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治税(共8篇)
社会综合治税 篇1
澄城县财税部门积极转变思想, 加强沟通协调, 完善税收保障管理办法, 形成了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以及涉税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社会综合治税联动机制, 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县为了加强税收征管, 保障税收收入, 切实规范税收征收行为, 构建了“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事前管理、社会参与、法制保障、信息化支撑”的税收保障新格局, 实现税收保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县政府先后专门出台了《澄城县税收保障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对全县社会综合治税进行了统一部署。成立了澄城县税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领导全县税收保障工作, 协调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督促核查各部门和单位开展综合治税工作的情况。大力宣传税收征管、综合治税相关政策, 让群众进一步了解政策、熟悉政策, 使得纳税人对税法能理解透彻、能有深度的掌握, 不会因不懂政策而出现申报的漏洞。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实行多措并举、奖惩结合、强化监督、加强管理, 客观公正地反映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实绩, 促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较好地调动了各单位参与、支持综合治税工作的积极性, 使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得以有效推进。
社会综合治税 篇2
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5月12日)
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奋力落实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关键时刻,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动员大会,目的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借助社会力量,协助税务部门强化税收管理,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长效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面,我就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强化依法治税、税负公平、打造法制政府的战略举措
税收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聚集财政资金,为经济社会提供财力保障。综合治税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征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财税部门的特点,在坚持财税部门执法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税收综合整治,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社会综合治税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税理年和征管模式,是山东地税部门探索和创造的,各地都在全面推行这项治税工作,探索强化税收管理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推行,能够较好地解决多年未解决的税源控管问题,实现由单纯的税收征管到源头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小征管到大征管的转变。在当前形势下,我区学习推广社会综合治税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第一,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企业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核算利益化、偷避税智能化的新特点,加上地方税收量大面广、零星分散、征管力量相对不足,原有的税收征管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从我区经济结构构成来看,非公经济已经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7.3%。2006年,非公经济税收占到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3.2%,非公经济已经成长为地方税收的重要力量。面对这种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治税思想和治税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实现地方税收征收的法制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税收流失,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达到增强地方财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我区的实际来看,一方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税全部免除,如果不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地方财力的增长就难以保证,加之财政历年负债已经达到21144万元,财政支出矛盾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们在征收入上还存在税源控管不到位的现象,造成纳税不公。如何从体制上入手,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解决上述问题,社会综合治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强化政府职能、创新税收机制的新探索。
第二,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难点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通过建立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平台,委托代征平台,实现了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使地税机关与有关部门实现了涉税信息资源共享,为强化税源监控、提高征管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部门、少数乡镇对综合治税的认识还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综合治税工作措施,主动意识不强。目前代征税的单位只有105个,年代征税2120万元,只占地税收入的23%。二是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社会参与的共识尚未普遍形成。宣传工作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群众参与不够,纳税人的共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纳税主体甚至存在做假账问题,有的企业长年生产、产品畅销,但在帐面上却一直亏损。2006
年稽查出56户补税金额300多万元。三是在具体工作中漏洞较多,税源流失日益突出。一些单位对自己的涉税行为不主动履行纳税义务,存在“白条”付款,甚至有收入不上帐,财税部门在征收管理中也有重视大税源而忽视零散税源管理的现象等,如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屋装饰装潢业蓬勃开展,但这方面的税收增长却比较缓慢,2006年只完成22万元,而2006年竣工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地方税收任务的不断增长,征管力量不足,缺乏控管手段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一些税种零星分散、隐蔽性强、分布广泛、难以控管,单靠地税部门很难把应有的税收征收到位。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拨付建设资金、车辆年审、养路费征缴、建设项目审批、存贷款业务和土地使用权买卖、转让等业务时,对有关税源信息掌握全面,并具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及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对私有房屋出租、家庭装修等涉税行为底子清、情况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政府代征、代扣相关零星分散的税收。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要抓住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是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零散税收跑冒滴漏难题的必要手段。
第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是增加财政实力,提高收入质量的现实需要。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级地方政府行使职能必不可少的财力保障。地税部门组建12年来,累计完成地方税收58128万元,年均增长20%以上,增幅超出了全区经济增长幅度,地税收入成为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导力量,2006年地方税收完成10094万元,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5.7%,地税收入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但是也要看到,我区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2006年财政收入只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3%,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4个百分点。特别是税制调整等非经济增长因素的存在,导致一次性收入比重增大,2006年,非税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33.4%,非税收入所占比例过高,实有财力不足。在当前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经济发展还不够快的大环境下,要保持财政增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容应对当前税源的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切实加大税源控管和财政增收力度。通过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税源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税款流失,增加财政收入,有效消化一次性收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第四,实施社会综合治税是营造公平税收环境,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增收的客观需要。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税收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各级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宣传,全民纳税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偷、逃、骗、抗税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近年来涉税犯罪有向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近3年来,我区仅地税部门一家立案查处各类偷逃税案件120余件,补税罚款460万元。从我区目前各类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来看,由于涉税信息的不均衡性,税务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状况,导致税负的高低不一,层次不齐。推行综合治税,可以有效地增加税负信息,增强税收核定及定额的准确度,均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税负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开展社会综合治税,调动社会力量预防、纠正纳税人的非正常经济活动,可以避免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维护共同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尽快建立起工作新机制
综合治税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借政府部门之合力,谋控管税源之大事。所以,搞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必须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把握和研究税收工作的内在规律,真正解决好部门职能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建立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治税新模式,形成齐抓共管、集约管理、事前监管、标本兼治的治税工作新局面。要以支持地方税收和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宗旨,按照“注重实效、全面推进、规范管理、形成体系”的原则,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的管理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完善税源控管措施。税源控管是新形势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税收征管中实行税源控管、动态监控是社会综合治税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因此,在完善税源控管中要实行五制并举措施。一是实行派员制。税务部门要通过派员到有关部门现场办公,既方便纳税人缴纳税款,也帮助了部门办理协税护税事宜。例如,派员到建设部门了解掌握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外来施工企业、工程招标、施工许可证发放、施工地点、工程投资及房地产开发等涉税情况,解决因为不了解施工队伍、施工地点、施工项目、投资情况而导致税收流失的问题。二是实行联审制。为了解决纳税人通过骗取资格偷漏税的问题,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合年审制度,加强对享受优惠税收政策企业的资格认定核查。三是实行代征制。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对具备代征条件的,将委托有关单位代征税收。凡与税务部门签定委托代征协议的公安、工商、交通、房管等部门及各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街道办事处、各物业管理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优势,协助地税部门监督纳税人依法履行涉税义务,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税收代征代缴工作。税务部门可以委托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代征车船使用税、客货运输业税收,委托房管部门代征房产交易应纳税收,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代征土地使用权转让税收,委托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村委会代征房屋出租、家庭装修等税收。四是实行双管制。为了堵塞征管漏洞,严格税收征管,对销售土地、房产的单位或个人,要求其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持完税证到土地、房管部门办理土地和房产等权属变更手续。凡无完税证的,土地、房管部门一律不予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不予发放土地证和房产证。五是实行重点监控制。首先要加强重点行业控管。要把房地产业、建筑业、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矿产品开采和服务业等七大行业作为税收控管的重点行业。这些行业,有的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有的正处在体制变革中,有的需要加强动态管理,有的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要引起税务部门的高度关注。要对七大行业从源头加强控管,明确专人负责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要建立电子档案,加强动态监控,认真做好税收与销售收入及增加值、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对比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要建立应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月分析制度,深入企业全面了解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其次要加强重点税种控管。重点要加强房地产业的税源管理,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环节、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不动产销售环节的税收管理。加强服务业的税源管理,包括对会计、审计、法律、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和餐饮、娱乐等经营单位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税收管理。加强建筑业、医疗卫生机构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和矿产品开采的税收管理。要针对行业特点,加大以票管税力度,在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大力推广税控装置,加大发票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税收管理。
(二)要坚持依法治税。为了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合法、有序、规范运作,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四坚持。一是坚持依法委托原则。依法与代征单位签订代征协议书,代征单位必须依据代征协议书的代征范围和税种,依法代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和配合税收部门做好委托代征工作,任何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推托代征工作,不得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代征单位必须依法征收,依率计征,严格按入库级次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代征单位不得擅自扩大代征税种,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税率,要始终维护税收的严肃性,严格按规程操作。三是坚持确保执法主体原则。税收检查权、核定定额权、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全部由地税部门执行。坚持地税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是社会综合治税的基础。地税部门要切实发挥好主体、纽带作用,及时对各部门的综合治税工作给予税收法律法规上的指导,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依法进行;要通过建立综合治税信息传递反馈制度和内部考核机制,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确定与各部门的对接单位,及时接受、分析、利用各部门提供的信息,确保综合治税工作做到“事前有目标,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责任有追究”,促进综合治税工作的有序进行。四是坚持规范化原则。财政、地
税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涉税单位操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依法规范委托代征单位和协税员的行为。每个涉税单位都要设立协税员,强化协税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其办税能力,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三)要加强信息采集与处理。财税部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尽快建成“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与发改、经贸、建设等掌握税源信息的部门及时联网。各协税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完善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链条,实现涉税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从而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地税部门要固定专人,分别派至或跟踪几个部门,及时收集有关涉税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各有关部门对有关项目的审查审批、注册登记等从最初环节就要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在涉税部门和单位,以及居委会、行政村聘请专门的涉税信息采集员,签订协议书,明确相关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认真履行职责,广泛采集和传递,及时传递有关涉税信息,确保全面、准确、迅速采集涉税信息。在社会综合治税中,信息采集是基础,信息处理是关键。税务部门要突出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征收反馈等三个重点环节,尽快形成完整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工作链条,建立信息采集平台,完善信息利用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处理工作流程,构建综合治税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强信息利用,实现信息效用的最大化。税务系统内部也要建立科学、有效、快捷的信息链条,理顺横向、纵向信息网络,实现对税源的全方位控管。在采集信息的范围上,房产管理部门要定期报送房产租赁、房产交易等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提供土地使用转让等信息;工商部门要定期提供工商登记等信息;财政部门定期提供分单位、分项目的应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信息;公安部门定期提供房屋租赁、外籍人员出入境、车辆登记信息及经营性停车场等信息;审计部门定期提供被审计单位有关涉税信息;发改、建设部门定期提供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以及招标、中标等信息;电力部门定期提供用电量信息。房产、国土等部门有些业务已上划市上的要积极主动和市上对口部门衔接,搜集信息,及时传递给税务部门。
(四)要依法诚信治税。税收秩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治税我理解应至少从三个层面进行把握:诚信纳税、诚信征税、诚信用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诚信治税约束机制。诚信纳税是要求纳税人合法地进行经济活动,客观、真实地记录经济活动,并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不做假账,以此为前提,真实、全面地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要诚信于国家财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税务部门要尝试建立纳税信用评级制度,通过该活动旨在推动诚信纳税。诚信征税就是要求税务部门、税务人员必须诚信于税法,不能随意曲解;必须诚信于工作岗位,遵守职业道德,上对国家负责,下对纳税人负责。税务部门内部要强化考核机制,包括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征管部门对征管人员的考核。推行阳光行政,通过考核,在财税系统形成诚信征税氛围。诚信用税是指政府应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会使人的“痛苦指数”上升,然而,从社会整体来看,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要“用之于民”,才会产生征税的要求,公民纳税的义务才会不可避免。从我区来看,在财政支出方面,严格预算管理,加大公共事业和民生支出,在财政的支持下,社会救灾救济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支农补助、通乡油路建设等得以开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成果。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在经济领域里构建诚信,诚信纳税、诚信征税、诚信用税,共同搭建起诚信治税平台,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法治、文明、公平、效率的良好信用环境。
三、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必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取得实效
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是当前我们财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也是政府发挥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做到“六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要到位。实践证明,只有责任清,才能压力大;只有奖惩明,才能动力足。综合治税是一项很细致、很具体、很系统的工作,不能满足于面上的要求,必须项项抓落实,事事求实效,把综合治税工作的任务目标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部门。这次会上已经下发了《崆峒区社会综合治税实施意见》,成立了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推进综合治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督导,抓在手上,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积极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综合治税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政府日常行政工作范围,加大对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落实力度,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形成区、乡(镇)、村(居委会、社区)三级综合治税网络。
二是部门配合要到位。搞好社会综合治税,关键在于形成社会合力,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全区协税护税区直部门已达26个,各部门要加大与地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确定好、选配好各单位分管责任人和税收协税员,深入开展工作。各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保质保量地提报涉税信息,真正起到控管税源的作用,为加强我区地方财源建设做出贡献。
三是法制保障要到位。公检法等司法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从严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公安机关应与地税机关加强协作,加大力度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积极配合地税机关对抗缴税款的纳税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同时,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督促流动人口提供房屋租赁的正规发票或完税证明。法院对地税机关提请的符合法律程序的强制执行案件,应及时受理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及时足额入库。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涉税案件,要及时介入,展开侦察,搜集相关证据,从快结案。
四是考核奖惩要到位。为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取得实效,区政府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政府政务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按进行考核总结,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除依照税法规定及时支付代征手续费外,区政府在财政部门还将设立综合治税专项奖励基金,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对领导重视、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按照代征税款入库和提供有效涉税信息情况确定奖励比例、金额,并直接拨付。财税部门要积极研究协税员工作业绩管理机制,可以对贡献大的协税员给予岗位津贴补助,充分调动协税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大力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加强对地方税源的监督,对及时提供涉税信息或者举报偷漏税的给予奖励。对控管不力、造成税款流失的,除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通过扣缴财政拨款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各单位、各乡镇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措施,从机制上保证综合治税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五是监督检查要到位。加强督查是社会综合治税的重要保障。区委、区政府督查办、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综合治税工作的督查,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对收入进展情况要定期通报,对措施不力,进展不快,效果不好的单位,要限期整改,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深入推进。今天会后,区政府还将组织督查组,定期对各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在全区通报督查结果。
六是宣传动员要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综合治税工作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形成宣传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有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地税和广电部门联手,结合税法知识宣传普及,开辟专栏,重点宣传综合治税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责任与义务,让社会广泛了解社会综合治税,积极支持社会综合治税,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同志们,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共建诚信纳税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更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我们团结起来,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共同开辟我区税收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小康崆峒、和谐崆峒而努力奋斗!
社会综合治税 篇3
一、社会综合治税现状
(一) 在思想认识上不统一
顾名思义, 社会综合治税就是全社会动员起来完善税务的征收, 主要是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 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促进税收的征管工作。但在实际中, 各个职能部门对社会综合治税的认识不足, 对社会综合治税的理解仅限于形式上, 认为税收的征管工作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职责, 与其他部门无关。由于这种思想认识的错误, 使得其他职能部门只是将社会综合治税这一机制当做是口号, 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对于企事业这些缴税单位也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仍然存在偷税、漏税等行为, 民营企业之所以偷税成风, 有几个动因。一是其社会责任感尚处于培育期, 秉承赚钱乃商人之本职的古训, 把促进就业挂在嘴边, 以为赏给劳动者一碗饭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功劳, 把公平交易、善待员工等起码的商业原则都抛诸脑后。不难理解, 一些企业家的慈善活动大多属于作秀。另一个原因恐怕是我国的税制不尽合理, 民营企业往往承担更多的非税负担和寻租成本,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税基, 使国家税收流失到预算外, 还加剧了民营业主偷逃税的强烈决心。
(二) 制度制定不完善
社会综合治税在政府的推动下广泛施行, 但是未能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只是在会议或者一些文件上提出, 因此造成各个职能部门对社会综合治税的认同性降低, 对社会综合治税没有给予切实的配合。有效制度和有效政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前提, 就是其具有广泛的认同性和支持度。之所以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与其本身缺乏广泛的认同基础不无关系。就其深层原因, 则是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分化, 使得社会本身缺乏共同的利益观以及基于共同利益观基础上的价值认同, 各个职能部门以做好自身部门的工作作为自己价值的标杆, 对其他部门事务不重视, 没有注意到政府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实际进程中, 对于同一制度和政策的意见分歧甚至是冲突就在所难免。徒法不足以自行, 制度和政策只有通过其切实的执行, 才能达到其设计的目标。
(三) 打击逃税力度不足
企事业单位之所以逃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收益大于损失, 受惩罚的可能性和惩罚力度小于获益水平。从心理层面上考虑, 偏轻的处理方式的确容易让事故责任人形成麻痹心理。长期以来, 由于逃税的处罚度偏轻, 经济处罚远远低于成本的投入, 因此, 大量企业在市场逐利中选择知法犯法。另外一方面, 长期以来淡薄的缴税氛围导致逃税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并不会对企业的品牌效应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与发达国家的企业需要付出的后续社会责任成本、品牌信誉恢复成本等具有天壤之别。同时, 国内税收监管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多种因素导致逃税情况经常发生。
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的措施
(一) 构建社会综合治税组织领导体系
税收涉及各行各业, 而社会综合治税这一措施更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所以在一些行动上仅仅依赖税务部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税务部门要争取政府主要领导和各级党委的支持, 依赖整个政府的权威加强税收的征管, 应该在政府主要领导人总调度的体系下, 调整原来的领导体系, 设置社会综合治税领导小组, 这样更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 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政府主要领导和党委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中强调社会综合治税形势的严峻性, 督促各个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在整个政府机构中建立社会综合治税的奖惩制度, 对于那些对社会综合治税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而对于那些因为工作不到位, 认识不足, 不配合税务部门征管税收的单位和个人则进行严厉惩处。
(三) 健全税收宣传机制, 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税收不仅对于政府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 人民生活的保障也具有重要意义。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的宣传,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纳税的重要性, 自觉纳税和监督他人、他单位依法纳税, 从而促进税收的征管工作。
三、总结
依法纳税利国利民, 但是税收在实际的征管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难题, 仅仅依赖税务部门难以实现税收的完全缴纳, 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在此基础上, 社会综合治税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综合治税要建立起合理的制度体系, 并加以宣传, 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社会综合治税是保证税收合理征管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于在思想上认识不统一, 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税务部门打击逃税力度不够, 使得社会综合治税的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 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分析, 从而在体制上加强综合治税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综合治税,现状,措施,领导结构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地方税收社会综合治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 2012.
[2]钟玮.基于Intra Web社会综合治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3.
[3]林晶晶.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3.
[4]牛亚男.石家庄市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D].河北大学, 2010.
[5]倪娟, 叶志军.关于强化社会综合治税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38-42.
[6]孙长举, 李金俣.我国实践社会综合治税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2) :174-175.
XX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计划 篇4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党中央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并推进全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发展,综合治税办公室结合本区实际,对XX年综合治税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为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建立健全我区协税护税网络,构建社会综合治税新格局,为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夯实基础,为综合治税工作再上新台阶,为xx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大力支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新要求上来,精益求精抓工作,励精图治再奋进,为xx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二、协调配合,加强税源监控。为进一步培植税源,拓展税收新的增长点,综合治税办协助做好各成员单位税收前置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先税后许可(审批)工作机制,对各成员单位要求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把好关、守好门,在办理工程招标、办理政府采购、办理工程款拨付、办理证照发放、年审、登记、变更、注销、财产转让、公正等事项时,必须采集好相关涉税信息、做好协税护税工作,以免造成税收流失,把xx区的税收工作视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三、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是的综合治税工作的基础,做好信息采集工作才能发挥综合治税的作用。要求各成单位报送信息要及时、真实、完整。不得不报、迟报、重报、虚报、漏报、瞒报。报送信息格式按照xx区社会综合治税管理平台下载的模板格式要求填报,确保信息报送质量。
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区社会综合治税办将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加强信息交流,通报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综合治税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确保社会综合治税持久运行。与各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定每季度开一次。与区财政、区国税、区地税的联席会议视具体工作而定。
五、认真做好项目调研工作,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根据区政府的要求,综合治税办将不定期的到成员单位进行调研,对重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辅导、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作质量,同时要求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支持,共同做好重点项目的工作调研和跟踪问效。
社会综合治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5
一、社会综合治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上的缺陷
社会综合治税的法律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但这些法律没有程序性的规定和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对具体哪些单位和部门涉税事宜具有协助义务, 这些相关部门和单位又采用何种形式、何种程序对税务机关进行协助等等均未涉及。同时, 协助群体的范围狭窄。尽管社会综合治税特点为“政府领导, 税务主管, 部门配合, 社会参与, 司法保障, 信息化支撑”, 但对社会参与主体 (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部门) 无明文规定规范。如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参与主体仅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而将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部门排除在外, 使这些主体在参与社会综合治税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名不正言不顺。
目前, 由于国家没有统一规定, 而省级政府出台的这种全方位、宽领域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 如《湖北省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却因无针对性和现实操作性而难以有效落实。而各地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的同时, 必然对某领域的税源采取一定的征管措施, 形成社会综合治税的地区性差异。这种社会综合治税效果地区间的明显差距, 必会引起各地区税收流失的程度不同, 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税收负担的差异, 可能会导致资本向社会综合治税效果较差或根本没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地区转移。
2、手段单一落后
第一, 涉税信息的交换基本上局限于纸质手工传递状态。大多时候这种涉税信息传递交换方式是地税部门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数据请求, 相关单位根据数据请求提供给地税部门, 而且这一信息载体通常是纸质文件, 部门办公地点的空间距离更是影响了数据资料传递的及时性。第二, 信息传递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国、地税部门间, 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并未完全实现联网共享, 信息传递以人工纸质传递方式为主, 其及时性和完整性远远不能达到社会综合治税的要求。其实社会综合治税的各个参与部门基本都有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以及部门之间信息系统存在着机构不对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会造成涉税信息整合难度大、使用不充分。
3、部门协作不紧密
首先, 政府相关协税部门对社会综合治税思想认识不够, 主观上缺乏行政协助主动性。通常是税务部门就某事项某重点税收要求协作时, 先由税务机关领导与地方政府分管领导进行汇报, 然后拟定一个操作要求, 再由各部门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召开联席会议, 形成会议纪要, 并按纪要规定执行。其次, 在政府各部门形成协作方案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也是困难重重, 最主要表现在税务部门需要调查相关涉税情况、获取涉税信息时, 相关单位或以数据查询难度大为托辞, 或出于部门利益考虑, 拒绝协助调查, 有时甚至暗中设置阻力。尤其是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影响,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打土地价格战, 同时打税收政策战, 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地要求税务部门对引资项目税收控管放松, 或要求任意减免返还税收, 或先征后返, 或为其税收违规行为说情, 随意降低税法刚性。
4、覆盖面不够
目前, 地税部门在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中, 与国土、房产等部门建立了较好的协作机制;车船税税收征管也与公安部门的交通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单位形成紧密配合, 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 现实中还存在诸多涉税事项在社会治税网络体系中做得不到位的现象。例如,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企业以及个体在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机制方面就显得很被动, 甚至不配合;部分无证户、临时户代开增值税发票, 因国、地税业务的割裂, 造成附加税费征收空白, 对于这种临时性、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的涉税行为, 却没能在社会综合治税的网络中得到很好的控管。
5、缺乏监督机制
社会综合治税涉及到多部门、多单位的协作与配合, 如果没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很难调动各个部门或单位的积极性。从目前实际工作看, 许多单位对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只是停于表面, 应付得多, 只是在涉及到部门利益时才会积极投入, 而当影响到本部门利益时往往会采用不配合或软抵制的方式来应付。
二、实现社会综合治税的对策
1、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的法律制度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实行社会综合治税也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社会综合治税体系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有法律依据, 但其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却过于笼统, 对于社会综合治税有关部门的责、权、利没有明确。为改变目前我国社会综合治税在法律上的“瓶颈”,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制定社会综合治税的具体操作制度和操作规范, 明确社会综合治税涉及各部门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统一社会综合治税的实施条件、流程、争议处理规则、程序及协助经费来源, 规定协助部门不作为的责任认定及处理等, 在社会综合治税的框架下, 提高税源监控多部门协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便于税务部门及协助部门在操作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社会综合治税的最核心内容就是对信息采集的处理, 税务部门要根据市场和行业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打破陈旧落后的信息采集方式, 形成有效的信息采集形式, 及时收集有关涉税信息, 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项目审查审批, 在项目实施的初始环节就实现信息交换。各部门通过加大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 及时全面地提供有效的相关信息, 当涉税信息对税源监控起到作用时, 税务部门应及时将涉税信息处理情况反馈到相关部门。在对信息收集处理时, 要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 可按行业或纳税人类型分别确定社会综合治税所涉及的协作部门及需要共享的信息。如对从事房产开发的纳税人, 涉及的协作部门主要包括规划部门、土地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房管登记部门、物价部门等, 需要共享的信息包括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审批和登记等信息。
3、构建社会综合治税组织体系
(1) 建立社会综合治税的领导机制。为了确保社会综合治税深入掘进, 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 这一领导机制的核心就是要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主导, 由各级政府全面担负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 应建立以地方一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领导, 以各协助部门相关负责人为组织成员的社会综合治税领导小组, 一方面负责本级社会综合治税的领导、组织、督导与协调, 另一方面对下级社会综合治税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 通过依托政府行政权威, 在全社会形成社会治税的纵向层级的领导机制。
(2) 建立协税部门的配合机制。社会综合治税的成效关键在于各协助部门对社会综合治税支持配合程度, 因此, 各协助部门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支持配合社会综合治税的重大意义, 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做好每项工作。首先要及时有效提供好相关涉税信息, 组织专人协助部门将所处理的涉税事项及时向税务部门传递, 以供税务部门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对税源进行严密跟踪和监控, 堵塞漏洞。其次要做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执法支持, 即得到各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等执法部门的支持, 随时为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提供司法保障, 以维护社会综合治税在本地区的执法刚性。
(3) 建立税务部门的主管机制。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中, 纵向的政府领导机制与协助部门的横向支持配合机制构成了社会综合治税的网络体系统, 而税务部门作为社会综合治税的主管部门, 起到网络核心的作用, 一是要根据税源控管的特点和重点, 制定本地区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规划, 形成工作方案, 在政府的领导下规划、组织本地区社会综合治税的各项工作;二是要随时把握税收征管形势的变化, 确定不同时期税源控管的重点, 随时调整社会综合治税的内容;三是要做好分析与反馈, 税务部门要对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做好分析、评估, 及时向政府领导报告, 向协税部门反馈。此外也要注意到, 实行社会综合治税意味着更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到税收执法活动中, 给税收执法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要科学合理界定税务部门执法和相关部门、个人协助执法的界限, 明确税务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 同时使协助主体掌握并严格执行税收法规, 防止以社会综合治税为名滥用权力, 侵害公民合法权益。
4、规范监督激励机制
实践证明, 只有奖惩结合、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客观公正地反映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成绩, 才能促进这项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和法制化迈进。政府部门要把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严格考核, 落实奖惩, 对监管得力、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依法代征税款的单位, 地税部门按规定支付代征手续费;对管理不严造成税款流失的单位, 政府要给予批评和处罚。通过严格的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 调动各单位参与综合治税的工作积极性, 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的健康发展。
5、培育现代税收文化, 提高纳税遵从度
中国的税收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税收文化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重德治反苛政, 而税收法治就造就了中国税收文化与传统儒家思想的矛盾。因此要化解这一矛盾并改变目前人们的税收法制观念淡薄, 自觉纳税意识不强的状况, 需要通过各类主体各种途径的形式来展开税收文化宣传, 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地加强税收文化的培育, 构建和倡导以税收法制为核心的现代税收文化, 以提高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 包括广大纳税人、消费者依法纳税、依法治税的意识, 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和对税务部门的认同度, 自觉参与到社会综合治税的体系中来, 和谐税收征纳关系, 共建社会文明。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 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及经营方式多样化就导致了涉税行为的复杂化、专业化和隐蔽化, 税收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加剧, 因此, 在税源控管方面单靠税务部门的力量显然不够, 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成为必然。本文将针对当前基层社会综合治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综合治税,税源控管,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荣海:社会化综合治税模式的实践和探索[J].河北经济研究, 2005 (8) .
[2]孙长举:我国实践社会综合治税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6) .
社会综合治税 篇6
江苏省徐州市自实施综合治税以来, 主要开展了以下综合治税项目:采集各类涉税信息;补办税务登记证;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信息比对;其他形式。在实施过程中, 睢宁县、新沂县和邳州县严格按照市级指令, 广泛开展综合治税活动, 取得相对突出的成绩, 所以本研究选取睢宁县、新沂县和邳州县三县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社会综合治税对样本县财政收入贡献的时间纵向比较
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整理, 得到睢宁县、新沂县和邳州县三个样本县在实践综合治税近三年来的新增的税收收入 (见表1) 。
对睢宁县、新沂县和邳州县三县近三年来新增的税收收入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 睢宁县、新沂县和邳州县三县在实践综合治税活动以来, 从2008-2010年每一年的税收收入都得到很大幅度的增长。其中, 睢宁县和新沂县两县在2010年对2009年的税收增长幅度远超过2009年对2008年的税收增长幅度。邳州县在2010年对2009年的税收增长幅度不及2009年对2008年的税收增长幅度, 追究其背后的原因是2009年邳州县在实践社会综合治税的力度上高于睢宁县和新沂县两县的实践力度, 所以该县在2009年对2008年的税收增长幅度比较大, 实践活动的平稳使该县2010年对2009年的税收增长幅度相对有所降低。随着睢宁县和新沂县两县在2010年综合治税实践力度的加大, 带来两县2010年对2009年的税收增长幅度的较大变化。
二、样本县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财源增加分析
(一) 睢宁县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财源增加分析
根据表2所整理的睢宁县近三年来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税源及财源增加情况, 比较睢宁县近三年来各治税项目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比率, 可以得出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新增税源、通过信息比对新增税源、通过其他新增财源分别占新增税源财源总收入的47%、24%、29%, 其中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新增税源所贡献的财政收入增加比例最高, 该项治税项目收效特别显著。
(二) 新沂县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财源增加分析
根据表3所整理的新沂县近三年来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税源及财源增加情况, 比较新沂县近三年来各治税项目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比率, 可以得出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新增税源、通过信息比对新增税源、通过其他新增财源分别占新增税源财源总收入的30%、66%、4%, 其中通过信息比对新增税源所贡献的财政收入增加比例最高, 该项治税项目收效极为显著。
(三) 邳州县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财源增加分析
根据表4所整理的新沂县近三年来实践社会综合治税项目税源及财源增加情况, 比较新沂县近三年来各治税项目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比率, 可以得出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新增税源、通过信息比对新增税源、通过其他新增财源分别占新增税源财源总收入的52%、25%、23%, 其中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新增税源所贡献的财政收入增加比例最高, 该项治税项目的实践效果显著。
三、实践社会综合治税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与比较, 可以得出社会综合治税将有助于提高县级财政收入的结论。基于此, 本文提出实践社会综合治税活动的几点建议, 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综合治税对县级财政收入的贡献, 同时也为社会综合治税活动在我国的实践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一) 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的法律制度
为改变目前我国社会综合治税在法律上的“瓶颈”,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制定社会综合治税的具体操作制度和操作规范, 明确社会综合治税涉及各部门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协助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统一社会综合治税的实施条件、流程、争议处理规则、程序及协助费用来源, 规定协助部门不作为的责任认定及处理等, 在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框架下, 税源监控多部门协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便于税务部门及协助部门在操作时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二) 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税务部门要跟同单位和行业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创建有效的信息采集形式, 如通过信息采集平台, 与工商、银行、海关等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部门联网, 实现了交换和共享;通过税务部门派员派驻或跟踪几个部门, 及时收集了有关涉税信息, 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项目审查审批, 在项目实施的最初环节实现了信息交换。
(三) 增强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主体的技术支持
建设一个实现工商、财政、税务、国库、海关、商业银行、交易等部门的横向联网、先进、可靠的部门间信息交换系统, 进一步增强了涉税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连续性, 提高了税务部门捕捉信息的水平。
(四) 规范社会综合治税的监督机制
为确保社会综合治税的落实到位, 应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制度, 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督机制, 政府要将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严格考核, 落实奖惩。建立公开公示的制度, 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 将需要开展的工作, 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在平台上予以公开, 各部门都能通过平台查询工作要求, 获取相关数据, 并对完成情况进行排名, 以促进各部门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的健康发展。
摘要:社会综合治税是一项创新的综合治税方式。江苏省通过开展采集各类涉税信息、补办税务登记证、建立“先税后证”等制度、信息比对等治税活动, 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具体分析江苏省三个样本县的综合治税情况, 得出实践社会综合治税有助于提高县级财政收入的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综合治税活动对县级财政收入的贡献, 提出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的法律制度、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规范社会综合治税的监督机制等建议。
合力构建综合治税新格局的思考 篇7
一、综合治税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 开展税源普查, 完善税收征管数据库
将税源普查作为综合治税的首要环节, 按照“摸清底子、核实信息、不留死角”的原则, 从2014年4月开始, 抽调195人分为15个普查组, 利用6个月时间, 对全县范围内所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按照重点行业以部门为主、辖区以镇为主的条块结合方式, 从“一查、二核、三登、四定、五建”五个方面入手, 展开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税源普查工作。一查即如实排查辖区内工商企业及个体经营户, 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街不漏巷、巷不漏店;二核即严格核查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办理户数, 清查有照无证或无证无照户数, 下发限期办理通知书, 督促办理证照;三登即登记税源普查表, 按照普查表内容要求准确、真实、无误地填写各项信息;四核即按照税收政策规定, 结合毗邻商户经营情况, 参考经营地域、商品种类、租用房租、雇佣工资、负担水电费等因素, 利用倒推法核定营业额, 确定税基;五建即按照经营行业、地址、品目、营业额、纳税数额, 分类建立纳税台账, 实施调整, 动态监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 重点对漏管户、漏报户、欠税户、漏缴户、减免缓征户和申报缴税异常户, 派出专门人员进行核查, 坚决不留盲区。同时, 将近年来新增的招商引资企业也一并纳入普查范围, 准确掌握其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通过深入开展税源普查, 累计普查企业纳税户3 933户, 个体工商户14 500户, 基本摸清了全县税源底数和分布状况, 掌握了企业的行业类别、生产状况、企业规模、设备能力等基础信息, 归类分析出了税收征管的薄弱面, 理出了重点税源和税收增长的突破点, 为税收征管决策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
(二) 开展专项整治, 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坚持“整治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原则, 根据税源普查掌握的信息资料, 科学分析确定税收征管盲区和薄弱领域, 把握政策标准, 统一整治方法, 实施分头突破, 集中力量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筑业、大型餐饮服务业及超市、文化市场、医药销售、房地产等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6个工作组集中精力人力, 对所选行业进行科学分析,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 采取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整治方法。一是委托代征。由税务部门协调制定申报征收流程, 与相关涉税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 在办税大厅4个基层办税点安装了软件, 全面启动了委托代征工作。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由国土部门负责代征税款;对从事彩票销售及兑奖、营业性演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税金, 分别由民政、文广部门代征;对房屋出租及提供家庭装修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税金, 由房产管理部门、物业公司等单位代征;对在本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外地纳税人应当就地缴纳的税金, 由住建等部门代征。2014年, 各涉税单位委托代征地方税代征税款基金达到272.65万元, 全县36家涉税单位和10个乡镇 (社区) 协税护税热情空前高涨。二是链条逆查。对房地产、建筑业的应税所得额, 按照“开发项目—施工单位—建材供应商—建材生产企业”的链条进行跟踪逆向调查, 逐项建立信息档案, 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三是核定征收。对账证不全、不能正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整治对象, 扩大核定征收面, 合理确定分行业应税所得率, 科学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督促引导企业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增强专项整治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4年, 通过对房地产业、建筑业、部分制造业等5个行业的248户纳税户实施专项整治, 共收缴入库税款1 625.5万元, 国地税补办税务登记155户, 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 规范了税收征管环境, 确保了税收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 构建涉税信息平台, 提升征管质量
为了建立起综合治税第三方信息传递共享机制, 实现内外部数据资源的有效融合, 岐山县吸收借鉴综合治税先行市、县经验, 推进涉税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进一步提高涉税信息的处理效率。一是规范业务流程。涉税信息平台以现有的财政网络为依托, 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 通过BS架构模式搭建。平台分为互动资讯、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分析、预警处理、构建维护六大模块。全县36个综合治税成员单位利用财政内网于次月15日前将上月的涉税信息汇总上传, 数据采集模块对涉税信息自动进行调度、加工、筛查, 进入数据分析模块后, 进入税户比对、税种比对、综合分析、主题分析子菜单;涉税信息经过数据加工后, 详细信息在数据分析菜单下展现, 工作人员随时查询、掌握成员单位涉税信息情况;管理平台对收集的数据定期进行分析、测算评估, 按设定的参数指标, 提示出涉税疑点和异常数据;县治税办根据管理平台提示的信息及时推送至税务机关, 提出工作要求, 并进行必要的协调、检查、督促指导;税务管理部门根据治税办推送的信息及时进行稽核比对, 并将比对结果反馈至治税办。二是强化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利用是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 财税部门对各类数据定期集中整合, 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发力, 把数据的分析利用贯穿于各项税收管理事项之中, 提升数据的使用价值。2014年, 通过主题数据分析, 开展了租赁市场专项整治和股权转让、土地增值税清算、重点行业个人所得税清缴等检查工作, 清缴入库税款977万元;通过专项分析, 运用风险指标和模型完成推送日常评估任务490户, 自主添加非正常户228户, 移交稽查2户, 查补收入870万元。通过专题分析, 开展了以住建部门工程图纸档案和规划审批资料等为依据的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的营业税评估方法, 以人社部门医保刷卡记录为证据的医药销售增值税、城建税等评估模式, 以公安系统炸药审批信息和国土部门矿产资源补偿收费等为证据的矿石产品资源税评估模式, 以公安系统对特殊行业的审批资料等为依据的旅馆业评估办法, 以国土部门土地审批资料和传递信息为依据的耕契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评估办法等, 税源监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岐山县综合治税涉税数据交流办法》, 确定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部门负责人为单位的数据管理第一责任人, 加强对数据管理工作的统筹与管理, 建立规划科学、分工明确、沟通顺畅, 责任清晰的良性工作机制。同时, 建立了联络员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 确保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运转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二、推行综合治税工作取得的成效
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增强了对涉税信息和涉税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确保了涉税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管理过程的连续性、税款征收的实效性、信息反馈的准确性, 初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 以“数据集中, 信息比对, 疑点筛选, 问题推送, 结果反馈, 综合协调”为内容的综合治税信息管理体系。通过对涉税数据的有效深化利用, 加快了数据—税源—税收的转化。截止目前, 36个协税护税单位通过涉税信息平台传递涉税信息5.2万条, 平台分析将漏征漏管疑点风险推送至国税、地税各风险管理岗位, 累计征收地方税费1 205.73万元。通过对涉税信息自动分析, 比对出餐饮、食品、网吧、股权变更及企业增资、教育机构等行业涉税信息5 600条。目前, 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各镇大小项目工程, 均做到了户籍管理, 确保税费不外流, 达到了社会化管税的目标。
(一) 治税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积极推进综合治税, 建立了一套有内容、有标准、有措施、有考核的税源监控运行机制, 形成了强大的治税合力, 实现了财税部门单一管税到政府主导下, 多个部门综合治税的转变, 逐步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共管、财税主管、社会参与、法制保障、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新格局。
(二) 征管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推行综合治税, 进一步畅通了信息来源渠道, 扩展了税收管理范围, 大量隐蔽、易于流失的税源变成了可控可管税源, 有效解决了重税收征收、轻税源管理的问题, 征管质量明显提高。如二手房转让、私人车辆和房屋租赁、装饰装修等税收征管难点, 在实行综合治税后, 通过交警、房管等部门的大力协助, 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涉税信息, 零散税源得到有效控管。
(三) 税费收入逆势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骨干企业效益下滑、“营改增”等诸多压力, 岐山县通过强力推行综合治税, 推进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征管漏洞逐步得以堵塞, 税收源头管理机制逐步建立, 为地方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2014年, 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 较上年增长32%, 其中综合治税因素形成的税费达到2 181.4万元, 受到宝鸡市政府的表彰。
三、推行综合治税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 强化领导是基石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 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 11名县级领导和财政、国税、地税等36个部门、10个镇为成员的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 以及专项工作组、宣传组、督导组、协调指导组等工作机构, 夯实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 研究制定《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意见》、《税收保障办法》、《综合治税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完善了协查机制、考核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保障机制等。各镇、社区、村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了专业协税护税队伍, 积极协助财税部门做好税源排查、信息确认等工作, 定期反馈本辖区户籍和税源变动情况, 形成了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综合治税网络。在综合治税实施过程中, 县级领导靠前指挥, 经常深入综合治税工作一线督促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有力地促进了综合治税工作顺利开展。
(二) 密切配合是关键
各涉税单位积极履行职责, 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单位日常工作之中, 健全和充实工作机构, 实行职能化管理, 主动加强与县治税办以及财税部门的沟通协作, 信息传递、委托代征、源头控管等工作不断加强, 解决了隐性零散税源易漏难管的问题, 形成了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税源管理新格局。国土、住建、交通等部门加强土地、房屋交易、市政建设和公路建设项目跟踪管理, 协助地税部门按照“先税后票、先税后证”的管理要求, 对全县176个在建设项目和已完工项目征回地方税费3 052万元。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公安、检察、监察等部门组成综合治税保障组, 及时查处综合治税工作中的涉税违法和妨碍执行公务等行为。实现了部门信息资源全面共享、行政资源互助共用。
(三) 加强宣传是抓手
为了营造浓厚的综合治税氛围, 岐山县制定印发了《综合治税宣传工作方案》, 对宣传工作做出了总体安排。在县电视台举办了税收宣传访谈和综合治税专题节目;县城、蔡家坡镇各单位通过LED屏滚动播出税法宣传口号;县治税办及时对有关会议、工作动态以简报形式印发;各镇、各工作组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截至目前, 全县共印制综合治税宣传材料800册, 播放新闻报道11期, 印发简报6期, LED屏播出宣传口号130多条;各镇、各工作组召开宣传培训会50场次, 发放政策宣传资料3 000余份。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通过亲身参与综合治税工作, 增加了对税法的理解, 提高了协税护税意识, 从而使综合治税工作深入人心。
(四) 优化服务是支撑
综合治税工作的开展, 离不开广大纳税户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通过宣传车集中宣传、税务温馨提示上横幅与公告墙报进社区、专项税收征管座谈会、政策宣传上门服务等形式, 分门别类地进行定时集中宣传, 让纳税人及时了解各项治税政策;通过召开征纳双边座谈会, 听取纳税人的意见, 及时解答纳税人的疑难提问;在税务征收大厅, 通过发放税收政策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的形式, 大力宣传税收征管、综合治税相关政策, 使纳税人对税法能理解透彻、深度掌握, 不因不懂政策而出现申报漏洞。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优质服务措施, 税收征管工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广泛认同, 营造出了良好的综合治税工作环境。
摘要:为了有效减少税收跑冒滴漏, 营造公平公正的征管环境, 2014年以来, 岐山县以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为前提, 以税源普查、税收专项整治、涉税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 以实现对税源的全方位监控为目标, 全面推行开展了综合治税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税收环境得到净化, 征管秩序得到规范, 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社会综合治税 篇8
近年来,随着综合治税工作的深入开展,涉税信息目录及采集范围不断扩大,税收征管、行政许可、建设项目、注册登记等各类涉税信息数据规模快速增长,特别是综合治税信息系统在省市县三级的推广与应用,为综合治税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提供了规模庞大的数据资源。研究如何基于这些海量数据开展数据分析,从中获取与综合治税相关的信息与价值,为各级税务部门加强税源控管、堵塞税收漏洞、实现信息管税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决策[1],是实现数据整合和分析利用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综合治税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是按照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其数据结构、内容用法与数据仓库有很大不同,无法满足复杂查询和数据挖掘的需要。例如,复杂查询所涉及的多表链接、汇总排序等操作,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相应速度[2]。因此,构建综合治税数据仓库,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开发综合治税数据分析系统,是充分利用综合治税数据资源,提升涉税信息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
1 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综合治税数据整合与应用需求,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应以信息管税为目标,按照“覆盖广泛、详实可靠、开放共享、安全高效”的原则,依托数据仓库技术,逐步将税收征管、行政许可、建设项目、注册登记等各类涉税信息接入系统,构建集信息采集交换、审核校验、统计汇总、分析预测、应用发布为一体的综合治税数据仓库,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整合分析与深度应用,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1)涉税信息采集交换。按照综合治税信息共享目录的要求,依托现有综合治税信息系统,通过人工报送和自动交换两种方式采集原始涉税信息,形成综合治税数据仓库初始数据。此外,系统应提供异构数据源支持,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导入功能。
(2)建立综合治税数据仓库。按照数据仓库设计、建设要求,按照统一编码体系,对原始涉税信息进行抽取、转换、装载(即ETL过程)。此外,系统应能根据数据仓库的数据处理流程,按照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对数据进行校验和审核,保证数据正确性。
(3)涉税信息报表和查询。根据综合治税工作需要,按照规范的数据统计口径,建立综合治税数据统计报表体系,定期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同时,系统应提供直观的查询功能,能够对报表数据进行钻取操作,实现从汇总数据到明细数据的分层下钻和逐级浏览。
(4)税收风险评估。以第三方涉税信息整合应用为出发点,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将各类涉税信息与税务部门的征管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查找定位税收风险点,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5)重点税源监控。依托涉税部门提供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以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信息,建立重点税源监测指标,对重点纳税人的经营与纳税情况进行监控,并以图形、表格等形式进行展现,直观地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状态,为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6)税收收入预测预警。基于综合治税数据仓库所整合的历年度税收数据,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将税收收入与相关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挖掘。此外,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税收收入未来走势和波动幅度进行科学预测,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分为4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服务层、应用分析层、信息展现层。
图1 系统整体架构
(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整个系统中涉税信息的统一入口,该层能够屏蔽异构数据源的差异,使系统中后续数据处理基于统一的数据接口,降低技术复杂性。系统采集的各类涉税信息,首先在这一层中进行保存,既能减少对数据源性能产生影响,又能在数据ETL失败时再次加载,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2)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根据分析主题的要求,采用星型结构对业务数据进行建模,形成数据仓库逻辑模型和实体模型。在数据处理方面,数据存储层先通过ETL处理从数据采集层获取原始数据,再按照数据模型结构对原始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系列事实表和维表。此外,部门数据分析所需数据集市也在该层进行设计和实现。
(3)应用分析层。应用分析层基于数据存储层中的模型数据,对信息展现层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服务。其中,即席查询服务通过语义层映射机制,可以为涉税信息自定义查询提供支持;报表服务通过定义报表模板,提供可扩展报表生成和查询服务;OLAP通过建立多维数据结构,为复杂数据分析操作提供快速响应服务;数据挖掘服务通过封装特定算法,对综合治税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为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等系统功能提供支撑。
(4)信息展现层。信息展现层按照数据分析需求,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及应用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展现工具以图形、报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到用户面前。此外,还提供管理维护界面,完成包括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等系统管理功能。
3 关键技术实现
3.1 数据自动交换
涉税信息采集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信息采集的质量直接对数据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信息化程度高、业务数据集中存储的涉税部门,应当建立数据自动交换平台,实现涉税信息的自动采集,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自动交换技术的实现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数据库复制模式,其优点是交换双方数据库结构相同,交换数据的内容能够保证较好的一致性和实时性,缺点是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对异构数据交换的支持较差;二是前置机模式,其优点是支持数据库、文件、接口服务等多种接入方式,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数据交换流程可配置、管理和监控,缺点是数据较难实时同步,交换服务程序对硬件要求较高。本系统采用前置机模式,在各涉税部门部署数据交换前置服务器及软件工具,利用XML文件对异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在保持数据库相对独立和自治的基础上,实现涉税信息的自动提取、整理、传输和保存[3]。
3.2 ETL
ETL是建设数据仓库的重要步骤。在完成不同部门、不同类型涉税信息采集后,涉税信息需要经过抽取、转换、加载进入数据仓库,形成一系列维表和事实表,为后续数据分析与挖掘提供数据基础。在数据抽取环节,系统采用触发器的方式,在数据采集层保存涉税信息的同时,启动对应的数据抽取处理,实现数据采集与ETL的有效衔接,确保采集的涉税信息及时进入数据仓库;在数据转换环节,要对涉税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然后对照税收收入、纳税人登记信息等事实表,以及区划、行业、税种等维表,经过数据变换、清理、集成、聚集和概括等处理,形成格式一致的事实表和维表数据[4];在数据加载环节,要将转换完成的事实表与维表,批量存储到综合治税数据仓库中。
3.3 数据建模
在数据仓库数据建模中,星型模式能够提高查询性能,降低维表复杂度,因而得到广泛应用[5]。在此模型中,根据数据分析的主题构造事实表,用于存储分析数据的度量值和维度值;根据数据分析的角度构造维度表,用于存储分析数据的维度值(包括历史版本)。事实表和维表以主外键的形式进行关联,形成主题分析所需的星型模型[6]。例如,分产业税收分析主题所对应的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
3.4 联机分析处理
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数据仓库的主要应用,专门设计用于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对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在应用分析层,OLAP服务利用数据仓库的模型数据,根据主题分析需求建立多维分析模型(CUBE多维立方体),并以ROLAP方式进行存储,可从不同层次、阶段共享、存取和分析涉税数据[7]。在信息展现层,系统采用Cognos组件,按照用户的分析需求,以报表、图形、记分卡、仪表盘等多种形式,把CUBE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展现给最终用户。
4 结语
建设综合治税数据仓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综合治税数据分析系统,是充分利用综合治税数据资源、提升综合治税信息价值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应用角度,阐述了综合治税数据仓库及数据分析系统的功能、架构和关键技术。综合治税数据的深层次数据挖掘功能及其实现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2 税收收入分析主题数据模型
摘要:为提高综合治税涉税信息利用水平,实现对各类综合治税数据的整合分析与关联比对,为数据分析提供应用支撑,在分析系统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据仓库的综合治税数据分析系统,探讨数据自动交换、ETL、数据建模、联机分析处理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综合治税,数据仓库,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美]荫蒙(Inmon,W.H).数据仓库[M].王志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林建明,琚春华,李军.基于数据仓库的财政综合信息分析系统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时代,2008(9):24-26.
[3]张丽华.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6):77-79.
[4]黄容,党齐民,陈宝树.财政数据仓库的设计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2):190-193.
[5]陈荣保,何伟华,戚维田.基于数据仓库的财政收支多维分析系统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15.
[6]张军占,陈光伟.基于数据仓库和OLAP的城市财税分析系统的构建[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9):126-128.
【社会综合治税】推荐阅读:
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计划09-13
(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2-02
综合治税会议记录07-03
综合治税会议主持词07-30
综合治税办公室工作总结08-25
社会综合成本07-18
社会综合利用05-19
社会综合效益05-22
社会综合贡献06-06
小班社会综合活动:做客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