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基本原则

2024-07-17

五项基本原则(共11篇)

五项基本原则 篇1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 不适合学理财, 因为连有些大人都学不会。其实教小朋友理财并不难, 不需要告诉他们艰涩的投资理论或金融操作模式, 只要就孩子平常接触到的部分, 例如购买零食、文具及玩具等,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让他们懂得如何让钱发挥最大的效用。但在教孩子理财的同时, 有五项原则要加以注意:

不回避金钱方面的问题

当大人在处理金钱时, 如果孩子对相关问题好奇或有疑虑时, 千万不要觉得不耐烦或用回避的态度来回应, 这是教育机会, 应该尽可能地用孩子懂的语意加以举例说明。

例如:当孩子问到:“为什么可以不用花钱, 只用一张小卡片就可以买到东西?”这时候可以告诉他们:“这张小卡片叫做信用卡, 用它来买东西时, 商店会通过电脑告诉银行我花了多少钱, 银行会先帮我付钱给商店, 再通知我还这笔钱, 并不是不用花钱就可以买到东西。”要强调这笔钱是要还的, 否则如果让小朋友误以为持卡可以不必付钱就得到想要的东西, 将来很可能因此成为负债一族。

视需求必要性给零用钱

孩子的零用钱多半是父母给的, 目的是要让他们有机会学习自己管理金钱, 但有些小朋友会认为父母给零用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最好不要孩子一伸手就给零用钱, 应该视需求的必要性而定, 当他们有花费需求时, 一定要了解这些需求的原因, 衡量是否有必要性再给, 否则孩子若发现要零用钱是容易的事, 便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个性。

让孩子学习珍惜金钱

不管是买东西给孩子或是给孩子零用钱, 都要教育他们好好爱惜物品或保管金钱, 若物品是因为孩子的疏忽而损坏, 不小心弄丢了钱或是恣意浪费时, 要让他们对这些失去或损坏的金钱物品负责。在提供这些金钱或物品之前, 要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好好爱惜, 并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再供应, 这样才会让孩子更珍惜他所拥有的金钱或物品。

试着让孩子自己管理钱

既然要教孩子理财, 就要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处理金钱, 父母只是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协助及咨询, 给他一定的可支配金额, 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 重点是要他们学习如何让每一分钱可以发挥效用。例如:孩子可以用自己拥有的钱去买想要的东西, 而不需向父母伸手要, 一旦金额不足又非买不可时, 可鼓励他们想出取得差额的方法, 但重点是这个方法必须是正当的。

父母应以身作则

孩子的外在行为往往有很大的成分是受父母的影响, 所以当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能做什么时, 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 要孩子做到的事情, 自己得先做到才有说服力。现在的孩子自主性都比从前强得多, 在孩子面前得以身作则, 自己先做好榜样, 才可能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五项基本原则 篇2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终端货架的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呢?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产品陈列的十五项原则。笔者用本文的十五项原则加上图片案例分析讲解,使许多终端业务员和超市理货员在短期内提高了产品生动化陈列的技巧和能力,明显改善了产品堆头和货架的陈列效果,并可达到明显提升销量的功效。只要掌握并运用好这十五项原则,就能达到在局面赶超产品陈列的典范-可口可乐。

1、最大化原则:

产品陈列的目标是占据较多的陈列空间,尽可能增加货架上的陈列数量,只有比竞争品牌占据较多的陈列空间,顾客才会购买你的产品。

2、全品项原则:

尽可能多的把公司的产品全品项分类陈列在一个货架上,既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销量;又可提升公司形象,加大产品的影响力。

3、集中展示:

除非商场有特殊规定,一定要把公司所有规格和品种的产品集中展示,每次去店中,都要把混入公司陈列中的其它品牌清除。

4、满陈列原则:

要让自己产品摆满陈列架,做到满陈列。这样既可以增加产品展示的饱满度和可见度,又可以防止陈列位置被竞品挤占。

5、垂直集中原则:

垂直集中陈列可以抢夺消费者的视线,因为垂直集中陈列,符合人们的习惯视线,而且容易做出生动有效的陈列面。

6、下重上轻原则:

将重的、大的产品摆在下面,小的轻的产品摆在上面,符合人们的习惯审美观。

7、重点突出原则:

在一个堆头或陈列架上,陈列公司系列产品时,除了全品项和最大化之外,一定要突出主打产品的位置,这样才能主次分明,让顾客一目了然。

8、伸手可取原则:

要将产品放在让消费者最方便、最容易拿取的地方,根据不同主要消费者不同的年龄身高特点,进行有效的陈列。如,儿童产品应放在一米以下。

9、统一性原则:

所有陈列在货架上的公司产品,标签必须统一将中文商标正面朝向消费者,可达到正齐划

一、美观醒目的展示效果。

10、整洁性原则:

保证所有陈列的公司产品整齐、清洁。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一定不会购买脏乱不堪的产品。

11、价格醒目原则:

标示清楚、醒目的价格牌,是增加购买的动力之一。既可增加产品陈列的醒目宣传告示效果,又让消费者买的明白,可对同类产品进行价格比较,还可以写出特价和折扣数字以吸引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不了解价格,即使很想购买产品,也会犹豫,进而丧失一次销售机会。

12、陈列动感原则:

在满陈列的基础上要有意拿掉货架最外层陈列的几个产品,这样既有利于消费者拿取,又可显示产品良好的销售状况。

13、先进先出原则:

按出厂日期将先出厂的产品摆放在最外一层,最近出厂的产品放在里面,避免产品滞留过期。专架、堆头的货物,至少每二个星期要翻动一次,把先出厂的产品放在外面。

14、最低储量原则:

确保店内库存产品的品种和规格不低于“安全库存线”。

安全库存数=日平均销量×补货所需天数

15、堆头规范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记 篇3

1953年底,帕兰杰毗与当时的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高尔、驻华大使赖嘉文、西藏问题专家卢巴拉卡里共同组成代表团,在北京就印度与西藏地区的贸易通商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据帕兰杰毗回忆,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周恩来表示,像中印这样相互毗邻的大国之间一定会存在某些问题,只要本着上述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

赖嘉文大使当即代表印方对周恩来提出的五项原则表示完全赞同,并将中方愿以此为指导方针处理对印关系的设想向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作了汇报。尼赫鲁认为,中方提出的五项原则具有指导国家关系的普遍意义。1954年4月29日,中印签署了《中国和印度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协定的序言部分明确宣布了五项原则。1954年6月25日至28日,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期间,又把五项原则中的“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充实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尼赫鲁则建议将此内容完整地写入访问结束发表的印中联合声明中,宣告全世界。尼赫鲁总理当时在亚非独立国家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积极地在许多场合宣传五项原则所阐述的主张,使之很快为多数新兴国家所接受。帕兰杰毗先生认为,中方后来一直表示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缔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出于对尼赫鲁总理所做贡献的一种肯定,但“原则”最初是由周 恩来亲自提出的,这一点无可置疑。

低成本招商五项原则 篇4

怎么办?退不是办法, 进又有风险。不用着急,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将告诉你五项原则。

作为一名营销界资深实战派人士, 近几年来, 我一直专注于中小企业的营销推广与品牌运作, 面对中小企业的焦虑不安, 我曾提出了低成本营销的概念: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最大程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充分整合起各种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资源, 以求得企业与产品生存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的精耕细作在某些局部区域市场建立自身的宣传网络和资源优势, 并进而延伸品牌带来的影响。

选好市场切入点

低成本营销, 顾名思义就是力争尽可能用较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可能的产出回报, 让有限的资金通过营销手段和市场资源的充分整合, 裂变成巨大的核能效应。

因此, 在正式启动市场时, 不能凭主观臆断紧盯着消费需求旺盛的中心城市, 而应理性分析, 慎重选择。近几年来, 许多医药保健品纷纷沦为各地新闻传播媒体的打工仔, 哗哗的资金滚出去, 一段时间下来却不见市场回报, 于是当初的雄心万丈到最后就变成偃旗息鼓, 真是可惜啊。因此, 选好市场切入点, 首要问题是要了解当地的媒体分布, 商业、医药等相关渠道的网络运行质量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层次在医药保健品选择中的个性化需求, 只有这些理顺了, 你才能有的放矢。

扬长避短或避实击虚

既然是低成本运作, 就要凸现自身的市场运作优势。由于实力和推广资金的限制, 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现在, 一些医药保健品上市, 动不动就上电视,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 营造销售氛围。其实错了, 我个人认为, 如果企业实力不够强大, 尽量少上或不上电视, 而把广告费用投入在媒体组合上, 但文字内容相应要出奇制胜, 具有杀伤力、冲击力、煽动性、诱导性。同时在终端运作上, 要有创新举措, 避开热门零售终端, 实行重心下移, 在周边区域稳扎稳打。

执行力与意志力的结合

十几年来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运作的医药保健品, 无一失算, 靠的是对市场敏锐的眼光和精到的把握!无论是战略战术的制定与落实, 还是方案的监控与跟踪, 都体现一种细致、扎实、严谨的作风。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市场, 我们不凭经验、资历做重复以往的方案, 也不凭炒作、夸大做束缚自身的策略, 所有的优势都归功于切准市场的企划力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从而最终在竞争中笑傲江湖。

海信集团和太极集团的领导在发言中都认为今后执行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作为中小企业, 首先要整合打造一支精良专业的团队, 要把公司的各项营销理念与市场决策迅速贯彻落实到零售终端上来, 要把战略定位战术差异的每一条款都细分到服务消费者上来, 只有这样, 才能在降低宣传成本的同时不至于耗费大量精干的人力成本, 顺便说一句, 有了执行力, 坚韧、耐劳的意志力也十分重要。

个性化、差异化的诉求战术

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所限, 它们不可能在资金投入上豪情万丈。相反, 个个都谨小慎微, 害怕打水漂担风险, 因此, 他们十分强调钱的使用是否到位, 十分强调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 一段时间后是否赢利。

所以, 在组合运用宣传手段上一定要强调个性化的定位和差异化的诉求。特别是文字宣传方面不能拐弯抹角, 东拉西扯, 要减少技术型的、抽象型的伦理和说教, 要一针见血, 直入根本, 要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 引发公众注意力。在促销活动上, 主题除了鲜明有卖点外, 事件营销、新闻营销等等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也是十分重要的。

区域制胜而不是全局开花

中小企业到底是做大河里的小鱼还是小河里的大鱼, 答案已经十分明确。区域市场, 尤其是乡镇、农村市场在现今的经济条件和购买环境下, 应该是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中小企业不要期望一口气吃成胖子, 相反, 而应稳扎稳打, 要知道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成立, 也是一个个区域市场成功以后, 把其所积累的经验和充分整合的资源进一步拷贝、复制, 然后在发展中不断补充完整, 既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又锻炼培养了革命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还担心什么呢?

中小企业, 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帆船, 直面挑战与风险, 如一着不慎, 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要想躲过惊涛骇浪, 驶向成功彼岸, 除了船长、水手要统一思想, 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外, 好的领航指导也十分重要。作为蓝哥智洋机构的首席顾问, 我一直认为, 产品运作成功一定有方法, 产品推广失败, 也一定有原因。不论是方法还是原因, 目前, 在市场成熟化, 竞争白热化的医药保健品企业, 希望不要再出现拍脑袋做决策的事来, 也期待“赵括”“马谡”式的悲剧不要重演。

坚持“五项”原则 创新人大工作 篇5

张祥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创新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已逐步融入国际环境,正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寻找新思路,拓宽新领域,总结新经验,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人大工作创新要做到“五个坚持”“五个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方向性。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也是创新人大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关键。人大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政治方向。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发展上找准人大工作的定位,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更好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措施新途径。通过创新,更好地坚持、维护和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更好地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做到执政为民,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人民的事业。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创新人大工作,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标尺,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行为的准则,无论是立法、监督工作,还是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都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拓宽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人大工作的渠道,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更加自觉地把群众的智慧凝聚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上来,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依法当家作主的权利。

坚持依法办事,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合法性。人大制定法律,人大更要遵守法律。人

大工作要讲程序、讲规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但讲程序、讲规范并不等于照本宣科。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大至高至大的权力,这些大多是原则规定,具体实施的操作程序,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大胆探索,把相关的原则具体化、制度化。在这个意义上说,人大工作的创新,不是对法律、程序的背离,而是更好地探求贯彻落实之路,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和精神和程序内的创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观念、新的认识不断涌现,如何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实现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这些,都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都需要人大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工作的同时,及时把好的方法、好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把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固定下来,做到既依法办事,又不墨守陈规;既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又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使法律更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坚持实事求是,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科学性。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人大工作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坚持在“实”事中求“是”,做到“法律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地化、本地工作特色化、特色工作制度化”。即把法律的核心内容与人大工作实际相结合,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形成自己的做法,各地的工作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有各地的特色,不断检验总结完善各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这就需要人大工作者必须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使感性认识上升为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然后又使理论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能动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坚持、发展和完善。

坚持实践标准,保证人大工作创新的有效性。实践催生创新的需求,产生创新的动力,而创新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创新的过程,实际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形成新认识、找到新答案。人大工作要求实求效,人大工作创新就是使人大工作更加求实求效。要强化效益意识、效率意识、效果意识,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实际成效。要以能否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根本目标,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标准,找准人大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让人民群众看到人大工作的实际效果。

总之,创新是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的适度超越,是对某种利益格局的勇敢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勇气和胆略,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为民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人大工作者要以此为勉。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大常委会

五项基本原则 篇6

习主席指出: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继而,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及代表参与的亚信峰会发表了《上海宣言》,其中明确载入了“可持续安全”观念。这一刻,可持续安全即成为亚洲的安全观,并有可能通过努力进而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安全观。

我认为,习主席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可以概括为“可持续安全四项原则”。这堪称是习近平外交与安全思想重要的新亮点。未来的实践将证明,其重要指导意义将不亚于当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海亚信峰会的重要历史意义也可与1955年万隆会议相媲美。它是和平的多边主义在亚洲再度闪烁出的时代之光、智慧之光。可持续安全理念符合时代潮流与世界各国的现实需要,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的根本指导方针与原则,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获得世界各国认同。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60周年。60年后的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是指导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国际关系准则。与此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在发展方面,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接受了1972年“罗马俱乐部”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全面阐述了“人类安全”的概念。然而,在安全方面,迄今联合国尚未提出可持续安全理念,而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越来越紧迫的可持续安全问题。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美国的国家安全模式导致高成本代价、低安全效果,发生武力颠覆别国政权后该国与本国更不安全的“安全异化”现象。欧洲的北约成员国参与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等,与美国一起推行暴力的多边主义,反而引发债务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西亚北非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激化,接连发生多米诺式的街头流血政治、政权更迭与内战冲突,民族、宗教对立加深。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等国内战同时多发。巴以在加沙地带烽烟再起。俄罗斯面临恐怖主义威胁和北约东扩地缘战略压力,更加重视与中国在亚洲加强合作。中国周边地区总体相对稳定,但围绕领土、海洋权益之争日趋激烈,战后以来首次出现几方联手针对中国发难的苗头。特别是美日军事合作矛头指向中国的一面明显增强。伴随中国经济、贸易、投资、旅游在全球范围的延展,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本国公民在海外生命财产安全等境外安全需求较前突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严重核污染有可能超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长远影响,核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超过核能发展的迫切性。全球核电发展减速,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将面临新挑战。

从中国国内形势看,中国继2010年国内总产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又战胜国内外重重困难,取得许多可喜的新成就,但国内安全问题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容忽视。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等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制造事端,伺机破坏。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出口阻力同时增大,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风险上升。腐败、丑恶现象滋生;贫富差距拉大;群体事件及暴恐事件频发。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矿难事故、环境污染、生态安全等问题严重。

上述挑战告诫我们:如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不到有效遵守,国际安全危机就会发生。事实证明,依靠战争谋求单方面绝对安全必然会发生安全异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战争碳排放增加、民族宗教仇恨冤冤相报,综合安全丧失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伴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时代变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难以涵盖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安全大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大安全领域所提出的挑战及因应之策。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1世纪的外交与安全战略必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有新发展;可持续安全理念必将向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为倡导可持续安观,注重关键词的集中概括使用和传播效果,至关重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深入人心,好记易懂,便于传播,主要是其内容得人心,同时是由于概括得好,把一个多项概念并列的句子集中概括为一个关键词。

同样,在习近平亚信峰会讲话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也可集中概括为“可持续安全四项原则”,即上述共同安全原则、综合安全原则、合作安全原则与可持续安全原则。作为科学的安全观,可持续安全是总体安全的纲,纲举目张。共同安全是保障,综合安全是手段,合作安全是路径,可持续安全是目标与指针。换言之,可持续安全的基本特点就是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这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共同安全原则,包括安全的普遍性、平等性与包容性。共同安全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把亚洲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恪守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二)综合安全原则,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通盘考虑安全问题的历史积累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加强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大打击力度,使本地区人民都能在安宁祥和的土地上幸福生活。

(三)合作安全原则,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以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四)可持续安全原则,就是要安全和发展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要建造经得起风雨考验的亚洲安全大厦,就应该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要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篇7

在现今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不足。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该堂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反观我们大部分学校在数学习题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用统一的标准传授给学生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而且课堂中教师的指导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生。

二、高中数学习题教学过程中的五项原则

1. 传统性和创新性的融合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一般都比较经典和典型的。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例题的教学,在将知识点进行合理融入和讲解的同时,要给学生拓展更具有创新性的习题解答,而不是仅仅通过板书和口头的表述将习题的解答方法传递给学生。

案例1:在高一上册的“集合”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数字卡纸,将集合中存在的“交集”“并集”“空集”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多加些新的题型来深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典范性与示范性的融合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数学也不例外。数学各知识点的题型转换、解答技巧和解题思路,需要学生经过适当的练习和积累以后,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运用自如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丰富题型,多介绍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要先抓基础题型,教师进行示范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发现题型中的规律和特性。在大量的基础练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点的基本运用,此时再加大题型的难度和技巧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3. 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融合

习题的操练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题海无涯,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找到真正具有练习效果的习题,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具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是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进行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基础不牢固,需要练习的是大量的基础题型;有的学生基础牢固,需要的是知识点的延伸和题型难度的加深。

案例2:在高中数学的习题教学中,我在教完一个知识点以后,除了书本上的习题练习以外,我还会在课外的题型资料上,为学生综合设计出一套结合基础练习和难点加深的习题训练试卷。在教完“导数”这章后,我就给他们设计了这样一套综合性极强的试题,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着重写基础性的训练、尝试性地去思考难题;基础牢固的同学,在完成基础性的习题训练以后可以着重于解答较难的题型。这样的一套试题,不仅符合学生群体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还给了学生相对的选择权利和思考自由。

4. 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融合

数学习题中除对单个知识点的考量外,还有许多综合性和灵活性比较强的大题,这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来训练。

5. 条理性和启迪性的融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启发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灵活多变。思维的条理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答题步骤的书写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答题步骤有严格、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书写的解题步骤除字迹工整以外,还要能让人理解其题目的解题思路。启迪性的培养评价方法为:教师在教学活动能否合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提问。学生不可能只听老师的讲解和几个题型的练习就能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所以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探究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欣宁.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探究[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4,(6).

五项基本原则 篇8

一要进一步组织好农业生产, 特别是组织好冬季的棚菜、生猪、鸡蛋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 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二要继续抓好市场体系建设。要强化市场管理,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 坚决打击哄抬物价行为。要继续发挥好价调基金的作用, 减少流通环节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近期, 凡是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一律不准提价。

三要做好困难群体的生活救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的生活保障标准, 从11月份开始, 辽宁省平均各提高10%;新年、春节期间, 对困难家庭的一次性救助要比去年提高50%;要对学生食堂进行价格补贴, 确保学生食堂价格基本稳定。

四要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 密切配合,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市市长要切实负起责任, 组织好生产和市场供应, 管好“菜篮子”, 安排好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浅议学校科学决策的五项基本要求 篇9

一、遵循程序, 全面寻找备选方案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明确决策流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之一。学校决策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第一, 考察学校的内外环境, 诊断问题所在, 确定决策目标;第二, 收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 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第三, 列举各种可能的实现行为目的的备选行动方案;第四, 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评价, 考察每一个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的后果;第五, 在一定的价值体系的参照下, 对每一后果进行价值评价, 并排出每一行动方案的优先次序, 根据这一优先次序选择最佳行动方案。评价时需要把握的基本标准是:目标正确、方案可行、代价最小、副作用最小。无论如何, 按照决策流程进行决策, 至少可以给我们的决策带来两方面的明显改变:一方面, 使决策行为有可能从个人行为成为一个班子或一群人的协同决策。在程序的每道关口都有人或从政治上或从社会影响上或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把关, 到最后决策, 实际上是几种方案的选优。这种决策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决策方式一个人说了算可能带来的弊端, 使决策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 有可能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决策方法, 这套方法对每一个决策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这套决策方法所包括的内容很丰富,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大决策由若干相互衔接的程序构成;对每一个程序都有人负责;在程序的每一个关口都有人从安全、政治、社会影响的角度进行决策分析。

学校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只有集思广益, 统筹考虑各种因素, 才能够全面寻找备选方案, 科学决策。否则, 仅靠校长一人专断或少数几个人参与意见, 决策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或不切实际, 或片面教条。我们认为管理决策必须立足管理实践, 只有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 才能确保决策的客观准确性。如我们学校在制定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的时候, 就充分发扬民主, 广泛征求意见。首先, 由学校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拿出各自负责方面的考核草案, 然后交校行政班子讨论, 形成一个讨论稿。再将讨论稿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 集思广益, 让大家都来参与并提意见。最后, 综合各方意见, 最终定稿。应该说, 这样的方案相对而言是成熟的,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以外, 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建言献策。一方面, 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 通过群策群力, 学校的管理决策水平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较好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科学决策的首要价值判断标准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决策的出发点, 也是学校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学校决策者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就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要站在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 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决策层, 特别是校长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前瞻的视野, 在管理实践中努力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把握学校发展方向, 做到科学决策。如我校将烙画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首先, 通过烙画教育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烙画教育, 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 让学生烙画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 对于烙画教育的开展, 我们学校在师资等资源方面具有可能性;第三, 烙画是传统文化技艺, 内容与我区开展的国学江北教育工作相符, 能够得到上级的支持。

三、校园安全是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价值判断内容

校园安全是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价值判断内容。学校决策的前提是:任何决策方案都不能危害校园安全, 这一思想必须始终贯穿在学校的每一项决策之中。确保安全稳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 而影响学校安全的因素又有很多, 既有学校内部的, 又有学校外部的;既有客观上的, 又有主观上的。因此, 学校决策, 不论是战略决策、管理决策, 还是业务决策, 都必须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尤其是管理和业务决策, 更要注重安全风险评价。校长在决策过程中切忌“拍脑袋”, 应充分发扬民主, 把握创造思维科学定律, 采用创异思维、逆向思维、抽象思维、横向思维、超越思维、系统思维等方法, 使用“头脑风暴法”和“矩阵分析法”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 把影响学校安全的因素全部列出来, 并对其按照可防范和不可防范进行分类, 区别加以对待。如果一个决策方案中有对学校安全构成威胁的不可防范的因素, 那么这个决策方案就不可取。例如, 在校本课程设计、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 做出任何一项决策, 都必须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我校因处于河边, 校园附近有大量的鹅卵石。所以, 学校曾就开展“鹅卵石画”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在论证过程中, 我们认为学生在采集、搬运、使用鹅卵石过程中有安全隐患。最后, 学校否定了“鹅卵石画”校本课的研究开发。

四、结合学校实际是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

调查研究是学校科学决策的前提。作为学校决策者要对学校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 科学决策。否则, 脱离校情实际, 盲目决策, 必然会导致学校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科学决策要立足校情实际, 最大的实际就是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如我校在制定校级骨干教师评聘办法的时候就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对学校的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从现状分析中我们摸清了教师基本情况, 也明晰了教师发展的迫切需求。根据学校音体美等教师人数较少, 如果按教研组人数比例确定校级学科骨干教师人数, 一方面, 语文、数学教师可能对音体美教师按相同比例成为校级骨干不能认同;另一方面, 音体美教师也不能认同较语数教研组低的骨干比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学校提出了按业绩评聘的办法, 凡是在区级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或学科考试成绩优于学校平均的教师, 均有资格参加校级骨干教师评聘。根据学校几乎每人都兼任一门以上的课程这个情况, 学校在校级骨干教师评聘中决定教师可以申报多个学科的校级骨干教师, 鼓励教师在每一门课程中都做出成绩。从一年来的效果看, 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 是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

五、建立反馈调控机制是学校科学决策的必要措施

学校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使决策活动在动态中逼近目标, 最后实现目标, 就必须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方案实施的结果不断、及时地进行反馈。反馈原理的实质是要求人们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动, 以动力学的观点、态度对待管理和决策, 这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现代化管理和现代领导决策中的贯彻和体现。在现代化管理中, 没有一个指挥中心可以不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而能有效正确地进行指挥的。领导者的本领就是要善于在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断, 并根据方案的情况对原有决策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如此无穷地螺旋上升, 使领导决策不断进步和完善。

作为学校管理者, 应该充分关注各项决策的运转情况。只有做好学校管理决策的反馈调控, 才能真正确保各项决策的正常有效运作, 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地发展。如我校通过工会、家长委员会、少先队等组织建立决策反馈机制, 在平时就能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在制定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的过程中, 我们对平时收集到的建议、意见进行疏理, 利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机会及时改进。一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 在管理中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人本管理理念, 努力营造制度管束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生态管理文化;另一方面, 从增强执行力上入手, 加大监控督查力度, 通过评价考核的约束激励机制保障了各项要求的落实, 使学校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摘要:在学校管理中, 决策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校长在决策时应该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科学决策的首要价值判断标准;把校园安全作为学校科学决策的重要价值判断内容;做到遵循程序, 全面寻找备选方案;结合学校实际, 建立反馈调控机制等方面, 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

关键词:学校管理,科学决策,五项要求

参考文献

[1]《民主化、科学实验是决策科学化的基石和保证》陈土光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领导科学研究所所长.

五项基本原则 篇10

在全球化和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其内涵与时俱进, 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充实。但在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和领海争端问题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 正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本文将结合当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研究状况, 对其发展历程和意义进行反思与分析, 并在这些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它的发展和创新, 及处理与周边国家安全关系和领海争端问题上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发展

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1] (P63) 其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与国家进行内部建设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费正清与罗德里克•麦克法尔考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5-1965) 》中指出:“从1954年到1955年, 中国国内推行了一种有节制的缓慢的但却是稳定的发展计划。这也体现在它的对外政策上。和平共处成为其旗帜。”[2] (P302) 1954年, 毛泽东在谈到和平共处时也说“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3] (P186-187)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朝鲜战争刚刚结束, 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进行国内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的发展是中国情势发展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 中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此外, 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边界和领土纠纷, 周边许多国家对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抱有不信任感。基于这些原因中国需要与周边新独立国家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这对于增强当时中国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 “一边倒”外交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使中国领导人开始对对外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使新中国的政权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 获得了苏联的财政和经济援助, 但另一方面它使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和领域受到压缩, 限制了中国执行完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理论基础和着眼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边倒”是建立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而不是合作, 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与两个阵营之外的中间地带国家进行合作, 而且要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各国之间进行合作, 而不是对抗。[4] (P20)

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思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历史及国内外环境提出的, 符合周边及亚非新独立国家的愿望和要求, 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另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法也具有重要贡献, 它概括了西方国际法的精华,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国际法体系的构建, 需要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不同时期对五项原则的认识, 及执行中的许多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这些发展和反思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是否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外交政策问题

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 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5] (P149) 但是和平共处不能只靠一方就能实现, 尽管我们表达了和平共处的愿望, 但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以及对中国领土安全的侵犯, 我们不得不进行抗美援朝。

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和矛盾冲突的升级, 对于和平共处能否实现国内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怀疑。在中苏论战中, 中方就认为和平共处政策是苏共领导的, 此后, 随着中国国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中国的外交也受到干扰, 某些言论和行动实际上已经违背了五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的“输出革命”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严重的后果。70年代尼克松访华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 和平共处的思想才得到明显的发展。8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在处理对外的国家关系中影响越来越淡化。到了90年代, 冷战的结束,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淡化, 和平共处思想有了更便利的实施环境。[6] (P178) 由此可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在中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适应于处理中国同所有国家的关系问题

周恩来曾表示:“社会主义国家一贯主张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7] (P24) 但二十世纪50年代, 我们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时, 仍“主要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8] (P28)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们在思想上尚未超越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异同来考虑、处理国际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调整了内外政策, 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 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坚持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安全, 所以我们才有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以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 中国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 没有根据意识形态站队。

3.新时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新与时俱进问题

中国与每一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签署重要文件, 都要求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10] (P310)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原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现已被许多国家接受, 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已走过60年的历程, 但它也处在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过程之中。新时期我们赋予其新的内涵, 例如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提倡多边主义来应对全球挑战;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等。这也说明, 逐渐强大和自信的中国, 现在更加心平气和, 不再指望以革命和暴力方式改变不公正的世界政治秩序, 而是相信对话、合作、以及不诉诸武力渐进方式的改革更有效。[11] (P2)

21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坚持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 新时期处理对外关系时, 中国领导人不仅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超越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藩篱, 而且用“一国两制”的思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三、新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新与挑战

“和谐世界”是胡锦涛主席2005年4月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 同年12月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 用民主、和睦、公正、包容四个词概括其内涵, 而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关于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 “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延伸。”[13] (PP56-58)

由中国首创并发展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构建和谐社会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伴随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处于演进发展之中。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反映了中国对外战略和战略思维模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也反映了我们从被动应对型到主动参与和进取方式的转变, 由过于理想主义的世界革命者到现实主义及超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的和谐世界新理念的转变。[14] (P47)

今天中国正由过去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革命者和挑战者向合作者和融入者转变。从这一点来看, 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突破和创新, 反映了中国对外战略日趋完善和成熟。此外, 从国际法体系看, “和平共处国际法体系与《联合国宪章》精神是共通的, 同时与中国国内制度体系的许多精神也是相通的, 因此, 很有必要结合中国的世界观和国际法资源, 阐述一下和平共处国际法体系中的公道、共生、平等、团结等内涵”。[15] (P13)

新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中华和谐文化传统, 而且也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是我们外交的基本准则。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表示, “新形势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 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 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 而是历久弥坚。”[16]和谐世界思想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目标是坚持包容精神和文明的多样性, 推进环境保护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主权概念逐渐弱化, 内政范围向外延伸的背景下[17] (PP11-12) , 仍侧重于传统安全和双边合作的角度, 所以它面临着适用范围的挑战, 需要根据新的安全形势扩大其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建立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结合、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结合的基础上, 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18] (P18)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周边国家安全关系的构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正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开展了与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外交, 解决了边界划分和双重国籍等问题。新时期对于中国处理与周边亚洲国家的关系仍具有积极意义, 如各国能认真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那么平等互利的睦邻友好关系才能真正建立, 才能实现亚洲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共同繁荣。中国倡导新安全观, 致力于与周边国家营造全面安全、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地区环境, 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亚洲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是对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传承和创新, 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精髓和方向。[19] (P10)

冷战结束大国的战略调整, 尤其是美国的战略重心重新向亚太地区转移后导致亚洲安全格局的不确定。面对诸多影响亚洲地区安全和稳定的争端, 尤其是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 中国采取双边谈判的方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争端, 反对诉诸武力和南中海问题的国际化, 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来解决国际争端。正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 中国才能够跨越不同社会制度, 实现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共同发展, 实现了与周边国家彼此的多元共生。

当前亚洲地区的多个安全合作的框架机制, 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从双边的和平共处到多边主义的和谐世界的转变。这些框架机制包括如东盟地区论坛 (ARF) 、东盟与中日韩 (10+3) 合作机制、东盟与中国 (10+1) 合作机制、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 (SCO) , 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所体现的,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尊重多样文明, 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其理论渊源和基础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 (P4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就是为了解决与周边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的问题, 之后经过发展和成功检验后, 成为我国长期贯彻的一项基本外交政策。关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上,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睦邻友好政策作出了新的阐述, 认为“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巩固睦邻友好, 深化互利合作, 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21]

我国坚持长期的睦邻友好的政策不变, 但面对当前南中国海的冲突和一些领土争端时, 我们也要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且在坚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贯彻“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因为要真正实现亚洲的安全与合作需要各方的共同遵守。今天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与和平共处和合作安全的精神相违背,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东盟启动自贸区后, 双边稳定的政治经济关系并没有消除传统安全的原因所在。

结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发展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 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并没有过时, 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坚”, 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对东盟“睦邻、安邻、富邻”的新方针, 就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特点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内涵。

五项基本原则 篇1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概念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政治诉求与历史潮流。它强化了《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宗旨和原则。

当前,中国正成长为世界大国,不仅需要在物质层面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也需要在国际法、国际行为准则、观念等精神层面有更多的创新。中国想要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中国将如何追求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要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真正与世界接轨,赢得更多国际听众和粉丝,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经常重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提出的上述经验。关键是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

所谓高大上,首先就要求所提外交原则要有通用哲理性,高度抽象概括,既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也是指引世界继续向前发展的指南。

它需要准确判断今后的世界大势,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乃至是永恒。

一旦这类原则被提出来,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延续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同时期的原则和理念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新的原则和理念不断丰富已有的原则或国际法体系。

中国的外交原则是正确的,是具有战略性的。如果说一定要自己寻找差距,那么,在对世界通行的国际法原则或准则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提高和加深,不仅了解字面意思,更要对文字背后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作出更精准的把握。

与此同时,中国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把握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新的世界格局下,进一步加深自我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很好地将中西方哲学思想融会贯通。

所谓接地气,就是要有大量忠实信徒和粉丝,能迎合大多数国家的心声,不能曲高和寡。

接地气的第一个标准是要取得国内听众的拥护和支持。一项外交倡议或政策,只有在国内取得广泛共识后,才有可能将其推行至国外。因此,重大的国际原则虽然是国际的,但首先是自己的,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第二个标准是要契合时代潮流,能在世界上找到越来越多的听众。

从西方某些国家的教训看,一定的金钱和武力可能会暂时推动某项外交原则,但如果该原则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而动,也将不会长久。

典型的如苏联,苏联强大时,其所主导的价值观在亚非拉并不缺乏粉丝,而当其解体后,苏式社会主义很快在世界土崩瓦解。

世界大国所提出的外交原则需要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真心支持,方能延续,若无精神价值上的相互吸引,武力威逼、经济合作和各类援助等作用下的认同,都会是昙花一现。

站在世界各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用大多数人能听得懂的话、大多数人能听得懂的逻辑,宣示自己的主张,是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英国走向世界时,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外交原则;美国走向世界时,提出了民族自决和航行自由的原则;中国正从东亚走向世界,中国的世界理想和宣扬的行为准则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恢弘的课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了个好头,但作为一个刚刚取得民族独立的大国,当时的视野、经验是极其有限的;而今的中国正从参与世界转向领导世界,亟待有一套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光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篇: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下一篇:西部留守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