进行离散,得:

其中,k表示时间步,i表示空间步,Δt是时间步长,Δx是空间步长。取一段知识流渠道5km,如图4所示,分成5个空间步,即Δx = 1km,时间步长为1天,假设在第3单元有新知识流流入。考虑到知识的抽象性,对知识量、密度等概念不设量纲,以单位计量,只研究其参数之间的关系变化。

3. 2 数值模拟

假定初始时刻,知识流在此段渠道匀速运动,

ρ( i,0) = 1,υ( i,0) = 2,1≤i≤5

边界条件设为

时间步长为1天,考虑到一周有5个连续的工作日,k取5。

3. 2. 1压力对联盟知识流态的影响。图5中,当l =0. 3,w = w'= 0. 5,c = 1时,第3单元速度随着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

因速度曲线的斜率即加速度,可知,在当前压力和粘性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联盟知识流获得了一个正向的作用力,从而获得了正向加速度。保持分流量和粘性系数不变,压力系数增大速度也不断增大,且上升趋势也随之加大。这是由于压力系数增大导致联盟知识流的外部驱动力加强,从而使得知识流的正向加速度增大。

模拟结果表明,加强联盟外部驱动力有利于加快联盟知识流动。产学研联盟中知识流流动的驱动力因素主要来自于联盟主体能力、动机及联盟内外部环境等。联盟主体可以加强自身学习以提高吸收和转移知识的能力,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加强文化交流等形成适宜知识流动的内部环境。政府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各主体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2. 2知识粘滞性对联盟知识流态的影响。图6中,当l = 0. 3,w = w'= 0. 5,c = 0. 2时,第3单元速度随着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由速度曲线的斜率即加速度,可知,在当前压力和粘性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联盟知识流获得了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从而获得了反向加速度。保持分流量、当前渠道的粘性系数及压力系数不变,如图示,随着分流粘性系数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且下降趋势也随之加大,即反向加速度增大。这说明知识粘滞性对联盟知识流形成阻碍作用,从而给知识流一个反向的作用力。由于分流知识粘性阻力项与当前渠道的粘性阻力项的正负一致性,推知当前知识粘性阻力的增大也将阻碍知识流的运动。

模拟结果表明,为了加快知识流的运动,产学研联盟应尽可能的降低知识粘性。知识粘滞力是关于知识复杂度、隐性知识所占比例和知识专有性程度的函数。知识复杂度和专有性程度是客观存在的知识属性,联盟主体可以通过利用恰当的知识管理技术、对知识转移主体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方式来降低知识的粘滞力。隐性知识通常作为经验技巧直觉等根植于人脑中不易表达,因此联盟主体可以通过选择人际转移工具、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以此来降低知识的粘滞力从而使得知识易于流动。

3. 2. 3知识分流对联盟知识流态的影响。当压力系数c = 0. 2,粘性系数w = w'= 0. 5,分流l = 0. 3时,计算推进5个时间步长之后,如图7所示,发现由于异质知识从支流涌入当前知识流渠道,对当前主渠道产生了明显的挤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分流的大小,对当前知识流渠道的干扰也相应减小。图8给出了分流不同时第3单元的密度随时间的演化情况,分流数值越大,密度越大。

从图8可以看出,在压力、当前知识流渠道的粘性阻力以及分流粘性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第3单元的速度呈下降趋势,且随着分流的增大速度下降趋势加剧。这是因为,新知识的流入一方面增大了当前知识流渠道的密度,形成了知识的拥堵状态,另一方面分流的增大导致粘性影响力的增大,知识流的反作用力增大,反向加速度增大从而导致速度下降趋势加剧。

模拟结果表明,当产学研联盟中存在异质的知识分流时,其分流会对当前渠道知识流产生挤压和阻力影响,从而不利于知识在联盟中的传播。如在产学研联盟中,如果当前渠道流通的是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若关于生产方面的知识突然涌入,由于市场营销的知识相对于当前渠道中的生产知识具有很强的专有性,无疑会阻碍当前渠道知识的流通,增大其粘性阻力。此外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的知识转移主体对于新知识的生疏或者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等也将不利于当前渠道知识的顺利流通。因此,在产学研联盟中可以考虑将相异性较大的知识进行分渠道流通,以提高知识流动的高效性。

4 结语

《数学钥》中的杠杆力学知识 篇9

杜知耕,河南柘城人,撰《数学钥》[2](1681年),又将《几何原本》精简成《几何论约》(1700年).《数学钥》共6卷,其内容主要按中国传统九章的体例编排,同时又吸收了《几何原本》的思想,《几何原本》的特征是先给出一些基本概念、公理和公设,然后从它们出发运用逻辑推理论证命题的正确性.与之相似,《数学钥》大体上每卷也是先给出凡例,这些凡例实际上就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公理.然后,再根据已证明的命题和已有的结论来证明新的定理.

在《数学钥》卷三“粟布”中叙述了三道杆秤平衡算题,分别以“权重一法”、“权重二法”和“权重三法”为名.

第1题:

“二十六则权重一法

设秤原锤重二十六两,遇重物不能胜,另取一物重四十六两八钱作锤,称之得一千零七十二两,求物重真数.

法曰:置物重一千零七十二两为实,以借用作锤之四十六两八钱乘之,得五万零一百六十九两六钱,再以原锤二十六两除之,得一千九百二十九两六钱,即所求.

解曰:借用之锤重于原锤若干倍,则借用之锤所称之物重亦重于原锤所称之物重若干倍.以原锤除借用之锤,得一八,是借用之锤重于原锤十分之八也,则于借用锤所称之一千零七十二两以十分之八加之,必得一千九百二十九两六钱为原锤所称之重.法先乘后除者,亦异乘同除也.”

第2题:

“二十七则权重二法

设秤失其锤,止有原秤过轻重二物.重者重一千九百二十九两六钱,轻者重四十六两八钱.以轻者作锤称重者,得一千零七十二两,求原锤重.

法曰:置四十六两八钱为实,以一千零七十二两乘之,得五万零一百六十九两六钱.以一千九百二十九两六钱,除之得二十六两,即所求.

解曰:以一千九百二十九两六钱之与一千零七十二两,若四十六两八钱之与原锤也.故以之乘除,得原锤之重.”

第3题:

“二十八则权重三法

设秤失其锤,有轻重两物不知斤两.以轻者作锤称重者,得五十二两.以重者作锤称轻者,得一十三两,求原锤重.

法曰:置两数相乘,得六百七十六两.平方开之,得二十六两,即所求.

解曰:两数之中率即原锤之重.两数相乘,平方开之,求中率之法也.

又法:以等重二物,一作锤一作物,称之所得之数即原锤之重.

按:以上三法用之于平星、提索同居一位之秤.虽有微差,尚可得近似之数.至于平星、提索不同一位,相去愈远,其差愈多,甚至与真数悬绝,留心此道者不可不知也.”

从算题的来源来看,前两题的题设及第一题的数据和《算法统宗》所载相同,因此这两题源于《算法统宗》无疑.然而,第三题却与《算法统宗》和中国其他数学著作的杆秤算题完全不同,此题应是杜知耕新增的问题.

在结构上,这3道算题均包含“题”、“法”和“解”等3部分,第3题还附加了“按”,“题”就是提出问题,“法”就是叙述求解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解”就是对求解的方法进行理论的说明,“按”就是对求得的结果进行讨论,其中,“解”和“按”是此前的杆秤算题所没有的.

下面主要分析和讨论以上3个算题的算法及其相关力学意义.

第1题的算法仍是程大位的算法(即中国传统的“今有术”),但是“解”中给出的证明却与“法”中的解法无关.作者的意图可能是想通过另外一种方法求解,以检验“法”中所求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达到一种证明的目的.“解”中所用解法的依据是:

“借用之锤重于原锤若干倍,则借用之锤所称之物重亦重于原锤所称之物重若干倍”.

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

要正确理解其确切含义,首先要明确它隐含的缺省条件.经分析可知,它所隐含的缺省条件有:

先后称量所用杆秤的秤身不变,包括秤杆、秤钩、提纽、刻度均不变,

只改变了秤锤.

第二,换锤前后所称的是两个物体,但这两个物体的称量值(刻度值)相等.

第三,物体的称量值指的是:杆秤处于平衡状态时,秤锤的悬挂点对应的刻度值.

第四,不涉及秤杆的自重,更不涉及秤杆的形状.

因此,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在上述缺省条件下,换锤前后所称两个物体的实际重量与原锤重、借用锤重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叙述方便起见,我们称这个定量关系为“杜知耕通式”.

设W,ω分别为原锤重与借用锤重,甲、乙两个物体的实际重量分别为G,g,但它们在原锤和借用锤下的称量值相等,则杜知耕通式可以表示为

化简为

杜知耕通式本身没有涉及杆秤的刻度,它在上述缺省条件下是正确的.杜知耕利用此通式求解时,还用到了另一个缺省条件,即:在原锤下,物体的实际重量和其称量值相等.至于通式来源于何处,杜知耕没有说明.

第2题的算法还是程大位的算法(即“今有术”),但其“解”则以比例的术语表达了傅国柱在《算法统宗释义》[3]中总结的关于换锤问题的求解通式的内容,即:原锤重与原称斤数的积等于今锤重与今称斤数的积.

第3题与前两题区别很大.因为前后两次称物不仅秤锤变了而且所称物体也变了,所以它比程大位算题的难度更大.题中应用的算法是所谓的“求中率之法”.

设轻、重两物之重分别为G和g,又设当以轻物G,重物g分别作锤,互相称量时,所称得的两数分别为g1和G1,原锤之重为W.则第3题的算式可以表示为

且当G1=g1时,W=G1.

至于算式(2)是怎么得出的,作者也没有说明.

王燮山先生误将第3题的算式表示为

并根据杠杆平衡原理作了推导[4].其推导过程如下:

设秤杆上的物重臂为a,秤杆上每两刻度的间距为k.当以轻、重之物分别作锤,互相称量时,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当以原锤称一两的重物时,又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从式(4)~(6)中消去a与k,即得式(3).

这种推导的疏漏有二:

其一,应用杠杆平衡原理时,没有指出隐含的前提条件,即:杆秤刻度的“零点”恰好与提系(秤纽)的位置重合.

其二,将轻重两物的实际之重(即在原锤下称得之重)与当它们分别作锤互相称量时,所称得之重混淆了.当以轻物G作锤,称量重物g时,所称得的斤两数未必仍是g.反之,当以重物g作锤,称量轻物G时,所称得的斤两数也未必仍是G.因此,如果假设以轻物G,重物g分别作锤,互相称量时,所称得的两数分别为g1和G1,则在一般情形下,G1≠G,g1≠g.

上述推导可修正如下:在上述隐含的前提条件下,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从式(6)~(8)中消去a与k,即可得到杜知耕的正确算式(2).

另外,还可以由傅国柱的杆秤通式推演出杜知耕的算式.

因为轻物G在原锤W及重物g作锤下的所称两数分别为G与G1,所以由傅国柱通式可得

又因为重物g在原锤W及轻物G作锤下的所称两数分别为g与g1,同样由傅国柱杆秤通式可得

从式(9),(10)中消去G与g,也可得到算式(2).

杜知耕的算式(2)是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它可能是从其他更一般的公式推导出来的,而不是直接出自实践经验.尽管西方杠杆平衡原理在此五十多年前已由《奇器图说》传入中国,但是根据《数学钥》中的算题的类型、表述方式和使用的概念来看,《数学钥》尚未受到《奇器图说》的影响.因此杜知耕的算式(2)很可能是由傅国柱的杆秤通式推演而来的.

除了第3题的新颖性之外,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杜知耕首次在杆秤算题中提到“平星”、“提索”两个概念,并指出了两者的相对位置对得数精确性的影响.“提索”系指秤纽.“平”指的是“杆秤保持平衡状态”,而“星”指的是“秤杆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平星”应该意指:秤杆不受重物而保持平衡时,所标志的秤锤的悬挂点.其确切含义是秤杆的零点,或者说是秤杆和秤盘(秤钩)组成的系统的重心.从杜知耕的“按”中可知:只有当秤杆的零点和提索位于同一点时,所求得数才准确无误.如果秤杆的零点和提索不是位于同一点,则所求得数就会有误差.且两者相距越远,误差就越大.由于“平星”与“提索”二者无法绝对重叠在一起,因此所求得数不可避免会产生“微差”.

杜知耕的论述为中国传统的以杆秤平衡算题为中心的力学知识增加了理论的成份,指出了更多的概念,这也表明中国数学家对杠杆计算问题的认识的深化.

参考文献

[1]程大位.算法统宗.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二),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2]杜知耕.数学钥.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3]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算法统宗》十二册,集录了《算法统宗》十三卷本、《算法统宗广法》十一卷、《算法统宗释义》十一卷,后两者均署“平舒任天傅国柱上卿父手著”

知识动力学 篇10

在美国大约有90%的科技成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有70%以上能够形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 美国IBM、苹果公司都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式发展壮大,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全球电脑、手机行业的佼佼者。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创新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van Auken,Howard通过在44家中小型企业中进行融资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公司所有者并不把资金引导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发现顾问或者咨询机构的财务规划有利于公司所有者制定更好的公司金融战略,提出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的搜集和整理;Polanyi最早提出了“隐性知识” 一词。其实Hayck对于知识的观点中是最早涉及到知识的隐藏性的,但并没有进行定义,他认为知识具有模糊的性质,正是这种性质阻碍了知识的传播;Ziori.Eleni在他的隐性和显性知识概念研究试验中发现增加或者减少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进行预判,通过实验发现不论知识组被分配到哪里。显性知识都会在培训中得到增长,而隐性知识会保持不变或者减低,他的研究和Cleeremans的预测结果一致。

在融资和融资模式方面,李桂君,王瑶琪等将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四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股权融资的方式比债权融资的方式更具有优势。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 其发展要依靠对知识的管理和工具的创新性应用,而且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并不充裕,因此必须做好引资和融资工作。而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模式、创新动因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但是对于知识创新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双循环作用机理细节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充分理清知识创新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作用,为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循环和知识生态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

企业知识创新双循环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发现并改正企业的例行错误,并且对企业当前运行流程、规范、目标等进行修正。组织学习包括单循环、双循环、第二次以及行动学习的理论;双循环理论作为对单循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通过借助双循环理论来分析能够清晰的理解知识创新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本文分析知识创新双循环作用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步骤进行(员工双循环、技术开发双循环、整个企业知识体系双循环),通过分析揭示知识创新的动力源以及知识创新的隐性扩散化机理。

一、对于本企业员工个人双循环作用

员工个人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领导风格、知识背景等)的影响,本文从知识创新的双循环作用来分析知识创新对于员工发展的作用机理。通过个人或者企业的知识创新使得企业员工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这些知识逐渐转化为员工个人的显性和隐形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知识的不断运用,使得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修正着自身的错误观念,也使得员工的工作流程、工作作风以及工作目标不断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员工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会随着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而得到重视,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团队能力的增强也反过来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双循环系统。因此,整个员工的创新体系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反馈体系。

二、对于本企业技术开发的双循环作用

对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知识创新影响较为关键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因此将其作为知识创新双循环分析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知识创新的驱动下,使得企业技术储备量不断地增加,随着技术储备量的不断扩展使得先前的错误技术认识得到修正,技术开发的流程得到优化,使得技术开发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的开发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随着技术错误人士的减少、技术开发流程的优化以及开发能力的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的提升;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创造使得企业产品的开发成本逐步减低,技术开发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企业会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进而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入驻企业,因此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技术开发双循环体系。

三、对于本企业内部知识系统的双循环作用

从知识创新对于整个企业知识系统双循环作用流图中可以看出,图3中存在众多的因果关系回路,在此择取4条典型因果关系回路简要分析。

知识创新———知识体系———研发成功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 力———产品成本 ———盈利能力———待遇提升———人才吸引力———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该反馈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知识创新对于整个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吸引众多创新型人才。

知识创新——知识储备———错误观念减少———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 揭示通过知识创新达到企业内部错误观念的减少,提升创新能力,形成良性的企业双循环作用。

知识创新——知识体系———工艺改进———产品成本减低———盈利能力提升——人才吸引力———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回路,揭示通过知识创新达到改进工艺流程,实现知识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双循环作用。

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企业专利数量———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回路,揭示通过知识创新使得企业专利数量增多,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并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的循环均以知识创新为源头,通过知识创新达到知识储备的增加,进而减少企业、个人的错误认识,实现企业运行流程和工艺的改进,达到双循环的生态循环体系。

四、对于外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作用

在企业内部实现良性的双循环体系的过程中,会将企业创新型的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等通过知识流、信息流以及创新流的方式传导给外部知识创新体系或协同的创新联盟;其中创新的知识流包含企业内部隐性的和显性的知识,显性的知识能够通过座谈会、企业宣传单页、公司间的交流的方式得到传播,但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碍首先在于知识的特性 (隐藏性、专业性),其次在于拥有知识者传播的意愿和表达能力;信息流也可以通过座谈、会议等方式进行传播;创新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借助专利权的转让或出租、知识产权转让等;企业内部知识体系通过知识流、信息流和创新流的方式传导给外部知识体系,实现外部知识体系的创新,进而达到外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

其中外部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供应链企业、竞争企业、战略联盟等,企业内部在知识创新双循环的作用下不断的改革,通过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自身的进步逐渐传导给外部知识体系。

当企业内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作用传导给产业链企业时, 在知识流、信息流和创新流的作用下,实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库存量降低、供货成本大幅度减低、供货更加及时等方面的进步;下游的产业链企业实现自身销量的增加、产品售卖竞争力增强、产品卖点纷繁,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运行流程更加规范和高效化。 在实现本企业知识创新双循环的作用下,企业内部的“三流”传导到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在外部刺激下会主动改进本企业的运作流程、更新自身的制度规范,最终实现双循环的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在知识创新企业的双循环的作用下,也促进了整个联盟体系的制度创新和运作流程的变革创新。

五、结论

对于每一个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创新意味着一次蜕变,知识创新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员工、运作流程、工艺流程等等产生良性的双循环作用,在双循环的作用下使得企业的例行错误得到改正,而且企业的运行流程、规范、目标等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仅如此双循环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同时也会对企业外部产生双循环作用,进而产生企业间和产业链上的双循环作用,在不断的双循环的作用下促进企业以及产业链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摘要:为了理清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创新对于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作用机理,文章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分析知识创新对于企业内部个人、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组织体系以及外部企业间的双循环作用。最终明晰知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改革思路。

知识动力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6-01

力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是构成物理学科基础的重要内容。力学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力学知识的教学,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联系现实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力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一、灵活引入教学内容,激发探究兴趣

初中物理涉及的一些力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教师在教学力学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充分活跃学生的大脑,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力学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灵活地引入学习内容,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直观的信息展示,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为学习力学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对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比较熟悉,于是,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就进行了一个假设:“同学们,通过前面科学课的学习,我们对摩擦力已经有一定了解,假想一下没有了摩擦力好不好呢?大家讨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的认为没有摩擦力不好,因为没有了摩擦力,车子就不能向前行驶了,人走路都会摔倒,人也不能端起水杯喝水;有的认为没有摩擦力好,比如自行车轴与轴承之间没有摩擦力就可以不停地转动,人在拉动重物时就可以更省力……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之后,教师适当地点评:“摩擦力有利有弊。为了更好的趋利避害,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并了解摩擦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摩擦力的知识。”通过这样引入,学生们对学习摩擦力的知识充满了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探究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认真指导学习过程,训练学习方法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促使学生牢固快速地掌握物理力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注重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创造学习应用物理知识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认识浮力,掌握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初步撰写了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需要的仪器物品,清晰地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提出假设。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要把“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组分开测量记录。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利用弹簧测力计,根据浮力=重力-拉力,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在接下来探索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时,学生们发现就不需要进行重复测量了。通过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指导,学生既掌握了实验的技能,主动探索了浮力的知识,而且也学习了一些物理实验的设计技巧,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综合评价学习效果,引导反思提升

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在组织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时,教师应创新应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发现力学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促使学生有效地完善物理力学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观念方面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采取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密度的知识,知道通过天平和量筒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现在没有天平,只有弹簧秤和量筒,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呢?请联系我们刚学习过的浮力知识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积极地思考,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弹簧秤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然后求出物体的质量,再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有的学生还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分别设计了物质密度大于水、小于水的不同情况下,利用浮力来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通过这些实验方案,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浮力、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训练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依据,加强力学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力学知识,优化初中物理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动力研究 篇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开放式存取应运而生, 机构知识库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 在近十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之所以把目光集中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利用方面, 是因为其符合了时代的需要, 即:免费、快捷的获取学术成果。本文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与其相关建设人员 (图书馆馆员) 、机构知识库成员 (高校教师) 与本机构知识库建设资助机构 (高校) 三者之间的利益角度出发, 从理论方面指明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动力, 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1 多层次利益分析

机构知识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 它的建设与发展主要受到机构知识库建设人员、机构知识库成员和机构知识库主体建设者三方面的支持。以下分别从机构知识库与这三者的利益关系出发, 具体的阐述它们之间在彼此利益促进的基础上如何不断地促进机构知识库向前发展。

1.1 机构知识库与建设人员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人员主要是图书馆馆员。由于图书馆承载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任务, 图书馆馆员也很自然地承担了建设机构知识库的直接工作。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图书馆人员不但要承担机构知识库的服务模式服务, 而且还要负责对机构知识库的硬件维护服务。另外, 图书馆馆员还作为机构知识库成员与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共同的桥梁, 把机构知识库成员的意见传达给图书馆领导, 为图书馆更好的为机构知识库成员服务提供了指南。相反, 馆员把图书馆对机构知识库做出一些服务调整及时通知给机构知识库成员, 使其更高效地利用机构知识库资源。因此, 图书馆馆员的努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机构知识库的发展。

机构知识库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馆员事业的发展。机构知识库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 机构知识库不断的良性发展是对图书馆软硬实力的极大提升。在这种提升过程中, 不但图书馆领导会对服务于机构知识库的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肯定, 而且外图书馆馆员也会为自己工作中取得的业绩而自豪。

综上所述, 机构知识库和机构知识库成员是彼此相互促进的关系。

1.2 机构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主体建设者 (主要指高校)

“大学品牌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理论探索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认可程度越高, 它的社会声誉就越好, 社会地位也就越高。”机构知识库不但是大学品牌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高校发展的智力资产的化身。机构知识库的不断发展不但会增强大学品牌的软硬实力, 而且会使高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学术论坛的中心。这不但是学术界追求的最高目标, 也是每个高校莫大的荣誉。因此, 高校认识到设置一个高质量的机构知识库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方向与趋势。经过以上论述可知, 机构知识库与高校是一种相互促进作用。学校只有为机构知识库给予政策支持, 投入大量资金, 不断为机构知识库提供物质保障与人才保障, 才能不断完善机构知识库、发展知识库。同样地, 只有本学校机构知识库强大了, 才能迎合时代对知识传播洪流的发展, 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其更大的力量。

1.3 机构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成员 (主要指高校教师)

与机构知识库成员直接利益相关的主要由三方面。首先是职称评定, 其次是学术界认可, 最后是个人成果保存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 机构知识库无疑承载了实现这三个目的的实现方式。同样的, 与机构知识库直接利益相关的就是其在学术界的声望与学术界的关注度。

(1) 机构知识库对高校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机构知识库声誉不断提高以及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的不断提升, 不但会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提升机构知识库在学术界的威望, 而且会促使更多的学术界人士更多的浏览并利用该机构知识库资源, 促进机构知识库成员的学术传播。这样, 高质量的知识库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其成员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2) 对于个人来说, 机构知识库为其带来的另一个利益就是为其提供一个集中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保存基地。学者研究成果分散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 教学资料也零散地存储在个人计算机中, 有的甚至是纸质载体, 可能堆落于某个角落, 这对学者个人成果集中保管是十分不利的。机构知识库在学者自存储个人的研究成果与教学资料的同时, 实质上也为学者提供了一个长期集中管理个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基地, 并且永久开放利用, 使其价值延绵不断。同时, 机构知识库也可以通过个性化服务及时为学者推送其感兴趣的学科主题, 使学者及时了解学术与教育前沿, 追踪学术动态, 保持与世界先进科学信息的及时沟通、交流。此外, 机构知识库还可以提供增值服务, 将学者存储在知识库中的研究成果与教学资源的下载利用率及时以E-mail或其他方式通知学者, 让学者能够时刻了解个人成果利用率, 推进学者与同行的交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学者兼具双重身份, 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与用户。按照齐夫 (Zipf) 的“最小努力原则”: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希望所付的代价是最小的。对于学者搜索相关科学信息来说, 他们更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满意的信息。遵循OAI协议的机构知识库便捷了学者对科学信息的搜索与利用, 减少了学者信息搜索的耗时耗力, 满足了学者对所需信息的渴求, 可以有效地解决科学信息获取与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平衡学者双重身份的利益。

(3) 高校教师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机构知识库成员认识到机构知识库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作用, 就会踊跃把自己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存储到机构知识库中, 丰富机构知识库内容, 提升机构知识库质量, 这就直接促进了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此外, 通过国家对机构知识库的政策方面的支持 (例如评定职称以及业绩成果的量化支持) , 也从侧面激励了机构知识库成员踊跃向同意自由存取的出版机构进行投稿, 从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存储于本机构知识库中, 促进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 机构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成员也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2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与机构知识库建设人员、机构知识库主体建设者和机构知识库成员三者利益关系, 揭示了它们彼此之间的促进关系。机构知识库就是在这种彼此促进关系的动力下不断地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Raym Crow.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A SPARC Position paper[EB/OL].http://www.arl.org/sparc.

[2]邓君.机构知识库利益链互动机理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 2008 (2) :15-19.

[3]张耀坤.机构库内容建设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9) :13-15, 20.

[4]陈和.DSpace.系统与厦门大学机构存储的构建[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6 (9) :61-67, 75.

[5]郭少友.机构库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32 (1) :77-80.

[6]何雪英.高校专业知识库建设的特点、问题、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9, 57-59.

上一篇:大学生自主学习下一篇:铜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