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构建

2024-08-22

基本原则构建(精选12篇)

基本原则构建 篇1

经过住房体制改革后, 全国人均居住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但同时也存在着商品房过度而保障房不足的弊病。鉴于此, 今后应在“两房体制”基础上形成契合国情的新住房体制。当然, 要实现这个房改目标, 需坚持如下六项基本原则。

一、依法规划、科学规划原则

依法科学规划是改革的先导性原则。“依法规划”是指契合中国政治体制、法制建设的现状, 首先按照行政法规指导住房制度改革, 在改革实践中注重推动行政法规向正式的法律转化, 以法律的威权、规范性等特有优势为改革方向和改革绩效保驾护航。“科学规划”是指推动住房体制符合变化的实际状况和区域特点。任何法律法规均受制于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表现出不足, 在实践中需结合具体问题和变化的实况来修正已有的法律法规, 此时科学原则对改革来说更显得重要而需坚持。

二、机构优化、职能整合原则

1982年3月成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1984年成立国家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 1986年成立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下设国务院房改办专设机构) 。但那时设立的机构主要将住房体制作为经济体制一部分加以改革, 而在商品房体制和保障房体制分类改革的原则下, 需内设商品房体制改革部门和保障房体制改革部门, 包括分别配备经济学与工商管理、社会学 (政治学) 和公共管理的专家指导改革, 并有总体的住房体制改革领导部门和相应的负责人统筹改革工作。

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结合原则

在房改过程中, 各级政府、住房建设运营单位与职工等房改利益关联方也同样存在利益冲突, 因而不仅要运用法律法规强制性推进住房制度变迁, 也要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创造改革氛围, 优化意识形态环境, 使其得到居民、住房建设运营单位的普遍理解和自觉支持, 体现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房改的补充功能完善。

当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偏好使其在政策制定中有倾向商品房开发商的冲动, 故需要明确两种制度变迁情境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体系中的事权财权、集权分权的均衡比例, 促进中央权威和地方积极性得到共同发挥。

四、把握改革切入点原则

1. 保障房板块

构建完善的住房信息系统和相应的准入退出机制, 有效识别保障房惠及对象, 这是保障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从该切入点着手, 通过公益性用地、公共财政和公共管理机构主导构建以政策性租赁房为主的保障房体系。在保障房产品结构中以政策性租赁房为重要类型, 限价房则以科技型人才专项保障房建设为重点。除国有林区、垦区和煤矿棚户区等“特区保障房”外, 万人以上员工的大学、国有大企业等单位合作建房也应得到鼓励, 但这种“公共住宅单位”需纳入整个保障房管理体系中。

2. 商品房板块

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前提下, 商品房体制改革以创造有利于商业性住房开发商获得商业性用地的环境为切入点, 促进其有序竞争, 形成品牌, 为中高收入群体供给品质更佳的商品房, 并对保障房居民形成积极看齐而努力进取的吸力。为形成商品房良好的发展环境, 主要运用信贷、税收、利率等间接调控手段而不轻易直接干预商品房价, 只在金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下才对商品房价格进行干预。

五、“帕累托改进”的利益协调原则

改革必然是利益再调整的过程, 无论是保障房体制还是商品房体制, 都涉及住房领域作为需求的消费者、作为生产的供给者、统筹改革的政府等核心主体的利益, 因而需要以各方利益不减少的“帕累托改进”原则为尺度衡量体制改革的有效性。

六、配套制度跟进原则

住房制度改革需依赖其高阶的制度环境, 高阶制度体系的积极改革反过来也有助于住房新体制的完善。在国内, 调控过高的商品房价格具有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和促进中高收入居民住房消费的双重效应, 但对破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的可支付能力却难以奏效而需借助保障房建设。然而, 宏观调控体系明知频繁的商品房价格调控并不适宜于房困破解且有干预市场之嫌却仍然为之,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国内法制不完善背景下保障房信用体系建设成本较高, 导致保障房工程破解房困的有效性短期内还难以充分展开。

明晰并遵循上述六项基本原则, 无疑有助于保证今后房改方向的正确性。加快推出一个两房体制相容的新住房体制, 促进两房体系协调发展, 进而既破解房困、促进小康和谐社会建设, 也有助于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基本原则构建 篇2

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等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经验,也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2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明确了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这就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体制、动力和目的,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公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创造才能得到尊重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安定有序,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和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执政理念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切入点。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加快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努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进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从这些切入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人权和产权。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强化的势头得到扭转,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进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取得广泛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会更加团结和睦,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是要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基本原则构建 篇3

关键词:室内消防体系 构建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防体系一直存在着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思想,这就决定了以消火栓灭火系统为主的防火分区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几种组合是最普遍采用消防体系。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消防体系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大力推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应推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目前室内消防体系的现状分析

1.1消火栓灭火系统。该系统在我国作为最基本的灭火设备在每一个高层建筑中都设有,消火栓系统实施灭火需要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消火栓设备,二是消火栓的使用者——消防队员,二者缺一不可。灭火时,赶到火场的消防员从墙上消火栓箱内取下水枪及水龙带,在距火焰约10m的范围内用水枪喷水灭火,与火势展开面对面的搏杀。在正常情况下,消防队在 10min 内到现场,开始用水枪灭火是在失火后约 10min后,而现代建筑火灾可燃物数量大,火灾发生轰燃的时间通常只有5min,10min后火灾已经发展到轰燃之后的大火,扑救已相当困难,一旦出现其它因素拖延了时间,使消防队不能在15min 内喷水灭火,则失火将可能蔓延成灾,救火归于失败。

火灾案例分析表明,消防队必须在15min内到达火场出水,才能有效扑救防止火势蔓延火灾案例告诉我们,消火栓系统控火 灭火的范围及效果除受上述时间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消火栓水柱到达火源的难易程度;建筑物有无其他防火设施;可燃物数量的多寡及火势蔓延的快慢;持水枪人员的素质等。

实践证明,室内消火栓系统能有效使用的机率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火灾时一般民众不可能有效使用室内消火栓系统来灭火。所以室内消火栓系统最终还需要有消防队员来使用。但火灾时起火单位熟悉本单位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人员不一定在现场,消防人员对内部系统情况一般都不熟悉,很难快速有效利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二是调查发现,室内消火栓系统多数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保养,或是阀门锈蚀不能开启,或是水带水枪缺失,导致关键时候无法使用。三从安全角度上讲,在消防车可以扑救的高度范围内,特别是没有人员被困火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没必要冒险进入建筑内取用室内消火栓来灭火。

1.2防火分区系统。防火分区系统的设置在我国几乎和消火栓系统一样普遍。它是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该系统主要由防火墙、板、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把火势封闭在一局部空间内,阻止其蔓延,以有利于消防扑救。防火分区系统本身并不能灭火,必须有其他灭火系统配合才能把火灭掉,否则火势会把该区内可燃物燃尽,或破坏掉分隔物,向其他部分蔓。

设置防火分区的主要依据如下。“高规”(GB50045—95)条文说明称有的高层建筑规模大、空间大,尤其是商业楼、展览楼、综合大楼用途广、可燃物量大,一旦起火,火势蔓延迅速、温度高,烟气也会迅速扩散,必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因此,高层建筑建筑设计时防火分区划分是极其重要的。并列举实例:某大楼每层建筑面积为 2700m2,无防火墙分隔,也无其它防火安全措施,当3层着火时,把3层全部烧毁,只是由于楼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火才未向下蔓延。而某学校一座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学生宿舍,占地面积为1312m2,设道防火墙火灾中,防火墙阻挡了火势蔓延,使 2/3 的房间未被烧毁。以上情况是在什么样的灭火方式下才会出现的呢?我们首先想到消火栓灭火方式,因为该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约是在失火后的第15min灭火,在前15min内,火势有可能蔓延范围很大,如前述, 15min内做到喷水灭火的保证率较低,当不能按时喷水灭火,火灾将失控蔓延 没有防火分区,消火栓有可能难以控制火势。可见,在消火栓灭火方式下,对以上的情况是需要设置防火分区的,有了防火分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就明显有利了。

2、推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立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体的灭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欲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成为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首选,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首先要扭转和克服我国消防工作中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及做法,主要表现如下:

2.1 消火栓系统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经济

前已述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防火分区系统的帮助,它能独立地、高效地完成喷水灭火任务,而消火栓灭火系统,需要防火分区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扑灭火灾(实际上其效率仍不能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日而语) 仅火灾自动报警一项,其造价就高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谓消火栓系统造价低,实际上是悄悄地隐去了它背后的高昂支撑费用。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重要

这集中表现在前者的设置场所要多于后者,可从工程实例中更直观地体会到。现实中,民用建筑设自动喷水的场所必有火灾自动报警;而大量的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的场所并未设自动喷水。而国外,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二者的设置往往正好相反。

3、结束语

综述以上内容,要实现以自动喷水为主的目标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修改《建规》《高规》改变以消火栓为主的基本思想,使设计者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以室内消火栓为主或以自动喷水为主的消防设计方案。肯定自动灭火系统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扩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中的设置场所,逐步淘汰室内消火栓系统。

2、加大科研投入,组织技术力量研究和改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适当调整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和作用面积,进一步降低此种系统的生产和安装成本,开发出简单、实用的系统,在某些城市试点和实验,以取得数据,并在全国推广。

参考文献:

[1]GB500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基本原则构建 篇4

一、系统性与和谐性统一的原则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具有系统性特点, 是对信息人、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伦理、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信息生态环境诸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关系状态的具体描述, 其核心要求是以追求和谐作为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强调系统整体内的协调平衡、互补有序, 谋求系统诸多构成要素的共同发展。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进程中, 必须优先考虑信息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特征, 科学地将构成信息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统一吸纳到特定的“环境空间系统”之中, 以系统整体作为建设实践的切入点, 认真分析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特点与运行规律, 避免发生厚此薄彼的弊端, 以达到系统整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同时, 还应当注意到:“追求和谐”并不意味着简单、刻意地“谋求均等”。信息生态环境各构成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着此消彼长、彼此勾连、相互关联的复杂关系, 且这种复杂关系又具有强烈的层次性特点, 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程度等都会随着时空形态等因素的变化而彰显着程度上的差异。如果将“追求和谐”片面地理解为“谋求均等”, 实质上也就意味着人为地破坏了构成信息生态环境诸多要素之间的和谐与共存关系, 必将对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必须注意将整体性与和谐性的统一置于首要位置。

二、动态性与稳定性统一的原则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具有动态性特点, 是缘于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实践中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人在环境中无疑地居于核心位置。正是由于人的积极参与, 而使其始终处于更迭、演进的发展变化之中, 彰显着主动进化的特点。构成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一方面, 伴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与实践领域不断扩展, 必然促使人对构成信息生态环境诸多要素的需求强度不断变化、需求领域不断更新, 使信息生态环境诸多要素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成为信息生态环境呈动态发展状态的内部动因;另一方面, 尽管构成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之间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其不同的特定个体所特有的作用属性、运动规律能否被发现、被利用, 往往取决于人所达到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力量强度。所以,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 对于构成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来说, 过去人未能认识到的不同的特定个体作用属性、运动规律被发现、被利用,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促进信息生态环境呈动态发展状态的外部力量。这种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决定了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动态特点。当然, 信息生态环境也并非仅仅具有动态的方面, 其在动的同时还具有恒常的、不变的方面。如在构成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诸多要素中, 不同的特定个体来源以及信息生态环境与人之间所构成的特定关系就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点。

三、技术性与合规性统一的原则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具有技术性特点, 是依据“信息生态是在传统的信息管理基础上、借助自然生态学理念引申而来的关系范畴”而形成的基本认识。作为具有一定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系统,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方法论意义, 这也必然导致其难以脱离必要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与辅佐。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进程中,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手段, 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进而实现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初衷。但是, 信息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极可能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十分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个人隐私、企业秘密难以保全;黑客攻击、网络犯罪甚至会造成通讯中断、网络瘫痪等。因此, 必须在重视技术性原则、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力度的同时, 强调合规性原则, 利用政策法律及各种规范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有效协调与约束。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进程中, 既要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又要强化政策制定、法规完善与科学管理等保障措施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信息政策、系统完善的信息法律以及倡导健康的信息伦理与信息道德等途径, 采取自律约束与他律约束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科学规范社会信息活动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并将其纳入社会法制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 强化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伦理道德建设的约束机制, 努力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息行为都能够符合多层次、全方位社会规范体系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减弱或避免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某些消极影响, 为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并营造良好的法制化社会氛围。

四、效益性与安全性统一的原则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核心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加大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力度, 为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为最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效益性特点不仅表现在可计量的经济数据方面, 而且反映在不可计量的社会效益领域,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而, 在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进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讲求效益的原则, 制定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所涉及的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与规划, 循序渐进地组织实施;区分轻重缓急, 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密切结合国情实际与地方财力状况开展建设实践, 力求达到既能夯实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设施基础, 又能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下获得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 还要将保障网络条件下的信息安全工作置于应有位置, 保障其科学发展。要加大投入, 确保包括档案、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达到在网络条件下形成、积累、传播、流动、利用与共享的目的, 进而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信息生态环境遭受各种消极因素的侵袭, 保障信息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安全, 为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促进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建设实践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瑶.刘卫星.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情报科学, 2003.10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篇5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基本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思想里面,教师都圣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也慢慢的形成“威严”、“正确”,然而,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何从生活与学习走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是教师们需要去思考,去面对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面的,学生的年龄小与教师的认知、和处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尽可能的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达到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学生因为受年龄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犯错误,教师在进行教育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明确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以及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以弥补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使学生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教学方面要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做好学生的引领者,把学生当做共同学习的探讨者、合作者。

二、主动构建沟通的桥梁

教育、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和思路,我们要学会沟通,人与人之间假如缺乏了沟通,就像一潭死水。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之间共同伸出双手去构筑、维护,才能完成教师的任务。这一方面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一般当我们搭建了平等的平台,营造合适的气氛的时候,学生就会容易走出自己的圈子,与你搭建属于你们的空间。如:我们班的学生全是聋哑人,就需要我去耐心的与他们沟通交流。我与学生经常交流,做到了相互交流,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三、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第斯多惠说得好:“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为教学生,教师必先教自己,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在教学中也是同步发展的。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相反,教师要是“吃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甚至被时代所抛弃,成为学生眼里的“老古董”,成为新课程推进的阻力。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既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已经告别了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给自己充电,不要做只能给予一定知识的灌输者,应该做一个知识的源头,滔滔不绝的源头。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学会精心的进

行知识的收集、重组、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心目中具备很高的地位,同样学生也喜欢与他进行交往。这样对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教学的顺利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认识要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教师学习有关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可以了解、明白师生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知不能为,连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都不具备,其性质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都不晓得,又怎么能去主动地、自觉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四、走进学生的生活

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课外的生活都没什么兴趣,然而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个人觉得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外的一些事情,了解他们的第一手资料,及时的与他们进行交流,使师生关系上升到一个阶段:“朋友”。

五、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的心应该能容下教学的班级的学生优缺点,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教师与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他会影响到班级教学和班级的管理,这些同学一般对老师存在偏见,喜欢跟教师对着干的,对于这些学生不能硬碰硬,这样结果会更加糟糕的,要跟他们讲道理,并发现他们的闪光,抓住其闪光进行教育,实行以点带面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的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还是公正的,自己过去错怪了老师,从而消除逆反心理。我们假如抓住机会,适时地表扬、鼓励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体验改正错误、取得成功的欢乐和尊严。给我们自己一个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机会,也能够给他们一次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进而接受我们的一次机会。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有助于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位教师要想做到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爱、信任、平等、尊重、沟通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义却显而易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让师生的爱双向流动,热爱你的学生,并让学生喜欢你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动接近学生,努力做到“五勤”——勤招呼、勤观察、勤批语、勤交流、勤家访。第二层次是: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诉说的小事感兴趣;善于用自己的经验,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应轻率下定论,切忌“一碗凉水看到底”;和言善语,不体罚学生,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层次。在学生的正当需要中,尊重、理解、关心是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只有满足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体”精神,施展自己才能。教育富有人情味,更易于感染、激励学生,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第三层次是:激励、期待,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的心灵。教师应经常利用多种机会表达或流露对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利用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教师深沉的爱去激励和发掘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

教师要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得使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那么,怎样的教老师的形象”,从收上来的答卷看,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前五个项目依次为:很幽默,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很民主,不过分要求学生;教法新,有创造性;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视同仁,不偏心。这反映出学生对教育民主、师生关系有更强烈的追求。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

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时期要达到教书育人所必备的良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优良品质:

第一,价值取向要体现时代色彩。当今时代,信息如潮。不具备时代意识就不能在认识社会的主要或重要方面有更深透的了解,从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引导学生,并通过正确地引导而取得价值取向的认同。

在同学生的私下谈话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不了解他们,这反映出师生价值取向的差异甚至是较大的反差,是普遍存在的。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倾向,也不能以“师道尊严”去压服学生,而应强化自身的教育力量。

这要求教师及时给自己充电,广泛接受现代信息,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和新的学科知识。在当今,“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在师生关系上,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把握好现代教师的多重角色。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第二,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自控性和应变性,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借题发挥,实质上是教师应变能力的体现,应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对于学生违纪的行为,我认为“冷处理”比“热处理”好。当然,“冷处理”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要求教师“三思而后行”,讲究艺术性。二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以正确的心理指导;积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使自己对学生态度、方法以及言语行为顺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保持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大家都愿意接受态度和蔼而友善的开导。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更是学生乐学的动力。由于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有知者与无知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即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刍议生态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 篇6

【关键词】生态课堂 构建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27-02

人类的生态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趋势。教育是人的事业,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所以,教育生态化,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生命成长,是课堂改革、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生命及其多样性,都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最值得尊重的;任何生物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任何生物都只能在适当的环境下存在,只有保持开放,才具有生命力;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一起,互利共生,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可见,“生态”具有生命性、多样性、整体性、开放性以及共生性等特征。用生态学原理去审视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构成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些因素中,既有生物的也有非生物的;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惠共生所形成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我们可把它称为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發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学氛围。生态课堂具有多元意义,它是自然的、自主的、互动的、开放的、和谐的、审美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1.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的课堂

自然的即是和谐的、自主的。由于自然,生态中的各种因素自由发展,彼此依从而协调。课堂也因自然而自主,因自主而充满活力。自主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和谐中自主地学习,自然地生长。在这种生态的自主课堂里,从封闭的“填鸭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展现的场所。自然、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不断地做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

2.生态课堂是整体和谐的课堂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的一个整体。具体来说,和谐就是课堂中的各因素之间的和谐,也即是整体的和谐。如师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教与育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等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会使师生间相互认可,心理相容,谐振共鸣;会使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从而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最大的独特作用,获得最充分的、最和谐的发展。

3.生态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损耗,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即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互惠互利,互利共生,是维系一个生态组织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互动,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具生命力。

4.生态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

可以说,开放实质上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想象而不担心其怪诞离奇,能大胆地思考而不在乎其是非正误,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5.生态课堂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可持续发展的人,能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透视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人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归根结底是应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提高对外界及未来的适应能力。所以,将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应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生态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

正如前文所述,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所以,走向新课程,构建生态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1.激发求知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究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要构建以生为本的自主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设置矛盾情境,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境界,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教学,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兴趣盎然地看看、听听、想想、说说、做做,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归自然,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交往互动、开放生成的理念,改变了教师主宰一切的做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平等、宽松、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发现、思考、合作与交流,实现生命自然成长。

2.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就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少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如魏书生老师上课,学生可以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地辩论;钱梦龙老师上课从不批评学生,甚至还赞扬学生批评老师;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独立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学生就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这样,师生、生生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课堂出现一派生机勃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呈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场效应。

3.注重情感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课堂需要纪律,但更需要气氛。生态课堂追求的是充满自信、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关键是教师要注重情感交流,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心境,具有持久性、弥散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它通过教师的表情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境、丰富的情感、自若的神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并引起共鸣。同时,教师的情感还要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起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溶化在一起,达到“化”的境界,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教材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4.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增强课堂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应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活和生命。没有生活及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只有创造丰富的课堂生活,动员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教师要善于设计各种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兴趣浓厚,各种感官都积极运作起来,出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生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5.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倡导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和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适应,努力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基本原则构建 篇7

海峡两岸传媒共同市场, 当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传媒运作规律, 以促进两岸传媒业共同发展和提高两岸传媒业竞争力为目的, 通过建立两岸传媒业合作新机制, 使传媒资源、要素得以在两岸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最终实现两岸传媒业良性发展的一种制度框架。其建设过程当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吴高福先生曾认为两岸传媒实践当遵循“祖国统一, 社会进步, 民族团结, 事业兴旺”[1]四条原则。首先, 邓小平曾在1983年6月26日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的谈话要点中指出, “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 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 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2]两岸传媒当以两岸和平发展大局为重, 反对台独。其次, 传媒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两岸传媒就应当合作为两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舆论支持。再次, 民族团结就是要消除彼此的敌意, 倡导热爱祖国,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新社就台湾新闻报道提出“三不三要”的采编原则:

“三不”: (1) 不抱强烈敌意, (2) 不希经济动荡, (3) 不贬生活方式;

“三要”: (1) 要全面认识台湾, (2) 要有利两岸关系, (3) 要促进人民感情。[3]

传媒应求合作, 共同做大做强, 使两岸传媒的公信力、影响力日益提高, 包括传媒经济在内的传媒事业都能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前提下共同发展。

一、建立互信的原则

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媒体所有制上, 而不同的所有制又直接关系到媒体、政府及公众三者关系。不过, 无论是公有制的传媒制度还是私有制的传媒制度在社会稳定发展时期大多与政府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有意无意地服务于政权的合法性, 或直接或间接地维护政权的利益。两岸共同传媒市场不可能回避两岸的政治诸敏感话题。由于历史的原因, 大陆和台湾媒体在不同政治制度下行使着自己的职责, 不仅发挥着为当地人民传播信息的职能, 而且往往出于政治需要, 为了维护政府形象或者拥护主流舆论氛围而彼此打口水战, 有失公道, 因此, 彼此误解甚深。当前, 在社会日益媒介化的今天, 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对于人们认知世界是有着深刻影响, 为促进两岸传媒传播各自真实的镜象, 久而久之, 必将加强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必将逐步改变彼此的敌意和误解, 必将增进两岸民众与企业的沟通合作, 从而保障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要实现两岸的政治互信, 首先两岸传媒要互信。两岸传媒人应当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心两岸人民的福祉, 坚持职业操守, 力争为两岸人民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信息, 发布不带敌意的新闻资讯, 尤其就两岸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 做好策划报道。总之, 让台湾了解到大陆的现实, 让大陆了解台湾真实的风俗人情, 从而实现两岸信息流的形成, 以为两岸的资金流、人员流提供强有力的资讯保障。

因此, 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是两岸传媒的责任, 通过日常的资讯, 一方面促进两岸加强政治互信, 形成两岸人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运用传媒力量来消除国外反华势力对两岸关系的干涉甚至“妖魔化”活动, 帮助两岸民众树立两岸和平发展的观念。

二、搁置争议的原则

搁置争议的原则一方面是总结历史, 面前未来, 共举和平发展大旗,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是以新闻规律来推动两岸传媒交流, 尽量避免政治对传媒的干扰, 这里既有政治制度方面有相关的安排, 不至于因政治而影响传媒正常活动, 又有传媒不去煽动政治斗争, 挑起两岸对抗, 当然这不意味着传媒对政治行动不予关注, 不予批评, 而是说报道或批评的立场是维护和平安定为第一要务。正如秦志希先生所言, 两岸当共同注重新闻传媒的民族性问题。我们倡导建立两岸传媒共同市场首要的愿景便是两岸传媒在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下, “极力开掘、阐扬民族文化的共同性, 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两岸新闻理论实践的共生地带, 达到相互沟通与兼容, 强化民族的认同感与一体感。”[4]政治活动往往多变的, 而民族文化而源远流长, 她与传媒的深刻关系在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渗透于新闻活动中, 而新闻活动则是民族文化表征、传承、守望、重塑的有效途径。

三、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化异

搁置争议, 自然要求“求同存异”, 因为党同伐异是做不到争议搁置的。那么合作与交流就会受阻。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要求两岸传媒人不因政见的差异而置两岸民族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视而不见, 而应当充分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真正实现好“三要三不要”, 即要全面认识台湾和大陆, 客观地报道反映其经济状况;要有利两岸关系的发展, 大力促进两岸经贸往来;要促进人民感情, 充分报道台湾和大陆民众及各界人士对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共同繁荣民族经济的建言和努力;不抱强烈敌意, 及对经济新闻不进行泛政治化处理, 不故意扭曲台湾和大陆经济状况;不希经济动荡, 即不以幸灾乐祸的心态来报道或处理台湾和大陆经济出现的问题;不贬其生活方式, 不去对台湾和大陆民众的生活方式作过多的批评。[5]求同存异原则的要旨在于“尊重”。两岸尽管有社会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等方面的差异, 但两岸同为一个中国, 同为一个民族, 同处中华文化圈等大同, 总之, 我们求大同, 存小异, 一切问题都可以逐渐得到解决。

当前, 大陆有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 台湾在马英九执政之间也积极推动两岸和解。马英九在2009年的“双十”谈话中表示, 两岸间的差距与疑虑有其历史因素, 不可能一步跨越, 旦夕消弭;将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需双方抱持信心, 正视现实, 循序渐进, 以扩大互信, 求同化异。[6]有了“求同化异”的诚意, 两岸传媒业自然可以放开脚步, 大胆开创两岸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共创双赢的原则

“一国两制新闻学”旨在分析中外各种不同新闻传播理论的共同点的基础上, 找出新闻事业促进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阐明在“一国两制”条件下, 两岸新闻媒体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 以为两岸四地新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维护不同制度下新闻交流合作,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造福于两岸人民。这样, 两岸媒体人就可以彼此承认并尊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不同的新闻传播制度, 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共创双赢, 以促进社会进步、稳定、发展。两岸媒体人就能秉持共同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 都营造有利于两岸和谐的舆论环境, 共同维护“一国两制”条件下国家的安全与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尊严, 共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当然在此必当发挥传媒特有的新闻舆论监督职能, 维护两岸交流;同时自觉接受并反映社会对媒体的监督, 自觉充分社会公器, 发展两岸交流。总之, 两岸媒体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确立起自己的公信力。我们有理由相信, 越来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越能反映两岸人民求和平图发展心声的媒体, 就越能在两岸传媒共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越能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

两岸传媒完全可以联手学术界共同开展“一国两制新闻学”的研究, 在一国的框架内探讨适合两岸传媒交流的新闻理论。以共创双赢的理念, 探讨超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差异, 立足两种新闻理论共性, 即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角度, 揭示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阐述其普遍的社会功能, 阐述如新闻的真实性、新闻价值和效果、新闻法规、职业道德和自律等方面的共识。双方力求共同撰写东西合璧的新闻学理论。东西方新闻理论可以融合的, 从根本上不是对立的。即便是两种制度本身也是共存共荣的。当然, 我们共同打造的“一国两制新闻学” (或称“海峡两岸新闻学”) 当是融合, 是创新, 而不仅仅是采纳, 具体说来, 是要以中国的文化去修正、补充西方的新闻理论, 以两岸新闻实践去丰富发展西方的新闻理论, 做到求同化 (融合) 异。通过对两种不同制度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及其活动的研究, 对新闻受众接受差异的分析, 进而探讨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和方式, 共同创造不同制度下新闻顺畅交流的范式, 以为世界不同国家间开展新闻交流提供借鉴。正如尹韵公同志所说:“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能够迈出新步伐, 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全面地胜利推进这个大的环境和好的共性。其次是新闻事业自身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整套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经验与规则, 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定型、比较合适的运行机制。”“中国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正在走向进步与成熟。我们应当满怀信心, 我们应当付出应有的贡献。”[7]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根据两岸传媒发展的历史经验, 新闻是一种精神产品, 不能等同于一般物质产品, 因此两岸新闻媒体不能走完全商业化和自由化的道路。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格调不能降低, 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不能削弱。两岸相关部门对媒介生态进行适当的行政调控是保证其社会责任定位必需的, 而传媒业本身必须建立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 保证媒介的社会信誉。[8]这正是两岸传媒共同双赢的有力保证。

致谢:本文写作得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铭清教授、赵振祥教授、许请茂教授、阎立峰教授的悉心指导, 谨此致谢!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国两制”下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 (编号:08AXW001) 和国家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第二批特别资助 (编号:200902307) 。

参考文献

[1]吴高福.关于建构“一国两制新闻学”的思考[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8-19.[1]吴高福.关于建构“一国两制新闻学”的思考[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8-19.

[2]邓小平.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EB/OL].人民日报, (1983-06-26) [2009-10-23].http://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3-11/11/content_1171654.htm (新华闻) .[2]邓小平.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EB/OL].人民日报, (1983-06-26) [2009-10-23].http://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3-11/11/content_1171654.htm (新华闻) .

[3]郭伟锋.“一国两制”与台湾新闻报道[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 9951:15.[3]郭伟锋.“一国两制”与台湾新闻报道[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 9951:15.

[4]秦志希.论新闻传媒的民族性[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212-213.[4]秦志希.论新闻传媒的民族性[A].见吴高福, 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212-213.

[5]周建闽.实行“一国两制”与台湾及两岸关系新闻报道中的舆论策略问题[A].见吴高福、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104.[5]周建闽.实行“一国两制”与台湾及两岸关系新闻报道中的舆论策略问题[A].见吴高福、郭伟锋.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104.

[6]佚名.台海和平契机是两岸努力成果[N].海峡导报, 2009-10-11 (A11) .[6]佚名.台海和平契机是两岸努力成果[N].海峡导报, 2009-10-11 (A11) .

[7]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步伐[J].新闻战线, 2007 (10) :8-10.[7]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步伐[J].新闻战线, 2007 (10) :8-10.

基本原则构建 篇8

一、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构建的原则

(一)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但是在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生、活动、经验”三中心以后,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那么, 想要在教学提高效率, 首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因为, 如果抓不住学生的主体地位很显然, 教师就是沿袭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方式。教师这样不顾学生一直给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 首先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其次灌输式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学的快忘得也快。例如,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细胞分裂时, 教师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给把细胞分裂的全过程讲完, 学生也会基本能在一节课之内掌握, 但是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 学过之后就忘记了。但是, 转变教师的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带学生做实验观察、探究, 学生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的结论就会使学生更容易学会。而且, 从应付考试角度而言, 学生即使在考试过程中忘记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经验从而进行判断、作答。

(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原则

进入高校之后, 学生的学习开始有了专业化的区分, 因此,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最全面的。那么, 高中阶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 这种思想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 会学习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很显然, 在动植物之间有了差别,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为什么会在动物和植物之间有这种差别, 进而引导学生对动植物的细胞结构进行探究。在了解了其细胞结构的差别之后, 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促进了高中生物高校课堂的形成。

(三) 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原则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还没有完全消失, 教师如果强行对学生进行灌输, 必然会得不偿失。那么,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其进行引导。例如, 高中阶段会讲细胞呼吸的最佳条件和抑制细胞呼吸的最佳条件。那么, 教师就可以从水果的储存入手。在什么条件下储存苹果最容易使苹果变蔫儿, 没有香脆的口感或者在什么条件下苹果最容易储存。然后, 教师可以借助此话题引申到其他水果的储存。进而, 将课本知识引入, 让学生自己得出外界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的结论。

二、构建高中生物高校课堂的策略

(一)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 他们不想学习教师的情况下, 教师的强迫不会起作用。那么, 教师想要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只能从自己的教学方面出发,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物工程的教学中, 有血多关于基因“密码”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理论知识A、T、G、C学生自然听的是云里来雾里去。但是, 教师把这些东西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感兴趣。例如, 在将密码子的过程中, 教师将三个基因组成的密码子说成是扑克牌中的由三张牌组成的一个顺子, 反密码子说成是对方的一个顺子, 只有这两个顺子相互对应的情况下才会取胜, 学生必然是眼前一亮。而且, 在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 教师更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也会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而且教授的内容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虽然,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 学生的直观思维逐渐成熟, 开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但是,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 直观的教学更容易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 随刻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也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条件。生物学科中有血多零碎的知识点需要总结, 那么教师如果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进行板书很浪费时间, 从构建高效课堂方面而言是不合理的。那么, 教师口头进行讲解、总结的话学生很难条理清晰的整理, 那么教师给学生进行PPT展示, 完全克服上述困难。而且, 这种直观的教学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生物学科的学习中, 有许多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教师在进行直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让学生直接进行观察, 但是有许多学生根本无法想象一些细胞活动的过程。那么,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在将细胞分裂的准备时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首先, DNA的双链要解开, 然后碱基相互对应形成新的双链。教师把这个过程做成小视屏,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DNA的复制过程。而且, 其他需要实验来证明, 但是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实验的课程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讲解。当然, 这种讲课方式学生也会比较喜欢。

参考文献

[1]沈宗琦.试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5年11期

[2]许海诗.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 2014年28期

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原则 篇9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评价体系中,不把学生作为评价的客体,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对同学的评价,“要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这样,可以避免长期以来在学生评价中,人们常把学生看成评价的客体,使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解决学生学习上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问题。

3.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在全面反映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二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全体学生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

构建党内和谐的基本路径 篇10

一、以党内思想和谐为根本

思想和谐是灵魂,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共同信仰和奋斗目标的先锋战士自愿结合的政治组织, 与行政组织不同, 它是“主义”的结合。毛泽东同志曾讲, 有了“主义”才有所指望, 有所趋向。思想统一是党存在的前提条件, 也是党内思想和谐的前提。“在中国这样的大国, 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 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 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 是不可能设想的, 那就只会四分五裂, 一事无成。”没有思想上的统一, 组织统一是没有意义的, 即使有一时的统一, 也难以维持。达到党内思想和谐就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全党的奋斗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为宗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思想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 就是在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中,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 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不断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形成共识求得和谐。

二、以党的组织和谐为保证

组织和谐表现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组织之间、党员之间 (包括党内干群之间) 关系的和谐。但是,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坐而论道的学术团体, 它是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有机整体。它之所以坚强有力, 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 我们要“着眼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组织建设”, 要求党的组织和谐必须做到各级组织决策科学、政治生活民主;组织纪律严明, 执行有力, 运转高效有序。组织和谐以思想和谐为前提, 以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法为保证, 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关键。

三、以党内生活和谐为基础

“着眼于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 健全民主集中制,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建立党内和谐关系, 一是要尊重党员基本权利。只有在强调党员责任与义务的同时尊重每一个党员的权利, 共产党员才能有真正意义的党员意识, 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 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逐步推进党务公开, 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三是要实现党内和谐, 必须努力营造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 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勇于承认错误和接受监督, 努力营造一种同志之间的鼓励批评、欢迎监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民主氛围。四是要不断促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的要求, 绝不允许党内任何同志凌驾于组织和集体之上, 也不允许党内存在“一盘散沙”的现象, 更不允许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拆台。五是要不断促进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之间的和谐。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要求, 同时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 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六是要从改革体制入手,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扩大党内民主, 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 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健全全委会、常委会工作规则,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办法, 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要把扩大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起来, 统一思想认识, 保持步调一致,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四、以建设党的和谐文化为内涵

实现党内和谐, 必须致力培育以崇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党内文化。从党内来讲, 和谐文化指导下的党员行为, 以团结、协作、统一为基本特征。因此, 实现党内和谐, 需要着力培育一种体现执政为民、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 体现协调各方、化解矛盾的思维方式, 体现严己宽人、修身养性的行为操守, 体现事业至上、和衷共济的务实氛围, 体现遵章守纪、生动活泼的党内风尚。只有以党内和谐文化为内涵、为主导、为支撑, 党内和谐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才会稳固恒久;只有用党内和谐文化教育党员、陶冶党员, 和谐才会成为党内的自觉取向。党内和谐文化的建设, 取决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党员是培育党内和谐文化的主体, 党员领导干部是培育党内和谐文化的典范。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的高低, 决定着能否培育高品位的党内和谐文化。精神境界始于内心状态, “内和”才“外顺”, 心性和谐才不会心态失衡、追求失重、行为失范。我们要使党内和谐文化深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心, 以提升精神境界, 坚定共同理想, 坚持共同信念, 领导和团结全体人民顺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以党的领导班子和谐为表率

党内和谐, 关键是领导班子和谐。领导班子和谐, 关键是被形象称之为“班长”的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只有领导班子和谐, 才能为全体党员提供榜样, 并营造一种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兴事、以和成事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来建设领导班子。班子和谐, 就可以消除阻力、形成合力、增强活力、提高战斗力。否则, 就会是一盘散沙, 毫无战斗力。领导班子要和谐, 必须建立决策机制、责任机制、沟通机制、利益机制。党的干部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内部利益分配上, 按照贡献大小, 合理分配, 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丧失党性和同志之间的感情, 损害党的形象。

六、以优良和谐党风建设为保障

“坚持党的优良的传统作风,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优良和谐的党风建设是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加强优良和谐的党风建设, 一是要在党风问题上坚持党的优良传统, 同时弘扬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作风。二是要树立现代惩治腐败理念, 把廉政建设融入社会治理结构中。要严肃党的纪律, 增强法规制度的约束力, 建立一个让党员干部“不愿为”、“不敢为”、“不必为”相结合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三是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实现党内和谐。优良党风建设必须靠机制和制度来保障, 这就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 真正做到在党内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 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党章是党内法规制度的核心, 是党内根本大法, 是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 也是维护党内和谐的总章程。因此, 必须认真学习党章, 自觉遵守党章, 切实贯彻党章, 坚决维护党章, 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根本保证。

七、以和谐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

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 重心在党的基层, 在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和谐的基础。基础和谐、先进、稳固才能保证党的整体有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因此, 党内和谐的工作重心必须下移, 向党的各个基层组织延伸。党的基层组织不仅要主动关心困难党员、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生活, 切实保障这些党员的切身利益, 使这些党员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自豪感, 同时还要以良好的服务行为出现在群众面前,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凝聚和引导群众。

八、以党的理论创新为动力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灵魂和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坚持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活的灵魂,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善于学习和提高, 善于改进和加强领导。”当前特别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放在突出位置, 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 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能力。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 在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文章从思想和谐、组织和谐、党内生活和谐、党的和谐文化、党的领导班子和谐、优良和谐的党风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和谐等方面论述了构建党内和谐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党内和谐,路径,构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1975-1982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0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52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1983-1965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85.

基本原则构建 篇1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一系列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但从总体上看,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存在 资产质量不够高、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资产流失损失等问题。一个根本原因是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突出表现为出资人没有真正到位和国有资产多头管理。

李毅中说,国资委将从七个方面加快改革进度:

——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使国务院公布的《企业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得到有效实施,将陆续制定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和配套性文件,在实践 中不断修改完善《条例》,为国有资产法的出台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实现出资人层层到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 高效的中央和省、市(地)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政府层面实现出资人到位;另一方面,要加 快公司制、股份制改制,落实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母子公司体制,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的责任层层得到落实。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国 有资产监管机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要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国有资产 经营的责任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建立企业负责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依据经营业绩对企业负 责人进行奖惩。同时要继续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 针,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布局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 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有进有退。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投资主 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进一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 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抓住重点难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运转协调、 合理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制定选用标准,建立评价体 系,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市场化人才配置。引入社会劳动力价位,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分 配制度改革。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在政府支持下,积极推进分离 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继续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继续向国有大型企业派出监事 会。坚持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严格实行企 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内控机制。健全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 办法,规范交易行为。制定对所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全资、控股的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进 行监管的办法。

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篇12

一、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于“吸引人, 激励人, 留住人, 发展人”。面对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竞争和企业本身的绩效问题, 构建激励机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任务。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 如果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 如果加以激励, 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员工能力的发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 为企业和社会多作贡献。

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有一定的原理和原则作为指导。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 将激励划分为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两大部分。内部激励源于员工对某项工作本身的认识及兴趣、成功的满足和对创造性活动的愉快感。这种心理满足无需外力推动, 不必外来奖赏, 完全是一种内心感受, 这种感受是成为提高员工内在积极性的持久动力。外部激励则是由生产活动的外部物质条件、奖惩制度、管理环境等刺激产生的激励。这种激励不是产生于工作本身, 而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笔者认为,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主要应包括以下原则:

1. 以身作则, 公平公正。

第一, 经营者要做到自身廉洁, 坚决按章行事, 做到公正不偏, 不任人唯亲奉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第二, 经营者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 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第三, 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

2. 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

员工目标与公司目标的一致性是公司经营管理者所追求的管理最高境界。公司可以通过奖励、培训和建立共同愿望等使员工有意识地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拉近, 要给员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将个人的目标纳入公司目标的同时获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使个人与公司共同成长, 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高度统一。

3. 约束与激励结合。

无约束的激励将会导致员工的放任和懈怠, 在获得短期的激励效果后, 这种激励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同样, 片面地依靠制度来管人, 强调员工的责任, 而忽略激励的作用的做法, 同样难以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

企业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时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才对物质的追求是正常的、合理的, 公司应该意识到并在以往成功的精神激励的基础上, 引入物质激励, 保证公司人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 从而提升激励的效率。

5. 认清个体差异, 实行差别激励。

员工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对某人有效的强化措施可能并不适合其他人。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 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6. 建立和实施多层次激励。

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制度, 即综合运用工作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升迁激励和情感激励, 构建多种激励机制。

7. 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主要是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 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 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 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 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文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 相应地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得进行调整, 这样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相适应, 激励机制就会符合企业的文化取向, 从而使激励机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8. 采用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功能是提取有关人员与工作相互适应关系的信息, 以便对人力资源使用状况进行科学的决策, 调整报酬分配和决定人事变动、奖惩和培训等。绩效考核的方法可采取事实确认考核办法和调整式评价方法。前一种方法适合于具有明确工作氛围, 结果可以客观衡量的工作。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工作标准具有相对性的工作。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评价, 不仅要重视员工的工作成果, 也要重视其工作过程, 按照“公平过程”理论, 考核判断员工工作本身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是否积极, 工作环境和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等。

二、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的措施

1.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构建的重要前提。企业文化的建设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工作:首先, 要培养核心员工的归属感。企业要与核心员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使其知晓企业的经营理念、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建立核心员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议事制度。只有核心员工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 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而不仅仅是依令行事的雇员, 从而使其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 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其次, 要培养员工的成就感。企业既然要重用员工, 就应授予其一定的权力, 赋予其相应的责任, 允许他们自主制定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而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和监督。事实证明, 企业充分授权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同时, 企业要注意对核心员工的工作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 让员工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2. 构建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任何一个企业均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制定不同的激励策略, 一个有效的激励策略, 可以在企业不增加相对人力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激励策略要与时俱进, 以薪酬福利激励留住人才, 以事业激励稳定人才。以人为本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 心理契约的建立应以个体与组织之间相互期望的实现为条件, 员工的心理契约的满足会有助于改善工作满意度、工作安全感、强化雇佣关系, 降低缺勤率和离职意向等。

3. 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因人而异,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培训制度, 注重员工职业计划管理, 设计有效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企业员工的前提, 也是其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薪酬已不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 而成为衡量人才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企业核心员工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业绩奖金、股权报酬等。薪酬结构的安排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并根据企业具体发展阶段的状况而定, 并建立面向普通生产性员工和面向管理人员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

4. 进行合理的组织创新。

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 一是能更好地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 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 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 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 从而对核心员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5. 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

上一篇:分数阶余弦变换下一篇:拟写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