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优质护理

2024-09-30

综合优质护理(共12篇)

综合优质护理 篇1

卫计委在2014年提出的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建立护士科学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根据护理岗位职责、风险要素、工作数量和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对护士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收入分配、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调动护士积极性[1]。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本职位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的一项动态考评工作[2]。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的深化改革,为医院创造更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自2014年8月开始针对原有单一绩效方法进行改革,实施院部、护理部、科室三级护理综合绩效方法,随着实践的深入,发现新方法更切合实际工作要求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现就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病区护士227名作为对照组,全为女护;职称:主管护师30名,护师及护士197名。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病区护士268名作为实验组,其中女护260名,男护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58名,护师及护士208名。两组数据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原有绩效方法

即以护士层级、职称、工作年限为主要分配依据,护理部制定分配系数参考意见,科室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落实。

1.2.2 新型综合绩效方法即院部、护理部、科室三级护理综合绩效方法。

1.2.2. 1 院部为优质护理服务设立专项奖金,护理部按月分配。

此项奖金分配依靠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工作量,主要参考科室级别护理数量;二级指标为工作风险和技术难度,主要参考病危/重患者数量和III、IV类手术量;三级指标为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专项质量检查、夜查房质量检查占、教学质量检查)、护理安全和有效护理投诉情况。分配计算公式=50%满意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50%护理质量(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1.2.2.2护理夜班科室分类分层管理我院原有护理夜班仍采用统一薪酬分配的模式,未根据科室的工作量及难度、风险进行分类,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导致高年资、高职称护士不愿上夜班的现象,因而不能保证科室夜班安全。护理部根据我院工作特点初步进行夜班科室分类探讨,以监护室>内科>外科为原则[3]主要从病危/重、抢救数、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一级护理、输液量等方面进行数据参考,外科系统加入IV类手术量,护理部从HIS系统调取相关数据后按照不同比例将各项目相乘,然后将所有计算结果制作为意见调查表发放至各科室,最终将夜班护理病区分为四类以此发放夜班奖金,特殊科室按照具体工作量给予夜班护理费。为保证公平,护理部每半年调取一次分类数据计算并调整。

1.2.2. 3 护理人员个人绩效的三级分配

护士个人绩效分配的原则基于个人对岗位的胜任力、各岗位价值测算和个人护理质量。最终护士个人绩效分配指标为:年资岗位绩效20%、岗位层级绩效70%、个人考评绩效10%。护士个人绩效=年资每分价值数*年资岗位积分+岗位层级每分价值数*岗位层级积分+个人考评绩效每分价值数*个人考评绩效积分。为减少不同科室的岗位差异性,护理部整理、分析院内需求,将病区护理岗位分为责任护士岗、夜班护士岗、治疗班护士、主班护士岗,明确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对应给予不同绩效参考系数,病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其次护士层级按照我院N0-N5六个层级的划分进行分级考核、聘任。护士个人质量按照《护士工作考核表》进行对照考评。

1.3 评价方法

1.3.1 发放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每半年进行一次院内随机调查,调查项目共20条,每条项目满分为5分,调查项目包括护士工作积极性、薪酬分配满意度、个人发展、工作环境等,评价标准以Likert5级评分法设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最后得分以平均分计算,满意度调查总分以20项的累计平均分为准。

1.3.2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以我院院后服务中心调查结果为参考,护理质量结果调阅我院护理质控中心考核的护理质量年平均分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4年8月实施综合绩效考核方法后,单项目护士工作满意情况,见表1。

2.2 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综合绩效可作为有效的护理激励手段

我院原有单一绩效办法只针对科室奖金进行绩效分配管理,未与工作质量等因素挂钩,且绩效金额差距较小,因此不能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而新型综合绩效评价模式多方面参考分配指标,能够体现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内涵及风险、难度等因素,从而使考评结果更公平、真实、科学。逐步建立可量化的正向激励机制,从根本上符合优质护理要求的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原则,真正发挥绩效奖金的激励作用。

3.2 综合绩效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是一种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能持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4]。原有的绩效管理办法只针对院部分配的护理奖金,因而不能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综合绩效管理办法从岗位上、夜班工作量上体现护士能力,随着夜班奖金、岗位系数的提高,高年资护士更愿意留在临床一线并参与夜班值班,从而巩固了夜班管理的薄弱环节,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护理安全。

3.3 综合绩效体现优质护理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

让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5]。有效的护理绩效管理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护士有耐心的服务患者、对待患者,重视患者感受、维护患者权益,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4 小结

综合护理绩效管理集多种绩效方法于一体,从院部、护理部、科室三个层面激励护士,彼此扬长避短,在管理上体现目标一致原则[6],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护士福利待遇,保证工作安全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于我院护理综合绩效方法存在使用时间短,未予护士工作量明显挂钩等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结合护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内涵,让护士、患者更加受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办公厅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共工作评价的通知[S].国卫办医函[2014]522号.

[2]刘保萍,陈海英,雷华,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10-112.

[3]毛丽洁,余儒,贺彩芳.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核算方案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487-1490.

[4]王莲英,茹仙.实施护理垂直绩效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程[J].护理学报,2012,19(8A):28-30.

[5]阿依夏木.司马义,玛依努尔,等.实施护理专家督导在提高护理质量程序改进中的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2):1431.

[6]万建红,张媛,戚莉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及激励效应[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0(11):111-112.

综合优质护理 篇2

——2015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自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中,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以“基础护理”为立足点,以“试点病房”为契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此期间,我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

一、加强领导,开展宣传

一是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二是护理部分两批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召开全体护士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三是护理部深入科室与护士座谈,将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如何落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等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护士长及护士结合本院实际,提出自己对开展护理示范病房的想法和好的建议。达到全院统一思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目的。四是组织示范病房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拓宽思路,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组织全院临床病区护士长及护士院内交叉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二、确定示范病房

一是通过各科申报,选取了护理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病区:内一科、内二科、普外科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二是各病区护士长通过开展定期考核、实施动态管理的工作模式,达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试点病房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管理,强化措施

一是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并考核,制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细则。二是试点病房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计划。三是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开展调查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积极进行整改。四是完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护士的业绩挂钩。五是护理部开展自评自查工作,找出不足,及时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护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我院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六积极招聘护士,优先满足“护理示范病房”人力资源配置,保障基础护理有效落实。

四、突出重点,拓展内涵

一是创新模式,学习先进做法。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将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护理。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三是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实行无缝隙、全程责任护理。四是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配置情况将护士责任分组,设置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五是简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制定各种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统一制定书写模板,规范全院护理文件书写,使护理文件书写更加简洁,最大限度缩短了书写时间,护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护理服务中。六是更新工作流程,实现责任追究。修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七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将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监督。购置基础护理服务工具,每周确定基础护理日,保障基础护理的落实。通过落实基础护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细心照顾和关怀,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五、协调职能部门,实施垂直管理

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临床支持中心。护理部积极协调总务科、药剂科、物资供应中心、检验科、器械科等护理支持系统,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提供有力保障。

六、依法执业,保障安全

一是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士条例》的培训及考核,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切实落实护士执业注册和持证上岗等相关规定。二是进一步完善重点科室(内

一、内

二、外科、中医科)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从而保障护理安全。

七、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每月开展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专业。二是每月开展全院护理业务讲课,鼓励年轻护士担任主讲,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动性,培养护士自信心。三是认真实施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护理部对全院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分层考核,稳步提高各级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内科、儿科、外科、骨科分别进行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达到人人过关,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大限度保障护理安全。

八、加强监控,保障质量

一是护理部自制护理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及患者规避风险。完善毒、剧、麻、高危药品及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护理质量的环节监控。对护理人员环节监控,新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对病人环节进行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三是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并从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九、制定预案,提高应急能力

一是制定了“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应对病人骤增或突发公共事件,全院合理调配护士,确保护理安全。二是护理部重新修订并形成了25项风险事件的护理应急管理预案。预案贯穿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对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急诊室、进行急救演练及停电、火灾演练。临床病区开展了突然发生猝死、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演练之后,护理部现场点评,分别提出存在问题,共同讨论改进措施。通过演练,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应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处理程序,从而在护理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能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和有效办法,熟练使用各种急救技术和装备, 做到规范处置,及时化解危机。

十、初步取得的成绩

一是护理人员理念改变: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需求。二是工作模式改变:实行责任分组,所有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增加了责任意识。三是护理内容改变:治疗和基础护理逐渐等同化。四是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五是护患关系改变:和谐了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了护理工作氛围。六是病房环境改变:陪护减少了,病区环境安静、整洁有序。七是满意度的改变:护士关心病人,病人理解护士,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十一、存在问题

医院部分职工转变观念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服务示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护理垂直管理不到位。护士还承担着部分护理工作以外的事情。

综合优质护理 篇3

【关键词】优质护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99-02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据国外大样本资料显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率为38%[1] 。为了探索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最佳护理方案,本文对患者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以下是研究的过程及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符合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 。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5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5:20;年龄范围(25—59)岁,平均年龄(38.80±4.35)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2.80±1.50)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6;年龄范围(26—60)岁,平均年龄(39.50±4.62)岁;病程在(2—6)年,平均病程(3.20±1.02)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对照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各项基本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评估,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观察组: 对观察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责任制:实行护理责任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责任小组应定期接受培训,并相互交流讨论,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

(2)用药指导:监测及控制患者的血糖,适当服用胰岛素使患者血糖值维持正常。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向患者胃管内注入清胰汤进行导泻,观察患者的腹泻及腹胀情况。如果患者大便一天超过四次,则可停止导泻。

(3)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紧张消极的情绪。向患者及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可能出现的疼痛情况,避免患者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4)健康教育: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水果蔬菜,禁食动物内脏。遵照医嘱用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详细对比。

1.3.2满意度判定

非常满意:患者满意程度在80-100分。

一般满意:患者满意程度在60-79分。

不满意:患者满意程度低于60分。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每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采用率(%)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之间,对比护理效果有显著差别(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涉及三个方面: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诱发酸中毒,激活胰蛋白酶;高甲状腺免疫球蛋白损伤了血管内皮,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胰腺循环障碍;游离氨基酸的皂化作用导致胰腺间质崩解,使胰腺自溶[3]。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淀粉酶升高不明显,脏器组织容易缺血坏死等[4]。

优质护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能够全面的满足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需要。

首先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责任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为患者选择专业技能强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其次从药物降脂、导泻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改善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情况。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不但增强了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将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4%,住院时间短;而对照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71%,住院时间长,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来说,进行综合治疗时选择优质护理效果良好,能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科,王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4):2793-2795.

[2]张素丽.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18(19):139-140.

[3]邓凤芹.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95-96.

综合优质护理 篇4

1 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现状

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还未完全到位, 除了社区和乡卫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资及其他支出等已由政府买单, 各大型综合医院都还是自负盈亏。随着医学的发展, 西医各学科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出,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快速增长。而中医近几十年发展比较缓慢, 中医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不高, 给医院带来的收益低, 医护人员的收入也低, 致使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中西医结合科医师执业范围归属于中医, 但给患者用药仍以西药为主, 因我国为输液大国这个现象未改变, 中药的静脉用药制剂合格率很低、不良反应多。

2 开展优质护理存在问题

2.1 中医护理发展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无护理专著, 中医学长期处于医护合一的诊疗形式, 临床中医护理优势不够突出, 未体现中医内涵。虽然有报道中医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 制定出一些病种的标准, 但并未进行规定和推广。特别是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如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 现在很多护士都未完全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程, 不能很好完成。

2.2 科室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室收入低, 为降低成本只有减少护理人员;二是其他重点科室要求床护比达标, 而医院护理人员总数不足, 为保证重点科室床护比, 只有减少非重点科室的护理人员, 科室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三是人员的素质能力相对低, 优秀人员选入重点科室, 而未进入中西医结合科室;四是科室护理人员无培训机会, 培训费用由科室承担, 院领导和科主任不重视, 也不愿承担费用;五是学中医护理的人员少, 现在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科班毕业的比例不足20%, 大多数都未经过中医专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2.3 服务理念不明确, 服务方式、方法落后

中医医师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协作和配合尚不健全, 中医医师认为针灸、推拿等操作应该由医师完成, 护士只是完成输液等常规护理即可, 因此护士主要还是以完成常规护理工作为主。责任护士对患者也未达到24h负责, 未体现出24h负责制, 未把患者的治疗护理放在重要位置。

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3.1 深刻领会中医护理的特点, 加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度, 体现中医护理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 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 根据临床所见病症, 针对不同症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接受患者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等信息, 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正护反护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1]。应该把中医护理理论的辨证施护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融入优质护理内涵中, 更加体现中医护理特色[2]。加大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如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培训力度, 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 让患者相信护士。进一步完善中医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 制定单病种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 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 更加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3.2 转变思想观念, 改善服务方式

激发护理人员服务热情, 采用激励理论、成就需求论、期望理论等, 强化理论教育护士, 养成主动关心患者, 主动服务的习惯, 把患者当作家人来护理, 要把这些道理深入贯彻在每个护士的心里。要求各主管护士告知所管患者电话号码, 患者如有需要, 可以随时与主管护士沟通咨询, 保证24h负责制, 更能发挥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 体现优质护理内涵。

3.3 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医护沟通与协作, 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分组, 组长实行竞聘上岗, 每年进行1次竞聘。细化责任分组, 小组包干负责, 责任包干到人, 实行固定小组的责任制护理模式, 使责任护士和患者相对固定, 便于护士了解患者, 患者及家属也熟悉护士, 利于沟通和协作。早晨由责任组长带领护理分组查房, 护士长每日参与其中一组查房, 及时讨论修改重点患者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每日下午分组讨论各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 特别是重点患者, 要仔细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和需求, 制定护理计划, 提出护理措施。

3.4 根据中医护理理论和其他临床医学理论评价, 提出新的护理方法即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1) 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 认为人与自然界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时, 重视从局部病变与整体机能变化的有机联系上分析疾病的病机变化, 重视从自然界和社会等外部环境中寻找发病因素[3]。将中医整体护理观同现代整体护理观相结合, 运用护理程序的PDCA循环, 充分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针对患者个体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喜中医的患者采用中医调护方法和内容:调情志, 慎起居, 饮食宜忌, 食疗, 诸复 (劳复、食复、房劳复等) , 病后调整等。信西医的要将现代护理理念和疾病治疗及发展现状告知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分别举办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健康讲座, 制定出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手册和宣传资料。为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 护士可以结合中医推拿按摩等适宜患者病情的操作, 提高护理质量, 更能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

3.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提高中医专科专业知识理论水平, 以更好发展中医护理

总结经验、请专家讲课、每日提问、开会交流、不定期总结等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科知识, 要求护士掌握中医食疗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传统保健体育等。

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护士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都得到改善, 医护人员皆以关爱患者为己任, 主动为所管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护、护患关系融洽, 患者满意度提高, 体现了护理贴近患者、护理贴近临床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万淑荣, 谭燕.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J].中医护理管理, 2007, 5 (4) :62.

[2] 刘红瑞, 高芬.护理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凸显中医特色[J].新疆中医药, 2011, 9 (4) :81-82.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 篇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虞正红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广和深化,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连续的、全程的、优质的护理服务,更需要护士的工作、护理的管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展开。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其核心是改变现有的护理模式为责任制护理模式。我院从2010年2月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作为首批试点病房之一,我们病区通过实施责任制护理,更加扎实了基础质量,改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了病家满意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实施过程和方法改进

1.1加强学习,转变意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实行责任制护理是保障这项举措落实的基础。如何让护士充分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如何开展责任制护理,如何让护士充分理解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真正把护士的时间交给病人,使病人真正得益。这些,都需要护士长做好引导,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这项工程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最终使病人受益,所以,这不会是一次活动,而是一场不可逆的护理变革”。要做到这些,需要护士长自己加以重视,认真学习,寻找文献资料,并组织病房护士进行学习;及时将每次护士长会议中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责任制护理”的内容在加以传达,同时做好解释,才能使大家转变意识,积极投入。1.2加强沟通,取得配合 责任制护理的顺利开展,需要护士的付出,医生的支持,病人的信任,这就需要做好多方面的沟通。护士方面,护士长要在各个场合利用多种方法,宣传优质护理服务和责任制护理,让护士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工作职责怎么调整,人力是怎么安排的,要树立“我的病人我负责”的思想。得到护士的理解后,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及时听取反馈,鼓励护士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才能使工作顺利地推进。医生方面,通过沟通宣传使他们理解我们的工作:加强基础护理,不是使护理工作更简单化,而是让护士通过对病人基础的护理,密切的接触,更充分地了解病情变化,更及时地为治疗提供信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病人方面,通过反复的宣传使病人知道“今天谁负责我”,更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病家满意,从而自觉地减少家属和护工的陪护。

1.3合理安排护士人力 在护理部的重视和科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病房护士人力配备充足。目前病房床位46张,共有18名护士。实行扁平化小包干制护理,每位护士分管6-8名病人。如果有一个护士负责危重病人超过3个,护士长将做动态调整,以保证责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服务好自己的病人。

护士长在排班时,结合各组病人的特点,尽量固定每组护士所负责的病人,使病人熟悉“我的护士”,也有利于护士掌握“我的病人”的病情。

夜班采用二大二小制,遇有重大抢救或重病人、手术较多情况,护士长做动态调整,增加夜班护士的人力配备。

1.4工作职责的改变 要使护士落实好责任制护理,首先要使她们明确工作职责。具体方法是取消功能制护理的治疗班,改主班护士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姓名上墙,负责所管病人的所有治疗、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出入院宣教和用药、手术前后指导、饮食指导、特殊检查指导工作。

1.5护理管理上的完善 护理部在原有表格式书写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简化文件书写,进一步缩短了责任护士花费在书写上的时间。让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病人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为所管病人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

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对责任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护士能更规范、有效地落实对患者的服务,护理部健全了护理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疾病健康指导,并组织专人完成了我院统一的“患者治疗饮食指导、患者特殊检查指导、特殊用药指导、常见急救技能及应对、常见操作并发症及预防”等系列指导手册,作为护士工作的指导,使各项护理工作更规范,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内涵,使病人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质量控制

责任制护理的高质量落实需要通过质量控制和考核来实现,这其中包括护理部的检查、科护士长的抽查和护士长的自控,而护理质量的常态化,需要护士长花费较大精力进行质量自控,质量自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这是重中之重。护士长通过质量自控,发现护士工作中常见的缺点,在晨会进行分析,并督促大家及时改进,护士长再进行改进后的复查。对于护理部检查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将问题公示,并组织护士一起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护士长做好记录,并根据大家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督查。由于责任护士相对固定,所以一些工作缺点不会像以前因护士频繁变动而反复出现,对于护理质量的稳定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护士长也要不定时的抽查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汇报病史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参与交接班,或是提问,如“这个病人今天尿量有多少”“今天补液量完成多少了”“咳嗽、咳痰情况怎么样”等了解护士的观察质量和对病人情况的掌控度。另外,呼叫铃出现的频率以及家属出现在办公室咨询的频率也可以作为护士长检查的内容,因为当护士把时间都交给病人,充分落实宣教和沟通,多关心病人的需求以后,呼叫铃和家属出现的频率自然会下降。

2.2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 护士长要考评的不仅仅是护士是否做过健康指导了,还应看病人是否知道自己在饮食、检查、治疗、手术前后的每一环节中该注意什么。因为护士只说一遍,病人肯定记不住,所以考评主要是看护士有没有每天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时跟进宣教和指导。比如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不需要像以前的宣教一开始就从“握拳”一直讲到最后“手能摸到对侧耳垂”,而是每天根据病人的锻炼进度指导下一步的锻炼和注意方式,这样病人的锻炼就能落到实处了。其他的如直肠癌病人术后造口袋的使用和自我护理的掌握程度、胃癌病人术后的饮食情况,均要求做到每天评估,并做好进一步的宣教和落实。同时,加强对病人知晓度的考评,也促使护士对年老、接受能力差的病人,更注意宣教方法,加强反馈,以达到效果。

2.3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反馈 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是责任制护理成效的最直接的证明。护士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反馈:一是病人对护士的熟悉度,除非语言不通或年老反应差的病人,其他病人均应熟知自己的责任护士。二是发放满意度反馈表。护士长根据自查到的不足,护理部督查发现的问题,主动反馈得到的信息,制定多种病人满意度反馈表,每周随机发放,并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改、再反馈,从而真正提升主动反馈的意义。同时,护士长也将反馈成绩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评分依据。

2.4绩效考核 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使护理工作责任到人,也有利于开展绩效考核。护理部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护士长通过对工作量、工作质量、业务考核成绩、服务态度、夜班数量对责任护士进行细化考核。护士了解了护士长对自己的考核内容,明确了努力方向,也通过以上考核看到了自己每个月的辛勤付出,看到了病人在反馈中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更有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5关注责任制护理的正确落实 护士长不仅要检查护理质量的结果,而且要关注护理工作的过程。毕竟功能制护理已经实施了很多年,有些工作习惯不是马上就能改掉。刚开始实行责任制护理时经常会听到“xx,5床病人的药帮你发掉了”“xx,2床病人的推针帮你推掉了”,这时护士长要区分是真的来不及做,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重视责任制护理,同时要注意不能抹杀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互相帮助精神。所以多次在早会上讲:“互相帮助精神是好的,但不要一个人把药都发掉、或把推针都推掉,这样就又回到以前的功能制护理了!忙的时候、来不及做的时候可以和护士长讲,我会来帮助你或调配人力的!”通过工作量大时,合理调配人力,对功能制护理行为反复提醒,加强检查力度等措施,现在这样的行为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效果体会

通过一年多来责任制护理的落实,感觉还是有很大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通过责任制护理的开展和推进,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对责任护士很熟悉,病人有时会到办公室问“小曹在吗?我有事想再问问她!”,说明通过责任护士的工作,病人已经习惯了“有事找我的负责护士解决”。而医生,现在也经常看到下午查房前,会自己去找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导管、尿量情况,或者有时会问:“护士长,XX床今天谁负责,这里有个医嘱需要她马上执行一下”,说明现在的病人和医生都已经习惯了“有事找责任护士”这一观念了。3.2 护士长主动反馈时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了,因为护士和病人的接触时间多了、沟通增加了、健康宣教每天在改进落实,病人的满意度自然就增加了。甚至,有好几次护士长在质量自查发现问题时,病人都为她们说好话:“护士长你千万不要批评她,她已经做得很好了,是我们没配合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通过责任制护理,增加了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和谐。

3.3有利于护士长考核,护士长在进行质量自控发现问题时不用再想今天输液是谁执行的,导管护理是谁做的,药是谁发的,直接落实到责任护士即可。4.存在问题 我们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已经一年多了,在此期间,无论是服务意识、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4.1排班问题 新的护理模式需要病人和护士相互熟悉,而不是经常变换对象。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排班制度进行改进。如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合理排班,同时兼顾护士的休息和生活,需要护士长多想办法,吸纳多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

综合优质护理 篇6

合理的棚室结构是温棚蔬菜优质高产的前提条件,我们设计出了2种比较适用的日光温室优化结构种类,它们分别是河南改良式日光温室和“GRC”型日光温室。

1.1 河南改良式日光温室是在吸取永年长后坡式和瓦房店琴弦式两种结构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情况研发而成的一种优型结构。这种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采光结构合理,利用面积增大,骨架仍以竹木结构为主,墙体以土为主,既有较好的稳固性,又有较好的保温性。此温室跨度为7米,长度为50~60米,中柱高2.8~3米,脊高为3~3.5米,后墙高2~2.5米,宽1米,后坡长1.5~2米,仰角35°~40°,拱杆与地面切线角60°。目前这种温室,示范园区都建成了钢架砖墙结构,并安装了自动卷苫设备,占全县温室数量的50%。

1.2 琴弦式 这种类型的日光温室,一般跨度为7.5米,长度50~60米,脊高3~3.2米,前沿有一道小柱高0.8米,后墙高2米,土墙厚度为1米,砖墙多为50厘米空心墙,后坡长约1.5米,水平投影宽度1米,前屋面与地面夹角为21°~23°。这种温室骨架牢固,后坡短,室内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是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约占全县温室数量的40%。

1.3 “GRC”型骨架材料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为主料,钢筋或冷拔丝作骨,配合抗碱玻璃纤维,模具成型。具有质量轻、不锈蚀、强度高、寿命长、经济耐用等特点。温室跨度5~6米,顶高2.8~3米,平均屋面角23°~25°,后墙高2米左右。这种温室约占全县的10%。

2 滴灌、膜下暗灌技术的应用

温棚蔬菜栽培属反季节栽培模式,温棚栽植蔬菜因高湿而诱发各种病害,为了减轻棚室的温度,生产上推广采用了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滴灌的优点是省水、方便、均匀,并能有效地减少棚内湿度;膜下暗灌技术是栽培技术的改进,即采用大小沟栽培,垄上覆盖地膜,冬天温度较低时灌水则从小沟内通过,上部因有地膜覆盖,所以浇水不见水,群众也称为“偷浇”,这样可大大减轻棚内的湿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3 CO2施肥技术的应用

二氧化碳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其浓度的大小对蔬菜产量影响很大。棚室增施CO2的好处:

3.1 产量提高 据试验,各种蔬菜单产提高500~1000千克/667平方米,平均增产20%以上,其中黄瓜增产15.4%,茄子增产36%,番茄增产15%,甜辣椒增产12.6%。

3.2 改善品质 棚室增施CO2,增加了蔬菜光合作用强度,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植株健壮,减少打药次数,同时光合作用增强可以使蔬菜制造充足的营养供应果实,使果实个头美观,瓜条顺直,畸形果少。

3.3 成本较低 CO2施肥技术主要原料是硫酸和碳酸铵,亦可作为肥料施用。目前我们推广应用的方法有3种,即硫酸碳酸氢铵反应法、机器产生法、颗粒CO2施放法。

4 反光幕和诱虫黄板的应用

日光温室张挂反光幕,可以增加室内光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据试验,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可以使中柱以前2米处增光500LX,基本克服了温室后部光照不足的问题,特点是在苗期使用,缓苗快、叶色绿、苗壮、根系发达、结果早,产量提高10%以上。该项技术普及率达92%。棚室内吊挂黄色诱虫板主要是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害虫,每667平方米吊挂25~30块,可大量杀死白粉虱和蚜虫,是目前一种较好的物理防治方法,可大大减少打药次数。

5 生物农药、粉尘剂、烟雾剂的应用

综合优质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ICU住院老年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74例,女46例,患者年龄在55岁~87岁间,平均年龄为67.3±2.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71例,女49例,患者年龄在56岁~85岁间,平均年龄为65.4±2.4岁。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数据差异的比对,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限制探视的人数及探视时间,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等等。

1.2.2 观察组

予以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2. 1 环境的优质护理服务

通过对声响、光线、气味等方面的适当调节可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尽量将不使用的仪器远离患者视线之外,避免造成对其负面的刺激,避免在患者的床边进行病情讨论,将各种仪器的声音调节至适当,避免造成患者的紧张、不适感。

1.2.2. 2 加强护患沟通

①做好入住ICU之前的访视工作,向老年患者详细介绍ICU的环境、制度等相关内容,消除其陌生与恐惧感,为老年患者做全面的状况评估,向其讲解入ICU之后会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各种仪器使用的目的,使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②做好转出ICU患者的回访工作,在患者转出ICU的次日,进行一次回访,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大部分老年患者都有很强的沟通欲望以及参与意识,喜欢有人陪他们聊天,听他们的想法,当然也愿意给人提意见。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有利于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1.2.2.3构建ICU特色评估体系

患者一进入到ICU,就应尽早对其进行各项的评估,早期对其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可有利于探查可能会诱发其精神障碍的各种因素,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发病,也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

1.2.2. 4 人文关怀

予以患者人文关怀,通过耐心、有责任心的护理,保障患者各项利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继而可以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ICU综合征皆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进行评价[2],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注意缺损、思维混乱、意识清晰度降低、反复波动或者是急性改变的意识状态;在上述几项内容中,如果有2个或者是2个以上同时发生,则被诊断为患者有ICU综合征。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于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8%,而对照组患者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明显要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基于ICU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在对患者生命进行抢救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精神带来程度各不相同的影响[3]。若还是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则很严重的忽略了ICU患者在精神方面的需求[4]。而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整体性的、有效的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方法,患者作为一个个体,有其自己所特有的对生理、心理以及治疗上的要求[5]。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对患者的需求予以明确,使其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就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经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8%,而对照组患者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明显要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总结来说,在对ICU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可减少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在临床上特别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慧.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9):1801—1802.

[2]朱飞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ICU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41):275—275.

[3]侯生荣,乔适,徐凌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ICU综合征患者护理巾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587—588.

[4]顾婕.老年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518—1519.

综合优质护理 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新生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临床妇产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是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病症,发病率较高,且病情重,是当前孕产妇死亡的一个主因[1]。为深入掌握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意义,本研究对5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5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均通过检查确诊,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2]。年龄23~38岁,平均(30.4±2.3)岁;孕周26~37周,平均(31.6±2.2)周;初产妇42例,经产妇1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肝肾功能性、精神性疾病。两组患者一般信息、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实施常规专科护理,主要有给予清淡营养饮食、用药指导、体征动态监测、体位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优质化护理,具体措施有:(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会担心自身病症影响到胎儿健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因而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给予患者鼓励,同时通过健康手册、成功案例等方式让患者更客观认识病症,消除其担忧,强化其分娩信心。(2)环境护理:应为患者给予安静、干净、整洁的病房,确保其能得到良好的休息。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确保病房的安全,并鼓励患者多卧床静养;控制好病房温湿度和光线,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影响患者休息。(3)病情护理: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定时测量血压,监测胎儿状况;如患者感到不适或血压增高,应尽快告知医师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确保患者和胎儿的安全。(4)产后护理:患者在分娩结束送回病房后,应加强巡视巡查,定期对其宫底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关注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免发生并发症。还需加强血压监测,以预防出现子痫。

1.3 疗效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情况,并掌握两组患者出现先兆子痫、子痫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基本状况对比

通过评价和分析,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子痫、先兆子痫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先兆子痫4例,占15.4%,子痫1例,占3.8%;对照组先兆子痫7例,占26.9%,子痫3例,占11.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临床产科较为多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病情较为严重,如果治疗不当,那么可能会导致先兆子痫或子痫、胎盘早剥等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和胎儿的生命健康。通常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导致交感神经紧张,又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直接影响到治疗[3]。因此,必须重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护理方式,主要目的就是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同时,让患者更为主动地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而护理人员也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给予有效处理,稳定血压,让患者更快地康复,有效改善和提高分娩质量,确保新生儿健康安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病情监护及产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该组新生儿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子痫、先兆子痫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晖.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生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55-256.

[2]李小平.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的应用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5,7(9):51-52.

综合优质护理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脊椎侧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1~22岁,平均年龄(16.6±2.4)岁;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2~23岁,平均年龄(17.1±2.3)岁。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患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

对于轻度病患行脊椎侧弯矫形术,对于发育期的重度病患,先行枕颌带牵引,矫正侧凸角度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模式,如下所示。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脊椎侧弯身体畸形,导致病患受到歧视、感觉自卑,且病患对畸形改正存在较大期望,又对手术后果存在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因此,病患住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详细讲解医院环境、医院制度,共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病患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医护人员主动倾听病患以及家属心理,并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术中、术后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列举相同成功病例,解除病患及家属的焦虑和担忧,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患放心接受治疗。

2.1.2呼吸功能训练脊椎侧弯病患常常伴有胸廓畸形,限制了病患肺组织的发育,使得肺容量增大受到限制,易引发肺部感染,因此术前应加强呼吸功能训练,保持病患呼吸畅快。正常病患通气量>75%,受到重度损伤病患的为30%~44%,减少病患肺通气量,必要时需要检查肺活量。手术前一周开始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病患向装水密封瓶内吹气或者吹玩具气球,15~20 min/次,3~4次/d,以此加强病患通气量和肺活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1.3备血和备皮脊椎侧弯矫形术渗血多、组织剥离范围较广,手术前应充足备血;也有研究表明,剃毛会导致细菌滋生和损伤皮肤,术前的消毒清洁尤为重要,上至颈部以及下至臀部均是备皮范围,并准备双侧髋区,以备术中植骨需取髋骨[4]。

2.2术中护理

病患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提前调好室内温度,并调好病患体位,避免其受到伤害。在手术期间,尽量少谈论关于手术的话题,避免无心的语言对病患造成伤害,营造舒适的环境,让病患产生舒适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2.3术后护理

2.3.1体位及皮肤护理病患行全麻手术后,术后4 h内去枕仰卧,头部偏向一侧,待病患全麻清醒后,采取侧卧位,翻身一定要沿着轴线进行,手术后的翻身与手术的成败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具体操作为:采取轴线翻身与床面呈45°,病患身下垫柔软的枕头,避免脊柱上下部位发生反向扭转。更换体位顺序为左侧45°-平卧-右侧45°。翻身过程中需注意角度不能过大,避免增大脊柱的负重,防止松动或者拔出固定针。术后并按摩受压部位,观察病患皮肤是否破损、受压。

2.3.2体温及切口护理术后3 d每天测量体温4次,术后体温略高属于正常吸收热。若切口出现疼痛、红肿及体温超过38.5℃,应考虑感染的可能性。

2.3.3神经功能观察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牵拉脊髓、椎体上方节段性血管的结扎、椎间盘组织螺钉的切除以及过度矫正等损伤脊髓,表明脊神经损伤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手术麻醉清醒后,密切观察病患感觉、双下肢活动、大小便情况、神经反射功能等。如若病患肢体感觉出现障碍或者减退,考虑可能是由于伤口出现血肿或者矫正过度导致此情况,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采取措施,制定紧急方案治疗[5,6]。

2.3.4功能锻炼术后2 d行关节曲伸运动,3~4次/d,10~20遍/次,并逐渐加强运动量。2周后经X线显示内固定正常时,可协调病患佩戴支具运动,运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7]。

2.4出院指导

病患出院后,指导其加强营养补给,禁止脊柱旋转动作、过度弯曲以及负重、剧烈运动等。

3结果

3.1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观察组高达100.0%,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以住院天数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4结论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危险性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病患的后期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这就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护理技能和知识,还应加强心理学学习,多了解临床知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素质。

此次实验通过对病患采取综合优质护理,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护理模式中,并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病患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综合优质护理让病患及家属感受到信任、方便、满意[8];医患之间要协调沟通,并建立反馈意见箱,减少医患之间矛盾,也可通过此方式作为桥梁,便于病患及时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评价;在综合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对病患实行综合优质护理具有以下优点:(1)心理护理:病患住院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详细讲解医院环境、医院制度,共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病患的恐惧感和陌生感,病患积极配合治疗,也有利于后期恢复。(2)呼吸功能训练:对脊椎侧弯病患行呼吸功能训练能够增大通气量和肺活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一周开始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病患向装水密封瓶内吹气或者吹玩具气球,以此加强病患通气量和肺活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3)术中护理:积极与病患进行交流,营造舒适环境,让病患产生舒适感、信任感和安全感。(4)体位及切口护理:合适的体位,可避免增大脊柱的负重,防止松动或者拔出固定针。观察切口症状,避免发生感染。(6)功能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病患自信心,也有利于后期康复治疗。

此次实验表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而观察组则高达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龙海丽[9]实验相同,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为73.33%,综合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中行综合优质护理,可提高病患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患及家属的经济和生理负担。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高季桓.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0):149-150.

[2]胡的凤,徐彩英.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围术期的优质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35):3344-3345.

[3]王淑朋.对脊柱侧弯患者在其围手术期进行程序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90-91.

[4]李燕.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5,5(20中旬刊):520-521.

[5]张永梅.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27):115.

[6]侯静茹,陈桂丹.全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旬刊,2013(3):43-44.

[7]经惠薪,傅巧美,陈文月.成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5-76.

[8]熊敏芬.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对其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7):72.

综合优质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采用开颅术进行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70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5例) 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35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20~66岁, 平均 (35.3±5.8) 岁, 受伤至就诊时间0.3~12.0 h, 平均 (3.2±0.5) h, 损伤分类: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8例, 硬膜下血肿12例, 其他5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23例, 锐器致伤8例, 其他原因致伤4例。观察组35例患者中, 男22例, 女13例, 年龄20~67岁, 平均 (35.4±5.6) 岁, 受伤至就诊时间0.3~12.2 h, 平均 (3.3±0.4) h, 损伤分类: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8例, 硬膜下血肿11例, 其他6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24例, 锐器致伤8例, 其他原因致伤3例。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及疾病资料数据比较结果显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 #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在手术程序及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 即首先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体位摆放, 避免呕吐物误吸, 另外, 注意引流管的护理及注意鼻饲等营养支持, 对于清醒后恢复期患者则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术后的护理干预, 即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将原有的护理程序涉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宽, 并且将护理细节进一步细致化, 同时将护理监测观察进一步密集化, 同时护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问题的解决措施本身, 而是延伸至其相关影响因素方面, 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 并且注重进一步提升对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 尤其是清醒康复期患者对于各方面需求的评估结结果应纳入护理评估的范畴, 并且随着患者状态的好转不仅改进护理程序与细节, 使之更为契合患者的康复需求与心理需求, 即整个护理过程中均实现针对性、细致化、延伸性及身心需求满足的整体平衡与协调, 最终实现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然后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第2、4周采用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quality of life after traumatic injury, QOLIBRI) 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 (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 量表和焦虑抑郁他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

1.3 评价标准

(1) QOLIBRI量表是有效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 经验证在我国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本量表共涉及对患者的8个方面的评估, 分别为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自评、独立性、人际、消极感、身体总体状态及困扰等, 本研究中将每个方面最终均换算为百分制前五项分值越高状态越好, 后三项则以分值越高表明问题越严重, 状态越差[3]。 (2) CMI量表是临床中应用于住院患者评估生活状态, 尤其是心理方面状态的有效量表, 其在我国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其共包括195个评估问题, 其包括对患者的综合生活状态及心理方面问题的评估, 其中综合状态的阳性分值分界值为30分, 而心理方面问题方面的阳性分界分值为10分。 (3) 焦虑抑郁他评量表是有效评估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他评量表, 其中的焦虑和抑郁方面分别评分, 焦虑方面以7分以下为阴性, 抑郁方面则以8分以下为阴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QOLIBRI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QOLIBRI量表8个方面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而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时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自评、独立性、人际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高于对照组, 而消极感、身体总体状态及困扰评分则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他评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他评量表焦虑、抑郁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而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时阴性率则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2。

[n (%) ]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CMI量表评估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CMI量表综合方面和心理方面评估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而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时阴性率则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3。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所导致的伤残率及病死率极高, 并且疾病危急, 变化急骤, 患者临床预后相对较差, 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则显示尤为重要。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 其中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效果广受认可, 临床疗效相对较佳。但是研究也显示, 护理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影响也较大, 其对于患者的身心方面的改善均有着积极的临床作用。但是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差异也较大, 因此在选择护理模式方式的重视程度也一直较高。以往的护理模式虽然能够涵盖疾病状态的需求, 但是随着人们要求的提升及临床技术的发展, 其已经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 尤其是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 而心理方面的不良波动不仅仅可造成患者的疾病的波动[5,6], 对于患者的治疗态度也产生着极为不利的作用, 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信心, 故认为在对护理模式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对患者身心双方面的干预, 即综合生存质量的干预。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 #P<0.05

优质护理模式是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热度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其是应患者高质量护理要求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护理程序与细节方面更为细致, 并且干预面也更广, 另外在护理程序安排与细节制定方面也更注重患者的身心需求, 尤其对于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导更为重视, 另外, 对于患者的基础生活也给予更为优质的护理[7], 因此患者在接受较佳治疗的基础上, 也接受到更为细致优化的护理。

本文就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 并将观察结果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 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患者其QOLIBRI量表、CMI量表和焦虑抑郁他评量表评估结果均相对更好, 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均得到更为有效的调整, 尤其是患者的心理方面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 而分析其优势明显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与优质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有效遵循了原有护理模式的长处, 且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提升, 另外, 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问题的解决也更为细致有关, 再者, 此护理模式兼顾了患者的身心双方面的需求[8,9], 故护理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综合生存质量, 其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采用开颅术进行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70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 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然后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第2、4周采用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QOLIBRI) 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 (CMI) 量表和焦虑抑郁他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第2、4周观察组的QOLIBRI量表、CMI量表和焦虑抑郁他评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 并且明显地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综合生存质量, 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综合生存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有娥.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全科护理, 2012, 10 (17) :1539-1540.

[2]刘克彩.个性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17) :2701-2702.

[3]郗艳国, 黄慧玲, 周煜, 等.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本效度和信度的初步评价[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3) :141-143.

[4]吴复琴, 曹香花.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5) :90-91.

[5]Taha AA, Badr L, Westlake C, et al.Effect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 and neurological status at dis charge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osci Nurs, 2011, 43 (6) :291-297.

[6]梁鼎英.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的分析[J].当代医学, 2009, 15 (33) :115-116.

[7]隗强, 孟晓静, 李黎明.浅谈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7) :74-75.

[8]黄晓晖, 卢锡乏, 陈慕媛.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 :8-9.

综合优质护理 篇11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32-01

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活动也由过去单纯提供护理技术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的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度为宗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形象 、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护理安全管理则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实施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为了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就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做以下分析。

1 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

1.1 护士自身的因素:?法律意识较淡薄,工作中往往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导致矛盾的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遇事易情绪化,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疏忽大意,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害?由于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护理技术水平不高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错误,观察不到位,对潜在并发症预见不足,不能及时判断处理,均可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额外增加患者痛苦,引发护理纠纷。

1.2 患者、家属的因素:?患者及家属的素质:患者或家属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心里承受力差,对医学知识缺乏,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不信任医生,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治疗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质量。?医疗费用: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新药的应用,医疗费用的支付使一部分病人难以承受,有些医护人员在催费的过程中,与患者或家属发生矛盾。?患者家属法律意识和维權意识的增强:随着国家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新闻媒体对医疗案例报到的增多,病人的法律意识在近几年内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些媒体的刻意炒作,使护患关系日趋紧张。

2 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使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增强护士自律及依法护理的意识,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细节做起使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病人要求,使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提高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

2.2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医护之间的沟通患者、家属的医学知识缺乏是一个弱势群体,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应尊重、理解、同情他们,因人施护,改善服务态度,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交流过程中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心理,耐心细致地讲解;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详细治疗方案、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应与主治医生沟通,必要时请他给患者详细交代,以免因交代不当或与医生交代不一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2]。

2.3 注重护理工作关键环节的控制 护理工作是一个多人多班次合作的工作,故而落实责任制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规范、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是至关重要的。诸如患者治疗、康复指导、出入院流程、病房交接流程、迁床流程、转科工作流程、接待急诊病人工作流程等,并认真执行,以避免工作遗漏,提高工作质量及病人满意率。

2.4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分析会 在科室定期开展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会,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工作环节或流程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更完善的流程全方位为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让每一位参会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

3 结论

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护理安全,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人人都参与其中,提高认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疗安全。让大家重视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细心、耐心及时的医疗服务,才会大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 何晓英, 闫翔, 王雪梅, 等.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 . 西南军医2007,9(11):143~144.

综合优质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 年龄23~32岁, 平均 (26.17±2.32) 岁;观察组38例, 年龄22~31岁, 平均 (25.86±2.26)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 (1) 优质心理护理。多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担心自身情况对新生儿会造成不利影响, 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针对该种情况, 加强同产妇的心理沟通交流, 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以此缓解其不良情绪。 (2) 优质病房护理。确保病房空气流通及清洁卫生, 注意调整病房湿度和温度, 确保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获得充足的休息。 (3) 优质出血护理。及时告知患者胎儿情况, 加强巡视次数, 对患者宫底及子宫收缩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注意观察出血量及出血颜色, 查找出血原因, 对凝血功能存在问题的患者, 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同时采用按摩子宫的方式, 刺激子宫收缩, 以促进积血的排出;对产道损伤性出血的患者, 及时给予缝合。 (4) 优质饮食护理。禁食刺激性食物, 嘱家属给予高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饮食, 忌油腻, 多饮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观察记录两组子癎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 采用Apgar量表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评分, 主要对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呼吸、肌张力、运动等体征的综合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子癎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对比

对照组子癎发生率45.9% (17例) , 产后出血率24.3% (9例) ;观察组子癎发生率28.9% (11例) , 产后出血率5.3% (2例)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分别为 (3.25±0.31) kg, 对照组为 (2.67±0.28) kg;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 (9.71±0.27) 分, 对照组新生儿评分为 (8.14±0.33) 分,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孕妇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是其典型症状。由于该病具有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 因此对母婴健康危害极大, 且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先兆子癎、子癎等并发症, 有临床研究表明其还会进一步引发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及脑出血等[3], 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特别对于初产妇来说, 多种影响因素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 刺激机体糖皮质激素以及儿茶酚胺等应激物质的分泌, 进而影响产妇宫缩, 加重或导致患者产后出血。针对该种情况,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产后出血情况, 并减少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优质护理是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临床护理模式, 通过优质心理护理、优质病房护理、优质出血护理及优质饮食护理等方法, 有效减少了不良心理情绪对产妇的影响, 同时在控制出血量及缓解患者病情发展方面有明显效果。在本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 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锦秀.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6) :2167-2168.

[2]陶淑婷, 周延英, 王四荣.妊高征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1) :372-373.

上一篇:数据库连接池技术下一篇:创业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