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完善(精选12篇)
配套完善 篇1
从2004年至今,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7年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种粮的积极性, 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农村出现了“耕田用铁牛, 插秧不弯腰, 割禾用袋装, 开沟不用锹, 抽水抗旱只用油和电”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农业增效, 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证明,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拉动消费带动农机企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的好政策。但在看到农机化发展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晰地看到目前农机化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还不配套, 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滞后, 机耕道、场库棚等农机化的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因此, 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和完善一些配套保障措施。包括:农村中农机维修网点、机耕道路、农机停放场库棚、农机供油点建设等。
加快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现阶段, 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短缺、分布不均匀。如江西省吉水县有18个乡镇, 249个村委会, 2297个村小组, 耕地面积38823公顷, 全县人口47万。到2009年, 农机总动力为63万千瓦, 农机具10万多台套。农机维修网点120多个, 农机维修人员1000多人。据此, 还有220多个村委会没有农机维修网点。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乡镇, 在交通不方便的乡镇村, 有的农机总动力达10000-20000千瓦, 各种农机具1000台以上, 却没有一家农机维修点。农机一旦出现故障, 农民要跑到几十里路的圩镇去修理, 有的甚至需要到县城修理。由于有的村没有农机维修点, 造成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的局面。
同时, 缺乏修理技术, 农机修理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农机维修点, 修理设备简单且缺乏修理技术;有的农机维修点“四无”, 无营业执照、无固定维修场地, 无量具, 无拆装专用工具。有的人修理“本领”就是拆换零配件。有些农机经他们“动手术”后, 照旧毛病百出。造成农民机手多花钱, 农机具维修质量不能保证的现象。此外, 无水稻插秧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维修网点及维修人才。有些地方从县到乡镇都没有插秧机和收割机的专业维修点, 没有专业维修人员。插秧机和收割机厂家的“三包”服务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给农民的插秧机和收割机维修造成极大不方便。
农机维修业是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与农机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 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发展规划, 从而加快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与农机驾驶人员培训工作同等对待。每年的培训工作任务应有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任务。基于目前水稻插秧机和收割机的迅猛发展之势, 加上前几年农民购买的插秧机和收割机的维修的高峰期即将到来, 农机管理部门可与厂家联合, 加强插秧机和收割机维修人员的培训, 尽早解决县乡村无插秧机和收割机维修点以及无专业维修人员的问题。
农机维修网点应合理布局。要做到农机大修不出乡镇, 小修不出村。在农机维修网点的布局上, 一是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 即农机维修达到“就地就近少花钱、时间短、质量好”的要求;二是考虑农机维修人员的经济效益原则。即建立一个农机维修网点, 都应根据农业机械分布状况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进行维修成本估算和盈亏分析, 确保农机维修点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一个村级农机维修点服务辐射范围在5-10公里内比较合适。
农机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农机维修质量标准。根据农村的实际, 农机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柴油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维修质量标准以及提高维修质量和防止维修质量界定不清引起的纠纷, 以便维护农民或农机维修人员的合法权益。
农机主管部门还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 履行职责, 对农机维修网点的审定、修理工考核、维修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工作。转变工作观念, 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 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加强机耕道路建设
目前农村机耕道路存在无人管理、路况差的问题。据了解, 在一些乡镇村, 原先兴修的一些机耕道路, 由于管理和养护维修不明确而造成机耕道路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养护维修、路况差的现象。同时, 农村机耕道路缺少资金、无法兴修和养护。兴修和养护机耕道路的资金得不到落实, 需要兴修的机耕道路无法动工兴修, 需要养护的机耕道路无法养护, 使原有的机耕道路日益损坏。此外, 机耕道路建设不标准、不规范, 存在农机事故隐患。农机事故隐患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为了确保农机能顺利下田作业, 应加快农村机耕道路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29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该促进法赋予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应把“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制定管理法规, 依法管理。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 地方政府应制定《机耕道路建设和管理办法》, 明确农村机耕道路的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使机耕道路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同时, 还要制定机耕道路建设规划、申报验收、使用维护等一系列程序和要求, 确保机耕道路建设顺利进行。
机耕道路的建设做到四个结合。在农村机耕道路建设中要实行统一领导、精心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兴修和养护相结合的原则。为落实机耕道路建设的资金, 要做到“机耕道路建设与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 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结合, 与村村通公路建设项目相结合,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加快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步伐。
制定农村机耕道路建设技术规范。农村机耕道路是乡镇村既可供简易农用机动车行驶, 又可供各种农业机械行走的农村道路。它包括村组道路和田间道路。如果按国家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来建设机耕道路, 资金花费大, 不现实。因此, 要因地制宜, 科学指导, 珍惜财力, 节约土地资源。
提高农机基建与技术水平
近几年, 各种农业机械发展迅速, 但农机停放场、库棚缺乏。有的农机手用完后, 把农机放在屋檐下, 有的放在院子里, 有的一年四季都露天停放。经过一年四季折磨后, 农机的机件锈蚀, 油漆脱落, 发动机冻裂……农机“患病”在身, 技术状态变差, 事故隐患增多, 怎能正常工作?将严重地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和以后的农业生产, 造成经济损失。
加快农机停放场、库、棚建设, 农机手要提高农机停放保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农业机械长年不停地为机手工作, 为机手发家致富而效劳, 应该给它们做个“窝”。让它们白天为机手工作, 晚上在温暖的“窝”中歇息, 加上机手对它们精心维护保养, 使它“身强力壮”, 技术状态良好。有条件的地方, 应结合新农村建设, 改建新房的机会, 把农机停放场、库、棚建设列入其中的内容。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地方, 农机手也可临时搭建一个简易棚或用塑料布等遮盖机具, 只要能抵挡风雨烈日、霜雪就可以了。
农机主管部门要派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入户, 向农机手宣传农机停放保管的重要意义, 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停放保管工作。
推进农机供油点建设
90年代中期以前, 农民购柴油不出乡镇, 有的不出村, 给农机用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后来, 经过“成品油市场的整顿”, 乡镇的农机供油点都被取消。现在的加油站都建在国道、省道旁, 建在县道旁的也不多。近几年来,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 农民纷纷购置农机从事粮食生产, 各种农业机械涌入千家万户。但是, 农机需要用油, 农民来回跑二三十里去购买, 有的甚至更远, 农民购油十分不便, 不仅耽误农时, 还要添置盛油的油桶存油, 增加开支。同时, 安全运油和用油的知识缺乏, 容易引发事故。有的农民叹气的说:购农机容易买油难。
要做到方便农民购油不出乡镇, 要恢复和加强乡镇农机供油点建设。上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研究制订乡镇农机供油的管理办法, 制订乡镇农机供油点建设规范, 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应批准兴建农机供油点。与此同时, 恢复和完善原有的乡镇农机站的农机供油点, 对原有的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 对供油人员进行培训。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 批准恢复农机供油。有条件的地方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农机供油点还可延伸到村,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购油不出乡镇、不出村。为农机的“粮食”供应提供方便。
配套完善 篇2
公立医院在新一轮改革中的意义重大,它关系到百姓的医疗、健康权益,也直接影响医改的成败,对医保、药品等其他改革任务,有重要的制约和支撑作用。目前医保、医药及基层机构改革的成果,已为公立医院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只有加快改革的步伐,其他几项改革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敦促卫生部门加快县及县以上公立医院实质性的改革,是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不可缺少的配套内容;反之,系统性支付制度的完善与规范,也将对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形成倒逼与促进。
一、公立医院改革明显滞后
医保制度实施的载体是公立医院,它所提供的诊疗和住院服务占全国医院诊疗和住院人次的九成以上,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到参保者的权益,关系到医保功能的实现和成效。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方案也早已确定,但其改革的成效还有待评估与实践检验。而人们更关心与全民医保息息相关的城市公立大医院改革,因为医保参保人群的住院大多流向了城市大医院,与其密切相关。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虽正在进行之中,但目前改革的内容大多属于业务性或行业性的外围项目。对“倒三角”形的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等结构性的调整,对医药、政事、管办、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等“四分开”的体制性核心内容,对医院治理、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虽有所触及但不尽深入,对城乡居民看病贵等棘手难题也未明显缓解。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严重滞后于医保制度和全民医保的要求,距离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二、严格控制上升过快的医疗费用
据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呈现不同的上涨。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2010年为6193.9元,公立医院则为6415.9元,其中三级医院为10442.4元,二级医院为4338.6元。与2009年相比都上升了。
随着全民医保的实施,城乡居民和医疗机构对药品、医疗服务及各项检查等价格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更易刺激医疗费用的快速攀升。全民医保客观上要求切实缓解费用贵,建立医药费用适时监控与预警机制。盯紧并有效控制快速攀升的医疗费用,不仅是医保部门的职责,也迫切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触及体制与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要求其各项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和加快。
(一)公立医院的改革亟需支付制度作推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是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此还一时难有破解。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尚不明朗,指望“财政补医”是未知数;另外,取消“以药补医”或尽快提高过低的医疗技术收费价格,在短期内既不现实也有难度。在此背景下,各级医疗机构期盼全民医保步伐的加快和覆盖面的扩大,期盼持续增加对参保者的需方投入,期盼改革与完善支付方式,因为它能为公立医院创造滚滚财源,能使其获得间接补偿提供重要来源,是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现实路径。因此,费用支付方式与结算办法,不仅是保方控制费用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配套举措。
(二)实施不同组合的混合(或复合)支付方式,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医保制度运行机制完善的必由之路。精心设计“按病种”等多种付费机制,带动临床路径的有效落实,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和医保服务质量的提升。之所以提倡灵活选用不同组合的混合支付方式,一方面,源于支付方式各自的长处与局限性,若公立医院医疗管理等各项措施不能及时跟进,往往会造成不顾参保病人的病情需要、人为限制处方金额或用药剂量、或者不执行出入院标准,推诿疑难重症患者、或病情尚未稳定即安排病人出院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医保和医院共同针对不同支付方式的局限性与弊端,明确监管的内容和办法,如实行按人头付费,可能增加医患矛盾,也可能出现贻误病情现象,实践中则应重点防范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等行为。针对按病种付费偏好于诊断升级,可能诱导重复手术与住院、分解收费等弊端,应重点防范诊断升级、分解住院等行为;实施总
额预付制,若过分考虑节约归己,可能贻误病情造成医患矛盾,为此应重点防范服务提供不足、推诿重症患者等行为。
(三)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公立医院主动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控制服务成本。公立医院改革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控制与降低公立医院的成本。只有把医疗成本控制在社会成本以下,医院才能得到适度的结余。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减少重复检查、合理搭配使用基本药物等措施,尽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并且将降低患者人均住院费用、降低药品结构比例,提高技术性服务比例等指标,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点,这已成为缓解“看病贵”,决定医改成败的关键。
成本控制与医保的费用控制殊途同归。医疗支付制度改革的关键与核心,就在于通过多种支付方式与结算办法等经济手段,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和风险控制机制,以降低参保人群的费用,进而促使医疗质量与服务效率的提高。医保制度改革的这一取向,恰恰是撬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支点。比如实施按服务单元和病种付费的综合运用,可从机制上规避医院和医生自立医疗项目,扩大服务内容,增加服务频次等不良倾向。不仅促使供方提高服务产出效率,也利于加强其经营能力和管理效率。又如实行按人头付费,可以有效改变费用支付的投向,促进财政资金投向需方,引导资金跟着人头走,既使公平、效率得以充分体现,更能评判、影响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这是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的体现。
三、强化宏观监控机制
从宏观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强化对公立医院的内外部监督管制与费用控制机制是当务之急。针对城市公立大医院某些不良经营行为,首先需要卫生部门彻底改变行业监督管理既无奈又乏力状况。为此建议:
(一)明确医院微观的经营目标。微观经营的目标绝不是脱离参保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单纯追求其发展的“锦上添花”;只有为参保人群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人群公平的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为患病者“雪中送炭”,减少发病率,提升健康水平才是目标。①改变目前公立医院创收归己、结余留用的不合理财务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力度,建立基本医疗服务的稳定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医院收支管理,维护其公益性。②摒弃把医疗服务作为牟利手段的陋习,在绩效考核与分配方面务必切断药品销售与医疗机构的直接与间接经济利益关系。③强化微观内部管理,严格自我约束和自律机制。
(二)强化行业管理。建立技术准入、执业规范、质量考核、日常监管、医疗费用定期信息发布、医保与非医保患者权益保障等基本监管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三)严格控制过快上升的医疗费用。相对医保部门仅能对参保者政策规定范围内的费用控制而言,卫生部门对医保和非医保人群以及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与检查的费用控制更为重要。
加快配套改革完善相关政策 篇3
一、要积极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市民化转变
加快农牧区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核心问题是农牧区人口逐步非农(牧)化,逐步减少农牧民的数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越低,农业就业人口越少,经济就越发达。2002年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81%,同美国、日本的差距很大。目前内蒙古农牧业从业人员650多万人,其中从事农牧业的达535万多人,占8235%;2002年内蒙古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说明内蒙古经济相对落后。内蒙古农牧区人口1318万人,其中劳动人口6255万人,约有168万人为富余劳动力。作为战略目标,必须逐步减少种植业在农牧民收入中的份额,逐步减少农牧民数量,推进农牧区人口的非农(牧)化。解决农牧区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扩大农牧业内部就业渠道。农区应大力发展畜牧业。农区粮食多,饲草料来源广,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且可以实现农牧互补。同时畜牧业又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牧区虽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但草场载畜能力有限,大部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因此,应以控制牲畜头数、减少人口为重点,走少养、精养、提高品质、加快周转的路子。二是加快发展农牧区二、三产业。这是农牧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应以旗县城关镇和建制镇为中心,大力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业、房地产业、运输业、饮食业、流通业、中介服务等产业,为农牧民离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三是引导扶持农牧民发展劳务经济。这是发达省区许多地方的成功经验。发展劳务经济要充分发挥城镇的网络辐射功能,推进投融资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牧民进城门槛,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吸引农牧区劳动力和资本向非农(牧)产业拓展;要积极组织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及国外转移输出,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大面积、大力度地加强对农牧民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强市场就业的竞争力。
二、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党自改革以来在农村的一贯政策。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三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一些地方以土地流转的名义将农民承包的土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或集中起来搞工业区;二是一些集体经济组织以“反租倒包”的名义收回农民土地,再发包给第三者耕作;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以调整结构或搞现代农业的名义,将农民土地经营权收回,租给工商企业搞开发。因而造成农民失地或丧失土地经营权而又得不到合理补偿,同时对国家粮食安全也构成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决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和建设性用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土地(草场)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农牧民的“命根子”。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稳定和完善土地(草场)承包关系,近期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宗旨,就是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完善土地(包括牧区草场)制度,无疑是保障农牧民生计和实现农牧区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党和政府农村土地政策的重要内容。只有合理流转,才能打破小规模农户经营下的地块分散、规模不经济的格局,才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这种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就是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充分尊重与保持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土地流转权的前提下进行;自愿就是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户流转土地;有偿就是土地流转的收益要归农户所有。农户的土地收益包括承包土地直接经营的收益,也包括流转土地的收益。这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土地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今后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都将加大,必须密切关注和切实解决好在土地(草场)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农牧区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要进一步推进农牧区税费改革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继续推进农牧区税费改革,对于进一步规范国家与农牧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农牧业税收制度不论农牧民从事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商品率如何、效益高低,只要使用了土地、草场就必须缴税,且平均税收负担,而不是对商品流转额或者对生产经营所获利润、其他性质的净利润所得征税。这既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收入的职能,也难以调节收入分配,同市场经济的要求极不相符。同时,现行涉农税收超过农牧民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利于应对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开拓农牧区广阔的市场,刺激农牧民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市场支撑。而农牧民负担重又影响农牧民的购买力,容易激化农牧区干群矛盾。近几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40%,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这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决定》提出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现行对土地征税为对进入商品市场的农产品征收商品税,对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所得征收所得税,并按照国际惯例,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者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改革必将产生四个方面的明显效应:一是进一步减轻农牧民税负。商品率低的农牧民和地区将基本上不再承担农畜产品税负,普通家庭联产承包户免征个人所得税。要逐步降低农牧业税率,逐步走向城乡统一税制。同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农涉牧行政事业性收费。这就会大大减轻农牧民负担,体现了国家对农牧民的关怀;二是消除农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制度障碍。这有利于挖掘优势农畜产品的市场潜力,优化产品结构,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有利于提高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保护农畜产品市场;四是苏木乡镇干部将由过去以主要精力催粮收款变为提供公共服务。这有利于基层政权的精简和干群关系的改善,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毫无疑问,在落实农牧区税费改革政策的同时,要加快各项配套改革,如推进旗县和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调整苏木乡镇建制 以及农村教育等配套改革。
四、要切实加强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
开展腐蚀机理研究,完善防腐配套 篇4
关键词:油井腐蚀,难题,缓蚀剂,防腐
1 卫三区腐蚀现状
卫三油藏经营区共有油井89口, 开井70口, 平均单井日产液19.3吨, 日产油1.6吨, 综合含水91.6%。其中定期防腐加药油井36口, 主要集中在卫10、卫11块两个油层区块, 另外卫58块因结垢造成的垢下腐蚀也有增加趋势。采油井下工具的腐蚀主要表现油管漏、抽油杆断脱、光杆断。油水井的腐蚀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和集输, 造成大量原油损失, 同时也造成了大批资金的被迫投入。
2 区域腐蚀机理研究
卫10、卫11块两个区块地质状况复杂, 产出液的水型为CaCl2型, 综合含水高、矿化度高、氯离子高、多有较强的腐蚀性, 且伴生气中CO2 (二氧化碳) 含量高达2.8%, 使腐蚀介质更加复杂。再加上多数油井随井况恶化, 管杆偏磨严重, 金属本体裸露, 使腐蚀环境恶化复杂多变, 致使局部腐蚀、点蚀等加剧, 管杆穿孔频繁发生。
2.1 HCO3-、Cl-离子对腐蚀的影响
H C O3-离子在低浓度时, 对腐蚀起促进作用, 其机理在于HCO3-可作为阴极去极化剂;HCO3-可以与CO2相互转化, 离解后产生H+和CO32-, 前者加速腐蚀, 后者与Ca2+成垢, 形成垢下的局部腐蚀。
产出液中的Cl--离子会增加水的腐蚀性, 促进碳钢、不锈钢等金属或合金的局部腐蚀, 在氯化物中, 铁以及它们的合金均可产生点蚀, 氯离子的存在可加速金属的腐蚀作用, 当Cl-含量较高时, 在阳极区, 导致一般坑蚀的蔓延, 另一方面, 由于Cl-半径较小, 易穿透保护膜, 使腐蚀加剧, 产生局产腐蚀, Cl-是对碳钢腐蚀影响最大的阴离子。
2.2 介质PH值影响
在PH值和溶解氧很低的情况下, 水的腐蚀主要是由氢的去极化作用控制。低PH值且含氧时, 碳钢表面是氢去极化反应和氧化去极反应同时进行。此时, 碳钢表面进行的实际上是酸作用过程, 腐蚀特征表现为均匀腐蚀。
2.3 温度、CO2的影响
C O2腐蚀最典型的特征是呈现局部点蚀、轮癣状腐蚀和台面状坑蚀。其中, 台面状坑蚀的穿孔率很高, 通常腐蚀速率可达3~7mm.a-1。温度对腐蚀的影响较为复杂, 首先, 当温度<60℃, 腐蚀产物膜FeCO3软而无附着力, 金属表面光滑;当温度在100℃附近, 高的腐蚀速率和严重的局部腐蚀, 粗结晶形成Feco3;当温度在150℃以上, 形成细致、紧密、附着力强的FeCo3和FeCo4膜, 腐蚀速率降低。但是, 过高的温度又可使缓蚀剂分解而失效。
3 结合研究结果, 现场配套情况
3.1 优化加药周期, 确保井内药剂浓度
根据单井铁离子变化及作业起出情况, 调整药剂药量与加药周期;缓蚀剂首次投加时加大剂量、高浓度, 使缓蚀剂迅速在金属表面形成完整保护膜, 防止因保护膜残缺, 造成局部腐蚀。为利用好缓蚀剂保护膜的防腐作用, 采用作业预膜的办法, 即在油井作业维修结束前, 就将缓蚀剂投入井筒中, 这样在开井生产前就会在井筒的管、杆、泵等表面预先形成一层较厚的保护膜, 从而提高防腐效果。日常管理中, 实施“少食多餐”的加药方式, 延长药剂在井筒内的存留时间, 使井筒防腐更趋合理化。目前我区腐蚀严重的9口井执行3次/每周, 其余27口井执行2次/每周。
3.2 完善铁离子监测, 为药量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 铁离子监测所用样本一般采用原油含水化验后所剩余的游离水, 根据我们跟踪的情况来看, 采用不同材质的样桶、油样放置的时间长短、分光光度计精度、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都对数据有一定影响。但通过数据对比来看, 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仍然可以总体反映出腐蚀的变化规律。
根据监测到的油井腐蚀数据, 和有关缓蚀剂的实验数据, 计算出缓蚀剂的浓度、加药量、加药周期。缓蚀剂的浓度、加药量、加药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3.3 加强作业现场管杆工具腐蚀状况落实, 检验防腐效果
作业现场的落实一直以来都是我区对缓蚀剂效果进行评价, 对单井防腐制度进行调整的主要依据。近2年来我区先后根据现场情况对WC11-25、WC11-54、WC11-14、WCC56-2、WC10-21等进行20余井次药量及周期的调整, 总体效果良好。
4 取得效果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价
对比2011年重点腐蚀单井作业情况, 与前2年相比总体呈现好转趋势, 具体表现在因腐蚀影响井次减少, 检泵周期、免修期延长。大部分油井检泵周期基本由原来的3-7个月延长至一年以上, 其中WC11-25、WC11-34、WCC56-2、WC11-39免修期均已达到500天以上。WCN10-9井该井2011年上半年已因腐蚀维护2次, 平均免修期96天, 2011年8月后实验低温段缓蚀剂, 目前免修期已达189天, 效果显著。
5 经济效益评价
仅对比效果明显的7口油井, 就减少因腐蚀造成躺井10井次以上。
(1) 按每口油井维护6万元计算, 作业劳务节余60万元以上。
(2) 减少因腐蚀造成管杆更换5000m以上, 仅减少成本支出就在40万元以上。
(3) 减少了维护井次, 延长油井时率, 增加油井产量。
2011年共实施监测2009井次, 平均总铁46.7 mg/L, 与2010年平均38.6 mg/L相比, 上升了8.1mg/L, 主要由于7月份以后更换仪器后, 数据波动, 总体保持相对稳定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洪波, 王树森, 高铸, 等.对油气管道内腐蚀影响机制[J].化的腐蚀防护专项技术文摘2007, 26 (12) 43-46
配套完善 篇5
—我省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综述
实行药品“三统一”(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是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务院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坚持以药品“三统一”工作为抓手,不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把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作为深化医改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了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因地制宜,以药品“三统一”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我省开展药品“三统一”工作的背景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列为需要着力抓好的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之一,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诸多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制度。2009年8月,原卫生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建
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的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药品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同时,国家明确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时间表,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9年,每个省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第二步,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三步,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发展历程
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2009年开始,我省结合实际,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决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施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以此来落实和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的是想改变长期以来药品采购流通环节多,加价高,农村用药比城市贵的现象,实现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同质同价,确保医疗用药需求和安全,让广大群众能够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统一采购,主要解决药价虚高,让药价回归合理;统一价格,主要解决药品倒卖,让药品不再成为暴利的工具;统一配送,主要解决流通的无序,做到流通过程可控,保证药品质量,降低流通成本。2012年8月,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深化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将药品“三统一”工作由最初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延伸至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对全部药品实行“三统一”,并零差率销售。2014年8月,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在宝鸡市开展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试点,探索在非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办医发展。
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初创期。2009年5月,省政府成立了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药品“三统一”工作。2010年3月和9月,结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我省分二批启动了全省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三统一”工作,由药监部门牵头,在全省11个市区遴选出16家药品配送企业,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工作。二是整合期。2010
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调整成立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撤销原省药品及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和原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到省卫生厅,并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心,作为“三统一”工作机构。2011年5月,全省启动了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工作,并开展了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三是扩面期。2012年8月起,我省将药品“三统一”工作延伸至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四是深化期。2013年底,我省规范议事协调机构,不再保留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鉴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我省又实行“管办分开”模式,2014年8月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建立省药品“三统一”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履行药品“三统一”工作管理机构职责。
(三)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的特点
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已渐成体系,并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实行分级负责。省级负责制定政策和规定,组织开展统一采购;市级负责遴选配送企业,组织开展统一配送;县级负责监督药品质量、配送和价格;二是统一采购。实行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以规模换取价格;三是只招药品生产企业,不招经营企业,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药品加价;四是统一价格。同一品种招最低价格的4家,再经质量评分确定3家后,经过议价,取中低价形成统一的药品中标价格,再加上5%的配送费用,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实行统一配送。由市级公开遴选3-4家药品经营企业承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任务;六是实行管办分开。“三统一”办公室负责制订规则、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省食药监局负责配送监管,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心负责具体操作。
(四)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药品“三统一”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省财政、药监、物价、工商等部门按照工作分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药品“三统一”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保障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2009年以来,我省以药品“三统一”为抓手,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并提前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并将全省107个县区272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部纳
入药品“三统一”实施范围,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是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据2013年省卫生计生委委托西安交大药学院开展的我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课题研究显示,我省中标药品零售价格与国家零售指导价和政府限价相比,平均下降31%,总体保持较低价位;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减少 4.48%,门急诊次均药品费用减少31.09%,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减少19.17%,单张处方平均费用减少6.47元,有效减轻了老百姓的药费负担。
三是药品质量得到保障。省级集中采购强化了对投标企业药品质量的审核把关,同时,加强了药品质量监管,实行基本药物全覆盖抽验制度,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
四是供应渠道得到规范。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药品全部纳入统一配送,改变了进货渠道混乱的问题,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促进了药品流通企业的优化整合,推进了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五是合理用药状况明显改善。据近几年监测显示,我省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激素、静脉注射药品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合理用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出现了“青霉素回归”现象。
六是促进医疗机构公益性回归。药品“三统一”基本上切断了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有效遏制了药品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以药养医”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二、多措并举,不断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随着药品“三统一”工作的深入推进,也出现一些问题有待完善。特别是部分品牌药、低价药、妇儿用药短缺,一些药品价格偏高或倒挂,药品配送效能不高等问题逐渐显现,不能完全满足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社会反响较为强烈。
为切实解决当前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省卫生计生委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把“加快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完善药品三统一管理”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使用管理等几个重点环节入手,不断完善药品“三统一”工作体系,确保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和群众用药安全。
(一)完善药品集中采购,从源头解决药品保障供应问题 2014年全省启动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经省政府审定同意,省卫生计生委牵头起草印发了《2014年陕西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此次药品集中采购范围为低价药品、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药物。
本次集中采购将坚持政策连续性、质量优先和解决问题的原则,全面采用“双信封”评标模式,完善采购办法,区分质量层
次,实行分类采购,以降低药品价格、促进合理用药为目标,最大限度做好新版基本药物和低价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从源头解决常用低价药、急救药、罕见病用药、习惯用药、品牌药入围率低和价格倒挂不能正常供应等问题。
1.对于常用低价药品,增强医疗机构采购参与度,将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生产企业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网上采购交易,县以上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由县区药品“三统一”办公室牵头,组成县域采购联合体,与生产企业带量议定采购价格,并将议价结果报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直接挂网。
2.对于国家基本药物,主要采用“双信封”办法进行集中采购,区分质量层次,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进行衔接,上下联动,调动生产企业参与积极性。
具体做法:1个企业继续沿用我省既往招标办法,通过质量门槛后,报价最低的直接进入商务标;另外2个企业按“双信封”模式产生,将技术标评审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竞价品种入围数量,依次确定进入商务标评审的企业。进入商务标的企业进行二次报价(第二次报价不高于第一次报价),将报价由低到高排序,依次确定拟入围企业,最终入围3个企业。3.对于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和临床用量小的药品,依据集中采购结果,对空缺药品由专家分析论证后,采用低价药品方法,直接挂网采购。
4.对于临床必需的短缺药品,采取邀请招标、带量采购,或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定点生产。
本轮药品集中采购,所有交易将全部通过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进行,实行阳光采购,确保采购过程及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我省将重点在监管、服务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网络平台服务功能,规范采购流程,强化监测监管,健全完善药品信息动态监测和网络反馈机制,建立信用评价及市场清退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实现从采购服务到服务采购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转变。
(二)完善药品统一配送方法,解决药品配送效能低的问题 目前我省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多为独家配送,由于配送企业与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沟通不足,导致配送率不高;在2012年8月药品“三统一”延伸到县级时,已将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配送企业扩展到3家,缓解了部分矛盾,但当时顾虑偏远乡、村地区统一配送工作受影响,县医院的配送企业仍为1家,并与基层实行捆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药品配送的效率,也是目前社会反响较为强烈的地方。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10月,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完善县域药品“三统一”配送管理的通知》(陕医改办〔2014〕10号),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目前药品配送效能低下的问题。主要做法是在现有药品“三统一”配送工作基础上,县级公立医院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自主选择增加配送企业,增加后总数不超过5家。县级综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建县乡药品采购配送联合体,共同遴选确定配送企业,强化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用药安全的监管职能,村卫生室仍通过乡镇卫生院采购药品。药品生产企业在各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确定的配送企业中,依据双向选择原则,按品规确定配送关系,并对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药品生产企业可根据配送企业实际配送效能,对配送关系动态调整。(安康市增加遴选后,配送企业由原来的12家增加到27家)
(三)加强药品配备使用管理,进一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
1、完善药品备案采购管理。为切实缓解挂网药品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临床需求的现状,规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备案采购行为,6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备案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药品备案采购坚持“总量控制、医院负责、网上采购、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年度备案采购药品总金额,不得超过该机构全部药品采购总金额的5%。限额比例将随我省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及相关政策变化予以调整。
《通知》对备案采购的工作程序提出了严格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按照“临床必需”的原则确定备案采购品种。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由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师,基层医疗机构由中级以上职称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签署意见,药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后方可备案。不得将备案采购作为集中采购已淘汰药品的销售途径和手段。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备案药品必须登录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严格履行申请及备案手续,并按相关规定,全部从网上采购、配送备案药品。备案药品的采购价格由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协商确定,其价格原则一不得高于十省平均价(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十个省份最近一次集中采购价),如无十省入围价参考,则不得高于国家和省物价部门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
2、加强药品配备使用管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2014年10月29日,省卫生计生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陕西省
增补药物)品规数不低于机构药品总品规数的7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低于80%。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积极调整用药结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对接。二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不低于50%;三级医疗机构不低于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的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四)试点价格谈判,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
按照省政府75次专题会议决定,我省将在宝鸡市开展药品采购价格谈判试点。以省药品集中采购价格为上限,按照“保证质量、让利百姓”的原则,由市、县药品“三统一”管理机构组织与入围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实现量价挂钩,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药品降价部分必须全部让利于群众,不得挪作他用。
三、确保药品“三统一”工作规范运行的相关制度保障 为确保我省药品“三统一”工作的规范运行,保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今年以来,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制定印发了《陕西省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申诉投诉处理办法(暂行)》、《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入围企业管理办法(试行)》、《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专家库管理办法》、《陕西省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督查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分别就药品集中采购中治理商业贿赂、完善申投诉处理、实行入围企业标期管理、规范专家审评机制、落实全程督查等方面工作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我省将通过加快药品电子监管项目建设和完善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功能,进一步推动药品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药品“三统一”工作全程监管。
2015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国际药品采购通行做法,吸收基本药物采购经验,对我国当前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总体思路、实行分类采购、改进药款结算方式、加强药品配送管理、规范采购平台建设、强化综合监督管理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我省去年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与国家政策基本吻合。目前,省有关部门正在按照《意见》要求,加紧学习研判,争取尽早提出落实具体措施。
四、坚持药品“三统一”工作方向
2014年11月,省卫计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药品“三统一”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围绕省卫计委一系列文件要求,坚
持药品“三统一”方向不变,坚持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不变,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把这一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配套完善 篇6
[关键词]集体林权;流转;管理
一、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的完善
(一)强化林权登记和林权流转登记工作
林权登记是集体林权流转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林权登记明晰权属,是集体林权有序流转,减少林权纠纷的必要保障。只有以林权证为基础,做到转出方凭林权证流转,转入方及时办理林权登记,才能保证林权流转合法、有效、安全。各级林业部门要严格按照林权登记发证的有关规定,以规范的林权证范本发证,要严格做好户口统编工作,做到“有林有证”、“一林一证”。全国应建立统一的林权登记机构、统一的林权管理档案和林权证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登记机构依法应当公开登记档案,并接受公众查询,使交易中的受让方能清楚了解出让方林权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放心地进行交易,最大程度避免权属争议的发生,从而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审查林权流转登记申请文件,特别是要认真审查其权属证明文件和流转决策程序合法性、有效性、申请人的资格证明、流转合同和流转方式等内容,对于合法规范的林权流转,需要变更林权的,林权登记机关应及时受理,认真审查并进行流转变更登记;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流转,登记机关不得给予变更登记。
(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合同
目前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使用的合同,有相当一部分不科学、不规范,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存在严重缺陷,容易造成纠纷。依照《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一份规范的集体林权流转合同,应包含以下基本条款:(一)流出方和流入方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流转的林地、林木的林地类型、坐落位置、面积及四至界线地形图、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三)流转期限和起止日期;(四)流转方式;(五)流转林地的用途;(六)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七)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八)双方当事人其他权利和义务;(九)违约责任;(十)解决争议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基本条款仅是示范性的,是为了告知流转双方在订约时应该列明这些条款,但并不意味着缺少其中的某一项会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双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条款,如明确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责任的条款。
林业主管部门在审查林权流转登记申请文件时,应着重对流转合同的内容和规范性进行审查,双方权利义务过于简明的合同以及没有采用规范合同样式的流转合同,应当暂停审查,在双方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补正或变更后再行审查。
(三)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程序
2010年5月,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发出了《关于征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草案修改意见的函》,由此可见,国家正着力于用单行法规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这必将规范我国目前还较为混乱的集体林权流转秩序,提高目前还较为低下的集体林权流转效益,其进入试行阶段后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令人期待。该草案分为总则、流转范围、流转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管理、有关责任和附则八章,这样的体系还是比较全面、具体的,但是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就是没有一个明确具体、显而易见的流转程序。笔者认为,这样的立法缺漏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各地由于林业资源、林业生产具体情况不同,无法采取整齐划一的流转程序,让各地根据该草案规定的大体流转纲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流转程序的管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在修改该草案时,应将流转程序独立成章,将集体林权流转的大体程序加以规定,以此作为指导各地集体林权流转的指导性程序。笔者认为,集体林权流转应包含以下程序:
首先,必须对现有权属状况进行公示,公示的手段是发放林权证。林权证是集体林权流转的唯一法律凭证,权属不清或者存在争议的林权不得流转。应明确林权登记和换发证程序,并做好事后的审查工作。
其次,集体林权的流转,须民主决策。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形式进行,且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同意;集体林权流转方案须公布。
再次,林权流转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没有采用规范样式合同文本的,不予审核,待采用规范合同文本之后再行审核。
最后,须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未经登记,流转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集体林权流转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完善
国家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的建立早有重视。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促进林木合理流转,调动经营者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在2008年《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又一次强调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评估行为,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
资产评估的两大要素是评估技术和评估管理。要加强评估技术建设,就要积极培育资产评估专门人才,加强对资产评估资格的考试和审查制度,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对于资产评估管理,西方国家对森林资产评估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管理模式、行业管理模式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管理模式。考虑到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和森林资源经济效能所需要的相对宽泛的流转环境,笔者认为,我国的森林资产评估管理应采取第三种模式为宜。在政府监管下的行业管理模式,一方面使森林资源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政府,有利于在市场调节失灵时实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行业管理的方式又保障了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增强了资产评估的灵活性,更有利于之后的林权流转工作。
(二)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纠纷的仲裁和处置机制
我国《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或流转发生纠纷时,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协商解决,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现实中,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形成处理林权流转纠纷的规范化制度,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与仲裁依据,“有的纠纷积压了几年或十几年仍无法解决”。因此,须尽快制定处理林权流转纠纷的具体实施办法,确定好纠纷双方的权利义务,完善相关的争端处理机制,为林农解决林权流转纠纷问题提供制度支持和法律援助。
(三)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在现今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应积极扶持林农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引导培育新型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为林农提供流转前、流转中和流转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发展林业专业协会,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政策咨询、行业自律、科技推广等作用。引导和规范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荣,周珂.集体林权流转和林地使用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乔永平,聂影,曾华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2007,(8):4-6.
[3]诸江,周训芳.林业物权制度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5-28.
[4]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周训芳,谢保国,范志超.林业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6]钟德军,魏天波.林权纠纷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林果研究,2008.
[7]刘德钦.林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配套条件 篇7
一、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一)利率管制易导致负利率,引发资产泡沫
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把钱存在银行里,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利率管制使资本价格不能反映市场需求,长期出现负值就是非市场化因素扭曲的结果。在1990年9月-2012年2月这258个月中,约有98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出现负利率的机会是37.9%。利率过低通胀过高,一方面打压储户的积极性,使银行存款搬家转投其他领域,存款资金规模下降影响可贷资金量;另一方面助长过度投机消费现象,吹大房地产价格泡沫,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低利率诱发巨大的信贷需求和资金需求,投机暴利超过投资回报,游资热钱横行,实业资本受到威胁。
(二)直接融资规模扩大,倒逼利率市场化
据央行统计,2011年社会直接融资总额3303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25%。企业融资方式和金融市场结构正发生改变,直接融资比例逐渐增大,对信贷有明显挤出效应。
首先,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存在巨大价格落差。以苏州某公司企业债券为例,期限7年金额20亿元,票面利率5.79%,比5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低0.76%,同时银行贷款受规模限制,很难贷到大额度的长期贷款。其次,银行承兑汇票对信贷也出现大幅挤压。票据价格市场化程度很高,去年规模紧张票据贴现利率最高达到10%,今年信贷松绑票据贴现利率回落到4.5%,融资成本低于一年期融资。
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金融机构间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苏州境内银行49家,财务公司2家,信托公司1家,小贷公司79家,担保公司186家,机构间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利率市场化使企业临时资金不再通过存款形式增值,而是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投放出去获得短期效益;居民也不再过分看重储蓄利率,而会更关注包含风险价值的金融市场的收益;作为目前银行主导业务的存贷业务将受到巨大冲击。
(二)银行利润空间压缩
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将受到更大冲击。存款市场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吸收资金,资金平均成本提高。信贷市场对贷款优良客户的激烈竞争导致优良客户贷款利率下降,贷款收益减少。以外币市场化后银行结益比较来看,从2000年9月到2012年12月,我国一年期美元存贷款利差从最初的2.35%降至目前的0.2%,降幅为91.4%。2005年至2011年苏州银行外币存款规模增加了3.6倍,外币结益减少了34.5%。
(三)银行风险加大,对定价要求更高
一方面,企业高利率借款可能增加银行不良资产。利率管理取消后,长期以来的低利率必然升高。资金成本提高使银行追求高收益,刺激冒险者的贷款需求,贷款项目质量整体水平下降,提高未来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利率频繁变化加大经营风险。存款贷利率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变动频繁可预见性差,银行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增加,对定价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三、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条件
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定价、持续盈利能力等带来严峻挑战,为保障银行持续安全发展,需要综合金融改革予以配合。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特定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按规定的标准及时向存款人予以赔付。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为金融机构顺利退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一是抓紧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以锁定危机损失,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二是采取强制性存款保险模式、保证对储户的有效赔偿;三是选择差额费率方式,风险越高,费率越高。
(二)扩大直接融资市场规模
如果资金供给集中于银行体系,银行成为资金市场的垄断者,割裂了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那么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难度将很大。因此,必须扩大直接融资的市场规模,使资金的供给方可以直接参与市场融出资金,导致银行存款分流,迫使银行推进市场化以挽回存款。
(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依靠规模增长和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坚持以创新以手段,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大力发展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四)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目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但其利率组成为一年及以下期限品种,缺少中长期品种。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主导,围绕基准利率,以大银行为标杆,发挥大型银行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岩.利率市场化-条件、问题及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12 (6) :57-58.
[2]周静娴.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经济师, 2010 (9) :204-205.
配套完善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 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并且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 并对一些具体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它的施行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原则性规定和授权性规定
《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后, 带来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但整个《社会保险法》规定过于原则化, 更多的是进行指导和制度框架的构建, 例如, 该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也不乏授权性条款, 这部法律中有多处授权国务院或省级政府进行规定、决定的条款。授权性条款的运用,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立法技术问题, 中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正处于改革发展过程中, 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 为此保持了必要的灵活性, 留待以后逐步完善, 另一方面是回避一些牵涉各方既得利益却未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无论是基于以上哪种原因, 这些授权性条款为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留出了空间, 客观上都要求我们通过多渠道完善这部法律, 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来使其明确具体, 更具有操作性。对《社会保险法》中的原则性规定, 条例应明确其具体内容, 对已经明确的内容, 在程序方面进一步加强完善, 保证《社会保险法》的顺利实施。
三、制定配套法规
(一) 基本养老保险行政法规的制定
在养老保险方面, 《社会保险法》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规定的条文只有13条, 1000余字, 法律供给严重不足, 对一些基本问题规定很少或语焉不详, 例如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费率、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性质, 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关系等。国务院2014年2月7日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此为契机,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加快《养老保险条例》的出台, 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在制定条例时, 宏观上应该坚持《社会保险法》中的基本原则, 维护其权威性, 同时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既要坚持立法技术的科学性原则, 又要坚持法律制度自身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最重要的是, 应当突出《条例》对《社会保险法》内容的具体实施, 并体现其实践可操作性。微观上应重点关注以下重大问题, 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养老保险的制度碎片化, 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性矛盾, 财务可持续性的挑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隐形债务问题等方面。
(二) 基本医疗保险行政法规的制定
在医疗保险方面, 世界各国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是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实施和改革完善的依据和法律保障, 同时, 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医疗保险法的基本法渊源是《社会保险法》, 但其对医疗保险的规定只有10条, 856个字, 仅对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作了规定。对于作为医疗保险制度必备要件的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机制、费用分担机制、支付制度等内容, 《社会保险法》却无明确规定, 用的是法律的“授权”性规定, 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或类似表述。
因目前没有医疗保险单行法律或单行条例, 现实中只能依据国务院的决定、通知、指导意见和部门规章, 例如, 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地方层面多通过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指导当地医疗保险工作, 但是法律责任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法律的强制性和惩罚机制被弱化, 使医疗保险的有效实施打了折扣。
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条例》时应重点关注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问题、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问题以及缴费年限的确定。
(三)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条例的制定
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方面, 我国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相关立法, 主要是体现在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例如。如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等。这些法律规定的要么过于原则化, 要么过于具体, 只局限在某一个问题上。在立法中, 重点关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定位、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其与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的责任等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与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细化和补充的过程, 需要通过社会保险立法来规范, 应以科学的眼光从理性的角度设计制度, 使法律确实具有可行性, 避免法律成为简单的摆设。制定《社会保险法》配套法规对于充分发挥这部法律的作用, 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施行以来, 对于维护和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险权利,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规定过于原则化和框架化, 难以满足社会保险实践的需要, 这就需要我们制定配套法规对其进行补充和细化。本文从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三个方面, 阐释制定社会保险配套法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际, 提出了相关行政法规制定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配套行政法规,原则性规定,授权性规定,现实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晖, 许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风险及规避[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12) .
[2]王东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辉煌里程——学习国务院20号文件的体会与思考 (上篇) [J].中国劳动保障, 2007 (11) .
配套完善 篇9
(一)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改革现状
1. 完善了稳定油价的调控体系。
中国已恢复国内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 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报价体系。同时随着中国石油消费与进口量的不断扩大, 努力将中国市场原油、成品油交易价格作为亚洲市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参与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形成, 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动权, 为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建立了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
政府已划清作为国有股东收益和国家财政税收的界限, 放弃了对于行业的利润指标要求。建立了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 政府保留当发生重大变故或其他原因导致油价超出宏观经济所能承受的某种极限时, 实行价格管制的权利, 保护国内石油市场与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
3. 打破了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
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 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成为石油价格的主导因素。完善了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职能, 严格价格的自律行为。
4. 逐步淡化政府对石油价格的人为控制, 加大价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在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基础上, 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购销双方结算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其中原油基准价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决定, 贴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内外油种的质量差价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协商确定;汽柴油零售实行政府指导价, 由原国家计委按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制定各地零售中准价, 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 按惯例5%浮动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并且于2006年底月进一步改革了成品油的定价机制[2]。
(二)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存问题
1. 成品油价格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 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 其零售中间标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公布, 而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实际零售价格均由石油与石化两大集团根据市场交易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 在具体执行上, 发改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水平, 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最终综合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作出选择, 多数情况的选择是不上涨, 或少上涨。因为成品油价的调整明显滞后, 因而形成了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国内炼油企业全行业亏损, 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下调滞后, 终端消费者抱怨成品油价格没有同幅度下调, 公众对国内与国外的油价孰高孰低议论纷纷。实际上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外价格在不同时期是涨跌互现的, 国内价格仍高于国外价格。
2. 原油基准价格盯住地的选择问题。
原油基准价格盯住地的选择没有考虑到国产原油的因素。中国目前的原油进口在40%~50%之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 2006年中国境内原油近1.66亿吨的产量, 以及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原油1.45亿吨的进口量, 进口原油占比为44%, 而国产原油占56%。专家预测到2020年进口原油占比也要控制在60%以内[3]。国产原油作为国内炼油行业的主要油源之一其价格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 炼油企业的成本利润的问题。
炼油企业的平均成本的控制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的确定也是很难做到恰如其分的。目前留给炼油企业的毛利空间在5美元/桶左右, 低于国外炼油企业7美元~8美元/桶的水平。但炼油企业的成本是不透明的, 消费者无法对炼油企业真实的成本进行核算与监督, 成本高低是由炼油企业说了算, 这种方案下企业有算高成本的利益冲动, 很可能会影响全行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紧迫性, 不利于节能和科技进步。
4.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再次上涨带来的问题。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再次上涨, 原油定价法是否还能按照最初设计的原则进行成品油价格调整呢?目前按照这种方案对成品油定价不会在市场上产生剧烈的反应, 因为国际石油价格目前处于近两年的相对低点, 但油价再次冲高的时候质疑之声将会充斥市场。毕竟社会安定承受能力、对国内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仍然是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必须考虑的因素。
5. 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挑战引发的问题。
如果国际市场成本油价经常低于国内油价, 参照系也面临着转变。这种情况说明中国炼油企业的成本高于国外炼油企业的成本, 在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的大环境下, 国内油价的确定是否也应参考国际成品油价, 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看, 从油品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看, 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动是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均价格水平的必然影响因素。
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要性
1.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改革是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保持一致的需要。首先由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的调整不同步, 那么等发改委参照制定出中准价以后, 国内价格的上升或许要更高。其次, 石油运输成本的变化, 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第三, 每逢电力紧张时, 企业启动自备发电机, 也将导致对柴油需求的飙升。例如, 由于电力的影响, 预计2007年国内水运客运周转量将增加8%左右, 货运周转量将增加12%左右[3]。但是, 由于油价持续高涨将促使更多水运船只转向燃料油等替代燃料, 而且内河港口还将受到铁路、公路、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等原因, 水运柴油需求增加将继续有所放缓。结合燃料油替代情况估计, 2007年水运柴油需求量增长2.5%~3.5%。最后, 中国的油耗较高, 单位GDP的石油消耗高出美国30%, 高出日本2倍以上, 这些都会对国内石油价格爬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
2.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改革是适应石油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石油工业发展现状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石油生产量的不断增长已不能满足石油消费量的增长。从表面上看, 中国1993年开始已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目前原油进口量已超过4 000万吨, 占国内原油总加工量的20%左右, 而且进口量呈逐步扩大的趋势[4]。据专家估计, 在未来十年内, 中国石油产量将维持在1.75亿吨左右。在排除中国石油进口的前提下, 到时原油缺口会超过计划亿吨, 也就是未来原油供给将有40%左右依赖进口[5]。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有利于引导石油、石化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保证市场供应。
3.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改革是适应加入WTO的客观环境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 将逐步取消或降低原油或成品油关税, 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 允许国外跨国公司参与国内油品市场经营。这种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中国油价与市场接轨, 使国内企业与国外石油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
4.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改革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的需要。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有利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素质, 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从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 石油、石化企业必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在竞争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三、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
1.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提高社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对民众来说, 沟通和知情很重要, 更多关心油价的公众希望了解油价涨跌的原因和合理性。在定价机制改革的问题上, 建议相关部门除了征求行业内专家、大企业的意见外, 应当更广泛的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可以利用权威的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媒体等多种公众知情的方式公布改革原则、参考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阶段性等原则, 以及目前草拟方案的各个细节等等, 开设专题讨论, 全社会征集方案, 群策群力, 也许会有使各方面利益都得到相对的均匀和满足的更好的方案和技术手段。
2.完善作为过渡方案的原油定价法, 保证其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从原油基准价格选择、炼油企业平均成本控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时的综合配套方案、成品油价格的参照系等方面来完善原油定价法。第一, 应将国产原油也作为成品油定价的基准价格之一。国产原油的价格以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地的加权平均现货原油价格为参照。第二, 定价部门应当深入调研炼化企业, 确保测算平均成本的客观性, 并与国外炼油企业的平均炼油成本进行比较, 作为参考依据。第三, 应该尽快制定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综合配套方案, 确保国际成品油价格大幅波动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第四, 建议对原油定价法确定的成品油价和国外成品油价进行适时比较, 最终按照孰低孰优先的原则确定为最终的国内成品油价。
3.加快建立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抑制投机力量对石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
4.建立多层次的石油产品交易额市场。今年以来的石油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也存在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 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建立健全各类交易市场, 发挥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功能, 是中国石油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5.通过大力发展各种成品油替代品, 平抑成品油价格拨动。
参考文献
[1]杨宁.国际石油价格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下期, 2007, (7) .
[2]周长胜.浅谈中国面对高油价的策略[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
[3]柯晓明, 等.2007年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 2007, (1) .
[4]中国网.中国现有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待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 2005-07-21.
配套完善 篇10
一、上海市住房保障金融配套的探索
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上海一直非常重视金融配套的问题。一方面,上海的金融资源比较充裕,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为解决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探索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可以创新金融产品,活跃金融市场,健全金融体系,从而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年来,围绕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问题,上海市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支持,建立机制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既不能也无法独自承担住房保障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因而,在住房保障的投融资问题上,政府既不能充当大包大揽的“划桨者”,也不能成为放任不管的“旁观者”,而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掌舵者”。具体而言,政府要为住房保障的投融资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度框架和战略导向,必要时也要给予财政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扶持。
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上海不仅从财政和土地出让收益中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直接提供支持,而且不断探索吸引社会机构参与的有效机制。一方面,上海先后设立了廉租住房专项补助和动迁安置专项补助,还计划设立公租房专项资金,而且要求市与区县从区县商业性项目取得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各统筹15%,建立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全市保障性住房的重点项目建设。另外,着眼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持续运行,在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益无法全额支付融资利息的情况下,政府将对差额部分进行补贴托底,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向每个区县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提供一定规模的资本金;同时,对于运营机构租金收益不足以付息的部分,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
另一方面,上海建立了一些为住房保障提供金融配套的机制。比如,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动迁安置住房中,上海已形成了“企业兴建、定向供应、滚动开发”的良性运作机制。具体而言,是“由项目中标企业带资金开发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出售回笼,银行信贷资金也比较愿意进入”。在大型居住社区的开发建设上,上海则探索出了“总银团+子银团”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操作中,由一两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作为牵头银行,联合若干家银行对大型居住社区的子项目提供贷款。银团贷款资金发放后,统一划至子银团牵头代理银行的专门托管专户,贷款资金实行受托支付方式,由子银团牵头代理银行负责落实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另外,对于公共租赁住房,上海建立了“政府支持、机构运作”的模式。政府通过投入部分资本金、以土地出让金等作价入股、合理让渡或不参与分配租赁收益,以及给予税收、公用事业收费优惠等方式,支持发展一批公共租赁住房专业运营机构,采取市场机制实施经营管理。
2. 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涉及到许多社会机构和市场主体,包括行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公积金管理部门、企业等。只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多管齐下,才能确保金融配套的有序和可持续。上海在推进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银行、保险、公积金以及专业机构的作用。
第一,用好用足政策性和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不仅在2009年向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100亿元贷款,而且与其他商业银行一起共同作为牵头银行,向上海若干个大型居住社区提供贷款。再比如,截至2010年底,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已达38.77亿元,其中经济适用房项目9个,贷款余额20.74亿元;动迁安置配套商品房项目11个,贷款余额18.03亿元;2010年共对14个项目投放了24.3亿元。
第二,拓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2011年3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下属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了“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成为国内保险机构第一个用于保障性住房债权投资的计划。该计划将募集资金40亿元,主要用于上海市区建设的约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两个月之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平安-城投控股保障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募集资金约30亿元用于支持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三,不断完善公积金的使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积金结余资金可用于向各类保障性住房提供贷款,增值收益则可用于收储廉租住房等实物配租房源。2010年5月,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增值收益中的14.98亿元收购由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新江湾尚景园。该项目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2202套住宅,以6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为主。这是一种探索以产权收购的方式提高公积金增值收益使用效率的尝试。
3. 社会协同,重点突破
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上海注重分步推进,抓住每个阶段的关键要素和重点问题,协调各方面资源,探索解决之道。
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推动住房制度改革,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于1992年5月发放了第一笔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这项创新性的制度不仅为城市住房建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而且也为住房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0年,上海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10.39万个,缴存职工407.48万人;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2524.46亿元;累计向149.02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2333.24亿元,贷款余额1127.45亿元,累计支持购房面积1.37亿平方米。
再比如,为了推动保障性住房基地的建设,上海探索出“大企业对口大基地”的模式,即从土地供应到开发建设的全过程都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国资企业集团承担。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规划、配套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协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发挥国有大企业的综合优势,其中就包括融资渠道多的优势。在“大企业对口大基地”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各家银行(包括政策性和商业性)都积极地参与金融合作。正如一位大企业的管理者所言,“国企的高信誉,与银行之间长期建立的密切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比较优惠的贷款利率,有利于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
二、上海市住房保障金融配套存在的问题
完善的住房保障金融配套体系应该具有三大基本功能:稳定而广阔的筹资来源、多元而竞争的金融产品、严密而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若干经济发达国家历经几十年的探索,逐步解决了保障性住房的筹资难和金融产品少等问题,但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仍然面临重大挑战。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典型例证之一。
与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相比,上海目前对保障性住房提供的金融配套还有诸多尚需改进之处。归纳起来,现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即重建设投资,轻运营融资;重银行贷款,轻直接融资;重个案组合,轻整体规划。
1. 重建设投资,轻运营融资
现有的金融配套主要围绕开发建设,对管理运营阶段的融资配套重视不够。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仍然从市场化商品住房的视角看待保障性住房,而没有全面认识保障性住房的特点。的确,在开发建设环节,两种体系的住房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在管理运营环节,两种体系的住房则有更多的差异性。市场化商品住房在管理运营上已基本实现了社会化,而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运行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其中,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行,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贯彻“政府支持、机构运作”的原则,上海各个区县都组建或计划组建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对于这些机构,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向每个机构提供一定规模的资本金。但是,对于这些机构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如何融资、当租金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成本时如何提供金融扶持,目前都缺乏明确的思路。
对上海而言,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运行也面临融资难题。在开发建设主体交付使用后,这些社区可能会出现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公共设施维护难、社会管理成本大等问题。对此,财政投入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一些可持续的融资途径。
2. 重银行贷款,轻直接融资
在已有的保障性住房金融配套项目中,银行贷款占据了相对主要的角色。这一方面表明银行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金融配套体系的不足。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配套体系,应该兼顾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效应。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金融配套而言,更应该注重拓展成本较低的直接融资方式。
上海目前在保障性住房直接融资方面,主要有保险资金、住房公积金以及部分债券,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仍在酝酿之中。今后,应该着力探索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企业债券、组合投资基金等。
3. 重个案组合,轻整体规划
在实施过程中,保障性住房的金融配套是若干个个案组合而成,缺乏相对完整的整体规划。与任何一项政策试验一样,个案的创新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但是政策试验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对个案组合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具有规范意义的机制或模式,否则个案与个案之间不仅不能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效应,还有可能相互冲突,产生抵消作用。保障性住房的金融配套应该兼顾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等环节,协调投资主体与消费对象的利益,平衡政府行为与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使金融配套成为住房保障体系的润滑剂。在缺乏相对完整的战略规划的情况下,社会机构由于没有稳定和明确的预期,因而降低了对保障性住房提供金融配套的积极性。
另外,相对全面的整体规划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因保障性住房融资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真正的危机不在于有多少风险隐患在暗流涌动,而在于监管主体无法识别风险。这意味着风险显示机制和识别能力至关重要。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各种风险隐患都潜藏在支离破碎的信息中,如果仍然沿用部门化的识别机制,那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势必会因“碎片化”而大为削弱。
三、深化推进上海市住房保障金融配套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既有利于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也有助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下一步工作中,上海应该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贯彻中央对上海“先行先试”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积极探索金融配套的各项创新。
1. 统筹规划住房保障的金融配套
抓住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紧紧围绕住房保障的目标,全面规划涉及住房保障金融配套的各项要素,努力促成“共同参与、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好局面。
第一,建立规范金融配套的相关制度。统筹协调管理主体、建设主体、投资主体以及保障对象的利益,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各种资金的进入、运行和退出机制,使金融配套真正成为服务于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工具。
第二,建立专业的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机构。借鉴天津、北京等兄弟省市的经验,成立专业的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机构,使之成为推动住房保障金融配套工作的重要平台,从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更好地履行“掌舵者”职能。
第三,营造有利于推进住房保障金融配套的社会环境。除了要找到各类保障性住房吸引社会资金的关键点,还要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包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诚信水平。另外,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真心实意解难题、全心全意谋发展”的社会氛围。
2. 探索符合上海住房保障特点的金融配套体系
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上海的住房保障既与其他兄弟省市有着许多共同点,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一些独特的方面,因而金融配套的体系建设既要体现共性,又要符合自身的特点。实际上,无论是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动迁安置住房的投融资上,还是在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行管理上,上海已经探索了一些辩证统一地处理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做法。在金融配套的体系建设上,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更加重视运行管理阶段的融资问题。在公共租赁住房方面,既可以着力发挥专业运营机构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将建设和运行统筹考虑,减少运行管理阶段的融资问题。比如,可以选择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由房地产企业按照“长期租赁、到期上市”的方式实施建设和经营,“即政府出让土地,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住房,其中50%以上的房源在建成后10年或15年内作为公共租赁住房使用,到期后可转化为商品住房上市销售”。
第二,更加重视拓宽公积金增值收益的用途。与兄弟省市相比,上海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量比较大,本金结余相对较少,但增值收益较多。因而,上海应该探索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如何更好地使用公积金的增值收益。除了按照规定收储廉租住房外,还可以尝试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收购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对保障对象的租房支出给予补贴,或者投资政府设立的保障性住房组合投资基金。
第三,更加重视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作用。相比兄弟省市,上海拥有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不仅市场体系较全,而且层次多,因而上海应注重发挥金融市场体系对住房保障金融配套的服务作用。比如,可以探索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的中长期票据融资;可以探索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收益债券试点;还可以稳妥有序地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证券化,或者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再由银行将该债权证券化。
3. 加快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创新
架起流动性充裕与保障性住房资金相对短缺之间的桥梁,必须创新融资方式,使各种社会资金既有足够的渠道投资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又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从而既推动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又减少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社会运行所造成的冲击。
第一,积极探索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地方社会保障资金的股权投资方式。《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已明确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而且,若干家保险公司已经提出了投资保障性住房的计划。但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地方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还不能投资不动产。所以,在当前实际利率较低、甚至长期为负的情况下,应该运行地方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拓宽投资渠道,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获得更高的收益。“只要处理好公积金、保险资金公租房股权投资的市场流动性问题,解决这些资金的有效退出机制,公租房的投融资又将可以探索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上海金融市场体系较为完善,金融资源丰富,金融创新能力强,我们完全有条件在这方面作有益的探索”。
第二,鼓励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尽管提供住房保障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但具体供给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和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社会机构。从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看,应该大力鼓励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借鉴“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的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促进住房保障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比如,“设计、建造、融资及经营”(design-build-finance-operation,DBFO)是其中一种方式,它是指社会机构按照主管部门的规范设计、融资并建造住房用于公共租赁,而且负责日常运行和维修养护,到一定期限后,转交给公共部门。这种方式既减轻了政府在公共租赁住房方面的短期融资压力,也弥补了管理经验不足的缺陷。
第三,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研究和探索力度。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特点,这种类型的投资信托基金在管理方式上应采用外部管理模式的契约型,在投资业务上应采用权益型。因为相比公司型的REITs,契约型REITs“不仅能够享受到专业和独立的管理服务,还能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相比债权型的REITs,权益型REITs“面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投资者既获取租金收益,又享受资产池增值收益,租金收益亏欠通过资产价格增值收益弥补”。
如果短期内难以达成设立权益型REITs的政策共识,也可以探索房产物业信托投资基金,“将商业物业的较高收益租金与公租房的低收益租金并入一个投资资产池,不仅可以解决公租房长期投资的问题,而且可以盘活存量商业物业,拓宽社会资金的投资渠道,疏导社会流动性过剩,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组合投资基金。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不少人容易将REITs与投资基金混用,但实际上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两者是有重要区别的。“首先,《证券法》对‘证券'的定义相对狭窄,使‘投资信托'这一概念没有包括在证券法调整的范围内,而是用了与其较相似的‘基金'这一概念,同时投资信托在我国并不像基金那样有公开交易的市场;其次,虽然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不对投资信托进行调整,但却按照信托契约的模式设计了证券投资基金,并使其成为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主要对象,同时信托法律下又允许投资信托这一投资形式的存在,于是便产生了投资基金和投资信托两者概念”。所以,虽然REITs与房地产投资基金都是以信托制度原理为基础而设计的集合投资方式,但由于适用的法律不同,二者在组织性质、财产关系、投资方向、投资对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现有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无论是由境内外企业作为发起人,还是由专业机构作为发起人,都追求较高的收益率,对保障性住房缺少关注,因而非常有必要设立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可以考虑由政府有关部门或国资企业或二者联合作为发起人,通过投资金融市场与投资保障性住房同步运作,均衡投资收益。如此,不仅可以吸纳一部分社会流动性,缓解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的压力,而且可以创新金融产品,活跃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庞元.创新公租房投融资制度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房地产.2011.2
[2].贺浪莎李治国.拓宽投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经济日报.2011.5.27
[3].孙玉敏.国资力挺保障房.上海国资.2011.4
[4].屠光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日报.2011.5.27
[5].李静静杜静.REITs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运用.中国房地产.2011.3
配套完善 篇11
关键词:土木;施工;质量;控制;安全
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素质与监理问题 首先目前来说我国的土木工程监理机制不够完善,制度上的不完善对于行业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行业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依据、引导和解决的措施,这就对监理市场的状况起到了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行业周期长,工程复杂,涉及的工作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在很多土木工程的项目中高端的人才较为缺乏,有些人员素质不达标,法律意识也比较欠缺,这就对工程的建设及发展造成了隐患和影响。
1.2 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在各项工程中都要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并着手解决,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对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我们对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影响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经过累积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强光等环境问题,工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的处理、堆放问题,对土壤和当地河流的影响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注意。
1.3 施工进度的控制 土木工程項目施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人员较多,对于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例如施工技术的失误、施工材料的问题、材料配给的不及时、经费问题、施工过程中人员的交流协调问题、后备能源问题以及人员的安排都会造成施工进度的影响。
1.4 施工质量的问题 工程质量一直都是各个工程中的控制重点,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也不例外,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使用正常与否,关系着投入使用之后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目前虽然我国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工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2 土木施工质量的控制完善措施
2.1 理念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来说,理念是决定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首先要具有现代化施工管理的理念意识,不断改进施工方式,接受新兴施工方法,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落后,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要综合控制建筑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认真分析当前市场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成本与质量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管理的协调和有效。
2.2 制度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建筑施工有效有序进行的基础,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具体明确不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职责,明确个人责任制之后促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不同工种之间的工作,另外对于工作人员的奖惩措施也要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指导各项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3 准备工作 建筑的质量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周边环境的检测十分重要,周边环境的数据问题可能会造成施工结束之后房屋的沉降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房屋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确定环境周边的水源水质等。周边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地质因素,地质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这就需要在勘察时期进行严格的勘探和控制,做好数据记录,做到在施工中有据可查。
2.4 预防为主 对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由事后控制转化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模式,将每一道施工环节进行细化,责任到人,对建筑施工管理实行全程、全方位、多视角的动态管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抓材料质量,在竣工验收时候要积极准备竣工验收资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必须立刻改进。
2.5 成本管理 做好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制定正确的投标报价策略。认真编写标书,施工前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重视合同的签订,熟练运用合同条款,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竣工结算时的成本核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做到优化施工方案,做到内部分工明确,措施落实,从而增加工程效益,不断钻研新技术,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实现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2.6 进度控制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
2.7 人员 对于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并且做到科学的管理和调控,对施工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要适当提高,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和约束,对于施工的过程要全面进行控制,施工工序也要严格遵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设专人负责。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8 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作为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把关工作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制度,保证在监理工作的进行中有所依据,另外监理人员的素质要充分保证,必须由具备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其中可以采取巡视、检验等方式进行质量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监理人员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进。
2.9 科技运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施工中也逐渐应用了多项科技手段,其中招投标、成本分析、组织管理等都运用了相应的科技建设,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建筑的招标、采购、信息发布、项目系统化管理等工作变得简化而高效,另外在施工中也可以多选择新工艺新材料,不断研发新的施工顺序,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政策法规,把握好质量监管。
参考文献:
[1]张吉.浅谈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配套完善 篇12
关键词:集体林权,流转,管理
一、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的完善
(一) 强化林权登记和林权流转登记工作
林权登记是集体林权流转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林权登记明晰权属, 是集体林权有序流转, 减少林权纠纷的必要保障。只有以林权证为基础, 做到转出方凭林权证流转, 转入方及时办理林权登记, 才能保证林权流转合法、有效、安全。各级林业部门要严格按照林权登记发证的有关规定, 以规范的林权证范本发证, 要严格做好户口统编工作, 做到“有林有证”、“一林一证”。全国应建立统一的林权登记机构、统一的林权管理档案和林权证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登记机构依法应当公开登记档案, 并接受公众查询, 使交易中的受让方能清楚了解出让方林权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放心地进行交易, 最大程度避免权属争议的发生, 从而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审查林权流转登记申请文件, 特别是要认真审查其权属证明文件和流转决策程序合法性、有效性、申请人的资格证明、流转合同和流转方式等内容, 对于合法规范的林权流转, 需要变更林权的, 林权登记机关应及时受理, 认真审查并进行流转变更登记;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流转, 登记机关不得给予变更登记。
(二) 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合同
目前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使用的合同, 有相当一部分不科学、不规范, 权利和义务不明确, 存在严重缺陷, 容易造成纠纷。依照《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的规定, 一份规范的集体林权流转合同, 应包含以下基本条款: (一) 流出方和流入方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 流转的林地、林木的林地类型、坐落位置、面积及四至界线地形图、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株数等; (三) 流转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 流转方式; (五) 流转林地的用途; (六) 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 (七) 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八) 双方当事人其他权利和义务; (九) 违约责任; (十) 解决争议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基本条款仅是示范性的, 是为了告知流转双方在订约时应该列明这些条款, 但并不意味着缺少其中的某一项会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双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条款, 如明确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责任的条款。
林业主管部门在审查林权流转登记申请文件时, 应着重对流转合同的内容和规范性进行审查, 双方权利义务过于简明的合同以及没有采用规范合同样式的流转合同, 应当暂停审查, 在双方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补正或变更后再行审查。
(三) 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程序
2010年5月, 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发出了《关于征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等草案修改意见的函》, 由此可见, 国家正着力于用单行法规规范集体林权流转, 这必将规范我国目前还较为混乱的集体林权流转秩序, 提高目前还较为低下的集体林权流转效益, 其进入试行阶段后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 令人期待。该草案分为总则、流转范围、流转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管理、有关责任和附则八章, 这样的体系还是比较全面、具体的, 但是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 就是没有一个明确具体、显而易见的流转程序。笔者认为, 这样的立法缺漏是一种无奈之举, 因为各地由于林业资源、林业生产具体情况不同, 无法采取整齐划一的流转程序, 让各地根据该草案规定的大体流转纲要, 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流转程序的管理, 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 建议在修改该草案时, 应将流转程序独立成章, 将集体林权流转的大体程序加以规定, 以此作为指导各地集体林权流转的指导性程序。笔者认为, 集体林权流转应包含以下程序:
首先, 必须对现有权属状况进行公示, 公示的手段是发放林权证。林权证是集体林权流转的唯一法律凭证, 权属不清或者存在争议的林权不得流转。应明确林权登记和换发证程序, 并做好事后的审查工作。
其次, 集体林权的流转, 须民主决策。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形式进行, 且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同意;集体林权流转方案须公布。
再次, 林权流转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没有采用规范样式合同文本的, 不予审核, 待采用规范合同文本之后再行审核。
最后, 须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 未经登记, 流转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集体林权流转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一)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完善
国家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的建立早有重视。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促进林木合理流转, 调动经营者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在2008年《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又一次强调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 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 规范评估行为, 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
资产评估的两大要素是评估技术和评估管理。要加强评估技术建设, 就要积极培育资产评估专门人才, 加强对资产评估资格的考试和审查制度, 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对于资产评估管理, 西方国家对森林资产评估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管理模式、行业管理模式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管理模式。考虑到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和森林资源经济效能所需要的相对宽泛的流转环境, 笔者认为, 我国的森林资产评估管理应采取第三种模式为宜。在政府监管下的行业管理模式, 一方面使森林资源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政府, 有利于在市场调节失灵时实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 行业管理的方式又保障了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增强了资产评估的灵活性, 更有利于之后的林权流转工作。
(二) 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纠纷的仲裁和处置机制
我国《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或流转发生纠纷时, 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 (镇) 人民政府等协商解决, 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现实中, 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形成处理林权流转纠纷的规范化制度, 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与仲裁依据, “有的纠纷积压了几年或十几年仍无法解决”。因此, 须尽快制定处理林权流转纠纷的具体实施办法, 确定好纠纷双方的权利义务, 完善相关的争端处理机制, 为林农解决林权流转纠纷问题提供制度支持和法律援助。
(三)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在现今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 应积极扶持林农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 引导培育新型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 为林农提供流转前、流转中和流转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发展林业专业协会, 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政策咨询、行业自律、科技推广等作用。引导和规范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荣, 周珂.集体林权流转和林地使用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乔永平, 聂影, 曾华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 8) :4-6.
[3]诸江, 周训芳.林业物权制度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3) :25-28.
[4]曹明德, 黄锡生.环境资源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5]周训芳, 谢保国, 范志超.林业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6]钟德军, 魏天波.林权纠纷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林果研究,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