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几个数据

2024-06-04

解读几个数据(精选5篇)

解读几个数据 篇1

参加江苏省新闻高级编辑职称评审的面试,考官给出的题目大意是:面对自媒体的冲击,传统广电媒体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考官环绕,时间限定,片纸皆无,此种情景下,回答问题难免捉襟见肘、大而无当。于是想到了,用数据解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联,或许更有说服力。

2011年,艾瑞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的三年,北京电视机的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那些原先的观众哪里去了?至少有一部分,上网去了。

艾瑞咨询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是,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为62.7亿元,视频广告年收入为42.5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00%。如今,电视机只是视频内容的终端之一,而不是惟一。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要把受众概念变成用户概念,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音视频服务。1.把原来的内容重新整合,分门别类,方便网络用户按图索骥。2.还是原来的内容,但把这些内容当作素材,根据不同的终端形态和用户需求,重新加工为新的内容。3.为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公交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户外电视等载体制作碎片化的小众化的内容,满足各类终端用户的需求。

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在全国所有收视调查城市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电视观众每日人均收视分钟下降到166分钟。这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说明观众数量持续流失,观众规模缩小,导致收视总量下降,尤其是中青年观众的到达率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电视观众老龄化低端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央视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视观众人均收看电视剧为32分钟,而网络观众单次人均收看电视剧却达到了3.5集,以一集45分钟计算,3.5集将近160分钟。悬殊很大啊,网络在线收看电视剧的时长大大超过了传统电视。看电视剧,不在电视机上,这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94亿,占到整个网络用户的62%,用户观看电视剧视频的比例为87.2%。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公司的数据是,2012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旗下原创栏目视频在主流网站的点击量高达9.19亿次,位列省级卫视位列视频点击量第一;江苏卫视位居第二,为5.23亿次。上网的人当中多半是视频用户,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电视剧等视频资源的重要平台。这些用户,不就是先前的电视观众么。如何聚拢被互联网拉走的人气,如何在“网播时代”保持传统电视节目的广告吸纳水平,如何台网联动产生双赢的商业模式,着实需要电视人思考并付诸行动。

尼尔森的调查数据:2011年,手机成为最普遍的广播收听方式,占到48%;其次是收音机,42%;第三是车载收听,41%;MP3/MP4和互联网占有20%。除了传统的收音机,接收广播的媒体越来越轻便,广播的听众结构趋向年轻化。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得不断适应年轻受众、移动人群的需求,大段的陈述、缺乏互动的自说自话、滞后的消息,在碎片化传播的时代,显得不合时宜。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中国微博用户量已经达到3.27亿,其中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微博访问的用户达到89.35%,微博用户正在大规模地向移动端迁移。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获取、交流、转发信息和意见。传统媒体如何自处?目前的传统媒体微博,大多还在走先前传统媒体开办网站、博客的老路,只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宣传、营销平台,一个信息发布窗口,一个节目预告的地方,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媒体来运作,未能形成独特的独立的品牌。从品牌传播角度考虑,传统媒体微博应该做到:1.实名注册,增强可信度和权威度。2.统一包装、统一风格,凸显电视台、频道、栏目的LOGO。3.话题营销,形成热议,吸纳网友意见,并运用到节目中去。4.不断更新内容,实现内容与评价间的及时互动。5.变线上沟通为线下活动。

解读几个数据 篇2

文学院09级2班 李绍文 2009012781

摘要:加缪的《局外人》“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自己同时代人的忧虑和希望。其中,“沉默”、“真实”、“阳光”、“时间”、“局外”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它们彰显了默而索坚守自我个性、渴求心灵自由、敢于反抗荒诞、保持生命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默而索精神”。解读这些意象,有助于形成对《局外人》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深层意义上的理解。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意象

阿尔贝·加缪这个名字,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显得格外有分量。他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并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法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

加缪于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丧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耳聋的母亲将加缪抚养成人。从小便在贫民区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生活困苦,非洲的烈日和地中海的海水却在童年加缪的身边勾勒出一幅幅自然的和谐的画面。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饥饿、疾病、死亡、荒诞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死气沉沉、麻木低迷,敏感的加缪日渐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人类生存的重重困境。17岁时,加缪又经历了肺结核的打击,因此而退学,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几乎是不治之症,他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机。令人震惊的是,肉体的疾病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虚无、荒诞的疾病的思考。之后,又接连遭到贫困、离婚和政治信仰危机,种种经历和体验丰富了他作品“关于混沌世界中的关于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突出了茫茫宇宙中人类的孤独与无助”。

作为一个传染病患者,可以说,加缪一直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广泛地体现在他的“内在之我”与“外在之我”的隔绝,个人处境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以及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的隔绝,使得他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忧患而深沉的“生命存在之思”。而1942年,他来到法国疗养身体,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内心焦虑不安,孤单寂寞,这让他产生了自己被弃绝的感受,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弃绝,另一方面也是他对这一世界的审视和弃绝——也就是在这

②时,他完成了《局外人》的写作。

作为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以往的研究总是侧重于从主人公的话语、行为、思想、道德来给人物简单归类,并由此分析作者的倾向性,探讨存在主义的思想与根源。而这样的解读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思想先行,把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强加到了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容易导致对作品审美内涵和思想意蕴的曲解。因此,本文试图从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沉默”、“真实”、“阳光”、“时间”、“局外”这五个意象说开去,解读这些意象在《局外人》中所彰显的思想意义,进而形成对《局外人》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深层理解。

谈及“意象”,它是一种客观的“意”与主观的“象”相统一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情感、思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感觉,形成有意识地重复回忆或无意识地反复出现的心理活动,在创作中经过创作主体审美意识的加工和整理,转化为充分表现作家意图、与作品语境相契合的文本景观。”而从《局外人》中我们看到,默而索是一个对外界事物、对自己内心很敏感的人,作品中大海、沙滩、太阳、虫鸣、鲜花等等意象反复萦绕、反复出现,像是“太阳怎么在天上升得那么快,我发现田野上早就充满着嗡嗡的虫鸣和簌簌的草响”,“我整天整天地望着它的脸上那把白昼印象黑夜的逐渐减弱的天色”,“田野的声音一直穿过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样的描写数不胜数,而它们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反映着默而索的内心世界,是默而索一切行为(诸如母亲下葬、打死阿拉伯人、遭受审判)的原因所在。下面笔者就通过文本细读,提炼出了《局外人》中的五个典型意象,并逐一对它们进行分析解读。

一、关于“沉默”

在我看来,《局外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加缪的半自叙传,了解加缪本人的思想世界有利于解读默而索的行为状况,也即,默而索的“沉默”就仿佛加缪的“沉默”。而我们看到,在加缪记忆的深处,就存在着父亲话语的缺失,他的父辈家族因贫穷而从法国移民到阿尔及利亚,而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丧命在一战战场中。而在他生活的世界里,也存在着母亲话语的缺失,将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天生就存在听说能力方面的缺陷。这就意味着加缪本人一直生活在没有交流的空白和沉寂之中,也正是这种静默的成长氛围,令他学会了冷静与理智地应对考验,用爱和宽容来抵御人类世界的荒诞与纷争,就 2 如他自己所说:“一个沉默多余说话的人是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因此,加缪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专注于自我的沉默、周围环境的沉默以及当代人心灵的沉默,在‘沉默’的人生命题中积聚了不可抑制的激情与力量。他笔下的‘沉默’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既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给养。” 他认为,包含着爱与思考的沉默是值得尊重和保留的,而人类所遭遇的种种冷漠和疏离的缄默是应该反对和抛弃的。

《局外人》中“漠视一切”、甚至在母亲葬礼表现得“无动于衷”的默而索,与母亲之间很多时候是沉默的,他说母亲在家的时候总是默默地用目光追随着他,“妈妈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总是看着我,不说话。”似乎不需要语言的表达,而母子之间已经建立了心有灵犀的联系,借助一些沉默的符号,如微笑、目光等,母与子可以默契地交流,这便是一种充满爱的沉默,这也正是局外人默而索在相当多的时候都选择沉默和少言寡语的原因。作品还写到,在默而索被捕后,玛丽来看他,在那时他目睹了一堆母子隔着栅栏默默对视的场景:“只有我身旁的小青年与他母亲之间,仍是无声无息,就像孤立于喧嚣海洋中的一个寂静小岛。”是啊,在默尔索看来,这对母子用“沉默”铸就了一个爱的岛屿。他认为,因为有爱,所以有了爱的沉默,所以根本不需要像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那样闲言碎语、切切嚓嚓,作品中描写默而索来到养老院给母亲守灵,穿过院子时不少老人在闲谈,“我们刚一过去,他们就又说开了。真像一群鹦鹉在嘁嘁喳喳低声乱叫。”默而索对外界的喧嚣、吵闹是十分厌烦的,人们的嘈杂总会是他的头脑混乱,于是他更多的时候喜欢沉默,在他看来,沉默是因为爱,就像文中所描写的“过了彼此不说一句话的黑夜,我们的亲切感到增加了。”

另一方面,沉默还代表着思考。在默而索为母亲守灵的晚上,门房试着与他交谈,而他只是说了三个短句:“不想。”“不知道。”“我明白。”这给人带来了他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的印象,而实际上,他的表面冷漠恰恰反映了他头脑的高速运转,比如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当一个人转向自我、转向思考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沉默甚至冷漠的形象。而这点,并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为他们缺乏思考、每天只是机械地世俗地运转,就像在审问默而索时,“他首先说人家把我描绘成一个生性缄默孤僻的人,他想知道对此我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因为我没什么可说的,于是我就不说话。’”是啊,默而索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懂得让生活的每一件事都做的有意义,因为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他宁愿选择不说话,而不是毫无意义地去随便说话,再说开来就是,如果要活着,⑤

④他就一定要让生活有意义,如果生活失去了意义,那他宁愿不再活着。

总的来说,提到“沉默”,人们往往会与虚无、孤绝,这样的感受联系在一起,想到交流的缺失甚至死亡的威胁,而在《局外人》中,“沉默”由灰暗变得闪亮,化身为深沉的爱和思考的符号,由此,“沉默”对于人生变得有意义起来。

二、关于“真实”

加缪在写《局外人》的时候强调:“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可能被判死刑。”这就意味着,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和它一致的人,它容忍不了背叛它的人,任何违背了现代社会基本法则、即所谓“常人话语”的人都将受到社会的惩罚。而默而索之所以成为了“局外人”也正由于这一点,由于他没有遵守社会的法则,这便彰显了他的真实。他敢于真实地、本真地、本我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这是默而索这个人物形象最具价值和意义、也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局外人》的第一部分从默而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写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完全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的,是默而索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的写照。他在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泣,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流泪,为母亲守灵的夜晚,他在母亲的棺材前吸烟、喝咖啡,在葬礼第二天就去海滨游泳,和女友一起看滑稽电影„„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表现出他在本真的活着,默而索把他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听凭肉体的需要来行动,在真实的状态中尽情地宣泄着自我的悲痛,而不是像世人一样虚伪地带着假面地做作地活着。他活得如此真实,这对于生活在日益理性化、机械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中异化了自我本质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颠覆。

而对于母亲死后默而索的种种表现,会令很多人觉得他是冷血动物,其实不然,他表面上是冷漠的,而实际上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对母亲的最真切的爱,只是他用了他的真实的表现方式,而没有像常人那样表达而已。他对母亲的爱,从他亲昵地称呼母亲的口吻就可看出,他用的词不是成人化的“母亲”,而是儿童化的“妈妈”,接到养老院告知母亲去世的电报后,他马上赶去,“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他没有哭,是因为“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在监狱里,他告诉律师,“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我能够肯定地说的,就是希望妈妈不死”。而之所以在第二天就与女友约会,他认为没什么,因为他需要,“我有一种天性,就是肉体上的需要常常是我的感情混乱”,而且“人总是有点什么过错的”,“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很疲倦,也很困,我根本没体会到那天的事的意义。” 在葬礼上他没有哭,也不愿意装哭;他不爱玛丽,也不假惺惺地 说爱她。他坚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着,他真是地表达,真是地行动,拒绝一切假的东西。

默而索就是这样,能够身处在不真实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作假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而他却依然保持本真的状态和心灵的真实,不说假话,甚至孤独和被人误解。默而索无缘无故杀了阿拉伯人,死刑的结局并非无望改变,只要他按照律师的要求去做,以谎言的方式来表示对社会秩序的拖鞋,然而,默而索说:“不能,因为这是假话。”他的个性就是“真实”,他拒绝说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他如此真实而坦诚的人,因为真实,所以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更不愿意言不由衷地说话做事,这样的敢于真实的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人对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启示。

三、关于“阳光”

加缪在《局外人》中屡次出现对阳光的描写,在他的笔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树在生长,空气在肆意流动,阳光在暴躁地跳跃,并且阳光总要伴随着大海、沙滩、群山而出现,带着不可抑制的强大力量。而且,阳光对于默而索的身体上、精神上的变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阳光”这一意象的理解对解读整个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看来,“太阳”象征着一种强大无比的统治力量,一种类似“常人”的强权话语,在太阳的普照下,人不自知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屈身于它的霸权统治;而反抗太阳、逃离阳光,则意味着反抗荒诞、追求自由与解放。很多人认为太阳是积极的、光明的、伟岸的、崇高的,殊不知,太阳在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留下了阴影,在带来强大热量以后又落下,给世间留下的尽是凄冷与黑暗。太阳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永无止境地凌驾于天空之上,凌驾于万物之上,成为统治人们的专制与强权的力量,令生存在社会中的人们只能顺从,一旦违背便成为了“局外人”,最终走上被判死刑的道路。

小说开头,默而索接到养老院“母死”的电报,他坐的是两点钟的火车,由于天气的炎热和长途的颠簸,特别是“道路和天空亮得晃眼”,他被阳光弄得“昏昏沉沉”的,让他的“血直往太阳穴上涌”,这种肉体上的不适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在为母亲守灵、送葬时所表现出的冷漠。而且后来,默而索面对沙滩上“一片火爆的阳光”,被太阳晒得头昏脑胀,“想逃避太阳”,“决议要战胜太阳”,当太阳“在我身后挤来挤去时”,他完全失去知觉、丧失理性,他无法摆脱太阳对他的控制,而最终莫名其妙地枪杀了与自己毫无利益冲突的阿拉伯人,这都是太阳对他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果说,默而索对于一切的人和事都无动于衷,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漠视与淡然,那 么他对阳光则是始终有着一种敏感而细腻的感觉,因为太阳放射着猛烈而刺眼的强光,散发着灼人的热量,仿佛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包罗在它的照射之下,“由太阳所代表的日神精神要把所有的一切纳入到它的规范秩序中,太阳把人从私人的空间剥离出来,使人暴露在公共的场合下,迫使默而索离开自己的心灵自由之地,走向人堆里,走到群体中。” 太阳强大的光芒和热量给默而索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不适感,以一种来自外界的强大的姿态侵入到默而索自我的格局中,剥夺了他的理性和自由,太阳对默而索的胁迫正象征着社会对他的排斥和拒绝。

因此,默而索要反抗太阳、逃避太阳,这意味着他对社会规范的背离,对生存荒谬的反抗,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在母亲葬礼之后,默而索与玛丽约会,“天空中阳光灿烂,地上开始感到压力,炎热迅速增高。”“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这片地方直打颤,既冷酷无情,又令人疲惫不堪。”于是,他在海中仰泳,“我的脸朝着天,一层薄薄的水幕漫过,流进嘴里,就像带走了一片阳光。”于是,大海便成了他的理想之地,是他的自由栖身之地,为他提供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自由的环境,使他得以摆脱“常人话语”的霸权统治,而得以保持心灵的舒畅和呼吸的自由。⑥

四、关于“时间”

在默而索的世界里,“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的走在时钟上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心理时间”,他生活在自己的时间世界里,而这个世界使他得以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生存感,而不是像众人一样机械地固定在僵化的生存状态中,为钟表所奴役、甚至成为异化的人。

如果我说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起床、吃饭、坐车、工作、吃饭、工作、坐车、吃饭、睡觉„„周一、周二、周三„„都是这样同一种节奏,听者一定会觉得这样的生活简直太空虚、太无趣、太让人无法接受,然而,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重复地生活着呢,我们的生活总离不开一块手表,要按照表上的时间来做出种种行动,以此来获取我们生活的意义。而“局外人”默而索之所以为“局外人”,他与我们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按照自己的心理时间来生活,来决定什么时候做或不做什么事。他以这种心理时间的方式打破了机械的物理的时间概念,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读者通常会觉得默而索被监禁的日子是失去了自由的日子,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他只是失去了以往的活动空间,然而却拥有了脱离日常生活常规的自由。因而,在监狱里,他睡觉、回忆、读新闻,用随心的“心理时间”来冲破物理时间的束缚,以至于“最后就失去了时间的概念„„他们丧失了各自的名称。” 这样,剩下的就是自己心灵中依然存在的时间感,从而达到思想的自由境界。

五、关于“局外”

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存在其中的人们的不安全感和虚无感,冷漠、反抗现有的社会秩序,表现在默而索身上,便构成了“出局”。

在《局外人》中,默而索的“出局”一方面是主动选择的出局,另一方面是被社会所抛弃的出局。比如,在审判默而索的法庭上,“正当我的律师继续发言时,一个卖冰的小贩吹响了喇叭,从街上穿过所有的大厅和法庭传到我的耳畔。对于某种生活的种种回忆突然涌上我的脑海,这种生活虽已不属于我,但我曾经在那里发现了我最可怜最深刻难忘的快乐:夏天的气味,我热爱的街区,某一种夜空,玛丽的笑容和裙子。在这里我所做的一切都毫无用处的想法涌上了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只想赶紧让他们结束,赶紧回到牢房去睡觉。所以,最后我的律师大嚷大叫,我也几乎没有听见。”这是他主动把自我与外界荒诞虚无的世界隔离开,自己主动选择的出局。除此之外,法官在审判他的案情时,辩论的主要问题甚至不在于他的杀人行为本身,而是他在母亲下葬那天“表现得麻木不仁”,“谈我比谈我的罪行还要多”,于是默而索“真想打断他们,对他们说;‘可说来说去,究竟谁是被告?被告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有话要说呀。’”但法庭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对他说:“别说话,这样对您更有利。”这样一来,默而索的话语权被剥夺了,没有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被排斥在了这场司法审判之外,被动地又成为了“局外人”。“局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他爱母亲,却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哭而被判死刑;他想活得真实,却因为“摘掉面具”的做法而惊动了这个社会;他爱生活,却被以“维护社会秩序”自居的法庭剥夺了生活的权利„„

也就是说,默而索的“局外”,意味着“对现代社会各项习俗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的反思和反驳,是成熟的智力对社会、人生观察、评判的结果,是对现实社会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怀疑和否定,也是设法使自己与这个荒谬世界保持距离而以求超越的一种方式。”

总而言之,通过对《局外人》中多次出现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沉默”、“真实”、“阳 ⑧光”、“时间”、“局外”这五个意象,深层次地洞悉了默而索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和意义,体会了加缪对现代社会弊端和荒诞生存状态的深沉思考。的确,在这荒诞的世界面前,坚守自我个性、追求心灵自由、保持生命真实的默而索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而且被社会视为一个异己,一个疏离者,一个放逐者,一个局外人;但是,默而索的“另类”的生存方式,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们也要敢于直面人生,敢于真实地活着,敢于义无反顾地区追寻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杨芬《论〈局外人〉荒诞意向图式的构建》,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③马爱华《理性的沉沦与荒诞的飞腾——论〈局外人〉的“阳光”意象》,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一期

④加缪《西西弗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⑤刘海清《人·自然·上帝——论加缪作品的“沉默”空间》,法国研究,2010年第4期

⑥马爱华《理性的沉沦与荒诞的飞腾——论〈局外人〉的“阳光”意象》,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一期

⑦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们》,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⑧赵艳《试论加缪〈局外人〉默而索形象之意义》,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第2期 其余所有未标序号的引文据来自加缪《局外人》,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

参考文献:

加缪《局外人》,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 加缪《西西弗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加缪《鼠疫》,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

文本解读的几个着眼点 篇3

一、着眼于文章的题眼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文章的中心,有的作为文章的线索,有的作为作者情感的出发点,有的点明文章的主人公,有的能迅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题目着眼,可以较准确地进行文本解读,为文本解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议论文。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作者的论点,明确文章的中心。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抓住题眼,很快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为什么能跨越百年?“美丽”一词就是文章的题眼。再如《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简洁明了地向我们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定是围绕“钓鱼”这件事展开,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

诸如以上富有鲜明特点的文章题目很多。教师解读文本时,紧扣文章的题目,细琢磨,深思考,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精髓,走进文章的灵魂深处。

二、着眼于文章的文眼

文眼是文章中作者写作的凝聚点。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索溪峪的“野”》的开头:“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这个“野”就是文章的“文眼”。全文紧扣“野”字展开描写:山是野的,水是野的,野物是野的,游人是野的。“野”就是统领全文的魂。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眼”在篇末:“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文眼,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难忘的一课》的文眼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它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解读文本时,抓住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魂,找到了理解文章的金钥匙。透过这个“眼”,可以窥探到文章的内容,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很快与文本进入深层次的对话。

三、着眼于文章的表达特征

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但要注意内容,而且要重视文章的表达特征。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学习语言表达,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如,文章所采用的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联想、想象、对比、烘托、象征等表现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

郑振铎的《燕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青草、绿叶、鲜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但如果这样表达,语言的韵味就逊色多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让人在大脑中浮现出了赶集的热闹场景,再去想象不是人去赶集,而是“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它们都像赶集似的聚集在一块儿,该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光彩夺目,绚烂无比,令人浮想联翩。这样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春天有多美呢?作者言已尽而意无穷,读者自由想象去吧。

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文章中一些典型的巧妙使用表达方法的点,作深层次解读,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也容易挖掘出值得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切入点。

四、着眼于文章的文体特征

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着不管什么文体的课文,其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都非常相似的现象,这是由于教师缺失文体意识而造成的。因为,不同的文体在语言表达上有不同的内在规律,并表现在文章的语言形式、写作思路,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体主要有童话、散文、小说、寓言、神话、诗歌、议论文、说明文等。童话的语言通俗,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蕴含深刻的道理;散文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形散而神不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寓言往往运用拟人手法,向人们讲述带有讽刺或劝喻意味的故事;说明文是把说明作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不同的文体,教师的教学策略应有所区别。我们解读文本时要关注文体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议论文,一开篇就明确地提出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是引用名人的格言提出文章的论点,自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接着用三个具体的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三个事例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小事,都涉及科学问题。这样的论据选择,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证明论点,让读者对论点深信不疑。作者论证的过程也是很值得借鉴的。三个事例叙述的顺序相同,都是按“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来写。每个事例的现象都写得很简洁,而引起的思考和结果都用了较多的笔墨,最后得出结论,科学家能在日常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取得新的发现,这一切源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发现真理的精神。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论点,观点非常鲜明。

面对如此典型的议论文,教师应紧扣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文体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后,再借助课后的“小练笔”,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学生经过实践,对议论文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这类文体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教师只有潜心解读文本,挖掘语言规律,发现文本秘妙,进行得当的教学设计,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

解读《玩具总动员》的几个关键词 篇4

3部电影,1个系列,共历时15年。15年的光阴,足够玩具们的主人“安迪”施施然长大,而观众们呢?也随之成人,或年华老去。当我们驻足回观,重新品鉴,不难发现,3部电影已形成一个平衡而稳定的架构,故事内涵也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丰厚的态势,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不得不完结时——曲已终,人却未散,“玩具”系列带来的感动,正如陈年初启的酒,弥久弥香、醇厚深邃。

其实,只要说到“玩具”系列,评论大都表现出一种趋同性,即赞叹这一系列是多么的老少咸益。之所以达到众口皆调的极致审美效应,我想,这首先得益于它的题材与表现对象选得有多么出彩——当玩具成为主角,这种才华横溢的想象力怎能不吸引住一切深具童心的人!纵观这一电影系列,无论从哪一角度看,它无疑都达到了某种高度,说是一个标杆也不为过。为此,笔者另辟蹊径,从中析出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来进行一次整体的剖析与观照,以期生发一种理论启示价值与实践参照意义。首先,有必要回顾一下它的故事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一一陈列与陈述关键词表象之下的意识形态与深层隐喻。

一、剧情简介

《玩具总动员1》主要是描述两个玩具之间的关系。伍迪,一个传统的拉线木偶,它是6岁小男孩儿安迪的宠物,也是其他玩具的崇拜对象和首领。一天,安迪拿回一个新玩具——太空骑警巴斯光年。这对伍迪来说是一场噩梦,巴斯不凡的气质很快征服了其他玩具的心。伍迪又嫉又恨,决心除掉巴斯。但不幸的是,它发现自己落到了屋子外面,和它在一起的只有巴斯。尽管巴斯有电动折叠翼、探照灯和腕式对讲机,可一旦离开主人的庇护,也是寸步难行。更糟的是,它们还受到安迪邻居玩具破坏狂阿薛和他家恶狗带来的威胁。它们只有屏弃前嫌相依为命,彼此帮助找到回家的路。在生存的斗争中,两位对手终于走到一起……

《玩具总动员2》中,胡迪和巴斯光年等一众玩具们经历了上回的历险后友谊日益增强,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不想,有一天胡迪竟被一个玩具收藏家绑架,他认为它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玩具,打算将它卖到日本去展览。在巴斯光年的领军之下,弹簧狗、蛋头先生、火腿及泡泡龙全都义不容辞地加入到营救伍迪的行列。可当它们突破重重关卡,冒险犯难地找到伍迪时,却发现伍迪早已沉浸在“伍迪牛仔秀”大明星的美梦里,乐不思蜀。虽然最终胡迪决定不去日本,但前往日本的飞机已经起飞……

到《玩具总动员3》时,安迪已经长大成人,准备离家前往大学展开新的生活,他舍不得陪伴他十几年的玩具,想把它们存入自家阁楼,但妈妈竟错把玩具们送到了一个幼儿园。玩具们以为自己找到了好归属,谁知道,这个表面光鲜的幼儿园实际上是一个牢笼,大熊统治着这里,新来的玩具被它分配给最无法无天的孩子们,撕扯、破坏,毫无关爱,不服从管束的“异己分子”会被定期羁押……已经离开的伍迪得知朋友们正在遭受威胁,毅然回去拯救它们。一场惊心动魄的卡通版《越狱》开始上演……

二、成长观

所谓成长,不仅是指年龄、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灵和价值观上的逐步成长。成长也是贯穿整个“玩具”系列最显著的价值意识。无数观众为之迷恋甚至为之洒泪,也正是因为片中的成长观让他们深有代入感。具体讲,“玩具”系列的成长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成长的焦虑

美国一个研究童话的老教授说,迪斯尼的动画片从来不与真实的世界对话,它只是粉饰现实而已。但皮克斯不同,至少他一直在与时代的焦虑症对话。而这个对话,体现在“玩具”系列里,则直接指向玩具们的焦虑。一年中,玩具们最焦虑的日子有两个——圣诞节和生日。这两个日子意味着新玩具的到来,它们的存在价值必须经受一番考验。焦虑从第一部开始,延续了整整15年。它们焦虑着被取代、被遗忘、被摔坏、缺胳膊短腿、绒毛脱落、颜色褪尽、被当成二手货卖掉……即使这些劫难它们都可以安然躲过,但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它们终将不再被需要。PIXAR的精神领袖约翰·拉斯特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评论:“一个无生命的东西如果获得生命,它最愿意做的事情,应该就是制造者为它设定好要做的事情。一个花瓶会愿意盛上清水插满鲜花。一个玩具会愿意被孩子玩,让孩子快乐,否则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前面两集《玩具总动员》,我们都是在处理这种焦虑感。玩具丢了可以找回来,破损了可以修补,但时间流逝,童年终结,这种事情谁都奈何不得。”

就像人世,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一些选择、期望、彷徨,虽然有的积极面对,有的逃避问题,但不管作为个体的人是何种态度,焦虑就摆在那里,不增不减。伴随着安迪一起成长的一代人,“看到银幕上讲述的故事就是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镜头中的主角是和他们一样的,所产生的强烈共鸣是可以想见的。”这种焦虑,也使得“玩具”系列在总体的暖色调中,不可避免地多出了悲凉的色调。抹也抹不掉。

②“成长与拯救”,成长的3个阶段

—个人要成长,我以胡迪为例,把它分成3个步聚:

其一,挑战与自我挑战(成长的动因)。《玩具总动员1》中,胡迪本是小主人安迪最喜爱的玩具,也是深受其他玩具拥戴的领导者。但巴斯的出现,导致了它的失落、孤独、嫉妒、敌视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产生。这种情绪上的“低起点”也使胡迪历经磨难、挫折连连,一度陷入绝望境地。好在它鼓励灰心沮丧的巴斯光年时,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最后它和巴斯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成功回到主人身边,实现了对自己的挑战与超越。同时,它也在其他玩具面前证明了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可被信赖,消除了误解,完成了成长的第一个过程。

其二,否定与自我否定(成长的本质)。《玩具总动员2》中,胡迪迷失了自我。胡迪因为胳膊被撕破了,而没被安迪带去露营,便担心自己被抛弃了。这种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安迪产生怀疑的心态,直接导致了它在玩具女牛仔、小马和老矿工的劝说下,选择了和它们一起去东京,宁愿被陈列在博物馆里,“永远在玻璃后面被观看”。后来,前来营救它的巴斯光年质问它:“……这是玩具的生活吗?”胡迪终于被唤回自信,对之前多疑、顾虑的自己进行了否定,认清了自己的使命。当片尾安迪亲手把胡迪的胳膊缝好时,胡迪更加坚信自己这次的决定是正确的,由此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成长。

其三,救赎与自我救赎(成长的归宿)。到《玩具总动员3》时,即将离家去上大学的安迪决定只带胡迪一个玩具走,这一被迫分离的结局使胡迪处于一个孤立无助的境遇,它想使其他玩具相信安迪是喜欢它们的,带它们一起离开幼儿园,可是没人相信,它只得独自离开。但在听闻同伴儿们所处的险恶环境后,它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不回主人身边,而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去救出同伴们。在它下这个决定时,其实它已经完成了救赎与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因为,最终的成长,是懂得“放手”。在故事的末尾,胡迪也选择了这样做,它放弃跟安迪一起去大学,否定了自己之前要永远陪伴安迪的坚持,和玩具们一起被送到了小女孩儿波妮的家中。至此,胡迪完成了第三次成长。

在整个系列即将完成时,安迪最后一次将胡迪架在肩头,在阳光树影下开怀大笑,与波妮追逐嬉闹……那5分钟的蒙太奇是皮克斯继《飞屋环游记》之后的又一枚重型催泪弹,连中年人都很难呼吸顺畅地看完。

三、家庭观

“家庭观”实际上是“玩具”系列另一个显著而且重要的命题。曾经有人评价皮克斯动画片是保守主义,因为它始终恪守一个主题:对传统家庭价值的坚守——家庭很重要,它正在覆灭,我们必须做些什么。这种道德倾向从《玩具总动员1》就开始了。此后,在伍迪和巴斯的领导下,玩具们一次又一次踏上“回家”之路。在《玩具总动员3》中,玩具们惨遭大熊暗算,在垃圾焚烧炉中面对集体的覆灭,虽然心中无限恐惧,却执手相望,微笑以对,但求“生不同时,死亦同穴”,当时熔炉里洒满橙色柔光,犹如夕阳返照,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场景,但是也必须指出,这种高贵的情感,正是家庭成员中最经常见甚至是显而易见的。这一场景,将家的影子、家庭情感,拉升到一个沸点。

“玩具”系列中不论是哪一部,无时不在强调这种家庭观。巴斯也好,伍迪也好,包括那些玩具伙伴们,经历了种种冒险后,一心向往的地方就是主人安迪的家。表象是:外面的世界不管多么精彩,但毕竟不是玩具的世界……而内里,只是为了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家庭中才能得到救赎。“影片看似描述的是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玩具之间发生的故事,但事实上,影片所折射出来的是美国家庭观”。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恐怕是所有人都难以拒绝的。在美国人心中,家庭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所提倡的个人奋斗,既起始于家庭,也必将回归于家庭。为了保护家庭,他们可以投入全部身心甚至生命。在这种文化背景的衬托下,回家,恐怕是最能触动观众心弦的故事了,尤其是一些可爱的玩具的回家冒险。这就难怪影片不仅吸引了很多儿童,连大人都被它紧紧抓住了眼球。

四、世界观

“一部影片的意识形态不会以直接的方式对其文化进行陈述或反思,它隐藏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及其采用的各种言说之中,包括影像、神话、惯例与视觉风格。”诚然,皮克斯的世界观,也基本是潜藏于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比较明显的,是《玩具总动员3》中幼儿园这个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现代景观的折射。影片中的幼儿园被命名为“阳光幼儿园”,实际上却并不那么“阳光”。当巴斯等一众玩具选择了这里时,胡迪敏锐地告诫它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事实确实如此,这里是被“黑暗”笼罩的世界。“阳光”与“黑暗”的对比在影片中通过白天与黑夜的差别被诠释出来,也通过“梦幻家园”与“毛虫家园”的差异显示出来,反讽意味十分强烈。这里有着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等级制度,独裁者大熊是坐着有司机驾驶的翻斗车出场的,这是它的特权,代表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宝贝、肯、章鱼等是大熊的下属,也是统治“机器”,它们不是简单粗暴地进行着统治,而是懂得去瓦解反对者。如说服巴斯的那场戏,很有“劝降”的味道。它们还有一套“法律”,有“监狱”甚至有“图书馆”。通过“书虫”查找“图书馆”的资料,可以找到每个玩具的说明书,由此知道玩具的“弱点”在哪里,以利于方便控制它们。还有一个相当于高科技监视器的猴子,防止有反对者越狱。相信看到影片中的这些场景,观众不得不被影片的创意所折服,在表现社会场景这个方面,《玩具3》超越了同类影片。

“玩具”系列更多的是对光明、有序、有爱的世界的期许与假设。我相信有不少人曾被这样一个细节震撼过:《玩具总动员2》中,玩具收藏商找来了一个修理玩具的老头儿,给胡迪修理胳膊并加以清洁翻新。工作过程中,那种流动感,那种美感,不能不让人猜想,社会究竟到了哪一个阶段,才会出现如此其乐融融、充满激情、充满爱的工作方式呢?那时,将阳光普照,世界处处充满爱……这不是一个个案,《玩具总动员3》中,胡迪从幼儿园的洗手间逃跑的场景,也有种种关于秩序甚至是社会公德方面的缩影。胡迪从地上跳到马桶盖前,甚至都没有忘记先用卫生纸垫在上面,以免踩脏了马桶盖。

“真实”的玩具存在于“真实”的世界。在目前连成人玩具市场都逐年火爆的大环境下,希望“玩具”系列能用它那比比皆是的耀眼设置,影响、感动更多的观众,善待自己的“玩具”,善待生活,善待一切……

摘要:“玩具总动员”是皮克斯的动画系列电影。只要说到“玩具”系列,评论大都表现出一种趋同性,即赞叹这一系列是多么的老少成益。为此,笔者另辟蹊径,从中析出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来进行一次整体的剖析与观照,以期生发一种理论启示价值与实践参照意义。

关键词:玩具总动员,成长观,焦虑,拯救,家庭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安律,刘安洪.迪斯尼电影的隐蕴价值解读[J].电影文学,2010,7.

解读个性化教学教师之维的几个点 篇5

一、评价标准:要达到个性“化”

个性, 又称为人格,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从言行举止、兴趣爱好到待人接物、生活状态, 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的每一时刻都表现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 每个人都存在着与他人不同的差异。同样, 在任意两个教师之间也都会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因此, 从个性的本源层面上看, 每个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带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然而, 这种“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

当个体不断地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某种活动或事业中, 并逐渐塑造出了较为独特的生动具体的人物个性特征时, 我们说, 这种活动被该个体个性化了。因此, 对于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特殊, 二是稳定[2]。特殊, 即为每个教师区别于他人的主要教学特色, 是属于教师自己独有的“个性”表现。这是形成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支撑点, 但却不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的充分条件。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要有一定的程度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地将自身这些“点”式的“个性特征”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 逐渐地形成一条条“线”式的独到的教学理念, 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 继续将这些“线”式的教学理念融汇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 表现出更为稳定的具有其“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时, 我们才说, 教学被该教师个性化了, 此时, 教师的这种教学也才能称之为他的个性化教学。

二、形成过程:动态发展的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不是指教师自身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体现, 它是指教师将自身个性特征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 从而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具有个人特征的一种教学。因此, 这种教学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简单拼凑而成的, 它需要经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二是它的存在不是绝对的静止的, 而是要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完善的。

首先,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 它遵循着事物发展规律, 进行着阶段性的发展。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与阶段性, 指出事物的发展必要经历量变与质变两个过程,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即是如此。在个性化教学形成的五个阶段中, 教师在每一个阶段中都要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化, 这是教师在教学知识与技能、相关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师身心的成长等方面带来的量变。当教师的这些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教师的教学便要突破当前的水平, 发生质的变化, 进而达到更高一级的教学水平。这是从哲学抽象的角度来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过程, 若要从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角度来看, 教师由最初自身的个性特征到蕴含其个人特征的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特殊的个体, 其自身蕴藏着无数的个性特征, 但在最初的时候, 这些个性特征只能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的诸多个性行为, 当教师将这些散乱的个性特征融入其教学活动, 形成了较为抽象的教学理念, 再到将这些线式的教学个性充分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才可以称为被个性化了。因此,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

三、内在实质:教师的主观追求

马斯洛曾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 个体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缺失的需要与生长的需要[3]。不同于前者, 个体对知识、对美以及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对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会进一步增强个体对这些内容的追求动机。在个性化教学形成过程中, 教师在每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都可以表现出对教学的主观追求, 尤其是从独立教学阶段向创造性教学阶段的过渡, 以及教师从创造性教学到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中, 教师要表现出对教育事业远大的理想与对自我敢于突破的信念。因此, 在教育领域, 在这片神圣的领土中, 如何达到最大化的自我实现, 如何使其教育的人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将是教师在主观意识上需要不断去追问与探索的。

此外, 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不仅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 同时还应体现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对人生体验的追求中。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与对其精彩人生的追求并不冲突。作为一个“社会人”, 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职责是个体必须履行的义务, 也是其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但作为一个“生活者”, 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历也是其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材的深刻领悟, 与学生的深情交流, 对自我的深刻反思, 都会给其身心带来很多生命意义上的体验。帕克·帕尔默曾记录自己的体会说, 当其和其学生发现了可探索的未知领域, 当他们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 当他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时, 教学真是他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4]。

因此, 在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在本职工作中不断追求完美, 同时, 还要将自身的兴趣爱好融入到整个教学发展的过程中, 此时, 教师不再是一味地以模仿、借鉴来生搬硬套地提升教学效果, 而是尝试性地将自身的特长或爱好作为创新的基点, 不断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教材和学生, 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和学生, 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教材、去与学生互动。在这种用生命去创造的过程中, 教师所体验到的成就感将远比在机械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深刻得多, 而这种成就感还会被放大性地投射到其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的活动中, 同时也会进一步坚定教师奋斗的意志。此时, 教学水平的提升已然成为了教师对其精彩人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了教师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一项副产品。

四、基本途径:实践与反思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需要经历大量的实践与反思。无论是从刚入职的模仿教学阶段到独立教学阶段, 还是从独立教学阶段到创造性教学阶段,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的反思都是保证这些过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实践是形成理论的基础, 而理论的有效性又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正如前文所说, 在个性化教学形成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各种“点”的个性的存在, 当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将这些“点”的个性行为串成“线”的教学理念, 进而将这些理念融汇到实际教学实践中, 检验并发展这些“线”, 从而实现教师“面”上的具有其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才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创造性教学阶段, 教师要积累丰富的创造性行为的实践经验。偶尔一次的创造并不意味着创造性教学的形成, 只有在每天一点的创造, 每天一次的突破中, 教师才能逐渐形成主动创造的意识与积极进行创造的行为习惯, 以及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创造基点的眼睛。事实上, 教师的教学机智, 即教师的临场教育智慧亦是离不开具体时空下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 从容灵活地去面对教学“意外”, 从而能够在优化教学效率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 并逐步展现出教学中的“自我”,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然而教学实践只是为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要想在这些基础中不断地去创造和成长, 教师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能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炼和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 从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与水平。正如斯滕伯格所认为的, 思考专家教师的方式需要有两个———在实践中理清成功教师行为的方式和反省式思考[5]。仅靠单独的一方面因素是无法参透其中的精髓的。教师不可能只靠简单重复或套用专家教师的教学模式, 或只是凭空思考如何成为专家教师就能达到专家教师的水平。“缺失了反思, 缺失了‘理’的探究, 教师则只能成为一个只做不思的匠人”。[6]因此, 只有这两个方面充分地融合,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教师才能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 也只有在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之上, 教师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而又稳定的体现。

五、影响因素:主客观共同作用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个性化教学意味着教师是承担其形成与发展结果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以教师自身的个性特征为基点的, 在形成过程中, 教师作为行动的主体, 其自身的各方面条件都是影响其个性化教学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 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其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条件, 是决定着个性化教学能否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观因素就是影响其个性化教学形成的唯一因素。

事物的发展是受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客观因素, 作为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必要条件, 也是事物发展的主观条件得以发生作用的重要载体。这些客观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虽不具有决定性, 但他们却可以通过对事物的主观条件产生作用, 进而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师个性化教学形成过程中, 教师主观的各种条件是其教学得以发展的内在因素, 教师这些内在因素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对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 周围客观因素对教师主观条件产生的作用也会影响着这些主观因素对个性化教学形成与发展的作用的发挥。例如, 学校作为承载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 它对教师的文化熏陶、对教师的行政与教务管理、对教师的支持与关怀都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作用, 而这些作用又会进一步表现在对个性化教学形成产生的影响中。

此外, 不同的客观因素会对教师的主观条件产生不同的作用, 但事实上, 即使是在相同的客观因素作用下, 不同的教师主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即经过教师主观条件的作用后, 即使相同的客观因素在不同的教师身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结果。也即客观因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要通过教师主观因素的再加工, 而非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因此,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教师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自身条件的应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 周围环境中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也要通过教师自身的主观加工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个性化教学的教师之维是指从教师的角度来研究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下,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也需进一步解读:教师的教学要达到个性“化”的水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是动态发展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应是一种主观追求;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建立在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的;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共同的影响。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教师,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2]董云川.个性化教学初探.高等教育研究, 1993 (3) .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 余巍,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郑颖, 盛群力.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斯滕伯格论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远程教育, 2010 (6) .

上一篇:绿地设计下一篇:CORDI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