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培训

2024-09-10

医疗设备培训(精选10篇)

医疗设备培训 篇1

我院现有医疗设备6000多台, 总价值8亿元, 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对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 加强设备维修服务的管理, 对保证医疗设备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 保障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关重要。

1 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及存在问题

医疗设备代表高科技的最前沿, 集多学科于一体, 种类繁多, 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医院设备维修人员缺少专业培训, 能力相对不足, 在维修备件供应上主要依赖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商, 维修成本较高。

2 加强设备维修人员轮岗培训管理

2.1 轮岗培训前情况

我院有设备维修人员16名, 主要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安装、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 原来采取分片包干方式进行分工, 由于无暇顾及新技术新知识, 因而技术水平及理论水平不高, 维修效率偏低, 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均衡发展。

2.2 轮岗培训管理方法

1) 人员搭配

以人为本, 充分结合岗位需求, 从人员年资、职称、教育背景、技术能力综合考虑划分, 基本做到高年资、高能力工程师带中年资工程师和低年资工程师, 并且充分保证团体性格特征搭配的融洽性。

2) 轮岗带教培训

采取中低年资工程师轮岗培训工作制, 让其定期进行不同专业组岗位轮换, 积累经验,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中年资工程师准备进行专业分工定位, 逐步深入研究某类仪器设备的理论和技术, 形成自己特色技能项目;高年资工程师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定向制, 不仅成为某个专业的专家, 更是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2.3 轮岗培训管理效果

加强轮岗培训管理后, 维修人员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知识面大大扩展, 维修工作量明显增加, 维修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

3 加强设备维修专家会诊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涉及医学、电子、机械、计算机、光学、化学等广泛的知识, 还需依赖大量的维修实践经验。成立设备维修专家组, 对高值疑难维修项目进行专家会诊把关, 集体决策, 有利于规范维修管理, 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

(1) 公开公平选举成立设备维修专家组。

按照公开公平原则, 投票选举产生设备维修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由高年资、高能力工程师组成, 设备维修经验丰富, 并制定设备维修专家会诊制度。

(2)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专家会诊制度。

定期对疑难维修项目组织专家会诊技术攻关, 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对高值维修项目, 组织专家会诊集体决策, 规范维修管理。

4 结语

我院实行医疗设备维修轮岗培训、专家会诊管理一年以来, 全年总设备维修费用控制在1400万元, 占医疗设备总值8亿元的1.75%, 规范了设备维修管理, 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设备培训 篇2

(1)新引进医疗设备特别是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操作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学习、熟悉操作后在医疗设备培训登记表上签字后才能正式上岗操作使用仪器设备。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学习途径:到生产厂家培训学习;到已有同类设备的兄弟单位学习;向验收维修人员学习;仔细阅读说明书自学等。

(3)医疗设备操作使用人员在熟悉操作后,必须及时制定出操作规程和安全维护保养制度,每台设备均应配有设备维护记录本,并按要求记录。

(4)贵重医疗设备要求专人管理、专人操作。因工作需要必须移交他人操作时,应该由原操作人员负责教会使用并移交操作规程和安全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否则后果由原操作人员负责。

医疗设备培训 篇3

2013年10月,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宁波市第六医院协办的“四川灾区一线医院康复人员培训班”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成功举办。参加培训的30名学员全部是来自四川雅安震灾一线医院的康复人员,培训师来自香港整全保健学院。

主办方通过对灾区一线医院康复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康复人员的职业水平,从而可以为因灾受伤群众提供及时、专业的康复治疗。

据悉,自2010年以来, 埃克森美孚捐款200多万元人民币,支持中华慈善总会为灾区一线医院举办医疗康复骨干康复医疗技术培训班。中华慈善总会与灾区卫生厅/局、慈善会合作,先后为四川、重庆、甘肃、陕西、青海灾区进行了为期三年半、共21期康复培训班,为灾区当地培养了近千名康复骨干,在当地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反响,为当地康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把灾区接收灾害伤病人员的医院、社区康复机构、乡镇卫生院医疗康复人员,集中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康复水平較高的地区进行培训、安排实习,通过培训和观摩实习,使康复人员在理论和技巧、方面都扎实、快速提高。另外,中华慈善总会在灾区组织了四次现场短期培训班,多次邀请专家到灾区指导对重症复杂伤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大大提高了当地医生的医疗康复专业水平。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今后灾区医疗康复培训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班的学员通过培训在业务技术上获得了真正的提升。?誙

医疗设备培训 篇4

1 PDCA第一个步骤 (P)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对本院34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收回问卷后, 分析问题、组织临床需求调研, 制订培训计划。

(1) 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培训工作现状的总体评价。在被调查的347名医护人员中, 认为培训工作能够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达296名, 占85.3%;认为医院培训工作比较完善的人数次之。在培训师资设施和关注医护人员需求方面做出肯定评价的医护人员所占的比例略低, 分别占71.4%和79.5%[2]。结果表明, 本院医护人员对目前的医疗设备培训比较满意, 对培训的总体评价良好, 见表1。

(2) 影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因素以日常工作繁忙, 缺少时间和机会参加培训为主, 达302人, 占87%, 见表2。

(3) 医护人员接受培训的方式。医护人员目前接受最多的培训方式为科内经验交流占48.4%, 院内厂家培训和院内设备科培训也是医护人员接受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 见表3。

(4) 医护人员期望的培训模式。调查表明, 90%的医护人员选择了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见表4。

根据问卷调查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成立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小组, 根据不同的医疗设备使用人员, 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及考核标准, 考核成绩由医疗设备原理及操作规范的理论成绩及实际操作技能成绩两部分组成。医疗设备理论考核由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小组出卷, 实行闭卷考试的方式, 内容涉及常见医疗设备的原理、正确的操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常见的故障判断、应急预案的处理等, 对考核成绩合格的临床医护人员由医院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小组颁发相关医疗设备考核合格上岗证。医疗设备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以通知的形式下发至各科室, 使临床培训工作有章可循[3]。

2 PDCA第二个步骤 (D)

2.1 培训组织模式

建立医院设备科组织培训为主与临床科室内部培训为辅的组织形式。成立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成员为核心的医疗设备临床培训领导小组, 以医院设备科高级工程师和厂家专业培训人员组成培训考核小组, 负责全院培训工作的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各临床科室推选一名对各种医疗设备业务熟悉, 操作熟练的人员作为负责人, 成立临床科室临床培训管理小组, 负责本科室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及效果检查[4,5]。

2.2 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分为医疗设备理论知识、使用操作、应急处理3大方面。以除颤仪培训为例:

(1) 理论知识。介绍除颤仪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 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除颤时真正决定除颤是否成功的是流经心脏的峰值电流。每个病人在每一次除颤时的阻抗都是不同的。除颤仪可以在除颤时自动测量病人的阻抗, 针对不同阻抗的病人, 进行阻抗补偿并优化波形及时间, 给予病人相适应的电流和能量形态施于病人才能达到除颤仪使用的最佳效果。

(2) 使用操作。 (1) 规范操作流程:准备使用前先检查各电缆、电线、除颤电极板是否完好, 把病人电缆、除颤极板插头接入除颤仪中, 导联安放位置应当清洁病人皮肤, 并保持干爽, 把导联线扣到电极片上, 安放电极片贴附到病人身上。将导电膏按C型涂抹在除颤电极板上, 通过除颤手柄侧边指示灯判断是否与病人身体皮肤接触良好, 避免盲目除颤。根据病人实际需要的能量值, 转动能量选择开关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按动手柄充电按钮, 等待系统充电完成。在非同步除颤下放电, 在确认无人或其他仪器与病人接触后, 按动手柄放电按钮完成放电。同步除颤下放电时, 需要将同步功能打开, 并且确认无人或其他仪器与病人接触后, 同时按动手柄放电按钮, 系统自动检测心电波形完成放电。除颤仪使用完毕, 将能量选择键旋至关闭电源。整理好电缆、电线、除颤极板等以备下次使用; (2) 注意事项:不要把导电凝胶涂到医护人员的手上或者除颤电极的手柄上。也不要用互相摩擦除颤电极涂导电凝胶。除颤电击时操作者应离开床边, 勿碰触其他抢救设备, 电极线勿歪曲, 放电开始时要通知周围人远离病人, 放电时压力约10 kg左右。禁忌将电极板对空、相面对放电。定期查看电池电量, 做到及时充满电待用。除颤仪相关禁忌症有缓慢心律失常, 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 (除室颤外)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3) 维护保养要求:每日拔掉交流电源线, 使用除颤仪附带直流电池进行放电自检操作。自检完成后, 打印一份自检报告保存记录。用浸有75%酒精的软布擦拭除颤仪外表面, 但应防止液体渗入设备内部。并用软布清洁显示屏、心电导联线以及清洁除颤电极。及时检查记录纸使用情况, 如缺少应及时更换并正确安装打印纸。清洁内置打印机的打印头, 如果打印出的心电图波形比较淡或浓度不均匀, 需对打印头进行清洁, 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打印头。每年定期进行漏电安全测试以及放电性能检测并做记录, 质量检测指标合格才能使用。

(3) 应急处理。当除颤仪处于故障报警状态的应急处理:提示“导联脱落”, 检查监护电极是否和病人良好贴附, 监护电缆是否正确连接。同步除颤下无法放电, 检查导联是否正常。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除颤仪故障, 立即更换备机或联系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3 PDCA第三个步骤 (D)

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小组定期检查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 实行过程监测和培训考核相结合。在每次专项培训结束后, 由医疗设备培训考核小组成员直接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理论、规范操作、模拟应急处理方面的考核检查并量化培训效果[6,7]。考核通过颁发相关医疗设备考核上岗证, 持有上岗证的人员方可使用相关临床医疗设备。对临床培训中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 以提高所有培训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4 PDCA第四个步骤 (D)

(1) 总结经验, 推广有效措施, 制定相应的标准。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小组将每次专项培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对新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将总结内容整理, 编入下一次培训内容, 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总结, 形成标准的医疗设备临床培训制度, 确定临床操作考核标准。

(2) 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设备利用率。持续循环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 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医疗设备操作能力, 使医疗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培训, 将使用操作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由原来的74例降低到了39例, 下降了47.2%, 有效降低由于操作引起的故障率。2013年医疗设备故障对比图, 见图1。

(3) 促进设备科医工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临床医护人员的系统培训, 加强了医学工程技术和临床医学的联系, 医工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及时了解了临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记录备案, 有利于医工人员及时查漏补缺以及自身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8]。

基于PDCA模式的医疗设备使用操作培训, 使我院培训工作日趋制度化、标准化, 培训成果达到了最佳。

参考文献

[1]朱晓玲, 郑业伟, 王颖.ICU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 :55-56.

[2]孙亚萍, 郜红梅, 方媛.护理人员培训现状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4) :126-127.

[3]曹敏, 陈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 (6) :1016-1017.

[4]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PDCA循环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4) :52-53.

[5]陈婷, 严毅, 王国强.强化临床工程师与护士交流, 促进ICU医疗设备质量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6) :102-103.

[6]王桂梅.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培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26) :292.

[7]周春美, 吴黎明, 吴晓璐, 等.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25) :2277-2279.

医疗设备培训 篇5

为了加强医院制度教育,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同时帮助新入院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新进入临床工作医护们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拟定我院《2015 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和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 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 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精神: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 命线,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服务意识,增强我院全体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执行 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三、计划安排:2015 年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统一安排。在全院范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且定期分层指导及评估考查,以促进教育培训的深刻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一)、科室管理与自身建设。

1、科室全面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日常 管理资料齐全。

2、科室及所开展技术依法准入,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3、制定科室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注意科室人才 梯队建设。

4、科室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医务 人员严格执行廉政要求,无违法乱纪情况发生。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运用 科学的组织、计划、控制等方式创新性进行医疗质量、医疗 安全管理。

2、有全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实施 方案和落实措施,科室质量控制有标准、有措施,建立日常 检查、分析、评价、反馈、处理等制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 可追溯制度,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3、定期开展科室全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

4、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有 核心制度落实保证措施,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及记录。医疗 质量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 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制度落实好。严格 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操作 规范,无违规操作现象。

5、有科室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考核计划 及实施方案,相关档案完备、真实,记录规范、详细,心肺 复苏等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实现全员掌握。

6、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符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单 位关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准入、应用、评价、医学伦 理学等相关规定。

7、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及时、准确、规范。科室有专人负责病历 质量管理,有定期的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质量评价制度和病 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及记录,对病历质量实行全程监控、评 价和反馈,不断提高病历质量。

8、临床用药合理、规范,科室有临床用药控制的管理 制度和落实措施,抗生素应用符合指导原则,用药记录能在 病程记录中体现,全年科室平均药品收入占科室业务总收入 比例不超出本单位具体要求范围。

9、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为病 人提供优质、规范、温馨、安全的护理服务。

四、科室成立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成员职责明确,能切 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 制度和手卫生规范及其它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定期参加院感知识培训,落实医院感染监测、诊断、报告制度,医院感染率、漏 报率达到规定要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无重复使 用现象,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五、门诊工作安排合理,人员配备充足,能够准时出诊。服务规范、态度和蔼,无投诉,门诊检查及用药合理,病历 书写整洁、规范,严格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

六、医患沟通纳入制度化。严格执行医患沟通制度,有 患者重点安全目标监测措施,落实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机制,积极防范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医疗过失行为及医疗缺陷报 告、分析、整改制度执行有力,有医疗纠纷投诉和处理登记 本,内容真实、完整、规范。

七、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医疗收费标准,科室医疗收费 行为规范、准确,无错收、漏收、巧立名目乱收费现象,患 者日均医疗费用不高于同地区同级医院平均水平。

八、服务质量与水平: ㈠严格遵守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牢固树立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遵循以人为本的原 则,尊重关爱患者。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服务过程用语文明、规范,无 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㈢严格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和保护性医疗制度,充分保障 患者隐私权。㈣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所 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检查、治疗、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健 注重健康教育效果定期评价检查。

医疗设备培训 篇6

关键词:机电设备,操作培训,机电设备管理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确保以上三项内容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工作人员就必须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以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基础,来实现煤矿开采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以机电设备操作培训为基础的机电设备管理理念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应用于煤矿企业中的机电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因此,机电设备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机电设备操作培训为基础就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机电设备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是将机电设备的操作作为主要工作来展开管理活动,强调了机电设备操作对于煤矿开采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该理念的根本目的为核心,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机械操作能力和操作安全意识,促进机电设备的操作水平,从而避免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或相关参数不合理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次数。

其次,以机电设备操作培训为基础的机电设备管理理念中,还突出了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视。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工作都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使用的机电设备也较多,出现事故的概率也就必然会增加。加上目前应用于煤矿的机电设备更新较快,如果不对操作人员展开培训的话,势必会引起机电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人员就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设备使用情况,对操作人员展开系统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煤矿企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应该转变管理思想,从煤矿机电设备操作培训入手,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以机电设备操作培训为基础开展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2.1 正确认识机电设备操作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目前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仅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开采进度,而且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否有效还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机电设备操作培训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从而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充足的保障。

2.2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所编制的培训计划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编制培训计划之前,应该首先展开机电设备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机电设备型号、特点以及矿产开采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等,在对以上信息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可以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这样才可以确保培训计划编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促使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充分掌握本岗位机电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要点。

2.3 将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表现和防治方法作为重点工作

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就是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强化机电设备故障的快速维修,尽可能减少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的次数。同时,还要根据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养护规划,以此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因此,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表现和处理措施作为重点工作展开管理,让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对各种类型故障的表现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机电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保障机电设备安全与人员操作安全,从而将影响降至最低,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加强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除了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之外,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煤矿矿井涉及的设备较多,比如说通风仪器仪表、机电运输设备等,如果想要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就必须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对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有关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等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首先企业应该给专职、兼职的操作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不断地提高他们对机电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采用脱产或半脱产模式进行内部培养或送外培训。另一方面要求操作人员经常深入矿井生产一线和设备现场进行学习,参与实际生产和操作,参与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此外,还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某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培训,应鼓励他们通过自学掌握各类相关专业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其次,由于每位操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技术要求高的井下电钳工、主提升司机等工种,以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增强安全意识为辅。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让操作人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深操作人员对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技能的认识,而且能够使其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2.5 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要点

就我国目前煤矿开采工作的现状来看,涉及到的机电设备较多,先进设备也不断被引进,这些都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为了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管理人员就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要点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要在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其次,要在不同情况下控制参数对机电设备的影响;最后,还要确保操作人员对本岗位涉及的机电设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设备控制参数变动的影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煤矿开采生产的安全。

3 以动态培训体系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目标

以动态培训体系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目标也是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动态培训体系,主要指的是将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变更作为培训标准,根据煤矿机电设备不定时的更新和煤矿生产的变化情况等作为开展培训工作的指引。根据以上内容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并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以此来指导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当前的设备操作,为保障机电设备安全与人员安全奠定基础,为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是不容忽视的。相关的设备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转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思想,对机电设备操作培训工作进行强化,尽可能避免由于人员误操作而导致的机电设备故障,以此来确保在煤矿开采工作中设备安全、人员安全,从根本上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朝对.以机电设备操作培训为基础开展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中国外贸, 2012 (11) .

[2]宋建伟, 石再一.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时代报告, 2011 (12) .

[3]王宝贵.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科协论坛, 2012 (04) .

[4]赵尚荣.对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 2011 (21) .

浅谈医疗企业如何走出培训误区 篇7

医疗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 必须把培训工作当作一种经济行为, 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力量。员工培训的目的是适应医疗企业的发展, 满足员工自我成才的需要, 提高绩效和企业素质。然而, 由于一些医疗企业经管管理层对培训工作认识上的误区, 使员工素质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可持续发展也成了一个泡影。在一些发达国家, 尤其是在日本、德国等一些比较重视企业员工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的国家, 医疗企业历来重视员工培训教育, 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他们在教育培训上的投人从不吝啬。而我国的一些医疗企业对培训工作则不然, 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是培训“无用论”。多数医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认为短期培训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对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员工培训缺乏热情。培训无用论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无用论, 即培训不能增强医疗企业员工才干, 反而耗费员工工作时间;另外一种是间接无用论, 认为医疗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已足够企业使用, 培训只增长员工才干, 对企业没有多大效益, 即投入小于产出。

二是培训“万能论”。一些医疗企业在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 又进人另一个误区, 就是过分强调培训。员工技能不足了, 培训;业绩下滑了, 培训;服务态度不好了, 培训……只要有危机, 就会想到培训, 把培训当成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殊不知员工成才需要一个过程, 还受其它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仅仅期望几次培训就想解决企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培训“流失论”。医疗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较大, 一般在10%~15%, 最高可达20%。有些医疗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态度比较冷漠, 其支配观念是“不为他人作嫁衣”, 认为自己通过培训将员工素质提高后, 一旦他们的翅膀变硬就会选择跳槽, 使别的医疗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坐收渔翁之利, 因而这类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人十分慎重, 一般不会轻易为员工创造培训机会。

医疗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在思想意识深处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从我国国有医疗企业的管理和民菅医疗企业管理的特征来看, 培训对提高医疗企业员工素质和改善服务关系意义重大。特别是对民营医疗企业来说, 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的素质的同时, 能有效地缓和家族式医疗企业中家族内外成员之间的矛盾。在民营医疗企业, 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常以上下级或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存在, 由于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 容易产生摩擦。通过培训, 家族成员的素质会得到提高, 企业员工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从而使得两者的素质逐步趋于平衡, 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国有医疗企业员工的培训也是同样的道理。

针对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医疗企业应该倡导三种员工培训新观念。

一是培训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入。现在, 人力成本在医疗企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设备的功能是有限的, 在同样条件下, 只要人的因素改变了, 医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倍增长将不再是奇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员工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 认识到员工培训是医疗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同时通过不断培训, 可以增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知力和办事能力。因此“培训无用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医疗企业员工培训实践中, 只要在员工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上下工夫, 在提高员工培训质量上下功夫, 员工培训的投入就一定会有高回报。

二是员工培训不能急功近利。医疗企业员工培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结精神。培训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长期的。员工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这包括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只要医疗企业高度重视员工培训, , 开展持续有效的培训, 才能使企业员工获得不间断的知识更新以及素质提升, 才能使医疗企业适应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竞争环境。医疗企业开展员工职业培训, 不是纯粹为培训而培训, 其最终目的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挖掘、培养人才、调动、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三是不惧为他人作嫁衣。企业培训不仅是为了员工, 更是为了医疗企业的最终使命, 即追求最大化利润和最佳的社会效益。假使一个医疗企业培训体系是紧紧围绕本企业建立的, 它一定会把本企业各种人才进行合理的配置。它所培训的人才, 一定是在本企业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这些人才所组成的人力资源体系, 也应是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 它的运作是整体运作, 不是靠某个人单枪匹马就能成功的。所以, 员工跳槽并不可怕, 只要培训体系还存在, 只要企业的主体还存在, 企业就可以不停地运作下去, 因为它拥有了永不枯竭企业人才的源头——培训。重视和加强员工培训, 不会形成“肥水流往外人田”的员工流失现象, 相反会形成:企业培训员工, 对员工吸引力增强;企业愈培训员工, 对员工吸引力愈强的良性循环。

我院除颤设备常见问题及技术培训 篇8

除颤设备能够发出较强的脉冲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经过心脏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这种治疗方法称之为电复律,也被称为电击除颤或电击[2]。电击除颤是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与徒手心肺复苏相比成功率高,与药物治疗相比安全性高[3]。

除颤设备的起源源于医学上对心跳骤停的认识。1887年,Macwilliam[4]首次阐释室颤的病因及其临床意义,揭开了室颤及除颤研究的序幕,除颤仪也随之从最初的交流体内除颤仪发展到到直流体外除颤。80年代初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在临床得以应用,1994年美国AHA/ACC制定有关指南,促进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研制和应用[5]。2014年ZOLL公司的Life Vest除颤背心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可穿戴设备。除颤仪逐步向便携穿戴方向发展,除颤技术也由单相波发展为双相波。

1除颤设备培训的重要性

与医院其他在用设备相比,除颤设备在使用时直接作用于人体,具有独特的属性及使用要求,对其进行技术培训的重要性是高于其他设备的。首先,根据ISO14971[6]的风险评分规则,其风险评分12分,属高风险设备[7]。其次,根据《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8],除颤仪属第Ⅲ类设备,是急救最常用的设备,在急救及突发事件过程中,其应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环节[9]。规范除颤设备操作使用,不仅可以保证抢救效果,还可以确保患者及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急抢救设备管理办法[10],我院除颤设备的配置总量达到较高的标准,不仅承担急抢救任务的重点科室有所增补,门诊及普通病房都有新增,操作者数量随之大幅增加。由于新增使用者对除颤设备认知基础不同,由医工处组织统一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2在用除颤设备存在问题及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操作使用医疗设备及掌握日常保养流程是当代临床工程师的任务与职责[11]。近一年我院除颤设备数量增加较多,涉及多个科室,被培训人员基础与需求各不相同。临床工程师通过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制订了相应的培训方案,常规培训部分尽量全面、详细;重点培训部分着重讲解日常临床操作使用设备时的常见问题。培训使用了讲课、提问、考试、解答、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1常规培训内容

我院在对除颤设备进行培训时,常规培训部分包括以下内容:介绍设备界面、除颤功能、起搏功能、监护功能的用途及操作方法;介绍除颤治疗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日常维护规程等;对除颤设备的分类、配件的规范名称、除颤仪不同的工作模式适应的病症进行讲解。

2.2重点培训内容

2.2.1导电介质的选择和使用

临床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时,为了减小除颤能量的损失,需要在患者皮肤和一体化手柄之间使用导电介质。在巡检时我们发现临床操作人员经常使用耦合剂作为导电介质。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某项专利曾对“超声耦合凝胶”提出l0条要求,第10条为:需同时具备声透和电绝缘能力[12]。除颤时使用具有电绝缘特性的耦合剂,实际上增大了经胸电阻,减少了有效除颤能量,因此不能使用超声耦合剂替代导电膏。另外,与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相比,导电膏具有易携带、易储存,胶状流动性劣于水、不易残存于两极间、安全性高等优点,故我院在除颤设备培训中明确要求使用导电膏。

2.2.2除颤仪组合键操作的关键点

对除颤设备进行维护时,往往要涉及到组合键的操作,例如在进行“时间校整”操作时,就需要使用组合键。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操作无效、无法进入相应界面的情况,我院对此进行了重点培训:在进行软键+开关键操作时,要先按住软键,再旋转开关键至相应位置;在进行软键+软键+开关键操作时,一定要确保两个软键都被有效按住后再旋转开关键。

2.2.3除颤治疗中导电膏涂抹的方法

涂抹导电膏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导电膏涂在患者皮肤表面,用手柄将其均匀延展到适合一体化电极板的面积;(2)将导电膏涂在一体化电极板上,通过电极板相互摩擦使其均匀分布在电极板上。我院在培训中推荐采用第一种方法,原因如下:(1)采用手动同步除颤治疗时,因为一体化电极板相互摩擦运动所导致的伪差,可能很像R波,从而会误触发一次除颤电击。(2)采用第二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一项“Paddles On”事件,被记录在“Event Summary”中,有可能损坏一体化电极板。

2.2.4首次除颤时的能量选择及施力大小

首次除颤治疗应使用可以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2010版《AHA CPR and ECG指南》中对此规定如下:双相波除颤器使用制造商推荐的终止室颤的能量(120~200 J),如果抢救人员不清楚推荐能量值,可以使用最大能量,第二次和后续的除颤值至少相同;如果使用单相波除颤器,抢救人员首次电击能量为360 J,后续电击都用此剂量。我院在培训中重点强调首次除颤应根据设备类型选择能量:当机型为飞利浦M4735时,使用能量150 J;当机型为ZOLL M时,使用能量120 J;当机型为惠普1723B时,使用能量200 J。在用人体模型进行演练时,还需要强调:在关注除颤部位是否正确的同时,还要施加10~12 kg的压力。

2.2.5除颤仪ECG功能的作用

除颤仪附带有ECG功能,但是它只有心率异常报警。屏幕上的ECG图形,主要用来帮助医师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做除颤治疗,不建议作为制定病人治疗方案的依据。

2.2.6除颤仪电池的相关问题

在与临床科室交流过程中发现除颤设备使用问题多集中在电池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等方面。因此我院在进行除颤设备技术培训时,将此类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帮助临床使用者对此快速形成正确的认识。

(1)电池的特性、使用、保养等相关知识。除颤设备交流电源的主要功能是给电池充电,电池是除颤设备的重要配件,常规为密封的铅酸电池,它有记忆、有寿命,放置不用也会自然老化。新电池首次充电前要放空余电,前3次充电持续16 h,第4次充电,充电指示灯跳到充满的提示颜色即可停止充电,这样有助于稳固电池容量初始记忆。日常应用中,对没有低电量报警的电池充电,会破坏它的物化性能,加速老化,缩短电池使用寿命。鉴于铅酸电池有记忆、有寿命的特性,我院建议上机18个月后予以更换。考虑到除颤仪的特殊使用要求,建议使用频率高的科室额外准备一块电量充足的周转电池,以确保设备在急抢救过程中正常运行。

(2)有些设备,例如飞利浦M4735,系统自检功能只有在电池供电模式下才能进行。此外,达到同样电能水平,电池充电速度要快过交流供电时的充电速度,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时我们推荐在直流供电模式下进行。

2.2.7儿科选择除颤设备的要点

一般医院内儿科患者使用除颤设备的概率低于成年人,建议儿科在选择除颤设备时选择有监护功能的型号,以提高设备使用率。

3 我院除颤设备技术培训效果评价

3.1 对于临床医学的效果

我院开展的除颤设备使用技术培训,为临床使用者提供了系统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的机会,改变了以往大多依靠有经验上级老师传授的方式;规范全院设备操作,有益于多科室联合抢救时默契配合,争取宝贵的时间;受训人员在科里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性作用,为临床工作中的设备正确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设备各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各科室可以与临床医学工程师们深入交流,得到直观细致的解答。

3.2 对于临床工程的效果

在培训前,我院临床工程师深入科室征集意见,掌握了科室真正的需求并制订培训方案,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医工人员自我充实的过程。通过培训不仅规范了除颤设备的操作及保养规程,纠正了临床操作人员一些概念上的错误,还大大减少了因误操作而产生的故障。部分临床使用者在熟练操作设备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及应急处理方法,减少了由于临床低级错误而产生的重复性工作。通过培训,除颤设备的故障报修情况大幅减少,2015年1~5月(培训前)与2016年1~5月(培训后),我院除颤仪故障报修情况对比,见表1。

4 结语

医疗设备培训 篇9

1 扎实做好岗前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

1.1 医院概况

岗前培训目的是使实习学员明确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及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等,为即将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有一个好的开始。为使实习学员尽快熟悉、适应医院的环境,医院为实习学员专门制作了一个医院简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使学员对医院的历史、科研、医疗设备、特色科室、重点专科等有一定了解。

1.2 强化制度学习

实习学员来院后,首先组织他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学习使实习学员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正确的医疗职业道德观,用法律、法规、医德和诊疗操作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1.3 加强对《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

实习学员的病历书写是众多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关系着现在的医疗质量而且影响着实习学员的未来医疗行为,但是实习学员却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给教学医院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我院在针对实习学员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方面,根据院内实际情况编写了一本《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并邀请医院内质量管理科主任结合临床科室医师在书写病历时常犯错误,给实习学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实习学员对病历书写的重视程度,减少医疗纠纷隐患。我院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求每名实习学员在出科时必须手写一份病历,由带教老师进行修改、评判,上交后统一由科室专家进行评定,选出优秀的病历,在转科大会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以奖促学的方式有效地推动了我院实习学员对病历书写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我院实习学员病历书写的质量。

1.4 加强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实施以来,对医疗事故有了明确的概念,对正确处理医疗事故,调整医患关系,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广大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在给实习学员培训时,专门邀请处理和调节医疗纠纷的助理员,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结合临床一些典型医疗纠纷事例进行讲解和培训。通过培训使实习学员明白两点,一是怎样避免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二是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后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理。

1.5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医患沟通水平

医学属于高风险类行业,每一次诊治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当患者的期望值和现实产生偏差时,就会对治疗产生不满意,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要想减少医疗纠纷,就必须做好医患沟通。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结合临床有关医患沟通引起的典型医疗纠纷事例进行重点剖析讲解,帮助实习学员提高自我沟通能力,增强实习学员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言语表达、沟通交流等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增强了实习学员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还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2 严格要求老师带教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2.1 精选优秀带教老师

为确保实习医师学到过硬的医疗技术,带教老师选拔是关键。多年来,我院一直重视带教老师的精心选拔,挑选了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优良、技术能力过硬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任带教,这些带教老师能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我院还要求各临床科室带教老师每周至少1次轮流为实习学员进行教学讲座,更新和提高实习学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努力将他们培养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与时俱进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2.2 严格带教老师管理

首先要强化老师带教意识,增强其带教责任感,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同时制定带教绩效考核方案,将其成绩与奖金、晋升职称挂钩;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和实习学员会议,形成教师与学员互评制度和双向考核机制,采用双向评分的方式进行监督和考核。医院还专门针对科室和带教老师带教情况制作了“带教科室测评表”和“带教老师测评表”,在轮转会议时组织实习学员对科室和带教老师进行测评,通过学员反馈意见,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决定带教老师在下一轮带教中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通过带教老师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3 注重带教提高技能

临床实践是实习学员提高基础理论和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我院实习学员多为大专学历,来自不同的医学院校,各院校的教学水平又不同,导致实习医师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人员临床经验少、动手能力差,操作不当就易引发医疗纠纷。针对这些情况,我院要求科室在带教前对实习学员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方案,在带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疗技术操作常规”进行诊疗操作,始终遵守“放手不放眼”“言传身教”的带教原则;坚持多讲解、多示范,鼓励他们多思考、多书写、多提问,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让他们多动手、多操作,强化基本功,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医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才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加强临床实习学员培训,规范医疗行为,强化管理制度,保障医疗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实习学员的医疗活动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促进医疗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宫乾,桂浩,潘伟华.加强实习医师病历书写监管保障医疗安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11-112.

[2]束丽萍,吴汉阳.强化进修生制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J].黑龙江医学,2003,27(12):953.

[3]黄自发,姚志文,鲁翔,等.医学生医惠沟通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2):87-89.

医疗设备培训 篇10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因此, 做好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的健康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工作, 提高收运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识, 我科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医疗废物收运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 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的预防医疗废物丢失、扩散、泄漏;同时在处置医疗废物中作好防护工作, 使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 规范化培训

1.1 培训方式

由感染管理科科长进行岗前培训。医疗废物收运人员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且无相关的医学知识, 培训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示范, 配以醒目简洁的图片、标志帮助收运人员理解。培训时间一周, 并进行考试培训合格后方上岗, 每年培训一次。上岗后, 要求各科室对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1.2 岗前培训

(1) 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对我院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 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2) 合理的收运流程:各科医疗废物收集每日由专人、专车、专线路进行, 回收的污物要做到密闭运送, 不得遗洒、暴露和污染周围环境。医疗废物的交接由收集专职人员与科室保洁员共同称重、登记、签名确认。 (3) 收运工具的处理:每日使用后应立即消毒, 保持工具的清洁。 (4) 医疗废物暂存室的消毒管理:地面应每日消毒清理, 搞好卫生, 每周一次大扫除清洁卫生, 室内外保持干燥整洁。各种污物密闭存放, 冰箱和室内地面及墙壁不能有血迹、污垢和污物残留。定期对储存地进行喷药和消毒, 防止蚊蝇滋生, 杀灭蟑螂和老鼠。室内需每天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并有相关的记录。 (5) 注意个人防护:上岗要着装整齐, 佩戴胸卡, 操作时要戴帽子、口罩、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品做好标准预防, 掌握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及方法;并讲解防护用具 (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防水围裙、靴子) 的使用目的。对收运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必要时, 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6) 暂存室医疗废物登记:应当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7) 手卫生:强化洗手意识, 指导六部洗手法, 并示范操作步骤。工作前后应及时规范清洗和消毒双手。

1.3 岗位管理

医疗废物收运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 工作责任性不强, 必须注重和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 强化法则观念, 由临床科室的护士长对他们进行监督检查, 要求双方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交接, 避免松懈或侥幸心理的发生。医疗废物需每日回收, 不得拖拉、脱岗、隔夜滞留。

1.4 定期考核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 每季度对医疗废物收运人员进行考核, 通过抽问, 查记录等方式, 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 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追踪、整改, 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结果

上一篇:理论核心下一篇:慢性劳损