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制

2024-09-03

行政法制(精选11篇)

行政法制 篇1

摘要:政府决策是利用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与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保护密切相关。行政决策的过程, 既是政府选择最优行政方案实现行政目的的过程, 同时也是根据法律的要求依法行政的过程。运用法律对行政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有效监控, 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不可或缺的保障。

关键词:行政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程序

1 行政决策的特征

(1) 行政决策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 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2) 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重大性、广泛性。

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的重大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 只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所进行的, 其直接面对的是公共利益, 而非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权益, 作出的是影响到不确定对象利益的决定, 并非所有的行政决定, 因而不公正、不合理产生的危害性也非比寻常。

(3) 行政决策具有复杂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行政决策的对象日益庞大、复杂、多变, 决策目标日益多样化。行政决策决定着价值分配, 因此, 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对它施加影响, 所以行政决策过程必然是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 有交易、有妥协、有针锋相对的冲突, 甚至有战争, 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一定要谨慎从事。

2 法律监控的必要性

(1) 从决策主题来看, 我国法律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使之成为法律盲区, 从而导致决策主体的决策机构条块分割。现代行政决策理论认为, 行政决策系统包括信息、咨询、中枢、执行、反馈五个机构。我国的行政决策系统还不完善, 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 以至于行政决策机构也不成熟。另外, 政策研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也尚不合理。在知识结构方面, 有相当部分的政研人员掌握的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现代决策研究者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缺乏现代公共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也是阻碍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一个因素。

(2) 我国行政决策程学缺乏法律保障, 使得程序成了走过程。

一是不重视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行政决策的目标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 合理运用政策, 使政策更好地为调整对象服务。然而,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行政决策行为很多都不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使方案的产生缺乏充分的依据。二是行政决策程序不健全。在我国行政决策实践中, 一些重要环节往往没有受到重视, 甚至被忽视。行政决策程序尚未真正实行, 不经过长期调研、理论探讨和专家论证, 少数领导光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决策的现象仍不少。

(3) 行政决策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有法可依是推进领导依法决策的前提, 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决策监督机制不健全, 自上而下的监督由个人好恶左右, 随机性很大, 一旦决策失误, 没有或很少追究责任, 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 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造成不少环节弱监或者虚监, 形成了决策失误和权利滥用的危险地带。

3 完善法律对行政决策的监控方式

(1) 塑造权力行使的合理结构。

①无论是何种体制的国家, 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方式大都呈现一种相互配合, 相互约束, 彼此控制的格局。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自的权限范围的划分, 在当代多数宪政国家, 都体现出一种相互“节制”的状态, 即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相互尊重, 同时也相互监督。三权的谨慎行驶的格局, 最终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就是用制度从客观上控制人性的弱点, 使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的发展, 私权的保护, 最终实现人权的最佳保障。

②立法从授权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行驶进行有力监督。在我国,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合理控制, 是人民授权政府管理社会的体现, 从而法律对行政权力的某项禁止和控制就显得合理与必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保护。对行政决策的有力监督, 是限制行政权力, 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不可或缺的保障。

③立法机关通过预算等决策机制对行政决策进行有力监督。代表人民享有立法权的机关, 可以通过决议来监控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从而为政府决策预设一有效机制, 使其在决策时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被通过。预算在行政活动中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它能激发行政官员的工作动机, 另一方面它为行政机关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资金基础。这样可以使行政决策更加谨慎有序的进行, 以使其结果最优, 最大程度上避免失误的发生。

(2) 完善权力行使的程序构建。

①完善以听证程序为核心的行政程序监督。

结构上的安排强调在授权之时对行政机关的实体权利进行控制, 而行政程序则强调对行政决策过程的控制。行政机关在作出一个重要的决策时, 往往需要根据法律的授权范围, 遵循一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结果, 从而发挥行政程序的强大作用。在构建我国法治国家的当代, 许多学者和法律事务人员对法律程序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行政决策中, 完善和严格实施行政听证程序, 扩大行政决策的参与人的范围, 给予利害关系人参与的机会, 听取他们的申辩和建议, 可以使行政决策更趋近于合理性与科学性。

②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中相关制度的法律化。

行政决策程序的立法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制度实现的,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决策的实践, 在一般行政决策程序中应当包括咨询制度、论证制度、听证制度 (上已论述) 、公示制度等。咨询制度主要用于解决行政决策中某些专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利用咨询机构的智力支持进行行政决策的做法已被纳入法制轨道。根据美国行政程序法的要求, 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过咨询程序。公示则是指行政决策方案拟定之后, 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或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公示制度是行政公开的重要方式, 在行政决策中坚持公开原则, 有利于人民群众发表意见, 进行监督, 帮助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

(3) 加强权力行使的法律审查。

我国所有行政机关都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既然如此, 就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在我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权力的同时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忠实地执行法律, 在这里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反映到行政决策问题上, 决策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禁止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许可的决策, 法律鼓励的事项, 政府不能做出禁止的决策。决策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的步骤和方式, 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的行政决策应归于无效, 同时行政决策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违法决策的行政决策主体, 按照“谁决策, 谁负责”的原则, 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必须首先做到真确的决策。在我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其他机关由其产生, 受其监督。我国的法律是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 所以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使其有效的实施, 从而对其他机关进行有力的监控。完善政府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定, 使行政决策的授权范围, 决策过程, 决策实施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 确定起自由裁量的空间, 全面实现对行政决策的有效法律监控。

参考文献

[1]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行政法制 篇2

※<

一、单项选择题>

1.税务行政规章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倍,且最高不得超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元;超过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A.1000,3,30000,10000B.1000,5,50000,10000

C.5000,3,30000,15000D.5000,5,50000,10000

2.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仅适用于()。

A.对公民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B.对公民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D.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3.根据《行政处罚法》和《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行政处罚由当事人()的县以上税务机关管辖。

A.机构所在地B.生产、经营所在地

C.税收违法行为发生地D.主管税务机关所在地

4.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

A.县以上税务机关B.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

C.国家税务总局D.税务所

5.税务所可以实施罚款额在()元以下的税务行政处罚。

A.500B.1000C.2000D.5000

6.税务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包括四个步骤:1.向当事人出示税务行政执行身份证件;2.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3.告知当事人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依据和陈述申辩权;

4.填写具有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以上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1、2、3、4B.1、3、2、4

C.1、4、2、3D.1、4、3、2

7.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包括()。

A.征收税款

B.加收滞纳金

C.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

D.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8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必须在经过税务行政复议程序以后,如仍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5日B.10日C.15日D.30日

※<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

A.罚款B.没收财产C.收缴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D.停止出口退税权

2.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包括()。

A.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B.税务机关作出的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

C.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D.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3.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B.罚款

C.停止出口退税权D.不予抵扣税款

4.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A.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B.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C.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有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D.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5.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规定分别处理。

A.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税务行政诉讼的管理可分为()。

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裁定管辖D.选择管辖

7.裁定管辖包括()。

A.移送管辖B.指定管辖C.管辖权的转移D.选择管辖

8.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税务行政案件,经过调查、收集证据、开庭审理之后,可以分别作出()判决。

A.履行判决B.变更判决C.维持判决D.撤销判决

※<

三、判断题>

1.国务院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

2.由于我国税收的立法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各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是一种执行税上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不是对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

3.根据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对税务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由税务机关内部设立的调查机构负责;对税务违法案件的审查由司法机关负责。()

4.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仅适用于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的违法案件。()

5.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是对公民作出1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5000

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6.要求听证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7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要求。()

7.税务机关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的15天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8.税务机关对当事人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

9.对于因滞纳金问题引起的争议,纳税人可以申请税务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起诉。()

10.对省级以下各级地方税务局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11.纳税人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复议。()

12.对税务机关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13对扣缴义务人作出的扣缴税款行为不服的,向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作出的代征税款行为不服的,向委托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14.对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税局的上一级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地税局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

15.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然后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15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16.对省级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省级国家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或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17.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执行;但申请税务行政诉讼的,可以暂停执行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法制 篇3

摘要:行政伦理法是行政伦理的基石,既是具象式的规范,也是符号系统与理想主张。本文通过现有的困境分析,概括争议的焦点,据此提出未来中国的法制化趋向与对策。

关键词:行政  伦理  法制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掀起行政伦理制度化的争辩,反射尼克松总统后水门(post-

Watergate)时期的大众关注。专业组织也产生伦理法典兴起之趋势,公共行政在伦理及道德议题上学术之风日盛。基于行政专业化及对于公务员正式责任和行为标准的要求,促使行政伦理法制化之趋势,已是不争事实。

1 行政伦理法制化之困境

欧美发达国家,均已形成较为系统而完备的行政伦理法制,且研究明显领先发展中国家。

1.1 现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社会转型期的过渡,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公务员中出现了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中国行政伦理法制化进程也在逐步探索中前进。1952 年,政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的反贪污法律文件。改革开放以来,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进程加快。1997 年,颁发《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详尽规范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乃是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准则。2005 年,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因此,行政伦理法制化在中国并非新的概念。随着整体社会变迁所衍生层出不穷的政府贪腐问题,论者应当学理与实践之关联,必须重新检视之。

1.2 破题

当前,中国已有多部法律、规章、文件等涉及到公务员行政伦理,如上述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就对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做出了规定。《公务员行为规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虽然直接或间接与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设相关,但这些制度多数是政府条例和党内制度,不仅法律效力不足,而且实践中操作性也不强。

此外,对于公务员行政伦理,学界与实务界唯一的共识是:行政伦理极其重要!然而,公务员行政伦理应如何开展?要功能为何?至今日仍没有共识。长期以来,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发展一直处于缺乏共同参考架构,与政出多门却无法有效整合的窘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缺乏法制化架构用以引导和实践行政伦理。

2 行政伦理法制化争议简述

1983年,Chandler在《美国公共行政道德推理的问题》指出,即以行政伦理制度化为例,检视各种赞成及反对的原因,突显实施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困难所在。

2.1 赞同方

采认同观点者,是因行政伦理制度化有以下的功能:

①认可民主的道德品格;

②彰显自治观念;

③为公众期望提供象征性的基础;

④激励公共服务中的道德行为;

⑤为员工提供保护伞;

⑥促进工作场所的伦理问题合法化,并为之提供参考架构。

行政伦理学者Terry Cooper,亦论述了赞成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理由。首先,伦理法制化能凸显理想、规范及义务。简言之,伦理法设定最小化之道德,伦理法倾向普遍性及广泛性,可提供澄清及内化专业组织价值的机制。

2.2 反对方

否定方认为行政伦理制度化:

①缺乏实用性,因为它们不是过于模糊(激励性的守则),就是太过具体(法规性的守则);

②包含过多自相矛盾的因素,且相互间缺乏优位性的适用标准;

③助长了官方文过饰非(或似是而非)的现象以及公众的犬儒主义,即认为这些准则无法付诸实践,只能形成预先防范作用;

④为了洗脱组织在培育伦理行为方面所应担负的职责,只关注雇员对雇主的义务;

⑤过于强调硬性禁令(剥夺权利)的行为;忽略软性教化(开处方)的行为。

其次,反对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理由在于当需要伦理指引时,伦理法常太含糊、抽象及不切实际,难以适用于个别状况。行政伦理法的用语有时高不胜寒高且解释空间过于广泛,且也无法将伦理法订的太僵化及过于实际,以避免潜在的分裂及冲突。在许多情况下,伦理法常沦为墙壁上优雅的装饰品,偶尔在典礼中引用,但从未认真地用于评估成员的行为。因为欠缺实际运作的结构及程序,此种外部控制的形式太过薄弱。

以Anthony Downs所谓的“反控制的律则”为例,当行政或高阶主管越想控制部属的行为,部属越会挖空心思去逃避或反制此一作为。其结果有二:一系为了确保行政的课责,越需增用行政人员,另一系行政人员越多,越须成立另一个单位以为控制之用;所以,拟想控制官僚却往往制造其他官僚,形成官僚控制官僚的循环结果。虽然有论者主张,将伦理与立法合并起来并不适当:因为一旦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法律,便不再是伦理问题。但立法的过程可视为一种集体的伦理判断,是一种最低道德标准。而且,人们透过伦理反省及自我决定,可判断法律的适用情况。在合法范围内,吾人仍有伦理自主权决定在不同情形下采取不同手段。美国首度以伦理法来约束公务人员行为的,系针对Andrew Jackson总统时期的“分赃制”。迄今,以法律处理公务人员伦理行为的历史,已有百余年。虽然美国各州所规范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许多重要议题上仍大同小异,例如对利益冲突的限制、财务公布的要求、退职受雇的限制;许多州也设立了伦理委员会负责处理这些涉及公务人员伦理法的问题;等等。

3 中国行政伦理法制化之对策建议

2013年底,公务员总数超过717万人,且不断上升。这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庞大、体系层次最复杂的群体。基于国情实际和未来方向,提出行政伦理法制化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透明性制度文化

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就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后者系指国家公务员在履行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责任与行为规范。作为特殊的职业道德,是调整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社会之间、服务对象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关系的道德传统、道德心理、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政府应研拟伦理标准,使得组织的专业人员能够测量自己的行为、鼓励纠正错误行为以及尽量减少足以导致不道德行为的组织制度环境。伦理法制化的目的是要激励伦理行为,以减少贪腐机会以及降低不适当行为之风险,从而培养“透明的制度性文化”。以美国为例,无论是医师、会计师、工程师、律师、法官和其他的事业团体,皆透过法制化的伦理规范,来掌握成员的行为。甚至专业的认定,除了要具备专门的技术、专业的认证、专业的组织和专业教育外,专业伦理亦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面向。因此,为落实行政伦理之内涵,将行政伦理法制化与统整化,乃是大势所趋。

3.2 系统性思考行政伦理法制化之建设

将公务员伦理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去。这样既能够克服公务员伦理要求过于抽象化与泛化的不足,又能使公务员伦理变得实在和可操作。如在2013 年,中共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相继制订33个“一律”的伦理守则:领导在市内开展各种调研考察,一律不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等;禁止工作日中午饮酒、禁止用公款宴请和送礼;禁止安排打前站、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等。其特点在于,一是规定得详细周密,针对性强,具有极强可操作性;二是杜绝了过去各种规定中常见的“原则上”和“基本上”等模糊话语,一个标准,没有例外。但是,《公务员伦理法》也应当配备专门机构予以保障实施。以美国为例,1978年文官制度改革法架构下之公务员伦理机关,包括人事管理局(OPM)、功绩制保护委员会(MSPB)、特别检察官办公室(OSC)等机关。1989年,国会制定《揭发不法者保护法》,加重特别检察官办公室保护揭发不法公务员之职责,并让其脱离功绩制保护委员会,成为联邦行政部门中之独立机关。

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在中国需成立公务员伦理委员会或者办公室。同时要确保公务员伦理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独立性。其中,专业化旨在保障管理机构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有效地规范公务员伦理行为。由此可知,行政伦理法制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公务员伦理法律化、具体部门公务员伦理的制度化、独力化和外部条件保障的优化等环节和因素。

3.3 行政伦理法制化之具体配套措施

学者Bowman从伦理法制化之关键要素,说明行政伦理法制化应有之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可提供参考:

3.3.1 设立建议机制和报告管道

如建立一个组织的独立伦理咨询委员会,设立申诉程序,设立免费的揭弊电话,为确保正当程序而提供结构性支持,以及委派监察使(ombudsman)等。又如,修订人员招募、培训以及工作业绩评估程序;在工作说明书中,将任职者对其工作伦理性的确认作为考察因素之一;以及揭弊者保护机制以防止打击报复现象的出现。

3.3.2 科学决策、适度推广

如在员工会议上任命轮值的守护人,其任务就是在会上提出伦理问题;或者是在重大决策之前制定伦理影响报告。如在部门内张贴守则,也可以在机构的内部业务通讯和报告刊印出来;在奖励项目中对典型案例予以承认。

3.3.3 阶段性的伦理监控

进行书面审查,对易受打击报复的事项进行评估,员工访谈,调查及当前机制评估等,以便对项目的效率进行经常性评估。

3.3.4 夯实公务员的教养基础

Dan Ariely指出,该书中的大多数之规范,简单到就像母亲所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所应有的举止。针对于此,Sweeney法官在书中写到,“由于我们的(和你们的)母亲另有重责大任,以致于无法在美国每一个法庭现身,所以我提供了这些行为指引”。这也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提出新的期望和方向。

综上所述,建构行政伦理法制化应有之内容,在于透过行政伦理法制订和修订的机会,从而使之成为有实效的文件,并将这些伦理法所代表的价值观纳入组织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以及确保行政伦理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Plant,Jeremy F.(2001).“Codes of Ethics.”in Cooper, Terry L.ed.,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New York: Marcel Dekker.

[2]Bowman,James S.,Jonathan P.West,Evan M.Berman, Montgomery Van Wart (2004). The Professional Edge:Competencies in Public Service.New York:M.E.Sharpe,Inc.

[3]周宜芳,等译,Dan Ariely.谁说人是理性的[J].天下文化,台北,2008.

我国消防行政程序法制建设探讨 篇4

1 消防程序法规的概述

1.1 消防行政程序概念

通常意义上, “程序”的解释为“按时间先后或依法安排的工作步骤”, 而在法学角度上, 程序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步骤作出法律决定的过程。在行政法学界, 人们给程序做出了这样的界定:程序就是行为从起始到终结的长短不等的过程, 包括构成这一步骤、形式及这些步骤的前后顺序和完成这一程序的时间。据此, 笔者把消防行政程序定义为:消防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行使行政权的过程。

1.2 行政程序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行政程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它主要通过行政程序法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来体现其意义。根据执法程序法的立法目的, 借鉴国内外各程序法, 笔者认为, 消防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程序法定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效率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主要程序必须由法律规范加以规定, 行政执法活动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守, 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公平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 避免和排除可能不平等或不公正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平等对待所有的相对人;执法主体在做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决定时要听取相对人意见允许其申辩, 保障其参与权。公开原则体现在行政执法过程的每一阶段和步骤都应当以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 包括执法依据、执法过程、执法决定等均应对外公开, 避免私下执法的发生, 保证执法的透明度。效率原则指行政执法主体不仅应当遵守法定时限, 不得无故拖延, 而且必须以最小成本来实现既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原则是制定法律法规的基础和底线, 任何法律法规在制定及实施的过程中都要遵循其基本原则, 而基本原则得以落实必须有与之相符的基本制度做保障。保证消防行政程序法规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制度有: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告知制度、表明身份制度、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合议制度和时效制度。正是有了这些基本制度做保障, 才能使行政执法过程切实遵循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才能保障行政程序的法制化。

1.3 消防执法程序法规实施的意义

消防行政执法程序是做出具体消防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及时限的总和。只有严格遵守程序, 才能规范和监督消防机构合理行使消防行政执法权, 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才能有利于提高消防执法的效率和树立程序法制意识。

在我国, 消防程序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在执法过程中, 执法人员受“重结果、轻程序”的法制传统影响甚深, 不时会出现“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结果好什么都好”的现象, 但并不是得到好结果的过程都是可取的, 违背法律规范的执法过程会对消防工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随着依法治国, 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备, 消防执法程序法制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新的“一法三令”的颁布, 使消防行政执法程序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真正做到消防行政执法过程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寻、有令可限。

2 新消防法规有关执法程序规定的几点进步

新的消防法规中, 《消防法》主要是明确了行政主体及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与之相配套的三部规章即106、107和108号令是消防行政执法的主要程序性依据, 涵盖了消防行政执法的主要程序, 其前身分别是公安部第30、73和36号令。笔者通过比较新旧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 得出了新的消防法规在执法程序规定方面的几点进步。

2.1 程序规定更加具体

在旧的《消防法》中, 消防执法程序这一部分也有一定的规定, 但并不十分具体。新的《消防法》在继承以往条款的同时, 更加注重程序步骤、顺序的细节具体化规定, 并对一些执法项目做出了程序改动或新的程序规定, 使其更具操作性。

在新的106号令中, 新增了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备案抽查制度, 与之相对应, 在该规定第四章第二十五至二十九条, 详细说明了备案抽查的执法程序, 从报审的时限、方式, 受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及相对人的各项义务, 到审查结果的核定、处理、复查等都做了非常详明的规定。107号令中, 新增了临时查封、强制执行两种执法措施, 与之相对应的在第三章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六条, 对两种措施如何执行给出了具体的程序决定和实施办法。而在108号令中, 新增了简易程序一章, 第十二、十三条分别对实施条件和实施程序做出了规定, 同时, 对于不适合简易程序的火灾事故调查, 在第四章给出了一般程序的实施决定。

2.2 注重行政程序公开

行政公开是行政法制的重要方面, 也是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旧的《消防法》中, 在程序公开方面没有具体的规定, 很容易发生暗箱操作、独断执法的现象。

新的《消防法》规规定的执法程序, 注重行政程序的公开, 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了更加有力的保障。106号令第三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依据、范围、条件、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应当在互联网网站、受理场所、办公场所公示。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结果,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 应当予以公开, 公众有权查阅。107号令第五条规定, 对消防监督检查的结果,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对检查发现的影响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定期公布, 提示公众注意消防安全。

这些规定保障了执法过程的透明度, 让相对人能够对执法依据、过程、结果处理都清晰明了, 也有利于取得公众的信任, 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

2.3 体现了行政程序的公正

行政程序的公正主要从平等对待相对人、保障相对人的参与权以及执法人员的回避制度中体现出来。旧的《消防法》在程序规定方面, 只考虑了保障执法结果的制度, 而对相对人的参与权没有详细的规定, 这对执法程序的公正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新的消防法规明确赋予了执法过程中相对人参与执法过程的权利。例如107号令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做出临时查封决定时应当告知当事人拟做出临时查封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听取并记录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另外, 新消防法规对于执法机关在做出强制执行、火灾调查认定、审核不合格决定等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决定时相对人应当拥有的知情、陈述、申辩等权利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新消防法规中注意了有利害关系执法人员的回避。106号令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近亲属, 或者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到办理公证的应当回避。

2.4 注重贯彻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便民是执法程序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 要求执法人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不要给相对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新的消防法规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主要表现在部分执法程序及执法方式上的变更。

一是消防设计审核与验收采取备案抽查制度, 改变了以往全面检查导致消防执法人员不足的局面。并且规定省级消防机构应当在互联网上设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 结合辖区内建设工程数量和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情况, 统一确定消防设计与竣工验收备案预设程序和抽查比例。这就大大减少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也简化了相对人办理手续, 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增加了简易程序, 简化了情节轻微的火灾事故的调查过程。三是在新的“一法三令”中, 尤其注意执法程序各个环节的时间限制, 这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起到了规范督促的作用。

2.5 既赋权又限权

在以往的消防执法中, 由于消防部门没有强制权利, 经常出现一些执法尴尬。如当消防部门责令停产停业后相对人拒不执行, 消防部门需要申请法院来强制执行, 程序繁琐, 给执法带来很多不便。《消防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赋予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临时查封和强制执行的权利。《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 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需赔偿、违法要追究, 是依法行政和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强消防执法监督, 新消防法专门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 着力规范和约束政府及政府各部门, 特别是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权力的行使, 强化了对其依法履行职责的监督, 这对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2.6 强调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消防工作涉及的面较广, 单单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是不够的, 要想真正落实好, 需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和沟通。新的消防法规对此做了相应的规定。

《消防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法》规定了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明确了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 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3 严格落实消防执法程序的几点措施

新的消防法规在执法程序上有了很大进步, 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 执法人员难免会受到以往执法思想的影响。要做到严格落实新的执法程序, 还需要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来促进公安消防部门执法水平的提高, 保证执法程序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3.1 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关于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领导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消防执法制度、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把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执法为民和“三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 实行行政主官负责制。党委班子要定期听取法制工作和执法情况汇报, 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及时解决法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支持法制部门大胆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3.2 加强法制教育

要想全面落实好消防程序法制建设, 提高消防执法水平,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每一个执法人员的个人法律素质上。因此, 必须实行一套完善的消防法制培训机制, 从根本上提高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把握。

消防机构法制部门作为消防法制建设的排头兵, 担负着规范执法行为的指导和复议、应诉的重要工作, 其成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执法质量的好坏。其次, 消防机构的领导必须知法懂法, 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能力, 发挥学法懂法、严格执法的表率作用。再有, 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执法办案人员也是法制培训工作的重要培训对象。

3.3 强化执法内部监督

内部的执法监督是保障消防机构各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确保执法质量的重要机制, 必须进一步加强。新的“一法三令”中均用一章的篇幅来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 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和监督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监督责任。领导要结合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活动;业务部门要结合自身的执法工作, 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纠错工作;有关监督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形成监督合力。

3.4加大法制宣传

消防部门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同时, 应加强消防执法法制宣传, 让全民了解消防法规, 使公众做到知法懂法, 能在消防部门的执法过程中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监督。

法制宣传工作可以有多种形式。在消防部门的网络办公网页上, 可以增加法制宣传内容;在消防机关增设法制宣传栏;在定期的消防安全宣传的同时, 可以增设适当的法制内容。总之, 消防部门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让公众了解消防法规, 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全民监督, 真正将消防执法的法制建设工作做实、做好。

4结语

新的“一法三令”在消防执法程序上做了很大的改进, 消防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消防法规, 做到知法、懂法、依法, 进一步完善消防执法程序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3]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大敏.论警察程序正义——谈加强警察程序法制建设[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2) :38-39.

[5]张晓光.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之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 (6) :90-94.

论述行政法制化论文 篇5

摘要: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开始及核心,行政决策法制化是依法治国在政府行政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我国的行政决策能否法制化,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大环境。本文则是着重从四个方面对行政决策的法制化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一是对行政决策法制化进行理论分析,界定了什么是行政决策及行政决策法制化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二是分析了我国行政决策法制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三是分析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行政决策系统的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并阐明.了西方行政决策制度有哪些借鉴价值;四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西方行政决策的一些较为科学的做法,提出了我国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程序;决策主体;决策失误;决策责任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开始及核心,行政决策法制化是依法治国在政府行政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推进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提高政府的行政决策水平,保证政府部门有效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基本理论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是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其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进行的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内涵及特征

行政决策,又称政府决策或公共决策,是决策领域的一个子系统。对于行政决策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阐述:

一是认为,“行政决策是行政官员处理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根据一定的条件,作出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经过比较,从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去付诸实施,并在执行中进行反馈,使决策符合实际。”①

二是认为,“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为解决行政管辖范围内的问题决定的对策。它不仅限于行政管理的内容,还包括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内容。”

三是认为,“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采取行动之前的意志反映,是行政机关为达到某一目的选择的一种办法。”③此外,行政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还认为决策是公共行政学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核心,管理即是决策,行政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

综上所述,行政决策的内涵概括如下: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根据掌握的行政信息,依法确定行政目标,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并作出选择以及付诸实施的动态过程。行政决策由于其所在决策领域的特殊性,它除了具备决策的一般特性外,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特征。总的来讲,行政决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决策主体的特殊性。行政决策的决策主体是管理国家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各个层次的行政机关及其行政领导。

第二,决策内容的权威性。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具有权威性。

第三,决策过程的规范性。行政决策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进行,因而具有规范性。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决策的整个过程,所有行政决策的组织、活动过程以及行政决策的执行、监督、反馈等均必须遵循的原则。行政决策主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行为的一种,毫无疑问,效率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原则之一。公平则是指与社会发展的理想相符合,足以保证人们的合理需要和利益的.一种状态。

第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原则

现代国家是法制国家,行政决策的合法化是法制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则。行政决策的合法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制定和执行行政决策的全过程的每一个行政决策环节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第三,科学化、民主化与公开化原则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指行政决策应符合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符合行政决策的客观现实。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是指行政决策程序应当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行政决策方案应当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公意。“决策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⑤行政决策的公开化,是指行政决策程序的任一环节都应该向社会公开。

二.我国行政决策法制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还需逐步完善。但是我国目前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还只是初步形成,加上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行政法制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人民法制观念薄弱、国家民主程度不够、决策辅助机构有形无实、行政决策责任难以追究、行政决策监督不力等,其中行政法制监督机制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监督软弱,流于形式。我国的行政监督工作,由于存在党与政府、党与行政机关等的职权范围不分,权力过分集中在党身上,这样一来就使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制约也就显得软弱无力。

第二,监督体制不健全。我国的监督体制很不健全,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介入。在我国许多社会监督机构在监督中反映的问题,难以被重视,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没有很好的结合,而是被割裂开来。

三、西方行政决策法制化的比较及借鉴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都早已实现从非程序决策到程序决策、非法制化决策到法制化决策以及个体决策向组织决策的过渡。

(一)西方行政决策系统的构成要素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决策系统,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

一是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行政决策的中枢机构,也就是行政决策中心,主要由行政决策组织中的领导人员组成。

二是行政决策的咨询系统。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建设。

三是行政决策的监督系统。行政决策的监督系统属于行政决策的监 控组织。

四是行政决策的执行系统。西方行政决策的执行机构可以是政府组成部门,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等。

(二)西方行政决策制度的借鉴价值

西方行政决策制度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不过有些共性因素是我们可参考借鉴的。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系,有些问题应认真思考:

一是行政决策的决策范围应集中于核心职能的范围。随着政府干预范围的扩大,行政决策的范围也日渐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是行政决策方案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行政决策方案的合法化过程也就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得以实现的过程。

三是决策必须与执行分开。为了提高行政决策的品质与行政决策的执行效率,当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决策与执行出现依法分开的趋势。

四是行政决策的过程必须法制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行政决策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问题,强调对行政决策程序进行法制化管理。

五是应建立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行政决策体制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对行政决策主体部门和公民来说是互为赢利的格局。

四、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实现途径

行政决策法制化的前提是行政立法的存在。良好完备的行政法律体系是有效规范行政决策权力行使的根本保障。实现行政决策的法制化,这是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决策观念的现代化

决策观念是不是现代化,直接关系到行政决策的方方面面。这里所讲的决策观念的现代化,是指整个社会普遍具有民主和法制意识以及服务于人民的意识。有人曾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法治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宪法或法律的不完备,而在于公民法制观念的稀缺。”06因此,要实现我国行政决策的法制化,就要解决的是行政决策观念的问题,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树立行政决策主体的服务意识,加强行政决策主体的责任意识。

(二)决策制度的民主化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指行政决策的主体部门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让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充分表达对行政决策的意见,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在行政决策领域引入听证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决策过程的程序化

任何行政决策都有一定的行政决策过程。行政决策程序的首要功能是规范、制约、监控和促进行政决策权的合理、合法地行使。

(四)决策责任的法定化

健全和实施行政决策责任制,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需要以创新的精神来创设新制度,开辟新路径。目前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是要制定《行政决策程序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二是要建立行政决策违宪、违法审查制度。违法必究,这是行政决策法制化的根本保证。

三是要建立行政决策主体问责制度。行政决策主体包括决策信息的提供者、方案拟定者、咨询者、决断者、执行者等,他们在整个决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决策失误的救济化

行政决策失误的救济,是指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决策行为加以纠正,或对因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而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损害而予以弥补的制度。行政决策失误救济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补救作用。对于行政决策失误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法律救济具有其他救济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是监督作用。行政法律救济制度通过受理相对人请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予以审查的制度。

三是教育作用。行政法律救济制度旨在把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争议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以法律法规作为判断标准。在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救济制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对方当事人提出的复议申请进行复议时,允许行政相对人和有关人员列席旁听并可提出申辩的制度。

二是确立行政决策行为的司法审查。我国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本身就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司法则又是行政救济法律制度中最为有力的监督机制。

三是建立创新抽象行政行为决策体制的司法审查制度。我们应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抽象行政行为予以监督和控制,以建立创新抽象行政行为决策体制的司法审查制度。

五、总结

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是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愈益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逐渐提到日程上来。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政府就是在行政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循环往复中一次次完成行政管理过程的。因此,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决策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我国的改革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决定着政府改革的成败,同时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也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邹钧,《日本行政管理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王健刚等,《简明行政管理学辞典》,上海交大出版社,1987年版.

[3] [罗]未哈依.T.奥洛维亚努,《国家行政管理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 [美]H.A.西蒙,《行政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5月版.

[5]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行政法制 篇6

关键词:档案;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制度;普法;法制宣传教育

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保管机构,均应重视这一工作。并通过加强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来推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 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是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制定与实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必要条件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权力清单的制定必须于法有据,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现有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对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应予取消。这样,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过程中,具体从事设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工作的人员,就有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问题。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完成后,不仅需要对外公布,同时还须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档案事业机构中的全体人员知晓,并遵照执行。这样,所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档案事业机构中的全体人员,也有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问题。

很难想象,一群不知法、不懂法的人,会知道哪些法律授予了我们权力;会清楚授予了我们什么权力;会明白这些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条件、范围、对象、程序;能梳理出合法、合规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会正确行使这些档案行政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是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制定与实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必要条件。从另一个方面看,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和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过程,也是一次难得且重要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良机。

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对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

2.1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专业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首先是对档案行政权力的梳理。这些权力主要来自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专业法律法规、地方档案法规、部门档案规章和各级政府制定颁布的档案规范性文件。从这个角度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自然就是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事实上,宣传和普及《档案法》及其相关的档案专业法律法规,一直是档案界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五”普法,正值《档案法》颁布实施,国家档案局召开了全国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会议,交流学习和宣传《档案法》的情况。各地纷纷将《档案法》列入普法教育的内容之一。

“二五”普法期间,《档案法》仍然是各地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1991年4月2日,云南省委发出了批转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在这个规划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1]

“三五”普法期间,结合《档案法》修订后重新颁布实施,各地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局的规划,制定了本地区“三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还有将《档案法》列入本行政区域“三五”普法规划。例如,甘肃“省档案局与省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联合发文,将《档案法》列入我省‘三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容”。[2]

“四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使用《档案法实施办法释解》和《档案行政执法手册》作为专业法教材。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

“五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深入学习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

“六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学习宣传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档案普法与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由单一的《档案法》,向《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法律体系,再向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不断拓展。但《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始终是档案普法及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按说,经过近30年的《档案法》宣传教育,档案工作者应当对《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体系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就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参加调查者能正确选择出全国法制宣传日。对自己基本法律知识评价较高与一般的占比相同,总比接近90%”,但“近六成受访者错将‘国际档案日当作‘《档案法》宣传日,回答正确者大约只有四成。清楚《档案法》是行政法的人数最多,但占比不到四成”。[3]

因此,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应当与“普法”规划相结合,再进行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毕竟大部分档案行政权力是由《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赋予的。

2.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虽然,《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了档案行政权力中的绝大部分,但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同样要在宪法和行政法的框架下依法行政,受宪法和行政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规制。从这个角度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而现有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就来自档案专业法律法规之外的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

在多年的普法与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档案法》及其法律体系上是必要的,但从整体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来看,显然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一五”普法规划)中,就将普法基本内容规定为:我国的宪法、刑法等“十法一条例”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和普及。

1991年,全国“二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学习教育。其中专业法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食品卫生法等,各部门、各系统要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有重点地学习同工作、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

1996年,全国“三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重点内容。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人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01年,全国“四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宣传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普及的各项法律法规。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2006年,全国“五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宣传宪法,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

2011年,全国“六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由具体的某一法律、某些法律,向部门法、专业法,再向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不断拓展。这一点,在全国档案系统“四五”“五五”“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宏观。仅仅了解或熟悉一两部或者少数几部法律,只了解或熟悉与本行业、本专业、本领域相关的行业法和部门法,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依法行政与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因此,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难得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

3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路

3.1 全员参与。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中,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只是涉及一两位档案行政管理机关领导者,或者是具体承担这项工作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事实上,由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涉及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实物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而涉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具有档案行政管理权限的事业单位及其全体工作人员。而从近期的一个档案工作者“普法”及档案法制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无论是对基本法律知识‘几乎都不了解的人;或搞不清,或搞错《档案法》属于哪一类法的人;无论是搞不清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的人,还是记不得《档案法》宣传日日期的人;无论是表示没有接受过普法教育的人,还是‘觉得法律没用的人;都说明法制和档案法制宣传存在死角和盲区。从这些人的占比数来看,有大有小,似乎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将这一比例用在全国十几万档案工作者身上,其绝对值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4]

这些人一旦在具有档案行政权力的岗位上,运用档案行政权力,就可能产生错误,给档案事业造成损失。因此,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让所有档案工作者都参与到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中。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继续进行普法教育,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与持续性,直到消除法制死角与盲区,进而提高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法制意识与法制能力”。[5]

3.2 系统学习。系统学习,就是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中,全面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

学习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学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

学习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

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是因为档案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档案行政管理也同样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中的有关档案方面的规定,既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范围,也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还是档案行政管理的职责所在。同时,更是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善于行政的必备法律素养。档案行政管理要真正做好依法行政,完全落实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职责,按章办事,系统学习与熟知这些有关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3.3 突出重点。面对庞大的法律体系,要求所有档案人员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与熟知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中,突出重点,有所侧重。重点应当是:其一,作为公民必须遵循的宪法及其相关法律;其二,作为档案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其三,作为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遵循并执行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与依法行政相关的行政法。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的档案工作岗位的特点,开展与之相关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以增强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3.4 注重实效。注重实效,就是要围绕提高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档案工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工作环境形成的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目标,坚持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与档案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于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档案法治实践来说,就是用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档与档案事业的依法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卫邦.云南把《档案法》纳入普法规划[J].档案工作,1991(8):28.

[2]兰台普法十三秋——甘肃省档案法制工作综述之一[J].档案,2000(4):34~35.

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刍议 篇7

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义

行政管理法制化是指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 将行政管理置于法律的调整与支配下, 切实保证行政活动能够依照法律进行, 从而使行政行为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行政法制化主要体现在法制意识的培养、行政管理组织法制化、行政管理职能法制化、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等方面。

法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观念, 是宪政和人权保护的坚实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政府的法制意识薄弱、依法行政能力欠缺, 因而,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推进整个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法行政是维护政府形象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 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着公民的各种权益。依法行政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 更是一种政治道德和社会价值。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落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二、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现状

1、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滞后

当前, 我国的许多行政程序还没有实现法律化、规范化, 许多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仍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 野蛮执法、越权执法、滥权执法、以权压法等行政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了很大的质疑。这些大大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 由于执法体制不畅、行政管理体系不完善带来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扰民执法等许多执法问题。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 涉及的监管部门有十几个, 结果是大家都管, 但是都管不好。这种重复执法不仅带来了行政执法资源的巨大浪费, 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2、行政管理执法方式落后

行政管理执法方式落后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中。由于执法人员素质、执法环境与执法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行政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社会管理主体单一, 政府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 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等很少参与社会管理;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执法部门热衷于专项执法、运动式执法, 总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缺少整体考虑和长远规划, 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以致于群众满意度低、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三、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内容, 法治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上, 更体现在人们的法制意识、法律素养等方面。因此, 推进依法行政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 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现实中许多执法者将法律作为统治百姓的工具, 执法手段简单粗暴, 在民众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 广大执法人员应转变执法理念, 应树立服务意识、理性执法意识, 将执法作为增进民众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执法观念决定着行政人员的执法行为, 影响着执法效果。因此, 执法者应树立行政服务、民主参与、平等互动的执法理念, 自觉约束自己的执法行为,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应在严格遵守法律的情况下, 提高执法的能动性,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要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素质建设。应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等方式, 使广大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人生观, 能够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能自觉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同时应完善法律制定与修改的程序,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法律, 促进法律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学习培训制度, 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 以提高其法律素养。此外, 还要培养执法人员的行政程序意识, 使执法者能够严格按程序执法, 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各种合法权利, 促进执法公正。

推进执法组织建设也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此应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行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多种利益关系, 现实中因部门利益冲突而导致的推诿扯皮、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必须从体制上理顺各个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此外, 应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责任, 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制, 将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应建立明确的执法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 加强执法管理监督,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但是在行政执法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 如行政法规中背离法律等级性, 越权立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行政法规之间相互冲突, 造成执法难的现象屡见不鲜, 等等。为此, 应完善行政立法制度, 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如在立法之前应建立科学的立法规划, 并对立法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应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通过立法听证会等方式来保证立法的公平性、合理性。另外, 还应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修订过时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法律法规, 确保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依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为此, 我们应深入研究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 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深入推进我国的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摘要:行政管理法制化是建设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途径。目前, 我国的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滞后、行政管理执法方式落后等, 这些问题已影响到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为此, 应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逐步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关键词:行政管理法制化,执法方式,行政组织

参考文献

[1]王乐夫:《公共行政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8。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 (第二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21。

行政法制 篇8

一、当前行政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 监督机构的工作缺乏有效性

在我国, 人大作为最高的权力机关, 政府的工作需要接受人大的监督, 但是在实际中二者的地位却不仅如此, 有的时候政府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人大。同时由于司法机关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对于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 这样就会导致司法监督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当前行政监督体系下, 具有监督权的机关都在行政机关内部工作, 人员也属于行政部门的人员。这样就会使监督部门难以行使有效的监督权。同时加强媒体和公民的监督力量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所以最终只能影响到监督权的顺利实施。

(二) 行政监督立法不够健全

想要有效提高行政监督工作的效率, 首先就应该重视行政监督立法, 在法律层面上给与监督工作更多的保障。在我国, 有专门的行政监督法来监督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方面立法起步比较晚, 在某一些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 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行政监督的时效性。例如, 存在着对于个别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 这样就会使在进行行政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混乱情况。

(三) 缺少对于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

首先, 监督程度不够完善大大影响了监督的时效性。当前, 我国的法律对于行使监督权的程序以及法律责任都没有过于明确的规定。例如, 在进行行政诉讼的时候, 有的行政机关会不行法院的判决, 并且人民法院有没有有效的程序进行保障。同时在公民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只有基本的行政救济, 缺少法律程序层面的保障, 更加缺少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对行政监督济宁有效的保护。

二、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方法

(一) 优化改革行政体制

完善行政法治监督制度, 首先就需要优化改革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 从而使监督机构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所以, 应该从行政机关中, 把监督检查部门独立出来, 取消其对于行政部门的领导, 并且能够保证其与行政部门在职级上与地为上都能够保持平等。同时还要保证检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制, 保证每一层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接受上一级领导的监督, 从而有效减少政府部门对于监督工作的约束性。同时, 还需要在经济上使监察部门独立出来, 从而有效避免受制于当地政府在财务上的影响。这样, 在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下, 能够使检察人员更加有信心地行使监督工作, 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 司法机关也应该独立于行政机关, 优化现行的工作机制和财物管理体系, 从而有效使审判与检查分开, 使其都能够自主开展工作, 在实现司法独立的基础上, 有效保证行政法治受到有效监督。

(二) 提高行政监督立法的效率

想要不断完善我国行政法治监督制度, 还需要在立法层面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 关于行政监督的立法工作, 需要制定基本的法律法规, 同时还需要制定一些关于各个级别行政监督机关组织的法律。要通过法律, 对于监督的程序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定。当前, 应该针对我国行政监督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其中要明确监督的主体和行使监督权利的机关, 同时要显示出人们的监督权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还需要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重要的监督方式明确标示出来, 为监督的具体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 还需要包含关于具体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从而有效保证行政法治监督的有效性。

(三) 加强监督模式创新

有效的监督模式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尽最大努力来避免出现问题, 这就需要全面监控行政权力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进行监督模式创新的时候, 可以充分采纳我国在具体的监督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下国外成功的监督模式, 从而采用丰富多样的监督模式来进行有效的监督。既保证在事前能力开展有效监督, 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出现。同时在事发时, 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态势, 从而使问题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小。最后就是需要在事后做好监督处理, 针对事情发展的实际态势, 通过有效解决方式, 来使影响达到最小化, 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同时,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监督实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加强我国行政执法科学性来说, 完善行政法治监督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综合决策的基础上, 有效丰富一系列措施, 在创新原有监督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使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行政法制 篇9

关键词: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统计

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在档案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此问题的研究也不多。在知网文献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档案行政管理”并且“法制化”为联合检索词进行检索,对2014年5月10日前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33篇。以下是对这33篇文献的统计分析结果。

一、来源数据库分布

从文献的来源数据库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来自于4个文献数据库。来源比较广泛,覆盖面较大。具体情况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8篇,占84.85%;特色期刊2篇,占6.06%;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占3.03%;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占6.06%。

二、学科分布

从文献的学科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来自于4个学科。学科没有重叠与交叉。具体情况是:档案及博物馆9篇,占27.27%;行政法及地方法制9篇,占27.27%;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1篇,占3.03%;其他14篇,占42.42%。

三、发表年度分布 26

从文献的发表年度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始于1991年,至2013年已有23年。平均每年发表文献1.43篇。最高年份是5篇,最低是1篇。中位数为2.5篇,高于平均数。众数为1篇(8个年份)。1991年到2003年是第一阶段,2007年到2013年为第二阶段。

四、研究层次分布

从文献的研究层次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基本上来自于社科领域,共14篇,占42.42%。自科1篇,占3.03%;大众文化1篇,占3.03%;其他17篇,占51.51%。研究明显属于社会科学类研究的范畴。在具体研究的层面上,研究略为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实践性的研究占比也非常大。

五、作者分布

从文献的作者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来自于35位作者,每位作者平均发表文献数只有0.94篇。发表两篇以上作者2人(李富英、杨爱东),占5.71%;发表文献2篇,占6.06%。这些作者是高产作者,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合著文献5篇,占15.15%。其中3人合著的1篇 , 占3.03% ;2人合著的4篇 ,占12.12%。合作率不高。

六、机构分布

从文献的机构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署名单位的22篇,来自个22机构。平均每个机构发表文献1.5篇,没有发表文献2篇以上的机构。在全部机构中,档案行政管理机关10个,占%;发表文献10篇,占45.45%。大学5个,占22.73%;发表文献5篇,占22.73%。其他党政立法机构5个,占22.73%;发表文献5篇,占22.73%。企业2个,占9.09%;发表文献2篇,占9.09%。

七、文献期刊来源分布

从文献的期刊来源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署名期刊及出版机构的30篇,来自于20种媒体。平均每种媒体发表文献1.5篇。发表2篇以上的6种,占30%;发表文献16篇,占53.53%。这种媒体是名副其实的核心载体。

八、关键词分布

从文献的关键词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共使用关键词166个,使用291次,平均每个关键词使用1.75次。使用2次以上的44个,占24.1%;使用196次,占67.35%。

九、文献分析与小结

综上所述,“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研究规模较小,以期刊论文为主,档案学期刊是主要载体

从文献的总体 规模上看 ,33篇文献对 于档案行 政管理这样一个话题,在依法行政的背景下,是一个比较小的规模,这表明档案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还不是非常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献大多集中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接近全部文献的9成(28篇,84.85%)。再加上属于期刊的特色期刊(2篇,占6.06%)所发表的文献,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 超过了全部文献的9成。全部文献中,有76.67%(23篇)发表在档案学期刊上,有33.33%(6篇)发表在档案学核心期刊上,档案学期刊,特别是非档案学核心期刊对这一研究敏感性与关注度要高于非核心档案学期刊和其他期刊。虽然平均每种期刊平均发表文献只有1.5篇,但发表文献超过2篇的有6种,只占30%,但发表文献16篇,超过了全部文献的半数(53.53%),已经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核心期刊。除了期刊以外,会议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也有相关文献发表,但数量非常少。研究还没有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与课题,还没有引起档案学专业理论学者,特别是高校博硕士导师的关注,没有成为档案行政管理及档案法学的研究对象。

2、研究主要集中在档案和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学科,属于社科类研究的范畴,且偏重于理论性研究

从文献的学科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中有18篇来自于档 案的行政法及 地方法制 学科,占到了全部文献的半数以上(54.55%)。学科集中度比较高,与其他研究内容在学科所属上多存在重叠或交叉不同,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没有学科重叠与交叉现象。但却出现了14篇文献(42.42%)没有划入任何学科所属的情况。这或许表明这一问题存在着一些特殊性,不易明确划分学科。如果按照社科与自科来划分,有14篇属于社科(42.42%),自科和大众文化各有1篇(6.06%),研究明显偏重于社会科学范畴。在具体研究的层面上,理论性的基础研究9篇,占27.27%;实践性研究6篇,占18.18%,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这种判断的准确性受占51.51%的文献(17篇)没有学科所属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使用这一结论时应当注意并加以说明。

3、研究受档案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影响,研究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活跃期及高峰与核心事件正相关

从文献的年度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文献始于1991年,而这一年正好是《档案法实施办法》颁布后的第二年。整个文献的分布以2006年《档案法》第二次修改启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高峰出现在1997年,这一年是《档案法》第一次修改后 重新颁布实 施(1996年) 的第二年。第二阶段从2007年到2013年,2007年正好是《档案法》第二次修改(2006年)开始的第二年,在这之前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2010年10月10日,为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第二阶段的高峰(2012年)正好出现在《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颁布之后的一年之后(2012年)。研究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活跃期及高峰受档案法律法规及国家大政方针颁布实施的影响。

4、研究以档案行政管理人员与行政机构为主,个人合作强于机构合作,尚没有核心研究机构和核心研究者

从文献的 作者情况 看 , 平均0.94篇发表文 献数和5.71%的低多篇率,表明这一研究领域还没有核心作者。15.15%的低合作率则表明研究多为单枪匹马的个人模式。每个机构平均发表1.5篇文献,使机构与作者情况相比略显突出,但没有发表文献2篇以上的机构和没有机构合作发表文献,则显见出这一研究同样没有核心研究机构。在全部机构中,无论是机构数,还是发表文献数,档案行政管理机关都位居第一,占比最高,大学与其他党政立法机构居第二位,企业机构最后。如果考虑党政立法机构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管理性质的情况,行政管理机构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占68.18%,占绝对多数。档案行政法制化研究及实践的主体与主导均为行政管理机构,且以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为主。

5、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依法行政 、依法治档 、执法 、法制化、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处罚等方面

从文献的关键词分布看,166个关键词,291次使用频率,每个关键词1.75次平均使用频次,表明研究的内容广泛而多样。44个(24.1%)高频关键词占67.35%(196次)的使用率,则表明研究的内容有比较强的专指性。在高频关键词中,与依法行政、依法治档、执法、法制化、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处罚等方面相关的关键词的使用频率更高,更集中。这与实践中档案工作者,特别是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者,在档案行政法制建设中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相吻合的。研究关注并力图解决档案法制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十、结语

浅议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探析 篇10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高等院校,法制化,对策

前言

近年来, 在谈及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教育、学术创新时, 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话题, 即教育与学术行政化。教育行政管理的问题, 既表现在制度设计上, 又表现在教育、学术管理人员的行政思维上。前者需要制度改革加以突破, 而后者则还需要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识转变和管理能力提升。这种转变和提升, 往往还会加速制度改革。在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里, 行政的高效与教授、科研人员的投入形成完美组合。一流的管理, 是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大学核心的要素之一。而一流的管理, 一方面来源于制度设计, 另一方面来源于管理人员的高素养以及对科研、教育的持续思考、深入理解。相比体制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察者的意见来说, 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与从自我开始进行改变, 对改革的推动力量更大。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一般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国家通过政府的行政机关对高等教育事业所起到的领军代表和管理。一般来讲, 高等教育法制化主要是指按照依法治理和严格按照依法办事的原则, 来管理及规范高校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过程。其核心内容和实质是按照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来进行高等教育事业的活动和管理, 然而, 在现实中, 制度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往往使科研机构的领军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与政策博弈以争取更多支持方面;而支持和资助的不稳定性, 又使科研人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争取应得的资源方面。因而, 加快高等教育行政法制建设, 以法律形式确立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或许是高等教育当前顶层设计中面临的紧迫任务。这种意识和建议, 对推进我国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 无疑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短板, 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保障不到位。中科院贾宝余先生曾提出:“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已成为制约科研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 国家垄断的局面在民办大学的勃兴中有所减弱, 但没有根本改观;高校之间的竞争机制没有建立, 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 在广泛行政化和广泛经济化的冲击下难以自持, 大学精神和人文传统日渐式微, 工具理性日益扩张;在大学内部, 尚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行政管理法制化体制;在大学扩张的背景下, 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也日益凸现。因此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学习型团队是推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根本之道。

三、加强高等教育行政政治管理法制化的具体措施

面对困扰多年的教育顽疾, 选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求解, 成为主动而为的选择。当前各高校应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 系统梳理职责权限, 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提高行政效能。“权力清单”的出台, 在规范教育行政权力透明公开运行、便于公众配合管理及接受服务、强化对教育行政权力的监督等三方面势必将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学校提供足够的办学自主权, 从而隔绝行政上不应有的干扰。落实大学章程, 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性, 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要放权, 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凡是学校能自主决定的事项应当一律下放到学校;另一方面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体制机制, 将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属性等落实在学校的制度层面, 成为现代大学法制化的标志和载体。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方向引领, 体现在对大学精神和办学使命的弘扬上。归根到底, 学校能不能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这是政府放权的制度前提。而法制化的最终生命力在于执行, 发挥法制化在学校行政管理和办学实践中的真正作用。教育是人生的希望, 是国家现代化的百年大计, 是民族振兴的动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和基础, 我们必须尽职尽责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法制化做强做大做优, 将高校教育做到统筹兼顾、得以标本兼治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思想的阵地, 也是意识形态的发源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特色, 只有尊重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让高校教师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潜心研究中国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健康发展。眼下, 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的教育和科技改革, 第一线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对改革的理解和实际行动, 将最终影响我国新一轮改革的成败。期望在科研、教育系统有更多的一线管理者、教师, 能对改革有深入的思考, 并把新的理念注入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之中。这是求解创新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03:4.

[2]曾煜, 袁慧玲.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06:168-171.

[3]安琪.浅谈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8:121.

行政法制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地在行政问责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行政问责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制定了一些关于行政问责的条例、规定和办法。二是处理了一批违法失职的行政官员。尤其近年来, 行政问责的对象和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为数众多的行政官员因违法失职而被追究责任。三是强化了官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问责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行政官员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 提高了依法行政、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 由于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 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具体实践, 都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异体问责相对薄弱;问责对象不够全面、责任形式相对单一。

诚然, 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展开, 新一轮的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和目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进行, 从现实的情况看, 它着重是要解决三大基本性问题。第一, 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如何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第二, 政府的公共权力如何在阳光下运作;第三, 政府机构调整如何同加强新阶段的政府自身建设相结合。其根本目的, 就是改变政府机构及自身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方面, 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实现和保证改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二、法制视角深化和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主要思路

1. 构建完整的行政问责体系。

行政问责包括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 从责任主体最终承担的责任形式来看, 责任体系有四个层面组成, 包括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是基础, 政治责任是良好形象, 行政责任是责任追究, 法律责任是最终保障, 它们是四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系的方面。不同内容的行政问责效果的良好实现, 必须要通过相应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和不同的问责形式去完成, 而不同的问责形式如果相互配合和共同作用, 则可以大大提高行政问责的效果。

2. 强化异体问责。

目前我国实施的行政问责, 绝大多数都是在行政机关内部自上而下进行的, 行政问责的主体一般是内部的上级机关或领导即同体问责。在同体问责下, 由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架构和内部具体的制度尚未健全及合理化, 甚至包容的成份大于惩戒, 一些监督问责的力量相互冲突, 并被抵销, 收效甚微。因此, 问责方式不应局限于同体问责, 应当加强异体问责的制度建设和实施力度。即人大、党委、各民主党派、司法机关、公众、媒体等, 同时, 还应建立独立的行政问责机构。

3. 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

不仅在行政问责的实体上要进行立法, 同时, 在行政问责的程序上也要进行立法。一般来说, 公正的合法的行政问责程序包括:问责发起、责任调查认定 (认定的标准、方式) , 责任的处理, 申诉和复议等程序。问责发起应当是多元化的, 其问责的权威性要受到法律的保证;在责任问责和认定过程中, 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责任的处理追究方面, 应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申诉和复议中, 要维护问责对象的合法权益, 给予其发表意见和申诉的机会, 为问责对象开辟救济渠道。

4. 加强责任道德建设。

首先, 要明确划分行政责任,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体系。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真正使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 重新调整垂直部门, 把关于民生的行政部门划为地方, 把属于问责范畴的部门实行垂直领导。要合理划分党政之间、行政机关之间及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并根据科学的职能划分对各级机构的基本职能和各岗位的职责权限重新界定, 明确岗位规范、隶属关系、主要职责等;其次, 引入竞争机制, 调协一系列考核机制, 要把行政问责制与正确的政绩观要确立正确的从政之德、施政之德。结合起来, 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 加强对行政首长行政公共权力的控制和监督。使其依法在规定的范围内, 按照规范的程序, 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并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同时, 发挥审计机关效能, 推广绩效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而且会大大改善政府的行政责任。要切实加强公务员的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职业道德;要防止道德“滑坡”, 坚决防止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表现等错误倾向,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 建立行政问责制度配套机制。

包括: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信息公开是公民问责的必要条件。同时, 要加强信息报道的规范制度建设, 提高记者队伍的职业道德, 防止类似“封口费”事件、“华南虎事件”的再度发生。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在进行评判, 还应满足民众诉求,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国家公务员制定政府机构进入“市场化”式的考核和评定;同时, 应当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或其他途径, 从根本上改变公务员的思想观念, 建立并强力推进科学完备的公务员绩效考核评先和淘汰机制, 提高其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意识。

6. 强化行政责任追究的力度。

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对发现的问题予以严肃处理, 追究有关部门或个人的责任;坚决改变那种有错不追究、追究不处分、处分不改进的情况, 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及时得到警示, 减少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发生。当前, 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重点:第一, 强化对政令落实不力的责任追究。对不贯彻落实或者拒不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以及不正确执行上级机关作出的决策和部署, 给公共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或者影响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的, 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第二, 强化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履行职责、拒不履行职责以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 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 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行为, 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第三, 强化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强对群众投诉的处理, 坚决纠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 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对一些部门存在的执法不公、作风粗暴、办事推诿、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 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第四, 强化对预防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不力的责任追究。漏报、瞒报、谎报或者防范、处理、救援不力的;对于未制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防范、整治公共安全或者督促整改安全生产隐患不力, 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 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法制视角深化和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重点工作领域

1. 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评估标准体系。

绩效考核和评估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评价方法, 对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情况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才能为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绩效考核和评估指出了评价标准的一般原则, 即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在标准体系的设置上, 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政府官员, 纠正过去经济发展中简单的“数字论”和“唯GDP崇拜”。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 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短期绩效指标, 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的长期绩效指标, 使短期绩效指标服从长期绩效指标。三是在各类指标设置上, 注重绩效与公平相结合。政府利用资源的效率、效果方面的问题是绩效问题, 而不同主体的利益分配等则是公平问题。由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对绩效与公平偏好各不相同, 因此, 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上, 应保持独立性和相对合理性。

2. 设计公益诉讼制度和加强官员保障机制。

公益诉讼制度是问责制在行政诉讼制度方面的体现, 包括公民以纳税人的身份请求对于行政机关的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对于行政机关拒不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行为提起诉讼等情形, 这些都应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公民作为社会监督主体应该有权对于行政机关的违法失职行为提起诉讼, 鉴于公民相对于强大的国家机器的弱势地位, 公益诉讼制度亟待建立。同时, 也要建立相应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防止公民因为监督政府行为及其工作人员而遭到公权力的打压和报复。行政问责制中, 官员最体面的承担责任的方式莫过于事后引咎辞职。实行行政问责制, 必须建立被问责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等保障机制, 以免其后顾之忧, 特别是对于主动引咎辞职的领导干部, 可以予以适当安排, 并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 对进步较快、在新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 可根据工作需要重新予以提拔任用, 努力形成一种领导干部既“能上能下”又“能下能上”的良好政治局面。

3. 对中国行政问责法的立法建议。

问责官员不能只靠“风暴”, 而更需要法律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只有对行政问责进行全国统一的立法, 时机成熟时尽快制定全国性的行政问责法, 才能摆脱现有的行政问责模式的惯性, 由权力型问责过渡到制度型问责, 进而使中国的行政问责制真正走向法治化和制度化, 有力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和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包括: (1) 界定行政问责主体。行政问责的主体是指“由谁问”。在当前我国, 行政问责的主体不仅应包括同体的问责主体即上级党组织或上级行政机关, 而且应包括异体的问责主体如人大、司法机关、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民众等, 真正实现行政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2) 确定行政问责客体。行政问责的客体即问责的对象, 是指“向谁问”。我国行政问责的客体应包括各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领导者和公务人员三大类, 但主要是负有直接或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者, 即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的首长以及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者。 (3) 规范行政问责事由。行政问责事由是指“问什么”。问责不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安全事故, 对政治领域、环境保护以及造成巨大反响的社会事件等都应纳入问责范畴。不仅要对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问责, 而且要对错误决策问责;不仅要对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问责, 而且要对故意拖延、推委扯皮等行政不作为问责;不仅对有了错、犯了法要依法追究, 甚至连能力不足、行为有损政府和官员形象等方面也要问责。总之, 从管理不善、政绩平平到用人失察、决策失误等都属于行政问责范围。 (4)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行政问责的程序是指“如何问”。正当程序是任何一部健全的法律制度所必备的要素, 程序正义远比实体正义更为重要, 程序正义是区别法治与人治的重要特征。行政问责中“问”的过程包括质询、弹劾、罢免等方面的程序要求, 如问责主体回避的规定、质询答复时限的规定、罢免通过人数的规定、问责客体申辩程序的规定、听证和申请复议程序的规定等。 (5) 明确行政问责后果。行政问责的后果是指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相应的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公开道歉、公开谴责、通报批评、诫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引咎辞职、免职、撤职、责令辞职, 给予行政处分等。

总之, 行政问责制是一个系统的现代行政制度规范, 它既是一个实体规范, 也是一个程序规范, 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 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具体实践, 都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和保证改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必然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行政问责制是一个系统的现代行政制度规范, 它既是一个实体规范, 也是一个程序规范。

关键词:法制,行政问责制,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论与改革, 2004, (04) .

[2].雷水秀.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黑河学刊, 2007, (05) .

[3].史辉.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南都学坛, 2006, (06) .

上一篇: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下一篇:中国武术功能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