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精选5篇)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篇1
引言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劳动法制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体现着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和部门法追求, 是把握劳动法理论和制度精髓的切入点。揭示和研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是劳动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 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不仅是劳动法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国劳动立法和执法。从劳动立法来看, 由于我国劳动法典在确立时亦体现我国的立法特色, 即宜粗不宜细, 宜简不宜繁, 因而劳动法典仅有一百零七条, 远远不能满足对具体劳动关系调整的需要。因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不仅是我国劳动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也是关系到劳动立法、执法的重要问题, 因此尽快通过立法形式, 明确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迫在眉睫。
2 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及缺陷
我国劳动法学界对劳动法基本原则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 有关研讨文章也很少见到, 为数不多的劳动法教材或专著中常设有一章或一节, 又多为泛泛而谈, 缺乏深度和新意。综观劳动法各种有代表性的著述, 关于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各种表述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 以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劳动法学》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劳动法学》为代表, 认为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改进劳动组织,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原则 (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原则) ;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保护和权利的原则;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劳动者有集会、结社的自由和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的原则) ;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劳动者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有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的原则;劳动者享有物质帮助的权利的原则;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第二类, 全国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劳动法学》认为,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四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贯彻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劳工神圣”的卫士———劳动法》主张, 我国劳动法应确立以下四项原则: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第四类, “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劳动法》认为,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上述第一类提法存在着以下缺陷:简单复述宪法的原则规定, 以宪法内容代替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把宪法作为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唯一根据;一些所谓的“基本原则”, 实质上并非基本, 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有些不过为具体制度的原则而已;各项原则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不能形成基本原则的形式要求。
总之, 上述第一类提法中的诸多原则, 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理论抽象性, 未能从深层次上反映现代劳动法的理念和真谛, 需要反思和发展。
3 确立劳动法原则
我国劳动法应该确立以下三项斟酌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原则、社会化原则 (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相结合原则) 。
3.1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 二是保护劳动者的其他合法权益。劳动权的本质上是生存权, 是指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均有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障按劳取酬的权利。
保障劳动权原则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凡是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公民都有平等地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 有根据其志愿、才能、教育程度并在考虑社会需求的情况下选择职业及工种的权利。
(2) 国家有义务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权, 当劳动者谋求不到工作时国家应给予帮助、扶持或提供必要的生活费。
(3) 劳动者有按其劳动的数量与质量获得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数额的劳动报酬的权。
(4) 必须尊重劳动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劳动权, 对劳动力使用者滥用解雇权的行为应当加以限制。
(5)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 又是公民的义务。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最基本的保护, 是对劳动者基本利益的保护。这种基本利益就是国家通过劳动法律、法规颁布的、强制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最低的劳动标准、最基本的劳动条件, 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 这种基本利益应当获得绝对性的保护, 这种最基本的保护对所有用人单位要求都应当是一致的, 不应由于用人单位所有制的不同或组织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次是平等的保护。平等的保护是指所有劳动者不因其民族、种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宗教信仰、职业、劳动关系的性质有何不同, 其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其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我国劳动法的保护, 不应有任何歧视或差异。但这种平等保护, 并不排斥对特殊劳动者群体如未成年工、女工等的特殊保护。
再次是侧重的保护, 即在特定条件下, 当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和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 应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全面的保护。即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既保护法定权利, 也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约定权利, 对约定权利的保护是以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的;既保护劳动者的人身权利, 也保护劳动者的财产权利;这种保护既存在于劳动过程的始终, 也存在于与劳动关系有关的任何环节。
3.2 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原则
三方协调劳动关系原则是指政府、工会组织、企业组织代表 (应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形式的组织代表) 三方共同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他们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主体。
三方原则的内容、组织机构和程序我国立法还未有规定, 应该说实行三方原则目前还有一定难度, 有待于完善, 但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也应有一定的超前性, 要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规范, 实行三方原则越来越有其必要性, 因此三方原则应作为我国劳动法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3.3 社会化原则 (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相结合原则)
劳动法属于社会法, 以社会为本位, 形成了社会, 调整法为形式的立法体系。因此, 劳动关系的调整既不能单纯地依靠合同化手段 (私法手段) , 也不能只依靠基准化手段 (公法手段) , 而是将其纳入将基准化与合同化相结合的社会化调整的轨道中来。
(1) 劳动关系的合同化。合同化是自主化的表现形式, 它是要将所有的劳动关系逐步纳入合同的运行轨道, 使合同成为劳动关系的维系方式和权利义务确定方式。劳动关系的合同化调整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制度上。劳动合同是指受雇人以劳动给付为目的, 有偿的为雇用人所使用之契约。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
(2) 劳动关系的基准化。由于劳动力的人身化特点, 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原则是建立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的基础上的。劳动关系基准化就是指劳动关系的调整, 应当由国家通过劳动立法, 制定劳动基准, 明确劳动条件, 约束和保障劳动权利和义务而进行。根据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我国对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三资企业等所有用人单位规定最低劳动标准, 使劳动者得到最基本的保护, 同时也保证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的自主权。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篇2
1、现在单位大多喜欢来个试用期,大多喜欢1-3个月,大多喜欢用满3个月,法律规定最长试用期不得超过多久?
2、现在单位大多喜欢来个基本工资 加班工资。基本工资,有的是5天8小时,有的是6天8小时。5天合法还是6天合法?
3、关于保障工资,即最低工资标准,专业术语怎么说?这是怎么解释的?
1)说的是每个月的实际工资呢,还是说基本工资?(如果指实际工资,就没谱了,看着工资不低,有的十几个小时呢,算下来每小时的工钱并不高。)
2)单位应依法为员工缴纳5保,按相关规定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保障工资指缴纳前的帐面工资,还是缴纳/扣除后的实际到手/帐的工资?
3)试用期的员工在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范围内吗?(如果受保障,大多单位试用期内不缴保险,那就要全额发放给员工。如果缴纳,财务方面还可以享受相应的减免优惠,发放多不划算啊,还不如早签合同早录用。这样岂不是违背了用人单位采用试用期的部分初衷了吗?乱了乱了。。。)
4、假设工厂招工,并不要求提供岗前近期体检表,为什么?逃避职业病?这应该算是结合论述题了:)结合劳动法,应该怎么做?如果已经上班了,如何补救?
请逐条解释啊,如果有衍生的法规及相应补充,那更好啦。谢谢!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篇3
关键词: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研究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生产关系的生成和发展。如果劳动关系不协调,社会和谐更不可能。在实际劳动关系中,资本及劳动力的方向及作用并不一致,两者存在着利益对立和差别的情况。
一、简述倾斜保护原则的内涵
倾斜保护原则是贯穿我国劳动法的根本原则。简言之就是说该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与倾斜立法两个层次组成。劳动者的出发点重在保护劳动者,想办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确立劳动法的立法依据。劳动法重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可以对失去平衡的劳动关系进行校正。所以,劳动法的重点是突显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用人单位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确定对用人单位的利益进行保护,从劳动法的视角,必须以劳动者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保护劳动者的目的。
二、倾斜保护原则的合理性
劳动者处在弱势地位就是倾斜保护原则确立的基础。研究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劳动法的产生大多比其他部门法较晚。我国在1994年才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08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在制定劳动法之前,劳动关系大豆依靠民法进行调整和规范。人们普遍认为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是一种普通的民事合同关系,劳动者与雇员之间也是平等地位。但是,劳动关系在人身、组织等从属特点上,导致其表面、形式掩饰其实质的不平等,导致出现用人单位、弱势群体、强势劳动者之分。这里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面来看劳动者与雇主是完全平等的主体,但从力量上两者的不平衡导致其在法律地位上受到极大的约束。雇主具有大量的经济资源,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可以合理维护自身利益。当雇主与劳动者发生纠纷时,雇主可以运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占据主动权,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平等状态。只有想办法消除雇主与劳动者的矛盾,确保其本身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和谐。劳动者必须有人雇佣才能获取收入来源,长时间没有收入就会使劳动者及其家庭面临饥寒交迫的情况。雇主雇佣劳动力工作是为获取利润,如果雇主顾不到工人不会直接威胁其生活。同时雇主大多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确保其生存生活受到较小的影响。所有劳动力都无法向商品一样在契约无效的情况恢复原状。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一项最基本原则,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倾斜保护原则是劳动者一方处在弱势地位时,采用形式上的倾斜保护,达到实际效果的公平。必须在完全理解倾斜保护及确保其合理界限的状态下以公平作为立足点。
三、农民工权益维护与倾斜保护立法的相关性
各个地区的最低标准比较低,同时调整速度较慢,用人单位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实际支付给农民的工资标准。工资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也存在一定差距。多数企业没有对农民工实施相对应的安全培训,致使农民工缺乏最基础的劳动保护。农民工没有接受相对应的安全培训,出现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较高。农民工维权体制不健全,无法正常行使民主权利,触犯人身权利的状况时有发生。根据我国贯彻劳动法的实际情况来看,上述问题中多数是劳动群体必须采用完善劳动法制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农民工因群体差异与外来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他们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若没有相应制度的辅助,在与强势资本相互结合时会出现更加艰难的困境,可以借助倾斜保护立法来帮助其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农民工权利不能得到应有的维护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制度未有效落实实施,倾斜保护立法建立的相关规定必须认真执行。倾斜保护法要通过强化劳动执法来完成。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角度来说,强化倾斜保护执法尤为重要。强化对强势群体权利行使情况的监督和制约,长时间维护其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强化倾斜执法必须加大预防性干预的力度,确保预防性干预与纠正性干预处在平衡状态。强化倾斜保护执法必须加大干预力度,维护预防性干部与及纠正性干预两者之间的平衡。从实际情况滥砍,劳动监督部门推行的纠正性干预必须充分,致使预防性干预不足。同时必须为农民工维权创建快速通道,建筑行业推行的工资保证金制度慢慢想其他各个领域推开,同时把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状况与其信用情况相互挂钩;实际实施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时,必须优先把牵涉农民工的案件进行办理,做到快审快结,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诉讼成本。同时各个级别的工会要深入研究劳动争议发展情况及类型,为防止农民工陷入用工陷阱给出合理指导,为农民工维权实施保护。
结束语:综上所述,倾斜保护原则是建立劳动法最基本的原则,必须对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文中以倾斜保护原则的内涵及合理性为研究视角,介绍了农民工权益维护与倾斜保护立法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我國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穆随心--《学术界》2012.12
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论文 篇4
论文摘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因此对教师劳动进行辩证的科学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对教育教学的推动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谈谈对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 教师劳动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
人的活动(包括一切社会劳动)的一般结构关系是“主体――活动――客体(对象)”。活动通常又可以有任务、过程、结果(或成果、效果)等方面。据此,笔者将从主体、对象、任务、过程、效果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特征
教师劳动是一种角色劳动,作为主体的教师是一种角色,所谓主体特征也就是指它的角色特征,主要有:
1.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特社会地位的职业角色
教师是一种极为平凡的“普通劳动者”角色,但是,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担负着传递历史和现实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任务,递续工作目的是在“创造”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一代创造者。
2.教师是一种具有专业特点的社会角色
教师这种职业角色,必须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必须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教师角色的这种专业特点,体现在师范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方面;师范专业性首先就表现为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知识,社会活动规范知识;其次,师范专业性还表现在传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即“传道、授业”,传授的关键又在“内化”,即要转化为学生心理上的东西(知识能力,品质等),这就必须要具备教育能力,学科专业性也表现为“掌握”和“传授”两个方面,但范围只指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传授”。
3.教师是一种具有综合职能的社会角色
教师是一种对应学生又具有综合职能的独立角色,这种综合职能表现为它集合了多种其它社会角色的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传道”、“授业”,在这种职能活动中,包括有领导者、管理者的职能,严父慈母的职能,知识讲解员的职能,“个性模特儿”的职能,身心保健医生的职能,体育教练、艺术指导以至于公安人员的某些职能等等。无疑,这些角色职能在教师的活动中极为有机的综合为教师角色的一种整体的独立职能。
教师这种多重角色特征,反映了作为教师的特有难度,教师角色冲突,不仅表现为角色转换冲突,多重角色冲突,角色个性的冲突,还包括了教师角色本身内部的冲突。
4.教师是一种具有个人个性示范作用的社会角色
当教师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授业”活动时,自身知识的渊博精深与否就作为学生的样板而影响学生;尤其在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这种“传道”活动时,自身的个性更将作为样板影响学生。显然只有在教师的个性与其所传授的一切相一致的时候,这种示范才是积极的,才能以难以计量的力量来增大所传授内容的作用,并丰富这些内容;否则,后果将完全相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教师劳动的对象特征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劳动的对象,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劳动中,学生是劳动的客体,是受教育者。但与其他以“物”为对象的劳动不同,教师劳动的这个客体对象同时又是主体,教师把教育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必须有赖于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又是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
教师劳动的对象作为主体,就在于学生不是以消极被动的状态来接受教师这一主体的影响的,而是带着他的主观偏颇性积极主动地或能动地对待教师的影响的。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持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他接受影响。否则,学生将以另一方向的消极性来拒绝教师的影响,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消极表现并不必然地表现为清楚意识到的对立或拒绝。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习内容缺乏好感,对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已有知识基础不足等等,都将作为主体的表现而反映在学习活动中。
2.教师劳动的对象与教师具有“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劳动的对象还具有一种辩证意义上的以教师为客体的主体性,也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学生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教育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教师,学生可以使教师“教然后知困”,学生的意见、批评,可以教育提高教师水平。但是,这并不否定师生关系在教师劳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性质。
三、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
教师劳动的任务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心理学意义:教师劳动的每一项任务都在于从劳动对象即学生的心理上去实现它,去造就一个个完美的个性,去塑造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而不是从外部去“雕琢”对象,正是基于这个特征,人们赞美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教师劳动任务的全面观点,首先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教师的劳动虽有分工,但都负有全面发展学生上述各个方面的任务;其次是全面发展学生各种类型个性。用一个模式来固化学生的个性既做不到,强做则反而有害;第三是全面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于少数学生即使“毛病”累累,教师也不能抛弃他,相反,更要加倍努力予以教育,要全面教好每位学生。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成人、成才。
四、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
1.教师劳动过程的智力性质
教师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的过程。
教师劳动的这种性质决定,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其产品则是完美的个性和优秀的人才。如就体力、脑力劳动的一般区别来看,体力劳动的过程,其程序、进度、成效,一般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地比较难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
教师脑力劳动的性质,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脑力劳动。如科技人员的劳动,其过程一般是止于物性对象的“精神产品”的形成;文学艺术家的劳动,其对象虽然是社会的,但其“精神产品”的转化一般也不属于劳动过程的直接范围。而教师劳动的过程正是转化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实现“传授”,有能力实现“转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劳动有着较其他专业能力劳动不同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其专业角色劳动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传授这一切的知识能力。
2.教师劳动过程的个体形式
劳动的脑力性质决定了教师劳动的个体形式。显然,从教师掌握历史或现实的精神劳动成果的学习活动到备课、讲课、辅导、批阅作业及思想教育的“传道”活动,都首先是头脑中的内部活动,而这只能是个体的。但劳动的个体形式丝毫不意味着教师劳动是彼此毫不相关的,一位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低效将深刻地影响着所有教师活动的成效;前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后一年级,关键在于,教师劳动的协同是极为有机的。
3.教师劳动形式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一种角色规定的特征,是指“必须”创造,而不是说凡担任教师角色的个人就必然会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这一角色活动并无确定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到处套用。第一,学生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第二,教育内容千变万化;第三,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第四,教师个人条件,尤其是知识技能也千差万别、时时变化;教师个人必然会形成一整套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当然要一致,但他必须根据教学对象重新安排、重新处理,将教学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然后才能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劳动的这种创造性既是一种科学性创造,也是一种艺术性创造。创造的科学性在于他是按照特定的对象条件和特殊的教学形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水平上揭示客观规律;创造的艺术性在于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重现形象,即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物质属性、事物形象。在这里,教师则是特殊的演员。同时,在教育中敏锐的应变机智,又极富艺术灵感,喻人以理基础上的动人以情,也是艺术功效。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根据具体的对象,内容、环境、条件等等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既不能离开一般规律,又不能机械硬套,这就是“教有法而无定法”。
4.教师劳动过程机动的时空条件
教师的劳动在时间、空间上是有严格限定的。上课、下课必须按时进行,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作业批改、学习指导也都有时间限定;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如教室、实验室、运动场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时空条件又很机动,如备课1小时、2小时,批改作业用1小时、2小时,时间的机动带来空间的机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内家外、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无处不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5.教师劳动的过程靠自觉的劳动态度
教师的.自觉劳动是指从事这一劳动必须自觉,教师劳动之所以有这一特点,是由于其脑力性质,个体方式,灵活的规程及其时空条件,因而就难以从外部来控制其整个过程。这样,教师劳动的态度:干与不干、多做少做、努力与不努力、应付地干或创造性地干,都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是否自觉,取决于教师是否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五、教师劳动的效果特征
教师劳动的成效主要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老师写了多少页的教案、批改了多少作业、上了多少节课,开了多少次会,这只能说明做了多少工作,进行了什么活动,但并不能反映出其对社会的贡献,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恰恰是其实际的贡献。
1.教师劳动的成果是集体的
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形式,但受更为深刻而有机的内在协同关系的影响,反映在教师的劳动效果上,其成果为集体的。对于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劳动都只是浇了有限的一滴水,培了有限的一把土,而且相对于整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所有学校教师劳动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但是,集体并不抽象,它是个体的有机总和,在成果上,也是各个教师不同大小、不同深浅作用的有机总和。
2.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是不确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本身德才兼备,扎实地掌握了教育科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渊博的专业知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那么在积极努力的前提下,其劳动效果的获得就比较有把握,但是,即使如此,其效果的获得仍然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劳动效果并不取决于主体一方,同时还取决于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的对象(学生)一方,而后一方面的因素又是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方所不能完全控制的。一个学生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消极或积极因素的制约,外部因素的作用又要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而且,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教育下可谓“来去匆匆”,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确定的了。
3.教师劳动的效果是长期的、多样的
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德才水平,这样的效果有个体效果和社会效果,它们都是长期才能显示。这样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不是讲几节课、谈几次话就能获得的。因此,不能仅据一两节课的检查或一个阶段的考试来论定;也不能仅据一个阶段的学生纪律表现来论定,这些检查结果都只具有临时的、局部的意义,而只有在具有相当稳定的结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教学效果的表现,而这又只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尤为重要的是,从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来看,教师的劳动效果必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就是说,要看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后,作为社会成员能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有怎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定论教师劳动的真正效果。“学生产品”的质量,固然在“制造”时可以鉴定,但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时的鉴定,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校时是高才生,在以后的社会劳动中却平平庸庸。显然,真正的效果是在后期,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劳动效果的测定是难于精确的
教师劳动的成果测定在于学生的质量,这就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困难,关键是难于定量,难于量化。而一般的质量鉴定,却都离不开量化手段,但是这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用于测定学生质量,也用于测定教师劳动效果的一切量化手段的相继作用。问题是要认识到这些手段的作用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
总之,上述五个方面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认识到教师劳动的这些基本特点,我们才能科学地、辩证地、长期坚持不懈地实施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地管理和评价教育工作以及教师的劳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二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7):6-8.
[2]段淑芝.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管理[J].教育研究,,(7).
[3]周向东.谈谈对老师工作的认识[J].素质教育,,(1).
[4]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析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基本现状 篇5
【摘 要】个体工商户一般以中小型规模存在,工作种类危险系数小,难度较低,所以,虽然在这类群体里存在社会保险购买率低的现象,但由个体工商户中社会保险购买问题出现的纠纷在整个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中占据的数量微乎其微。我国的法律是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险,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更好的保护到劳动者,但对于个体工商户这类主要以维持生计为主的小型经济体,更多的会导致既不能使劳动者得到保障,又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的尴尬局面。本文主要通过考察个体工商户的存在形态及盈利模式,就其雇主是否具有购买社会保险金的能力,以及是否有能力担任购买社会保险主体的责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 劳动关系 社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90-01
一、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及法律规制的现状
(一)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基本现状
个体工商户一般规模较小,工作种类危险系数小,难度较低,因此对雇员的人生安全基本不构成威胁。经调查,个体工商户的工伤发生率为14.86% ,正是凭借着较低的工伤发生率,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在存续期间,由工伤引起的相关社会保险问题以及涉及一次性工伤补助金等纠纷较少,因此一直不能引起个体工商户雇主和雇员对购买社会保险的足够重视。另外,大部分个体工商户雇主以及雇员对各类基本社会保险政策不清楚,与商业保险混淆在一起,对社会保险的意义、作用认识模糊,存有疑心,害怕上当受骗。不少雇主不知道或者不愿意依法为雇员办理各类社会保险,部分个体工商雇户主认为给雇员发放的工资,已包括了雇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用,参不参保是雇员自己的事,自己已经尽了义务。基于种种原因,个体工商户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面不宽。调查结果显示,个体工商户中雇主为雇员购买了社会保险率几乎为零 ,即没有雇员享受到了个体工商户雇主提供的任何形式的工伤、养老等保险待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个体工商户雇主连自己都没有参保,更谈不上给雇员参保。
(二)法律对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
我国对于购买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为,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的保险,我国《合同法》在其第十七条第七项中规定了劳动合同书中应当具备的社会保险条款,以及《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了劳动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的待遇的情况。
二、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赔偿工伤费用种类过多
根据2011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工伤赔偿项目一览表可知,当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了或者潜伏中的工伤(一般为七至十级工伤),用人单位就得支付一系列的费用,比如在医疗期间的停工留薪、伙食补助、转院费用等,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在申请人罗会凯诉被申请人单位某区汇龙东路耶咖雪啡茶楼一案 ,申请人提出的请求,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而依法律规定,被申请人作为用人单位,理应支付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但若是对于一个收入甚少的个体工商户雇主而言,如果遇到一个七级以上的工伤,那么支付一个工伤的所有补偿金,就可能是他们一年左右的收入,甚至更多,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无法被个体工商户雇主所接受的。虽然此情形在本次的调查中没有明显的反映,但却是我们在对有过工伤经历的员工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到,并且切实存在的问题。因此个体工商户是否有能力去承受这一系列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生活津贴、医疗费、鉴定费、交通费等,以及个体工商户到底应该以多大的份额承担工伤补偿金,这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小结与讨论
个体工商户应当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我国的法律也是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险,这种规定的确能更好的保护到劳动者,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却会造成既不能使劳动者得到保障,同时又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的尴尬局面。个体工商户规模小,盈利少,再加之其用工的随意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得闲散于居民生活中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集中利用。本文认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要求在个体工商户中能够得到同样的实施,在相对比较大的经济负担之下,个体工商户雇主会为了节省这笔支出,从而回避招聘员工,独自经营,或者是缩小经营的规模,如此一来,而被个体工商户集中起来的闲散劳动力,又会回归社会,造成失业率上升的局面。不否认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只是由于这一制度的强制性,将工伤发生率极低的个体工商户也全全包含了进去。在实践中,有部分个体工商户雇主自己都未购买社会保险,更何况是要求其为雇员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险。所以本文建议,将个体工商户排除在必须为雇员交纳社会保险金的主体之外。
只有经济基层的法律意识提高了,社会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规制大中型单位容易,因为他们的存在比较集中,并且他们的规模大,一旦管制,法律的目标性也比较强。但是规制其中的劳动关系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个体工商户分散,不集中,他们也具有更大的自由性,想要对其进行规制,只有循序渐进的将法律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让社会的法制化前进。个体工商户中的劳动关系被社会的关注少,存在问题多,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个体工商户的和谐发展。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的完善是我国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应当根据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的特点,完善对个体工商户中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促进我国个体工商户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保华:《论非标准劳动关系》,载《学术研究》第2008年第7期
[2] 陈晓宁:《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载《时代法学》第2010年第3期
[3] 马跃如,夏冰:《论<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现状与问题——以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立法规范为视角》,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2011年第2期
[4] 杜兴洋、徐双敏:《国外政府促进灵活就业的主要方式》,载《学习月刊》第2005年第5期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推荐阅读: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07-15
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含义09-06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06-06
颁布的劳动法全文05-29
劳动法拖欠工资的规定10-20
劳动法对于社保问题的规定07-21
关于劳动节的诗歌:《劳动之歌》09-27
“末位淘汰”制度的劳动法思考10-29
劳动的快乐-五一劳动节作文600字05-14
400字劳动节作文:我的劳动节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